时间:2023-07-12 09:33: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儿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如何帮助幼儿树立热爱自然的意识,并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对幼儿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家庭环境教育、幼儿园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
(一)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处所,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环境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家庭布置与装饰的环境教育;二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
1.家庭布置与装饰中的环境教育。家庭是人生活休息的场所,应该布置得整齐、清洁、舒适、美观。幼儿是家庭的一员,在家具、生活用品的选择时让幼儿积极参与,并告诉幼儿这些物品的来源及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及时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
2.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人们要生存,就离不开穿衣吃饭、游山玩水。而衣服从哪里来,食品又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我们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应如何爱护公共环境?家长应通过家庭的平凡生活,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让孩子知道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爱护环境,也就是爱护自己。
(二)幼儿园环境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幼儿园坚决贯彻执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生活、学习习惯,真正成为保护环境、建设祖国的主力军。
幼儿园环境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课堂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以及幼儿园生活环境教育。
1.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幼儿在幼儿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它们或多或少都与环境相关,包含着一定的环境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将环境教育融贯到各领域教学中,使环境教育与体、智、德、美的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2.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向幼儿传播保护环境的信息,培养他(她)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让幼儿参加市(区)里的文艺演出,用舞蹈表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角色游戏表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觉悟。
3.幼儿园生活环境教育。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方式。优美的幼儿园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幼儿的情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而且对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教育
社会环境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借助于各种专门的机构及其优美设施和环境的美化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如美术馆、电影院、文化宫、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及其环境设施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里又是环境教育的大课堂,自己会经常受到别人的爱护环境行为的教育,接受社会各方面对自己的环境教育。
二、对幼儿实施环境教育的方法
环境教育对任何人都是适宜的,幼儿也不例外。但由于他(她)们年龄偏小,知识极其缺乏,同时又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知识水平人的不同的教育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他(她)们进行环境教育。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如下教育方法:
1.直观演示法。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但他(她)们的感觉器官比较灵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物象,配以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认识“小小一粒米”时,我们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米,使幼儿知道米的特征;为了教育幼儿爱惜一粒米,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稻米生长图,大米食品加工图,让幼儿懂得今天自己吃的香甜的大米食品是经过许多人的辛勤劳动换来的。这些食品来的不容易,从而教育幼儿爱惜一粒米。
2.情境教学法。幼儿年龄越小,越适宜用逼真的情境去感染他(她),教育他(她)。比如,讲水与大米的关系时,我们录制了工厂排出的有毒水源灌溉稻田,人们吃了这些有毒水源灌溉出的大米后,呕吐、咳嗽情境的光盘。
3.游戏法。在教幼儿认识植被、森林与水土的关系时,我们创造了相应的环境,创设相应的角色,让幼儿通过游戏懂得森林、植被对水土流失起保护作用,我们应保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4.对比法。包括运用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运动觉进行的对比。需要指出的是,对比所具有的内涵比单纯进行观察更要丰富一些,由于对比是在两个个体间进行的,事物间的共性和每一事物的特征更容易了解和把握。比如,买菜用的布袋好还是塑料袋好,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5.教导法。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比说教要重要得多。“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因此,教师时时处处要严于律己,时刻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教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63-01
加强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研究对于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从实施体育活动的途径入手,因为找对了途径便像踏上了直达快车一样,但有效的途径在哪里?是什么呢?经过我们初步尝试和探索,我们的研究途径先从幼儿周围生活入手,它包括:幼儿园活动、家庭活动。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应丰富多样化,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提高
根据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把幼儿园体育活动分为两大方面来进行阐述:
1、正规性体育活动
正规性体育活动相对比较注重幼儿动作与技能的训练,目的性、计划性较强。在各种游戏的活动开展中培养幼儿的平衡、钻、爬、跳跃、投掷、攀登、走、跑等能力,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示范、指导、评价等途径让幼儿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某种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发展某方面的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及时的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例如:在《一球多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欢快活跃的音乐情景中自由的做着各种准备活动,把身体各部分都活动开来;他们有的手捧皮球在娃娃跳;有的拿了球在做球操;有的在绕球走、跳;有的在拍球等。当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一人一球能怎样玩?看谁的玩法最棒!此时幼儿都踊跃的投身于想一想、玩一玩、创一创的自娱自乐活动中,只见有的幼儿把球压在身下,身体挺直,两手试着离开地面,用一个球作为身体支撑点;又见有些幼儿夹球跳、走;还见一些幼儿在滚球、追球,玩累了,就把球当成一张小椅子坐在身下休息。此时老师请个别玩得有创意的幼儿示范给其他伙伴看,并及时进行鼓励;接着,活动要求又变成了两位幼儿玩一只球,幼儿马上两两组合起来。有的幼儿玩起了背靠背夹球走;有的幼儿则用手臂、肩膀小心翼翼的夹球走;有的幼儿玩起了互相抛接球、上下传球、用头顶球走等……慢慢地,幼儿想出的玩法越来越多。
2、非正规性体育活动
在非正规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个别辅导和分层指导和方法,随机教育相当突出,在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中充分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方法和活动伙伴。在这种活动方式中我们较多地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我们可以把活动场地划分出若干个活动区,譬如:器械玩具区、踢足球区、打陀螺区域、跑步区、跳绳区、踢毽区等。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不同,目标、要求也不同。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如玩圈,幼儿可以玩跳圈、滚圈、套圈、平衡走,也可以接龙开火车或做游戏(过山洞),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非常自由。在此过程中,教师基本不加干涉,因为与多孩子已具备很强的自主意识及调节自己运动量、更换游戏的能力。此时,教师可利用这段时间,辅导一些能力差的幼儿,耐心教他们一些技能方法。
二、家庭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坚持性
1、提高孩子体育运动的兴趣
孩子是好动的,家长应把这种天性积极转化为体育兴趣。如和孩子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目的地,教孩子一边念儿歌,一边跳皮筋。这种锻炼方式会使孩子满心喜悦,充满激情,整个身心都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要为孩子的体育活动创造物质条件,使孩子更经常地锻炼身体。
2、督促孩子坚持锻炼
孩子的自觉性和毅力不强,对此家长可明确锻炼计划,若父母能和孩子一起锻炼,则是对孩子的最好鼓励。对个别不喜欢活动的孩子,父母需采取强制措施,如定时叫孩子起床,督促他们外出活动,锻炼认真时要给予鼓励,不认真时令其重做,直至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其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方法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此,我对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及组织游戏活动中常用的、必要的指导方法再进行简略阐述。
(1)做中学。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以主动代替被动,以启发代替灌输,如“走螺旋形”,启发幼儿自己尝试体会如何才能走成功、不走乱。经历若干次失败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共同得出了:必须得紧跟前一位同伴,不东张西望,连续不断地走才能走螺旋形,否则,则一败涂地。
(2)暗示法。“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譬如:在玩中型运动器械时,有些孩子声音很响,这时老师暗示:“XX小朋友玩拉力器真好,会双臂用力往上拉,手臂的力气真大”,孩子们相继效仿起来。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史上,统治者、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礼”的主导地位。在我国历代采用、广为流传的启蒙教材中,礼仪教育的内容也占了相当多的篇幅,如《三字经》《弟子规》《童子礼》《孝经》等。书中许多基本礼仪规范和具体要求对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礼仪教育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其德育内涵十分丰富。幼儿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过程。
二、幼儿礼仪教育要在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首先,作为教师要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家长问好、道别,做到说话发音正确、语速流畅、用词恰当,让幼儿在园里、在班上听不到粗话和脏话,给幼儿一个美的语言环境,同时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文明语言礼仪规范。其次,幼儿园应设置礼仪长廊、楼梯上设置礼仪画面、标语及儿歌;班级设置礼仪之窗、礼仪墙等礼仪专栏;在活动室的图书角、语言区里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物品,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让幼儿在文明语言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最后,要在园门口和各班设置礼仪服务岗进行微笑服务,提供机会与平台让幼儿从小学会文明礼貌、举止优雅。特别是每周一早上,要轮流安排教师和幼儿轮流在园门口微笑服务,亲切问候前来接送孩子的确家长。如:“爷爷早上好”“小朋友好”“阿姨再见”“奶奶,请慢走”等。通过点头微笑、礼貌鞠躬、热情搀扶……感染着每一位幼儿、家长、教师及过路的行人。
三、在游戏中锤炼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其最喜欢的活动,还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进行口头教育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模仿,在动中学习。如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地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加深了幼儿对同伴的感情,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地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我和不倒翁做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不倒翁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不倒翁有礼貌地交往,邀请不倒翁和自己做游戏,请不倒翁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了他们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以“播撒文明,收获真情”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周活动
幼儿园各年龄段以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室内外张贴“让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等多幅标语,并收集了各种宣传图片。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活动,其中中班段开展的“文明礼仪大家谈”活动,家长们积极配合,纷纷写心得、谈体会,从旁观到关注,从关注到参与,从参与到提建h,各班形成家园互动,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面向家长、社会、幼儿、教师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并结合“三讲三爱”的内容,营造出“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守礼仪”,共创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使文明礼仪之花结出美丽之果。使孩子们的文明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形成一种由心而生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活动中,要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文明,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植入文明的种子,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把文明礼仪知识带入家庭、带入社会,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五、要启发引导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让幼儿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哪些是好的礼仪行为,帮助幼儿克服行为上的盲目性和形式上的机械模仿。幼儿年龄小,思维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幼儿教师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点拨,唤醒幼儿对礼仪教育的主动性,同时防止幼儿的盲目行为。如:想训练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育者应给幼儿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并给幼儿讲什么场合要这么做。只知说文明用语,不知如何说文明用语的教育,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所以,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适时适度地启发、引导、点拨幼儿,是十分必要的。
六、在实践中巩固
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早上到园时,主动与老师、同伴问好,每天离园与老师和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中家访,检验幼儿的待客礼仪;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编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我们设计了《学做小主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使幼儿在游戏中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如在主题为《祖国妈妈》的活动中,幼儿懂得了怎样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热爱亲人,并学会了与家人分享团聚的喜悦。手工粘贴《国旗》中,幼儿学会了不乱画、乱涂颜色,养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绪论
数学在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活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幼儿从一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要与数学打交道。物体以自身的形状、数量、大小等表现在儿童的社会和物质世界中,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例如四五个月的婴儿通过视觉、触觉感知玩具是长的、短的,还是大的、方的、圆的,一个玩具还是一堆玩具,幼儿在婴儿期就开始建立朦胧的数概念。幼儿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总要同数量、形状、方位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结合在一起,如观察树叶有哪些形状?花朵有几个花瓣?公园的门口是在什么方位?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探究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为幼儿园更好的实施数学教育提供参考。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式犯法也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幼儿园数学知识学习过重的现状一直存在,但又在某些幼儿园存在了逃避数学教学的现象。因此通过对数学教育实施方式研究,可以了解目前数学教育的现状,及时发现幼儿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数学教育方式的建议,这对转变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对于幼儿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幼儿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1.1过度创设问题情境,忽视数学思考过程
“创设情境显然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但由于它往往又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所以在此把它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之一。”对于它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问题情境在本研究中主要指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问题在于过度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则会给幼儿或者老师带来学习上的负担,忽略了幼儿思考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引导幼儿对情境中的问题主动思考,在激发幼儿兴趣之后营造积极的思考环境,进而有效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预设多个问题情境用于课堂教学中而忽略其思考性和探索性。教学活动一般有四个教学环节即:导入环节、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部分教师将四个教学环节都预设了问题情境,导致创设的问题情境过多,浅尝辄止,数学情景教学失去指向性,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境过多反而会让幼儿们应接不暇,幼儿没有足够的思考和作出判断的时间,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倾听幼儿的想法。数学课堂更需要幼儿们静静的思考,因此过度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会导致教学的低效化。
1.2内容教科书化,忽视问题解决过程
《幼儿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后,教师期待给幼儿呈现全新的数学课,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努力地尝试自主设计数学游戏教学内容。卢梭说过,“无论做任何游戏,只要我们能使他们相信那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的,甚至还会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的。”幼儿思维发展阶段限制幼儿思维方式的层次,“按照层次逐渐提高的顺序是: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动态辩证思维。”
数学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为直观的形式,可以看出幼儿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在数学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上,教师开始尝试自主设计数学游戏教学,然而在课堂实施时仍旧没有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难以扔掉传统的教学“包袱”。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某些情景,情景内容与教学内容牵强附会地联系,过多地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针对数学学科知识仍旧是有序地排列,并且按照教科书的常规思路进行设计游戏,导致数学情景教学在整个课堂中只不过发挥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而已。课堂的初始阶段幼儿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听讲并回答问题,到课堂中期幼儿还是会因为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其问题在于表面看来,教师已经将情景内容与教学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质上教师将情景内容教科书化,整个课堂仍旧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缺乏幼儿独立思考和积极互动的学习过程,忽视幼儿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阻碍幼儿的思维、能力、情感等发展,情景的融入只是短暂地吸引幼儿眼球,幼儿无法内化所学的知识。
2.幼儿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措施
2.1提升幼涸敖淌Φ氖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影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影响教学效果。《纲要》中提出幼儿教师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强调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通过调查发现,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园内同行教师之间的交流、园际交流、个人学习等途径及时更新数学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园内同行教师之间的交流。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使幼儿教师在建立数学教学常规、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数学教学环境的布置设计、制作和使用各种教具、学具等方面互相交流经验。通过交流,使幼儿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探究和学习的乐趣,获得专业成长举行数学教学技能培训,如数学游戏、手工制作等,提高她们的数学教学技能。
2.2创设有利于幼儿数学学习的环境与条件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知识的F实生活环境中,幼儿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数学教学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还可以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培养幼儿用数学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引一导幼儿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应用过程结合起来,能使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结论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了解认识客观世界提供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数学教育并入到科学领域范畴内。幼儿园数学教育在部分幼儿园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有的教师虽然园内开设数学课却不上,同时也有许多教师反映幼儿园数学小学化现象依然很严重,笔者通过理论探究,发现幼儿数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进幼儿数学教育实施提供依据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莉君.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理论模型的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 1(2):91-94.
[2]林泳海. 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构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3(1):117-121.
[3]周粮平. 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8):104-104.
[4]王济军, 王赫男, 曾毅. 平板电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107-110.
[5]梅纳新. 当前幼儿数学教育对教师能力的要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3):53-54.
[6]周希冰. 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J]. 教育导刊, 1999(S5):14-16.
[7]吴慧鸣. 操作法的原理及其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