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故事范文

时间:2023-07-12 09:33: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音乐教学故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64-001

小学音乐的教育绝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更为全面、深刻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引导,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并从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下面仅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土拨鼠》一课为例,与大家进行有益的探讨。笔者感受到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则能更好地理解歌曲,准确表现乐曲,提升音乐素养。

笔者初步的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课的开始欣赏《欢乐颂》,由《欢乐颂》引出作曲家贝多芬,然后再介绍贝多芬这个人物的背景,引出同时期的大诗人歌德写的一首诗《土拨鼠》,最后由我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朗读这首诗。

二、感受旋律

当学生了解了《土拨鼠》的作曲者是贝多芬之后,接着我便引导学生词与曲的完美结合使整首歌曲更加增添了悲伤地情绪,让学生仔细回味歌曲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六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从而开始节奏的训练。节奏训练完之后,我还稍稍讲解了下歌曲的调性和让学生找出主干音。接下来便是演唱歌曲,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各种形式来让学生熟悉旋律,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声哼唱,找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等等,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唱歌曲的目的。最后便是处理歌曲,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歌曲的换气点和如何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最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分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土拨鼠》是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首同样是表现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乐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五、课外活动建议

建议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课后了解贝多芬更多的生平事迹和他的音乐作品,了解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

原以为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会上得得心应手,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确发现并没有之前所想的那样,问题一大堆。比如,导入环节对于贝多芬的全面介绍,并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新授环节,教师总是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在师问生答的模式下进行,学生学习太被动等经过组里面其他老师的讨论和我的反思,我发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做了以上的分析之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出了这样的调整: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时由小曲导入到大曲。我先播放《土拨鼠》音乐,同学们都不知道作者是谁,非常好奇,我再播放《欢乐颂》,告诉孩子们两首音乐作品的作曲家是同一个人。这时孩子们恍然大悟,作者是贝多芬。有时候教师的“卖关子”反而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介绍贝多芬时,点到即止,只介绍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被称为“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巨人”,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等等。因为长篇的介绍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调整后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倦怠感消失了。这样的调整也留给学生更多对于贝多芬的研究空间。

二、感受旋律

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之外,老师也要投入感情,声情并茂的演唱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教学当中。

三、学唱歌曲

1.从学生的年龄层次方面来看,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羞涩,因此,在读歌词时,可以全班一起朗读,而非像低年级的学生冲动活泼、爱表现,一人读即可。在节奏训练方面,点到为止即好,不需刻意的加入动作或者节拍。

2.用学生的听代替老师的教。让学生学会主动体验歌曲情绪,不依赖也不迷信教师的知识传授。

四、拓展延伸

用不同的形式感受歌曲。在拓展延伸方面,我们除了可以拓展一些情绪相似的歌曲之外,还可以加入乐器(如竖笛),用不同的形式来演绎歌曲,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篇2

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培培训。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我聆听了来自全国名校教授专家的讲座和参加了艺术调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与同行老师交流了专业方面的知识。此次培训使我受益终身,这里我有几点心得:

一、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国家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

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只要用真心真诚地去感化,引导学生,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老师自己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努力进取,是师德的体现。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成才,而且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音乐教师要有相当高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所谓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乐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的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三、音乐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乐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天,班主任孙昀老师用他的独特的方式进行破冰活动,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而且学员之间的交流也变得主动起来。

张贝特、许芸、王朝刚、李彦荣、沈彦容、杜永寿、贾小东等老师的讲座观点新、方法独特,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好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会吸收、利用。这次培训,不管是理论讲述还是艺术实践课,都讲究“观念”的更新,方法的独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观念。这意味着新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

音乐艺术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学习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因此,“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使 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而努力。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这次培训,最能有效的应用在课堂中的就是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他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是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他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是孩子不仅兴致勃勃的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能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合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标书音乐的构思,享受创作的快乐。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篇3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必须要回归生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和社会文化脱节,完全和当今时代的文化场绝缘,闭门苦读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程要求要接受新的事物和教学视野,大众文化具有比较直白的表达宣泄,代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包含了众多的草根精神和情怀,这些都是课本和课堂上所没有的文化,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应该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文化,而不能一味地去排斥,也不应该分什么传统和异端,认为古诗词就应该用古色古味去教、去学,和流行音乐有什么相干。其实不然,古诗词和音乐本来就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潜在关系,不如说将流行音乐和古诗词教学整合起来看,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回归生活。

    2、从流行歌曲的曲、词、唱等角度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对接

    2.1音乐和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有些流行音乐作品以古诗词作为背景,作曲家不拘泥于古诗词或者古曲风,而是以当代人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再创作,将古典诗词和现代曲风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他们通过将中国古典音乐和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感,又不失古风,和一般流行音乐有所差别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曲《别亦难》取自于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曲《月满西楼》取自于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在这些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为古诗词谱曲的难度比为一般歌词谱曲的难度要大得多,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而通过这种融合,就可以直接将歌曲引入到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2.2歌词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容易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所不同。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2.3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

    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研习策略,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一就在于其音韵美,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是停留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深情并茂的吟诵出来。这对于一首曲子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和词文虽好,但如果没有歌唱出来,就无法传达感情。而通过唱歌悟词、评曲品词,最终实现词曲再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

    3、通过感性体验、理性分析和审美再创,激发感性的华彩和理性的光芒

    我们以经典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为例来进行分析,《涛声依旧》取景取境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歌词和原诗的比较:

    《枫桥夜泊》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涛声依旧》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词者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诗词作出了完美的对接和再创,再现了原诗《枫桥夜泊》的幽静凄美画面的同时,更多地流露出现代人的离别与爱恨情感,这一切的思念、无奈、惆怅与感慨等思绪,都在歌词中得到反复倾诉,表现得淋漓精致。

篇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教育,音乐教育需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重要的环节。音乐是经过强弱、快慢、升降、混合等艺术加工过的声音,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声器、音响器材等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文字,美术通过色彩线条,音乐就是运用优美、悦耳的声音,传达人类的各种情感。优美的音乐不会随时间而消失,有着永恒的生命,美妙的音乐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小学古诗配乐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聆听古诗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天空中翱翔。通过音乐形象,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阅历和见闻,以及教师在课前给予他们的提示,通过上网、看书所获取的一切资料慢慢展开想象。

二、用头脑想,在“议”中创新

问题是创新之源。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学生,而是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思维。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备问题”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一些有利于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激活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议论、积极想象、积极创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教学《悯农》一课时,先由学生自由学习这首歌曲,待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想象,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在“议”中创新的教学目的。

三、用表情唱歌,在“唱”中创新

每个孩子的歌声都是天籁之音,“唱”这一教学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在正确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之后,引导他们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然而,表情歌唱是音乐教学最突出的人文本质,那么,歌唱教学的人文本质在哪里呢?就在于唱出山、唱出水、唱出景、唱出情、唱出神,就是让歌唱者进入角色,以情感来歌唱,所谓的“歌以咏志”指的就是这个。同时,伴以极具表现力的、极具个性的体态语言和表情语言,唱出人的一种精神,唱出风景的一种美丽,唱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兴旺。

四、创设情境,在“演”中创新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诗歌情境,可以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发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古诗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众所周知,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手舞足蹈用动作表现,动作是他们认识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有效途径。正因为这样,我们教师就更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并且用他们自己的思想表现出古诗词音乐、歌曲和创新音乐的时间、空间。

五、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中创新

我们主张不论在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还是在演唱、演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都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自己独特的感受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赋予音乐以个人情感的审美个性和生命力。

“创”其实很简单,让学生自己选取他们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先自己把歌曲谱出来,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和老师给予的一些意见,选出其中较好的几首,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取乐器,还要自选打击乐器伴奏,然后以自由的形式把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通过自己的打击乐器配乐,进行“自创”表演。当前的学校教学倡导学科综合,“吟唱古诗词”融合了语文和音乐两门学科。作为语文课和音乐课的补充和延伸,在配乐朗诵和歌唱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并逐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篇5

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美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积极性。

一、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不持久,对于45分钟音乐教学课时,学生无法一直专注学习,同时也会因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音乐课堂失去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将游戏导入到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户外,将丢手绢的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站定,请一位小学生拿手绢,等同学们将《丢手绢》的儿歌唱完后将手绢放到自己选定的同学身后,这时手绢在谁身后,谁就要将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歌曲或舞蹈表演一遍,并由其他同学给予点评或指导。在这样的游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小学生都亲身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减轻学习带来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故事融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趣”

故事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可以将所教授的歌曲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歌词的意思,之后再将歌曲教授给学生。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情节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要养成上课不迟到、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否则就真成了“抱个鸭蛋回家了”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歌曲情节中,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让教师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并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绘画,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神奇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美好或想象的事物喜欢进行涂鸦、创作。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教学与美术中的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将“音乐+美术”的美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例如:在讲授《秋天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景色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歌曲赏析将《秋天好》里边的秋色用彩笔画出来,音乐教师教授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将音乐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同时也让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直观、立体,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艺术形象的美好,最后学生在领会歌曲内涵后,能够富有感情地歌唱出这首歌曲,并且使所演唱的歌曲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趣味性,感知“原来音乐也可以如此神奇”。

四、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积极地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景,在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应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生日宴会上,大家为自己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这种熟悉的场景及歌声往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产生共鸣,这个时候由音乐教师带着领唱,小学生也会跟着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了自己过生日的现场。此时,音乐教师应适时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只有在这样的故事情景中,小学生才能更容易地进入自己的角色,领悟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的养成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趣味教学对音乐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小学生音乐艺术的熏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趣味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玩中学”,音乐教师才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3).

篇6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被约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太严谨拘束,不然会严重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将情境教学引入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音乐课堂学习,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必要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利用情境教学带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积极创建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体系,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筑基,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对于音乐学习来说,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无法取得音乐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无法感悟到音乐的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所具有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影像、故事等方法积极创设有趣的教育情境,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还能带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有效开发学生多种思维。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除了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音乐知识外,还需要不断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进行开发,实现多种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有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锻炼。合作能力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不断地开展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能提高人的合作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表演等活动,在实现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同时,能有效让学生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团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音乐是有情感的,在传播过程中会对欣赏者产生传递,并激起其作出情绪反馈。翻看小学音乐教材,我们会发现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健康向上的,在这样的内容感染下,配合学生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课堂上的有效利用

(一)充分借助游戏创建情景。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玩的天性,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通过引入游戏,将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更乐意接受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思想情感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友邻多佳音》的时候,可以通过事先收集好的不同国家的国旗,开展知识抢答游戏,答对了奖励一颗小红旗,游戏中小红旗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现实准备的礼物。这种形式不仅能最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中,而且能更好地与学生实现情感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当中,教师需要事先强调游戏的规则,确保游戏中的教学秩序,不然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

(二)充分利用语言进行情景创建。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对于歌曲来说,歌词帮助欣赏者理解歌曲,歌曲又帮助欣赏者理解歌曲的意境。在小学音乐课堂很多没有歌词的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讲解创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欣赏。比如在欣赏孟加拉国的《脚铃舞曲》的过程中,教师用语言为学生介绍孟加拉国的一些民俗风情,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所描述的场景。

(三)充分借助多媒体进行情景创建。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内容展示,不仅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六年级第三单元时,教材中所描述的国家很多学生根本没听过,更不要说了解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图片、短片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上提到的国家,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音乐。

(四)合理利用课堂表演创建情景。音乐具有表达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传达,这种中介形式一般有唱歌、演奏、小品、话剧等,而教学具有实践性,需要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利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情景创建,让学生在自我的表演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对于个人来说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跳蚤之歌》的过程中,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剧本发放给学生,组织学生将跳蚤之歌用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将相关音乐背景融入背景中,让学生在表演中识记歌词,让课堂更具有互动性,在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中直接触摸音乐,体验其中的情感,掌握好一定的音乐技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五)充分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故事为主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实现情感与知识的迁移与衔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故事情境的创设容易被接受。

在故事创设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故事化,运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向学生普及课堂主旨,一般来说,会借助一些图片或者动作语言,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六年级音乐《山村来了售货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张相关的图片向学生描绘出相关的故事,按照乐曲的起伏将故事设置为不同环节,将学生由课堂带入北方大山里,帮助学生理解《山村来了售货员》的内容,对北方特色乐器唢呐有所了解,并在课堂上配合一系列的音乐欣赏强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唢呐。整个课堂,教师都在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把握唢呐的特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教师的一种课堂再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55-01

小学音乐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其传授的主体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和理论,而是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能够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领悟到自然、社会的和谐之美,从而带着积极的心态融入到以后的生活中。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音乐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音乐课程的开展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然而由于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所引用的音乐素材,大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比较传统和单一,因此无法满足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真正需求。并且教师在音乐讲授过程中,只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无法提起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技巧的训练和识谱能力,而忽视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无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阻碍了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创造力的发展。

除此以外,由于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教育工作者对小学音乐教育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清晰,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法领会教育的真正要领,更无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速度慢、质量差等现象,进而影响小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如何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

二、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改善学习环境及教学氛围

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与教学质量是密不可分的,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优美的环境创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首先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布置教室,在墙上挂满各种乐器和音乐家的照片及名言,也可在黑板或墙面相应位置设置一个音乐专栏,让学生每天在音乐专栏处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和信息,建立起学生之间音乐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置身于有优美的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并对音乐产生一种由衷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1]。

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亲切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的同时,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在团体融洽的氛围中,喜欢上音乐教学的课堂,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2、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大多初步接触音乐,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还只能停留在对音乐表面形式的理解,而且小学生上课过程中,自制能力比较差,所以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加以刺激,增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如运用录音机播放音乐的同时,教师对音乐进行示范演唱,并让学生进行模仿;亦可播放幼儿演唱和舞蹈视频,让小学生跟着音乐唱歌和舞蹈,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并可以让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既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

3、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心智还很单纯,所以小学生普遍对听故事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歌曲与童话故事相结合,吸引学生对于音乐好奇心,教师在音乐的背景下,对故事讲授过程中,应该注意符合语境,并且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对故事加以阐述,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3]。教师也可在教授和灌输音乐知识的同时,对音乐作者的生平故事以及创作歌曲的背景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音乐背后所蕴藏的内涵,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美好的印象和情感。

4、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器乐教学

新时代的音乐教学,不能只依靠传统的听唱及视唱教学,更需要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元素,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引入乐器的教学,使学生不是被动的学音乐和听音乐,而是主动地演绎和创造音乐。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于乐器以及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乐器的指导教学,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喜好,给其安排不同的乐器,并在教学进行的过程,组织学生对多种乐器进行合奏,不但能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更能促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对音乐学习的主体意识。

小学时期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需要在该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教育,小学音乐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更能促进学生从小养成用欣赏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及从音乐的角度鉴赏世界的能力,可见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改革小学教育理念和方式,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8

二、注重以游戏为引领,促进学生欣赏音乐的乐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源自游戏玩耍本自孩子天性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可以极其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还可以极其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让他们学习的激情得以迸发,让他们思维活动得以有效激活,特别是音乐游戏活动的良好互动性和愉悦性,有助于教师积极主动地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与氛围,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孩子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感世界之中,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促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良好培育。例如,我引导孩子们就《跳绳》这首歌曲进行欣赏时,将课堂教学场地作了适度调整,带领孩子们来到类似于大妈最爱的广场舞场地,实施开放性教学,提前让孩子们准备好跳绳,以便让小朋友们一边聆听着音乐一边随歌跳起绳来,由此积极而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构成,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了乐曲所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致,起到非常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培育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良好兴趣。再如,《捉迷藏》音乐的欣赏,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课后配上背景音乐进行捉迷藏游戏活动,让他们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注重以表演为引领,促进学生欣赏音乐的动力

表演是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表演活动,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爱表露、爱展现的天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激发孩子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动力与激情,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音乐意境的切身感受,大大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陶冶他们高尚纯正的道德情操。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注重,以舞蹈表演、伴奏表演、角色扮演、各种歌唱表演等形式,组织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欣赏音乐的意境,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热情,提升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与效果。例如,我曾经引领学生就《玩具兵进行曲》进行音乐欣赏课堂教学,首先引导孩子们对音乐故事内容和背景进行充分理解,接着引导他们进行伴奏表演,带领孩子们随同音乐,展现出非常阳刚、非常神气的神态,以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面貌来表演玩具兵们那特别可爱、特别顽皮、特别逗乐的形象,而对于音乐结尾部分,为了让孩子们结合到日常生活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凌乱定格”,(由玩具兵们特爱玩导致的各类物品东倒西歪、凌乱不堪,而来不及放回玩具箱的尴尬场景),既达到了音乐欣赏教学应有的教学目标,又提升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四、注重以故事为引领,促进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不少小学音乐教学专家与学者也认为,通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有助于促进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促进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和音乐基本技术的体验。源于鲜活而生动的故事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近,基本上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以此为入手,结合音乐经典故事或事情编讲一些故事,以快速抓住他们的音乐学习注意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促进对音乐欣赏的魅力感受,增强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瑶族舞曲》过程中,可以以多媒体视频形式,引入瑶族音乐主题活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对瑶族人民的服饰打扮、风俗人情、生活习俗等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突出以故事引领,叙说出瑶族舞曲的来源,从而引领学生对舞曲旋律、速度、节奏、拍子以及所蕴含的情绪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纵向认识”,增强孩子们对乐曲的感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

篇9

一、欣赏课与低年段学生

音乐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

小学低年段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观察事物往往只注重整体,比较笼统,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情绪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学习活动本身有趣,教师态度亲切和气,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兴趣来源。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教师。来自各方面的表扬是他们学习的绝对动力。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像给高中、大学的学生上课那样设计小学欣赏课,那样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赏的情趣。

二、兴趣与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爱上欣赏课,首先要让学生对欣赏的曲目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应时时刻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1.游戏的优越性

小学低年段学生具有精神集中时间短、好玩、好动的特征,而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游戏可以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爱上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游戏与小学生生活的关系

现在很多领域都提倡回归自然,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小学生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孩子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尽可能从小学生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利用小学生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

三、如何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1.利用身体律动游戏

我们的教学可能面对很多不同的状况,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硬件等等,农村学校里面甚至没有乐器供我们上课,所以教师随时拿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就能上音乐课。身体律动游戏就不受任何设备因素影响,随时可以按节奏做出美妙的身体动作,为乐曲配上声势律动,让学生不仅能动起来,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欣赏分析乐曲。如我在上低年级欣赏音乐课《朝景》中,是这样给学生欣赏的:首先要学生闭上眼睛初听歌曲有一个大概印象,引导学生背唱乐曲的主题,当学生记住这首乐曲的音乐主题时,感悟这个音乐主题的内涵,知道这是整首乐曲的源头时,他们就会有兴趣去探究,音乐主题将如何得以发展。通过分析,我们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各部位(可以拍掌、跺脚、捻指、拍肩等)来表示清晨,并随音乐舞动,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利用课堂乐器游戏

低年级学生对于动手游戏是十分感兴趣的,当他们见到一件件的课堂小乐器时就会兴奋十足,恨不得马上把它拿到手上自己创作一番。如在欣赏《龟兔赛跑》一曲时,我先请学生讲故事,创设情境,表演小歌舞剧,让部分学生分角色表演,其他的学生就用课堂敲击小乐器做拉拉队,用教材指示的小乐器即兴敲击,让课堂的气氛达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3.利用身边可发声物体游戏

我们可以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在上课前,布置他们自带一样小乐器(纸杯、纸皮、报纸、铁罐、筷子等等),根据上课时乐曲所需配以自带的小乐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如我们在上《小鸭与大灰狼》一课中是这样操作的:故事引入乐曲《小鸭与大灰狼》后,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教师说出小动物的神态,让部分学生模仿出来,其他学生就按照老师的指示,根据故事情节,音乐气氛,利用自带的小乐器(报纸、筷子、铁盆等)烘托故事气氛,这样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挥他们原有的创意。

4.利用故事创设人物游戏

枯燥的乐曲,如果加故事人物进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如我们在上《小白兔乖乖》乐曲欣赏课时,教师边放音乐边给学生们讲故事,老师讲话的语气随着乐曲情绪做出适当的变化,这样整个故事和乐曲已经进入孩子的心里面去了,接下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角色,把小白兔如何机智拒绝大灰狼进屋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玩中进一步欣赏乐曲。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灵活运用音乐游戏,采用游戏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小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立群.幼儿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2

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通过音乐跳动的音符,使学生将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尽情地遨游在音乐的世界中。音乐具有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音乐也是情感的艺术,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做到以情为本,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来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效果。

1 调动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与学生的情感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着排斥的心理,就会将抵触情绪发泄出来,从而影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音乐课堂教学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特点为突破口,特别是小学的音乐教育,由于学生年龄小,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对于音乐表达的内涵不会有所掌握,此时,音乐教师就需要营造与音乐相当的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并以音乐为背景,使学生体会音乐的故事,并从中感受音符所带来的美的意向。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故事。小学生正处于喜欢听故事的年龄,如果让音乐以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激起小学生的兴趣,此时,再配合音乐,将故事与音乐融为一体,就很容易将音乐以情感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并被学生所消化理解。比如由贺绿汀所创作的钢琴独奏《牧童短笛》就是以其本人童年的故事为背景的。音乐所描绘的是牧童骑坐在牛背上,走在绿草青青的田野上,而这首钢琴独奏,就宛如是牧童吹出的曲调,飘荡在草原上空。此时,音乐教师就可以以这一背景为主题,请同学们伴随着《牧童短笛》的音乐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再如,《鸭子拌嘴》是一曲打击乐,在听过音乐之后,可以让小学生判断一下什么动物在走路,并走到讲台前来学一学动物走路的样子,使音乐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同样,在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时候,可以先请学生描绘一下小猫的特点,并模仿猫咪的各种姿态和叫声。在学生充分地领会了猫的形象之后,在这曲管弦乐的伴奏下,就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乐曲当中,并使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

2 引导小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更深入了解

当小学生对于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正处于兴趣盎然之中,音乐教师就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想象中带回到现实中来,让小学生在意犹未尽中体会音乐的实质性内容。此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伴随着音乐的响起,从幻灯片上出现了学生们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影像。乌龟在慢慢地爬行,兔子在快速地奔跑,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将课堂的氛围带动起来,并同时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如果对于音乐无法理解,小学生就不会展开活跃的思维与音乐教师产生互动,更不会积极地接受音乐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只有当学生在情感的带动下,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音乐教学内容当中,并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音乐教师教学进程的时候,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3 引导小学生对音乐的驾驭

从体验音乐,到感受音乐,其目的并不是要小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感,而是要将这种美感进行升华,成为自己切身体会中的一部分,并可以将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驾驭,使音乐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说,艺术从生活中来,所以要将情感融入到艺术中,才能够体会艺术之美。艺术的创作来源于实践,其以抽象的、强烈的表达方式,将情感宣泄出来,让听众去感受,去体会,并将音乐融入到生活中,去寻找生活原型。所以,音乐之美,并不在于享受其中,也不在于可以模仿,而是要在音乐的感染力下,使听众与创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冲撞。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则需要音乐教师来引导,将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想象力激发起来,将音乐以文化知识的方式传输给学生,给小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另外,还可以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采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乐器的演奏。对于小学生来讲,在短时间内熟悉乐器的操作是非常困难的,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方式来替代,比如,在桌面上放置一排玻璃杯,每一个杯子里面都装上不同量的水,用小竹棍轻轻地敲打水杯,就会有不同的音符传了出来。首先由音乐教师示范演奏,那清脆的乐声响入耳畔,加之水杯的弹奏,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了起来。此时,音乐教师就可以请小学生到前台来进行演奏。经历了情感体验之后,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思维潜能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被激发了起来,从而懂得如何驾驭音乐,以为将来的音乐创作打下基础。

4 情感教育与个性发展相配合

对于音乐的理解,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天赋关系密切。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其对于音乐的驾驭自然是很轻松的,而且能够配合音乐教师将教学内容高效地完成。然而,有些学生对于音乐毫无兴趣,甚至于从心理上对音乐课就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这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释放的情绪,就会影响音乐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学生,音乐教师在教学当中,就更应该深入地研究,体会其中的原因。小学生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段,此时,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设计各种游戏,让游戏与音乐相结合,把课堂的主角让给学生,而音乐教师辅助引导。让学生在玩乐中领会音乐,发成为一种情感的体验。

5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每个人来讲,音乐都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通过音乐来调节情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对于小学生来讲,音乐教学不仅是文化课,也是培养情感交流的一种尝试。将情感教学引入到音乐课堂当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领会音乐的内涵,可以使音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健华.将情感体验进行到底――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研究,2012,(6).

篇11

关键词 小学音乐;精彩课堂;趣味教学

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开趣味教学,有助于最大化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发展;有助于活化课堂教学等。那么,音乐教师应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构建有效、精彩的小学音乐课堂呢?

一、情境渲染,引发学生童趣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摒弃传统单调的教唱、灌输乐理知识的模式,而是从导入环节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生本来年龄较小,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音乐教师要结合这个特点和教材内容,以情境渲染,引发童趣,激发学习内驱力。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音乐《小朋友的家》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作为渲染,将学生的童趣引发出来。首先,利用多媒体的音频功能播放《米老鼠进行曲》,并随着音乐律动进教师。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家,米老鼠也一样。大家快来猜一猜米老鼠的家在哪呢?看多迪斯尼动画的学生很快高呼“迪斯尼乐园”。“真聪明”。此时,音乐教师利用PPT呈现一组有关迪斯尼乐园的图片,带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童趣。学生被迪斯尼乐园的图片吸引住了,各个睁大眼睛观看图片。师趁机引导:同学们,迪斯尼乐园中有那么多的卡通人物,如果没有歌声陪伴,它们也会很孤独哦。大家想不想学习一首歌曲,然后为这些卡通人物歌唱呢?学生齐欢呼“想”。这样一来,学生能以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学习。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遵循孩子特点,利用一定的手段,引发童趣,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丰富形式,打造趣味课堂

趣味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果仅以单一的模式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也会产生厌倦心理。小学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事物的刺激,才能维持住其对某一学科的关注。因此,音乐教师要丰富趣味教学形式,以打造趣味横生的课堂。

(一)故事教学,营造和谐氛围

动听的故事往往能瞬间吸引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时单纯的故事内容不足以吸引其参与课堂。因此,音乐教师还要结合故事内容,融入情感,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音乐《游击队歌》这一课时,教师以故事教学,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音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抗日游击队的故事,并以屏幕做背景,呈现游击队的经典图片。在教师的讲述下,学生被一个个游击队勇敢抗日的故事所感动,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其次,播放歌曲《游击队歌》(第一遍播放),让学生体会歌曲中抒发的感情。等歌曲播放完毕后,出示问题:歌曲中游击队员的形象,生活与战斗条件,精神状态都是怎么样的呢?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判断歌曲的节奏、曲调和风格。从以上案例中可知,利用故事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容易过渡到新歌的学习。

(二)活用教具,构建精彩课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具的使用也是较为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活用教具,以构建精彩的音乐课堂呢?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图片,然后再灵活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音乐《我爱我的家乡》这一课时,在学生学完这一歌曲后,教师布置了一个动手任务: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你的家乡。这样一来,音乐教师有效将音乐与绘画联系起来,让教学变得趣味盎然。等学生绘画完毕后,音乐教师点名让学生上台展示作品,然后再让下面的学生用歌曲表达作品(即看到这幅作品,你想用哪一首歌曲表达)。这样的形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格外精彩,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是真正的“热闹”。在这个案例中,音乐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然后再以作品作为教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活泼、精彩。

三、融入角色,巩固课堂教学

篇12

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堂就是运动的课堂,不需要学生思考问题,也不需要学生动脑,这是极其错误的教学观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头脑灵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出有效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提出问题,要注意提问的关键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提问。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难点是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依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准确设计问题的难度,让课堂问题更加符合实际,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问题构建一个思考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习得体育运动技巧。

比如,在讲解起跑姿势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小学生展示自己的起跑姿势,让学生摆好自己的姿势,并思考一下哪个起跑姿势起跑最快。这一问题具有比较性,加上学生摆好的姿势,问题具有形象性,有利于小学生思考。在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育学习过程变得更有乐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

从表面上看,音乐与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在体育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今天,将音乐与体育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情境。音乐,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更能让学生律动起来。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适当加入音乐元素,能够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更能消除他们体育学习的疲劳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引入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随意律动,舒展自己的身体,感受体育学习给自己带来的美感。

小学生好动爱玩,每一个学期,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针对音乐作品的旋律编造一支属于他们的舞蹈或者韵律操。低年级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与体育教师的审美不同,教师要落实民主思想,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本学期的韵律操音乐。再鼓励每一位小学生想一个动作,将其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韵律操。在音乐作品播放的过程中,体育课堂中的音乐情境得以形成。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贡献自己的力量。当韵律操创造完成后,教师可将其作为每节课的热身活动,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三、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创设故事情境,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小学生喜欢的形式中,营造具有童趣的体育教学氛围,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多多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小学生喜爱的故事类型,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编制成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实施体育教学,有利于体育活动的活泼化。

比如,在讲解立定跳远运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场地条件,编制一个小故事,让小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角。如“小青蛙回家”的故事就可以成为构建故事情境的有效凭借,让小学生扮演小青蛙,以青蛙跳的方式走路,培养小学生的跳跃能力。教师一边讲故事,学生一边表演。学生表演走进丛林,前面有许多石头(引导学生奋力向上跳),石头后有一条小溪(引导学生跳远),小溪里有小鱼儿(学生模仿小鱼动作)。在故事情境中,小学生认真听教师讲故事,规范自己的动作,提高跳跃能力,有利于立定跳远水平的提升。

四、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责任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更要关注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与同龄人互动交流,没有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低年级是培养小学生个人品质的重要时期。教师要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出发,设计一些集体项目,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使小学生意识到他们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利用责任情境的构建,组织小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加强自我管理,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

比如,在练习短跑时,很多小学生为了争得第一,不顾他人安危。在练习中,对他人的摔倒视若无睹,缺少责任意识。教师要利用学习规则促进责任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并明确告知小学生小组学习的评分,会从练习的成果、小组成员的精神面貌与小组练习秩序入手,引导小学生在关注速度的同时,关注情感与责任,利用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

五、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