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当前,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化以及精神等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新时代的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语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政治化,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等等。因此,该文对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析,有利于语文学科中道德教育的
发展。
1 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1.1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正确深入理解学校道德教育内涵,是开展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今,中学道德教育中,要着重突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其次,进行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再次,幸福观教育。当今的青少年普遍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存有一些不健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应加强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幸福观教育。同时,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生命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有效改善学生对于生命认知的不足,这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对中学生要进行挫折教育,使中学生获得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让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1.2 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德育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首先,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教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理念,这是促进道德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也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其次,以中学德育目标为指南。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因此,语文学科教学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也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再次,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完善和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使课堂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开展和落实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2 道德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2.1 学识素养的要求
现代语文教育对教师的学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和教学论,从中获得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其次,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语文教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再次,加强实践性能力的修炼,提高自身备课、组织教学、教学表达以及教学应变等能力。
2.2 心理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在自己工作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到自信、乐观,角色定位正确。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向,对待学生友善。其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以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再次,教师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尤其不应在学生面前流露出因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与挫折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除此之外,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才能为学生树立堪称表率的楷模,以自己的示范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
2.3 道德素养的要求
首先,强化教师意识,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要有法制观念,自觉地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改革意识。当前,语文教师要可持续发展,要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强化实践意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才能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锤炼意志,使自己的修养意志逐步坚强起来。
3 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
途径
3.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语文教师应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的道德情操。首先,通过学习学习作品,学习作者的伟大人格。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文章,让学生体会作者疾恶如仇的品格。其次,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如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可对学生迸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背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3.2 重视语言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样内容的语言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的字、词、句,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姿。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在语言教育中,书法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进行书法教育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它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情感品质和情感的教育活动。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情感性,即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比如,以“母爱”题材为例的作品,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育人,使学生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熏陶。
3.4 加强语文课外活动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讨论、辩论会等。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有着重要的德育意义。比如,阅读《史记》等名著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阅读《读者》等可以对提高学生的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次,重视传统文化传播。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本文以中学生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话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1拓展思维空间,加强创新的力度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性是求异性思维。求异思维又分为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的前后迁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扎实地培养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由于中学生身心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学生感知和思考问题以顺向思维为主。教师有意识地设计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形成。让学生从不同的立足点分析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答案。如上《愚公移山》一文,以“愚公愚蠢吗”为内容,让学生开展了实话实说争辩,在讨论会上,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共识。学生认为愚公既值得颂扬又愚蠢。愚公之所以值得称赞,是因为我们看到在愚公身上有一种征服和改造自然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愚公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他蛮干不巧干,不用搬家这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家人受大山阻塞的困难。愚公移山的作法实在愚蠢,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可佳。就这样辩证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多触角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一问多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寻找不同解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如在教学《枭逢鸠》一文中,我们如何看待枭东徙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并调动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既可以把鸠的叫声看作某种缺点,也可看作一种独特的个性特点,再联系生活我们就知道如何对待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就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阅读教学凭借的课文,不少是名家的精品名著,随处可寻想像的训练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展开深入而丰富的想像,在想像中理解课文,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其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教材课文,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充分展开其想象空间。
在中学语文的很多教材内容中,一些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为了突出其重点,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其措辞用语大多也简单明了,然后就会省略掉一部分内容或者说是一笔带过,然后就会形成断层,语文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例如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文中写到“我”爬到山腰一处石架上,被几个同伴抛弃后欲上不能,欲下不行,左右维艰时,“我”当时的心里活动可以说十分复杂的,但文中却是点到即止,教师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想像此时“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一听很有兴趣,不仅说出了恐惧、伤心,还有懊悔、痛恨等一系列的复杂心里,都说的头头是道,想像十分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还有的课文结尾用了省略号,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像余地,教师可以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我上《滋味》一文,文末说到“也许我们应该把全镇的人都请来同我们共享这美丽的欢乐……”,利用这个省略号,让学生充分想像这是一个怎样美丽的欢乐。学生不仅能联系自己春节放烟花的情景描绘那种美丽,还形容出那种盼望已久的快乐心情。此外,利用课堂作文,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创造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中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自己体会,自己发现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教学实践,可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合作讨论中引导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为学生提供探索讨论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读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时,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很单调,这反映学生不肯,怕吃苦。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主题理解不深刻不到位的缘故。后来,可以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自己从旁点拨,再让学生联系先生讲课的方法和内容,有些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枯燥,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授课,严重扼杀了孩子活泼好问的天性,最后学生们都认识到原来是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主题也理解了,还能结合当今的素质教育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提升。
在矛盾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的矛盾展示给学生面前,激发(下转第126页)(上接第73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社戏》一文,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月夜归航途中偷吃罗汉豆,其实那豆是水煮的,戏呢看的打呵欠,可没我们现在弄的色香味俱全,可迅哥儿却说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看似矛盾的问题经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难忘的是当地人的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这样让学生质疑释疑,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4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多种练习和实践,才能够使得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反之,就会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成为一潭死水,最后渐渐失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因此,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辩论会、课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上《蜀鄙二僧》一文时,让学生扮演文中两和尚,根据内容揣摩僧人的心理,琢磨说话的语气,神态,并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学生不仅演活了课本,还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可结合课文教材和社会新闻话题来加强学生的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实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并了解自己,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加强学生实践,教师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相关资料,也可以找身边的新闻话题,例如我在上《墨子》一文时,要探讨墨子的劝说艺术,就结合中日事件,说说墨子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对现在的人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启示(教师提供有关背景和新闻资料),学生就能够借古论今,畅所欲言,创新思维得到很大提升。
一、创建情境,突出探究,激发认知动力
历史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设计的情境是学生历史多感官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本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的日益深入,借助其强大的现实价值,为历史教学情境的搭建塑造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观念指导,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兴趣。
借助生本理念创建历史情境,就要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刻板性、单线性问题,转而朝着可视化、形象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以生本理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段,运用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借助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通过生本理念完成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需要体现的是技术在历史情境搭建中的现实价值,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收,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教师运用生本理念进行“炫技”。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限度,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东西。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心态,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林肯是位性格温和、宽厚、仁慈、谦逊的人,可是为什么他当选为总统成为一场残酷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悲剧能否避免?为什么林肯赢得了战争,自己却被刺身亡? 教师设置的这个有着鲜明对比的这个情境,深深地抓住了学生,让学生开始动脑筋,自觉地去课本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中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与修正,丰富与完善自己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所以问题的开放性对教学目标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深化思考,引领差异发展
在学生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历史素质存在较大差别,综合把握历史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分多感官教学的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借助生本理念所呈现出概括性、形象化历史思维图式、问题线索、内容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努力完成。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沟通,或者用QQ群建立讨论组来进行沟通互动。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成果到Q-ZONE等空间之中,让自己的同学进行跟帖留言,对于历史问题展开沟通互动,帮助全体同学进行互助提高。
三、突出激趣,优化引导,推进共同进步
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良好的情绪状态既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计能否产生实效,对于学生立体全面的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内在魅力,进而提升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动有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超越一名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另外,伴随着历史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教师应发挥生本理念图形结合的优势,融抽象于形象,化刻板于生活,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术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进行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创新评价,强化激励,增进参与动力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从正反两面诠释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及“师德”几乎无人不认为它是重要的,对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来说,再从“师德为何”的角度去论述已毫无意义。因而“何为师德?师德何为?”这样的命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师德建设而言,其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师德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深思。首先,要弄清楚师德的内涵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提出师德建设的途径。
一、“师德”的内涵及要求
(一)师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基本分为三大领域,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各种正当社会职业活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应当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于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教师在社会分工中作为一种职业,从事的是职业劳动。由此“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1]从道义上来说,它规定了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从而为更好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在教育职业活动范围内,它也是调节教师个人与其他教师、教师个人与学生、教师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统治集团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全体教师顺利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
(二)师德的规范要求
师德是教师个人道德品质与职业行为规范的统一,这是它的基本内涵。进入新世纪后,关于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规范要求,人们对于其认识正逐步加深与发展。同志于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一线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2]《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对师德的要求是“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3]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同志也指出:“广大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4]对于师德建设的规范要求,具体表述可能不一,但其实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于2008年9月1正式颁布实施,它为新世纪中小学师德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国守法”。[5]这六条要求简约而不简单,它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在新形势下对师德的基本要求,“爱”与“责任”作为核心与灵魂贯穿其中。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公民包括教师在内的神圣职责与义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实现这一目标,每个社会成员须知法、守法、用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办好教育需要坚定的责任感,做好教育工作需要投入真感情。教师应志存高远,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把自身的进步成长同祖国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履行自己的崇高使命与职责。
3.“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树立高尚情操,严于律己,知荣明耻,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榜样,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与家长;要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不得利用职务之为自己谋取利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新的课程理念,采取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实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素质教育。
5.“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爱的教育,后果可想而知。教师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宽严相济,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要把教学生涯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教师还要潜心钻研,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与协调才能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辟新的路径与方法,三方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为中小学师德建设提供新途径呢?
(一)良好的社会条件——师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教师也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大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小学教师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上还客观存在,因此,国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道德情操、弘扬正气的优良之风来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一个更加纯净的良好社会大环境。
2.转变学生家长观念,加强监督。极少数中小学教师师德败坏与学生家长的推波助澜是有一定关联的,“请客送礼”不良之风开始弥漫到学校,学生家长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之间不是物质金钱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由此,家长应与教师多沟通交流,配合教师一起来教育孩子,对教师的师德行为勇于检举和揭发,以此来遏制师德败坏行径。
(二)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的主渠道
1.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师考评机制。要在“教师入职”和“教师在职”两层次上形成一套系统的关于师德建设的考核管理与监督激励机制以此形成严明的纪律。一是教师入职:加强教师入职考试中有关个人品德、教师道德等内容,对“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二是教师在职: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把师德放在首位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监督和奖励惩罚,以此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纯洁与高尚。
2.强化教师教育中“师德”的内容。赫尔巴特曾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应提升道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在师范生专业教育中的比重,把学科知识和教师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强化道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并将其落到实处。保证师范院校培养出博学多才、师德高尚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三)自我修养与教育实践——师德建设的根本
师德建设其实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教师才是其实践主体。社会条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只是师德构建的外部条件;教师自身的德行修养和行为自觉性才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小学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师德建设的思想条件;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其中践行高尚的道德是师德建设的目标;学会慎独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与归宿。
1.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师德修养。首先,应当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师德觉悟。其次,应当学习社会主义师德理论,明辨荣辱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最后,应当学习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树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身的师德境界。
2.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履行师德。的道德科学认为:“个人道德修养,不能脱离人们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客观实践。”由此,中小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与自我教育,是强化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3.师德最高境界:学会“慎独”。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处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会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就是慎独。中小学教师要向这种“慎独”的师德最高境界去攀登。
总之,中小学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遵循以上六条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他律与自律有机统一,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正平.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9-01.
【情境描述】
这是一道典型的难题。我记得曾在杂志上看到,史宁中教授谈过这道题目。大意是“当时他在农村教学,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他就用粉笔当前轮,滚过去的痕迹是个长方形,帮助学生理解求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前轮的侧面积。”说来也巧,以前教学这道题目时,我也都这样演示,但效果不佳,不懂的学生依然不懂。笔者按照往年的经验,就把这道题目列为难题,有两个难点。第一,读懂信息难,“轮宽2米,直径1.2米”,学生不能在图上找到。第二,读懂问题难,“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再逐一面批。结果全班16人,15人正确,正确率高达93.75%,大大超出往年的数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更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就逐一进行访谈。访谈围绕两个问题:(1)“轮宽2米,直径1.2米”,指图上的哪里?(2)你怎么只求了侧面积?正确的15人,14人能说清自己的想法,1人需在老师的引导下说清想法。他们都能结合图说道:轮宽2米就是圆柱的高2米,直径1.2米就是底面直径1.2米;压路是用侧面压的,压出来看是长方形,所以只用求侧面积。
这道经典的难题,为什么这批学生能轻松解决呢?我猜测,是不是“认识圆柱时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道题呢?紧接着又发生一件事情,让我开始相信自己的猜测。
片段二:在学习圆柱体积的新课时,学生马上想到“把圆柱等分再拼成长方体”。笔者追问:“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法?”学生:“圆的面积公式是这样得出来的,那圆柱底面是圆的,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
学生的片段再次引发我的思考:这批学生,怎么就这么厉害呢?笔者开始相信这和“数学活动经验”有联系。下面这事儿,让笔者更相信自己的猜测。
片段三:一个圆柱形量杯,底面半径6厘米,高10厘米,里面水深5厘米。放入一个石头后,水面升高2厘米。求石头的体积。这题以纯文字出现,我预设学生有难度。结果全班学生都觉得非常简单:“这题目五年级就做过,只不过那时的杯子是长方体,但想法是一样的。当时,我们还动手做过实验呢!”
现在笔者确定就是“数学活动经验”在起作用,学生把它主动迁移到新情境,真正实现自主建构新知识。
【问题讨论】
学生三次的精彩表现,全在预设之处。这不得不引起笔者思考:为什么这届学生特别厉害,积累这么多的“基本活动经验”,并且主动迁移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呢?
笔者翻阅相关的12册数学教材,发现这套教材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经验”。在一年级“认识图形”时就有圆柱,并且让学生沾上印泥滚圆柱,发现滚出一个长方形。六年级圆周长的推导过程时,教材也让学生自己测量周长,如在直尺上滚一圈,曲线就成直线。再如,在认识圆柱时,学生通过想象与动手发现侧面是曲面,但沿着高剪就成长方形,也是曲变直。六年级圆面积推导时,教材同样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考,通过等分拼成长方形得到公式。这一系列活动,这六年的活动积累,终于在这个单元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其实它的作用在这个单元只是开始,它会继续影响学生在初中、高中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
【反思与分析】
基于以上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耐心,要打持久战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整个小学阶段都需要做的。老师不要期望一节课就能收效,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就算一年坚持下来,没有成效,也不能放弃。如上述提到的,一年级认识图形时老师让学生把圆柱沾上印泥滚一滚,发现滚出一个长方形。一年级时,根本看不出成效,这件事做与不做都无关紧要,但到六年级学习圆柱时,它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甚至有些作用到初中才能体现。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基本活动经验的这个特点,一定要有耐心,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注重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比较费时。因此,要利用课外时间。如在认识圆柱时可以让学生早几天找到几个圆柱,并且包装圆柱的侧面积,还可以把数学教材附页的材料制作成圆柱。让学生准备学具的作业,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毕竟比题海战术有意思。这既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积累经验,又拉齐全班的整体水平。课堂上老师只要把这些经验一提炼,生活常识就变成数学知识。
三、学科整合,利用美术课
学科整合,就如物理里面的一股全力,如果方向一致,那么就会对学生发挥更大作用。而学习“图形与几何”时,完全可以和美术老师进行沟通,借助美术课来学习数学。如下周要学习圆柱了,让美术老师本周就教学生画圆柱,用泥巴捏圆柱,捏好后可以切开玩一玩。学习完圆柱知识后,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圆柱的特征,再放手让学生用圆柱创作一幅画。据笔者的经验,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又帮助在认识圆柱与运用圆柱时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在小学里就算你不让学生参加数学基本活动,他照样也能考出好成绩。如圆柱的体积,就算不理解推导过程,学生也能正确无误计算出它的体积。毕竟小学知识比较简单,评价试卷的题目又大部分只需要靠学生的记忆就能解决。基础知识与技能只要一教,学生马上就学会,这也正是很多老师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不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的原因。因为前者马上收效,有成就感,而后者迟迟不见效,“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性就被忽略。
笔者以前也没有认识到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性。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活动,那多半是因为教材有这个要求,心里觉得动手可有可无。到了中高段,我开始意识到基本活动经验有用,但这意识是模模糊糊的。这次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让“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性爆发出来,它是那么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它的作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基本活动经验”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最大的不同是,它能迁移到新情境。如知识与技能学一个就只有一个,它不会自己再衍生出另一个新的知识点。基本活动经验会迁移,它会帮助学生,由此及彼学习到更多新知,自主建构新知,它会使学生自己学习到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不仅对小学阶段的知识有作用,而且会继续影响学生初中、高中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甚至终身影响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
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那音乐是什么呢?我国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是一种美的结晶,优秀的作品是伟大时代的脉搏和优美心灵的流露。音乐是一种精神力量,音乐的起伏、强弱、快慢,必然会引起人的生理刺激和心理反映。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致强调音乐在管理国家组织社会生活、形成社会需求的道德精神、抒发内心情感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同样肩负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的过程,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锻炼人的记忆力,洞察力理解力,启发和培养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音乐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人们的情感,改善和调节周围的人际关系,起到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快乐。
柯达伊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生活因有了它变得更精彩,音乐与人类同在。
2.学好音乐的关键在于基本音乐能力的提高
音乐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它包括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在音乐的综合能力中还有另外两项非常重要,那就是作为基础能力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最高层次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分辨的能力,分析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鉴赏的能力。
铃木认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才生下来的孩子依从大自然赋予的,要生存下去的生存机能,在所遇到的环境中适应着那种环境而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同样,音乐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得来的。也许并不一定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贝多芬或是莫扎特,但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的人,长大必然热爱生活、气质不俗。音乐的教育作用在于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许多人听到不熟悉、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时,都会一味地摇头说:“不好听,听不懂。” 其实,音乐并不神秘,只是他们不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要想“听懂”音乐,必须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否则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铃木说:“没有天生的音盲,音盲是由于千百次听音盲父母唱摇篮曲造成的。”他还说:“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以后多练习就多出效果,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力训练上的发展”。想要有“欣赏的耳朵”就必须从小培养听觉能力。音乐听觉是在听觉上要求出来的,而且开始愈早,将来的效果就愈好。
3.影响提高基本音乐能力的因素
作为高中一线英语教师,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就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全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从事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认真分析旧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做到“对症下药”,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指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与提高。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趣促学,打造高中英语愉悦课堂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高中生在经历了义务阶段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在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英语学科与语文学科不同,它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叙述、表达等方面与学生从小就会用的母语有着截然的区别。如果说语文学习靠的是学生对母语的热爱的话,那么英语学习则需要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大,那么他在英语方面的收获就会越多;反之,学生只会越学越糟,与英语也会渐行渐远。既然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要对学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引导,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材料进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一定高度的,并且问题还应该能让学生思维的打开、打开再打开……。当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第三,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基于高中生原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交流情景,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加强合作,打造高中英语活力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性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需要学生们通过小组内的互动式交流来实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英语课堂中所讲授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言语训练得以达成。总之,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技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分组时要讲求科学性。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是有结构层次的,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特长缺点等实际情况,根据这些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情况分成实力相当、优势互补的小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各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竞争氛围。
第二,教师要控制每一小组内的成员数量,一般来说4-6名即可,不宜过多。人数过多则会出现组内成员间相互推诿或者分工不均等现象。
第三,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只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组内交流的能力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善于总结和归纳、学会分工配合等,进而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铺垫。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注重全班的总结工作,对于此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教学经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化已成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是培养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需要。为适应这一需要,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2002年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对某些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目前,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的全新实践。
计算机学科是具有国际通用性的学科,更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和必要手段。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 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分析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面探讨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IT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对待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的态度调查
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课件和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尽管大多数高校在教育部的指标要求和评估体系下,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们开设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怎么看的?”
调查结果如下:
(1)“中国人给中国人讲课为什么要用英语,用英语多别扭”;
(2)“有现成的教材,而且我讲了几年了,很熟悉,为什么要换成英文原版教材”;
(3)“老师的口语不好,学生听不懂,双语教学效果不好,还是不要搞了”;
(4)“先试一试,看情况怎样”;
(5)“既然教育部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就得开设”;
(6)“开设双语教学意义重要,很有必要开设”。
产生(1)-(4)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对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下。
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促使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通过专业双语教学,加强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促进教育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双语教学使课程与国际接轨,它将进一步规范化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教学资料,并将与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基本一致。另外,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传递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开展双语教学能有效解决在高校中长期存在的学与用脱节的问题。在双语教学中,采用的外国最新原版教材实用性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具体到计算机学科,现实的情况是计算机学科最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应用等基本都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性通用语言上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而国内翻译、出版的读物,除了时间滞后之外,翻译不准确、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及时地读懂最新的英文资料,就能够更深刻理解技术的内涵和理论的深度,就更能够及时获得应用和技术上的帮助,就能够及时地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动态、趋势。如果在专业英语方面,能够听懂和流利地表达和写作,就能够参加重要的国际专业会议,与国际背景下的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能够在国际上发表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科研论文。所以,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接触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经典教材和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学生阅读计算机专业原版文档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双语教学也能够促进教师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促使教师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途径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实行几年,通过我们切身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索。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论。目前,国内高校一些从事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文献[1]以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总结了双语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最终改革目标。文献[5]提到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现状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认识错位、方法生硬、时间制约、教材滞后、师资匮乏及统筹不力等方面。高校计算机专业顺利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应对方略应是端正思想认识、抓紧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强化教学实践和重视教学研究。本文结合我们四年来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如下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问题1:哪个年级开设双语教学好?哪些课程作为双语教学开设好?
哪个年级开设双语教学好?我们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对此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低年级开始开(一二年级);第二是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通过教学研究讨论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较好。在目前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作为切入点,这样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做的原因如下:
(1) 考虑学生在整个四年的课程上,在一二年级有两年的外语课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或已经准备好四六级考试,学生英语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打下了基础。
(2) 在一二年级主要专业基础课已经学完,学生已经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思维能力。为后续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理解提供了专业背景。
基于以上考虑,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三门双语教学课程都在大三开设,开设的课程以序列课程中的高年级选修课程为主。经过今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学生和老师的反映,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效果较好。
问题2:是自己编写教材和课件,还是采用原版教材,或者在原版教材基础上修改?
目前我国高校有用原版引进教材和自编英文教材两种选择教材方式。目前大多数作者提到“在借鉴国外原版教材基础上,应立足于本国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编写更适合的教材。”理由是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教学要求和实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致使使用原版教材的结果却事倍功半。我们觉得这是不妥的,必须采用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经典教材和教学体系。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要选择国外有代表性的经典原版教材。无论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使用英语教材是组织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师自编英文因受其学科背景、英文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的偏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尽快接触到国外该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信息,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随着双语教学在高校的深入开展与推进,引进原版教材将应是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主要途径。
问题3: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是四级,或是六级,还是不做要求?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可以是四级,或是六级,或是不做要求。目前大多数作者提到采用选拔,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单独组班开设双语课。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亦可以与教师呼应。对此,我们进行了教学实验。
我们于2002年下半年至今共开设“数据库系统实现”双语教学课程4次。在2004年上半年我们采用限制英语必须达到六级才能选修的方法,有120多名学生达到要求并选修这门课程,共开设了2个班。2005上半年取消了对学生必须达到六级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选修,有30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共开设了3个班。通过三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对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英语水平没有达到四级和英语达到四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与英语达到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有差距,但英语达到四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英语达到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的差距在3分以内。因此,一般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要达到大学四级。如果未达到大学四级的水平,阅读和听力均较差,那么直接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问题4对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还是没有要求?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专业水平较高,还要求教师英语知识丰富。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即教师不能运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专业教学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当前多数专业教师英语口语较差,部分教师对于课前精心准备的讲授内容基本能够用英语向学生表达清楚,但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即时交流却难以应付,捉襟见肘。因此,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
高校应该采取集中与分散、请外籍教师与培训本校教师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国内很多高校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汉大学在2001年出台了资助双语教学教师出国进修的政策,学校有计划的每年选派几十名左右的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和培训。选派对象为从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的教师,被选派教师回国后必须在一年内开出1-2门双语教学课程。被选派回国的教师担当了武汉大学双语教学的主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专家评定,取得双语教学资格。一般应挑选出国留学人员担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双语教学教师都是留学回国的教师。这样保证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学校应成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和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有关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对教学工作量的认定、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要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和评估活动,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武汉大学对双语教学教师每年给与一定的奖励,并举办了双语教学竞赛。
问题5:采用双语授课中用英文讲述占多大比例好?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高校之间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不少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达不到实施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教学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用英语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英语理解水平。
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可称之为初级双语教学;第二类采用英文教材,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讲授,可称之为中级双语教学;第三种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讲授,可称为高级双语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合适的双语教学授课模式,逐步提高英文授课的比例,过渡到完全采用全英文讲授。这样使学生在心理、能力上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同时从思维上也能逐步实现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跨越。实践证明,多元化的双语教学授课模式符合高校的客观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问题6:如何对双语教学效果不好进行辨证分析?
对双语教学效果,目前在高校的普遍反映是难懂,教学效果还不如中文授课。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是极端错误的。造成难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文授课采用的教材太简单,甚至多年不变,内容过时;而原文经典教材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内容新方面一般大大超过中文教材。这才是难懂的真正原因,更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与国外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说明问题:
设双语课程采用原版教材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e和Ue;
设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c和Uc;
则双语课程教学收益为Ge = Ie*Ue;
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教学收益为Gc = Ic*Uc.
根据我们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调查和经验,双语课程采用原版教材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e=1和Ue=0.6;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c=0.5和Uc=0.9,则Ge = Ie*Ue= 1*0.6;Uc = Ic*Uc=0.5*0.9=0.45,Ge>Gc. 即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教学收效较大。
因此,开设双语课程即使学生觉得难懂,但收益较大。
问题7: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应包含哪些内容?
在探讨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方面,文献[3]提到计算机专业由于使用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工具,更适合双语教学。并强调双语教学中应加强师资配备,科学选用原版教材,保证课堂授课质量,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目标。文献[5]从教学改革要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角度看待双语教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做出了较深入的探索性论述。文献[4]提出计算机专业是非常适合且十分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之一。并根据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计算机学科中双语教学的目标,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地使用英语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与目标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称为“沉浸导向型”模式;并详细讨论了新模式下的教学准备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文献[6]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主要限于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双语教学被片面地认为是:
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英文作业+英文考试。
本文在上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双语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
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英文作业+英文考试+英文实验+参加科研课题+参加英文学术报告和讲座。
“数据库系统实现”(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ation)是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第一门双语教学课程。本课程我们采用Stanford大学的经典教材,已开设四年,学生反映良好。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大约90%用英语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这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其次,课业内容注重实际操作性,即学生在运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询资料、观察研究、实际操作等方法获取课业中所需要的部分资料,通过完成课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获取信息等的能力。每次布置4-5个课业,共布置5次作业。学期末,依据课业的综合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本双语课程开始没有开设实验。我们制定了新教学大纲,增加了36学时的实验课。对本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每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进行详细设计。建设了本门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一个开源DBMS的源代码深入地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本双语课程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国外专家学术报告会,以及在武汉本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老师英语讲授,还需要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交流和互动。本双语课程还安排了讨论课,要求用英语进行讨论,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回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另外,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快地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需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尽快站到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本双语课程还安排了学生以实习的方式参与科研工作,结合教学内容,指定学生阅读有关外语论文,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最新知识去解决科研中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采用以大学毕业设计方式,参加了课题组承担的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分别在武汉大学学报和2007年全国数据库学术年会共6篇。取得了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效果。
4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列举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科四年来的双语教学经验,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并提出了从单一的英文讲授到完整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思想。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其他专业双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练,瞿中,程克非. 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4).
[2] 丁学钧,温秀梅,刘建臣.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4).
[3] 柴争义,李琳,张浩军. 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5).
[4] 秦奕青,佟俐鹃,赵刚. 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09).
[5] 胡锐.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6]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Resolutions for Seven Basic Problems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Computer Science
LI Shi-jun, PENG Zhi-yong, FU Jie, LIU Da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院校,我们的高职教师要寻求专业的发展首先必须研究所在学校的特点,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方向,并主动把教学与之相结合,而不能停留在单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上。高职教师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个人的专业发展。
1通过在职教育、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专业知识和素质
1.1在职教育
近年兴起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自从学院定位为高职高专教育后,学院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员在职培训,让教师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以此来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1.2主动融入企业,提升专业能力
1.2.1到相关企业调研
我们的高职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从企业中或行业中来的较少,如果我们的高职教师不了解专业的特色、行业的特点,就不可能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不懂专业、按照统一的体例和难度进行教学必定造成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脱节,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1.2.2到企业中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实践将教师安排到行业中顶岗学习,以便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使教师的专业得以拓展、提升。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努力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机电系所有教师基本上都有到相关企业学习和顶岗实践的经历,这些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迅速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目前,学院机电系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结合校本特色改革教育教学,提升科研能力
2.1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院校财经学院的教师团队密切结合本校特色和行业岗位需求,全程参与了教材的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的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知识》等课程。这些校内开发的教材,不仅被应用于日常教学,还成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教材。
2.2主讲企业培训课程
为学院所依托的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的高职教师为企业员工授课,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继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2.3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企业科研
高职教师要结合教学进行校本特色的课题研究,通过立足本校实际搞科研,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的教师不仅可以发挥自身所学的专业优势与学院其它系部科研方向相结,还可以通过在探索本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研究领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教师就能找到所学专业与学校职业特色相结合的切入点。
3高职教师教学过程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高职院校领导的支持
为提升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专业学习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领导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并不断增值的资源,通过对教师发展的规划与管理,能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2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专业,为此,教师应根据所在院校相关专业,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自身兴趣来选择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在相关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3.3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学院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完成自我反思。当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身职业需要的时候,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滋生“充电”自觉性,从而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3.4以考促学,丰富职业成长经历
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高水平的能力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理财师、高级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物流师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等。通过这些考试。教师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应试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
4结语
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职能、素质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重新学习、终身学习正在成为高职教师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立足本职工作,搞好校本研究,把课题建设、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尽快地形成学习、工作、研究三者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方铮炀,女,副高,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庆原,石令明,左妮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叨[J].教育与职业,2006(23).
我国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的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来的。这是从大学生中发现的。在大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却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把德育衔接问题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中分离出来,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际德育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都是从当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而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基础德育相关。近几年,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提出来,这里的所谓“德育衔接问题”概念有特定含义,它主要指上面所说近几年我国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各种不衔接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本质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科学化、有效性上来,也就是要落实到怎样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衔接方法和实践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衔接工作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也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对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对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
1、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学德育的整体实际效果,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较,可以说是很不相称的,中学德育实效性差已经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3、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
中学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中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学校德育工作辛辛苦苦,抵挡不住社会消极面的影响。过去我们的工作是6十1=O”,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给抵消了。现在改为双休日,则是“5十2<O”,社会上,不健康的书摊,“三室一厅”那么多,我们就更不好办了。这些抱怨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无力,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家庭消极影响巨大。在一项问卷调查中,认为社会环境对自己影响不太好的学生高达68.4%,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好的学生仅有1.3%。当前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把经济领域中的价值法则与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混为一谈,使教育过程掺入“拜金主义”和雇佣思想。(2)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和家庭中的“拉关系、走后门”,腐败、赌博、体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在青少年心灵上投下一层阴影。(3)音像书刊、舞厅、电游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对中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
二、解决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不过,虽然我们困难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系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括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思想必然呈现新的状况。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德育改革,提高实效的重要依据。(1)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括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到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的意志力更为脆弱。(2)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是当代中学生另一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不盲从,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对学校教育持有分析和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社会理想淡漠,往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出现唯我主义和个人奋斗的苗头。(3)当代中学生生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他们的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