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13 09:25: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经济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旅游经济研究

篇1

一、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旅游活动所引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显,旅游的本质与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者的需求与体验范畴,而是更为关注天(气候变化)、地(地理资源环境)、人(旅游者)三维平衡,追求旅游活动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就是在注重环境情况下对发展旅游提出的新目标,最初“Low carbon Tourism”概念见诸于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UNEP,2008)。国内外学者们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从“低碳旅游”概念及内涵出发,如Paul & Ghislain(2009)、Andrew et al.(2010)、梅燕(2010)等从低碳旅游目标导向角度出l,认为低碳旅游的核心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及降低二氧化CO2排放;黄文胜(2009)认为低碳旅游,不仅应该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也因有明确要求;Cheng et al.(2013)等认为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方式,其核心价值是在保证提供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因交通、娱乐、观光等的CO2排放。从路径选择角度出发,如侯文亮等(2009)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孟繁华(2013)强调了低碳旅游要从相关人员的理念出发,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首先树立低碳的思想,再通过创新技术,升级设备,优化结构等方式实现低碳旅游的目标。

综合而言,低碳旅游是以旅游业CO2减排与旅游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为导向,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旅游发展的福利性及发展机会公平性,强调低碳技术、低碳规划设计以及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规划设计的革新、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

二、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旅游的过程中,全方面的开展低碳行为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发展低碳旅游,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的现状。

(二)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较大,所呈现出区域资源种类不一、生态环境承载量不一、经济条件高低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对于二氧化碳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尽相同。因此,各区域在低碳旅游发展需采取因地制宜地原则,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基于此,区域的低碳旅游与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协调原则

旅游产业自身是综合性产业,发展低碳旅游,需要产业内外综合协调。统筹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要素,合理处理要素间的问题,运用科学技术将低碳理念贯彻发展。低碳旅游的发展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者这四大核心利益群体,因挖掘各群体利益诉求,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在旅游业各个层面推动我国低碳旅游发展。

三、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路径

(一)旅游产出无效率缩减路径

以旅游产出提升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粗放的资源浪费发展模式到集约的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经济功能到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功能交织发展。旅游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提升、以点带面的结合,通过拓展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来增强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率;二是加强与旅游业外部产业联系。通过挖掘旅游潜力,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增值,创造新游客界面,扩大旅游新业态。加强与旅游业外部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联系以及提高新型服务业、都市产业的关联度,形成有效分工、细化,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良好的对外联系等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能创造条件,有利于旅游业高效地发展,带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内涵的提升。

(二)节能技术进步路径

以旅游业节能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旅游业中各部门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节能技术使用,倡导合理消费、绿色经营。通过投资改造高耗能建筑和设施,优化设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施设备工艺,缩短这些旅游设施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延长环保产品的使用周期;回收利用旅游设施使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热等可利用物,让废弃物再生;在生产的投入端尽最大可能去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技术为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强化公共研发机构和试验平台建设,加强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推动节能技术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应用;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政府对节能的意识,建立扶持、融资、推进和示范等发展机制,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指导产业合理布局中的作用。培养旅游消费者节能观念,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旅游消费者参与到节能中来,提高节能意识。

(三)减排技术进步提升路径

以旅游业减排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费。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旅游总体规划,深化减排措施,优化旅游各部门设施,从而提升减排技术水平,打造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实现旅游减排,最大限度地做到排放的无害化;二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储量与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资源,如风能、水能、生物质、太阳能、地热能等,这些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替代常规能源,减少污染;三是推行碳交易。政府应通过征收碳税推行碳交易来提高高碳旅游产品的价格,加强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增加对新能源的投入,有效引导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改变他们的旅游消费;四是强化CO2排放认知。旅游者在旅游减排环节仍存在较多的盲区,政府可以利用全方位的媒体,如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平台,推广旅游污染物的产生、影响和减排方式等内容,普及知识。

篇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规划、建设与消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盲目开发、管理不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影响到旅游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拥有重要的旅游资源,拥有闻名世界的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活动人员众多,也带来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试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探讨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1.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由于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因此众多的专家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特点,按照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着手,抓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料、节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提出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把旅游业作为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还不多见。

2.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一切旅游经济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业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的旅游环境

四川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大九寨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同时,大九寨环线上人文古迹众多,有唐朝诗仙李白的故里,三国时期蜀汉遗迹富乐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马蒋琬墓地,深山宫殿报恩寺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培育第三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与国内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环线上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仍十分脆弱,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体得到改善的同时,部分地区生态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九环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而且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其次,大九寨环线上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提升生态建设效益等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解决生态建设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等结构性矛盾。为了保持该地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篇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经济作用日益凸显,8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很多省市自治区将其定为本省、市、自治区的支柱或主导产业,云南、四川、海南、贵州等省纷纷提出了“旅游强省”战略,基于此,发展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积极影响,也就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日益被提上日程时,有报道称:“居民厌恶省里着急,9成以上的海南人已买不起房”[1],2011年海南全省GDP为2515.29亿元,仅占全国GDP总值的5.3%左右,在全国人均GDP排名第20位,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先后获得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大市张家界也面临同样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比较落后,该市工业占GDP 的比重只有18. 4%,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仅9 家,没有一家大型企业[2]。

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指的是旅游开发过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所产生的各类作用及其结果,包括促进作用、排斥作用、不确定作用,对应的结果也有促进发展、延缓发展和不确定三种。现实生活中强调更多的是旅游经济的积极影响,对旅游经济的消极影响提之甚少,但上诉现象表明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并没有依约带动旅游大省或大市的经济发展。

二.国内旅游经济消极影响研究综述

关于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国内不少学者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如张战仁(2008)研究表明桂林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正向作用较弱且时滞较长[3],庞丽(2006)等从全国和区域层面研究发现入境旅游只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4]。杨勇(2006)分析旅游发展以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等方式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情况并不像大家讨论的那么明显[5]。

另外左冰(2002)[6]、智瑞芝等(2003)[7]、赵书虹(2005)[8]、依绍华(2005)[9]等基于旅游业经济贡献度的测算或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准分析,说明旅游产业的经济作用不像普遍认为的如此巨大,还不具备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

2004年依绍华细致分析了旅游业的负面经济效应(漏出、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的福利收益、单一旅游业导向的后果、工作的季节性特点)。指出若盲目地将旅游业列为当地支柱或是主导产业,往往事与愿违[10]。宋飞(2010)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业的排挤性,因为拥有丰裕的资源而放弃对其他部门的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将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局面的改善。可以说,丰裕的旅游资源禀赋就从“福音”变成了欠发达地区人们心中的“诅咒”[11]。

三.结论

经济学上的选择意味着放弃,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开发旅游首先应该进行宏观经济研究,测算发展旅游业的机会成本,如果开发其他资源获取更大价值,就不应该开发旅游资源。而国内研究者很少研究“不可行性”、“替代性”,往往基于先验的理论模型将旅游业描述为投资少效益大,带动作用大、无污染的“最佳开发方式”。基于此,我们应该抱着客观的态度去审视旅游经济影响,旅游资源丰富的典型地区应进行“不可行性”、“机会成本”的研究,不然,其结果往往是“福音”变“诅咒”。

参考文献:

[1]网易新闻,《房价暴涨,9成海南人买不起房》[EB/OL].

[2] 宋子千.旅游业应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性[J].旅游学刊,2011,26(4): 7-8.

[3] 刘桂玉,张战仁. 国际旅游收入与地方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论坛,2008,1(1):106 - 109.

[4] 庞丽.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51 – 55.

[5] 杨勇.旅游业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06,20(2):40—46.

[6] 左冰.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6):30-34.

[7] 智瑞芝,卢妍.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的测算[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6):88-91.

[8]赵书虹.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38-40.

篇4

引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旅游+”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和丹东六市的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城市之间在资源、区位交通和政策上有明显的整合优势。文章以旅游体验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研究为切入点,展开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深入研读并落实“旅游+”战略的研究,以期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产品开发能有新的突破。

一、“旅游+”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概况

(一)“旅游+”战略

“旅游+”战略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年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旅游+” 战略的提出,将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其他产业的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旅游+”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对传统旅游进行升级及改造;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 “旅游+”理念的诞生,得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理念,是国家“互联网+”平台思路在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实践。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辽宁省南部,北接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及东北内陆地区,南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东临朝鲜半岛,西连京津冀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带沿线的丹东(鸭绿江-大鹿岛)-大连(滨海路-金石滩度假区-长山岛)-营口(鲅鱼圈海滨)―盘锦(红海滩、鼎翔生态园)―锦州(龙栖湾、笔架山)―葫芦岛(龙湾海滨-兴城海滨-岛-碣石海滨)。

二、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滨海旅游产品逐渐多样化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诸如,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的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鸭绿江,景区以水景为主线,山景相依托,名胜古迹历史久远,游一江可观赏中朝两国风光;东起海之韵广场,西至星海广场的大连滨海路,全长32公里。道路一侧是山,连绵起伏,树木蓊郁,一侧是海,水天相接,茫茫一片。四季皆有胜景。跨海大桥的竣工和投入使用进一步增添了大连滨海景区的魅力;位于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金石海滨浴场。浴场内沙软、滩平、浪缓、水质清洁,全长十华里的海岸有木栈道全程相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天然灯光浴场,被辽宁省命其为“最美的海滨”,荣获了大连市首批夏季“3S”示范单位认证,多次受到了国家、省市组织的大型参观考察专家组的褒奖;远近闻名的红海滩景区,碣石景区,鲅鱼圈海滨景区等。

(二)海岛旅游产品种类繁多

位于黄海北部的长山群岛之中的大连大长山岛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岛由大长山岛、哈仙岛、塞里岛等25个岛、坨、礁组成,陆域面积31.7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10平方公里,码头配套齐全,高速客船和滚装轮渡穿梭往返,刚性公路遍及村屯,空中航线方便快捷,是长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兴城岛上东半部山势险峻,多为悬崖峭壁,最高峰大架山,海拔198.2米。辽代圆融大师建大龙宫寺后,就称它为觉华岛。明天顺四年(1460年)在此建大悲阁。现除唐王洞和大悲阁外,还有八角井、菩提树、点将台、净水盆、九顶石、渤海观音等名胜古迹。龙头上有明代中年游击祖大寿屯兵时,所筑“营城子遗址”。岛上西半部为丘陵山区,最高峰海拔191.8米。以它为主形成西半部。岭西屯北海沿有石山礁屹立。山南屯海沿山石嶙峋,明暗礁林立,现已开辟成旅游风景区。

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夏威夷”的丹东大鹿岛,景色优美,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震惊中外的中日就爆发在大鹿岛海面上。对于前往大鹿岛的游人,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岛前环抱着的360万平方米的天然海滨浴场,是游人洗海水浴、拾贝、垂钓、冲浪、晨观日出、夜半听涛的理想去处。大鹿岛盛产对虾、梭子蟹、杂色蛤、文蛤、海螺以及鱼类等百余种海鲜,鲜活味美,被誉为“海鲜的王国”。

位于锦州市南35公里的天桥镇辽东湾中的笔架山,是近海中的一个连陆小岛。小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78米,跨海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堪称佳景奇观。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像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大笔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岛上山。每当涨潮,海水又从两边向“天桥”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大笔架山上有吕祖亭、五母宫、三清阁等古建筑。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旅游产品特色有待挖掘

最核心的旅游产品的形式就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旅游地或者旅游景区,它是指出于交换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能够向旅游者提供愉悦性休闲体验的客观凭借的空间单元。它是最能体现旅游特性,最具有旅游意义的产品形态,其属性更为纯粹,其目标市场更为单一、明确。就此而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的开发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雷同现象突出,特色不够鲜明,从而导致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垂钓、游艇、海岛农家乐等旅游产品随处可见,但如若品鉴其特色却实难进行评价。此外,各沿海旅游区域频繁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主题雷同,功利性凸显,而各自所具有的宝贵的历史文化在产品开发中,节事举办中体现的并不突出,从而导致重游率大幅度下滑。

(二)组合旅游产品的利益追加缺乏科学性

组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有两种类型:景区和旅行社。景区通过在一个有限的物理空间提供完备的、可以综合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各种需要的产品形式,向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实体型组合旅游产品,可称之为刚性组合旅游产品。而旅行社在销售旅游产品时可以通过其他服务品围绕旅游产品进行适当组合而大幅度地增加旅游产品的利益成分,甚至使旅游产品扩展为对应于旅游者旅游全过程的一种整体产品。这种产品可称之为柔性旅游产品。无论是刚性组合旅游产品还是柔性组合旅游产品,现在的沿海经济带旅游开发方面的主要问题就是针对游、购两个层面的利益追加不够科学,较为盲目。自费项目繁多、购物陷阱比比皆是。而且当旅游产品的多种利益分别由不同的企业所提供时,尤其当旅游产品本身就是以多家联合的整体形象诉诸于消费者时,企业间的协调以及产品质量的协调,就成为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对区域整体旅游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投诉增多。

(三)缺少区域联合开发

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基于这样的开发背景,要想实现区域整体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开发势在必行。而目前,以各市为主的旅游开发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态势,导致区域整体旅游开发实力减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开发机制、资源优势互补、共享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联合开发,集中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业链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开发的必由之路。

(四)产品设计不够科学,影响了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虽然种类多样,但是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所有的产品设计由于依托的资源主题的形式相似,所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独特性问题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的瓶颈。通过调研发现,游客对沿海经济带六市的旅游产品设计的满意度不高,除了矛盾较为突出的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外,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各地产品设计雷同,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由此导致客源绝大多数来源于省内及周边地区,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不强,知名度不高。

四、开发对策

(一)采用“旅游+文化”模式,开发特色核心旅游产品

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的提升和保证离不开核心旅游产品。而缺乏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往往并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但就目前的产品开况来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雷同,缺乏特色现象严重,开发整体质量不高。要想提升旅游品质,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刻不容缓。而这一切离不开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所依托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各地需要积极、深入地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旅游产品,做好宣传营销工作。例如,大连大长山岛需要积极将旅游产品开发与渔家文化结合起来,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开发以本地文化为依托的节事活动,打造主体突出的旅游体验环境,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二)增强组合旅游产品利益追加的科学性

首先,提升以景区为主体的刚性旅游产品的品质。做好食、住、行、游、购、娱的相关配套服务工作。诸如,沿海经济带的海岛旅游区域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更加关注海岛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工作,实现多元化、多渠道融资。其次,加强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柔性组合旅游产品开发,合理开发旅游路线,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路线设计要以核心旅游产品为主要支撑,凸显特色。一切以提升旅游体验质量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中心。

(三)加强区域联合开发

首先,沿海经济带各市需要互通有无,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价,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六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要想实现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必须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链,并加强产业链的节点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应以大连作为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其他各市依托当地资源特色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整体宣传、营销。

其次,打造精品路线。结束各自为战的旅游开发局面,打造能够代表区域特色的旅游路线。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导游员队伍建设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联手打造能够迎合旅游者需求的,参与性强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路线。

(四)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旅游活动的延续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旅游体验质量。因此,需要通过一些途径促动期望场与情境场的交互,提升旅游体验质量。

首先,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将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核心吸引物概况、风俗民情、天气及旅游常识等通过科学的宣传营销方法传递给旅游者。充分利用“旅游+互联网”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提高宣传效率,增强营销效果。

其次,情境主题化。线路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主题突出。着力打造游客之间互动情境,游客与景区互动情境,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互动情境,进而更好的激发游客品味当地文化,加深其对旅游地的感性认识,使其由传统的旅游模式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寻,主动体验。

提高游客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真实的第一感体验。旅游开发方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体验化设计、增大参与界面,提升游客体验质量,进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最后,将纪念品进行整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可以发现,旅游者在结束旅游活动后会有将其旅游体验社会化的需求,需要与他人分享体验,那么满足该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旅游纪念品。因此,整合纪念品使之形成系列则自然成为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通过赠送纪念品、销售纪念品、开发新纪念品等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在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济论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41-59;106-115;234-239.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04.

[3]鲁小波,张满林.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3(35):74-77.

[4] 王丽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J].辽宁经济.2014(2):17-20.

[5] 鲁小波,陈晓颖.辽宁沿海经济带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J].海洋经济.2015,5(2):47-55.

[6]KnebelH.Soziologischestrukturwandlungenimmodernenturismus[M].Stuttgart: F.EnkeVerl,1960.

[7]Cohen E. 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J]. SocialResearch,1972,(39): 164-189.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良好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中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旅游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了。所谓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相互渗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复合化。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民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像》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一个运作模式,成为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成功典型。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作为新兴的,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化经济产业,旅游业这一新发展既是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要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对旅游消费及经济文化一体化方面内容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丰富和发展了旅游消费、经济文化的内涵,为旅游业产业结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现实意义来说, 首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其次,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加快旅游业繁荣;再次增加了本地人民文化自豪感,并让本地民族文化更广泛的为人所知,有助于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的重构。

二、《云南映像》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分析

《云南映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成果的集成,它用民主舞蹈独特的生命力呈现了视觉盛宴,并用产品包装手法将其推向市场,一位评论家说它“震撼了中国世俗的舞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是一台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它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民族风情。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作品特色鲜明:原汁原味民族歌舞元素、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六十二面鼓的鼓风鼓韵、一百六十个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百分之七十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全场分为“序?混沌初开(Born of the Ean)”、“太阳(Sun)”、“土地(Earth)月光(Mooning)”、“家园(Homeland)”、“火祭(Fire)”、“朝圣(Pilgrima)”、“尾声?雀之灵(Spirit of Peacck)”几个篇章。

这是一部包容万象的生态歌舞作品,全剧的天地自然人文情怀及对生命起源的追述,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映像源于云南。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彝、藏、佤、哈尼等十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的生活由《云南映像》生动的展示在舞台上;《云南映像》就是云南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

映像长于特色。《云南映像》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两大看点之外更以其鲜明独特性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其一,75%来自山寨的演员:启用大部分来自村寨的民族演员,他们血液里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和充满生命勃发的表演是专业演员所不具备的。其二,红土高原原汁原味的表演: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肢体语言中揉合了苗、彝、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着装全部为少数民族生命原型。第三,远古现代时空跳跃的舞美特色:

“打歌” 、“跳锅庄”中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装置;一百多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缘故和现实,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出一种生态美。

映像走向世界。《云南映像》捧走了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并扉声中外,走向国际舞台。

映像传承文化。《云南映像》成功秘诀在于旅游内容日益模式化、枯燥化情况下,取材于精深的民族文化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满足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同时继承、整合,发扬了特色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保护。它真正的文化内涵在于救助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被称为人类共享经验的东西,通过不粉饰不媚俗的原生态的舞蹈语言呈现出来,使文化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意义。

《云南映像》作为经济文化一体化形态下的旅游商品包装后推向市场,产生了火爆演出市场的强烈效应。在昆明《云南映像》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并在其他地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等等。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像》以《寻找香格里拉》进军国际文化市场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它更成为一张中国名片,非凡的魅力和艺术穿透力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作用。

三、旅游消费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文化经济结合日益密切影响下,提出旅游消费文化性要求,即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开始产生。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反作用与经济文化生活中,加速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从《云南映像》的案例研究中我们看到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新旅游消费需求的催生,《云南映像》的产生也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了。正是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刺激下,有了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第一台原生态歌舞演出的空前成功;而《云南映像》演出的成功也证实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将文化包装成为商品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可见,《云南映像》既是旅游消费的新需要、新亮点又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和促进下产生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 、结语

在新消费需求推动下,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新的旅游商品推向市场是大势所趋。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发展的新要求。而今单纯旅游游览的模式已日趋落后,旅游开发需要经济文化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年轮,经济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地供着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已越出纯粹的精神王国,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立文化,经济也进入了依靠智力和文化资本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罗明义.《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M].昆明:云南大出版社,2004.

[2] 宋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 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1、前言

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在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正接受着种种考验和洗礼。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不仅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它发展的高度,也是评价当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指引下,现己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体企业,单个地域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旅游产业链系统之间的竞争。因此,旅游企业各相关部门之间能否有效衔接、能否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合力,能否经受住各项严峻的考验,是旅游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旅游企业不是直接进行生活资料生产的企业,而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学习知识的一种与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企业。这种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经济形态、文化变革息息相关的,是建立在企业对当代社会需求信息的敏锐发现、有效利用和创新基础上的。而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恰恰对知识、信息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复杂多变的中国旅游企业管理大环境

2.1背景的变化及竞争焦点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控下,旅游业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沿用的完全是传统的管理格局和手段。经济管理制度的高度集中,使用行政的管理方式,决策权力集中化,都具有很大的弊端。各地主要旅游企业多由政府直接管辖,企业无权自主决策,成了旅游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在传统体制下,旅游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与旅游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旅游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者转变。旅游企业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的旅游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竞争背景。

在旅游企业的竞争焦点方面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以资源、客源为主的竞争转化为以知识、服务、技术、信息为主的竞争,从以价格为主的竞争转变为以非价格为主的竞争。在销售方式上,网络化销售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企业也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实用的旅游产品、更加优质的令人满意的服务上来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2.2企业战略的调整

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导致企业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在投资战略上,旅游企业的重点发生重大转变,将由过去主要投资于有形资产及时调整到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服务等方面,由于人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体,因而人力资源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21世纪旅游企业管理变革的主要特征和创新理念

3.1新世纪旅游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

    首先,旅游企业更加重视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共享与创新、对人才的引进。知识、信息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主要资源。对大量的知识与信息,除了重视员工自身的潜能发挥以外,旅游企业还应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领导层的智慧成果,即人才潜力的高效率发挥。其次,旅游企业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中,精神激励相比物质激励会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 员工是企业发展延续和企业创新的主体,尤其对于旅游企业,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再次,旅游企业更加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每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

的企业文化,用一种共同的正确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使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此外, 提倡领导和员工集体参与,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 追求社会整体发展目标,重视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等,也是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

3.2旅游企业管理变革创新理念

    知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创新则是知识的灵魂。由于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无形性、竞争激烈性等特点,更需要创新意识才能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市场更要求现代旅游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发展目标三大创新。

    正确的理念才能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尤其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经营理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方法创新,认真汲取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塑造员工的创造

力和能动性提供灵活性、个性化和情感化的服务;发展目标创新,在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要求不断提高今天,作为服务性质的旅游文化企业,在制定发展经营目标时,更要注重优质、高效、利用新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方式,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我国旅游企业经过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重经营,轻管理,忽视创新等问题,这不仅拉大了我国旅游企业管理水平和国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之间的差距,也大大减少了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急需提高旅游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更好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篇7

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越来越显现其缺点的时候开始出现的。传统旅游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增加进入旅游区的游客人数,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景区的经济收入,在此观念上带来的后果是景区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被破坏和损毁。很多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景区,经过度开发后,只留下“一片狼藉”,不仅没有带给当地人民所期望的经济收入,甚至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而生态旅游的宗旨是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的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处的发展不是单指经济发展,而是包含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模式上发展的新型模式,并在近些年蓬勃发展起来。生态旅游是个外来概念,要在中国落地生根,自然应该适应中国国情,我们必须在尊重生态旅游概念本义和国际上已有共识的前提下,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发展模式上寻求创新,而不是忽视、否认,甚至颠覆其基本的理念,否则生态旅游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放宽视野,广泛借鉴别国的经验,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

目前,生态旅游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4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扶贫功能、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功能。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并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

湿地是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地表有暂时或永久性的浅层积水,植被以水生植物为主的区域,包括浅水湖泊、沼泽、湿生草原、河口三角洲、滨海滩涂、内陆低地等。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好湿地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湿地所在地区的人们对湿地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湿地妨碍了生产和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围湖造田、填水造陆的事情常有发生。实际上,湿地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较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2.1 显著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旅游首先保证了旅游区生态的稳定,生态旅游区多为山野、森林地区,这些地区多为河流发源地带,生态环境如遭破坏,不仅危害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生态旅游区基本免除了“三废”污染,不仅可以保护旅游区自身这块净土,而且对于保护周围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助益。另外,还有利于保护物种,以自然生态旅游为对象的生态旅游十分重视系统内物种的保护,包括森林树木等植物,以及在森林地带栖息生存的各类动物种群等。在生态旅游中,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受到有效保护,因而有利于生物的繁衍、生息。

2.2 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发展森林旅游,使林区由原来单一的生产木材和经济林产品的林业经济结构,变为向广大游人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增加林区经济收入,并带动发展旅游所必需的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森林旅游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出高于本身就业人数数倍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很好地保护各种自然景观的完美性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使自然景观持续地供游人观赏。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游人有效地放松身心,有益健康,从而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活动主流的21世纪,谁的生态旅游搞得好,就能提高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威望和竞争力。

2.3 提高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旅游的内容,包括利用各种有趣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游人宣传生态知识和物种保护的意义。导游员向游客介绍当地生态环境,使游人不仅在生态旅游中得到乐趣,还能获得生态方面的知识,所以,开展生态旅游也是一种向游人开展生态教育的形式,对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2.4 增进科技和文化交流

篇8

关键词:

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困境;创新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已不再是问题,人们开始追求享受消费,旅游业成为了热门产业之一,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茶业资源,如果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势必会开拓新的旅游资源,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因此,笔者在本文希望能够从贵州现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中寻找到一些思路,为贵州茶文化旅游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方向。

1贵州茶文化概述

1.1茶文化概述

所谓的茶文化是指茶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与茶叶有关的物质成果与文化成果的综合。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心态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到茶,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最早的茶文化同样也是起源于中国。迄今为止,有历史记载以来,茶在中国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一方面,人们将其作为一种饮品,供人们引用,另一方面,一些人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将其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救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茶叶开始传入到其他国家,成为了中国的象征。贵州下设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计有88个县,其中有过半的县市种植茶叶。目前,贵州有10大著名的茶叶,包括清香味浓的都匀毛尖、逆旅清爽的梵净山翠峰茶、醇厚浓郁的石阡苔茶等。这些茶叶每年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极大的带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1.2茶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就贵州而言,旅游行业也是重要的产业之一。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茶资源,如果能够将其融入到旅游行业当中去,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从现实情况来说,贵州是著名的产茶大省,其种植茶叶的历史要追寻到汉代,88个县市中半数以上以茶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茶叶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种植茶叶的地方环境都比较优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通过旅游行业可以将游客带到当地亲身体验到种植、采摘、制作以及品尝的乐趣,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样的旅游方式对于游客来说是十分特别的,不仅是欣赏,还可以参与到其中。其次,通过茶文化旅游可以弘扬我国的茶文化。提到茶,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是茶文化却并不为人所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和惋惜,自古以来,茶便是产自于中国,但是现如今却被日本发扬的很好,在日本人们对于茶文化很注重。我国决不能丢弃这一文化,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决不能任其在我们手里消失。

2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困境

2.1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

对于茶文化而言,如果仍然不能加以重视,那么今后这种文化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不能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措施将其发展壮大。茶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茶文化旅游虽然之前就有相关学者提到过,在一些产茶大省也都有过相关的探索,关于茶文化旅游,不管是哪个省份,现如今都属于独自摸索的阶段,贵州在茶文化旅游的道路上还在进行着摸索,在摸索中总结经验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在之前的常识中,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在一些地区的旅游当中融入了茶文化,但是这种旅游模式中,茶文化并不够浓厚,人们难以从中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因此而言,贵州的茶文化旅游并没有达到目的。

2.2茶文化旅游不受重视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当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人们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少有人会在意其中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贵州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而言比较落后,但是当地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人们将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其中所包含着的文化价值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过。贵州种植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十大名茶在全国的销售量十分可观,但是人们总是将两者分开来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两者结合所能带来的巨大的商机。茶既然可以作为贵州省的名片,那么在旅游行业当中,将茶叶融合进去,不仅可以开辟新的旅游路线,同时也可以带动茶叶行业的发展。若要发展茶文化旅游,需要政府、旅游行业从业者、茶叶种植者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如今政府的参与力度并不够,很大程度上并不重视发展茶文化旅游,光靠社会自发性的发展,能力有限且发展空间不大。这也成为了限制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2.3文化传承力度不够

发展茶文化旅游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在之前的实践当中也作出了各种设想,试图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目前,贵州的都匀、湄潭、梵净山等地都进行了茶文化旅游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茶文化的传播力度上。人们通过体验式的旅游,感受到了茶叶自身的魅力,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并没有将这种美感上升到对茶文化的了解上,只是单纯的欣赏景色。茶叶的存在要追溯到4000年以前,其中所承载着的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以及劳动人民的精神成果。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品尝,其中涉及到很多工序,还有很多的茶俗茶艺,这都是文化的表现。此外,茶与音乐、诗词、歌舞以及宗教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人们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上,而且缺乏相关的人才,所以在旅游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收效甚微。发展茶文化旅游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文化的传播同样重要。

3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创新措施

3.1发展“体验式”旅游

茶叶从种植到最终走向市场,其中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者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智慧,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们虽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风光,但是却无法深入的了解到茶文化。通过发展体验式的旅游,人们可以亲身参与到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采摘茶叶的要求非常高,每天清晨十分,茶叶还带着露珠的时候,采摘的茶叶味道最好。此外,采摘茶叶要选取茶树最顶端的小嫩芽,这样的茶叶喝起来会比较清香,回味无穷。大都市中的人们每天忙碌于各种事务,身心十分疲惫,投入到大自然中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是十分放松和惬意的一件事。人们可以将身心投入到当中,剥离各种烦恼,获得最简单的快乐。

3.2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行茶文化的深入开发

若要在贵州发展茶文化旅游,光靠旅游行业和茶业的努力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之处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贵州茶业的知名度,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当地举办一些大型的会展,充分向游客和全国人民展示贵州茶业的特色,打响知名度。同时也要走出去,中国有茶业博览会等大型的茶业交流会,要将贵州茶业带到这些地方,提高号召力,让茶业成为贵州的名片,展现品牌的效应。另外,在景区的开发商政府也应当加大财政支持,最大限度的进行深入的开发,从吃、住、游、娱等多个方面进行扩展,增加景区的乐趣和观赏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3.3发展旅游业和传播茶文化并重

现如今的茶文化旅游将重点主要放在了发展旅游业上面,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这就导致茶文化旅游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美的享受,感受贵州当地的自然风采和民俗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应当传达出茶文化的精髓,让人们充分的认识茶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得拥有4000年历史的茶文化不至于消亡。例如贵州当地有很多的茶俗茶艺,如果能够在游客进行旅游观赏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宣传和讲解,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茶文化。其次,贵州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劳动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同样也是茶文化的载体,此外还有戏曲、诗词歌舞等,在当地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游客更加近距离的认识茶文化。

4结束语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茶文化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既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使茶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者:潘怡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时琴;廖凤林.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2011(17):18—19

[2]喻丹.从茶叶到茶业[J].当代贵州,2009(10):34-36

[3]罗庆芳.浅谈贵州茶文化旅游[J].旅游考古,2007(02):65-66

[4]黄进.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构想和价值[J].农业考古,2013(05):43-45

[5]宁晓菊等: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农业考古.2005(04):10-18

[6]罗时琴;廖凤林;江波.贵州湄潭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4):15-16

篇9

将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政策与项目管理中是对传统技术主导法的改革创新。旅游经济的社会分析主要是以社会学角度进行旅游经济系统全面考察,其中涵盖行政管理措施与资金及技术的使用考察,还包括对旅游经济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组织变量分析与考察。笔者在文中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社会分析的重大意义,并基于其重要性进行了社会知识认同分析,最后分析了社会学变量切入点分析。

一、旅游经济社会分析的战略意义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注重进行自然发展经济学,从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人类文化的相关影响研究。近年来,众多经济学者将文化变量引入到经济发展研究中,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经济理论成就,进而确定了文化问题在经济发展思想与实践中重要的影响地位,社会文化变量在旅游经济中的影响地位也就此确定。

旅游活动最大的特点便是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社会活动,其中各项活动都以旅游民众的主体需求为主导,具有社会人文性。旅游活动由于包含旅游消费群体与旅游活动服务群体,而其中的各群体或个体又具有明显的主体倾向,包括不同的社会生活行为习惯,这便决定了旅游活动中多元化社会影响因素的存在,因此将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活动中能够系统囊括经济活动中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社会知识对于经济发展也渐引起学者注意,并在经济研究中不断加深对社会知识的理解。社会知识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能够改变减少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对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学科系统知识认同分析

(一)社会科学知识认同的必要性

现阶段,将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发展中首先推进了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对社会科学知识的认同,这是人们用社会学角度进行旅游经济发展可行性考察的必然结果,此外,强化旅游经济对社会知识的认同也是经济发展研究对社会文化变量关注度不断提升的附带成果。基于一项项的经济发展研究,社会文化变量与社会科学知识认同能够影响旅游经济项目的成败,因此将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发展中需强化对社会学科知识的认同。

(二)社会科学知识认同发展意义

现阶段,旅游经济项目计划与设计工作多是基于经济发展目标进行项目规划,其中社会科学知识认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基于经济实际进行因素分析,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分析中能够为经济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这便对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强化社会科学知识认同提出了要求。社会科学知识认同过程中包括环境分析、可持续发展观、机构构建等环节的分析。这些知识与意识方面的认同能够推进社会分析的系统化。

一般而言,社会学科知识中一些因素对旅游经济的项目规划具有限制性影响作用,会直接损害旅游经济各项工作开展的系统性与概念性,这便要求强化科学知识认同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减弱旅游经济内部社会因素的障碍性。

三、社会变量学与资金为主导的旅游经济

对于以资金为主导型的旅游经济而言,项目能够促进旅游经济迅速发展,推进经济目标的实现,将社会分析应用与旅游经济项目计划中能够拓展旅游经济发展内涵。

现阶段,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已经构建了相关的选择模型,但是社会分析就其模型作出了理论指导。项目选择模型中的人作为一大社会变量具有关键因素,可以算是旅游经济项目中的主导。将社会分析应用于旅游经济项目规划中将人这一变量置于首位进行因素考察,能够推进旅游经济项目规划。笔者认为人这一社会变量算是旅游经济政策制定者,这一社会变量能起到基础作用,重视社会变量的研究能够推进旅游经济科学发展。

四、旅游经济中的社会学切入点

将社会分析应用与旅游经济项目计划与政策制定中能够打破各社会学科之间的界限,并形成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现阶段,国外就社会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社会角度在经济政策制定等相关工作中的作用,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社会学科知识应用束缚性因素过多,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将社会分析学应用于经济政策相关工作中需要以各学科界限的打破为切入点,着重明确旅游经济中的社会分析要素与内涵,强化应用。

随着旅游经济需求模式的转变,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将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量置于经济研究的重要位置,会使经济决策的制定更加客观,也会强化项目诱导作用的发挥。在旅游经济研究中进行社会变量考虑能够实现旅游经济项目与政策相关问题的结构优化。

五、结语

本文着重阐述了社会分析在旅游经济政策与项目中的应用。笔者就社会学中的社会学科知识与关键变量进行了应用分析,认为将人这一社会变量作为现阶段旅游经济项目规划中的关键社会因素进行计划与设计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还能够促使旅游经济政策的制定更加符合旅游需求模式转折阶段的实际情况,利于旅游经济客观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在国外的发展初具规模,并有不错的收益,但在国内相关的旅游研究和实证分析还是比较缺乏。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葡萄酒旅游的相关概念,已经备受相关组织和专家关注。最早关于它的研究是在1997年南澳委员会指出游客访问葡萄酒厂及相关活动。葡萄酒旅游可以包括游客在访问主要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对单一酒窖的短期访问,也可以包括将重点放在葡萄酒产地居住几天以亲身体验葡萄酒的生产过程。Hall等(2000)提出,对葡萄园、酿造厂、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展览会的访问,这种访问是把品尝葡萄酒和对葡萄酒产地的特征的体验作为主要访问目的。我国的学者在总结国外的分析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世泰等提出葡萄酒旅游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和游览葡萄酒厂周围的葡萄园等景点,还包括了解产酒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葡萄酒旅游业的增长与现在注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验” 旅行分不开。由此,Williams(2001)认为葡萄酒旅游是喜爱葡萄酒的人到葡萄产地追求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种体验的一种旅行。这一定义强调的是旅游者通过葡萄酒旅游获得休闲游憩体验和经历,延伸了葡萄酒旅游概念的内涵。

葡萄酒旅游呈现出以下特点:(1)产业经营的三重性。从资源禀赋来看,葡萄酒旅游资源中既有工业观光旅游中的工业设备及工业产品制作等资源,又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中农业旅游资源的农作物、风景、气候等,同时兼具休闲旅游的特性。(2)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葡萄酒旅游者的动机就是一种由低至高融入葡萄酒体验的过程,项目也体现出高度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葡萄酒体验旅游的采摘、酿制、品酒、赏酒等环节能充分调动眼、耳、口、鼻等各个感官的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思索,使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3)高品位性和高教育性。国外研究中,对葡萄酒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葡萄酒旅游者具有明显的高学历和高收入特征。(4)文化性。葡萄酒旅游是一种葡萄酒文化之旅,发展葡萄酒旅游过程中可将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充分的融入进去,从而增加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我国葡萄酒旅游开发现状及不足

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628万亩,其中酿酒葡萄80余万亩,葡萄总产量627万吨,75%鲜食,15%酿酒,10%制干、制汁/醋。中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绝大部分葡萄用于鲜食。目前,国内酿酒葡萄的生产集中分布在胶东、西北、京津冀地区。已形成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主要以葡萄酒产业旅游带的形式出现,主要有北京延庆县“酒庄葡萄酒产业带”,烟台蓬莱市“葡萄观光旅游带”等,相对来讲是东部发展较好,西部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从出土文物和历史情况来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文明地带,即美索不达米亚创造出人类最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酿造出了人类第一桶葡萄酒。而中国的葡萄酒旅游于20世纪9O年代兴起,并且发展缓慢。虽然说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历史最悠久的张裕葡萄酒庄,也才是19世纪末建立的,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开始发展葡萄酒旅游更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庄没能沿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葡萄酒旅游的角度来看,缺少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而在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则多采用欧式园林景观,比如张裕。或是中西合璧式,比如云南红酒庄。在游览过程中,多是游客走马观花式地参观酒厂、酒窖、文化中心等地,然后进入到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缺少对葡萄酒文化的体验,酒厂商更注重的是销售环节。在导游的讲解方面,也一般在于介绍葡萄酒的相关常识和本酒庄的企业文化,而甚少涉及葡萄酒的历史来源和文化渊源。这使得游客的体验不够全方位,印象不深刻。国内关于葡萄酒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前景的开发,多从旅游企业的角度出发,例如树立企业形象、规划旅游线路及景区,而没有从体验经济角度展示我国葡萄酒旅游的特点与需求。目前葡萄酒旅游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散、小、弱以及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等问题,真正懂葡萄酒的专业旅游人才极度匮乏。

三、关于体验经济理论的内涵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在1998 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道具,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为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主导型经济形态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体验经济的特征体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体验是这一过程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这与旅游产品无形性、异质性、易逝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等特性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人们出游的动机不外乎求知、求新、求异、求乐的精神和心理体验,因此,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根据参与程度和联系类型的不同,将体验划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个部分。最好的体验处于四个领域交叉的“甜美地带”。

全新的体验不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减少客户的损失,而且是有意尝试超越客户的期望,带来惊喜的体验,创造惊喜的体验需要以满意和减少损失作为平台(谢彦君,2005)。体验经济时代,要问消费者“你记住了什么”,而不是“我们怎么做”或“你需要什么”。

从 2003 年起,国内的体验经济研究开始涉及产品设计、营销、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旅游活动的研究。例如,邹统钎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区分了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5种旅游体验。孙根年教授在体验旅游的经营与策划中,提出“动机―过程―目标”模式(见图1)。其中,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张建忠、孙根年,2012)。此外,芮田生在分析游客潜在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序,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和步骤等。

四、葡萄酒旅游开发对策

(一)强化葡萄酒旅游景区体验化开发理念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使各主体获得自身最大收益。对游客而言,要通过旅游活动感受葡萄酒文化和地方特色,以获得难忘的经历;对景区而言,要使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体验这个经济提供物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地而言,要获得文化传承、地方宣传、社区获益等综合效益的最优化。游客主要通过精神参与和身体参与来获得深度的旅游体验,在景区的体验化设计过程中,注重真实性的营造,为游客创造真实的葡萄酒酒体验氛围,物质景观形象、地方文化形象、企业形象等多个二级系统,都要与景区总体形象相符。

(二)深度挖掘本土葡萄酒文化

我国葡萄酒旅游现有发展模式多为效仿西方,并没有融入本土特色。葡萄酒文化应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法规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等。我国在历史、文化、、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异于西方国家,因而葡萄酒文化旅游也应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应在葡萄酒旅游体验活动中充分挖掘中国葡萄酒文化的魅力。

(三)大力推行葡萄酒酿造商依托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以品牌葡萄酒酿造商为核心,主要表现形式为以葡萄酒酿造商为名字的企业庄园(例如威龙甘肃沙漠绿洲有机葡萄庄园),或将展示企业文化的博物馆作为单独景区呈现。主要的目标消费者定位为高端的葡萄酒爱好者以及会议、休闲等旅游者。满足旅游者的教育、观光、娱乐等多种体验,综合该酿造商葡萄种植基地、酿造厂酿造工艺和生产线、酒庄及企业文化展示等内容。旅游项目可以有传统的葡萄种植园参观,也可以参观酿造工艺流程、自动灌装生产线、酒窖,酿造者解说工艺、家庭自酿工艺传授,葡萄酒展示与品尝等。除此,还可将地区特色住宿,地区美食体验、地区特色的户外休闲运动、葡萄酒美容产品体验(比如葡萄汁护肤SPA)、葡萄节庆融入其中。典型代表有秦皇岛朗格斯酒庄。

(四)发挥葡萄酒文化博览中心的桥梁作用

目前国内很多葡萄酒产业聚集地建立了以品牌集聚、品鉴欣赏、收藏展示、科普推广、文化交流为主题,融休闲、展览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博览中心。博览中心在产品推介、品评鉴赏、基地考察等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参展商和采购商创造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搭建了世界葡萄酒交流的平台。例如张裕葡萄酒还创新开发了馆藏事件酒、异型瓶酒类产品、小型可储酒橡木桶、不锈钢酒壶、艺术酒架、葡萄酒专业器皿、办公用具等酒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纪念特色浓郁的产品,深受顾客的喜爱和欢迎,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五)实现旅行社和葡萄酒旅游企业的有效对接

旅行社一头联系着游客资源,一头联系着旅游资源,然后通过对资源的整合、组织,起到中介作用。发挥好旅行社龙头作用,可以大大拓展旅游业集聚效应。目前,葡萄酒企业自身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旅行社的作用,而旅行社也没有太多懂葡萄酒的导游,因此衔接上出现了问题。葡萄酒企业依托自身的宣传招揽顾客,范围有限。旅行社带领游客去酒庄往往是到此一游,彰显不出葡萄酒文化自身的魅力,游客印象不深,回头率不高。旅行社是旅游产品的总装车间和推销商,在发展和繁荣旅游市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协会要积极组织旅行社实地踩线考察,集中推出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旅行社要优先开展地接招徕服务,推出风土人情之旅、美食与美酒体验之旅、品酒之旅等旅游产品,按照旅游经济规律,充分体现葡萄酒旅游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葡萄酒旅游企业要注重对旅行社导游的培训,加大培育游客对葡萄酒品牌的忠诚度。提高导游在葡萄酒基础知识、葡萄酒饮用文化、葡萄酒餐饮服务、葡萄酒的历史、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接待礼仪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篇1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odes,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of the 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field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optimize the distribution and effectively use tourism elements,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organi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ourism industry intensive development, attempts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tensification,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ways.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intensification; internal mechanism; way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放弃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如何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成为目前理论学界和业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尝试性地对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内在机理和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旅游产业集约化的特征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产业,带有产业要素“混合体”或“产业集群”的特征,传统与现代服务业的特点相互交融、依存和渗透。这决定了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是旅游产业集约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旅游产业系统是由多层次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共同编织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目标系统、动力系统、支持系统及参与系统等。这样大的系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大旅游的思想为基础,建立起系统控制、系统优化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方式,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优化组合进行科学管理。充分考虑旅游者心理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业承载力、旅游地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旅游产业集约化更强调旅游服务创新理念。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是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和最具竞争力的部分。一定区域内旅游业服务能力强,将会极大地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服务创新能力往往表现为旅游产品即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是否具有吸引力,为保证某旅游地主体旅游吸引物具有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魅力,它可以通过对旅游主体吸引物不断挖掘内涵、扩大辅助旅游吸引物的作用等方式实现。

基于以上分析和阐述,可知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影响其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应遵循如下运行规则和机理:旅游资源必须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政府或社会对旅游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进行规制;各旅游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还要保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对经济活动的激励水平及降低交易成本。

(一)资源合理配置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首要条件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带来各种综合效益的物件,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旅游资源有效合理配置则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首要条件。这是因为产业集约化发展首先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

(二)产业规制是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证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各种直接和间接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在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产业规制是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旅游产业包括众多的旅游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并协同发展,要想使各行业集中并协同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规制。

(三)技术创新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秦必强(2001)就曾指出“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生变量及其激发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技术创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新技术的应用上,其中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信息技术。李太光、张文建等(2008)曾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业态创新》一文中指出“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盛,对传统旅游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另外,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他们在资源整合、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而引发了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产业体制创新。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正是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结果,如目前出现的新型旅游中间商、数字虚拟旅游的出现、在线预定业务的剧增等。目前,在中国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民对于高品质的旅游服务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打造完善的服务价值链已经成为企业胜出的关键。

(四)管理创新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旅游企业在技术创新基础上,把新的管理要素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集约化发展目标。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旅游产业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构成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即旅游企业,必须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必须对管理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其集约化发展目的。旅游企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要强调: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运用旅游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协调、整合与利用外部资源,而不在于旅游企业本身是否拥有足够资源。

(五)制度创新是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是因为制度创新是对提高经济活动的激励水平、降低交易成本而进行的规则体系的调整与变迁。制度创新通过产权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体制创新,能够为集约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就严重地妨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对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而言,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是促进旅游产业朝集约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秦远建.现代服务业集约化发展途径与政策引领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

篇12

阳朔凭借着其奇山秀水,一直以来旅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夜间旅游产品的缺乏,过去基本上只能算是游客游览漓江的一个观光点,中外游客留宿较少,对地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印象・刘三姐”自公演以来,极大的改变了这种现象,使阳朔全年都处于旅游旺季,给阳朔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文化与旅游的有效结合,引发了阳朔的“印象经济”,极大的拉动了阳朔经济的发展,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运营,给阳朔带来了1:5以上的拉动效益,主要体现在阳朔旅游发展、地方居民收入、地方就业及再就业等方面。

一、加速阳朔旅游的发展

第一,增加旅游人数。

“印象・刘三姐”是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曾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首届文化部创新奖”、“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等多个大奖,“印象・刘三姐”显然已经成为阳朔乃至桂林旅游的又一闪亮的名片,不断的吸引着中外游客。仅2007年,观看“印象・刘三姐”的游客首次突破了100万人次,创下了中国文艺演出观众最高年纪录,被誉为中国文艺演出史上的奇迹。随着该旅游产品的成功运转,阳朔旅游人数每年都以较大幅度的涨幅上升,旅游总人数从2002年的28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811.3万人次,2011年上半年阳朔接待旅游者384.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总的看来,阳朔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远远大于10%。另外,入境旅游者方面,也从2002年的29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20.8万人次,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图1)。

第二,提升旅游收入。

阳朔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县,“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运作,促进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好结合,极大的发展了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全县产业的升级。旅游收入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阳朔旅游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2002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5亿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3.6%,从2002年至2010年,除了2003年“非典”的特殊时期,阳朔县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以大于30%的速度激增(图2)。

第三,产业带动作用。

“印象・刘三姐”极大的改变了旅游者在阳朔的旅游习惯,从过去的只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到现在的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增长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同时带动了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乡村旅游、居民旅游、农家乐等多元化的旅游形式,使阳朔正朝着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的方向大步迈进。据官方统计,自“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以来,游客在阳朔的停留时间平均延长了0.34天。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在阳朔留宿的旅游者为29万人次,占阳朔旅游者的10.3%,而到了2010年,留宿的旅游者人数达到了266万人次,占阳朔旅游者总数的32.79%,可见,阳朔旅游留宿者不管是在数量还是比例上都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

二、增加地方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以“印象・刘三姐”为龙头带动起来的演出旅游业成为了附近村镇的支柱产业,根据阳朔县2005年的统计资料,因为参加演出,渔民演员一个月固定工资500多元,另外,若需要排练或者加班还有加班费,如此,一年固定收入就超过了6000元,而且,因为演出是在晚上,不耽误渔民白天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达到工作演出两不误,在丰富渔民生活的同时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印象・刘三姐”的持续演出,为阳朔地方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人均纯收入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增长,分别从2002年的11.17亿元、8448万元、1971.4元增长到2009年的42.91亿元3.3亿元、5361元,特别是在地方居民收入方面,据了解,阳朔至今已有近10万农民坐上了“生态休闲游直通车”。“印象刘三姐”极大的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每年上缴的地方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之一。

三、促进地方就业及再就业

旅游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旅游具有不可贮存性的特点,旅游业所涉及的许多产品都必须向旅游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另外,旅游产业链极其广泛,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劳动者具有较大的吸收功能。“印象・刘三姐”是大型的山水实景演出,需要较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其中,旅游业成为阳朔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阳朔2004年至2006年每年新增就业都在1500人左右,2007年至2009年,每年新增就业均超过2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均在500人左右。

“印象・刘三姐”发展策略分析

一、以不断创新为原则,改进舞台创作

创意旅游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印象・刘三姐”在开发之初就是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成功的打破了传统的剧场表演形式,将浓郁的民族风情、美丽的传说融入实景表演中;另一方面,创新体现在产品自身的不断改版更新上。“印象・刘三姐”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继续坚持创新的思维,不断完善,使之越来越迈向成功,在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借助高新技术持续改进舞台的创作,如不断创新声、光、电、烟雾、水幕等技术,使之更好的体现艺术性,给游客带来新颖的感官刺激,不断提高演出活动的质量;另外,在舞台创作方面要更加突出人文性及情节性,将粗糙变为细腻。

二、以服务质量为原则,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力资源。“印象・刘三姐”的强大的主创阵容,在质量上保证了该产品具有独特的创意设计和较高的水准;同时,“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运作,也必须以高素质的演艺员工队伍作为保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使其得以正常运转。“印象・刘三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演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及与之相关的旅游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演员的具体情况定期的进行演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演艺水平;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建立人才流动、激励和竞争机制,不断提高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另外,地方政府及相关旅游企业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地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宣扬正确的服务观和旅游观,树立全民的旅游服务意识,使之能友好的对待每一位旅游者,从而提高服务满意度。

三、以市场需求为原则,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

在市场需求的原则下,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及旅游地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成了产品开发者重要关注的指标,同时也是已开发产品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印象・刘三姐”在发展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期的对旅游者及旅游市场进行调查,借助旅游者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反馈,持续改进产品,不断促进产品自身发展;同时,在产品的性质及旅游市场的需求条件下,选择适合的产品营销途径及管理途径,持续扩大产品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四、以总体发展为原则,持续扩大品牌效应

“印象”系列自产生至今仅有八年的历史,相关专家指出:“印象”主要靠演出门票收入,盈利模式单一,产业链太短,品牌的效应还没有完全放大,没有形成丰富的产品。“印象・刘三姐”作为印象系列的第一部且最为成功的作品,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以总体发展为原则,不断拓宽产业链,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开发、营销上,同时还体现在产业链的管理过程中,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充分重视配套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同时,还要对产品演出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如对产品演出前和演出过程中销售相关产品的小摊小贩的规范管理。旅游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加强对旅游的监管力度,对扰乱旅游市场的不法摊贩加强打击力度,从而使旅游市场得到规范,使产业链朝着积极的方向扩展,持续扩大“印象”的品牌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