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亲子活动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74-01
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开展亲子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3~6岁幼儿基本上都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幼儿园亲子活动是这些孩子接触到的亲子活动的主要形式。调查亲子活动的时间、频率、参加人员等可以了解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有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促进亲子活动更好地进行,确保3~6岁幼儿健康成长。
一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
第一,亲子活动开展的频率。亲子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明显不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参与的亲子活动主要由幼儿园举办,而一学期内,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次数往往较少。根据调查发现,有35.2%的班级在一学期中举办1次亲子活动,有44.3%的班级一学期内举办2次亲子活动,只有18.5%的班级一学期举办亲子活动达到3次。
第二,亲子活动时间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并不统一,开展时间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调查的情况具体如下:有48.3%的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有3.3%的亲子活动在学期初开展,有40%的亲子活动在学期中开展,有8.4%的幼儿园在学期末开展亲子活动。整体上看,亲子活动开展的时间分布比较分散,这也说明了亲子活动的开展是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也结合了教学的特点。如小班多在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因为班级学生多是初次进入幼儿园,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能够降低学生的恐惧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
第三,亲子活动家庭参与者。在亲子活动家庭参与者中,既有幼儿的妈妈、爸爸,同时还有孩子祖父母,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另外还包括了保姆以及其他亲戚等人。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亲子活动中,参与最多的是孩子的妈妈,其次是孩子的祖父母,孩子爸爸参与的较少。具体如下:3~6岁幼儿的父亲在亲子活动中参加的次数较少,而女性家长不具备男性家长勇敢的品质,所以在活动中不敢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而孩子顽强、勇敢的品质也难以得到培养。
第四,亲子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活动内容来看,亲子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即单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语言游戏、亲子科学活动、亲子健康游戏、亲子艺术活动等,另一种是多领域亲子综合活动。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多数亲子活动的内容都是单领域内容。从调查中发现,单领域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亲子健康活动的开展数量最多,紧接着是亲子社会活动以及亲子艺术活动,而亲子科学活动以及亲子语言活动则相对较少。
二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的态度问题。对于3~6岁幼儿的教育问题,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应当由幼儿园进行负责,也有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参与亲子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在面对亲子活动时主要表现出三种态度,推卸责任的态度、力不从心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的态度。同时,孩子的父亲较少参与到亲子活动中,这对于孩子健全人格品质的全面培养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幼儿园的问题。根据调查发现,仍然有多数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的次数过少,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幼儿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发起,经过幼儿园领导审批后进行开展的,这也说明了幼儿园领导没有意识到亲子活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是为了应付检查,亲子活动流于形式,这也就无法实现家长与幼儿园合理教育的目标,可能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负面影响。
三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建议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均是如此。教师要具有责任感,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来,要明白亲子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及方案,设计合适的活动主题,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
第二,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发挥出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看到亲子活动的意义,认识到父母参与幼儿亲子活动的价值,转变家长观念。
第三,家长要提升教育的能力。在3~6岁的幼儿,不同阶段时应当学习的内容不同,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应看到这种阶段性,明确在不同阶段的亲子活动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家长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亲子活动中的地位,提升自己的素养,保证亲子活动的效果。
第四,应为幼儿亲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园而言,要加强亲子活动的管理,将亲子活动纳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四 结束语
亲子活动是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3~6岁的幼儿通过亲子活动能够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必须动员各方力量,转变家长和幼儿园的观念,为幼儿亲子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认真调研 开拓创新
崇明县社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于2009年8月独立运作,主要功能是负责对全县03早教指导站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在独立后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对全县的早教指导站进行了全覆盖的调研工作。从总体情况来看,岛内03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03婴幼儿和家长们的欢迎,可部分早教指导站由于师资情况和软硬件相对缺乏,因此每个早教指导站开展03活动的次数和质量都良莠不齐,03活动的模式也相对单一。如何营造良好的早教氛围,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如何加强人口计生委、妇联、卫生、指导站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让早教工作更为顺畅,如何提升早教指导员有效设计亲子活动方案的能力,让活动的模式更为丰富多样,成了我们关注和考虑的首要问题,03亲子嘉年华这一项大型主题活动在我们通过调研总结及和有关部门领导商榷之后就应运而生了。
二、精心策划 周密部署
1、制定活动方案
在各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早教中心作为承办单位,在活动方案的制定上也是几经考量和商榷,活动地点的选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出席的对象以及各部门的职责都进行了细细的斟酌,总方案出台之后,我们还根据各个板块制定更为详实的运作方案。包括:宣传板块方案、各指导站活动板块方案、亲子活动板块方案及后勤保障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有比较周全的规划和部署、时间节点和实施步骤,每一个板块都有专人分工负责,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落实板块内容
03亲子嘉年华包含多个板块:主会场、粗大动作练习区、精细动作练习区,自制玩教具展示区、专家咨询区、领奖区、健康宝宝展示区。活动方案设计完成之后,早教中心就亲子嘉年华活动所涉及的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部署。
3、优化区域活动
03亲子嘉年华活动从策划到活动相关项目的落实到最后活动的开展历时半年之久。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全县03工作者倾力合作,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递交亲子活动设计方案,紧接着早教中心分管负责的老师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对各指导站的游戏活动方案立即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等全部方案定稿后由县早教中心主任亲自带领部分教师分期分批到各指导站实地查看活动的准备情况,各早教指导站当场模拟演示活动过程,中心教师又及时对亲子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优化指导。
4、部署人员到位
嘉年华活动预计参加人员有1千多人,人数相对较多,因此在活动之前我们招募了一批03志愿者,再由每个早教指导站安排3―4名志愿者,在嘉年华活动开展之前早教中心对各个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和工作布置,有现场广播的,有卫生保健与安全维护的,有卡通扮演的,有签到发放礼品的,有主会场的礼仪小姐,有各活动区域的志愿者……大家各司其职,落实到位。
三、齐心合力 精彩呈现
一、问题
1.必要性
本研究我们以幼儿园科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类科学活动,指导家长在开展家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究热情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促进家长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重要性
通过对全园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有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但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缺乏相应的科学启蒙方法,因此不知如何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指导。根据我们多方面的调研与探讨分析,我们试图尝试:让科学教育活动走进家庭,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使幼儿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研究目标
首先,以科学教育活动为媒介,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方式,增进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达到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动和谐。
其次,通过各年龄段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家长获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
最后,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探索欲望,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三、家园互动式科学启蒙活动的实施
1.教师、幼儿、家长科学启蒙活动互动模式
教师、幼儿、家长科学启蒙活动三位一体互动图解
2.科学有效地家长教育课程
(1)进行家长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幼儿科学启蒙活动的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从而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
(2)召开家长说明会。通过专题讲座,从科学教育的意义、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予家长以科学的指导。邀请家长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3)提供家园互动平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将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家庭中,作为系列家庭教育活动。随时向家长介绍班内科学活动开展的新动态。家长提供家庭活动情况反馈给教师,密切家园互通的有效途径。
(4)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班级定期组织家长来园观摩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与指导的策略,以便在家庭活动时借鉴。
(5)选举“核心家长”。“核心家长”由年级家长自愿承担,他们有极高的热情,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6)创设家庭分享机会。在家庭分享交流会中,教师、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相互介绍活动中的操作记录、教养心得与成功之处;教师重视家长的反馈,定期收集家庭教育活动、科技小制作与小实验,加入到教学课程中,并在墙饰体现分享,家长幼儿享受到成功,教师、家长从多种角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结果分析
1.家长教育能力迅速增长
(1)追随探索的兴趣。指导家长追随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理解自然现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抓住教育的契机。一些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容易了解的。这就需要成人有一双慧眼,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探索、尝试,寻求答案。
(3)满足探索的需要。提供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是幼儿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的需要。幼儿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在操作材料的活动中还能够有所发现,强化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科学的动力。
2.教师与家庭教育成果分享
(1)教育方法分享
①演示法。幼儿演示家庭中的实验活动,将探索的结果与大家分享。②展示法。幼儿展示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记录结果,放在墙饰栏中随时向同伴介绍。③提升法。教师根据幼儿家庭实验成果的交流,拓展幼儿的认识,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引起幼儿更深入的探究。
(2)家园共育活动分享
①亲子活动。定期开展“亲子制作展览”、“亲子实验课堂”大型集体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开展丰富的幼儿科学实验活动,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科技玩教具,幼儿在操作中了解一些科学道理,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快乐并且顺利地开展活动。②主题活动。在班级中,各年龄班根据主题活动开展亲子活动,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活动的设计,创设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五、启示
1.家长的转变
家长在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习惯,及操作的能力都有较深的认识,家长理解“凡是孩子能想的让孩子想,凡是孩子能做的让孩子做”,学会适时地参与、支持和帮助,教育水平有较强的提升。
2.教师的成长
实现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扮演引导者及辅助家长、幼儿的角色。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得到乐趣,家长学习到科学的育儿方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幼儿的进步
丰富的操作材料,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自信心、个性以及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得到发展。
4.家长的知识、智慧+教师的经验、方法=孩子的进步
家园互动式科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家长教育水平,而且丰富了教师的科学教育内容,激发了教师学习与钻研的能力,幼儿的进步呈现出“1+1>2”的成效。
幼儿园与家长多方面的活动开展,不仅强化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情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全园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的热情,更愿意为幼儿教育无偿服务,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专家助教。我园组建了由省内外专家、幼儿园名优教师组成的家长学校讲师团,还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洪曾教授作为我园家长学校教师的专家顾问。幼儿园每学期面向家长开展2—3次集中教学,新生家长3—4次,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原家庭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来祥康教授的《和孩子一起定界限》、主编方竹玲老师的《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市妇保院副院长的《幼儿几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市教体局安监科科长的《安全教育从家庭开始》、绍兴市家长学校讲师团成员的《幼小衔接讲座》等。
2.自主学习。为保证教学效果,我园还经常利用家长会等各种机会向家长发放家教方面的学习资料,要求家订家长学校的教材《家庭教育》,新生家长做到人手一册。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宣传窗、各班的“家长园地”栏等,还专门开辟了家教专栏,并在幼儿园网站专门为家长们提供了“家园互动”栏、幼儿园亲子QQ群、幼儿园家长委员会QQ群、班级家长QQ群等,使家长们有了家教经验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凸显亲子情,力争常规工作创新化
几年来,我们家长学校常规性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活动力求创新化,凸显亲子情。
1.自主式的家长会。家长会采取自主辨析式的参与模式。如:在家长会上,班主任通过在家长中问卷调查确定几个讨论主题,然后请家长自由分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一代表阐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班主任总结提升。大班的老师会邀请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经验的家长来介绍经验;小班的老师会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家长观看孩子在园的生活片段,然后组织家长对幼儿园、班级工作进行提问,了解自己关心的话题等等。我园各班家长会家长座位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圆桌会议,有的是小组会议,并为家长提供水果、茶水等。
2.体验式的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推出“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除了教师上课这一固定的内容外,我们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其他版块内容。
一是家长助教,如请小学教师家长为班级的家长介绍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为孩子上一些小学低段的课等;二是孝心活动,如组织大班孩子为家长洗脚,中班孩子喂家长吃汤圆,小班孩子给家长捶背、喂桔子等;三是记录反馈,请家长记录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的次数、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活动后请家长把自己参加本次家长开放日的体会、感触或建议写在反馈表上。
3.趣味式的亲子活动。为增进家园间的交流,每学期幼儿园都会安排多方法、多形式、多互动的亲子活动,如家园同乐亲子汇演、广场书香校园风活动、爱心义卖活动等。每年六一前夕幼儿园会举办“爸爸妈妈厨艺秀暨美食节活动”,整个活动围绕“展示、评奖、品尝”三个环节展开,让孩子在与父母一起选菜、买菜、做菜的过程中体验生活,而且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自由结伴、共同享受大餐的快乐。 转贴于
三、追求新发展,力争亮点工作特色化
优势: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早教基地验收档案资料要求”为依据,完善了早教工作管理网络图;招募了两名社区志愿者,并为志愿者建立了个人档案。下社区早教活动1次,活动的内容包括:免费为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检查,向幼儿家长介绍如何为幼儿选择玩具、图书,带领幼儿做律动游戏、家长参与户外亲子游戏,使家长与自己的宝贝更加亲密。
社区活动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40余份,回收132份。下发了宣传材料近140余份。分别去了8个家庭进行了入户指导,对社区幼儿整体的年龄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分析报告。 不足:1、由于本学期园所争创示范园,开展的活动有些少,密度不够,在下学期我们要加大密度,多为社区家庭服务。
2、教师入户指导的教育技能和方法还需提高。
3、社区活动随做好了准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细节上多加考虑。社区和园所的密切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
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早教基地验收档案资料要求”为依据,通过亲子活动,掌握早教幼儿的年龄特点,辐射社区幼儿,促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建立幼儿园早教基地。
三、本学年早期教育工作目标
1、继续完善早期教育基地工作管理网络图,丰厚建设内容,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社区早教服务工作,提高早教工作质量。
2、深入开展“社区入户教育指导活动”,做到指导前对教师进行培训,丰富早教服务形式与方法。
3、开展下社区送教活动和园所大型玩具面向社区幼儿开放活动,真正使社区幼儿享受教育。
4、密切与社区联系,通过沟通了解,发挥社区爱心志愿者的作用。让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5、发挥社区与园所密切合作关系,通过社区辅助发放0—3岁幼儿各年龄段年龄特点和育儿常识,使社区内幼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6、为社区家长提供学习科学育儿的平台,为社区家长进行家教讲座1次。
四、 具体任务及措施
1、走进家庭,进行入户调查与指导,指导家长一些科学育儿的方法。
2、继续完善本园早教工作管理网络图。
3、举办家教讲座,使家长转变观念,从而得到更多、更好的育儿知识。
4、定期向社区家长发放宣传小报《亲子小报》,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新动态、交流教育观念、教育策略等。
5、开展走进社区和社区走进幼儿园室内外活动。
6、发放宣传材料和调查问卷。
三月: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计划。
2、组织早教教师进行活动前的培训活动。
四月:
1、早教下社区活动
2、编辑《亲子小报》,发放宣传材料。
3、入户指导活动
五月:
1、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中小型玩具开放活动。
2、家教专题讲座。
3、入户指导活动
六月:
1、送教进社区活动
2、发放宣传材料
3、入户指导活动
七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6)03-0117-03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享有“中国针织名城”荣誉的爵溪,吸引了大批外来民工到爵溪务工安家。从调研获知:外来民工家庭四处漂泊,流动性强;文化层次低,缺乏早教育儿知识;经济收入低,忙于挣钱养家糊口;家教观念落后,不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为了提高外来民工的整体素质,转变他们的育儿观念,促进婴幼儿健康愉悦成长,幼儿园积极探索适合外来民工家长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培训方式和策略,提高外来民工家长育儿水平。2009年爵溪街道成立了早教指导中心,依托中心幼儿园和社区的人员资源和活动场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外来民工家庭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一、早教“社区指导模式”
以街道社区、村为中心,在早教指导中心决策管理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创建社区示范基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联手其他相关部门全方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主要模式有: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一)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
利用各社区、小区和村庄拥有完善的设施和健身广场,中心园早教指导人员开发了颇有创意的“社区健身广场亲子指导角”的早教模式。借助社区健身广场,吸纳社区内散居婴幼儿、父母及其祖辈家长参加由亲子指导站组织的家庭育儿指导活动,为广大祖辈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和服务。设立在婴幼儿活动人口密集的小区健身广场上,开展两城创建百人签名活动、两城创建环保大地画、两城创建人人宣教活动,结合时代落实两城创建等活动。并根据季节特征和老年人起居习惯随时调整活动时间,且活动采用问题交流、谈天说地、祖孙游戏、宝宝剧场等生动、轻松的形式,因而深受祖辈家长的欢迎。
(二)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人而异相结合、延续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等原则,如创建了家庭小院以及串门式的早教服务,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为使指导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泛,幼儿园对于那些不方便参加集体活动的儿童,将园内活动拓展到园外活动,利用农村家庭宽敞的室内外场地,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接纳其他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同伴家庭”交往活动;让亲子班的孩子到同伴家作客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和孩子开展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目睹早教方法。指导前,早教老师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针对孩子的实际,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帮助。教师送教上门、入户指导的服务内容包括育儿指导、图书借阅、玩具共享、家长沙龙、测查分析、家教咨询、游戏创编等。在具体指导的时候,老师会准备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亲子小游戏,操作游戏或者儿歌、音乐等资料与家长交流分享,让家长参考《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重点提示》,给予孩子针对性指导。同时根据早教各月龄段亲子活动方案内容给予授课,课后请家长填写早教问卷,切实了解家长对早教需求的状况,为下一次的活动点指导活动做准备。
(三)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对社区内0-3岁未能接受学前教育的散居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进行公益、免费的教育和指导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爵溪街道划分为三个社区六个村,集中了90%外来民工孩子。考虑地域的便利,街道在社区及村委会中设立了活动区角,创造适宜指导环境。根据组织活动等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和图书,形成漂流图书和漂流玩具,各家庭凭借自己的兴趣和喜欢,自由选择玩具和图书;通过定期的组织讲座和宣教活动等进行开放性指导。
二、早教“幼儿园指导模式”研究
以爵溪中心幼儿园为主阵地,依托家长学校,根据外来民工家长科学育儿不同需求,开展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主要模式有:家长学校培训模式、自选菜单学习模式、网络媒体指导模式。
(一)家长学校培训模式
围绕“办好两所学校,教育三代人”的目标,依托家长学校系统培训,推进家长科学育儿素养的提升。主要创建了“健全—灵活—保障”的特色教学培训模式。1.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组员由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担任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对全园家长学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成员在领导小组领导下从各块工作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家长学校正常成功开展,同时建立考核实施办法,从培训计划呈报制度、学习卡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档案制度、培训信息上报制度、培训母亲考核、考核督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确保家长学校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2.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一是教学内容灵活。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选修内容,教材中有必学教材《幼儿入园家长必读》《学习型母亲标准》等,如母亲选择“母亲素养课程”和《母亲素养读本之一》;父亲在行动中学习《感悟教育》,早教父母可以选修《早教指导手册》等内容。面对多类型的家长参加活动,幼儿园选择各项主题性亲子活动来开展。二是教学方法灵活。主要方法通过“亲子活动,家校互动、家长沙龙、家长会,书香家庭,专家讲座、志愿者互动,早教咨询”等八个活动方式进行落实,辅导者有组织、有机划、有选择的灵活组织活动。实施整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独奏”与“合唱”相结合,授课与活动相结合,书籍与网络相结合等途径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三是教育对象灵活。因授课对象包括爸爸、妈妈、祖辈、幼儿、教师等,幼儿园灵活的选择对象组织相对应的活动。3.保障落实四大机制为了家长学校的各项机制的规范,学校即确保有一本培训书籍、一份学员名册、一支讲师团、一张学员学习卡,有序地推进培训的实施,并认真做好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自选菜单学习模式
以改变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式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亲子沟通、育人环境等,我们把拟定的菜单投放给家长,供家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菜单,每位家长每学期可选择2-3项参与活动的菜单。幼儿园还围绕市级“母亲素养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推出母亲身心健康素养培训课程菜单,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理念、身心健康知识、身心健康技能三方面。(三)网络媒体指导模式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家长学校渠道的拓展,园内开设了家长学校网页,分五个板块,有“家教诊所”“家教锦囊”“家教信息”“家园职责”“母亲课堂”等栏目,不定期的为家长提供家教知识服务。每个班级成立一个家园联系群体,平时采用QQ群或微信,如早教QQ群,母亲素养工程QQ群、父亲联盟行动QQ群等,家长在这里可以聊各种营养餐点、育儿经验、人生感悟、生活琐事等,使得这个平台不只是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家长们心灵放松的平台。如网上分享、走访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撰写育儿心得,聆听“为了孩子与你相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大讲堂”等;有各班自行组织的重阳节亲子慰问老人活动、家园联谊会活动、为贫困地区送温暖活动、马路志愿者交通安全维护活动等,活动照片网上共享。针对家长提出的家教疑难问题,幼儿园还专门邀请家教行家进行网上交流应答,使家教疑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有时候幼儿园会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家长和老师都会积极参与,各抒其见,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大家感觉特亲切。通过网上网下定期讨论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可以畅所欲言,查找并学习网上家教理论知识,达到沟通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三、早教“家庭参与模式”
在了解外来民工家庭情况和家教需求后,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和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结成社团,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主要模式有:
(一)亲子游戏体验模式
家长亲身体验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家长育儿理念,让家长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体验着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一是前期预告报名。每逢“运动会”“六一节”等节日来临,老师会请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化妆组、道具组、服装组、摄影组、后勤组等。二是参与组织策划。让家委会组织放风筝、车队联系、安全保卫等方案设计,为了让各节日活动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也让家长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体验到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三是参与体验感知。“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来园与孩子一起“老小同乐”;迎新年,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体验贺卡,辞旧迎新;“三八节”,母子同乐度佳节,如:“赶小猪”、“抬花轿”等游戏,这种体验式的游戏方法,使得家长感知体验游戏“玩中学,学中玩”的趣味快乐。
(二)家长社团实践模式
许多外来民工家长往往在节假日或晚上都要加班,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参加集体专题培训。另外考虑到家长中也有不少理念先进、教子有方的行家,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设了梦想工场项目,成立家长社团。家长社团的活动旨在吸收有心、有闲、有才的家长参与,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幼儿发展需求相结合,组建各类社团,并由家长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由幼儿园提供活动场地。
当今教育要为幼儿提供更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和幼儿园、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既充实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服务于家庭教育,将幼儿和家长一起作为服务和教育的对象,为家庭教育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为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自理能力、家庭成员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幼儿园可以对幼儿主要教育者的学历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和服务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调研。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很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给孩子添置书籍、活动工具;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则很重视与孩子的亲子交流,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绘画、玩乐,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的家长则较为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上兴趣班、买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但却没有时间花在和孩子的互动上;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很少花时间、精力在孩子身上,任其发展,更少有互动。
由此可见,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是如何创设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学习环境,很多家长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采取的方式、策略也缺乏科学性。
为此,幼儿园开始了借助幼儿园和家长资源,科学引导家庭教育的研究。
家长助教——将家长真正作为教育资源纳入课堂,让家长领悟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大班半日开放活动时邀请一位担任机修工的家长,家长就带来了一些检修机器的工具,逐一地为孩子们介绍这些工具的名字、作用,还和孩子们一起敲敲打打,简单的体验让孩子们认识木工的工作,体验自己动手创造的快乐。家长走进幼儿园,用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同幼儿交流,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让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
亲子课堂——换位思考,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小班的半日开放活动开展《水果拼盘》的亲子活动。
因为小班孩子年龄小,活动初期,家长的困扰比较多:“孩子太小,他可以吗?”“我们是不是得教?”教师前期就和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然后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设计花样,共同制作。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家长们和孩子一起练习,一起学习。不仅调动了孩子的活动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作用。
家长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教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用他们的方式来参加孩子的学习活动,这样的互动关系,又让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
亲子阅读林——引导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精心选择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书,里面有孩子们看得懂的插图,附有一些简单的文字。孩子和爸爸媽妈坐在一起,分享阅读经验,交流阅读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
此外,在有空闲的时候,家长可以在家给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家长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发现,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随机地提些小问题会是不错的方法。
另外,不要只让孩子“单调地阅读”,尝试换一种方式——表演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寻找阅读的快乐。
亲子游活动——打破传统的教师带领、导游解说、亲子玩乐的方式,以孩子和家长为活动主体。教师不再是带领者,而转向策划者的角色:确定活动主题、目标、方案,而活动内容则放手让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家长去组织。
通过家庭联盟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和孩子的交往、和父母的交往、和其他家长的交往互动中,“学交往,学认知,学生活”。家长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意识到孩子在这种多向的互动交往活动中接受到的信息更多,兴趣也更浓厚,学习到的也更多。
在这种开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孩子们有了一个更自主、更科学的学习环境,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关注到怎样的环境更适合孩子,怎样的方式更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家长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自觉地去实践,开始学会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给孩子充分发展的机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获得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徐艳.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为使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消除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特组织了这次调研,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使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调查对象
以我园小一班和小二班共40名3-4岁幼儿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以本园的(家园联系手册)为测查内容,由家常填写:1,家庭状况及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对子女所持的教育方法,每天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等内容。2。,幼儿在家庭中进行的游戏,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等,主要包括:行为方面;注意力、吃手指、自控力;性格情绪方面:发脾气、胆怯、自理能力;习惯卫生方面:挑食口吃,遗尿不按时睡觉等10项内容。
所采用的方法是记分测查,幼儿有一项心理健康问题记一分,心理健康问题的均数和标准由原始分数换算后,在进行统计比较。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体现:
1.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人数为21人。占52.5%;吃手的幼儿人数为4人,占10.0%;自控能力不足的幼儿人数33人,占82.5%。
2.性格情绪方面
发脾气的幼儿人数为20人,,占50%;胆怯的幼儿人数为17人,占42.5%;自理能力差的幼儿人数为10人,占25.0;挑食的幼儿人数为17人,占42.5%。
3.习惯卫生方面
口吃的人数为3人,占7.5%遗尿的人数为2人,占5.0%;不按时睡觉的幼儿人数为1人,占2.5%。
综上所述,40名幼儿在上述几方面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行为方面问题最大,共计33人次;其次是性格情绪方面,共计20人次;最后是习惯卫生方面,共计17人次。
(二)家庭中有关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1、方面的我还是平等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受教育的程度,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文化程度不同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内容上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大本及以上的幼儿有8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为1.46;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大专的幼儿有20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为3.74;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幼儿有10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为4.06;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幼儿有2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为3.9.
2、家庭成员中父母对幼儿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有何差异?
家长经常采用表扬鼓励的幼儿人数有27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为3.574,家长经常采用威胁打骂的幼儿人数13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为4.665.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孩子表现为心理问题行为少,自信心强,性格开朗,活泼,喜欢与人交往,能主动融入集体生活。反之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幼儿产生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孩子性格压抑,孤僻、脾气暴躁、古怪,使人难于接近,同时有攻击性和自闭症的倾向。所以,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极大地影响着幼儿的个性品质,同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3、儿童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更需要加倍的精神。因此家长每天与幼儿在一起玩耍、交谈的时间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有一定影响。调查结果如下:
亲子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幼儿人数为24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数为3.375;亲子活动在2小时以上的幼儿人数为16人,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均数为4.467。
综上所述,家庭间和谐的氛围,亲子活动的时间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家长接触多的幼儿,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少于缺乏“、关注”的儿童。
四、结论与建议
许多教育研究已表明,在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极其重要。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初步形成一些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诚实、勇敢和富有同情心及友爱合作等的良好品质好行为习惯,所以说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1、避免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多采取表扬、鼓励等尊重孩子的积极教育方法。
2、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因为儿童有两条腿要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会是他变成软弱的弯脚人。”所以家长切不可超越儿童的实际发育水平进行所谓的超前教育,使幼儿处于紧张不安的情绪中,压抑儿童天性,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
本学期幼儿人数 22人,通过入园后的观察,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其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幼儿在常规习惯、自理能力、适应性、语言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幼儿的年纪小,个别幼儿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哭闹的现象、还有不少幼儿不会自己进餐,再加上大多数的幼儿是家中的独子,倍受家人的宠爱,比较任性,娇气、霸道,依赖性强,同伴之间不知道谦让,团结友爱。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保教工作
1 、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由于孩子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使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 2 )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 1 )认识自己的标记。
( 2 )学会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
( 3 )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
( 4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自己吃饭等。
( 5 )会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入厕。
具体的做法:
( 1 )进餐、盥洗、穿脱衣物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尽量多的提供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营造充满欢乐、和谐的班级氛围。
( 2 )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组织相应的小竞赛,在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激发自信心。
3 、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
( 1 )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 2 )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 3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用语言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 4 )注重感情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培养,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初步使用 “ 早、好、再见 ” 等礼貌用语。
( 5 )将玩具归类收好。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利用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里,除了开展主题活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元旦,春节等习俗活动外,还将配合幼儿园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5 、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园里的要求认真实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消毒、灭蚊等。给幼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在工作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具体的做法:
( 1 )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发现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长,请医生查看、诊治。
( 2 )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定时定量给幼儿喂药,尽量保证班级幼儿的出勤率。坚持每天的户外活动,并为汗湿衣服的幼儿更换衣服。
( 3 )气候多变时,请给幼儿带一件小外衣,以防着凉感冒。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树立 “ 一日活动皆课程 ” 的观点,精心设计幼儿的一日活动,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注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
2 、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辅以游戏、集体、自定规矩等方法,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断加以巩固。
3 、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的环境及区域活动角,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废气物品自制教玩具,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能力层次儿童发展的需要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4 、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热爱集体,懂得不能为了自己而影响别人。
5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吸收和借鉴有关课改新观念。实施教研计划,进行阶段记录,反馈,期末做出专题总结及交流。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 “ 尊重家长” 为原则,提高教师的 “ 服务意识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 1 )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主要工作。
( 2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以电话、接送时的交谈、幼儿成长档案等形式,了解每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和是否愿意参加班上的活动。
( 3 )按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了解本班教学大纲不断向家长提供新的幼教信息。
( 4 )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
( 5 )做好接送工作。来园和离园时,请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报名收费工作,更换家长园地。
2、稳定幼儿的情绪,加强常规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体锻计划等。
4、学习韵律操、早操。
5、完成接送卡的制作,并下发到家长手中。
十月份:
1、继续做好环境创设等有关工作。
2、做好准备迎接中心安全、卫生督察。
3、第六周小班一日常规调研。
十一月份:
1、小班自理能力比赛:叠被子。
2、迎接一日活动随机调研。(重点:区域游戏)。
3、组织幼儿秋游活动。
4、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十二月份:
1、迎接中心随机抽查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
2、加强冬季锻炼。
一月份:
【制作公司】客户广告制作公司
一、传播运动策划实施背景:
首先交代一下案例背景,2014年6月份,立白一款中高端的洗涤产品去渍霸正式更名为好爸爸,我们这个案例就是围绕产品更名这个核心诉求展开的,之所以将“去渍霸”更名为“好爸爸”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法律和市场层面
原品牌去渍霸,强调“去渍”能力,功能性太强,不能通过国家商标注册,虽然用了很多年但不是正式的商标,此外,从整个洗涤行业宏观市场格局来看,近年来国内各大洗涤品牌都纷纷进入原来由外资品牌长期霸占的中高端市场,而立白寄予厚望的去渍霸在中高端市场表现平平,市场声量太低;
第二是品牌理念层面
从2008年去渍霸作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洗涤用品上市以来,之后09、10年先后请小沈阳和周迅做代言人,一直标榜时尚洗衣的风潮,直到2012年重新调整战略,聚焦家庭和爸爸主题,2013年10月份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播开始,全社会也掀起了一次对于家庭中爸爸责任缺失的讨论,未更名的去渍霸在这个阶段就借势社会爸爸风潮,围绕家庭和爸爸主题已经有很多亲子元素的沉淀,包括请黄磊黄老师作代言人(并且黄磊和多多一起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塑造了一个暖男型国民好爸爸的形象)、去渍霸亲子漫画等等,但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品牌双微平台,未能打破单向输出品牌价值观的传统闭环,无法跟爸爸妈妈人群,构建一个良性的沟通语境,并且亲子陪伴这样一个非常感性的品牌理念也很难通过去渍霸这么一个强调产品功能,并且质感过硬的品牌名称中得到很好地体现;
第三是产品形态层面
好爸爸产品的更名不单单是更换了品牌名,而且还将原产品洗衣液更换为洗衣露,这是洗涤行业的一次产品形态上的创新,洗衣露被称为“衣服的沐浴露”,相比洗衣液,在产品功能上更“亲肤”,主打无化学残留、亲肤无刺激,如果家中有宝宝的同事肯定深有体会,在洗小孩子的衣服时父母最担心的就是洗涤产品是否含有太多刺激性的化学成分,而洗衣露“亲肤”的产品特性正好迎合了这一心理诉求。
二、创意核心:
借势媒体与品牌的力量,在中国完成了第一次对于“国民好爸爸”的定义
三、营销传播运动目标:
通过立白好爸爸品牌、腾讯和行业权威三方的力量,共同完成对于国民好爸爸标准的定义,并不断扩大好爸爸品牌的影响力。
四、传播策略及实施:结合好爸爸目标人群即家庭父母人群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利用腾讯视频的全平台优势资源进行匹配:
第一,网友UGC构建国民好爸爸的草根标准
从CNNIC的最新数据中发现,年龄在25-39岁的父母人群有56.3%的网友乐于分享网络活动,并且信任熟人关系的社交互动,于是我们定制了“好爸爸教室”一个在线虚拟课堂,14.9万网友通过参与“五种爸爸类型的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爸爸类型(全能型爸爸8.1%、酷帅型爸爸14.5%、热血型爸爸1.2%、暖男型爸爸54.1%、鬼马型爸爸22%),最终暖男型爸爸以54.1%的绝对优势拔得头筹,这也是我们国民好爸爸标准的一个预热互动;
此外,网友还可以参与UGC的“分享亲子陪伴妙招”活动,讲述自己与孩子的真实故事和感动瞬间,充分调动了父母人群的参与感,并打破了原来立白双微平台的单向传播模式,产出了15.7万条亲子陪伴小妙招,并带来21.9万次社交网络的分享,从网友视角构建了国民好爸爸的草根标准;
第二,借助权威机构打造首个国民好爸爸标准
从教育行业的第三方报告中,我们发现80%的70后80后父母愿意身体力行参与到子女的成长中,47%的父母信任教育机构和权威教育专家(2014年7-8月,“金宝贝”对全国五个地区超过3000个高知家庭进行有关早教的调研,分析研究得出关于中国早教的权威"大数据"),立白此次联合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科学院行为生物学研究室作为权威背书(展开中国首个父亲角色课题研究,以调研和讲座的方式走进全国5个城市,23所幼儿园,直接影响近2000名家庭成员),与腾讯共同了“国民好爸爸”标准,通过线上的投票活动,选出了网友心中国民好爸爸最佳的标准(1.善用细节、流露情感(2069票);2.不明情况、不露声色(1451票);3.共同成长、袒露心声(1183票);4.亲子活动、抛头露面(364);5.异性关系、巧露情史(164);6.带头尝新、故意露丑(229);7.不懈追求、锋芒毕露(104);8.家庭生活、小露一手(406))3170人投票6137次
联动线下5个城市的“守护童年——好爸爸教室全国公益行”,并且请到了品牌代言人黄磊、爸爸去哪儿“村长”李锐、中国好爸爸代表王人平分别担任好爸爸教室大使、课代表和特聘老师,分享各自的“好爸爸经”,借助名人的话题效应扩大项目影响力,活动期间也是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期,黄磊在节目中的好爸爸形象也为立白好爸爸产品做了最佳背书;
第三,国民好爸爸趣味内容输出《冷知识》
1.1调研一:性别比例
男、女性别比例是住区居民的构成特征之一。在上午、中午和下午三个时间段内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每次记录的时间为30min,表1是调研的统计结果。从表1的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中,有12个居住区的女性数量大于男性数量,有7个居住区的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有1个居住区的男女数量持平。在20个居住区中出现的男性数量总和是392人,占总人数的46%,出现的女性数量总和是482人,占总人数的54%。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见,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出现的几率大于男性,女性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几率更高。
1.2调研二:年龄构成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年龄构成也是住区居民特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调研中,我们记录了在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的人群的年龄分布。图一中的饼状图分别显示了在参与调研的20个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儿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从图1的调研统计结果中我们看到,在20个参与调研的居住区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5个居住区;儿童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2个居住区;青年人的比例占第一位的有1个居住区;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比例持平的有2个居住区。以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居住区公共空间行为主体在年龄构成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儿童次之,青年人的数量相对较少,中老年人是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体人群。这一特征越是在相对成熟、居民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就表现的越明显。
1.3调研三:行为方式构成
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也是我们调研的重点之一,掌握住区居民的行为特征对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功能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调研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住区居民的行为内容,并将这些行为按性别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表2中可以看到,较为频繁的几类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买菜、散步、带孩子、路过、休息(包括聊天、摘菜等)、倒垃圾等,这些活动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在调研中观察到的其他一些居民行为还有遛狗、下棋、打球、搬运、维修、晾晒、耕种等。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非居住区居民的行为,如打扫卫生的清洁员、废品回收人员以及一些从事上门业务的公司职员,这些人虽然不是住区居民,但他们也是居住区公共环境的使用者。以上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需求(如买菜、带孩子、晾晒、倒垃圾)和休闲活动(如散步、休息、聊天)为主。此外,如果我们把居民的性别、年龄与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分析,会发现一些相互关联的行为特征:如带孩子的以女性居多;休息、散步、买菜的以老年人居多;匆匆路过的多数是中、青年人。
1.4调研四:其他要素
虽然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是住区居民,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其他对象的出现,它们虽然不是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直接对象,但它们往往伴随住区居民同时出现,与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有相关性,因此也应给予一定重视。这些伴随住区居民经常出现的对象有:婴儿车,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成年人带婴幼儿到居住区公共活动场地散步、晒太阳;两轮购物车,用于盛装蔬菜等生活用品,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是在买菜来回途中的住区居民,其中中老年人使用的频率较高;其他一些出现的物品还有儿童游戏用的轮滑、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废品回收用的三轮车、棋盘等。除了与人的活动伴随出现的物品外,在许多居住区中我们还能看到其它一些生物种群,最常见的是猫和狗,作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动物,它们也占据着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2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通过以上的调研,我们掌握了城市居住区居民的一些普遍特征,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针对住区居民在性别、年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以上特征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
2.1增加老人和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
调研显示,老年人和儿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占的比重较多,而且往往停留时间较长,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配置中,应加大为这两类人群服务的空间比例。老年人的活动内容主要以休息、聊天、散步为主,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可为老年人设置长椅、凉亭、慢步小路等空间设施。针对老年人早起晨练和晚上跳广场舞较多的情况,可以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面积较大的场地,为老年人的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在居住区中也应加大儿童活动空间的比例,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围合空间的材料应选择暖性、弹性材料,并保证有充足的日照。婴幼儿的活动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在为这类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的时候,应考虑婴幼儿年龄较小、活动不便、需要婴儿车等辅助工具的特征,场地中不宜设置过多的高差和台阶;对于不需家长陪护可自行活动的少年儿童来说,场地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采用丰富的色彩,并为家长的看护提供条件。
2.2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得知,男性和女性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均衡的,女性在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几率更高,因此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重视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需求。女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活动有带小孩、买菜、晾衣服等家庭日常生活行为,在设计中应为女性的这些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以晾衣服为例,现有的居住区大多数没有设置晾晒衣服的场所,导致很多家庭主妇将被子和衣服晾在小区的活动器械、凉亭甚至树上,既不方便也不美观。很多年轻妈妈需要在白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居住区中应设置阳光充足的亲子活动场地,为母亲和婴儿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这样的场所也能使孩子们迅速找到小伙伴,使妈妈们有机会相互交流。
2.3增加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
调研中发现的居民在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涵盖生活、休憩、娱乐等许多方面,但现有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往往只注重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优美但缺乏基本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功能,导致很多楼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很低。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应增加空间的功能属性,如为买菜的老人提供休息、摘菜的场所;为家庭主妇提供晾晒衣物的设施;设置隐蔽的、存放生活垃圾的设施;为下棋、打牌的居民提供场地和桌椅等。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可以与这些日常基本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设计,用优美的绿化、小品点缀其中,使居民既能享受优美的环境,又能得到使用的便利。
3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新罗小镇居住区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占地约25hm2,基地北、东、西三面为城市道路,南面与河流相邻接。该居住区的住宅类型包括公寓、小高层住宅、多层住宅、花园洋房、别墅等。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方面,该项目设置了一系列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室外空间。在居住区北侧靠近北入口的地方设计了一块面积较大的、为整个居住区服务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包括亲子园、湖心小岛、社交长廊等功能区。亲子园是为家中有婴幼儿的居民设计的活动空间,阳光充沛,幼儿活动设施齐全,并为妈妈们设计了交流育儿经验的社交空间;湖心小岛三面临水,植物茂盛,拥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岛上设置蜿蜒的步行小路,为居民提供了散步、观景的舒适空间;社交长廊环绕湖面布置,长廊中设置座椅、凉亭、步道等设施,社区居民可在其中聊天、下棋,是一处适宜的社交空间。
在居住区的东南角还设有一处较大的休闲健身广场,老年人早晨打太极拳、晚上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由于本规划项目里包含一栋设置在居住区西侧的老年公寓,因此在老年公寓北侧设置了一处老年人专用活动场地,其中包含门球场、苹果园、凉亭、健身器械等老年人专用设施。居住区的西南角设有小区会所,并附有社区活动场地、嬉水池、青少年活动场地等,社区活动场地可为社区居民的集体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青少年活动场地和嬉水池则为青少年这一居民群体提供了一处适宜的活动空间,场地中配置适宜青少年使用的游戏项目、设施等,与其旁边的社区活动场地也有一定呼应,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在居住区西侧靠近道路的位置设置了衣物晾晒场地和垃圾收集点,场地周边用绿篱与周围环境分隔,既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不影响公共空间的美观。此外,规划中将居住区南面的河岸线设计为滨河景观带,将河水引入居住区打造丰富水景,在居住区东入口附近设置临水观景台等,这些地方同样为居民提供了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住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公共空间类型丰富,功能全面,景观优美,空间设计既实用又美观。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在认真领会、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办园目标的同时,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努力做好班级工作。作为老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教育,注重幼儿的习惯培养,根据家长需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孩子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和养成日常行为中的习惯,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以“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课程”这一理念为引导,以幼儿园园务计划为指导,制定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以促进幼儿更加健康活泼的成长。
二、班级情况分析:
1、 我们班一共有肖颖、胡金芙、王京荣三位老师,对班级工作有极大的热情,但王老师本学期才来,故存在对孩子缺乏了解,存在陌生感的问题。
2、 本班现有幼儿35名,其中10名新生,年龄跨度为十个月,新生还哭闹现象且没有形成良好的一日常规,对老生已培养好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有影响。老师对新生的各方面情况都还不了解,家长工作也正逐步开始。
本学期我们将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继续在生活自理方面,知识技能方面和日常交往方面培养幼儿,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及初步的规则意识,使幼儿在园快乐成长。
三、班级工作内容及目标:
(一)班级管理工作:
有序的常规是班级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规范保教人员的工作常规,着重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努力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
具体措施如下:
1、 组织本班老师一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纲要》的思想内涵,认真落实以儿童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保证本班教学工作的一致性。
2、 关注本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营造团结***的工作氛围,做到班上老师3位一体,配合默契。
3、 班级物品、药品:指定保育员老师负责从家长手中接药、按时给幼儿喂药。请家长配合,将孩子的药物注明姓名、服药时间和剂量。
4、 上晚班的老师在离幼儿园前负责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录音带和电视机是否已关好。
5、 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充分了解并参与到班级工作,成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6、 建立班级管理工作档案,使班级工作管理更加规范。
(二) 教育和教学工作:
把五大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融入日常生活,以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和卫生生活习惯。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进行特别的爱护,尽多的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结合其特长给予其适量的指导,坚持保教结合,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重视开展区角活动,把区角活动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细致耐心的做好个别幼儿工作。培养幼儿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力发现每位幼儿的特长,并给予适应的指导。开展各类游戏,让幼儿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班集体生活,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喜欢上幼儿园。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健康领域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领域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地事:
4、喜欢听故事、看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社会领域
1、能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三)卫生保健工作:
1、 配合幼儿的日常生活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并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
2、 做好班级物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餐具、餐巾的消毒工作和幼儿药品的管理工作。处处做有心人,消除安全隐患。
3、 配合保健医生作好本学期预防接种和体检工作
(四)家长工作:
1、个别接触。通过家访、电访、个别约谈,了解其在家情况及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约访率达到100%以上。
2、资料信息。利用通知、定期更换《家园栏》、《育儿知识》的内容,及时展示主题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并通过设立“家长图书室”向家长推荐教育、育儿资料,家园共同克服育儿中遇到的难题。
3、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并提供家长沟通与分享育儿经验的机会,共同探讨家园一致的教育。
4、利用填写“宝宝档案”与家长反馈教育信息,与家长互动,使家长能掌握孩子近阶段的各种表现。
四、具体实施措施:
1、本学期我们将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来布置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以提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为主,鼓励幼儿动手参与,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2、根据幼儿兴趣、节日、季节变化等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共同参与主题环境布置,更多的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创作制造、创造发明的机会,使幼儿在这些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树立集体意识。
3、活动区的设置涵盖着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需要,满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依据本班实际,建立合理的活动区规则,密切配合教学需要,定期添置、更换活动区材料、多提供半成品和非成品材料。
4、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多用、开放、有创造性的区域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动嘴等方面的能力。
5、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合理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尝试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6、 根据本班的课题,深入研究、付诸实践,使教学活动更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兴趣和需要。
7、家园共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并且及时地相互反馈,合理改进教育方法。
8、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丰富我班的区域或墙饰。
9、精心组织好家长会,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家长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取得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并利用填写“宝宝档案”反馈教育信息,与家长互动,使家长能掌握孩子近阶段的各种表现。
五、本学期重大活动安排:
1、 8 月整理卫生环境:完成各类计划。
2、 9 月召开家长会,创设主题环境。
3、 10月配合幼儿园迎接武汉市示范园复查。
4、 11月全园秋季运动会。
5、 12月“庆元旦”庆祝活动。
6、 1 月家长评园活动:完成各类总结。
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二)
28名孩子、3名老师和1名保育员组成了我们小(2)班这个大家庭。我们班组成员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一代儿童而努力。以“尊敬幼儿、尊敬家长、一切以幼儿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现以园务计划为依据,制定出以下的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
本学期幼儿人数 28 人,男孩 15 名,女孩 13 名,通过入园后的观察,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其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幼儿在常规习惯、自理能力、适应性、语言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幼儿的年纪小,个别幼儿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哭闹的现象、还有不少幼儿不会自己进餐,再加上大多数的幼儿是家中的独子,倍受家人的宠爱,比较任性,娇气、霸道,依赖性强,同伴之间不知道谦让,团结友爱。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保教工作
1 、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由于孩子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使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 2 )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 1 )认识自己的标记。
( 2 )学会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
( 3 )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
( 4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自己吃饭等。
( 5 )会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入厕。
具体的做法:
( 1 )进餐、盥洗、穿脱衣物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尽量多的提供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营造充满欢乐、和谐的班级氛围。
( 2 )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组织相应的小竞赛,在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激发自信心。
3 、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
( 1 )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 2 )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 3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用语言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 4 )注重感情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培养,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初步使用 “ 早、好、再见 ” 等礼貌用语。
( 5 )将玩具归类收好。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利用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里,除了开展主题活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元旦,春节等习俗活动外,还将配合幼儿园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5 、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园里的要求认真实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消毒、灭蚊等。给幼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在工作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具体的做法:
( 1 )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发现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长,请医生查看、诊治。
( 2 )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定时定量给幼儿喂药,尽量保证班级幼儿的出勤率。 坚持每天的户外活动,并为汗湿衣服的幼儿更换衣服。
( 3 )气候多变时,请给幼儿带一件小外衣,以防着凉感冒。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树立 “ 一日活动皆课程 ” 的观点,精心设计幼儿的一日活动,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注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
2 、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辅以游戏、集体、自定规矩等方法,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断加以巩固。
3 、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的环境及区域活动角,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废气物品自制教玩具,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能力层次儿童发展的需要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4 、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热爱集体,懂得不能为了自己而影响别人。
5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吸收和借鉴有关课改新观念。实施教研计划,进行阶段记录,反馈,期末做出专题总结及交流。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 “ 尊重家长” 为原则,提高教师的 “ 服务意识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 1 )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主要工作。
( 2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以电话、接送时的交谈、幼儿成长档案等形式,了解每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和是否愿意参加班上的活动。
( 3 )按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了解本班教学大纲不断向家长提供新的幼教信息。
( 4 )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
( 5 )做好接送工作。来园和离园时,请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报名收费工作,更换家长园地。
2、稳定幼儿的情绪,加强常规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体锻计划等。
4、学习韵律操、早操。
5、完成接送卡的制作,并下发到家长手中。
6、举行小班新生家长会。
7、认真填写并发放《宝宝成长记录》。
8、参加消防知识讲座。
9、参加迎“十一”活动。
十月份:
1、继续做好环境创设等有关工作。
2、做好准备迎接中心安全、卫生督察。
3、第六周小班一日常规调研。
4、填写并发放《宝宝成长记录》。
十一月份:
1、小班自理能力比赛:叠被子。
2、迎接一日活动随机调研。(重点:区域游戏)。
3、组织幼儿秋游活动。
4、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5、填写并发放《宝宝成长记录》。
十二月份:
1、迎接中心随机抽查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
2、加强冬季锻炼。
3、填写并发放《宝宝成长记录》。
一月份:
1、做好各类总结、资料整理上交等期末各项结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