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老人护工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老年护理服务中的语言技巧
1.1 微笑,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往往住院次数多,病情迁延长。因此,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十分敏感,对此,作为护理人员,脸上的笑容会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给病房营造欢乐的气氛。在工作中,适当的运用微笑,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心情舒畅,可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1.2 要有童心童趣
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追求童趣,保持精神年轻,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此,医务人员也能保持童心童趣,与老年人进行沟通时,无形中拉近了老年人之间的感情。而且使自己活得轻松愉快,浑身充满朝气,生活充满快乐,工作变得更加快乐,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1.3 学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病区老年人比较多,说话,走路,都不太利索。护理人员在通过语言与患者交流时,一定要通俗易懂,而且能唤起老年人内心深处的甜蜜记忆,那是老年人一天的精神食粮。我们病区的每位护士在巡房时,都会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情况,来不同的称谓老人。例如:(1)称呼老人为宝贝时,老人会称呼我们为心肝。(2)满头银发,生命走到尽头的老人,在我们的护理下,我们会称呼漂亮奶奶。(3)老年痴呆患者,我们会鼓励他回想他以前美好的记忆,并鼓励他释放自己的激情,我们也参与其中。通过使用关心、爱护的各种语言,我们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回头率的老年人特多。
1.4 应用鼓励性的语言
老年人随着年龄疾病的迁延,对于日常的事情都依赖他人,在加上记忆力又差。所以,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真棒、你真厉害,来缓解老人悲观、绝望的心情。
2 住院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
2.1 在患者入院时我们专门为他们讲解医保知识,办理入院手续,并为他们介绍病区环境,为他服务的工作人员。住院时为了方便老年人做各种检查带来的不方便,我科专门有人陪护去做检查;对于害怕输液的老年患者,我们专门安排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为之做治疗;对于需求不同的老年人,我们根据老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详细地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出院时,我们会把他们的出院带药详细的用法写在药盒上,并发放我科专制名片,告之随时可以打电话咨询,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乐意为他们服务,使老人真正感受到我们是老年人家中的医院。从开始不满意到真正开心满意到不愿意离开医院,并积极认真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2 具体方法
(1)认真贯彻全程标准化优质服务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我心中,强调每一个都要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服务,要随时想到如果是我的家人躺在那里,我会怎么做?从而时刻鞭策自己。(2)强化服务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及服务技巧,明确患者的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3)落实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3 效 果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工作大多是在无领导监督下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的慎读精神是避免差错事故的保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护理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促进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3.2 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
俗话说3分治疗7分护理,在医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回头率达到了98%。病人有什么事,直接打电话给我们,已经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待。
3.3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
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中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让病人记住我们的护士,下次住院还会到病区再找自己,这是我们全体护士的目标和希望。
4 体 会
通过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示范,我们真正感受到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士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1研究对象本文运用的数据来自1998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基础调查以及2002年跟踪调查(本项目由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主持,并得到美国Duke大学资助)。1998年共调查了22个省市自治区8959名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其中包括2418名百岁人。2002年新增了4894位65~79岁老人子样本,将年龄范围扩大到65岁及以上所有年龄。
1.2调查工具采用在MMSE基础上略加修改的适用于高龄老年人的认知量表。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认知能力的测量是根据问卷C部分(能力测试)除去C2-2以外的所有24个小问题计算得到。问卷C(能力测试)部分包括C1部分(一般能力)、C2部分(反应能力)、C3部分(注意力及计算能力)、C4部分(回忆能力)和C5部分(语言、理解与自我协调能力)。这24小题中,问题C1-6“一分钟说出的食物数”作为7分(即每说出一个食物计1分,说出7个及7个以上为7分),其他23小题各为1分,共计30分[1]。
1.3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逐个问卷调查。所有的入户访问调查由一名调查员、一名登记员和一名医务人员共同进行,医务人员对被访高龄老人进行基本健康体格检查,调查前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调查工具的使用,以保证调查质量。
1.4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筛选标准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中心及Petersen[2]提出的MCI推荐标准:MMSE至少24分。国内肖世富[3]等将MMSE分值定在18~28分作为纳入MCI的标准。笔者按《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中定义:“认知健全”为24~30分,“低度认知损伤”为18~23分,“中度认知损伤”为10~17分,“重度认知损伤”为0~9分为标准筛查MCI[4]。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2002年跟踪调查共计有16064名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包括3321名百岁老人。其中能计算得出认知能力得分(即问卷C部分除C2-2以外的所有题目答案无缺失)的共有6796人,年龄65~111岁。
2.2调查结果
2.2.1认知能力概况在最终分析的6796名老年人中,认知健全的有5843人,占86.0%,低度认知损伤的有715人,占10.5%,中度认知损伤的有209人,占3.1%,重度认知损伤的有29人,占0.4%。
2.2.2年龄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1。
表1按年龄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
2.2.3受教育年限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2。
表2按受教育年限分的高龄老人认知能力(人)
2.2.4性别差异与认知能力得分情况见表3。
表3按性别分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人)
3讨论
3.1密切关注MCI人群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MCI的概念最早由Petersen[5]提出,特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病状况解释。美国神经病学研究所(ANN)报道每年MCI进展为AD的发生率为6%~25%,Petersen等[6]对MCI患者进行了近3年随访研究,发现有10.0%~15.0%的MCI患者在1年后发展为AD,该数据表明,MCI者比不常老年人发生痴呆的比例高10倍,且2/3AD患者是由MCI转变而来。国内于宝成等[7]对部队老干部的调查数字为7.55%。因而学者们认为MCI(特别是遗忘型MCI,即Alzheimer型MCI)是由老年发展为AD的过渡阶段,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对MCI的早期干预有助于AD的防治。
3.2认知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明显表1显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变化非常明显,老年人认知功能健全的比例从65~79岁组的53%下降到100~111岁组的4.5%。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健康的百岁老人,但平均起来看,在高龄期,认知功能的减退仍随年龄增大而加速。国外研究表明,年龄是70岁及以上老人群体认知功能最好的预测因子,这可能与生物学生理学规律有关[8]。Lyretsos[9]等的研究也得出MMSE分随年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减退的结论,且年龄越大减退程度越重。
3.3受教育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表2中显示老年人所受教育程度的年限长短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认知受损的老年人中,受教育年限为0的构成比为66.0%,受教育年限为1~2年的构成比为10.3%,受教育年限为3~4年的构成比为9.7%,受教育年限为5~6年的构成比为7.1%,受教育年限为7~9年的构成比为3.9%,受教育年限为10~12年的构成比为2.0%,受教育年限为≥13年的构成比为1.0%。可见教育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可减缓认知能力的下降。因此,平时应该鼓励老年人多学习、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老有所学”也是老年认知功能的保健要求。
3.4男性认知健全比例高于女性表3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性别差异,中国男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明显强于女性高龄老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高龄老人与女性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不断扩大。此与许多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关[10]。女性较男性长寿,增龄本身可能导致认知逐渐下降,随年龄增大Alzheimer病等各种类型痴呆患病危险性增高[11],也是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因素之一。因此,提示普遍对老人认知功能变化重视的同时,对女性老人认知变化更应注意。
4护理对策
4.1正确地对待老年、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情绪老年人的心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很大,消极情绪降低认知效应,积极情绪增强认知效应。因此,老年人应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乐观、积极地生活,以促使认识功能的健全状态能长久维持。子女们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嫌弃、讽刺和挖苦,帮助老年人树立信心,提高记忆力。
4.2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多食鸡蛋、鱼、肉,补充和供给卵磷脂、乙酰胆碱,可增加血液中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多食豆类、麦芽、牛奶、绿色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核糖核酸补充入脑内,提高记忆力。吸烟对认知功能有害,适量饮酒能防止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平时应尽量做到戒烟、酒。
4.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可以延缓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衰退,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建议老年人从事多种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平衡发展机体的功能,增进大脑健康。
4.4加强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功能和智能。看报、读书、下棋、看电视与学习电脑、学外文单词、背诵诗词等,与人交谈讨论,保持良好的社会互动,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与智能。用复述的方法强化记忆,让老人听熟悉的歌曲,一起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建议老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记下来,有助于记忆,记备忘录,避免将要做的事情遗忘[12]。
4.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很多,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MCI的干预研究,给予促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如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13]、金思维[14]、加味五子衍宗颗粒[15]、还脑益聪胶囊[16]、都可喜[17]、小剂量多奈哌齐(商品名:安理申)[18]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
MCI的研究是衰老和痴呆领域的重点。因AD不可逆转,而MCI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为AD。因此,密切关注MCI人群,加大对其健康干预的力度,越来越迫切地摆到我们面前。预期通过对MCI的有效干预和护理措施,将可显著降低痴呆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这对于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也将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9-122.
2PetersenRC,DoodyR,KurzA,eta1.Currentconceptsinmildcognitiveimpairment.ArchNeurol,2001,58:1985-1992.
3肖世富,姚培芬.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心理测验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3):129-132.
4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课题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5.
5PetersenRC,SmithGE,WaringSC,etal.Aging,memory,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IntPsychogeriatr,1997,9(Suppl1):65-69.
6PetersenRC,SimithGE,WaringSC,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ClinicalCharacterizationandOutcome.ArchNeurol,1999,56(3):303-308.
7于宝成,王玉敏,田京利,等.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05.
8顾大男,仇莉.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3-13.
9LyretsosCG,CHENLS,AnthongJC.Cognitvedeclineinadulthood:An11.5yearfollow-upoftheBaltimore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study.AmJPsychiatry,1999,156:58-65.
10张永莉,赵贵芳.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山东精神医学,2004,17(4):215-217.
11RaplanandSadocr.SynopsisofPsgchiatry,8thed.Baltimore:Williams&W:Irins,1998,328.
12白娇娇,冯秀卿.对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7-78.
13严镭,王树声.银杏叶制剂对老年痴呆病人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175-177.
14田金洲,朱爱华.金思维治疗社区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症状的1年随访.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87-991.
15王学美,富宏.加味五子衍宗颗粒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5):392-3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46-01
2009年6月――2012年6月,出院后3-6个月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我科为62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行髋关节置换术62例,男46例,女26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8岁,伴有糖尿病15例,高血压10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6例,股骨头坏死16例。均在全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半髋或全髋置换术,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18-31天不等,平均20天。出院后3-6个月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多行牵引,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只能通过手术来恢复肢体功能,解除痛苦,由于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对手术能否成功抱疑虑,因此应注重心理护理,通过积极与病人交谈,让其了解手术全过程,消除焦虑与恐惧心理,让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2]。
2.2 术前准备 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力相对较差,应协助其做好各项检查。术前1天洗澡,晚上给口服镇静剂,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术后为防假体脱位采取的正确,应避免侧卧,取平卧或半卧位,患髋屈曲<45度,患肢外展30度并保持中立,腿间放置厚枕,准备合适的丁字鞋。训练床上排便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引起尿潴留和便秘。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和内收动作。加强营养老年病人,身体各项脏器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或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观察,用心电监护和持续吸氧,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观察刀口有无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术区引流管引流出的血液颜色及性质和量的多少,如术后10h内出雪量超过800ml,需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术后引流量小于50ml/d,可拔除引流管。密切观察和输液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心衰或肺水肿。疼痛的观察:术后2天内采用持续硬膜外给予止痛药,但注意药量不宜过大。2天后仍疼痛较剧者,注意的变化,抬高患肢,避免患肢肿胀;并注意体温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感染等情况。术后患者突然出现患髋剧痛应及时摄片检查,以了解有无人工假体脱位或半脱位。
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3.2.1 老年患者术后由于疼痛不敢咳嗽应鼓励其做有效咳嗽,协助扣背,将痰液咳出,保持呼吸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保持会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发生尿路感染。术后用气垫床,定时翻身按麽受压部位,以防发生褥疮。
3.2.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达40%-70%,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以术后3-5天及术后2周前后最高,早期要密切观察肢体肿胀情况,避免使用促凝血药及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已经出现深静脉栓塞的患者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采用患肢抬高并辅以低分子肝素钠、丹参等药物。
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4.1 早期训练(术后1周)手术6-10h后,可进行局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4-5d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和臀部收缩运动,术后7天可协助被动运动。
4.2 中期训练(术后7-14天)继续上述方法训练。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侧卧位外展运动,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软枕,禁内收内旋。俯卧位后伸髋屈膝运动。
4.3 后期训练术后3周左右可扶拐下地进行行走训练。离床训练:先训练由卧位到坐位,再训练病人由坐位到站位。行走训练:站立适应后可进行行走训练。患肢不负重,负双拐行走,术后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弃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金融资本的竞争,而是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一个企业是否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里处于不败的地位,关键是看这个企业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人才。企业的管理不能再以强制的管理为主,必须构建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新模式。新模式管理中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开发、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等专业技术和方法等。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硬性的条文,约束员工,让员工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各种有效方法,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创造性,以树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企业中,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就是指企业管理中的出发点和中心点都是人,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管理活动的内容,使得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相连。
二、中国企业导致员工利益受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对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管理上注重的是“事”,管理的目的是控制“人”,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勤、档案、合同管理、上级任务等方面,却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对员工与核心人才进行积极性的开发和管理。其实,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人性的方式管理,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让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2.劳动分工的过量与低成本的招聘用工方式。劳动分工是指在产品制造的各个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劳动分工只是着重要求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重复工作让员工感到身心麻木。特别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工作人员便会开始发现自己不能适应工作节奏和流水线速度,所以下岗和离职现象越来越多。另外普遍存在低成本的招聘用工方式,中国企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特征,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大多应用派遣工和实习生成为雇主们最典型的手段。其实这些都属于临时用工制度,具有季节化与短期化的特征,是企业常规雇佣制度的补充。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也会雇佣临时工来应对生产波动,但是临时工数量一般都是低于工人总数的20%。可是在中国,短期用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体,用工制度具有长期化、制度化的显著特征。
3.不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必须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到12小时甚至更长。加班费在工人工资总收入已然成为绝对主体。同时很多企业薪酬混乱,例如在薪酬里加上一个“最低工资”,这是一个平均主义色彩浓烈的版面,这完全体现不出员工的技术差异,无法从薪酬水平力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考核不够科学,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没有健全完整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防范劳资风险的措施
1.转变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第一,明确从管理人到开发人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因人择事,始终坚持把对人的开发放在第一位,强调把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作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努力促进每一个员工潜在的能量都得到充分的释放,使每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尽情的施展。第二,确立从管理人到服务人的理念,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管理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性转变。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员工的心理现象,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把握员工的心理规律。第三,确立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育是提升员工素质、发掘员工潜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在方式和内容上尽可能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发展重点相一致,力求针对性、实用性及有效性。
2.以员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企业要重视每一个员工,尊敬员工,为员工着想,培养员工,给予他们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和机遇。实际,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就是回归人生命的本源、点亮员工人性的光辉,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一个充满向上的企业。企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措施主要体现如下:首先是尊重员工。企业应该把人放在企业的首位,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尊重人的想法。通过对每个职工的了解,从感情方面给予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让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里把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员工打心底愿意和企业共同进步,使得员工团结一致,让团队富有战斗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依靠员工。作为一个好的企业,应该让员工有以公司为家的观念,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阐述为家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员工和公司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企业的荣辱兴衰和员工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为员工的根本利益着想,真正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只有多有员工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企业这条船才能使得更快更好。最后是教育员工。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有时候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又是消极倦怠的,企业要引导好职工,使得员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事业充满向往和憧憬。
3.建立健全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第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第二,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标准。根据岗位和人员分类的不同,实行自我评估、下属评估、上司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评估的因素要全面、合理。第三,采取评估反馈,减少评估误差,并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而提出评估方案的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第四,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管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薪酬形式,加大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力度,合理拉大职工收入的差距。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核心,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变得异常重要和激烈。建立一个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和需求的薪酬制度是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工权益保护,能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宏,戴良铁.现代劳工问题的两大视点:人力资源与产业关系[J].商业研究,2011,8(9):192-194
[2]王巍,冯英浚,黄祎.“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途径——管理有效性[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9(3):102-105
2术后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24~48h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心血管功能变化,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及时发现血压、心律等异常情况,密切观察患肢末稍循环、感觉、伤口渗血和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和心功能情况,合理控制液速,防止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
2.2护理
术后予平卧位,抬高患肢20°~3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15°~3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在搬运、协助排尿、排便或协助翻身时,应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中立,将患肢平抬平放,整个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不可单独抬起下肢,避免假体脱位的发生。
2.3并发症的预防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定时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经常协助患者翻身(健侧卧位),侧卧时两膝间放一软枕,定时按摩骨隆突处,以防发生压疮。术后采用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鼓励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指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肌肉收缩运动,指导患者进食低脂、富含粗纤维食物,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每天温水擦浴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等,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有无脓液渗出等局部感染的表现,保持切口敷料干洁,更换引流瓶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局部感染。
2.4功能锻炼
制订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循序渐进,活动以不疲劳为宜。术后麻醉清醒即可鼓励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与跖屈锻炼,术后1~3d指导患者主动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臀肌收缩运动、踝泵运动每天3~4次,每次每组运动坚持5~10min,每天被动髌骨推移运动,防止肌萎缩、膝关节僵硬,韧带粘连。术后4~7d主要以肌肉等张收缩和关节活动训练为主,指导患者以双手和健侧肢体支撑做抬臀运动,也可让患者坐起,但屈髋应小于45°。仰卧位时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患肢伸直抬高足跟离床20cm左右,保持5s,每次重复10下,每天锻炼3次。同时进行屈髋屈膝被动运动。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3]。一周后疼痛减轻,评估患者情况,锻炼以离床训练为主,协助患者离床逐步到床边不负重站立,再到借助助步器不负重行走训练,要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和体力情况进行,一般行走训练不超过15min。
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3个月内勿侧卧,3周内屈髋小于45°,且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超过90°,遵循“三不”,不要交叉双腿,不坐矮椅和沙发,不屈膝而坐,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行走,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尽量外展,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复诊[4]。
随着人们寿命的提高,老年股骨头骨折发生率逐渐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常见的骨科治疗髋关节损伤和晚期关节病变的有效疗法。2008-2009年本院对26例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55-80岁,其中股骨头下型移位性骨折1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髋关节股关节病5例。
2 心理护理
尤其对老年患者所具有的特殊心理特征,存在恐惧、矛盾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知识的讲解与宣教,将髋关节病常见的病因、症状、治疗等知识进行整理,写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以健康宣传栏、黑反报形式供病人阅读[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
3 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于床旁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3L/分。注意切口敷料及负压引流管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并护理记录。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应注意观察尿量,必要时给予导尿。注意患肢感觉运动及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周围静脉充盈度,了解有无循环障碍情况。
3.2保证正确的
术后患者取平仰位,患肢用垫枕提高15-20度。同时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用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翻身应使髋部及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患侧向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3.3预防术后并发症
防止呼吸道感染、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做好基础护理。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协助拍背、多做深呼吸、痰液粘稠,必要时雾化吸入以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床整干燥,各骨隆突出适时按摩,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腹部按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的发生。保留导尿时会阴擦洗2/日,必要时膀胱冲洗1/日,防止泌尿道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2]。术后不要使用止血药,提倡早期做踝关节的主动屈伸及股四头股的舒缩活动,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
3.4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效果,防止股肉萎缩及关节强直,一般手术后3-4天每天在医护指导下被动活动髋关节数次,但应避免极度屈曲、内收、内旋而造成髋关节脱位。[3]
4 出院指导
术后恢复较长,积极做好出院指导,主要指导患者继续进行患肢四头股收缩,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术后6周不要交叉双腿,健侧解位时双腿之间要夹一枕头。不要坐沙发和矮椅子,坐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倾斜。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曲髋超过90度。[4]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适当下床拄拐活动。6个月避免患肢外旋内收并逐渐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时间和强度,注意做到“三不”,即不负重、不盘腿,不坐矮凳,通过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参 考 文 献
[1]程建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健康教育.安徽医药.2004.8(4).30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85-02
老年人由于自身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或者外力因素极易导致股骨颈骨折,表现为髋部疼痛,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它 不经能解除关节疼痛,又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鉴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骨愈合能力差等特点,若护理不当可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做好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十分重要。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65―90岁,平均75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有款关节疼痛、患者缩短、活动受限史,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平均住院21天,20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1.2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取患侧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铺无菌巾,在患侧髋关节后外侧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后,切开髂胫束向后牵引,保护好坐骨神经,切开关节囊,探查及切除股骨头,选择型号合适的人工股骨头,修正股骨颈切除多余股骨颈,用髓腔锉从小到大依次扩髓后,安放人工股骨头测试是否合适,根据情况将骨水泥填入骨髓腔,冲洗髓腔,复位人工股骨头,髋关节活动及稳定性良好,下肢长短、松紧合适,无脱位现象,缝合关节囊,放置引流,关闭伤口。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对高龄患者进行心理调节非常重要,患者突然骨折后由行走自由到卧床不起,又加之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需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对预后缺乏信心[2]。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介绍医院技术力量及设备优势,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假体的优点,并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地认识,有效缓解思想顾虑,增强其治愈信心。
2.1.2术前准备按照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正确评估病人术前状况,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髋部、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术前2―3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禁忌在患处注射,以防感染,严格手术部位皮肤准备。过度肥胖者体壁脂肪组织过多,血液供应较基层大为减少,术后感染危险性高,应适当减轻体重。嘱患者戒烟,进行深呼吸及咳痰训练,进行床上排便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运动,踝关节主动环转运动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3]。
2.1.3 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及贫血等,导致术后恢复差,切口不愈合或愈合不良,为防止营养失调,应指导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2.2术后护理
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变化,防止因手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发生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保持正确患肢足背部抬高15―2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穿“丁”字鞋。切记患肢内收、外旋,两大腿之间可垫软枕。注意观察患肢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搬动患者时,应将整个髋部托起,放置便盆时切忌抬臀过高,以防脱位。
2.2.2预防伤口感染术后继续静滴有效广谱抗生素,在体温正常后停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是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量、色、速度,若引流量多且鲜红应及时配合医生做相应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2.2.3疼痛的观察与处理术后1―2天患者疼痛较剧,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接镇痛泵镇痛,效果较好,2天后疼痛减轻, 拔除镇痛泵。
2.2.4加强基础护理由于患者年龄大,手术创伤大,体质差,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和便秘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基础护理非常重要。①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和潮湿床单,每天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C,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必要时静脉滴注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等。③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④如术后8小时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必要时留置导尿。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管通畅,注意防止尿液逆流,每日更换引流袋,每日2次消毒尿道口,每天坚持会阴护理,如病情允许及早拔除尿管。⑤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继续做好床上排便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2.5功能锻炼术后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和担心早期活动会对髋关节不利,对动能锻炼存在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说明移动肢体不会伤害患者的髋关节,而肌肉痉挛和自发的自我保护状态会使肌肉处于缺氧状态,增加肌肉痉挛程度,加重疼痛[4]。护士应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主动、正确有效的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伤肢功能的早日康复,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前3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趾曲和环转运动,结合被动按摩,促进静脉回流;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及等长收缩训练。把引流管后,X片示假置无变化,术后2―3天作髋、膝关节屈伸练习,从小角度开始,逐日增加角度,但不能超过90°[5]。术后2周可坐起,一般不宜久坐,每日4―6次,每次小于30分钟。6周忌屈曲、内收及内旋。6―8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康复训练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必须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练习强度为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正确指导并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认识。
2.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支撑自行上下床方法,卧位为平卧或半卧,术后6周内记住“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位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6]。半年内应持拐保护下行走,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或与医生联系。半年后回院复查一次,以后每1―2年复查一次。
3.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疗效可靠,髋关节活动自如,无不正常步态,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日常生活均能自理。
4讨论
4.1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手术恐惧、焦虑,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7],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4.2老年患者恢复期长,需长时间被人照顾,给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个别家属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以良好的心态,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不断的动力。4.3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做好患者身心整体的护理,才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延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8):247.
[2]朱红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与护理84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16―17.
[3]李风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30(1):27.
[4]刘红,赵丽.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31(3):236―237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术后患者出现定向、思维、记忆、注意力、自知力等认知能力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人格改变、焦虑、躁狂、谵妄等明显的精神症状。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在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亦较高。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我科运用以认知功能训练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措施,对31例术后老年POCD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1例患者中,男22例、女9例,年龄63―84岁,平均7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及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2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5例,硬膜外麻醉6例。其中脊柱手术11例,髋部手术15例,膝关节手术5例。手术时间1.5~3.0h,平均2.2h。31例患者均在术后24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神经系统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排除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异常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头颅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血栓形成等脑血管意外及器质性病变。31例患者发病时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平均得分16.9±1.9(正常值≥23.0),该量表是一种筛选试验,通过询问患者一系列问题,包括对时间的判断力、对地点的定向力、注意力、计算能力、短期回顾、语言及组织能力等11个问题,来定量评价其认知功能。韦氏记忆量表(WMS-MQ)平均为65.7%±2.3(正常值≥80.0%)。结合临床表现分为抑郁型9例(表现为嗜睡、唤之不醒,或神情淡漠、对外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对答失常;术后48h以上症状持续存在),兴奋型6例(表现为麻醉苏醒后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大声喊叫、躁动等大脑皮层兴奋症状),混合型16例(表现为抑郁和兴奋症状交替出现)。
1.2 治疗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持循环稳定、纠正酸碱平衡失常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等。针对躁狂状态患者,常用药物有氟哌啶醇、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氯丙嗪等。针对抑郁型患者进行亲人安慰及交流为主的心理治疗,并给予抗抑郁药物,所有患者均经专科医生会诊,症状完全消失后停药。
1.3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认知功能于发病后2--14d(平均6.1d)逐渐恢复,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8―26d,平均21,7d。出院时MMSE和WMS-MQ均恢复正常(分别为26.9±4.3,91.3%±6.4%)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出现异常精神症状,排除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时应考虑发生POCD。护理工作者了解POCD的概念和发病特点对及早发现和诊断POCD非常重要。当术后患者出现异常精神症状时,通过语言交流初步了解认知功能下降的程度和类型,同时报告医生以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调整病房环境,限制探视次数及时间,使患者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尽量避免外界对患者精神的刺激和干扰。此外,对抑郁型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翻身等基础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兴奋型患者,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约束,防止跌倒、摔伤、出走等意外的发生。必要时,可给氟哌啶醇、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氯丙嗪等镇静剂。混合型患者,了解其精神症状发作的交替性,做到护理干预的预见性。以上一般护理措施旨在保证其它术后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实施,使患者较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促进原发病的治愈。
2.2认知行为干预
①家属情感干预:发病早期由于患者认知功能低下,对陌生人有一定的恐惧和排斥心理,不能对自身疾病状况有客观的认识,表现为定向不清,不知道住院原因及管床医生和护士姓名但患者记得起最亲密的家庭成员,如配偶、子女等。此时,应向其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家属的配合,注意防止意外伤害,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谈论病情。采取心理暗示治疗,使患者振作精神、充满信心、尽早康复。让他们协助医务人员向患者介绍最近的住院经历以及其他的近期事件,帮助其逐渐恢复近期记忆、定向力和认知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后续的诊疗措施。②认知行为干预:在家属的协助下,医务人员与患者逐渐建立互知和互信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建立良好的平台。帮助患者恢复对疾病的认知,识别和纠正错误认知,指导其精神放松,保证有良好规律的睡眠。待患者情况有所恢复、趋于稳定后,指导进行现实环境识记训练和怀旧训练,如提醒其所患的基础疾病及住院经过,所处的医院、病房环境等,帮助其回忆以往美好的事物、较成功的人生经历等,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③音乐、运动干预:在病情恢复期,每日定时播放患者喜爱、旋律舒缓的音乐,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配合 一定的简单体操动作,经实践证明,这种轻松的有氧运动有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舒缓医院环境的紧张氛围,克服焦虑紧张的情绪,可同时进行相应的识记和怀旧训练。适当的肢体活动可促进患者整体的康复,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2.3安全防护
对所有确诊POCD的患者应佩戴标识有姓名、性别、科别、床号和住院号的身份手圈,以便医护人员准确识别。对于躁动不安、躁狂的患者,予约束带约束肢体,每隔30min观察约束处局部皮肤情况、血液循环,同时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及药物治疗效果,确定是否减轻约束。对于恢复期患者,因其定向能力尚未完全恢复,加强日常活动的指导和防护,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必要时使用拐杖、轮椅等。在患者床边可触及范围避免放置锐器、玻璃等危险品,防止自残。
3 讨论
3.1 POCD指术前无精神障碍的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术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行为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其围手术的康复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老年病人,护理难度大,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易出现并发症。我科从2009年-2011年全髋置换术经围手术期精湛的手术技术和及时的术后护理,病人术后恢复快,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们对6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45-94岁,平均年龄6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随访平均一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仅一例患者全髋翻修。术后大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术前应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术后的配合和康复,以及术后家居环境的改变,而且要让患者意识到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强调患者积极配合对防止脱位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术后的限制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2.2术前适应性练习 护士应详细指导并协助病人术前练习正确的上下床方法,尝试使用术后用的外展枕,高低椅和助行器,练习床上使用便盆的配合,消除病人紧张情绪,能够更好的适应手术后的生活方式改变。
2.3肌肉锻炼 为了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术前指导病人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很重要。具体有:① 臀中肌肌力训练。②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训练。③踝泵运动:主要是踝关节屈曲与背伸运动,并带动小腿肌肉运动。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术后常规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生命体征情况,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含量。注意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避免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一般术后2天或引流量少于50ml每天,可拔出引流管,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完整于净。
3.2术后 手术后患者回病房时护士要正确指导搬运,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牵拉肢体,专人扶托患肢,避免假体脱位,患者平卧床上时两腿之间放一个梯形枕或软枕,保持患肢15度外展位;侧卧时取患侧卧位,两腿间夹软枕,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臀部,一手托膝,将健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位。
3.3预防并发症 老年病人长期卧床易出现坠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术后应予相应的预防措施,鼓励患者进行双上肢肌力训练,扩胸运动,有效咳嗽,深呼吸等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勤按摩骶尾部,定时翻身,抬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整洁,有效预防褥疮发生。进行会抹洗,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同时防止便秘和腹胀。
3.4术后功能锻炼 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4.1术后第1,2天,鼓励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在有效镇痛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臀肌训练和踝泵运动,每个动作保持5秒,然后放松,反复练习,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
3.4.2术后第3天,可开始使用CPM行患肢肌力训练,进行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一般将CPM开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定为40度,此时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为25-40度,以后每天增加5-10度,此练习至术后一周左右,CPM最大活动角度达90度,髋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将超过85度。
3.4.3术后第4天患者可以在主管护士协助下在床边坐起,应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避免髋关节脱位。为防止长时间卧床后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可先将床头摇高至45-60度练习适应。
3.4.4术后第5-7天,病情允许下患者可先坐高低椅,然后在助行器协助下进行原地踏步练习,最后在病房内练习行走,坐高低椅时,患侧膝部应低于髋部,双腿分开8-15公分,离开椅子时,先放下患肢,然后健肢着地,,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步练习行走。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助行器向前,注意保持两腿分开,与肩同宽。
3.4.5一周后,患者可行患髋外展,内收,后伸肌群的等长收缩①。鼓励患者扶拐行走并练习上,下楼梯。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腿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这样可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②。
3.4.62 周后巩固和提高以前的训练成果,6周内禁止将髋关节放置在易脱位的:如髋关节内收,内旋,过度屈曲,过度伸展,外旋等。患肢髋关节屈曲小于90度,并经常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
4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坚持正确的功能训练,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三不四避免,三不:不过度负重,体重超重者应注意减肥,不做盘腿动作,不交叉腿,不坐矮凳子。四避免:避免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项目,如武术、柔道等,避免在髋关节内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取物,避免在不平整或过于光滑的路面行走。定期检查复诊,术后第1、2、3、6、12月复诊。
参考文献
[1] 王慧玲、张晓萍、付艳,等。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85-687。
[2] 施楚军、张莲春,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8-29。
作者单位: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外二科
(上接第222页)
术前遵医嘱抽血交叉术中备血,术前晚清洁灌肠,术前禁食8小时,术前一小时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1.3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原理、方法及术后效果。对思想顾虑较多的患者可带其参观已手术的患者,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积极配合手术。术前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便、深呼吸、有效咳嗽,早期进行肛提肌锻炼,以减少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2.2膀胱冲洗的护理 术后给予持续膀胱冲洗,以冲出前列腺创面及膀胱内血块,冲洗液的温度宜34摄氏度左右。本组76例患者均采用三腔尿管,术后一般冲洗1-3天,尿液颜色变浅即可停膀胱冲洗。持续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有:(1)妥善固定冲洗管,以防脱落。(2)冲洗液速度与引流液的速度相一致。(3)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4)每2至4小时一边快速冲洗,一边挤压管腔,以及时引流出膀胱内的小血块及前列腺组织碎块。本组病例均无管道堵塞现象发生。
2.2.3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拭2次。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以防逆行感染。术后5-7天拔尿管,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引起继发出血。
2.2.4膀胱痉挛的护理引起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1)冲洗管路不通,血凝块阻塞。(2)手术刺激、膀胱创伤、尿液浸泡新鲜创面等使膀胱敏感性增高。(3)膀胱冲洗液水温过低。(4)尿管球囊过度压迫引起膀胱痉挛。(5)精神因素,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诱发膀胱痉挛。[1]患者常表现为耻骨区、会及尿道外口不适,尿意急迫,坠胀,部分患者表现为膀胱、尿道的阵发性和痉挛性缩痛。一般消除诱因或使用镇痛泵持续镇痛和按医嘱使用镇痛剂及解痉药,可达到止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作用。
2.2.5继发性出血 术后1-4周内发生,多因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不畅或坏死凝固层在脱落期并发感染或强用力排尿排便引起。因此,术后应保持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如有阻塞,应用无菌注射器抽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设法排出阻塞物。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避免强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防止便秘。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避免饮酒及食辛辣食物。若发生继发性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加快膀胱冲洗速度,使用止血药,必要时重新放入电切镜,寻找出血点而止血.。
2.2.6 尿失禁的护理 拔管后患者常出现暂时性轻度尿失禁,[2]轻度尿失禁的患者可做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嘱患者做憋住排气的动作或在排尿过程做中止动作,每次收缩3-5秒,每次训练10-20分钟。
2.2.7 预防感染患者带有尿管加之手术所致免疫力下降,易发生肺部、尿路和精道感染,严密观察体温及白细胞的变化,观察有无、附睾肿大及疼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镊取足够的水分,避免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2)告诉患者可能继发合并症的征象,如尿道感染、出血、梗阻,若出现以上征象立即来院检查治疗。(3)6周内不提重物及做剧烈运动,术后6-8周才可恢复性生活。(4)指导患者做收缩会阴活动,以协助恢复尿道括约肌控制力。(5)选择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甲鱼等,适当控制钠盐的镊入。
4 小结
对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护理,及时掌握处理各种并发症,做好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认知护理;老年人;认知功能
Effect of cognitive function on the cogni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on
PAN Mu-wen. Chaonan Mingsheng Hospital,Shantou 51514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on cognitive function on the cognitive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joint replacement during perioperation. Methods The cognitive nursing was used in thirty patients aged 65-89 yr undergoing hip joint replacement, was begun from 1 d before operation and from 1 d after again.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was useded to assess congnitive funtion 1 d before surgery and 1 d and 3 d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re were thery cognitive dyfunction patients in 1 d after operation.The MMES scores in 1 d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1 d before operation(P
【Key words】
Cognitive nursing; Elderly; Cognitive function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并逐渐得到更多关注。近些年对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病因、发病机制等研究有大量的报道,但对于围术期认知护理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选择3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观察进行围术期认知护理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30例,年龄65~89岁,心功能Ⅰ或Ⅱ级,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术前无明确的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病史或未服用相应药物;手术时间不超过3 h;无严重的视觉或听力障碍;MMSE基础评分不低于20分,可配合完成认知功能测试。
1.2 方法 围术期认知护理的方法:①患者术前认知护理干预为:患者术前3 d开始认知护理干预,主要为认知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物品识记、现实环境导向训练,2次/d,10 min/次;怀旧活动训练、情感培养及情绪疏导,1次/d,每次30/min。②患者术后认知护理干预为:术后第1日,在家属协助下,采用直接提问或启发式提问方式,诱使患者主动性思维;重复进行术前实施的认知功能训练,以便认知能力有所恢复及提升。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从定向力、回忆、语言和记忆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由经过培训的固定医师执行。于术前1 d、术后1 d、3 d记录MMSE评分,评分较术前下降1个标准差(本研究中术前减术后之差≥4分)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诊断为POC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MMSE评分不同时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术后第1天有3例发生POCD(10%);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MMSE评分降低(P0.05)。
3 讨论
POCD是指手术后患者出现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即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及技巧的变化[1],主要发生在术后1~3 d[2]。普遍认为POCD的发生是由于手术、麻醉诱发、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可能与年龄、药物、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基础疾病等许多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POCD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一项国外研究表明,术后一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1%[3]。
认知护理疗法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共同特征包括:重视患者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行为的本质及其变化。本研究在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记忆功能的训练,强化记忆功能,经常鼓励患者回忆过去生活和经历,尤其是回忆既往的美好事物和成功经历,同时加强目前环境及状况认知,保持良好的社会互动,增加信息量,以便提升认知能力。②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内容包括语言、计算及理解功能训练,做到循序渐进,强化提高。③促进情感交流的训练,加强沟通,缩短与患者的情感距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及对医护行为的安全感。④对有空间、时间定向力差的患者,应有专人陪护,不能离身,以防不良事件发生[4]。
本研究进行围术期认知护理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生率为10%,与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虽然围术期进行认知护理,但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减少,可能因为认知护理时间较短及认知护理开始时间较晚,护理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想更加深入研究围术期认知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必须从多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一方面增加老年患者的数量,样本例数增大,对所做的研究更有可信性;另一方面进行认知护理时间应更早一些,术后随访时间再长一些,如此可以更好观察认知护理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程度及转归的状况。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加入一些实验室指标如S100B蛋白,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手受损的程度及早期发现术后脑损伤[5],近几年对S100B蛋白的研究较深入,S100B蛋白有可能成为诊断早期的生化指标。
本研究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术后短时间内确实有认知功能的改变,然而我们进行的围术期认知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还不能确定,如果想进一步探明,后期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Dodds C.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eficit in the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Br J Anaesth,1998,81(3):449-462.
[2] Papaioannou A, Fraidakis O, Balalis C,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type of anaesthesia on cognitive status and delirium during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s in elderly patient. Eur J Anaesthesiol,2005,22(7):492-49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因其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1]。我科2008年3月—2009年10月共收治55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在我院接受股骨头置换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62~94岁,平均年龄78岁,其中50例恢复了主动运动,占90.9%,3例功能没有明显改善占5.4%,2例放弃继续治疗,占3.6%。手术总有效率96.3%,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
2 手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质弱,手术费用高、风险大,恢复差等,患者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担心手术预后,心理负担较重。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包括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应解释到位,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病人的基础和生活护理,使之愉快地接受手术,配合治疗。
2.2 牵引护理 牵引时患肢保持外展内旋位[2]。外展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端互相嵌入,外观无畸形,患肢做直腿皮牵引,稍外展30°,中立位[3],抬高床头20°~30°,必要时穿防旋鞋,以控制患肢外旋,避免骨折错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术中出血,术前实行牵引治疗5~7天,为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应加强巡视做好床头交接班等,皮牵引者在骨突部位垫棉垫保护,每2h按摩受压部位,骨牵引者保持针眼清洁干燥,用75%酒精滴入针眼1~2滴,2次/d,观察肢端的血运和感觉,运动情况,积极行踝关节、股四头肌等长运动,收缩等动能锻炼,在牵引期间注意观察足下垂情况,并注意膝关节外侧有无受压。
2.3 健康情况评估 老年人大多数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较多,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身体状况,病人手术的耐受力,遵医嘱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4 术前功能锻炼 术前指导功能锻炼是为了术后的功能锻炼做准备,防止肢体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术中、术后配合,练习深呼吸,做扩胸运动及咳嗽、咳痰方法。
3 术后护理
3.1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尿量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2 手术后护理 术后患肢制动,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者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避免内收外旋,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或沙袋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3.3 防止感染 为患者定时适当改变其,定时翻身叩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并及时记录颜色、性状、色、量等,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肿胀、末梢血循环、皮温、颜色、浅感觉、运动,如伴高热及时反馈医生术晨留置尿管,常规护理,保持会清洁。
3.4 预防压疮 老年人外周血供差,皮下脂肪减少,活动少,尤其牵引病人使用便盆时,如果身体抬得不够高,便盆在臀下抽离推入时,很可能蹭破皮肤,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术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予气垫床,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骶尾部置一软枕,指导患者和家属抬臀方法,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温水擦洗,每日2次,使皮肤减压,透气,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供。
3.5 饮食护理 麻醉清醒即可进食流质饮食,术后2天,应进富含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因老年人卧床时间相对长,肠蠕动慢,消化减弱,多食含钙质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骨组织的形成,少食多餐,增进营养成分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术后组织恢复能力,也应适当食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
3.6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动静结合,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循序渐进,手术当天,待麻醉苏醒后,即可开始适当进行足趾,踝关节前屈背伸活动;麻醉过后练习股四头肌等长舒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日多次,每次5~20min,以防止下肢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术后48h予CPM关节器协助患者行患肢关节功能锻炼,先从0°~30°缓慢开始逐渐加大角度,左右可调至90°,每日2次,每次1h,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听器或拐杖行走,患肢不负重行走锻炼,功能锻炼方法要正确以免造成脱位。
3.7 出院健康指导 (1)长期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2)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感染。(3)人工股骨头置换存在远期假体松动和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指导避免危险活动,向患者讲解维持正确的肢体功能位的重要性,做到“六不”:患肢不内收,髋关节不过度屈伸,不下蹲,不坐低凳,不交叉腿,不盘坐,减少脱位风险。(4)定期随访:一般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各一次。(5)可参与老年人适量活动,如散步等,防跌倒,注意安全。
4 总结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疗效确切,但因患者大多数有慢性基础疾病,外伤及手术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故手术存在较大风险,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和出血机会,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方法要正确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总之,术前、术后系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针对性地护理及早期有效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硬性的条文,约束员工,让员工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各种有效方法,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创造性,以树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企业中,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就是指企业管理中的出发点和中心点都是人,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管理活动的内容,使得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相连。
二、中国企业导致员工利益受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对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管理上注重的是“事”,管理的目的是控制“人”,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勤、档案、合同管理、上级任务等方面,却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对员工与核心人才进行积极性的开发和管理。其实,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人性的方式管理,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让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2.劳动分工的过量与低成本的招聘用工方式。劳动分工是指在产品制造的各个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劳动分工只是着重要求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重复工作让员工感到身心麻木。特别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工作人员便会开始发现自己不能适应工作节奏和流水线速度,所以下岗和离职现象越来越多。另外普遍存在低成本的招聘用工方式,中国企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型特征,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大多应用派遣工和实习生成为雇主们最典型的手段。其实这些都属于临时用工制度,具有季节化与短期化的特征,是企业常规雇佣制度的补充。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也会雇佣临时工来应对生产波动,但是临时工数量一般都是低于工人总数的20%。可是在中国,短期用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体,用工制度具有长期化、制度化的显着特征。
3.不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必须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到12小时甚至更长。加班费在工人工资总收入已然成为绝对主体。同时很多企业薪酬混乱,例如在薪酬里加上一个“最低工资”,这是一个平均主义色彩浓烈的版面,这完全体现不出员工的技术差异,无法从薪酬水平力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考核不够科学,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没有健全完整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防范劳资风险的措施
1.转变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第一,明确从管理人到开发人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因人择事,始终坚持把对人的开发放在第一位,强调把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作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努力促进每一个员工潜在的能量都得到充分的释放,使每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尽情的施展。第二,确立从管理人到服务人的理念,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管理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性转变。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员工的心理现象,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把握员工的心理规律。第三,确立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育是提升员工素质、发掘员工潜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在方式和内容上尽可能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发展重点相一致,力求针对性、实用性及有效性。
2.以员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企业要重视每一个员工,尊敬员工,为员工着想,培养员工,给予他们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和机遇。实际,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就是回归人生命的本源、点亮员工人性的光辉,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一个充满向上的企业。企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措施主要体现如下:首先是尊重员工。企业应该把人放在企业的首位,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尊重人的想法。通过对每个职工的了解,从感情方面给予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让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里把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员工打心底愿意和企业共同进步,使得员工团结一致,让团队富有战斗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依靠员工。作为一个好的企业,应该让员工有以公司为家的观念,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阐述为家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员工和公司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企业的荣辱兴衰和员工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为员工的根本利益着想,真正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只有多有员工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企业这条船才能使得更快更好。最后是教育员工。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有时候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又是消极倦怠的,企业要引导好职工,使得员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事业充满向往和憧憬。
3.建立健全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第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第二,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标准。根据岗位和人员分类的不同,实行自我评估、下属评估、上司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评估的因素要全面、合理。第三,采取评估反馈,减少评估误差,并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而提出评估方案的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第四,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管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薪酬形式,加大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力度,合理拉大职工收入的差距。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核心,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变得异常重要和激烈。建立一个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和需求的薪酬制度是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工权益保护,能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宏,戴良铁.现代劳工问题的两大视点:人力资源与产业关系[J].商业研究,2011,8(9):192-194
[2]王巍,冯英浚,黄祎.“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途径——管理有效性[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9(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