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互联网的局限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用户数量和资金规模上。央行数据显示,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新华网的报道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例如互联网理财领域的“余额宝”,截止到2014年2月,其客户数已超过6 000万人,资金规模已超过2 500亿元。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和管理弱等特点,并在国家支持互联网创新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高效共享”、“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互联网精神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而形成以点对点,网格化共享互联,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金融体系。虽然成熟可靠的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体系与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相比,在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产生诸多不确定的金融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要控制金融风险,需有完善的金融预警机制作为保障。所谓金融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各种反映金融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以经济金融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收集的历史数据,结合数学指标、统计模型、数据挖掘等模型、算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当今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中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金融风险预警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气指数法、指标体系评分法和模型法。景气指数法,通过综合许多经济因素为一个或一组景气指数来经济动态走向;指标体系评分法,通过筛选指标、编制指标体系、给与指标赋分来给出金融安全状态的较为完整的评价;模型法,通过将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因素纳入统计模型进行检验来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爆炸式增长的客户数据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资源,数据中所蕴藏的无限信息金矿若以先进的分析技术加以利用,将之转换为极其有价值的洞察力,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执行实时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的强大保护盾,保证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未来属于将数据转换成产品的公司和人们。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互联网中的大数据,结合传统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利用统计、计算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手段,从数据的海洋中甄别、判断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并且还能通过数据掌握客户动态,企业经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二、 互联网金融中的数据及特点
1. 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一样,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信息化的形式,离不开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企业、客户,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与传统金融活动相比,互联网金融活动更容易收集、整理、存储用户信息、用户交易数据、服务或产品信息,甚至还能存储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情况、操作行为,以及沟通、留言等信息。从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构成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交易数据、用户操作及行为数据、金融服务或产品供给情况,以及文本数据(包括:电子邮件,即时聊天,以及留言等)。
(1)用户数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为保障用户在交易过程中的金融安全,保证日常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金融企业针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工作是十分严格的。通常情况下,用户的基本信息会被收录和存储到企业信息系统之中。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用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户规模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还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2)交易数据。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向电子信息化方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活动离不开用户交易。互联网金融企业为用户交易提供了互联网平台媒介及相关金融服务。为保证交易安全,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便于回溯和取证,系统会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易的过程。长期积累的交易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交易偏好,也可用来侦测用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为防止交易风险提供依据。
(3)用户操作行为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是互联网交易的媒介,也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金融服务的作用。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感知客户的感受,发现客户的异常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了解客户的操作行为习惯,通常会记录客户的操作行为。
(4)文本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评价,留言,沟通交流信息,这些信息体现了民众的舆论动向。金融运行的基础为信用与预期,这种特征使其更容易受社会信用与预期舆情的影响。金融舆情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对互联网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金融舆情,则有可能酿成大的金融危机事件。
(5)其他数据。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外部因素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例如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物价水平,进出口、行业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影响。为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应该全面,细致的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数据。
2. 互联网金融数据的特点。与大数据一样,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三大特点。三大特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局面。
(1)规模性。所谓规模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无法通过当前主流的分析工具来及时处理。互联 网金融数据的规模体现在用户规模增大、交易规模增大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门槛较低,效率较高,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更具有广泛性、规模性,更加平民化导致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加之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用户、以及大数据优势,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很容易迅速提升。
(2)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数据类型,除了有结构化的数据以外,还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文本数据。此外,还体现为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多样性,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在线支付、还贷借贷、理财、保险等服务,丰富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包括:B2B电商金融、B2C电商金融、网销基金(网络理财)、网销保险、银行电商、P2P网贷、网络支付、众筹融资、虚拟货币等。
(3)高速性。所谓高速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到达与处理必须及时高效,不允许较长的延迟,不及时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互联网用户的响应速度提高,加之用户规模较大,数据的增长速度呈指数增加。
可见,要从大数据中识别、发现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需要有处理大数据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的能力。要应对互联网金融中的大数据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科学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目前大数据主要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其中批处理是先存储后处理,而流处理则是直接处理。不论以哪种方式处理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都要从数据出发,识别、发现、预警、监控、预测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
三、 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是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测、预测、预警的系统,是一个大的体系,必须涵盖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必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包括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中介机构、用户,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还须考虑各种交易行为,甚至民众舆论动向。同时,还需兼顾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指标、行业发展情况等。
(2)时效性原则。由于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高速、变化的特点,说明实时处理分析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实时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及时识别、判断金融风险,及时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响应,在时间上要连续,在内容上要连贯和可比。
(3)可操作性原则。在数据的收集、管理时,要有利于风险的识别、判断、预测;在系统的构建时,要结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简单、可靠、易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选取的指标、统计方法、相关判别准则要易于分析、有利于操作,不仅能快速的识别、判断、预测风险,做出预警,还能辨别风险的源头。
(4)科学性。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考虑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同时也要设置一定的定性指标,以进一步系统地反映定量指标所不能表征的金融风险。对于定性指标也要给出准确的判断标准,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误导,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5)弹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兼容既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系统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系统中功能、模块应能独立运行,功能各异,相互补充,避免冗余。
2. 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的层级。
(1)数据管理层。数据作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整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预警系统过程中,必须健全为企业服务的数据管理机制,建立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职责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提供方便、可靠的数据操纵接口,以便其他层级用户的使用。数据中心管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并兼顾可靠性,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为风险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平台。
(2)数据整合层。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海洋中实现金融风险的预警,必须对金融风险有透彻的定义和认识。从金融风险的定义出发,确定分析需求,对数据进行重新整合,提取与之对应的分析数据。数据整合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说数据是预警体系的基础,那么需求则是预警体系的灵魂。数据提取层的任务包括:风险的定义、分析需求的确定、数据的整合与提取。
(3)数据分析层。数据分析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控制的实施手段。全面的数据分析系统,应包括现行的指标体系、统计模型,及人工智能方法;同时兼顾与企业相适应的相关指标体系、统计模型等方法。数据分析层的功能应包括:风险识别、判断,风险预警,风险监控,自动上报、信号系统,风险预测,风险评级等功能。
(4)数据解释层。来自数据分析层中的每一次预警、每一个报告,都须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外部经济运行环境,行业背景来进行解读。目的是更系统的评估风险,评价风险的可靠性,风险的危害程度,产生的根源,可采取的控制手段,弥补数据分析层的不足,为企业决策管理者提供更完整的决策依据,从而减少企业为规避风险所产生的损益。数据解释层应健全风险响应机制,建立风险应急小组,为及时处理风险提供依据。
结合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从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弹性来看,预警体系涵盖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的各个环节,即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各层级紧紧相扣,又相互独立,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因企业管理缺陷导致的内部风险;统筹兼顾、持续改进,降低企业管理经验成本。
四、 结论与机制实施建议
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目的是,预防或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本文介绍了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及特点,说明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层级。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和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能帮助企业提高、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障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行的工具,在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数据作为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一旦离开操作数据的“人”,将毫无用处。因此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系统顺利实施。考核机制应从数据的角度出发,以建立全面、可靠、弹性、实时、安全的数据体系为目标,对参与者在体系建设中的效能进行评估,量化参与者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励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的参与者。
(2)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易到难,逐步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是简单地借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或者新系统的重新开发,而是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建立与大数据为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本质是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转变。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做系统的评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稳步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体系。同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有条件的创新,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移动阅读有两个主要形态,一个是基于手机终端类似于苹果APP的阅读应用,一个是基于HTM5技术的移动上网阅读。
手机终端利用内置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可以提升阅读内容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包括下载速度和付费的便利,甚至可以提供某些离线服务。目前这种形态大行其道,各个手机厂商和平台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终端和应用格式,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手机用户的“入口”,控制内容应用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掌握和主导用户和内容。
移动上网的前身是WAP。但受制于手机的智能化水平和网速,WAP提供的内容体验很差。但随着类似于HTM5技术的成熟,移动上网的用户体验正在逐步接近客户端。移动上网的最大好处是它的跨平台通用性。无论什么手机,都可以随时上网获得内容服务,不需要下载客户端。想想看,如果将来我们需要一款苹果商店的应用,一款谷歌手机的应用,还需要一款联想或小米手机的应用,每个人就必须都具备这些手机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太困难。所以,我认为,移动阅读的未来是移动上网,而不是平台客户端。当然,在目前智能手机正在发展、网速和WIFI覆盖面尚不理想的情况下,各终端服务应用是必要的,今后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
1994年我国正式迈进互联网时代,并正式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从1994年发展至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当今人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除了对人类的影响,互联网当传统信息载体更带来冲击性的影响。尤其是十提出互联网+的时代,给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发化。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传播内容丰富等优点,就当今时代而言,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信息储存和传播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空间无时间限制共享,已经成为的当今互联网乃至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情报档案资料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其实现一体化管理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文献资料的重复购置、计算机设备的重复配置等
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贤ǎ各自为政,文献资料重复购置;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成了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用来处理加工图书、档案工作的软件、硬件设备出现重复配置。
1.2 人力资源浪费
计算机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科研单位一般文献量和档案案卷量并不是特别大,图书、档案、情报每项工作都配备一套人马,着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1.3 读者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各类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共享和创新,人们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信息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需求,人们更希望能够接收到多元化、个性化、不限空间时间限制的信息资源服务,除此之外,更希望提供的信息资源具有新颖、完善、多样化、范围广等特点,人们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价值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由于部分情报文献被个人占有,这些被个人占有的情报文献难以共享,普通群众难以获取这部分信息资源,如果想要借读,更需要通过复杂的审核程序,同时,由于馆藏地点的限制,这就增加了人们借读的难度,给读者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管理员对读者缺乏信息资源的全面认知,更缺乏对读者需求和检索的认知,在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时,往往不全面。此外,由于部分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对图书馆管理经验,在对图书进行分类中,没有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导致读者在寻找信息资源时无从下手,增加了读者搜索信息资源的难度。
1.4 馆舍的浪费
库房、查阅室、采编室等也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有一些是可以合并使用的。单位的藏书、档案库存一般数量不会很大,当下各自为政,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配备一套库房、查阅室以及复印室等,造成馆舍的巨大浪费,有些功能相叠的馆舍完全可以共用或合并,如查阅室、复印室甚至库房等都是可以共用的。
2 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单位都设有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室,都是单位的基础工作,服务对象又都是同一用户,由于我国知识管理自成体系,处于分散管理体制,学术交流仅限于内部和自我调节导致这些工作始终都未得到壮大和发展。鉴于此,应当将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利用各种设备、技术管理这些档案、情报信息资料,以实现档案、情报等信息资源的共享。
2.1 图书、情报、档案具有同源性
熟知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三者是建立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基础,这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属于文献型信息资源。如图书的手稿是档案,将档案文件汇总印刷后就成为图书。同时,档案和图书也可以转化为情报。总之,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同源性特点。
2.2 档案图书情报在管理方法上具有相似点
图书和情报在工作内容上同属于对信息实现收集、加工、输出的过程,而档案和图书都旨在提出那个管理和利用。档案、图书、情报三者在工作方法上都有分类、边牧等方式,而在职能上都属于文献、信息的服务机构。总体而言,档案、图书、情报的本职职能以及工作性质、程序具有一致性。
2.3 服务对象一致性
面向的服务对象是本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一体化管理方便读者查找利,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有利于综合利用所有信息,从而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
2.4 三者的局限性决定了三者的互补关系
2.4.1 图书的局限性
图书虽然为人们提供多种信息知识,但其也具有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图书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和档案、情报相比,图书真实性比较差,因为它是对社会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知识系统加工的结果,不能供人们查考史实。第二方面是图书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图书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一般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图书的整理过程经历了信息采集、编录、印刷、出版等过程,这一过程耗费的时间比较久,往往是图书完成了,但信息的有效性已经过期。因此,人们往往难以从图书中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
2.4.2 情报的局限性
情报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和档案提供的第二手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情报在收集的过程中会出现变化。此外,情报在传递过程中也会面临“三人成虎”的局面,导致情报信息失真。
2.4.3 档案的局限性
档案虽然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和图书、情报相比,其依然具有局限性。第一,信息具有有效性,当档案存放长久,就失去了信息有效性。一般档案都有一个有效期限,当过了这个有效期限,就失去了价值。如某单位所保存的档案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得到的档案,当问题解决,这个档案就没有其价值。第二,档案具有内向性。由于大部分档案是单位内的文献资料,因而对外界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图书、情报、档案三者都具有其局限性,但将三者结合后,这些局限性就得有互补解决,因而对图书、情报、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具有其现实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
2.5 形成统一系统
贝塔朗菲定律中表示:整体属系统的属性的功能往往大于鼓励系统的功能。这一句话和众人拾柴火焰高具有相同的道理。将贝塔朗菲定律利用在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中,将三者形成统一的系统,这个系统提供给人们的功能作用往往比单独系统的作用功能大,这里所阐述的意思,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1+1>2。
3 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管理一体化的保障
想要实现档案、图书、情报的一体化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但在建立管理系统中,虽然档案、图书、情报具有诸多相似性,但毕竟它们各分门别类因而在建立管理系统中,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经过分析讨论,采用科W合理的指导方案实现对档案、图书、情报的统一管理。如建立联合目录,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使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源互补,提高利用用率。
实现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离不开基础设施。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应当利用计算机,以计算机提供的通信系统为支柱,利用各种自动化管理设施(包括输出输入设施等),实现对档案、图书、情报的统一管理。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是实现图书、情报资料、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条件。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具备了档案、图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协调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信息建设的需要。
4 加快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应用的对策
4.1 改变传统思维,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争取领导的支持,将图书、档案、情报三项工作合并到一个部门,行政上要统一管理。从具体业务人员角度上,要消除思想局限,在思想上要明确实现档案、图示、情报的统一化管理是时展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实现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制度统一的工作规范
在统一管理档案、图书、情报时,要从三者全局出发,制定统一的规范制度,既要实现对三者的统一管理,又要实现对三者的独立管理,加强三者的横向、纵向、交叉联系。只有根据档案、图书、情报三者的特点和联系建立起来的统一管理系统,才能实现一体化管理。在运作管理中,也才能实现三者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发展。
4.3 建立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各项技术是保证档案、图书、情报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以软硬件设备为基础,以计算机提供的各项功能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一切可以实现档案、图书、情报共享的物质条件,确保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能顺利运行。
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具有诸多优点,它实现了图书、档案、情报的互补联系,节约了文献的重复投入,使信息可以实现高效、高速的利用。
除了以上,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更避免传统管理方式中的重复操作,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可以促进图书、档案、情报管理向现代化发展。
4.4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通用型人才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需要一支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通用型人才队伍。这一支通用型人才队伍除了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水平,掌握档案、图书、情报的相关理论资料,只有这样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后盾支持。
总之,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系统是时代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系统不仅使传统中的单独、分散管理得到统一优化管理,更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使投入的各项资源都得到最大化利用。这对于经费和人力资源都比较匮乏的单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伟.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探析[J],情报探索,2007(8)
[2] 张芳霖.信息时代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3(3)
一、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概述
1.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移动是相对于固定而言,区别在于人或物在实体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状态。移动环境是指人或物处在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移动信息环境是指移动环境中人们可以兼而从事信息活动的空间环境。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是基于现代移动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1]
2.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特点
希奥等人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特点归纳为泛在性、个性化、灵活性和广泛传播。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服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移动性”服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更受益于跨越各种环境的可定位性、移动性、个性化等特征。
3.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固定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相比,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一、信息服务内容是信息用户接受与利用的对象,是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移动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与固定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相比,一般与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密切相关。相对于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手机等移动终端能“知晓”用户,极大方便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服务。第二、信息服务者是信息服务的主体。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的信息服务者与其他信息服务并没有什么区别。第三、信息服务系统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平台。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两大基础设施,既有以WLAN为主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有以3G、4G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第四、信息用户是信息服务的对象,是信息服务内容的接受者和利用者。移动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因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新的特点。用户在移动环境下信息活动的时间特点和空间特点都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五、信息服务策略是指信息服务中的服务方针与方式等,是改善用户体验实现信息服务效能的必要条件。
二、当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服务存在的问题
1.很多高校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能够方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在发展移动互联的过程中存在着意识淡化与意识偏离的现象,有的高校以为移动互联网只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所以开发移动互联的积极性不高。
2.很多高校在发展移动互联过程中没有将学生信息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起来。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发运用了移动互联网,但是,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而只是移动互联的运用“初级阶段”。
3.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学校的有关制度和相关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到学生中间。由于人员配备与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学校很多的实效性信息不能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公布,限制了移动互联的全方位服务性。
4.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目前处于空白。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也是受到移动互联网影响最大的群体。一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获取动态信息的平台,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在由静态向多元和动态转变,并能够快捷获取动态即时信息。二是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可移动性。现今大学生只要通过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即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三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与安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广交天下的平台。但目前各高校仍未使用互联网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使高校学生在信息了解、掌握及处理方面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学生的管理与服务。[2]
三、建立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几点思考
第一、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主体作用
学校有关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有必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对于移动互联的局限性思维,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化的优越性。因为,移动互联不仅仅方便学生的购物与交流,更能大大改变学校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实效性。
第二、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综合服务性
很多人都以为移动互联网是方便人与人的交流、合作,聊天等,但是很少有人想到移动互联更能扩展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高校可以将有关学生管理的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定期在学校内部的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公示与公布,这样便于学生熟悉与掌握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的相关事项。比如;学校可以将学生成绩的查询、各类需要学生申报填写的项目等等公布在移动互联网上,以方便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了解与掌握。
第三、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实效性
高校有必要从技术、人员配备与管理和故障维修与服务等方面对移动互联进行综合改革与提升。高校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化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定期对校内移动互联网进行综合管理与推进改革,将传统的办公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在移动互联上充分体现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更方便的广大学生;大大增强了学生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送递的及时性,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
结语
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基于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到来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利用信息成为可能,它是一种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更为广大高校学生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