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的局限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所谓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用户数量和资金规模上。央行数据显示,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新华网的报道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例如互联网理财领域的“余额宝”,截止到2014年2月,其客户数已超过6 000万人,资金规模已超过2 500亿元。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和管理弱等特点,并在国家支持互联网创新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高效共享”、“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互联网精神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而形成以点对点,网格化共享互联,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金融体系。虽然成熟可靠的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体系与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相比,在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产生诸多不确定的金融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要控制金融风险,需有完善的金融预警机制作为保障。所谓金融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各种反映金融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以经济金融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收集的历史数据,结合数学指标、统计模型、数据挖掘等模型、算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当今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中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金融风险预警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气指数法、指标体系评分法和模型法。景气指数法,通过综合许多经济因素为一个或一组景气指数来经济动态走向;指标体系评分法,通过筛选指标、编制指标体系、给与指标赋分来给出金融安全状态的较为完整的评价;模型法,通过将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因素纳入统计模型进行检验来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爆炸式增长的客户数据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资源,数据中所蕴藏的无限信息金矿若以先进的分析技术加以利用,将之转换为极其有价值的洞察力,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执行实时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的强大保护盾,保证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未来属于将数据转换成产品的公司和人们。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互联网中的大数据,结合传统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利用统计、计算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手段,从数据的海洋中甄别、判断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并且还能通过数据掌握客户动态,企业经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二、 互联网金融中的数据及特点
1. 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一样,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信息化的形式,离不开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企业、客户,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与传统金融活动相比,互联网金融活动更容易收集、整理、存储用户信息、用户交易数据、服务或产品信息,甚至还能存储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情况、操作行为,以及沟通、留言等信息。从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构成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交易数据、用户操作及行为数据、金融服务或产品供给情况,以及文本数据(包括:电子邮件,即时聊天,以及留言等)。
(1)用户数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为保障用户在交易过程中的金融安全,保证日常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金融企业针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工作是十分严格的。通常情况下,用户的基本信息会被收录和存储到企业信息系统之中。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用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户规模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还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2)交易数据。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向电子信息化方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活动离不开用户交易。互联网金融企业为用户交易提供了互联网平台媒介及相关金融服务。为保证交易安全,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便于回溯和取证,系统会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易的过程。长期积累的交易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交易偏好,也可用来侦测用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为防止交易风险提供依据。
(3)用户操作行为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是互联网交易的媒介,也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金融服务的作用。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感知客户的感受,发现客户的异常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了解客户的操作行为习惯,通常会记录客户的操作行为。
(4)文本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评价,留言,沟通交流信息,这些信息体现了民众的舆论动向。金融运行的基础为信用与预期,这种特征使其更容易受社会信用与预期舆情的影响。金融舆情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对互联网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金融舆情,则有可能酿成大的金融危机事件。
(5)其他数据。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外部因素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例如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物价水平,进出口、行业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影响。为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应该全面,细致的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数据。
2. 互联网金融数据的特点。与大数据一样,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三大特点。三大特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局面。
(1)规模性。所谓规模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无法通过当前主流的分析工具来及时处理。互联 网金融数据的规模体现在用户规模增大、交易规模增大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门槛较低,效率较高,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更具有广泛性、规模性,更加平民化导致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加之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用户、以及大数据优势,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很容易迅速提升。
(2)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数据类型,除了有结构化的数据以外,还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文本数据。此外,还体现为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多样性,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在线支付、还贷借贷、理财、保险等服务,丰富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包括:B2B电商金融、B2C电商金融、网销基金(网络理财)、网销保险、银行电商、P2P网贷、网络支付、众筹融资、虚拟货币等。
(3)高速性。所谓高速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到达与处理必须及时高效,不允许较长的延迟,不及时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互联网用户的响应速度提高,加之用户规模较大,数据的增长速度呈指数增加。
可见,要从大数据中识别、发现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需要有处理大数据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的能力。要应对互联网金融中的大数据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科学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目前大数据主要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其中批处理是先存储后处理,而流处理则是直接处理。不论以哪种方式处理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都要从数据出发,识别、发现、预警、监控、预测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
三、 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是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测、预测、预警的系统,是一个大的体系,必须涵盖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必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包括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中介机构、用户,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还须考虑各种交易行为,甚至民众舆论动向。同时,还需兼顾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指标、行业发展情况等。
(2)时效性原则。由于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高速、变化的特点,说明实时处理分析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实时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及时识别、判断金融风险,及时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响应,在时间上要连续,在内容上要连贯和可比。
(3)可操作性原则。在数据的收集、管理时,要有利于风险的识别、判断、预测;在系统的构建时,要结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简单、可靠、易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选取的指标、统计方法、相关判别准则要易于分析、有利于操作,不仅能快速的识别、判断、预测风险,做出预警,还能辨别风险的源头。
(4)科学性。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考虑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同时也要设置一定的定性指标,以进一步系统地反映定量指标所不能表征的金融风险。对于定性指标也要给出准确的判断标准,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误导,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5)弹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兼容既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系统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系统中功能、模块应能独立运行,功能各异,相互补充,避免冗余。
2. 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的层级。
(1)数据管理层。数据作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整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预警系统过程中,必须健全为企业服务的数据管理机制,建立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职责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提供方便、可靠的数据操纵接口,以便其他层级用户的使用。数据中心管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并兼顾可靠性,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为风险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平台。
(2)数据整合层。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海洋中实现金融风险的预警,必须对金融风险有透彻的定义和认识。从金融风险的定义出发,确定分析需求,对数据进行重新整合,提取与之对应的分析数据。数据整合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说数据是预警体系的基础,那么需求则是预警体系的灵魂。数据提取层的任务包括:风险的定义、分析需求的确定、数据的整合与提取。
(3)数据分析层。数据分析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控制的实施手段。全面的数据分析系统,应包括现行的指标体系、统计模型,及人工智能方法;同时兼顾与企业相适应的相关指标体系、统计模型等方法。数据分析层的功能应包括:风险识别、判断,风险预警,风险监控,自动上报、信号系统,风险预测,风险评级等功能。
(4)数据解释层。来自数据分析层中的每一次预警、每一个报告,都须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外部经济运行环境,行业背景来进行解读。目的是更系统的评估风险,评价风险的可靠性,风险的危害程度,产生的根源,可采取的控制手段,弥补数据分析层的不足,为企业决策管理者提供更完整的决策依据,从而减少企业为规避风险所产生的损益。数据解释层应健全风险响应机制,建立风险应急小组,为及时处理风险提供依据。
结合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从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弹性来看,预警体系涵盖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的各个环节,即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各层级紧紧相扣,又相互独立,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因企业管理缺陷导致的内部风险;统筹兼顾、持续改进,降低企业管理经验成本。
四、 结论与机制实施建议
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目的是,预防或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本文介绍了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及特点,说明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层级。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和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能帮助企业提高、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障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行的工具,在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数据作为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一旦离开操作数据的“人”,将毫无用处。因此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系统顺利实施。考核机制应从数据的角度出发,以建立全面、可靠、弹性、实时、安全的数据体系为目标,对参与者在体系建设中的效能进行评估,量化参与者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励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的参与者。
(2)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易到难,逐步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是简单地借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或者新系统的重新开发,而是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建立与大数据为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本质是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转变。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做系统的评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稳步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体系。同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有条件的创新,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移动阅读有两个主要形态,一个是基于手机终端类似于苹果APP的阅读应用,一个是基于HTM5技术的移动上网阅读。
手机终端利用内置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可以提升阅读内容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包括下载速度和付费的便利,甚至可以提供某些离线服务。目前这种形态大行其道,各个手机厂商和平台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终端和应用格式,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手机用户的“入口”,控制内容应用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掌握和主导用户和内容。
移动上网的前身是WAP。但受制于手机的智能化水平和网速,WAP提供的内容体验很差。但随着类似于HTM5技术的成熟,移动上网的用户体验正在逐步接近客户端。移动上网的最大好处是它的跨平台通用性。无论什么手机,都可以随时上网获得内容服务,不需要下载客户端。想想看,如果将来我们需要一款苹果商店的应用,一款谷歌手机的应用,还需要一款联想或小米手机的应用,每个人就必须都具备这些手机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太困难。所以,我认为,移动阅读的未来是移动上网,而不是平台客户端。当然,在目前智能手机正在发展、网速和WIFI覆盖面尚不理想的情况下,各终端服务应用是必要的,今后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
1994年我国正式迈进互联网时代,并正式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从1994年发展至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当今人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除了对人类的影响,互联网当传统信息载体更带来冲击性的影响。尤其是十提出互联网+的时代,给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发化。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传播内容丰富等优点,就当今时代而言,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信息储存和传播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空间无时间限制共享,已经成为的当今互联网乃至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情报档案资料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其实现一体化管理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文献资料的重复购置、计算机设备的重复配置等
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贤ǎ各自为政,文献资料重复购置;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成了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用来处理加工图书、档案工作的软件、硬件设备出现重复配置。
1.2 人力资源浪费
计算机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资料的收集和加工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科研单位一般文献量和档案案卷量并不是特别大,图书、档案、情报每项工作都配备一套人马,着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1.3 读者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各类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共享和创新,人们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信息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需求,人们更希望能够接收到多元化、个性化、不限空间时间限制的信息资源服务,除此之外,更希望提供的信息资源具有新颖、完善、多样化、范围广等特点,人们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价值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由于部分情报文献被个人占有,这些被个人占有的情报文献难以共享,普通群众难以获取这部分信息资源,如果想要借读,更需要通过复杂的审核程序,同时,由于馆藏地点的限制,这就增加了人们借读的难度,给读者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管理员对读者缺乏信息资源的全面认知,更缺乏对读者需求和检索的认知,在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时,往往不全面。此外,由于部分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对图书馆管理经验,在对图书进行分类中,没有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导致读者在寻找信息资源时无从下手,增加了读者搜索信息资源的难度。
1.4 馆舍的浪费
库房、查阅室、采编室等也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有一些是可以合并使用的。单位的藏书、档案库存一般数量不会很大,当下各自为政,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配备一套库房、查阅室以及复印室等,造成馆舍的巨大浪费,有些功能相叠的馆舍完全可以共用或合并,如查阅室、复印室甚至库房等都是可以共用的。
2 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单位都设有档案、图书、情报资料室,都是单位的基础工作,服务对象又都是同一用户,由于我国知识管理自成体系,处于分散管理体制,学术交流仅限于内部和自我调节导致这些工作始终都未得到壮大和发展。鉴于此,应当将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利用各种设备、技术管理这些档案、情报信息资料,以实现档案、情报等信息资源的共享。
2.1 图书、情报、档案具有同源性
熟知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三者是建立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基础,这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属于文献型信息资源。如图书的手稿是档案,将档案文件汇总印刷后就成为图书。同时,档案和图书也可以转化为情报。总之,档案、图书、情报具有同源性特点。
2.2 档案图书情报在管理方法上具有相似点
图书和情报在工作内容上同属于对信息实现收集、加工、输出的过程,而档案和图书都旨在提出那个管理和利用。档案、图书、情报三者在工作方法上都有分类、边牧等方式,而在职能上都属于文献、信息的服务机构。总体而言,档案、图书、情报的本职职能以及工作性质、程序具有一致性。
2.3 服务对象一致性
面向的服务对象是本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一体化管理方便读者查找利,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有利于综合利用所有信息,从而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
2.4 三者的局限性决定了三者的互补关系
2.4.1 图书的局限性
图书虽然为人们提供多种信息知识,但其也具有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图书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和档案、情报相比,图书真实性比较差,因为它是对社会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知识系统加工的结果,不能供人们查考史实。第二方面是图书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图书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一般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图书的整理过程经历了信息采集、编录、印刷、出版等过程,这一过程耗费的时间比较久,往往是图书完成了,但信息的有效性已经过期。因此,人们往往难以从图书中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
2.4.2 情报的局限性
情报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和档案提供的第二手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情报在收集的过程中会出现变化。此外,情报在传递过程中也会面临“三人成虎”的局面,导致情报信息失真。
2.4.3 档案的局限性
档案虽然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和图书、情报相比,其依然具有局限性。第一,信息具有有效性,当档案存放长久,就失去了信息有效性。一般档案都有一个有效期限,当过了这个有效期限,就失去了价值。如某单位所保存的档案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得到的档案,当问题解决,这个档案就没有其价值。第二,档案具有内向性。由于大部分档案是单位内的文献资料,因而对外界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图书、情报、档案三者都具有其局限性,但将三者结合后,这些局限性就得有互补解决,因而对图书、情报、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具有其现实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
2.5 形成统一系统
贝塔朗菲定律中表示:整体属系统的属性的功能往往大于鼓励系统的功能。这一句话和众人拾柴火焰高具有相同的道理。将贝塔朗菲定律利用在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中,将三者形成统一的系统,这个系统提供给人们的功能作用往往比单独系统的作用功能大,这里所阐述的意思,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1+1>2。
3 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管理一体化的保障
想要实现档案、图书、情报的一体化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但在建立管理系统中,虽然档案、图书、情报具有诸多相似性,但毕竟它们各分门别类因而在建立管理系统中,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经过分析讨论,采用科W合理的指导方案实现对档案、图书、情报的统一管理。如建立联合目录,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使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源互补,提高利用用率。
实现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离不开基础设施。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应当利用计算机,以计算机提供的通信系统为支柱,利用各种自动化管理设施(包括输出输入设施等),实现对档案、图书、情报的统一管理。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是实现图书、情报资料、档案管理一体化的条件。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具备了档案、图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协调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信息建设的需要。
4 加快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应用的对策
4.1 改变传统思维,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争取领导的支持,将图书、档案、情报三项工作合并到一个部门,行政上要统一管理。从具体业务人员角度上,要消除思想局限,在思想上要明确实现档案、图示、情报的统一化管理是时展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实现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制度统一的工作规范
在统一管理档案、图书、情报时,要从三者全局出发,制定统一的规范制度,既要实现对三者的统一管理,又要实现对三者的独立管理,加强三者的横向、纵向、交叉联系。只有根据档案、图书、情报三者的特点和联系建立起来的统一管理系统,才能实现一体化管理。在运作管理中,也才能实现三者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发展。
4.3 建立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各项技术是保证档案、图书、情报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以软硬件设备为基础,以计算机提供的各项功能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一切可以实现档案、图书、情报共享的物质条件,确保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能顺利运行。
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具有诸多优点,它实现了图书、档案、情报的互补联系,节约了文献的重复投入,使信息可以实现高效、高速的利用。
除了以上,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更避免传统管理方式中的重复操作,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可以促进图书、档案、情报管理向现代化发展。
4.4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通用型人才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需要一支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通用型人才队伍。这一支通用型人才队伍除了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水平,掌握档案、图书、情报的相关理论资料,只有这样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后盾支持。
总之,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系统是时代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系统不仅使传统中的单独、分散管理得到统一优化管理,更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使投入的各项资源都得到最大化利用。这对于经费和人力资源都比较匮乏的单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伟.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探析[J],情报探索,2007(8)
[2] 张芳霖.信息时代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3(3)
一、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概述
1.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移动是相对于固定而言,区别在于人或物在实体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状态。移动环境是指人或物处在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移动信息环境是指移动环境中人们可以兼而从事信息活动的空间环境。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是基于现代移动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1]
2.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特点
希奥等人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特点归纳为泛在性、个性化、灵活性和广泛传播。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服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移动性”服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更受益于跨越各种环境的可定位性、移动性、个性化等特征。
3.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固定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相比,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一、信息服务内容是信息用户接受与利用的对象,是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移动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与固定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相比,一般与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密切相关。相对于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手机等移动终端能“知晓”用户,极大方便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服务。第二、信息服务者是信息服务的主体。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的信息服务者与其他信息服务并没有什么区别。第三、信息服务系统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平台。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两大基础设施,既有以WLAN为主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有以3G、4G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第四、信息用户是信息服务的对象,是信息服务内容的接受者和利用者。移动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因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新的特点。用户在移动环境下信息活动的时间特点和空间特点都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五、信息服务策略是指信息服务中的服务方针与方式等,是改善用户体验实现信息服务效能的必要条件。
二、当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服务存在的问题
1.很多高校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能够方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在发展移动互联的过程中存在着意识淡化与意识偏离的现象,有的高校以为移动互联网只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所以开发移动互联的积极性不高。
2.很多高校在发展移动互联过程中没有将学生信息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起来。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发运用了移动互联网,但是,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而只是移动互联的运用“初级阶段”。
3.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学校的有关制度和相关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到学生中间。由于人员配备与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学校很多的实效性信息不能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公布,限制了移动互联的全方位服务性。
4.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目前处于空白。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也是受到移动互联网影响最大的群体。一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获取动态信息的平台,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在由静态向多元和动态转变,并能够快捷获取动态即时信息。二是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可移动性。现今大学生只要通过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即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三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与安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广交天下的平台。但目前各高校仍未使用互联网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使高校学生在信息了解、掌握及处理方面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学生的管理与服务。[2]
三、建立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几点思考
第一、转变思维方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主体作用
学校有关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有必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对于移动互联的局限性思维,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化的优越性。因为,移动互联不仅仅方便学生的购物与交流,更能大大改变学校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实效性。
第二、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综合服务性
很多人都以为移动互联网是方便人与人的交流、合作,聊天等,但是很少有人想到移动互联更能扩展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高校可以将有关学生管理的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定期在学校内部的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公示与公布,这样便于学生熟悉与掌握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的相关事项。比如;学校可以将学生成绩的查询、各类需要学生申报填写的项目等等公布在移动互联网上,以方便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了解与掌握。
第三、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实效性
高校有必要从技术、人员配备与管理和故障维修与服务等方面对移动互联进行综合改革与提升。高校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化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定期对校内移动互联网进行综合管理与推进改革,将传统的办公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在移动互联上充分体现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更方便的广大学生;大大增强了学生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送递的及时性,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
结语
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基于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到来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利用信息成为可能,它是一种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更为广大高校学生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浏览信息不再局限于报纸和电视,信息的交流也突破了地域、文化以及时间的限制,信息传达的速率发生了质的变化。网页作为互联网的基本单元,优秀的网页设计是互联网用户舒适浏览信息的首要前提,古网页设计者在设计网页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在信息传播的同时,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网页设计的构成元素
1.文字的编排
文字是网页设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元素,相比于其他视觉元素更易于辨识和理解。文字编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网页的整体效果。在网页中,文字的作用主要是传达信息,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在编辑文字时不应过于复杂,最好简单易懂,同时注重页面的整体效果。最重要的是,文字的编排和设计要与主题相契合,如历史文化方面,字体应带有一种古朴的风格;政府教育方面,应注重文字的规范性;旅游娱乐方面,文字编辑可使用轻快的风格等等。
2.图片的运用
图片是网页设计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能够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视觉上的信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图片既拥有色彩的艳丽,又拥有文字的锐利,能够起到比文字更深刻、形象的作用。在网页设计中,图片往往是网页风格表现最具决定性的元素,优美的图片是吸引用户点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网页设计者在进行网页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要求合理的选择图片的大小、分辨率以及对图片进行适当的优化,以符合主题内容。
网页设计中的审美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事物的欣赏观念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对美的追求的本质是不变的。作为网页设计重要的一部分,优美的页面会给用户营造视觉上的盛宴,故网页设计有一定的审美原则。
1.总体协调,局部对比
网页设计中,图片、文字以及色彩之间讲究平衡,在视觉上看起来自然合理,最好用简洁的页面凸显出内容的质感,设计者根据题材风格选取合适的色彩填充,达到静态和动态间的平衡。此外,局部内容互成对比,凸显出中心主题,让浏览者在视觉上找到平衡。
2.富有节奏感
在音乐领域,音符讲究节奏和韵律,在网页设计中同样如此。互联网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如果网页像音乐符号那样跳跃出来,会带给观众更加美好的体验。
网页设计中平面视觉传达的局限性
1.被动选择
人们在浏览网页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网页,很多信息很容易被浏览者忽略,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被动性。在这种情况下,网页的设计是挽留住人们视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网页设计者具有较高的技术。
2.版面的局限性
网页设计由于受限于计算机本身的容量,设计者在进行版面设计时往往由于空间的限制而使得平面设计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在视觉上无法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力。
3.技术要求较高
优秀的网页设计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必须对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对于平面设计者而言,全面掌握计算机语言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而对于计算机人员,在平面设计和创新方面又不够专业。因此,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优秀网页设计人才相对匮乏。
提高网页设计中视觉信息传达有效性的方法
1.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在网页设计中高效的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促使页面版式更加美观,音频效果更加逼真,整体色彩更加协调。除此之外,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浏览者更加便利了解网页的基本信息,在各方面提升用户的浏览网页的舒适感。
2.增加互动性
提高人们的参与性,使用户在互联网的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促进用户更深层次的了解网页。例如:运用三维动画技术,让用户在观看虚拟产品时产生逼真的感觉,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识,使页面更具视觉感染力。
结束语
一、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中的生存危机
如今,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不仅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逐渐改变和颠覆了人类过去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诸多的新兴媒体之中,网络视频可以说是传统电视的最大挑战者和颠覆者,“电视为王”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电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发明,具有声画合一、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形式以及不易保存的特点。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视频不仅拥有电视媒介的诸多优点,更打破了传统电视线性收看模式的局限性,具备了开放性、海量性、可选择性、易保存性、互动性、深度性等特点。正是由于新媒体的上述特点,新媒体的“影响力”才会如此巨大。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2.1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视频网站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新媒体要想打破传统电视的局限性,弥补传统电视网站的不足,适应新媒体环境而产生的,就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具有受众主动性、交互性的视频网站。首先是视频网站作为电视媒体迎接互联网时代变革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具备独立的品牌意识,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品牌;其次是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节目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以高质量的综艺节目、电视剧以及独家花絮内容来吸引观众;最后要摆脱官网、门户资讯网形式的制约,从用户体验出发,注重网站页面的视觉效果,提升网站的便捷性和服务性。
2.2利用移动终端扩大用户体验
2013 年以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网民的规模持续扩大,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加入移动客户端竞争的行列,智能手机、平板已经成为网络媒介传播的重要终端。然而,在众多传统媒体运作的 APP 中,能够成功吸引用户下载并留住用户的实属凤毛麟角,这也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想要在众多的 APP 应用软件当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除了APP 应用的内容,还有用户体验。截止到2016年8月底,山西长治广播电视台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平台的性能和细节,已开通“长治交通广播”、“I长治广播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是“长治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已经达到5万多人,最高阅读量可达10万多次;“I长治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视频再现观看功能,“长治新闻”的重点报道、主题报道均可通过手机微信随时进行阅看,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缺陷。
2.3利用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电视节目
纵观国内的电视电视媒体格局,省级卫视视的博弈日益灵活和精彩,各省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谋求自身更好地发展,纷纷引进海外电视媒体的模式,节目形式虽然丰富精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和创新不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寻求电视综艺的灵感。弘扬中华优质的传统文化,打造优质有内涵的电视节目吸引观众才是电视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
2.4以资本、产业化为引领开拓媒体生态发展
“累死了自家的牛,耕好了别人的田”。面对新形势,传统电视媒体急需找准发展的新增量。2014年,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旗下两大上市公司东方明珠与百事通强强重组,拉开了SMG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融合模式l展的序幕;2016年10月22日,第23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海口开幕,近千名广告客户和媒企代表竞相观礼,“一票难求”。“不明生态下的护盘、透明法则下的保值、光明未来里的融合”,使得以资本化、产业化为引领,做大做强电视媒体生态产业,展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三、结语
在新媒体势如破竹袭来的大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阻力,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电视在转型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少障碍,作为电视媒体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全新思考。如今的电视观众注意力远没有以前集中了,第二屏幕争夺了原本支配给电视的时间。电视媒体若想巩固自身应对挑战,要主动融入新媒体,打破媒介界限。
参 考 文 献
1 引言
随着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以及Google公司的安卓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人们被其不知不觉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极其精彩的世界。通过手机、平板的使用,我们都会想到我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正事”:从前,我们都是在固定的书桌或电脑旁,盯着看着那些档案文件,但现在不一样了,拿着苹果或安卓的手机与平板电脑,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入我们的档案管理系统,参与档案的管理与应用。这,正是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对于管理人员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档案使用人员,他们又如何通过手机或平板方便地检索、使用我们的档案数据库所有档案内容?
2 基本概念介绍
2.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指3G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和传统互联网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网络技术整体,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专家都未曾预料到的。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在日本和韩国,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国,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也极其迅速,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而急剧上升,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让我们的工作或生活变得更完美。
2.2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最早是Google提出来的概念,但目前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网络应用理念。云计算,就是把大量的计算任务从用户终端集中到互联网服务器的“云端”,计算任务通过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技术由多台网络服务器共同完成,然后把运算结果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天生就是在一起的,对于一款手机或平板电脑而言,其运算性能毕竟有限,如果完全依靠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在涉及大量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时候会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它必须要有云端的支持。目前,我们所熟知的网络巨头Google、Baidu、QQ这几家公司,其主流应用和服务都采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技术框架。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特点
在目前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阶段,利用传统办公网络环境的档案管理方式,由于自身空间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实时的、迅速的管理要求与查询需求。针对档案管理与服务特点,量身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版本的档案管理系统,将可以更方便地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文件,并随时随地提供给用户进行有效的利用。
首先,移动互联网能够让管理者与用户都享受便捷的使用方式。任何级别的管理者或普通用户,只需通过任何联网的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登陆系统,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自由管理与调阅档案资源。对于开放档案,使用者可以直接进行下载使用,对于受权限控制的档案,则可以在网上根据用户帐号,使用相关电子签名后,根据严格的管理与使用流程进行处理。目前,通过移动云平台功能,完全能够实现手持终端对多种的数据库类型,以及各种不同格式文档之间的兼容处理,使得WORD、EXCEL、HTML 、PDF、TXT等版式文件以及WMV、MP4、WMA、MPEG等多媒体文件都可以在各种类型终端、包括移动终端上正常处理,无需担心一直以来所受到的档案文件格式兼容性问题的困扰。
其次,移动互联网所独有的数据推送服务,将把从前由应用者提取才可以调用档案的操作模式,改变为网络系统主动向应用者推送系统的推荐信息。除了建立公共信息的推送服务,我们甚至可为用户开展个人信息定制推送服务。比如,根据某档案用户个体所关注的档案内容,设置“年度为2012年、包含‘党代会’” 关键字的相关订阅条件,让档案管理内容中出现符合订阅条件的档案文件时,档案管理系统会自动提醒当前档案使用者有新的订阅信息出现,并选择性地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主动为用户推送信息数据的全新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系统中用户被动查询数据的应用模式。
移动互联网版本的档案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档案管理的局限性,可以很好地扩大档案使用过程中原本被限定的有限空间、时间、服务范围等,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效率。
4 移动互联网之档案管理系统面临的挑战
诚然,移动互联网还是有必须要认识到的缺点:首先是网络带宽问题,理论上讲在3G时代宽带似乎不再是问题,但其稳定性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无线移动网络的数据载体不再是有稳定连接的有线信号,无线电波因为其覆盖局限性、易受电磁干扰的特性,移动网络可用性及信号质量与有线网络有很大差距。这也正是我们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网络经常不顺畅的原因。
本文作者:李伦工作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代码、市场和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社会规范、市场和代码在网络社会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但由于网络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上网络自身的特点,这些规范力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各有千秋。限于讨论的专门性,本文旨在强调网络道德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不妨通过分析法律、市场和代码在规范网络行为方面的局限性,突出网络道德的独特作用。事实上,德国学者恩格尔曾分析了技术、法律和市场等方面在解决网络问题时面临的困境。[3]第一,法律的局限性。由于法律本身的特点和立法技术上的困难,加上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内质,以及法律的国际应用的障碍等因素,法律面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常常显得有些被动。众所周知,法律本质上属于反应性的规范力,一般仅对业已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例如,对网络隐私问题而言,法律难以做出预先的制度安排,法律体系中常常出现空白。法律也常常是保守的。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具有很高的权威,一旦立法就必须严格执行,因此立法很谨慎,立法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只有当问题充分显现出来后才会论及立法。法律也具有异乎寻常的稳定性。法律的权威来自它的稳定性,朝令夕改无法建立权威。这种权威性恰恰导致了它的局限性,使它无法及时对网络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做出反应。法律的反应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等特质在发展速度异乎寻常的网络社会中难以及时快速发挥作用。更具挑战性的棘手问题来自法律的效力问题。每项法律都有其特定的效力范围。以地域效力为例,法律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超出该地域则没有法律效力。网络是一个国界模糊的全球一体化空间,这种结构使网络无法按各国领土份额进行分割,而各国享有领土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由于领土对网络的作用极度弱化,民族国家的法律在处理网络问题时常常有些力不从心。[3]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决定了一个国家不能将自己的控制目的和控制手段强加给他国,也限制民族将本国法律用于处理超出本国领土范围的跨国问题。同时,由于各国制订法律的标准不一,控制手段不尽相同,这就给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规避本国法律提供了可趁之机。为了寻求比较宽松的法律环境,人们可能设法避开较为严格的本国法律,到相对宽松的外国法律中寻找避风港,公民逃避本国法律控制的机会大大增加。第二,市场的局限性。毫无疑问,市场仍是规范网络用户和网络企业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许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质,市场的规范力在网络中有时难以如在现实社会中那么奏效。网络中流行“免费”文化,在网上无需付款就可以获得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资料和信息。因此,在电子商务运行中,常常容易导致以网络“免费”文化之名,行不正当竞争之实,假借“免费”打击竞争对手。网络中也流行“眼球”文化和“浏览”经济,点击和浏览成了网络社会的通货,通过点击网站和浏览网页就能获得回报。因此,市场对用户行为的规范力下降。另一方面,有些用户可能出于无政府主义的动机,惟恐天下不乱,或为了向他人报复泄愤,或以恐吓他人为乐,即使为此花些钱财也心甘情愿,市场规范在这些人身上效力不大。仅仅以市场来规范用户的行为,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网络中存在许多损人不利己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对网络内容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而言,网络用户的注意力成了许多他们营运的最高业绩,为了争夺“眼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惜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沿,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惜迎合用户的某些趣味,市场机制因此在网络企业中产生畸形的作用。第三,技术(代码)的局限性。网络社会是基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形成的,与现实社会的调控方式相比较,网络社会似乎有着鲜明的技术调控的传统。自网络建立以来,人们就对网络社会的技术调控情有独钟。这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尤为突出,人们总是对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技术给予极高期望。即使网络社会的调控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人们对技术调控的热情也丝毫未减。然而,由于网络技术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漏洞性等特点,技术常常难以克服自身带来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严重影响网络文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骇客技术、病毒技术常常比“正统”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形容这一技术较量的态势一点也不过分。我国著名反病毒专家王江民承认,反病毒专家没有病毒炮制者的技术水平高,查杀病毒、防病毒技术本身的特点使自己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发展速度总是滞后于病毒技术。他指出,“编病毒的人多,反病毒的人少,几个反病毒专家的思想怎么能够和数不胜数的编病毒人的思想相比。另外,编病毒在暗处,反病毒在明处,所以,我们不可能超越他们,也无法知道他们正在琢磨什么怪招法。”[4](P477)多种因素导致防病毒技术发展滞后,使查杀病毒技术成为一种典型的被动性的和反应性的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网络技术似乎更富有“人”性。其他技术一般是建设性的,即使有防御性的,也多是技术防御性的。网络技术有建设性的,也有防御性的,但防御性的技术比重更大。在这些防御性技术中,大部分属于防人的防御性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占有很大份额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杀病毒技术、过滤技术、防火墙技术和加密技术,实质上都是“防人”的防御性技术,属于“防人术”。我们不妨以最引人注目的防火墙技术为例说明之。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是设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一道屏障,用来阻挡外部“火情”对内部网络的影响。防火墙的职责就是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策略,对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交流的信息、数据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予以放行,将不符合要求的拒之门外。防火墙技术在规范网络行为方面无疑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人们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突破防火墙。
网络道德: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元规范力
莱斯格认为法律、社会规范、市场和代码是网络行为的四种规范力,我们在上面分析了法律、市场和代码的局限性,那么,在莱斯格所阐述的规范体系中,道德起什么作用呢?著名网络伦理学家理查德•斯皮内洛(RichardSpinello)认为,莱斯格把道德包括在“社会规范”的范畴里。也就是说,道德作为莱斯格所讲的“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是一种独立的规范力,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网络道德能够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网络道德的特点、网络社会及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其他规范力如代码、法律和市场在网络社会中的局限性。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下两个方面的因素。(1)代码、法律和市场在网络社会中的规范作用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人们期望作为一种独立规范力的网络道德能够在网络社会中发挥其独特作用;(2)网络道德作为一种渗透性的规范力,可以规范代码、法律和市场等规范力,从而使代码、法律和市场充分发挥其规范作用。第一,网络道德作为一种独立的规范力,可以弥补其他规范力的局限性,在网络社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网络道德之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自身的特点,而且还在于网络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电子商务目前所处阶段的特点。道德居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依靠风俗习惯、流行的态度、公共舆论等因素,通过调节内心来调节人的行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指导人们的行动,在网络社会中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网络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法律、市场和代码等规范力尚处于发展阶段,难以及时应对各类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担负起道德责任,也就不必等到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不必等到新技术的出现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就能及时规范自己的行为。诚然,就像网络的建立源于技术一样,网络文化新秩序的建立,也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网络文化和电子商务不只是技术的架构,而是人的社会,人的文化。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克拉克曾指出:“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5](P162)要解决网络问题,建立网络新秩序,形成和谐网络文化,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始终是关键。只有当人有充足的自觉意识时,问题的辨识和解决才会变得容易。互联网源于技术,但它已远远超出技术的层面。正如国际互联网的创始人瑟夫、克拉克、卡恩、克莱因罗克和罗伯茨等人在“互联网简史”一文中所指出的:“互联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在不断地变化、调整。然而,互联网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技术上的进步,而在于人类如何对待这些变革。”[5](P162)也就是说,如果互联网发生了问题,将不在于缺乏技术或者缺乏动力,而在于我们对待网络变革的态度。美国《未来学说》杂志曾指出,想通过技术或常规执法途径减少电脑空间犯罪的前景将是暗淡的。迄今为止,所有的高技术办法几乎立刻遭到骇客的反击。真正值得担心的是,这些新技术是否总是掌握在正义的力量手中。如同任何系统最危险的因素是人一样,网络安全最终也在于人的自觉维护和管理。要建立和谐网络文化,政府、网络媒体、网络服务商、网络内容商、电子商务网站、网民都应自觉承担起各自的网络道德责任。第二,更为重要的是,道德作为一种渗透性的规范力,对其他三种规范力起着重要的规约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是其他规范力的规范力,即元规范力,一种终极规范力。正如斯皮内洛所指出的:“它应当是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为个人行为和组织政策划定边界。它应当指导和协调法律、代码、市场和社会规范的作用力,确保其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慎重、公平和公正的。”[2](P7)作为一种元规范力和终极规范力,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法律、市场和代码等规范力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和辐射影响,在规范网络行为方面起着结构性的和指导性的作用。正如斯皮内洛所指出的,道德“应当指导和左右代码、法律、市场和社会规范发挥其规范作用的方式。无论在现实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人类繁荣的价值是人类行为至高无上的规范。”[2](P6)下面我们不妨以“代码”为例,阐述道德如何规范“法律”、“代码”和“市场”等规范力的方式及其价值。斯皮内洛认为,编写规范人类行为的代码有负责的方式,也有不负责的方式,负责的编码方式与自主这一核心价值密切相关。例如,电子商务网站为了增加被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概率,常常将网页的关键词设为最流行的搜索词,而这些关键词与其销售的商品毫无联系,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不诚实的滥贴标签的行为。斯皮内洛强调,“编写程序或制定法律来规范网络空间的人应当把伦理规范作为指导。代码编写者必须要足够的负责和谨慎,才能把蕴涵自主和隐私等基本道德价值的结构整合到崭新的网络空间架构中。而且,政府对网络空间的管理一定不能屈服于某些诱惑而强加过分的控制。管理者也必须接受最高道德标准的指导,尊重基本的人类价值,如自由和隐私。代码本身是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力量,如果它不能够被适当地编写和管理,那么它肯定会威胁到这些价值的传承。[2](P7)因此,网络道德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表现在它对“代码”这一规范力的规范作用,道德是代码能够正确发挥其规范作用的元规范力。由于问题讨论的专门性,我们在此着重强调了网络道德之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像技术、市场和法律等规范力有自己的效力域和局限性一样,网络道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伦理学家们也早已认识到,道德决定论和道德万能论是极其错误的。但是,道德作为规范人的行为的法则拥有其他规范力没有的独特之处。需要强调的是,网络道德之于网络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并不仅仅因为法律、市场和技术等规范力的局限性,即使技术、法律和市场等手段日益健全有效,网络道德仍将拥有其独特的作用域和现实意义。
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是低成本、差异化以及专业性为主,这种竞争战略主要适合短期战略,但企业长期发展必须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必须能够与互联网公司所经营的品牌具备匹配性,以及技术性等。而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往往属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保证质量的同时,以低廉价格吸引客户,这是属于一种市场的恶性竞争,往往价格过低的情况下就会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差异化竞争战略是基于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这在互联网行业,往往是指更好的用户体验或者是更具备吸引性的产品,但这种差异性往往也会造成排他性,互联网行业往往属于战略联盟关系,这种差异化的用户体验短期内会获得较大关注度,但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却从合作变为竞争关系;专一性的竞争战略则是提供某一类产品或服务,对象也是某一类特殊人群,但这样用户数量小,产品使用范围狭窄等问题以外,容易让产品本身的体验用户转向使用其他产品。这三类竞争战略都是短期维护企业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会使企业发展势头减缓,甚至是企业出现倒退状况。
二、互联网发展的新竞争战略
上文通过对低成本、差异性以及专业化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继而阐述其战略的缺失性,并提出新的竞争战略。由于互联网企业不同于传统行业,该类企业具备一定的服务性和技术性。因此对于该类技术型产业应该是产品与用户具备高匹配性,同时原创性产业能较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关注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也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高匹配性的竞争战略
高匹配性战略主要是指用户与产品的匹配性,但单一选择往往会损失大批用户,关键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户的多样化选择。而用户的选择不仅在于多样化,更在于迎合时代潮流下的正确选择,互联网带来的海量化信息,也会给用户带来选择困难症,需要企业根据用户的购买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固定商品与用户的高匹配性。根据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的用户商品可以分为三个较高匹配性,包括商品类、服务类以及信息类,而这三类的匹配度较高的用户则是电子商品的购买者、服务类产品使用者(即工作类、交友类等电子服务平台)、信息类如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将用户与产品建立一定匹配平台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某类用户的产品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高频率使用者的需求改进产品。
(二)原创产业的竞争战略
原创性产业主要是讲究产品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对于互联网下的信息服务类行业就要求其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其内容的新颖性往往能更迎合顾客的需求和吸引其注意力。互联网的变化性高于传统行业的几十倍,从单纯的信息服务、到电商式的跨界竞争,以及实体行业与互联网的跨界合作等,互联网产业每天都在变化,都在迎合顾客的需求。而互联网下的原创产业主要是信息类、服务类以及商品类,而信息作为互联网的主打产品,应该事先信息组织的原创性、原创信息的产生,以及对社会化信息分类标记的原创性。其中简单对社会化信息分类标记进行阐释,社会化信息的分类又称为社会化标签,主要是对包含网页、图片以及视频中的数字或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类,这种对社会信息进行分类的方式就被称之为社会标签。
(三)关系产业的竞争战略
2网络营销的优势和劣势
2.1优势
2.1.1可降低企业成本
在互联网中,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可使自身的供应商数量飞速提升,且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企业在网络中的销售份额较大。通过网络宣传产品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广告投放费用,使直营销售渠道的开拓更加简单,且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可使电力企业直接与用电客户沟通,从而节省企业的通讯成本和业务人员差旅费用。
2.1.2可提升客户满意度
信息化网络营销的发展增进了用户与电力企业的联系,从而可更快地解决供电中遇到的问题。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与企业的沟通较为困难,而在信息化网络营销中,客户与企业可在互联网上交流,提高了双方沟通的效率,轻松实现了企业与客户的一对一服务,从而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并为全程化的营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1.3可提升客户的集中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可通过网络平台向客户介绍电力业务的办理流程,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查询相关的业务信息和缴费,解决了电力企业的服务具有局限性的问题,且这种零距离、全天候的服务可使用户更加了解电力公司,从而塑造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
2.2劣势
2.2.1欺骗性
由于网络信息的具有随意性,所以,网络信息的内容杂乱。目前,我国仍未对互联网进行完善的法制管理,易导致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中遭受欺骗。
2.2.2局限性
有些企业在建立网站后并未有效管理和实时更新网站,导致其产品不具有时效性,进而导致网络营销具有局限性。
2.2.3安全性低
由于现有网络病毒的泛滥,网络的安全性较低,增加了企业网络营销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积极性。
3电力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
3.1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具有垄断性,导致电力企业脱离了服务型企业的本质,营销人员将传统营销的习惯带入到了网络营销中,对待用户的态度较差;还有一些电力网络营销人员未准确地定位自身的角色,使电力网络营销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3.2营销人员的竞争意识较弱
由于传统营销模式对电力市场的垄断,电力企业不关注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电力网络营销持放任自流的管理态度,未意识到网络营销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新能源在网络上的销售给电力市场造成了冲击,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对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
4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的建立
4.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在企业内建立智能电网框架,并发展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使网络基础设施满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使网络营销获得更好的发展。
4.2系统规划网络营销,制订营销策略
由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存在竞争,所以,电力企业比较重视传统营销模式,在网络营销模式中缺乏系统规划,导致网络营销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网络营销的发展中,应考察现有网络营销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走向,分片管理网络营销区域,保证电力网络营销的稳定实施。在网络营销市场中,市场主体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详细考察市场,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制订符合市场发展前景的网络营销策略。
4.3培养复合型的营销人才,塑造企业形象
目前,电力企业营销团队中缺乏懂管理、掌握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且很多电力营销团队的业务水平较低,因此,要加强对电力营销人员的培训。此外,电力企业要注重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是因为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是电力企业中新发展起来的营销模式,因此,要注重互联网上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人员服务素质的培养。随着网络信息的扩散,主动咨询的用户会逐渐增多,其需要网络营销人员耐心的讲解。由此可见,营销人员的形象是电力企业形象最直观的体现。
4.4网络营销模式下价格的制订
电价主要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三种。供电公司无权调整电价。为了加强对电力资源的结构配置,电力市场开展了发电企业发电权的交易活动,电厂可置换电量,并制订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接入权交易规则,电力用户可通过智能电网信息平台参与分布式的电源竞价活动。
抓住互联网新形势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四屏的关键词。大家都知道行业整合是趋势,整合已经形成了规模,而且还有很多寡头。现在这个行业实际上处于一个竞争较为白热化的阶段,从过去400家的视频网站到现在剩余的十多家成规模的视频网站,大家在拼什么呢?有没有很多的差异化呢?这十多家视频网站里有一半都是有大平台支撑的视频网站,而不是自身有很强差异化的视频网站”,谈到视频网站的竞争,王宇鹏还提到了“拼爹”的概念。
视频行业中一直坚持的理念和原则,例如用户体验、技术创新等正在逐渐边缘化。更多的是拼资产、拼烧钱。王宇鹏介绍说:“优酷的市值40亿,搜狐20几亿,百度将近500亿,腾讯如果用港币来说将近7000亿。所以,这些平台是不差钱的。当然,他们的视频网站还处于烧钱阶段,而不是挣钱阶段。”
一些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受到了很大冲击,比如说报纸在互联网出现后就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互联网有海量性、及时性和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还可以互动。那么电视会不会像报纸一样呢?在一线城市中,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看电视,或者看得越来越少。
但王宇鹏认为电视不会走报纸的路,因为电视有几点是互联网视频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其一是电视的制作能力,再有就是电视的展现形式对用户需求来说很极致,在客厅中也能够让用户体验到影院的观看效果,这点很吸引人。在这种思考下,风行网认为电视和互联网是融合的形式,而且目前在国外还形成了互联网电视的概念。
去年3月,风行跟中国第二大媒体――上海文广,以及旗下的百事通集团形成了战略合作。风行看重的是协同效应。一方面是怎么能联合起来制造内容,怎么制造既适合电视又适合互联网的内容。另一方面,风行认为怎么真正做到跨屏营销,也就是四屏营销;怎样从视频给电视互补,从而真正融合、真正统一,然后产生很强的营销价值。
台网融合,打造第四屏
王宇鹏认为,台网融合从对电视价值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的创新,第二阶段是内容的升级,第三阶段是品牌的融合。从产品创新上来说,就好像互联网和报纸一样,把报纸放在互联网上满足了很强的用户需求。
“我们可以把上海的地面频道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不管是PC还是手机。上海一共有大概十几个地面频道,像五星体育、第一财经、新尚、新娱乐和艺术人文等,他们的制作能力非常强,但他们有一个局限性――出不了上海,他们做的东西再好也只能在上海看”,王宇鹏分析说。
针对电视存在的局限性,台网融合可以将电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这就形成了产品的创新。例如综艺节目可以进行多屏互动,甚至通过创新的形式实现用户互动,使电视从一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观看的形式变成一个无处不在且无所不包的展现形式。
缺点有:1生命周期短,人们读报时倾向于快速浏览。2干扰度高,许多报纸因为过量的信息显得杂乱不堪。3产品类型限制。4注意度不高,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竞争大。5阅读完整率低,由于现在网络媒体的兴起和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读者选择余地多。
网络广告的优点有:1传播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2费用低廉,由于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绝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3成交效率高,广大百姓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大多是被动接受,并无多大兴趣,因此也不会产生多大印象。但在网络广告中,大多数人是抱着求购的愿望来的,成交性很高。4多媒体动感,网络广告是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广告,观众对其印象将更深刻。5针对性强,网络广告的受众是年轻、有活力、受教育程度高、购买力强的群体,网络广告可以帮你直接命中最有可能的潜在用户。
缺点有:1覆盖率低,网络的覆盖率不高,计算机并没有普遍。2供选择的广告位有限,每个网页上可以提供的广告位置是有限的。3创意的局限性,网络广告现在最常用的尺寸是468*69,相当于15*2厘米左右,要在这样小的广告空间里形成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广告创意。
传统广告有地区的局限性,网络广告有人群的局限性。传统广告地区性效果强于网络广告,网络广告全面性效果强于传统广告。传统广告的针对性不是很强,网络广告面广,针对性可以较强。传统广告的制作成本较高,网络广告的有效期长。传统广告没有直观性的东西,网络广告有视频和相关宣传片可以做。
网络广告影响经济,经济也影响着网络广告。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网络广告,这个曾被称为整个互联网行业投资“避风港"的领域,也正感受经济风暴来临前的不平静。到目前为止,互联网行业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仍然是广告。随着全球网络广告市场得以迅猛增长,在数以亿计的网站中,广告需求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网络广告由于具有更高的定向性、用户参与程度以及更容易衡量的广告效果。对于广告客户而言,他们面临着提高广告经济性的压力。同样数量的资金投放到网络广告上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在网络广告上投放较少的资金可以获得与其它媒体相同的效果。
而中国网络广告还在起步阶段,国本土搜索引擎巨头百度近日了其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放缓之后,百度本季度营收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环比增长率也出现大幅提升。良好的业绩在资本市场上也得以反应,百度股价今年4月份重新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突破300美元,且今年第二季度大部分时间均维持在300美元之上。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上网打开优酷土豆酷狗等软件,必定会跳出网络广告,而且还不能跳过,想跳过广告必须得会员。虽然是有些强制性观看,但确实很有商业头脑。而现在互联网行业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随着全球网络广告市场得以迅猛增长,在数以亿计的网站中,广告需求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可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广告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呢?
1.网络广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不少局限性,要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扬长避短。网路广告并未完全普及,所以不该把眼光只放在网络广告上还要注重传统广告,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会取得令人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聚美优品富有创意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理念,不仅仅在网络平台做广告,也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做广告,甚至还把宣传手册发放到校园里,效果当时是出人意料的好。
2.建立和完善网络广告监测制度,网络广告正蓬勃发展,其中也充斥着许多漏洞。被不少不法分子抓住漏洞进行商业欺诈等犯罪行为。而网络广告要想健康长久的发展必须得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测,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管理,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技术的创新设备的完善,实现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使网络广告走上一条健康规范公平竞争的道路。
3.多渠道宣传网络广告,提高网络广告的受众。由于我国互联网普及程度不高,网络广告受众具有局限性。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广告的宣传等,提高其知名度和点击率。
网络广告在我国起步晚,是一个新兴的广告市场,因此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壮大,潜在市场巨大发展前景看好,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陈绚.网络广告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程士安.网络广告的价值体现.
[3]林升栋.国内网络广告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