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目标定位
(一)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薛天祥在《研究生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就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叶绍梁定义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或探索性)、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直接性”、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性”等特征。
罗尧成认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3]。三个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目的:1.学术性。在目标追求上,培养学术性人才,即培养掌握系统专业学问的人才。2.探究性。是以探索和研究为特征的一种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指导研究生如何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3.创新性。研究生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专门学问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上追踪学科前沿,创造新理论、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新现象,达到学术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
如上述,研究生教育要回归本质,应当以“研究、探究”为主要任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也应当回归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实施及论文撰写。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围绕着“研究、探究”展开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其基本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课程学习是根据设置的课程进行必修和选修,因此,课程设置既是课程学习的菜单,也是课程学习的“技术路线图”。
梁启超先生认为,学术既要学习专门系统的知识,又要掌握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方法,运用于实践。首先,研究生课程学习面临着增进知识,拓宽以前较窄的知识面,加深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还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做出创新性成果才是最终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传授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引导研究生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也就是说,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有意识地与“研究、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特点
(一)专业基础良莠不齐
首先,一般的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的生源较少,结果是面试和录取的研究生以调剂生为主,而且相当比例是报考专业相近调剂生。其次,由于硕士研究生扩招,跨专业考硕学生增加,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属于社会科学专业,“应试”的成分较多,跨专业学生比重相对较大。
调剂和跨专业最终的结果是录取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基础良莠不齐。跨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不系统,对学科的研究方法不熟悉,在进入新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本专业或专业背景相近的考生较为系统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学科研究方法前沿理论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进入硕士阶段后,可以立即进入高深层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科交叉利于创新
跨专业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够将原专业与新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等结合,容易取得很好的创新效果,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运用,能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研究质量。因此,对跨专业的研究生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计划,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不仅可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还能更好培养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
三、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要求一般在36分左右,设置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数的1/3,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6。
(一)课程设置过于统一,授课难度较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摘要:本文就在分析了我国科研经费筹措概况的基础上,为实现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和部门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科研经费;经费管理;科研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53-01
1.我国科研经费筹措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不断改革,在相关事业单位中,科研资金按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资金来源,即是指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的部分,这部分资金是国家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在预算中让事业单位无偿使用的,在事业单位相关科研资金中是主体部分;另一方面是横向资金,这部分资金是指那些来自社会个人或者企业的投资资金,事业单位要和他们签订相关的技术协作合同,并对科研成果的使用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使投资主体能够收回相关的投资成本。这种以国家拨款为主体,个人和企业投资为重要补充的科研资金多元组成模式很好地缓和了我国科技事业进步所需的资金困境。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以提升科研绩效的相关建议措施
2.1加强挣值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对科研项目管理做好明确的项目管理和计划。建立综合的项目基准线,将明确的责任非配到各个相关部门,将成本与进度预测,职能与项目的分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其次,改变科研知识分子不重视科研项目管理的观念,重视成本会计记录。因为科研项目管理的良好进行,不仅可以控制科研项目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其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于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实现物质和科研的合理结合都有一定的好处。最后,科研人员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对于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减少进度和成本的偏差有着重要的作用,科研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分析和应变能力的优势,在挣值管理中这又显得特别重要,所以科研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掌握好科研项目管理的成本和进度以实现外部情况的变化。
2.2加强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之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管理
目前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其一,相关政府规定和新准则的要求存在差异。相关政府对于事业单位政府补助之课题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方面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如有些项目要求列出的科目和名称,在政府颁布的规定和新准则对此的规定中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是因为在政府中卫事业单位划拨和分配科研经费的部门不一。其二,政府补助内容的不全面。政府在对事业单位的相关科研项目的资助中,相关的管理办法也陆续颁布,对于补助的内容也做了较为细致具体的分析,但是并且没有对花费最高的人力资源的劳动成本补偿问题没有做出补偿的规定。其三,未详细规定指出会计科目。政府来款方式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没能详细规定支出会计科目,只是将相关支出纳入当期损益中。这种不明确的规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工作的处理带来难度,会计人员多是将其纳入“管理费用”或“科研支出”等项目中。其四,尚未统一的会计科目与核算科目。因为会计与核算科目在科研项目的支出并未统一,这就给后面会计人员的汇总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在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还要加强对政府补助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贴》在2008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政府补助统一了会计处理方式,而相关事业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补贴进行会计审核,以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具体建议如下: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政府补助值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新准则的要求,统一和完善各项会计统计科目。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协调的工作,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统一的政策,实现政府政策和国家相关颁布的准则之间的协调不冲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方式。其次,完善相关补助列支。在事业单位政府补助的课题科研经费中有很多间接项目的费用并没有包含在资助列支内,其中有关于人力资源使用的补偿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的课题制定出相关的科研经费处理方式。第三,重视政府补助准则和其他准则的衔接如政府补助中非货币性资产的补助形式公允价值的确定准则,要与其他用来评估公允价值的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保持一致。这对于后续会计核算业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事业单位科研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缓解了它们科研资金紧张的困境,但也对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挣值管理的引入和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严格执行能够加强对科研项目进程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促进科研绩效的提高,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058-01
0 引言
精益生产来源并产生于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管理方式下的企业管理的独特思路:从企业的下游――最终用户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来重新安排企业运作的流程,由最终用户开始倒推至源头,以目标成本为目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层层推拉,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将JIT适时生产系统引入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零库存、准时生产,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 但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的导入相对滞后,尤其在管理实践中,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流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准确的把握精益生产的精髓以及对其重点内容的研究, 对我国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推行精益生产的前奏---思想的转变
首先,思想变则行动变,最难改变的是人们的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想让员工改变必须先让员工了解、认可并知道和看到推行精益思想的好处。其次,推行精益生产如同实施其它项目一样,只有领导者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不移地将此项工作推动下去。最后,精益生产的推行不是孤立的精英产物,而是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投资、仓储、物流等的业务全过程,因此也必须是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实效。
2 推行精益生产的基础---5S的推行
5S现场管理是精益生产推动的核心基础。一般分为五个步骤:理论学习、建立组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激励措施。其中以制定5S现场管理实施计划为重点,一般企业5S现场管理实施计划见表1-1。
3 推行精益生产的指南针---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管理就像看病救人一样,首先要找准“病根”,通过成本核算及分析,进而找出成本的重点项目。同时,从“成本中心”下手,制定标准成本,从而让制造单位明确任务目标,进而有步骤、有计划、有对应行动的专案进行成本降低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成本中心是其责任者只对其成本负责的单位,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成本中心的明确划分,推动成本中心责任制,以消除吃“大锅饭”、“自觉管理”、“治标不治本”的模式开展内部管理,使得成本逐步改善。针对公司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比较容易取得成绩,让大家看到效果所在,能更好地激励大家把推行精益生产进行到底。
4 推行精益生产的重要认识---库存管理
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这只是实物库存管理。其实,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第一、企业不重视库存控制。库存控制被简单地理解为仓储管理,除非到了没钱花的时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库存问题,而看的结果也往往是很简单,采购买多了,或者是仓储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第二、ERP软件的误导。一些国产所谓ERP的误导。一些简单的进销存软件被大言不惭地称之为ERP,企业上了他们的所谓ERP就可以降低多少库存,似乎库存管理就靠他们的小软件就可以搞定了。这样就使得本来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库存控制的我们,更搞不清楚什么叫库存管理了。
5 推行精益生产的保障措施---PDCA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的第一个字母, PDCD循环原本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及工具,通过我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以及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PDCA循环的新解是不断推行及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使得精益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台阶。
6 结束语
本文从精益生产的视觉出发,通过精益生产的准备,再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法,找出存在浪费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着重改善,然后提出了对库存管理的正确认知,最后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推行精益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的是企业组织从生产、现场、技术、质量、设备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参与和推行。但企业组织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推行的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我们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条件做到全面铺开,我们只能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成效先行的思想来进行推行精益生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4-0084-03
从2012年开始河北省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省直管县”之后省与县直接“对话”,省对县的资金拨付、信息搜集、监督调控等业务更加复杂,省级财力承担的责任空前增大,其保障能力大小直接关乎改革是否顺利推进。作为一个辖县大省,面对陡增的管理对象数量和迥异的各县县情,省级财力能否满足全省所有市县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调控需要?如何保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有效和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跟上?基于此,本文在评估河北省省级财力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省级财力稳定增长及均衡配置平台,确保省级政府在省管县财政改革实践中能“管得够、管得住、管得好”。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河北省省级财力及政府间财力概况
(一)河北省省级财力总量及人均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省级财力不断提升。2004年河北省省级财政收入为778.33亿元,财政支出为785.56亿元,到2011年省级财政收入增加到3 017.59亿元,增长了近3倍,财政支出增加到3 537.39亿元,增长了3.5倍。但是,河北省又是人口大省,人均财力匮乏。以2011年为例,人均财政收入为全国水平的54%,人均财政支出为全国水平的60.2%。非但如此,其在全国的排名也不甚理想。河北省人均财政收支能力在全国居中下游,财政支出更是倒数三名之列。省级财政保障能力不容乐观(见表1)。
(二)河北省政府间财政收支配置格局
选择从2004年开始进行分析,主要考虑到河北省从2005年开始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这样就更能全面考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河北省政府间财力配置影响(见表2)。
河北省本级财力占比基本上在20%~25%之间,县本级占比在30%~35%左右徘徊,而市本级占比从2004年开始上升,基本在43%左右。这说明,自“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实施以来,河北省财政收入配置格局是省县两头小、市级中间大的“纺锤状”。这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设计初衷“做大省级、做小市级、做强县级”所要求的“哑铃状”格局大相径庭,甚或是渐行渐远。这与扩权强县的改革趋势、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与“省直管县”背景下提升省级财政保障能力的现实需要都是背道而驰的。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省级财力保障能力评估――以河北省为例
(一)评估指标体系
基于既有的财政管理技术水平,兼顾指标选取独立性、可量化、全面性、获得性等原则,将尝试性确立地方政府基本财力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见表3)。
(二)评估程序
第一步,计算各县市基本财政能力
本文的财政能力其实包含了现实的财政能力和潜在的财政能力。在计算各地标准财政能力之前必须对计量单位各异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为了排除各项指标量纲带来的数值间的悬殊差别影响,一般需要对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有“标准化法”。其数据消除量纲的方法为:
取Xi=(xi-xi)/Si (i=1,2,…6表示标准财力中的6个指标) (1)
式中xi、Si分别为第i项指标观测值(样本)平均值和(样本)均方差。显然,Xi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均方差分别为0和1。
指标调整之后,各县市的财政能力指数总值FC为:
第二步,计算各县市标准财政需求
计算各县市标准财政需求的办法和过程与计算标准财政能力一致,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加总。可以得出各地的基本财政需求指数总值FD为:
第三步,计算各县市财政保障能力指数
在计算了各地的标准财政能力指数和基本财政需求指数之后,用标准财政能力指数减去标准财政需求指数,可得到各地财政保障能力指数FI为:
FIj=(FCj-FDj)/FDj
如果某地的财政保障能力指数小于0,则表示其标准财力低于其基本财政需要。在计算了各地的财政保障能力指数之后,用省级政府转移支付来矫正原有标准财力低于基本财政需求的县市。弥补缺口和省级财政实际可支配转移支付资金的差额就可以评估出省级财政保障能力:前者大于后者,说明省级财政保障能力弱;反之,则说明省级财政保障能力强。
(三)评估结果――以2011年为例
按照上文的计算程序和方法,计算河北省2011年各个县市的基本财政保障能力,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将河北省县市财政保障能力为正的县市列于表4。
可以看出,河北省近几年来,135个直管县县市中只有赤城、藁城、滦平、宽城、沙河、三河、大厂等22个县市能做到基本财力自保,占全省县市数的16.29%。其余各县市多年来一直处在基本财力欠账的地步。县市基本财力欠账的原因很多,但可以说,省级财政保障不力是主要原因。尤其在财政部要求各省力争实现“县市基本财力保障”之后,更说明了河北省的省级财政保障能力很弱。河北省省级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比如整体财政实力薄弱。客观地说,河北省是“经济强省”,但不是“财政强省”。同时,“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也导致了省级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突出的表现就是市级财政占有财力过大。
三、提升河北省省级财力保障能力策略研究
(一)强化省级财力汲取能力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省级财政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强化省级财政保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重新划分省市收支责任,将市级政府一部分与支出责任没有对应的财政收入上划到省级。第二,强化税收征管,提高各级税务机关税收努力程度。第三,明确省级政府保障能力的目标。提高省级政府财力比重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构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其实就是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保持充分和弹性增长。就河北省而言,当务之急是实现从“经济强省”到“财政强省”的跨越。目前河北省GDP构成比重仍呈现高度的重化工特征,第二产业占比近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34.6%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1%近9个百分点。构建稳定增长的收入机制根本的出路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河北省GDP的整体质量。
(三)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在增强省级财政调控能力的同时必须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与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第一,树立持久推进的战略考量。尽管中央财政对各地消除县级政府基本财力缺口考核时间为2012年底,但县级基本财政保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对县级差距悬殊的省份更是如此。第二,改革财政困难县(市)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建议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整合为“县乡基本财力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对县乡财政基本支出缺口弥补,目的明确,方向突出,又便于管理。第三,建立县级财政努力激励机制。将现行的激励性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对县税收返还、部分非配套性的专项转移支付等统一整合为“县乡财政努力激励性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 贾康.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之后的分权问题[J].改革,2013(2).
[2] 邓子基,杨志宏.省管县改革、财政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2012(4).
[3] 毛捷,赵静.“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2(1).
一、相关理论概念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是指其一生的职业经历,随着人的经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职业预期的变化以及行业技术的变化,职业生涯也必然会有相应的变化。职业生涯是每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体现,所以,客观的来说,职业生涯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成功失败的界定。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于自身职业的定位,当然,也包含着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管理,一个科学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业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更像是某种目标的管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让自己的时间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美国Marland博士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理论也是时展的产物。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包含着方方面面,从学生有了清晰的职业意识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就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但是从根源上来讲,高校是为学生开启职业意识这扇大门的钥匙,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一)相关就业范围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经管类学生在就业时所面向的范围非常广。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在就业时可以选择范围就包含了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证券公司,财会教育机构,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可以说,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相关专业领域工作非常广泛。
(二)知识结构更新快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加大力度。但我们都知道,经济管理学科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财政政策、法律条款、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所变化,所以相关知识的结构更新非常快。经济管理作为应用型专业,就要求学生对于前沿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需求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用人单位的需求上,在调研了历届学生所在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后,发现经管类学生社会需求主要集中于几下几点:
(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外,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在熟悉企业操作实际过程的同时,能结合相关的法规,给企业提供可行的建议。除了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外,经管类学生应该掌握与学科相关的经济、税收、营销、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就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除此以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外商投资法》的推进再一次促进了这一现象,作为走在经济形势一线的财经类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尤其是英语,很多单位希望员工可以熟练掌握英语,这样在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职业优势,此外,对于外文资料的阅读和使用也会更加熟练。
(二)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很多专业类职称证书和职业资格准入证书都是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调研数据来讲,用人单位对于会计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人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具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证书大都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础要求,报考门槛相对来说较低,所以,一般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这些证书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操考核共同组成,也能从侧面证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当然,行业内的几大顶级证书的持证人才,更是各个单位争相抢夺的人才,例如注册会计师(CP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等。但是这些考试因为难度较大,很多也有报名条件限制,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是不易实现的,但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讲,仍然是经管类学生应该努力去攀登的高峰。
(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前文中,我们提到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较快,那么就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这一点不单单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状态,就以最为典型的会计专业来看,从21世纪初到现在,短短的20年内,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财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财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对于其他类专业学生来讲也是同样如此,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适当的调整,我们鼓励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去建立更高的职业追求。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学生自我规划的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本人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常见的方法,是运用SWOT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结合机会与威胁,将内外部因素进行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设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自己的相应能力,关于这一点,更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很多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往往忽视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这些对于学生的自我规划,都必不可少。
【中图分类号】G644
1.引言
“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为高等院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已被高校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1]。有效开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关系到学校、院系、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单独所能解决的,是一个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鼓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保证[2]。这样的保障监控体系应由竞赛保障系统、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教师、学生评价与反馈系统和竞赛工作量监控反馈系统四个系统构成。
2.有效的管理机制
2.1 完善竞赛保障系统,规范竞赛管理
竞赛保障系统是指学校对竞赛提供全面、完善保障,包括对竞赛管理及组部门机制及制度上的保障,对指导教师评优、评职称及奖励的保障,以及对参赛学生荣誉、奖励保障等内容,同时建立竞赛评委专家库,专家包括校内教师及校外资深人士,为竞赛的指导工作提供保障。学校的保障系统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依据,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竞赛保障系统是做好比赛的前提,更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我校在长期的竞赛管理过程中,重视竞赛保障系统,研究制定了相关文件,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效的调动了各院系、指导教师、参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校的竞赛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奖赏分明、措施到位、管理有序”,为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2.2 健全管理组织系统,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系统要通过“团委-各院系分团委-指导教师-参赛学生”这一四级管理模式来运行。自我校2003年参赛以来,根据竞赛过程中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校级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院系分团委协助管理机构,首先能够发挥基层团学组织教师的优势,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骨干队伍,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参与面;通过监控学生思想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3];通过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机会、搭建舞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完善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强化人才培养
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工作的实施,一般是通过分团委、教师和学生评价来实现的。在备赛过程中,分团委以学生的主体,因材施教,根据项目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之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形成高效的合作团队,及时发现做实验、搞研究、做调研、开展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反馈及时得以解决。在竞赛后,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系统将备赛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并反馈到试验进度中,使得学生和教师在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上开展累进及交叉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4 完善竞赛监控系统,强化监控质量
在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同时,我校仍需要建立完善的竞赛监控系统。一是从专家库中选拔优秀专家组成独立的监控和考核机构,通过学生答辩、审查材料、与专业教师联合研究对策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定期以总结会的形式召集学生进行培训,及时反馈检查信息,使竞赛保障监控系统形成闭合回路。二是对新接手的分团委书记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步入角色,及时监控其存在的问题,在备赛过程中采取特殊的关注。
3.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3.1 在实施过程中,应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改革,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等方式,收集归纳教师和学生反馈的意见,研究出竞赛管理中待解决问题,实现管理机制的有效运用[4]。通过建立专家库,遴选出熟悉和热爱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业意识淡薄的现状,形成创新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突出监控特色,实现创新创业训练与项目研究、开发、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和公司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项目的成果转化、推荐参与项目研究的优秀毕业生,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吸纳优秀员工的双赢。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二级院系的大力支持、指导教师积极配合,全面实施管理机制团委和二级院系分团委是关键,形成以团委为总体协调,二级院系分团委逐项实施的管理体系,突出管理的独立性和集中性,强调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文素质与团队精神培养,逐渐完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建荣,李凤.构建学科竞赛“四化”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J].2011.12.
[2] 金宏妍.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0期.
[3] 韩鹏 陈克安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探索[J].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 2010.
[4] 姜扬.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有效机制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5).
基金项目:沈阳化工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基金C类项目;
农业精准化又被称为农业精确化、农业精细化、农业数字化或农业信息化,是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农业精准化需要依靠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获取土地每平方米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从而及时对农业相关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相关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从而减少农业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的生态功能。
1国内外农业精准化发展状况
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提出了农业精准化的相关概念及构想,随后便召开了农业精准化学术研讨会,并将相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但是相关体系并未得到完善。然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的情况下,农业精准化逐渐发展起来,并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随后,日本,荷兰等国家也根据本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开始了对农业精准化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如今,发达国家的农业精准化相关技术设备逐渐成熟,相关控制设备,电子装备已经被运用于农业机械上,变量播种机、变量施药机、联合收割机等一系列智能农业机械已逐渐占据国际市场。由此,发达国家农业精准化技术的成熟并被实际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快了其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如今,在发达国家,农业精准化已成为高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的产业,逐渐被认为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便有专家提出了对农业精准化的研究想法,随后,专家们对农业精准化在国外的实际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农业精准化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开始了农业精准化的相关研究。经过一系列研究试验,我国建立了北京小汤山精细农业示范园。
2农业精准化的相关技术基础
农业精准化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专家决策系统以及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等。
2.1全球定位系统
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中,广泛运用了GPS以获取相关农业信息以及精确定位。通常情况下,一般运用DGPS技术以提高精确度。这项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定位的精确度极高,并且能够基于不同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精确度的GPS系统。
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农业精准化绝对不能缺少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有效地管理农作物生长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并且,通过该系统传递处理田间实际信息是实现农业精准化不可缺少的。
2.3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对农业精准化来说,是获得农作物相关生长信息的关键技术,农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以及空间相关变异信息都由它准确收集提供。
3农业精准化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1精确灌溉技术在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施农业开始发展。并在90年展迅速,进入21世纪,更是势如破竹。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之初,之中,相关灌溉设备比较落后,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灌溉水浪费,现代化管理水平比较低,源头取水管理水平落后,节水设施研发水平不够等。粗放型的灌溉模式与落后的灌溉技术达不到农业精准化的相关农业生产要求。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对灌溉系统的灵活管理,使灌溉过程更加准确,迅速,为了实现灌溉用水的自动化现代管理,精准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逐渐研发出了滴灌,微喷灌等高效的灌溉设施。同时,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都被运用于我国农业生产灌溉过程中,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
3.2精确施肥技术在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
我国的设施农业绝大部分运用于需肥量比较大的蔬菜的生产中,然而,通常情况下,我国的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养分配合比例失调,肥料使用方法不当,肥料使用过量等一系列情况,使我国蔬菜种植质量下降。精确施肥技术能够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变化量来进行作物的管理,改变传统的肥料使用方法,不仅避免了肥料使用过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农业环境污染情况的出现,而且确保了作物的生长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保证的同时还能够取得很好地经济效益。
3.3精确施药技术在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
设施农业使农药使用的品种比传统农业多,使用农药的次数也比传统农业多。同时,农业设施常常使农作物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动比较慢,风力比较小,这些因素使农药溶解比较慢,可能使产出的农作物农药残余量超标。而使用精确施药技术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地出现,从而降低农药残余量超标的可能。
4结语
我国设施农业自20世界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发展后劲足,而不断研发精确农业相关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生产能够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产品作物质量的提高,确保农业环境不受到较大的污染。因而,我国应该在农业精准化生产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
(2)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就能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3)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4)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然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由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工作进展缓慢,存在严重问题和明显弊端。主要表现是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成本核算没有明确的标准,缺乏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认识模糊,观念滞后,各层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医院长久以来实行预算会计制度,采用差额预算补助形式,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成本核算知识,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2)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缺乏科学规范。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地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
三、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
(1)提高成本核算意识。成本核算强调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比如对固定成本采取相对固定原则,既正确体现当月或季度的固定成本水平,又加强对固定成本的控制,防止了资产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新购进或报废的仪器设备,按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则适时地对其收取或减除折旧费,鼓励科室发展新科技,优化设备结构。从领导到每个医护人员及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成本责任,使其提高成本意识,把搞好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使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之上。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才能提高医院竞争力,占有医疗市场份额。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健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在医院内部,应全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
二、企业行政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提升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力、追求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担。因此,企业要顺利经营,需深刻了解行政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此目标制定工作的标准和准则,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除了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技术水平高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高低,是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状态的体现。
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正确认识,我国部分企业在行政机构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机构庞大臃肿,部分不同机构间管理内容相同,导致政出多门现象的发生,经济效益大打折扣。行政机构的庞大臃肿直接导致了单位内部办事效率低下,命令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下级部门执行效率低下。同时,不必要机构的大量存在,导致机构、人员日渐增多,行政开支越来越大,将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大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规章制度。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在规章制度方面尚存在问题:一是行政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一味地复制大型企业的规章制度,部分企业规章制度更新不及时,较为陈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大。部分企业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尚不完善,只是形式工程,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和落实,只用于应付上级偶尔的检查。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引发了较多的员工矛盾,导致内部矛盾重重,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故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多偏低。由于多数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行政管理部门和环节偏多等原因,导致行政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业务能力低下,服务意识欠缺等现象,行政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将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行政人员缺乏全局观念容易导致行政部门运转不灵,导致效率低下。
(四)作风严重
部分企业受传统家长制的影响较为严重并一直秉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管理的科学化。另外,也导致了行政管理工作突出不讲实效的管理,偏离了原本服务的轨道,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一)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运营需要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保障企业决策能够得到高效的贯彻落实,达到行政管理的目标。为此,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实事求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层应透彻了解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合理并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行政管理模式。其次要严格遵从规范化要求。在坚持实用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最后,要强化企业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将企业管理的职能交由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强化其实际管理职能。
(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加强行政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应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行政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提高,建立起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等,为行政部门的法治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若行政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则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与实际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层应领头号召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严格遵从规章制度,维护其权威性,真正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企业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故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促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心理、择优决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协调统筹全局等基本能力是现代企业对行政人员素质的要求。要组建培养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一方面是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支持。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领导层不能再单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更要具备战略眼光,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行政人员队伍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工作。行政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企业定期地对行政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企业应对外引进科学合理的如绩效评估、目标管理等管理方法。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方法陈旧落后,单纯地注重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引进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增强企业行政人员责任感的同时还利于更客观公正地衡量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质量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
在现代的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提及一个概念,叫贫困生。随着国家近年来对高校收费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为了更好的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求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完善了相关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因为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尴尬境地
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求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日益凸显的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愈发严重,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陷入尴尬境地。首先,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诚信系统,因此无法对毕业后的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加上部分学校诚信教育缺失,这就造成了较高的贫困学生贷款违约率。其次,权责不清晰。现行的发放方式是由高校替银行发放助学贷款,这种发放方式由于银行和高校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所以存在着贷前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以及贷款后追偿贷款困难等问题。然后,因为助学贷款在校期间不需要贷款人支付任何利息,所以很多家庭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也争抢助学贷款的名额,损害了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取资助的权利。
(二)政策资助的公平性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缺乏一定的公平性,比如由于对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的不彻底,导致很多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也能申请到助学金,还有些贫困生在拿到奖助学金后任意挥霍;有些学校对奖助学金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的分配不平衡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了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不公平性。
助学贷款申请困难,效用不及时
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且贷款的名额也有一定的限制,最终得到的贷款到数额也比较小。想要申请助学贷款,学生首先需要出示各类申请和证明,在每份贷款合同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生源地的助学信用贷款还需要学生家长以及监护人的签名,但是即使有些人履行了这些程序,也不能申请到助学贷款的,或者要等几个月才能得到批准,甚至耽误贫困学生交学费等。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不断上涨,高校的收费也随之不断提升,学生的花费也越来越大,这样看来,仅仅只有6000元数额的助学贷款,根本不够学生支付高额的学费,更不要说生活费,大大降低了助学贷款实际应发挥的效用。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模式改进办法
(一)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体系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体系,需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确定资助管理工作的范围,如资助对象、各类资助资金等,并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目标;第二,确定资助管理工作的方针和原则,严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进行认证,如采取生源地认证和学校认定相结合的方法,要求经济困难学生出具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父母单位开具的贫困证明,并进行确认调查,最终确定贫困资助对象;第三,规划资助措施,指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案,通过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形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保证资助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
(二)严格助学金的评定标准
为了切实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不公平的现象,在进行助学金的评定时,辅导员应严格把关评定对象的基本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对申请助学金的同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通过其同宿舍的同学或者关系较好的朋友,或者直接电话联系申请人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核实相关信息,并将核实到的信息作为该同学申请助学金的重要参考条件。在评定国家助学金的过程中,辅导员也要秉公办理,坚持原则。在名额的分配上可以适当倾向于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班级,或者对来自经济困难地区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照顾。总之,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更好的帮助贫困学生,让助学金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加强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
高校应该重视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从而保证贷款能够得到偿还。一方面,要做好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工作,让贷款学生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明白贷款不还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对还款加以重视。另一方面,加强诚信教育,做好针对全体在校学生尤其是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们树立起诚信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助困、助学、培养有用人才的最终目标。
(四)拓宽资金渠道
目前,国家拨款是我国高校助学金的主要来源,其来源相对单一。因此,高校还需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努力争取社会各行业的支持扶助,增加助学金的来源。还可以通过与企业间开展合作,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校外勤工助学基地,组织各类勤工助学活动,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经济回报。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助学贷款的的公平性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助学贷款申请流程繁杂,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国家帮助。因此,只有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上,让每一名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受惠于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