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药学的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里必修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达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效果,在本校设立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中设有中药学基础这一门选修课程,而制药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其在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上,可谓是非常薄弱。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中药学基础在制药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中药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浅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1.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制药工程作为新兴的专业,悄然在各大高校中兴起,一些老牌院校得益于雄厚的硬件基础和先进的软件设施,很快发展成优势专业。部分刚刚转型升本的高校也纷纷紧随其后,陆续开设利于地方的,具有独特的制药工程专业。纵观各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就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主干课程上有如下特点:
1.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制药、生物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以及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人才培养要求
制药工程专业主要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及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为主干学科。采取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制药工艺、设备的开发和工程设计特色,专门研究药物生产的原理、方法、工艺与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制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经过专门实验技能、制药工程实践,具备药物的研制、生产、工程设计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能在医药、化工、卫生、食品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生物药物、天然药物、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化学分析、仪器操作、生产管理、教学培训、商品检验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大致的主要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制药、生物催化、生物分离、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工程、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工艺学、生物制药设备学等;根据各学校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开展一些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化学与制药基础实验、生产实习、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际生产及生产线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可以看出,制药专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药学、化学占据很大比重。
2.中药学基础在制药工程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与医药学紧密相关的工科专业,观其培养模式及相应课程设置,药学基础知识这方面的进一步加强势在必行。中药学基础这门课,它强调了学习中药的基础,也是对药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中药涵括了天然中草药、民族药、西药等部分药物,制药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为今后制药技术指导打下牢固的基础。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如何摆弄机器,而不知道所制药物的根本原理,那就等同于专科培养模式,影响其进一步深造。因此,中药学基础可以说是链接各主干课程的纽带,具有很好的驱动作用,是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等与药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3.中药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考
通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研究,对于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设中药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谈谈几点思考和看法。
3.1中药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根据教材编写内容确立的,总论依次按中药的发展沿革、药性理论、药物的采收、煎药方法、配伍服用禁忌、炮制方法意义等顺序讲授,各论分药材来源、性能、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的顺序授课,其涉及到大量的中医的各种病证,从中医的病因病机来解释中药的作用,而制药工程专业中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如果按照中医药院校照本宣科的教法,学生学习过程是非常艰难乏味的,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无法凑效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每个章节授课过程中,适当给予补充一些中医内容,以临床案例为导向,对疾病诊断中出现的症候、用药法则进行通俗讲解。进而讲授中药学的基本理论,诸如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煎煮方法、服药时间,用药禁忌等基本知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吸收消化,激发其学习兴趣。
3.2中药学基础教材、教学大纲与内容的改革
在制药工程专业中开展中药课程,其教材、教学大纲内容应有自己的特色,可根据国家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及其教学指导大纲进行编写属于本专业的课本,内容编写上要求通俗化,介于科普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达到传授传统中药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紧密联系临床诊断表现,将中药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报导贯穿一起,把现代科学的前沿科研成果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根据专业培养需要和课程设置需要,对相应的知识模块采取适当取舍,使之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3.3中药学基础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中药学内容很多,功效相似药物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而制药工程专业本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就薄弱,其学习难度就会加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只能被动的接受。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要形成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过程中善于运用增强记忆能力法,综合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具体教学措施。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做出部分课时计划,开展中药学实验课,譬如带学生野外考察,上山采药,制作药材标本,下到医药药房及社会药店的中药柜台进行实践技能锻炼,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掌握中药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需求。
3.4中药学基础考评制度改革
考试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曾尝试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考核,但开卷考试学生往往容易投机取巧,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也得到相似的分数,分数无法拉开,数据体现不出没有正向分布的规律,成绩结果得不到有效的评价,也没有达到掌握中药基础知识的目的。而后又采用闭卷考试,运用分段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中药学过程中进行两次中期考试,期末成绩分为两部分,包括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其比重为30:70,对中药学基础实验课进行考试,考试采取通过分组抽签的方式,主要是认识常用药物和功效主治,将其纳入到平时成绩部分,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最终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牢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加以内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药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医药院校是重要课程,若在制药工程中开展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得量体裁衣,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紧扣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考评,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补充,又能让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63-02
中医药基础教育是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多样化交叉学科的教育建设是目前我国中医药改革创新的重大部署。因此,综合性中医药大学往往会设置医药方向的非医药专业院系,培养多样化中医药复合人才。然而,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置不够成熟,尤其是其医学课程设置更是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专业培养目标未能很好地得以实现。
在非医药专业院系中,医药基础课程一般不作为专业课,一两个学期就结束学习。以《中医药基础》课程为例,一般设置为70学时左右,内容包括“中医学基础知识”、“中药学基础知识”、“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三大块。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繁杂难懂、枯燥无味、难以吸收;对于教师来讲,学时太少,不能全面展开来讲,往往顾此失彼,使本课程的教学面临极大的困难。笔者在《中医药基础》教学过程中感受颇深,无论是在职业态度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所改变,对于非医药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不是让他们学得像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一样优秀,而是激发他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并运用到本专业领域上来,加强中医药专业与非医药专业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从“讨厌学”到“喜欢学”上进行转变。笔者发现,适用于医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对非医药专业学生不一定适用。笔者思考,在抱怨学生基础知识不牢、上课没人听讲的同时,是否应从教师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呢?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并提升非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归纳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双方往往容易产生感情隔膜。如果不能通过主观努力去消除,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社会阅历宽,有主见,有民主意识,教师很难也不能再按照学校和自己的教育方法或尺度去“雕刻”学生,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给学生自由的课堂空间。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果越好。首先,教师应去除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不良心态,不要以发号施令者自居,应以正直开朗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像“私塾先生”整天板着面孔,学生犯错误靠“戒尺”去惩罚,哪有学生愿意靠近教师?更别说积极有效地传业授道;其次,不要把学生的一些特点当成教学阻碍,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学生全身都是毛病。既影响教学心情,又让学生越来越抵触教师,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融入教学课堂,给他们创造一个交流、提问、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最后,教师个人的魅力也不可忽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教师素质过硬,做到讲知识时博学贯通,讲体育时身手矫健,讲娱乐时吹拉弹唱,样样俱全……虽然达到目标艰难,但只要努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赢得学生的钦佩,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会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常常会有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徘徊,他们责任心强,教学态度认真,一节课从头讲到尾,生怕学生遗漏知识点,整节课下来,自己和学生都会疲惫不堪,可效果却很一般。这样的方法不适合非医药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他们学习《中医药基础》课程的目的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了解胜于掌握,兴趣大于成绩。那么,如何让非医药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花费更少的精力,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1.去繁存简,突出重点
《中医药基础》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再加上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自己的专业,很难抽出大部分精力来学习医药知识。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果不对课本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不做到“简而精”,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例如,在“中药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各种主治的药物加在一起有几百种,如果每种中药都给学生讲解很不现实,学生也很难吸收消化。我们要考虑学生喜欢听什么,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讲。学生在学校难免出现感冒、发烧等一些常见病,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药上,如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学生感兴趣就会认真听,再举一反三,和其他主治药物相关联,加深印象。又如,非医药专业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很少,有关“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诊法就可以舍弃不讲或少讲。这样一来,重点突出,学生才能记得住,听得懂,用得上,才会提升学习的兴趣。
2.提倡自主学习,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大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如果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就无法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同时加大了教师的责任。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同于高中,应以自学为核心,情景式教学为先导,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五行学说的讲解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五组,让学生分别扮演金木水火土这几种角色,自行总结五行的特点和相生相克的原则,再由代表辩论。又如,讲到方剂的“感冒用药”时,可以把教室变成诊室,一些学生扮演患者(描述症状),另一些学生则扮演医生(诊断开方),教师引导没有参与扮演的学生通过患者的描述鉴别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同时,根据开出的药方,利用声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课件或药材实物演示,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医药中难懂的概念,增长知识面。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有些教师善于使用研究性教学法讲解中药知识,有些则善于使用拓展法将本课程的三大知识点融会贯通……只要善于综合利用教学方法,会比单纯地使用讲授法的效果好得多。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课堂,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切合实际和实践激发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
3.营造中医药学习氛围,关注第二课堂
根据文献调研发现,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未能掌握应该具备的医药学知识,或者对医药学概貌缺乏全面的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学时有限、教材内容繁多、脱离实践,因而学生难以掌握,学习兴趣不浓。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医药知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激发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所以,除了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营造第二课堂的学习氛围。例如,请一些著名的老中医来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的药园、标本室,包括到中医院药房或药店调研、学习,等等。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重在实践的学习态度,使教学更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学做结合”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接受和热爱中医药的学习。
综上所述,为了给非医药专业学生教好《中医药基础》课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目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增强学习中医药的兴趣,才能为国家培养中医药复合人才。
1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对计算机等信息设施的基本技能进行掌握,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深入探索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从几个方面对此展开探讨。
2 多角度入手,培养创新思维
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必须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如,在教学word插入图片过程中,插入图片后故意将图片工具关闭。使图片不能设置,学生在操作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也装做不会操作。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在以前老师讲过,如果格式工具栏没有了怎么办,就在菜单栏、常用工具栏任意位置右击,在出现的菜单中将所需要的工具单击选中就可以。同学们操作,果然找到了图片工具栏。这样,要比直接讲解效果更好。
设疑启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方法,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3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很多学生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做好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的划分和上机座位的安排。在具体教学中,公布活动任务后,进行作业设计过程,我会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在教学中同样的知识点、同样的技能,在完成同样的任务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而在任务设计初期,我就会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启发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中多一些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也更一步加强了对学生不同个体的能力的开发和拓展。
4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
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教学实践中,我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让学生学习新知。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在进行鼠标的使用教学中采取以任务先导的方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如:讲鼠标的常见图案以及它的含义时,我采取了这种形式。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windows窗口的许多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有没有发现没有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图案是不同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对!不一样!”“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图案,并且想想这些图案的含义!”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窗口知识积极上机寻找鼠标的各种图案,通过总结,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六种常见图案:箭头、沙漏、多向箭头型图案、小手和“I”等,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通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使其知之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给学生以“鱼”而是教会学生去“渔”。
5 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情景教学法: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景教学法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情景,而且这些情景生动、有趣,和学生的生活相当接近,所以这些情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乐及学有所得。另一方面,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教学法中,学生饰演情境中的主角,教师如果想要完成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在角色中完成各种学习内容。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主要地位,在注重发展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现代社会的中学英语教学一般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由于缺乏语言运用环境,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短短的40分钟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所以,作为初中的英语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创设情境、语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少甚至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跃性与主动性。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创设情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做创设情景,让学生听命令做动作,按照描述特征猜人物等。此外,教师也可以操纵多媒体建立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文字、视频等结合起来。上课时,教师只需点一下鼠标,教学内容就会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既节省了教师大量写板报的时间,又赢得了教学时间,还有利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2. 任务型教学法。所谓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分布任务,之后学生对任务进行探究解决,从合作及讨论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收稿日期]2014-12-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70093)
[通信作者]王喜军,教授,Tel:(0451)82110818,E-mail:
Methodology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in vivo efficacy material 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medomics
WANG Xi-ju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The efficacy material 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is those constituents absorbed in blood and show the efficacy of TCM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 TCM formula. In TCM, formula consisted of more than one herbal drug is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form which corresponding to TCM syndrome. The efficacy material base of TCMs had to be found in the condition of compatibility and efficacy of TCM formula. Therefore we tak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TCM syndrome as a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taking formula as objec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CM methods and metabolomics technologies, establish a system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efficacy material basis in vivo--Chinmedomics. The use of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is used to fully understand nature biology on syndromes or disease, identify biomarkers for disease to bridging disease animal model, establishing the biolog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validity of the premise, the use of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CM to analysis in vivo directly substance after oral prescription and dynamic law, combined with changes law of the endogenous disease biomarkers (pharmacodynamic markers of TCM), Though establishing two variable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between Chines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serum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biomarkers, to extract TCM composition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dogenous marker as potential basi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to biological validation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material basis of TCM.
[Key words]Chinmedomics;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of TCM; metabonomics; efficacy material base; methodology
[26]Gong P, Cui N, Wu L, et al. Chemicalome and metabolome matching approach to elucidating biological metabolic networks of complex mixtures[J]. Anal Chem, 2012,84(6):2995.
[27]Yang M, Cheng C, Yang J, et al. Metabolite profi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medicinal herbal remedies[J]. Curr Drug Metab, 2012,13(5):535.
[28]Liu Z, Liu M, Qi Y, et al. Plasma pharmacochemistry combined with microdialysis to screen potential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saponin extract using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 J Sep Sci, 2013,36(9/10):1659.
[29]Hu Y, Jiang P, Wang S, et al. Plasma pharmacochemistry based approach to screening potential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Huang-Lian-Jie-Du-Tang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J].J Ethnopharmacol, 2012,141(2):728.
[30]Zeng W, Han H, Tao 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io-active metabolites of gentiopicroside by UPLC/Q-TOF MS and NMR[J]. Biomed Chromatogr, 2013,27(9):1129.
[31]潘学强,吴燕川,龚慕辛,等.外翻肠囊吸收成分与药效相关研究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的药效物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26.
[32]Wang X, Sun W, Sun H, et al.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ents in the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Yin Chen Hao Tang by UPLC/Q-TOF-MS/MS[J]. J Pharm Biomed Anal, 2008,46(3):477.
[33]Wang X, Sun H, Zhang A, et al. Pharmacokinetics screening for multi-components absorbed in the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Yin-Chen-Hao-Tang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combin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J].Analyst, 2011, 136(23):5068.
[34]Lv H, Sun H, Sun W, et al.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a Chinese triple herbal drug formula[J]. Phytomedicine, 2008,15(11):993.
[35]王喜军,孙文军,张宁,等.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7,5(4):277.
[36]王喜军,张宁,孙晖,等.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
[37]吴芳芳,王喜军,韩莹,等.基于UPLC-HDMS技术的生脉散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657.
[38]王喜军,陈曦,杨舸,等.枳术丸口服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分析及其定量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9(2):54.
[39]Cao H, Chen X, Sun H, et al. Pharmacokinetics-based elucidation on disparity in clinical effectiveness between varieties of Zhi Zhu Wan,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formula[J]. J Ethnopharmacol, 2010,128(3):606.
[40]杨波,张爱华,董巍,等.酸枣仁汤的血清药物化学及不同配伍变化对血中移行成分的影响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3,30(4):44.
[41]Yan G L, Zhang A H, Sun H, et al.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ingredients of Shuanghuanglian formula in blood samples using high-resolution LC-MS coupled with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nd a multiple data processing approach[J]. J Sep Sci, 2013,36(19):3191.
[42]Wang Ping, Yin Quanwei, Zhang Aihua, et al.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the absorbed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metabolites in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haoyao-Gancao decoction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Pharmacogn Mag, 2014,10(40):497.
[43]曹洪欣,王喜军,于友华,等.中药复方安替威血清药物化学和抗SARS病毒试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81.
[44]王喜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
[45]王喜军.基于临床有效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生物分析体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1):16.
[46]Wang X, Zhang A, Sun H. Future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 chinmedomics as an effector[J]. OMICS,2012,16(7/8):414.
[47]Wang X, Zhang A, Han Y, et al. Urine metabolomics analysis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detection of jaundice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J]. Mol Cell Proteomics, 2012,11(8):370.
[48]Wang X, Zhang A, Sun H. Power of metabolomics in diagnosis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 2013,57(5):2072.
[49]Wang X, Yang B, Sun H, et al.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es and computational systems tools for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ased comprehensive metabolomic profiling and pathways analysis of biological data sets[J]. Anal Chem, 2012,84(1):428.
[50]Wang X, Wang H, Zhang A, et al. Metabolomics study on the toxicity of aconite root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using ultra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ionization synapt high-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 and ingenuity pathways analysis[J]. J Proteome Res, 2012,11(2):1284.
[51]Wang X, Yang B, Zhang A, et al. Potential drug targets on insomnia and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Jujuboside A through metabolic pathway analysis as revealed by UPLC/ESI-SYNAPT-HDMS coupl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J]. J Proteomics, 2012,75(4):141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19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实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初中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压力压在不断增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变得更加灵活。但是新课标教育虽然已实行多年,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没有相应的优化,其学习方式依然比较传统、死板。因此,浅要讨论几种初中物理学习必会的方法,使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灵活多变,更快更好地解决物理难题显得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方法,概念、原理理解混淆不清
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力学、电磁学两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对概念和原理清晰掌握。有的甚至没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这些基本的概念,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相关定理也相互混淆。在电磁学学习中,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动手,不认真画电路图,之后反映电磁学难,不深入的理解、主动学习。多日之后,便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不善于归纳、总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死板的学习,做完一道题,正确的就不管了,错误的看一眼也不去细细思考,他们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将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更不善于归纳整理自己存在缺陷的学习方法,这样很大程度阻碍了他们物理的学习发展。
(三)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社会的需要,新课标下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应有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但有些学生并不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思进取,不善于开发自己的思维,他们墨守成规,并不会亲自研讨,只等教师来讲解,并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快乐的喜悦,不注重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三、初中物理学习常用的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定义: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物理学习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一些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要性:控制变量法是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的一个必会中重要方法,其在物理学习中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作用这个方法,可以巧妙的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理想倾斜试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等很多问题。
3.应用实例:在探究位移与速度、时间的关系时,s=vt 这个公式可以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我们可以让一辆小汽车在路上匀速行驶,先控制时间不变,以4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12m;接着以10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30m,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时间里,速度增长了几倍位移就跟着增长几倍,因此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再用同样的方式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转换法
1.定义: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2.重要性:掌握转换法及其应用,有助于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3.应用实例:例如我们通过马德保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利用雾的出现通过转换思想可以得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结论,利用指南针的南北指向可以得出地球存在磁场等。
(三)画图法
1.定义:画图法即作图法,是指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画图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现象,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帮助的方法。
2.重要性:画图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的具体化、简明化,使学生们更轻易地接收、理解所学的知识;画图法在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变得一目了然,使学生们的做题效率,做题准确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方法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是一种具有极大帮助的方法。
3.应用实例:在学习受力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应经常采用画图的方法,现对一个受力物体或一个受力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结束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这道题的关键所在,也就可以清晰的解答出答案。
(四)类比法
1.定义:类比法是类比推理方法的简称,指通两个对象在某些关系或者属性上相似性而推出在另一关系或属性上可能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方式。
2.重要性:学生们在学习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新问题时,由于新知识、新问题的抽象化,不易理解。但是通过类比法,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将新的知识或问题与自己所熟悉的另一种事物或问题进行类比,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建立起一个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问题的解答。类比法是解决初中物理乃至整个理科问题时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3.应用实例:例如学生在学习电流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电流类比为具有一定的规律运用的人流、车流等;再例如这道题:一个质量m的小虫在一个漂浮在水中的质量M的树枝上爬行,阻力不计,小虫直线爬行距离H后,虫和树枝相对水面移动的距离。学生们在解决这道题时,应该很轻易地将这道题通过类比法归类为人船模型,这样便能很好的解答。
总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归类,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地解决物理难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实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初中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压力压在不断增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变得更加灵活。但是新课标教育虽然已实行多年,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没有相应的优化,其学习方式依然比较传统、死板。因此,浅要讨论几种初中物理学习必会的方法,使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灵活多变,更快更好地解决物理难题显得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方法,概念、原理理解混淆不清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力学、电磁学两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对概念和原理清晰掌握。有的甚至没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这些基本的概念,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相关定理也相互混淆。在电磁学学习中,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动手,不认真画电路图,之后反映电磁学难,不深入的理解、主动学习。多日之后,便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不善于归纳、总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死板的学习,做完一道题,正确的就不管了,错误的看一眼也不去细细思考,他们不善于思考、总结、归纳自己的错误,不善于将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更不善于归纳整理自己存在缺陷的学习方法,这样很大程度阻碍了他们物理的学习发展。
(三)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社会的需要,新课标下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应有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但有些学生并不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思进取,不善于开发自己的思维,他们墨守成规,并不会亲自研讨,只等教师来讲解,并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快乐的喜悦,不注重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三、初中物理学习常用的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定义: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物理学习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一些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要性:控制变量法是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的一个必会中重要方法,其在物理学习中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作用这个方法,可以巧妙的探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理想倾斜试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等很多问题。
3.应用实例:在探究位移与速度、时间的关系时,s=vt这个公式可以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我们可以让一辆小汽车在路上匀速行驶,先控制时间不变,以4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12m;接着以10m/s的速度行驶3秒,记下位移30m,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时间里,速度增长了几倍位移就跟着增长几倍,因此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再用同样的方式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二)转换法
1.定义: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2.重要性:掌握转换法及其应用,有助于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3.应用实例:例如我们通过马德保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利用雾的出现通过转换思想可以得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结论,利用指南针的南北指向可以得出地球存在磁场等。
(三)画图法
1.定义:画图法即作图法,是指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画图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现象,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帮助的方法。
2.重要性:画图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的具体化、简明化,使学生们更轻易地接收、理解所学的知识;画图法在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变得一目了然,使学生们的做题效率,做题准确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方法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是一种具有极大帮助的方法。
3.应用实例:在学习受力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应经常采用画图的方法,现对一个受力物体或一个受力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结束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这道题的关键所在,也就可以清晰的解答出答案。
(四)类比法
1.定义:类比法是类比推理方法的简称,指通两个对象在某些关系或者属性上相似性而推出在另一关系或属性上可能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方式。
2.重要性:学生们在学习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新问题时,由于新知识、新问题的抽象化,不易理解。但是通过类比法,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将新的知识或问题与自己所熟悉的另一种事物或问题进行类比,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建立起一个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新问题的解答。类比法是解决初中物理乃至整个理科问题时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3.应用实例:例如学生在学习电流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电流类比为具有一定的规律运用的人流、车流等;再例如这道题:一个质量m的小虫在一个漂浮在水中的质量M的树枝上爬行,阻力不计,小虫直线爬行距离H后,虫和树枝相对水面移动的距离。学生们在解决这道题时,应该很轻易地将这道题通过类比法归类为人船模型,这样便能很好的解答。总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归类,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地解决物理难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作者:张跃龙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参考文献:
一、概述
(1)电脑基础操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操作、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杀毒软件的设定与使用。Windows XP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XP的磁盘管理、桌面设定、打印机的设置与使用等。通过对电脑基础操作的学习,以便于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有助于在电脑的使用后的清理维护,保障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良好。
(2)一些常用的软件:它的内容涵盖了Word 文字处理软件、Excel 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模块。
(3)网络系统。它的学习主要包括:网络连接情况查看、网络连接操作、网络邮件系统使用、简单网络故障排查、IE状态的查看及设定、IP查看及设定。通过对网络系统的学习,以便于连接网络以及处理简单的网络故障。
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中专学生的意义
在校期间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的学习对于在校中专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调查表明,企业招聘中除专业软件外,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要求主要集中在word、Excel、网络资源利用、计算机简单故障排除等几方面。还有日常工作中的打印文件,工作报告、基础培训文件演示等等都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因此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中专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对中专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中专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使其具有相应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所以,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要端正学习态度。中专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必须要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中专生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应用软件所取代。但我们中专生必须认识到,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所以在学校,教师要把一套系统的内容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2)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中专生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必定还有一定的限度,为了能更深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我们还要广泛地阅读一些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学。比如,文秘专业应主要以文字处理为主,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如Word、Excel 、PowerPoint;装潢专业和工艺品应学习一些和摄影、绘画有关的软件如Photoshop 、3Dmax;计算机专业的要为本专业服务,同时也要结合中专学生自身特点,按其特长去选择。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学有所用,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一些常用软件的学习
1.Word的学习
对于Word的学习首先要从界面的认识开始,详细了解工具栏的各个项目功能,然后再对Word的具体操作进行学习。Word软件的窗口分为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文字编辑区等几个部分。在开始学习之前要详细了解这些区域的主要功能。在进行word软件的学习时,要注意总结Word的操作技巧,例如: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目录的制作、制表位的使用、页眉页脚的制作、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其他技巧、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Word中将文档分成两栏,然后再插入页码时,每页两栏只有一个页码、另有妙用的Ctrl+Z 大家都知道,Ctrl+Z的作用是撤销上一个操作,能使我们在编写文档过程中可以及时取消所进行的误操作,或是恢复到以前的某一步等等。通过对Word操作技巧的学习,可以让中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
2.Excel的学习
可以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Excel学习:
(1)详细介绍Excel功能及简单使用。在Excel的学习中,这部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是Excel的基础,学好此部分的功能和栏目的功能、各个功能键是以后的应用基础。在此部分中要详细了解Excel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了解Excel的工作表以及工作簿的基础使用。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Excel,同时可以对Excel工作表进行简单的基础操作。
(2)学习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工作表数据类型和数据输入,编辑及清除数据,单元格批注的添加,移动、复制、插入和删除单元格及行和列,公式、函数计等。在此部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公式及编辑数据部分的学习,这两项功能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用到。
(3) Excel中图表的制作。在Excel中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图标来支持数据分析、突出数值的趋势、帮助提供文稿质量。在此部分的教学中要重点注意将图表添加到Excel中的两种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不同的数值关系。
3.关于Powerpoint的学习
Powerpoint是用于设计制作教师授课、专家报告、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投影机或计算机屏幕播放。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使用到PPT进行工作汇报。因此对于PPT的学习也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PPT文件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对于已经学会word的学生来讲,PPT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PPT的演示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字的出现与讲演应同步,为使字与旁白一起出现,可以采用“自定义动作”中按字母形式的向右擦除。另外在演讲过程中快捷键的使用也是便于演讲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屏幕左下角的视图按钮在几种不同的视图状态(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85-01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
1、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笔者就让班里的学生积累每课字词。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结束时,让学生以练字的方式反复摘抄积累,作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二、研究策略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笔者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 发展 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 教育 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 规律 。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4、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
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5、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6、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
7、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法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这种方法的主要做法是,将平时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8、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
听过很多课,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检查字词,尤其是文言文,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教师一上课就进行20分钟的字词大检查,学生能会吗?即使是会,那也是一种机械记忆,效果很差。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开启思维,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9、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学科是比较抽象的,需要一定的研究、探索和思考,因此,它所讲授的一些知识内容难以具体化,学生在初中刚接受物理,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辅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等,将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也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考及探讨能力。
1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物理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明显改善这些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创造优秀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节省教师的劳动时间,减轻教师压力。在实际教学中,凭借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1.2建设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加形象、直观、有效的教学效果及优越性。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形式,实现物理教学的开放性、趣味性,建构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2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况分析
教师的信息能力和素质比较差,没有完整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完整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上课时过于注重课件的有趣性和生动性,而忽视了所要教授的内容;同时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辅,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反而下降。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探微
3.1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众所周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的地位,许多规律必须以实验服人,不能以模拟的方式教育学生,然而有许多可见性低或者受到地点限制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例如《空气的“力量”》这一节课,对空气的强大作用难以通过具体实际的演示来完成,此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可以播放大气压产生强大威力的视频或动画来让学生感受。又如,在学习《音色》一节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天空之城》的钢琴声、吉他声等,或者录制各种乐器发出的同一个音调的音,让学生在听后讨论各种音色的不同,总结原因,进而总结出音色是什么,最后做出发音体不同,音色就会不同的结论。
3.2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形象性:物理学科里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公式、定律、定义,这些知识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而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在理解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生搬硬套这些知识,因而大多数情况都得出了错误结论。关于此类情况,教师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为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提供指引。例如,如果要做“声音的产生条件”这一实验,学生在座位上几乎感受不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把实验的演示投射到屏幕上,使学生直接感受实验,如此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方便。再如,在“电流”“电压”的学习中,学生根本看不到电流和电压,既然如此,使学生感受到电流的方向流动及电压的大小就成为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件中为学生制作电流电压流动图,把电流的流动比喻成水流,如此就可以更加形象直观,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3.3信息技术应用引出课题:兴趣一般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物理有了兴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简单,传统教育方式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与课程有关的图像,引进有趣的视频、音频,使物理场景更加丰富生动。例如学习《机械能的互相转化》一节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水电站的照片,配合水流的声音,或者观看关于三峡大坝的视频,提起学生兴趣。
4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当前的教育现状,足够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并将信息技术主动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同时把握好度,将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与不足。科学设计,跟进时代,改变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龙.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6):81-82.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12-01
文章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如何改善我们的历史教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历史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更有效的历史教学。在新课标下,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引入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兴趣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热情集中到历史课堂,才是一名历史教师真正值得努力的目标与方向。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求每个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生了解世界,展望未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读史使人明智”。国外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要高于我们,甚至于国外中学生对中国历史大事件的了解要深于同龄的中国中学生,他们对历史思维的培养的重视程度远甚于我们,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改进的地方。
做学习笔记的习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同一时间段内学习相同的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学习效果好得多。不同学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做的笔记有不同的要求,做笔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化学学科的课堂笔记的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同行们探讨。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做适当的笔记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实验特别多,以文字性的结论呈现少,实验过程中重视学生动脑设计实验、通过感觉器官观察,然后动笔做笔记、归纳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的用品、步骤、注意事项、现象和结论等作出适当的笔记。例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去铁锈的实验)中如果学生只按照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进行实验,实验过后书本上没有记下有关的实验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有气泡放出)和注意事项(酸要小量多次添加)的笔记,则两天后学生什么也忘光了,甚至连自己是否做过这实验都记不清,那么就失去了做化学实验的真正意义。
新教材编写特点之二: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进行了淡化,知识的呈现相对零、散、乱,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不利之处。例如分子的性质的探究学习中教材把分子的几个性质分得很散,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书本上以笔记的形式归纳出分子的性质和有关性质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1.有利于课后的复习
初中化学是开设在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理解能力的前提下的,但同时学生是在学习七、八个学科和面临升学考试的环境中开始学习的,由于学习压力大,学习科目多,对知识的遗忘率也特别高。假如不定期对知识进行复习,那么遗忘的部分知识将永远从大脑中消失,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定期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复习的时候不可能把教材从头到尾再看一次,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如果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的话,那么学生重点复习笔记和自己觉得掌握得不好的内容就可以了(要求学生一边复习一边对笔记内容进行精加工),而且学生在复习自己亲笔记下的随堂笔记的过程中还可以回忆到当时学习该内容的情境,实验中的点点滴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当时自己的思维活动情况。假如学生经常以回忆的方式来复习知识,学生不但对所学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得深刻,而且学习的情感也浓厚(浓厚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2.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虽然化学学科的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广,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浓厚,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要学习的科目多,同时受到现今网络的引诱,相当一部分学生睡眠不足,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盹犯困等现象。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适当做一些笔记,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有效避免了上述现象的产生,同时上课做笔记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活跃思维。
三、对引导学生做化学学科课堂笔记的两点体会
1.新授课的笔记建议要求学生做在书本上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排版采用了阔页的形式,图文并茂,每一处插图旁边都留有较多的空位,页边距较宽,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小标题也留有较大的行距。教材的这些编排有利于学生在书本相应的知识点旁边做笔记,避免了学生因在笔记本中做笔记时需要抄标题或者例题而耗费时间的弊端,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复习的时候对理解不透的知识的查证。
2.专题性知识复习的笔记建议要求学生做在书本的开头或结尾页处
一般教师在进行中考备考复习的后阶段都会根据考点、知识点的考法设计一些专题性知识的复习。例如,物质的鉴别、除杂质、废水处理等专题的训练。这类知识综合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每一类题都有各自的解题要领(解题要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归纳出来的),如果学生把笔记和解题要领写在试卷或练习书上,当学生复习的时候需要东翻试卷西查书非常不方便,而且笔记很容易丢失。相反如果学生把专题知识复习的笔记做在书本的开头或结尾页处,并在解题要领的下方贴一题该类知识的典型例题(例题从学生自己练习的试卷上剪下来)。这不仅让学生在做题时有“法”可依,还可以使学生在查看例题的同时回忆起自己在理解题目的前后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情况,从而达到知识的正迁移。总之,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做适当的课堂笔记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还能激发和稳定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