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06 07:28: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

篇1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模式,纠正了传统德育中只重视知和情的错误,将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把德育从传统的口头教育和纯文字灌输中解放出来,延伸到受教者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把生活当作是统一知、情、意、行的有效德育途径和载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还重视知、情、意、行的联系和区别,不放任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注意引导和启发,在拓展意和行的德育途径时同时也注意知和情的教育,做到知、情、意、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能够发挥受教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德育是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在受教育者的内部思想斗争中,这种斗争源于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原有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从而产生理想的德育效果,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至关重要。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不要把受教育者封闭在象牙塔内,不要把德育搞死、搞僵,认为受教育者本身才是教育的主体,应引导受教育者去参加人际交往和活动,在学校生活之外,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体验道德标准。生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不同的德育情景模式,让受教育者在生动的情景中选择和学习,认识到怎样的道德标准和道德选择才是正确的,让受教育者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去学习和进步,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三)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视德育环境的构建,对德育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德育的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的过程,不可能实现一蹴而就,有时可能出现波动甚至倒退。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巩固德育成果。传统的德育观只重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德育如果仅仅是通过课堂讲授式的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呆板、单一、枯燥的教授方式也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感。陶行知认为好的生活就会有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只会产生坏的教育,陶行知不仅仅在理论上重视环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又特别把实践观引进了道德教育思想,他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结构开放、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环境,生活实实在在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围,起着重要的第二课堂的作用,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将德育实践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给受教育者提供实践机会。生活即教育理念反映出的对德育环境的重视还体现在重视集体的力量,重视构建良好的集体环境,发挥受教者所在集体的教育作用。受教育者生活在集体中,集体是受教者生活中直面的教育榜样和教育环境,利用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利用受教育者的从众心理,形成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会对集体中的每个人产生导向和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每个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集体环境的教育。受教育者在参加集体生活的过程中接受集体的评价,一些不同于集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会被排斥甚至谴责,从而影响个人放弃自己不良的道德取向保持与大众一致的方向,个体在这一德育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而是经历主动代替和自我选择的过程,从而产生集体环境对个体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

二、如何发挥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实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队伍多元化

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各种群体,生活即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贴近生活,教育融入生活,把生活当做是教育本身,因此要做到教育队伍的多元化才能够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积极发挥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榜样的教育作用,加强各种群体之间的沟通,如利用受教育者在校接触的老师和同学的先进榜样、家庭生活中接触的亲属的先进事例、社会上接触的德育榜样等,组织各种教育力量。除了学校教育的老师外,受教育者接触的同学、亲属等各种群体都可以被当做是教育队伍的一部分,积极联系他们,学会利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群体进行教育,要把德育延伸到学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直面生活中鲜活的教育榜样,实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二)实现“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阵地化,系统化

生活是零散、杂乱的,而德育又有着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果没有对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仅靠一些临时性和突击性的教育往往不能够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因此可以组织一些连贯性较强,主题鲜明的活动,如礼仪文明月、学雷锋活动周、关注灾区系列活动等,利用各种场合,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避免死板,避免走过场,把德育和体育、美誉有机集合起来,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在生活中寻找德育的契机,把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同时,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教育文化设施,建设好各种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网络建设,增强网络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不断拓展新的德育平台,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触的各种设施和场所,对这些设施和场所加强建设和管理并进行整合,占领生活中的德育阵地,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阵地化,系统化。.

(三)注意生活中的引导,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过程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由于受教育者缺乏经验,在生活中可能出现道德标准模糊甚至做出一些错的道德选择,还可能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一些道德情景或者忽略一些道德选择,因此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下要加强生活中德育的引导,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道德情景,选择正确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要让受教育者参与到生活中各种的社会关系中去,并通过亲身的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获得对社会关系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炼自己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坚的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选择,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性。

篇2

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以提高生活的质量;用生活来教育,以保障教育的实施;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以明确教育的宗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审美修养功莫大焉,任重而道远。那么,怎样用生活来教育以保障其切实有效呢?

篇3

2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对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2.1在一日生活中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礼仪教育的契机。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入园接待作为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窗口。在园门口,让礼仪小宝贝端庄精神的站在幼儿园门口,微笑迎接每一位幼儿、老师和家长。不仅使幼儿自己感受到了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体验,同时给其他幼儿和家长带来了愉悦,营造了和谐的人文氛围。进餐前可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通俗易懂的“进餐三字谣”通过礼仪谣来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剩饭,爱惜粮食。

2.2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更容易接受。如通过在游戏“我排在你后面”中,扮演小松鼠、大灰狼、大象等角色,幼儿很快就学会自愿、友爱、谦让的礼仪;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团结、友好的礼仪,养成健康的品质。

2.3在家园合作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的许多行为习惯都受到父母的影响。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微博、家长月刊等方式向家长们宣传礼仪教育,使家长们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家园”双方的共同肯定,使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家庭中。建议并支持家长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学习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礼让三先等行为规范。这样不仅家长们能收到积极影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使幼儿养成的礼仪认知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3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

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创设立体化的教育网络环境,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促进幼儿的礼仪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3.1熏陶当地的文化习俗

幼儿园可组织幼儿游览香山的烈士陵园,向他们讲述烈士英雄们的壮志豪情,极大的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使他们在正义的熏陶下成长。老师们可向幼儿讲述张家港的发展历史,老一代前辈们心酸历程,让幼儿们更加珍惜生活。通过将本土文化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感受家乡文化底蕴,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有效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3.2利用节日活动的契机

教师可宣传胜利周年、建国周年纪念、神州飞船成功发射,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时师生为受灾小朋友祈福,培养幼儿的同情、友好、团结意识;在父亲和母亲节时教师提醒幼儿向爸爸妈妈节日问好,给他们做礼物等,培养他们爱戴父母,养成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

篇4

传统的语文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活动,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陶行知在教学中总结了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讨论。

一、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

陶行知在生活化教学理论中曾提到,一切教育应以日常生活为中心,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中的每个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要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的前提是要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结构,使原有封闭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开放的、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内容,使教学环境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生活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将课堂移动到生活中的每个情境,也让生活中的每个环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素材来源。

二、将生活资源运用到日常语文教学课堂上

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以贴近生活具有感染力的文章为主,这些文章在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的基础上也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陶行知在日常语文教学方法上主张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将生活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活学活用,解放学生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当中思想得到无限延伸。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资源影像资料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学,让教学“活”起来,让日常教学的内容和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让生活走进课堂,在生活和教学内容的交融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篇5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13-03

说起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其现状固然比十多年前有所好转,但由于升学考试的存在和语文升学试卷的不尽科学,语文教学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说句老实话,在中小学我们现在提倡进行的是语文素质教育,但实际上搞的仍近似于语文应试教育。这样做的危害不言而喻。语文教师迫于通向应试教育的一次次语文考试,出于对所教学生语文分数的考虑(因为老师们明白,学校中主任、校长们说不看重学生的每次语文考分,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羞羞答答或者义无反顾所搞的还是语文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怎样教学生语文考分高就怎样搞,哪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能不能提高。如此行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是没有前途。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首先不是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而是教学胆量如何。能力不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提升,教学胆量没有才是最为可怕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胆量呢?

不管平时的语文检测和统考试题如何,不管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考分“理想”和“不理想”,只盯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去教学,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语文教学胆量!

只要你坚持这样去做了,最受惠的还是学生,随着中国各地小考、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的进一步科学化,学生会从你的这种靠谱的语文教学中受益,即便在考试中暂不能受益,也会在以后的求学和工作中受益,所以,如此靠谱地从事语文教学,你最后就能成为这些学生一生中最好的语文老师或最好的语文老师之一,这应该就是你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最大动力,因为一切的教育最终通向人的完善和成长,教育最终在人的完善和成长中得到检验。

笔者所认可的“靠谱”的语文教学又是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呢?

靠谱的东西往往是最为朴素的。

靠谱的东西往往也是离真理最近的。

我们本能地认为,我们所认可的靠谱的语文教学,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语文教学!

我们朴素地认为,生活是语文学习之源,生活铺就语文学习之路!

然而,我们长期的语文教学和学习却忽视了生活,抛弃、轻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从书本到书本,最为可怕的是连书本上有血有肉的整体文章也被开肠破肚地细分下去,搞无休止的分析,搞大运动量的丢弃人文内涵的语词操练!这样的操练对应试教育而言必不可少,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却帮不上大忙,甚至连小忙都帮不上。长此以往的无效劳动出现在语文课堂和课外,多么令人痛心。

其实,国人学习语文的此种误区由来已久,许多有识之士指出过这种情况,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有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唯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1]

陶行知先生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坚强旗手。陶先生原名文浚,早年曾信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知行;后体悟到王阳明学说的不足之处,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又改名行知。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在1927年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时提出来的,这一思想体系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又加以他的成功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理论学说。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的朴素认识较为一致,我们本能地认为,生活是语文学习之源,生活铺就语文学习之路,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则从不同方面对“生活教育”理念作了科学而朴素的阐释,令人十分信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南!

每一个想要从事靠谱的语文教育的老师都有必要好好地学习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内容。

每一个有从事靠谱的语文教育之想法但还未付诸行动的语文老师,更有必要学习或重温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找到从事靠谱的语文教育的根据,从而进一步增长从事靠谱的语文教育的胆量,将内心理念化为实际的行动!

我们重提和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便有如上的意义和作用!

靠谱的东西往往是最为朴素的,朴素的东西往往是离真理最近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最朴素不过的,它恰恰揭示了教育中最为可贵的事实:

生活是教育之源,生活铺就教育之路!

陶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是:“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 这也就是说,要把教育放到生活中去,要用生活本身来教育人,教育要提升人们的生活。陶先生从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们分别揭示了教育的源头、阵地和方法。

一、“生活即教育”,指出了教育的真源头

在陶行知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既然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陶先生还认为生活要与教育相一致,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即使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也不算是受劳动教育”。陶先生还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由此可见,陶先生所认为的“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一种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所以,就语文学习而言,教材中的范文充其量只是学语文的例子,学习语言文字的源头在生活那里。

二、“社会即学校”,指出了教育的主阵地

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如果从学生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学生用来学习的主阵地,生活是学生所要历练的主要教育内容。

陶先生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在这里,陶先生明确地指出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主要需面向社会,社会生活的内容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学生放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学习,他们的知识才能真正丰富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时说:“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陶先生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代表着他们的思想见识和价值观念,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所以,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事,语文课堂不可能担负起语文学习的全部,只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通向生活,通向社会活动,他们的语文学习才会呈现丰富多彩、学用自如的面目。

由此,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才是学生丰富生命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式,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让学生在这样的亲历亲为中,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验,读懂前人和今人的优秀语文篇章,写出承载自己生命体验的真实华章。

所以,语文素养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社会,课堂教学只是学语文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社会才是学生尽情邀游、提高语文素养的海洋。

当然,陶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命题,并不是主张取消学校,他不过是借此高度强调教育的主阵地在社会中,而不在学校内;另外,他提出的这一命题也向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校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任务,以不断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健康发展。

三、“教、学、做合一”,指出了教育的好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方法论。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既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又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来说是做,对己之长进来说是学,对人之影响来说则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陶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 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可见,“教学做合一”主张以实际生活为中心,这是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强调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强调以“行”求知,达到“学用一致”。

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告诉我们,老师、学生、社会生活是三位一体的,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强调以“行”求知,以做求学,以学求教,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由此,在语文学习中,不是老师拿着既定的语文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学生带着探寻社会和人生所生的问题走向老师,老师起到学生学习路上良师益友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事理,提高了认识,言语认知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综上可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是疗救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剂良药。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尤其可为那些虽有朴素的“生活教育”理念但还没有勇气去践行的语文老师打了气,增了胆,为他们从事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武器。

有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内容给他们撑腰,给他们壮胆,给他们指导,他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便有了起点,并且不会因为暂时看不到眼前的利益(如在准应试教育中让学生得虚假的高分)而停止前行的步伐!陶先生是坚决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伟大旗手,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我们有理由跟着他继续走下去,谁发现和掌握了教育的朴素真理,我们就跟着他前行而义无反顾!

诚然,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最高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的教育官员、科研人员及教育战线上的众多有识之士,继陶行知之后,亦注意到了国人学习语文的老毛病,发现了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语文老师比较重视对范文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因为语文试卷中多有相关的考点,这样的试卷好出、好改、好给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分析来分析去,占去了学生大量的语文学习时间,影响到学生大量地去领悟和记背那些反映个体生命体验和人性魅力的优秀篇章,也不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从事丰富的社会实践,如此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有鉴于此,教育部近几年先后颁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一致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3]

总之,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重视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程资源了,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语文的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文史典故、时事新闻等等。如此界定的语文课程资源,使得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语文亲近生活了,从而使得生活有多宽广,语文便有多宽广。很明显,这样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表现出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高度认可和重视,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事情!

如此,如今从某些从教个人到教育主管部门,对语文的教和学都有了比较清醒和较为科学的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已在相当多的语文科研人员和语文教师那里深入人心,引为结论,这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由于语文平时检测和升学考试试卷的难尽人意,并且这样的难尽人意还会存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对中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科学检测工程是个较难彻底攻克的尖端课题),所以,便会有语文老师还会徘徊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他们有时从事应试教育,有时从事素质教育,有时为了眼前学生的语文考分而完全丢掉了素质教育,让语文教学再次回到高分低能的教学老路上去。所以,面对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如此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提和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先哲的声音和告诫我们不能忘记,要时刻铭记!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精神养料和前进动力,使我们从事语文教改的步伐坚定,再坚定,毫不动摇!

参考文献:

篇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强调生活是学生学习最广阔、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使知识不断由“有限”走向“无限”,才能使知识不断得到验证和“增值”。课程改革的今天,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显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生活资源,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可以使之呈现更多活力。

今年秋,响应教育局号召,有幸去金坛市水芹之乡——朱林镇中心小学支教。我所教的是一批淳朴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和草草叶叶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生机,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山水田园”这些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独特优势。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孩子们到田野到果园去,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让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正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蕴含山水和田园的浪漫气息。

一、干农活,品尝艰辛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学提出独到的见解,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去做。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节假日和周末同家长一起干农活,把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说出来、记下来、画下来。这样,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宽阔了,对劳动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来就会顺手得多。只有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他们的生活才会充实起来,才学会做事、做人,才会表达和抒发出真情实感。

二、赏农景,亲近自然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于是,我们经常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按季节的变化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观察化冻的泥土、柳树的嫩芽、泛青的小草、回归的燕子、飘动的白云。只要教师增强生活教育的意识,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他们就会发现身边事物的无限美。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出来呢,路边、桥头,野花就开满了。有浅蓝色的喇叭花,黄色的芽花,白里透红的缚苗花,她们先把春天迎来了。”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发现,去寻找,世界就像一个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大自然给予他们学语文无穷的天地。

三、记农事,培养情趣

村村有故事,家家有故事。学生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事,做了什么事,都要求学生收集起来。事无大小,鸡毛蒜皮,瓜秧豆菜,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就值得写下来。当然,孩子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会更容易些,像捉知了,跟妈妈去卖西瓜,下河洗澡摸河蚌……都可以写得童趣十足。写写身边的事也不难,邻居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家里两只大公鸡斗架,燕子在屋檐下筑了巢,稻子大丰收……至于他们听到的,如爸爸妈妈饭桌上说话,邻居乘凉时的闲聊,爷爷和村长的小小争吵,都可以从中捕捉到有意思的内容。哪怕只写短短几句,也有农村风情跃于纸上,成为宝贵的习作材料。

四、写农民,感受淳朴

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有农家生活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广阔天地,去寻找习作的丰富“原料”之矿,使农景、农事、农活成为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而然农民就会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为了让学生多角度表达,多种形式发散,多种类型联想,拓展习作空间,教师指导学生写农村的人和事时要做到“三不一

要”。“三不”即内容不论,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篇幅不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形式不拘,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要”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这样写,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束缚,当然会努力把自己采集的千百朵花酿出蜜来。我又组织了一个“雏鹰文学社”,办了一份手抄报“雏鹰文学”,凡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哪怕是几句,都可以在“雏鹰文学”上发表,并将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结合生活的教育,便是无用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性灵性。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篇7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求真知,做真人。而今天的教育,特别是承载着育人重任的语文教育,是否在求真?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对陶行知知之不多,对其理论思想更是研究甚少,教育实践中的“陶行知”越来越少了。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也曾挫败过,不曾放弃过。如今生活语文的口号越喊越响,语文教育生活化的需要越来越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更体现出了它的正确性和时代性。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

 

首先,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生活语文亦是如此。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便也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例如,人们工作时便接受着工作的教育,既有业务技巧的学习,从不会到会,也有工作热情的熏陶,从讨厌到热爱。语文教育作为我国的母语教育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生活而进行的,有生活,就该有语文,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育将教育与生活分开,谈教育就得上学校、进课堂、读课本、问老师、做作业;说生活就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的工作、家庭里的朝九晚五上下班、柴米油盐酱醋茶,似乎学生便不用生活,生活中的儿童便不用教育。常有家长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什么都不要你做,你只管看书做作业就好。”难道学生的生活便只是学习,而学习只是读书,读书只为了考高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首先应该被家长所掌握,接受,加以应用。

 

学龄前儿童其实早已具备学习的可能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示范教育对其日后的成长尤为重要。儿童入学以后,虽是有老师对学业加以指导,家长仍是不能对教育孩子有丝毫的懈怠,甚至是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老师,推给学校。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中所有能够教育孩子的矛盾,让孩子在从发现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教育自己,成长,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当今的信息时代,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在生活的大课堂里,若是真能做个有心的学习者,定是能学到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矛盾多了,解决矛盾的经验多了,在长知识的同时,长得更是智慧。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文学习不能离开生活而空谈。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离开实际生活谈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正像教学法一样,只有能适用于实践的教学法才能具有生命力。

 

教育、语文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生活的工具,儿童接受教育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用教育来完善自己,靠自己来创造生活,若是死读书,为教育而教育,为学习而学习,这样的教育只会逐渐吞噬了儿童的灵性,磨灭了儿童的创造力和生活能力。如此,先不谈学有所成报家国,就单单是能否自食其力、独善其身地好好生活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现在的学校教育,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但是实际的操作囿于现行的评价机制难以做到目标要求的高度。教材、考试本身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关键看人们怎么用它。要求学生有生气、有活力,可如今的语文课堂通常是静默的,从幼儿园到学前班,再到中学大学,高年级的学生渐渐不愿意开口说话了,为什么呢?有句话叫: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有句话说:生活的情节远比电视剧精彩,这两句话道出了实际生活的特质。

 

平淡的生活只要永葆“真“的特质,自会有精彩的表演,生活中的人们自然愿意演出真实的自己。孩子们从开始接触语文是便也是受着这样的教育,要追求真善美,但实际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纵使再多的正面的言语训诫也抵不过纷繁的负面实例的影响,孩子们渐渐矛盾了,渐渐失语,甚至是被一些伪教育同化。这就又回到陶行知的那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论生活还是教育,贵在求真。

 

最后,生活决定了教育的内容、目的、方法等,教育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而生活又能为教育所改变。

 

语文学科和生活息息相关,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除了发挥语文学习作为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作用之外,语文的艺术性将使生活多一点诗意,“诗意的栖居”才有可能;将生活融入语文学习,语文学科将更具有生命力。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学生将生活材料化入语文学习太少,势必会影响到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方面,不仅要老师做出努力,不断引导,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领悟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死读书,要尽可能地做践行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迁移。热爱语文,学好语文,又将语文和生活相融合的学习者,生活中必然能够有更多的乐趣,感悟和美好的感情,便更能够领悟生活,读懂世界。

 

说到语文教育的作用,正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样,语文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应当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不能片面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所以,除了实用主义或者是工具说等表述外,语文教育也应当有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语文教育使人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悦的享受的过程,逐渐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无疑是轻松自在的。

 

教育不应该只是“化性起伪”,不应该只是为了生活,教育和生活毕竟不是一回事,实际生活可以是教育的中心,却并不能是全部。教育应该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回归,回归自然,回归自我,有着内心的宁静和笃定,这种精神的力量,不是宗教的信仰,却可以有着信仰的力量。真正良好的教育便是可以使人从容的做自己,积极行动却淡看得失。

 

生活即教育,教育需求真。而实践出真知,能做自然能学,学懂方可成教。再好的理论没有将其和生活实践相融,都将是苍白无力的。新思想与实践碰撞便才有创造的可能,如此,生活和学习才能平淡中显新意,一生短短数十年,终身学习,终身求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篇8

1.紧扣历史与生活的纽带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履行。

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的原因之一,是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师大版)时,虽然课文标题中有“丰富多彩”这样的词语,似乎这一课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其实不然。因为这一课所讲的所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毕竟是距离现在900多年前宋代人的生活。学生如何才能知道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以及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么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城市与乡村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况且那时又没有先进的拍摄和录像技术,学生要了解宋代的生活,只能依赖抽象的文字和流传下来的极为稀少的几幅画卷了。显然,初中历史教学如果不立足生活,不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教育教学,照本宣科,即使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恐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执教这一课时,笔者尝试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2010年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为导入,自然过渡到宋代的“蹴鞠”、瓦肆,将遥远的历史与当前的时事紧密相联。同时,注意利用我校学生正好生活在农村的优势,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对宋代与当今乡村生活、节日习俗进行比较。用生活来教育,缩短了历史事件与当代初中学生的时空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地走近历史、亲近历史。

2.追求教学方式生活化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特别是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探寻历史教学过程生活情趣化的方式、方法。

喜欢听歌,热爱歌唱,是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特点之一。歌声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孔子乐教思想,利用优秀歌曲,可以打破传统历史教学严肃呆板、缺乏生机的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寓教于乐。“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3700多年……”歌星周杰伦演唱这首《爱在西元前》,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学习世界历史两河流域文明时,以这首歌作为进行教学切入点,然后逐步拓展到两河流域文明的各个知识点,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生活中,青少年学生除了喜爱唱歌,他们还特别喜爱看电视、做游戏。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电视益智类综艺节目情有独钟,如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湖南卫视的《以一敌百》、上海艺文频道的《60分60秒》、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陕西卫视的《不考不知道》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些综艺节目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表面来看,追求教学过程生活情趣化这种教学模式似乎有些不规范。但从根本上看,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违背教育规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3.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与社会隔离的,“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互不相关”。他积极主张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丰富教育教学的资源。

邮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小的邮票虽然是一种邮资凭证,但它方寸之间,却能够尽显世间万象。其中历史题材的邮票,更是为我们解读尘封岁月打开了一扇扇窗户。在学习唐代的对外关系时,如果课堂上出示一张发黄的《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纪念邮票,无疑会像放风筝一样,放飞学生们的思绪,让他们的心灵飞向那遥远的唐代。通过邮票的图案和内容,学生们可以形象地认识鉴真大师,了解鉴真六次东渡的历史知识,真切感悟他“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可贵精神。

与纪念邮票相类似,我们生活中还有大量的古代货币和现代纪念币,它们同样可以作为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留心一下包罗万象的现实生活,便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它们是我们历史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

4.积极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知识和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倡导教、学、做三者合一。在“教、学、做”三者之中,陶先生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当然,这种“做”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做”或学校里的“做”,而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综合实践。他指出:“教、学、做合一不是别的,是生活法,是实现生活教育之方法。”

“从做中学”强调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开展综合实践时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家乡生活。民间乡土文化是学生家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时,如果能够注意恰当加以利用,必将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拉近学生与久远历史的距离,使他们亲近历史。同时,这些带有浓厚的乡土情味的地方历史资源,还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思想。不过,要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传统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没有统一的教材和现成的模式。它内容上的开放性、过程中的生成性以及形式上的自主性,决定了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我们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陶行知先生曾诚恳地敬告我们:

篇9

【关键词】

陶行知理念 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以学习教材中课文内容为主,而没有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教学显得比较空洞。并且,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差距甚远,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许多初中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比较枯燥,阅读、写作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学生虽然在语文科目上所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其并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是很高。此外,是否具备学好语文的信心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有足够的信心能学好语文,那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逐渐的积累起来。反之,学习兴趣则会降低。

(三)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被重视起来。只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才能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也是陶行知理论所推崇的。语文课本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理论、道理的升华。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比如,《秋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之前不理解母亲的懊悔之情。而生活中,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也许并不是那么和谐,也存在学生不理解父母的情况。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与父母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不理解父母,让父母伤心的地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能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场景重现于课堂之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优点很多,比如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能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上等。比如,朱自清的《春》,其中有许多关于春天美景的描述,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呈现出来。早上初升的太阳、刚发芽的嫩绿的小草、各种果树盛开的花朵、飞舞在花朵间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的孩子等等,都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这些景象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搬到课堂上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春的另一番滋味,从而体会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本限于课堂上,而交流的内容也仅限于文化知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各位老师是怎么样的,自己对这些教师的感情是怎样的。然后,再请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从而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做朋友。而情景教学模式能使严肃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从而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生活实际缺乏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交流等方式,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蛴行У母纳平萄效果,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学生思维的调动首先就要通过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在很多情况下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素。精心准备的问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精心准备的问题相当于为学生制作的一个磁力场,以教师为导体,联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一种诱发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对地理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学习地理的动性,启动他们的创新思维。然而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部分,只有新鲜、奇怪、具有悬念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记忆变得活跃从那进行更好的学习。

例如:在第八年级的初中地理上册中教学的《中国的自然资源》,当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征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提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如:对于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人均相对较少的特点,请问该怎么做呢?那么在后备耕地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提升农业生产等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思考,迅速的回答出来。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迅速做出肯定或者是否定或者是及时的进行补充。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变得顺畅,也加快了思维的灵活度。通过自己的大脑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与书本上相似的结构,当学生在获得了喜悦感和成功感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提升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于增强雪上创新思维的敏捷性。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协调发展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和交流的过程平等[2]。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唯有关注和注重学生的情感,方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念、行为”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实,学生在学习上以及实际生活中是渴望得到尊重、肯定、平等的,对于老师来说,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教师应该在教材中去挖掘能够培养和感染学生情感的部分内容,然后分别在情感和形象上进行加强润色,加强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情感,促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从而获得体验学习的积极情感。例如:北京古老的故宫、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有雪域之称的青藏高原、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等等,这些对地方生动形象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那些地区产生崇敬、赞美喜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内容的以及我国的地理环境产生情趣和热爱。

例如:在教学《长江万里行》时,首先教师要结合长江沿岸的地理特点,介绍长江沿岸各省的气候、生态等特点,并结合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收集长江沿岸各省的资料,以开展主题为《长江知多少》的活动,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内心已燃起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便会在课后积极的找寻资料,或者是查看相关的硬碟、图书,精心的准备这次活动。实际上,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里尽情的学习新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清楚了有关于长江的任何故事,也对长江的过去和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展望。这样的学习过程,在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课堂和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合地理学的特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地理图册

形象的地理图册能更加直观的反应出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规律,这也是地理知识的第二种语言。准确的利用地图册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例如让学生学习“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时候,根据其地形的颜色变化,找出三种颜色的分解以及相应的高度,通过自己的分析、联想、概括,在其中寻找出地形的本质特征、属性以及内外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东低西高的地势以及了解分三级阶梯的特省,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地球上的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气候、位置、河流以及工农业、资源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而言之,地理具有综合性。老师咋教学中,善于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相关的调整、梳理、提升,不断的解释现实生产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黄河与常见之间的比较,气旋与反气旋之间的比较,通过找寻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概念的理解,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教师需要树立起“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

地理学科中包括了自然、社会等等很多的知识,其内容覆盖面十分的广泛,其所蕴含的知识覆盖面也十分的广。在其中有很多知识都不是用枯燥的文字就能够让学生明白的,它所要构筑的立体空间也不是平面图画与文字所能够构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地理知识和分析地理问题。因此,我们地理教师就必须要养成“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于的依赖于教材,也不能够迷信教材,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地理,同时还能够将课堂中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例如出门后如何分辨东西南北,了解家乡各种信息等。只有有效的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感知身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11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现代语文教育中 教学合一

随着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既是我们的母语课程,又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语文教育之却存在着种种令人不满的问题,这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现代语文教育中无疑为语文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探讨如何将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现代语文教育中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核心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表现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就是要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将生活化融入到语文教育中去。生活即教育主要是说,教育应该与生活统一起来,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生活在不断前进那么教育也要不断的保持前进,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实施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社会即学校又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连,是一种不同形式的表达,这种思想的意义在于,将学校办到社会里,注意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办学校了,而是要将社会和学校的关系结合起来,按照社会需求办学校,要运用社会的力量,了解社会的需求,教育要适应社会。教学做合一,主要就是目前普遍接受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起着指导与合作的作用,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是部分老师并没有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在老教师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很多老师的教学模式化和程式化,文章不分体裁一律采用“一时代背景,二作者介绍,三段落大意,四中心思想,五写作特点”的教学模式。写作教学也遵循着“命题——作文——批改——讲评”的模式。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在内容设计上,设计的问题,没有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就是现实与潜在水平存在一定空间的问题,只有这种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其次是在从形式上,教师没能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更多的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

第二,部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不强,不能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农村学生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部分来自于农村的高中学生普遍不善于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联系实际,进入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自己的角色,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常常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参与合作小组解决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如何体现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应用的价值

由于教师、学生甚至是目前的一些教材和参考书都存在一些不足,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应用将为这些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思路,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课堂之上都一样,没有好的氛围是很难获得好的效果的,语文课应该有生活气息,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背景以及经历的差异,要关心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发言,充分调动他们求知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愉悦。

第二,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回忆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亲身经历,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拉近生活与语文教学距离,然后再正式进行这篇文章的阅读,积累实词、虚词以及常见的句式,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以及效率。

第三,加强学生日常生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规范学生书写,让学生针对时事、新闻评论,开展如辩论、表演、演讲、竞赛等形式的语文活动,并给表现好的学生以奖励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感悟语文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变他们对学习语文那种枯燥乏味的不满情绪。

第四,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多关照学生内在需要,提炼和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注重学生个性生成,要分层进行教学,多增加一些讨论的学习环节,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依据学生实际的条件、兴趣、爱好,提供课题,关注其思维方式、个人体验等,培养其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

一、体验生活,学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

 

生活中每天都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教师要学生观察生活,并且体验生活,通过学生实际体验生活才能够更加深刻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知识,这对学生在写作中抒感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个专题是:向青春举杯,这里面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对生活的体验,然后抒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教材中,首先以《沁园春·长沙》作为对青春的吟诵,这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建设所应该承担的重大的责任,然后以体悟人生与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良好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感受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理想,最后在设计未来的环节帮助学生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认真地体验生活,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出发,收集其中有意义的事情,并提炼出其中对写作有价值的素材,再如,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中,通过感受旋律并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增强对音乐的理解,这也是学生在生活中间接的体验生活,这同样对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理想追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思考生活,学生探索对社会的认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出会思考以及能思考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其中所思考与创造,不是单纯的知识与论据的堆积、人为编造排比以及生硬的词语组合等,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思考、批判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生活中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避免作文的肤浅、幼稚以及空洞。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关于珍爱生命的这一专题,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对学生进行思考生活的教育,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指导学生对社会中各种现象与问题加以思考,如社会所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浪费的问题等,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思考生活以至于探索社会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认识,再如其中的第三个专题是关于历史知识的认知,这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对当前生活的思考,因此在学生写作中,可以在整合相关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使得学生能够突破定势思维而写出具有思想内涵的文章。

 

三、感悟生活,表达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就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言为心声,因此,在学生写作中,需要他们积极地感悟生活,从实际的生活中增加对生命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能够有取之不尽的“活水”,因而使作文能够在充分地表达学生思想中,体现出对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一个专题中关于梦想的话题,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在写作中体现出新颖的观点或者是新鲜的写作角度,是学生在写作前需要加以思考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感悟生活,然后从中提炼出对梦想更加深刻地思考,再如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对生活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认识,然后逐步地提炼出学生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同时在写作中才能展示出学生独特的思想,从而深化学生作文的思考情感。

 

四、积淀生活,学生诠释对世界的认识

 

写作的源头是学生对生活的充实与感悟,当前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多样化,这就使得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收集途径得到良好的拓展,因此在写作中,学生要学会积淀内容,从而提炼出更加利于生活情感的表达内容,从而使得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容,例如,在正确的认识与处理传统文明这方面的写作中,需要学生结合当前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积淀,然后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与处理对各种文明的认识,从而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如在学生学习关于如何对待东西方的文明以及如何吸收其中的精华等方面,这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然后在批判中确定哪些文化对自己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主动的加以学习,这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是相适应的,在充分地强调生活对写作的意义中逐渐地深化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所写的作文具有真实性、可读性以及思想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