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13 09:25: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的问题

篇1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2.1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2.5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篇2

1.2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在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成功实践,给其它作物的抗旱高产栽培提供了借鉴。静宁县谷子、荞麦等小杂粮的膜侧栽培,胡麻全膜穴播栽培,大蒜、豆类作物的双垄沟播栽培等技术已取得成功,并在全县旱作区得到广泛推广。

2存在的问题

2.1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技服务人员不足随着乡(镇)机构改革,静宁县原有的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站全部撤销,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也因编制问题而无法开展专门的技术服务工作,只能在乡(镇)政府从事行政工作。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仅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且能长期下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农技干部仅有13人,平均每人服务2个乡(镇),服务面积近0.46万hm2,与基层农技人员编制要求每1万hm2播种面积7.5人,每万户农户配5名农技人员的标准相差较大。

2.2资金短缺目前静宁县旱作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主要以政府为主导,靠行政推动落实,投入机制上以项目补助为主,在组织保证、投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如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仅地膜一项投入增加量在450元/hm2以上,加之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大面积推广成本增加,势必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旱作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

2.3机械化程度低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农民以步犁、人工等传统生产工具为主,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时间,而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配套的耕作机械当前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受到一定限制。由于机械深耕、深翻、机播机收等现代农业机械应用滞后,加之覆膜规模大、时间紧、青壮年劳力短缺、农业机械数量有限等因素影响,静宁县旱作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2.4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据统计,静宁县2012年地膜使用量达4560t,2013年超过5400t,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静宁县仅有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2家,已建立的26个回收网点也没有正常运行,绝大部分地膜没有及时回收利用。加之农民地膜回收意识不强,有时宁可就地焚烧、填埋也不愿集中捡拾出售,给农业和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5后续产业开发利用滞后,产业链条短随着全膜玉米大面积推广,大量鲜秸秆为发展畜牧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近年来,静宁县已建成规模养殖小区40个,发展养牛示范户400户,饲养量达到13.3万头。但由于缺少项目扶持,发展资金短缺,玉米鲜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率仍然较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空间小。

3发展建议

3.1健全推广体系,优化队伍建设一是要明确公益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按照精干、高效、专业的原则,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尽快建成城关、八里、甘沟等12个农技区域站,逐步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较好的村设立村级农技服务所,真正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服务所、社有示范户的四级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项目资金,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确保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开展工作有阵地、宣传培训有场所、服务指导有手段。三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农技推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引进选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和乡镇农业技术专业干部,充实到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逐步改善全县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同时,公开选拔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土专家”到村级农技服务所,承担村级农技推广工作。四是要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制、技术人员轮训及学历晋升奖励制等管理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全县旱作农业推广整体水平。

3.2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首先要认真研究政策,争取项目支持。全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央、省、市的各项惠农政策,根据静宁县实际情况,多渠道积极论证、申报争取农业发展项目,加强对旱作农业推广的资金扶持。其次要注重项目整合,发挥集聚合力。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建设、梯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统筹安排,加强项目监管,发挥集聚效应,有侧重地支持旱作农业发展。三是增加专项投入,加快推广步伐。在项目资金和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应列入一定数量资金,设立旱作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对全膜覆盖技术推广进行扶持,支持农技部门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和农民群众购置新机具、购买地膜化肥的补贴,降低发展旱作农业的成本,进一步加快全县旱作农业推广步伐。

3.3稳步扩量增效,加快技术推广通过科学制定规划,优化区域布局,稳步推进旱作农业。加快田间道路配套建设,尤其是早期梯田的道路。建议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修建田间道路,使中大型农业机械能够进入田间作业,扩大推广面积。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集约化生产。通过招商引资、大户领办等途径,加快建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自愿流转土地,发展小型农场经营模式,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推动土地规模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篇3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发展全球化。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农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不能单纯地用国内标准衡量农业发展,而是要用国际标准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中国农业,农业的全球化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2)、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精深加工已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仅靠传统农业已经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世界农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主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条件。

(3)、技术进步加速。随着现代科技知识在农业中的广泛普及应用,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性,使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4)、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成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由于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粗放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只有走集约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农业。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服务体系滞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街镇机构改革后,政府监管服务机构被简单撤并,人员严重不足。许多农业服务人员在编不在岗,被分散划到财政所、兽医站、经管办、招商办等部门。目前,作为提供农业服务主体的农业服务中心依然存在机制不活、保障乏力、管理缺位、青黄不接等问题,难以承担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另外,劳动力素质低,造成农技推广瓶颈。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许多地方老人和妇女成为种田的主力军。由于他们文化程度偏低,许多农民不懂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用药,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的栽培方式,存在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情况,造成农田环境污染。

(2)、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

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加之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机械化耕作困难,土地零星经营现状严重影响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和农产品的销售仍由农户个人组织实施,缺乏统一标准,农产品生产记录不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力度不够。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以初加工为主,缺乏强大而有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撑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莠不齐。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由于个别地区农药、兽药、肥料不规范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有的甚至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畜牧业发展缓慢

由于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少,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养殖发展缓慢,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让养殖户无所适从,认为目前养殖风险过大;农产品价格的普涨,养殖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也极大影响着农户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

(4)、政府对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到位

虽然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建设,保障农民利益,但是很多地区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事物仍然不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卫生服务的落后,使得很多农民有病就医难,就医贵。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农业经营及相应的辅助支撑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农户通过市场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鼓励经济技术能人承包农民土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资金、技术和信息有效集中,从而扩大产业规模,拉长生产链条。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改良土地,对那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虽未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要进行重点培育,培养持续增收的能力。

(2)、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化水平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要增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技队伍的政策投入,增强农技服务力量,调动一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积极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构建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培育留得住、住得下的农民自己的“土专家”、“田秀才”。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科技含量。在每个街镇要建设1~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搞好展示基地和育苗中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社会要发挥正能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问题不能单单只依靠政府,社会力量的介入也能有效地改变现在存在的问题。作为市场的主题――社会,一定要做到社会反哺农村,市场反哺农业。社会机构与媒体对于农业的关注应该加大力度。农业最为基础产业,带动其增长,能够更为有效地带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工业与科研部门也应该更为重视农业问题,并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积极努力的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展开交流,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

(4)、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与稳定的机制

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离不开政府的责任。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市场建设、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政府财政支持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制定相适宜的政策法规,又能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利用。政府应该切实的将“三农”问题作为国家重点。农业发展更应该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技术的投入。抓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引入与推广。同时,有效地政策也需要良好的执行,在对农村农业的投入的同时,农业无小事,只有真正的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相信农业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5)、加快畜牧业发展

一要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普及步伐,加大良种场、扩繁场建设,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降低散养散放的比重;加快推进畜牧小区建设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二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动物防疫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屏障和动物防疫应急预警机制,完善外来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和准入制度。三要着力探索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发展尤为重要。应重视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落到实处,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调动农民和农业组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基本面上的和谐发展,使我国真正意义踏上富强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辉.“十二五”农村与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369.

[2]毕树广,刘守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2,03:7-10.

篇4

0 引言

农业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Smith等,2007)。如果将人类继续砍伐并且将其清理用于种植、农用化学品的生产以及农产品贸易所释放的温室气体计算在内的话,农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Hoffmann等,2010),到2030年该比例将提高到40%(Smith等,2007)。为了降低农业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低碳农业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许广月(2010)、马晓民(2011)、张新民(2012)、王珊珊等(2012)分别对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以及低碳农业的生产方式与实现路径等展开了研究。黄钢等(2010)提出包括节水农业、土壤改良与科学施肥等在内的发展低碳农业的十大关键技术领域。罗吉文(2010)提出了包括有害品替入、清洁能源等低碳农业发展的十种模式。梁龙等(2011)、田兴国等(2012)、刘永贤等(2011)、孙红霞(2011)、李光全(2011)、汤卫东等(2012)则分别对北京、广东、广西、河南、浙江、重庆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低碳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漆雁斌和陈卫洪(2010)、杜华章(2010)、师帅等(2013)等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漆雁斌和陈卫洪(2010)使用中国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吨,农业产值就会增加12.4591万元,化肥施用量成为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杜华章(2010)利用江苏省2008年52个县(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农业主要投入要素中,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农用柴油使用量、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增加值起负作用,而农用薄膜的贡献不显著。师帅等(2013)利用黑龙江省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影响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三者的投入是增加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主因。尽管已有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都明确指出低碳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针对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补充。

1 低碳农业——安徽农业发展的方向

从全国范围来看,安徽省属于典型的农业大省,表现如下:(1)《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2008年底安徽省耕地面积总数为5,730.2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71%,排全国第7位。在不足全国5%的耕地面积上,安徽实现了全国5.56%的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表1)。(2)尽管农业占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5.56%下降到2011年的13%,但是农业占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高于比同期农业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个百分点(10%)。(3)安徽省人口和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安徽省人口和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2010年安徽省非农业人口总数占安徽总人口数的22.71%,意味着安徽省77.29%的人口仍旧从事农业生产,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6.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的频繁爆发,安徽省的农业生产面临挑战。受水灾和旱灾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安徽农业受灾面积从2006年的1990.16千公顷增加到2010的2070.95千公顷。如何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同时,继续保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巩固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低碳农业将为安徽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2 安徽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安徽农业生产中的机械总动力、化肥、农药等投入要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2.1 机械总动力的使用总量和比重相对较高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1995-2011年间,安徽省农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637.9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714.84亿元,增长了2.69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使用量增长更快。2011年安徽省使用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大约是1995年的3倍。2011年安徽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占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的5.79%,比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4.26%)高出大约1.5个百分点(表3)。安徽农业生产呈现能源投入密集型的特点。

2.2 农业生产对复合肥和氮肥依赖度较高

安徽农业生产也使用了数量较多的化肥和农药。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在内的化肥使用量从1995年的203.3万吨提高到2011年的329.67万吨。2011年安徽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使用量分别占全国的4.8%、4.4%、5.43%、7.73%(表4)。2011年复合肥占安徽省化肥使用量的44.4%,氮肥占34.7%,磷肥和钾肥则分别占10.95%和9.95%。这些数据都说明安徽农业生产中比较依赖复合肥和氮肥。这些化肥无论其生产过程还是在农田中的施用都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2.3 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农业总产值不仅受到季节性气候和极端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生产实践变化的影响,比如新的生产工具、新的作物品种、新的疾病和虫害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Adams等,2001)。为了保障农产品产量,减少病虫害对收成的影响,安徽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农药。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量从2003年的78,843吨提高到2011年的11,7575吨(图1)。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碳的排放,而且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危及到整个农产品的食品安全。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4 林业存量资源不足,限制了碳汇功能的有效发挥

和工业所不同的是,农业既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同时又具有碳汇功能,尤其林业在这方面的功能更为明显。从表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林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国林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4%,高于农业、牧业和渔业各自所占比重。由此可见,安徽林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和安徽农业大省地位相比,安徽林业的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面积均有待提高。尽管安徽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7.53%,超过了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水平,但是在全国排名第18位。安徽的森林蓄积量1.8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现有森林面积5706万亩,居全国第20位。不仅如此,安徽丘陵和平原地区绿化造林相对滞后,缺林少绿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占全省国土面积46%的丘陵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仅为14.5% 。加上偏远山区的林业资源由于护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以及林业资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林业资源乱砍乱伐和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对林业资源的保有量带来不利影响。安徽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碳汇功能的发挥。

2.5 农业生产以传统的耕种方式为主

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低碳农业发展的核心(张新民,2012)。尽管有机农业具有投入品外部性较低而且能带来高产出的特点,被视为可以应对气候变化确保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但是在安徽农业生产中有机农业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在耕作方式上,安徽农业生产仍旧停留于传统的耕种方式。与传统的耕种方式中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主要取决于轮作中的碳投入所不同的是,免耕轮作方式中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首先取决于残茬的数量和管理方式,其次取决于有机粪便的数量(Gaiser等,2010)。尽管免耕法能够有效减低农业生产后期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有部分地区的农户也开始逐步采用免耕法,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扩大的事件。比如一到麦子成熟的时节,就容易出现农民烧麦杆的情况。大片的麦秆燃烧不仅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城乡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威胁。如何从源头上有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而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转变是安徽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3 促进安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安徽农业发展具有典型的投入密集型特征,而传统的投入密集型农业对气候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仅次于能源部门(Aravindakshan等,2010),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了降低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保障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徽有必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本文认为,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实行减少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增强农业尤其是林业的碳汇功能。由于农业温室气体的40%来自土壤(主要是N2O),27%来自于肠道发酵(CH4),10%来自于水稻种植(CH4),9%来自能源相关部门(CO2),7%来自肥料和粪便(CH4),6%来自于其他部门并且以CH4和CO2为主(Smith,2007)。在安徽农业生产中,首先要在逐步改变土壤耕种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家畜家禽肠道发酵的有效控制,同时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降低农业的碳排放,并大力发展林业,增强安徽林业的碳汇功能,促进安徽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

1)改变土壤的耕种方式,从传统的农作物生产方式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转变。本文认为,在土壤耕种方式转变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近年来之所以化肥使用量频繁增加实际上和农作物单一品种的种植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生态农业和当地农民知识发展起来的多样化和外部性投入较低的农业,比工业化单一作物的农业不仅总体产量更高,而且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富有营养(McAfee,2010)。要改变传统的土壤耕种方式,尤其是改变主要依赖化肥的农田营养供给模式,就要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农民利用已有的农业生产知识对农田和土地进行管理。比如在免耕的同时,通过作物轮种的方式为农田的下一年生产提供营养补给。具体来说,皖南地区的农户可以在秋季水稻收割以后,在农田中播种紫苜蓿或者油菜等油料作物。这些作物既能减少土壤翻耕释放的碳,同时又能为下一年的农作物播种提供肥料。不仅如此,成片的紫苜蓿或者油菜花可以为当地提供旅游资源,这样既帮助农户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又因耕种方式变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化肥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生态效益。

2)了解安徽农作物基本种植结构,寻找降低碳排放的重点区域。以2011年为例,《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2)显示,安徽省201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9022.9千公顷,其中包括谷物(稻谷、玉米和小麦)、豆类和薯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621.5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3.99%。基于水稻生产和小麦生产在安徽省种植结构的绝对比重,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就要积极围绕降低水稻和小麦生产全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低碳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从安徽农业实际需要出发,迫切需要开发麦秆等残茬的有效利用技术,从源头上解决麦秆焚烧带来的系列问题。在农用肥料的来源上,要积极鼓励农户对家禽家畜粪便的使用。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要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善性,对于青蛙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要进行保护,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完善来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针对安徽省农作物容易受

到旱灾和水灾影响的事实,要积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对河道沟渠淤泥进行疏理,提高水库、湖泊、池塘、沟渠等的蓄水、防洪、泄洪等功能,为农田灌溉和正常生产提供相应的水利基础设施。在农田改造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水文规律,不能随意更改河道及其走向,充分发挥自然灌溉功能,尽量减少农用排灌柴油机等的使用。

3)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增强农业碳汇功能。根据“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计划,到2016年,安徽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使森林总面积达到6,7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本文认为,在安徽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必须同时进行保林、护林工作,减少森林火灾等其他方式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对于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封山育林、对苗木进行定期保护和监测等。适时将已有的林业资源开发,转化成旅游或者其他生态价值更高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林业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林业资源未来收益等情况基础上,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同时将部分有参与保林、护林意愿和能力的农户纳入到保林、护林队伍中,切实保障安徽林业的存量资源,为安徽农业的碳汇功能发挥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Smith P et al.. Agriculture. In: Climate Change 2007: Mitigation.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etz B et al.,eds.).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Hoffmann, Ulrich, Promoting Poles of Clean Growth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a More Sustainable Economy UNCTAD Trade and Environment Review, United Nations, 2009/2010,March 3, Available at SSRN: http:///abstract=1564069,2010.

[3] 黄钢,沈学善,屈会娟,王宏.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技术领域[J].中国软科学增刊,2010(S1):1-7,接47.

[4] 罗吉文.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142-144.

[5] 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2):19-23.

[6] 杜华章,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4):63-71

[7] 师帅,陈红,池佳.基于协整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3(2):81-85.

[8] Richard M. Adams,Chen AKA, Bruce A. McCarl ,David Schimmelpfennig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pril 18, 2001). Advances in The Economics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Volume 3, the long term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beyond a doubling of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pp. 115-148, Darwin C. Hal, Richard B. Howarth, eds., Amsterdam: JAI, an imprint of Elsevier Science, 2001. Available at SSRN: http:///abstract=1814211.

[9] 张新民.低碳农业发展核心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J].生态经济,2012(6):79-81,接145.

[10] Thomas Gaiser, Mohammad Abdel-Razek,Heike Bakara.Model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under zero-tillage at the regional scale. II., The influence of crop rotation and soil type [J].Ecological Modeling 2009 (220):3372-3379.

篇5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依赖迅速增加,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突出

近年来,中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较快增长,是以农业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为代价的。2003―2013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增长了39.76%、29.62%和25.12%,同期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8.01%、12.62%、34.01%、72.07%和17.51%。2003―2012年,全国农用柴油、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33.9%、33.3%和49.7%。(1)目前,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施用量21.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分别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2)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资源、农业要素低效利用的状况近年来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全国化肥的综合利用率仅在30%上下,与发达国家50%~60%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每立方米灌溉水可生产粮食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2~1.4公斤。(3)中国有机肥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足40%。

长期超强度使用耕地、大量消耗水资源、超施化肥和农药,导致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加重,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加大,农业对环境污染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的影响日趋凸显。2012年底,在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中,基础地力较好、耕地质量被评为1~3等的占27.3%;但耕地质量被评为7~10等的也达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4)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质量退化、耕地污染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已成为中国耕地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5)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有机质含量下降、农膜残留增加、部分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日趋严峻,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食品安全的根基。

(二)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比较利益下降的问题迅速加重,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从近年来中国部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和净利润的变化(见表1)可见,就总体而言,中国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净利润却增加不多,甚至在波动中有所下降或为负。2003―201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和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增加了118.15%、130.27%、133.12%和134.28%;但三种粮食平均、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分别增加了71.1%、13.7%,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分别减少了26.60元和404.84元。2013年两种油料平均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相当于2003年的12.4%,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甚至为-102.27元。与2003―2008年比较,2008―2013年5年间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的总成本上升更快,净利润下降更明显。

考虑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的提高,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和每亩净利润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出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200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34.31元、78.56元和461.28元,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为79.19元;2013年分别变化为72.94元、13.25元、-214.98元和103.91元;2003―2013年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分别上升了38.63元和24.72元,但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却有明显下降,2013年每亩棉花的净利润甚至为-214.98元,比2003年降低676.26元。《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中编入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甘蔗、甜菜、桑蚕茧、苹果、散养生猪、规模生猪、大中城市蔬菜等15类农产品,2008―2013年5年间仅有苹果和大中城市蔬菜每亩净利润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66.9%和51.6%;其他13类农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均有所减少。其中甜菜和稻谷减幅较少,分别减少3.4%和34.3%,其他11类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减幅均在50%以上。2013年大豆每亩净利润仅相当于2008年的18.9%,小麦、油菜籽、棉花、烤烟、桑蚕茧、散养生猪每亩(头)净利润均为负,分别为-12.78元、-98.30元、-214.98元、-37.30元、-3.63元和-106.15元。可见,近年来中国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不增反降。考虑到同期物价水平的上涨,问题更为严重。

如果考虑每年国家用于抗旱防涝等救灾支出对维护农产品增产的影响,则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生产的社会成本还远远大于微观经营主体层面的生产成本。

如果把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放到更大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则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和机会成本增加的问题更为严重。如200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702元,2014年上升到2864元,增加了308.0%,年均递增13.6%。201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分别相当于种(养)4.05亩稻谷、4.90亩玉米、5.96亩油菜籽、2.28亩棉花、7.16头散养生猪、9.92头规模生猪的收入(包括净利润和人工成本)。

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效益和比较利益的下降,为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进入农业、提升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了障碍,也使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素产出率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三)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问题日趋突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紧迫

在中国和美国,玉米均为第一大谷物。比较两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收益状况,对于考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表2可见,与美国相比,近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上升的趋势更为强劲;尽管两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均呈较大的波动趋势,但就总体而言,美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增加的趋势却较中国更为鲜明。自2003年以来,中国玉米价格和生产总成本高于美国的问题日趋突出。2003年中国每50公斤玉米主产品总成本和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是美国的1.15倍和1.52倍,2013年分别扩大到1.92倍和1.94倍。

2003―2013年,美国每亩玉米主产品净利润增加了96.7元,中国仅增加了14.74元。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可见一斑。需要说明的是,自2003年以来,虽然美国玉米生产的每亩净利润一直低于中国,甚至在2005年前连续几年为负,但美国庞大的农业补贴系统仍为美国玉米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6)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补贴的水平低得多,这种情况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对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劣势,也容易削弱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者从事农业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在总体上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特征。特定时期特定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往往是两种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大、国家提供价格支持保护越多、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低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的主导性就越强,价格波动性就越弱;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小、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高,甚至市场规模越小、产地集中度越高、因而越容易形成垄断供给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主导趋势就越强。这种价格波动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价格波动幅度放大或波动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粮食等部分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的实施,都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的发生、农业产业链垄断势力的强化及其向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转移,农业组织结构的加快转型及由此带动的农产品市场运行方式的变化,往往是加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7)此外,国际农产品和能源、金融等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及其影响向国内的传导,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波动。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长期趋势来看,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加剧的主要原因,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因此,今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很可能继续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趋势。并且,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今后实行目标价格制度的农产品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将会呈现出波动加剧的特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增加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优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难度,也对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其与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国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性上涨,也为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埋下了伏笔。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是这种长期趋势性上涨的结果。如2013年越南米到中国南方地区的销售价格约为每公斤3.20~3.60元,较国内早籼米价格低0.2~0.4元/公斤。在国内价格稻强米弱的背景下,许多大米加工企业把低价进口的越南大米作配米,以降低大米出厂价格。(8)2014年10月,国内市场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的批发价分别为每公斤3.84元、4.14元和4.56元,泰国大米的到岸税后价仅为每公斤3.14元,明显低于国内。(9)2014年10月第三周进口棉花中国主港到岸均价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每吨11912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2909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9.6%;按滑准税计算,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13770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051元/吨,较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低7.1%。(10)

如果只是个别时期、个别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问题尚不甚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现象日趋普遍,在不少农产品上几近常态。在主要粮食品种上更为典型,如到2013年底,小麦已连续5年、稻米已连续3年、玉米和大豆自2003年以来国内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4)。由于国际市场主要粮食价格下跌,特别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2014年又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差距最大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5)。

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导致相关农产品进口压力明显加大(11),推动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扩大,也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供给和价格的波动向国内传导“增开了窗口”。这会:(1)挤压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和价格上涨空间,加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2)侵蚀国内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效果,容易导致中国增加农业补贴的效益大量外流;(3)增加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和稳定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困难,容易加重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并存的现象。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国内自给率下降,不只是国内需求缺口增大所致,而是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背景下,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现象并存发生的结果。中国许多农产品生产缺乏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难以吸收社会资本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甚至不得不在较低的利润水平下“苟延残喘”。这与相关农产品进口对市场的挤占和价格的打压密切相关。这些情况说明,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已经空前紧迫,时不我待!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最高关税水平与绝大多数国家相距更大;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的关税配额量大,配额内关税多在1%~5%,配额外关税最高仅65%,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倪洪兴,2008)。因此,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难以有效抵御来自国外低价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关税“防火墙”作用有限。近年来,中国虽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许多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属于“黄箱”范围,对部分农产品的支持已接近入世承诺上限,进一步加大支持面临上限约束。2014年,由于实施转基因管理及进口与库存配比销售等措施,中国玉米进口得到一定控制,进口量较上年同比下降20.4%;但作为其替代品的高粱和大麦进口却增势迅猛,较上年增加778万吨,增加了2.3倍(课题组,2015)。

(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

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日趋活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步伐明显提速,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公司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服务公司、植保服务公司、农业技术研究所等新型服务主体竞相发展、各显神通,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者,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为农业乃至农业产业链增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消费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参与全球价值链、构建国内价值链和推进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载体。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甚至价值链片段化、碎片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价值链领导型企业不稳定、对价值链治理的主导能力不强也是突出问题;甚至在宏观农业政策的设计中,重生产、轻服务,重产中、轻产前和产后环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农业发展中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盛。在此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涉农企业和农业组织不断增加,但大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低端,难以进入其关键环节和战略领域,全球农业价值链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大多掌握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跨国公司手中。顺应国内农业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迅速变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内涉农企业致力于构建国内农业价值链,并力图向区域和全球范围拓展,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的全球农业价值链。但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这方面仍只处于起步阶段,真正能在农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和关键领域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进而在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领导型企业并不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农业价值链面临着与全球农业价值链对接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少数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具有管理权和控制权的国外跨国公司很容易凭借其核心技术、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信息化和市场营销手段等优势,在较短时期内迅速蓄积起对中国农业价值链战略环节、关键环节的控制态势,进而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价值链领导型企业被边缘化或被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等。这种现象在中国大豆产业链、价值链较为典型。(12)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受到过度挤压,价格受到明显抑制,定价话语权显著减弱,产业控制力严重削弱,产业调控难度明显加大的问题迅速凸显(倪洪兴等,2010)。1995年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3年和2014年,大豆自给率已分别下降到42.9%和14.6%。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往往是从以低价进入为切入点的贸易控制起步,转向通过参股合资进入加工领域,进而通过低成本并购形成对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态势(姜长云,2011);甚至将这三阶段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与此高度联动的金融市场、能源市场上“兴风作浪”,加剧国际农产品市场进而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为进行贸易控制、参股合资,进而低成本收购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契机。一般而言,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过程中,比较青睐的领域往往集中在农产品、农业加工品、农业投入品的现代营销体系,农村金融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业种质资源开发,食品安全和农业品牌、销售渠道等领域。由此不仅容易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升级面临国际分工地位被“低端锁定”的风险,容易将中国的涉农企业和农业产业组织推向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的边缘地位;还容易加大中国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挑战,导致中国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容易因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而遭遇“屏蔽”。

二、农业发展值得重视的几个趋势

(一)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

自2004年以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7%,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6%;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9%。到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分别达到28844元和9892元,连续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对农产品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基本的趋势是:

1.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多元化持续推进

近年来,农村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城市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稳中略降;但农村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均呈增长趋势,城市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家禽消费量稳中略增,城乡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增长后趋于稳定。由于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4.8%,今后城镇化率很可能继续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同时考虑到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不足农村居民的一半,城市居民人均蔬菜、食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消费量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据此可以粗略推算,今后中国城乡居民对粮食(主要是口粮)的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对植物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的消费总量将呈加速提高趋势。从国内外经验看,城乡居民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等养殖产品消费总量的扩张,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动物毛皮、内脏、骨、血等养殖业副产品需求的增长,会带动社会对饲料粮需求进而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因此,在2020年前甚至更长时期内,农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总量将呈增加趋势,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也会加快推进,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在总体上将呈增大趋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将带动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张。

2.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加快分化,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化,城乡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日益呈现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趋势,专用化农产品、加工食品、品牌食品和安全化、优质化、体验化食品日益成为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重点,甚至在产品功能之外对农业生活、生态功能的需求也日益成为农业需求的新增长点,农业发展的科技、教育、文化内涵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体验功能也将日益受到重视。这也导致创新供给,引导、凝聚、激发农业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如许多地方通过激活农业的景观功能,引导和激发农业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影响也在迅速深化。2020年和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很可能分别将达62%和70%上下。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395万人,较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3%。同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1%,分别较2003年增加39.5%、提高3.5个百分点。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导致生活方式转变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日益深化,加剧农业需求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安全化和优质化趋势。

(二)要素成本提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出现趋势性减弱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比较利益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农业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和农业发展的粗放经营。以三种粮食平均为例,2008―2013年间每亩总成本的增量为463.77元,其中对增量贡献较大的主要有①人工成本增量254.69元,占54.9%;②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127.34元,占27.5%;③土地成本增量81.74元,占17.6%。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与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带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提高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用工成本迅速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效用的上升,也是推动农业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越来越多,带动农地租金迅速上涨,成为推动土地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期,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用工数量由7.69个减少到6.17个;但劳动力日工价则由21.60元增加到68.00元,增加了214.8%。劳动力日工价的提高,成为推动每亩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不仅如此,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日工价的增速,还明显快于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或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13)在三种粮食平均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和化肥费是增量最多的三大块,分别增加55.95元、24.79元和24.82元,分别占总成本增量的12.1%、5.4%和5.4%。进一步分析,每亩化肥费的增加基本上由化肥投入的增加与化肥价格的上涨平分秋色;每亩种子费的增加主要由种子价格的提高所致,但每亩种子用量的略增也发挥了辅助作用。

再从棉花来看,2008―2013年,每亩总成本增加1097.53元,其中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分别增加832.76元、161.96元和102.81元,分别占同期总成本增量的75.9%、14.8%和9.4%。在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中,增幅比较大的主要有机械作业费、化肥费、排灌费和种子费,分别增加45.47元、24.49元、23.49元和16.49元。同期,棉花生产每亩用工天数由23.09天减少到19.44天,减幅达15.8%;棉花家庭用工日工价和雇工日工价分别增加了214.8%和139.7%,用工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将棉花每亩总成本的增量结构与三种粮食平均进行比较可见,越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工价提高对总成本增加的影响越大。

进一步来看,将规模生猪与散养生猪比较,2008―2013年,规模生猪每头总成本增量353.02元,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263.07元和89.36元。相比之下,散养生猪每头总成本的增量为536.85元,超过规模生猪52.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了244.89元和292.07元,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但人工成本的增量超过规模生猪达2.27倍。在规模生猪和散养生猪中,精饲料费的增量分别达到281.36元和299.38元,均超过各自全部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而且精饲料费的增量均主要来自精饲料价格的提高,精饲料量的增长影响较小。相对而言,散养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散养生猪有更多的生活废弃物可资利用,如剩饭剩菜。从散养生猪与规模生猪每头用工成本的比较可见,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抑制用工成本上升对总成本增量的影响。

近年来,在农民收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虽然农民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呈增长态势,但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能力已经呈现趋势性减弱。200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占40.9%,2013年已经下降到31.8%。(14)随着农业对农民增收相对贡献能力的趋势性减弱,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否则,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经营副业化和兼业化将会迅速普遍化。

(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推进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对发展农业生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微观层面,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往往表现为农户规模经营的发展,以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相对于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也对新型服务主体的发育及其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各种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还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如在部分地区,农资经销商向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商转变,甚至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实现由卖产品向卖设计、卖服务转变。近年来,许多地方农机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新亮点。

在中观层面,农业发展的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也对推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及其集群化、网络化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动。如由于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迅速推进(姜长云,2011),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步伐明显加快,导致主要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扩大,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对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这在粮食方面尤为典型(姜长云,2012)。如2003―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17640.4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江苏、河北7省,合计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66.2%,这7个省份基本在秦岭―淮河以北或淮河沿线。2003―2013年这7个省的年末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35.3%下降到34.4%。(15)但这7个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却由41.7%增加到49.3%。

三、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启示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是未来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前文分析可见,尽管近年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形势较好,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已经比较严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可不可以缓些做的问题。应该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着力促进农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并将其放到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农业更好地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中国农业发展很容易陷入走向衰退的恶性循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物安全的难度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甚至保障农产品当前的有效供给,也会以损害中长期有效供给能力为代价。

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提升农业价值链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能力的客观要求。否则,农业发展很可能因为农户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陷入农业经营普遍副业化和兼业化的轨道,导致农业后继无人和老人农业普遍化的问题日趋严峻。失去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很容易落空。

(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统筹考虑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的变化,注意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从前文分析可见,今后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提速,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因此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日趋重要而紧迫。今后鉴于在总体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显著加大,农业政策选择和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必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前瞻性、细分性研究。通过科学引导消费,抑制农产品需求的非理性增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从当前来看,中国大陆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位居亚洲国家或地区前列。引导居民适度减少食用油消费,不仅有利于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优化农业、农产品供给结构。此外,应基于对当前或长远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客观研判,科学平衡对不同类型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的支持保护力度,防止畸轻畸重,导致某类农产品供求的松平衡建立在其他类型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基础之上,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浪费,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

所谓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供给略小于需求的一种状态。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而言,综合考虑农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和资源可得性,紧平衡应该是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因为它兼顾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张合成,2015),既避免了因农产品供求平衡过松即供大于求,导致农价下跌和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受挫;又可以避免因农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农价上涨,市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保障。在紧平衡状态下,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基础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因环境的变化由平衡转向失衡。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求尊重经营主体的选择,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暂时的。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是通过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在动态波动中实现的。我们可以说,紧平衡是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调控中理想的“期望值状态”;但如果把紧平衡说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常态,则容易引起误导,让人误以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特定类型的主要农产品上,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的紧平衡都是可以自动实现的。

实际上,主要农产品供求在总体上呈现紧平衡状态,更多地只是强调由于农业发展可用资源的有限性,主要农产品供给只能在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甚至供给还可能略小于需求,要注意引导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但这并不等于说,在任何时期、任何种类的农产品供求都是处于紧平衡状态。在社会资源或农业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向特定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过度倾斜,可能导致其供求处于松平衡状态;但其代价却是其他农产品供给可用资源不足,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供求紧平衡不能实现。比如,当前在粮食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实际上处于松平衡状态;但这种粮食供求松平衡的实现,却是以棉花、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难以主要依靠国内实现紧平衡,必须大量依赖进口为代价的。如2014年,尽管棉花、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均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转换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着力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

要在重视农产品供求数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农业发展有效引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促进农业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并降低农业经营风险。(2)推进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户等传统经营主体的改造,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更好地增强农业竞争力。(3)完善农业生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其激励机制,积极发挥其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通过促进农业的服务外包和分工分业,不仅为解决农业劳动力老弱化背景下“谁来种田养猪”、“如何种田养猪”提供了有效出路,也为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和提升农业价值链,提供了重要途径。推动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把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与促进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普通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以普通农户为主力军、新型经营主体为生力军、新型服务主体为引领支撑,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鉴于当前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甚至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甚至进入农业的工商资本按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鼓励其成为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的领导型企业日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价值链的主要驱动力已经由生产者转向购买者。流通环节日益成为农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品牌、科技、销售渠道、市场运作、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对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不断提高(张辉,2006;蒙丹,2011)。顺应农业价值链由生产者驱动向购买者驱动的转变,支持涉农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品牌制造商、高新技术或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成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对于提升农业价值链、带动农民增收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科技的支持重点,增强农业创新驱动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分化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把引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向

鉴于人工成本增加成为当前农产品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甚至首要原因,推进农业机械化应该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大型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节约农业发展的人工成本,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规模经济效应的提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的经验证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农业机械越普及,大规模农户的经营优势就越突出;大规模机械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为大规模租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面向小规模兼业农户推进农机作业承包提供了动力(速水佑次郎、神门久善,2003)。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以大型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的用工投入,促进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推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并降低风险,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减少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耕地破坏问题,加强耕地质量和农业环境治理。近年来,导致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耕地的利用和管理不当,如深耕深松作业不足,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低。多数农民使用小型农机具耕地,耕作层较浅,浅耕、旋耕面积占机耕面积的比重超过六成。长期采用这种浅耕作业方式,导致土壤理化性能变差,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加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在养地方面增加投入。(16)要改变农民对耕地重用轻养的问题,必须促进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并非发展大型机械一条路。如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专用灵巧、简便实用的小型机械或许更有用武之地。

自200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向大型农机倾斜的态势日益强化。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问题。从当前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趋势来看,促进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升级,除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外,一个重要方向是支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我们对安徽金寨、颍上两县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链全程机械化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农机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还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效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姜长云等,2014)。为支持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建议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借此,规避农户分散独立购机导致的农机闲置和资金浪费,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农机使用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的资源配置效益,弱化机械作业费上涨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

注释:

(1)本文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年鉴2013》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相关资料整理。

(2)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农业部网站2015年2月17日。

(3)国新办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会,《中国网》2015年4月14日。

(4)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农民日报》2014年12月18日。

(5)乔金亮:“中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70/% 耕地退化超4成”,《经济日报》2014年12月19日。

(6)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尽量与生产决策和当期价格脱钩,补贴额的计算基于历史单产、播种面积或收入水平;各种补贴充分互动形成农民收入保护网。如通过直接支付为农户提供基本的收入保障,通过目标价格和目标收入补贴帮助农户抵御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联邦保险费补贴和收入补充计划则协助农户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7)此处主要讨论农产品名义价格的变化,不讨论农产品实际价格或相对于工业品、服务品的价格变动。参见姜长云(2011)。

(8)佚名:“2013年稻米市场回顾”,《中国粮网》2014年1月15日。

(9)佚名:“2014年10月稻米市场监测报告”,jsagri.gov.cn,2014年11月6日。

(10)佚名:“2014年10月第3周中国棉花市场周报――国棉价涨跌互现 外棉价格反弹”,agri.gov.cn,2014年10月21日。

(11)如2013年中国大米进口量较大,尤其是走私大米大量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国际市场特别是邻近的越南进口大米价格较低,导致大米进口压力加大。

(12)2004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豆危机及其后在中国大豆产业链发生的连锁性事件,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参见顾善松(2006)。

(13)相比之下,2008―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由1340元增加到2609元,增加了94.7%;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8898元增加到51483元,增加了78.2%。

篇6

1 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影响农业生产的天然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旱、涝、盐、碱、雹、酸等。农业生产是第一性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受到人为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强烈。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具有基础的支配作用,原生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1.2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在农牧、渔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性投入,由于农业生产措施不当以及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投放农药、化肥入田造成农产品污染、农田土壤质量衰退;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散饲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牧业大规模发展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大规模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果园,致使地下漏斗区的形成,沿海区域则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灾害;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导致的次生盐碱化等。此类生态环境问题因区域人口的增长,盲目无序的开发,不合理干预程度的加剧而加重。

1.3 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各类工矿企业,城市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类现象大多分布在新兴工业乡镇及城郊工业企业周边。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污染类型、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持续时间诸多方面。一旦污染程度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某一限值,则环境明显恶化,难以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三大分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从空间角度来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三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产生的起因就是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即取决于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又起因于人为的不合理干预。区域性的农业问题可能是以一类问题为主,也可能是二类或是三类的问题并发。

从时间角度来看,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一般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在大范围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与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故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渐降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期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干预,使得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使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起因于农业生产者自身。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发展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此项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由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外源性污染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水平。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差别在于起因不同,其防治对策也各不相同,三类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制订防治对策时,既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又要突出关注其主要环境问题。

3.1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势利导,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加以调适和预防;二是进行大量投入,建设持久的基础性设施,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2次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农业自身问题引起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措施为:一是改进商品性生产投入质量,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充分提高生产性投入的生产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后果,如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物种间互利共生、边缘效应、循环再生等功能,挖掘系统内部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农业生产建立在较少地依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

3.3 外源性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一方面在法规和经济上加以严格的限制,如设立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更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型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士功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四川农场,2007,(3).

篇7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岸线占江苏56%,沿海滩涂面积占江苏67%,农业份额全省第一的盐城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在《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全力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沿海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盐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盐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加强载体建设,为现代农业构建发展平台。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达168个,面积规模已达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万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52亿元。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13个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面积5.32万亩,已完成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50个重点镇中有42个已在工业集中区中规划设立了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5个,累计投资总额26.2亿元。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综合批发市场、乡有特色批发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产品经纪人”的五级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这三大载体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盐城市高效农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72.2万亩,比年初增20%,总规模已达43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2.6万亩,比年初增27.6%,总规模已达104.5万亩;高效农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设施农业占高效农业的比重达23.7%。 

 

2、着力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盐城阜宁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为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所谓土地“预流转”,就是由村组与土地承包农户预先签订流转意向协议,并向农户预付一定数额的订金。在未正式流转前,土地仍有原承包户经营,当有现代农业项目进入时再与农户签订正式流转合同,流入方按合同每年向农民支付租金,以此增加农村土地储备。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确保农民在流转中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流转的积极性。2009年阜宁新增流转土地20.3万亩,全县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7.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41%。二是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较高投入,很多农民就因为“囊中羞涩”,贷款难而萌生资金互助合作的动因。目前全市已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114个,共有10.27万社员入社,吸纳社员股金及互助金11.12亿元,投放互助金9.33亿元。三是创立了“党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组织化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东台市富安镇在1998年7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2000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党委。在栽种、收烘、缫丝等环节,每个关键岗位都是党员带头,为大伙树立榜样。他们的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就把党支部建到哪里。该合作社已经带动了近30万农民致富。目前,盐城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45个,居全省首位,其中80%以上的规模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 

 

3、强化科技兴农,形成现代农业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一是引进新品种。甜叶菊是天然的甜味剂植物,其干叶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东台市特有的沿海富钾沙土壤和海边气候,使种植甜叶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认定为最适宜生长甜叶菊的全球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在产业化带动下,东台市2009年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冲刺。近年来,盐城市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有5~10个。二是引用新技术。好品种需要新技术作支撑,旧品种也能因为新技术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抢占农业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已经成为盐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在阜宁县三灶镇头灶村境内的航天育种基地,有被称为“植物伟哥”的黄秋葵,有孕妇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处的“菜用肉西瓜”,还有可长到如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据了解,目前至少有30位以上的博士级人才分布在盐城各地从事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加工,为提升盐城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新模式。大丰市推广的30多种稻田、棉田种养高效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3%。东台、阜宁、盐都、射阳、建湖等县市区采用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有的实现一年五种五收甚至六种六收,亩收入万元以上。 

 

二、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盐城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篇8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0

Study on the Major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HI Jia-lin, ZHANG Lei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ing, from the productional area to the processing and circulative area, and also to the leisure service area, all need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irst studies the important rol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of Tianjin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then emphatically analyses the major 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mot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at last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in leisure agriculture.

Key words: Tianjin;leisure agriculture;proble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收稿日期:2013-08-30;修订日期:2013-11-09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支撑引领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2ZLZLZF04400)

作者简介:史佳林(1979-),女,天津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都市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区划方面的研究。

1 天津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实践,休闲农业已成为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其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的重要模式

随着天津以“三区”联动推动“四化”同步的农业农村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多重功能的休闲农业必将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都市型休闲农业是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手段,设计农业旅游观光活动、会展服务活动、休闲体验活动、健身娱乐活动等,从更深层次解读农业的人文、科技内涵;在巩固精品生产功能基础上,不断强化区域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作用,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链、加工链、价值链,促进农业资源的集约和优化利用,使农业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而推动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升级[1]。

1.2 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

农业不仅直接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为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要素,同时还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多功能有机结合的多种功能[2]。天津发展休闲农业能够融合一、二、三产业,通过对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等农村资源条件的综合开发,为主要来自城市的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功能向就业增收、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拓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

在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形势下,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依托高效设施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满足城乡居民对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一方面能够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空间,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满足游客休闲需求;另一方面能进一步聚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文化、教育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广大农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而优化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1.4 保护区域自然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天津多年来一直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并提出“建设绿色天津,构筑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农业本身具有生态平衡功能,并且对城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按照“绿色、生态、循环、高效”的理念,结合绿色城市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推广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能够实现农业的绿色、高效、低碳发展;将农业产业提升与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美化紧密结合,通过园林式布局,能够使农业景观成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化、净化城市空间;另外,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必然提升民众生态环保意识,使其主动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等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均衡,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5 促进资源要素整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以来,天津将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逐年加大了新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并先后出台“以宅基地换房”促进小城镇建设、以“三区”联动协调发展壮大区县经济实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土地、生态、人文、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使这些要素在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产业上得到有效整合。另外,休闲观光农业在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近农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带到农村,促进了城乡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6 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主张,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年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为此,天津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并了《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并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天津目标的重要环节。天津发展休闲农业,在田园文化方面,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采菜、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在山水文化方面,选择溪流、峻岭等地推出野营、探险等项目,实现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建筑文化方面,充分利用古祠堂、古牌坊、古桥、古井、古道、古庙等,通过修补和恢复仿古建筑,体现当地农村建筑文化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等休闲旅游活动;在民俗文化方面,通过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使游客体验乡村文化底蕴。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流动及人文交流,彰显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从而推动美丽天津目标的实现。

2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成就与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

2.1 休闲农业发展成就

一是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与效益逐年扩大。2011年,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覆盖全部有农业的区县,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带动就业超过20万人;201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10万人,直接收入5亿元,综合收入15.7亿元,自2007年以来,全市共接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游客1 901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39.26亿元,年平均增幅超过30%[3]。二是休闲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多种产业形态,主要包括:以大集团、大公司投入为主的庄园休闲度假型产业模式;以当地政府和村民集体投入为主的山水村落型产业模式;以村集体或村民合作组织投入为主的设施农业观光型产业模式;以一家一户投入为主的单一经济体农家院型产业模式;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的文化传承与娱乐体验型产业模式[4]。三是休闲农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全市10个有农业区县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类型以及现有休闲农业景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已基本形成四类休闲农业发展区的布局雏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9大发展组团[5],规划出9条精品游线,打造出天津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并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四是休闲农业科技依托日益紧密。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休闲农业的引领、示范和载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休闲农业从业者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主动寻求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成果,进行引进、试种试用和推广,并将这些成果打造成为独特的休闲观光产品和服务,以新奇特的内容吸引游客,从而成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

2.2 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

2.2.1 休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休闲产品以农产品和观光服务产品为核心,其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决定着休闲农业产品体系的质量水平。目前,由于大部分生产经营者还在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发展高水平、绿色安全化的休闲农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加强科技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引领支撑作用,采用设施农业技术、有机生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保鲜储运技术等,从源头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可控性与可追溯性,并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和整个加工流通过程,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2.2.2 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针对休闲农业科技领域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科研服务机构从事休闲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服务,急缺适于休闲农业精品生产、农产创意品加工以及观光采摘等更多需求的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6]。同时,休闲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以及与之配套的科技培训体系均未得到完善及有效整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应用于休闲农业的空间十分广阔[7]。

2.2.3 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较快,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游客对于休闲农业项目的需求和期望与日俱增,尤其对于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能否提供优质服务更为关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大多为农民自发建设,从业经营者多数是当地农民,服务意识相对淡薄,服务技能相对较差,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智能化、人性化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急需相关服务技能培训和服务监督管理,不断规范餐饮、住宿、休闲等相关经营活动,并在相关领域引入电子信息化管理手段,全方位提升休闲服务水平。

2.2.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等一系列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目前,休闲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经营项目主要依赖自然景观资源和一些农业设施,从业人员主体多为农民,不仅缺少直接为休闲农业项目提供研发服务的科技人才,而且缺少熟悉农业项目经营管理并能策划主题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保障休闲农业项目正常经营活动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2.2.5 低碳环保发展意识有待深化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低碳环保发展方式不容忽视。目前,由于科技水平、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原因,休闲农业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废弃物处理设施短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尚未推广应用等,使大量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仍需进一步融入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来,使得更多农业资源和新型能源能得到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为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和不竭动力[8]。

3 强化科技支撑对休闲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从生产领域的种苗培育、标准化生产,到加工流通领域的特色产品打造、包装销售、物流配送,再到休闲服务领域的体验、参与、观光、休闲,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9]。因此,生产加工技术的创新、新型物流技术的应用、现代营销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建设以及科技培训的实施,均为休闲农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说,科技进步对于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突破农业资源刚性约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天津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耕地短缺、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技进步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开发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形成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向生态化、安全化方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同时促进新型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为农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休闲农业发展依托农业生产,因此,只有农业获得发展空间,休闲农业才能够立足成长,由此可见,科技进步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3.2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科技进步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的使用提高了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用。同时,科技进步还可促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综合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也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运用到休闲农业领域,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由此提升休闲农业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3 提供先进管理模式与手段,带动休闲农业产业效益提升

科技进步为现代农业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快捷、科学的技术手段与管理工具,能够对农业,特别是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各环节进行资源整合、信息管理、质量监测、流通监督和服务监管,从而使产业有序运行。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手段,还能够实现休闲农业与市场信息的有效对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使管理由盲目性、随意性向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转变,从而保障休闲农业经营活动高效健康进行,带动整个产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4 改变农业发展思路与生产方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科技进步为传统农业带来了理念和思路上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得以由一种资源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优美、清洁、绿色的生态空间才能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度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业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开发了多重系列的生态保护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资源综合开发技术、可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低碳生产生活技术等[10],这些技术应用到休闲农业发展中,能够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最终促进以休闲农业带动生态环境改善,以生态环境改善推动休闲农业升级的良好发展局面。

3.5 改变农业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从业者就业增收

技术进步可以促使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一旦被农民掌握,必将引起农民思想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城乡要素的交流融合,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依托科技进步,使休闲农业的这一目标能够更加快捷地实现,特别是休闲农业从业者,能够更快地掌握市场信息、更有效地为游客提供服务,从而提升自我经营水平,实现就业增收和改善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与发展前景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58-61.

[2]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等.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93-97.

[3] 李文喜同志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天津农村,2013(1-2):8.

[4] 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5] 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6] 史佳林,张蕾,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区域规划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59-62.

[7] 刘会想,李瑾,孙国兴.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思路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14-17.

篇9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发展休闲农业,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服务设施,例如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够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化体系,促进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现阶段国情,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还有无形的产品,即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发展下的休闲农业,既能够弥补传统农业产品单一、粗放型的不足,又可以避免片面追求高经济效益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端,有利于我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开展休闲农业的地区,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很多地区在引入了商业投资之后,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青山绿水和环境本来的特色,生态与资源都遭到破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盲目开发使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已经开展的一些旅游区、保护区中,根据科学检测,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的仅占20%,游客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都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第二,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健全,保护的对象范围也比较狭窄,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也起不到明显的作用,从开发前的规划,到执行中的标准,再到司法救济的途径都存在缺陷,对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不能够充分达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国内外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法律是人类通过比较后选择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资源保护措施。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我国目前已经有了相关的政策指引,如《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农业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其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

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利用土地。其次,我国《环境保护法》(1989)对保护农村环境做出了基本规定;《农业法》(2001)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做出了专章规定等。再次,行政法规。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这里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国外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些优秀的经验成果,鲜明的对比之下,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以日本发展休闲农业之路为例。自1992年,日本绿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就已经兴起。其绿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府积极倡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第二,既有法律保障,也有财政预算的支持。第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第四,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和当地的农业特色,不过分关注经济利益。日本政府逐步确立了绿色休闲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了通过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在每五年修订一次的“粮食、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及其实施计划中将绿色休闲农业作为国家基本国策。 此外,日本各地存在着一些民间组织,比如绿色观光推进协议会等,致力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团体,政府会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必要的支持。日本的绿色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发展方式,这与我国单一的重视经济利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有本质区别。

可见,我国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是不够健全的。首先,有关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没有完整、专门的针对休闲农业的法律文件,只是结合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传统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来提供有限的制度保障。在立法层面,主要规定了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对于政府、企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环境生态保护责任方面规定的比较少。在执法层面,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相关的规划做出之后,具体如何执行如何让操作却缺乏实际的规定。其次,缺乏高效、系统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对于一个区域的休闲农业的管理,往往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管理机构,比如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而这些部门各自都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重点,无法实现统一并且高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环境与生态的破坏。

三、保护和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思考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大部分跟不上休闲农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首先,将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定纳入立法计划。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借鉴国外优秀的成果,结合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已有法律进行修改;其次,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状况,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关条例,比如制定地方农业环境标准和农村生活垃圾防治的具体办法,从而形成有层次的、原则和措施相结合的法律体系。再次,我国须制定一部专门的保障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确定休闲农业利益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权责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等多方面因素,逐步改变政策、法规体系滞后的局面。

第二,完善休闲农业的法律管理、监督体制。法律保障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执法和监督工作的开展,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实际效果。执法,主要涉及到执法部门的设立与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监督,要求建立一定的监督机构和广泛的监督渠道并赋予一定职权,对立法、执法以及具体的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规划到建设再到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存在多个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清,造成交叉管理的现象,设立一个专门负责休闲农业发展管理的部门,有助于建立职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以达到综合协调的效果。在世界很多发达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有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如美国于1916年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使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加大并强化管理、监督部门的职能。在实践中,环保部门需要根据本地区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明确当地环境的承受能力,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积极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解决,引导休闲农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前进。

篇1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40-02

1 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现状

怒江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邻缅甸,北靠,全州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省情最集中的代表。其中,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受自然、地理、交通等因素制约,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普遍存在着生产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如何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2011年以来,怒江州加大对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3个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截止2015年5月,累计整合各部门资金19.3亿元,使3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结合全州的实际,怒江州突出挖掘和发挥怒江农业生态、特色、品质三个优势,做好山区开发、林下经济、立体气候三篇文章,大力发展峡谷特色生态农业。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例,2010年-2014年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普米族从2010年的人均2017元增长到2014年的人均3919元,年均增长 18.86%;怒族从2010年的人均1432元增长到2014年的人均3693元,年均增长 26.77%;独龙族从2010年的人均1012元增长到2014年的2525元,年均增长 26.03%。

2 怒江州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怒江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6%,全州基本稳产农田只有4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9.8%,人均不足1亩,水利化程度只有2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另外,结合怒江州道路交通情况的实际,以“对外通道高等化、乡村公路畅通化、三江桥梁便民化”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怒江大交通网络,改变了山区、半山区群众运输靠马驮的状态。

2.2 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全州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怒江州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积极开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例如,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根据其地理气候条件,结合多年来的种植实践和市场前景分析,做出了全乡覆盖漆树,以怒江为界,江东以种植茶叶为主,核桃为辅;江西以种植黄连为主,草果为辅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

2.3 加强人力资源提升

针对独龙族、怒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育程度低,过去自然封闭、对外交流少所形成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怒江州结合实施的“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重点加强了人力资源提升:一是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重点强调人口较少民族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二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农民群众科技素质。怒江州重点强调以市场营销、维修服务和建筑、建材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新型农机具使用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培训。

2.4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

为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外出就业能力,怒江州把劳务经济作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大项目来抓,通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劳务转移培训,健全州、县、乡(镇)三级劳务网络,充分发挥劳务组织的信息沟通和平台传输功能,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转移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后的协作与对接,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3 怒江州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发展与生态脆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脉腹地,怒江两岸山体笔直,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 25度以上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6.6%;沿边三县更高达84%,有效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人口较少民族更是主要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脆弱的生态承载了过重的人口,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如何把保护好生态、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育好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各方面有机结合,是怒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3.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但怒江州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低,水利瓶颈制约突出,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近2/3以上耕地只能靠天吃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3 %。

3.3 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农业竞争力在短期内还难以较快提高

相对而言,怒江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产业基地建设分散,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商品优势,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小、散、弱”,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农产品“资源型、原料型、趋同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农业效益还比较低。

3.4 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

在怒江州,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60%,高中文化程度不到10%,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培育新型农民任务艰巨,农民权益保护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农村就业压力巨大。

4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怒江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建议

4.1 深刻理解高原特色农业内涵,进行特色农业的选择

未来五年,是云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新模式,意义重大而深远。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字之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做强产业,怒江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特色农业的选择可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4.1.1高效林业

近年来,怒江州坚持“生态立州”发展思路不动摇,建立了“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生态建设模式,坚持 “林果上山、农民下山”,即粮退林进,宜林则林,产业兴林,全面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大行动”,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2.9%,这些都是发展高效林业的良好基础。怒江州由于地处大峡谷,山高、坡陡、谷深、缺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了58.3%,农业生产空间非常狭窄,但林业就是怒江的强项,今后要进一步巩固“百里绿色长廊”建设成果,更加切实地实施百万亩林果基地、百万亩中药材、百万株庭院经济、百万头商品畜基地“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山区广大林农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4.1.2特种种植和养殖

近年来,怒江州大力发展的“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就在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上就走出了一条符合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为做大做强绒毛鸡特色产业,在2011年成功注册绒毛鸡专利后,地方政府力促其进入云南“六大名鸡”的评选认定活动,并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怒江这一特有林下土鸡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的同时提高农户收入,使山地养鸡成为普米族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4.1.3 生态休闲农业

怒江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核心区。有独特的峡谷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怒江还是生态之城,拥有世界级的生物资源,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怒族、普米族、独龙族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其多样化的民族风情、生态的生活、居住环境对现代城市一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围绕怒江州“一带两核四心五区”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环境和接待水平建设,增收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

4.2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效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

一是要立足怒江高原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经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如怒江的七大特色产业之一――中药材的发展,要重视产业带的发展规划和自然区域布局,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要求,倡导“一村一品”,分海拔、分区域重点建设草果、云黄连和蓁艽基地,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要立足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如怒江沿岸边三县由南至北形成“绿色草果长廊”带,由于实施了国家Ⅰ类第六批“泸水草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并带动引领了以泸水县农资公司为代表的泸水草果深加工企业,为边疆山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道路。

三是要加强以科技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在技术、资金、信息、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加强服务与监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4.3 积极争取国家对怒江人口较少民族的差别化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夯实发展基础

山高、坡陡、谷深又地处边疆是怒江的基本情况,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差是客观现实,因此,要加快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全方位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是关键。要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正确看待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国家对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差别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怒江人口较少民族农业农村发展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产增收。

4.4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建设,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高原特色农业不仅在于“特”,更在于“优”。因此,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有强有力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保障水平和相关科技平台的正常运转费用,二是要加强与省、州(市)农(林)科院(校)农业科研基础的合作,加强引进种子、种苗、种球、种畜,积极学习适应高原山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抗旱、生态安全等新技术,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考虑到扎根在怒江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基层科技人员数量少,工作面广、工作条件艰苦这一客观现实,积极改善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工作条件,保障工资和工作经费。四是增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科技推广的应用步伐,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传播到千家万户。

4.5 着力脱贫攻坚 打好解决深度贫困群众发展致富攻坚战

就怒江州而言,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局部问题,而且是事关到 2020 年全州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怒江州当务之急,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脱贫攻坚工程,最核心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人口;通过实施“培训转移就业阳光雨露工”,加强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农民、富裕农民;通过加快水、电、路、气、房、科、教、文、卫、保、计生、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各级各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覆盖,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怒江扶贫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农村独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休闲农业的体验活动也必须根据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等特征来设计。例如云南省某地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当地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出多种休闲农业模式。四川省某地充分利用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提出“五朵金花”的休闲农业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就地市民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典范。休闲农业多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休闲农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是促进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不仅涉及农业体验活动,还涉及无污染、无公害、无化学物质的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生态农产品的种植不但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构成要素中资源型要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和农民也会加大对旅游环境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休闲农业的消费对象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主,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吸引城市信息向农村流动,使农民可以就地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观念及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转变生存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总体来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体验及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空间。

2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缺乏相应发展规划的指导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多为当地村民或民营资本自发策划、发展、经营,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引导,对城市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认识不足,大多数停留在农家乐阶段。特别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具有特色的项目设计,模仿现象较为突出。缺乏与区域内其他景点和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开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阻碍了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实施。在已有的一些规划中,短视现象严重,缺乏对地区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等的综合分析,缺乏对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少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2.2设施的过度开发影响生态景观一些地方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无序无规划,急功近利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材料往往是就地取材、乱采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工程建设产生的碎砖、石块、炉渣、石灰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附近的土坡、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一些低劣的人造景观也对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地区为了打造人造景观,挖湖堆山甚至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物种等大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景观破坏严重。

2.3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城市居民的出行、旅游、休闲、度假主要集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大量的城市游客在特定时段集中涌入农村地区的休闲区域,造成农村地区,特别是休闲农场的客流量骤增,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许多游客产生的食品袋、用品袋、一次性餐具、易拉罐、啤酒瓶、废纸、瓜皮果核、食物残渣、骨头、宠物粪便等的随意丢弃,对水体、土壤、植被等产生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景观环境。此外,由于目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所限,休闲农场的垃圾分类排放、及时清扫外运和就地处理处置均面临很大压力。

2.4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冲击消费者在休闲消费时,往往容易忽视休闲农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一些人群的低素质行为,以及过度消费的做法等,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对农村原有的传统生态文化带来冲击。例如,在云南等地,随着休闲农业的开发,大批消费者的涌入对当地传统生态文化带来的冲击较大,导致许多年轻农民不安于农村生活,使原本保留较好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农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2.5生态型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在许多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山区,土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农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面对蜂拥而至的城市消费者,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更多人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位于发展经济、快速脱贫致富的心理,加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生态型农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所需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休闲农业资源面、活动面、目的面、经营面涉及因素较多,发展的分散性突出,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人才与资金匮乏、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撑条件较差的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形成具有生态竞争力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3以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保的对策

3.1注重休闲农业的生态规划休闲农业的项目策划必须同步考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规划,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对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如生态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文化等)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三个方面,做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二是发挥生态规划保护环境的事前预防功能,预评估休闲农业待开发区域的环境质量及生态承载力,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三是休闲农业规划应与当地的旅游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村庄环境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保障休闲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3.2推动休闲农业的生态制度建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建立休闲农业生态准入制度,防止破坏性的开发。一是要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标准,严格审核休闲农业经营场地的开发、经营活动是否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休闲农业开发前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是要严格休闲农业建设的生态标准,休闲农业服务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且环境污染的配套处理设施必须同步建设,且要达到一定的处理标准。三是要建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环境教育培训制度,强调从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环保素质培训及审查,提升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生活行为的生态约束,为发展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处罚制度,对于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按破坏程度给予经济处罚、限期整治、取消开发资格等处罚。

3.3坚持休闲农业的绿色经营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景观与生态资源,在维护自然生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以挖掘和传承自然生态为纽带,通过恢复性建设来完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一是经营者作为农村生态环保的维护者,应树立并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经营理念,做到不乱排放废物。同时,还要引导和监督消费者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承受能力,密切关注协调客流量,使客流量处于休闲农场的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生态、环保、绿色的放松空间与环境,实现休闲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培养消费者养成“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休闲消费过程中,遵守农村生态文明旅游规范,杜绝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篇12

(2)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速了我国各地工业园的建设,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长此以往,我国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也日益减少,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很容易引起生态失衡。

(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由于我国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甚理解,他们认为农业的发展就是以农作物产量的高低来决定,只有产量上去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4)水资源相对短缺。我国工业的急速发展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相对缺乏,部分地区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无法解决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还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给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1)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拥有的土地耕种面积大约为0.28hm2,小规模发展无法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法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土地的生产效率低下。另一个方面,小规模经营的收入也极其微薄,农民无法使用生态农业技术,难以扩展土地规模。此外,小规模经营的形式导致农户可以随意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生态农业技术无法深入其中进行普及。

(2)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偏好。对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获得经济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偏好起到了引导农户生产的重要作用。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一个生产者,而且还是一个消费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农民必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的方式来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还不尽完善,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农民更加偏向于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依靠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政策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尚未大面积、大范围落实,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农业不论在科技研发方面,还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显滞后,特别是在我国的边疆落后地区,还无法有效地向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动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务,忽视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破坏日益严重,最终导致导致生态农业发展障碍重重。

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机制灵活、催生产业的国家级科研孵化平台,融合。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技术。一是以农业科学院为主体,联合国外有关科研单位,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农业研究院,集成农业科技资源,承接国家级创新团队和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建成农业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国际合作基地。二是继续推进中科院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新建生物活性肽研发中心、分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药物企业重点实验室,孵化东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建立稳固的高层次研发团队。三是打造农业专利数据库,致力于发展成国际性的农业专利技术、科技成果搜索、查询、导航专业平台,促进农业科研技术的进步,避免低水平重复科研和专利侵权。培育发展“第六产业”,塑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培育三个体系,强化两个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培育发展信息公共平台和文化公共平台支撑下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

(2)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吸引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源、服务源、辐射源。以根本性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支撑中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依托每一个区域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搭建专业特征明显、应用方向具体的综合科研创新平台,吸纳世界优秀科技资源与人才,重点针对现代农业研究、原生地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优秀品种创制、无生态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农业智能设施装备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攻关,加快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增强我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实力。在农产品、生产流程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使用当前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推动农业物联网电商平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设施水产、设施畜牧生产基地中的应用,营造农产品生产的订单交易与订单转让环境,创建优质安全信誉品牌,培育农产品期货交易环境与现代市场,创造新型农产品交易融资工具,试点特殊农产品交易模式,构建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格局。

(3)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化、技术化。关注世界生态农业先进科技,围绕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重点研发领域,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技术集成、全球一体、资源高效利用和科技产业化,使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将国际国内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进行融合,明确科技创新源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市场对技术研发各方面的引导,保证研发的方向、路线、价格等要素科学合理,努力形成资本技术融合、技术成果转化通畅、服务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

(4)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重点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服务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机制,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和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支持企业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项目。增加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资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获得更高的成果转化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