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教育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63—01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角色。
二、“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以养正”——中国教育概念的精髓
“君子以果行育德”。意译为:君子应该用果断的行动,培养教育人们的德行。这一句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应该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蒙以养正”出自《易经·彖传》,金锦芳先生认为:蒙需要得到养,方能保持他的天真纯正的品行。养蒙,这是圣人之功。养蒙与发蒙,含义是一致的。对于蒙,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发而置之,养其本质,待其自胜。“蒙以养正”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教育思想的共同渊源,不论是孟子的“我养我浩然之气”,还是荀子的“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都是“蒙以养正”的具体体现。新课改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改决不能忽视德育教育,若以牺牲德育教育为代价的课改,无疑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我们应围绕新课改目标,在教学中力求学科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
三、“包蒙,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
“包蒙,吉。”是“蒙”卦“九二”的爻辞。金锦芳先生直译为:“能够容纳所有蒙昧的童子,是吉祥的。”这就是说,学生的材质不一,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采取包容全体学生的态度,就会是吉祥的。后来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包蒙,吉。”新课改要求:积极消除教育差异,特别要积极接纳边缘群体,让每一个人依法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消除性别差异,确保女童及妇女受教育的权利;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正是对周易“包蒙,吉”的全面阐述,也是世界近现代教育史的主旋律。新课改示范校洋思中学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从现代科学教育的角度对“包蒙,吉”最好的诠释。“包蒙,吉”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虽然各有内涵,但比较之,不难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人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活生生的人,它们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本质的观点。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理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望子成龙的压力,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使得中学生常常表出自卑、孤僻、嫉妒、任性、虚荣、抑郁等不健康心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及周围的朋友、教师和同学等外在因素,同时也需要自身主观的努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
一、客观方面
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摆在重要的位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人才观、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能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心理障碍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定期开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予未成年人的影响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我们都说“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熏目染、直接、直观的影响。所以老师与家庭的联系就成了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作为教育者,应当不断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以便做出正确引导。只有家长、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如组织运动会、拔河比赛、春游等。这类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充实感,避免长期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解除学生焦虑、烦躁、极度紧张等不良心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同学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可通过参加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升国旗仪式、各种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汇演、演讲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主观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哥德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且能以坚毅达成它。”伟大的理想能使人具有远见,能调动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能激发稳定的内在动力,产生惊人的毅力,充分发挥出人的潜质和才能。如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确定远期与近期的奋斗目标,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搜集名人刻苦成才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鞭策。
教育“正像其他科学一样,是建立在事实和观察结果之上的。我国师范教育几经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师范教育模式,但这种教育体制与模式是否符合教师养成教育,是否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等?本文将结合我国师范教育现状,并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理论的实践,试谈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教师教育理念,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
虽说几经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各类师范教育制度与模式正趋于完善,但作为具有超前发展特性的教育活动,伴随国际化、全球化的深入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在近20年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渐被新的“教师教育”理念所替代,这标志着人类所从事的“夫子工程”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培养教师的教育正从师范教育阶段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早在1953年,坎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中指出:“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同读完医科或法科课程相似,没有实践,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医生或律师一样,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在教师的试用期,像医生的实习期那样,应看作是新教师在老教师监督和指导下进一步得到培养的时期……。教育性质改变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发展……。最近25年以来,已开始设置一些进修课程,务必使教师不落于时代之后而向前迈进。”坎德尔在介绍美国师范教育时说的这段话,表明了美国在30年代开始就已显露出“教师教育”理念的端倪;50年代后业已进入了教师教育的阶段。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不例外,早在70年代就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开始以教师教育理念改革国家的师范教育体系。总之,我们应认识到“完成式”师范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体制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教师教育”理念还只是作为少数比较教育学界使用的学术性词汇。换言之,这一概念在我国尚未形成实践性概念,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缺乏这方面的敏感性,因此,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显得非常重要。此外,教师教育理念也是发展着的实践性概念,因而,我们在当下必须适应时代潮流而树立教师教育的理念,在教师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教师教育的普及化”,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
如果按照“教师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衡量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之现状,我们只能说它依然是“完成式”教师教育体制下的师范教育。因此,在我国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即从目前师范教育改革现状来看,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显得尤为突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必须继续保持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决定以来,师范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朝着定向培养的改革方向行进。如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曾在九十年代后期实施“高师教育改革计划”,而且,围绕这个计划教育科研部门开展了深入的攻关研究,并陆续进入了实验与落实性的阶段。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部属师范院校第十二次教务长联席会议上,与会代表和教育学者又一次强调和表达了关于加强“作为师范大学必须突出师范特色”的呼吁。会上对“高师教改计划”的落实情况作了这样的评价:“各学校本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力争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教育科研意识、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跨世纪师资。在重新修订本科教学计划时均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重视加强对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等课程的优化与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理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等。
我国师范教育的这种改革动向和举措,使我们想起美国凯尔纳在《美国师范教育的失望》中的一段话,他说:“教育专业课程数量,成为了一说到它就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教育学家们要认真改进师资培训和提高学生的质量,他们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步骤之一,就是把学程按50%的比例削减设置和降低修习要求。”凯尔纳认为,学校师范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职前培养具有教师基本素质的人才:因此,精简“学程设置与修习要求”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与当下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确保职前职后教育的连续化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国外教师教育体系在职前职后教育体制上的独立,使其难免产生所谓的“外在连续性形态”的中断,即各阶段教育处于相对孤立或隔绝的状态。这种教师养成教育在体制上的独立和机制上的脱节,使形成买方市场后的教师养成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和课程过重等现象。为了避免国外教师教育体制中出现的各阶段相互对立或隔绝的现象,我们必须建立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各高校为了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优先占领制高点进行了一场“合并”大战。在这场教育整合的改革中,各地师范院校基本上被合并到非师范类院校之中。但也有例外,如1998年新合并的华东师范大学,就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并入了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和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学校而形成新的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构想是构建一支“一体化师范教育体制,即打破条块分割的师范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的师范教育网络;突破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相分离,分别由不同教育机构承担师范教育的模式,建立起职前、在职合一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统一规划和设计教育内容,即把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提高这几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通盘考虑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和方式等;在统一规划下,重新调整和组合原来分别承担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不同任务、基本分离、互不联系的师范力量,建立一支职前、在职,既有侧重,又有合作,相互融通合一的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哒是符合教师教育理念的构思,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和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教师任用与入职教育制度,使教师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是由教师的职前(学习)、初任、职后(实践)等三个阶段来构成的。初任期教师培训在国外教师体系中属于在职教师教育的范畴,是教师培训体系的第一个环节。在英国,1972年教育学家詹姆斯提出师训“三段论”后,就开始凋强初任教师的培训环节,70年代未已有90%的新任教师参加了“就职培训班”教育;1989年,日本也实行初任教师的研修制。可见,人职教育在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教育“正像其他科学一样,是建立在事实和观察结果之上的。”[1]我国师范教育几经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师范教育模式,但这种教育体制与模式是否符合教师养成教育,是否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等?本文将结合我国师范教育现状,并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理论的实践,试谈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教师教育理念,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
虽说几经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各类师范教育制度与模式正趋于完善,但作为具有超前发展特性的教育活动,伴随国际化、全球化的深入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在近20年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渐被新的“教师教育”理念所替代,这标志着人类所从事的“夫子工程”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培养教师的教育正从师范教育阶段进入教师教育的阶段。早在1953年,坎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中指出:“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同读完医科或法科课程相似,没有实践,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医生或律师一样,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2]“在教师的试用期,像医生的实习期那样,应看作是新教师在老教师监督和指导下进一步得到培养的时期……。教育性质改变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发展……。最近25年以来,已开始设置一些进修课程,务必使教师不落于时代之后而向前迈进。”[3]坎德尔在介绍美国师范教育时说的这段话,表明了美国在30年代开始就已显露出“教师教育”理念的端倪;50年代后业已进入了教师教育的阶段。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也不例外,早在70年代就紧跟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开始以教师教育理念改革国家的师范教育体系。总之,我们应认识到“完成式”师范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变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体制转型势在必行。
目前,“教师教育”理念还只是作为少数比较教育学界使用的学术性词汇。换言之,这一概念在我国尚未形成实践性概念,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缺乏这方面的敏感性,因此,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显得非常重要。此外,教师教育理念也是发展着的实践性概念,因而,我们在当下必须适应时代潮流而树立教师教育的理念,在教师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教师教育的普及化”,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4]
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
如果按照“教师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衡量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之现状,我们只能说它依然是“完成式”教师教育体制下的师范教育。因此,在我国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即从目前师范教育改革现状来看,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显得尤为突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必须继续保持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决定以来,师范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朝着定向培养的改革方向行进。如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曾在九十年代后期实施“高师教育改革计划”[5],而且,围绕这个计划教育科研部门开展了深入的攻关研究,并陆续进入了实验与落实性的阶段。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部属师范院校第十二次教务长联席会议上,与会代表和教育学者又一次强调和表达了关于加强“作为师范大学必须突出师范特色”的呼吁。会上对“高师教改计划”的落实情况作了这样的评价:“各学校本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力争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教育科研意识、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跨世纪师资。在重新修订本科教学计划时均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重视加强对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等课程的优化与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理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等[6]。
我国师范教育的这种改革动向和举措,使我们想起美国凯尔纳在《美国师范教育的失望》中的一段话,他说:“教育专业课程数量,成为了一说到它就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教育学家们要认真改进师资培训和提高学生的质量,他们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步骤之一,就是把学程按50%的比例削减设置和降低修习要求。”[7]凯尔纳认为,学校师范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职前培养具有教师基本素质的人才,因此,精简“学程设置与修习要求”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与当下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确保职前职后教育的连续化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国外教师教育体系在职前职后教育体制上的独立,使其难免产生所谓的“外在连续性形态”的中断,即各阶段教育处于相对孤立或隔绝的状态。这种教师养成教育在体制上的独立和机制上的脱节,使形成买方市场后的教师养成教育出现了应试教育和课程过重等现象。为了避免国外教师教育体制中出现的各阶段相互对立或隔绝的现象,我们必须建立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各高校为了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优先占领制高点进行了一场“合并”大战。在这场教育整合的改革中,各地师范院校基本上被合并到非师范类院校之中。但也有例外,如1998年新合并的华东师范大学,就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的基础上,并入了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和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学校而形成新的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构想是构建一支“一体化师范教育体制,即打破条块分割的师范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的师范教育网络;突破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相分离,分别由不同教育机构承担师范教育的模式,建立起职前、在职合一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统一规划和设计教育内容,即把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提高这几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通盘考虑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途径和方式等;在统一规划下,重新调整和组合原来分别承担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不同任务、基本分离、互不联系的师范力量,建立一支职前、在职,既有侧重,又有合作,相互融通合一的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8]这是符合教师教育理念的构思,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和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教师任用与入职教育制度,使教师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是由教师的职前(学习)、初任、职后(实践)等三个阶段来构成的。初任期教师培训在国外教师体系中属于在职教师教育的范畴,是教师培训体系的第一个环节。在英国,1972年教育学家詹姆斯提出师训“三段论”后,就开始调强初任教师的培训环节,70年代未已有90%的新任教师参加了“就职培训班”教育;1989年,日本也实行初任教师的研修制。可见,入职教育在国外教师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相比之下,我国教师任用制度则有所不同。从1996年1月起生效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是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七条规定:我国公民“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相应的学历”,第八条规定:“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由此可见,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历,即使是没有专业培训也可以成为教师。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1.2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1.3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1.4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2.1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2.2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2.3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3.1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3.2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3.3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4.1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4.2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4.3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4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年一贯制”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就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实践人才,其教学特征呈现出鲜明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所谓的专业性是指高职英语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特殊性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一方面则是指高职英语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但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结构不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本文将简单分析“五年一贯制”的高职英语教育特征,系统论述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问题,并从使用多重性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一、“五年一贯制”的高职英语教育特征
“五年一贯制”的高职英语教育呈现出专业性与特殊性两大特征,所谓的“专业性”是指高职英语教学以培养满足市场就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实践人才为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特殊性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职英语教学具有特殊性,主张将英语专业学术知识讲解与英语实践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是指高职英语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年龄在15岁到19岁之间,他们既不同于初中生,也不是大学生,不能像教育中学生和大学生那样培养他们。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据教育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师在使用某种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基本上不再融合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英语教育时就不会结合互动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另外,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与实践岗位具体工作发生严重脱节,部分教师在解析英语教学时没有综合指导学生了解英语翻译知识,学生的英语翻译基础相对薄弱,不能满足社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结构不完善。从总体上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程结构并不完善,课时偏少,特别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周仅有两节英语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重点知识。英语教材内容与社会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裂痕,如英语翻译内容通常只倾向于语法和语篇,没有充分融合社会市场所使用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酒店英语等,这样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市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据调查了解,不少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而对于英语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54%的学生学习英语时间仅停留在英语课堂,很少利用课外时间巩固和复习英语。此外,面对“五年一贯制”的英语教学模式,部分学生呈现出厌倦态度,这也说明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活力不足,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一)使用多重性教学方法。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教师理应综合使用多重性教学方法,充分汲取情境教学、互动教学、微课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等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巧妙地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为学生制作精巧、生动的教学视频和短小而完整的课件,辅助学生在欣赏灵动的视频中掌握英语知识,并通过课堂互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盲点。例如在讲解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和英语单词awake和crack时,教师可以融合《巴黎圣母院》的电影视频,并在课件中选用其英汉互译的精彩内容《Crystalvaseandearthenwarepot》(水晶瓶和陶罐的故事),用清晰的图文为学生展示以下内容:Onemoring,onawaking,shesawonherwindowtowvasesfilledwithflowers.Onewasaverybeautifulandverybrilliantcrys-talvasebutcracked.Ithadallowedthewaterwithwhichithadbeenfilledtoascape,andtheflowerswhichitcontainedwerewith-ered.Theotherwasanearthenwarepot,coarseandcommon,butwhichhadpreservedallitswater,anditsflowersremainedfreshandcrimson.(一天早上,她醒来看见自己的窗台上放着两只插满花的花瓶。一只是非常漂亮、非常透明的水晶瓶,然而却有裂纹,里面的花也枯萎了。另一只是个粗糙、不起眼的陶罐,但它却蓄满了水,里面的花儿依然新鲜、红艳。)然后,教师可以用红色的字体标注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和新单词,指导学生从中了解英汉互译文化,加强自身的英语翻译功底。
(二)优化课程结构。教师应协同学校适当增加英语教学课时,细化课程结构,将英语课程细分为听力、阅读、翻译、语法和写作等,以此全面加强学生的英语功底。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一起编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要求的英语校本,完善英语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实践性英语知识,全面熟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常用英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在解析商务英语时,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四部分,即“表示可以接受任务”、“汇报工作有进展”、“表示有困难”、“公司内常用招呼语”,然后结合这四个标题,用清晰的课件为学生列举英汉互译常用语;在讲解导游用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领路、提醒注意安全、关于购物、解说常用语和交代日程及有关事项方面的英语翻译;告知学生酒店管理常用英语主要分为服务行业英语、宾馆常用英语和餐厅常用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简洁的掌握英语知识,强化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不少学生是因为英语基础差而学习兴趣不足,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分层教学法来逐渐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分层教学法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割裂该项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也需要融合互动教学、合作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优秀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立足于“分层”这一核心,坚持以“因材施教”为指导原则,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基础、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此为依据组建层次化学习小组,并积极融入合作教学因素,引导学习小组的成员合作学习,互相帮助,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其次,教师应注意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布置英语作业,将作业划分为A、B、C三种等级,让英语成绩优秀,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练习做A级作业,可以将A级作业内容设置为英文阅读与写作,试讲活动和英语特长表演,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英语特长,增强英语教学活力;让英语成绩中等的学生练习做具有拔高层次的B级作业,指导他们多加练习英语听力和翻译;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引导他们练习做基础习题,抄写英语词汇和经典范文,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英语基础。另外,教师应注意发挥作业评语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为学生写好评语,如“Best”、“verygood”等,并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重点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在进行高职英语考试时,教师应分层设置英语试题,可以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分层设置英语试题,使学生的英语成绩能够得到层次性提升,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推进高职英语教育的顺利改革。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还需要结合多种课外活动来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协同学校为学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演唱会”、“英语话剧表演”、“美丽英文比赛”和“英语企业模拟演练”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来让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育的顺利改革,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目标,英语教师理应全面优化教学方法,充分汲取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协助学校,不断完善英语课程结构;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法和组织英语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昌鑫,陈慧娟,欧阳春娟等.“五年一贯制”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39-04
【作者简介】章玉芳,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南京,210037)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Nation(1990)指出,掌握一个词包括掌握单词的意义、读音、拼写、搭配、语法形式、使用频率、礼貌程度、正式程度等。[1]现行的词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从字典、教学参考书上选取的例句,反复讲解和辨析,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法来掌握词汇。词汇教学的现状导致词汇学习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学生不但记得少,而且忘得快,进而逐步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走出词汇教学的困境,摆脱缺失语境和低效的词汇教学,本文尝试将隐喻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丰富词汇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一、关于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他们共同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提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是隐喻性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2]隐喻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隐喻理论对语言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语言教师可以运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3]
(1)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2)空间隐喻是与空间方位(上下up-down、里外in-out、前后front-back、左右left-right等)有关的一种隐喻。[2]这种隐喻是用空间方位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3)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实体隐喻的喻体一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体。这些东西或物体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熟悉它们的性能或功用,我们一见到就一目了然,进而达到认识本体和了解本体的目的。
二、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而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最重要的部分。走出词汇教学低效的方法是使词汇教学呈现意象化、语境化。隐喻的本质就是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具体的事物(喻体)投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抽象的事物(本体)[2],从而达到重新认识本体的目的。可以看出,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方法,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和语境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从词汇的隐喻性质出发,组织词汇教学,从隐喻的视角追本溯源,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以求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利用概念隐喻进行词汇教学的实践
笔者采用语料库分析工具PowerConc1.0[4],检索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语料库[5],发现教材中隐喻很多,以下为利用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等概念教学词汇的实例。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将谈论某种概念的各方面特征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以“WORLD IS A STAGE.”和“BOOK IS FOOD.”为内容,笔者进行了从结构隐喻的视角教学词汇的尝试。
笔者首先在PPT上呈现了Shakespeare的As you like it的“All the world is a stage.”片段,文本如下: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
在学生读懂文本后,笔者在PPT上呈现了结构隐喻的定义,提醒学生该片段的连贯与衔接是通过第一句话来实现的。第一句话“WORLD IS A STAGE”是结构隐喻,通过将本体world系统地投射到喻体stage之上,衍生出隐喻表达式players(演员)、exits and entrances(退场和出场)、parts(角色)等,形成了语篇的信息脉络,从而实现了语篇整体的连贯。同时,语篇形成了一个stage的语义场,实现了词汇衔接。
接着,笔者呈现了Bacon的名言“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提问学生:taste,swallow,chew和digest这四个动作都和什么有关呢?学生提出他们都和food有关。笔者提示学生,句中隐含了概念隐喻“BOOK IS FOOD”,book这个语境是隐喻意义构建的关键,使上述四个动词获得了隐喻义。而且该隐喻只出现了本体book,没有出现喻体food。
接着,笔者试着让学生借助结构隐喻来理解词汇的言外之意,文本如下:
“You had nothing to say to them,” he repeated. “No wonder they’re bored, why not get to the meat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op talking about symbolism. Talk with them, not at them. And more important, why do you ignore their bad behavior?” We talked. He named my problems and offered solutions. We role-played. He was the bad student, and I was the forceful, yet, warm, teacher.
学生发现,文本中的“You had nothing say to them. No wonder they’re bored, why not get to the meat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op talking about symbolism”提供了语境“作者在教授文学”。meat的字面义为“肉”,肉是有营养的食物,也是人类的主食,“the meat of literature”由其字面义“文学的主食”通过“文学课”这个语境投射出其隐喻义为“文学的主要的最有趣的内涵”,推断出“作者不了解学生的需求”。
结构隐喻视角下的词汇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词汇的相似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建构了相关的语言图式。
2.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与空间方位(上下up-down、里外in-out、前后front-back、左右left-right等)有关的一种隐喻。[4]这种隐喻是用空间方位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在这种隐喻中,喻体常用表示方位的词来体现不同的实践经验和文化经验。英语中常见的隐喻构词方式有直接转义、转换、词缀和复合。直接转义是指不经任何构词变化直接转义或转类而来,比如:umbrella(雨伞)可以直接转义为“保护”,dig(挖、掘)、dive(潜水)可转指“探寻、调查”“潜心做”。转换主要是指英语中大量的名词都可以转换成隐喻性动词。比如:shoulder(肩膀)由名词转为动词“肩负”。通过复合法和派生法形成的与空间隐喻有关的复合词和派生词,是指由喻体的本义向多方面引申的情况,语义丰富。笔者通过对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语料库[5]进行检索,选取了包含前缀over-和under-的文本,从空间隐喻视角进行教学。
笔者首先呈现over-和under-的基本含义的派生词的例句,让学生说出微型文本中画线部分的含义和词性。示例如下:
1) I was at the North Pole. I was wearing a warm overcoat, a cotton hat, thick gloves and heavy boots. However, I still felt that my hands and feet were cold.
2) Suddenly, the lightning came very close and I could hear the thunder overhead. I was really worried.
3) Having been an immigrant myself, I admire people who go overseas to find a job. I believe foreign settlers have improved this country because they’re more open-minded and often work harder than the natives.
4) I stood by my window overlooking the parking lot, having nothing better to do. But as it turned out, I was soon to learn about something useful in life.
5) Parts of roads that go over other roads are known as flyovers, and parts that go under other roads are called underpasses.
6) I’ll have to take a shower and get dressed-I can’t go out wearing only a vest and underwear.
[参考答案:1.长大衣(n.)。2.在头上方;在空中(adv.)。3.到海外(adv.)。4.俯视(vt.)。5.地下通道(n.)。6.内衣(n.)。]
通过微型文本的阅读,学生了解了over-属于“空间范畴的在上、覆盖、在外”,under-属于“空间范畴的在下、在内”。在完成了over-和under-的核心意义教学之后,进行引申义的教学。引申义指从基本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掌握引申义可以提高学生词汇理解的深度。
接着,笔者呈现前缀over-和under-的派生词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示例如下:
写出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的含义及词性:
1)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young adults (age 18 to 39) routinely overestimated their future life satisfaction, while middle-aged adults (age 40-64) more accurately predicted how they would feel in the future. Adults of 65 and older, however,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underestimate their future satisfaction.
2)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ore people now die from being overweight, or say, from being extremely fat, than from being underweight.
3) I think that Daniel will give up his bad habits, but it will not happen overnight and it will not be easy.
4) I experienced my little moments of pleasure yesterday. First, I was overjoyed when I shut the last lunch-box and had the house to myself.
[参考答案:1.高估(vt.)。2.过重的;过轻的(adj.)。3.一夜之间;突然(adv.)。4.十分高兴(adj.)。]
通过空间隐喻的直观教学,学生发现,over-由“覆盖、在上、在外”的基本义引申为“越过、超越、太、过”,under-由“在下、在内”的基本义引申为“不足、在进行中”。以下为笔者设计的前缀over-和under-的巩固练习。示例如下:
根据句意,用over-和under-的派生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n Texas, farmers’ of irrigation water resulted in a 25% reduction of the water stores.
2) Before the government the building of a subway system, the only means of public transport in Beijing were buses and trolleybuses.
3) The flight was , and Delta, the airline, offered us $400 per person in credits to give up our seats and leave the next day.
4) You may mild discomfort as you begin to exercise regularly, but this is your body adapting to the positive changes in your lifestyle and the aches should disappear relatively quickly.
[参考答案:1.overuse;2.undertook;3.overbooked;4.undergo.]
空间隐喻视角下的构词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发现构词规律,又有助于学生有效记忆、巩固词汇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
3.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的或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5]实体隐喻的喻体通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体。实体隐喻在谚语和习语中比较常见。在《牛津高中英语》的Module 9 Unit 3和Module 11 Unit 1的词汇板块中,笔者从实体隐喻的视角进行了教学,即用颜色、动物、植物等用来隐喻人的情绪、性格等。笔者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基本义和“隐喻义”之间的相似性,在他们填补了基本义和隐喻义的信息差之后,完成填空练习(用所给短语):
in the red; in the black; feel blue; green with envy; white as a sheet; tickled pink
1)She was watching a horror film and went (pale because of fear).
2)He was (delighted, very pleased) when he won tickets to see Manchester United play during their China tour.
3)I bought a new car last month with borrowed money, and now I have no money in my bank account. I always seem to be (in debt).
4)I have been very careful about spending money lately, so now my account is (havingmoney in the bank account).
5)I was (unhappy,sad) because my football team lost again at the weekend.
6)I was (jealous) when I heard she was going to London for a month while I had to stay here and work.
[参考答案:1.white as a sheet;2.tickled pink;3.in the red;4.in the black;5.feeling blue;6.green with envy]
教材上该部分是直接呈现的,笔者将该部分改编为填空练习,目的是利用信息差,让学生利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从实体隐喻视角来理解习语和谚语。
在上述的实体隐喻视角下的词汇教学之后,笔者从高考真题语料库[6]中提取了包含实体隐喻的微型文本,内容如下:
That isn’t a reason to stop, it’s just the mind, that little man or woman on your shoulder, trying to talk you out of something again. It has done it many times before. It’s all about starting simple and doing it now. Decide and act before overthinking. When you do this you may feel a little, or large, release from the jail of your mind and you’ll be on your way.
学生通读文本发现,文本开头的语境“mind(思想)”“overthinking(过虑)”提示,“release from the jail of your mind”不是其字面义“从你的思想的监狱中释放出来”,而由“overthinking”本体投射出其隐喻义“free from your tension(免于过虑、紧张)”的。
实体隐喻视角下的词汇教学,可以将词汇教学由例句延伸到语段,从语段延伸到语篇,而理解主题隐喻的相似性是理解语篇的关键。
四、结语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是英语学习十分重要的部分。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认识、了解世界及文化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手段,具有构成词汇、句子、语篇的语用功能。通过词汇的相似性的比较和联想,基于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学生通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学习抽象的概念,进而对词汇的感知和体验,有助于形成词汇的长效记忆。通过对隐喻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词汇意义引申。通过概念隐喻在词汇的核心意义的建构基础之上[7],通过词汇的相似性,进行词汇的引申义的教学、构词教学和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认知角度理解词汇,了解构词汇法的内部机制,探寻构词的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55.
[3]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02).
[4]许家金,贾云龙.基于R-gram的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的设计与开发[J].外语电化教学,2013(01).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偏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客观来说,这种方法有其优缺点。
讲授法的优缺点[1]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学,尤其是高校教学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普鲁塔克(Plutarch)说:“思想不是需要不断填充的空瓶,而是需要点燃的火花。”[2]208教学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质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会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允许学生以他们的速度进行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指导,这正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理念所在。
一、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阐释
参与式最初是英国的一套社会学理论,目的是吸引受国际援助的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它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不同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建构知识系统。中国自20世纪末也引入了该教学法,应用于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
那么,参与式教学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159。参与式教学法有四个特点: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第二,提问式的讲课方式;第三,无标准答案的习题;第四,报告/论文形式的考试[4]25-26。综合来看,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内涵为:
(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使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或活动有责任感和拥有感,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3)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参与者互相学习和提高。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理据和方法
(一)实施理据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人的自然学习是在情境中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建构主义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的抽象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限制了教学的有限性。他们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5]99。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积极合作使群体成员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社会互动关系对于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要增进社会次级团体的和谐,在教育上,提倡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与交流,由此达成群体关系的和谐[6]116。
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也支持参与式教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
(二)实施方法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访谈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可见,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体,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也称角色扮演法,是指运用或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让参与者进入相关角色,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反复演练,以求升华理论和提高能力。
2.头脑风暴。是使每个人都能提出新观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不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4.案例教学法。是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评价
(一)有效成果
参与式教学法自从引入课堂以来,广泛使用于各个学科和专业,许多实证研究都对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证实。
张凯以内江师范学院2007级15个班1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基线调查、学生座谈、学生撰写学习访谈等几种方法,对学生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和教师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66-68。
白惠芳以旅游法学为例,指出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书本教学及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旅游法学的相关理论,在期末或结课时能通过课程考试,但在对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基于此,他们以行动研究的理论为基础,对所任教学班组进行了参与式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认为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大学教育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能讲、能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更进一步的摸索和深化[8]102-105。
(二)实施限制与困难
参与式教学真正实施起来也存在相当多的限制和困难。
1.许多教师并不愿去激励学生思想中的火花,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讲授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能力、开放的学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参与式教学方法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教师如想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必须减少课堂内容的讲授时间,学生则需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课程学习,教师课堂上也需要花费时间来对参与式教学进行的背景知识进行解说。
3.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估也变得更为主观和困难。以内容为定位的讲授法可以采用客观的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估,然而对小组和辩论进行评估则难以保证客观和精确。
此外,合适的教材、课堂规模和座位安排、如何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是影响参与式教学的因素。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讨论,特别是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参与式教学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且能表达通过与其同学合作所学习到的知识。基于这种方法的优势,我们应该在各级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推广。但大规模地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往往会面临文中已讨论过的许多限制和问题,从而限制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有效实施。
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推行参与式教学法,必须经过周密详细的计划与安排,配合本校的教育水平、专业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为他们搭建理解参与式教学法内涵的平台,例如举办关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观摩比较成功的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就参与式教学法在本校的实施可能遇到的障碍而进行讨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等等。此外,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参与式教学法这一理念,适当调整目前的课程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时间、课堂考核方式等,为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A Guide to Methods and Techniques. 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
[2]Ted Joseph.A Call for Participatory Teaching.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Vol.26,No.3,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Summer,1978.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4]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3,(2).
[5]吴刚.建构主义与学习科学的崛起.南京社会科学,2009,(6).
[6]梁爽.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理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则主张“人心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是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是谓“白板说”。
法国教育卢梭则提倡“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中,学校、负实际责任的教育者和教师是教育者;广义的教育是无意识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宗教和语言都是教育者。他认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
我国较权威的关于教育的定义大致有如下几种:
(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2) 教育: 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辞海》)
(3)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 广义的教育, 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教育大辞典》)
(4)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
(5)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务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 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
(6)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叶澜著《教育概论》)
(7)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
(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
以上的定义可以算作是一个大类,这类定义有两个特点。
一是都是从现象出发,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二是从教育者出发,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很少讲到受教育者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他们的自我发展。
鲁洁在《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一书中对教育作了一个界定性的表述:“教育实践的出现,表明人决心要按照他的目的―― ―人的理想存在来改造人的现实存在,改变人在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结果,为此,教育过程的人的发展是一种人的有目的的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运动过程,由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创造物,可以说是一种‘人造的人工对象’。”鲁洁的文章强调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使人在已有规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新的规定性来”,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1979年于光远曾经提出,把教育科学分为两大门类: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社会现象学”;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认识现象学”。他还提出教育的三体论:即主体、客体、环境三体,互相作用。于光远对教育认识现象学的理解,跳出了把教育只看作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面,给予了认识的主体(学生)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1981年,顾明远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教育过程中以谁为主,学生为主还是教师为主。有人认为,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的提法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有矛盾。这实际上涉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问题,也就是冲击了传统上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国外教育理念的引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众人的认识。
90年代中后期,项贤明提出泛教育理论。他在博士论文《泛教育论》中说:“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这就完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了。认为,人的生长发展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现象,同无机界的简单变化不同,它的本质特性就是主动的“生长”,而且是所有生命的生长中最高级、最复杂的,因此来自外部的“改造”不足以全面概括教育这种人成为人的活动的本质,全面的教育观应当是内在地包含了“改造”的“生成”教育观。
二、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比如结构,人都有两只脚,一双手,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张嘴。眼睛在上,嘴在下,凡不符合这些特征的,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又比如形态,人的形态就是人的外表模样,猪八戒和孙悟空更像是猪和猴子,而不像人。其他特征有个子高矮,手脚的大小,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等等。遗传素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染色体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这两类化学物质组成,而遗传基因就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一个阶段,有许多核苷酸组成,它带有指导核糖核酸(RNA)活动的密码。人体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而每个基因上都带形成一定类型的蛋白质的指令,在传递来自细胞核中的DNA指令到组成细胞的其余部分的细胞质的过程中,RNA充当信使,使指令在细胞质中被执行,这些指令指导细胞质中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不同类型的基因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发展和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由于遗传基因不同,人与人的生长发育就不相同,自然,人们的遗传素质也就不同,哪怕是同卵双生子。这种差异是天生的,正是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因而,在同等正常生活条件下,有的人神经系统反应灵敏,有的人则显得有些迟钝,有的人生的大手大脚大个,有的人则小巧玲珑,有的人生长发育的早一些,有的则晚一些,有的人生长发育的快一些,有的人则慢一些。如果存在遗传基因的缺陷,那么,儿童的遗传素质就受到影响,在儿童身上也就可能产生发展的偏离。
三、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是指个体出生时机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质,主要包括个体由遗传获得的特质和由受孕时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与生命孕育过程中母体独特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个体先天性的非遗传性特质以及由基因控制的成熟机制等,这些素质是原生性的,都属生物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先天因素的最基本的因素,它是每个个体与他的类、种、族、亲属保持连续性的生物因素,而先天素质中的非遗传性的特质(也有人称之为“天生素质”,与先天素质中的“遗传素质”相区别)则是造成每一个个体在机体上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原因。可见,先天素质包括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先天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遗传素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先天素质除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外,还受胎儿发育内环境的直接影响。任何一个个体在和卵子形成合子的那一瞬间,他的特有的遗传基因就被决定了,他的遗传素质自然也被决定,有些遗传的缺陷这时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是人出生时的素质,人出生时的素质即先天素质还要受从生命开始形成(甚至在这之前就已受到影响)到出生这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约270天左右的环境的影响,下面对决定胎儿发育内环境的主要因素作简要说明:
1.物理因素
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被破坏。怀孕早期的母亲,尤其是在怀孕六周之内,X射线对胎儿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时正是主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孕妇受了X光照射,就会使孩子小头畸形,智力缺陷,腭裂、失明、生殖畸形等。另外,常在电脑环境中工作的女性,应注意电脑的辐射。
2.化学因素
药物、有毒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会干扰正常胚胎发育引起畸胎。孕妇在妊娠早期用药不当,最容易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如抗菌类中链霉素和四环素,在妊娠期服用四环素会引起未成熟的婴儿骨骼迟滞,如在妊娠后期服用会使婴儿的牙齿变黄。因此,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用药。
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寄生虫等,尤其是TORCH感染,常见的为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对胚胎具有致畸作用。尤其是头三个月内,母亲出现上述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比如,病毒感染中的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就非常大,如果怀孕未满四个月的孕妇感染这种病毒,很可能导致先天缺陷(其可能性为三比一),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心脏缺陷和发育迟缓等;又如,孕妇患流感很可能导致婴儿唇裂。因此,为了减少出生畸形胎儿,孕妇在怀孕早期,应避免患发热性疾病,应尽量减少与猫、狗的接触等。
4.营养及饮食因素
胎儿的营养供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的半透明薄膜从母亲的血液中吸取的,因而,孕期母亲的营养对胎儿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母亲营养良好,妊娠和分娩就会比较顺利,出生的孩子也较为健康,而母亲营养不足,就很可能生出不足月或体重较轻的孩子,或者死胎,或者产后不久死去。据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母亲妊娠初期营养不良,胎儿受害很大,如果六个月以前的胎儿营养不良,很可能造成智力落后。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胎儿发育,喝酒,饮酒过量,可以通过毒害等生殖器官,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对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孕妇饮酒胎儿致畸率极高,因此,孕期尤其早孕期应绝对忌酒。
5.情绪因素
母亲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着胎儿的发育。一个心情舒畅的母亲的胎儿和一个心情紧张、忧郁的母亲的胎儿是生活在大不相同的两个环境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研究表明:孕育期忧虑和惊恐状态的加重和营养缺乏以及疲劳等是造成新生儿畸形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戴维茨(Davids)等人的研究表明:孕妇情绪紧张时,在妊娠的关键期会分泌出过量的氢化可的松激素,从而阻碍颌骨正常合拢,出现腭裂,当裂缝延伸至上唇时出现唇裂。
6.年龄因素
育龄期妇女以25~29岁为最佳生育年龄。如果怀孕年龄大于35岁,则危险性更大。研究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发病率在母亲年龄低于29岁时,其发病率只有1/3000;而母亲怀孕年龄在45~49岁时,其发病率则为1/40。唐氏综合症的儿童特征是:头小而圆,眼睛向外、向上斜,鼻梁翘,嘴巴小、嘴角向下,舌头突在外,智力大部分低下。
随着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在教学观念与课程设置上也亟须创新与完善,体育教学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学生主体性、基础性、全面性发展的有效措施,体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现阶段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国家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关键性意义,虽然新课改的提出对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它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如果一味地像其他科目理论知识的纯粹性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反感,降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下内容将详细分析现阶段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体育教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丰富,但是仍然存在授课教师对讲课内容一带而过的现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依然循规蹈矩,毫无创造意识,教学课程缺乏科学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的先进之处,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比如体适能与体育教学结合、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是体育教学效率下降的关键要素。
2.师生关系不平等,缺乏有效的沟通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科学地调节教学进度,从体育实际操作到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都应审时度势,做出合理变动,直到适合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实现学生体育学科的共同进步。然而现阶段,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无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要素。
二、体育教育观念更新与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进行体育教育观念的创新与体育课程的科学合理化设计,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给出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施策略。
1.加强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
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上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练习投篮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分组,进行小组比赛,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索学习,制订比赛规则,最后由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做知识的服务者、引д撸体育课程创新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2.建立趣味课堂,保障体育教学方案科学性
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构建趣味性课堂,利用对话式教学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在体育实践中,因为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教师应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案,如体适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适能”理论体育教学方法相比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案,具有灵活教学的优势,“体适能”理论体育教学方法强调了个性化与自主化的教学特点,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在教学课程上,教师应该做好课节的穿插,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一项关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法上的创新,保障教学方案的科学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在体育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体育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保障体育教学课程的科学合理性,努力创新教学手段、建立趣味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课程改革对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译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离开了概念,我们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也就谈不上培养了。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回想反思,我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要上好一节概念课应该做到:
一、追根塑源,引入概念
很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这些数学知识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总结提炼出来的。当然,也有部分数学知识是数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分数源于哪里,我认为,分数既来源于生活,也是数学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了解分数的来源,才能对分数意义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最常见生活情境引入,乐乐要吃一粒药的一半的一半,他到底要吃多少粒药?然后,再出示测量时得不到整米结果,怎么办?1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1包饼干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等丰富、真实的显现生活的情境,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有了强烈的数学需要,分数应运而生,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将学生的思维牵进了分数意义的学习中来。
二、动手实践,构建概念
具体情境中的分数是单一的,如何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分数的概念,建立初步的分数模型呢?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探索研究,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形成概念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初步地构建出概念。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采取不同的方式,操作,展示,观察,说明,学生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探索过程,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例如,先让学生用1张圆形纸,1根绳子,4个苹果,8包饼干,12粒糖等,分一分,画一画,摆一摆,表示出其中的 ,由于物品的数量不一致,学生分出来的表示 的方法也不同,这时我及时地抓住重点提出问题,为什么物品的数量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都可以用 表示呢?这对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出无论物品的数量是多少,分配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些物品的 ,很难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 的含义,用手上的物品分一分,找出其中的 ,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任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根据学生的汇报,我适时板书,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从理解几分之一,到理解几分之几,再到理解任意一个分数的意义,明确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更深层次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
三、抓住重点,剖析概念
常言道:说话要说重点,办事要抓要点。只有弄清了重点我们才能对事情的发展了如指掌。概念教学也一样,只有能抓住概念的重点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入、透彻。分数意义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在教学时,学生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初步构建出分数的意义,我及时地让学生思考:一个整体可以表示什么?学生不难得出:一个整体可以是1张圆形纸、1根绳子、4个苹果、8包饼干、12粒糖等。再追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呢?学生列举出很多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物品。在学生列举出丰富的生活实例时我给予充分地肯定,并及时点拨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通常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样,学生就从丰富的生活素材中真正地理解了单位“1”。分数意义的重点之二是弄清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表示的含义。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数量不一致的物体,每份的数量不同,都可以用 表示呢?在学生明确“无论物品的数量是多少,也不管每份数量是多少,只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的基础上,我及时抓住重点地提问:分数的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分母表示平均分得份数,分子表示所占的份数。抓住重点,剖析概念,让学生对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运用巩固,深化概念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小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躇而就的,必须通过及时的巩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我围绕分数的意义设计了“填一填”“辨一辨”“找一找”和“试一试”4道习题,务求从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帮助学生巩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填一填”的设计是针对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填出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其中的1份、2份、3份分别是这堆糖的几分之几。“辨一辨”是一组判断题,有正例的说明,也有反例的说明,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而根据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我设计了“试一试”把一包12块的饼干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几块?广告中分数的应用等,这些练习都与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概念――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又使所学概念得到深化,升华,为进一步学习相关概念打好基础。
每个数学概念都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针对特点而进行教学设计。但无论怎样,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环节必须环环相扣,引入概念后要构建概念,构建后要深入理解概念,理解后要及时巩固,通过巩固要及时提升,为概念发展作好准备。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