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3 09: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篇1

1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包括抽象性、复杂性。抽象性,高中化学中包括了大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侧重于抽象思维,进而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来形成化学概念与规律。复杂性,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涉及的元素与化学方程式较多。

2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2.1预习、听课与复习: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大致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在预习过程中把握教材的整体思想。例如,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教授什么物质,各种物质之间有何联系?重点物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明确。在预习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使用笔记本将其记录下来,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讲。课堂听课:课堂听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沿着教师教学的思路来学习,勤于思考。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过,对于疑难点要仔细听。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笔记,记录下概念、思路与疑难点。课后巩固:在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将自己课前、课堂中所接受的内容来进行整理,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2.2掌握化学知识记忆方法:由于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因此应该灵活掌握化学知识记忆的方法。例如,比较法、归纳法、特殊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我们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总结成为记忆口诀,然后朗读背诵。

2.3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

2.3.1物理性质的记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是物体的颜色、大小、性状、形态、气味等。在记忆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根据实物来进行记忆。在看到某种物质的时候,同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总结,将会很容易就记住。例如,记忆硫酸的物理性质,在看到硫酸的时候可以指导其为无色油状液体,硫酸不会挥发,而将浓硫酸与水互溶就难以分出硫酸与水,因此可以得知硫酸是融于水的。再用手触摸硫酸容器则会感受到热量的散发,因此硫溶解的时候会发出热量。通过上述情况进行重点总结就可以抓住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无气味、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2.3.2化学性质的记忆:通常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在记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最好可以自己亲手来操作实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来对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进行总结。例如,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记忆的时候,首先可以结合元素周期表对氧进行分析,氧元素是在第二周期的VIA族,是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可以得住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是化学行为中常用的氧化剂。并且,氧气可以助燃,但是无法自己燃烧。可以自行联想如果氧气可以燃烧那么地球有氧气的地方将会一直燃烧爆炸。

2.4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仅能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与动手能力,还能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因此要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对化学实验加以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多询问老师问题,常常思考为什么,进而实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验现象结合起来,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根据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的顺序来进行观察。例如,在进行观察铜和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的时候,要勤于思考为什么锌放入稀硫酸中会形成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没有气体产生。通过思考与探索可以将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升华,进而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锌的活动性要与氢更强,可以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与氢相比没有氢活泼,因此无法置换酸中的氢。另外,在使用化学实验仪器的时候,基本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设计都要认真操作,大胆实验求证。在设计试验段时候要秉持着合理可行的态度,装置简单便捷,操作步骤简易,程序合理,实验结果明显。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各种实验要细心观察,从感性的现象进行本质的认识,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以及关键点。

2.5关注化学反应过程与实质:反应过程:高中化学中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应,例如铝离子与NaOH的反应为量变所引起质变的反应。量的关系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找出关键的临界点是十分重要的。反应实质:结构决定性质,在看到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不要急于背诵,而是要仔细观察产物与反应物,在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当中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周期律和电化学的时候写出反应物可以自己凭借着已学实施来推敲。

篇2

一 、针对学科特点采用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针对学科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下面就高中化学的各个特点,来探讨一些学习方法。

(一) 抽象概念多,难记忆

初中化学是入门知识,主要是叙事化学事实,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来讲解化学观念和原理,而高中阶段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同时存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和探讨化学概念和规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一个理论性强而且很抽象的概念,摩尔一章出现了很多概念,记忆这些概念让有些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不适应。

针对上述特点,需要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采取巧妙的学习方法。

1.联系直观的实验来记忆

其实除了概念意外,化学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实验,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实验加记忆的学科,通过直观的实验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了概念记忆的难度。

2.理解记忆

除了依赖实验以为,另外还要探索化学的记忆方法,高一课本中的第一、三、五章里面出现了较多的基础理论,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记牢这么多的知识的,要首先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最初有的学生没有理解记忆的习惯,不懂得怎样才算是理解记忆,这需要老师详细地进行指导,如对于化学离子反应的概念,书上的表述是:“凡是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如果想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记忆,需要我们对每个字、每个字都要深刻理解。首先要明确这是所说的离子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而离子自由移动的条件是什么呢?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次,要理解“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含义,第一层意思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一定非要同时都含有离子,就如同下面两个反应中的情况一样:(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 第二层含义是概念中的“有”的意思是只要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带有离子即可,而非要求所反应物或生成物都带离子,所以这个概念可以作另外一种更为简单的解释:只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出现,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这样理解后,离子反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记住了。

(二) 反应方程式多而复杂

高中化学较初中难度增加很多,而且内容繁多,往往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而伴随这么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复杂多样,规律性不强。但是如果不及时理解并记忆,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如高一课本上出现的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各种情况,比初中所学的反应要复杂得多,虽然难理解、难记忆,但是如果不掌握牢固,就会使得后面的学习陷入被动。

(二)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加强记忆

方程式的记忆要力求形成网络体系,从而优化记忆的效果,同时要贯彻突出重点、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等原则,对于特别抽象难记的方程式可以做出形象的比喻,编程押韵的口诀来记忆。

2.在习题中去掌握和巩固

每次学完方程式之后,尽快去做课后的练习,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要重视课本上的习题,它们真正突出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部分的练习,说明对于方程式的应用就没有问题了,当然往往还需求去找更多题来练习使用学过的方程式,但是对于课本上习题的启发作用始终不能忽视,可以在做课外练习之前先翻看一下对应的课本上的习题,尤其是注意用到了什么方程式。

二 、做好预习和复习

除了针对上述特点采取的方法外,无论是在学习课本内容时,还是在做习题时,都要注意做好预习和复习。预习内容不仅仅是包括课本上的章节内容,更要预习后面的习题,练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复习的内容也要包括教材和习题两部分,对于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可以起到不断警示自己思维缺陷的作用,预防在做题时总犯相同的错误。

教材复习要运用章略节详法,复习要以章为单位,先整个翻看一下本章的各个标题,形成一个前后联系的整体印象,这样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然后详细阅读每小节的重点内容,最后针对每章的重点做到脱离课本来列出完整提纲,并能在提纲上添枝加叶,避免漏掉某一知识。

三、小结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学好高中化学,跨越从初中到高中所上升的难度,离不开方法的运用,在学习中只有同时做到了“勤”和“巧”,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预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预习阶段: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1.听好课的三要素: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

3.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

(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

完成作业: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

篇4

大学课程中更多地注重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主要有:第一,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建立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方便以后更加深入地研究。第二,成功锻炼学生的良性竞争力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的能力,竞争和交流会使课堂从以往的沉闷变成积极向上的紧张但不失愉快的氛围。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友谊变得更加深厚,关系更加和谐。

二、从前的强迫性学习对比于现在的主动学习

过去的被动强加式,让学生丧失了积极探索的性质,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新的学习则改进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获得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变成善于创建问题情景,善于引导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求知欲,产生认知的冲突,去展开个人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认知能力。

三、从前的实验对比于现在的探究实验

以往的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让自己操作,而学生在下面观看并做课堂笔记学习。这样会使实验探究过于固定,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现在的实验则更注重学生亲手操作,亲自思考做实验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大学课程要求做到“活动探究”,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例如,有关原电池的实验探究,教师的传授往往是单一的方案。即使从经典的案例中顺录下来的经典方法,而学生资助研究的则会形成许多新式的、更好的方案。第一,铁定插入硫酸中,观察现象。第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贴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连接在音乐盒的陶片上。第三,铁片和铜片插入用浓食盐水和面团中,穿脸上灵敏电流计。第四,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第五,铁片和铜片插入橘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第六,用铁定和铝条插入西红柿中,串联上电流计。通过这样的多种探究,做到了创新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不再局限于经典案例。

篇5

引言

在高中化学阶段,所学知识首先不像初中化学只需掌握基础的实验步骤和技巧,注重的是理论概括能力,即通过简单的实验分析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概念,考察分析整合能力。其次高中化学学习进度发展较快,新的理论知识持续不断输出,并且难度广度都比初中的理论知识提升几个级别,但是只会留取少量吸收时间,没有过渡期。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养成化学的整体概念。所以需要学生有推理能力,将前后的知识点串联。形成化学学科的全局概念。

2.高中化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学的教材比起初中化学的教材设计的内容面更广、知识点更多、化学理论更复杂。教育内容由基础知识转成抽象概括总结的理论知识。难度突然增高,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对化学学科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也在学生之间产生差别,造成成绩分化。

2.2教师方面

首先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相对浅薄,教师所教内容简单易理解,几乎不做任何学科延展。所以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高中化学教育阶段,教师所教内容难度增强,学生基础不扎实,又没有过渡期,化学便成为学生眼中的困难学科,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尽管国家实行了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发展。但是在高中教育领域以成绩、高考作为学生教育目的的言论依然是主流。多数教师仍然秉持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将考点、知识点硬塞给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部分高中教师工作量较大,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教学行为上,没有空余时间去研究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导致教学几年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能力却不见长。

2.3学生方面

不少学生在分配精力方面做得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少学生只会被动的学习,一切跟随教师的模式走,绝不接触教材之外的知识。这样出来的学生虽然解题能力过关,但是没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懂知识点的变通与延伸。学习兴趣不高。本来高中化学科目就属于较难理解的学科,教师讲解知识点做延展只是直接带入高考考点与经典例题,令学生提到化学只会联想考题,因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没有系统的学习目标与步骤,不遵循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学习行为毫无章法。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不请教教师,也不与同学交流,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高效学习方法

高效学习,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化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数量,即能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是质量,在数量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学习内容的延伸,培养思考能力。教育是整体体系,要做到真正的高效,需要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关于前两者本文就不赘述,重点阐述对于学生而言高效学习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化学教材难度很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前了解,夯实基础。这样课堂听课效果会提升,知识消化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没有预习的听课行为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有课前预习行为的学生,是主动吸收知识。预习过程中可以将本课重难点自己分类,课堂听课就会有侧重点有目标的去听。能够将知识结构化,掌握知识更精细。

3.2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不是新奇的概念,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不过,通常学生所做笔记是为了复述教师所教的知识,可以课后巩固。但这样的行为其实效果一般,只是在单纯的重复别人的话语和思想。更高效的做法是在课堂听讲之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笔记,而不是复制教师的言语。通过自己的语言记录,等于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共知识,这样做可以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将记录的知识点整理成理论导图,将碎片知识体系化,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做好这两点需要时间锻炼。

3.3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分为两类。一类是习题拓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书面知识,而做习题可以将书面知识转换成应用知识。习题不能随便选择,要根据课堂笔记所整理出的知识点理论导图选择。一个知识点对应一道例题,只要吃透一道题即可,不用重复无意义的题海行为。另一类是兴趣延展。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实际例子。在课后应多接触有关本课的实用性的文章、实验。这样既可以扩充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对化学的兴趣。

3.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根据自身的学业情况为自己编制一份学习计划表,计划表应该包括时间和任务两个模块。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让你的大脑到了固定时间就会自动转换成学习的思考状态,更有效率的学习。学习任务不能固定,视自身情况而定。始终符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标准。有问题及时请教。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产生的,由于自己听不懂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要及时询问教师或者是学生,不能封闭自己,解决问题最重要。另一类是主动思考产生的。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当思考过程中出现全新想法,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满足求知欲。掌握学习技巧。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大量理论知识的学科,拒绝死记硬背,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能让知识点掌握更牢固。

总结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人才,这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努力。把握教育特点,分析教育趋势,创造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令教育发展更加完善,培育出更杰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学习方法、获得新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省、概括和抽象,脱离“机械化”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运用反思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查漏补缺,深化探究意识,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式。

一、在教学中强化反思意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反思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反思可以对学过知识进行总结,及时补充自己遗漏或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反思还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把学习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获取知识,让高中化学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经过教师的反复强调,学生的反思意识会得到逐步强化,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便保持警戒心,一有疑问便进入反思状态。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在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后,我让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初中阶段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因此学生相对地就记得牢,此时联想起来便会容易得多。让学生由简单的反思入手,由接受被动反思在逐步的学习中转变为主动反思,让学过的化学知识经由反思连成一线,完善知识结构。

二、在课堂上创设反思环境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人们都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法,就要给学生创造反思环境,让学生有反思的空间和条件。反思是学生大脑思维的过程,需要轻松、愉快的环境,虽然前期的培养需要教师强制灌输,但课堂氛围不可变得严肃而死板。高中化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但严谨并不表示我们的课堂就要严肃,端正的科学态度与活泼的教学氛围并不相悖。教师可在课堂上适时提出疑问,带学生进入反思,而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更易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反思也容易产生创新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时,我安排的是小组实验,实验结束让学生对比各个小组的产率,发现相同质量的粗盐,经过各个小组的提纯,产率却不尽相同,甚至有的两个小组差别极大。出现这一情况后,我并没有急着帮产率低的小组找出原因,而是把这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细细回想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小组内成员讨论其原因。学生在回想、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分析出了本组产率低的原因,也认识到“粗盐的提纯”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三、在练习中培养反思技能

教师在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反思技能,而练习则是有效的培养途径。反思是简单的回忆和总结,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是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认识到掌握的知识的不足或偏面,进而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弥补或改正。教师在练习中对学生反思技能进行指导的方式是,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技能对错误的解答进行直觉反思,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学生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共同查阅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资料,再由学生制定再次反思的思路,最后在实践中对反思的结果进行评价。反思技能需要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反思技能的机会,加大教学活动中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效的反思过程中更上一个台阶。

四、在交流中建立反思关系

“闭门造车”不再适用于现代人才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反思不单单是个人活动,还是一种集体活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是有限的,在思考问题时依然是不全面的,在反思过程中无法做到深入分析,需要旁人进行指点或合作,而经过教师或同学指点和合作的反思,学生对反思的结果理解更深刻,反思的效果也较独自反思来得好。化学知识的获得需要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与教师、同学自由交流,在交流中建立反思关系,营造反思的交流氛围。反思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自我“揭短”的过程,当这种“短”在自己同学或教师面前展示出来时,学生需要一定的毅力来面对,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疏导学生的心理阴影,让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敢于进行改正。在交流中建立的反思关系,是一种互助的反思关系,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增强学生的反思毅力。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我安排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小组讨论分别讨论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无论是发言的学生,还是小组内的其他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很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高中的物理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思,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为学生的反思创设课堂环境,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建立和谐、交流的反思关系,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态,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式,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教学修养,为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春红.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5.05.07

[2]邓进权.反思性学习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5.30

篇7

    二、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1.教学目标差异

    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的启蒙教育。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大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以定性分析、形象思维为主;且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而高中化学教育则是化学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在知识层次方面,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能力培养方面,由定性分析逐步向定量分析迈进,思维能力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且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例1.2010年温州科学中考卷: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备“叠氮化钠”()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

    (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____。

    在(1)中,虽然初中生中没有学过叠氮化钠,也不知其分解产物,但题目已给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同学们只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写出化学方程式。在(2)中,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初中学过氮气,知道其性质稳定,钠单质的性质是高一才学习的,因此做本题时同学们不会从钠的角度思考性质,只会从氮气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可以较容易作答。由此可见,本题考查点侧重于理解层次。

    例2.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卷: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性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的电子式________。

    (2)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在本题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叠氮化钠的化学式,而是提示由Na、Fe、N、O四种元素组成,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并结合定量计算推测出叠氮化钠的化学式。高中生知道生成的钠性质活泼,它与空气接触很危险,故题目又要求学生写出钠与氧化铁的反应。本题综合性很强,强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材内容的差异

    初中教材仅有2本,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没有选择性和差异性。而高中化学教材共有7本,其中包括2本必修教材,即必修1与必修2;5本选修教材,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从知识层面看,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深广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必修1为例,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几种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几个全新概念及相关计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生首先将常见的物质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学习物质类别间的转换关系,紧接着是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的电离,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几乎全新的概念,并且这些内容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强,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它们成为了很多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拦路虎”。而前两章所学内容又是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工具性知识,如若没有学好。学生的成绩将从这里开始分化。

    3.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教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较多的还是采用教授式的讲解方法。而且初中生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性很大,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监督。

    进入高中,学生已逐渐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也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因而,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高中教师也不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学习。

    三、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将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并为学习选修模块和今后继续提高化学知识水平作必要的铺垫。因而,在必修阶段必须掌握四大工具,即化学实验和分类思想、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这四种工具全都包含在高中化学必修1前两章中,因而学好必修1的内容对于高中化学学习至关重要,故我们将以必修1为例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1.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物质性质的研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物质时,通常都要以实验为手段加以验证或探究,因此要学好化学一定要重视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会正确操作完成验证实验,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真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而,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探究实验,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地重复和验证,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逐步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以分类思想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在高中化学必修1中,结合分类思想,以一种物质为例进行学习,我们应该学会类比推出一类物质的通性,对于特例我们再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学生必须学会类比和迁移的学习方法。

    3.化学用语、化学计算贯穿全书

篇8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伸与扩展,在国内的大多数地区,初中化学都是以认识学习为标准,学制为一年,但是高中化学则大有不同,在难度上不仅大幅提高,所以,为了学生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让化学在高考中成为优势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

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例如,在学习第一节实验器材的了解时,这种文字性描述是需要学生记忆的教学内容,只有让学生作为主体才能加深记忆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组建化学小组,根据实验的理解去记忆和讨论,然后,由教师检验结果,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归纳实验器材的使用,从而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课堂效率。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

化学是一门研究性教学,为了让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与效果,不让学生依然沿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探究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学习Na与水的反应时,会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学生也会知道Na属于活泼金属,可以与不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那么,在溶液里是先发生置换反应还是与水的反应呢?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善于利用实验开展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实验开展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反复观察,从而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

篇9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觉悟也越来越高,对于知识的需求不断的上升。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大量的知识却让学生无法很好的吸收、汲取,变成自己的东西。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这时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研究性学习方法。高考是人生中决定命运的一次转折点,而对于理科生来说,数学、化学、物理仅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大量做题是不够的,更需要自己深入的研究,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同时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知识点比较零散的学科,这种学科更需要学生研究透彻,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

1.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容与形式

研究性学习又被称为专研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它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中,学生占主体地位,而老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有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研究、解决。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虽然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各个学科的加总,而是不同学科的融合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实践活动,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材料收集、讨论总结、得出结论[1]。在这个过程中会运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才会完成的更好,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2.研究性学习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老师的一味灌输,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较少,甚至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师所教授的东西,压根没有自己的思考,一直死读书、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会出现理论与现实相离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将学会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没有用处的原因之一。而研究性学习则弥补了这个缺陷,它更注重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研究课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发现书本以外的东西。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于文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脱离课堂之后,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在现实中运用的方法,从而将课本上死气沉沉的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转变成为自己的东西。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利有弊,一个注重理论的学习,一个注重理论的运用。只有将两种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即不会成为书呆子,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中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其实高中化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我们知道面粉的发酵需要碳酸氢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醋中含有3%―5%的乙酸、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等,这些都和我们学习的化学有关。既然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的紧密,那么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学好化学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化学的知识点很零散,只靠单纯的记忆,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就需要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这时研究性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了。化学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发挥的程度,这直接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研究性学习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方法中,学生占主体地位,但是老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是否了解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程度、布置课题的难易程度、老师何时加入讨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帮助[2]。这些也都是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认真思考过后,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那么这个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且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讲,研究性学习方法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效率[3]。

4.结语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的一个补充,它更注重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脑力劳动,追求自我,逐步发现知识的乐趣,并且在这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这不再是学生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高考科目、高考内容、能力要求的变革与提高,特别是当今“3+X”高考模式的逐步推广,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高中化学教师,怎样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四种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呢?作为老师必须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要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四种”能力,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学科既体现了理科重视实验、重思维推理一面,又体现了文科重视读书、强化记忆的一面。那样才能学好化学呢,笔者在这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高中化学中的知识:

一、有效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任一个学习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预习对于事先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理解里边的重点难点定自己听课的目标和方向都有很好的作用。在化学学习中,面对一节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何了解里边的知识点呢,如何进行有效预习呢?笔者为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会读,读懂内容才能理解,首先要通过读弄明白课本讲了哪些内容,它要解决么问题。然后根据初读要深入思索,对于这一章节的容,自己哪些是比较熟悉的,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哪些是不甚了解,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点拨的。这些是完全陌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才会白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堂上有侧重地听课。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尤其要仔认真地听,不要疏忽,避免为以后学习留下隐患。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习状况,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锻炼他们的质疑能力。

二、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1.全面看。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2.抓关键。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3.理思路。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三、重视复习,巩固知识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学生对知识查补遗漏,巩固深化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复习,学生可以将知识总结概括,条理化、系统化地进行掌握,从而将书由厚变薄。因为化学知识繁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例如比较法:化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再如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

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准确地讲解化学概念、化学知识、化学规律以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同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三要”:一要认真听课,这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听课时,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二要积极思考,这是听好一堂课的重要一环。思考时,要注意理解知识内容本身以及知识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认真领会老师在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加强记忆,这是听好一堂课的基础。

在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的同时,必须强迫自己边学边记,积累新的知识。作为学生,在听课学习过程中还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耳到”、“手到”。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要求和方法的实践和探讨,在指导所教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法无定法”,同学们在学习化学时应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灵活应用,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台建民.化学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优化[J].太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4-115.

[2] 刘艳丽.引导探究在高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6,27(3):37-38.

[3] 钟维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40.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78-02

我校于2007年进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所用教材是鲁科版新课标,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目标的培养。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比初中化学有巨大的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后,由于容量多、难度大,就逐渐对化学科目失去了兴趣,进而在学习化学的方式方法上更加无法适从。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按新课标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主要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内容分为四部分:(1)预习方式;(2)听课方式;(3)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4)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预习方式

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是特别重要的,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和思想方法是相对较难的。学生通过预习,能先对知识网络和重点、难点有大致了解,尤其是知识的疑问部分。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答疑难点。预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调查后发现:不用教辅资料,先自主阅读新课,圈划疑难点,然后与同学交流的占35.12%;借助辅导资料阅读教材,力求发现问题,并做笔记的占56.75%;单纯的看一下课本,不做文字标注,也不圈划要点的占17.70%。

高中生已经懂得借助教辅资料来预习了,但是这样的话,自主思考的就少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懒于动脑的原因。在课前预习上女生比男生做得要稍微好些。

二、听课方式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课堂笔记应该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听课的思路、把握听课的重点,并且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层次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数据显示,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边听边想边记,有疑问的地方在课内或课外与老师、同学讨论的占35.28%,边听边把老师要求记下来的占52.34%,只听不记的占7.50%。

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按照老师要求的来记笔记,如果老师不要求记那就不记。结果就是一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更不用说掌握知识了。这其实是因为学生长期以来的惰性所致的,而且不分男女。

三、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

高中学生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依次为:已有习惯的占15.20%,偶尔制订的占63.37%,从来没有的占21.43%。

数据显示只有小部分的学生有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偶尔制订学习计划,而且这个偶尔还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去完成的。这说明现在的学生都是按照老师制订的计划在学习,自主性不够。在已有习惯中,男生所占比例比女生要高8%,这是因为性格所致。对待自己的事情男生比女生更理性、更习惯于掌控自己。

四、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

篇12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它通过探索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引导着人们来认识整个物质世界。在化学家看来,他们都是由数不多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形形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形形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它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化学的学习就可以找到答案。

学习化学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从基础开始。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它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解释,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所以,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现以高一教材为例,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做以简单的分析。我将高一化学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明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一化学知识的联系是基础。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记装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

第二步、建构高一化学知识体系是重点。

1.抓住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明晰知识节点、建构知识网络。化学概念与原理都是抽象概括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更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体系中它们充当着知识网络中的“节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理清概念间的相互联系,透析基本原理的实质。

2.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指导,重视实验,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⑴将各章内、各章间知识点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联线结网。

高一化学按教材顺序,以第五章为界,碱金属、卤素的学习是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氧族、碳族的学习,是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主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掌握“结构葑位置葑性质”的关系是重点。

⑵要以元素性质为核心,掌握“相似性”、“递变性”的同时注意“特殊性”,再跟物质的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

⑶重视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原理、设计、操作,重视实验习题探讨与处理。加强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⑷元素化合物学习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3.掌握基本概念(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及概念间的联系;理解重要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是增强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还要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化学用语及解题格式;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纠正每一道错题。

第三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 )课前习;( 2 )听课;( 3 )复习;( 4 )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1)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3)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的基本步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