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09: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者简介:王辉(1978-),女,舒兰人,职称:一级,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唱歌,还要学会欣赏、感受和表达能力。学前教育是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启蒙式重要的影响,作为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音乐教育,在当今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并解决的问题。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注重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音乐内容,注重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欣赏能力的培养。下面一起分析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对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有着启蒙上的作用,其重要性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已经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大多数的幼儿园在音乐教学中内容单调,主要以唱歌跳舞为主,且上课的方法传统老旧,形式单一。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还不够完善,有待改革加强对儿童音乐教育管理。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2.1教学条件差,方法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的条件比较简陋,活动空间狭小,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这也降低了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其次,缺少音乐乐器辅导教学,让音乐活动课变得死板呆滞。第三,教师福利待遇低,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仅以教师教一句,儿童唱一句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舞蹈也是一个动作式地教,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记忆。
2.2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低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只有部分人员受过正规的幼师培训,但对儿童音乐教学法了解甚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也有少部分是幼师毕业的,但是专业基础较差,职业素质较低也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忽视儿童音乐能力培养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艺术本身带来的美感。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也认为,既然是学前教育,只要学会基本知识就行了,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熏陶不值得学习和重视。而私立的学校则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而忽视对学前儿童正确的教育方法,这些做法也失去了做好音乐教育本质的意义。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3.1用自然的音乐活动尊重儿童的天性
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自然的音乐活动也是随意、开放、无拘束,以及个性化的发挥。所以将儿童参与到自然的音乐活动中易于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儿童的天性不谋而合。对于现在很多教师把音乐活动做成规律、刻板的观赏节目,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而自然的音乐活动,不是灌输儿童理论上的音乐知识,而是引导学前儿童在音乐中的自我表达、意想不到的行为,这些都可以看做合理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要多开展这种儿童对音乐最纯真、最自然的表达和感受的音乐活动,不要泯灭儿童的天性。
3.2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作品
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却有等级之分。不同阶段的人所感受的音乐是不一样的,选择对的音乐作品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学前儿童的音乐应该是自然而纯真的、简单、旋律欢快的。所以教师在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特别是要遵循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进行有合理的安排。如对于小班要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乐曲;而对于中班可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运用不同的器乐曲和歌曲,来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学会用动作语言来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由此可见,选好音乐作品才能因人而异地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
3.3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运用
不管是其他的艺术还是音乐,它们的表达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帮助儿童在艺术思维能力上的培养,和审美心理的构建。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用韵律活动来加强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如借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小鸟飞翔的动作,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导儿童把握和理解音乐的内容。再者可以利用美术活动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简单地引导对音乐的现象中会感知音乐形象,创造出新的画面感。也可以通过语言活动来锻炼儿童对音乐的表达能力。音乐是欣赏感受的,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只存在于初步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儿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儿童在自我感受中增加自己的创意动作。通过活动形式,来加强对音乐的教育。
3.4注重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校要注重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对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调练有素的耳朵、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也应该制定一套适合幼儿园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激励教师扎实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素质,要围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开展工作,培养儿童感受和表达音乐魅力的能力,用奏、动、说、画等游戏方式来辅助教学,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前儿童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质量,得到家长们的肯定。
4.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它具有的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对儿童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启蒙教育。虽然目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在音乐教育新体系中注重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方式改革,以及把音乐教育对儿童影响重要性的观念传播给家长和教师,相信可以培养好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二、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甚至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提前排队等;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家长对这方面的理解存在欠缺,认为儿童学前教育不重要,随便选择幼儿园,甚至有些家长选择了教育水平较差的幼儿园。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趣味性
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依然存在,教师认为只要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这种机械式的授课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教材差不多相似,如《种太阳》《我有一只小毛驴》《ABC字母歌》等不断重复着,没有新意。与这些启蒙的歌谣相比,学生更喜欢的是流行音乐,从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现实性,忽略學生的真实想法
目前很多家长都开始重视儿童学前教育,一个良好的启蒙环境能够让孩子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对以后的小学、初中学习等有很大的帮助。但孩子没有选择权,家长才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才是主导者。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号,这样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过于注重现实性,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三、解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问题的方法
1.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重视程度
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重视程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加大对外在条件的投入,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人类借助五觉才能够深入了解世界,而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视觉开始的,听觉还是其次。大家喜欢欣赏流行音乐是因为它能够打动我们的心。事实上,音乐也可以看出来,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音乐更是让人陶醉其中。音乐教室引入多媒体不但能够完善教学设备,更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例如,当教师教儿歌的时候,生硬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反感。如果教师在屏幕上播放深受大家欢迎的卡通动画片,有趣的故事情景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打着拍子一起合唱。其二,幼儿园要完善师资结构,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聘请专业、有能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适当提高薪酬,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幼儿园音乐教育要因材施教,融入兴趣元素
实施有效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幼儿是一个团结的小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不过,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各有不同。为此,音乐教师应该了解时代前沿信息和音乐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及时引导,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授音乐知识,提升幼儿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3.家庭教育进行音乐启蒙,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可见,音乐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学前儿童教育组成部分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学前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音乐、舞蹈、游戏。
学前儿童音乐蕴涵深远的教育价值,潜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建构着坚实的成长阶梯。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天生喜欢音乐,他们和成人一样有着对音乐的审美需要,并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学前儿童天生喜欢舞蹈,通过与音乐的配合使孩子获得表现和交流,促进孩子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学前儿童天生喜欢游戏,可以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促进身体的发育。
学前教育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我国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门学科都有特有的研究领域,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各教育阶段的具体任务、内容和方法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通过儿童参与音乐舞蹈游戏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学前教学是一个重要过程。
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以其内容、手段和形式更贴近孩子的天性,呈现出其独有的生动活泼。在儿童音乐教育所具备的审美性、游戏性、综合性三大特点中涵盖了学前教学中“音乐舞蹈游戏”的主题。
一、音乐舞蹈游戏在学前儿童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学前儿童音乐中,唱歌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唱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他们的心灵。例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旋律感、音色感、速度力度感,通过唱歌、欣赏教学中体现出来。唱《数鸭子》,让孩子先从节奏开始,按照音乐的韵律道白、旋律,用声音模仿小鸭子、老爷爷、大鸭蛋……把歌曲用歌声形象地描绘出来。其实,在唱歌教学中,不仅让孩子歌唱,也要融入孩子的表演、律动等以使歌曲更完美地表现出来。
学前儿童的舞蹈教学以律动活动为主,通过模仿动作、舞蹈、身体节奏动作等来表现孩子的音乐活动,同时还促进了孩子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发展以及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样和音乐也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在完成《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教学活动中,让孩子探索用各种手脚的动作表现音乐的交替:踏踏脚、拍拍手、拍拍腿、抖抖肩;重重踏脚轻轻拍手、重重拍腿轻轻抖肩……让孩子在轻快的音乐中体验交流、合作的美好情感。在教学中还要教会孩子去模仿打鼓、小鸟飞、洗衣服……白云在天上、小溪在地下、田野向远处……简单的步伐、队列……慢慢的,孩子就会用肢体在音乐作品表现出故事的情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教学是儿童借助对现实的认知、理解,在假想的情境中模仿与再造成年人的实践活动,儿童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能直接体现在音乐游戏中。在教学中,通过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去增加孩子的节奏感、协调性,让他们自由灵活地享受音乐活动的全部乐趣。因此,游戏也是综合的活动形式,它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如《找朋友》《丢手绢》《一分钱》《摘星星》等都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教学来完成。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音乐舞蹈游戏在学前儿童教学中应该形成完美的一体,可以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去开展有意义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理解等心理活动,从中形成坚持、专注,不怕困难等宝贵品质;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同时,体验到游戏规则及人们之间的协作关系、成败的教训等。
二、音乐舞蹈游戏教学环境的创设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学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诱导孩子的情趣,让师生共同分享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世界。
语言。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引导孩子走进音乐的情境。当欣赏《百鸟朝凤》时,让孩子竖起耳朵倾听每一个音符,寻找各种小鸟的叫声,把孩子带入大自然,使他们陶醉在鸟的世界里。
美术。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国旗、红花、蓝天、带着翅膀的孩子……这些正好是歌词的再现让孩子在学唱歌曲中了解情境。
道具。道具的使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做的道具、图片、桌椅板凳等,让孩子在音乐舞蹈游戏中玩、乐并感受着、体验着、创造着、成长着……简单的道具情境在教学中能产生生动的效果。
音乐舞蹈游戏教学环境的创设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表现,如声音、光线、多媒体等。
三、音乐舞蹈教学游戏中提升教师的素质
1.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还要知识更新、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和不断提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2.幼儿教师不但要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要具备分析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的能力。
3.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的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职业风范、思想修养、人格魅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所以,在学前音乐教学中,音乐舞蹈游戏应放到学前艺术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华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懿颖.学前音乐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探索
Key words:preschool;children; music education;research;explore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21-01
1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目的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知识与专业技巧为主,学生家长与教师都在向着培养学生音乐的一技之长努力,忽略了儿童年龄特点以及其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现代音乐教学研究与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学应以儿童乐观的性格、完善的人格、发现美与表达美、丰富孩子的认知、形成多方面感知为主要目的开展音乐教学。针对这样的目的使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为学生日后的兴趣爱好奠定基础,为学生向着音乐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而现代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过早定向委培使得学生不能再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迫使学生失去了音乐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学龄前儿童家长与教师必须认识音乐教育的目的,以科学的音乐教育目的为指导,开展音乐教学工作,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2.1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分析现代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的内容是针对其教学目的而进行科学设置的,其包括外显内容与隐性内容两方面。外线内容是唱歌、音乐游戏、乐器演奏、音乐欣赏、韵律活动以及简单的乐理知识。隐性内容是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包括身体、语言、情感、个性、社会性等内容。通过娱乐性教学使学生在节能型外显内容学习的同时,加强与小伙伴的交往与交流、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思考与意见的发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在进行音乐教学中,通过团体教学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协作性、纪律性。另外音乐教学过程中身体的活动也能够极大的锻炼儿童肌肉、骨骼、韧带,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对基础乐理、乐器的教学以及乐谱的记忆有效的促进学生右脑的开发,呼应了现代全脑开发教育的实施。通过科学设置的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内容,使儿童的语言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误区――影响儿童音乐兴趣培养的关键由于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目的的错误使儿童音乐教学过早定向,造成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们的意识形成的社会导向比较功利,为了孩子能够在音乐领域有所发展,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按照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方式,过早的对孩子进行专业培养。此种方式造成儿童失去了该年龄段所应具有的乐趣,孩子不愿意学,家长就采用棍棒式教育逼迫儿童进行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导致孩子学的不好,家长更加严厉的管教,导致恶性循环。单纯的棍棒教育如果可行,那么世界上优秀的音乐家的培养也太过简单了。
2.3 以兴趣培养与娱乐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能力针对目前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误区,社会舆论导向以及儿童家长必须认识到学龄前音乐教育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开展娱乐式教学,以此达到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以现代音乐教学理念与目的为指导,修正自身音乐教育的观点后,音乐教育才能向着其应有的方向健康发展。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师应注重娱乐教学方式的运用,以游戏性教学等方式提高学龄前儿童音乐兴趣,促进音乐教学目的的实现。现代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师要积极借鉴和引入娱乐性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儿童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
3如何开展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
针对现代学龄前儿童音乐现状与目的,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运用多种方式达到娱乐式儿童音乐教学的目的,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以音乐美感为基础、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玻璃杯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对声音音调的影响”,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探索,促进音乐教学的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学龄前儿童娱乐性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儿童在音乐教学中的互动、体验等方式,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动画、音乐的结合,达到儿童视听感觉双重运用,促进儿童音乐教学的开展。在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中,使儿童跟随着多媒体视屏中可爱的动物造型、人物造型以及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音乐进行舞蹈能够有效引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促进教学的开展。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家长意愿导向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使得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儿童定向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儿童年龄特点,导致儿童在音乐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舆论导向应加强学龄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正确指引,同时音乐教师也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娱乐式音乐教学中使儿童掌握其家长所期望的音乐技巧,避免传统棍棒式音乐教学的不断。通过现代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达到儿童乐观的性格、完善的人格、发现美与表达美、丰富孩子的认知、形成多方面感知的培养,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彤彤.现代幼儿音乐教学理念分析[J].婴幼儿教育,2009,4.
[2]刘静娴.学龄前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与教学方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8,6.
[3]李丽红.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特点与优势分析[J].幼儿早教资讯,2009,5.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73-02
家庭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可以通过家庭音乐教育发掘儿童的潜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方式,与儿童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体会音乐的魅力,让家庭音乐教育走出误区,回归本真的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卡尔・奥尔夫(1895一1982),德国慕尼黑人,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他与同代人及其后继者共同创造发展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学体系。
(一)教育理念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元素性”音乐教育入手,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及即兴合作等方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他们自发的要求。奥尔夫体系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明确指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二)教育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强调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教授者可以即兴组合成各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灵活多变的方法。这种生动多样的灵活性正是源自对音乐活动中儿童各种生动、自由的即时表现的细致观察和积极反馈,并能够随时给予儿童最即时、最有效的指导。其主要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之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具体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三)教育内容
奥尔夫体系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其课程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其中嗓音造型是指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指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及声势活动(拍手、拍腿、跺脚和捻指);声音造型是指乐器演奏活动。其中节奏学习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以培养音乐素质为主要目标
培养儿童的音乐素质是家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音乐素质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是儿童音乐生理因素;第二是儿童音乐心理因素;第三是儿童音乐实践因素。学前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音乐的四个性质(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和特点,学前家庭音乐教育应围绕构成音乐心理的基本元素展开,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
(二)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家长应将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家庭音乐教育过程中帮助儿童形成探索音乐的环境和条件,增强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家庭音乐教育还应该增加儿童的审美体验,充实其生活经验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三)以培养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
家庭应重视通过音乐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把音乐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人”的问题上,力求通过音乐教育使儿童在智力、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这一终极目标必须是通过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即让儿童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目标为前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原则
(一)即兴性原则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即兴的歌、舞、奏,这是奥尔夫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儿童表达音乐的方式也有其即兴性的特点。比如即兴用音乐来创编故事或用不同音高来模仿小动物等,这样可让儿童的天性在即兴的游戏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也由此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热爱上音乐。美国教育家登纳在对中美艺术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中国艺术教育的重点,偏重技巧训练,目的是培养个人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能力和造型艺术中的审美观念。而在美国教育中,更强调让儿童本能地反应,强调儿童有独特的作品。
(二)交融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3.5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唯有人类才懂得通过教育改进自己。“教育”不仅是“教”,还是“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技能,还要培育人的品格。杜威提出:“教育者最重大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而音乐的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使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品格教育的一种途径。西方自古希腊起,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建设基础,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音乐德学和古中国的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重视音乐的德育,把音乐当作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看出,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认为: 六岁以前的幼儿期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六岁以前的学龄前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蒙台梭利的研究发现,幼儿具有一种“有吸收力的心理”,他们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会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类可塑性最强的学龄前阶段,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利用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培养出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1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音乐教育者的目标应该使儿童热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让儿童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真正被音乐的魅力所打动,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努力摸索、探寻教育的方法,创造出富有启发、卓有成效、富于美感的音乐活动形式,包括欣赏音乐、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节奏活动、身体律动等等,让孩子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体会音乐的美感,并学习表现这种美。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培育儿童的优秀品格。
音乐教育家铃木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要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始终把“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造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同时,培养品格完善之人才。
2早期音乐教育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我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文献《大戴礼》、《礼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近代的康有为主张:“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说明教育婴幼儿唱有关接人待物的歌曲,使之受到熏陶。1912年2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认为尽管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而缺一不可的。陈鹤琴指出,技术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生活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3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重任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启蒙教育的理念,深入研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探讨,用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在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品格的发展。抓住六岁以前幼儿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强烈的黄金时期,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使人的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研究者,背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担当起培育优秀品格之人才的重任。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者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儿童教育理念与研究成果的精髓,有选择性地借鉴适于学龄前儿童成长需求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合理的根据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为学龄前儿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方案,以教育人的品格为目地。在学龄前儿童处于“精神胚胎”的阶段,进行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践行。有意识地将音乐教育作为手段,对高尚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曹理,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学前儿童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正式教育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是为日后进行更好的教育打基础,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开放与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与游戏相结合,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理论,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音乐智能作为人类诸多智能中的一种,对人类进行音乐的构建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幼儿是人类开始认知世界、发现世界、探知世界的第一步,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是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通过研究发现,音乐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极大的,它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健康发展,提升儿童对语言的使用能力,使儿童的记忆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措施
教学实践通常是指在教学中已经使用过的教学方法,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教学经验。在对这种教学经验进行整理,就会成为较为完整的、带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实践模式。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并认为每个人的优劣智能组成形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出现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与喜好不同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每个孩子的特点。经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了解到,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多远智能理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以后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模式,也是取得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模式。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辅助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周围事物好奇心较强、探索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性教学,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善于发现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时,要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对音乐的各个要素进行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将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展示出来。
2.创设音乐情境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这种音乐情境的创设对于幼儿各方面智能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使用语言、音乐等进行实景的创建,通过情与景相融合的形式增加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是通过声音来感染人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歌词将情感传达给幼儿,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播放适宜幼儿听的、幼儿能听懂的、愉悦幼儿身心的歌曲,并反复教幼儿演唱。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幼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音乐中,感受来自音乐的力量。
3.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儿童音乐方向课中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不像音乐专业那样高深,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和声、变化莫测的伴奏音型。只需要学生在一定基本和声的基础上能够为儿童歌曲编配伴奏,再加以简单的伴奏织体与音型弹奏与演唱即可。在教学中还要使学生在掌握伴奏能力的同时,与歌唱、舞蹈、律动、音乐欣赏紧密结合,使伴奏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更好的培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儿童音乐的兴趣,提高伴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认识
在学生学习各个儿童音乐方向课的过程中,任课程教师要将儿童音乐教学方法逐步贯穿在教学内容的始终,并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互融合。在即兴伴奏的教学中,教师要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将教学的价值通过学生聆听儿童歌曲作品、表现儿童歌曲形象和创造儿童歌曲伴奏活动为主进行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儿童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愉悦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
(二)提高钢琴演奏技术,侧重练习儿童歌曲固定伴奏
师专钢琴教学侧重于技能训练与传授,它有着循序渐进的曲目和教材,这对于学生系统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能是很有必要的,较好的钢琴演奏技能是学习即兴伴奏的关键。但要注意的是:钢琴教学不能代替即兴伴奏教学,两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却有明显区别。钢琴技能技巧是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曲内容,即兴伴奏则是以再创造为主要任务来完成歌曲伴奏,即兴伴奏必须建立在钢琴技能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可见,钢琴技能在即兴伴奏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就可以使他们在即兴伴奏的创作中表现出周全、完美的设计意图。
在提高钢琴演奏技术的同时,也要侧重于对儿童歌曲固定伴奏正谱的训练。固定正谱伴奏是由歌曲作曲家或专业从事即兴伴奏人员编配完成的。技能技巧较高,和声复杂、织体与音型变化较多,能够充分地体现歌曲的艺术形象和表现力,是学生学习即兴伴奏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钢琴演奏基本的训练曲目外,在教学内容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固定正谱伴奏,并加以充分的演奏示范、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从中了解及学习歌曲正谱伴奏的编配方法、和弦的使用、音型与织体的运用、音乐形象的表现方法等,使学生逐步掌握即兴伴奏的编配方法并运用到今后的歌曲伴奏训练中。
(三)抓住儿童歌曲类型与特征,分段进行即兴伴奏编配练习
儿童歌曲是一个广义的歌曲范围,如进行较细致的划分可以将其分成幼儿歌曲、学前儿童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外国儿童歌曲、少数民族儿童歌曲等。在为以上这几种儿童歌曲编配即兴伴奏时就要注意到歌曲的风格特点、年龄特征、和声、音型与织体、各个部分伴奏处理与表现方法。以最恰当的和弦、最合适的音型、最有力的形象表现形式来完成即兴伴奏的编配。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儿童歌曲的分类进行伴奏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施分段教学的方法来安排歌曲伴奏的训练。以下列举几首不同类别的儿童歌曲伴奏编配作以阐述。
幼儿歌曲《小鸭穿鞋》:这是一首4至5岁幼儿演唱的歌曲,活泼欢快,表现了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音乐形象。歌曲为中国作品、F大调、一段体四句对比结构曲式。为这种幼儿歌曲配伴奏时,要尽量旋律流畅、节奏清晰、便于演唱。本曲在和弦的配置上比较简单,使用大调式主、属、下属、属七即可;半终止使用属和弦、完全终止使用属七到主和弦的和声进行。整个歌曲伴奏使用带旋律的方式,右手弹奏歌曲的主旋律,左手弹奏伴奏音型,1、2、4乐句运用带低音的半分解式音型、3乐句运用和弦柱式音型、尾声运用重复低音的方式结束全曲。整个伴奏给人一种活泼愉悦的感受,节奏感强,容易进行边弹边唱。
学前儿童歌曲《小燕子》:这是一首5至7岁学前儿童演唱的歌曲,优美抒情,旋律起伏不大,表现小燕子的美丽和为庄稼除害的歌曲内容。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C宫五声调式。和弦按照传统和声进行原则配置即可,选用Ⅰ、Ⅳ、Ⅴ、K46。整曲完全运用带旋律伴奏的方式,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在第一、三乐段采用全分解音型,表现小燕子优美的形象;第二乐段采用半分解音型,表现小燕子为庄稼除害虫的情景;歌曲结束后在伴奏声部采用主和弦分解进行的尾声来补充和加强歌曲的终止感。
少年儿童歌曲《我爱沙滩,我爱大海》:这是一首小学低年级的歌唱作品,节奏欢快、充满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景。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F大调。和弦使用较复杂,正三、副三、属七、终止四六、重属、副属和弦都有运用,在和声节奏上保持强弱分明、和弦更换不要太频繁。在伴奏上选用有旋律与无旋律相结合的形式,前奏右手弹奏旋律并附加和弦,左手以全分解琶音的形式弹奏;第一乐段使用无旋律伴奏的方式,左手鲜明低音与右手弱起柱式音型弹奏波尔卡式节奏,突出旋律的律动感;第二乐段使用有旋律的伴奏方式,右手主旋律附加音程弹奏、左手加以流畅的上行全分解和弦,表现舒展能够突出主题。
(四)做好与其它课程学习的衔接
在儿童音乐方向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中,始终不能离开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这些学科与伴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即兴伴奏编配与弹奏的技能技巧,可以相互促进知识的掌握。这些学科包括儿童音乐欣赏、儿童音乐游戏、儿童歌曲表演唱、儿童舞与律动等等。儿童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儿童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和歌曲积累,使他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掌握大量的儿童音乐题材,为即兴伴奏的创作提供更多的资料与经验。在儿童音乐游戏、表演唱、舞蹈律动的课程学习中,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的音乐游戏、歌曲表演、舞蹈、律动创作合适的音乐进行伴奏,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个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
音乐的优点在于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使之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对处在学前的儿童教育作用更是很大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的活跃和发展,使儿童的运动舞蹈的能力大有增强,另外对儿童形成节奏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发展学前儿童的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儿童的欣赏能力越强,欣赏的兴趣和愿望越高。能力发展的越快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创造条件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快速进步。
一、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我们这里所说的幼儿是指2~6岁的学龄前孩子,在这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思考能力。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兴趣欣赏音乐
兴趣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在各类文章中有对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过详细的论述,对于幼儿也是一样的。小朋友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就自然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幼儿教师在播放现在流行的成人喜欢的歌曲时,绝大部分孩子们表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就开始自己玩,同样放外国歌曲更是表现强烈,如果换成是儿童歌曲就会马上表现为积极的情绪等。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音乐欣赏有自己的兴趣,教师要依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营造环境,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欣赏热情,尽可能多地向儿童提供由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更多的机会自然、愉快地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美好的音乐,还要激发儿童主动投入音乐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利于学前儿童音乐素质的发展。
三、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1)倾听感受音乐。倾听不同于普通的简单的听听,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注意力较为集中的留神地听,倾听不仅是注意力的集中,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倾听的认真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和感受和吸收的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关键基础,也是促进个性化欣赏的关键环节。幼儿教师要在学前儿童三岁左右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倾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鸟鸣声等等。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音响,及时的提问是什么乐器发出的音响,让孩子们做简单的描述。如在“什么乐器在唱歌”的游戏中,正确指出在遮挡物后面发出声响的熟悉乐器;在“谁来了”的韵律活动中,正确地分辨“沉重的”、“轻柔的”和“跳跃的”音乐,并用性质相似的动物走路的动作来描述所听到的音乐。他们还能逐步养成注意倾听教师、同伴的歌声和琴声伴奏的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使自己的歌声能够与他人相一致。
(2)理解感觉音乐。音乐欣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理解,只有理解音乐的感情,才会使儿童初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在感觉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才会使儿童对所表现的内容自由的联想,才能使儿童初步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以致提高孩子们的较为初级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把握能力。如在2~3岁的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师在几周之内反复给孩子们欣赏马革顺创作的《拍球》和《宝宝睡觉吧》,在此基础上,教师向他们提供两幅有关图片,并要求他们将之与那两首音乐一一相配,大部分儿童都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在3岁末期,小朋友们就会理解平时常常倾听的歌曲的歌词和内容,感觉音乐的情绪就会随着提高,幼儿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活动,边播放音乐,便让孩子们联想一些动物,能根据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联想起小鱼、小鸟、蝴蝶等美丽温柔的动物等。真是感觉音乐其乐无穷呀!
总之,音乐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幼儿早日接触音乐,早日欣赏音乐甚至是理解音乐,会让幼儿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中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柏拉图曾说:“受过某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常地加以厌恶,但看到美的东西,它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作为滋养,因而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4年3月美国还经过立法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首次将艺术(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当今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音乐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最典型的是美国,它在不同时期总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确保音乐教育的开展。上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了音乐教育课程基础的研究,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改革,当然它的课程改革和开发基本属于研究与发展推广模式。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确立的一种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系,这种课程模式萌使于博比特,发展于泰勒。
目标模式的音乐教育课程以布鲁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框架,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基本原则,整个教育过程是围绕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育模式。基本宗旨是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目标,然后按教育目标塑造教育对象。提出音乐教育目标的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三大领域分类。
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为“目的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评价”,其关键在于要把大目标分为特定的、外显可测、可分层分类的行为目标,以便于操作和评价。这种教育目标与传统的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是一种行为化、操作化的目标:表现在陈述目标的语言是一种行为化的语言,能反映出儿童操作的方式,而不是惯常所用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一类心理活动的模糊描述。使用行为、操作的动词,不仅能够通过外显可察的表现来反映,同时更能使音乐教育的出发点、组织实施和评价更确切到位。(2)能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不仅以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三类不同心理活动领域为分类标准,同时在目标体系中也体现出层次性,分别体现在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具体行为目标四个层次上,这样使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有远到近,由宏观到具体,从不同的层次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教育模式对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是不太重视的,若音乐教育的目标仅局限于用操作动词描述的范围,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由音乐技能及知识传授的多少、好坏决定。
此外,这种模式忽视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目标模式虽然注意到了技能的掌握及知识的获得这两个过程,但却把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这两个过程忽略了,致使学生无法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理性的自主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强调学习者动态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课程开发作为教育对象探索、发现并获得经验的过程,着眼点放在教育对象的“音乐兴趣、自由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自主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狭隘的、行为主义的羁绊,充分发挥了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过程模式强调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儿童,强调以儿童为标准。教师不是去塑造和改变儿童的行为,只是为儿童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儿童主动地探索、发现音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经验和发展能力;教师不是考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是为儿童制造、设计进行音乐探究的可能和条件,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satis coleman)1918年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林肯学校所进行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是将过程模式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典范。她认为,儿童天生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存活。由此她设计了一套乐器制作、即兴表演、唱歌跳舞和音乐创作为内容,以儿童自我创造活动为目的和方法的音乐课程方案,让儿童在自然音乐环境中探索学习。从最原始的音乐活动起步来体验音乐发展的历程。
过程模式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事先预期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能更全面地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控制影响音乐教育的各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不足。
但是,过程目标模式的价值取向注意以“儿童”为中心,带有一定的理想性的色彩,难以在课程实践中开展,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和运用,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螺旋形模式
19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理论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流思想。“螺旋形”课程设计模式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它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理论为基础,用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来表示对学科的认识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分解了学科基本结构在认识水平上的层次和程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进而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
其中“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它是螺旋性课程模式的具体应用。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国家教育总署资助的音乐教育课程研究项目。该项目哲学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并非是关于事物的学习,而是在事物中体验,如果音乐本身包括了表达、交流、创造和意义,那么音乐教育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到音乐活动中去体会表达交流和创造经验,去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其教育心理学基础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教育的机制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①。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螺旋形模式,主要是为学龄前至低年级儿童编制的,它主要集中于音乐声音的活动,围绕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是单纯的行为目标,而是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审美目标四个方面;②教学方法与过程模式类似,让幼儿在音乐课上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从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地即兴创作和强化作用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学习的知识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四、综合音乐感的课程模式
综合音乐感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音乐教育流派。1965年4月,当代音乐研究项目在伊里诺伊的西北大学召开的研讨会,把当代音乐计划的重点拓展为广泛综合的教育内容,提出ComprehensiveMusicianship(简称CM)概念,我国译为“综合音乐感”,又称综合音乐素质,在实践中产生并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体系。
所谓音乐感,就是能够正确地理解音乐,并能把这些理解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综合音乐感”课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诸要素的综合: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各种风格音乐所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音乐感的培养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深化的过程;(2)音乐时间活动的综合;(3)教学内容的综合:采用丰富多样的音乐材料,各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音乐,不管是大师的名著,还是民间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会充分利用,以此丰富幼儿的体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它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引导儿童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不断发掘、发展儿童潜在的创造能力。它把听觉作为探索的主要工具,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并从中体验获得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这种教学法不强求一定的技术或学习方法,而强调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音乐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实际上,“综合音乐感”课程体系借鉴了“要素主义课程”、“进步教育运动”、“社会中心课程”的合理因素,是“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种课程模式的相互融合。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
20世纪,多元文化主义是美国教育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多元文化课程的真正起因是1972年第92届美国联邦大会上公共法的颁布。其中有一条款强调: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国家是由不同民族的人构成的。要深刻理解本民族遗产及本国其他民族遗产,对形成一个更和谐、更富有爱国情感及风险的平民社会,所具有的贡献及其意义;同时,在国家教育机构学习的所有人都应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本国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贡献③。此法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音乐教育观念的缘起和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对20世纪初以来世界民族音乐调查研究形成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产生的共识;(2)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冲击,以及《民权法》对少数民族接受平等教育的肯定;(3)大批非欧洲移民在美国定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音乐教材内容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4)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教育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国际视野中;(5)美国音乐教育界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于批判地思考世界各种不同的音乐,有助于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强调的是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非艺术学科的结合,提倡关联、整合的课程观念。其中力度和影响最大的是“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基于多学科的音乐教育”,DBME包含四个方面:创作(Production,指广义的音乐艺术活动)、即兴、作曲和表演。“创作”不是十分贴切的译词,Production在这里包含着所有参与性质的过程和结果)、美学、历史和评论,音乐是DBME的核心。音乐课程内容涵盖了非洲、亚洲、巴西、墨西哥、美国本土的传统音乐等。DBME本身不是课程,它关注的主要是教学的观念、方法和多学科模式的教师培训④。
以上是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转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1)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课程模式,但是都是立足于当时音乐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进学前音乐教育的状况而进行的;(2)对音乐教育的性质与价值认识也不断深化,并提高了音乐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由音乐课程模式的演变不难看出,音乐不断从作为单一的、孤立的、非核心的学科逐步转变为与其他学科综合的、核心的学科;(3)对于音乐的学习从开始的关注知识和技能,逐渐过渡到重视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其课程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实用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通过对美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整理,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课程模式。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虽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发现各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利弊,但是这也说明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课程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已,就好像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前的课程模式就不好,现在的课程模式就是最好。实际上,这些课程模式本身是前后相继的。因此,我们只有明确我们的学前音乐教育需要什么,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找出更适合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或者是更适合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2.我们要提高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要充分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我国的教育模式,音乐一直是作为副科,音乐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严重忽视了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而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能,其中之一就是音乐智能。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它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重视科学的、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评价。
我国目前幼儿音乐教育评价很少,幼儿园几乎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即使有评价,也是通过看老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体现的是“评教学评幼儿”的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6:75.
②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③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④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管建华,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桂勤.多元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的探寻[J].中国音乐,1995.3.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5]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6]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1(2).
[8]严仲连.当代国外课程改革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9]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11]马学斌.布鲁纳课程理论的人本主义转向探析[J].云梦学刊,2003(3).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在同一基本面上人类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着,每个人生来就有这八种智能的潜在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范围得到教育界人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当中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吸收国外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高校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之所用,实乃明智之举。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的界定。传统智能界定方式仅依靠相对科学的方法来界定一个人的智商(IQ)的高低,局限性极大。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中对人的智能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能判别体系,其中人的语言智力、节奏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自省智力、交际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动觉智力这八种,这八种智能生来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在处处得到体现如在进行田径时,需要选择最佳路径(自然观察智力),在到终点时,需要计算跑过几圈(逻辑计算智力),在跑步过程中,要注意步幅与摆臂的节奏性(节奏智力)。而教育的意义就是将其全面提升。
二、浅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
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儿童的天性都有其独特的丰富多彩性。多元智能在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应用必须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儿童的个性能够得到自由发挥和充分的张扬。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儿童音乐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下面针对儿童音乐教育这一教育阶段来探索其正确的应用方法。
(一)在儿童音乐教育界普及多元智能理论
想要开展多元智能教育,自然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只有弄清楚多元理论的本质,才能正确发表出看法。其实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不少类似之处,在观念先进的儿童音乐教师身上,能够很快地将其融合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二)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强项,恰恰儿童中更容易发现其智能强项。在了解了儿童的智能强项后,再利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强项发展其他若想,能够非常有效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发挥多元智能教学方式的作用。八项能力都是在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比如,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关系密切,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又密不可分,逻辑能力好了,其观察能力自然就会提升。因此,教师发掘学生强项,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的强项来提升其他能力。
鉴别儿童智能强项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稍微分析或调查,就能发掘其强项。比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在上课或下课总会与其他同学滔滔不绝;活波好动的学生,动觉能力一定不差。另外,走访家长,观察平时成绩都能有效地鉴别儿童智能强项。
(三)了解教师自身的智能强弱项
教师仅对儿童的强弱项有了解是难以将多元智能方法切实应用在实际教学上的。教师对自身的强弱项也需要有深刻认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节奏智能上当然不会成为弱项,但音乐教师要提升儿童的全面智能,就要将自己的智能也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过弱,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难以发现其他智能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教育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手段日益丰富,仅凭一项优势智能依然不能胜任音乐教育,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智能的作用,提高自身弱势智能,以便满足学生各项优势智能的独特侧面。
(四)明确音乐课程全面提升智能的方法
儿童音乐课包含了许多智能方面,将多元智能融入进音乐教学中,几乎能将所有智能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师授课之前,将八个智能一一列举,思考每个智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方式提升。依照阿姆斯特朗的教学原则,提升交流智能,可以将歌曲分割为对唱,让学生两两一组;在提升 学生动觉方面,可以使其以舞蹈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自省能力时,让学生单独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来进行。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儿童喜欢音乐的天性,是不分国家、种族和性别的,音乐应该成为全人类享有的一种权利,幼儿也应该享有,并有能力享有这一权利。而且,音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于学前阶段。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园应特别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陈先生非常注意环境对儿童喜欢音乐天性的熏陶、培养和激发。他认为儿童虽然具有音乐的天性,如果没有适合他们音乐教育的环境,他们的音乐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儿童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整合的,成体系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参与,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承担的。只要为儿童创设适合的、全方位的音乐环境,特别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音乐环境的创设,就会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儿童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