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病例范文

时间:2023-07-13 09: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妇产科护理病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妇产科护理病例

篇1

自2007年以来,我们在学校中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和高级护理专业的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选择并贯穿使用了病例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1、病例教学法的应用

1.1 课前运用病例导入法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首先介绍一病例。每个人都有寻根问底、解决问题的欲望。运用病例导入法可以造成一种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所授知识。例如在讲授“前置胎盘”时,我们举例,一天早晨,刚刚步入病房,就见120救护车抬下一位孕妇,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一路血迹。检查病人时发现孕妇面色苍白,掀开被子一看,只见孕妇躺在血泊之中,同时她的丈夫在一旁反复说:“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呢,怎么会这样?怎么出了这么多的血?她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再问她丈夫是如何发现的,他说:“昨晚还好好的,今天早晨我一觉醒来,感觉床上湿漉漉的,掀开被子一看,才发现床上有一大摊血,她躺在血泊之中。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血的。”当讲到这里时,我们突然设问:“这究竟是什么疾病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授的‘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妊娠晚期无痛性、无诱因的阴道出血。”一下子就导入到要讲授的正题,这样使学生容易记住“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特征——妊娠晚期反复无痛性、无诱因的阴道出血,同时激发起学生寻根探底的欲望——为什么前置胎盘会在妊娠晚期才出血?为什么出血又是无痛性的、无诱因的?为什么出了这么多的血,都快休克了,孕妇一无所知?经过这样一导入,学生就会跟随老师的思维一起去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2 课中运用病例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在临床亲身经历的病例,或者到医院收集到的病例,或者某些书籍中编写的病例,具体而生动地介绍给学生,以强化学生记忆,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例如:讲到“胎盘早剥”这一章节时,列举了某孕妇踏空楼梯摔跤,当即引起小腹剧烈疼痛而致胎盘早剥、死胎、子宫胎盘卒中、重度休克,最终导致子宫全切的例子。该病例使学生加深了对胎盘早剥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2个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典型病例一起介绍。例如:当讲授完晚期妊娠阴道出血性疾病时,即举“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2个典型病例,先由学生在课堂上各自准备,比较它们二者之间从病因到治疗措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由一名学生作中心发言,然后由教师加以归纳、总结、纠正错误、肯定正确。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使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疾病有更明确的认识,从中学会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等方法。教师在授课时既要重视系统性,又要重视实践性,将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融会于教学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能随着教师的思路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在一个章节结束后,选择几个典型的、综合性的病例介绍给学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各自准备,课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及时间,有分歧意见时可展开辩论,最后经教师的总结、归纳,纠正错误,指明重点。这种以学生为主的病例讨论教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不同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有明确的认识,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1.3 课后运用病例练习法

篇2

【摘要】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在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中,14例(43.8%)为护理差错,为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25例(78.1%)发生在节假日期间;护龄2年护理人员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为29例(90.6%)。结论: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内容较多,容易出现护理风险。只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妇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95-01

妇产科病房不仅病种多和用药多,而且患者病情复杂且隐瞒性强,存在着很多的危险因素。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对营造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0~54岁,平均年龄为27.5岁;手术患者为27例,其中术前护理风险事件为3例,术后护理风险事件为24例,非手术患者为7例。

1.2 方法: 依据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护理差错、患者意外、护理投诉和护理纪律等四类;依据护理风险发生的时间,将其分为节假日期间和非节假日期间;依据导致护理风险人员的工作时间,将期分为2年工龄内护理人员和2年工龄上护理人员。结合这些因素,分析妇产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风险发生的措施。

2结果

在32例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中,依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护理差错为14例(43.8%),患者意外为8例(25.0%),护理投诉为6例(18.8%),护理纪律为4例(12.5%);依据护理风险发生时间:25例(78.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在节假日期间,7例(21.9%)发生在非节假日期间;依据导致护理风险人员的工作时间,2年工龄内的护理人员为29例(90.6%),2年工龄上的护理人员为3例(9.4%)。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在对妇产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对护理风险事件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患者对护理风险的心理承受力之间差距显著,从而引发护理风险;②护理资源较为匮乏。在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中,29例护理风险事件是由2年工龄内的护理人员所导致,其所占比例高达90.6%,由此可见护理人员较少,年轻护士在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时,25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在节假日期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妇产科病房的护理人员较少,在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上捉襟见肘;③社会因素的不利影响。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和偏见的不利影响,部分妇产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抱有成见,没有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不信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水平,增加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8例因患者意外而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多为此原因导致。

3.2 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3.2.1 增强风险意识,保证医疗质量。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双方涉及到权益、责任与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将护理工作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到位,保证医疗质量,避免与患者出现矛盾纠纷。例如文书书写工作需要由责任护士与质检员共同负责,形成管床护士完成病历,责任护士负责把关,质检员进行质控的工作模式,防止病例出现书写不规范与书写错误等问题。在出现矛盾纠纷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协商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争取医患双方都满意矛盾处理结果。如果医患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必要时可以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护各自的正当权益,这样既可以保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又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

3.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虑到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年轻化趋势,医院需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各项基础操作进行日常考核,并在考核过程中对基础护理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同时,医院妇产科需要选送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外出观摩和学习,充实其专业知识和理念,规范护理中的操作行为,提高其专业护理技术,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医院妇产科需要对隔离待产室、隔离产房和待产室等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其符合标准的要求,并规范妇产科急症的抢救流程,以及贯彻落实产房的交接流程,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注重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因护理差错而导致的护理风险。

3.2.3 注重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短,容易与患者及其家属产生误会。因此,医院妇产科需要注重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在患者就诊、检查、入院、治疗和出院等各个环节中,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认真遵守查房程序与交接班制度,耐心细致开展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

总之,在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到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规范操作,增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真正提高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 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5,02:148-149.

篇3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7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9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产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临床上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患者做适当的活动,仔细观察患者皮肤的变化,结合药物外敷,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开展妇产科手术3000多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均行经腹手术,其中剖宫产手术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例,宫颈癌手术3例、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年龄25―54岁,其中年龄大于40岁者占9例,临床症状为下肢麻木、肿痛,运动障碍。其中左下肢栓塞11例,双下肢栓塞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因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误认为手术不成功而出现情绪变化。主管护士应主动介绍自己,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治愈成功的病例,缓解其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鼓励病员积极配合治疗。

2.2 常规护理。注重病员的主诉,仔细观察其下肢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认真评估,早期诊断,为病员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5天,对于长期卧床和制动的病人应同时指导其家属,加强病人床上的运动,协助定时翻身以及四肢的主动或被动的锻炼,避免小腿垫枕。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肢体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的压力,使疼痛减轻。注意肢体保暖,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测量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的变化[1],如果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积极处理。给予患者低盐低脂肪,高热量高纤维素清淡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ml。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及增加腹压的动作而致血栓的脱落,造成其他部位的栓塞。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尤其对老年病人更要仔细观察。告诫病人要绝对戒烟,可少量饮酒,促进血液循环。

2.3 用药期间的观察。①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牙龈出血、皮下淤血、血尿、黑便等,防止用药量过大而引起出血。②观察病人有无咳嗽、胸闷、胸痛情况,警惕肺栓塞的发生。③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出血的症状。④定时复查大便,尿潜血,凝血酶原时间,以便医生准确用药。

2.4 硫酸镁外敷的护理。硫酸镁热敷能达到消肿及减轻疼痛的功效作用,临床上外敷效果显著。方法:首先清洁皮肤,然后将清洁毛巾浸入50%硫酸镁溶液中,再将将毛巾包绕患肢,外用尼龙薄膜包扎保温,每日3次,每次10~20分钟,温度30~50℃[2]。

3 结果

13例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塞。

4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其主要机制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所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病员在手术前禁饮食,在手术中又大量缺水失血,在术后补液不及时或补液量较少导致患者血液粘稠,处于高凝状态;②术中和术后静脉血管的损伤,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发异常从而形成血栓;③手术时制动时间长,术后又长时间的使用镇痛泵及卧床休息,血流缓慢,长期瘀滞形成血栓;④剖宫产术产妇,由于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多[3],手术造成血管损伤,产后的子宫收缩以及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血栓;⑤在术中和术后大量用止血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引发血栓。⑥老年病员血液中凝血因子较高,小腿肌肉泵作用减弱,发生率较高。

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措施:①手术前增加下肢活动的训练,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②术后多饮水,及时补液,尽可能不用止血药物。③多作深呼吸运动,协助病员咳嗽排痰。④避免卧床时单侧长时间压迫,勤翻身,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避免碰撞患肢。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的发生,早日下床活动,防止外伤。⑤休息时将床尾抬高20度,经常主动或被动屈趾、踝、关节和股四头肌的收缩。⑥尽量避免在患肢静脉穿刺或注射刺激性药物。⑦恢复期病人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下肢肌肉的活动,促进静脉回流,以免再次发生血栓。

综上所述,妇产科术后对病员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整体护理,适当的用药是预防和治疗静脉栓塞的关键,将有效解除和缓解静脉栓塞,在临床当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现在妇产科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进行手术的数量、类型也越来越多,但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开腹手术,但是其手术过程的创伤比较大,很有可能会留下并发症、后遗症,从而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心理负担,那么为了降低发生不良事故,同时提高手术效果,我们就一定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护理。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3月到2012年所收治的86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积极护理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年龄在20到61岁之间。36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16例进行子宫全切手术,13例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12例异位妊娠,2例宫颈癌根治手术,1例卵巢癌根治手术。

1.2方法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护理,要多餐少量,为患者提高低膳食纤维、低脂食物,对于营养不良、免疫力差、体弱患者要多给予维生素、蛋白质食物,从而提高患者血浆蛋白的水平,保证患者能获得充足营养。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给予药物、饮食来调整患者血糖,在患者血糖基本恢复正常以后进行手术。对于贫血患者要多为其补充铁,从而纠正贫血问题。在手术结束以后,为患者提供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

心理护理:在患者医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热情、亲切接待患者,主动和患者交流,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很多患者对手术都会有恐惧感,对术后情况、术中疼痛、麻醉意外、医生技术、手术安全等问题都很担心,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要详细为患者讲解这些问题,让患者对手术情况能有一定了解,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1],从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能树立起康复的信心,从而让患者相信手术技术,以看、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治疗。

术前护理:保证室内整洁、干净、舒适,要控制好室内的湿度、温度,湿度要控制到50到60%左右,温度要控制在22到24℃左右。在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对于免疫力差、体弱患者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将糖尿病患者的控制在8ml/l以下,将贫血患者的血色素控制在110g/l以上,常规进行备皮、背血,在术前的4小时要禁水,术前8小时要禁食。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可以进行横切口,这样能够降低缝合的张力,然后在满意麻醉情况下为患者选择适合缝合材料关腹,在关腹时要一层层的缝合,要彻底止血,动作要轻柔,保护切口,给予敏感抗生素,从而防止感染。

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以后,常规的给予患者电解质及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患者蛋白、血容量。要密切的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尤其是体弱、肥胖及并发症患者,观察患者切口张力、渗液渗血情况。肥胖患者在手术以后,切口很容易裂开,出现感染、脂肪液化问题[2],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并发症、免疫力差的患者,可以给予红外照射,从而保证皮肤干燥,提高局部额温度,促进血液循环,让水肿能够尽快消退、伤口能尽快愈合。定期的更换新床单,床头要略微提高,让患者取平卧的,将软枕点在患者的膝下,从而帮助切口愈合、减少切口的张力。在患者使用腹带的时候,要调整好奇松紧度,协助患者固定腹带。很多患者在手术以后都会有疼痛感,对于一些疼痛感轻的患者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说放音乐、聊天等,对于严重患者可以适当给予镇痛药物[3]。

2 结果

86例患者经过积极护理以后都已痊愈出院,手术的平均时间是2.8小时,患者住院的时间在3到18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是8.9天。在8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在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以后,都已康复出院,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

3 讨论

进行开腹手术以后,切口脂肪液化、裂开,术后感染者都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对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是很重要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及手术成功率 。我院对患者进行了有效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了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同时也减轻了患者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的体贴、精心护理患者,给予了患者更多的尊重、关心,因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明显的改善,患者也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从而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调节了患者的机体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让切口能够尽快愈合,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在患者手术结束以后,进行康复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可是、床上大小便,告知患者在手术后早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按摩,从而缩短排气时间,增强患者体力,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避免出现肠粘连问题,或是进行热敷穴位也可以[4],其可以保证患者大小便顺畅,让患者能尽早的排便、排气。在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对护理都很满意,也都已痊愈出院,笔者由此深刻体会到,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护理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科玲;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17(5):191-195.

篇5

1引言

护理质量缺陷系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患者造成损害者,表现为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直接影响到医院和患者的利益[1]。妇产科是护理质量缺陷高发科室之一,因此,只有了解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才能控制和解决护理质量的缺陷,真正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2主要护理病历缺陷

2.1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护理记录单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病情观察记录缺乏连续性或填写漏项,记录有涂改。

2.2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 护理记录要求护士在护理记录中客观地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对患者实施的具体观察及护理,使之更好地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发现在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着主客观资料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评估病情,主观性强的缺陷。对疼痛正确的评估内容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疼痛时间、与饮食的关系等,但在记录中只描写疼痛的部位或只记录出血的量,不能反映患者的客观实际情况;在对剖腹产或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病情观察记录中,凭主观想像记录患者术后第2d已排气,但实际并非如此。

2.3漏项 在分娩记录中出现漏项、缺乏病情记录的完整性,如:产妇进入产程后不按规定时间填写临产观察记录;产钳后没有记录产妇第1次排尿情况;无记录产妇泌乳的情况和爱婴知识指导的情况。

2.4涂改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力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记录内容出现记录错误时,就用刀片刮、胶布粘、用橡皮擦等方法涂改,使人对病历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5体温单记录 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情况,记录的内容十分重要,是医嘱和确定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主要缺陷是体温单记录与事实不相符,如:患者已办理请假手续,而在体温单的请假时间内仍有体温的表示,未按规定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写上请假。

2.6医嘱单 医嘱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2份医嘱单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执行医嘱的时间与事实不符,如:医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开了交叉配血和输血的医嘱,护士在执行交叉配血时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与输血同时进行,但护士在医嘱单上将配血和输血的执行时间都签上同一时间;又如:护士将进行破伤风皮试及破伤风注射也都签上同一时间执行。

2.7出院指导 指导过于简单,缺乏专科指导内容,没有体现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

3对策

3.1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 将法律、法规纳入护士的继续教育内容,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对护士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使护士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及自我保护的能力,维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在护理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客观真实地书写护理记录,正确理解病历中主观和客观资料的含义和范畴,使作为客观资料的护理记录工作更好地落实。

3.2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 学习新的《病历书写规范》,重点对低年资的护士进行培训,新毕业护士上岗前应对照规范的内容,逐条去学习领会。

3.3增强护理工作者法律意识 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有密切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时有发生。因此,我科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通过学习护理人员更加认识到护理医疗文件是医院和患者的重要档案资料,也是医疗、科研、教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重要资料[2]。当发生医疗纠纷时,要依靠其中的记录来判断是非。这就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3.4培养护士"情商",增强工作责任心 情商是指人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理智和能力。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高情商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很强的自信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护理人。我院护理部一方面加大临床训练的强度和难度,有意识地在艰苦环境复杂情况中锻炼护士;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护士服务礼仪讲座"、"爱岗敬业演讲比赛"、"争创零投诉、零事故科室"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成为文化、艺术素养,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护理人员成为能理解人、富有人情味、关爱生命、语言交流讲究艺术的现代护理人。

3.5增加交流与沟通,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教育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知识、意见、思想观念、感情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和循环的过程。一方面护患之间应增加交流,如做好做细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专科宣教,同时随时随地为患者解释任何疑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我院护理部及各科室每月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定性,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护理安全警钟长鸣。

4结论

护士长要充分的发挥对责任护士的管理作用,整体素质较好的护士上责任班,同时做好终末质量检查,对护理病历实行多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篇6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要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部在2010年初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随后出台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加强相关配置,改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达到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笔者所在医院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落实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笔者所在县偏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最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将产科作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科室,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1 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由护理部组织妇产科核心人员,包括科主任、支部书记和护士长认真学习创建文件精神,学习护理部制订的创建目标和步骤,并制作活动传单及宣传册等资料,集中每个试点病房的主要涉及人员包括科主任、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代表等召开坐谈会,另外,利用晨会交班、工休座谈、业务学习会等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倾听医护患的心声,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组织妇产科5名护士各自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选择性地到省、市各大医院观摩学习,将学习经验整理成书面资料和讲课课件在全科进行汇报交流,以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护理部及科护士长广泛征询各级护土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创新思路,同时引导护士从传统护理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共识和观念的更新,上下一心,共同参与此次改革;护理部利用每2周护士长例会,反馈2周创建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和困难,集思广益,相互促进;按照要求合理配备护士人数,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以满足患者的需要,结合优质护理工作,新增护士充实一线护理人员,床护比达到1∶ 0.5,加强对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力度。

2 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氛围,积极展开对内对外宣传

在妇产科大厅及各病房制作创建专栏,介绍创建活动的宗旨及妇产科的服务特色,有创建口号,公示服务照片;病房护士通过宣讲、工休会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广为宣传,以营造优质服务的环境氛围,进一步端正医护患三方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知;强化细节管理,改善就诊环境,各病房进行环境布置,制作各类标识,如“按时服药”、“预防跌倒”等;制作护患沟通园地、病房意见箱,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科内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规范服务用语,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如开展护患沟通竞赛,将临床各种场景进行模拟演练,如床边交班、静脉输液时的沟通、记录出入量、通知特检等场景,增强护士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突出人文关怀;还举办“我爱动脑筋”护士发明创造运动会,开展“患者无小事,我为患者想”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护士大胆创新,从工作不便中入手,解决临床中的难题,方便工作,服务于患者。

3 大胆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各患者采取小组责任包干制,在对护士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级管理。根据妇产科特点及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不断探索科学的排班模式。护士长本着力求保证高峰时间段的值班力量,减少交接班环节,既体现责任护士工作连续性,又体现对护士人性化关怀的排班宗旨,护士长根据妇产科的工作性质、患者需求、病房分级护理情况弹性排班,原则上符合每周的工作时间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征求护士们的意见机动排班;重点加强晨、晚间的护理工作,加强重危患者的基础护理;在术后护理≥20%重危患者≥15%的病房,由护理部协调增加1名机动护士,协助完成基础护理工作;病房各房间内公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护士长、当班护士照片,为新患者、老患者、流动家属及探视人员提供方便,随时能与对应的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取得联系;开展人性化服务, 即患者住院有人接,看病有人带,手续有人管,检查有人陪,教育有人讲,出院有人送;清楚用药,清楚分管医师和护士的详细信息,清楚治疗流程,清楚治疗过程,清楚治疗费用;依据妇产科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在孕妇中进行宣教,教他们有关怎样在怀孕过程中以及在怀孕后进行身体健康的维护、如何使用新生儿用品、如何对腕带标志进行识别等[1-2];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心理上抚慰孕妇的心灵,因为在住院的孕妇中有一些是经过剖腹产手术的,流血过多,身体较为虚弱,而且又担心孩子的情况,因此,要加强与孕妇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才会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护理人员陪附其左右,与之在心灵上进行沟通,尽量让她们心情愉悦。通过活动,护士能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患者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落后服务流程,提倡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推出新的护理服务设施,近期新购置了产科气垫球、新生儿洗浴游泳设备、床上洗头用具、产后康复治疗仪、胎监、输液泵、新生儿蓝光治疗仪,不断为患者提供安全、创新、人性化服务;规范责任护士工作语言、行为基本要求,如每天进病房与患者问候及介绍相关治疗、特检、药物及饮食宣教,下班及倒班前的行踪告知等,强化自身角色,突出联系[3]。

4 公示并认真落实服务项目,把“夯实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落实对患者的等级护理并向患者公示加强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按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执行单上面的要求为患者落实基础护理,将实行一级护理的患者和二级护理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基础护理执行单悬挂于患者床头,便于监督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护士在护理执行单上签字,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对照患者检查,及时向患者询问护士落实的情况,及时统计工作量,与当月绩效奖挂钩,使“夯实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4]。

5 护理行为规范

针对专科特点为不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产妇分娩的随机性大,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量大,探视陪伴人员较多,而产妇及家属依赖性强,应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1)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孕妇在进入临产期时,在待产室待产期间,由助产士对孕妇提供全程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生活服务,消除孕妇的紧张感,增强孕妇分娩的信心。(2)为孕妇提供住院期间的产前、产时、产后的全方位健康教育指导,制定8种健康教育处方,以图文、模型示范等多重形式,协助和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护理,受到广大产妇及家属的好评。(3)积极开展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洗澡等服务项目,鼓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增进了母子感情和医患和谐。(4)积极开办孕妇学校,定期在门诊开办产前孕妇班,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5)进行出院指导,开展产后访视,开办热线咨询电话及电话随访,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5]。

6 医患关系和谐,为患者提供安静有序休养环境

住院陪护率明显下降,护士能够做到及时巡视病房,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护士的工作由患者来监督,需要得到患者的签字才能执行;入院时责任护士会向孕妇及家属介绍住院管理规定,在病房规定了探视时间,在妇科病房二级三级护理患者杜绝了陪护,产科病房只留陪一人,陪护率由原来的11%降到了6%。

7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制定适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每2周开展满意度调查,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患者满意度平均达到95%,在科室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建立医患联系本,及时与患者沟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通过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以来护士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属的表扬。

8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工效挂钩

统一修订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并纳入常规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制订各级护理人员工作目标及要求,注重工作流程的优化改革,并重点强调将责任制包干体现在各岗位工作职责及要求中,同时强化护士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将质量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让护理人员主动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注重环节质量的良好保持及持续改进。每天的护士工作质量情况与护士长的“3次查房”结合起来,建立责任组长跟医查房本,并通过责任组长对下级人员的查房记录,了解各级人员工作情况。在病房已经建立有责任护士工作量统计的前提下,只对工作效果不到位情况及特别表扬情况进行评价记录。笔者所在医院现实行的是科主任负责制,因此,改进工效挂钩方案要得到科主任的支持。科护士长充分与科主任沟通,按照三级分配原则,将奖金分配与护士的职称、工作年资、岗位、工作量与工作表现紧密联系起来。对调整后奖金有所下降的护士群体进行群体及个体的交谈,使其理解工效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身份制分配方式,带来的将是护理队伍的协调和促进,护士们均表示理解和接受,能正确填写工作量表。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进行质量考评,每月对患者、医生发放护士工作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各级责任护士对工作的熟悉程度、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协助、困难帮助、巡视关心、专业水平、总体评价等。根据护士自评,护士长、患者、医生评价结果,每月评选出“优质护理服务星”,配挂胸徽上岗,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绩效考评予以加分。对于工作中反映出问题的护士,以批评教育为主。从目前已按工效挂钩实行奖金分配的状况看,妇产科护理人员士气高涨,皆希望通过优质服务带来更多的绩效。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要更好地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必须从落实基础护理开始,只有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才能更好地把优质服务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个护理人员心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长期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亲情护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创建温馨病房,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休养环境的同时,还带给患者全新的健康理念和被尊重、被关注的良好感受,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李红玉,朱立娟,刘玉兰.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体验的研究[J].护士进修,2010,12(6):1052.

[2] 叶琼,李晓华,王兴星.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9(18):2469.

篇7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并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8~45岁。其中,附件切除术24例,子宫全切手术15例,剖宫产手术12例,子宫次全切手术9例。手术时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均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30例,年龄28~44岁,附件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手术8例,剖宫产手术6例,子宫次全切手术4例。观察组30例,年龄29~45岁,附件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手术7例,剖宫产手术6例,子宫次全切手术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2.1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或干预效果不佳,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伤口的恢复。任何能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的办法,都可提高疼痛阈值,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2]。护理时要以同情、安慰等态度支持患者,患者疼痛时的行为反应给予理解,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进行耐心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及疼痛情况,作为减轻疼痛的手段[3]。并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树立疾病痊愈的信心。

1.2.2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多数患者认为使用止痛药会带来不良反应以及容易成瘾等。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加强对镇痛用药的解释,讲解使用镇痛药物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更好地接受治疗。使用镇痛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疼痛原因诊断尚未明确的疼痛不随意使用镇痛药,个体化合理选择药物,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准确调整给药剂量[4]。

1.2.3预防术后疼痛

对于会阴切开手术患者应指导其向无创口侧卧床。对于宫缩疼痛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疼痛原因和缓解办法,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进行子宫按摩,并给予止痛剂。此外,还可采用热敷、按摩的方法促进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疲劳[5]。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WHO的疼痛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四级:无痛为0级,轻度疼痛为1级,中度疼痛为2级,重度疼痛为3级。护理时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措施治疗后,对照组30例中,0级9例,1级7例,2级6例,3级8例;观察组30例中,0级15例,1级9例,2级5例,3级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篇8

心理支持:一个面临手术的病人及家属都会经历一段时期的应激反应,表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担心住院失去日常生活习惯,手术会引起的疼痛,担心身体的过多暴露,顾虑手术可能会使自己失去某些重要器官或功能,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等或恐惧手术意外而失去生命。这些心理状态,明显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性指导,并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使病人术前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病人相信,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她将会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能顺利度过手术全过程,身体早日康复。

术前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前准备的内容、必要的检查程序,病人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增进食欲,预防并发症。另外,术前要使子宫切除患者了解术后不再有月经,卵巢切除病人会出现停经、潮热、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即使保留一侧,也会因手术暂时性引起激素分泌减少而停经,可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雌激素治疗,以缓解症状。术前要指导病人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肪全营养饮食,以保持机体处于术前最佳营养状态。

休息与睡眠: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术前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可按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晚上经常巡视病人,并做到“四轻”,避免影响病人休息。

术前皮肤及胃肠道准备:术前备皮时间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减少感染机会。备皮以顺毛短刮方式进行,上自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包括会阴两侧至腋中线;术前常规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保持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后引起呕吐、窒息和术后胃肠胀气;术前晚行温肥皂水灌肠或口服缓泻剂,术前2小时再次清洁灌肠1次,充分清洁肠道,使术中手术野充分暴露便于操作,避免肠管损伤。

术日护理

手术日晨护士应尽早看望病人,核查体温、血压、脉博、呼吸等询问病人的自我感受。若发现月经来潮、过度恐惧或忧郁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非急诊手术,可协商另定手术时间;病人的个人物品交家属保管;在无菌操作下常规用双腔气囊尿管(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5~20 ml)留置导尿,使膀胱空虚,以免术中损伤;拟行子宫切除者,术前用消毒液冲洗阴道,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和阿托品,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并减少唾液腺分泌,防止支气管痉挛等因麻醉引起的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送病人去手术室前,让家属和亲友短暂探视,在病人床旁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等病历资料,并护送病人到手术室,向巡回护士介绍病人,当面点交核对无误后签字。让病人真切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而增加信任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术后护理

床边交班:手术完毕,病人被送回病房,护士须向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及时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检查输液、腹部伤口、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是否使用镇痛泵等,认真做好床边交接,并详实记录观察资料。

: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全麻未清醒者设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小时,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流,使颅内压降低,引起头痛,尤其头部抬高时,疼痛加剧。若病情稳定次晨可取半卧位,有助于腹部肌肉放松,降低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同时半卧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

巡视:护士应经常巡视病人,15~30分钟1次,注意观察病人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位整洁,鼓励指导病人活动肢体。每2小时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以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因改变而致血压不稳定,突然跌倒的情况,要特别耐心、仔细,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

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术后0.5~1小时观察并记录1次,直到平稳后改为4小时1次,术后至少每日测4次,直至正常后3天,手术后1~2日内,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为手术后正常反应。若持续高热或正常后再次升高,则可能有感染存在。

观察尿量:在子宫切除中,有可能伤及输尿管或术中牵拉膀胱、输尿管,可能会影响排尿功能,因此,应注意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并认真观察尿量及性质,术后病人尿量每小时至少50 ml以上,同时注意擦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一般于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身体虚弱者可适当延长,拔管后协助病人排尿,以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篇9

在临床患者个人疾病的康复进程中,完善、科学的基础护理必不可少,这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后续恢复存在极为明显的意义。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基础护理的具体质量是可以反映出医院内部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的,因此,基础护理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1]。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基础护理是最为基础且与患者距离最近的一种护理方式,透过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情况,护患双方也会达成较好的沟通,且此种护理方法可以及时将护理精神表现出来[2]。妇产科患者是医院内的特殊群体,因此,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与患者的个人健康存在密切联系。在此背景下,探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的问题与对策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1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护患沟通不到位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不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单纯认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就是遵医嘱实施必要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如果忽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就无法倾听患者个人主诉,当患者出现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时候,护理人员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以致延误了护理工作进程。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学习能力不够强

很多护理人员自身的情况不够特别优秀,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的护理技巧及专业知识,自身也不是特别聪明,未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很多护理人员就不具备牢固的理论基础,自身实践能力也不够强,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就导致很多护理人员无法在工作中解决存在的问题,造成护理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1.3医院培训不到位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医院培训不到位也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方面。目前,很多医院缺少护理人员,导致新来的护理人员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需要独立顶班,却未能接受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培训。部分医院没有在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或者是单纯侧重工作能力培训,而不重视护理人员道德观、责任心等的培训[3]。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护理人员未能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责任观念,导致护理工作的质量出现明显下降,患者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

2如何切实做好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

2.1加强护患沟通并做好宣教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中,医院若想保证基础护理的具体质量,首先就需要加强护患双方的沟通,并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不断转变个人观念,在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程序之外,还应当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等,并且倾听患者的个人主诉。护理人员在实施基础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安慰患者,避免患者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等心理,以免患者心理压力过大而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护理人员一旦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就会更信任护理人员,进而配合护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在健康宣教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具体的防治措施、治疗方法、护理方案等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所患疾病。这样一来,患者就会消除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这对于患者基础护理的开展十分重要。

2.2提高护理人员能力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中,医院还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医院首先需要积极引导护理人员科学认识护理工作的基本核心与理念,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较强的服务观念。医院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让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进行中更好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医院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开展必要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在培训中学习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等,并且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完善的操作技法。这样一来,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会得到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也会更高,这对于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存在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医院还需要在护理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中不断加强道德观念及工作作风的相关教育,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护理人员能够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任何困难,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4]。

2.3加强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为患者进行床单位的整理,并且帮助患者清洁面部与口腔,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清洗,可以选择温水进行擦拭,以免患者的外阴出现炎症等导致预后效果较差。每隔2—3日,护理人员还需要用温水擦拭患者的身体,保持患者身体的整洁。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以免患者出现压疮,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咳嗽患者实施科学指导,告诉患者如何正确的咳嗽及排痰等。如果患者接受尿管留置,护理人员就需要严格观察尿管的状态,看尿管是否顺畅等,以免尿管堵塞或出现脱管情况。对于患者所处环境而言,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干净、整洁,每日在病区内进行开窗换气,保证病区空气的清新,以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等。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区地面的干燥,不得存在污渍、水渍等,并且在患者的床边等安装报警装置等,以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2.4对护理组织构成进行完善

医院内部需要对妇产科病区护理组织的构成进行完善处理,成立相应的质量改进小组,对相关护理人员的个人职责等进行分工处理,并且实施完善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各项管理活动都可以被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医院需要制定必要的质量改进计划方案,并且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等,让患者为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等,并且及时收集可以反映基础护理工作的相关数据等,对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及时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当之处等,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处理[5]。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监督,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出现不到位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

3结语:

伴随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于护理要求的逐渐变高,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常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接受护理工作的舒适程度,更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医院及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并且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才会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桂莲.病区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4):104+107.

[2]王晓莉,冀敏.产后病区基础护理质量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02):31-32.

[3]杜金明.基层医院妇产科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161+163.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79-02

妇产科病人手术以后出现疼痛在临床当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合并症,然而妇产科病人都为女性病人,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1],女性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并耐受能力较差。所以优质护理在当中是一个关键环节,不但可以使病人疼痛明显减轻,同时也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本文笔者收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室手术的病人60例,对其采取优质护理,并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室手术的病人120例,年龄在19-47岁,平均年龄在33.5岁;手术包括有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子宫全切除以及剖宫产手术,它们依次为45例、37例、38例。所有病人都采取硬膜外麻醉,没有镇痛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两组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具有可比性。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

1.2 临床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模式。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1.2.2.1 心理护理

手术完毕以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紧张情绪,都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帮助和理解,尤其是在手术以后大多数病人都想使用止痛药物来使痛苦得到减轻,在这个时候护士要保持微笑,耐心安慰患者,并且要对患者进行讲解手术以后的相关事项,这样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有些患者对疼痛比较敏感,当麻醉效果失去作用以后,会表现出疼痛剧烈,大声吵闹等,有些患者意志力比较强,在手术以后能够对疼痛给予控制,甚至疼痛剧烈的时候也不需要护士帮助。所以,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心理疏导,对意志力比较强的病人采取表扬和肯定,可是要告诫病人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报告给护理人员,避免意外出现,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意志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要经常进行巡视,安慰病人,倾听她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她们的基本要求,使病人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使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主治医师治疗,进而使病痛得到减轻。

1.2.2.2 药物护理

对于手术以后疼痛反应剧烈的患者要采取止痛药物进行止痛,例如使用杜冷丁50毫克,采用肌肉注射,通常在手术完毕以后一天以内可以采取肌肉注射一到两次,手术完毕以后48h通常不建议使用杜冷丁[2],在使用止痛药物过程当中,一定要对病人各项器官指标给予密切监测,并要经常到病房进行巡视,这是由于采取杜冷丁的时候会导致血压急剧降低,或者出现荨麻疹、呕吐以及头晕等相关不良反应。

1.2.2.3 暗示护理

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之上加入暗示治疗方法可以使病人手术以后出现的疼痛明显减少。对于一些对疼痛比较敏感以及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采用镇静类药物,例如安定100毫克、异丙嗪25毫克,都采用肌肉注射,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暗示,通常可以使疼痛明显减轻。

1.2.2.4 家庭护理

在妇产科室当中,手术完毕以后患者的陪护人员比较多,同时探视家属成员也比较多,因此护士一定要做好病人亲属思想工作,家属一定要严格按照探视制度,不可以自行进入到病房当中,这样可以使病人休息质量得到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家属态度要和蔼可亲,不可以呵斥或谩骂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带给她的温暖,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1.2.2.5 护理

通常手术完毕以后,并患者回到病人以后,应该采取平卧,同时要把病枕去掉,8h以后可以使变动,或者将病床床头抬高到300-450角,这样可以使伤口部位张力,进而使疼痛感明显降低。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科室自主研制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采用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来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都使用X2检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对比

实验组病人一共60例,其中非常满意有53例,一般满意有3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93.3%;对照组病人一共60例,其中非常满意有44例,一般满意有3例,不满意13例,满意率为78.3%。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病人手术以后疼痛程度之间的对比

实验组病人手术以后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部分妇产科病人在手术以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所以在手术以后采取优质护理已经刻不容缓。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3],采取合理有效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病痛程度明显减轻,同时也使病人因疼痛出现的不良情绪给予消除,以及促进患者病情得以快速恢复,使病人生活质量给予保证。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篇11

2结果

2.1比较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的均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2.2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制作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研,发现: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37±1.13)较参照组的(89.25±2.7)高。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这就对医护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4]。社会对孕妇、新生儿的安全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这也使得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护士的专业态度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孕妇及家属的认同中起到了关键效果。通过对孕妇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这种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5]。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孕妇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的均低,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的高。可以说,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润琴,杨建萍.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7):202-203.

[2]王新霞,王华,李蕾.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2):210-211.

[3]谢雪芬.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244,252.

篇12

作者单位:521000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2011年1月至今我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护理部的业务指导下,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认真落实了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收到了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提高认识提高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组织科内全体护士学习有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文件[1],改变护理人员观念,调动护士积极性,把加强和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1.2制定计划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计划。通过分析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同时结合科室患者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式、方法与内容以及活动时间进度表,并按计划逐步实施。

1.3实施方式、方法全员参与、分组负责、责任到人。实行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同时实行床边工作制和床边记录制。

1.4实施内容

1.4.1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制定和落实病房安全制度,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了辅助护士岗位、责任护士岗位、责任组长岗位职责。制定并落实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质量标准,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2]。

1.4.2优化服务流程结合本科收治疾病范围和专科特点制定了分级护理服务项目、临床基础护理服务规范流程、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范流程、修订和完善了护理人员各岗位工作流程、环节工作流程。加强了沟通告知,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流程、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流程、将沟通交流贯穿于护理流程,各项流程间对接无缝隙,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1.4.3加强人员培训落实服务理念、服务流程的培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内容,增强以患者为中心全程无缝隙的服务理念,将流程内容打印发给护士,逐项学习,以期扎实落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认真学习十一项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和出院后随访流程,让护士知晓满意度调查和出院后随访内容,通过调查和随访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4.4切实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将基础护理服务融入到分级护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岗位工作流程之中。同时配置必要护理用具。

1.4.5开展人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患者住院有人接,手续有人管,检查有人陪,教育有人讲,出院有人送;清楚用药,清楚分管医师和护士的详细信息,清楚治疗流程,清楚治疗过程,清楚治疗费用。产科依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在孕妇中进行宣教,加强与产妇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情,确保母婴健康。

1.4.6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管理为了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护士长与2名年资较高的护士组成质控小组,检查基础护理及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并协助指导;低年资的护士也可向高年资护士请教,取长补短。既保证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又增加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协作精神。同时,科室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2成效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士的责任感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提高了住院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安全隐患的管理不断加强,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了铃声次数,降低了病员呼叫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能力得到提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各项质控检查平均分由实施前的95.5 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8.5分。

3体会

综上所述可知,医院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患者感受到医院全新的高水平服务。同时更是一个提高患者和家属期望值、实现满意服务、感动服务的有效途径,这是优质护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护理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