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动态范文

时间:2023-07-14 09:44: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际金融动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金融动态

篇1

1. 引言

金融服务产业总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概念(Pandit et al, 2001)。Patterson(1913)将纽约作为金融中心,研究纽约金融中心在美国和世界的和重要位置。随后Smith(1929)阐述伦敦股票交易所的和地位,Reed(1980,1981)根据亚洲各个金融发达城市历年来的金融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以及逐步多元判别分析(SMDA)方法,动态比较和分析亚洲金融格局,从而明确了东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金融中心,上海在1947年以前就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表1通过金融中心的外汇交易和金融部门的数目,表明各个金融中心的集群发展过程。至今,纽约、伦敦和东京依然处在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位置,Ben Edwards(1998)在经济学家杂志上首次将三个城市称之为”资本之都”(Capitals of Capital)。

根据Kingderberg(1974)关于金融中心的定义,金融中心不仅仅可以平衡私人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而且也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服务。Kingderberg认为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了今天的金融服务中心。

O’Brien(1992), Portus(1996), Gehrig(1998)等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研究。O’Brien与Portus认为,地理和时区并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而Gehrig认为,国际金融中心(IFCs)的产生源于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与金融活动的性质。 IFCs的金融活动包括(Kaufman,2000):(1)外汇交易(FOREX),如现金业务,掉期和交换业务等;(2)全球性的股票、债券、及其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如期权、期货交易活动;(3)货币管理、支付、清算、收购与兼并、保险理赔等。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中心的层次结构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Johnson(1976)将纽约和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用以区别于其他的地区金融中心。他认为香港、新加坡、巴拿马等地区性金融中心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上靠近一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顾客,而且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相当稳定安全.这些外资银行往往来自于国际金融中心。Sassen(1999)则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处理来自于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和政府的复杂的资本流动和运作,以不断创新的方式为其他的城市提供金融服务和全球管理,而地区性金融服务中心仅仅是管理资本流动或发行债券的窗口,国内发行债券或上市,均有国际金融中心著名的金融机构(如JP Morgan, Deutche Bank等)参与发行和购买,因为地区性金融中心云集了国内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地区性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有利于获取信息,减少交易成本.Poon(200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进行研究,1980年的资本市场分为三个层次,1990年资本市场分为四分层次,而1998年的全球资本市场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纽约伦敦占据第一层的位置,东京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法兰克福同属于第二层,中国台北、香港位居第三、第四层。由于新兴国家的开放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自由化,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新的金融中心城市。

Kingderberg(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形成了金融市场的集聚力量。他认为,局部信息与时区不同都是金融市场集聚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的发展,金融中心在交易量和业务水平上更加集中于国际金融中心。至1997年末,25个城市占有了全球83%的金融资产。伦敦纽约东京三大金融中心持有全世界1/3的机构管理资产以及58%的全球外汇市场(Sassen, 1999)。McGahey et al(1990)认为国内外金融服务竞争主要源于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的集中,及其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一体化。集中与全球化决定了金融服务机构在其他的国家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时,必须考虑地区成本与优势,优秀的金融人才,先进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以及政府监管和税收政策。但是基于集中与全球化的观点并不能对新兴金融中心的增多做出合理的解释。

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对信息较为敏感的金融交易更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中心,而对信息不敏感却对监管成本差异更为敏感的金融交易,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与交易限制的放宽使得金融资产交易成本下降, 偏好于城市的郊区。Pandit等(2001,2002)则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本文下一节介绍金融中心和产业集群相关,第3节分析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原因、进入机制等,第4节介绍Swann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以及金融服务集群分析的研究启示。最后讨论金融中心的金融部门结构以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和近期发展战略。2.

为研究和服务与金融中心的集群方式和特点,我们先介绍相关的理论和。这里首先介绍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时考虑的位置和城市选择方法,然后介绍产业集群的一般分析方法,最后介绍金融服务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特征。

2.1金融机构位置选择理论

Choi et al(1986,1996,2002)通过对全世界14个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世界金融服务和金融中心的格局动态,以及金融中心集聚吸引力的原因.他们采用了14个金融中心城市中300多个跨国银行总部和分支机构的分布数据,构成14Χ14维关联矩阵 ,矩阵元素 代表银行总部位于城市 中,并在城市 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总数。经过多年的数据可以统计分析国际金融服务的结构动态,使用 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依据,以及该城市吸引跨国外资银行设立分子机构的潜力大小的衡量标准。研究表明城市吸引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决定:(1)城市地区规模与经济活动;(2)已有的银行总数;(3)股票市场规模大小和交易头寸;(4)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如国际资本流动、对外直接投资(FDI);(5)以及银行的机密保护程度。

Jeger et al(1992)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他金融城市流入该金融城市的贸易总额。因为,跨国银行为了提供给其他地区高水平的顾客服务,更愿意在顾客所属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节省服务费用和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2)由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的存在,国际金融服务网络呈现非对称结构,而且由于新兴国家的积极开放政策和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以离岸金融中心的形式日趋分散。

Nigh(1986)通过分析美国银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表明,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位置选择依赖于地区性的金融活动机会。Yamori(1996)在Nigh(1986)的基础上研究日本金融机构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选择策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分析对一下参数进行估计,

(1)

其中 代表本国金融机构在国家 的活动数量,用金融机构输出的FDI来衡量; 代表运营在国家 的本国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可以采用这些企业引起的FDI流出或者进出易量来衡量; 为地区性的金融活动机会,一般采用人均国民收入或者广义货币M2(M1与定期存款之和)。

Gehrig(1998)建立了以金融工具或金融活动的信息复杂度为标准的位置选择模型.例如证券投资收益的评估,投资者希望获得未来不确定状态的可能性,了解证券更加精确的信息。由于不同的金融工具对信息的富含程度和灵敏度具有很大差异,通常采用信息复杂度来衡量金融证券工具的未来收益的状态数。一般来说对信息敏感的证券交易活动更可能在信息密集的地区进行,而信息不敏感的证券活动则可能分布在郊区位置。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金融中介的出现以及金融分支机构的设立,提高了金融信息交流和畅通,以及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摩擦。Gehrig(1998)假定在城市 设立分支机构时,获取某一风险证券 的信息 受到城市 以及观测误差 的。那么 ,其中, 作为风险证券的基本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证券的收益,即 ,而且假定 。根据是否在城市 设立分支机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

(2)

其中, 表示为信息的复杂程度,值越大信息越不精确; 表示设立分支机构所需要的沉默成本(固定成本); 表示每次金融交易活动所需要的交易成本; 代表金融活动的频繁程度或平均交易次数。通过比较 可以知道,存在唯一的 使得 。当 < 时 ,表明如果要求的信息十分精确,金融活动的流动性强的条件下,那么为了更容易的获取地区信息,金融机构将考虑在城市 设立分支机构。当 > 则 ,表明如果要求的信息粗略不敏感,那么为了更节省成本开支,金融机构将不会在城市 设立分支机构。

2.2产业集群分析方法

正的外部性在我们产业集群的分析方法中是分析的关键。集聚或经济外部性使得产业集群内形成的供需条件优于分散的产业分布,促使企业的成长以及吸引新进入者。当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的成长和新进入者会加强集群力度,从而加速产业内的集群优势。集群因素还包括产业内的高生产率与创新能力。然而,当集群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市场内拥挤和竞争会阻碍企业的成长和进入,影响产业内的集聚与集群,直到产业内达到一个动态的均衡,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趋于稳定。Economides and Siow(1988)假设市场处于瓦尔拉斯均衡(Walrasian Equilibrium)条件下,市场容量受到流动性强弱的影响。Swann et al(1998)也因此而提出了集群生命周期概念。同时,地区性气候,基础设施,文化环境也是影响产业动态集群的重要因素。图1表明,产业集群受到新进入者和企业成长的正效应影响,形成循环的集群动态。

表1概括了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好处以及集群的成本。从需求方面来看,集群内的企业接近于服务顾客,因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Hotelling,1929)。集群内的企业易于被顾客找到,从而降低顾客为购买到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搜寻成本。最后,集群内良好的声誉和成熟的供需关系,为新进入的企业带来正的信息外部性和规模经济。

Audreutsch and Feldman(1996), Jaffe et al(1993)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因此,集群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经验共享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供给方面的优势来看,集群企业面临大量的专业人才市场,利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集群所具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与航空,利于集群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另外,信息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新进入企业可以了解和集群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管理等成功价值的经营活动。

当集群规模达到某一程度时,集群效益并不是一直处于增加状态,成本开始加速上升。集群内因为需求有限而导致市场拥挤,加深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销售广告费用和市场服务成本,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库诺均衡模型表明,竞争者数目的增加,虽然会提高福利总量,但是会导致每个公司平均销售额、价格和利润的减少。同时,集群所带来的成本在供给方面表现为投入要素市场的拥挤和激烈竞争,比如写字楼租金或劳动工资的上升。

表1企业位于集群内的优势和成本

需求 供给

优势 接近服务顾客 知识溢出

Hotelling顾客选择 人力资本专业化

降低顾客搜寻成本 基础设施优势

信息声誉的外部性 信息外部性

成本 市场的拥挤和竞争 市场上拥挤和竞争(房地产,劳动力)

来源: 来源:Swann et al(1998),Pandit et al(2001)

产业集群内的需求优势体现于企业所属部门的集群区域,也体现在关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的集群区域。例如,部门J是部门I的主要产品购买商,那么部门I将享有其他部门(部门J)集群所带来的需求优势。而集群内的需求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部门,基本上与集群内的其他部门不存在相关性。集群内的供给优势则主要来自于相同部门的集群正效应。产业内人力资本和知识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很高,部门之间差异较大。同样信息外部性也是针对不同部门具有不同影响。Patel and Pavitt(1994)认为企业为了维持持续的竞争力,采用一系列宽范围技术体系,以抵御来自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压力。因此,技术溢出体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效应区别较大。3. 服务集群原因

关于金融服务集群的, 胡坚(2003)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素、金融因素和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决定了投资消费,从而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而金融因素则考虑金融制度完备、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本文仅仅从金融市场的集聚和分散两个角度,对金融服务集群进行经济产业。

3.1金融市场集中

(1) 支付机制中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作为主要的集群因素,在金融服务活动中体现在转移支付系统,及其交易清算业务。由支持的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 CHIPS,Fedwire 处理100多个国家3000-4000家金融机构的转移支付和清算业务(Grabbe, 1996)机网络Reuter,EBS,Telerate,Bloomberg使得投资者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通过互联网了解金融市场信息和进行金融交易操作。因此,作为全球金融市场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金融中心,由于金融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管理水平的提高日趋强大;而作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其他中小金融城市越来越分散。由于考虑到租金、劳动工资和监管税收,金融服务集群逐渐被功能强大的通讯网络所替代。

(2) 信息溢出。Bossone等(2003)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投资者与通过银行借贷而经营的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投资链的利润.金融中介在提供投资活动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定价分享一部分利润。对于支付手段复杂而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券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然而,信息溢出对于信息不敏感的金融工具,或者流动性强竞争自由度高的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3) 流动性与市场外部性。流动性具有正的外部性。在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个别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较小,而流动性弱的金融市场,较小的交易量也可以引起价格的明显变动。因此,风险规避的投资者偏好于在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流动性强的金融市场吸引了众多的金融交易活动。Pagano(1989)运用简单的两阶段动态投资组合模型,分析了市场波动、新投资者的进入可以提高原有的市场投资者的经济效用。

3.2金融市场分散

在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集群负效应,从而影响集群的规模。投资者在金融投资活动中,也会选择某一个或者几个金融中心作为其交易场所。以下主要从市场进入、政府干预和信息地区导向三方面解释金融服务市场中出现的分散现象。

(1) 市场进入成本与协调。Pagano(1989)发现市场进入成本,不管是分散或者集中的交易,都会产生协调从而导致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a).投资者需要权衡市场进入成本与市场参与期望效用,从而决定是否进入该市场。由于流动的外部性,投资者的希望效用还依赖于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数量。如果各金融市场的进入成本不一致,市场也可能存在分散均衡,大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市场进入成本高的交易市场,而小型投资者选择底进入成本的交易市场。Economides and Siow(1988)分析了市场流动性与市场进入成本的替换关系。由于流动性存在,投资者一般喜欢在某一个交易场所进行金融交易,然而市场进入成本使得投资者考虑费用等。因此,如果投资者们远离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那么他们将愿意停留在流动性相对较弱的金融市场。

(2) 寻租行为与政府干预。由于金融中心的集聚优势,第三方往往受利益驱动参与分配收入和利润。例如财政局收取税收(如Tobin税),工会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这样的寻租行为会降低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提高市场分散的可能性,降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汇率风险。

(3) 信息地区化。由于实际活动的地理分布,金融交易信息存在地区化。投资者往往偏好于国内金融交易市场,即Home Bias(HB),Gehrig (1993),Kang and Stulz(1995)认为HB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国内市场提供给国内投资者丰富的市场信息,即使资产价格反映的市场信息不够充分,那么行为理性的资本市场会出现Home Bias现象。当市场价格处于不完美均衡时,根据贝叶斯原理和概率估计,优先获得的重要信息影响投资决策。而对于外国投资者则考虑国际投资组合,试图将低由于Home Bias带来的信息差异和其他风险。但是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信息差异程度和市场进入成本的降低,金融中心的分散现象逐渐下降,积聚集群的趋势不可逆转。4. 服务产业集群演进

Pandit et al(2001)在研究英国金融服务产业的集群动态一文中,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Pandit首先按照金融部门的分类,将金融机构划分为银行、信托投资、人身寿险、非寿险、保险附属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金融中介附属机构、股票基金市场8个金融部门。1997年的数据表明,信托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数量占英国金融机构总数的66%,而银行的数目较少,但公司的平均规模较大。其次,按照不同的地区,统计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数据。

4.1成长模型

考虑产业集群内的成长模型,可以用来论证集群内企业的成长要比非集群企业的成长速度快一些。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模型可以采用公司员工数作为集群力度的衡量变量。

(3)

其中,

·公司 属于部门 ,以及地区

· 代表公司 在年份 的员工数

·

代表公司 在年份 的年龄

· 代表年份 的年度里,该公司所属地区 以及所属部门 的总员工数

· 代表年份 的年度,该公司所属地区 但不包括所属部门 的总员工数

·

随即干扰项

回归模型中参数 代表企业的成长率,模型假设相同地区同部门的企业以相同的成长速度成长。参数 用于衡量同一地区同金融部门的对该企业成长的程度,其值为正表示集群加速了该企业成长,参数 用于衡量同一地区其他金融部门的对该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下面根据 、 的取值进行。

(a) 与 符号为 (+,+),表明集群内同部门或不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正的外部性,企业入驻集群带来的好处超过不足。

(b) 与 符号为 (+,-),表明集群内相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同部门则对该类企业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因此,集群所带来的优势来源于自己部门,而不足则是因为位于集群区内的高成本和费用。

(c) 与 符号为 (-,+),表明集群内相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阻碍作用,而不同部门则对该类企业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本部门的企业众多市场激烈竞争,从事影响了该部门企业的成长,而与其他部门企业的正相关性,在于集群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优势。

(d) 与 符号为 (-,-),表明集群内同部门或不同部门对企业的成长具有负的外部性。

4.2 进入模型

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4)

其中

·

表示部门总数

· 代表第 年度内,地区 以及属于部门 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 代表第 年度内,所有地区属于部门 的新进入的企业数,用于衡量该类部门周期对新企业进入的影响

· 代表代表第 年度内,地区 并且属于部门 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 代表代表第 年度内,地区 属于所有部门的新进入的企业数

进入模型常常用于解释在不同的集群规模下,集群内的企业对新进入者的影响程度。参数 表示各个部门 的企业对部门 的新进入企业的吸引或者阻碍作用,其估计值的绝多大小代表这种作用的强弱程度。而参数 代表该集群地区的金融机构或企业是否过多,或者说由于集群规模导致的拥挤成本上升超过了技术溢出和信息溢出,那么集群规模会出现下降趋势,金融服务产业达到饱和状态。

由于模型中采用了大量的离散变量,各年度的数据均可作为离散时间的排队服务随机过程进行分析,那么我们运用Poisson分布或者负二项分布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验证数据的合理性。

4.3结果分析

Pandit et al(2001)运用成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数据结果如表2。从该表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信托投资与非寿险两类金融部门的年成长率仅为0.1%和0.6%,远远低于其他部门的平均水平(大于2%)。成长率高的部门为银行、金融中介及其附属机构、寿险公司;(2)金融服务集群内银行、非寿险、非银行金融中介(信用评估、租赁、风险投资)等三个部门促进本部门金融机构的成长,对本部门具有较强集群正效应。然而这些部门对其他部门则产生较强的负外部性,从而阻碍其他部门金融机构的成长。

同样可以从进入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得出如下结论:(1)金融中心内银行、信托投资、非寿险、保险附属机构的存在吸引其他金融部门的进入。而寿险和非银行金融中介阻碍其他金融部门的进入;(2)保险附属机构对其他进入部门进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和促进作用。其中对银行、股票市场、非寿险以及金融附属机构的作用非常明显;(3)信托公司主要吸引非银行金融中介、股票基金市场的进入;(4)股票基金市场和信托投资企业进入金融中心,受其他金融机构的正面影响较大,应该具有较好的。

表2 各金融部门生命周期成长回归系数

变量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3.084 2.428 1.345 1.442 5.162 3.593 2.800 3.698

0.026 0.027 0.001 0.023 0.006 0.026 0.019 0.020

0.389 0.359 0.136 0.041 0.393 0.086 0.076 0.090

-0.354 -0.280 -0.091 -0.043 -0.460 -0.160 -0.043 -0.136

S1=银行 : 包括中央银行,货币组织、银行、银行控股公司等

S2=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租赁、信用借贷、风险资本公司

S3=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投资、证券公司、养老基金

S4=寿险:

寿险和寿险再保险

S5=非寿险:

财险、火灾、汽车、等保险

S6=金融附属机构: 质押贷款,收费服务公司

S7=保险附属机构: 保险、保险风险和精算管理公司等

S8=股票基金市场:金融市场交易所和管理机构、基金管理、证券业务5. 上海成为国际中心的定位和战略

在Reed(1980)一文中,上海于1947年以前就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由于最近十年金融市场对内对外逐步开放、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以及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上海金融中心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至2003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23家, 在沪经营性外资及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达到90,上海已经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成为国内融资的重要场所,上海的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包括信息技术)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金融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杨咸月,2001)。上海建立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以伦敦、纽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作为目标模式,这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内重要金融中心,对外强劲的辐射功能是以国内强大的资金集聚和扩散能力作为基础。因此,要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使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成为具备强大的内部资金吞吐能力和内外辐射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2003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达到17300亿元、13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4.4%。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累计成交828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7%;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605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6%;外汇市场成交1511亿美元,日均成交量6.02亿美元,同比增长54.26%。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成交172000亿元,同比增长44.2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金额达245亿元。与此同时,全市保费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22.02%。以上数据表明,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中心,而且外币存贷款余额以及外汇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上海正在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把上海建立名义隔离性国际金融中心,突出上海的国际资金交易功能, 尽快缩小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之间差距,减轻中国对外开放冲击风险.

建立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和金融服务活动,首先要加强对外贸易活动往来,吸引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与伦敦纽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资金流动和支付转移结算业务,另外,上海应该积极培育发展多元化金融市场与主体,成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于一体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大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活动。

作为90年代兴起的上海金融中心,必须加快金融基础设施的的建设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和办公条件、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国际化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充分适应WTO框架体系的金融建设。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信息外部性和知识技术溢出,加强国际资本转移支付的规模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减少交易成本和波动时滞。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将实现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体系,而到202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并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时期,上海将进一步推进三大战略重点:一是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二是完善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统一互联,争取推出期货交易新品种,增设新的黄金交易和保险品种,确立国内体系完善、辐射力强的金融市场中心的功能,成为资本营运中心和资金调度中心。三是优化金融部门分布结构和金融政策,健全和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和化解机制,确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发展环境,全面实现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和依法监管。

1. Audrestch, D., and Feldman, M. P. (1996):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3), 630-640.

2. Bossone B., Sandeep Mahajan and Farah Zahir (2003):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MF Working Paper, January 2003

3. Choi, S.R., Tschoegl, A.E. and Ch.-M. Yu (1986):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Financial Centers, 1970-1980,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Bd. 122.

4. Choi, S.R., Park, D. and A.E. Tschoegl (1996):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Banking Centers, 1990,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Bd. 132.

5. Choi, S.R., Park, D. and A.E. Tschoegl (2002):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Banking Centers, 2000,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Bd. 132.

6. Economides, N. and A. Siow (1988): Division of Markets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Liquidity(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External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8-121.

7. Gehrig, T. (1993): 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97-109.

8. Gehrig, T. (1998): Cities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J. Thisse and J-M. Huriot(eds.), The Economics of C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9. Grabbe, Orlin (1996):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Englewood Cliffs.

10. Hotelling, H.(1929): The Stability of Competition, Economic Journal, 1929, 39, 41-57.

11. Jeger, M., Haegler, U. and R. Theiss (1992): On the Attractiveness on Financial Centers, in: Blattner, N., Genberg, H. und A. Swoboda (eds.): Competitiveness in Banking, 1992.

12. Johnson, H.G. (1974): Panama as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61.

13. Kang, J.K. and R. Stulz (1995): Why is there a home bias? An analysis of foreign portfolio equity ownership in Japan, forthcom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4. Kaufman, G.G.(2000): Emerging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15. Kindleberger, C.P. (1974):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Princeton.

16. McGahey R., Malloy M., Kazanas K. and Jacobs M. P. (1990): Financial Services, Financial Centers: Public Policy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Firms, and Job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7. Nigh D., Cho K.R., Krishnan S.(1986): The role of location-related factors in US Banking Involvement Abroad: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7,59-72.

18. O´Brien, R. (1992):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 Geography,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atham House, London.

19. Pagano, M. (1989): Trading Volume and Asset Liquid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55-274.

20. Pandilt, N.R., Gary A.S. Cook and G.M. Peter Swann, (2001): The Dynamic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Vol.21, No.4(October 2001), pp.33-61

21. Pandilt, N.R., Gary A.S. Cook and G.M. Peter Swann, (2002): A Comparison of Clustering Dynamics in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Vol. 9, No. 2, 2002, pp. 195-224.

22. Patel, P. and K. Pavitt(1994): Th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in the World’s Largest Firms: Characteristics, Constraints and Scope for Managerial Choice, SIEEP Discussion Paper 13, University of Sussex, Science Policy Reseach Unit.

23. Patterson, E.M. (1913): Certain Changes in New York’s Position as a Financial Cent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21, No. 6(Jun., 1913), 523-539.

24. Poon, J.P.H.(2003): Hierarchical Tendencies of Capital Markets Amo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Growth and Change,Vol. 34, No. 2(Spring 2003), 135-156.

25. Porteus, D. (1996):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Aldershot.

26. Reed, H.C. (1980): The Ascent of Tokyo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3.

27. Reed, H. C. (1981). The Preemin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New York: Pradeger Publishers).

28. Sassen S. (1999):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1, 75-87

29. Smith, C. F. (1929):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9, No. 2(Jun.,1929), 206-216

30. Swann G. M. P., Prevezer M. and Stout, D. (eds.) (1998).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篇2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5日《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表示,放宽个人年购汇额度,将有利于更好满足境内个人的用汇需求,藏汇于民。与此同时,对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结汇也将实行年度总额管理,个人年度结汇总额为5万美元。

(二)外资银行改制,原外汇业务资格直接承继

2007年3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外资银行改制所涉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改制后的外商独资银行可以承继原外国银行分行已经获准经营的即期结售汇、远期结售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以及其他人民币对外币衍生业务、外汇市场会员等资格。

(三)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三年后实施

2007年3月13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意见》规定,银监会自2010年初开始接受新资本协议银行申请,新资本协议银行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根据《意见》,短期内中国银行业尚不具备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条件,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应坚持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分类实施、允许各家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时间先后有别,以及资本计量方法分步达标的原则。

(四)银监会出台系列措施深化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2007年1月29日,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行政许可实施细则文件,规范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与退出、组织机构、公司治理及经营行为,规范其组建审批的工作程序,切实贯彻《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五)银监会发通知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

股市行情的一路上扬,使投资者获利同时,也引发了监管机构对于潜在风险的进一步担忧。银监会目前已基本明确,将对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展开清查,并着手研究防范资本市场风险向银行转移的问题。据悉,金融机构已接到《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一季度,部分商业银行已根据该份文件,开始部署贷款违规挪用的自查工作。多种迹象表明,目前股市中的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这些资金通过委托贷款、不明目的消费贷款等等方式流入了股市。而股市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一旦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出现亏损,将给投资者和银行带来严重损失。

(六)千亿企业年金获准投资债市

2月28日,央行与劳动保障部联合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的为企业年金基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安全、有序地进行债券投资、交易奠定了制度基础。此次的《通知》,主要从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以及债券托管账户开立的条件、程序和交易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年金基金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的意味着企业年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将被完全打开,非金融类企业的企业年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将获放行。同时,企业年金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拓宽其投资渠道、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年金基金的进入增加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将促进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有利于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

(七)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外债管理,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的行为,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自4月1日起实施。

通知决定,从如下三方面对2007 年金融机构的短期对外借款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一是调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核定范围;二是调减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明确指标调减的要求及步骤,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国内货币市场拆借、掉期等方式增加外汇资金来源;三是规范对外资银行分行转制为法人机构后其短期外债指标的核定和管理、外汇业务批发分行短期外债指标的使用与管理,以及外资银行因合并、分立等原因需要对短期外债指标进行跨地区调整等问题。

二、市场动态与经营现状

(一)银行业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

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截至2006年12月末,主要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1701.8亿元,比去年初减少494亿多元;不良贷款率降至7.51%,比去年初下降1.38个百分点。全国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90.17亿元,不良率2.96%,分别较年初下降310.58 亿元和1.80个百分点,实现整体“双降”。资产规模500亿元以上的11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59.07亿元,比年初下降50.09亿元,不良率约6%,比年初下降约1.7个百分点,也实现了整体“双降”。

(二)保费收入继续增长

篇3

影响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不仅指影响自贸区金融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人口和自然等外部因素,同时也包括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金融系统内部各要素。它们是通过信用链条和资金媒介形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系统。目前,对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稀少,而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研究影响和制约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各相关要素间的关系,以期找出影响和制约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及其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影响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高达6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自贸区作为各成员国经济往来的纽带,自然会形成自身独特的金融生态系统。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金融生态环境是自贸区金融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降低自贸区各成员国的交易成本和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金融效率,同时给自贸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服务自贸区经济的发展。根据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的特点,并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生态课题组共同编写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所用的评价指标,确定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以金融主体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法规、制度为保障,以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干预)、货币体系(货币兑换与结算)和金融市场体系为支撑的、各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评价

1、评价方法简介

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评价和研究。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区间数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多样性以及评判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不确定性AHP改变了传统AHP中评估专家在构造矩阵是,比较的结果只是介于1/9与9之间的1个确定数字的模式,而采用1个区间数来加以量化,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数值描述与实际状态不相符的问题。根据层次分析法1―9标度来定区间数判断矩阵A(aij)n*n,其中aij=[a― a+]为区间。设矩阵A=(aij)n*n,若对i、j=1、2,...,n均有ij=[a―a+]为区间数,aij=1/aji,且1/9≤a―≤a+≤9,则称A为区间数判断矩阵。

(2)区间数单因素排序权重的确定。根据区间数特征根方法,可以得到求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单因素权重的步骤,及对给定的区间判断矩阵A=[A―A+]。计算步骤:先求A―、A+属于其最大特征值的具有正分量归一化特征向量x―、x+,再根据A―=(a―ij)n*n,计算k和m,最后计算单因素权重向量w=[kw―mw+]。

(3)区间数综合评价排序权重的确定。因素层指标通过准则层中各层相应父节点指标权重的传递,得出其对目标层的权重。具体步骤是先求解各层判断矩阵得到局部权重,再计算方案对上一层属性的权重。

2、区间数层次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根据已有研究者对影响因素的影响度的确定和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对各因素的影响度进行评价,作为进行两两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的依据。分析过程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专家意见和工作实践,对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构造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的递阶层次结构。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分三层:第一层为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整体水平这一总目标A;第二层准则层,包括经济基础B1、金融发展B2、中介服务B3、信用环境B4、法规、制度B5、国家干预B6、货币流通B7、贸易结算B8共8项指标;第三层指标层,主要包括发展水平C1、可持续发展能力C2、开放度C3、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C4、产业结构C5、开放度C6、银行业发展C7、证券保险业发展C8、金融监管C9、中介发展C10、中介监管C11、服务体系完善度C12、商业信用C13、社会信用C14、银行信用C15、法制环境C16、法律制度完善程度C17、执法能力C18、企业、产品审批管制C19、跨境产品贸易税C20、政府干预C21、行政效率C22、货币认可度C23、货币真伪辨识度C24、汇率C25、结算方式C26、结算制度健全度C27、贸易水平C28。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化因素,又有定性化因素,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是以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面的信息。

(2)构造比较尺度。依据比较的尺度和判断原理,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得到如下比较尺度:“1”指同等重要,即两个要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3”指稍微重要,即一个要素较另一个稍微重要;“5”指相当重要,即根据经验与判断,强烈倾向于某一要素;“7”指明显重要,即实际上倾向于某一要素;“9”指绝对重要,即一个要素明显强于另一个要素。“2”、“4”、“6”、“8”是用于上述标准的折中值。

(3)区间数层次分析。根据AHP标度法,对同层次因素之间相对其上层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的区间数比较结构构成区间数判断矩阵。运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得到区间数比较结果构成区间数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准则层、指标层的单因素权重,最终计算出综合评价权重,如表1。

以上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因为其CR值都小于0.1,其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2。

由表3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准则层各因素B1―B8区间数权重中B1[0.3104,0.4]的权重最大,说明经济基础是影响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第二,B1的指标层中C1的权重[0.4302,0.4497]区间最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影响最大。第三,除了经济发展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外,金融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区间数权重B2[0.233,0.2368],其中银行业发展C7的影响最大,其区间数权重[0.4824,0.6081]。此外,法律制度完善程度、C17政府干预C21、金融中介发展C10和法制环境C16等因素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也很大。第四,准则层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有国家干预、法规制度和信用环境,其区间数权重分别为[0.0828,0.1623]、[0.0828,0.1062]和[0.0786,

0.0889]。国家干预和法规制度的区间数权重几乎相等,说明二者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大致相同。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1、基本结论

(1)研究结果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由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是面向目标和面向过程相统一的。除了可以得到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权重外,在逐级评价过程中,还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准则层中,对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影响比较重要的因素有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国家干预、法律制度和信用环境等;指标层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发展、法律制度完善程度、政府干预、金融中介发展和法制环境等。第二,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组成要素中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如自贸区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发展深度、银行业、证券保险业等;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如经济基础、信用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国家干预等。根据评定过程中得到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影响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而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从而解决主要矛盾,确保更好地优化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

(2)构建了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28个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且通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合理的权重。

(3)运用评判模型研究了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用层次分析法和区间数理论建立评判模型对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避免了因素过多而难于分配权重的弊端,也避免了单因素决策的片面性,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准确、有理论依据的判断。

2、政策建议

(1)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自贸区经济发展。研究和实践均证明,经济是金融发展和金融环境优化的物质基础,优化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自贸区内各成员国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2)推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自贸区的法律法规制度。法律法规制度是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影响和制约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推进制度创新,构建自贸区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可以考虑成立由自贸区各国参与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构,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3)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成立由中国―东盟各国参与、信息共享的自贸区征信体系,包括信用制度、管理机构、征信机构、信用文化与信用教育机构以及信用数据库建设等内容。尽量使自贸区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取得自贸区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信用体系的首要条件;由自贸区各国共同参与成立信用管理机构,并由该机构负责与自贸区内各国政府磋商、协调和沟通,制定相关信用管理制度,征集信用数据资料,组织并实施信用教育,宣传推广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由自贸区各国共同参与、共同投资构建信息共享的信用网络和信用数据库。

(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西南边疆离岸金融中心布局研究》(项目号:11BJY144)和广西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理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项目号:13FJY002)的阶段性成果。)

篇4

【关键词】

兴趣导向教学法;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也随着各种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出现不断进行更新,而国际金融课程的主旨就是要在适应新形势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业务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该课程中又有大量复杂难懂、枯燥的专业术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兴趣导向教学法的出现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为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指导思想。

1简述《国际金融》的课程特点

首先,《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变得越来越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再到对相关金融政策的研究,同时该课程本身就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点颇多,涉及涵盖的范围广。其次,《国际金融》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学生对国际收支、外汇市场、外汇汇率以及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流动、货币体系、金融风险管理等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控制措施和时滞效应的理解和掌握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对国内、国际间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培养[1]。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最后,国际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汇率制度、金融市场和监管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等金融理论方面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来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以兴趣导向教学法为指导的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改革途径

2.1理论教学方面

2.1.1合理、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图片、表格到音频、视频、动画、录像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课堂授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还改变了以往单纯课本教学的单一和枯燥,丰富了教学信息量[2]。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国际金融》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制作成PPT,在课堂授课时利用PPT插入简单的动画进行简单明了、动态的演示;或者利用相关专题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增强代入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理解教学内容;又或是结合课程内容有效利用网络上相关的图片、视频、最新事件以及相对应的评论导入课程,展开介绍,这种通过专业网站,联系实际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既有助于教师对最新金融资讯、发展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了解时势动态,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2.2.2注重运用丰富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3]。首先,实际发生过的事件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述和分析,有利于学生积极回想所学知识,并努力联系到具体事件当中进行思考;最终,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创新课堂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国际金融》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往往会有很多时事热点问题出现,此时,教师就可以再课堂授课时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既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方面

3.1适当增加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各种真实情境里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模拟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体验度,提升实践教学效果[4]。比如让学生在财经类网站上进行账户注册,在网站里面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真实的行情动态下进行模拟交易。

3.2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的多样性社会实践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者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或企业合作,在那里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提早体验将来实际工作的环境和内容;聘请一些资深金融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讲授实际操作经验等[5]。此外,针对《国际金融》课程自身特点,可以去外汇交易所观看、了解外汇交易的业务流程,去外贸企业了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去银行了解贸易融资的业务流程等列入日常授课内容当中去。

4结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兴趣导向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娥.谈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151~153.

[2]何新.浅谈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9):15~15.

[3]徐火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2012(10):163~163.

篇5

关键词:

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策略探讨

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培养精通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是关键。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国际金融学课程,并将其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然而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相反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状况和新的问题,例如:国际上一些大规模的资金流动、汇率波动、经济危机等事件。这些新问题、新现象不仅会严重破坏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还会通过汇率、利率等金融变量进一步传递给其他国家,从而给国际金融市场也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下,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界限开始模糊,逐渐融为一体,这就使得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发展的背景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往来频繁,对于国际金融专业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对高校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正逐渐融为一体,在此背景下,对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本国金融市场情况,也要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与普通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确立,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从多个层次来实施创新,以满足时展的新需求。

2、国际金融学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亟需更新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学正逐渐呈现出数量化、交叉化的发展趋势,理论知识部分偏向于微观金融经济活动的相关问题,如成本、风险、收益等金融数据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令国际金融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可能,高校需紧密贴合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快学生的知识更新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拥有竞争能力的优质国际金融人才。

二、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路径探索

1、明确专业发展路径

高校需综合国际金融学的学科体系发展趋势、社会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等多面因素明确国际金融学专业的发展路径。从趋势上来看,国际金融学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微观化、数量化的趋势;而从社会需求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由豪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加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但随着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对于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办学水平,遵循国际金融学的客观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出面向全球金融市场、熟悉各项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专通结合型”高素质国际金融专业人才。

2、优化整合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是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建设国际金融学课程体系:第一,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核心要义在于要时刻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保持接轨,所以高校在教学内容中要着重突出对国际金融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在安排选修课时,增设一些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课程;尽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一些前沿理论。第二,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丰富学科教学内容。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宽基础”之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条件,深入挖掘学科特色,设置一些创新型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对“专通结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三,弹性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课程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高校在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科课程体系时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当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地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时、优化学科体系,充分保证国际金融学教学内容的超前性,令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竞争优势。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国际金融学综合实力

高校要想提高国际金融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拥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质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国际金融学教师对于一些前沿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实务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脱离社会生产实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加强本校国际金融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采用继续教育、国内外培训等方式来巩固并完善教师们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在选拔教师人才时,则应注重引入一些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一些边缘性学科,如法学、管理学、工程学等,打造出一支拥有一流学科与学术带头人的特色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国际金融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4、改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要想实现国际金融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主题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分辨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述能力。此外,高校还应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创立教学实践基地,既强化巩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金融市场也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需求,高校应不断完善学生的国际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际金融实务操作技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王兰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篇6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性课程,但由于《国际金融》课程呈现动态性、综合性特征,不可避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以优化和改进。

1.1教学内容有待整合国外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国际财务和基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两个方向,而我国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偏向于宏观经济层面。例如,姜波克编写的《国际金融》教材,理论性较强,以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为主线;陈雨露编写的《国际金融》借鉴了国外《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案例多、系统性强。虽然二者都可以满足高校国贸专业使用,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1.2教学方式有待丰富《国际金融》课程不仅内容更新快、涉及范围广,而且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失去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会阻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甚至是排斥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最终制约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融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教学等其它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3教学评价有待改进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对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目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考核为主,通过试卷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情况;通过论文、报告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见解。虽然评价方式比较简单明了,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但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而无法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已无法适应重视应用能力的素质教育大趋势。

2《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针对以上所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原内容精简。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对原教学内容进行精简。首先,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或者机构对金融岗位素质能力的实际要求,摒弃一些常识性

、理论性内容,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学生自主学习即可。其次,以务实为原则,对国际收支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模块进行精简,以“点睛”的方式作重要阐述即可。精简后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国际金融主体业务来构建知识及能力体系。

2.1.2新内容补充。近年来,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体系更新较快,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体现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实务性和动态性,需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首先是搜集金融领域的热点、真实、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能让学生深刻感受业务的真实操作流程,若走向岗位遇到类似的金融事件可顺利上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金融数据及信息。例如在国际收支政策调节内容学习时,可根据我国国际收支目前现状,及时补充最新数据,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是否存在内外均衡矛盾,并思考应采取的政策搭配。最后是编写国际金融英语阅读材料。英语是金融人才所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要加强英语能力的提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2教学方法的改革除了教学内容的精简与更新外,还需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实践教学等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2.2.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及解决问题,是《国际金融》课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案例教学法。首先是把握案例的选择原则。案例的选择犹为关键,一般选择真实、热点、最新和典型的案例,同时与教学知识点相联系,一方面案例的真实性和熟知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案例的时效性和典型性便于学生研究讨论和验证自己学习的结果。其次是拓宽案例的来源渠道。案例除了教师精心选择外,还可由学生提供,不仅能够丰富案例教学素材,还可通过案例的采集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最后是丰富案例的讨论方式。除了传统的分组讨论外,还可尝试访谈式的讨论法,即一个小组负责数据的整理和问题的解决;另一小组以访谈的形式提出相关问题。通过积极的思考发问和问题解决,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2.2.2专题研讨。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还可组织学生对国际金融的重要理论、热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专题研讨教学法给传统沉闷的封闭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通过师生的交流研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教师还可从中得到反馈信息,从而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篇7

一、风险防范与控制渐趋成为金融监管立法核心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而金融领域又是竞争最激烈,风险程度也最高的领域,加之金融行业自身的脆弱性,没有风险就没有金融活动,风险与金融形影相随。因此,金融风险的积攒和蔓延,势必对全球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核心和焦点。风险监管作为新的监管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

(一)金融全球化与风险监管

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金融市场主体的日益国际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这都促使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使风险得以蔓延和扩张,并难以得到防范和控制,金融全球化中的任一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将直接对全球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从而加剧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还直接导致任何单纯一国监管的低效,加之金融业自身的脆弱性,在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金融风险跨国感染和蔓延的机会大大增加。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已迅速蔓延和扩展,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充分说明了,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建立和健全以风险防范与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和保障至关重要。

(二)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

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统计学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和预测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缩小了不确定性的范围,减少了不确定性的程度。于此同时,由于各种各样新事物和新制度的涌现,人们还来不及了解其影响时已不得不去适应它,因而,又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新的潜在风险,正是因为大量不确定性的产生和存在,人类始终面对着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及危险的世界。随着当今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以及金融创新的日益很活跃,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金融创新浪潮已涉及金融的各个领域,不仅包含金融工具的创新,同时也包含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组织、范围和功能的创新。金融创新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使金融市场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大大增大。模糊了传统的金融业务的分类,对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分业监管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需要,不但不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反之,是对金融创新发展的制约和束缚。金融监管需要在金融创新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变革和加强。金融创新是传统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对日渐深入的全球化金融服务业中管制因素和管理体制的变化所形成的日益激烈竞争的反映。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无疑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规模效益,两者的相互促进形成了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金融业务更加复杂、金融行为瞬息万变、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任务更加严峻。

(三)金融自由化与风险监管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奠定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由此也揭开了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的帷幕。与此同时,为摆脱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窘境,主张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也成为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主流。于是,金融自由化就成为了世界金融改革的主流内容。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自由化与放松管制一方面促进了金融法创新的发展,活跃了资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客观上也导致了金融机构更多的冒险行为,利率自由化、混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以及更多的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集中了更高的风险和投机性。这些都引起了金融脆弱程度的增加,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而完善且执行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框架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制度质量,从而减少金融自由化所引发的金融脆化现象。因此,体现在金融监管领域,就是金融监管法要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为核心和重点。建立和健全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的渐趋完善

(一)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

回顾百年来金融理论演进和全球金融发展的历史,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剧。现代金融及金融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金融及金融理论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此金融而非彼金融”。现代金融表现出极强的脆弱性、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巨大的负外部性、日益明显的虚拟性和独立性,加上金融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全球性,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波动与危机迅猛的跨国界传导,传染性与破坏性极强,这都促使了全球金融风险的迅速全面升级。面对这种金融风险全球化的趋势,单个国家面临着日益艰巨和复杂的金融监管压力,单单依靠某个国家内部监管当局的力量越来越难以实现对本国金融业的有效监管,为了避免监管信息采集、检查和处置工作的重复成本,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金融监管无效和失灵,以及由于各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差异所带来的监管冲突,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就日益凸现出其重要性,并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米歇尔・康德苏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52届年会讲演上指出:“在许多问题上,各国努力与国际支持相结合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多困难都超出了各国自行解决的能力范围。”这句话用在金融监管方面尤为恰当和贴切。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建立和健全监管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促成全球化利益的实现,体现在金融监管领域,监管的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在于消除或减缓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全球传染效应,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促进金融业安全和快速发展。因此,在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进程中,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日益得到重视,已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合作与协调的主要有效实现方式是国际组织的建立及达成的诸多法律文件,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的召开。国际金融监管最初表现为银行监管者之间的双边接触,后来逐步扩展到金融的各个领域。1975年。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框架内成立了巴塞尔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交流金融监管信息,制定银行监管条例,加强各国监管当局间的国际合作和协调,维护国际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通常

所说的“巴塞尔协议”)。1997年9月又正式颁布实施了更为重要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1984年,证券监管者国际组织(IOSCO)成立,是国际证券业监管者合作的核心,先后发表了《里约宣言》、《监管不力和司法不合作对证券和期货监管者所产生问题的报告》和《承诺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监管标准和相互合作与援助基本原则的决议》。1992年,保险监管国际协会(IAIS)成立,制定和颁布了《新兴市场经济保险规则及监督指南》。为了对有可能阻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协调,以推进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WTO对金融监管法律也进行了国际协调。1993年12月,缔结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其金融附件,1995年达成了《金融服务承诺谅解》,1997年达成了《全球金融服务协议》(FSA)等文件。各国际金融领域基本上初步形成了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法律文件。并在不断的适应新的国际金融形势,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此外,监管机构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信息共享与合作及技术性和程序性的安排还是比较普遍的,主要表现为谅解备忘录的形式(MOUS)和金融信息备忘录(FIMOUS),前者通常规定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条件,通常包括获取彼此所拥有的官方文件和其它信息的规定,而金融信息备忘录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备忘录,规定获取更一般信息的条款,或进一步规定关于国际经营企业风险评估认定的常规报告要求。以上这些都说明,基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全球金融安全、健康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此方面有两个问题要引起注意:1、坚持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并不是否认国家经济原则,也更不是对国家原则的质疑和动摇,也更不代表就是现在较为流行的“弱化论”和“让渡论”的拥护者。各国要在坚持国家经济,公平和互利的基础上,本着“双赢,互惠”的目的进行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与协调,这样才能真正的维护本国的利益,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金融安全与稳定。2、目前普遍认为国际金融监管领域中的法律文件不具有强制力,具有软法的性质,由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是否实施,但绝不能以此忽视,甚至否定这种软法的效力。全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世界各国的彼此依赖性加大,软法的效力虽然不直接来自于各个单个国家的强制力,但是,国际法制的创设过程也就是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博弈与较量的过程,其具有规范效力,软法一经形成,相应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守,如果违反,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纪律的制裁,甚至被共同体开除等制裁。因此。国际金融监管领域中的法律文件虽然不具有法的强制约束力。但却对各国有着更高的吸引力,更应受到广泛的信奉、认可和遵守。

三、动态性金融监管和系统性金融监管相结合

(一)系统性金融监管立法

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动态的运动本质,随着资本和加速运作,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尤其是在金融创新日益活跃的情况下,金融创新形成了以资金链为基础的竞争关系,各金融机构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和连动性。当一个机构出现问题时。就会迅速波及其它机构,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危机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此外,金融交易手段的创新,在提高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伴生出新型的交易风险。如:股票指数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这些新型的工具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在产生风险时,这种杠杆效应的存在更使风险倍增。金融风险更呈现系统性扩张和蔓延的特征。

所谓的系统性风险,一般就是相对个别金融风险或局部性金融风险而言的,指的是通过单个金融风险的传染和蔓延而形成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其在规模和性质上,均大于个体金融风险的简单相加,具有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区传染等显著特征,往往会对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和威胁,最终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近期始发于美国次贷危机而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使系统性风险监管问题受到高度关注。2008年3月,我国央行、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应该正确处理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金融系统各部门要密切关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状况,各部委应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预警能力,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保障国家金融安全。”这充分说明在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的背景下,风险从其一产生,就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在金融监管中确立系统性监管的理念,将监管视野扩大,用系统的、全局性的思维去设计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非常重要,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立法趋势。

(二)动态性金融监管立法

金融监管是个动态博弈的复杂过程,在当前金融风险不断加剧,系统性风险凸现的背景下,与时俱进的重视动态金融监管非常重要。将动态性监管与系统性监管相结合,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趋势。动态性金融监管立法的本质特征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信息化监管。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不完全市场,金融风险又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蔓延性。因此,大量真实、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是金融监管部门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信息披露制度非常重要。在金融监管实践中,由于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直接导致了信息供给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就很难做出使监管资源最优化的决策,极大的妨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因此,完备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非常重要。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路易斯・布朗曾对信息公开制度作过这样的评价:“公开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与产业弊病的矫正政策而被推崇,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鉴于此,为了提升金融监管的信息化,国际社会近年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1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保险业协会及国际证券监管者组织组成的工作小组,出台了《多方工作小组关于提高信息披露的最终报告》文件,对完善金融机构信息公开披露专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指南。2004年6月26日,在经过长达5年的修订后,巴塞尔监管委员会颁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最终稿。在新资本协议第四部分,即第三支柱――市场纪律中,就明确说明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要求通过建立一整套披露要求以达到促进市场纪律的目的,并对相关的要求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2、及时化监管。监管信息,监管措施及政策的实施,都具有时效性,动态监管要求及时的收集监管信息,并及时进行信息的鉴证、扫描与分析,及时编制信息报告,并将监管信息及时高效传递或披露,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有关的监管决策层并迅速转化为具有针对性的监管行为。时滞的信息以及监管措施,难以真正起到实效,会导致监管成本的增

加。监管低效,甚至对金融风险的积聚和扩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持续性监管。金融监管是个动态博弈的复杂过程,应在监管中不断的自我改进和完善,与时俱进,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监管。动态性监管应是持续性的监管,一是应着眼于监管的方案、程序、技术的不断调整与修正,以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充分发挥激励相容机制在金融监管领域中的作用,注重金融机构自身对风险与缺陷的持续改善,直到其安全性、稳健性和效益性等指标符合金融监管的需要。

5、预防性监管。金融监管的时滞性普遍存在,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在风险充分暴露,大规模蔓延时才监管,容易导致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低效。因此,针对当前金融风险与日俱增的客观现实,为了避免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更好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维护世界金融的安全与稳定,“预防性金融监管”制度的确立日益重要。金融业“预防性监管”的方法和手段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初主要是以单纯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的。1993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使用“标准化监管”方式。但仍然延续了这种行政指令式的特征,1996年,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市场风险修正案》,以内部模型监管方法替代了“标准化监管”,但内部模型监管方法却被称作是一种“半刚性”的监管方法,没有完全解决行政命令式监管的弊端,而且在内部模型监管的运用上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随着信息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应用,作为非对称信息博弈研究和运用的成果,金融监管领域产生了预先承诺方法,体现了动态监管的理念,以实现预防性金融监管的高效为目标,将成为金融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72-02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国际国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外的跨国银行及其他跨国金融机构纷纷落户我国,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培养熟悉金融领域国际惯例、规则、专业知识,适应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国际金融领域中,英语成为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工作语言。国际金融主干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 实施双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国际金融领域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是英语),能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成为既懂国际金融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性人才。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已陆续在一些专业开展了中英双语教学。笔者作为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就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一、国际金融主干课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学习国际金融领域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采用双语教学,直接将英美国家最新的教材引进我们的课堂,可使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和掌握国际上国际金融学科基本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把握国际金融学科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新动向。原版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快,时代感强,知识传递更快、更直接。过去不少国外教材通过各种方式被引进国内,但由于一般都是通过合作出版的方式,教材经过漫长的引进翻译过程,出版周期较长,难以将国外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及时传递给学生。使用原版教材有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最新的统计数据、系统的国外文献资料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教学者。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表述规范,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营造了一个英语语言的实际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水平。在双语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持久的英语解说,使学生不断熟悉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和运用方式,再加上对专业知识本身的理解,学生就可以逐渐以双语形式掌握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原版教材在使用上非常具有人性化, 很注重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许多原版教材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除了使用主教材外,还有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如与之配套的习题集、学生手册,这些辅助材料的使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

3. 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信息失真和概念混淆。一些对原版教材的翻译质量较差, 不能将原教材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作为国际金融主干课之一的国际结算课程中有许多国际惯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托收统一规则(Uniform Rules for Collection);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间偿付统一规则(Uniform Rules for Bank-to-Bank Reimbursements under Documentary Credits);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ustoms)等。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通行的国际惯例。

二、 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双语教学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双语教学对教与学双方的外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必须在具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学生中开展,尤其在选择教师时更要慎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相对于母语教材,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面临一些困难。

1.学生的困难。学生必须具备本专业前期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教学实践表明即使是达到英语四级水平的本科生,阅读经济学原版教材的效率也远未达到其中文阅读的水平,表现为阅读速度慢,理解不到位等。学生群体英文水平参差不齐,若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将注意力放在了每个英文单词的意思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双语教学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还存在专业术语理解的困难。课堂双语教学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安排要以教学效果为最终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量力而行。盲目开展双语教学,学生接受不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结果是专业和外语都没有学好。 因此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面不能铺得过大,开设的时间也不宜过早。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双语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为宜。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年的普通英语,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学习了两年专业基础课,这对于理解原版教材中的专业知识点大有裨益,从而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日后考研、求职或出国深造做好准备。

2. 教师的困难。 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实施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及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必须是双合格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合格,专业要精深,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非母语只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国际金融专业课本身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当然作为双语教学的教师,语言也必须合格,必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水平,要能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充分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能熟练地与学生进行外语口语和书面交流。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问题,外语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往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外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不高。真正合格的双语教师十分匮乏,这也正是目前推广双语教学的“瓶颈”所在。

3. 教材问题。所选教材的质量是影响双语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高校要进行双语教学,外文版的教材严重缺乏,原版教材选择面小,而且联系中国实际的针对性不强。加之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大多数学生难以承受。

三、对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的建议

1.课堂教学方式。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保证学生对国际金融主干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双语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是“英译汉”的授课形式,或异化为金融专业英语课的形式。 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重在理解,而不能重在翻译。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讲授专业知识为主,提高英语水平为辅的教学目标。如果大部分学生对英文专业内容不理解,一定要正确表述中文译文并用中文解释。为了解决语言层次落差问题, 教师可以将课件的大部分内容制成英汉对照的形式。 授课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教师, 教师如何授课与学生达到互动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要达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可采用案例和参与式教学法。国际金融主干课双语教学的参与式教学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如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结合我国的现实,利用网络资源,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制作成英文的PPT,派一位代表上台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老师穿插提问,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演讲结束当场打分,决出高低。这种活动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称作Presentation。这种小组研讨并派代表上台发言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文讨论国际金融专业问题的能力,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国际金融主干课程的积极性。

2. 教材。国外原版教材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教材的难度要适中,要适应于学生的外语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内容也要合适,与授课学时要匹配。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选择在国外高校比较有影响的教材,选择不断更新的版本, 使学生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 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专业英语可替代教材,影响教学效果。在使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补充有关中国的发展状况、学术界的动态。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为英文专业名词编写中文注解,以帮助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理解,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此外,鉴于原版教材费用较高,在校内要建立原版教材的二手市场,建立原版教材的回收、交流渠道,减轻学生负担。

3. 教师。鉴于目前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缺乏,必须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可选择一批英语基础好、上进心和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作为双语教师储备。输送部分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到国外进行不定期进修,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要组织学有专长的、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帮带其他教师。通过同行互相学习、集体备课等方法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4. 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布置预习时,可以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能做出回答。这样可以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减少学生在课堂内用外语学习的难度。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答疑,增加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篇9

目前,我国许多业内人士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安全混为一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前些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对金融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金融危机,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和区别也逐渐显现出来。以及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中,金融安全问题的不断衍生,金融企业应当对这些变化进行动态适应。

1、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

1.1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因素的影响下,金融风险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金融风险是指金融结果会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金融风险通常指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既有可能会有收益,也可能会有损失。金融风险的存在是金融机构中经济运行的常态状况。金融风险具有可避免性,避免金融风险信息的掌握很重要,信息掌握的越全面,及时,避免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金融风险还具有可测定性,在进行金融行动时,先进行预测,估值。在金融风险中,一方面损失了,可以从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前提是要有全面的准备。金融风险还可进行转嫁和分散,可转嫁给众人,他人,也可将其在时间、空间方面分散,慢慢消化,或者在其他机构消化。我国在金融风险处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如人们对风险的意识不够,人们认为金融机构有政府支撑,不会破产,且不注意自主掌握和分析信息来避免风险。又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地金融机构的实力差距过大,使其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不一致等。

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不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发生混乱和动荡。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则具有现实性,指已经发生。金融危机由金融风险转化而来,且金融危机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是政府对风险进行保障,有了政府的出面,金融风险一般不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二是金融机构的信用度,信用度高,风险也不会转化。三是在风险有扩散的趋势前,立刻进行制止,控制范围。四是对风险的的承受和消除的能力,承受能力强,有条件进行消除,也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1.2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安全,但金融不安全并不仅由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一般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因为此国家在金融领域发生了混乱和动荡,并对该国的金融机构产生严重的影响。

金融安全是指一种动态的安全,尤其在金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下,金融危机也迅速扩散,对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金融领域的动荡。进而金融安全问题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作为一个应对其负面影响的重要战略提出。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因为经济的运行态势也在持续不断的变化着,而金融安全的状态则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一个国家经济的独立是金融安全状态存在的基础,只有经济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不会被其他国家牵制,金融安全的隐患才能消除,才能对金融安全进行维护。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被加大,国际金融中也相应的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使得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安全。因为各国国情的差异,金融安全问题也程度不同,并且各国对金融安全的维护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也不相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当发生金融危机时,政府及金融机构都通过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来控制局势,进而摆脱金融危机。行政资源一般是社会力量以及国际的支持等,经济资源则更为重要,而这些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位置也影响着此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实力。就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在国际金融占有主导地位,维护金融安全的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即使金融安全出现了问题,这些发达国家也会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进行制止,继而维持其稳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劣势,它们无力改变国际金融市场,且国内的金融体系也不够完善,还会受到发达国家对金融资本的控制。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安全问题就会危及其金融体系和制度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

2、金融问题上的的防范与策略

2.1适当的金融创新

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的金融形势也日益复杂起来,因此,国家的应对策略很重要。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具有两面性,多样性的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分散金融风险,中国应当进行适当的金融创新,健全和丰富我国的金融体系,增强其对金融冲击的抵抗能力,在面对动荡时,使企业,金融机构能分散风险,使中国经济在面对危机和波动时能富有弹性和韧性。当然,在进行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时,应注意联系现实风险收益适当创新,过度创新会使风险过度积累,导致金融风险的增长。

2.2人才的培养和各国的联手合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提高自身在处理金融风险方面的能力是必须的,因此,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提高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避免所有由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危机不但会在一个国家发生,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造成更多国家陷入其中。发达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会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牵连,因此各国联系在一起共同应对和解决金融危机是维护各国经济共同利益的必要方法。所以,应当对那些在国际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加强其国际责任,同时,也应让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挥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进而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维护了各国家的经济稳定。

总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更加复杂,应弄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加以深刻研究和运用。且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解决的过程,应意识到金融风险的避免,金融危机的防范制止以及金融安全的加强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10

(二)项目鉴定和立项在完成项目筛选后,将有关备选项目的完整资料报送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团队,请其提出初步意见和需要解答的问题。在贷款项目通过国际金融组织鉴定之后的任何阶段,如果项目主动退出,为维护政府信誉,保持国家贷款工作严肃性,必须对相关项目单位有一定力度的限制和处罚。同时,省级主管部门必须立即从其他备选项目中补入合适的贷款项目替换退出的项目,以维持总贷款额不降低。在设计单位的选择聘用问题上,应采取统一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设计单位。综合来看,可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来确定设计单位,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费用、服务质量等问题。

二、项目准备阶段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多侧

重于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公益、民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前期经费经常性不足甚至赤字,只能延误支付有关设计、咨询和报告编制费用,项目进度被迫拖延,进而无法保证所购买的项目服务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密切配合,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引资引智”的协同效应,对项目单位的每一类项目准备活动应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同时,省项目执行机构可设计一张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动态进展表》,定期监测贷款项目各项准备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汇报给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掌握的最新项目准备情况,对项目准备工作予以指导,重点是对“拖后腿”的项目启动政府问责,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2.建立项目团队。应在省级主管部门的督促下,在省项目执行机构的具体指导下,推动项目单位逐步建立起稳定可靠责任心强的各司其职的项目团队。可联合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参考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管理认证体系,建立我国的鼓励性甚至强制性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认证体系,对项目团队和个人开展资质认证工作,促进贷款项目的管理人才培养。落实到地方,可由省项目执行机构负责认证工作的培训和实施。

3.对外联络一致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应明确要求项目单位从项目准备阶段起,所有需报送给国际金融组织的报告文件,都必须先报省项目执行机构进行审查,在省项目执行机构确认无误并根据需要征得省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由省项目执行机构报给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团队。同时,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项目文件和工作沟通邮件,也必须先传达给省级主管部门和省项目执行机构,不得直接发给项目单位。

4.前期经费。作为用我国政府信用逐级担保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在国内程序上,等同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在确保项目前期经费方面,解决的办法只有4种最为实际有效,都是引入外部资金,即使不能全额支付,也应该考虑差额支付:一是项目单位通过所在市财政局和市政府,出具《前期经费承诺函》,将前期经费列入地区财政预算。二是省级财政部门给与专项财政补贴。三是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赠款。四是由国家拨出专款。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10-05

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内涵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焦点(Porteous,1995 1999;Gehrig,1998;Zhao等,2002 2004 2005;金雪军、田霖,2004),这些研究大都基于Porteous(1999)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信息的汇集和交流是国际金融中心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大量信息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合约的创新仅仅是金融市场中的部分产出。笔者将信息的作用视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产品,而不是上海具有经济优势地位的原因,从而以不同角度的探讨来丰富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思路。

一、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研究框架

本文结合Porteous和众多学者关于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内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框架。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是指在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初步规模后,国际金融中心内部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信息流动态运行的过程,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转移”、“信息传播”和“信息积累”等组成部分(见图①)。

(一)“信息获取”与“不对称信息”

在信息获取方面,因地域差异可能导致信息诠释方面的误解,这会引起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信息获取的难度加大,这促使金融机构接近信息源以发现和解释非标准信息。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结构优化和吸引外国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金融机构需要进驻信息中心地,凭借“地方”信息看清市场(Thrift,1994)。即便电子信息技术使得金融系统的地理性减弱,但金融系统的地理性依然存在,电子银行也并不能完全解决这类问题。

(二)“信息转移”与“信息外在性”

金融机构的集结能使区域内企业在信息量倍增中获益,这意味着金融产品本身就对现有的信息是一种很大的增值,信息溢出效应随之产生(Zhao等,2005),表现为信息外在性。因此,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产出特定的信息后,各地区间为了形成优势互补,不得不进行信息转移,但由于转移过程中地理和技术因素的差异使得交易成本各不相同,同时造成转移的效率和速度也存在不同,并且信息价值本身也是有递耗损性的,所以金融和有关服务机构选址的随意性便大大减低了,这也成为现代国际金融和服务中心发展的主要投入因素。

(三)“信息传播”与“国际依附性”

“国际依附性”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和对外交通、通讯的便利性。一个具有较强国际依附性的城市在将信息集聚以发挥其知识性和策略性优势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信息传播”是“国际依附性”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信息传播”的有效运行可以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依附性”,从而使该地区能够频繁和有效地接收、运用外来信息。

(四)“信息积累”与“信息腹地”

“信息腹地”和“信息中心地”有联系也有区别,“信息腹地”的地理范围相对更广,“信息中心地”的迁移和演变往往受制于其“信息腹地”的变化,它可以在“信息腹地”的任何一个经济中心转移,但最可能落脚在息利用度和获利性最高的地点。“信息腹地”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初始期间该地区从“信息获取”开始,首先通过在地区内的“信息转移”来达到信息集聚的目的;然后,由于信息的不断传播和部分“离心力”因素的作用,“信息腹地”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展(Pred,1973)。图②描述了在一定的情境中,金融信息从“信息腹地”到周边地区的转移、传播的微观过程。

二、上海银行业的金融信息处理动态系统和功能发挥

(一)上海银行业的“信息获取”

1、银行业信息源。

“信息获取”包括建立和掌握信息源、开发信息源并从中吸收利用信息,是实现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从国际化的角度,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商业银行信息获取的信息源包括:

(1)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客户信息就是客户的基本资料,交易信息则是指银行每进行一笔业务交易之后留下的详细记录。除了银行自己积累和搜集的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外部的一些信息源对于银行业务的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外源性客户与交易信息存在多种方式,如社会征信系统、评级报告、公开市场信息、零散的新闻报道等。其中社会征信系统是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源。我国的社会征信系统正在设立过程之中,上海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早建立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地区,截至2006年底,全市个人征信覆盖率已超过90%,全市60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已经纳入信息库中,同年底,全国基础信用信息库――“中央金融信息数据库”也落户上海,央行的征信服务中心也设立在上海,上海已经成为了全国的信用信息中心。

(2)外部信息服务提供商获得的市场信息。这类信息是指银行通过付费从外部的信息服务商获得的有关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各类产品价格的最新信息以及国内外有关经济方面的重大信息。由于上海通讯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金融方面的进步,许多国际通讯社、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报刊纷纷在上海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许多全球知名的广播和电视集团也把上海作为在亚洲的业务基地(见表①)。利用上海的独特地缘优势,第一财经等新媒体的出现为上海的信息获取创造了更多可选渠道,并且通过国外媒体的引入,上海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是指各级政府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上市交易的金融机构公布的财务信息等。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是指信息能否被便捷地、通过免费或合理付费方式被银行机构无障碍获取。具体而言,信息公共获取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当前广泛存在的社会信息不对称、信息资源浪费和信息寻租现象,减少信息获取的社会成本。上海市非常重视政府和机关信息披露工作,其信息透明度的不断加强为上海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作了很好的示范,也为银行业信息获取提供了良好基础。

2、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是“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的基本条件。

信息技术进步造就的廉价、及时、丰富和容易获取的信息和数据,已经侵蚀了传统信息所有者所具有的优势。金融信息可以通过发达的通信网络从各个方

向获取,从而使得区域内信息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上海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信息通讯便利性在国内名列前茅,并且在国际比较当中也不逊于其他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的业务处理方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支付体系是银行业务运行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支付系统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银行支付系统是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以银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包括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在内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其中人民银行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核心系统,其功能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人民银行2006年建成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该系统支撑多种支付工具的应用,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金额、大批量跨行支付清算业务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公共支付平台。商业银行通过这个支付系统既保证了经营的高效运行、又保证了业务信息的及时沟通。

从商业银行内部运作来讲,目前包括客服系统、集成业务处理系统、数据仓库、分析管理决策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处理系统,即方便了客户、增加了前台营销渠道,也方便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集中,后台运作系统更是集中化运作,国内大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在上海都设有数据处理中心,从而实现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业务和风险信息的集中和处理。

(二)上海银行业的“信息转移和传播”

信息转移和传播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交流;一种是电子通信。它们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持续发展带来“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双重冲击。国际金融中心从传统上提供了一个金融交易者消息和公告形成和汇集的物理区位,但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物理区位逐渐淡化,从而为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并且丰富了金融中心的“国际”内涵。上海的信息转移和传播优势如下:

(1)技术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转移和传播变得简单易行。上海互联网络交换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所需数据传输和控制的关键枢纽,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中一个关键性基础设施。目前,互换中心现有上海教科网、上海电信等近20家网员单位,带宽出口不断增加,信息流量不断上升。互联网络交换中心还可以与其他交换中心,特别是国外互联网络交换中心互联,也可以与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使得国际金融中心内外用户可以有效地利用全球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能级。

(2)外资银行集聚加强了信息集聚效应和信息外溢效应。许多学者从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论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经济的潜在益处(Goldberg和Saun-ders,1981;Walter和Gray,.1983;Levine,1996)。Levine(1996)指出,外资银行可能通过增强竞争,使用更多更现代的银行技术和科技手段来改善国内金融市场的质量和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帮助促进基本的银行监管机制和法律框架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区域集中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同时,总部与处于不同区域分支机构的信息传播可以加强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

上海一直以来是吸引金融机构集聚的金融中心,近几年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的机构网点增速很快,另外大多数中外资银行网点在上海的数量都要比北京等城市的多。尤其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以“一个平台”、“八方专网”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功能开发项目,已经为陆家嘴率先进行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和银行机构集聚的有效结合可以避免集聚过程中“离心力”因素的干扰。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9家外资银行分行全部在上海改制筹建法人银行。一方面说明上海在外资银行竞争策略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新一轮的开放给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新的契机。由于中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异质性。当它们的能力不相似但存在互补时,金融机构的集聚将更有利于形成高效率的复合型产品创新。

(三)上海银行业的“信息积累”

自然条件的类似使上海和香港、新加坡位于共同的信息腹地“信息中心地”,可以更加清晰地阐释它们的相对优势。上海位于北京与香港之间,可以作为“信息腹地”的中心地带连接两者的“信息转移”和“信息传播”。

1、政府政策支持有利于“信息积累”形成规模。

“信息积累”与“知识创新”相辅相成,在信息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后,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性集聚才能实现巨大突破。偶然因素和市场力量显然也是导致大多数成功的创新型集聚形成的因素,但是经验表明,政策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试图在短期内迅速建成创新型集聚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已掌握了控制市场力量运行的技巧(Hsueh等,2001;Krugman,1991:Mathews和Cho,2000)。比如一些科技园的建立,并非直接以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但它们促进了众多重要公司的建立及相互之间结成网络,对金融产业的聚集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

2、上海“信息中心地”形成的基础逐渐稳固。

上海作为“信息腹地”的中心地的地位(地理角度)是不稳定的,它受到“信息腹地”内部和外部的冲击。“信息积累”要考虑到短期金融信息和长期金融信息的区别。短期金融信息可以直接从事实中获得,过去的信息可直接对未来决策有用,而长期金融信息的创新作用很大。金融信息的长期分析和积累明显预示着现代金融组织的有效程序,科技园的创新集聚恰好为这一程序的完善和成熟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近年来,上海软件产业的投资软硬环境都在持续不断地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落户上海,并且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些都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产业园是以银行卡业务和金融信息服务为核心,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金融技术服务为支持的高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区。银行卡产业园所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体现了产业规模、信息、金融、总部、人才等多方面的集聚优势。

这种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的空间接触使它们逐渐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而形成共同的路径、概念和标准以及共同的区域文化为基础的行为规则,培育了区域内金融机构的信用关系,从而金融机构之间表现出一种更为密切的网络交互特征。

三、基本结论与建议

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体现了国际金融中心自我运营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在对此系统分析过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的一点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地位确立后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因素。因此,“依附性”也应该包含“国内依附性”这一重要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引致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初缘由,直

到“信息积累”达到一定阶段“信息不对称”问题才得到比较好地解决,信息搜寻成本也得到降低。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存在,相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离心力”也会不断加强,这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始终不能稳定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原因。“信息积累”达到一定阶段还会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固定路径,但“信息转移”和“信息传播”的发散效应会使得这种路径变得不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因素始终贯穿于整个“信息处理系统”。

综上所述,本章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

篇12

关键词:

中国对策;国际金融;金融格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

1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的变化

1.1背景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接连不断地爆发开始,直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了金融危机已经从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蔓延至发达国家及联盟。而二战后的美国,由于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奠定了自己世界金融霸主的位置。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在国际上的金融实力逐渐下降,但仍不改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欧洲方面,由于其社会福利政策及各项军费的高成本开支,久而久之造成了因负债而引发的经济受创。日本在二战后的崛起,各类进出口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以及其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各项出口行业面临巨大的萎缩,其后日本经济长期负增长的发展模式给日本经济带来不断地冲击,造成了至今仍未完全恢复的灾难。与发达国家及联盟相反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在持续的金融危机中受创较小,且呈现出一种不断攀升的趋势,在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格局的调整下,各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其经济实力规模的扩大,使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逐渐上升。

1.2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由于世界经济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下,难以做到不受其影响。但介于其金融体系未全面开放,使其受到的金融冲击较小,且在全球发达国家大范围受创的情况下,新兴经济呈现逐渐崛起的趋势,特别是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迅速壮大起来,也就加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根据英国《银行家》书刊2011年的世界银行品牌500强报告,金砖国家银行品牌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品牌排名全球第八,中国建设银行也跻身前十名。同时,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BancoBradesco)品牌排名第六,巴西第二大银行伊塔银行也从第25位跃居至第11位。由表1所示:金砖四国在IMF和世界投票权中的占比,也相应得到了提升。金砖四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由表1可见,其GDP在世界各国间的排名也逐渐上升,向发达国家靠拢,对其在国际地位上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金砖四国的崛起过程中,不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随着其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地攀升中。由于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开始不断下降,美元的国际地位受到了动摇,因此,各种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也是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变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见图1。

2中国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对策分析

2.1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如今的中国已经迅速崛起,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世界上已排名前列,其对世界的经济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是全球经济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在我国的金融政策上,应大力推进对外政策,实现国际金融贸易政策的践行,以此来扩大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双向发展。

2.2强化创新意识在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日益倍增,要想在其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生存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只有将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设计,才能使中国发展迈向新一步台阶。强化创新意识,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思维的创新、管理理念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只有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才能做到在压力中生存,竞争中发展。

2.3整合金融体系,稳定金融发展中国近几年的迅速壮大,是其对外政策和经济、国力水平提高的表现,面对动荡的全球经济格局,应当首先调整好金融政策,吸取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教训,稳中求胜,加强中国经济的建设。

3结语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的频发,明显反映了现如今的世界金融结构的诸多短处,在较为混乱的国际金融格局下,中国应尽快制定出国内外的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对经济危机作出防范,并借此在国际金融地位上迅速提升,扩大经济金融规模,抓紧机会,奠定大国地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