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09:4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跨国经营发展总体态势较好,跨国经营企业大大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2002年6月我国在境外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2003年6月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2、大企业在迅速成长,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3家,1999年增加到9家,2000年和2001年则发展到11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大。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一)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从企业跨国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许多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家计划指令安排的,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涉,企业没有经营自。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先行体制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企业难以对国际时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加工项目较多,高科技项目较少,且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
(三)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一方面,国家对外汇汇出的限制及给海外企业贷款和融资额度不足,使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和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进展不大,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海外贷款和项目担保的风险较大,削弱了企业跨国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四)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虽已转向企业化经营,但体制上仍具有国家进口贸易行政管理职能,而国际化经营需要以实业化为基础;专业外贸公司因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发展跨国经营力不从心,而大中型企业无法直接对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缺乏经验和信息,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这种工贸分家,各自出击的现状,造成跨国经营中的重复建厂,项目规模小,水平低,竞争能力差。
三、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
1、改善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决策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在决策管理机制方面,充分的信任授权和适当的管理控制是跨国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尝试跨国经营,很多在海外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身先士卒,掌握问题全面,决策实施迅速。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很难做到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理的授权。一家最近在海外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国有汽车厂商认为,虽然国内的有关部门对其收购兼并采取了专案处理,但是多个审批环节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不仅耗时耗力,会造成错失时机,更关键的是,这些程序实质上不过是“免责程序”,起不到激励企业家的作用,因为企业家不走这些程序会有麻烦,走了这些程序,就不用承担相关决策的责任了。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又频频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自主研发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研发机制建设,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显得尤其紧迫。
2、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首先,实行投资区域多元化。我国的海外投资集中在港、澳、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这几年虽然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然偏少。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放在我国跨国经营的重要位置上。因为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能为这些国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投资行业多元化。过去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餐馆、承包工程、金融保险及咨询服务等服务行业,这几年延伸到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航天科技、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
3、发挥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产生发展并壮大的,它的内部机制、经营方式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民营企业将摆脱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与国有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激起了跨国公司新的投资兴趣,一些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与民营企业联营是新的投资方向。这一战略动向改变了中外合资的传统路径,为民营企业通过与外资合作,迅速壮大,实现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使一批民营企业走出了国门,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4、积极实行海外融资,提升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资本的一体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我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今日中国正在展现其巨大的和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对资本的需求量无疑十分巨大,要为这样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市场,显然不够。因此,需要迅速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上述企业而言,海外的股票资本来源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不大,发展却很快,对外投资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欧美设立了分公司;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不久前投入12亿多美元,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样的成功案例,要是没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是不可能实现跨国发展的。
5、政府应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对跨国经营企业给予宏观指导。
(2)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发地形成跨国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集团组建上,政府应进行产业领域的宏观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自发的并购扩张形成企业集团。
一、研究背景
自200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并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截止2012年,近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5%,年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43.1%。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额比2007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559.1亿美元,2012年更是迅猛增加到772.2亿美元。细数中国跨国企业,总会想到海尔集团、联想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公司等业界翘楚。当这些企业在成功地走出了国门,树立了自身品牌的同时,国内许多企业因还在原地模仿偶像,始终不得要领,且受到了来自国内国外的许多压力和阻碍。甚至,许多企业俨然被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被许多国家拒之门外,踟蹰不前。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概况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起步晚,但发展快
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那年起,自2002年到2012年,这11年间,中国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速度达到了60%以上。2008年,中国的对外投资流量也达到了550亿美元以上,非金融类的投资数额就有406.5亿美元,占了总对外投资数额的81%以上,该类投资在2008年同比增长了117%。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领域和行业多样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依旧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其中也不乏有限责任制公司,股份有限制公司,股份合作制公司,私营公司,集体企业等。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脚步遍布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到的行业多种多样,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生产加工,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对外投资数额为最高,2012年达到2674080万美元,占该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1%。
(三)中国对外投资区域多元化分布,相对集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由于一些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中国的对外投资选择性地集中到了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是经济较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从投资区域来看,亚洲和非洲地区就集中了中国70%以上的投资数额,投资项目繁多,而亚洲和拉丁美洲更是集中了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投资。
(四)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组织结构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少数优秀企业进入高阶发展状态
中国大多数的企业都处在组织结构演进过程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海外市场部或者出口部阶段,其企业竞争力较为薄弱,且成长周期长,受投资阻碍的压力较大。而一些,例如康佳,长虹,同仁堂,格兰仕等企业,因为企业本身发展稳健,处于国际化经营阶段。仅有少数的高阶发展企业,例如海尔,联想等,已经处于全球性网络结构发展的阶段。
三、华为集团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一)华为集团概述及国际化的发展背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个被媒体称为东方幽灵的“上甘岭”的企业,现已成功地进入全球通信市场,是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运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强,以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华为于1996年开始了国际化的旅途,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从深圳相邻的香港开始,与长江实业旗下的电信商合作,同国际产品相比较,提供新的电信业务生成环境,独立于竞争产品,取得差异化优势。随着技术革命的改革,华为顺势而上,对其战略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合作中,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于全球10亿用户,依靠国际市场为主要利润来源。
(二)基于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华为跨国经营
1.所有权优势分析
华为公司自创业伊始到2010年12月底,其先后递交了将近26889分专利申请书,而其在全球获得专利授权17765件。截至2011年,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所拥有的技术研发人员达到35000名,占其总员工数的43%。纵观华为的海外发展路,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全球设立了17个研究机构,36个培训中心。2012年,于芬兰新建了研发中心,在法国和英国建立了其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2.内部化优势分析
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兴市场的份额增长,而作为东道国当地市场的新兴进入者,华为对于当地的电信运营商不了解,甚至面临着当地老牌电信提供商与其当地供应商之间已有了长久且良好的合作。再看消费市场,当地买者对于技术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和不肯定,和相对地与东道国电信供应商之间签订的合同,广告宣传费用较高。面对这些情况,建立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3.区位优势
作为从事生产销售通信设备,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华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考虑到的不仅仅是东道国当地的市场规模状况,还会在意到当地电信市场的发展,东道国国家政策的方向,技术劳动力的情况等等。而如今,华为的跨国路线已经遍布欧洲,中东,非洲,印度,东南亚,北美以及南美市场。
四、启示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处在上升期,往上还有爬升的空间,在对华为集团的跨国战略分析中,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仅仅要从自身的发展战略转变上着手,更加需要落到对于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对国际竞争环境的有效分析,把握海外市场的逻辑性上来。当然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政府的支持必可不少,同时提出了创新的着重点,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树立自身的品牌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货危机,以及引发由此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如何克服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特别是应对后经济危机时展环境的变化,进而谋求自身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选择的必要性
首先,实施跨国经营策略是中小企业摆脱国内过度竞争,绕开非关税壁垒,扩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是竞争压力更大,竞争对象更加强大。为克服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必然会更加开放,将给予外国企业和商品以国民待遇,使得本来在市场竞争中就属于“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在失去政府保护后面临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二是国内市场被挤压。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会因为外国产品的进入更加严重,使中小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更加减少。
其次,实行跨国经营策略也可以使中小企业有效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一方面,在出口国当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减少运输等出口费用,同时能够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条件和消费者偏好;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自身经营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实施跨国经营策略也是企业取得合理生产规模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对消费品的品位和对产品质量期望值的增高,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研发费用迅速攀升,这就迫使企业走出国门,通过跨国经营保持创新产品的合理生产规模,使企业的研发投入获得良好回报。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会对区域内国家和企业有利而对区域外国家和企业不利。这些集团内国家之间彼此削减关税限制,降低了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成本,必然有利于增加相互的贸易机会,而对外筑起各种贸易壁垒,这在客观上就增加了非集团国家产品进入的困难。打破这种无形的束缚,向集团化市场渗透进入,实施跨国经营策略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形形的非关税壁垒,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峻地挑战,只有采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方式,才能“躲过”种种壁垒,打入保护壁垒后的集团国家市场,并以“当地企业”的身份来分享壁垒后的自由贸易的利益。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跨国经营可以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摆脱单纯的地域界限,成长为面向整个世界的国际型企业。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信用较低、风险较大,以及由于金融机构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日益突出的融资困难问题。融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获得充足的贷款,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国际化经营步伐严重受阻。
其次,缺乏国际经营经验,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远比在国内经营复杂的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上个世纪后期以前几乎没有跨国经营实践,国际经营经验几乎为零。中小企业由此而引发的问题较多。例如,由于缺少国际投资经验,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前做出的投资决策很可能是错误的或因准备不足而使国际化进程受阻。国际经验的缺乏还导致中小企业不了解国际商务中的必要手段,如减少缴纳税款、跨国转移资产和专有技术资本化等,而上述手段的采用本可使它们处于一种更有利的态势。
另外,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管理偏向: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海外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严重束缚了海外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另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海外企业放任自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母公司的支持而困难重重,不利于海外企业发展。
三、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土化策略
“所谓本土化策略”就是指企业在海外经营时,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规划运营海外企业的人员、组织管理、资本、产品、技术等各个层面,使之适应本土的社会、文化、法律、宗教、政策等惯例,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融入到本土的社会中去。
(一)产品本土化
产品本土化的宗旨是当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由于各国社会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产品本土化首先要针对当地消费特征进行前沿追踪调研,然后生产和销售符合顾客具体需求的产品。
(二)文化本土化
文化是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文化差异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有着深刻地影响。因此,跨国企业的成功运行必须要妥善处理文化本土化问题。文化本土化就是要入乡随俗,并适当地融合于当地的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与当地消费者情感上的沟通,取得认可,而且还可以培养并保持竞争优势,经受得起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的考验。
(三)管理和人才的本土化
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海外经营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熟悉东道国法律、精通业务、懂当地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境外企业雇佣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国内公司的外派人员,这些人员在国内一般都属于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比较熟悉国内市场。然而一到国外,市场环境变了,加之语言、文化的差异,单靠外派人员根本无法打入当地市场,因此只能从事过去在国内的老业务,在华人圈里转,企业经营做不到国外主流社会中去。而实现人力资源“本土化”,直接聘用当地管理人员,一方面获得人才的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这些人熟悉经营环境、了解市场需求,善于与本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打交道,这将有助于我国海外事业的快速开展。
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关键环节是管理本土化。目前我国很多跨国企业对国外子公司的管理不力,其根源往往在于对当地人员的控制没有做好。管理过松,会造成当地人员的松散,工作效率低下;而管理过严,却又会限制住当地人员的经营积极性,丧失了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意义。一般来说,通过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文化熏陶”等软性渠道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经营人员的感情交流,利用他们的忠诚来实现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通过他们,中国企业可以把母公司的战略与政策更有效地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有利于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四、结论
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既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走出国门,谋求世界市场,正是这次经济危机给予我国中小企业的一次难得机会。因此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正是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 考 文 献]
[1]krugman p, fujita m,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9
[2] 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57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货危机,以及引发由此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如何克服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特别是应对后经济危机时展环境的变化,进而谋求自身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选择的必要性
首先,实施跨国经营策略是中小企业摆脱国内过度竞争,绕开非关税壁垒,扩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是竞争压力更大,竞争对象更加强大。为克服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必然会更加开放,将给予外国企业和商品以国民待遇,使得本来在市场竞争中就属于“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在失去政府保护后面临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二是国内市场被挤压。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会因为外国产品的进入更加严重,使中小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更加减少。
其次,实行跨国经营策略也可以使中小企业有效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一方面,在出口国当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减少运输等出口费用,同时能够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条件和消费者偏好;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自身经营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实施跨国经营策略也是企业取得合理生产规模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对消费品的品位和对产品质量期望值的增高,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研发费用迅速攀升,这就迫使企业走出国门,通过跨国经营保持创新产品的合理生产规模,使企业的研发投入获得良好回报。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会对区域内国家和企业有利而对区域外国家和企业不利。这些集团内国家之间彼此削减关税限制,降低了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成本,必然有利于增加相互的贸易机会,而对外筑起各种贸易壁垒,这在客观上就增加了非集团国家产品进入的困难。打破这种无形的束缚,向集团化市场渗透进入,实施跨国经营策略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形形的非关税壁垒,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峻地挑战,只有采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方式,才能“躲过”种种壁垒,打入保护壁垒后的集团国家市场,并以“当地企业”的身份来分享壁垒后的自由贸易的利益。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跨国经营可以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摆脱单纯的地域界限,成长为面向整个世界的国际型企业。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信用较低、风险较大,以及由于金融机构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日益突出的融资困难问题。融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获得充足的贷款,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国际化经营步伐严重受阻。
其次,缺乏国际经营经验,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远比在国内经营复杂的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上个世纪后期以前几乎没有跨国经营实践,国际经营经验几乎为零。中小企业由此而引发的问题较多。例如,由于缺少国际投资经验,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前做出的投资决策很可能是错误的或因准备不足而使国际化进程受阻。国际经验的缺乏还导致中小企业不了解国际商务中的必要手段,如减少缴纳税款、跨国转移资产和专有技术资本化等,而上述手段的采用本可使它们处于一种更有利的态势。
另外,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管理偏向: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海外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严重束缚了海外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另一种是国内母公司对海外企业放任自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母公司的支持而困难重重,不利于海外企业发展。
三、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土化策略
“所谓本土化策略”就是指企业在海外经营时,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规划运营海外企业的人员、组织管理、资本、产品、技术等各个层面,使之适应本土的社会、文化、法律、宗教、政策等惯例,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融入到本土的社会中去。
(一)产品本土化
产品本土化的宗旨是当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由于各国社会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产品本土化首先要针对当地消费特征进行前沿追踪调研,然后生产和销售符合顾客具体需求的产品。
(二)文化本土化
文化是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文化差异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有着深刻地影响。因此,跨国企业的成功运行必须要妥善处理文化本土化问题。文化本土化就是要入乡随俗,并适当地融合于当地的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与当地消费者情感上的沟通,取得认可,而且还可以培养并保持竞争优势,经受得起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的考验。
(三)管理和人才的本土化
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海外经营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熟悉东道国法律、精通业务、懂当地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境外企业雇佣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国内公司的外派人员,这些人员在国内一般都属于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比较熟悉国内市场。然而一到国外,市场环境变了,加之语言、文化的差异,单靠外派人员根本无法打入当地市场,因此只能从事过去在国内的老业务,在华人圈里转,企业经营做不到国外主流社会中去。而实现人力资源“本土化”,直接聘用当地管理人员,一方面获得人才的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这些人熟悉经营环境、了解市场需求,善于与本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打交道,这将有助于我国海外事业的快速开展。
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关键环节是管理本土化。目前我国很多跨国企业对国外子公司的管理不力,其根源往往在于对当地人员的控制没有做好。管理过松,会造成当地人员的松散,工作效率低下;而管理过严,却又会限制住当地人员的经营积极性,丧失了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意义。一般来说,通过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文化熏陶”等软性渠道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经营人员的感情交流,利用他们的忠诚来实现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通过他们,中国企业可以把母公司的战略与政策更有效地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有利于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四、结论
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既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走出国门,谋求世界市场,正是这次经济危机给予我国中小企业的一次难得机会。因此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正是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 考 文 献]
[1]Krugman P, Fujita M,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9
[2] 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1957
[3]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回归: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视角[J].经济评论,2009(2)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特点
第一,财务战略管理以实现长期利润、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传统财务管理以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到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管理之中。财务战略管理则更具有战略视野,关注企业的未来、长远、整体的发展,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它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长期获利,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第二,财务战略管理以企业的外部相关情况为管理重心。传统财务管理以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一般限于财务主体内部。财务战略管理则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包括金融、资本市场动态变化、价格、公共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及发展趋势等情况。
第三,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经济信息。财务战略管理提供的信息不仅包括传统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还包括竞争对手的价格、成本等,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销售和服务网络等非财务信息。
新形势下,企业跨国经营需要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原因除了财务战略管理的比较优势外,还在于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财务战略隶属于企业战略,并在企业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现代企业本质上是资本企业,资本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财务战略自然构成企业战略的关键。迄今一些西方国家已将财务战略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构建企业核心能力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能否成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战略期间,是否具有与其协调一致的财务战略管理的匹配。
二、跨国经营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战略目标
跨国经营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是其系列战略举措的前提和基础。即指企业按照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理财手段及财务资源,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投资决策,灵活调配资金,合理储备现金,减少总体税负,规避汇率风险,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最佳利润,确保企业管理者目标与投资者目标最佳平衡,以及企业整体价值长期化、最大化。
(二)战略观念
1.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在新形势下,传统的你死我活式的竞争已为合作式竞争所逐步取代。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同时,也要处理和协调好企业与其他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利益达到最佳平衡,以求双赢或多赢。
2.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投资者建立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所反映的不仅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更是企业未来的、长期的、潜在的获利能力。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战略管理和思想,其优点主要在于:一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二是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三是有利于克服传统财务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3.与企业战略相一致。按照著名企业战略理论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企业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的目标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在标新立异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力求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一个能创造和保持经营歧异性的企业,如果其产品价格溢价超过了它为产品的独特性而附加的额外成本,它就成为其产业中盈利高于平均水平的佼佼者。目标集聚战略着眼于在产业中一个狭小空间内做出选择,通常是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它细分市场服务。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主战略与子战略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理应与企业战略三种基本形式相一致,并为之服务。
4.国际理财观。企业欲跨国经营,须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在财务战略管理观念上应强化国际理财观念。要把这种观念贯穿于国际筹资、投资、收益、税收规避、利益分配、外汇风险、转让、并购方略等一系列国际财务活动中去。
5.持续创新观念。著名企业理财战略家、迪斯尼公司行政副总裁加里威尔逊提出:财务主管可以使资产增值,恰如所有伟大的营销和经营人员一样。他认为,其最重要的职能是将公司的总战略概念化并将其贯彻实施到财务目标中。他还认为.一个财务主管首先而且最重要的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业务主管人员。这意味着财务主管应该协助制作能够完成企业发展目标并以资本为回报的战略计划。这需要财务主管的不断创新思想和创新举措。
三、影响跨国经营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汇率变动和税率差异
跨国经营业务必然涉及国际间的收支和结算,货币间的汇率变化不仅会影响跨国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也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筹资、利润分配以及经营结构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制定。跨国公司的税赋取决于它所从事业务所在国的税收特征,而重要的税收特征在于公司所得税、预提税、税收协定和税收抵免等。跨国公司在从事跨国经营时,把资本投向不同的国家,就会涉及到多个国家的税法,为了合理地做出财务战略决策,财务人员必须科学地进行税收管理。
(二)利率水平和收益率差异
利率是计算借贷资金报酬的依据,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借款者的成本和贷出者的收益。利率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母公司的战略决策。如:考虑到利率即为跨国公司债务成本的基础,各子公司的资本结构会有所差异。
(三)资本结构的成本不同
选择和寻求跨国公司合理的资本结构,即长期债务资本对权益资本的比例构成,是跨国公司安排筹融资的重要内容。其原则是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使公司整体资本结构最佳;其目的是保证跨国公司的资本成本最小,从而使跨国公司价值最大。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风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日益成为跨国投资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以知识型投资为核心风险的管理将成为未来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主导。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是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大风险。另外,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面临风险地区更为扩散化的风险。
四、跨国经营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总部中心策略
跨国总部应该成为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发挥资金筹措中心、投资决策中心、现金储备中心、价格转移中心、合理避税中心和风险控制中心的职能,并汇总编制全面的财务报表。跨国总部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也能使其内部各子公司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二)低成本竞争
指设法使成本比竞争对手低,保持低成本的优势地位,产品以廉取胜的策略。实现低成本方略的途径主要是利用产量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实施低成本策略时,除了考虑价格竞争因素的积极作用时,还应重视非价格竞争因素。
(三)经营多角化
跨国经营与财务管理,空间极为广阔,市场需求多样,但竞争异常激烈。为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服务和竞争机能,并减少因单一业种经营所带来的风险,跨国公司须不断地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事业,即需要开展多角化经营,并促进业种间的交叉与渗透。
(四)目标集聚策略
虽然经营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但是也有分散公司资源的缺点。目标集聚策略是围绕某一特定的市场提品和服务。由于它往往提供更好更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较好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低成本;或者在通过目标集聚策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建立经营多角化策略,核心竞争力作为新业务发动机的功能得以发挥;或者二者兼得。
(五)优化筹资
筹措必要的资金是投资战略实施的前提。筹资策略应根据内外财务管理环境的状况和走势,对资金筹措的目标、结构、渠道和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并力求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益。此外,还可利用背对背贷款、平行贷款、货币兑换及贷款兑换等手段灵活调配资金。
(六)科学投资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国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跨国公司进驻我国并且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洋品牌早已为我国民众所周知。例如,大众、福特、雪佛兰等汽车品牌,索尼、三星、LG等电视品牌,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品牌。他们成功的法宝就是实行本土化的经营战略。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在人员、资金、原材料、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和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企业大规模跨国经营的条件已经具备
1.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从上世纪开始,随着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和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逐渐形成,中国加入WTO后,这种经济全球化的体系更加完整,也更充满活力,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少企业也尝试着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收购、兼并或投资经营,如中石化、中石油、联想、海尔、中兴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了跨国经营,虽然困难重重,挫折不断,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收获,在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国际化经营的宝贵经验。
3.国际经济危机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良机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进而发展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到目前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在经济危机中,不少国家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或濒临破产,这正是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兼并和投资的最佳机会。
4.中国品牌深受国际社会的欢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商品也大规模出口到国外,如电视、冰箱、玩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都深受国外民众的喜爱,影响也越来越大,形成了“中国制造”的品牌效应。这种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不仅使我国的产品在国外具有亲和力,对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也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5.我国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实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飞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兼并、重组或整合,形成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有的企业如中石化、联想、海尔等已经发展成为了大型的跨国公司。不但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批的非国有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其综合实力也已经相当雄厚,完全有能力进行国际化经营。
二、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本土化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主要是产品或资源的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等,凭借价格优势将我国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种贸易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产品价格低、运输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利润率低,其经营活动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风险较大。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就必须借鉴外国公司在我国实行本土化战略的经验,在加入国际经济大俱乐部的同时,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相融合,走本土化发展战略,使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扩大影响力和发言权,最终占有主导地位。
(一)要实现资源利用本土化
跨国经营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本土化,这样既节约了本国资源,又省去了跨国运输和关税,使产品能够直接投放市场,加快了营销的节奏。作为当地国的注册企业,我们还可以享受东道国的税收、融资、土地使用等相关的优惠政策,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竞争力。另外,从全球原材料产地保护和人们对原材料质量的认可度来看,本土化的原材料和本土化生产,更易于被当地人所接受。如在食品领域,近年来,一些国家不管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还是质量安全问题等方面的借口,加强了对我国产品的质量监测力度,进口条件更加苛刻,标准更加严格,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产品生产和资源利用本土化的重要性。
(二)要实现产品特色本土化
要想使产品迅速打开国外市场,就要使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地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只有投其所好,使产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不同的需求,才可能在东道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实地分析了日本和美国对汽车的不同要求,然后分别设计出不同特点的汽车,从而在两国都有较好的销售业绩。如海尔在美国根据当地人的需求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学生用小冰箱、老年用冷柜等本土化特色产品,收到显著成效。
(三)要实现销售渠道本土化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只有通过销售,才能使产品转化为商品并产生利润,这条途径就是销售渠道。对于一个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司来说,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通过或合作等方式利用当地的销售渠道,因为本土化的销售渠道往往更易于被当地人所接受。我们还要全面的调查研究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从而采取与之相适合的促销手段,开展多样性的促销活动。
(四)要实现品牌本土化
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第二生命。在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差异较大的异国他乡,人们对外来的产品会不会认同,对外来的企业有没有信心,愿不愿意成为中国企业忠实的消费者,这些都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要针对当地东道国的文化特性和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推出适应当地的产品品牌,这样可以增大消费者对公司品牌和产品的认同感,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比如汽车领域中的“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知名品牌,都是外国品牌中国化的结果,这对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是一个启示。
(五)要实现管理及人力资源本土化
要经营好一个跨国公司,仅仅依靠人性化的产品、相对优势的价格等因素是不够的。跨国公司实现本土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本土化。例如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经营,其管理人员从低层到高层都是中国人。在国外,本土人才对当地的生产经营环境、消费者需求比较熟悉,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风土人情比较了解,在与当地政府、媒体及相关经营管理机构联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企业只需建立专门机构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当地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方面能够得到传承和提升,促进海外子公司和国内企业的协调发展。
(六)要实现研发本土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请进来”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合作形式,我们更多的是引来了外资在中国建设生产基地,但是没有外资企业把研发基地设在中国。直到现在,也很少有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他们来中国投资,只是想利用我国的资源和优惠政策,但不会把先进的技术转让给我们。现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把研发机构建在当地,吸引国外的高端研发人才,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提高我们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和能力。这应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目的之所在。想想我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用品,小到已经普及的手机、照相机、电脑,大到医疗设备、汽车发动机等,我们的核心技术能占到几成?正因为我们有差距,所以我们才应该有压力、有动力,在跨国经营中,通过实施研发本土化,学习、掌握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加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导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企业不断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从而使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或更高的投资回报。本文将从当前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问题和障碍出发探讨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二、影响当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
民营企业经济管理者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短期行为严重,无长远眼光,具体表现为重产量轻质量,认为数量是第一位的,有数量就有效益,而忽视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其次表现为重生产轻技术和管理,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常常愿意投资一些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而不愿意也不舍得将资金用于短时期内不可能见效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设备改造上,致使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的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
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和一整套机制,包括人才获取机制、人才成长环境、激励机制、内部民主和沟通渠道畅通。创新离不开人才,但民营企业往往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开发、管理运作等方面的人员。同时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管理的不善,技术型员工流动性很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管理和创新机制。此外,民营企业对科技开发与创新投入较少,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这势必严重影响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活动。
(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尚需加强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申请和维护专利都要收费,专利保护成本较高,同时由于企业保护专利维权费用太高,再加上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还处于劣势,我国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比较缺乏专利战略,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淡薄。然而,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国外跨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更需要知识产权的支撑,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否则,很容易陷入国外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陷阱。
(四)民营企业的文化凝聚力不强
企业的文化凝聚力是其成员对于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当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被成员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成员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积极参与企业事务,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民营企业普遍不重视科学管理,特别是企业文化的管理,比较重视职工的物质需要,而普遍忽视职工的精神和社会需要,加之职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导致民营企业职工的稳定性差,企业的凝聚力相对较薄弱。
当前,国际范围内各大跨国公司的竞争都在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展开,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务必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其核心是培育别人所没有或力所不及的能力,这是提高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型的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因此,笔者认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R&D能力、核心营销能力、核心组织管理能力、规模扩张能力和企业文化凝聚力等六个构成要素的培育与优化。战略管理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利润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能力。R&D能力是企业不断的积累、整合和完善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获取企业核心竞争技术的能力。核心营销能力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发展全球性的销售网络的市场竞争力。核心组织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适应自身需要的、并能反映企业个性的、独特的、科学的、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能力。规模扩张能力是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组建行业集团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规模优势的能力。文化凝聚力是企业以独特的文化品牌来团结职工队伍奋进向上的能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型如图所示。
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战略选择
基于上述核心竞争力模型的构建,民营企业只要在战略管理能力、R&D能力、核心营销能力、核心组织管理能力、规模扩张能力和企业文化凝聚力等方面进行培育就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组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一)坚持进行制度创新,激发民营企业的竞争活力
制度创新是企业整个创新活动体系的基础。它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革、体制转换机制,激发企业自身提高竞争力的内动力。例如,作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之一的正泰集团,为逐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坚持进行制度创新方面抓住了三个基本点: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过工厂制、公司制、集团制、控制集团制四个阶段的发展,建立起易于公司管理的体制和以集团公司为投资中心、以专业公司为利润中心、以生产公司为成本中心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二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三会四权制衡机制,以适应规模扩大化、资产社会化、股权分散化、专业知识化。三是健全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完善经理层的激励制约机制,把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制度,尝试股份期权制度,将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经营机制更加规范、更具活力。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民营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经济时代,谁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拥有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越多,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可以抢占市场先机,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掌握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才能促进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才能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品牌形象,从而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份额,构筑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完善营销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实力
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常见方式的是低价销售,但这种最为简单原始的营销策略很难构筑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反倾销日益严重的今天还容易遭受别国的反倾销。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谋求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只有将企业生产的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的送到消费者手中,企业才可能在维持既有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如我国海尔集团在近年来跨国经营的成功就得益于其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
(四)塑造文化创新,打造民营企业竞争优势
一、引言
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是从国际投资开始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史中,国际贸易的历史远比国际投资悠久,国际贸易的理论也比国际投资的理论成熟得多。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被称为“赫—俄—萨模式”(H-O-S Model)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比较公认的权威学说,而在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西方学者通常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现象,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各自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国际投资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二、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海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内部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联系。这其中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海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主要原因。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产权、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的改革远未到位。
首先,按常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理应保值和增值,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甚至连保值也未能做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主要有: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个人的名义在当地注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确,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隐患。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存在于国内母公司,一些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也沿袭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根本改变,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的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业务发展漠不关心,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海外企业缺乏国内母公司的相关支持而孤军奋战,海外业务的拓展活动显得后劲不足。同时国内母公司的这种态度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境外企业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甚至导致管理者设租、寻租与企业资产的海外流失。
(二)政企不分与所有者主体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关键问题就是政企不分与所有者缺位。应该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关系,这在产权制度上是相对明晰的。简单来讲就是,机构作为所有者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管理国有资产的是机构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这些人在事实上的责、权、利等方面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并无百分之百的利害关系。这样来看实际上无论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充其量也只能还是国有资产的一个人而己,而相应的委托人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方面仍然处于缺位的状况之中。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
(二)把软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突破口
把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是是因为:
第一,投资少,风险小。硬技术创新需要的投资较大,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而软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本体的延伸部分的创新,投资较少,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软技术创新从构思开发到具体实现都是以企业内部为主,只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三)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资源的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国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力度。科技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活动,没有较大投入,很难进行创新。其次,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最后,大力培养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开发是一个由知识技能的积累到创造性地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靠承载知识技能的各种人才来完成的。国有企业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科技开发人才,一方面要值得投资自己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有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四、结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一前,应强化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素质,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克服自身劣势,认真地做好知识准备和相应的人才准备,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国际惯例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法律政策等。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实力来决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投资方向。通盘考虑项目的条件和直接、间接效益,减少盲目行动,规避和减少风险。
参考文献:
[1] 于颖.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的成因[J].商场现代化,2007.
[2]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一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中国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差距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5.
如何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绿色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巨大市场,使我国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我国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巨大契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 574亿元。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 -15%的速度递增。目前,全球已出现一个由环保技术和服务业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并是世界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后的四大市场之一。做好跨国绿色营销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企业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之类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绿色营销在跨国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绿色营销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社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对重要生态资源的过快掠夺等。在生态间题日益紧迫的今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条件下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已经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绿色营销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无疑已成为现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营销符合绿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世人关注,绿色消费群体正在兴起。1998年世界环保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67%的荷兰人和80%的德国人表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倾向。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2000年的一项专项调查也显示:53. 8%的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 9%的人表示购买过绿色食品、绿色建材或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我国应该认清这一巨大的发展契机,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绿色营销有利于绕过绿色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正在替代关税与配额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绿色壁垒。其内容有国际环保公约、国际环保法规标准、自愿性措施、加工生产方法标准和环保成本内在化等。在全球4 917种产品中,受绿色壁垒影响的3 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 320亿美元,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 790亿美元。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
(四)绿色营销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公民形象
绿色营销使企业将自身的利益目标融人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中,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仅获取了利润,而且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在社会各界中获得良好声誉,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因而,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既符合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符合东道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兼顾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当地环境。其结果理所当然是跨国企业赢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
二、跨国经营中的绿色营销战略
(一)建立并完善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以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以发展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利用绿色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励力、导向力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而言,跨国经营企业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建立并完善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二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从招聘员工开始就应招聘对企业的绿色文化内核认同的人,并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奖金、晋升条件挂钩等措施,加强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提高员工实施绿色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这些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
(二)制定高效的绿色营销组合战略
1.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跨国企业经营者通过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捕捉绿色资源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消费信息、价格信息等,分析出国际绿色市场的变化动向,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为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2.绿色价格的制定。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应将生产开发绿色产品过程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价格上反映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绿色产品价格应略高于一般同类产品的价格。如芬兰政府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上扬30%;日本绿色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高20%以上。
3.绿色促销。企业应利用促销宣传,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可以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淡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通过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公共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4.绿色营销渠道的选择。企业应根据绿色产品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分销渠道,精心挑选有信誉、有良好公众形象、对绿色产品达成共识的商、批发商、零售商,提高销售渠道覆盖面。
5.绿色营销服务。企业应将绿色营销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尤其是售后服务。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也要节约能源和资源,鼓励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
(三)作好绿色企业形象宣传和公关
关键词:跨国经营;绿色贸易;绿色营销
如何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绿色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巨大市场,使我国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我国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巨大契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 574亿元。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 -15%的速度递增。目前,全球已出现一个由环保技术和服务业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并是世界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后的四大市场之一。做好跨国绿色营销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企业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之类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绿色营销在跨国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绿色营销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社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对重要生态资源的过快掠夺等。在生态间题日益紧迫的今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条件下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已经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绿色营销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无疑已成为现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营销符合绿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世人关注,绿色消费群体正在兴起。1998年世界环保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67%的荷兰人和80%的德国人表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倾向。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2000年的一项专项调查也显示:53. 8%的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 9%的人表示购买过绿色食品、绿色建材或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我国应该认清这一巨大的发展契机,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绿色营销有利于绕过绿色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正在替代关税与配额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绿色壁垒。其内容有国际环保公约、国际环保法规标准、自愿性措施、加工生产方法标准和环保成本内在化等。在全球4 917种产品中,受绿色壁垒影响的3 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 320亿美元,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 790亿美元。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
(四)绿色营销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公民形象
绿色营销使企业将自身的利益目标融人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中,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仅获取了利润,而且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在社会各界中获得良好声誉,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因而,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既符合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符合东道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兼顾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当地环境。其结果理所当然是跨国企业赢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
二、跨国经营中的绿色营销战略
(一)建立并完善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以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以发展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利用绿色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励力、导向力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而言,跨国经营企业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建立并完善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二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从招聘员工开始就应招聘对企业的绿色文化内核认同的人,并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奖金、晋升条件挂钩等措施,加强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提高员工实施绿色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这些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
(二)制定高效的绿色营销组合战略
1.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跨国企业经营者通过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捕捉绿色资源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消费信息、价格信息等,分析出国际绿色市场的变化动向,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为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2.绿色价格的制定。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应将生产开发绿色产品过程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价格上反映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绿色产品价格应略高于一般同类产品的价格。如芬兰政府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上扬30%;日本绿色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高20%以上。
3.绿色促销。企业应利用促销宣传,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可以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淡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通过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公共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4.绿色营销渠道的选择。企业应根据绿色产品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分销渠道,精心挑选有信誉、有良好公众形象、对绿色产品达成共识的商、批发商、零售商,提高销售渠道覆盖面。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般而言,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结构,进行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发展到5650万家,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进出口贸易和简单加工领域,以贸易型企业为主。贸易型企业占我国原始对外投资总额的61.3%,工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资源开发等各类非贸易型企业占我国原始对外投资总额的38.7%。截至2011年底,中国境外企业已超过1.8万家,员工人数逾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与往年相比,总体来讲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势头良好,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在后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表现出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劳动密集度高、两级分化突出、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等特点,遭遇了“三荒两高”,即人荒、钱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费等困难,导致其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形象较弱、资金缺乏等不少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问题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产成本、价格、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等层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国际化战略、人才、资金等方面明显存在劣势。
1.国际化战略问题
随着中小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并重视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加快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发展规划。
从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的跨国经营情况分析,由于受到规模、技术、管理、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化进程中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意识和科学、合理、长远的战略规划,缺乏国际市场营销观念。与大型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认识不足,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方面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模式。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忽视走国际化经营路线,单纯依赖国内市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2.国际化人才问题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较为薄弱,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人力资本是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由于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很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因此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瓶颈,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打折扣,加之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防风险能力较差。
3.资金问题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又一道难题。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也较弱,知名度不高,信用度较低,一般在对外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而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后续资金不足,很容易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跨国经营活动中断。同时,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在跨国经营决策时往往注重短期效益,通常只投资资金周转快的项目,缺乏长远的眼光,很难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长期规划,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1.正确制定跨国经营战略
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一般有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国际市场范围内进行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方向为契机,找准战略定位,明确战略目标,创新战略管理机制,建立战略评价和控制体系,规范国际化经营行为,形成领先的战略发展模式,为企业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创造先决条件。
2.引进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是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初,应树立全球人才引进理念,通过政府部门推荐或人力市场渠道从国内或目标市场所在地引进熟悉国际金融政策、当地政治法律经济的人才,以高薪和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吸纳跨国经营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外派内部员工到国外培训或聘请国外专家进行内训,着力培养企业的管理和业务骨干,为企业跨国经营组建智力团队。
3.完善跨国经营融资政策
国家和政府必须增大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倾斜度,设立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贸易的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民间资金向中小企业适度投资,并建立专门的跨国经营保险机构,对积极向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完善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相关的融资法规,支持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缺少资金时可向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加快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与多形式的融资渠道,以促进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董龙.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选择[J].魅力中国,2011(20):54.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给市场竞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我国企业不仅要承受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在人家的土地上与外国公司竞争。企业要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在竞争中势必会处于劣势,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当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外投资的规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不相称。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而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可见,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0.15﹪。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这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罕见。
2.海外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但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1990年~2000年度,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以渔业为例,自从1983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尼日利亚、印尼、阿根廷、美国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进行渔业开发,已运回国内数十万吨鱼货,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17%;中信公司在非洲、拉美、西太平洋等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已取得很大的成效,运回大量的木材。冶炼行业,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这20年时间内运回2亿吨高质量矿砂。这说明中国产业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扩展层次在不断提升。有的产业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竞争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科技园业,建立国际营销的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各种形式
3.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从投资总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仅指美、加、墨三国)、大洋洲、亚洲(东南亚、西亚)等地区,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从对外投资国别上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的少数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累计投资量占中国工业对外投资量的9%,形成了三大核心区:港澳地区、美加地区、澳新地区。中国企业在这三大核心区的投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比重28.61%、36.01%和17%。
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
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异地化经营,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可见,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跨国经营战略:渐进性和创新性。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主要特征,一是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二是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母国为基地,逐步走向世界,最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从大多数跨国公司走向世界的过程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绝大多数企业在成为跨国公司之前,对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都采用了“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战略。一是解决后发劣势的困扰。“走出国门后才真的发现,很多对手远远比海尔强大得多。”张瑞敏形容这种差距,就相当于对方都是博士、硕士,而自己才中学毕业。一个新面孔在国外也根本无人搭理。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整体考虑。应该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大后再尝试走出去,这可能也是转化后发劣势的问题,要做到“无利不为、无内不外”。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是跨国公司不断适宜环境变化的结果,他相继经历了由多国国内到简单一体化,再到复合一体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即多元化发展。跨国公司首先实行的是多国国内经营战略,即针对不同市场在当地组织生产和销售。以后,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日益倾向于利用外部资源服务于自身的价值增值。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为适应国际化战略,可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即使渐进也好,创新也罢,面对我国目前的状况,“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选择”也可借鉴:一是海尔模式,通过到当地设厂,冲破贸易壁垒,然后在当地树立品牌的形象;二就是TCL的模式,收购知名品牌的形式;三就是联想模式,奥运其实是中国可以利用的很大的机会,日本的精工爱普生,韩国的三星都是通过奥运会打造了自己的国际品牌;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做大以后借船出海。小灵通在国内做的非常成功以后,开始拓展海外的市场。2.国际投资战略与跨国兼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