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07-14 09:4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校的管理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的管理机制

篇1

1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危机管理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危机管理就是指那些发生于校内外的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突发性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产生根源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前者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传染病等,后者如校园暴力事件、食物中毒、学生跳楼、对学生的性骚扰或侵害,绑架,不安全建筑和设施的伤害等等。学校危机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学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管理者当机立断,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必须快速。(2)学校危机事件危及管理者或者学校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事态的发展和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失误,从而使学校危机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进一步扩大。(3)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还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学校危机一旦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因此一旦做出决策就要迅速地布置下去,而且没有太多时间去验证其正确与否,因此说它是不可逆的。

2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2.1稳定学校发展

学校危机带来的危害会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把这些危害降到最低,经过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处理,一个学校能迅速地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并且快速的回到学校的正常生活中,一方面对学校起到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2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校危机事件的危害多种多样,如果处理不及时,危机就容易扩散出去,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而另一方面正是为了寻找危机发生的源头,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国家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和完善专门的法律体系。

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缺失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在现实中,虽然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但往往因其科学性不高,以致校园管理者在面对危机爆发时,往往手足无措。面对迎面而来的学校危机,管理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危机管理水平,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也是近年来学校危机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

3.2学校危机管理中危机教育机制的缺失

由于教师学生对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认识的不足甚至对学校危机的轻视,以致在面对危机时显得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3.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对于学校危机管理,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和保障。面对学校危机事件时我们只能从《宪法》《教育法》《刑法》等一般法律中找到一些通用的规定用来应对学校危机,这就有可能导致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随意性。

3.4学校危机管理机制中恢复评价机制的缺陷

一些校园管理者认为学校危机中快速应对及时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忽略了危机过后的心理恢复等善后工作。学校危机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校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更会对危机中受害者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我国现有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比如在我国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摆设,一些心理教师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的。很多人在危机过后没有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刻意回避自己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校恢复评价机制的构建。

4完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

4.1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

一套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有利于学校快速有效的收集危机信息,加快应对的速度,减少应对危机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要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危机预警小组。其次,树立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危机意识。管理者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4.2建立和完善学校危机应对机制

建立一套良好的危机应对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提升管理者能力。管理者应该首先熟悉专业知识,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模拟演练,不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2)提高组织反应速度。危机应对的首要原则就是“迅速反应,有效应对”,在危机发生的瞬间,要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的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危机发生地点,缩短危机发生与采取措施的时间差。(3)合理分工。避免组织结构臃肿和功能重叠,避免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4)建立有效快速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的作用。不仅要保证在平时信息的快速流通共享,更要保证危机发生时,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4.3完善法律体系

有了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才能调动校园管理者对机制构建的积极性,一旦有任何学校危机发生,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应对和善后处理,真正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4健全学校危机恢复机制

学校危机恢复机制的构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善后处理机制。危机过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受害者进行安抚,但对受害者的安抚不能仅限于在身体财产,还要重视受害者的心理恢复。第二、恢复重建机制。管理者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一步步取消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并且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危机中造成损害的各种资源进行恢复,让学校回归正常的生活。第三、形象重塑机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危机,都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危机过后应该迅速作出应对,首先对造成的损害,学校要尽量弥补。其次校方应该在危机过后吸取教训,改变策略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媒体发出声明,充分表明自己的诚意,重塑自己的形象。

参考文献:

篇2

学生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相当于我们高中的教务处和学生处的职责,主要负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辅导工作,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课程方案的确定,指导并帮助学生申请大学。

另外,由于体育在美国特别受重视,因此学校一般都设置体育部,与学生指导中心并列。

二、学生个性化课程方案的确定

根据所在州的基本课程要求、自身生涯规划、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爱好及需要在高中获得的不同的证书(与大学申请有关系)等方面情况,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美国高中的必修课程与我国的必修课程有一定的区别,美国高中课程的必修分为必修学习领域和必修课程。每一个州都规定了学生在高中四年各个学习领域须获得的最低学分,同时在每一个学习领域规定了必修课程。如,印第安纳州的高中,科学领域至少要获得六个学分,其中的生物学科,每个九年级的学生必须要修习一年,获得两个学分,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每年,学校都会将一份本学年开设课程的目录(包括课程内容简介与开课教师介绍)和一张课程选修计划表一同印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进行,五月之前结束。在学生指导中心,由专职辅导人员指导学生怎样选择课程。一般一位辅导教师指导200~500名学生。学生完成一年的课程选修后,将选修计划表交给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将学生选修的课程输入电脑,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会与学生沟通后,做适当的调整。这样,一张学生的个性课程表就生成了。

而高一新生的课程选择在他们八年级(初中)时就已开始了。学校一般会给学生一张四年课程选修计划(见表1)和九年级课程选修计划表(见表2),由高中学校的辅导教师到初中学校对即将入学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课程选修指导,有些学校还请学生家长与辅导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在美国的高中,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只有在教学区内有一个自己的储物柜。学生上午到校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均在一个封闭的教学区域内,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到指定的教室上课。下午放学后学生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学校参加社团及体育活动。美国的高中十分重视体育比赛,各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一般安排在放学后或周六。

美国公立高中大多是没有寄宿生的,学生大多乘校车上学和放学,也有一部分是家长接送。从上午上学到下午放学,学生一直在学校。以北中心高中为例,该校作息时间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日常情况,一种是有年级辅导时间时,还有一种是特殊天气情况(见表3)。每节课的课间间隔为七分钟。

教师一天最多上六节课,在学生放学后一般还要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类似于我们的学科组或备课组活动。学校也会安排一些大学的教授为教师辅导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的教学。

因为美国大多数高中的课程表是一个学期一编排,甚至是一学年一编排,所以教学的日常组织比较简单,相对复杂的是课外活动的编排。每个学校都会对本校一年的各类体育艺术活动与比赛作出详细的安排,并印发给学生。同时,学校会将一学年详细的教学活动告知学生,类似于我们的行事历,但比我们的行事历更详尽,对每一天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大事均一一列出。可以看出,在美国,学校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比较强,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

四、教学活动场地的配置

教学场地一般是两层盒子楼,很少有三四层的建筑,建筑物的外观没有什么特色,很简单,类似于我们的标准厂房。教学场地根据课程类别分成若干个区域,如北中心高中就分成了语言学习中心、数学学习区、科学学习区、历史及政府学习区、艺术学习区、图书信息中心、行政管理等很多的区域。

美国高中的教室可以分为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语言类、数学、历史等课程大多使用普通教室,科学、艺术等多数是专用教室。一个教师一个学期固定使用一间教室,一般不再安排教师办公室,也有教室不够,两位教师共用一间教室的情况,这时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教师办公室。

在美国,艺术、体育教学设施设备非常先进且数量很多,如艺术教学设施就有可以容纳两三千名学生的大型演出厅、交响乐团排练厅、声乐排练厅、各种艺术课程教室等;体育设施更是惊人,北中心高中的室内篮球场就有三个,还有室外运动场、32片网球场、美式足球场、标准游泳馆、健身中心等。

五、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课堂教学给人的总体印象,一是课堂气氛比较宽松,学生的坐姿很随意;二是课堂容量一般很小,除艺术体育教学外,一般每个班级有20多个学生;三是多数课程的难度与我们同年级比较有差距;四是大多数学生学习不刻苦,学生对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但是,我们也发现了美国高中课程教学独特之处:

第一,课程的选修性很强。在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毕业要求的框架内,学生对课程有较大的选择权,多数美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教学比较民主,学生思想活跃。学生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师更多时候采用讨论法教学,即围绕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实行差异化教学。“想学的学得多一点,能学的学得深一点”是我们的普通感觉。在美国,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学习领域或课程上的学习程度比较基础,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但也有少数学习十分刻苦的学生,选修的课程难度较大。

第四,重视艺术课程的教学。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比较认真,这与国内对艺术课程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第五,美国的高别是一些学术高中非常注重任务学习,即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来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学术态度、学术方法的培养。

篇3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大目标是实现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们更好地赢得尊严。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如何使人们有业、乐业、赢得尊严,是新时期赋予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职业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市场性”这两大根本特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学校的转变,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 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管理创新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一所学校来说,它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管理创新,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教育问题,推动职业教育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呼吁经济界“参与”而不仅仅是支持,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价值。

(二) 强化质量意识,为政府、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善最终也依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而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三) 强化市场意识,精心打造学校品牌

职业学校的发展应依托市场,教育教学改革应瞄准市场,学校管理应适应市场,校长和教师的眼中应有市场,包括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有关的教育资源市场,主动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广泛地开辟和占领市场。

二、 经营的内涵与特点

“经营”,就是筹划并管理,即为一定目的而设法使机构或组织运转。经营,对于经济界和企业人士来说,往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经营学校则应根据职业学校的社会功能和贴近市场与企业的特点,从经营的经济性、文化性、市场性、风险性上去认识和理解。

第一,经营的经济性。经营,从经济的角度去思考,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资源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制定职业教育的远景目标和方针等,解决其发展方向和战略。

第二,经营的文化性。经营,从文化的思考去理解,就是要苦心筹划,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要分析和提炼出自身的品牌和质量特点,去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从而去追逐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

第三,经营的市场性。经营,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认识,“经营”大于“管理”,经营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盈亏的问题。

第四,经营的风险性。经营,就是要有风险意识,时刻准备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改革。职业学校具有面向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只有树立起风险意识,才能从容面对风险,并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 职业学校的经营

职业教育经营是一种充分考虑与经济产业结构接轨,考虑其对人力资源新趋势、新要求的经营,主要通过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资金开发等使用资源的方式,使职业教育与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并经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产品等的传播,创造出新价值。

(一) 外部环境的经营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与经济运行、社会就业互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就需要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宏观政策变化、捕捉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动向、就业市场供求状况等;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一级同类教育实施者的联系,了解本教育类型将要承接的学生(学员)及毕业生的升学等去向学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确立经营战略,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社会需求,实现顺畅的“出口”,带动顺畅的“进口”。

(二) 发展战略的经营

职业教育应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前景为教育制定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努力形成合力,以推动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品牌建设和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赞誉,赢得更广泛的生源市场。 "

(三) 办学定位的经营

确定办学定位是职业教育经营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总体上说,办学定位包括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包含生源市场定位和学校特色定位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要了解本区域的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然后合理规划中高职院校比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持续发展、各类人才供求合理的发展态势。

(四) “生产关系”经营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是职业教育的消费者,供需双方构成了教育市场。教育质量的好坏应由投资者(政府、学生家长、企业行业)来判断。职业教育应能顺畅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合作。沟通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质量保证力量。以英国的职业教育为例,它有一个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除了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自评以外,国家就业与培训委员会每四年对各学校或机构进行评估,质量好的可以五年、六年评一次;而质量差的就要每年一次,评价者给被评者一个级别定性,并且凭此决定给予学校多少经费;企业业主也参与到对学校评价中来,他们通过将自己的职员安排到哪个学校或者机构去接受培训,来左右学校的生存状况;学生入学以后,在一定时间通过国家统一的网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完全不受学校影响。因此,学校很重视就业与培训委员会、业主和学生的评价,以此作为改善自身管理与经营质量的动力。

(五) 投入与产出经营

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应该懂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教育资源投入的最大利益。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说,为了给师生技能实践提供足够场所和工位,必须不断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紧缺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四、 职业学校经营者的素质要求

现代职业学校的校长应当成为经营者,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能够生存多久,首先决定于学校的校长能否胜任一个“经营者“的责任。

学校经营,就是经营自己的品牌、质量、教育理念。必须实现自己的学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具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追求。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素质:

一是敢挑战现状。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不行”,而是“还没有到时候”,这种等待和观望,是阻挡变革的最简易的借口和最安全的办法。要变革,就要敢打破现状,不给现状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二是创建文化。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勾画未来,根据自己相信的事去确立目标,并运用特色校园文化和坚定的理念去努力实现它。

篇4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学校管理;作用;奖励机制

一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能够运用适当的手段来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励手段正是学校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激励手段能够成功地激发各个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阳光,从而有利于达到优化学校管理的目的。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思维,然后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思维选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只有选取合理恰当的激励手段才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有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

(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者运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的素质在学习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激励机制能够很好地起到调节教师行为的作用,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钻研中由被动过渡到主动;同时,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态度由严厉转变为温和热情。此外,激励机制还能够锻炼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教师实行荣誉激励,教师就会为争得荣誉而不断地提高自己,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如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教师会随时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探索,并且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便达到自己的目标。例如,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析,根据教师的工作质量给予不同的奖励,那么教师就会重视每一次备课,重视每一次课堂内容的准备,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教师就会越来越努力。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渴望进步的心态的形成,也为教师的合理竞争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宽阔的平台。

(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都觉得工作轻松,上课毫不费力,只发挥三分之一左右的能力就足以保住自己的职位,因此也就丧失了督促自己进步的动力。而在激励机制下,教师很有可能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到极致。因此,激励机制的存在大大拉开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从这个现象看来,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地和这个学校激励机制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缺乏动力的环境下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也很难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而有着健全的激励机制的学校就不同了,教师时时刻刻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饱满,充满力量,充满斗志,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校园的凝聚力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教师既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又是学校的依靠对象。校长要想将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就要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活跃学校的思想氛围,必须让教师能够全面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为此,校长要对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认为教师只是学校的员工,不能只认为教师和学校是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更不能以教师的职位为筹码对教师进行打压。教师也是学校管理的一员,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高效管理。学校管理者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心理活动,和教师协商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确定激励机制所针对的对象,让教师充分地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加强对教师的感情激励,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团结一致,更有利于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

恰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在当今的学校大环境下,教师会发现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以往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只有团结一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改善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五)激励学生的进步

激励机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学校制定明确的奖励机制,能促进各个班级以及个人的不断进步。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的总体目标与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然后鼓动学生一起努力。在班里目标的规定中,要划分好每个人的职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班级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应该为班级的目标共同努力,从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目标。例如,为了赢得“进步最大奖”,学生不断地学习,认真背课文,仔细记文字,认真钻研每一道题,长此以往,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个学生都进步一点点,班级就会有跨越性的进步。所以说,激励机制有利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于班级更好地发展。

二、坚持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

发挥激励机制积极作用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平公正,尤其是奖励激励一定要在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下开展。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毫无疑虑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竞争中去,才能够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因此,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奖励激励顺利地开展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公正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个人能力是有差距的,这里所说的公平公正是相对于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而言的。

小学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针对所有教职工工作情况以及工作能力的考核系统,根据考核结果对每位教职工进行不同的奖励,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明白自己所付出的每一分辛苦以及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有回报的,都是有所收获的。最重要的是,每位教职工都能因此而感受到所在学校对自己的关怀,都能够感受到学校领导者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以及肯定,从而充满激情,将最饱满的精神面貌带入到工作中去。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共存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方面,因此无法分清这两者的主次程度,在学校管理中,对于这两者存在的争议也情有可原。有的教师认为当前学校关于物质方面的激励不够好,适时恰当地发放物质奖励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有的人认为情感方面的投资与重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更加重要,尤其是从事教师这样一个职业,需要有高尚的品质,需要胸襟宽广。因此,精神激励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十分重要,应该在激励机制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些片面,都只强调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一定要真正做到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将两者同等对待,不分主次、综合全面地运用这两种激励手段。学校的管理者可能更常用的激励方式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实施起来相对简单容易,不需要太多烦琐的规划。但是在重视物质激励的时候,也要认清精神激励的重要所在,因为精神激励能够让教师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者激发教师努力奋斗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看起来毫无联系,其实仔细探索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一些很重要的关系。物质是实施精神激励时的必要载体,而精神是物质激励中所需要贯彻的主要内容。总之,学校管理者应该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师的上进心,有效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施激励机制的注意事项

(一)激励时机的准确把握

简单地讲,激励时机就是指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为达到最好效果而选取激励机制的恰当时机。激励时机一共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前期激励、中期激励以及后期激励。小学学校的管理中最常用的是前期激励。前期激励的采用能够促使教师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制定m合不同老师的激励行为

在小学中,每个教师的性格特点因为年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小学的管理中针对教师的激励制度应该有所不同,要做到因人而异,即针对教师需求的多样性,确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例如,年长的教师更注重安全的保障,更看中学校对自己的肯定,那么学校就应该以此为突破,给予其荣誉、情感等方面的激励;对于年轻教师,更多地采取一些有关理想、目标的激励,鼓励他们的发展,增强他们奋斗的决心。

在小学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学校的管理者要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适当的制度以及手段来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制定恰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因为每个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和教师的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善校风,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确保小学教育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平均每年上升四五个百分点,于是,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倍受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青睐,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中职学校,迎来了其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中职学校,主要招收初等中学毕业生,培养其职业技术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批又一批初级和中级技工。但是,由于近些年初中教育水平的提高,中考难度的日益下降,再加上其他职业教育机构(如各类职业高中等)的大范围扩招,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觉悟较低,学习成绩差,经常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从而导致了中职学校内部纪律的混乱,严重地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以分类探讨为研究方法,通过对问题所产生现象的分类研究,对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及运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2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到位,打架斗殴现象频频出现

现在的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标准,忽视对其思想教育的重视,即使是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也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实际的教育效果,导致大家打架斗殴现象屡禁不止。

2.2 缺乏对青春期学生的正确引导,早恋问题屡禁不止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有着浓重的好奇心,叛逆心理十分严重,再加上学校管理不善,早恋问题开始广泛出现,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

2.3 校园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滥用手机现象频繁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得到广泛的普及,逐步进入中学乃至小学校园。而当前学校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手机滥用的情况,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和网游无法自拔。

2.4 课堂秩序混乱,缺乏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上课睡觉等情况经常发生

中职学校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不够,而且学校缺乏规范统一且有力度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空洞,没有效果,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上课睡觉等情况经常发生。

3 中职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及运用的必要性

3.1 中职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运用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需要

中职学校通过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以及一系列的运用,可以完善学生的教育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利于帮助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努力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3.2 中职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运用是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一个学校要想继续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就有必要完善学生教学管理,保证一个合理有效的秩序正常地运行。中职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运用,有利于完善内部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学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其它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改革树立了一个榜样,带动了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

4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与运用的具体对策

4.1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健全规章制度,努力防止打架斗殴现象的频频出现

经常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讲座,组织一些集体的为社会作贡献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对打架斗殴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学校的管理秩序。

4.2 对青春期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经常进行心理沟通,减少早恋问题的发生

经常进行心理讲座,对学生加以正常的引导,另外,要鼓励异性同学经常进行一些正常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降低其对异性的好奇心,从而减少早恋问题的发生。

4.3 健全相关管理机制,规范学生手机的使用

完善有关手机使用的一些具体的管理规定,如使用的时间、地点、用途等,保证手机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甚至帮助学习的进一步提高。

5 结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及运用的探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再加上其本身的管理发展不充分,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而且缺乏国家政府部门资金的大力支持,无法为该项工作提供一个研究基础。因此,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及运用的探索工作的重视,加大对该项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投资力度,从而健全教育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以一个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中职学校内部管理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险峰,刘勤.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2).

篇6

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学校管理效能,不仅能够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还能够为学校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扎实的发展根基。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深刻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校管理效能机制的创新研究活动中。

一、学校管理效能的内涵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计划、组织、协同、控制、监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学校组织内外输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并提高这些资源、要素组合与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状态和水平的反映。衡量学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个“度”:目标达成度、资源获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内部管理合适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很显然,高效的学校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在一定的学校目标指引下,能够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提高经费使用总量,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当一所学校彰显出较高学校管理效能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机制对策

1.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

学校按照实际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制定出应对社会要求的战略发展计划,保证自身具有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渠道,完成对未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为了更好的体现学校积极教学的宗旨,需要制定具有发展意义的计划方案,进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措施,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方案,保证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校可以稳步向前发展。为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学校需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方案制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而不应是将美好的前景束之高阁。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执行力,保证制定的计划良好的实施,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制定计划完成以后,学校的领导部门和执行机构要严格进行管理和过程控制,将主要的责任明细,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从而完成计划的统一稳定实施,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2.扩大学校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夯实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校的设立除了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保证学校的各个机构可以稳定运转。为了更好的夯实学校的教育发展,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对于相关财物资源的需要自然少不了,只有把良好的物质作为教学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一所学校的基本教学基础,只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以及优秀的师资团队共同存在,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一所大学的基本配置应该齐全,主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应该健全;像样的体育馆、游泳馆方便学生进行活动练习;博物馆、艺术管的设立方便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方便快捷的网络系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各方面了解社会动态实事。假如学校缺少了以上的几点,那么这样一所大学是不完善的,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让人有所怀疑。但目前我国的多数大学都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在依靠政府的同时,也要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备工作,保证学校可以有效的良好运行。

3.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和配置,是解决稀缺资源使用的一个方式。虽然目前的教育资源短缺,可是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浪费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执行机构的执行力不足造成的。通过改善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加大对资源浪费部门的O管力度,可以对资源短缺问题有一定的环节和改善作用。从管理角度看,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利用严谨的管理态度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制度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物尽所用的目的。

4.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

一项管理模式制定以后,就要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任务分配,对不同等级的部门组织进行相关责任划分和任务划分,达到相互之间可以配合工作、协调工作的目的。只有将不同的责任明确到个人或者组织方面,才能确保各个利益相关者积极配合工作,制定一定的任务规则和流程也可以促进任务工作的完成。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良好的工作环境,友善的团队成员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可以确保学校各个部门将任务精简化、具体化。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明确领导意图,对底层管理人员的业务严格要求,也可以有效的保证学校健全组织结构体系,加强管理效能建设的工作。

三、结束语

学校管理效能是对学校发展的宏观反映,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效率与效益。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从整体上调节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进行总体指标评价,并能够全面落实管理措施,确保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效能,学校领导者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双管齐下,依据学校的战略发展整体策略,强化学校管理力度,最终达到达到教育效果与管理效果的最平衡、最理想状态,做更好的教育。

篇7

[DOI]10.13939/ki.zgsc.2015.43.115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的学习质量考核和管理。

1 学籍预警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因违反学校《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中关于累计积欠学分、考勤违规、记过违纪等方面的规定,而造成的休学、退学、延长学制或者无法正常取得学历、学位等学籍不良异动的情况,极大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影响到了院系的学风建设。

探索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学籍预警是指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籍管理中出现的不良学习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提醒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学校、学生与家长三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学籍预警管理机制改变了传统学籍管理,变“秋后算账”为“过程预防”。通过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提醒预警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推进院系的学风建设,也体现了高校“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教育理念。

2 学籍预警的种类及具体实施

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党委与行政的正确指导下,语言文学系结合具体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近年来积极探索并实践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在全系范围内逐步推行学籍预警管理机制。学籍预警分为考勤预警、学业预警、毕业预警三种类型。

2.1 考勤预警

考勤预警是指对因无故旷课累计节次临近学校处分节次的学生发出的预警通知。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及超假者,以旷课论处,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①一学期旷课累计达30~40学时者,根据情节轻重及认错态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②一学期旷课累计达41~6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③一学期旷课累计达61~80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④一学期旷课累计达80学时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语言文学系各班的教学联络员负责记录班级《课堂考勤记载表》,班主任签字后每周定期交给系办秘书汇总。系办秘书抽查各班级考勤情况,核实各教学联络员记载的真实性。每月将考勤记载表中旷课节次进行汇总,确定进入考勤预警学生的名单。

考勤预警,分为考勤谈话预警与发出《考勤处分预警通知单》两个级别。当学生累计旷课学时临近20节时,在全系范围内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考勤谈话预警的学生名单,班主任老师、系秘书、系主任分别约谈该生,做好充分的沟通,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并提出考勤要求。如果该生无视纪律继续旷课,累计旷课学时临近24节时,再次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考勤预警的学生名单,并向该生发放《考勤处分预警告知单》学生联,对学生提出考勤处分预警。考勤处分预警通知单分三联,即学生联、家长联、院系联。其中,学生联在系主任约谈时发给学生本人,家长联由班主任老师寄送学生父母,院系联由秘书存档。对学生发出预警通知单后,如果该生屡教不改,继续旷课者,一旦达到学校的处分节次,将严格报送学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语言文学系自全面推行考勤预警以来,主要依托各班级教学联络员的《课堂考勤记载表》,要求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老师积极支持教学联络员工作,协助抽查课堂考勤记载的真实性。系秘书核查《课堂考勤记载表》,并每月进行情况汇总,做好各班级的旷课学生情况统计并确定考勤预警的学生名单。其中,部分学生在考勤谈话预警后,出勤率有很大进步。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继续旷课,无视纪律。在向这一类学生发出《考勤预警通知单》学生联后,学生大部分很受到触动,表示要改过自新。但依旧有个别学生毫无触动,语言文学系将该生旷课的材料报送学校教务处严格进行校纪校规的处理。

2.2 学业预警

学业预警是指对无法按时完成学业,有可能要延缓学制的学生发出的预警。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学籍异动处理。①一学年经学期补考后取得的总学分低于该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应修学分1/2者;②各学期累计未获得学分本科生超过30学分,专科生超过20学分者。

语言文学系自推行学籍预警机制以来,在每学期期初清查学生的所获学分与未获学分的统计情况。其中,对于未获学分已临近学籍异动处理一半及以上学分的本专科同学,在全系范围内以《一周教学工作要点》的形式予以公示学业预警的学生名单,班主任老师、系秘书、系主任分别约谈该生,并向该生发出《语言文学系学业预警通知单》。预警通知单共分三联,一联学生存,一联家长存,一联系办存。

系秘书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导出数据,清查截至目前各班级学生未获学分的情况。统计表格中,详细可以查看每个学生未获得学分的情况。已临近学校学籍异动处理的学分的学生列入学业预警对象。班主任、系秘书、系主任约谈同学,了解未获学分的各门课程的情况,鼓励该生发奋学习,改过自新,并向该生发出《语言文学系学业预警通知单》学生联,对该生提出学业预警。家长联由班主任老师寄送学生父母,院系联由秘书存档。学生在领取预警通知单后,产生一定的学业危机意识,逐步端正学习态度。

2.3 毕业预警

毕业预警是指对因未修满本专业学分,或者未到学位授予条件而无法取得学历、学位的学生发出的预警。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凡在籍学生,德育和体育合格,在规定的期限内,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取得了本专业要求的各类最低学分,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本科生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语言文学系探索从大三本科下学期(大二专科下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提前启动毕业预警机制,提高学生对具备毕业资格的认识,加强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正常取得学历、学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毕业预警,并发出《毕业预警通知书》,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在学校、家长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尽量避免出现无法正常毕业的情况。

为了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了解毕业生资格的情况,语言文学系制定了《毕业生资格审查摸底统计表》。表格内容涉及学位课平均分、专业课补考门次、公选课学分、终极补考课程、受处分情况、普通话、等级英语等成绩栏。学生如实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内容先进行自查,有发现不足的地方要更加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争取毕业时能够顺利获得学历、学位。学生上交的摸底表格,系秘书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核查该生的学业基本信息是否填写准确。对于毕业或学位授予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老师、系主任有代表性地约谈,动态跟踪关注学业进展情况。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重点辅导预警学生的学业。

毕业生资格审查表的数据是动态型,不断进行刷新统计,有新成绩添加的学生可以重新统计。同样,对于取得学历、学位有困难的学生,将发出《毕业预警通知书》一式三联。预警通知单共分三联,一联学生存,一联家长存,一联系办存。

3 学籍预警管理机制的努力方向

3.1 增加学籍预警管理人员队伍

目前,在探索实践阶段,暂时是教学秘书与班主任参与学籍预警的管理。为了加强管理力度,探索逐步将专职辅导员加入学籍预警管理人员队伍。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密切配合,统一协调。教学秘书负责各类预警信息的分类汇总,辅导员负责通知学生、家长、班主任,并协助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警示教育。

3.2 进一步加强教学联络员队伍建设

语言文学系历来重视教学联络员队伍建设,吸引一批优秀学生干部到教学联络员队伍中。新学期,拟将教学联络员会议改成例会制度,并配有专任教师进行指导。发挥教学联络员反馈的信息直接性、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把教学联络员的队伍作用在学籍预警机制中发挥到最大。

3.3 加强学籍预警学生档案建设

目前,对预警学生的约谈缺少文字的记载,预警通知单寄送给家长后,缺少家长信息的反馈。今后将拟定出《学籍预警谈话记录》与《学籍预警家长联信息反馈表》《学籍预警学生动态跟踪情况》增加预警学生的档案建设。

篇8

学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是极为丰富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人的管理。本文通过阐明运用激励制度,实现对学校工作有效的管理。教师是管理中的关键,因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师密切相关。小学教师是中国义务教育的根基,所以,怎样调动小学教师的工作创造能力与积极性是每一个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深入思考的课题。目前,伴随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对小学教师的激励制度亦需要相应做出改变,在人本理念面前,探讨小学教师激励的制度及其实施途径,是个极具意义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激励制度对提升小学学校管理的效果,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目前小学学校管理的情况

1.机制不健全和理念缺位

在目前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普遍实行的是领导全权负责,然而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却面临话语权缺失的尴尬地位。我们不难看出这对于学校与学生的进步是不利的。

2.缺乏专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

在当今的小学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此间又以缺乏科学的激励制度为关键。目前的管理难题是教师没有工作激情和缺乏系统规划地开展教学任务。这就进一步造成学校管理工作的混乱和管理成本的叠加。

由此,我们需要从教师这一切口进入,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实现高效的小学学校管理。

二、巧用激励制度,健全激励体系

1.物质鼓励与精神满足协同跟进

依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并彼此交汇,但可以大致分成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的激励制度需从这两大模块着手。物质激励顾名思义是通过物品与现金等方式开展奖或罚,进而影响老师的行为方式。精神激励的内涵很广泛,包含表扬与肯定、期望与模范作用,当然也有批评和责备等。物质层面往往被归为提升老师创造积极性的外界驱动力,而精神层面的则是内在原生动力。现今,很多小学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需求认知模糊,一刀切地持有“老师执教的目的仅限于获取薪酬”的观点,所以,一味地重视薪酬的作用而疏忽了老师的情感满足需要。然而,此举对于教师授课质量的提升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事实证明,唯有协同实施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才能获得最佳的激励成效。

2.“肯定激励”与“否定表示”需持之有度

肯定的激励即为奖励,而否定的表示即为对某种行为的约束。小学管理者对学校管理要做到赏罚分明。要贯彻赏罚有度、有据,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根据有关部门与学校的现实状况制定科学的行为准则,对教职人员的操守要有具体的肯定与否定规范。诚然,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获得肯定的激励,小学老师的薪酬福利等较为稳定,假若仅仅是强调肯定的激励方式,老师等教职人员则会习惯于奖赏,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期望值,使得肯定激励的边际效用迅速递减,从而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因而,管理者需同时采用否定的约束力量,消弭教职人员的侥幸心理,进而帮助老师克服错误的行为。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应以肯定激励为主,否定约束力量为辅。

3.个别奖励与团体激励要兼顾周全

个别奖励乃是以单个的老师为奖励对象,满足个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团体激励则是把全校的老师视为完整的群体进行奖励。个别奖励强调的是老师个人的努力与成就,可以激发老师的创造性能力与积极性,而团体激励则关注全体老师的协调作用和贡献,有利于加强老师的集体观念,促成教育教学的合作。在小学学校管理的工作中,管理者需善于将个别奖励和团体激励综合起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与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和整体素质,加强协作意识,共同为高效教学质量服务。

4.外界鼓励和自我激励不可偏废

外界鼓励强调的是外界驱动力量对人的鞭策。而自我激钍粲诮讨叭嗽被极地和自己所具有的消极面做抗争,将心里潜藏的完善自身欲念转换成不懈的实践努力,这是发挥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最佳方法。外部鼓励的好处多多,像人际交往激励有益于促成优良的工作氛围,而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能够适应老师各式各样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亦需看清其局限性。比如,管理者规定一个任务要求老师们去完成,将完成的质量与效率作为评判老师工作成效的标准,这样虽能够让老师尽力完成任务,然而这些努力并非发自内心的欲念,强制的意味极浓。所以,管理者需把外界鼓励和自我激励平衡起来,方能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总之,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重视激励制度的健全,在人本理念盛行的当今社会,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与策略,方可收获最佳的管理成效。

篇9

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后勤人员的管理以及以后的制度完善给了很大的帮助。在我校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学生的安全尤其重要。在排除一系列大的安全隐患(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的前提下。

在学校近几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我校把现代学校制度定义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制定的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以鼓励与倡导为主的,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管理机制。本着这样的思考,学校近几年开始了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梳理、修订、完善、建构的过程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的再思考过程。怎样的制度才是现代学校最需要的?本着“制度建设促发展”的思想,学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职工代表会,讨论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对此,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建设。不尽合理的,力求合理;力度不够的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制度,补充考核细则……学校逐渐梳理出了《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力求做到了科学,规范,合理,所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起到了规范与约束作用。从而尽量减少教师“必须要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心理压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大背景,以学校办学品牌与特色打造为根本目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学校建设出力流汗和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上来。在学校的“软肋”上加上奖励力度,以鼓励更多的老师争优创先;在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上加大引导力度,让老师知道可以怎么做以及做得好坏的评价要求。

作为管理者需要时刻思考:在发挥现代学校制度最大作用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如何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上,如何让每位教职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冷静的管理者,千万不能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思想,恰恰要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如何让制度真正内化”的不懈思考与实践。用好制度,践行制度,完善制度是管理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没有尽头。当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发牢骚或泄气,而是从如何以更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建设来规范和提高管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深化管理,使学校走上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篇10

1.高校学生管理与创新机制

高校是对实施高等的专业性质教育的学校的简称,需要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的明文批准及记录与注册,它包括全日制国办本科大学与专科大学、各种类型的独立院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生管理即以上学校实施的学生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对学生的奖励管理与处分管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日常生活中的校园秩序和课外活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事务的相关工作、奖学金与助学金等的评定与发放工作、勤工助学管理等。但在现实工作中,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倾向于学校内部的领导层对于学生行为的制约与限制,而忽视学生的利益。

创新机制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机制而言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利益放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高校对于学生的有效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

2.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2.1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取得的一定成绩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思想正逐步实现现代化。随着培养目标的发展及社会的强烈呼应,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思想逐步实现现代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作用,逐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等思想,并且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键、核心和活跃因素,其地位与作用逐步融入高校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具体工作中也更加突出。第二,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相对系统的管理制度。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已经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形成相对完善的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各项决策工作及决策模式趋于正规。第三,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引进相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现代化管理手段层出不穷,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引进相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例如,多数学校建构了自己的校内网,各学生管理机构设置了QQ群、微博等交流载体,学生可以在大范围内共享资料,随时随地向学生管理机构提出意见,学生管理者可以随时交流信息、传达命令。

2.2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仍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学生对于学生利益代表者——学生会开始产生质疑。学生会成立的初衷及意义是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会成员之间往往为职位而钩心斗角,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学生会的政治色彩日益凸显,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质疑。第二,学生活动的平台——社团发展较为缓慢。学生社团出现一定的官僚倾向,并且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使得社团的发展与壮大存在障碍,社团发展较为缓慢。第三,学生住宿环境——学生公寓管理较为单一。

2.3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仍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仍存在问题,其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学生会与学生公寓管理主要采用集权模式。一方面,对于重要工作决议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另一方面,对于需要决议的重要工作,决策力量往往呈现不平衡现象,例如,校长和几个常委决定学校的重要问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在一种封闭的“官僚制”管理模式下进行的。第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在不断变化,但是评价方式仍呈现出相应的革新。另一方面,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处于“重制度执行,轻制度变迁”的状态。第三,学生管理工作忽视校园文化因素。不将校园文化纳入学生管理工作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的开支成本,但无法使学生对学校形成充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利于学生管理。第四,教学管理系统仍为单一模式,当前,多数高校采用“校—院—班”、“校—系”或“院—部”模式,有助于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学生信息的上传下达,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但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

3.高校的创新性管理机制

3.1培养与形成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意识

培养与形成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意识,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必须形成与坚定服务理念,促进“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第二,高校应在短时间内创建“两元制”学生管理系统。第三,学校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负责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向学生输送新思想,促进学生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3.2确定创新性管理学生的多个原则

创新性管理学生的多个原则具体包括以下五条:第一,仍然要坚持与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第二,落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体现高校管理的先进性。第三,坚持与落实科学化原则,学校一方面要明确各主体的职责范围与权限,形成相对健全的指挥系统。另一方面各级领导者需要统一指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高校需要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等,促进高校管理的合理化与科学化。第四,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作用,实现学校领导者、相关工作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的管理与决策,将民主制原则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第五,坚持与落实教育性原则。使学生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均能接受良好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完善。

3.3改变高校学生管理的行为与方式

改变高校学生管理的行为与方式具体可从以下四点着手,第一,高校从整体上建构“对话式”管理方式,在增进与学生感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生的基本需求。第二,高校领导者与高校管理者应统一科学管理与价值意义的地位,均给予高度重视,将“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具体理念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第三,创建与形成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的密切结合,并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第四,健全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与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专业制定多种评价指标,包括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设定评价指标,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崔晓会.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05).

[2]杨晓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5).

[3]陈光亮.从管理走向服务——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

[4]易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5]崔秀丽.新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2(04).

篇11

自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很多小学逐渐兴起了各种

社团活动,可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社团管理机制中还是存在一

些问题的,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了,才能使得小学社团的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一、小学社团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小学社团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为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自发形成,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体性学生组织。它在校园文

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小学社团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社团种类日益增多,涉及校园文学社团、体育社团、校园广播社团、科学技术社团等等。但在目前,小学社团发展很不平衡,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团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质量难以保障

小学社团在短期内发展迅速,很多学校为迎接教育局和各种评审工作,想方设法扩大社团规模,导致一些没有兴趣、爱好的学生盲目入团,违背了尊重学生意愿的要求,同时阻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2.管理制度不合理,部分社团有名无实

一些社团往往在成立之初朝气蓬勃,打着提高学生素质的旗

号,结果虎头蛇尾,一旦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逐渐衰退。在有任务时临时抓几个社团应付一下,活动也不经常组织,致使社团无法合理发展。

3.自主性不强,学生难以发挥特长

有些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给予过多的管理,往往带有兴趣小组的痕迹,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就难以发挥。

4.社团活动资金缺乏有力保证

学校社团经费来自于学校公用经费,一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不能给予学生配备良好的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社

团的发展。

5.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些学校不能对小学生社团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奖励表彰制度不健全,使一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从而缺乏动力,难以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为小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应从全方位教育思考,在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在学校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保障社团有序发展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中心,负责控制社团的规模和数

量,还要聘任一批热衷于学生社团工作、具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辅导员,使辅导员机制日益完善。对于辅导员的选聘,可以邀请社区、家长和离退休专家来兼职,丰富辅导员的队伍。对于申请新社团成立的审批要严格把关,设立一定的门槛,使一些优秀社团得以发展。并且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保障社团有序运作

在各级小学社团管理中要结合实际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小学社团的有序工作。在社团成立之初要规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定期组织各项活动与比赛,各种社团活动也要经常汇报工作,从各方面规范好社团活动。并且要循序渐进,将社团活动办得越来越好。

3.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精神

学校社团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以及家长会期间展示各个社团风采,举行多种晚会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使小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各种社团中获得了应有的兴趣,并且也让家长了解了社团活动,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4.给予社团活动充足的经费保障

学校要及时从公用经费中支出一部分用于添置新设备、新资源、新器械,以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并且在经费使用方面要有效益意识,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安排一部门用于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培养社团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理财能力和管理能力,给予社团发展充分的经费保障。

5.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学校应建立合理的社团奖惩制度以规范社团发展,例如,评选星级社团、优秀社团等等,并且要给予优秀社团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在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奖励小红旗、小礼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社团的有序发展。

三、结语

小学生社团活动对于锻炼学生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具有重

要的意义。开展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有效避免按学科分数一刀切地培养出标准统一的学生。面对社团管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管理者要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给予社团足够的经费保障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小学社团走上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保障小学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在花.儿童社会智力[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篇12

一、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各地方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越来越高,满意度逐年提升,教师教学纪律性好,教研活动的知晓度提高,但是总体看来,高校的教学管理仍然面临着三大困境。

1.困境一:理念意识落后

作为兼具教学性和管理性功能的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的工作人员理念意识却是相当落后,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着巨大的理念意识落后困境。从表现来看: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理念落后,他们更多的出于完成工作的角度,来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进行工作创新,对学生、教师的关心程度不够,主动性非常低;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意识不足,更多的学生工作归结到完成学业,修够学分,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没有更多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多为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三是学生、教师的参与意识不足,学生和很多教学老师都认为,教学管理工作与自身无关,只是教务老师的任务,自己没有必要关心,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很少主动的关心教学管理质量和进度,没有督促或者检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四是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不足,随着教学管理的复杂程度加深,任务变重,单一的教学管理计划,实在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使教学管理变得十分僵化[2]。

2.困境二:教学管理考核过于片面

实际运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是完成专业课期末论文、或者参加考试,对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没有考核;对教师而言,期末考核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是否完成既定的课题,没有就实际教学课程的考核;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是否按时出勤,是否完成既定任务,就是全部的考核标准。显然,这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并不能够科学的对教学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的评估,反而会阻碍学生、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模块化的,形式化的[3]。

3.困境三:教学管理形式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使用的管理方法非常单一,即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来完成管理工作,每个学生按照学籍信息进行管理,每个老师按照账号对应进行管理。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管理形式来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管理工作需求,需要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设备、网络服务、硬件设施,让更加优秀的员工投身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手段的单一,将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放缓,学生的学习空间被局限。

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的必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制度优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现一:有助于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将有助于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就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助力。事务性的教学管理,能够让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完成更加高效,让制定的教学管理策略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让更多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投身到一线工作中,并熟练地掌握业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管理目标[4]。

2.表现二: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

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中,一些是因为机制原因,无法接受很好的业务培训,进行工作软硬件的升级换代,造成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以满足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急需人才的工作岗位,无法通过特定的办法来引进优秀人才。因此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更加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在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助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开展学生和教务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工作办法,以人为本,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3.表现三:有助于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板块结构束缚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不仅让一些想要有所突破、创新的工作人员,有力无处使,不知道怎样改善教学管理质量,还让复杂、繁琐、重复的教学管理工作,压垮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信心,很多人形成了工作拖延症,不好好为学生服务,在考核中也没有将工作质量和实际工作绩效挂钩。因此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能够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着手,得到更好的工作收益。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为学生、老师服好务[5]。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采取积极高效的措施,将是学生、老师、工作人员的共同需求。从具体措施来看,本文认为应该有以下五个重要构成部分。

1.以明确的管理职责倒逼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

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观念转变,形成老师、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长效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管理的职责明确化发展。首先,针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层,要让他们意识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的重要性,要在全校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管理思维理念,让高校领导层来分管教学管理工作,承担起提升全校教?W管理质量的领导责任;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虽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但是依然要对教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要倒逼老师进行制度优化,解决实际教学管理中的多项难题;再次,要提高教学老师的参与积极性,在操作教学管理系统中,遇到问题了,要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让技术部门及时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后,要明确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让教学管理效果评估成为其工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倒逼其进行理念提升[6]。

2.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

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来看,缺乏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台,因此必须做出改变,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一是要在制度制定之前,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进行摸排,对教学的方法、内容、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从分析报告中明确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二是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开展调查,从学校的教学处、各学院的教务科入手,对平时开展教学管理的情况、问题进行搜集;三是建立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反馈渠道,提供学生、老师、一线工作人员反馈意见的平台;四是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目标,建立起可供推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

3.以日常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覆盖了所有的办学过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平日的工作出发,一点一滴的服务好学生和老师,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一是要开展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更加细心,在为老师提供服务时,更加全面;二是要采取更人性化的办事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灵活的处理遇到的问题。

4.以优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