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09:45: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学校的管理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危机管理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危机管理就是指那些发生于校内外的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突发性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产生根源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前者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传染病等,后者如校园暴力事件、食物中毒、学生跳楼、对学生的性骚扰或侵害,绑架,不安全建筑和设施的伤害等等。学校危机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学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管理者当机立断,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必须快速。(2)学校危机事件危及管理者或者学校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事态的发展和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失误,从而使学校危机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进一步扩大。(3)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还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学校危机一旦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因此一旦做出决策就要迅速地布置下去,而且没有太多时间去验证其正确与否,因此说它是不可逆的。
2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2.1稳定学校发展
学校危机带来的危害会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把这些危害降到最低,经过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处理,一个学校能迅速地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并且快速的回到学校的正常生活中,一方面对学校起到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2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校危机事件的危害多种多样,如果处理不及时,危机就容易扩散出去,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而另一方面正是为了寻找危机发生的源头,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国家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和完善专门的法律体系。
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缺失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在现实中,虽然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但往往因其科学性不高,以致校园管理者在面对危机爆发时,往往手足无措。面对迎面而来的学校危机,管理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危机管理水平,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也是近年来学校危机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
3.2学校危机管理中危机教育机制的缺失
由于教师学生对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认识的不足甚至对学校危机的轻视,以致在面对危机时显得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3.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对于学校危机管理,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和保障。面对学校危机事件时我们只能从《宪法》《教育法》《刑法》等一般法律中找到一些通用的规定用来应对学校危机,这就有可能导致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随意性。
3.4学校危机管理机制中恢复评价机制的缺陷
一些校园管理者认为学校危机中快速应对及时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忽略了危机过后的心理恢复等善后工作。学校危机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校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更会对危机中受害者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我国现有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比如在我国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摆设,一些心理教师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的。很多人在危机过后没有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刻意回避自己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校恢复评价机制的构建。
4完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
4.1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
一套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有利于学校快速有效的收集危机信息,加快应对的速度,减少应对危机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要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危机预警小组。其次,树立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危机意识。管理者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4.2建立和完善学校危机应对机制
建立一套良好的危机应对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提升管理者能力。管理者应该首先熟悉专业知识,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模拟演练,不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2)提高组织反应速度。危机应对的首要原则就是“迅速反应,有效应对”,在危机发生的瞬间,要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的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危机发生地点,缩短危机发生与采取措施的时间差。(3)合理分工。避免组织结构臃肿和功能重叠,避免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4)建立有效快速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的作用。不仅要保证在平时信息的快速流通共享,更要保证危机发生时,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4.3完善法律体系
有了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才能调动校园管理者对机制构建的积极性,一旦有任何学校危机发生,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应对和善后处理,真正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4健全学校危机恢复机制
学校危机恢复机制的构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善后处理机制。危机过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受害者进行安抚,但对受害者的安抚不能仅限于在身体财产,还要重视受害者的心理恢复。第二、恢复重建机制。管理者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一步步取消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并且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危机中造成损害的各种资源进行恢复,让学校回归正常的生活。第三、形象重塑机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危机,都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危机过后应该迅速作出应对,首先对造成的损害,学校要尽量弥补。其次校方应该在危机过后吸取教训,改变策略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媒体发出声明,充分表明自己的诚意,重塑自己的形象。
参考文献:
学生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相当于我们高中的教务处和学生处的职责,主要负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辅导工作,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课程方案的确定,指导并帮助学生申请大学。
另外,由于体育在美国特别受重视,因此学校一般都设置体育部,与学生指导中心并列。
二、学生个性化课程方案的确定
根据所在州的基本课程要求、自身生涯规划、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爱好及需要在高中获得的不同的证书(与大学申请有关系)等方面情况,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美国高中的必修课程与我国的必修课程有一定的区别,美国高中课程的必修分为必修学习领域和必修课程。每一个州都规定了学生在高中四年各个学习领域须获得的最低学分,同时在每一个学习领域规定了必修课程。如,印第安纳州的高中,科学领域至少要获得六个学分,其中的生物学科,每个九年级的学生必须要修习一年,获得两个学分,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每年,学校都会将一份本学年开设课程的目录(包括课程内容简介与开课教师介绍)和一张课程选修计划表一同印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进行,五月之前结束。在学生指导中心,由专职辅导人员指导学生怎样选择课程。一般一位辅导教师指导200~500名学生。学生完成一年的课程选修后,将选修计划表交给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将学生选修的课程输入电脑,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会与学生沟通后,做适当的调整。这样,一张学生的个性课程表就生成了。
而高一新生的课程选择在他们八年级(初中)时就已开始了。学校一般会给学生一张四年课程选修计划(见表1)和九年级课程选修计划表(见表2),由高中学校的辅导教师到初中学校对即将入学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课程选修指导,有些学校还请学生家长与辅导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在美国的高中,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只有在教学区内有一个自己的储物柜。学生上午到校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均在一个封闭的教学区域内,根据自己的课程表到指定的教室上课。下午放学后学生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学校参加社团及体育活动。美国的高中十分重视体育比赛,各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一般安排在放学后或周六。
美国公立高中大多是没有寄宿生的,学生大多乘校车上学和放学,也有一部分是家长接送。从上午上学到下午放学,学生一直在学校。以北中心高中为例,该校作息时间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日常情况,一种是有年级辅导时间时,还有一种是特殊天气情况(见表3)。每节课的课间间隔为七分钟。
教师一天最多上六节课,在学生放学后一般还要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类似于我们的学科组或备课组活动。学校也会安排一些大学的教授为教师辅导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的教学。
因为美国大多数高中的课程表是一个学期一编排,甚至是一学年一编排,所以教学的日常组织比较简单,相对复杂的是课外活动的编排。每个学校都会对本校一年的各类体育艺术活动与比赛作出详细的安排,并印发给学生。同时,学校会将一学年详细的教学活动告知学生,类似于我们的行事历,但比我们的行事历更详尽,对每一天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大事均一一列出。可以看出,在美国,学校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比较强,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
四、教学活动场地的配置
教学场地一般是两层盒子楼,很少有三四层的建筑,建筑物的外观没有什么特色,很简单,类似于我们的标准厂房。教学场地根据课程类别分成若干个区域,如北中心高中就分成了语言学习中心、数学学习区、科学学习区、历史及政府学习区、艺术学习区、图书信息中心、行政管理等很多的区域。
美国高中的教室可以分为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语言类、数学、历史等课程大多使用普通教室,科学、艺术等多数是专用教室。一个教师一个学期固定使用一间教室,一般不再安排教师办公室,也有教室不够,两位教师共用一间教室的情况,这时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教师办公室。
在美国,艺术、体育教学设施设备非常先进且数量很多,如艺术教学设施就有可以容纳两三千名学生的大型演出厅、交响乐团排练厅、声乐排练厅、各种艺术课程教室等;体育设施更是惊人,北中心高中的室内篮球场就有三个,还有室外运动场、32片网球场、美式足球场、标准游泳馆、健身中心等。
五、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课堂教学给人的总体印象,一是课堂气氛比较宽松,学生的坐姿很随意;二是课堂容量一般很小,除艺术体育教学外,一般每个班级有20多个学生;三是多数课程的难度与我们同年级比较有差距;四是大多数学生学习不刻苦,学生对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但是,我们也发现了美国高中课程教学独特之处:
第一,课程的选修性很强。在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毕业要求的框架内,学生对课程有较大的选择权,多数美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教学比较民主,学生思想活跃。学生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师更多时候采用讨论法教学,即围绕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实行差异化教学。“想学的学得多一点,能学的学得深一点”是我们的普通感觉。在美国,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学习领域或课程上的学习程度比较基础,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但也有少数学习十分刻苦的学生,选修的课程难度较大。
第四,重视艺术课程的教学。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比较认真,这与国内对艺术课程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第五,美国的高别是一些学术高中非常注重任务学习,即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来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学术态度、学术方法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大目标是实现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们更好地赢得尊严。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如何使人们有业、乐业、赢得尊严,是新时期赋予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职业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市场性”这两大根本特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学校的转变,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 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管理创新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一所学校来说,它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管理创新,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教育问题,推动职业教育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呼吁经济界“参与”而不仅仅是支持,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价值。
(二) 强化质量意识,为政府、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善最终也依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而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三) 强化市场意识,精心打造学校品牌
职业学校的发展应依托市场,教育教学改革应瞄准市场,学校管理应适应市场,校长和教师的眼中应有市场,包括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有关的教育资源市场,主动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广泛地开辟和占领市场。
二、 经营的内涵与特点
“经营”,就是筹划并管理,即为一定目的而设法使机构或组织运转。经营,对于经济界和企业人士来说,往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经营学校则应根据职业学校的社会功能和贴近市场与企业的特点,从经营的经济性、文化性、市场性、风险性上去认识和理解。
第一,经营的经济性。经营,从经济的角度去思考,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资源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制定职业教育的远景目标和方针等,解决其发展方向和战略。
第二,经营的文化性。经营,从文化的思考去理解,就是要苦心筹划,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要分析和提炼出自身的品牌和质量特点,去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从而去追逐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
第三,经营的市场性。经营,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认识,“经营”大于“管理”,经营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盈亏的问题。
第四,经营的风险性。经营,就是要有风险意识,时刻准备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改革。职业学校具有面向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只有树立起风险意识,才能从容面对风险,并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 职业学校的经营
职业教育经营是一种充分考虑与经济产业结构接轨,考虑其对人力资源新趋势、新要求的经营,主要通过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资金开发等使用资源的方式,使职业教育与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并经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产品等的传播,创造出新价值。
(一) 外部环境的经营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与经济运行、社会就业互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就需要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宏观政策变化、捕捉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动向、就业市场供求状况等;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一级同类教育实施者的联系,了解本教育类型将要承接的学生(学员)及毕业生的升学等去向学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确立经营战略,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社会需求,实现顺畅的“出口”,带动顺畅的“进口”。
(二) 发展战略的经营
职业教育应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前景为教育制定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努力形成合力,以推动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品牌建设和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赞誉,赢得更广泛的生源市场。 "
(三) 办学定位的经营
确定办学定位是职业教育经营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总体上说,办学定位包括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包含生源市场定位和学校特色定位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要了解本区域的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然后合理规划中高职院校比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持续发展、各类人才供求合理的发展态势。
(四) “生产关系”经营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是职业教育的消费者,供需双方构成了教育市场。教育质量的好坏应由投资者(政府、学生家长、企业行业)来判断。职业教育应能顺畅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合作。沟通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质量保证力量。以英国的职业教育为例,它有一个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除了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自评以外,国家就业与培训委员会每四年对各学校或机构进行评估,质量好的可以五年、六年评一次;而质量差的就要每年一次,评价者给被评者一个级别定性,并且凭此决定给予学校多少经费;企业业主也参与到对学校评价中来,他们通过将自己的职员安排到哪个学校或者机构去接受培训,来左右学校的生存状况;学生入学以后,在一定时间通过国家统一的网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完全不受学校影响。因此,学校很重视就业与培训委员会、业主和学生的评价,以此作为改善自身管理与经营质量的动力。
(五) 投入与产出经营
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应该懂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教育资源投入的最大利益。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说,为了给师生技能实践提供足够场所和工位,必须不断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紧缺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四、 职业学校经营者的素质要求
现代职业学校的校长应当成为经营者,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能够生存多久,首先决定于学校的校长能否胜任一个“经营者“的责任。
学校经营,就是经营自己的品牌、质量、教育理念。必须实现自己的学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具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追求。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素质:
一是敢挑战现状。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不行”,而是“还没有到时候”,这种等待和观望,是阻挡变革的最简易的借口和最安全的办法。要变革,就要敢打破现状,不给现状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二是创建文化。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勾画未来,根据自己相信的事去确立目标,并运用特色校园文化和坚定的理念去努力实现它。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学校管理;作用;奖励机制
一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能够运用适当的手段来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励手段正是学校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激励手段能够成功地激发各个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阳光,从而有利于达到优化学校管理的目的。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思维,然后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思维选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只有选取合理恰当的激励手段才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有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
(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者运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的素质在学习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激励机制能够很好地起到调节教师行为的作用,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钻研中由被动过渡到主动;同时,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态度由严厉转变为温和热情。此外,激励机制还能够锻炼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教师实行荣誉激励,教师就会为争得荣誉而不断地提高自己,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如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教师会随时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探索,并且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便达到自己的目标。例如,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析,根据教师的工作质量给予不同的奖励,那么教师就会重视每一次备课,重视每一次课堂内容的准备,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教师就会越来越努力。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渴望进步的心态的形成,也为教师的合理竞争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宽阔的平台。
(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都觉得工作轻松,上课毫不费力,只发挥三分之一左右的能力就足以保住自己的职位,因此也就丧失了督促自己进步的动力。而在激励机制下,教师很有可能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到极致。因此,激励机制的存在大大拉开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从这个现象看来,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地和这个学校激励机制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缺乏动力的环境下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也很难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而有着健全的激励机制的学校就不同了,教师时时刻刻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饱满,充满力量,充满斗志,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校园的凝聚力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教师既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又是学校的依靠对象。校长要想将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就要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活跃学校的思想氛围,必须让教师能够全面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为此,校长要对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认为教师只是学校的员工,不能只认为教师和学校是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更不能以教师的职位为筹码对教师进行打压。教师也是学校管理的一员,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高效管理。学校管理者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心理活动,和教师协商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确定激励机制所针对的对象,让教师充分地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加强对教师的感情激励,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团结一致,更有利于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
恰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在当今的学校大环境下,教师会发现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以往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只有团结一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改善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五)激励学生的进步
激励机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学校制定明确的奖励机制,能促进各个班级以及个人的不断进步。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可以制定班级的总体目标与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然后鼓动学生一起努力。在班里目标的规定中,要划分好每个人的职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班级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应该为班级的目标共同努力,从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目标。例如,为了赢得“进步最大奖”,学生不断地学习,认真背课文,仔细记文字,认真钻研每一道题,长此以往,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个学生都进步一点点,班级就会有跨越性的进步。所以说,激励机制有利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于班级更好地发展。
二、坚持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
发挥激励机制积极作用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平公正,尤其是奖励激励一定要在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下开展。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毫无疑虑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竞争中去,才能够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因此,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奖励激励顺利地开展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公正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个人能力是有差距的,这里所说的公平公正是相对于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而言的。
小学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针对所有教职工工作情况以及工作能力的考核系统,根据考核结果对每位教职工进行不同的奖励,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够明白自己所付出的每一分辛苦以及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有回报的,都是有所收获的。最重要的是,每位教职工都能因此而感受到所在学校对自己的关怀,都能够感受到学校领导者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以及肯定,从而充满激情,将最饱满的精神面貌带入到工作中去。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共存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方面,因此无法分清这两者的主次程度,在学校管理中,对于这两者存在的争议也情有可原。有的教师认为当前学校关于物质方面的激励不够好,适时恰当地发放物质奖励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有的人认为情感方面的投资与重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更加重要,尤其是从事教师这样一个职业,需要有高尚的品质,需要胸襟宽广。因此,精神激励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十分重要,应该在激励机制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些片面,都只强调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一定要真正做到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将两者同等对待,不分主次、综合全面地运用这两种激励手段。学校的管理者可能更常用的激励方式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实施起来相对简单容易,不需要太多烦琐的规划。但是在重视物质激励的时候,也要认清精神激励的重要所在,因为精神激励能够让教师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者激发教师努力奋斗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看起来毫无联系,其实仔细探索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一些很重要的关系。物质是实施精神激励时的必要载体,而精神是物质激励中所需要贯彻的主要内容。总之,学校管理者应该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师的上进心,有效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施激励机制的注意事项
(一)激励时机的准确把握
简单地讲,激励时机就是指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为达到最好效果而选取激励机制的恰当时机。激励时机一共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前期激励、中期激励以及后期激励。小学学校的管理中最常用的是前期激励。前期激励的采用能够促使教师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制定m合不同老师的激励行为
在小学中,每个教师的性格特点因为年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小学的管理中针对教师的激励制度应该有所不同,要做到因人而异,即针对教师需求的多样性,确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例如,年长的教师更注重安全的保障,更看中学校对自己的肯定,那么学校就应该以此为突破,给予其荣誉、情感等方面的激励;对于年轻教师,更多地采取一些有关理想、目标的激励,鼓励他们的发展,增强他们奋斗的决心。
在小学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学校的管理者要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适当的制度以及手段来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制定恰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因为每个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和教师的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善校风,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确保小学教育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