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09:45: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典建筑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配筋、混凝土质量问题或在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影响到建设工作,就需要对建筑物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保证负荷增加的需要。应根据加固建设的需要,以及在加强安全、经济、高效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最好的加固设计方案和设计,使实际使用的加固施工能实现建设工程的加固效果,这也是加固措施的目的所在。在进行加固措施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安全、经济、高效、施工方便的原则,只有这样的除险加固工程,才可以在工程结束后,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
一、建筑工程加固常用方法与适用范围
目前在建筑工程加固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有几下几种:
1、加大截面进行加固的方法
加大截面加固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工程的加固方法,工作步骤是在原有的建筑构件外重新浇注一层钢筋混凝土,这可以增加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积,提高了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弱点和施工条件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增加的横截面钢筋单边、双边、三面和四面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进行加固。该种加固技术主要适用于梁、板、柱、墙等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具有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是由于较长的固化时间,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等。
2、构件外粘型钢的加固方法
构件外粘型钢的加固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法,工作步骤是在建筑构件的外层粘一层型钢来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这种混凝土加固方法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方式。湿式构件外粘型钢就是采用灌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方式将构件和型钢紧密结合起来的方式。干式构件外粘型钢就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填充构件与型钢的空隙的方式。湿式方法承受力较好,干式方法操作快速简便。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它的优点只用很小的横截面变化,就使承载能力大大增加。它的缺点是维修费用高,耐腐蚀性差,施工过程较为繁琐等。
3、原构件表面粘贴钢板加固方法
这种方法的工作步骤是利用建筑结构胶把钢板粘贴在原构件的表面,让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承载力、剪切力不突出,但是这种的加固方法仍然有可取之处,它使用的是薄钢板,对原构件外观影响不大,并按照计算的位置粘贴能够有效地提高钢材的利用率,提高抗裂性。粘贴钢板加固法主要用于承受静载荷的受弯和大偏心受拉、受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它的优点是不破坏其原有的混凝土构件,施工方法简单,周期短。它的缺点是高昂的维护成本和耐腐蚀性能较差。
4、原构件表面粘贴纤维复合板加固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原构件表面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工作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将钢板换成了纤维复合板。相比于粘贴钢板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拉伸强度更高;施工简单、速度快、施工周期短;对抗腐蚀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泛,应用环境广泛;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容易维持现状的结构。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对构件刚度增加不明显、防火性能低、材料成本高。
二、建筑工程加固注意的要点
建筑工程加固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加固部位的特点,以及不同加固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施工的便捷性、加固的经济效益、加固质量等因素。具体来说建筑工程加固应注意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固施工应以便捷性为前提
在进行建筑工程加固之前,首先需要有方便的建设工作的条件,不要让没有良好的施工方面称为阻碍加固施工的绊脚石,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不要采用不成功的方式导致建设周期长,出现劳动用工量大、安全系数低的缺点,最后导致影响加固结果的质量。
比如,某一个高层建筑,因为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层的框架柱进行加固。根据技术人员的综合衡量决定在构件外粘型钢的加固方法与加大截面进行加固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便捷的方式。前者只能通过人工手段来完成,完成加固效率不高。后者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辅助作业来进行加固施工,安全系数、效率都较高,所以采用后者进行加固。
2、建筑工程的加固应采用最优方式进行
对梁的加固方法。由于在建筑物中梁的承载力最大,所以必须进行加固。理论上原构件表面粘贴钢板、粘贴纤维复合板加固方法时最适合的,前者施工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加固效果较好,后者材料抗剪力性、强度高、自身较轻,加固效果好。因此,对于梁的加固首选粘贴纤维复合板加固方法,其次是粘钢钢板加固方法。
对柱的加固方法。柱的加固方法当中应用效果最好、最为广泛的加固方法就是外粘型钢的加固方法,通过在柱的四周用型钢进行包围加固,构件的截面变化不大,外形影响较小。湿式方法整体性较好,能够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干式方法加固效果就不如湿式方法,所以在柱的加固当中采用湿式加固法能提高加固的效果。
3、紧跟发展步伐,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应用
在进行加固建设工作中,针对加固技术的发展,尽可能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进行加固作业,以便提高加固效果。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最先进的加固方法是化学加固方法,尤其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加固方法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目前的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经济的要求,而化学加固有其明显的优势,它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影响外观的是最小建筑构件,加固效果也很不错,是未来建设项目加固的首选方式。但是加固环境恶劣、腐蚀性大的区域,还要需要采用原构件表面粘贴纤维复合板加固法来加固。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建筑加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越来越多,在建筑加固中得到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加固设计中,技术人员应考虑不同的加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的加固范围和适用的建筑构件,在综合考虑来选择最佳的加固方法,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收益。
参考文献:
[1]吴海华.建筑工程加固设计的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1(07)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散布着许多颇具特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因此,保护好这些古建筑,利在今世,功在千秋。而对古建筑进行适当的修缮,是保护它的文物价值,即保护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确保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保护我国古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1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以原有的实测图为基础进行考查,将破坏部位、程度绘在图上。对各结构、构造的裂、腐、歪、错、脱、残等认真勘查。对装饰、照墙、地面等破坏情况可进行拍照记录。
(2)在现场认真勘察破坏现状时,还要进一步分析其破坏原因,了解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以便在重修设计时参考。
(3)查阅有关历史档案和历代修理文献,确定修复年代,研究每次修理的增减构件和演变过程等,为复原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对破坏程度进行鉴定,鉴定依据主要有:①看破坏速度,确定是动态或相对静态;②看破坏是否到了极限状态,如梁枋的下垂度超过梁跨的1/100、塔的重心偏离大于直径的17%、梁枋的腐朽面积大于1/6、砖石墙体向外倾斜尺寸大于底宽的1/6等均为破坏极限状态;③看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破坏外因的严重性;④看平面对称的变化程度。
2维修工程的分类
现行进行的古建筑维修工程大体可分为6类:保养工程、抢救工程、修缮工程、修复工程、迁建工程、复建工程。修缮工程又分为大、中、小修3种。中修是指翻修整个屋面,更换部分大木构件。大修指全部落架修理,有时可以局部进行复原。
3维修方案的拟定
维修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最为重要,如果方案选择不妥,或会产生破坏性修复,或会损失原有的文物价值,或会造成经济和人力的浪费。维修的原则是:①能小、中修的尽可能不大修;②修旧如旧,不要画蛇添足;③以治本为主,不要仅治标,徒求表面焕然一新;④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材料和传统施工方法,维修的范围尽量小,附加的东西尽量少。
4 关于修缮保护文物建筑使用新材料、新技术问题
在修缮保护文物建筑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大多是无可非议的,甚至建造起大型公棚,在工棚内施工修缮,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有的用机械镟制圆形构件(如柱子、椽子等),代替手工制作,改变了原有的工艺技法,是不可取的。还有的用电脑制作板门、枋材和各种平面型木构件,甚至有的用机制砖瓦、石料、栏板、望柱等,代替手工作品。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观感效果和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是有很大差距的。更重要者,在修缮文物建筑时使用钢筋混凝土代替承重木构件或加固基础,这需要慎重考虑甚至坚决反对的。因为许多现代化材料耐久性很差,水泥100年老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木构件60 年老化,用它们修缮保护文物建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损坏的更惨更严重,而文物建筑多要保持数百年乃至千年以上,它们相互间的耐久性极不协调。因此,许多新材料代替木构件、砖石构件或加固基础都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改变了文物建筑的质地和原状,而且给后人带来许多麻烦。有的同志用水泥加固原有的夯土或灰土基础,还有的同志用水泥灌注殿顶脊兽内空隙,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说,保护文物建筑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一劳永逸,短期行为对历史遗产是极为有害的。
5施工组织和工程验收
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前应把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说明书和工程预算汇总后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才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5.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包括审查施工方法、进度计划、人工计划、材料计划、场地布设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等。力求切实可行、科学部署,运用新技术,做到好、快、省。
5.2修旧如旧
我国古建筑基本上以土、木、石、砖、瓦、竹、石灰、五金和油漆彩画等为建筑材料,一般修缮时的配料原则是原来是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非因安全问题应不用或少用新型建筑材料。补换材料的质体、强度、尺寸、颜色等应尽可能接近原材料。补换材料可换可不换的尽量不换,非换不可的坚决换。古代工匠修建古建筑时是用刨、锯、凿、墨斗、平尺、规矩等工具手工操作,维修时最好也能体现和保持这些工具和工艺。
5.3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理
要掌握修缮原则,熟悉设计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及时做好施工隐蔽记录、检查验收记录并及时进行报验,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理。
5.4做好施工周边协调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电网电压的等级
新我国建立曾经,我国的电力工业开展的对比缓慢,往往是由具体工程的状况来决议输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多,极差偏小,并且其间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电压等级。甚至在新我国建立前期,还存在着重复多样的中压电压等级。而现在,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为习惯国民经济开展和电气制作工业的水平,由国家颁布拟定的电力网电压等级主要有0.22 kV、0.38 kV、3 kV、10 kV、220 kV、330 kV等10级。其间1 kV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1 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还有三种多见的消防电源,分别是双电源高压单母线不分段供电、双电源高压单母线分段供电、三电源高压单母线分段供电。
二、电力负荷及供电需要
1.一级负荷
中止供电会形成人员伤亡、形成严峻的政治经济影响、给公共场所带来紊乱的电力负荷称为一级负荷,关于国家重要的交通纽带、通讯纽带、举行各种严峻国务活动的会场、大型的会议中间、集合许多世界活动的场所的一级负荷称为格外重要负荷。一级负荷有必要致使高度重视,一级负荷应当由两个电源供电,一个运用一个备用。这样就算一个电源发作毛病,另一个电源还能够持续供电。一级负荷中的格外重要负荷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开展,所以除了一用一备两个电源之外,还有必要设置一个应急电源,以备不时之需。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体系,必定要确保对格外重要负荷的供电。
2.二级负荷
中止供电将形成很大经济丢失或形成公共场所次序紊乱的电力负荷归于二级负荷,如省级的办公楼、高层住宅区等的负荷,二级负荷也要选用两个电源供电。当运用中的电源发作毛病时,启用备用电源。在负荷较小的地区,供电条件相对艰难,二级负荷能够由一路6kV及以上的专用架空线进行供电。
3.三级负荷
不归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电力负荷,称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没什么需要,国内通常为一路电源供电。但在也许的状况下,进步供电的可靠性也是好的。
三、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1.可靠性
当前,国内许多建筑都选用两路独立的电源来供电。它们互为备用,以10 kV电压进线,设备用火油发电机。有时获得两路独立电源会有必定的艰难,这时能够选用一路专用线进行供电。假如有条件的话,也能够就近获得一处低压电源作为备用。
2.高压深化负荷中间
许多多见的建筑供电体系为了节约许多的电线、电缆,降低工程造价,都选用高压深化负荷中间、变压器进楼的方式。变电所的方位是根据契合分配的不一样状况而断定的,通常将变电所设置在楼的底层和顶层。在我国,较多状况设置在地下室或许底层。
3.电器设备能防止火灾
无论什么建筑,都得确保建筑里面人的安全。所以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必定要能防止火灾,防止形成严峻丢失。通常不选用油浸式变压器,而是选用具有防潮、防火、噪音小等特色的干式变压器和环氧树脂浇注式变压器,断路器通常会选用真空断路器或气体绝缘断路器。高压开关柜选用手式的,手式构造的高压开关柜体积小、维修便利又敏捷。当前,深受建筑喜欢的组合式变电所正在蓬勃开展、不断强大起来,它构造紧凑、设备工期短。
4.多混合式低压配电系统
建筑归于新世纪的现代化建筑,所以它的特色也是多样化的。高层修建供配电规划还有一个重要有些即是低压配电体系,低压配电体系的构造通常选用放射式、树干式或许混合式。混合式多为楼层配电所运用,并且他们都选用插接式绝缘母线槽沿竖井垂直敷设。水平干线通常选用的是全塑电缆与竖井母线衔接,每个分层配电箱前段都设备了总的保护设备,以进步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配电干线的资料能够挑选铝排、铜排、铜芯电缆、装配式母线等,这些都是国内对比多见的。
四、当前存在的配电疑问以及解决方案
1.消防设备疑问
(1)配电疑问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现在有些消防控制室,其均负荷线路插座,而不用那种专用的消防电源供电。一旦呈现运用不妥,便会呈现火灾,直接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停电状况。最终,消防的设备便形同虚设,火灾带来的丢失也许会十分严峻。
(2)解决方案
为了防止堵截电源时消防设备也会跟着停电,削减火灾时不必要的丢失,工作电源、应急电源有其存在的特殊性,有必要确保其独立操作性。
2.消防水泵
(1)有些消防水泵,其结尾进行电源互投状况下,从配电室引出一条主线。在结尾并联互备设备,没有选用各设备从消防配电室放射的供电方式。假如主线发作毛病,互备设备会悉数失掉电源,就无法到达预期的作用了。
(2)解决方案。确保消防用电的配电规划工作,要做到合理规范。进行设备的过程中,采纳合理的供电办法,例如用电量大的消防用电设备,选中放射式。并合理规划电路的独立性,关于主、备用设备控制在独立状况。
3.消防联动设备疑问
(1)消防联动设备质量不足以契合运用需要,一旦发作火灾,就直接影响备用电源变成应急电源可塑性,供电就会因此而中止。比及消防人员来的时分再切换电源就为时已晚,会形成更严峻的丢失。
(2)解决方案。消防体系各设备的配电共用的电源主动切换设备应当运用高质量的,并且在最结尾的配电箱设置两路主动切换设备。手动切换设备应当设备在设备房配电箱内,以减少丢失。
五、应当注意的事项
(1)供配电系统的中心设备即是变压器,但是在运送和保留的过程中也许被损坏和受潮。所以在设备变压器之前,必定要进行严厉查看。还需要做电器功能测验,决不能马虎了事。假如发现有不合格的当地,必定不能投入运用。要先进行处理,待合格后才干运用。所以在挑选变压器时,关于常常处于备用状况的设备能够不作核算负荷的一有些。这样能够削减工程建造的出资以及变压器的损耗,对节约电能有着活跃的含义。一同,变压器室应坚持通风良好。
(2)关于一些常用的插接式母线,必定要坚持它们的枯燥,万万不行让它们沾上水或砂浆等。一旦受潮运用时会容易发作风险,并且很难让它们康复绝缘。在穿插工作时应当格外注意这一点,不能粗心,要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遗漏。
(3)关于各种预埋管路,必定要严厉防止水和混凝土混进去。一旦将它们混在一同,就很难整理洁净,然后致使无法穿线。有时难以清除就要将钢筋全都刨出来,不只费时吃力,还会损坏土建的构造。
(4)确保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设备的可靠性。接地设备的外漏有些无折损,确保其衔接的可靠性。查看用户运用大功率用电器的一些状况,并辅导其合理运用,严厉禁止超负荷用电。
(5)对长时间停用后又康复运用的主设备及其道路要提早查看其绝缘性,用钳流表查看负荷分配的平衡。电气控制箱的电路中各部衔接点不能过热,要常常进行查看,一同也要防止接触器的电磁吸合铁芯或线圈过热。
(6)确保公共场所的楼梯通道和安全通道等用来疏散人员的地址的事故照明灯能正常运用。
结束语
希望供配电技能越来越成熟,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性。这样才干愈加保障公民的安全以及对生活的寻求,国家也能不断进步、不断开展,持续走上昌盛之路。
参考文献
建筑业的死伤率一直位于各行业的前列。在我国,建筑业是仅次于煤炭行业的第二大事故行业。建筑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以及成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指出了人为因素是建筑工程安全的最主要因素[1]。这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1 安全事故的类别及原因分析
1.1 安全事故的分类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五大类: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
(1)高处坠落事故:有临边、洞口坠落;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规范;脚手架坠落。主要是搭设不规范;悬空高处作业时坠落。主要是在安装、拆除脚手架、井架、塔吊和在吊装屋架、梁板等高处作业时的作业人员,没有系安全带,也无其他防护设施或作业时用力过猛身体失稳而坠落。
(2)触电事故:有外点线路触电事故主要是指事故中碰触事故现场周边的架空线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还有施工机械楼电造成事故:建筑施工机械要在多个施工现场使用,不停地移动,环境条件较差,带水作业多,如果不保养好,机械往往易漏电;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手持电动工具漏电,电线电缆的绝缘皮老化、破损及接线混乱造成漏电以及照明及违章用电。
(3)物体打击事故:高处落物、费蹦物击、滚物伤害。从物料堆上取物时,物料散落、倒塌造成伤害。
(4)机械伤害事故:施工指挥者指派了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机械操作。为赶进度不执行机械保养制度和定机定人责任制度,指挥“歇人不停”。使用报废机械。还有违章作业,即没有使用和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没有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或不符合要求。机械不安全状态。
(5)坍塌事故:基坑、基槽开挖及人工扩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坍塌。楼板、梁等结构个雨棚等坍塌。房屋拆除、模板、脚手架、塔吊倾翻、井字架坍塌。
1.2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导致建筑施工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大致有高处作业风险,由地质、环境、设备、材料、人员等因素组成,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产生。但总的来说,主要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事故发生率的96%,另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占到4%,具体来说,有几下几个方面[2]:
1.2.1 施工企业领导重视不足,机构设置和人员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事实证明,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责任,缺乏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有序的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之一,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等。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缺乏责任意识,设备只用不管,防护装置形同虚设,机件老化不换等等,现场防护设施搭建不规范,甚至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防护网破损严重等,都将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工地现场水电管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用电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不熟悉正确的消防设施使用方法,未经过严格的消防安全培训或达到合格消防安全人员的要求。
1.2.2 施工一线工人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聚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观念不一;各工种交叉作业,互为干扰,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则,任意而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更缺乏有效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缺乏责任心,对待事故发生抱有侥幸心理等各种因素都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2.3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
建筑材料是构成工程的最基本单元,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筑材料经常出现的问题有:送检材料样品与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不同、使用材料未检先用、检验资料与材料不符等,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1.3 安全事故的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安全事故风险评价体系通常就工程来说,指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时对该工程的破坏影响程度的大致评价。风险评价虽然有人为影响因素,但依据工程经验与技术手段得到的相对风险评价[3],对安全事故管理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安全事故评价研究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如图1。
2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及对策研究
2.1 事故简介
2015年4月7日,某商住楼工程发生一起围墙倒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3.5万元。
2.2 事故发生经过
该商住楼为18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47万m2。于2014年3月15日开工建设。事发当日2时左右,施工人员在清理现场围墙外侧的碎石时,围墙突然倒塌,将3名施工人员砸在下面。造成3人死亡。
2.3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在施工的过程中,临时围墙被当作支挡碎石的挡土墙使用。同时围墙无墙垛,使围墙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围墙内堆放的碎石对围墙产生向外的水平推力,围墙倒塌前已出现倾斜。加上在围墙外清理碎石过程中,铲车扰动了围墙地基土。在清理掉围墙外的碎石之后,平衡围墙内碎石向外的水平推力丧失,围墙失去支承,最终倒塌。
间接原因:
(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责任心且专业素质欠缺,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
(2)工程项目部拒不执行公司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围墙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在围墙已倾斜的情况下,强令施工人员清理围墙外的碎石。
(3)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在围墙已倾斜的情况下,没有监督工程项目部整改。
(4)建设主管部门对该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尤其是围墙外长期堆放碎石等明显隐患,监督管理不到位。
2.4 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1)包括施工单位在内的建设各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尽管临时设施对于整个工程的价值和用处都相对较小,施工结束之后一般也会进行拆除。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临时设施的施工也要遵循严格的安全要求,保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能草草了事。
(2)政府有关责任部门应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要及时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现场操作等环节和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或隐患,就要进行通知,并进行持续地跟踪落实,直到得到圆满解决,将事故隐患及时予以控制以至消除。
3 结语
(1)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五大类: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
(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事故发生率的96%,是最主要因素。
(3)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说明了人为因素是建筑工程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注意安全隐患,加强预防,就可避免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的特点,分析事故成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根据全国近几年所发生事故的主体看,往往由于不懂操作技术而造成事故的比例较小,仅占事故总数的6.4%;而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由于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凡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但也得注意亚高处坠落的预防。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尚有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或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如“飞鸟拉粪,哪会落在我头上”、“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脚”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
(7)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
(8)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材料有缺陷。如竹杆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
木杆使用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中心眼的木杆,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
3、方法不合适:
(1)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4、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未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3)安全教育不到位。如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或未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使他们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5、环境的不符合:
(1)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事露天主空作业。
(2)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三、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1. 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当调离岗位。
除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违章行为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程,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控制组织管理因素,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
电动机的安装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环节,比如,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调试包括电动机起动、运行、故障检查等工作内容,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和系统试运行调试,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出厂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安装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
1 在电动机起动前,应对电动机及控制系统进行认真检查
在电动机起动前,应对电动机及控制系统进行认真检查,重点应检查下列项目:(1)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接法是否与铭牌所示相同。(2)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各相绕组之间及每相绕组与机壳(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线。(3)检查保护电器的整定值是否合适,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电气控制装置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电器及线路安装连接是否正确牢固。(4)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可以在未接电动机情况下先模拟动作一次,确认各环节动作无误。(5)检查电动机外壳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是否可靠,接地线的截面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是否牢固。(6)检查电动机的通风和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电动机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7)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用手扳动电动机转子和所传动机械的转轴,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传动带松紧是否适度,联轴器连接是否完好。(8)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电动机和所传动机械的基础是否牢固。
2在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及时分析处理异常情况
在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重点检查处理以下内容:(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3)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4)检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5)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过热现象,轴承温度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6)记录起动电压、起动电流、起动时间。(7)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等情况。
3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分类和原因
电动机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机械故障如轴承、铁心、风叶、机座、转轴等故障,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去发现;电气故障主要是定子绕组、电刷等导电部分出现的故障,要正确判断故障,首先认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检查与测量,找出故障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
若对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电动机发生故障的故障内因主要有:绕组损坏,如绕组对外壳和绕组之间的绝缘击穿,匝间或绕组间短路,绕组各部分之间以及换向器之间的接线发生差错,焊接不良,绕组断线等;机械部分损坏,如轴承和轴颈磨损,转轴弯曲或断裂,支架和端盖出现裂缝;旋转部分不平衡或联轴器中心线不一致,铁芯损坏等。(2)电动机发生故障的故障外因主要有: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电压不稳定;电动机过载;起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输出不正确;馈电导线断线;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有粉尘、潮气及对电机有害的蒸气和其它腐蚀性气体。
4电动机机械故障的检查分析
对电动机的机械故障,重点检查处理这些项目:(1)听电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平稳、轻快、平均、有节奏的。电动机在试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电动机端盖、轴承压盖等是否松动,接地装置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噪声和异味是电动机运转异常、随即出现严重故障的前兆,必须随时发现开查明原因而排除。(2)检查电动机的温度及电动机的轴承、定子、外壳等部位的温度有无异常变化,尤其对无电压、电流指示及没有过载保护的电动机,对温升的监视更为重要。电动机轴承是否过热,缺油,若发现轴承附近的温升过高,就应立即停机检查。轴承的滚动体、滚道表面有无裂纹、划伤或损缺,轴承间隙是否过大晃动,内环在轴上有无转动等。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必须更新轴承后方可再行作业。注意电动机在运行中是否发出焦臭味,如有,说明电动机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3)保持电动机的清洁,特别是接线端和绕组表面的清洁。不允许水滴、油污及杂物落到电动机上,更不能让杂物和水滴进入电动机内部。要定期检修电动机,清洁内部,更换油等。电动机在运行中,进风口周围不允许有尘土、水渍和其他杂物,以防止吸入电机内部,形成短路介质,损坏导线绝缘层,造成匣间短路,电流增大,温度升高而烧毁电动机。所以,要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以及良好的通风冷却环境,才能使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 (4)电动机在运行中,要注意检查传动装置运转是否灵活、可靠;连轴器的同心度是否标准;齿轮传动的灵活性等,若发现有滞卡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运行。
5电动机电气故障的检查分析
对于电动机的电气故障,重点检查处理这些项目:(1)检查电动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其三相电流任何一相电流与其他两相电流平均值之差不允许超过10%,这样才能保证电动机安全运行。如果超过则表明电动机有故障,必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2)要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特别是电动机受潮时,如发现绝缘电阻过低,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3)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流下工作,电动机过载运行,主要原因是由于拖动的负荷过大,电压过低,或被带动的机械卡滞等造成的。若过载时间过长,电流急剧增大,温度也随之上升,在高温下电动机的绝缘会老化失效甚至烧毁。
电动机起动时,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常见的原因有:(1)电动机起动时立即跳闸,首先检查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如果没有短路,但断路器仍然发生瞬动跳闸,此时应检查断路器选择的脱扣电流值是否合理。(2)降压起动时,在未切至全电压时即跳闸,这种情况往往是电动机端电压不足造成的,此时监测电压数据情况就可以判断故障原因。造成端电压过低的原因,一是变电所至配电室供电线路过长,二是降压电抗值偏大,致使电动机端电压过低,起动失败。(3)降压起动时,降压过程是成功的,在投切至全电压运行时跳闸,在电动机从降压阶段至全电压工作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供电间隙,此时因电动机内有乘磁,它的电磁场的情况与停机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极性方向。当合至电网时由于相位不一致,有时会造成大的冲击,其电流甚至会超过全电压起动的情况,出现意料不到的断路器过流动作,接触器失压跳闸。(4)短延时跳闸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跳闸时间不足1s的为短延时跳闸。带有接地保护的断路器,其漏电动作整定值偏小,因电动机的馈赠电线路在敷设中绝缘受伤,漏电流值偏大,有时会导致接地保护动作。
6 结论
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电动机的安装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环节,比如,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调试包括电动机启动前检查、起动、运行、故障检查分析等工作内容,随着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电动机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也更加复杂,我们应当针对具体问题加以分析,制定正确的安装调试方案,才能确保系统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project location, engineering overall arrangement and the main building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should be seriously in investigation, exploration, test, study, obtain reliable basic material. Design should be safe, reliabl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aving invest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Also should have the analysis, argumentation, have the necessary project, and have a clea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rough the GuXing hydropower station,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tion, the engineering TiZong arrangement and the writing of the main building, the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to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depth requirements expression comes ou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Hydropower station; Location; The overall layout; The main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尤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写中,将根据江河流域(河段)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或水利水电专业规划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中进行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的确立及编写尤其重要,以下谈谈古兴水电站应如何工程选址、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 工程等别和标准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级别
古兴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校核洪水位时的总库容为588.12万m3。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工程属Ⅳ等工程,小(Ⅰ)型规模。电站的永久建筑物(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厂房)均按4级建筑物设计,导流围堰等临时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
1.2 洪水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规定,电站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洪水标准
建筑物 设计洪水重现期(年) 校核洪水重现期(年)
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厂房 30 200
1.3 设计基本资料
水文气象
古水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主要气象参数为:多年平均气温20.8℃~20.7℃,最高气温39.1℃~39.4℃,最低气温-3.9℃-4.2℃.多年平均相对温度81%,多年平均风速0.9~1.1m/s,最大风速13~5.3m/s。
2 工程选址
古兴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受下游蒙坑电站正常水位的制约,没有较多坝址作比较,考虑到上游已建成的大良水电站坝址、梯级电站的水位衔接等,选择上坝址和下坝址两个方案比较。上坝址位于下距旧电站100m上游,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50m。
2.1 上坝址方案
2.2.1 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河床呈不对称的“U”型。河流呈“S”形急转弯后再折向SW,河道弯曲。坝轴线走向取205°。河床砂砾石层厚约4m,左岸为土质岸坡,右岸为浅部发育强风化岩。
2.1.2 工程型式、布置
上坝址方案拟于竹黎村正对面河段修筑拦河坝,并在河床上处布置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属河床式开发方案。厂房布置在河流左岸,拦河坝布置在右岸。
2.2 下坝址方案
2.2.1 地形、地质条件
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约50m处。下坝址河床呈不对称的“U”型,左岸坡角45°~55°,右岸坡角约5°~25°。坝轴线方向为285°,河床宽约75m。枯水位67m时,水面宽约40m,水深1~3.5m。
2.2.2 工程型式、布置
工程在河左岸筑坝挡水,河床的右岸布置厂房和附属建筑物,属河床式开发方案。
2.3 坝址比较和方案选择
上坝址河床相对宽阔,有利于布置厂房等建筑物,上部松散覆盖层厚度不大,河床基岩埋深较浅,基岩面较平坦且较容易开挖。下坝址右岸河岸边强~弱风化基岩, 开挖量大,工程投资大,而且厂房布置接近原来的公路,升压站的布置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上坝址优于下坝址。建议选择上坝址。
3 坝型选择
坝址处河面较窄,正常蓄水位50.1m时,宽度为60~65m,而洪峰流量相对较大,设计洪水洪峰流量2473m3/s。校核洪水洪峰流量3495m3/s,洪水宜从河床渲泄,因此,挡水、泄水建筑物采用重力式。坝体采用混凝土型式。
4 枢纽布置选择
本电站水头较低,选定坝址处没有引水或其他布置的地形条件,所以厂房采用河床式布置。枢纽为河床式电站,由拦河坝、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4.1.1 拦河坝
拦河坝由溢流坝、非溢流坝组成。河床绝大部分被溢流坝及河床式厂房占用。
(1)、溢流坝
1)溢流坝布置
溢流坝全长50m,设5扇弧形钢闸门,闸门的尺寸为:10×8m(宽×高),堰体为WES标准剖面的实用堰,堰顶高程为42.50m,堰高8.5m,上游堰面曲线采用椭园方程:
2)泄流能力
闸门全开后,冲沙孔拉开泄洪,冲沙孔的泄洪能力用闸孔出流公式计算,根据上述计算表和冲沙孔泄洪计算成果点绘出古兴电站坝上Z~Q关系曲线图。
本水电站为径流式水电站,根据电站的坝上Z~Q关系曲线图查得,设计洪水位为52.30m,校核洪水位为54.80m。
4.1.1.1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的确定,是在各种运行情况水库静水位加对应风浪高程和安全超高中选取最大值。
坝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Δh=2hL+ho+hc
表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单位:m
上述成果表明,坝顶高程由校核洪水位控制,定为56.30m,最大坝高22.70m,坝顶长度 62.00m。
4.1.1.2 消能设计
根据下游水位较高的情况,采用底流式消能。根据计算,消力池的长度为30m,护坦的长度为10m,堆石防冲段长20m。岸坡采用护坡处理,其护砌长度29m,护坡顶高程为10年一遇洪水位。
4.1.2 厂房及变电站
4.1.2.1 厂房布置概述
厂房布置在河床右侧,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5000kW,为河床式厂房,其主要尺寸(长×宽×高)为23.7m×19.5m×16.5 m,其安装高程41.20m,水轮机层高程 44.225m,发电机高程48.7m,尾水管底高程34.91m,屋顶面高程65.20m,设50t/10t桥式吊车1台,厂房进口设防洪门。
进水口设拦污栅及检修门各1道,门机启闭。各设快速主闸门1道,固定式启门机启闭。
稳定计算
上游底板高程37.14m,下游底板高程33.41m。假定滑动面为厂房基底面。根据地质报告,取f=0.45。
计算公式:k=
抗滑抗倾的稳定计算成果如表3。
厂房地基面上的垂直正应力(计入扬压力)控制(按材料力学公式)。
σMax≤2500kN/m2σMin>0
表3 厂房整体抗滑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4.1.2.2 升压站
升压站布置在室外,高程53.00 m,面积为25m×18m,安装1台主变压器,主变容量为6300kVA,35kV出线1回。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工程选址、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是编写过程中主要体现建筑物和工程布置的一项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认真进行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还应有分析,论证,有必要的方案,并有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0901实施
1斗拱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独特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而斗栱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种具有代表性存在的建筑构件,它不仅仅承载了房屋上部结构重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装饰艺术,中国古典建筑的辉煌与发展,也由此可见一斑。
1.1斗栱的概况
斗栱又可以称为“辅作”“斗料”,是中华民族古典建筑有的一种结构,它是由“斗”“栱”“昂”这三个部分相互穿搭,层叠从而组合在一起的,用于支撑屋顶的荷载力。从其结构上我们可以发现,在柱头和枋之间探出形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栱,当然每条拱因其形状和用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10.令拱14.瓜子拱13.慢拱15.泥道拱),而这类拱统称为“开上口”;图上19.为华拱,该拱底面开口,则称为“开下口”;而有些栱上下都开口,则称他们为“上下开口”。在栱与栱之间夹垫着的方形木块,我们称之为“斗”,如图上所示(8.散斗9.齐心斗12.交互斗)。斗栱与屋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承载了外部房屋上部的荷载力从而担当了结构中里的转化器的作用,并且它还起到了美化装饰的效果从而成为一个名族艺术品,独具欣赏的价值。
1.2斗栱的取材及运用
自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多产木材,所以中国古典建筑之原料以木材为主,砖石为辅。而斗栱更加能够反映出这样一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结构,基本上是以木材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要说到木构斗拱最古实的代表,那便是佛光寺大殿了,即便在木构斗拱占领主流的情况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石斗拱那为数不多的身影。石斗拱常见于崖墓、石阙、石室以及牌坊之中,如汉代的朱鲔石室中便残存了一朵石斗拱。中国较之以砖石为主的西方建筑,中国的木材建筑的确不够经久耐用,即便这样中国古人却仍满足于木材作为主要建材并且延用长达数千年之久,尤其是斗拱的选材运用更是凸显了这一特色,我认为这是有一定其历史缘由的,下面让我们大致来总结下这些因素: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易经》中曾记载到,世间万物的生长自有其定律,即萌芽、生长、变化、消失殆尽,就如佛教的生死循环同理。所以中国自古便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去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此处不包括陵墓、牌坊等特殊用途建筑),他们从很早便认识到变化的永恒,而人类则应当遵循大自然的“新陈代谢”“生死循环”之理,所以他们并没有像埃及等国家一样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即便是遇到火灾,古人们也不会认为是建筑用材的问题,而认为是异象、天谴之类的因素。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古人们唯独对坟墓等相关建筑的修建有着不同的看法。梁思成先生曾写过“唯坟墓工程。则自古以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劵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并未因砖劵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1]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生与死的不同期望和看法,并且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在了中国古典建筑工程上,融入到中国华夏民族的灵魂之中。中国古典建筑的构造方式。中国古典建筑的营造结构方式是榫卯结构,而斗栱便是这种结构的经典代表。这种构件连接方式,取材以木唯优,由柱、梁、檩等主要构件相互搭建而成,并且在各个构件之间,以榫卯的方式相互连接,使之相切合。像中国这种传统的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超越当代建筑的特殊柔性结构体,它不仅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力,而且能够承担一定程度的建材变形,即便在地震情况下产生的荷载力,也可以通过其本身的变形而抵消一部分地震带来的影响。中国是资源大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是木材,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都深得中国古代匠人的青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条件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匠人自古以来便缺乏对石材在建筑领域上的了解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没有对石材的运用进行尝试。据史料记载,人们曾尝试过,以石材代替木材,但是无奈于,榫卯结构思想的根深蒂固,匠人们没有很好的发掘石材的优势,不知道该如何衔接石材,使其成为一处住所,而一味的以榫卯结构连接的方式,将石材相互连接,这样无疑是失败的,因为从石材本身的特性上看,它极度缺乏张力和曲力,而其弹性度也差,所以用与木材截然相反的材料去完成木材能达到的效果,这样必然会导致石材的崩坏,运用的失败。而至于后来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继续研究石材的用法,我想也许是因为,在中国并不缺乏木材这一原料,所以人们也就没有继续探究石材的运用了。
2斗拱的历史变迁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时起,殆将永远笼罩于史前之玄秘之中。”[2]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与唐朝,精华于宋代,极致于明清。不过就史料上看,早在殷商以前便有宫室,穴居的记载,更有“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3]之说。在中央研究院发掘若干遗址后发现,在殷商时期有多出土筑的殿基,并有大石卵柱,排列井然有序,出来殿基外还有门屋,水沟等遗址。
2.1汉、唐时期
汉代是斗拱形成的初步阶段,常见于墓穴,石室及石阙。如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博物馆内展示的关于该墓室内的遗址,在该墓室中多处可见斗拱的身影,这些斗栱结构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交接和装饰,栱的形态也简单,主要有两种形态“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园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连”“或弯作量相对顶之S字形,亦见于石阙所刻斗栱”斗拱的形态主要有上述“单弯”和“曲弯”两种。[4]汉代的斗栱为后世斗栱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虽然其造型简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汉代的建筑发展是中国古典建筑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伟大开端。唐时期的建筑物可谓是宏伟而华丽,只可惜由于历史原因能保存至今,年代可以考察到的也只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唐代在私宅建筑上便有明确的规定,对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王公贵胄住的地方不能用复杂的栱和藻井,三品、五品……官员住宅标准逐级降低。
2.2明清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栱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斗栱作为力的转化器的作用愈来愈少,但是其做工却愈发的精致、细腻,逐步成为一件艺术装饰品和体现等级地位的标志。浙江省杭州市场口镇东桎关的名医堂,是著名骨科老中医张绍富的旧宅,也是至今保持较为完整的清朝名医会馆,它建于公元1875年(清光绪年间),又名“十房头”,正房面阔五间,砖木混合结构,并且该医馆于2010年被列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走进名医馆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那来自古老朝代的建筑风格。走入院中抬头便能看见那精致的外檐斗栱。该处斗栱尺寸较唐宋而言,则更为小巧细致,我们尤其可以感受到其局部构件的雕刻,甚为精致细腻,匠人们在雕刻中寻求突破斗栱原有规格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其斗栱本身的形态和结构,因为在清朝斗栱也是该房主地位和等级的象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该建筑的雕刻主要集中在“耍头”“昂”“驼峰”“交互斗”等局部构件上。在“昂”处,匠人们经常会雕刻成卷云,象鼻之类;在“耍头”上一般雕刻以“三福云”“麻叶头”“鳌鱼”之类,而“平盘斗做雕刻”“栌斗作雕刻”更是常见雕刻手法,尤其是在平盘斗上做雕刻更为普遍,因为其有斗栱,却无栱昂,所以在雕刻上也没有什么禁忌,同时其雕刻题材更也是形态万千,精致美丽的。
2.3明清以后
清朝末期以来,中国受列强压迫,民族气息萧条,一些先进的国人逐渐开始抵制本国的文化及制度,万事都尊奉西方的为准绳,而这种思想和社会风气渗透在方方面面达到了一种极致。所以这个期间,中国古典建筑并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直到现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
3古今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复古风正在缓缓的刮来,人们开始向往古代的灿烂文化,同时新中式古典建筑,也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是在现代化如此飞速的进程下,人们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去发展古代传统建筑呢?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深思的话题。
3.1现代仿古建筑
自古以来,我国的古典建筑的构造方式便是在柱子上面安装斗栱,斗栱在承接上面的屋顶,用于保证房屋的稳固,而斗栱在其中则承担了重要的构件作用,所以在历史文物修建上,斗拱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临潼的华清池,此项建筑工程是为了保护遗址而建立的,为了建筑物的稳固达到抗震减压的功用,设计者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屋架、斗拱,和柱子。在古时候人们解决木头与木头之间的链接问题是采用榫卯结构的穿搭方式的,但如今,材料的改变,连接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为了解决屋架和柱子之间链接和支撑作用,设计师们决定采用现代的工艺,他们将耍头直接镶嵌在钢屋架上,在柱头上则安装入一根钢桩,在钢桩中再安装一个底托于柱头,整个钢桩则嵌入柱身(此钢桩用于固定斗拱),而对于斗拱,设计师们并没有像古代营造发那样搭建,而是采用薄璧空腹的形式,在工厂一次性压制成型为斗拱样式,最后再把斗拱和桩定位,焊接,浇灌。上文中提及,自明清以来,斗栱不再仅仅只是力的承载着和转化者的作用了,逐步的成为一种装饰作用,所以明清的斗栱更适合以钢材为原料。碍于木材本身的易燃易腐蚀的缺陷,钢材、混凝土等新型建材的出现,无疑给传统建筑设计乃至施工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新型的制造方法,对中国传统的制造工艺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说道钢斗拱的运用,我们不得不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元素,尤其是其顶冠的斗拱造型和那鲜艳的红色,更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使前来参观的游客一看便能知道这就是中国馆。设计师大胆创新,采用了“一斗”的斗拱结构和钢结构混凝土的材质,将传统的自然曲线改变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力度没和结构美的硬朗直线,并把他们层层相叠,并且从下至上层层按比例放大,层层伸出,独居美感。而其檐口的荷载力便可以随着斗拱的转化能力,均匀的传达到柱子上,从而达到了减震、抗压的效果(自古以来,斗拱便是以这一目为出发点的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其檐口的逐渐加大,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状,使整个建筑在富有规律简洁的美感的同时又不失磅礴的气势。
4结束语
斗栱的特性完美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他们层层相叠,排列有序,看似松散,实质上却异常坚固耐用,它有着巨大的力量将每个构件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不正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诠释嘛。现存至今,历经磨砺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像一位风骨犹存的老者一直伫立在那里,为来者讲述着他的故事。中国建筑发展至今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作为祖国的未来该如何传承历史的辉煌,如何使中国建筑继续延续他过去的辉煌。但是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只有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建筑才能走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12.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23.
[3]司马迁,史记全本[M],2011年10月第一版,第4页。
建筑装饰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建筑装饰是指敷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层,它起着保护建筑构件,美化建筑工程,增加使用功能,改善使用环境的基本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浓厚兴趣,使得建筑装饰独树一帜,不断地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人们越发重视研究建筑装饰工艺,努力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施工技术,使建筑装饰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管理,使建筑装饰符合其相关标准的规定,按照业主和设计的要求,使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个越来越受行内外人士关注的问题。
1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1.2 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在西方人类史上形成第一个顶峰。它自成一格,独具特色,给人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而丰富的遗产。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的繁荣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其中“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3](P96)。确实,希腊神话和艺术之间密不可分。奴隶社会的希腊,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理解的限制,认为神的力量主宰一切,宗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艺术受到宗教的控制。希腊神话通过“人神同源”,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和生活的梦想,在神话中巧妙地把人的现实生活融汇进去,希腊神话中的神事实上也是理想化的人。因此,希腊艺术的中心是人。
2 中西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内涵。不同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背景, 导致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风格迥异,这体现在空间表现、造型手法等方面。
2.1 在空间表现上。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这种心智领悟与内心感受,因此,空间秩序需以意境为前提。建筑空间组合清晰地体现了游观的方式,含蓄空间层次,移步换景,如同中国的手卷画逐渐展开,表现整体环境的意境之美。意境是中国建筑艺术至妙,要达到统一的意境必须做到“物我相融”。“寓景于情”,为观者在游览时提供视觉内容,从而达到骋怀的目的。西方建筑一直是将立体感的塑造作为空间表现的基本目标。他们运用形式规律创造的古希腊及罗马建筑柱式,或壮美、或挺拔,表现了人类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空间组织以主体建筑统帅全局,贯穿整体建筑环境的轴线的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明确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显得雄伟壮观。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空间序列表现建筑的恢弘与气魄,给人以生机盎然的崇高美。
2.2 在造型手法上。
中国建筑装饰在造型上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不刻意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并有意突出、夸张或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注重其整体环境中的协调关系。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态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激情和感染力。在造型手法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由于木结构自身特点,表现出来的亲和性很强。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小兽,增加了建筑的情趣。房屋木结构的梁、枋出头,也加工成了蚂蚱头、头等各式动植物或几何形体。
西方以写实逼真为理想,重在塑造形体,体积和量感成为装饰的主旨。哲学家和美学家根据当时盛行的雕刻艺术的伟大实践,提出的“模仿自然”说作为艺术的纲要。希腊帕提农神庙,通过精巧的装饰配置把建筑的比例烘托得更加优雅。装饰主要由檐板雕刻、山花墙雕塑和柱式构成。装饰造型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一贯的造型手法。以至后来的哥特建筑和巴洛克建筑装饰,虽然在形制上与希腊古典建筑差别很大,但其写实的目标及表现立体的方法是一致的。如个性鲜明的哥特建筑透视门,层叠的尖券骨架装饰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使建筑的立体效果得以强化;巴洛克建筑装饰,绚烂多彩的壁画表现着虚与实的造型效果。圆雕和浮雕相互融合,多位于建筑的转折结构之上,表现出迷幻多变的造型气氛。写实表现体积的观念,成为西方古典建筑装饰的重要原则。
3 结束语
在当今建筑装饰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装饰凸显时代的特征,融入时代精神是现实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相匹配,是建筑装饰创新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融合不是单向文化的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文化互动过程,应在交互中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国建筑装饰可以艺术再造、中西并存、中外合璧,使其走向更加宽广的艺术领域,但建筑装饰艺术的时代精神是衡量文化水平高下的准绳。
设计/竣工:2009 /2012
项目地点:北京,中国
用地面积:155,919m2
建筑面积:366,262m2
容积率:2.8
设计内容:规划 建筑
项目性质:高品质住宅、公寓、商业、小学、幼儿园
客户:中化方兴置业(北京)有限公司
获奖:2014 Asia-Pacific Property Awards 年度综合楼盘;2013年时代楼盘金盘奖最佳综合楼盘;2013 中国地产华表奖最佳豪宅典范;2013 美居奖“中国最美楼盘”;2012居住环境典范奖;2012中国品质创新示范楼盘;2011 精锐科学技术奖“绿色低碳建筑奖金奖”;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美国LEED-SCHOOL铂金级认证
摄影师:陈尧、松美佐江
项目背景
项目周边交通便利,紧邻北京CBD核心区,项目到达国贸商圈、燕莎商圈、王府井等地都十分便利。项目用地,东至东四环路,南至广渠路,西至大郊亭中路,北至百子湾南路。总用地面积155919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19056m2,代征城市道路用地面积31598m2,代征城市绿化用地面积5264m2。
地块性质分为居住用地,体育用地,住宅混合公建用地以及配套小学托幼用地。其中居住用地容积率2.8,住宅公建混合用地容积率4.0,充分利用地铁的优势,设计高档商业和公建。项目包含产品:高档住宅、3000m2五星级综合会所、综合商业配套、国家级重点小学、国际双语幼儿园、地下停车库。
建筑传承
究竟什么样子的建筑能够代表中国,能够彰显北京作为都城的气势和世界文化汇聚的窗口?简单的舶来建筑风格无法承接这样的气质,WSP在金茂府的设计上从一开始就力求自打破对于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盲目屈从,以原创精神,营造出新Art-Deco建筑风格。
新Art-Deco建筑风格既沿袭了古典建筑严谨、优美的比例和尺度关系又结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秩序感,对古典建筑形态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和简化,强调对称、追求宏大的气魄与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继承和发扬了Art-Deco宏伟与庄严地特点,建筑形式时尚而不乏古典气息,顶部处理营造出美丽天际线;基座尺度近人,富于变化,具有更强的时代感、识别性和标志性,使整个建筑更有味道,历久弥新。
环保创新
在LEED国际生态和能源设计组织的评价标准下,金茂府进行了许多基于环保理念的设计。使得该项目同时也成为环保建筑的标杆。在材料选择上,选择绿色建材和耐用材料、低能耗材料。注重实用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在地表径流处理上,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将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处理。建筑设备的使用上采用高效能的采暖、空调、热水、燃气、照明设备。合理利用屋面能提高绿化率,考虑采用屋顶花园,减少屋面径流。部分屋面采用高反射材料,减少屋面热岛效应等。金茂府采用加强维护结构做法,外超过国家建筑节能65%标准,实现建筑节能80%水平。
住宅立面采用先进的自带保温层的石材幕墙,采用黄花岗石面层,与轻盈剔透的玻璃盒子相衬托。错落的玻璃阳台幕墙,由白色铝合金、中空玻璃和磨砂玻璃制成。配套建筑包括学校、幼儿园等形式与基地景观环境相融合。它是北京首例完全通过“结构长城杯”项目,采用了“体验式”精装施工。金茂府的生态空调系统,主要由毛细管网和地源热泵组成。为第三代生态空调科技系统,科技型和实用性强,室内常年保持22-26摄氏度恒温恒湿,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规模上堪称中国、世界第一。金茂府采用的置换式独立新风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住宅空气内循环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创新采用24小时置换时全新风系统,大幅提高空气质量。金茂府在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基础上,更配置内窗电动窗帘系统,并根据客户喜好设置家庭情景模式控制系统,真正提升家居安全性。
结语
院巷规制,古典大气、多元文明交融的京派历史文脉,是金茂府社区规划的灵感源泉。浓缩与抽象的京城院巷体系勾勒了金茂府的骨架与雏形。
设计中,籍借“L”型的地块特征,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双轴线规划格局―由南至北塑造了体育公园-入口广场-中央景观-豪华住宅建筑群递进的由公共到私密的社区空间;由西至东塑造了体育公园-庭院绿化-中心庭院绿化-住宅与公建建筑群横向连结形成一体的景观空间。
台地园林,本着景观最大化,绿地最大化的思想,住宅区整体地坪抬高0.9-1.5m,与周边道路以缓坡连接,密植茂林,形成绿色围墙将住宅抱与怀中,形成私密的中央公园,让台地式景观平台成为整个住宅区的景观中心,并将社区与外界的喧嚣隔离,周边隐蔽、中间开敞、营造出宁静的社区环境。
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它如同一部部厚重的历史年鉴,记载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整个国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格、社会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精神文明。正如那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一方人民成就一方建筑文化”也就不足为奇。我们可借由这些尚存的建筑文明,追溯到当时各个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精神。自古至今,从东方传统建筑群到西方古典建筑,无不都是以建筑细部作为建筑工匠或建筑师独具匠心设计的表达重心,突显出建筑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取向,并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识别建筑大师们的艺术风格以及大师们要表达的民族特征和历史文化。那么,我们研究建筑细部的意义又有多重呢?
此时,不禁让我记起贝聿铭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有好的构思,而且细部要到位”,并提到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至理名言――“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他认为设计源于生活,设计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往往是那些不经意间充满亲情的细微之处,设计也是如此,其最精华的部分常常在于细部,最能打动人的通常也是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的设计细节。像中国传统建筑中富丽堂皇中不失精雕细琢的故宫、小家独处的含蓄与深情风雅并存的江南民居等,往往一个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和玺彩画或是斗拱的作法,就能反映当时民族建筑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如建筑色彩、雀替、斗拱、斜撑、屋脊、挂落等,这些建筑细部无一不是传统建筑中大放异彩的经典之作。再看西方古典建筑中气势雄伟、大气磅礴的宗教建筑等,古希腊的柱式、巴洛克式的山墙、哥特时期的玫瑰花窗等也是不经意间成为欧洲古典建筑的代表。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正是那些真正能够打动人心、体现人文关怀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而被人深念,成为某一永恒的经典之作。正因为这些细节,作为整个建筑细部的个体为其建筑设计艺术价值的上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经由细部不断推敲和完善的过程。建筑细部作为构成建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细部的造型、构造与转角及节点的精细处理时不容忽视的。建筑细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能够满足建筑的某种实用性要求,更重要在于其审美价值、社会和文化特征的体现。在建筑设计趋向于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建筑设计发生了巨大改变。建筑不外乎形体或是外形上的变化,当然不考虑建筑专业相关的技术、工艺等,只注重建筑的造型艺术及空间形态的设计,重视细部设计已成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趋向于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是,人们对建筑细部的“高度关注”,将建筑细部直接作为某一风格划定一定的界限,或是作为某一建筑形式的代表符号时,建筑细部能否恰如其分地与建筑设计相融并提升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不得不令人担优。尤其是中国近几年加强对传统建筑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宣传,使“传统建筑”形式风靡一时,“建筑细部”被作为“建筑形式符号”的标志而肆意使用。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当“传统建筑”没有经过细部构造、造型的修饰,没有经过历史的锤炼、时间的推敲,建筑的存在也不过只是形式,没有内涵,失去了建筑本身的灵性;当“传统建筑”省去了工匠们独具匠心和精工巧琢的用心,被替换成工业机器制造下整齐划一的复制品时,当木构架建筑被换成水泥钢筋的梁柱,榫卯工艺被现代便捷工艺所取代时,“传统建筑”还剩下什么,它又给人们甚至社会带来了什么呢?这些建筑经不起人文情怀的关切、耐不住时间的推敲、以及传统的手工技艺消逝,留下的更多是是机械工业化的产物,一切不过是形式主义。因为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时间是不可后退的。建筑细部作为建筑整体的局部,整体与局部之间是相互的,鉴于建筑的不可复制性,细部设计更应该加以用心的。因为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建筑细部,其建筑成就必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新一轮的建筑所替代。所以说,建筑细部是展现建筑技术、反映建筑工艺水平和体现建筑文化特征的有效载体,更是评判建筑品质优劣的客观标准,细部设计的精细程度必然决定着建筑的精良程度。那么,在当今建筑设计的趋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去更好的把握呢?
法国建筑师菲利普・莫罗曾就中国的建筑发表过这样的一句感慨,“欧式建筑欧洲人从未见过”。这些欧式的建筑在欧洲人眼里是从未见过的,只不过把外表的一些东西搬过来,并没有把欧洲的元素融入到里面,流于表面形式的复制。正如同建筑细部在建筑风格中的套用,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建筑在于一种思想和技术,他不仅依靠技术,更多地体现在人文方面,而不流于表面形式。建筑细部对建筑整体风格、技术、工艺表现中的意义,我们不应盲从于形式的表达,应更多地是追求一种人文层面上的表达,将建筑的历史性、永久性、社会性表现出来,使建筑不会只停留在建造之间,因为建筑所表达地更多的是一种存在感。能够借过去来确定现在,在时间或空间的坐标中对自身再次的认识,那些生动的细部处理便赋予建筑以灵性,所以,建筑细部是建筑的灵魂之所在,是使建筑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我们应通过对历史地回顾与思考,更多地给予我们当今和未来的建筑以帮助和启示,从而将我们中国传统的建造思想能更好地与当今科技材料、人文思想及文化融合在一起,兼容并蓄,在继承发展中走出当代建筑的特色,并为后来人展现出当今社会的科技材料、人文思想与社会情怀。
参考文献:
[1] 永井成男.符号学[M].东京.北树出版社,1989
关键词:柱式风格古希腊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是享誉世界的闻名古国。建筑,是镶嵌在古希腊灿烂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建筑就以规模宏大、雕刻精致、造型优美而举世闻名。重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卫城,体现了那一时期最辉煌的艺术成就。
雅典卫城建造在一座石灰岩的小山上,四面都是绝壁,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小山的地形,以及小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建筑布局,整个卫城由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等组成。当时艺术也因此而得到全面发展。建筑、雕塑和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人们誉为古典美的楷模。这个时期的建筑洋溢着端庄、典雅、和谐、理性的美感,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还流传着关于亚洲西部泰坦众神、东方巨灵和巨人的各种说法。阿卡亚人被后来的多利亚人征服后,迈锡尼文明便随之衰落和灭亡,但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半岛,仍然遗存了许多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的城堡、狮子门、圆顶墓等宏伟建筑。在随之而来的大征服的时代,由于战乱不断和文明的毁灭,随着时间的消逝,一波续一波的后来民族完全不知道这些巨石建筑的来由。
古希腊文化和艺术单纯特性中,蕴含着崇高和伟大的美学品格与艺术精神。生活的单纯和艺术生产的非自觉性,成就了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单纯的品格。战争带来对健美身体的崇尚,神人合一的宗教观念给单纯自然的天性创造出自由发展的天地,达观的生死观念尚未浸染复杂的功利性。可以看到这些方面都对古希腊的建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波斯的侵略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希腊建筑结出了最完美的成果。恩格斯曾赞美:“希腊的建筑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白昼。”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著名的建筑,它代表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又有“神庙中的神庙”之称。帕提农神庙建于古希腊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的鼎盛时期――公元前447―438年,是古希腊人为纪念在希波战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献给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拉斯雅典娜的,愿意为“处女宫”。
帕拉斯雅典娜,希腊语为“刚强的雅典女子”。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娜是众神之王宙斯、智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因此,雅典娜集力量与智慧于一身,凶猛无比,睿智超群,是战神、智慧神、冶炼神、手工艺神,是奥林匹斯圣山最著名的12个神祗之一。
帕提农是一个长方形的庙宇,形体单纯。中央由墙垣围成的核心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比较深,是圣堂,西部比较浅。在这个核心的四周有一圈围廊。根据希腊本土的传统,帕提农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刚健雄壮而高贵,比例和各部分的处理最为成熟和完美。
希腊是采用石结构很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这些建筑中既有壮硕端重的多立克柱式,也有优美典雅的爱奥尼柱式和精美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和谐、完美、崇高。建筑本身也体现了设计师所考虑到的功能的划分,具备了祭祀、储存等功能。并且也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性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体现了作为欧洲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该有的风貌,并对欧洲建筑风格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的设计风格、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和布局风格都与古希腊人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希腊的建筑经历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通过这四个时期,希腊的建筑艺术日趋成熟。古罗马的建筑就大量地学习希腊的形式,从平面到立面,从山花到柱式,处处可以看出希腊建筑的影子。
比如古罗马柱则是用石头说话的世界艺术珍品,并将古希腊柱式发展5种: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式及塔司干式。从结构上看,这些柱子的长细比均控制在10以下,中国柱式的收分是从柱的2 /3开始,而西方柱式一般是从1 /3开始。总之,柱式的艺术造型与结构技术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这其实是整个罗马(文化)向希腊学习的一种“建筑表述”。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中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从古典柱式的造型与构造入手,了解柱式的美学特征和形态规则,就其形式与结构要求、材料性能、工艺条件等方面予以思考,就可能全面的了解其具体的结构。
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西方古典建筑曾作为世界建筑的主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建筑艺术发展的一种传承,古希腊建筑中的3种柱式构成了希腊建筑的精髓,并将其造型艺术拟人化。柱式艺术是西方古典建筑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世界的感性显现。建筑及其空间作为一种艺术对象,其深层语义也就是人的理念的表述,这也是建筑文化的实质。我们在这里着重说的是西方古代建筑及其空间的文化性语义。西方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述,也许,古希腊文化称得上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祖师”了。
如果结合哲学意义和建筑美学理论来讨论建筑学的文化价值的话,比如建筑美学理论及作用、形式与建筑功能、形式与象征性、公共性与“个人意志”、文化与传统等方面做出理解,笔者以为:一座典雅、高贵和气派的建筑,应像晨钟暮鼓那样,它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在提醒该城市的广大居民,教他们明白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这才是建筑的精神功能,而建筑的复杂性也就表现在这里。
因此,运用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核心思想,以学科交叉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和适应性的观点才能真正达到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各种特性和相关理论,以及复杂性科学对实践的各种意义和启示,进而指出建筑学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属于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范畴,因而必须抛开就建筑论建筑的简单化方法,转变思维范式,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看待建筑中的复杂问题。
而古典建筑的美学风格以及现代运用就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建筑美学的重要性,运用满意原则,关注使用者的参与,并创造性地将整体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相结合,以综合平衡的原则使建筑能够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古希腊的建筑风格里,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光辉。至少在自由人中间,希腊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
“人是第一重要的,其它一切都是劳动的果实。”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它渗透着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主持雅典卫城建设的大雕刻家费地说:“再没有比人体更完美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希腊人同时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柱式的柱子。正是这样的人形赋予,柱式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对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式艺术装饰的形式,也展示了不同时期柱式的审美情趣和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积淀。希腊诸神中许多神祗与东方文化有着复杂的关系,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阿耳忒弥斯和阿芙罗狄忒,希腊人为这两位东方女神建造了壮丽的神庙,其中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女神神殿跻身于古代七大奇迹。
阿耳忒弥斯女神在中文《圣经》版本里被译成“亚底米”,在古代罗马人们叫她狄安娜。作为丰收和繁殖女神。关于她身上的果实状物体,有种种说法,人们猜测它们是石榴、乳房、枣子、鸡蛋等,也有人把它与公牛崇拜联系起来。但不论是什么,它们无疑都象征着乳汁、多子和旺盛的生殖力。她的别名之一叫做俄耳提亚,意为“挺立”,与树的形状有关,意味着植物的属性,她的神像主要是笔直挺立的姿态。
从审美的角度,对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机制的性质、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认为建筑创作是特殊的商品生产,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是一个审美过程,结合审美主体提出了“审美域”,把建筑美的创作评价看作一个动态系统,结合创作主体提出了“评价域”,最终结合建筑方案的评选,提出了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曲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决策作用。建筑美既要具有美的一般属性,又要有建筑自身的特点。
建筑的美是丰富的,它给审美者带来的美感是非常特殊的。中西方传统建筑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中西方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建筑与装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建筑艺术是建筑文化的体现,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流正在加速。随之而来,在建筑设计领域也掀起了欧陆风,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也盛行起来,西方传统建筑装饰上的柱式、山花、涡卷、铁花栏杆、花坛、线脚等等随处可见。
另外,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对古希腊的神庙、剧场、运动场等公共建筑及其空间进行历史的解读,可以看到它们所传载的公共活动――无论是宗教崇拜活动还是社会与文化活动――都是城邦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因而体现出城邦政治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而且,公共空间的主导性与私人空间的次要性,也体现了城邦政治中民主高于自由这一不同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制的重要特征。
一般意义上,透视构图存在于任何成功的建筑群体中。但中国古代建筑的透视构图却远远超出这种或较简单的、或随机的透视构图,它是一种自觉追求的、系统复杂而十分成熟的群体透视构图体系。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挖掘、研究,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建筑是实用的对象,也是艺术对象,与人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创造,建筑设计是空间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空间以有造成无,所用在于有之无。建筑的单体存在纳入建筑群,即产生了形象组群问题,其恰切性在于构成群体的适宜性。单体空间和群体空间对人造成的自由存在条件,即是建筑美的实现。这有待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概括地讲西方美学史上对建筑美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强调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所表现的伦理价值。
欧洲古典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风格,是人类灿烂文明的象征。随着历史的进程,古典建筑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深入研究它们的形态特征、变化规律和构成法则将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历史,清醒认识当今错综复杂的建筑局面,为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建筑美感的获得就来自于被主体感性接受,主体的功利诉求以功能感性化和直觉化为形式,功利心理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建筑审美的结论。对美学中形式与意义关系的探索,并对建筑意义的思考,并对“建筑意义的来源”、“建筑意义的表达”等方面做了阐述,从而希望树立一种重视意义表达和深度追求的建筑观。而且刚柔性是建筑内部空间和装饰作用于视觉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希腊罗马神庙内部空间和装饰中的刚柔性,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利用,通过空间和装饰或强化或改变建筑内部的刚柔性,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
单从建筑学角度讲,希腊神庙建筑也许没有埃及、罗马和西方中世纪的同类结构成熟,但是,通过希腊人的酒神信仰,透过现象获得理解希腊建筑文化的内涵。政治家狄・斯帝尼说:“雅典仍然有永恒的财富,一方面是对开拓伟业的纪念,另一方面是往日那些美丽的建筑物,山门、帕提农、柱廊和船坞。”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而最直接的建筑遗产,无疑是具有永恒生命的柱式风格,它是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浩然:《论古希腊柱式风格的结构性组成》,《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高飞宇:《古希腊建筑特色略谈》,《湖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