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14 09:45: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

篇1

[7] Sharpley, P..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233-244.

[8]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200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R].旅游调研,2000(49).

[9]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354-359.

篇2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入社、入股等模式,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在传统农业中融入现代工业、商业、保险以及信息等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种、养结合,慢慢形成一整个系统化的农业一体化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可以围绕农业活动中的某个或者多个农业产品,根据该产品的供销状况,建立起一条龙的工、农、货、运等一体化农业模式。通过农业一体化,可以实现农业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的协作,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可以让传统农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价值,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农业经济中的产供销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统一到同一个经济模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济的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

1.2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实行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产业化变革的深度以及影响力,对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行农业产业化,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生产部门逐渐向现代产业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型组织结构逐渐转变为新型产业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自由联合这一层面上;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将传统农业技术结构发展为现代农业技术结构,也促进了农村社会面貌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

2.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以及我国农村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在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够成熟,一些乡镇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下农民家庭实际利益的损害。其次,一些乡镇地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认识程度不足,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也无法对农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直接导致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滞后。此外,一些乡镇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进行支持,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资源等条件无法有效的得到满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后,乡镇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信息比较闭塞,都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诊就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些乡镇地区用作农业生产的土地比较狭小,无法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乡镇地区的农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作物灾害以及病虫信息等无法及时传播,都会给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

3.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1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乡镇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进步,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发展趋势更加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弄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促进乡镇地区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乡镇地区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科专业协会、农村广播电视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宣传教育活动,让农业产业化深入人心,逐渐在乡镇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的促进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3.2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设和完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得力助手,巩固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首先需要对组织财产进行划分,将组织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对财产利润进行分配,同时,也需要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让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3适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规模经营,在一些条件有限的乡镇地区,达不到很大的经营规模。可以有条件的,逐步的进行适度规模的土地产业化发展。根据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同时结合户籍制度、小城镇发展政策等,让农民真正意义上同土地脱钩,实现土地的集中化、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对乡镇地区的耕地制度进行变革,采用耕地流转制度,从而促使一些拥有耕地却不用来进行农业发展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乡镇耕地的有效利用,逐步实现小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3.4推进乡镇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平台在乡镇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最终将农业信息转化为乡镇地区的农业收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乡镇地区农业信息闭塞的现状,为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灾害病虫害信息等,使弄明能够真正依托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生产,进而获取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此外,信息化建设还能够让农产品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大的价值。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4.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各地区需要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湖南湘西

经济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品和原料,同时也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及为人民健康提供重要药材等;并且经济林以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适宜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奔小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近年来,湘西州经济林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适应市场、产业化和高效持续经营等方面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3-4]。因此,如何将湘西州富有特色的经济林产品建设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将是该州今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点。

1发展经济林产业的重要性

1.1富民强州的需求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也是湖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山区林区面积大,全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以往单一的经营模式,以短养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是使群众脱贫致富、财政增收、部门增效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1.2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林水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经济林产品价格一路飙升,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国年人均水果消费量已达到54 kg,比世界人均水平75.4 kg少21.4 kg,居民个人水果消费总量由1981年的150万t上升到2001年的3 720万t,19年间增长23.8倍,市场每年增长18.2%。因此,经济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基本上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发展潜力巨大。

1.3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由于湘西州生产落后,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商品林价格又不稳,群众经济来源受制约,为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林产业附加值高,地域特色突出,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增收,拉动地域经济增长,而且产品加工污染少,可以保护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林产业,对加快湘西州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湘西州经济林现状

2.1生产现状

湘西州有土地总面积1 548 888.6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 115 191.8 hm2,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经济林产业的自然件和社会条件。近来年,随着宜林荒山的消灭、高效林业的发展,使经济林发展速度加快,品种结构业得到了有效调整。油桐等传统品种种植面积减少,优质干鲜水果、木本药材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以湘西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椪柑5.33万hm2,猕猴桃生产基地由1998年的600 hm2发展到2005年的6 666.67 hm2;以黄柏、杜仲、青蒿、百合为主的药材种植面积2万hm2;以油茶、油桐为主的木本油料面积逾10万hm2。此外,湘西州还有板栗、核桃、花椒等2.13万hm2,油桐4 000 hm2,茶叶5 333.33 hm2。泸溪椪柑多次在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荣获金奖,通过了ISO9001认证,荣获了“绿色食品”证书,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中国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中国椪柑之乡”等。据不完全统计,泸溪椪柑年产值已突破1.5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全县人均开发椪柑466.7 m2以上,年人均创收600多元。另外,古丈茶叶1980年以来也连续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名茶[5-6]。

2.2加工利用现状

湘西州的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才刚刚起步,但近几年来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在湘西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998年以来,老爹公司把猕猴桃做成了食品和保健品,形成了当地最大的绿色产业链,20万农民因此脱贫致富。目前,全州有5个县市发展松脂采集业,兴建了6家松脂加工厂,年加工松香、松节油6 000 t,年产值5 500万元。老爹公司、喜阳集团及湘泉制药等林果、林药龙头企业极大地带动了湘西州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湘西州打算通过10年的努力,营造以小桐籽、光皮树、黄连木为主的油料能源林2万hm2,营造以砾类为主的木质能源林6.67万hm2,建设高产油茶基地6.67万hm2,形成4万t油茶产量及其副产品的产业链,合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

3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

湘西州目前还没有形成与经济生产相适应的,从生产布局、良种化、培育技术到经营流通一整套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经济林种类繁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及树种适应性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出现了许多不遵从自然规律和跟风的不良现象,这不但给林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环境的破环。此外,经济林隶属于农、林、水等部门,政出多门,交叉管理,生产过程和市场服务均不配套,造成了大多数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商品率较低。

3.2一般品种多,优良品种少,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

据统计,全国名、特、优、新经济林仅占总面积的18%。目前湘西州的经济林树种品种多且混杂,存在品种老化等问题,如柑桔主栽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选育的。全省桔园种植品种均为一般品种,其产量与品质均缺乏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选育了100多个油茶优良品系,但因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致使新品种、新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很多品种资源正在不断流失,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这湘西州经济林良种化和集约化经营。

3.3经营分散,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湘西州经济林生产大多以一家一户分散模式经营,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难以组织起规模生产,贮藏保鲜能力不强,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少,产品流通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如有“中国椪柑之乡”之称的泸溪县,其果品贮藏保鲜量仅为总产量的1%,加工量几乎为0,每年因贮藏保鲜和加工跟不上需求而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湘西州现有的油茶加工厂多为作坊式作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设备比较简陋,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原料浪费大,产品多为粗油,含有残留的植物碱,品质差。几年来,湘西州所销售的经济林产品几乎都是原材料,很多产品未能得以开发利用,附加值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经济林的发展和林农的收入。

3.4市场适应性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波动对经济林的生产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桐油价格高达1.5万元/t,非常畅销,湘西州油桐生产相当红火,但到20世纪末却降到了0.6万元/t,油桐生产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很多油桐林惨遭破坏。此外,全州经济林产品虽多,但大宗出口产品却极少。如椪柑、猕猴桃是湘西州的传统产品,外贸需求量大,虽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且泸溪椪柑也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要想真正地打入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不高。

3.5加工利用率不高,特色支柱产业少

湘西州经济林产品大多数以出售原材料为主,不重视产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可以产生较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果品采后没有经过挑选、分级、打蜡和包装处理等工序,优质果率不到1/4,这就导致了其市场价格低廉;柑桔和猕猴桃是湘西州最主要的水果品种,但只有少量被加工成罐头和果汁,产品附加值低,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泸溪县椪柑产量虽然达到10万t,但全县椪柑仓贮能力仅为椪柑总量的8%,加上没有冷库贮藏果品,造成大规模果品腐烂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4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

4.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的大好形势和国家导向做好协调工作,理顺经济林产业管理思路,通过政策导向和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产业发展策略,引导社会投资向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领域和产品集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大力推广优质林木种苗和先进的营造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林农“绿色证书”工程;发挥林业政务网在产业化建设中的政策导向和咨询服务作用,构建全省经济林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营销形势,提高林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2优化产业结构,走产业化道路

首先,加快乡土树种油茶、油桐、椪柑等经济林果及名贵药材红豆杉等的发展速度,扩大规模,充分利用湘西州丰富的荒山资源及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富足的劳动力,走“公司+基地+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营模式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其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实行“分户经营,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体制。发展的重点要支持有精加工能力与营销市场的私营企业与个体大户上,通过他们建办果品基地、药材基地、苗木基地等,形成林企对接的产业模式,使湘西州经济林产业走进市场,拥有市场,占领市场,在国内外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品牌,从而带动湘西州山区林业的综合开发利用。

4.3开展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湘西州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为发展林药、林果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低产油茶、油桐林改造及加快良种化进程,建设优质油茶、油桐基地,延伸产业链,发展茶、桐油加工业,形成具有特色的油茶油桐产业集群;重点培植名、特、优、新经济林加工业,发展壮大椪柑、猕猴桃、食用菌、山野菜和竹笋等食品加工业;加大干果和香料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薄壳核桃、花椒、山苍子等加工业。实现经济林产品由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的转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林林农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4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湘西州目前经济林“三低”林分较多,主要是树种品种的品质不良。良种一直是制约经济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且良种生产一直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只有种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经济林的现代化,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的目的。但是只有良种没有良法,也无法达到“两高一优”的栽培目标,这就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林的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与措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5参考文献

[1] 陆忠泽.广南:经济林果前景好[J].中国林业,2007(11B):43.

[2] 魏殿生,黄正秋.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J].林业经济,2004(11):2-3.

[3] 姚先铭.湖南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7,25(2):95-101.

篇4

马鸣乡的森林面积较为广阔,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目前,该乡内已知逾130种野生菌,知名品种主要有青头菌、香菇、木耳、鸡油菌、鸡枞、干巴菌、松茸、牛肝菌等。该乡依托野生菌资源发展壮大产业,目前已具一定规模的野生食用菌加工企业2家,加工产品主要有干制类(烘干包装)产品、油炸类制品两大类。在培育野生菌加工企业的同时,为了对该乡周边县市产生辐射作用,投资120万元建成一定规模的野生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2011年在云南省严重干旱的条件下,马鸣乡集散交易的野生食用菌量仍达到500 t,产值达到0.4亿元。

2存在的问题

马鸣乡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该乡野生菌产业的发展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商品化程度低;二是部分菌农有在烤房内烘烤加工野生食用菌的习惯;三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尚未培育出实力强、规模大、产品硬、带动作用明显的核心企业,产业链短,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对野生菌深度加工不够,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野生菌的产品附加值;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马鸣乡野生菌的品牌效应及产地效应;五是不合理的刨撬采集,破坏了菌塘的结构,对菌塘的稳定性和繁殖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六是非法采集和非法收购,影响了菌类的繁殖,对菌类的再生能力产生破坏作用。

3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强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的应用研究

马鸣乡生长的部分野生食用菌的种群小,分布相对集中且较为零散,但因其品质非常好,受人为干扰的几率较大。该情况下野生状态下的野生菌种质资源遭到破坏,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优势。应在当地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基础上,选择适宜该区域的、当地人工栽培较易成功的土生品种,以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着力打造先进知名品牌

马鸣乡应加大对野生菌资源的宣传力度,充分应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函大、户长会、党员干部培训会、广播宣传等形式对该乡的野生菌资源进行宣传,并专门对从事野生食用菌采集、收购等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野生食用菌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的目的,提高全乡农户利用与保护野生菌资源的意识,实现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报刊的作用,努力提高品牌效应和产地效应,力争将马鸣乡野生食用菌打造成继”野花沟”、”万亩草山”后的又一张名片。

3.3抓好野生食用菌的保育扩繁试验基地建设

马鸣乡本着适度采摘、重点保护、提升品质的原则,走封山育林与封山育菌相结合的路子,2011年6―9月启动实施了野生食用菌保育扩繁试验示范工程,面积17.07 hm2,通过聘请看护人员每天巡逻、设置防护网等措施,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基地采摘野生菌,技术人员通过测量地表温湿度、降雨量来分析保育扩繁基地内的野生菌产量及分布情况,找出野生菌的生长习性及出菇规律;同时技术人员每天记录农户进山的采摘量,大量宣传野生菌知识及科学的采摘方法,禁止农户采摘直径小于2 cm的童子菇及开伞菌,指导群众用木器或竹片轻挑轻摘。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核心样板区平均产值高达1.8万元/hm2。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在7个村委会建成666.67 hm2野生菌保育扩繁基地,通过林地承包强化人工促繁,人为调节植被郁闭度,改善腐质层的厚度、采集量及采集个体大小等,以促进野生菌再生能力的提高及种群数量的恢复[1-2]。

3.4规范交易市场,以市场促流通

一方面在建好马鸣乡野生菌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对市场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培育和壮大市场,进一步规范交易及市场管理,促使交易的流通[3];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信息畅通、会经营的农民经纪人,努力将马鸣乡打造成周边县市最具吸引力的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3.5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抓好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野生菌资源的出菇期较短,每年集中在6―9月,且该区域的交通不便利,雨季相对较为集中,野生菌的出菇集中,增加了该资源保藏、加工及运输的难度,导致野生菌资源积压,降低加工成品的量,同时还导致大量野生食用菌腐烂,造成资源浪费[4]。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野生菌资源附加值的提高[5]。因此,2012年马鸣乡计划在龙头加工企业家顺工贸有限公司的引领下,招商引资,兴建2座野生食用菌加工厂,满足其出菇时期的加工需求。

4参考文献

[1] 刘文学,自正权.浅析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之发展[J].中国食用菌,2011(4):16.

[2] 张光亚.云南食用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篇5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03-02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大城市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带动与增长极核效应,特别是位于城乡交错带的大城市边缘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地域,是产业发展最集中、城市面貌变化最迅速的地区。然而在城市增长过程中,由于核心区和乡村的共同作用,大城市边缘区的各种规划出现了很多弊端,导致其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大城市边缘区成为社会、经济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从区域行政和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策略就是优化和更新规划模式,消除规划弊端所带来的影响,协调推进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促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城市边缘区概念及特征

大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核心区的社会、经济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集中向周边区域辐射与扩散,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互相作用、互相融合、互相转化的特殊地带。

大城市边缘区在地域空间上处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之间,是城乡要素激烈转换的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核心区向乡村的辐射与扩散,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城市和乡村二重要素的共同影响下,大城市边缘区中部分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而逐步被纳入城市建成区,或成为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从而转化为真正意义的城市区;同时,这一区域又不断地向外扩展,继续吸纳部分郊区或乡村地区,形成新的边缘区域,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发展也随着区域性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大城市边缘区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特征。

二、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城乡关系过渡区,大城市边缘区是乡村不断向城市转换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它是城市核心区产业向外扩散的前沿地域;另一方面它是乡村产业最先更替的“形成层”。因此,与城市核心区和乡村相比较,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发展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弹力和活性,但往往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表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1.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空间优势明显。大城市边缘区是在城市核心区和乡村地带之间形成的一个城乡要素激烈转换的中间地带。和城市其他区域相比较,它具备区位、土地、环境等多方面的产业发展优势。在此条件下,它是培育城市经济实力和发挥城市功能的腹地,它是第二、三产业的重要扩散区,城市核心区的工业、商业和科技首先向这里辐射延伸,它也是第一产业的重要保障区,提供生活食品和生产资源。因此,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发展迅速、生机勃勃。

2.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保持了城乡混杂的状态,从城市核心区扩散而来的第一产业在边缘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其带动下,乡镇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在第一产业的带动下,第二产业虽然快速增长,但是第三产业由于产业结构集中和劳动力结构分化而导致发展不足,不符合城市经济架构的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布局混乱。大城市边缘区由于自身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同时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很容易造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重构现象严重等状况。面对这些状况,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以期使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要素较为复杂,存在多头管理和多重管理的现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发展后劲不足。

三、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常见的规划弊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产业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规划的关系来看,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可以说是常见的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划体系不健全。目前中国大城市边缘区产业规划体系尚不够健全,规划制定过程较为随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产业规划理论研究不足,产业规划理论基础广泛但不成体系,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制定的产业规划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背离现实,难以形成有操控价值的产业规划,无法指导现实的产业规划实践;另一方面产业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不强,很多产业规划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制定过程。

2.规划模式及管理缺乏弹性。传统的规划模式及管理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其过分强调产业发展与规划期末的一致性,使规划在市场经济下,面临一些突况时缺乏弹性,而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又极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给规划和管理都带来很大的麻烦,面对“不定性”,缺乏调控机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权威性受到严峻的挑战。

3.规划目标定位不准确。产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产业的选择、产业发展规模的评价、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等手段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规划受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制约。从目前中国产业规划的实践来看,很多边缘区在产业规划制定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规划的目标常常脱离于当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要么过分超前于经济发展,要么落后于经济发展。两种情况的结果都将使得产业规划成为一纸空谈,使规划失去意义。

四、大城市边缘区规划弊端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弊端问题是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累积性矛盾问题。该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需要通过统筹协调产业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更新规划观念、改变规划模式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1.统筹协调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规划是一个体系,编制产业规划不能只关注产业自身的问题,还要注意与其他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的衔接。从规划定制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规划有不同的对象、功能和内容,他们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产业规划如同边缘区发展的源泉,而与其他规划的协调就是边缘区产业发展得以持续的基础,两者是双向因果的关系。没有产业规划,边缘区产业发展就像无源之水;没有与其他规划的协调,边缘区将失去持续成长的生命力。所以,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统筹协调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促进边缘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遵守产业规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具有比较高的动态性,其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空间比较广阔,其产业结构相应地具有很大的可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技术不断更新,边缘区的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因素,确立“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得规划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和弹性空间,以此适应时间和空间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人口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内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大计。

3.采用产业规划的新模式。传统的规划模式可以概括为:“时间―规模―布局”,即由时间决定规模,再由规模决定布局。这种规划模式的特点是静态的、封闭式的完整状态,它专注于边缘区发展的两个端点的状态描述,却忽视了边缘区自身生长的规律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规划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无法起到规划的引导作用。针对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的二元性、过渡性和动态性,我们需要转变思想,采用具有弹性和动态性的规划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规模―产业―布局”,即由边缘区的规模来决定产业分布,再由产业分布来决定空间布局。这种规划模式的特点是动态的、开放的完整状态,它专注于边缘区发展的动态过程,重视边缘区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随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真正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促使边缘区产业规划顺利科学地进行。

五、结语

产业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战略谋划或部署。在中国大城市边缘区产业发展中,只有通过明确产业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产业目标的定位、规范产业规划的编制程序等手段,才能逐步消除传统规划带来的弊端影响,促进大城市边缘区产业的有序、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4):54-65.

[2]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47-150.

[3]毛岩亮,刘俊甲.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53-57.

篇6

根据和财发[2018]259号文件精神,我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人员召开专题整改工作讨论会,安排部署逾期借款整改的相关工作,并对我乡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措施

1、各村理事会联合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逐户进行了走访并下发了催款通知书,催促其早日还款。

2、督促各村理事会对加大逾期借款的回收力度,同时加强对互助社社员的普法教育和诚信意识,引导借款社员严格按期限归还借款。

3、对于逾期借款长期不能收回的农户,乡上将通过司法程序进行依法追缴。对白杨沟、拉立洼、前坪村部分逾期借款未还人员已委托律师进行了起诉,其中前坪村马外外(借款2万)打算分期还,已还19000元;前坪村马苏麻(借款1.5万)打算分期还,已还4000元;拉立洼村白映萍(借款2万)打算分期还,已还11000元。

二、整改结果

(一)审计厅专项审计中对和政县**乡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检查中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逾期互助金借款63万元,涉及农户43户的”问题,乡上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回收,截止2019年2月底已回收31户43.5万元,剩余12户19.5万元,正在回收之中。

(二)州审计局对和政县**乡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检查中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逾期互助金借款41.4万元,涉及农户29户”的问题,乡上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回收,截止2019年2月底已回收15户22.2万元,剩余14户19.2万元,正在回收之中。

(三)州财政局对和政县**乡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专项检查中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逾期互助金借款116万元,涉及农户92户的”问题,乡上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回收,截止目前,已收回78户93万元,剩余14户23万元正在回收之中。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对借款的对象,严格按照互助社章程,做好借款初审工作,防止不良借款的发生。

2、对逾期借款的对象,进行随访,催促其尽早还款。

3、强化管理站人员、各互助社理事会、监事会人员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各尽其责。

篇7

[4]张静.潼南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长江师范学院,2010.

[5]张海迪,王巧方,刘绍琴.旅游气候对旅游发展影响探究[J].绿色科技,2016(7).

[6]杨秀翠.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视角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绿色科技,2014(7).

[7]郑金芳,金惠新.秦皇岛市科技旅游产品发展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9).

[8]陈平平,黄清华,吴沁娴.刍议我国释放型旅游产品的现状:以广州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0).

[9]唐晓宏. 浅析旅游产品营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10]马勇,孙兴美.中国旅游产品海外形象提升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篇8

乡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是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务输出总量,其中,种植业过程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是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导致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是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经济的增长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逐渐凸显出产业趋势与中国低碳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劣势。因此,要想实现生态型与低碳型乡村发展并存,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低碳乡村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的发展模式体系,从碳能源的排放角度对低碳乡村的发展方向进行诠释,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平衡、环境文化等等多种层面实施乡村低碳化的发展路径,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生态领域,从而达到低碳乡村发展的高效目标。

1、现阶段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1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导向,而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的总量极高,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业人员的比例随之减少。例如,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从事人员逐渐居多,由此可见,中国乡村产业的结构现状是,农业虽然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已经处于下滑阶段,随着工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明显较为劣势。而中国乡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又是多样且复杂的,所以,要结合各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状况以及地理实际情况来决定产业发展类型,做到因地制宜的实际效果。

1.2产业趋势现状分析

中国乡村从事人员是直接体现中国乡村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乡村产业转型趋势的优势与劣势。从经济学软件可以分析出中国乡村从业人员的主要分布情况,同时反应乡村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按照比例预测发展趋势的上升与下滑状态。例如,根据各个乡村产业转型趋势,可根据地区间的差异,包括环境、气候、资源、地理等,选择合理且科学的产业转型路线,实施正确的产业基地,使产业类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并长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2、 产业结构对低碳乡村的影响

乡村在生产碳排放的基础上取决于乡村产业的类型,而产业结构又是决定低碳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农村在生活中达到碳排放量极低的效果,对低碳乡村来讲,产业结构至关重要,不但直接体现碳生产排放时的污染现象,同时间接体现节能减排的作用。任何行业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内在空间,无论在生产上或者质量上都要逐步提升,才能长期立足于趋势的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下,必须做到符合时代需求,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方可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时发展的共同目标,也可以实现社会与生态并存的友好关系。现阶段,随着产业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人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产业转型的初期,工业及农业等高污染产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的不规则现象,不仅对环境本身造成影响,同时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要加强各行业间的低碳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意识到保o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好更安全的和谐居所。

3、 多维角度的中国乡村发展产业策略

3.1确定低碳乡村发展路线

首先,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先完善发展路线,对其遇到的问题实施整体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时改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的高效发展,为乡村低碳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勘察当地实际情况,核实地区资源现状,对其优势选择正确的产业方向,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来满足该产业的价值。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在市场上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同时体现于是否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并解决多数居民的就业问题,使从业者收入得到提高,并提升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使大部分人都能从中受益。因此,要想把低碳乡村发展落到实处,需要着重分析发展方向,完善发展路线,以保证这一战略高效完成。

3.2做好低碳乡村发展的调研工作

针对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利用不同地区的独特资源来巩固低碳乡村发展的实力。例如,对于乡村设立旅游景点时,可引进其他地区景点的独具特色,其目的是创造更完美的旅游项目,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打造更为理想的公共场所。当然,在引进新型产品时,需要审核当地环境以及地势的条件是否满足新项目的采用,在保护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开发实用且安全的产业来促进低碳乡村的发展。由于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本投入,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性策略,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确保引进的产业与区域相符合,做到真正互补的同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相关政府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使生态与经济友好并存,从而逐步实现低碳化乡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乡村发展需要综合协调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使其各大要素共同达标,以保持生态平衡,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要以人类的健康为主,以多种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低碳乡村更好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彬如,韦{兰。关于低碳乡村内涵与外延的研究[J].甘肃金融,2013(9):12-15。

篇9

2)村庄规划。乡村村庄规划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结合村庄聚居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乡、村同步进行规划编制。为保留村庄的原生态风貌,对聚居户数少且具有原生聚落特色的村庄可不进行规划;对具备良好聚居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村庄进行规划。村庄规划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的基本原则,采取柔性标准与刚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设施、村民住宅、居民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景观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在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以来是基础产业,占用农村大量劳动力;非农产业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供应业、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销售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建筑业、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规划有着直接影响。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乡村应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人员,对规划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规划编制,并加大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得在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地方审批建房,有效控制农民的建房行为。建立村级规划监察队伍,让村民主任成为规划监察协管员,形成市、乡镇、村的规划监察联动网络,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2)确定乡村规划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乡村规划既要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又要看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乡村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维持河流、绿地、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原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具备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其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乡村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发展与内在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如,乡村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休闲度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城乡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其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乡村产业开发和乡村规划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乡村建设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乡村规划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3)明确乡村规划步骤。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获取最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综合评价村庄建设情况。准确掌握乡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第三步,制定村庄发展战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系统研究乡域范围内村庄产业结构与村庄数量、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庄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以及发展潜力,制定村庄发展战略。第四步,确定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确定适用于不同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用地需求、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制定建设中心村的标准,统筹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突出乡村规划重点。在村镇体系结构规划方面,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对交通干线进行完善建设,形成以集镇为核心,中心村为主体的级次分明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改变粗放型村镇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点和一般聚居点,使聚居点形成网络状空间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以乡道为骨架,建设功能完备、快速便捷、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供电电力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方面,规划建设小广场、便民店、文化娱乐室、卫生室、幼儿园、便民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篇10

连续两天来,县委书记陈xx分别到乌烈镇、石碌镇及叉河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开展遍访脱贫户活动,进一步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Xx日下午,县委书记陈xx到乌烈镇白石村,与该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镇村干部及工作队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篇文章,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把握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找准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做好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以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确保脱贫群体就业有岗位、劳动有收入、生活有保障,保障脱贫不返贫。驻村工作队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示范引领的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白石村,陈xx详细了解白石黑米的种植、销售等情况。据了解,“白石黑米”被列入县政府“一村一品”发展项目,2013年注册成地域性商标“白石黑米”,目前全村种植面积约1000亩。他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做好产业帮扶,充分发挥白石村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黑米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品牌,提高黑米知名度,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陈xx还遍访了片石村脱贫户符群芳。

 

xx日上午,县委书记陈xx到石碌镇片石村,查看村庄规划、房屋建设、人居环境,听取镇村干部汇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重点、难点等情况。他强调,要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各项衔接政策,结合实际推动政策落地生效,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序衔接乡村振兴。要科学谋划,找准发展路径,加快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要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要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做好迎接国家、省考核评估工作。

 

在孔车村,陈xx实地调研了昌江富宝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合作社产业规模、经营模式、市场行情、发展前景,以及吸纳村民就业增收等情况。他强调,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政策保障和技术、资金支持,助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合作社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吸纳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拓展群众增收渠道。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发展的信心,增强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陈xx还遍访了片石村脱贫户刘因越、刘亚出,以及孔车村脱贫户张育民。

 

xx日下午,陈xx到叉河镇叉河村和坎头村开展遍访脱贫户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叉河镇叉河村的脱贫户豹英娇家里,陈xx与她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住房保障、教育资助等政策落实情况。得知豹英娇夫妇目前在昌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务工,家里还圈养牛和猪,人均年收入约有2万元,并获得省脱贫光荣户的称号,陈xx十分高兴,鼓励她和家人要坚定信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坎头村脱贫户林燕英家里,陈xx认真询问其住房、务工、子女接受教育及种养殖情况,鼓励她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让生活越过越好。

篇11

近年来,秀山持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2009-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89亿元,年均增幅达87.2%,其中投资2.76亿元用于新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站等“四馆一站”建设,共计建筑面积4.3万平米,截至2014年底,全县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874.3平米,居全市第六位。

(二)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秀山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县现有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广告会展、网络服务、图书发行等各类文化企业231家,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实现增加值约2.3亿元,占GDP比重2.26%。201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两轮驱动”,推动文化发展的工作部署,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立足以“文化园区”为带动,走“文旅融合”发展道路,重点发展民族演艺、传统工艺、民族饰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现代传媒等文化产业。

二、秀山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束缚”:文化体制与民营投入资金受束缚

一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够完善。县委、县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但从整体来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投融资渠道、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是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不够力度。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来源过于依靠财政支持,对民营文化企业在国土规划、立项审批、投融资、申请专项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尚未出台长效的激励机制,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市场还不够活跃。

(二)“双少”:传统文化传承人少、文化人才培育少

一是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非遗”文化传承人迅速减少。比如秀山花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只有1个,其他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只有7个。因此,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抢救迫在眉睫。二是文化人才培育少。既懂专业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不多,高层次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创意人才、技术人才更是非常紧缺,培育少。

(三)“双不足”: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力度和发展模式种类不足

一是文化资源挖掘与整合不足。秀山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度和整合度不足,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现象。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种类不足。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单一性,主要是资源依托型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发展速度和竞争力。(四)“双缺乏”:文化产业企业缺乏规模和缺乏文化品牌效应一是全县文化产业企业的规模偏小。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尚未超过5家。如毕兹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翔龙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跨越装饰广告公司等在秀山算得上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其产值和规模在市内及周边区市县都没有特别的优势和特点,综合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全县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集团。二是缺乏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不大,影响力不大。不管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周期性短、范围小、辐射面窄,缺少可持续发展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

三、秀山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双束缚”,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动力

1.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文化产业是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促进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尽快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务院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2.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积极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渠道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组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动员社会力量,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民营化战略,形成多元投入,真正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技术、人力、管理资源等不足的问题,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以此构筑文化产业体系。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以贷款贴息、扶优扶强、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对重大项目,给予前期启动经费补助;对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给予资金扶持;对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企业,给予资金、信贷、贴息等支持;对项目推进等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功人员,给予直接奖励。重点扶持和奖励重大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扶持和补助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开发整理本土的音乐、歌舞、服饰、民居、饮食、民间故事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吸纳融合多元文化,研究论证,把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精品推向市场。

(二)消除“双少”,扎实实施人才战略

1.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产业,其发展主要依赖人力资源。针对全县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状况,要启动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工程”,抓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是抓好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大胆培养和使用现有的人才,给其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其安心创业;二是要用优厚的条件引进文化产业的策划、创意、管理、营销、技术、文化经纪等方面的人才;三是要与高校等合作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四是抓文艺骨干及文艺业余人才的培训与培养,配齐村(居)文化站工作人员,发挥基层文化能人的作用。2.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是加快推进新建文化馆、图书馆、花灯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秀山花灯、辰河戏、灯儿戏、傩戏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一批非遗展演剧院戏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培训提供良好的阵地保障。二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命名,支持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高龄和无固经济来源的代表性传承人,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助,对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等方式,鼓励其成为后继人才。

(三)转变“双不足”,深入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1.深入挖掘地质资源。一是充分发挥和挖掘武陵山喀斯特地理优势,建立武陵山根雕、奇石加工基地,创造出独特的根雕、奇石作品。二是打造“秀山紫砂红”产品,武陵山地区的紫砂红与其它地区石质相比有明显区别,可开发如茶具、书画用具、健身产品等旅游工艺品,以树立秀山产品品牌形象,宣传秀山带动旅游。2.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建议成立乡村旅游旅行社,锁定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定位为旅游村,让旅客领悟感受秀山生态、田园、民居、民俗风景,在旅游过程中可增加一些土家族、苗族的各种文化展示。3.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对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名人、名山、名水等文化资源要梳理、分类、建档,并根据市场需求立项开发,深度挖掘,力求突破和创新。顺应市场的变化与要求,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壮大规模,整体推向市场。一是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通过体验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盆景、根雕、竹编、剪纸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五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花灯文化的特色和历史等。

篇12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张玉香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基本内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范本。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5、文化传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9、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