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16 08:50: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量化投资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量化投资流程

篇1

自李笑薇加盟富国以来,富国A股量化投资模型于2009年底投入实战,并获得了不俗的战绩。截至2011年6月30日,富国旗下两只指数增强基金――天鼎中证红利、富国沪深300分别获得了4.32%与 3.79%的收益,在所有指数型基金中位居前两名。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分别下跌2.69%、2.1%。这一团队,正推出第三只指数增强基金――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

量化不是“黑匣子”

《投资者报》:提及量化投资,国内投资者总认为很神秘。它与主动的定性投资差别到底有哪些?

李笑薇:量化模型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但它称不上是一个“黑匣子”,与传统基金的投资区别也并非像投资者认为的那样大。

传统基金经理在做市场判断时,脑子中会闪过好几个模型,比如如何选定行业、个股,实质这都是一个个模型。严格说,他们脑子里的模型比量化模型中能看到的都要多,只是他们没有把这些模型提炼出来而已。

投资者购买传统主动股票基金,并不代表他们对基金经理的操作完全熟悉。基金经理在哪个时间段,配置了哪些行业、个股,投资人无法确切知道,只是能看到每个季度的报告和最终的投资结果。

相比之下,量化投资进出市场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清晰明了。在我的眼里,这个过程不是“黑匣子”,而是团队里每一个人按流程逐步去完成的。

《投资者报》:量化投资的详细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李笑薇:量化投资对团队合作要求更高。一般来说,有一部分人专门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输送等,这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较强的人才;模型的设计和研究,往往需要很强的金融及数学背景;基金的日常管理往往需要金融及工程方面的专才。因此,通常量化投资团队的成员学历都较高,但不是说学位很重要,而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

具体流程中,提取数据的人看数据,有人专做研究,有的做优化或者交易下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整个团队中起不同的作用。一个人可能干多件事情,但想要全部完成是不可能的。

《投资者报》:量化投资能否稳定地战胜市场?

李笑薇: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市场的有效性会不同,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寻找不同阶段的不同机会。

市场上的各种方法,捕捉的内容都不一样。比如巴菲特,他的风格更趋近于一级市场中VC、PE的思维;西蒙斯则是完全抛开基本面,从纯技术的角度,将全球货币的走势、衍生品等林林总总的东西作为投资标的。

从A股市场来说,当前的发展阶段需要有独特的投资方式,富国基金量化增强的定位也有市场需求存在,满足了一部分配置指数基金的需求。从运作经验看,量化增强后的收益会好于一般指数的收益,上半年超额收益有8%。总体来看,这个收益稳定在5%~10%间,是很多基金难以做到的。

超额收益从何而来

《投资者报》:我们也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都构建了独立的量化投资团队和模型,富国基金量化投资模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李笑薇:量化投资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量化只是一个方式和工具,真正在挣钱的,是人的投资思想。

从富国量化模型的特点来看,首先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不做仓位选择。由于这是一只指数产品,投资人买时就要买到这样的仓位,我们一直是用95%的仓位操作。

其次,严格风险控制,精细成本管理。再次,系统化的投资流程,科学化的投资管理。量化投资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团队里面专门有人负责清洗、研究数据,做一系列的回撤,实现交易单。

最后还要尊重模型出来的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干预非常少,人的干预更多在整个模型的设计上。

《投资者报》:你们今年近8%的超额收益是如何实现的?不同市场环境下,模型是否会有大的调整?

李笑薇:对我们来说,发现哪些因子在最近的市场更有效,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是量化团队的主要工作。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估值因子,在2006年到2009年都有比较优异的表现。但是到了2010年,估值因子的作用突然发生了变化,估值并不能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我们也提前做了适当的调整。

责任心决定能否做好

《投资者报》:除了模型外,量化投资成功还取决于什么?

李笑薇:一般而言,量化投资策略是否成功取决于三大因素。一个因素是质量,重点取决于数据和研究。第一步是要保证数据的质量没有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数据源,我们基本是用一家数据商,但会用两家来互相检验,检验后的结果才进入到自己的数据库里。

研究质量的好坏,其实是工作责任和态度的问题。量化虽然有门槛,但对理工科硕士以上的人来说门槛并不高,能否做好靠的是责任心。

第二是经验和判断。我们会做大量研究、看历史业绩,但历史不代表未来。当你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现可能有五个因子影响,表现最好的是A,后面有BCDE,其他因子哪些权重更大?做决定要基于经验和判断。但归根到底,判断与决策要有很强的实践来做支撑。

篇2

Martin认为,安全风险管理不同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重在操作,是由安全产品驱动的;安全风险管理决定企业战略,是由业务流程驱动的。Martin认为,流程是一系列系统化的行动,每个行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安全风险管理不是某一时间点的事件,也不是产品,它是一个持续进行的流程。它具有连续性、可重复性、高效性和可确保性的特点。

各个公司的销售部门可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个销售团队的任务是否只是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否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和量化的体系;是否有一个系统性的评定和量化的销售人员;每天的销售业绩和销售指标是否与预期相同……安全风险管理和销售工作同样需要有可预见性,即要有目标,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

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应该有五个步骤:第一步,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第二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风险;第三步,通过技术手段保障风险管理流程的持续性;第四步,明确、量化安全风险;第五步,持续管理安全风险。

沟通让安全管理更顺畅

在现实中,CSO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风险管理概念不清晰,容易与信息安全混淆;风险管理的流程成熟性不够,不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有说服力的商业案例说明,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ROI);与管理层沟通不畅,CSO提供的数据不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关决策。

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最重要的是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合作,保证在安全实施的过程中使整个公司获得利益。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窘境:信息流失,病毒入侵,某些重要服务中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带着一种恐惧、怀疑和不确定性去购买某种防护产品,这样,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就很难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

篇3

■ 作为FOF最重要参与者的投资大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在FOF启航前,充分了解FOF的收益、费用、产品运作、先遣部队、各家公司申报FOF产品的特点等关键事项,将有助于自己明明白白投资FOF,更好地迎接公募FOF时代的到来

多年等待终有圆梦时。根据监管层安排,公募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有望在今年面世。各基金公司无不厉兵秣马,磨刀霍霍,而部分一线基金公司更是从前期的人员储备,到投研体系的搭建以及策略与产品的研究布局等,都走在行业前列。

美国经验下,FOF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共同基金发展有卓越贡献,而且其大类资产配置的做法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分散风险、获取中等收益的解决方案。因此,从还在“娘胎”时起,FOF便备受关注。从长期投资来看,资产配置的作用远远大于具体投资品种的选择,FOF的出现为广阔的财富管理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

筹备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公募FOF广阔前景的召唤下,自监管机构逐步FOF相关管理办法及业务指引起,各基金公司就对公募FOF产品非常重视,希望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很多基金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了FOF投资部门或者组建承担FOF投资管理业务的独立部门,希望能够从公司层面给予该部门以最大支持,同时在第一时间申报相关产品。

据招商基金方面介绍,其于2016年底构建了FOF部门,配置了来自投资团队、宏观策略研究的专业人员专人负责,根据指引完成资产配置部的基础制度构建、设立了FOF体系的投资流程后,搭建了相应的宏观策略研究以及基金研究整体框架,另外还完成了基金池的构建,并定期(季度)进行数据更新。

在FOF投研团队的组建过程中,量化投资管理团队作为核心班底被很多基金公司所采纳。目前我国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有3000多只,从中挑选并构建FOF组合绝非易事,因此“用数据说话”建立量化的基金筛选体系确实是明智之举。

搭建完团队,制定好策略后,就是产品线的设计。在中融基金的前期筹备中,产品体系上的准备包括各种风险类型、不同期限的FOF产品,绝对收益系列、量化精选系列、主题精选系列、全天候系列、全配置系列、目标系列等多个产品线的多只产品。建信基金则是首先布局了以目标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系列FOF产品,该系列产品的一大特色在于,将根据风险的高中低,明确产品的波动率与最大回撤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量化模型进行资产配置,构建组合。

同时,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推出FOF产品,根据FOF产品特殊要求,有基金公司相应对内部制度流程进行了反复优化和调整,对相关软硬件系统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迭代升级,中后台也为FOF产品运行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包括系统筹建、注册登记、资金清算、TA系统和制度构建及流程管理等。

目标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FOF以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是一种结合了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新品种,可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降低多样化基金的投资门槛。

除了股票债券,通过基金投资还可以投向黄金、白银、海外股票等资产,由于FOF投向基金的资产种类丰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FOF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并且从海外经验也可看出,大类资产配置对于FOF组合的收益率和波动率贡献比例接近90%。

资产配置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寻找不同的时间和周期里最有机会的资产,通过资产组合管理,使得组合的波动和收益都能够让投资者满意;二是找到具体的资产,根据收益目标和风险容忍程度,将具体的FOF策略落地,以最终达成组合目标,这是一个标准的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组合管理手段。

除了分散风险、多元化配置外,FOF的另一个优势是,能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有观点认为,目前市场上基金数量已经超过股票数量,如何挑选好基金成为投资者的一大难题,FOF产品t应运而生。通过FOF产品作为载体,能为客户提供便捷、贴心的投资服务。

需要看到的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类资产市场表现轮动太快,很难抓住投资机遇。FOF的好处就是帮助普通投资者做好投资组合管理同时解决择时难题;FOF的投资对象是大类资产,也不用太过于担心经济大势。

FOF时代的开启无疑为公募基金做好资产配置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基金公司要想脱颖而出,对资产配置能力的要求就非常之高。

在投资A股及债券领域时,国泰FOF基金的策略主要是选择主动型基金,毕竟A股和债券类基金种类繁多,国泰乃至全市场上有着诸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及相关产品;在投资其他资产(QDII、 商品等)时,则会偏于挑选被动型基金,确保母基金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意图可以得到贯彻。

体系事:围绕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

FOF的投资流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资产配置、基金筛选、组合构建与调整、风险管理等五个步骤,本质上来说,FOF投资管理的核心能力其实就是两点: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能力,这也是FOF的主要收益来源。

围绕着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这两大核心要素,FOF研究体系的搭建也由此展开。

中融基金的做法是,以资产配置研究和基金品种研究为主要内容建立研究体系;在资产配置研究方面,构建了涵盖资产战略配置、资产战术配置、资产动态配置等资产配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研究体系;在基金品种研究方面,构建的体系包括基金与管理人研究两个方面,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其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根据资产配置策略,结合基金市场情况对所有基金进行相对明确和合理的分类;其次以公开信息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基金进行研究,搜集整理相关基础数据;第三是在每一类基金中,根据基础数据对所有基金的各类因子进行打分并综合排序;最后是根据打分排序结果,进一步通过尽职调查等定性研究,精选各层级基金池。

招商基金的FOF研究包括宏观策略研究和基金研究,资产配置部会根据研究成果确定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筛选出不同资产类别中的对应基金,构建研究模拟组合。

广发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则以宏观经济周期研究为前瞻指导、并结合量化和估值为一体的方式为基石;底层资产遴选体系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基金+追踪基金经理模式,其中既包括公募基金研究体系,又包括MOM私募基金研究体系、海外策略和信息研究体系。

此外,广发还搭建了内外资源协同平台,与外部机构合作,形成互补互利、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策略事:量化手段大量应用

既然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是公募FOF产品的两大核心因素,那么相当数量FOF产品的策略便是围绕着这两者展开。

目前,基金产品的数量已经超过了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海量基金产品背后是海量的数据,而量化手段恰能高效地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挖掘等先进手段去寻找到最客观、合理的基金甄选标准。

其次,FOF的核心是资产配置,而资产配置本身就是一道“数学题”。每个投资者都希望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投资收益。而通过量化优化模型,可计算出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为投资者获取最优收益奠定基础。

最后,量化投资更加强调纪律性。严格的投资纪律有利于实现长期的资产配置目标,而客观的标准更能减少由情感因素所导致的不必要损失。

基金公司希望在FOF诞生初期,产品设计的风格选取上能从投资者投资体验出发,设计出在风险来临时能够较好地减少损失,同时又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长期持有的FOF产品。

这些目标实现的基础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更高级别视角下对于股票、债券等资产风险与机会的研究,寻找局部市场风险评判与识别的方法,形成对中长期趋势的分析与判断;

二是来源于目前市场具有非有效性以及投资者结构,市场整体情绪可能存在明显的可观察性与可获利性,通过对市场演化动力学特征的深入观察与分析,形成对市场中短期风险与机会的判断与确认,制定相应投资计划;

篇4

要提高IT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对IT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要管理好IT服务的过程和结果,就必须对IT服务管理进行量化;对IT服务管理进行量化,不仅能有效地评估IT服务管理的质量,而且能定位IT服务管理的差距,指明IT服务发展的方向。量化的IT服务管理是提供稳定、可靠、高质量IT服务的有力保障,也是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IT服务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ITSM),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高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和水平。通过IT服务管理,能有效解决快速发展的IT技术与日益增长的IT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IT与业务、管理、战略之间的融合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技术与管理的整合失配所导致的“IT投资黑洞”与巨大的运营风险。

根据国际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ITIL V3中对IT服务管理的定义,IT服务管理由IT服务提供商通过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和工具(Technology)的适当组合而进行。由此可知,人员、流程和工具是进行IT服务管理的三大要素。

如何量化IT服务管理?本文将从IT服务管理的三大要素和IT服务管理目标这四个方面分别量化IT服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

量化IT服务管理的人员

从人员方面量化IT服务管理,可以测评IT运维人员的胜任力,评估IT人员的工作量,计算IT组织的容量需求。

(1)IT运维人员胜任力测评

与传统的胜任力测评方法相同,IT运维人员胜任力测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行为这四个方面。同时,结合IT运维工作的特点,选取符合IT运维工作要求的评价指标。从而,评估IT运维人员能力素质现状,用以衡量IT运维人员能力素质水平;识别IT运维人员能力素质差距,用以指导IT运维人员能力素质培养方向。

(2)IT人员工作量评估

IT人员工作的量化评估,不仅关注IT人员的绩效指标,而且从IT人员工作岗位的职责、每项工作的执行动作(RACI)和发生频率(DWMSYR)三个方面对IT人员工作内容和过程进行评估、量化。其中,岗位职责/任务用来描述IT人员工作的内容;执行动作可以明确IT人员工作的权力,包括负责(R-Responsible)、审批(A Accountable)、支持(C Consulted)、告知(I-Informed);发生频率,则用以定义IT人员工作的活动频率,包括每天(D-Daily)、每周(W-Weekly)、每月(M-Monthly)、每季(S Seasonal)、每年(Y-Yearly)、按需(R-Required)。

(3)IT组织容量需求计算

IT组织容量需求计算公式:IT人员需求量(人)=高峰期单位时间工作总量(秒)/每位IT人员工作效率(秒/人)。

特别地,IT服务台或呼叫中心热线员的容量需求计算公式:热线员最大需求量(人)=高峰期单位时间热线工作量(秒)/单位时间每个热线员的工作效率(秒/人)。其中,热线电话主要分为咨询电话(On-Call)和远控电话(Remote)两大类,人员工作效率按80%有效利用率计算。

量化IT服务管理的流程

从流程方面量化IT服务管理,可以评估IT服务管理流程成熟度,构建IT服务管理流程及角色KPI体系。

(1)IT服务管理流程成熟度评估

参考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对组织IT服务运营进行现状调研、差距分析及成熟度评估。ITIL流程成熟度共分为5个级别:初始级(Initial)、可重复级(Repeatable)、定义级(Defined)、管理级(Managed)和优化级(Optimized)。每一个级别对应一个分值范围,反映出评价对象的ITIL流程成熟度状况。

(2)IT服务管理流程及角色KPI体系构建

构建IT服务管理流程及角色的KPI体系,以企业愿景为最高目标,二级分解IT服务组织的目标,三级梳理IT服务流程及活动,四级关联流程角色及职责,最后制定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KPI指标和绩效考核制度,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系统各部门各员工,最终形成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量化IT服务管理的工具

从工具方面量化IT服务管理,可以测评IT服务管理软件工具的功能需求。

通过问卷测评的方式,帮助IT组织分别从事件管理(57个功能点)、问题管理(48个功能点)、信息安全管理(18个功能点)、接口(25个功能点)、基本应用(21个功能点),报告(10个功能点)和产品提供商管理(38个功能点)等方面明晰对IT服务管理软件工具的需求。针对每个需求,评估商业价值,划分四个等级:强制的、非常值得要的、值得的、可选的。最后,统计分析综合建议。

在指导方法上,基于适度性、利益相关性、高质量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确定IT服务管理软件工具选型的基本原则,从商务性与技术性方面充分考虑工具选型所要遵照的选型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基于初审、招投标、上线测试这三个阶段实施工具选型过程,最终为组织提供1T服务管理工具的选型方案,帮助组织规划、建立IT服务管理工具选型的过程体系,从而实现工具的正确选择。

量化的IT服务管理目标

从结果成效方面量化IT服务管理,可以测评IT最终用户满意度(EUS)和IT组织BSC(平衡记分卡)成熟度。

(1)IT最终用户满意度调查(EUS)

纵观国内外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可知,IT服务质量=最终用户满意度(EUS)=用户感知到的质量-用户期望得到的质量。 整个EUS测评体系由EUS指标体系、EUS测评方法、EUS计算方法和EUS评价模型四大模块组成。其中,EUS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量化过程的关键。在选择测评指标时,遵循三大原则:

代表性原则,以最终用户为中心;

系统最优原则,从整体功能出发;

可控性关则,充分考虑现有资源。

在具体量化每个指标时,通过调查最终用户对所使用的IT产品或接受的IT服 务的满意度和重要性两方面的评价,量化用户对该IT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期望,然后依照EUS计算公式测算每项IT产品或服务指标的得分,最后推导出该IT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和劣势。

EUS测评以改进企业或部门IT产品或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可以用于帮助企业解决三大问题:评估IT最终用户的满意度现状,用以衡量IT服务管理水平;识别IT产品或服务的改进优先级,用以指导rr服务管理决策;建立EUS持续改进体系,用以持续改进IT服务管理活动。

(2)IT组织平衡记分卡(BSC)成熟度评估

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成熟度评估模型,将IT组织的结果因素(Results)和动力因素(Enabling Factors)相结合,通过相关人员现场或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评估现状并寻找根源和改进建议。

其中,结果因素从组织目标出发基于BSC的四个方面,包括员工满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客户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成本/生产力(Cost/Productivity)和组织成熟度(Organization Maturity)。

动力因素从组织内部管理出发划分五个方面,包括领导力(Leadership)、战略和政策(Strategy & Policy)、人员管理(People Management)、资源(Resources)、流程和规章(Process & Procedure)。

篇5

从广义上讲,现资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其一是以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的以价值评估为核心的价值投资,其代表的投资策略使用者是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量化投资学,其基础理论是借助数学建模的理论基础,广泛使用概率测度,统计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投资标的物进行模型建立,设定投资策略并由程序来进行择时,估值和选股。其理论基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马克维茨提出的投资组合模型理论。

二、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量化投资理论是严格基于经典投资理论的两个假设而建立的,这两个假设分别是市场有效假设和无套利机会原则。市场有效假设认为,在现代有效金融市场中,市场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也就是,不存在超额回报,回报与风险必然成正比。市场中天然蕴含着一个风险与收益交换的机制,其中投资者提出需求而市场提供供给,在一个有效地市场中,风险回报机制也意味着超额回报由承担超额风险而来。

与市场有效假设紧密相关的是无套利机会原则,也就是金融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并不存在。主流的金融理论主张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一旦市场能够被预测,那么它就不再有效,获取超额回报可以不再承担多余的风险。而投资者会蜂拥而至,最终抹平无风险套利机会,市场将重新恢复有效。

事实上量化投资在的基本核心在于其从理论上完成了关证券价值和交易流程的完整概念梳理,并且通过数理模型的方式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出来。最关键的是,量化交易理论认为投资在市场中关于收益与风险的机制是动态的,它并没有排除掉资产回报是有可能超额并且可以预估的这种可能性。在以市场有效假设和无套利机会原则为基础的理论上,量化投资对市场风险和收益模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量化投资的发展现状

篇6

量化投资基金对国内基金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它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分析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总结股市运行的规律,开发出数量化投资模型,并且以模型输出的结果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与此相对的是定性决策,即由基金经理或管理团队决定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根据个人经验和判断来建立最终的投资组合。

量化投资在发达市场中十分流行,而在国内这一新的投资方式则只是刚刚起步。最早一只量化概念主动型基金光大量化核心成立于2004年,而此后的4年间再无量化基金成立。2009年是量化投资重新起步,陆续发行了嘉实量化、中海量化、南方策略优选等四只量化基金。

量化投资有优势吗?

与定性决策相比,量化投资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基金经理主观决策的随意性,降低了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和经验的依赖;同时能够根据严格的组合配置原则,建立符合投资目标的优化投资组合。

从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优秀的量化基金表现非常突出。例如数量化投资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自1988年成立后年均回报率达到38.5%,成为20年内最赚钱的基金经理。这一收益率水平远超过巴菲特20%的平均年收益率。

但在国内市场上,量化基金数量寥寥可数,而早期的量化基金相比定性投资基金并未显出优势。那么与依赖优秀基金经理的主动型基金相比,依赖模型的量化投资是否真的能产生优势呢?这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市场环境是否成熟。数量化模型的运用有重要的前提条件,最主要的是必须在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市场中运行,这种市场环境下基于历史数据设计的模型才可能延续其有效性。而国内股市历史上曾经大起大落,市场结构和运行规律都发生过质变。在这种情况下量化模型有可能跟不上市场本身的改变,严格的量化投资也难以显现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因此早期市场并不适合量化投资理念;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量化投资的优势才开始逐渐显现。2009年后量化投资基金数量大增,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

二是量化基金的运作模式。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纯粹依赖模型的量化管理模式仍然并不适合,严格数量化的投资策略难以取得成功。这是因为量化模型难以涵盖所有重要的市场因子,例如中国股市上十分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无法纳入量化模型分析。因此在量化模型的基础上,在投资策略中适当加以主动修正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把握主动和量化之间的平衡,又成为量化基金的一个难题。国内最早引入的量化基金,在纯量化管理还是混合主动管理的选择上就付出了不少学习成本。

三是投资模型本身的质量,这也是量化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投资模型是量化基金最核心的投资密诀。模型是否有效,是否真实反映市场运行的核心规律,决定了量化基金投资运作的长期效果。因此在成熟市场上,独特的投资模型往往是量化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模型本身是否稳健也是量化基金持续投资的基础。如果不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引入成熟市场上的投资模型,往往并不成功。

量化投资的时机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量化投资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股市逐渐走向常态化增长,主动型基金数量不断增多,定性管理愈加难以获得超额收益,量化投资的空间正在逐渐显现。

从投资上看,量化模型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简单概括就是选股/配置强,选时弱。量化模型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对大量个股的海选,以及确定科学的配置比例上。但在判断市场趋势何时发生转换的选时决策上,多数量化模型可以说无能为力。因此,量化投资的主导思想是获取alpha收益,而规避beta风险并非量化投资的强项。

因此,量化基金能否在投资中取得优势,就取决于它能否扬长避短。从投资目标上看,量化基金的目标不是与主动型基金争夺冠军,而是成为一名稳定战胜多数主动型基金的选手。运作良好的量化基金,应该能够超越多数主动决策的基金经理,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

TIPS:

创新主动量化投资――南方策略优选

南方策略优选是最新一只量化投资基金。该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国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创新的主动量化投资模式。这种以定量模型为核心,但在决策流程和模型构建中有机结合定性分析的模式有可能成为量化投资的主导模式。

南方策略优选的主动量化投资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在资产配置层面上定性定量并重,在行业配置层面上的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以及在个股选择层面的量化筛选。

针对量化投资的三大关键因素,南方策略优选都做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有可能在逐渐成熟的中国股市上,探索量化投资模式的运作空间。

从该投资模型模拟运行的结果来看,南方策略优选的表现相当突出。模拟组合在超过60%的月度内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正向超额收益显著高于负向超额收益。其投资模型的三年以来的各阶段累计收益在主动型基金中基本可以排名前10%。

篇7

2007年7月17日国内首只创新型封闭式分级基金面世,目前市场上共有7只分级基金,包括3只封闭式、3只指数及2010年3月发行的1只主动开放式,其中3只封闭式基金的近期收益见附表。纵观这7只基金,既有封闭式基金也有开放式基金,设计方式类似,都有满足相对保守投资者设计的低风险份额和相对激进投资者设计的高风险份额。另外,又有一条主线将它们区分开来,即收益分配方式。从国内分级产品的特色来看,其核心主要是针对基金份额进行收益风险的重新设计,将基金份额分成具有明显风险收益属性的不同级别,从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单从设计层面上讲具有一箭双雕之功用。目前分级基金正如火如荼,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适应了市场的投资需求。

某种程度上,杠杆效应可能是吸引投资者关注分级基金的一大因素。简单来讲,杠杆效应相当于高风险份额向低风险份额借入资金,将两份额资产混合起来投资,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同时允诺低风险份额某一基准收益率。需要警惕的是,高风险份额在放大了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最后的结果是高风险份额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也可能损失翻倍。简单来说,高风险份额向低风险份额借入资金的成本为2%,如果基金的收益率为5%,高风险份额相当于获得了额外的3%的收益,相反如果基金的收益率为-1%,高风险份额除了要承受基金的损失还需要支付2%的融资成本。

在关注分级基金特色的同时,也应关注基金的投资目标和策略等。分级基金首先是基金,其次才是其创新性。分级基金的杠杆效应是在基金收益的基础上面做设计,少了基金本身获取收益的能力,分级基金的杠杆效应也如空中楼阁,有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量化基金:挑战传统的基本面分析

量化基金,简单理解就是依据数量化的技术进行资产管理,有别于传统的基本面分析,主要运用数学理论和复杂的统计手段构建投资策略。自1971年富国银行发行跟踪纽约证券交易所1500只股票的指基以来,数量化技术便逐渐被人们认识,量化基金应运而生。海外量化基金的优异表现曾经一度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种设计思路也逐步被引入国内基金产品设计中。

量化基金有别于普通基金的运作模式,普通基金依靠基金经理做决策该买卖哪些股票,在什么时候交易,量化基金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计算机模型的处理效率远高于人脑,在海量股票选择中占有绝对优势。量化基金的研究成本比主动管理型基金要低得多,成千上万只股票如果单靠分析师去研究并挑选,研究成本会很高。而量化基金主要依靠计算机模型来做决策,相对而言,研究成本会降低。多数量化基金的模型会按照基准指数的投资组合去挑选具体的行业和股票。这个流程会降低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凭主观推断和情绪化去选择某一行业或者某只股票的风险,这也是其优势之一。

由于量化基金的这些优势以及业绩上的优异表现,此类产品在国外一度被很多投资者所津津乐道。据一份研究资料表明,1981~2000年,使用量化技术的增强型指数基金普遍战胜了业绩基准。然而近年来海外量化基金失效及黑箱子现象使所有人开始重新审视量化基金的有效性和未来(失效主要是指2007年8月以来量化基金的业绩相比非量化基金普遍表现不佳;黑箱子是对某些量化基金操作方式的一种形象地描述,量化基金的模型和投资方法并不是公开的,基金经理就好像在一个黑箱子里面进行操作一样)。模型结构的相似性将直接影响模型的有效性及流动性。模型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有效识别因素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发展之初,可能证券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模型对识别错误定价的证券是有效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相关程度也不断增加,有效性可能会减弱。从模型的具体操作来看,量化模型主要是根据历史数据来构建,它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比较缓慢和迟钝。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发生某些重大事件,如基本面上的变化等,其有效性可能就会受影响。

指数型QDII:另辟蹊径的QDII

篇8

一、量化投资的涵义

从实践的角度上看。量化投资即是利用模型来投资。任何一个完整的关于投资的想法,我们都可以开发成投资模型,然后通过一定的测试过程来检验这个模型是否有效。如果最终有效,它就是一个可以用作量化投资的投资模型。量化投资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和选股的数学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人为的情绪化和低效率。

其次,量化投资的各种工具包括系统的投资决策手段和数学模型。从中国量化策略基金的实践来看。金融数量化的程度还处于初步阶段,量化投资的流程还比较简单。中国量化策略基金的量化投资途径多采用从一级股票库初选、并从二级股票库精选。最后对行业进行动态的配置的三步法。以中海量化策略基金的量化投资风格为例,第一步是根据公司盈利能力。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如过去三年平均每股收益、资产回报率以及毛利率,以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筛选得到一级股票库。第二步是通过相关指标体系,如估值指标和一致预期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对一级股票库中的股票进行打分和排名,进一步筛选得到二级股票库。其中,一致预期指标值选取各大券商的估值结论,得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平均预期值,以此作为市场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权威预期。第三步。采用B-L行业量化模型对股票组合进行动态行业配置,对每一个行业形成最佳的权重股组合,提高投资的夏普比率。

最后,量化投资与现在已经很普遍的指数型基金不同。是一种主动投资。这是因为量化投资和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指数化等被动投资的理论基础认为市场是完全有效的,这一理论的依据是基金的历史业绩除去基金的管理费用。要弱于大市。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更合理的手段是试图复制市场,以获得和市场相同的长期收益。同时规避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而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认为市场是无效的,或者是弱有效的,这一理论的依据在于总有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发现市场的阿尔法收益。支持量化投资的基金经理认为可以通过对经济环境、行业基本面以及公司的分析,主动构建能够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的超额收益组合。因此。量化投资属于主动投资的一种策略。综上所述,量化投资并不是一种被动投资,数量化模型的选择、指标的运用就是量化投资中的主动部分。好的量化投资是主动的人为判断和被动的模型筛选的结合。

二、量化投资的优点

量化投资作为一种有效的主动投资工具,是对定性投资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实践中的定性投资是指,以深入的宏观经济和市场基本面分析为核心,辅以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经营理念的交流,发表各类研究报告作为交流手段和决策依据。因此。定性投资基金的组合决策过程是由基金经理在综合各方面的市场信息后,依赖个人主观判断、直觉以及市场经验来优选个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获取市场的超额收益。与定性投资相同,量化投资的基础也是对市场基本面的深度研究和详尽分析,其本质是一种定性投资思想的弼!性应用。但是,与定性投资中投资人仅依靠几个指标做出结论相比,量化投资中投资人更关注大量数据所体现出来的特征,特别是挖掘数据中的统计特征,以寻找经济和个股的运行路径,进而找出阿尔法盈利空间。与定性投资相比。量化投资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量化投资可以让理性得到充分发挥。量化投资以数学统计和建模技术代替个人主观判断和直觉,能够保持客观、理性以及一致性。克服市场心理的影响。将投资决策过程数量化能够极大地减少投资者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悲观或非理性繁荣的情况下做出不理智的投资决策。因而避免了不当的市场择时倾向。

二是量化投资可以实现全市场范围内的择股和高效率处理。量化投资可以利用一定数量化模型对全市场范围内的投资对象进行筛选。把握市场中每个可能的投资机会。而定性投资受人力、精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其选股的覆盖面和正确性远远无法和量化投资相比。

三是量化投资更注重组合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的三步选择过程,本身就是在严格的风险控制约束条件下选择投资组合的过程,能够保证在实现期望收益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水平。另外。由于量化投资方式比定性投资方式更少的依赖投资者的个人主观判断,就避免了由于人为误判和偏见产生的交易风险。

当然。无论是定性投资还是量化投资,只要得当的应用都可以获取阿尔法超额收益,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可以互相补充。量化投资的理性投资风格恰可作为传统投资方式的补充。

三、量化投资的局限性

量化投资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具,其本身的有效性依赖于投资思想是否合理有效。因此换言之,只要投资思想是正确的,量化投资本身并不存在缺陷。但是在对量化投资的应用中,确实存在过度依赖的风险。量化投资本身是一种对基本面的分析,与定性分析相比,量化分析是一种高效、无偏的方式,但是应用的范围较为狭窄。例如,某项技术在特定行业、特定市场中的发展前景就难以用量化的方式加以表达。通常量化投资的选股范围涵盖整个市场,因此获得的行业和个股配置中很可能包含投资者不熟悉的上市公司。这时盲目的依赖量化投资的结论,依赖历史的回归结论以及一定指标的筛选,就有可能忽略不能量化的基本面。产生巨大的投资失误。因此,基金经理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单纯依赖量化投资,一定要结合对国内市场基本面的了解。

篇9

CPI意外反弹

《投资者报》:怎么看新出炉的CPI?

张光成:CPI数据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风向标。CPI不跌,而国家的GDP出现下降,说明中国经济处于滞涨阶段,使得政策处于两难局面,这也是近期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但目前A股估值处于底部,指数没多少下跌空间。同时,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条件,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预期下,明后年股市或将迎来又一个“黄金投资期”。

赵恒毅:3月份CPI指数3.6%的反弹,主要是由于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所致,不具可持续性,加之去年上半年的高物价基数,因此,未来几个月内同比涨幅的反弹也难以持续。这对信用债投资而言,比较有利。在宏观经济层面,尽管目前处于触底过程,未来往上走的概率依然较大。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通过信用债获得相对比较稳定的票息,是比较好的选择。

《投资者报》:新的CPI数据让很多投资者又开始担心通胀的问题,对债基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国投瑞银融华债券基金累计收益率超过216%,作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徐炜哲怎么看固定收益类投资?

徐炜哲:我们延续了去年四季度提出的慢牛观点,经济从底部回升,通胀也将逐步回落。但本轮经济周期的复苏将非常缓慢,原因在于通胀虽回落但通胀中枢仍将上行,而其根源在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供给不足,而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债券方面,基本面对债市有支撑,但不同品种表现将有所分化,我们将根据经济增速、通胀、政策等变量对组合进行灵活调整。

陈钢:债券市场应该还不错,仍有机会,尤其4月是个较好的机会。我们比较看好高收益的债券走势,利率品种和高等级债有波段性的机会,高收益的债券收益率下降空间相对大一些,机会多一些。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放松有限,所以利率产品收益率有一定下降空间,但下降有限。城投债不错,违约风险在减弱。

一季度QDII与量化“双秀”

《投资者报》:一季度QDII可谓一枝独秀,51只QDII基金平均回报率达6.7%,站在现在时点,是否还能乐观看待QDII?

郑伟辉:目前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和欧债危机依然存在,但海外投资在政策面上出现些积极因素。经济的基本面改善程度可能会制约股市的上涨空间,但海外市场特别是自然资源投资或将存在阶段性、结构性的机会。现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但支持商品价格趋势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只不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演绎。

《投资者报》:除了QDII,量化基金也不错。一季度,上证综指涨2.88%,同期标准股基为0.31%,而按Wind分类的13只量化基金,平均业绩为2.92%,大摩多因子基金取得7.65%的正收益,在量化基金中排名第一。量化基金何以成为震荡市的赢家?

刘钊: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克服情绪影响、坚守理性投资才是制胜的关键。而量化基金恰恰是通过计算机的筛选,克服投资中的非理性因素,有计划、有纪律、有原则地投资,不贪婪、不恐惧、不放弃,心平气和地追求超额收益,避免了基金管理人的情绪干扰。

除了抗情绪干扰,量化投资的优势还在于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投资体系。以大摩多因子基金量化模型举例,多因子量化基金将大量数据或实践证明的有效策略通过数量化模型固定下来。进而按照模型指令,通过计算机将大量股票收集到一起统一分析,较传统的研究员选股可覆盖更广泛的股票。在考察个股投资价值时,收集与计算多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分析体系更完整。同时,投资流程和分析方法高度科学,避免过分夸大的个体性事件,从数据与事实出发寻找价值。

严格的纪律性是量化投资区别于主动投资的重要特征。在基金运作中,我们的主观判断也会出现和量化模型相左的情况,但我们会坚持量化投资的纪律,相信模型判断的长期稳定性,不会盲目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与传统偏股型基金不同,我们一季度的业绩并不来自重仓股的业绩拉升。大摩多因子采用独特的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渐进动态调整基金组合。这样不仅可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还可降低个股集中度,平稳投资业绩。因此,这种方式并不会产生传统意义上的重仓股,也就大大降低了重仓个股的风险。

伴随量化投资在国内的发展,量化基金也面临更多挑战。当越来越多的基金参与进来,特定因子就可能被更多地应用,其带来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因此,持续发掘新因子,不断对模型进行优化,也是量化基金长期制胜的密码所在。

沪深300ETF玩法解密

《投资者报》:近期我们讨论了多次沪深300ETF这一创新产品,ETF的本质在于一揽子股票和ETF份额的替换,所以实物申购赎回是其一个核心特征,实物申赎的运作到底有什么特点?

篇10

疯狂地追逐它;亿万人同时被一个

梦幻迷住,对此紧追不舍,直到

他们的注意力被一个

新的比先前那个

更有幻想力的玩意儿吸引过去。

当你通过“心理体检”,发现自己具有哪些投资心理疾病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始治疗了。当然,投资心理疾病的病症很多,比如上面提到的认知失谐、回避遗憾等等。我们无法一一对症下药,只能为你列出一个简单的疗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疾病

治病的第一步是了解病因,我们在前面为你做的测试题就是为了检查病症何在。当然,这些测试还远远不够,你需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次反思自己做得不合理的地方,对曾经做过的投资失误进行总结,只有你真正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心理疾病,才能迈出了治疗投资心理疾病的第一步。

第二步:明确投资的目标

很多投资者忽略了投资过程中这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投资目标,“我想赚更多的钱”――这显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标准,但你身边的人甚至你自己在做投资决定时可能仅考虑到这一层。

投资目标一定要制定得明确,细化到具体的时间、要实现的具体收益、希望能满足的具体需求等等。制订明确的投资目标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时刻想着你的投资目标,能够帮助你着眼于投资的长期表现和大的方面,监督投资过程,判断你的行为与投资目标是否相符合。

有了一个明确而合理的投资目标,你就不会被“羊群效应”牵引而冒进投资、忽略其中的风险;你也不会因“认知失谐”而高估自己过去的投资绩效,导致接下来做出错误的判断。你也会下意识地克服“回避遗憾”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因为始终有具体的目标在警示你。

第三步:明确投资的数量化标准

明确投资的数量化标准可以使你免受情绪、谣言、传闻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影响。我们在这里不是向你推荐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但要求你有一个明确的投资标准,这非常重要。比如你只投资市盈率低于20倍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或者只关注年报上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公司。当你明确了投资标准后,在决策流程中就不会轻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我们建议你使用数量化的标准来控制投资行为,但公司的管理水平、新产品开发等非数量化的信息也很重要。如果你按照数量化的标准圈定了一些投资品种后,接下来就要考察非数量化方面的因素。

第四步:构建投资组合,进行分散投资

合理的分散投资可以避免因单一集中投资而发生巨大的损失,以致于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帮助你通过长期持有不同类型资产而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看,构建合理的分散投资组合可以让你避免因“熟识性思维”造成的决策失误,也不会因为“蛇咬效应”而放弃继续持有某种有潜力的品种,浪费反弹的绝好时机。

投资者在建立投资组合时要考虑不同品种之间的相关性。大多数投资者经常把每个品种视作一个单独的心理账户,而忽略这些心里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无法实现分散风险的效果。更有的投资者在建立投资组合时反倒增加了风险,比如近期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大盘蓝筹股涨势很好,但也蕴含很大风险,如果把大盘蓝筹股和具有投资蓝筹概念的基金组合在一起,这显然放大了风险。一旦有政策面的风吹草动,你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第五步:控制投资环境

篇11

企业管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主要解决做正确的事这个问题;企业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固然是重要的,如果未能做正确的事,则企业的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企业要成功,既要保证选择正确的事,又要按正确的方法来做事。也就是说,企业既要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又要有支持这种战略规划的管理机制。

战略管理就是将战略规划与管理机制融为一体的一种管理思想,它首先确定企业的战略规划,然后,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来建立和调整管理机制,形成以战略规划为统帅,完全支持战略规划,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机制。战略规划统帅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战略规划。

1.战略规划: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及能力,确定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

2.战略导向治理结构设计: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造,使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3.战略导向流程再造:以战略规划为统帅,构建企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中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4.战略导向组织再造:以战略规划为基础,并结合流程再造的要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5.战略导向岗位设计:在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之后,对企业的岗位重新进行设计,根据战略规划的需要来确定各个岗位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

6.业绩评价设计:在治理结构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和岗位设计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每个组织和每个岗位的数量化业绩评价指标,发挥业绩评价的导向作用。

7.战略导向激励机制设计:以业绩评价体系为基础,设计以业绩为主要付酬因素的激励机制体系,使各个组织和各个岗位所得报酬与它们的贡献相一致。

二、与战略管理相配合的数量化体系的总体设计

战略管理基本架构为我们构建为之服务的数量化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为了建立与这配合的数量化体系,我们对这一管理模式作如下调整:

1.将战略规划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资源,也就是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环境;二是战略选择,包括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及支持上述战略的战略投资项目。

2.将公司治理、公司组织、业务流程和岗位设计归结为内部过程,也就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3.业绩评价反映的是各管理主体的产出,也就是各管理主体将资源通过内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4.激励机制就是以各管理主体的贡献为基础,以数量化业绩评价为基础的分配机制。所以,企业是通过内部过程将资源转换为产出(业绩)的机制。

根据这一模式,与战略管理模式相匹配的数量化体系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各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表现出来。

2.战略选择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战略选择表现出来。

3.内部过程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内部过程表现出来。

4.业绩评价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各管理主体的业绩表现出来。

5.激励机制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激励机制表现出来。

三、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企业战略环境是指对当前企业经营与前途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变量,它包括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环境。

(一)外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按照战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层级不同,外部战略环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战略环境、产业战略环境和企业战略环境,它们各自的含义如下:

一般战略环境:无论其产业分布如何,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重大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没有产业特性,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产业战略环境:产业战略环境是比一般战略环境更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它的特点是对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有影响,但对产业外的企业几乎没有影响。企业只要处于某一产业内,基本上难以避免产业环境的影响。

企业战略环境:对特定企业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是特定企业最直接的外部战略环境。一般来说,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特别战略环境因素。

1.一般战略环境数量化指标

(1)宏观经济环境:包括GNP的变化;利率;通货膨胀率;工资/物价控制;可任意支配收入;产业结构和市场总需求状况。

(2)政治环境:包括政府的稳定性;特殊经济政策;反托拉斯立法;环保立法;外贸立法;就业立法。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生活方式;就业预期;保护消费者运动;结婚率;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分析;人口迁移;文化及亚文化。

(4)技术环境:包括国家研究开发支出;科技研究重点;专利保护;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商品化。

2.产业环境数量化体系

产业战略环境往往决定该产业的竞争方式和利润前景,对于那些毫无吸引力的产业,最好的公司也难以获得满意的利润;相反,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弱小的公司也能获得较好的经营业绩。产业战略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产业经济特性: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生产力过剩或紧缺;产业盈利水平;进入退出障碍;产品标准化程度;技术变革迅速;资本条件;垂直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产品革新速度。

(2)产业关键成功因素:与技术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制造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分销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成功因素;与技能相关的成功因素;其他成功因素。

(3)产业生命周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4)产业变革驱动因素:产业长期增长率变化;产品使用方式变化;产品革新;技术创新;营销革新;厂商进入或退出;技术扩散;产业全球化;成本和效率变化;购买者偏好变化;社会关注焦点转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变化。

3.企业战略环境

(1)特定市场竞争结构:现有竞争者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2)主要竞争者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技术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制造相关性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分销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技能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其他关键成功因素状况。

(3)主要竞争者核心竞争力:用指标将主要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出来,并予以跟踪。

4.外部战略环境综合评价

将三层次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确定外部机会和挑战,并用评分的方法予以数量化评价。

(二)内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内部战略环境主要是企业内部资源,表示企业能有什么。内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就是要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将这些资源反映出来,并予以跟踪。

1.实物资源

(1)生产经营场所:生产经营场所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2)经营设备:主要经营设备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3)能源:控制能源和数量、质量和状态。

(4)矿产资源:控制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2.财务资源

(1)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

(2)再筹资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

3.技术资源

(1)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数量和等级。

(2)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数量和等级。

(3)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

4.人力资源

(1)全部人力资源:全部人力资源数量、全部人力资源质量结。

(2)核心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数量、核心人力资源质量结构。

5.社会资源

(1)企业知名度:业内知名度;大众知名度。

(2)企业美誉度:业内美誉度;大众美誉度。

(3)企业重要度:行业排名名次;地区排名名次。

6.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将五方面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确定内部优势和劣势,并用评分的方法予以数量化评价。

(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将外部机会与挑战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综合起来,进行SWOT分析做出环境因素的综合数量化评价。

四、战略选择数量化体系

(一)公司战略选择

1.公司愿景: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以定量指标将公司愿景表现出来。

2.公司目标:用数量化指标体系将公司目标体系表现出来,形成目标指标体系。

3.公司产业组合:用数量化指标将各产业在公司全部产业中的地位表现出来,如营业收入比例、利润比例和资产比例等。

(二)业务单元战略选择

1.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2.竞争战略: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竞争战略用数量化指标表现出来。

3.核心竞争力:用数量化指标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来。

(三)职能战略

1.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文化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2.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营销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3.企业品牌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品牌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4.企业产品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产品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5.企业技术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技术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6.企业物流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物流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7.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8.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9.企业成本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成本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五、内部过程数量化体系

(一)公司治理数量化体系

1.股东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公司的产权结构表现出来。

2.经营者综合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

3.董事会数量化体系:董事会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董事会的内外部成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会成员到会率;董事会表决率;董事会决策正确率;董事会提案通过率;董事会规范运作指数。

4.监事会数量化体系:监事会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监事会的内外部成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监事会开会次数;监事会成员到会率;监事会表决率;监事会决策正确率;监事会提案通过率;监事会规范运作指数。

5.经理班子数量化体系:经理班子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经理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经理班子开会次数;经理班子成员到会率;经理班子决策正确率;经理班子提案通过率;经理班子规范运作指数。

(二)公司组织数量化体系

1.管理层次:组织层级;领导层级。

2.管理幅度:高层管理幅度;中层管理幅度;基层管理幅度。

3.副职配置:高层副职指数;中层副职指数;基层副职指数。

4.功能作业分解:功能分解率;作业分解率。

5.关键功能设置:关键功能指数;关键作业指数。

6.集权程度:企业整体集权指数;单位(部门)集权指数。

7.专业化程度:单位(部门)专业化指数;岗位专业化指数。

8.规范化程度:功能规范化指数;作业规范化指数。

(三)业务流程数量化体系

1.价值链

(1)价值链宽广度:企业价值链宽度(企业产业种类数量);企业价值链长度指数(某一产业中企业价值链基本功能数与产业链基本功能数之比)。

(2)价值链成本结构:基本功能成本结构;支持功能成本结构;全价值链成本结构。

(3)价值链资产结构:基本功能资产结构;支持功能资产结构;全价值链资产结构。

(4)价值链人力资源结构:基本功能人力资源结构;支持功能人力资源结构;全价值链人力资源结构。

2.基本流程

(1)原材料储运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2)生产制造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产品基础数据、工艺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制造质量稳定性;制造流程弹性;交货可靠性;交货速度)。

(3)产成品储运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工作质量稳定性;流程弹性;交货可靠性;交货速度)。

(4)营销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5)服务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3.支持流程

(1)战略规划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2)行政管理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3)企业文化建设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4)会计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5)财务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6)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7)采购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比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8)技术开发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9)设备管理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10)安全管理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四)岗位设计数量化体系

1.岗位调查分析数量化体系岗位各类工时消耗;岗位劳动强度;岗位工作环境相关数据(空气流速、噪音等级、粉尘等级、有毒物质等级、高空等级等等);员工要求相关数据(学历、资历、身体状况等等)。

2.岗位设计数量化体系作业工时定额率;作业消耗定额率;作业标准化率;作业结果数量化率;作业信息化率;岗位丰富化指数。

3.岗位评价数量化体系在岗位评价中,将劳动业绩、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一般分为五个方面22个指标。

(1)劳动技能:技术知识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品种与质量要求的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

(2)劳动业绩:质量业绩;产量业绩;看管业绩;安全业绩;消耗业绩;管理业绩。

(3)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班制。

(4)劳动环境:粉尘危害程度;高温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

(5)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人员流向属于心理因素,它是由于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对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而形成人员流动的趋势。

(6)岗位系数:以每个岗位为对象,按上述五个方面22个指标分别做出评价之后,将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就是岗位系数,它既表示岗位的主要性,也表示岗位的难度和复杂性。

六、业绩评价数量化体系

(一)高层业绩评价

1.管理结果数量化:就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营结果用数量化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很显然,不同的公司战略,会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管理结果数量化实际上是通过企业整体预算来实现的,预算值就是整体管理结果的要求值,预算执行结果就是整体管理结果的实际值。

2.管理过程数量化:通过数量化的指标,将企业整体状况表现出来。根据企业整体管理的内容,整体管理过程指标包括总体战略管理过程指标、企来治理过程指标和组织管理过程指标。

(二)中层业绩评价

1.单位管理结果数量化:就是用数量化指标将单位的管理结果表现出来。事实上,管理结果的数量化是通过单位预算实现的,单位预算中的预算值就是管理结果的要求值,预算执行结果就是管理结果的实际值。不同的单位会有不同的管理结果指标,同一单位在不同战略指导下,也会有不同的管理结果指标。

2.单位管理过程数量化:单位管理过程数量化就是通过一些指标,将单位的管理状况表现出来,不同的单位其管理过程的组成内容不同,对这些过程进行数量化的指标也会不同。一般来说,要根据单位的战略选择,对于重要的管理过程采用数量化指标来反映,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动态监控。

(三)普通员工业绩评价

1.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

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就是用一些数量化指标将各个岗位的作业结果反映出来。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数量化指标要与岗位功能相匹配:数量化指标要体现岗位功能,让指标促使岗位功能的实现,不能设置影响岗位功能发挥的数量化指标。

(2)全面考虑突出重点。对岗位业绩的评价要考虑到员工作业的各个方面,但又必须突出重点,以岗位功能确定主要数量化指标和辅助数量化指标。一般来说,每个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指标都应该包括作业数量指标、作业质量指标和作业消耗指标三个方面,而作业数量指标和作业质量指标是主要指标,作业消耗指标是辅助指标。

(3)分类设置。由于基本作业、辅助作业的创新作业是不同性质的作业,基本作业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这些作业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岗位的功能就完成越好;辅助作业是与岗位的功能相关但不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的作业,辅助作业虽然不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的作业,但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创新作业是员工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所以,对上述三类作业要分别设置数量化指标。

2.岗位作业过程数量化

岗位作业过程数量化就是以数量化指标来反映岗位作业过程。我们提出岗位作业过程要素计分的办法,即对岗位作业过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计分。计分的具体办法如下:

(1)设定一个总分值,一般定为100分。

(2)根据每项作业要求的重要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它们之和是设定的总分,即100分。

(3)评价人员定期按如下公式计算岗位作业过程相符程度:

C=(100-D÷T)×100%式中,C表示岗位作业过程相符程度,D表示评价期扣分总数,T表示评价期的天数。

七、激励机制数量化体系

(一)企业激励机制总体状况

薪酬总额;人均薪酬额;薪酬水平(人均薪酬在当地的排名或行业内的排名);薪酬分配比率(薪酬总额占增值总额的比例);薪酬弹性率(弹性薪酬额占全部薪酬额的比例);薪酬长期率(长期薪酬额占全部薪酬额的比例);非金钱激励人次数;非金钱激励员工比率。

(二)经营者激励数量化体系

经营者薪酬总额;经营者人均薪酬额;经营者薪酬水平(经营者人均薪酬在当地的排名或行业内的排名);经营者薪酬比率(经营者薪酬总额占企业全部薪酬的比例);经营者薪酬弹性率(经营者弹性薪酬额占经营者全部薪酬额的比例);经营者薪酬长期率(经营者长期薪酬额占经营者全部薪酬额的比例)。

(三)管理者激励数量化体系

篇12

企业管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主要解决做正确的事这个问题;企业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固然是重要的,如果未能做正确的事,则企业的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企业要成功,既要保证选择正确的事,又要按正确的方法来做事。也就是说,企业既要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又要有支持这种战略规划的管理机制。

战略管理就是将战略规划与管理机制融为一体的一种管理思想,它首先确定企业的战略规划,然后,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来建立和调整管理机制,形成以战略规划为统帅,完全支持战略规划,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机制。战略规划统帅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战略规划。

1.战略规划: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及能力,确定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

2.战略导向治理结构设计: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造,使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3.战略导向流程再造:以战略规划为统帅,构建企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中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4.战略导向组织再造:以战略规划为基础,并结合流程再造的要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5.战略导向岗位设计:在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之后,对企业的岗位重新进行设计,根据战略规划的需要来确定各个岗位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

6.业绩评价设计:在治理结构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和岗位设计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每个组织和每个岗位的数量化业绩评价指标,发挥业绩评价的导向作用。

7.战略导向激励机制设计:以业绩评价体系为基础,设计以业绩为主要付酬因素的激励机制体系,使各个组织和各个岗位所得报酬与它们的贡献相一致。

二、与战略管理相配合的数量化体系的总体设计

战略管理基本架构为我们构建为之服务的数量化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为了建立与这配合的数量化体系,我们对这一管理模式作如下调整:

1.将战略规划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资源,也就是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环境;二是战略选择,包括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及支持上述战略的战略投资项目。

2.将公司治理、公司组织、业务流程和岗位设计归结为内部过程,也就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3.业绩评价反映的是各管理主体的产出,也就是各管理主体将资源通过内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4.激励机制就是以各管理主体的贡献为基础,以数量化业绩评价为基础的分配机制。所以,企业是通过内部过程将资源转换为产出(业绩)的机制。

根据这一模式,与战略管理模式相匹配的数量化体系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各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表现出来。

2.战略选择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战略选择表现出来。

3.内部过程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内部过程表现出来。

4.业绩评价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各管理主体的业绩表现出来。

5.激励机制数量化体系:用定量指标将激励机制表现出来。

三、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企业战略环境是指对当前企业经营与前途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变量,它包括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环境。

(一)外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按照战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层级不同,外部战略环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战略环境、产业战略环境和企业战略环境,它们各自的含义如下:

一般战略环境:无论其产业分布如何,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重大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没有产业特性,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产业战略环境:产业战略环境是比一般战略环境更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它的特点是对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有影响,但对产业外的企业几乎没有影响。企业只要处于某一产业内,基本上难以避免产业环境的影响。

企业战略环境:对特定企业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是特定企业最直接的外部战略环境。一般来说,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特别战略环境因素。

1.一般战略环境数量化指标

(1)宏观经济环境:包括GNP的变化;利率;通货膨胀率;工资/物价控制;可任意支配收入;产业结构和市场总需求状况。

(2)政治环境:包括政府的稳定性;特殊经济政策;反托拉斯立法;环保立法;外贸立法;就业立法。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生活方式;就业预期;保护消费者运动;结婚率;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分析;人口迁移;文化及亚文化。

(4)技术环境:包括国家研究开发支出;科技研究重点;专利保护;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商品化。

2.产业环境数量化体系

产业战略环境往往决定该产业的竞争方式和利润前景,对于那些毫无吸引力的产业,最好的公司也难以获得满意的利润;相反,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弱小的公司也能获得较好的经营业绩。产业战略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产业经济特性: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生产力过剩或紧缺;产业盈利水平;进入退出障碍;产品标准化程度;技术变革迅速;资本条件;垂直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产品革新速度。

(2)产业关键成功因素:与技术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制造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分销相关的成功因素;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成功因素;与技能相关的成功因素;其他成功因素。

(3)产业生命周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4)产业变革驱动因素:产业长期增长率变化;产品使用方式变化;产品革新;技术创新;营销革新;厂商进入或退出;技术扩散;产业全球化;成本和效率变化;购买者偏好变化;社会关注焦点转移、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变化。

3.企业战略环境

(1)特定市场竞争结构:现有竞争者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2)主要竞争者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技术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制造相关性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分销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与技能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状况;其他关键成功因素状况。

(3)主要竞争者核心竞争力:用指标将主要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出来,并予以跟踪。

4.外部战略环境综合评价

将三层次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确定外部机会和挑战,并用评分的方法予以数量化评价。

(二)内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

内部战略环境主要是企业内部资源,表示企业能有什么。内部战略环境数量化体系就是要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将这些资源反映出来,并予以跟踪。

1.实物资源

(1)生产经营场所:生产经营场所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2)经营设备:主要经营设备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3)能源:控制能源和数量、质量和状态。

(4)矿产资源:控制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2.财务资源

(1)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

(2)再筹资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

3.技术资源

(1)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数量和等级。

(2)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数量和等级。

(3)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

4.人力资源

(1)全部人力资源:全部人力资源数量、全部人力资源质量结。

(2)核心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数量、核心人力资源质量结构。

5.社会资源

(1)企业知名度:业内知名度;大众知名度。

(2)企业美誉度:业内美誉度;大众美誉度。

(3)企业重要度:行业排名名次;地区排名名次。

6.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将五方面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总结,确定内部优势和劣势,并用评分的方法予以数量化评价。

(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将外部机会与挑战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综合起来,进行SWOT分析做出环境因素的综合数量化评价。

四、战略选择数量化体系

(一)公司战略选择

1.公司愿景: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以定量指标将公司愿景表现出来。

2.公司目标:用数量化指标体系将公司目标体系表现出来,形成目标指标体系。

3.公司产业组合:用数量化指标将各产业在公司全部产业中的地位表现出来,如营业收入比例、利润比例和资产比例等。

(二)业务单元战略选择

1.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2.竞争战略: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竞争战略用数量化指标表现出来。

3.核心竞争力:用数量化指标将业务单元所选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来。

(三)职能战略

1.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文化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2.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营销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3.企业品牌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品牌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4.企业产品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产品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5.企业技术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技术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6.企业物流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物流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7.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8.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9.企业成本战略目标:用数量化指标将企业成本战略目标表现出来。

五、内部过程数量化体系

(一)公司治理数量化体系

1.股东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公司的产权结构表现出来。

2.经营者综合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

3.董事会数量化体系:董事会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董事会的内外部成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会成员到会率;董事会表决率;董事会决策正确率;董事会提案通过率;董事会规范运作指数。

4.监事会数量化体系:监事会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监事会的内外部成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监事会开会次数;监事会成员到会率;监事会表决率;监事会决策正确率;监事会提案通过率;监事会规范运作指数。

5.经理班子数量化体系:经理班子结构(用数量化指标将经理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格结构及产业资历结构表现出来);经理班子开会次数;经理班子成员到会率;经理班子决策正确率;经理班子提案通过率;经理班子规范运作指数。

(二)公司组织数量化体系

1.管理层次:组织层级;领导层级。

2.管理幅度:高层管理幅度;中层管理幅度;基层管理幅度。

3.副职配置:高层副职指数;中层副职指数;基层副职指数。

4.功能作业分解:功能分解率;作业分解率。

5.关键功能设置:关键功能指数;关键作业指数。

6.集权程度:企业整体集权指数;单位(部门)集权指数。

7.专业化程度:单位(部门)专业化指数;岗位专业化指数。

8.规范化程度:功能规范化指数;作业规范化指数。

(三)业务流程数量化体系

1.价值链

(1)价值链宽广度:企业价值链宽度(企业产业种类数量);企业价值链长度指数(某一产业中企业价值链基本功能数与产业链基本功能数之比)。

(2)价值链成本结构:基本功能成本结构;支持功能成本结构;全价值链成本结构。

(3)价值链资产结构:基本功能资产结构;支持功能资产结构;全价值链资产结构。

(4)价值链人力资源结构:基本功能人力资源结构;支持功能人力资源结构;全价值链人力资源结构。

2.基本流程

(1)原材料储运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2)生产制造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产品基础数据、工艺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制造质量稳定性;制造流程弹性;交货可靠性;交货速度)。

(3)产成品储运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工作质量稳定性;流程弹性;交货可靠性;交货速度)。

(4)营销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5)服务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3.支持流程

(1)战略规划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2)行政管理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3)企业文化建设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4)会计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5)财务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6)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7)采购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比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8)技术开发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9)设备管理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10)安全管理流程:流程中的基础数据;流程中的数量化决策模型;流程人力资源配置;流程物力资源配置;流程成本费用;流程工作数量和质量。

(四)岗位设计数量化体系

1.岗位调查分析数量化体系岗位各类工时消耗;岗位劳动强度;岗位工作环境相关数据(空气流速、噪音等级、粉尘等级、有毒物质等级、高空等级等等);员工要求相关数据(学历、资历、身体状况等等)。

2.岗位设计数量化体系作业工时定额率;作业消耗定额率;作业标准化率;作业结果数量化率;作业信息化率;岗位丰富化指数。

3.岗位评价数量化体系在岗位评价中,将劳动业绩、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一般分为五个方面22个指标。

(1)劳动技能:技术知识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品种与质量要求的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

(2)劳动业绩:质量业绩;产量业绩;看管业绩;安全业绩;消耗业绩;管理业绩。

(3)劳动强度: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班制。

(4)劳动环境:粉尘危害程度;高温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

(5)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人员流向属于心理因素,它是由于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对职工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而形成人员流动的趋势。

(6)岗位系数:以每个岗位为对象,按上述五个方面22个指标分别做出评价之后,将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就是岗位系数,它既表示岗位的主要性,也表示岗位的难度和复杂性。

六、业绩评价数量化体系

(一)高层业绩评价

1.管理结果数量化:就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营结果用数量化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很显然,不同的公司战略,会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管理结果数量化实际上是通过企业整体预算来实现的,预算值就是整体管理结果的要求值,预算执行结果就是整体管理结果的实际值。

2.管理过程数量化:通过数量化的指标,将企业整体状况表现出来。根据企业整体管理的内容,整体管理过程指标包括总体战略管理过程指标、企来治理过程指标和组织管理过程指标。

(二)中层业绩评价

1.单位管理结果数量化:就是用数量化指标将单位的管理结果表现出来。事实上,管理结果的数量化是通过单位预算实现的,单位预算中的预算值就是管理结果的要求值,预算执行结果就是管理结果的实际值。不同的单位会有不同的管理结果指标,同一单位在不同战略指导下,也会有不同的管理结果指标。

2.单位管理过程数量化:单位管理过程数量化就是通过一些指标,将单位的管理状况表现出来,不同的单位其管理过程的组成内容不同,对这些过程进行数量化的指标也会不同。一般来说,要根据单位的战略选择,对于重要的管理过程采用数量化指标来反映,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动态监控。

(三)普通员工业绩评价

1.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

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就是用一些数量化指标将各个岗位的作业结果反映出来。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数量化指标要与岗位功能相匹配:数量化指标要体现岗位功能,让指标促使岗位功能的实现,不能设置影响岗位功能发挥的数量化指标。

(2)全面考虑突出重点。对岗位业绩的评价要考虑到员工作业的各个方面,但又必须突出重点,以岗位功能确定主要数量化指标和辅助数量化指标。一般来说,每个岗位作业结果数量化指标都应该包括作业数量指标、作业质量指标和作业消耗指标三个方面,而作业数量指标和作业质量指标是主要指标,作业消耗指标是辅助指标。

(3)分类设置。由于基本作业、辅助作业的创新作业是不同性质的作业,基本作业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这些作业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岗位的功能就完成越好;辅助作业是与岗位的功能相关但不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的作业,辅助作业虽然不是完成本岗位功能所必须的作业,但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创新作业是员工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所以,对上述三类作业要分别设置数量化指标。

2.岗位作业过程数量化

岗位作业过程数量化就是以数量化指标来反映岗位作业过程。我们提出岗位作业过程要素计分的办法,即对岗位作业过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计分。计分的具体办法如下:

(1)设定一个总分值,一般定为100分。

(2)根据每项作业要求的重要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它们之和是设定的总分,即100分。

(3)评价人员定期按如下公式计算岗位作业过程相符程度:

C=(100-D÷T)×100%式中,C表示岗位作业过程相符程度,D表示评价期扣分总数,T表示评价期的天数。

七、激励机制数量化体系

(一)企业激励机制总体状况

薪酬总额;人均薪酬额;薪酬水平(人均薪酬在当地的排名或行业内的排名);薪酬分配比率(薪酬总额占增值总额的比例);薪酬弹性率(弹性薪酬额占全部薪酬额的比例);薪酬长期率(长期薪酬额占全部薪酬额的比例);非金钱激励人次数;非金钱激励员工比率。

(二)经营者激励数量化体系

经营者薪酬总额;经营者人均薪酬额;经营者薪酬水平(经营者人均薪酬在当地的排名或行业内的排名);经营者薪酬比率(经营者薪酬总额占企业全部薪酬的比例);经营者薪酬弹性率(经营者弹性薪酬额占经营者全部薪酬额的比例);经营者薪酬长期率(经营者长期薪酬额占经营者全部薪酬额的比例)。

(三)管理者激励数量化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