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学范文

时间:2023-07-16 08:5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土木工程测量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木工程测量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24-02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工程测量,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乃至运营管理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在设计阶段,场地地形图、平面图是设计的依据;在施工阶段,将工程设计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测量放线等都属于测量的范畴;在其运营管理阶段,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离不了测量。目前,像我们这类二本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去现场从事项目施工工作的较多,即使几年后晋升为工程师甚至高级工程师,也离不开测量工作或管理工作。因此,测量技能就成为了土木类专业学生的最实用、最急需的基本技能。

一、工程施工测量人员的岗位职责

所谓“岗”就是指任职岗位,即从事这个岗位的职责、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1]。对于建筑行业的施工测量岗位,基本可归纳为三类[2]:一是测量工,他们只负责仪器具体操作,是在技术员、测量员的详细具体操作指令下,应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或RTK等测绘仪器设备来完成具体测量任务,而自己并不具备独立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的能力,在工程中往往只是作为测量辅助人员来使用的。二是测量员,既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巧,也具备独立完成一定的工程测量任务的能力。在工作中,他们只需技术员发出简单总体的任务指令,而无需详细的具体操作指令,便可完成一定的测量任务。在工程测量实际中,他们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三是测量工程师,他们既具备仪器操作技能,可以完成一定的工程测量任务,也具备完成一定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能力。在实际工程中,他们无需别人发出工作指令,自己可以根据工程进展来安排相关的测量具体事项,可以独立完成单项工程的测量工作。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具有双重身份,即测量员和技术员或施工员。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步入工作岗位后,一般都需经历从低到高的岗位转变工程。第一阶段,就是一般的“测量工”,这个阶段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与毕业生掌握的仪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所接触的工程项目难易程度有关,有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当然也有1~2个月的。跨过这个阶段,就进入了“测量员”阶段,这时他们就成为技术部的一员,与技术员一起工作,其所需时间长短同样由个人的工程素养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决定。最后阶段,即成为“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量员”,也成为了技术部的主要成员、骨干甚至负责人,开始指导其他技术员、测量员开展工作,这个阶段时间的长短主要与个人的具体岗位升迁有关。

二、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各种测量仪器工具的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及其使用技术等,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测量和放样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测量技术问题,使其毕业之后达到就业“零适应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科学领域的理论、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土木工程测量工作中电子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数字水准仪、GPS测量、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等已被广泛使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高程传递等技术已经与传统方法截然不同,而目前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多数仍然使用传统模式,以测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的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为根据、以高差、角度、距离测量为内容开展教学,对新兴的工程测量仪器、技术等内容介绍甚少,即使有些院校已经购置了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现代测量仪器,单由于课时、场地等原因,只是在实验课上以观摩的形式进行,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了解往往仅限于简单的使用,对一些深层次的原因甚至不知,更谈不上结合岗位、部位、阶段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测量方案并实施,致使很多毕业生工作后遇到工程实践时无从下手。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的体会、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和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了“以岗导学”的“三段式”工程测量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

三、“以岗导学”的“三段式”土木工程测量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1.“以岗导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为了达到教学为实际工作服务的目的,我们根据课程特点和岗位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出发,以岗位执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递进的“三段式”土木工程测量学教学模式。将他们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与工程测量的三个不同层次岗位要求对应,将其划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即基础理论教学、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实习)、综合任务实训(专业实习)三个阶段,以项目作为任务驱动教学,实施全过程考核,引导学生在真实生动、严谨有序的训练中提升测量综合技能,加快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实现岗位提升。

2.“以岗导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工程测量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对应,开展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①根据行业特点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将岗位技能需求与教学内容对照,设定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②通过对同类院校和企业调研,对测量工作各层次岗位和一些典型测量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针对职业能力需求不断优化项目式教学内容。③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按照不同层次岗位技能需求,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构建了“三段式”的模块化课程。④组织编写“三段式”教学方案并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开展实践,同时,不断总结优化,与企业技术骨干、相关院校专家一起编写“三段式”教学的配套教材,共同使用。

四、结语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项目现场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内容[8],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将现场测量人员的不同层次岗位要求与教学各阶段相对应,构建了特色鲜明、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的“三段式”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模式。自2001年以来,我们按照“三段式”教学模式在99-13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开展课堂、实验、实习等各个环节教学,使学生的测量技能实现阶梯式提升,逐步形成岗位职业能力,使其毕业之后达到就业“零适应期”,直接步入第二层次(测量员)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明浩,田秀政.基于以岗导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4,(20):130.

[2]梁斌,沈杰.“三阶递进”培养“准测量工程师”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145-146.

[3]毛颖.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7(1):115-117.

[4]马咏梅,.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3(2):132-134.

[5]赵盘珠.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建筑科学,2013,4(3):60.

篇2

2.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进措施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使用先进的教材,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老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1使用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教材

根据学校学科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优化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更加系统。采用偏向实践的教材,进行操作技术的讲解,体现学科的实用性。教材要采用先进的传媒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学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要跟得上社会体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学生对先进技术的了解。

2.2加大设备投资,加强设备的管理

学校要及时购进最先进的测量仪器,让学生掌握先进仪器的使用。添置测量仪器,保证仪器可以供学生使用,让学生掌握仪器使用的技巧。对于测量仪器数量较少的学校,要进行合理地配置,让学生可以高效的使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维修,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提高课堂效率。

2.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弥补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不足。吸收一些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将老师分配到实际工作单位,让老师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技术。加强对外交流,安排教师到相关的院校进行学习与培训,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理论技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仪器展示与使用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2.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接收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或是初中还未毕业,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学生的基础较差,尤其是数学上的知识,对一些函数的了解较少,在土木工程测量应用讲授时有一定的困难,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土木工程学习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老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及时地进行练习,趁热打铁,让学生把握操作技术。

篇3

高职土木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专门人才,使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及技能水平。其中,土木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技术。土木工程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工程施工过程和运营管理阶段,对高层、大型建(构)筑物进行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观测,以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并为建(构)物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提供各种可靠的测量数据。因而学习并掌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现代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项目确定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将知识分解为具体的项目是核心的步骤,并且项目要能够有效地涵盖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因而分解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分解项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以内;

(2)学生对所确定的项目及其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

(3)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

(4)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

(5)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土木类专业测量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为将来从事土木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强的特点,较为适用项目教学法。据此特点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可将此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性的项目。具体内容如表一。

表一中的各项目是根据一定的情景导入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任务的需要去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再进行综合实训。任务的完成由学生来主导,而教师则是通过引导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通过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练习操作掌握所应具备的技能,进而利用所学技能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始终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

2.任务实施

对于项目中的内容我们可通过情景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施,而“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探究的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例如我们为让学生掌握全站仪(经纬仪)的操作应用技能可进行如下的情景、任务设置。

通过情境展示和对三个递进式的提问的解决来完成。

情景展示:选一有高(低)电线通过的道路。

提问1:目测,电线距路面铅垂距离(悬高)为多少?

视觉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施工或设计需要,引出利用工程测量的需要。

提问2:用什么方法可以既简单又准确地知道电线悬高?

从电压线上悬线绳测量出线绳长度,或找一较长木杆置于电压线下再量出线与地面间木杆长度。

提问3:高(低)压电线都有通电,上述方法因危及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不可使用,这样我们如何测量电线的悬高呢?

通过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①利用我们已具备的数学知识――勾股定理;

②先离开高(低)压电线一段距离并测出已选点到电线最低处在地面上的投影的水平距离;

③测出所选点与电线最低处连线的垂直角,算出电线悬高。

归纳总结,得到全站仪的应用实质,说明全站仪的一种应用――悬高测量。

最后由学生分组去完成悬高测量。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体会到工程需要产生了工程测量,问题推动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工程产生的实际问题。

从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初步形成了计划,但真正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却又不知如何开始,这恰恰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不要急于指导,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式地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各小组任务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指正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以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成果评价、分析总结

评价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评价对学生探究学习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促进作用。在任务完成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及总结。可由学生各级组代表上台发言,讲解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情况,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同学间相互协作的情况;然后其它小组提问由发言小组回答,最后教师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各组任务完成情况,表扬先进,指正不足,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法及方向。总体来讲,在本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其实际情况精心设置项目中的任务;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做到分组合理,以利于教学任务的实施;

(3)在每一任务(或任务中一阶段)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分析,给学生一定的约束感,同时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与提高;

(4)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与省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站联合采用考证制,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具有实用性。

4.结语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项目教学真正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增强了成就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因而是较为适合高职测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汉雄.《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矿山测量,2007,(3).

篇4

大家都知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之 一,各种规划及地籍管理,首先要有地形图和地籍图。另外,在各项工农业基本建设中,从勘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绘工作。在国防建设中,军事测量和军用地图是现代大规模的诸兵种协同作战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至于远程导弹、空间武器、人造卫星或航天器的发射,要保证它精确入轨,随时校正轨道和命中目标,除了应测算出发射点和目标点的精确坐标、方位、距离外,还必须掌握地球形状、大小的精确数据和有关地域的重力场资料。在科学实验方面,诸如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变形、地震的预报等都要应用测绘资料。即使在国家的各级管理工作中,测量和地图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一、土木工程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及内容

那么土木工程测量学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们给出以下一些定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土木工程测量是研究土木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等阶段中各项测量工作,它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理论和方法;

②研究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③研究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的技术和方法;

④对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

2、土木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①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

②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

③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④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

⑤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⑥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

⑦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⑧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二、工程测量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明确测量科学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是进行交通土木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条件。测量学在军事、国土管理、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资源勘察与开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基础性、前期和超前期的工作,直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服务。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①在勘测设计阶段:在测区范围内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或电子地图,然后在地形图上进行工程规划、选址和设计;

②在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空间位置测设于实地,依据建(构)筑物的要求开始进行变形观测,为保护建筑物提供资料;进行竣工测量,为今后的改建、扩建、修建提供依据;;

③在峻工阶段: 进行竣工测量,为工程的扩建、改建提供竣工图;

④在运营阶段: 进行维护测量,以便对工程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运营安全。

三、工程测量的工作原则

工程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一门几何学,是平面和高程分开计算的几何。为了避免误差的积累,使得整个测区的误差分布均匀且传递合理,便于整个测区同时或分期开工,另外无论是测绘地形图还是施工放样,要在某一点上测绘该地区所有的地物和地貌或测设建筑物的全部细部是不可能的,必须连续的逐个设站,所以测量工作应按一定的原则进行。

1、在精度上遵守等级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等级规定是工程建设中测量技术工作成果质量的标准,是严格科学态度与实际测量技术水平的象征;离开甚至违背技术等级要求的不合格测量工作是不能容许的。

2、在布局上遵守整体原则:由整体到局部。整体,指的是测量对象是一个个互相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完整测量基地;指的是测定位置参数 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属于工程建设整体对象的参数。

1)从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实施定位的技术过程;

2)定位技术过程得到的点位置必须在数学或物理的关系上符合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

3、在程序上遵守控制原则:先控制后碎部。控制,实际上是等级原则下为工程建设自身提供定位的基准。以控制测量技术建立的基准设施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工程建设中地面点定位的测量保证。

4、在过程中遵守检核原则:步步有检核。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是测量工作以及所涉及的土木工程优质的基础,没有经过检核证明正确的测量成果是不可取的。

这就是测量工作应该遵守的重要原则。目的是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及累积增大,保证测量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总之,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具有先导性的工作。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并决定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认识到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做到科学管理让工程测量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没到工序更好的服务吗,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品质和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 覃辉等,《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过静B,《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5

1.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知识,毕业后能从事设计、施工、监理和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人才为目标的。工程测量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应用有关测绘资料和测量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并具备应用地形图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的技能。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其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本课程以及本专业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2.当前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等基础,同时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等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而一般该课程安排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除去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的时间,总共约32个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课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授完教材所有内容,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基本要在两个课时全部讲完,紧接着进行分组实验,学生需要在练习使用仪器的同时完成测量任务。而测量学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再通过不断增加实践经验来提高熟练程度,学时不足造成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吸收掌握不够,在实践环节存在困难。有些学生虽然能勉强完成测量任务,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测量理论,只是比葫芦哦画瓢,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上实践环节的教学并没有增加师资,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对学生一一辅导并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造成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应用性知识一知半解,实践练习不熟练,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3.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3.1教材编排。目前的工程测量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在包含测量的基本知识外,大多尽可能多地涵盖工程项目中的多种测量方法。但是每个章节的内容,尤其是原理分析讲解的部分缺少例子,以及详细解读。为了能确保每个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测量知识,教材的编排应把重点放在最基本的原理讲解上,将每一步的推导过程都以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列举尽可能多的不同情况下的例子,附有详细的分析,帮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理解。

3.2教学计划制定。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这就是掌握学习模式。所以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体现“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理论的课时安排比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本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练好基本功。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途径。强化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实验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另外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例如普通本科、三本、专科以及专升本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掌握水平有所差异,要分别制定有区别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3.3课程内容调整。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满足专业知识的层次结构,同时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测量原则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以便更好地完成测量任务。其次,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专业外延的知识。最后,在实验课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和总结,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4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常见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完成基础的测量任务,做好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计算,能够通过检查发现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在实验课上,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争取做到每一个组逐个进行现场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把问题解决掉。

3.5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航天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测量仪器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加快实验仪器的更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新仪器设备的采购、更新。在教学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根据班级的上课安排,合理组织实验,以错开使用仪器的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6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采取理论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实验考核成绩的比重,作为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在具体的实验考核过程中,应更加体现出对每项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着重考察学生在外业的数据读取、记录和内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纠错的能力。

结语

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与时俱进,引进测绘行业最新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督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殷玲等.土建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0(5).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TU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8103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不允许出现错误或失误。工程测量的任何一次失误,都会使工程施工偏离其正确的设计位置。偏离量小则引起工程局部返工;偏离量大可能导致整个工程报废,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工程测量课程也是土木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与其后续施工、工程地质等课程联系密切,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课堂教学的质量控制具体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笔者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讨论了具体做法。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掌控自如,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为学生带来知识。

(一)学情分析

重庆大学开设工程测量课程的专业包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环境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采矿工程等,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测绘方面的要求也有差异。比如: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大多为土建工程,对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要求相对较高;给排水专业涉及的工程主要有城市给排水、建筑给排水等,要进行管道、沟渠设计和施工,对线路和管道的测量要求相对较高;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要根据工程量计算工程价款,对土石方的测绘与计算等内容要求相对较高;采矿专业主要研究矿床开采,很多工作在井下完成,对矿山测量部分的内容(如井下控制测量、巷道施工测量、矿图的认识及开采沉陷变形监测等)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备课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先了解学生所学专业,了解该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备课。

(二)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熟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抓住重点和难点,再根据学情分析、课时要求和学科新技术发展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学期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安排好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实际课堂反馈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满足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需求。比如:学校给排水、环境等专业,理论课时为32学时,制订教学计划时,理论推导部分内容可弱化,强调结论性内容;土木专业理论课时为40学时,制订教学计划时,理论公式推导等内容就可涉及;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采矿工程理论课时为48学时,制订教学计划时,重要知识点(高程误差配赋、坐标正反算、导线计算等)必须讲精、讲透。

(三)备课

根据学情分析结果,针对相应班级(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已开课程,确定具体的讲授方法和讲解内容。如有的专业(土木等)大一上期就开课,学生还未接触高数,那么涉及到级数(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和求导(误差传播率)的内容就会有困难,学时安排上要有所倾斜,有的专业大一下期(工程管理等)或大二(给排水等)开课,与高等数学相关的内容就可少安排一些时间。

备课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因为每本教材都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内容体系的局限性,比如现在选用的教材,虽然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认可,销量也非常好,但第四章和第十章关于“精密钢尺量距”的内容安排就不够合理(第四章没有介绍此部分内容,而第十章却直接使用了与此内容相关的公式);二是新技术内容的局限性,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难免有滞后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利用各种渠道(文献、学术会议、仪器展销会、互联网等)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备课质量。

(四)上课状态的准备

"心之官则思",大脑的状态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教师要使大脑保持良好的状态,就要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课前做好充分的休息,调节好情绪。大脑状态好,上课时就能精神饱满、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富有激情,良好的情绪和精神还能感染学生;否则,精神不好,状态不佳,将会影响教学思路和讲解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

课堂是传播薪火的文明接力站,如何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充满活力的愉快教学环境,缓减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情绪,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尤为重要。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篇7

引言

如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赋予了测绘学科新的历史使命,测绘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测量课程作为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以空间定位技术(GPS)、数字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特征的测绘高新技术的发展、课时的大规模压缩和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的运用,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选择,过去的一些教学内容、方法已不适应当今形势。近年来,对测量学教学改革的讨论非常频繁,也直接推动了测量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更新,包括出版新教材、制作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但对测量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改革研讨却不太重视,致使测量学教学实践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当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普通高校的工程测量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仍是所谓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并用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如自制教具、录像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

(二)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矛盾

测绘新技术、新方法,需要及时地在测量学教学中体现出来,面对增减哪些内容,才符合测量学的教学要求;怎样编排才能使新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等问题,虽然采取了增减内容,改变编排顺序,增加附录内容,编写补充讲义等办法,但仍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内容体系。

(三)教学条件相对比较滞后

教学条件主要指教材、实验设备、师资队伍这三个方面,测绘高科技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测绘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提高了作业效率,更好地保证了成果的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教学内容的更新,信息量的增大,应用能力培养的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变化,要求相应的教学条件予以保障。而如今高校测量学实验教材更新、实验设备更新和教员知识更新得不到保证,教学条件滞后于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实验设备比较老旧、先进仪器少;教师继续教育跟不上等。

(四)实验内容简单化,与实际工程结合不够

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实验学时数较少,一般只有18学时,单个实验的时间一般也只有2~3学时,使得实验内容停留在仪器基本使用上,加上实验场地在学校内,使得教学内容难以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学目的难以理解,例如在校园空地上观测水平角,对中与照准点位设计不规范,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五)考核体系不科学

实践教学一般没有固定的考核方案,只是按照学生的实习数据和图纸笼统地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实习成绩,造成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目前测量学教学中,通常把单一的期末考试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而这平时成绩里包括上课情况、作业及理论课后的实践课成绩,实践课成绩所占比例明显偏低,这就导致学生重理念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必要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分别采用讲解、回答问题、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重点、难点部分采用详细讲解,并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适当地在授课中利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工程整体观念,结合测量教学实习,将具体的工程测量进行模拟设计。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讲解测量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特别在当前的“大土木”环境下,应当不断加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内容的教授。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设计测量工程施测方案,使学生获得一种工程意识,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二)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内容,紧跟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中在介绍原有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仪器、新技术、新内容的介绍。测量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原有的一般光学测量仪器正逐渐被光电一体化的数字化测量仪器所取代。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传统体系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工程对测量的要求。在大土木中如何对原有体系进行取舍,新内容的合理补充及传统内容与现代新技术的应用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衔接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再加以新内容进行组合,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硬件建设,完善实践场地

为培养学生能力,达到“零距离”就业的目的,高校实习仪器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工程实践同步,因而测量实习教学改革首先应加强硬件建设,及时更新测量实习仪器。同时为了达到测量实习的目的,并避免实验经常受到过行车辆和行人的影响,高校应尽量建立独立规范的测量实践场地,并建立了可长期使用的标准固定点,使得实验场景更符合生产实际,纠正了学生以往对“点”标志的错误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地进行测量实习。

(四)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系列实验

一般的测量实习与工程实际脱节,许多学生不知学为何用!对实习缺乏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结合学校基建工程设计三个测量实习实验。一是利用学校新校区即将建设的空地,要求完成该区域的地形图的测绘任务,并利用地形图进行挖填方设计;二是利用该空地和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三是利用学校刚刚竣工还未投入使用的教学楼进行楼层标高的测量和教学楼平面图的测绘,并要求将测量结果与施工图纸进行比较。这三个实验极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篇8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

在工程测量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从为什么经纬仪需要对中、整平来引导学生了解经纬仪的轴线,进而掌握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准测量和角度测量实验数据无法闭合,以此来进行误差的分析和判断等。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独立地进行思考,融会贯通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采取开放式实验项目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内实验环节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教师给出实验目的,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方法设计测量方案,每组上交各组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名称、所需仪器、实验内容和方法、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并同时提交根据上述内容所测实验数据。在测量实训环节则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仿照工程施工测量,给出施工图纸,由学生编制测设方案并进行实地模拟测设及定线放样。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单独考核的方式,每个学生水准测量的仪器操作成绩+角度测量的仪器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为工程测量的成绩。通过实验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工程测量成绩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表1是3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测量考核成绩。

四、充分重视专业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

为了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在专业认识实习的参观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测量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专业实习阶段,根据工地的不同进度让学生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熟练掌握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与此同时,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篇9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 要求学生学习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接受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教学应当围绕工程管理的特征, 紧跟工程建设和现代测绘科技发展趋势, 与时俱进。

工程管理的内涵随管理主体的不同而异, 建设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管理, 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管理, 而监理单位则进行工程建设监理, 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工程建设项目进行, 而这些工程主要是指房屋工程、道路、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基本服务面向是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 而这些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以质量、进度和成本为控制要素, 管理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方案。而所有这一切, 都离不开通过测绘科学与技术获取与时间相关的三维信息。

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 渗透到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放样、施工监理、施工质量监督、运营管理等各个过程。因此, 在当今建设工程的大型化、网络化时代, 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培养未来所从事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践中正确运用工程测量技术者教师在测量课程上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

二、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探讨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建设技术工作的基本技术。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现代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测量实践教学内容也应以用图与施工测量为重点的观点。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是通过工程测量讲课、作业、课程实验及总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便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并在未来所从事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践中正确运用工程测量这一基本手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1)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以培养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讲授、答疑、实习、练习等教学环节,使同学们获得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运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在土木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具备处理实际工程测量问题的初步能力。

(2)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测绘类、土建类、交通运输类、水利类、环境与安全类、地矿类等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通过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复盖面,以突出土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达到学以致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1;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7-0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各个行业所急需的资源。通常所说的实践型人才是指“掌握了直接能应用于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其主要特点是能在其从事的行业中应用已有知识创造实际价值。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专业型实践人才,高校应主动配合中国教育实践改革的方向,根据现阶段社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1]。文章以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相应的培养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意义

(一)土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背景

自1995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土木工程专业已经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有些高校已经根据建筑行业的需求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测绘人才。建筑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实践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深入分析国内外大量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筛选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加以借鉴[2]。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6个部分:试点调研、改革理论、方案研究、实际应用、实践反思和总结推广。反思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明确高校改革的实际内容,健全相应的理论体系,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化人才结构[1]。

(二)土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中国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备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实施目标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批量人才。近年来,随着国

内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热情与日俱增。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践手段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其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高校培养的各种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土木行业实践型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土木行业的发展。为此,高校如何借助目前这一有利形势改良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已成为现阶段土木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3]。

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合理

1. 内容多,课时少

在课程设置方面,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而将测量学课时压缩至54个学时,课时少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意义远大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目前高校的教学活动一般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目标,而教学大纲提供的教学内容庞杂,忽视实践操作,没有集中突出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尽管现代多媒体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没有实践支持,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甚至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仪器和工具的操作方法还是一无所知[2]。

3. 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把实践性教学精神融入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适当地加入一些合适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切忌照本宣科。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系统,体系不完善

教学大纲要与时俱进,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4]。然而,当前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随着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日后工作很难有实际帮助。因此,对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有所偏颇,这就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改革层次,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又不能放弃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如何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从课本出发完善实践教学体制,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教学应该在一个完备的体系下进行,现阶段的无体系实践教学,不仅教学效果较差,而且学生所学知识也难以满足日后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缺少实践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实践素质,但现阶段许多从事土木工程指导的教师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高校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招聘而来,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其次,当前的教学评估体系过于强调教师的资质,导致许多教师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工程系列教师的待遇很难和普通教师相提并论,严重损害了他们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在对土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11

(1)实验教学师资匮乏。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将教师分为教学科研岗与教学辅助岗两大类,而直接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一般都划归到教学辅助岗,这一称谓直接扼杀了实验室专职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对实验教师队伍既没有硬性的教学工作量要求,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职称晋升、津贴待遇等)。这些均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验室专职老师对实验教学普通热情不高,更无法吸引教学科研岗的老师从事实验教学。

(2)教学过程监管不严。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学校及二级学院的教学过程管理权责不清,相关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实验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教学过程几乎全靠承担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自主管理,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有限,土木工程类实验均采用分组教学,小组人数少则5~6人,多则11~12人,这就导致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浑水摸鱼,课堂上几乎不动手参与实验,课下直接抄袭同组同学的实验报告。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开设的实验以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实验室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工作积极性不强的实验老师精力有限;二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更多的仪器设备、实验耗材投入,经费往往受限。

1.2实习领域的不足

(1)缺乏理想的实习指导教材。教材或指导书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支撑,目前在土木工程生产(毕业)实习方面尚没有比较理想、适用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习的无序化,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实习的任务与目标。

(2)时间安排缺乏科学论证。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的一般形式为:认识实习为指导老师带队,集中时间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个或多个实习工地,重在认知;生产或毕业实习为固定在一个实习工地,重在实践,但相对较长的工程建设周期学生实习时间往往有限(如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时间也均在四周以内),学生仅能深度接触某一特定的施工阶段,缺乏对结构施工全过程的了解与学习。此外,由于毕业实习多安排在大四下学期的前几周,这个时候正是找工作、考研复试准备的黄金时间,学生实际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必然大打折扣。

(3)实习过程监管不严。受师资力量、经费所限,指导老师无法深入到每一个工地全过程地监督所有学生的实习,往往主要依靠学生返校后的实习成果进行考核,过程管理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实习工地技术人员也无义务与精力指导学生的实习,学生在工地上一般停留在看图纸、整理技术资料等低级工作上,缺乏直接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

2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主要建议有:

(1)制定实验室(尤其是教学为主型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并纳入实验教师系列职称晋升考核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

(2)开展实验教学竞赛,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如华南理工大学专门举办实验教学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反观多数高校,均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研讨较少,也不注重调动实验专职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3)制定激励措施,引导教学科研岗老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尤其是自己主讲的理论课程配套实践环节。一方面有助于弥补实验师资的不足,另外也可提高理论授课老师自身的实践水平。

(4)进一步理顺实验室与所在二级学院、教务处与设备处的关系,为实验实践教学做好政策与经费保障,将实验室承担的本科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实训工作量与成效纳入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指标。

篇12

1.引言

《工程测量学》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概预算等专业的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老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测量人员"懂测绘、会应用、能测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进行,课时压缩得越来越少[1],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成为每一名测量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非测绘类《工程测量学》教材的安排都按照: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民用建筑工程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与桥梁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监测和竣工图的编绘等来编排。

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表明,80% 以上学生在施工企业从事施工技术工作,它要求学生具有 "放线""抄平"及地形测量等职业能力[2-3]。但是由于课时量的压缩导致与土建类专业结合紧密的测设(放样)部分,只有极少课时甚至课时为零,造成"学"与"用"的脱节。因此,对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测绘知识增加而课时减少的矛盾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一般包括理论课教学(含课内实验)与测量实习两部分,课程内容基本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随着测绘"新理论""新仪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高等学校课程的改革,在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比如按照学科设置工程测量学的理论课时应该安排在60个学时才算合理[4],但是多数高校在课程改革后课时数都减少了不少,以WF科技学院为例,目前建筑工技术和工程概预算专业课时只有48个,刨除因法定节假日而减少的课时,实际上课时长还达不到48学时。

2.2 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脱节

在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严重滞后于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如在生产中已普遍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测设工作,而在教学中仍以介绍光学经纬仪、钢尺量距等内容,明显滞后于生产实际,导致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与"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此外,测量实习内容以测绘地形图为主,而实际上,非测绘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接触到的是施工测设工作,很少专门从事测图工作,而在校学习过程中对测设和施工测量的锻炼则明显不足!

2.3仪器设备老化,跟不上科技的进步

测量仪器是工程测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数量和先进性直接影响《工程测量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此外工程测量教学中许多仪器比较贵重如陀螺全站仪、超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许多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民办院校甚至不愿意投入这么多资金,造成仪器落后,品种不全,教师上课时只能简单地用图片介绍,从而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另外,随着高考扩招,班级逐年增多,仪器由于常年使用经常损坏,却得不到及时修理,存在误差较大的严重问题,有些甚至已经没法使用,造成学生实验结果不准确,以至于迷惑不解,甚至对测量方法产生怀疑。以WF为例:13级土木有18个本科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个专科班,都需要用到测量仪器,仪器的使用率较高,维修效率跟不上。

2.4考核形式单一,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传统的工程测量考核方案是平时成绩+课内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实习过程中同组的6-8个人有些同学能够按照课前要求进行实验,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实训只是借用同组其他人的测量成果,不能反映出实习的真实效果,同组实习数据都是一样的,这会造成吃大锅饭的情况,成绩好坏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影响不大,打击了好学生的积极性。

3.《工程测量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措施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拟从以下各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3.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内容多课时少和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脱节的矛盾,专业教师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合理取舍有关内容,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选学内容,对教材上已经过时的内容,予以删减。对于新的测量理论和测量技术属于了解和选学的内容,比如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非测绘专业同学对测量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也可以节省课时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知识。

3.2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对于仪器不足的问题,学校层面上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深入生产企业调研,准确定位生产中常用仪器的型号和种类,充分利用有限资金购置与生产对接急需的仪器。对于部分特别贵重的仪器,比如超站仪、测量机器人、垂准仪等,可以同仪器的生产企业合作,采取展销会的形式,由校方提供场地,仪器生产商展摆仪器,并委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解。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仪器生产商通过展销调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学校不仅节省了资金,同时也达到了让同学们认识了解先进仪器的目的。

3.3多途径考核,避免一考定"生死"

鉴于传统考核采用平时+实习+期末成绩的局限性,对此进行细化:平时成绩以课堂出勤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实习成绩为避免同组人员吃大锅饭的现象,采取教师与组内成员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即专业老师针对实习的结果的正确性给出相应分数,同组人员根据操作过程付出工作量的大小,给出一个阶梯化的分数,二者所占权重各占50%;对于期末成绩可以采用试卷的形式,或者其他能反映专业能力的方法。例如,WF科技学院,鼓励在校专科生报名参加测量员考试,凡是取得测量员证书者,提出申请可以不参加最终的结课考试,期末成绩按照优秀对待。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学习举行的测绘技能大赛,凡是能够取得三等奖以上者,同样可以不进行期末考试,成绩依然按照优秀处理。

4.教学改革的成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