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16 08:5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篇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于是,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然而,一些高校对哲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熏陶教化功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对高职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哲学人文精神具有教化功能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获得科学知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学生探索和思考已有知识和未知世界;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教化功能,即担负对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的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在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相融合的培养模式中,加强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能够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

哲学人文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一般规律的科学,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这就决定了哲学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富深厚的科学文化,必然能够给予正在接受哲学人文精神熏陶教育的大学生以思维活动的思辨性,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认知世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精神支柱。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性日趋美好、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人文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达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篇2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钱穆先生说:“人文所与自然不同者,最主要的便是他有一个主动,由自然展演而为人文,即是由随动中展演出主动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讲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活动要求使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在主动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人格。由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人文教育的哲学含义,重新思考人文精神的哲学含义。这样有利于在教育活动中完精神的培养,形成完善的人格。

周国平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理解方式正是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大革命――课堂教学的生命性、课堂教学的生活性、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相一致。追求生命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追求生活性是需要对生活的意义做出哲学的思考。而追求发展性就是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待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人性的呼唤: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的教育要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坐在某人的身边来指导他”等。一句话,要重视人性。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教育旨在对人性的肯定。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预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故有了“快乐教育说”。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人。人文精神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理性的表现:头脑的认真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既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及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做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

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超越性的诉求:灵魂的认真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外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可以把超越性归纳为三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然而,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尼采指出:人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怯懦,怕邻人指责,更是因为懒惰,怕真诚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事实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气,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应该是清楚的。

第二,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从总体上看,我们中国人也比较缺乏灵魂的认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形而上学哲学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证。

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总之,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利{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而人文教育就是要完精神的培养,以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

[2]钱 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湖上闲思录[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10:171

[3]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周国平人文演讲录2003年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4]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周国平人文演讲录2003年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篇3

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提高人的素质,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语文是人文学科,是富涵人文精神、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因为他“根植于人类文化之中,但却不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也不是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做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在国内,自从上世纪90年代由作家和社会学家掀起“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后,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比如张立文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把握,以及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总和。”李宗桂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人对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这些阐述冲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我们不难看出:对人的关注、关怀、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追求是他们的共同点。

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本身就隶属于人文学科。所谓人文科学,所针对的是对历史与人类经验和创造等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中语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语言、文学、写作与修辞都属于语文,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性质无疑。正因如此,语文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中学语文是以文选为编排体系的,所选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美文。文字中积淀着丰富而多彩的感情,融汇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健康的人伦情感和民族情怀。

(二)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构建学生健康的理想价值观。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我们的思想价值体系已经被完全融入到世界多元的价值体系中。我们在也不能够用某一种思想、某一值体系来要求任何人,在思想领域似乎真正出现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现象,但在诸种思想价值体系中,总有我们认为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就是这思想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关注个体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个人情感和创造的精神意识

肖川老师指出:“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重解放出来,从心灵中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意识是重群体轻个体、重大一统轻分散,这些都对个体精神的产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形成造成的阻碍。

(四)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意识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是就是因为人们所谓的“发展”,而向自然进行无尽的索取和掠夺,因此造成河流污染、干涸,土地沙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关注世界各地的自然变化,通过补充阅读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和人们的行为关系,从而把关注人的命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古代哲学著作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树立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通过阅读有关描述赞扬自然美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这些也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课堂为主阵地

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人文教育需要濡染,需要渗透,所以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因为课堂是语言能力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以文选为体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语言是它唯一载体,在这里包含着丰沛的人文思想、人文意识,这里集中了世界上古今中外许许多多高贵的灵魂,体现了人间所特有的大恩爱,大悲悯。人类的一切人文情感都能在语文课堂的诵读、欣赏中体现,我们抓住课堂教学,便抓住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和魂魄,也才真正能做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完美结合。

(二)坚持教育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这实际即指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指学生的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果。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人文因素都作为重点让学生体会,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一两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体会,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才会更有效。

篇4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一词最早见诸于《易··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规律和法则,与之相对应而生的就是人文,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中应遵循的原则或秩序。《辞源》中将“人文”解释为: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礼教文化;另一指人世间的事情,与“自然”相对。《辞海》中对“人文”的定义: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尊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此也可见一斑。拿到我们今天来说,称之为主客观相统一,也不外乎是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自身与客观世界更好的发展之意。

对一个字或词的解释有时是很难的,“人文”二字便是如此,但其作为一种人内心对人自身和外界联系的认识或思考无从改变,进一步理解就是人对于自身以及与外界关系的一种期待和肯定。

二、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修养的至善和对外界行为的至美的统一。那么,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应从这两个元素去展开分析和给予解答。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之自身修养

考虑到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和在我们国家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对于自身修养方面,首先应具备基本的国学素养和哲学知识。倘若一个大学生在人生中最主要的成长成熟阶段,连自己本民族的智慧和历史都不知道一些,那还谈什么文化和精神。没有继承就没有发扬,没有沉淀更谈不上创新,民族也必失去其本质特色,只会发生异变。现在时代的浮躁之风也是因为我们缺少了文化根基,或者说是浅薄的人文精神根基根本不能抵抗多元社会的浮华所致。懂得了哲学,便掌握了认识和处理事务的法门。大学生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和更好的生存与生活,就要学会辩证思维和辨别事物,这个是受益终生的事情。结合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之学,处处也彰显出中国哲学的独特奥妙。

其次,要加强培养道德、理性和务实的人性。通过国学和哲学的学习,不仅是让大学生简单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历史,也旨在经此过程培养大学生从理性和感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浓厚的艺术魅力。这将大大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树立起民族自豪感,拉近大学生心灵与人文精神的距离。再次,务实本专业的技能,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这突出体现在对本专业的培养上。大学生要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各项技能,打好了解学术前沿和创新科研的基础,力争成为本专业的精英。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这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是高校和社会的福音。

最后,在遵守校规的基础上,普及法律知识。大学生阶段,正值性格和个性的成型阶段,也是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更加突出的时期,要从校园成功的迈向社会,只有道德和学养是不完善的,要适当的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结合案例和社会热点加以点评,在学生中开展讨论,达到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将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把握法律尺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导向社会规范和职业操守;避免人生误入歧途,导致家人、他人和社会的不幸。

日亲则日近,日勤则日进。反观我们的高校教育中的诸多方面,并没有花费多少气力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我们只有在谈及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时候才热血沸腾。高校要担当起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担,以塑造理想大学生为己任,对学生、社会和国家负责。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之对外实践

深入的学习和增长见闻固然重要,精进技能和参与社会实践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除了从大学的殿堂里汲取丰富的知识外,参与实际的实践过程能巩固其所学所用,丰富其理论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内外兼修知行统一,实现由“入世”到“出世”的教育目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还会更快地了解社会,加深对事物的认知,适时地调整自我的思想和处事方式,为更好地践行人文精神奠定实践基础。

篇5

二、人文精神是深化英语教育改革的基点

人文精神,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哲学和西方希腊哲学中早有论述。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哲学中,人文是指“人事”、“文明”或“人世间”,即人道。它相对应于“天文”、“天道”。而在西方古希腊哲学中,人文是指人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观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14至16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遍及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开始是指世俗科学,以后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想。

人文精神把人自己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的目的,赋于人崇高的理想,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又进而转化成为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内驱力和思想武器,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正确的路径和造福人类的方向。英语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感受、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反对迷信盲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发展的完整的人。

三、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作出重新确定。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英语教育重视教师的教或以教师为中心,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性。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过程成了主要是教师传授、讲解书本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坐着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是具有需求、思想、情感、意识、理智、欲望,特别是具有个性和强大潜能生命焕发的人。我们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的学生主体性观点。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学习策略、个性和人文精神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和教材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从学生群体发展角度着眼,学生潜能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能力是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学生个体角度着眼,学生作为个体的经验、体验、个性、潜能、创造力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英语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发展各人的个性、潜能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2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英语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英语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它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指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程序性知识一般指为交际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学习英语不是简单的传授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也决不是简单地接受灌输知识和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机械记录信息的容器。学习英语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体验、经验、价值取向、信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这是一个知识成长和生成的活动过程。同时,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活动也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

3学生是积极主动参与信息的交流者

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填补信息沟的、即席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活动。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双向性。一方有信息输出的愿望,另一方有吸取信息的需要,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而这种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沟通和交流活动才能获得,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主动参与,双向沟通和交流信息活动就难以实现。因此,学生除了积极主动参与掌握知识技能训练之外,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讲故事、表演、对话、动手做、调查、讨论、通过网上查阅和处理信息完成任务和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等的交际活动以及用外语教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用英语做事,而且更能加深学生个人的体验、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会学习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篇6

一、人文精神阐释

人文在原初意义上,指人从纯粹的自然界中脱离出来,与动物的本质属性相对,把自然界当作一个对象来认识。近代带有强烈工具理性色彩的自然科学兴起以后,科学与人文逐渐分野,科学知识教育占据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一席。但是对科学实用层面的过分张扬带来了一系列严峻后果,引发了人类对纯粹技术和纯科学的深刻反思。今天,很多人意识到,人文知识的教育和其价值精神的培养应当重新回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其实,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区别和水火不容的矛盾。从始源上讲,古希腊的哲学家也就是自然科学家,17世纪西欧兴起的科学本身是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的;从认识上看,科学和人文都是人类对对象世界的认识,都蕴含着人的理性和情感。所以,那种人为划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不妥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知识课程任务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人文和科学只是一种学科分类,以便于人们科学研究或其他需要。人文与科学都体现了人类的情感、精神和认识水平,都是人类在追求自由心灵和生命意义上的探索,本质上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求真、人文寻善是狭义的认识。求真的目的如果背离了善,就会使科学走入惟科学歧途,从而失去了人本身;同样,人文知识也源于生活,源于人类的实践,人文的创造也需要尊重客观的实际、本质与规律。狭义的人文和科学其实是某种文化发展到比较充分的阶段后,形成的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技术器物体系,即我们常说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构建各种制度、规范与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它是文化‘形而上’部分的最高层次,包括维持人类正常生活的价值追求、伦理观念、群体意识、生命激情、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包括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反省意识、远大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政治信仰”①。

二、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此具有很高的要求。而无论哪一个方面的教育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和培养。

首先,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要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仅仅教给他们实用知识,仅仅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是难以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后既有人性又有灵性,既有道德责任感又有社会义务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能使他们的责任感得到陶冶,心灵得以升华,精神境界纯洁而神圣,个性人格健康而完善。因为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善、求真、求美的统一,可以给他们许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经验、人生哲理,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国家、了解世界。

其次,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主要环节。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与科技教育相交融,可缓解高科技对人性的扭曲,体现现代科学理性和科技伦理的结合,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全面发展。在价值观念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举,能使学生降低科技工具理性的种种不良反映;在培养目标上,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统一,一方面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性境界,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力水准,并使两者融为一体;在学习内容上,人文精神与科学教育融合,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现代性危机中的人文关怀情愫。

再次,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专业素质的航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成人的必要条件,而人文精神能从研究方法、治学态度和研究方向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产生影响。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反映一个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及哲学素养,研究方向则反映鉴识能力。

最后,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扩张趋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自然科学自诩的道德中立,使得很多科学家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②。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很多人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能力弱,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缺乏思考,对宇宙、自然缺乏敬畏,残害动物、损害同类甚至摧残自己,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发挥人文精神在疏导心理、重视人性、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成为既有生活目标和审美情趣又能创造并热爱生活的人。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施途径

1、树立培育目标。

大学是引领社会文明的轴心之一。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有强烈的功利意识,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又有意无意地跟随学生需求,偏重学生专业技术的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我国高等学校应树立人文精神培育目标,以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

2、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阐释和渗透人文精神。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笔者曾指出当前存在人为划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认为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知识课程任务的错误认识。其实,人文精神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论是关于自然、社会还是人本身的教育,都应当在其中阐释和渗透人文精神,这是当前高等学校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应当承担的崇高责任。

首先,教育管理者应当具有自觉意识和反省意识,在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例如志存高远的创一流意识、坚持真理的大无畏气度、自尊自信自豪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高超的组织领导方法、深厚的人文底蕴。

其次,挖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直接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和人生意义,人文关怀更浓,所以高等学校应充分挖掘潜藏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人文精神。例如,社会进步赖以存在的基础需要社会成员具有某种反思精神,它的典型意义是去除陈腐的信条,达成新的信仰。但是反思精神的养成必须经过哲学思想及其方法的训练熏陶。再如,生命的个体性决定了人的孤独和软弱,受到伤害时需要慰藉和温暖,而宗教在抚慰人的心灵上起到一种光、一份温暖、一线希望、一块精神馅饼的作用。伦理学使人思考“一个人应当怎样行为?”“人怎样生活才是善?”美学使人在平常事物中寻觅到圣洁和神奇。

再次,提炼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精神,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起于知识,但学科专业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例如讲授学科、专业的发展史,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相关联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专业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自己的人格熏陶感染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3、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要以关心学生、关心同事、以心比心激发学生的关心意识,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与时俱进、善于创造、敢于拼搏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要深入研究“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学?”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果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仅仅是“我是教知识的,教专业的”,那么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必然只是“我是学知识的,学专业的”。教育的过程就失去了智慧、灵魂、思想。

再次,认真学习,广泛阅读,形成自己多方位、宽领域的知识结构。要对当代人类的重大问题有敏锐的感受与认识;要努力拓宽知识面,形成开放的知识结构,切勿固守专业疆域;要学习传统文化,阅读《老子》、《论语》等经典名著,积淀人文素养。

4、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等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北京大学因在现代中国风云变幻中的巨大影响而成为许多中国青年的精神圣殿。当然,并非每一所高校都有载入史册、留芳千古的名事名典,但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感人事迹也能成为后来师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应认真梳理积淀。另外,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加大绿化力度,也是优化校园环境的重要内容。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1-0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篇8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亚里斯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学会善于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技术的实验主义、分析主义的方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视野,使其设计活动摆脱了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一个重新建构语言符号范式的分析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结构,对创新与科学原理等的理解与尝试都建立在人文思想为主线的大设计观的基础上。

人文即包括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等门类,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设计师的高品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高品质的包装产品也是加快商品行销的关键。

1文化哲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无论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都是宏观整体中的文化形态,如何分析文化,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找到一种像基因那样的文化建构的控制因素,对文化结构分析既把文化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文化,除了文化体系的不同而外,普遍存在的是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别,诠释一件有说服力的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思辩。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的精神本体的对话,人类生存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跨文化交流中的焦点问题是“误读”,所谓“误读”是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解读必将导致“误读”。“误读”是一个既酿成灾难又能激活创造的奇特的认知精灵,它会导致隔膜、离异。然而,人对人文和艺术品的“误读”会激活想象力和灵感,并可能导致创造的驱动器,但如对商品包装“误读”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的加大,交流频繁,就更需设计师对他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谈到哲思,西方哲学和美学流派中的人文主义主潮以极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为人类精神争得应有的地盘与位置,对以数理逻辑为主导内容,以主观经验为基础和根据的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不余力的批判,如克罗齐、弗洛伊德、荣格等都对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关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理论建树对传统科学和逻辑理性的攻击与突破,对人的精神领域中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也是传统人文精神所作的一种现代开拓,对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近代认识论的批判,为哲学和人文学寻找自身的认识和方法论根基,人文学科要成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抗衡,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近代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基本上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论为基础,伏尔泰在把世界分为自然与历史人文两大部分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主张认识论范围“扩大”到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重视语言、神话、宗教等和艺术直观等认识论功能,找到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使人文科学真正迈入科学殿堂,成为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设计既有科学理性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浪漫;既有西方文化的精华,又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但它又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高扬自然科学精神不同,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释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

譬如:先秦道家倾向于以人合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崇尚自然、天性,提供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方式来超越与自然的差别;孔子“礼学”主张“克已复礼”,目标是使“天道在人道”中得到完满实现。孟子更主张“自我修养,思成尽心”,达到“知天”、“事天”的目的,中国的人伦成分占优势,具有鲜明伦理化倾向。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面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体制性质而言,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有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是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篇9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亚里斯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学会善于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技术的实验主义、分析主义的方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视野,使其设计活动摆脱了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一个重新建构语言符号范式的分析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结构,对创新与科学原理等的理解与尝试都建立在人文思想为主线的大设计观的基础上。

人文即包括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等门类,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设计师的高品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高品质的包装产品也是加快商品行销的关键。

1文化哲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无论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都是宏观整体中的文化形态,如何分析文化,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找到一种像基因那样的文化建构的控制因素,对文化结构分析既把文化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文化,除了文化体系的不同而外,普遍存在的是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别,诠释一件有说服力的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思辩。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的精神本体的对话,人类生存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跨文化交流中的焦点问题是“误读”,所谓“误读”是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解读必将导致“误读”。“误读”是一个既酿成灾难又能激活创造的奇特的认知精灵,它会导致隔膜、离异。然而,人对人文和艺术品的“误读”会激活想象力和灵感,并可能导致创造的驱动器,但如对商品包装“误读”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的加大,交流频繁,就更需设计师对他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谈到哲思,西方哲学和美学流派中的人文主义主潮以极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为人类精神争得应有的地盘与位置,对以数理逻辑为主导内容,以主观经验为基础和根据的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不余力的批判,如克罗齐、弗洛伊德、荣格等都对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关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理论建树对传统科学和逻辑理性的攻击与突破,对人的精神领域中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也是传统人文精神所作的一种现代开拓,对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近代认识论的批判,为哲学和人文学寻找自身的认识和方法论根基,人文学科要成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抗衡,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近代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基本上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论为基础,伏尔泰在把世界分为自然与历史人文两大部分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主张认识论范围“扩大”到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重视语言、神话、宗教等和艺术直观等认识论功能,找到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使人文科学真正迈入科学殿堂,成为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设计既有科学理性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浪漫;既有西方文化的精华,又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但它又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高扬自然科学精神不同,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释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

譬如:先秦道家倾向于以人合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崇尚自然、天性,提供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方式来超越与自然的差别;孔子“礼学”主张“克已复礼”,目标是使“天道在人道”中得到完满实现。孟子更主张“自我修养,思成尽心”,达到“知天”、“事天”的目的,中国的人伦成分占优势,具有鲜明伦理化倾向。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面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体制性质而言,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有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是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篇10

关注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法学传递秩序、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质,所以,法学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人文科学,不仅仅进行真理性探索,其代表的价值观点和社会利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其他科学如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则更注重事实和逻辑。所以,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应以求善为根本。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法学归根结底是人学,是以人性为根基、自由为基础、权利为核心、正义为统领、发展为目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学问体系。法学教育所培养的法学专业人才不能仅仅满足于依靠法律来谋生,还必须形成法治思维,树立牢固的法律信仰,具备深厚广博的人文素养、尊崇人性的人文精神和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良心。”[1]以人文为科学导向,法学教育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造成了科技能解决一切的认识误区,由此产生“唯科学主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科学的培育过分倚重,专注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习得,人文精神的培育被淡化。现行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取向、功利思想日趋严重,法学教育被异化为一个机械地传授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和司法技能的过程。对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即使有所关注,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及塑造手段。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1人文精神之涵义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是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2]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是人文精神是从近代开始提出来的,是针对西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提出来的,在西方的中世纪,神权超过世俗的王权,一切都要以神的意志为根本。凡是不符合上帝的思想的文化都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甚至于被处死。所以西方在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在思想文化上面也进行了一次革命。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就是对神本位和君(王)本位的反对,是对现实生活幸福而非来世幸福的追求,也是对专制统治说不。对人的尊重即尊重个人,就是尊重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利益。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是一个人生存、体面地生活、追求幸福的基础。首先,作为个人,要尊人尊己。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利益。每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情他人的生命”,“保护自己,不损害他人”就形成了社会的力量,社会的道德基础。在中国的哲学家里,最强调同情心的是孟子,用他的话说叫恻隐之心。以人为本,它是道德的源泉。诚实守信的基础是自我尊重,人之所以信任他人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相信他人亦是自我尊重,可见诚实守信是以双方共有的对于人的尊重之意识为基础的。正因为尊重个人,所以,任何人都应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有权阻止任何他人的侵犯;同样,任何他人也有其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所以,要尊重他人,决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其次,尊重个人指的是有权力的政府及其机构,要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利益。强者尊重弱者,这是人文思想的基点,由此,人文精神开创了依法治理社会的新理念。总之,人文精神尊重人,不止于生命的存在,更在于人之精神。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人文精神表现为三个尊重,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3]

2人文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源泉

法治精神就是民主社会中普遍尊崇的法律(良法)至上、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综合,其内涵丰富。法治精神是法治的前提。法治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民众内心自觉地尊重法律、维护法治。民众不能处在旁观者的地位,并因此对法治表现出“被动”和“冷漠”,民众应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将法律转化为内心的自觉,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精神源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源泉。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强调尊重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合法利益。任何人自己都有个人自己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合法利益,每个个人都应理直气壮的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不容他人侵犯;同样,他人和自己一样也有自己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等权利和合法利益,所以,任何时候,决不违法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如何判断是否损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制定规则。制定以保护人为宗旨的规则和制度。这就是现代法制的基本观念,规则和制度以保护人为宗旨。作为个人,违背规则和制度也就是损害了他人,需要付出代价,受到惩罚。作为个人,遵守规则和制度就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于是,规则意识,制度意识就成为国民的基本素养。[4]每个人都应养成规则意识,养成法律至上和守法的意识。作为有权的政府及其各机关,其职责就是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权利和利益。政府作为有权的机构如何做到不强制、不侵害无权的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政府应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政府应遵守法律,依法行政,政府非依法律不得强制或剥夺任何个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等权利和利益。强者尊重弱者,这就是人文思想的基点。人文精神开创了依法治理社会的新理念:治理社会应该依靠规则,依靠制度,依靠法制而不是依靠口号和清官。法制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制度,是一种人民能真正制约政府的制度。只有法律(良法)至上、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所以,人文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源泉,两者一脉相承。

3我国法学教育应以培育人文精神为先导

我国自清末引入西方法学教育百余年以来,至今还没完全走出法律文化转型的阵痛期。因为移植了西方法律文化,如何实现与本土化法律文化的融合,成为社会真正认可和接受的法律文化,可说是作为继受法国家普遍存在的挑战。西方法律文化的法治理念、始终无法在我国本土茁壮成长,这种现象,自然源于本土传统法律文化的强烈影响,深植于民众心中的儒家文化自然成为影响法律文化的首要因素。儒家思想强调伦理、秩序与责任本位,注重个人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等级观念明显,与自由或正义等法治观念相差甚远。[5]作为继受法国家的中国,法律文化和法治传统不如西方深厚。现代法治建设仍会受到传统法律文化的牵引,结果依旧无法形塑现代公民应有的法治精神。制度的移植不能缺乏本土法律文化的支撑,而我们传统礼治文化的大量残存阻挠着现代法律文化在我国的生根。我们国家传统上是个“伦理型社会”,法治文化比较淡薄,德治文化比较浓厚,长期以来重人情重人际关系,信人信权不信法,所以,在法学教育中要补上我们的短板,首先要培育法律人的人文精神,培育法治精神,培育浓厚的法治文化。所以,重视法学教育,形塑法治国家内涵的法律文化,培养具备社会形态的公民意识,培育法律至上与基本权利保障的精神,法学教育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法学教育应主动应对新时期的现代法律文化的挑战,在教学理念、方法和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法学教育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素养,培育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和司法技能。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法律教育之宗旨及计划是要以严格之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创造精神,善于适应时代需要之法律人才[6]。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法律文化发生变迁,法治国家建设和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各方面都需要法律人才,法学教育不只以培养法官和律师为目的。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健全运作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的职责是传递秩序和自由、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因此,法学教育除传授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宽厚基础知识,培养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娴熟的法律运用能力以及法律问题的研究能力外,还应特别注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法学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理想的前提,法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建立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尊重人的生命。自由、尊严、财产等等权利和利益。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总之,在今后的法学教育中,应倡导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先导,并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唯此,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先导,我们国家的法学教育才有灵魂和生命,依法治国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叶中.法学归根结底是人学[N].北京日报,2015-11-23.

[2]人文思想,2017-08-02.[3]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44.

[4]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65.

篇11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物质技能的进步,对人精神世界丰富性的关注相对比较淡漠,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重理轻文,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轻视人文精神素养的濡染,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存在“精神发育不良”的问题。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与人文交融,方能成就可持续发展的人。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学生注重职业技能的传授,有意无意淡化了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实,对高职学生进行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势在必行。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两种宝贵精神,关于他们的内涵,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解释,总的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尊重实践、崇尚创新、弘扬理性。[1]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和实践规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它们都体现了人的情感、精神和认识水平,本质上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二者之间应该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开发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则用力不足,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近年的就业率有所上升,但离职率也相对较高,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同度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这种不满意往往不是业务上的,而是素质因素居多,如工作责任心不强、不遵守纪律、与人协作能力差等。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使学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竞争实力不强。

让我们考察高职对在校学生的培养现状,学校往往基于市场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课,对学生的培养有功利化趋向,一些院校除了政治课外,在人文类课程的开设上几乎是空白。课程学习是对学生知识素养培养的载体,课程的设置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人文课程的缺失,在学生形成合理知识方面造成很大的缺憾。学生忙于职业技能的训练,很少接触人文类学科知识,对中外优秀的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缺乏广泛的了解。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平台,职业化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一些学生除了专业知识欠缺外,还思想贫乏、精神空虚。对生命缺乏关照的情怀,价值观念跟着市场和功利走,道德上没有是非标准,心理脆弱,不堪一击。

缺乏人文精神培养的职业化教育,其实真正的科学精神也不容易培养出来。科学的技能不等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精神对人灵性的开发导引,科学的创新性精神也不容易发掘出来。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人文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顿悟、灵感,是人所特有的,也是人灵性最重要的体现。爱因斯坦以他切身的体验深刻地论道: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可以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原创性[2]。科学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求实、批判和创造,它本质上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出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而产生的,高职注重实用技能的掌握,学生眼界狭小,为了学习技能而学习技能,没有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支撑的职业训练,只能使人变成单面性的“工具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许多领域都呈现出综合性特点,要求做事的人文理知识兼备,以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素质高的人在各行业比较受欢迎,高职院校单一的技能训练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培养的策略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价值上是相互支撑的。没有人文的科学和没有科学的人文都是残缺的存在,“科学决定道路,人文决定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育,并且从观念到行动上积极寻找合理的策略路径。

(一)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营造文理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要转变技术本位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关注的是职业人的培养,实际上更多看到“职业”,对“人”的问题思考不够,对人和职业的内在关系没有科学的把握,割裂了“做事”和“成人”的统一。忽略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发育。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夸美纽斯说:“一切教育应源于人自身的目的:追求高尚而完善的人性,探索生命的真谛,在混乱的密林中为人类德性指引出路。”[3]高职院校应该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积极搭建平台,营造文理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文理融合、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高职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要突破专业的限制,比如经常举办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听讲,参与讨论。成立各种科技和文艺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真切体察坚持不懈、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等科学和人文精神,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综合素养。经常举办一些辩论比赛,让各种思想交汇碰撞,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还要注重图书馆的建设,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可以给他们许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经验和哲理,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体察身外的世界,提高人文精神素养。

(二)加强文理兼备的课程体系建设,创设科学和人文精神融合培育的园地。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人文类课程偏少,大量的课时都在训练专业技能。为了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有必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适当增加人文类基础课,开设一些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这些人文课程会给学生打开另一方独特的天地,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融文理于一体的课程,如各学科的科学发展史课程。著名的科学史家乔治·萨顿一生致力于科学人性化的工作,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桥梁。他说:“科学的历史,如果从一种真正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将会开拓我们的眼界,增加我们的同情心;将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将会加深我们对于人类和自然的理解,即达到人文主义的目标。”[4]由此可见,科学史课程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发展。

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文课程开设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精神价值体系,塑造健康人格,使学生有学识、修养、爱心,对人和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独立理性人格和创新精神等,如果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灌输式”等机械落后的层面,人文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应探寻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自己探寻人类精神情感的境界和奥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扩展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手段和平台。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素质教育园地,开设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网络讲座等活动,有机结合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文化、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展示人文文化的精神魅力,并且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家身上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学会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人文情怀。

教师可利用网络,搭建和学生课外平等交流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博客这个媒介形式,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写成文章放在博客上,让学生质疑,谈自己的想法,和老师展开讨论,这种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老师也可以利用博客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应用活动,如就人文或科技领域某一问题,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放在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

总之,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知识、技能、素质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坚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9.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02:11,12-16.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2.

篇12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6-0016-03

The family doctors need mor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LI Yun, GU Yutong, CAI Yingyun

(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The family doctors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enhancing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whole nation, promoting the orderly visits and improving the medical and health conditions and other aspect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service mode, the family doctors should embody the more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ir serv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to the family docto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setting up the idea of the humanism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educ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family doctor; humanistic spirit

从2007年开始,家庭医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出现,在提高全民健康保健水平、促进有序就诊和改善医疗条件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010年出台的上海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中,把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作为实施5项基础性医疗卫生工作之一,家庭医生的展开势在必行。

家庭医生向服务对象提供全面、连续、有效、及时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除具有全面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是服务对象的医疗顾问和健康管理者,家庭医生的服务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以我们认为家庭医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人文精神的内涵和表现

什么是医学人文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指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实现人性的解放,充分调动人的潜能与积极性,以人为中心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1]。宫福清等 [2]指出,医学人文精神内涵,从广义上讲,是指固化于人脑中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念;从狭义上讲,是指对于人类生命的敬畏与关爱,以及对于人类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医学的发展始终以人类的最大利益为前提。

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实践中

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因其融入了人类的情感,因此具有了人文精神。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说:“医学除了用生物学知识之外,更多的还要应用许多人文科学知识来为患者服务,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都能达到治疗或者康复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医生在诊疗中,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工作职业、经济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方案,同时采用合适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医生给患者的诊疗中。

对家庭医生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医学模式的转换呼唤医学人文精神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不仅重视患者的生理治疗,还要重视其心理治疗,医患关系也从传统的“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变成“共同参与型”[3]。在治疗中,医务人员不再只关注病情的生物性,而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生物学”使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特性,而“心理-社会”则让医学更具有人文色彩,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有人文知识,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去对待患者,拥有与人沟通的良好能力。

现代医学的发展淡化了医生的医学人文意识

随着现代化诊疗设备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患者转移到了解读检查报告上,患者被渐渐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影像图片。同时,医学专科越分越细,建立了按疾病不同部位或类型分类的临床专科和亚专科,患者被渐渐视为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

这些变化加强了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而患者作为社会人被逐渐淡化,医生看到“病”而忽视了“人”,医学人文的意识也被随之淡化。因此,随着医学的发展,更要加强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4]。

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使医学人文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对于很多疾病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更应注重对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用同情、关心、安慰给患者以情感慰籍。西方特鲁多医生的墓碑上镌刻着一句铭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能治愈,常常去缓解,总是做安慰[5]),概括了医学的作用,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给患者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富含人文精神。

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决定了更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家庭医生的服务有以下特点[6]:①服务对象从患者个体向社区居民群体转变,他们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他们开展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②服务项目从医疗服务向“六位一体”综合服务转变。家庭医生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应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等。③服务过程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家庭医生不仅服务于患者,还服务于亚健康状态人群和高危人群,他们提供的不仅是诊疗服务,更是全程的健康管理。④服务方式从被动等待患者上门向主动进社区、进家庭转变。家庭医生要建立与居民的联系制度,不再被动等患者上门就诊,而要主动深入居民家庭给予指导。

这些服务模式的转变,无法仅通过提高医生专业水平实现,还需加入医学人文精神。家庭医生重视人应胜于病,重视伦理应胜于病理,他们应该是最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医务人员,“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家庭医生服务精神的精髓[7]。

如何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对家庭医生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培养阶段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在校生的培养、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和终生继续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贯穿始终。

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化教育改革

切实认识到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教育中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目前,全国很多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了并校,要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构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为医学专业学生开设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美学类课程,增长文化知识和修养。开设医师的职业规范、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学、社交礼仪、沟通技巧等课程或讲座,学习和训练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行为,培育和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同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术讲座、读书活动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学生社团的绘画、音乐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做好家庭医生打下人文知识基础[8-9]。

在实践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需通过实践提高。在临床见习、实习和毕业后的规范化培养阶段,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的同时,还要学习医护工作者尊重生命、敬业爱岗的精神,树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职业道德。诊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判、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实施临终关怀以及在诊疗过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都体现了医学人文精神。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更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同时,应当给医学生多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医学生参与社区医学知识宣传,开展社区调研等活动,让医学生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多层面、多角度地参与和观察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今后从事家庭医生工作打下基础。

在考核中增加人文精神内容

在对医学生的考核中往往注重专业知识,而对于素质和能力的关注不多,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需在考核中适当加入人文方面的考核内容,以引导医学生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考核形式上,除书面考核外,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如对低年级的医学生,可采用比较成熟的OSCE(标准化患者)考核方式,模拟患者并关注考生人文方面的表现,增设相关评分内容,如考生的服饰、谈吐、姿态、表情、动作等;对于高年级医学生,可采用床旁考试,选择合适的病例在床旁进行考试,通过诊疗过程,观察医学生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的情况及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特殊性,使医学人文精神在家庭医生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需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提升,并通过做好家庭医生这份工作不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钟飞. 步入涅槊还是走向终结?[J]. 医学与哲学, 2005, 26(10): 10-12.

宫福清, 戴艳军. 正确认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28(5): 103-106.

刘利平, 方定志. 对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6): 616-617.

张大庆.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6(4): 20-24.

冯玉中.帮助是医生的大理念[N]. 健康报, 2007-10-30.

潘毅慧, 刘登, 曹海涛, 等.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SWOT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 1146-1148.

杨秉辉. 需关注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 5(11): 645-6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