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16 08:50: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共经济学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经济学研究

篇1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篇2

1.1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创新、新认识

在高等教育大知识背景的前提下,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成长。景观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使学生真切体验、感受与认知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激发对抽象枯燥的数据理论知识的兴趣。体验式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阶段:亲历阶段即学生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境阶段。形成阶段即学生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检验阶段即学生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概念或观念,产生新经验、新认识。景观设计专业注重生态的融合、人文的共鸣、群众需求。在讲授不同人体数据时,要考虑到人体静态与动态功能尺寸,还有一定的使用状态和方式。学生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才能设计真正符合人体工程需求的景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课堂实训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由于不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为主动学习设置障碍。因此,授课时应联系学生日常环境,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感受、测量相关数据,主动思考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景观环境等。

1.2以专题创新研讨教学为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体工程学》教学采用研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课程重点章节内容安排专题任务研讨,提出专题设计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和深入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制作ppt,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阐述设计的理念思路和设计方法,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讨课中提倡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观念,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多元化、人性化的发展,提升学习的能动性与个性体验,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1.3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教学为目的

《人体工程学》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在今后实际设计时能有据可循。因此,课程面向实践教学为主要依托。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实践课程,以学生常见现实生活现象为题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讲授不同人体尺寸与相关景观环境设施时,让学生调研本地区不同年龄层人体特征与生活习性,调研300多名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办公与购物环境的消费心理需求等,收集分析大量人体尺寸,得出最佳舒适度,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独立创造,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09-03

一、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现状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计算机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高校都设立了类似于计算中心或者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这样的机构。无论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还是网络资源的获取,计算机公共实验室都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承担了大量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各类专业课的实验教学。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台式电脑均要依赖于有线网络才能够上网,而无线网络(WLAN)的出现打破了在固定地点才能上网的禁锢,许多原本需要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事务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源下载等。许多高校新建了无线校园网,极大提高了网络接入的便捷性和自由度。针对IOS、Android等时下流行的掌上操作系统开发的校园网微门户,更是极大方便了移动设备获取各种信息。

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知识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计算机进行信息化学习,原本人满为患的机房逐渐冷清。以南通大学为例,近6年来计算机机房电脑总量基本维持在1800台左右,且每年维持300-400台计算机更新率,除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每天开放不少于10小时,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机房使用电脑的人数越来越少,机房一直处于全天候开放状态,但是设备的使用率却在逐年降低,到了一定使用年限后计算机进入了淘汰更新阶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长此以往,势必将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推到一个边缘化的状态。

二、移动学习

1.概念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2.特点

移动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获取知识。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探讨。移动学习实现了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方式,以知识导航为特征、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目的的学习任务,使学习活动更具情境性,资源更丰富。

3.移动学习的现状

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Desmond Keegan在《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一文中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1)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习。特点是已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活动不再是同步的,为学生开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远程学习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学习。特点是实现了远程的面授教学(teaching face-to-face at a distance),弥补了远程学习的一些先天不足。主要使用卫星电视、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3)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这是远程教育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学习。

移动设备的性能日益强大,网络速度不断加快,为移动学习打开了便捷之门。各种学习机构都在尝试创建网站、制作教育材料和资源的方法,大量的移动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都在建设中。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移动学习给教育带来的变革,移动学习作为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极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诸如微课、慕课等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与普及,各种移动设备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入网络,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高效的使用环境。

三、转变思路,创新发展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采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方式进行学习,BYOD通过利用学生的自带设备,让“一对一”的学习更加容易。因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使用率降低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实验室的管理者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新的学习变革中去,以创新求发展,提供更具特色的教学服务。

1.构建虚拟桌面平台

虚拟桌面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最早由桌面虚拟化厂商VMware提出,虽然借用了传统的瘦客户端的模型,但是让管理员与用户能够同时获得两种方式的优点: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的教学需要,安装了大量的教学软件如VC++、Photoshop、3D Max等,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这也是许多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愿意使用台式电脑的一个重要原因。

虚拟桌面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按需安装集中管理,实现一机多用,在办公室就可以对实验室内每一台电脑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更新或恢复。不仅极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软件的安装自由度,也很好地解决了大批量计算机的管理问题。虚拟桌面可以通过安装多个系统镜像,将各种教学软件分散到各个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甚至可以做到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学习环境,形成了专属教学环境、考试环境、学习环境和开放式实验环境的和谐统一。

2. 提供开放的移动学习环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会涉及各种不同的系统环境,如Windows XP、Windows 7、Linux等,各种教学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中兼容性不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习惯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无法安装专业教学使用的系统环境,虚拟桌面平台可以提供多操作系统的支持,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在建设时可以在桌面提供预留的网络点位方便学生使用。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通过有线网络和本地PXE引导来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要融入移动学习的大环境,还需要提供更开放的实验平台。一些虚拟桌面产品已经突破了网络传输介质和网段划分的限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远程接入服务器并启动虚拟桌面,这就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公寓等校园内任何地点,实现移动学习。

3.整合教学功能,扩展教学内涵,拓宽发展途径

(1)语言实验室(又称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过去语音室的学生机只需要用到显示器和耳机,通过教师机控制观看或收听素材,功能结构比较简单。现在随着外语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数字语音室开始投入建设和使用。许多高校在建设语音室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时,是作为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分开进行的,而这两套系统有许多功能重叠,语音室只是在每台电脑终端安装了语言教学控制系统,造成建设的重复浪费。

以南通大学为例,现语音室共有约2200座,已改造数字语音室有620座,今后几年内将对剩余的语音室进行数字化改造。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约1800座,如果能将数字语音室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对于经费和人力资源都将是极大的节约。

(2)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环境都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前准备好,这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教师不能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软件安装、投影仪使用、教学课件制作等,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缺少实践环节,而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由此可以开展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近年来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作为其下属科室,联合教学技术部、信息资源部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向教师宣传和灌输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广大教师对这种形式的培训非常欢迎,培训成效显著。

在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与教育科学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在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实践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计算机硬件,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学会自己动手去拆解和组装计算机,安装和调试各种软硬件,探索、研究和解决各种计算机故障,同时能够参与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学会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4. MOOC为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整合了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近两年来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受到全世界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入到MOOC的资源建设中,MOOC的在线注册和学习人数飞速增加。

相对于微课程这种针对知识点的教学来说,MOOC是针对完整课程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在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这样的教学平台上进行。计算机公共实验室提供了大型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众多的学习者同时学习的需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需要能促进大量回应和互动的教学设计,在较高生师比的情况下,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内可以实现同侪审查(peer review) 、小组合作、随堂测验、课程考试等教学功能。一个更开放的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广大学习者一个更开放更自由的网络学习和交流环境,在这个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兴趣发现、自主学习、主动交流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获取。

四、结束语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的时间地点更加自由、内容更具自主性,真正做到了学习无处不在,这种学习模式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甚至有专业教育研究机构认为移动学习在未来一年内将成为主流的学习手段之一。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作为信息化教育时代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在移动学习时代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要把握好教育技术变革的方向,了解诸如MOOC这种新兴教学方式的特点,在建设和服务理念上做出改变,以变革求发展,为实验实践教学、网络学习提供内涵更丰富的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Tian Hua, Wang Xuqing, Discussion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supporting mobile learning age-based 3G[J].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pp.26-29. 2010.05.

[2]Liu Zhi,The Status and Commentary of Mobile Learning[J].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13.02.

篇4

①“使用权”为核心。共享经济有时也称为“协同消费”“协作经济”或“分享经济”,“使用而非拥有”是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使用”在法制社会中对应的权利就是“使用权”,与传统商品交易中发生“所有权转移”形成强烈对比。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社会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对其有效整合是一种帕累托改进;②“陌生人使用”为重要特征。共享经济是以取酬为目的,基于向陌生人提供暂时的物品使用权而发生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区别于传统的熟人关系型共享;③互联网驱动是技术性特征。共享经济较之于传统经济,解决了信息和信用的问题,互联网作为技术保障居功至伟。其一,互联网出现使得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可以不依附于传统商业性组织,实现P2P的模式,这一阶段是去中介化的过程;其二,互联网共享平台的出现实现了共享经济的再中介化,但这一次是更高的飞跃:互联网配合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信息传递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显著降低,个人信息的广泛联网也较好地解决了个人征信难题;④信任是必要条件。共享经济为消费者带来的便捷、舒适、节约和绿色等体验皆来自信任。信任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社会、技术和人文条件。综上所述,“共享经济”涉及:“闲置资源”“使用权”“信息”“信任”和“互联网”等核心要素,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 “共享经济”对传统教学范式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传统经济学的教学范式。首先,传统经济学教学采用的第一个参照系就是供求分析的框架:消费者问题、生产者问题、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利率、汇率等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发展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在分析上也提出了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其次,第二个参照系就是科斯定理,解决了企业的性质和边界问题。使得我们对政府、公共企业、私人企业和市场的范围和边界有了深刻认识;最后,第三个参照系就是帕累托最优,一切资源配置的最终问题都是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实现,帕累托改进是实现两大目标特别是效率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比较基准。显然,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明确区分供给和需求,采用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古典两分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讨论均衡和实现帕累托改进是主要内容。但在“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出现后,传统范式如何适应新情况还缺乏研究和探讨。

(2)“共享经济”对传统范式的一系列挑战。①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作为“共享”的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满足“萨缪尔森提供规则”,却又与私人最优的“戈森定律”相冲突,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私人不会提供“共享产品”。共享经济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既不会发生,也不存在帕累托改进;②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下,陌生人之间存在私人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在非重复型博弈模型下陷入“囚徒困境”,引发信用风险,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严重问题。传统经济学范式要解释“共享经济”需要克服信息成本和合约激励等难题;③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解决信息不对称主要靠合约激励和重复博弈,较少涉及技术手段的作用和影响;④在传统经济学范式中,“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陌生人信任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无从谈起;⑤“共享经济”的资金模式与互联网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学问题存在“买空”“卖空”机制,供求曲线完全水平重合,难以采用供求分析框架。通常认为,金融学问题需要在“无套利均衡”的基准框架下分析。显然,上述挑战在客观上也刺激了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3)共享经济为经济学教育带来的机遇。①高校学生对“共享经济”持乐观态度,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好奇心,在“创业和创新”的实践中乐于探索。这是因为高校学生是最为活跃的青年人的生活群体,具有群居和集体的特征,天然具有“共享”的雏形和自然发展的土壤,共享经济必然深刻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他们的行为、道德、机遇和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都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②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物权”观念,为学生的经济学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③共享经济培育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提升了课堂育人的效果。

3经济学教学应对“共享经济”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1)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研究,深化对“共享经济”的课堂解释。首先,传统经济学缺乏对新兴业态的解释,实践则远远走在课堂教学的前面;其次,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很高,回避教学或不当解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时代中产生的,作为高校教育领域,教师应当顺应时展,积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在教学中与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也有利于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调查。“共享经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和观念上的错位,比如:在笔者主持的一项大学生“挑战杯”关于共享经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仍然看重对物品的所有权,比例是58%,其中男生选择的比重高达66%,显示出更强的占有欲;另外,有20%的同学不了解Uber和“滴滴出行”等典型“共享经济”的企业;同时,有43%的同学会在两年内更换手机等电子产品,但36%的同学对闲置资源的处置是直接扔掉或其他不再利用的方式。显然,这些信息有利于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和引导课堂讨论,不经过调查不会发现问题。

篇5

一、成都市现存盲道的使用现状

根据报道,近些年媒体和学术关于盲道的现状的关注都不容乐观,即使是在政府努力建设盲道的前提下,事前的规划与事后的维护和修缮工作仍旧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据四川省盲协工作人员介绍,全省有120多万名视力残障人士,全盲人士有30多万人;成都市有近10万视力残障人士,其中全盲人士3万人左右。为此,我们研究团队在成都地区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调研。

首先,我们选择在春熙路、天府广场及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通过直接观察及问卷采访的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Y料,并在后期总结了盲道的使用现状:一方面是各种车辆、流动摊贩、街边商家的随意侵占盲道,使得盲人无法正常行走在盲道上;另一方面是盲道出现砖石破损、导向错误、“断头设施频频”的现象。简言之,现有盲道普遍存在建设不合标准、维护不到位、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视障者无法安全顺利的使用盲道。

其次,我们到成都市牛市口盲人按摩学校,对视障者进行深入沟通及问卷调查,并通过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现实情况。发现几乎所有的视障者都对盲道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在人性化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及普及率,已逐渐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标准,盲道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从公共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现存公共盲道脆弱性的原因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盲道的使用现状可以用“盲道资源未得到效用最大化而致使浪费”来解释。个体的占用盲道行为是日常生活中被常态化了的一种微观现象,但这一微观现象却透射出了当下中国宏观的经济问题,表达了行为各方背后的行动逻辑,进而导致视障者群体参与主流社会的纽带断裂,逐渐被主流社会边缘化。

(一)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分析

1、公共设施。盲道属于公共设施,而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提供的属于社会的给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或设备。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公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盲道则是一种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的公共设施,它的公有性质,使得每个人在使用时没有节约的内在激励,节约的意识不强。因为是公有资源,每个人可以低偿或者无偿使用,不必为此使用支付过高代价。这种对公用资源的过度使用会不自觉的引发下列不良行为:当某些人因过度使用导致了其竞争性的加剧,大大减少了视障者的使用量,其他的人又会重复第一个人的行为。在这一连锁效应下,造成了盲道公有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外部效应。盲道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盲道成为负外部性效应较大的产品。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在个人与视障者使用盲道的这场博弈中,个人试图通过损害视障者的正当权益来获得自身效益。这种“一人之所得乃他人之所失”的对抗性活动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视障者本身就是社会上的薄弱群体,而普通市民由于对自身的约束性不够,换位思考意识薄弱导致占用、破坏盲道的行为直接给本身就处于弱势状态的视障者带来了负外部性。

3、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一种理性人基于个体“成本―收益”核算的自利行为导致集体非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加雷特・哈丁提出。哈丁设想一个向一切人开放的牧场,每个牧羊人的直接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他所饲养的牲畜数量,其结果是,出现过度放牧问题,公有牧场的草地被过度利用了,悲剧由此产生。一般来说,资源是稀缺的,现存盲道的脆弱性从侧面反映出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在成都市区,盲道作为一种有限的公共设施,如果某个正常人多用一些资源,必然会减少视障者的使用量。而大多数视障者自身定位过低,存有自卑自弃的心理,且不信任他人,又不习惯被特殊化对待;加之盲道使用的宣传不到位,部分视障者对盲道的使用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视障者的竞争力会变低,个人的排他性就会加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之上,这种理性经济人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利益,二是只关注物质利益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个体会抓住一切机会来最大化自身的效用;而且,为了避免遭受他人损害的风险,理性的个体会根据最小最大化原则选择策略和活动,从而达到一种具有内敛性的纳什均衡,这种纳什均衡也就对应着“公地悲剧”。

(二)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

1、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流转、保护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产权将安排确定人们相对于财物的行为规范,严格界定人们使用支配资源的范围、空间和方式,确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在受损时如何进行补偿的原则。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产权主体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将会认真考虑和比较未来的收益和成本,从而选择能使他的财物价值最大化增值的行为方式。

2、个人对公有资源不拥有产权而导致资源利用不当。盲道资源属国家所有,个人在使用时不会认真考虑和比较收益与成本,选择合理的资源使用方式,更不会产生内在的节约激励,所以个人会尽可能频繁的使用盲道这种公共资源来获取自身效用最大化。同时,他们几乎不承担资源损失的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便很容易出现过度占用乃至恶意破坏的现象。而政府规划部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缺乏刚性标准,在城市美化建设与无障碍建设中难于做出合理选择,在建设后维护工作常不能及时跟上,进一步导致了盲道形同虚设。

(三)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双方对商品的有关信息不具有同等的了解,即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视障者在使用盲道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视障者是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而个人则属于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从经济学上来讲,个人对占用及破坏盲道的行为属于一种不完全承诺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视障者由于和政府部门缺乏沟通,在具体使用盲道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断头设施未被修缮,而@些设施通常都是由政府部门或国企来建设的,由于牵涉到的部门较多,容易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情况,这是导致公共设施不够人性化的客观原因

三、针对盲道脆弱性的公共经济学改进建议

(一)遵循“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增强个人与视障者之间的亲社会性。任何个体都处于社会关系中,从而产生了亲社会性。我们应该从“内外兼治”营造氛围,从视障者自身出发,扩散到周边社会群众,一个由内而外的自然过程,以心感人,以德育道,从而促使盲道的有效使用具有更强的持续性,可以促使社会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减少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同时,“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表明,人类个体具有“为己”的本能需求,以致任何个体行为都首先带有“利己”的色彩;任何个体又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的需求,都需要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帮助,这呈现出明显的亲社会性,这种亲社会性表现为个人与视障者在追求互惠、公平和正义,遵循规范和社会合理性。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鼓励、促进视障者自组织的发展。一方面健全政府规划部门管理机制,建立刚性标准,对现有盲道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造,增加盲人触摸式指路牌和语言提示感应系统,提高盲道指示的目标性,方便盲人快速找到日常设施。另一方面增强视障者群体的权能,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度,鼓励并扶持视障者自组织的发展,通过视障者自己的组织发挥作用,让视障者的声音越来越被社会大众听到,进而实现社会的融合以及视障者安心使用盲道这一权利的保障。

(三)完善信息披露和奖惩制度,提高个人占用及破坏盲道的成本。成都的断头设施,普通公民除了举报和曝光,文明人必须与断头设施抗战到底。市各个区域应成立盲道使用监管组,实施实名举报,对个人因一己之利而占用破坏盲道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确保信息对称,涉事主体应当积极修缮,将功补过。要对检查、纠正情况进行奖惩。对于保护盲道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对于严重破坏盲道的,要给予曝光和批评;对于破坏行为严重且不改正的,要给予相应的惩处。通过信息披露和奖惩制度,提高个人占用或破坏盲道的成本。但是仅仅在舆论上呼吁公职人员多“走心”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与此同时,还应继续推进落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开放充分的市场竞争,才可能优胜劣汰,让先进的生产力有机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唐任伍:《经济学原理》,北京师范出版社,2010。

篇6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1]。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2],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学历管理特征

1.开放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从过去精英化和学术型的单一追求发展为学术型、职业型和专业化等多元目标并存。同时,研究生教育自身与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合作模式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趋势,使得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必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开放性的特征。

2.协调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往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目标等因素不断多元化,以及研究生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这导致了学籍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基于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国家需求、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科研需要、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另外,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程,并与各个培养环节密切相关,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学校,还是个人层面看,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都需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协调政策规定与培养实际,实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

3.服务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培养目标逐渐多元化和专门化,使得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甚至是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设置出现较大差异,研究生培养正在面临各种新的探索,如各类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实验室轮转制、硕博连读等,这些都对既有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培养工作的需要,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在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核心的目标应该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中的服务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特征。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高精度的工作要求与开放的管理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2.严格的政策规定与多元化的培养管理实践

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涉及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硕博连读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培养层次、培养年限和培养目标的界限;开放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打破了学校的界限;中外联合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打破了培养地点和多校注册的限制等。

新的培养模式或培养创新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3.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和认识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负荷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联系的,研究生、导师和院系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秩序,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如何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政策框架内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质的环境,应该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面临着自我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建设全面协调机制,服务培养创新要求

1.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从梳理各项管理环节出发,对于每一个管理节点进行细化。一方面,明确研究生院、各院系、导师、研究生本人等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如研究生院的职责定位为规则、条例、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协调,各个院系的职能和定位应该是直接运行和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各类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每一项管理节点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时间、书面材料要求、程序和责任人等。从新生、在校生、毕业班学生到已毕业学生等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从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到开具成绩单和各类证明等,无论事情大小,都以文字规范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在其个人门户上随时查询和核对研究生的各项信息,并对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籍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网格体系,成为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2.建设多方参与高效互动的管理系统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导师、院系主管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研究生院以及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等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因此,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建设新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被纳入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体系中。研究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校内门户提交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等相关手续,并且核对自己的各项个人信息,这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研究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校内门户查询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对于研究生院、院系教务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分工设定管理权限,使得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和安全,为日常管理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

学籍系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向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输送数据,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如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部等。导师、院系主管主任、相关部门等各个角色的管理职能都逐步实现电子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所有相关角色都成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建立了有效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加了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整体协同效应。

3.协调管理机制,参与培养创新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逐渐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生的流动性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各种合作培养模式,如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项目;与商务部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项目;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项目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项目和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深入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做法,既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够对项目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很好地协调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政策、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培养过程中真正起到保障和协调的作用。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适当的淘汰机制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直博生,学校建立了博转硕的淘汰机制。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个别案例,之后,在个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一方面使得日常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保证了正常管理秩序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不能完成学业的普通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处理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淘汰博士生提供了可行的出路,使淘汰的过程更加平稳,也使博士生个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此外,近几年国内不同单位的联合培养也在不断兴起,在管理中大量涉及学籍注册、异动处理等问题,需要培养单位之间、培养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管理模式。

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实现分类管理

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内部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类型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像硕博连读等一些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无论是校内的管理,还是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应突破以往的统一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建立互动与协调的机制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需要特别建立相应的协调与互动机制,纵向建立各级招生部门或各级学籍部门的协调机制,横向建立招生部门与学籍学历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间的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责任,明晰招生、培养和学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对特殊个案和特殊培养模式的处理,往往能够找到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契机,使现有的学籍学历管理体系获得突破并更加完善。

3.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及其他各类开放型培养模式不断出现,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校内研究生的构成不断多元化,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生管理的双轨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因此,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建筑工程经济》是工民建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能学习到建筑活动相关机构运营的方式、现金流量的构成和等值计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和价值工程等几部分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以“强化基本概念,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面对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需要随之调整,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筑专业毕业生。本文以高职职业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经济》这门课程。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教材和教师灌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且大部分计算公式都有很严格的假定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情况比较复杂,已知的信息和资料需要灵活变通才可以为公式所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应用条件结合实际工程背景的转化,让学生在复杂的工程实际情况中去实践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该门课程是建筑工程与经济学俩门学科的融合,也是建筑工程专业课中经济学常识的唯一的课程。作为一名预算行业的建筑工作者来说,建立成本、收益等经济学概念非常的重要,这会帮助工程项目产生良好的效益。在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建筑工程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对对方的专业知识比较生疏,俩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度不够且更新缓慢,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够与时俱进。因此,《建筑工程经济》这门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同时具备这俩门学科的知识储备,加强建筑工程和经济学两个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授课内容上做更好的整合和更新。

2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加强经济学知识融入与实践教学方法结合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建筑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在从事《建筑工程经济》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经济学的内容,课堂教学中,逐渐增加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因为经济学里的供给与需求、边际效益递减等等规律和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戚戚相关。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会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产生浓厚地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一点的经济学基础后,教师可以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案例加入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内容,让学生所学的经济学常识和经济效果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来计算经济效益。比如讲到项目融资,可利用银行贷款,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等渠道,这样可以结合生活体验来讲授这些金融机构的本质,需要承担的风险和能够获得的收益。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提前让学生做实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20万元模拟货币,由小组讨论决定将这笔钱多少比例用来购买国债,多少比例用来购买股票和多少比例用来银行存定期,并指导学生关注当前实际的国债利率,股票市场行情和银行利率,随时根据行情来调整小组的投资比例,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根据各种金融市场参数和工程经济学公式计算出哪个小组的收益最高,哪个小组为本学期投资的优胜小组。通过这样的模拟实践,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形势,对这些经济学知识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2.2增加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由哈佛法学院院长朗代尔创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把现实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师的单向授课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研讨,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选取的工程案例要有代表性和高度的仿真性,并且能将学生学到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合的练习。例如:讲到价值工程的章节时,先介绍价值工程学科的产生,由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工程师迈尔斯创立,当时由于战争物资缺乏,迈尔斯不得不用成本更低的不燃纸代替石棉板的功能并取得巨大成功,进一步研究之后,创立了价值工程学科的理念:“用最低的费用,可靠的实现产品功能”。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讲解了当时迈尔斯的困境后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背景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再要求学生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来完成具体案例的分析。在教学案例内容上可利用已完成的各种工程项目进行分析。选择研究对象时可让学生选择百分比法、ABC法或强制确定法中的一种选择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关注效益最好的项目,最大限度提高经济利润。例如,如果对当地某家设计院过去一年的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话,根据设计院接手的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选择使用百分比法来确定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在利润总额中贡献的百分比,进一步选择比重最高的住宅项目作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在确定研究对象后,价值工程工作人员对住宅项目的起到的各个功能(平面布局、采光通风、建筑造型等等)进行功能评分,所谓的功能评分,就是按照住宅对各个功能领域满足的程度进行打分,打出的分数将进一步计算各功能的功能系数,再结合住宅的成本资料计算出成本系数,利用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的公式,计算出价值系数。最后一步,需要利用价值系数的数值找出有改进空间的功能,在今后的住宅项目中,设计院的设计重点是找到改善这些功能的方法,并结合适当的施工方案,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住宅工程项目中改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案例里,学生能利用实际的项目将价值工程研究这个章节的各个步骤学习巩固一遍,遇到问题可以和教师同学共同探讨,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计算方式,都接近工作实际状态,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增加实训环节

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应在课程结束后有一周的时间专门针对一个大型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全面评价其经济效果[3]。进行实训环节之前,教师应将实训项目的知识点有着充分的准备,将实训项目的背景资料提前发给学生,提示学生如何查阅寻找计算参数(比如复利系数、经济内部收益率、折现率等等)。另外实训环节更注重的是分析问题和计算方法演练的过程,结论应是开放性,并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目的就是利用这样的实训案例对建筑工程经济的大部分知识点进行综合的练习。比如某工业建设项目,现有建设投资,建设期、生产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率、类似项目年份营业收入等等基础计算数据。这样学生根据项目特点使用年直线法计算该项目的年折旧额。同时,可以用概率统计或者回归分析定量预测的方法预测项目正常运营的年收益。查找对应的复利系数,再利用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可以计算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最后将这些指标与行业基准折现率做个比较,譬如: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折现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回收期,就说明现有的建设方案是可以接受的,未来可以盈利,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购置大型机械设备,有多种购置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各自的购置费、安装费、使用年限、大修费、大修周期和残值,这样可以利用多方案年费用计算方法对不同设备购置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通过计算,选择一个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案。在实训的最后,不仅仅要进行财务评价还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所在的部门不同,评价项目的角度也不一样,财务评价仅仅计算项目对企业经济效益,使用的也是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等财务计算指标。而国民经济评价则是从国家整体的角度上,分析和计算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创造的效益和做出的贡献,出发点更为宏观,使用的也是净产值、经济折现率和经济内部收益率等计算指标。这样学生对项目分别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效果评价后,从不同的角度评估项目的经济收益。在实训结束后,要将选取的参数、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形成最终的计算书和表格。通过这样的实际工程项目综合训练,可以让学生将建筑工程经济学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加深对建筑工程经济学科的整体认识,另外实训的计算量也比较大,查阅的资料也比较多,对学生信息搜索能力和计算能力这样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通过互相探讨,相互协作来完成整体项目的计算,提高彼此团队协作的能力。

3结束语

高职院校需要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案例教学和实训环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出创新,将经济学和建筑工程俩门学科做更好的融合,才能更好的学习《建筑工程经济》这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晟.面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9-174.

篇8

(二)多方面引进体育专业人才,提高福利待遇

我市教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在校教师面临下岗,可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资源紧缺。像我镇民工小学,近1200名学生,而教师只有30位左右,使在校教师工作压力很大。但面对民工学校的岗位,很多正规学校毕业的教师总是不愿意去,这当然和民工学校的地位有一定关系,社会不认同,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就业。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民工学校的管理,使他们也和本地的小学一样,同样接受教育局的各种监督,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民工学校教师收入低的局面。让本地公立学校教师也喜欢去那教书,这样,不但可以很好的改善民工学校的师资,对提高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改善教师的就业压力,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三)充分调动公立学校的体育力量

民工学校师资的缺乏,我认为,市里可以以镇、街道为单位,对自己学区内的民工学校开展送教下乡的活动,发挥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源优势,适当去兼任民校体育课,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也可以通过结对的形式,开展互帮互教。公立学校也可以轮流到民工学校任教,支持民工学校。

篇9

二、技工学校会计专业现状分析

(一)技工学校会计教育目标模糊

相较于存在显著性转变的会计教育大环境而言,中国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实际、长期性的教育目标仍然停留在常规的核算员培养层面,整体办学层次得不到提升,与未来社会发展脱轨,在学生选择学习专业的过程中不具备任何优势。若会计专业无法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实现针对性调整,那么其教学需求与适应性无法得到满足。

(二)产教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实践教学行为落实不到位主要涵盖三大方面因素。第一,部分技校虽已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构建了相应的产教计划,不过由于学校自身学习条件的局限性,落实过程存在巨大阻碍,因此仍然以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第二,部分学校教师是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参加教学工作,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完善,过于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第三,教育部门监督能力缺乏,在监管制度设计与落实方面完善程度不够。

如河南省的很多技工学校,虽然其构建会计电算化教师,但由于实习岗位缺乏,理论教学安排过多,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机会上机学习,直到毕业,电算化水平仍然处于基础理论水平,在财务软件方面掌握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财务软件,更何况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践教学设计过于随意

部分技工学校在构建时间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没有针对目前整体会计专业发展前景实施调查研究,整体教学计划重点变化不明显,甚至不存在改变。譬如公司在招聘会计的过程中,给面试的200名大学生布置任务,在三小时内该公司日常业务的分录至完税工作,最终的结果令人无法想象,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人数不到10人。而该现象出现与学生学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关联性,教材过于死板,无法顺应国家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完善与改革。

(四)技能考核形同虚设

目前中国针对学科考核行为存在相应的考核标准,但仍然存在学校在实施考核行为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而表现方式主要为:理论监考严格性缺乏,过于看重合格率,不重视质量要求;实践考试往往“走形式”,标准非常低。存在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账理仍然处于完全不理解的状态,很多基础性的会计操作都不了解,如会计分录。

三、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思路

(一)找准技工学校会计教育目标

技工学校内部针对会计方面的教学必须要有自身特色。在大多数大学内,增加强调学历,因此技工学校应该另辟蹊径,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技工学校应该教育更多能够一专多用的综合性人才。按照学生实际的能力,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层次,同时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能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针对基础相对更好的学生,还应该在第二年的时候就获得初级会计职称。

(二)设置课程要切合实际

按照技工学校内部的基础知识,课程普遍可以划分为相关学科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基础知识课程三种类别。在技校内学生普遍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因此可以增加类似英语、数学以及语文等基础学科,保证学生的根本素质水平。在设置专业课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需要进行的各种考试,按照考试要求,有针对性的展开课程设计。就会计专业来说,课程设置可以包括税法、经济法、财经法规、企业财务会计已经会计基础等。

(三)加快推进会计一体化教学步伐

由于会计教育的不断推进,会计教学与高科技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各个大学应该按照整个学校的实际需要,加强改革的力度,使用更多现代化教育技术方式,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效果,进而与当前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则是提升一体化教学速度,以调研内容作为根本,保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同时也可以在学校中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整个实验室内,必须强调审计、工商、银行以及税务等各种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仿佛真正进入到企业之中开展工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老师必须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加强知识储备。当前处于一种信息时代,知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变大。简单举例来说,会计法规以及会计制度也正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若老师不能储备更多知识,那么将会直接耽误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第二老师应该增强自身课改能力。因此中职老师一定要有较强的课改能力,不能只按照书本内的知识进行教学,进而使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部分老师在课改过程内,还应该考虑前瞻性以及可行性。当前提出的“翻转教学”以及微课教学都是较为普遍的解释。

篇10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生产流通主体;安全;供给动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其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而成为政界、学界、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已在不同维度和视角上广泛展开。这些研究的基本关注点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的考察;二是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三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路径的研究。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由生产者和流通主体的行为导致,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着手进行研究成为必然。综述文献,这个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安全农产品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周洁红,2006;赵建欣和张忠根,2007;陈雨生等,2009;代云云和徐翔,2012);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研究(刘芳等,2010;孙世民等,2012;江激宇等,2012;张蓓等2014);安全农产品供给决策研究(周洁红,2006;赵建欣和张忠根,2007)。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陈君石院士曾说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陈君石,2011)。那么各经济主体为何不供给和不愿供给安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主体供给安全产品?当前鲜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做出系统回答。基于此,本文首先在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行为主体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机制,最后给出激发行为主体动力机制视角的对策启示。

一、理论基础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市场中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尽管人们具有财富最大化和非财富最大化的双重动机,人们会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是不会一味牺牲自己的利益。人们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常常会走到机会主义上去。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给机会主义的存在提供了空间,而高额收益则强化了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若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就视为制度中存在漏洞。制度漏洞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失控,给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农产品供给主体维度的分析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已经在多个视角广泛展开:有的研究者认为质量安全问题源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Grossman,1981;Weiss,1995;徐晓新,2002);有的研究者提出我国的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夏英和宋伯生,2001;金发忠,2004),有的研究者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归因于我国监管的薄弱(李功奎和应瑞瑶,2004;张晓涛和孙长学,2008)。区别于已往研究,本文将在新制度经济学框架内从行为主体视角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使生产经营主体有供给不安全农产品的动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假设,人们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无可厚非。供给安全农产品和不安全农产品的利润差异是其行为选择的标准。根据经济学原理,利润取决于价格、销售量和成本。在我国当前的市场中,价格不能很好的传递质量信息,或者说大部分消费者不相信价格承载的质量信息,在真实市场上表现为安全农产品价格和常规农产品价格没有明显差异。采用安全生产技术和使用物理、生物技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投入远远高于运用化学技术生产的农产品,致使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常规农产品。安全农产品的销售量受制于当前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只有少部分消费者有能力购买价格较高的安全农产品。由于价格较高的安全农产品面临较少的顾客群,与常规农产品相比其销售量极为有限。通过安全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价格、成本和销售量的比较,我们可以判断安全农产品的利润空间远远小于常规农产品,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润驱动下,具有供给不安全农产品的动机。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为生产经营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可能

农产品具有信用商品特征,即消费者不能直观鉴别其质量状况,要了解其安全状况必须要借助专家或凭借仪器,这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相对于消费者不能掌握质量信息而言,生产者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状况信息掌握得却较充分。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掌握信息的一方可能通过欺瞒、坑骗、欺诈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农产品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同样为生产经营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可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具有比消费者对化肥使用、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信息优势,部分生产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提供虚假、隐匿、误导信息,甚至故意把不安全农产品销售给顾客。大部分消费者在无法甄别伪劣产品的情况下,选择购买价格低、卖相好的农产品。由于安全农产品的经营者缺乏价格优势,又不能低成本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最终使得市场上的优质农产品失去竞争力。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机会主义在一次易和合作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我国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渠道流通的占半数以上,生产者和批发商之间多为随机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生产者生产不安全农产品的机会主义动机。

(三)政府的监管漏洞为不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创造了条件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决策和他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分析行为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时,应当把制度因素列入考察范围。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引发,但要使动机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制度条件。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制度存在漏洞,机会主义就有存在的空间。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管分属不同的平行部门,各部门对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监管中存在权责不清,职能错位和缺位问题,实践中表现为存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和监管的空白区。这种制度漏洞为不安全供给行为留下了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不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外,在分税制背景下,中央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存在目标不一致问题,地方政府为保护地方产业常常不积极执行监管政策,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对地方产业采取袒护的态度,为不安全农产品的存在留下了制度空间。

三、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分析

动力机制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有着多种解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安全供给行为,因此从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方面研究安全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动力机制。文章把安全农产品的供给动力分为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内源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外源动力主要包括制度约束和政府激励。

(一)经济利益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原动力

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行为人会自动采取不同的经济行为,以实现微观活动的自我平衡。在农产品的供给活动中生产者和经营者也不例外,农产品的收益是影响其行为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笔者对河北藁城和山东寿光蔬菜种植户的访谈中了解到,什么蔬菜收益高农户就种什么蔬菜。当问到“是否会用有机肥、物理防虫技术种植蔬菜”时,农户第一反应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能否卖个好价钱,收益是不是比平时的种植方式高?由此可见,如果种植安全蔬菜的净收益大于普通蔬菜,农户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安全蔬菜种植。反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户会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安全水平低的普通农产品。生产主体根据收益决策,流通主体亦然。这就是市场上为什么会存在采用具有安全隐患的化学品保鲜,甚至明知有毒,还依然使用的道理所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想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动供给安全农产品,必须保证其供给安全农产品的利润至少不小于供给常规农产品的利润。也就是说,经济利益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原动力。

(二)市场竞争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推动力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受竞争的刺激和竞争规则的限制。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可以促使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和安排生产,使生产与需求相适应。市场竞争尽管有低价竞争、品牌竞争、质量竞争等多种形式,但最终目的无非是通过竞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在农产品市场上有一种竞争方式是渠道竞争,即各农产品流通渠道竞相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超市、便民市场、早市都销售农产品,它们面对的顾客群是有差别的。为了回应一些高收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诉求,以质量安全为目的的渠道竞争已经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出现。如河北石家庄某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一千多亩,杜绝使用化肥、农药、激素、转基因产品,全部使用有机肥和物理防虫技术生产蔬菜和水果。产品的销售实行会员制,成为该公司会员才能享受每周一次的送货到家服务。以这种方式销售农产品的公司在石家庄市场不只一家,各家除了与超市、便利店争夺顾客以外,同类型的公司间也展开激烈的竞争。与传统的价格竞争不同,各家比的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竞争使实行会员制模式的经营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促使一些传统方式的生产经营者不断改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

(三)制度约束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保障力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漏洞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失控。如果有人利用制度漏洞实施机会主义而没有受到相应惩罚,会进一步纵容机会主义行为。有效的制度约束会抑制机会主义,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由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理性“经济人”,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且没有任何正向激励的前提下,生产和销售成本低廉、获利丰厚的不安全农产品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尽管我国已颁布涉及质量安全的多部法律,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法律的操作性较差和执行力较差,致使违法者被发现的概率极小,即使被发现罚款金额也较低,这就使得农产品安全事件的违法者在巨大的违法收益和相对较小的违法成本前选择知法犯法。假如当违法行为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收益时,理性人就会倾向于选择供给安全农产品。此外,我国的一些农产品监管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缺乏监管,抽检的频率低,地方监管部门不主动,出现质量问题为保护地方利益采取姑息态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致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完善的制度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保障。

(四)政府激励是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带动力

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作用于激励对象,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本研究的激励机制是指政府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流通者进行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以促进安全农产品供给。经济激励是以生产者和流通主体的经济利益为核心,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调动相关主体安全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非经济激励机制主要是采用精神奖励、舆论宣传等非经济手段,对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进行鼓励。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过程中,经济激励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引导、鼓励生产者供给安全农产品,刺激经营者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政府可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在安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建立激励机制,采取相宜的措施来间接维持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

四、供给动力视角的政策启示

(一)尽量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主体的经济利益

基于生产经营者的逐利动机,只有扩大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利润空间,各供给者才有动力供给安全农产品。根据上文的分析,利润和价格、销售量、成本有直接关系。因此,首先要完善安全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安全农产品价格体现其质量差异。这需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信息畅通,消费者能够比较容易的获得质量信息,并且信息可信、真实,这样消费者才愿意为安全农产品买单。其次,降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让安全生产技术逐步替代化肥、农药支撑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降低生产者安全生产技术的采用成本,让农户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安全生产技术。再次,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安全农产品购买的顾客群。就这一点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人们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商品的质量上。

(二)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使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内在动力改善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有多种流通渠道,各种渠道间和相同类型的渠道为争夺消费者展开竞争。为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市场竞争力,规范流通渠道须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树立渠道诚信观念。渠道诚信缺乏会使该渠道的消费者流失,渠道诚信观念坚定并被消费者认同才能在竞争中以高质量超越竞争对手。第二,促进渠道内成员合作。在渠道链上的生产者、加工商、流通主体、终端零售商要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安全农产品供给链,保持整个渠道的竞争力。第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每个渠道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供给安全农产品的利润增值,以维持其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内在动力。

(三)充分重视对安全农产品供给主体的激励作用

在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对策中,较侧重于通过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惩处,比较忽视对守法者的激励和支持,致使安全农产品的供给者动力不足。今后应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激励机制对安全农产品供给的拉动作用。首先,给安全农产品的供给者给予经济补贴。采用补贴的手段,对采用安全技术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使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其次,发挥非经济补贴的作用。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或基地进行宣传,一方面提高该地生产者供给安全农产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其它生产者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持续加强对不安全供给行为的制度约束

即使行为人有供给不安全农产品的机会主义动机,没有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条件和环境,机会主义也只能存在于思想中,不会变成行为。要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需要对机会主义进行有效约束。为此,可以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主义进行预测,弥补制度漏洞,完善产品监管的各项制度。二是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2015年10月新的食品安全法又要实施。要想有效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必须保障法律不只是书面上的法律而是在实践中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实施的法律。三是加强对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如果违法成本小于违法收益,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依然会违法生产、经营。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可以有效遏制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市场。

作者:赵建欣 李伟立 田新霞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396户菜农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2.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7(11)

3.陈雨生,乔娟,赵荣.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4.代云云,徐翔.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3)

5.刘芳,李欣,王浩.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6)

6.孙世民,张媛媛,张健如.基于Logit-ISM模型的养猪场(户)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10)

7.江激宇,柯木飞,张士云等,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藁城市151份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2(5)

8.张蓓,黄志平,杨炳成.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

9.Grossman,S.J.Theinformationalroleofwarrantiesandprivatedisclosureaboutproductquality[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1,24(3)

10.Weiss,M.D.Informationissuesforprincipalsandagentsinthe“market”forfoodsafetyandnutrition[M].WestviewPress,Boulder,Colorado,1995

11.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

12.夏英,宋伯生.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1(11)

篇11

1.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背景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入自主择业阶段,毕业生就业已经不再由国家负责安排,我国高等教育也已经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困境,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求也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供大于求也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价格的降低,进而影响就业人员的价格预期,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会因此而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经常会遇到人才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问题,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大学生素质在供给上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是实际的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却较之前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中并没有适当的扩大师资队伍,进而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加之,高校内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导致很多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更加困惑。

2.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方向转变,齐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率、效益对目标的完成机型测评,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而言,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等,对于这些服务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但是,政府的服务内容在大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增加或者减少某个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服务成本,也就是政府的就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虽然在理论上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一个相同或者相近的活动空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别人在就业服务中获得了就业岗位,那么自己的就业机会就会因此而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等理念,符合当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第三方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第三方服务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其同样属于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为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与私人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为此,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私人管理部门中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照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就大学生就业来说,政府部门就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试试有效的管理和决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公用服务的质量。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3.1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自由交易三个要素,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规则就必须覆盖这三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诸多制度法规还不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也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声誉,也使得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健全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完善我国的就业法律体系,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环境,确保我国人力资源交易的正常开展。

3.2创建市场化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保障全国大学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现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大学生大都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人才拥挤的地区,当地政府大都会借助户籍、学历、专业等限制人才的流动,但是,这种门槛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增加大学生的自由流动的成本,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减少这一门槛设置,确保人才的自由流通。

其次,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资源,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查询用人单位的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最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现阶段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向社会各界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3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按照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方法,以大学生就业评价为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在大学生的就业评价机制中,可以把政府作为作为评价的对象,因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宏观的政策手段帮助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评价机制要考察的评价内容就是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和手段。此外,要想确保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的顺利实施,还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评价本身的作用来说,其主要是用于对未来发展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优劣区别,为此,要建立完善的大学就业评价机制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4.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这一现状,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新视角,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服务,进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国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沙,郭佩霞.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0)

篇12

引言

经济全球化以来,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在国际经济贸易双方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当前众多的非英语国家都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强了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我国高校本科公共英语教学也推行了服务经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改革,以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英语水平的较高需求。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正确把握英语教学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将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实现英语教学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态势,在当前的国际发展背景下呈现出超强的生命力。其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还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要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非同一般了。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而现代市场经济大发展,为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公共英语也抓住此机遇,进行了多方面的英语教学改革和探索。而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了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较高水平的人才服务,高校英语教学首先就需要推进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增强对学生的英语实用性能力的培养。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相关的人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翻译和交流能力吗,还需要对各国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和掌握。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国际意识和文化意识,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去,为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推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就必须在满足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的前提下,建立全面的完善的英语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和使用特色,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的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程学习条件,提升其综合学习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走向国际社会。2.推动了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句型和阅读等方面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也很容易导致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较差,形成会看不会说的“聋哑英语”学习,必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受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3.推动了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而对具备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更有着较大的需求。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也需要从中借鉴经验,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创新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明确英语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和英语的具体学习水平,采用实用性的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加大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的培养。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提升其必要的职业能力。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推进高校英语教学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推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市场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英语改革注重的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较高需求,因此,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毕业生,保证了经济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1.促进了外贸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门公共性的学科,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行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可以根据国内和国外经济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高校英语课程的分类和改革,以充分体现市场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不同方向的英语人才的培养。这样既可以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内和国外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2.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行高校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加大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在推动我国尤其是地方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也将有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随着外贸经济的深化发展,必然在此期间会与外商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难免会有国际之间的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实现中西方以及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也必将带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区域文化的协同发展。3.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应对多方面的需求。表现在对外贸易中,就需要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这也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例如高校经管类的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关的贸易知识和经济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不仅是当前贸易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也是促进我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