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2-13 20:51: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财务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财务工作计划

篇1

高校教材是高校实施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知识载体,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而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对其需求的变化,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已由传统的精英型培养模式转向研究型和应用性并重、应用性需求更为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教材的内容和形态也必须与之发生相适应的变化。作为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如何配合高校编写一套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高质量专业教材,是每个策划编辑应该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试图从自己组织策划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的实例谈谈策划编辑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一、紧贴形势的策划意识

众所周知,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安全工程则是指在具体的安全存在领域中,运用的种种安全技术及其综合集成,以及保障人体动态安全的方法、手段、措施。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生产系统日益复杂,加之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设备、工艺和操作的危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隐蔽,产生的风险越来越大,事故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是我国培养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安全科学专门人才,是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对安全工程专业作出了调整,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升级为一级学科,下设“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等5个二级学科。而教育部高教司给出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督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从当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策划出版一套以公共安全为方向,既有自身鲜明特色又体现国家和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系列教材,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从而培养素质全面、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的安全技术人才。

二、注重教材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策划编辑,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都是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于近些年开设的,其人才培养的硬件、软件和师资等都相对较弱,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上缺乏共识,各高校共性核心的内容少,而且应用性课程多,理论性课程少;工具性课程多,价值性课程少。课程设置的差异,导致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远不能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除了先期对每一份申报上来的教材大纲进行审定筛选以外,还联系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多所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具有丰富安全工程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同时请到了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多位委员,组成本套教材的审定委员会,对每位申报主编人员的教材大纲进行详细的审定把关,要求提交的编写大纲至少详细到3级目录,并规定非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得担任主编,从而确保本套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统筹兼顾的大局意识

目前,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一些主流院校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非主流院校开设此专业,每年大约有3000多名毕业生进入社会,充实到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出版社转企的实际情况下,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笔者定位这套教材不仅要面向重点高校学生,而且要兼顾二、三本高校学生。因为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二、三本高校的老师不太容易能独立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而这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大,对教材的需求比重点高校学生更加迫切,因此,笔者在权衡各方并征求与会专家的意见之下,决定这套教材既面向重点高校的学生,同时兼顾二、三本高校学生,并确定教材的编写队伍,即主要以重点高校的老师为主编,吸收一些一般高校的老师参编,这样既能保证教材质量,又能扩大教材的适用面和用量,从而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满足出版社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积极主动的协调意识

现代出版活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策划编辑几乎要参与出版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组织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意识,调动各方力量,从而保证教材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协调意识突出表现在教材主编人员的遴选上。不言而喻,每一位参与编写的老师都希望担任主编,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主编”名称不仅可以给本人乃至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增加职称评审时的筹码,而且还可以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控能力,使教材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进行编写。但主编的人选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就需要从教材需要出发,进行多方协调,一方面避免唯资历论――认为教授一定比副教授更适合,20年教龄一定比15年教龄的更适合,拿过科研、教学奖的一定比没有拿过奖的更适合等等。事实上,有的教授虽然科研水平高,可却没有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科教学工作中,不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有的老师虽然教学时间很长,但没有跟上最新的教育形势,思维“老化”,他主编的教材往往会有悖教改思路,导致教材内容陈旧。另一方面,编辑在确定主编人选时,还要避免“人情关”,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

五、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

举凡好书,无不是天下独一本,即使后人群起效仿,也仅仅是模仿“克隆”,难以超过,一本好的教材更是如此。我国的高校教材出版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如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190余万套,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等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100余万套,许国璋教授主编的《许国璋英语》出版700余万册等等。今天,中国高校应当如何适应21世纪的教育变化、教学变化、学习方式变化、教育技术和出版技术变化等去创新和发展,是策划编辑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在教材内容上要有创新,引导作者在编写教材时,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公认的学科最新发展的内容融会到教材中,使教材具有时代感。提倡参考国外著名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新出版的教材,力争内容的更新率达到30%以上。当然教材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凡是未经生产实践检验的、还不成熟的内容,一般不宜作为主要内容列入。此外还应该介绍并反映国内外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如果能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教材既具有严谨的理论、完整的系统,又能反映先进的成果,就标志着该教材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其次在教材体系上要有创新意识。新的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和课程的要求变化很大,在组织新版教材时必须依照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对教材的体系作出调整。实践表明,编辑提出这样的建议,总会得到很多作者的肯定和响应。第三是在教材形式上要有创新意识。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传统传道授业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的模式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着重培养学生能力转变。要高度重视纸质教材的网络及多媒体课件的配套开发。在新媒体教材开发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原有纸质教材的资源,做好衔接,减少重复性劳动。

参考文献:

[1]郭向辉.编辑如何做好教材的选题策划和编写团队遴选工作.

篇2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是因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容忽视。首先,公有资产挪作私用,存在着较大数量的闲置资产,资产价值名不符实。在购置资产时,资产购置存在随意性、领导意图性、临时突击性,违背了“节约、合理、有效”的原则,没有认真考虑和贯彻国家政策,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其次,存在较大数量的账外资产。一些通过上级单位下拨实物,没有合法的单据和当事人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造成长期在账外存在。一些单位还存在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设账外账、账外购置资产等违规违纪行为,造成资产账实难符。

(一)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进行,逐步向前推进的。1995年1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当前绝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单位在执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过程中,为了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从大局出发,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但在会计实务中,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与执法力度不够有关,实务中往往是发现问题后只是要求进行调账或给予轻微的罚款有的甚至还不了了之,没有给予肇事者重击。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认真执行《会计法》,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单位负责人、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从而形成良好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环境,保证财务会计制度落到实处。统一的会计标准和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实现会计改革目标的关键是要认真贯彻实施。但由于我国会计人员的数量庞大,会计专业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理解和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时往往会出现偏差,一些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实务操作时与制度要求不一致,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为了某种目的而滥用会计法规赋予的各种会计标准,这都是不符合会计改革的要求,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极为不利。

(二)当前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水利事业单位类型多、专业性强,既有公益性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又有生产经营性为主的单位,而大量的是二者兼有的事业单位。由于水利事业单位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各异,财务管理体制、运行方式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事、企不分的事业单位,产权不明晰,使单位资产难以界定,会计核算复杂,财务管理困难。具体而言:

一是基础管理关系尚未理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水利的公益性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水利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基础管理关系未明确,经济关系不清;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多,大部分经费只限于人员开支,严重影响水利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预算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受财政资金紧张的影响,预算编制工作只是被动地接受财政拟定的指标,不能全面考虑事业单位发展要求,财务部门只是单一地对各专业部门提出的专项经费进行汇总,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工作和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同时,缺乏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预算的约束力不强,挤占挪用的问题普遍存在。

四是规费征收体制不顺。近年来,水利收费工作虽有进步,但由于征收机构摧收、劝收工作的能力较差,缺乏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对拒交、滞交行为没有有效的制约办法和强制性的执行措施,造成各项规费的收取率较低,征收效果较差。

二、插花枢纽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发展,本人根据插花枢纽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对插花枢纽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及存在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插花枢纽是1980年机构改革时新成立的水利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茨淮新河提防管理、防汛抢险、水利建设等事业职能任务。根据插花枢纽赋予的职责,插花枢纽内设4个事业职能部门,同时管辖节制闸和船闸两大枢纽。是一个“以事业职能管理为主,兼管水利投资的多功能复合型事业单位”。

(二)财务状况分析

首先,插花枢纽事业职能以社会公益性质为主,创收能力有限。近年来虽经过挖掘潜力,开拓经营,但是单位创收水平仍旧较低,作为衡量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重要指标的经费自给率平均不到50%,机构运行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其次,插花枢纽财务结构一直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突出矛盾,虽然整体上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在职工构成比上,离退休职工和历史遗留的编外人员基本处于待岗状态,此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绕插花枢纽发展。

(三)具体原因分析

一是职工整体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年龄约占职工总数的75%;职工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由于长期受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不少单位在事业和企业间的角色定位模糊,干部职工危机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按照事业管理规范运作,职工的心态摇摆不定,单位没有发展后劲,缺乏活力。二是职工收入整体水平不高,部分编外职工收入微薄,生活极端困难。就在编职工而言,职工的50%的工资由插花枢纽发放,单位设法筹集工资的50%部分,一旦遇到单位效益不佳或收入不稳定,职工工资自然大打折扣,有些时候甚至还不能及时到位;编外职工除一部分已退休可领取社保养老金外,大多数只能领到210元的生活费,因暂时无法完全纳入地方社会保障体系,一些职工家庭收入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达不到。

三、新形势下水利财务管理体制的探讨

为了适应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发展。本人根据插花枢纽现行财务管理的特点和现状,从加强水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资金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核心。基于政府收支的改革,结合插花枢纽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收支改革具体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完善经济目标责任制。预算管理是水利事业单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细化、量化的具体表现,是水利财务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为此要制定《水利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办法》,根据“客观全面、量入为出”的预算编制原则,强调预算的严肃性,对已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未纳入年度预算的费用不得列支,实现预算的硬约束。要做好预算编制的预测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同时建立以预算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预算收支平衡。

2.完善水利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结合水利事业单实际,制定并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风险控制系统,使水利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逐步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和控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3.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是水利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同时对各单位的资金使用能够及时监控,对确保资金安全、规避风险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4.积极推进集中采购,减少采购成本。对设备购置、车辆保险、基建维修等项目统一组织实施,节约资金,规范管理,提高效益。

5.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及日常监督检查,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一是统一会计科目使用、财务会计报告格式和电算化核算要求,建立实时有效的会计信息报告体系,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积极开展财会人员后续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制定借款、报销等日常会计工作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将财务报销规定、程序以及各种发票的票样进行公示,要求广大职工必须取得合法票据,自觉遵守财务报销规定。四是加强内部审计,建立财务部门内部监控、内审部门独立审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的综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对财会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大财务监督和源头治理腐败的力度。日常监督检查实行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按照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基层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财会制度建设、大额现金支出、发票使用、项目成本核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基础工作等。通过对财务监督工作成绩和积极效果等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促进财务制度的完善、财务工作方式的转变,最终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绩效管理模式

为确保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绩效管理将发挥积极作用。

1.绩效管理的原则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实行分类考核。绩效管理的原则应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相结合;考核与奖惩挂钩。

2.绩效管理的目标

根据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对水利财务部门建立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财经管理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核目标。财务管理方面,按时完成财务决算的汇总、分析、上报。按时汇总上报财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积极开展本单位经费自查,完成本级自查报告及上报;加强资金管理和重大财务问题研究,开展资金管理情况检查。财务收支管理方面,严格按收支分类科目的用途,严格预算控制数和事业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严格执行借还款制度,及时清理、清算往来款项;有项目经费的部门应严格按照项目内容和项目实施进度在经费限额内使用;加强对所属企业性、经营性财务的指导与服务。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程序申购、建档、保管、处置固定资产,对本单位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登记,完善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

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安徽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绩效管理模式将对水利事业单位财务改革起到巨大促进作用,运用这一管理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水利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使水利财务管理工作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要求,为促进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财务信息网络化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实施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和有效性,成为财务信息化的目标。根据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和特点,依托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局部分散的管理向远程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实时动态监控财务信息。

1.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建立内部核算和管理的有效链接。财务信息化就是基于日常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以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开发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网络结算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信息共享),实现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在单位经济业务信息利用上的同步,在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的同时,又满足了会计核算的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