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5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利工程物业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已推行数年,但大多数水利工程项目特别是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没有很好的落实,实质上仍沿袭着传统管理模式,建设阶段临时抽调人员组建工程指挥部,工程建成时,通过组织调动,招工等形式组建水管单位,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项目法人还没有完全统一,这样势必造成项目法人重复设置,人财资源浪费,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去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规定新建公益性水利工程要按照建管一体的原则组建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作为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工程建设与管理。按照这个要求,应根据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组建不同类型的项目法人。
按照建立项目法人制的要求和经营性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不同特点,组建项目法人的基本框架: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可参照国企改革,进行转制或按公司法组建项目法人;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可根据管辖职责范围,按区域建立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对区域内所属的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由于水利工程大多数具有公益性,若每个项目均成立一个项目法人,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难度,一方面众多的项目法人,势必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增加了财政和受益区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单个项目规模小,不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而当今科学管理技术发展迅猛,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使得水利工程按区域远程管理成为现实。因此,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可按区域成立,按照管理权限,可成立省、市、县、乡(镇)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站(所),作为项目法人,对区域内所属的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
2.改组现有的水管单位,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物业管理队伍走向市场
大力培育水利工程管理市场,在建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的同时,要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物业管理公司)进入市场,并对水利工程物业管理公司要实行资质管理。首先要改组改造现有的水管单位,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按企业化直接改组成物业管理公司,并根据其目前规模、技术管理力量等核定资质等级,允许其在资质范围内对外承揽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管理业务。对改组后的富裕人员要进行妥善安置,可以采取分流,一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职工实行内部退休;二是分流到经营实体;三是停薪留职;四是内部待岗,以后可再参加竞争上岗,同时若干时间内发给生活费;五是自谋职业;六是参照国企改革的办法,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水利资源优势,创办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安置水管单位富裕人员。其次,允许有条件的单位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成立水利工程物业管理公司或兼承水利工程维护运行管理业务。同时,要大力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培训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关键岗位实行持证上岗,造就一批专业化的高素质的水利工程物业管理队伍。
3.建立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专项基金
建筑业“营改增”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实现税收监督,规范经济行为,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结合建筑行业现状,“营改增”可能存在以下影响:
(一)项目税负成本可能加重
首先,相较于营业税制下,税率上升可能导致企业的税负会相应增加。建筑业“营改增”后,提供建筑服务选用一般计税方法适用11%的增值税,选用简易计税方式适用3%的增值税,相较营业税制而言,纳税负担可能增加。其次,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较困难。除去分包成本,项目的大部分成本为材料和设备采购以及人工费,大部分施工材料,由个体户或小规模纳税人提供,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票,而占比较大的人工费作为工资列支,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实际税负水平存在不确定性
“营改增”后,项目的实际税负水平是由销项税额和取得的可抵扣的进项税共同决定,但是进项税额难以确定。首先,由于“营改增”后价税分离,导致项目初期无法准确地预测进项税额;其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预计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项目,因为各种问题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增加了项目实际税负水平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财务风险可能增加
首先,“营改增”后,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发生变化,在收到预付款时发生纳税义务,可能由于分包工作不匹配造成销项与进项不匹配,先行支付大量税款,减少项目资金;其次,由于拖欠工程款等原因造成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收款时间可能不一致,项目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不协调,增加项目资金压力。此外,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较严格,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税额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对项目增值税专票管理以及纳税申报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也可能会面临涉税风险。
二、建筑业“营改增”税务风险管理
建筑业“营改增”后,工程总承包项目,可以将其划分为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谈判和签订阶段、合同执行阶段和项目竣工阶段,进行税务风险管理。
(一)项目招投标阶段税务风险管理
项目招投标阶段税务管理的主要目的一是熟悉项目相关税收政策,了解项目可能l生的税务成本,为合同投标阶段的报价提供依据;二是测算比较不同模式下项目实际税负,掌握纳税筹划空间,为合同谈判阶段项目的运作模式选择提供参考。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大部分是准备工作。首先,了解工程总承包项目涉及的主要环节及涉税政策;其次,了解项目所在地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政策,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政策,部分地区按照合同总金额而不是按总分包差额征税,对项目的最终实际收益影响较大。
(二)合同谈判与签订阶段税务风险管理
合同谈判与签订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整体的涉税风险。在谈判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税务筹划来降低项目的实际税负,通过明确合同条款来划分各自责任,规避风险。
1.通过适当的税务筹划降低项目的实际税负
在目前建筑行业利润率普遍不高的背景下,需要在合同谈判与签订阶段做好税务筹划相关工作,并通过合同条款加以明确,以达到降低项目实际税负的目的。主要筹划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通过选择恰当的计税方法节税。在可行的前提下,新建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清包工或甲供工程形式可选择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或简易计税方法,通过税负测算比较两种计税方法下的税负成本,选择最优方案,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在不考虑其他费用进项税额的前提下,如果总包方自己采购辅料物资价税合计占工程价税合计比例超过48.18%时,采用一般计税方法项目实际税负较低。
二是通过优化合同结构实现节税。首先,可通过划分不同税率合同价款降低税负。为避免总承包合同被认定为混合销售或兼营,总包方可与业主分别对设计、采购和施工部分分别签订合同,通过合理分配不同部分的合同金额,增加设计部分的合同金额,减少采购或施工部分的合同金额,从销项侧控制项目的应纳税额;与分包方进行合同谈判时,在保持合同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采购和施工部分所占比例,降低设计部分所占比例,达到获取更多进项税额抵扣的目的。其次,可通过分拆合同优化税负。“营改增”后,因总包合同涉及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多个部分,设计适用6%增值税率,采购适用17%增值税率,施工适用11%增值税率。按照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按照主营业务即建筑业确定增值税率。因此,在合同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将采购部分与施工部分打包签订合同,从而降低采购环节的销项税额,增加项目收入。
2.通过完善合同关系规避“三流不一致”风险
在营业税制下,建筑行业内普遍存在资质共享的情况。“营改增”后,在资质共享模式下可能因为“三流不一致”问题,导致取得的分包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加项目税负风险。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合同施工主体不是合同签订主体,导致进项销项不匹配,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在内部分包工程中不开具发票,造成分包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施工单位与中标单位无任何合同关系,缺乏增值税抵扣链条,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中标单位与施工单位未按总分包模式核算,缺乏增值税抵扣链条,进项税额无法抵扣。
因此,“营改增”之后,需完善合同关系,规避“三流不一致”风险,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做好进项税抵扣工作。可采用标准的总分包模式,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并由实际施工单位向中标单位开立增值税专票,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可由中标单位对总包项目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项目收入和成本,销项和进项都在中标单位体现,实现增值税进销项的匹配;在联合体中标模式下,可采取联合体各方与业主单独签订合同,分别开票,或者由业主和联合体牵头单位签订总包合同,牵头单位再与成员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3.通过明细合同条款,规避涉税风险
在订立合同条款时,一是要明确标示总包项目各部分金额,避免因界定不清而被认定为混合销售,影响税负;二是合同条款需按照“价税分离”原则,明确合同含税价款、不含税价款、税率以及税额等具体信息,避免后期纠纷;三是要明确收付款时间和条件、提供发票时间和条件等具体事项,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四是要明确预付账款的拨付时间,预留时间便于落实项目分包相关事宜。
(三)合同执行阶段税务风险管理
虽然与项目有关的税务风险在合同签订阶段有较好的控制,但税务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完成还取决于合同执行情况。因此,在合同执行阶段,需加强项目管理,规避税务风险。
1.加强项目预付款管理,避免垫付税款
在业主拨付预付款时,发包方并未取得分包方发票甚至尚未确定分包方、签订分包合同,导致发包方需按预收款全额预缴增值税。一方面,垫付税款占用项目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业主拨付的预付款可能大于总分包差额,导致在初期项目就存在多预缴税款的情况,对于多缴部分能否退回、如何退回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说明。
针对项目预付款垫付税款问题,首先,在签订合同时需事先考虑,约定利于总包方的预付款拨付时间,或可直接约定在总包方提供相应发票后再拨付预付款,避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收到业主的预付款,造成无法取得分包方发票、全额预缴的局面发生;其次,需加强项目管理,总包合同一旦确定,迅速启动分包相关事宜,尽快落实分包合同。
2.加强验工计价管理,避免滞验收、超验欠验
业主验工计价滞后会导致付款滞后,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也会影响项目的资金。验工计价的不规律可能会造成工程计价与进度不相匹配,造成当期预征税额较大,增加资金压力。而如果业主要求超验工,则导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提前,需要预缴增值税,一方面如果业主并未拨付超验工款,项目需要垫付税款,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取得分包发票,会导致超验部分无进项税对应。
首先,在合同条款明确的前提下,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计价。其次,如却因特别原因出现滞验、超验等,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同步对分包进行滞验或超验,以保证足额的分包成本用来抵扣,减少垫付资金。最后,与业主磋商,根据工程进度按月或者季度验工计价并及时批复,避免跨期批复分摊项目税负负担。
3.加强分包管理,优化项目运行效率
在合同执行阶段,项目的税务管理主要集中在进项方面,优化分包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配比当期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做到足额抵扣,将资金流出时间尽量后延,缓解项目资金压力。首先,应考虑上下验工计价的时间差,做到工程结算和验工计价相匹配,有效降低当期增值税税负。其次,保证票流从下往上,资金流从上往下,在获得分包方发票前不向业主开立发票,在业主拨付工程款前不向分包拨款,优化项目运行效率,减少占用资金。
4.优化采购方案,降低实际综合成本
建筑业“营改增”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得进项税额,一方面能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减少应纳税额,进而附加税也相应减少。因此,在采购环节进行价格比选时,需考虑进项税及附加税的影响,进而优化采购成本。由于不同采购方案下项目的销项税额固定不变,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基础为应交增值税,在销项税额一定的前提下,取得的进项税额越多,应交增值税越少,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相应减少。
因此,采购的综合成本=含税成本-进项税额(1+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税率)。假定目前有三种采购方案,方案A 橐话隳伤叭耍能够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方案B为小规模纳税人,能提供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方案C只能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如何选择供应商实现采购综合成本最低。
三种方案含税报价相同。在备选方案含税报价相同情况下,适用税率越高,进项税额越多,成本越低,因此,优先选择提供17%增值税专用发票方案A,其次是提供3%增值税专用发票方案B。
三种方案的含税报价不同。这种情况下需要比较综合成本。假定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合计为12%。比较计算如下:
方案A的实际综合成本=报价A-报价A/(1+17%)×(1+12%)。
方案B的实际综合成本=报价B-报价B/(1+3%)×(1+12%)。
若方案A实际综合成本=方案B实际综合成本,则有报价B/报价A=86.55%,即当小规模纳税人的含税报价为一般纳税人含税报价的86.55%时,二者的实际综合成本相等。方案比较情况如下表:
5.加强费用类进项税额管理
首先,针对金额较小、多次采购的情况,项目部可尽量选择固定商家采购,累积到一定金额后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次,针对部分岗位,项目可采用劳务外包的形式,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降低实际税负;最后,加强项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要及时认证,避免因逾期未认证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项目竣工阶段税务风险管理
关键词: 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
如何有效地提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水平,强化对基建资金运动的监督,将基建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现阶段的我国城市供水企业尤其如此。城市供水企业承担着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防洪排涝及水文地质勘探与开发、水井钻凿与维修、水质监测与分析研究、污水处理以及供排水基本建设等任务。由于城市供水企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密集型企业,70%以上的资产均为管网或设备,所以在供水企业的成本中,对基建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约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见,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有效控制供水成本、抑制城市水价过快上升以及提高城市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对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城市供水企业目前仍基本处于都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地位,市场竞争压力很小,因此在面临成本上升时一般都会采取调高水价的方式解决,一直以来对成本管理都不够重视。对于基本建设而言往往只注重其供水能力,而对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就比较容易忽视了。再加上基建财务人员自身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往往也认识不足,对财务管理在基建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定位不准,致使城市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当前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2.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领域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工程概预算、造价方面等陌生领域的知识缺乏相应了解,导致财务部门很少参与到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中来,对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缺乏有效地参与和监督,对招标文件和项目合同只能进行程序性的形式审查。因此,目前城市供水企业的大部分在建项目中,财务人员能够发挥作用的方面往往只限于对日常业务的核算,而对工程建设的主要运行过程,一般都无法进行有效参与。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对项目的审核监控只能基于表面资料进行,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极为有限。
二、加强供水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好上述问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对企业领导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财务人员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说服领导,改变其思想中某些不正确的固有观念,帮助领导从新的角度思考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能够发挥的作用,使领导认识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引起领导重视,才能提升财务人员的在基本建设项目运作中的地位。城市供水企业的领导应该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来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安排对基本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诸多领域专业知识均有较深入了解的财务人员。同时,在基本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职权,使其具有参与招投标中商务标的评议工作、参与合同签审等方面的重要权力。
2.加强对基本建设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城市供水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对基本建设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建会计的工作职能、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越来越显著。因此,城市供水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基建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企业应重视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工作态度积极的基建财会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基建财务人员定期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使基建财务人员由单纯的专业型人才向专业型与管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化。其次,基建财务人员也要建立起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工程实施各阶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观念,有意识的加强与工程人员的沟通、协调、配合,积极地参与到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分析、总结等全过程中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与审验、工程施工量变更、工程进度管理、完工结算等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在实践中的历练,实现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与自身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
3.建立专门的基本建设协调监察机构。
为了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等多部门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应建立一个有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基建、财务、专业技术以及审计监察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加的工作小组。由该小组对供水企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立项决策、可行性分析、设备招投标、融资以及其他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等工作进行负责协调和监督,避免基本建设项目运行中的错误或疏漏。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城市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是输配管线的铺设和改造以及加压站的建设。而这些工程的建设是与所在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因此供水企业在与城市规划部门沟通的基础上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应该对加压站改造、管网改造等工程,制定基本建设预算。将基本建设预算纳入到年度预算体系中来,不仅能够使企业能够针对基建项目做出融资安排,而且能够提高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便于城市供水企业统筹安排资金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秋常.建设项目投资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城市供水企业通常下属单位众多,各个下属单位一般都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其信息管理和传递机制也是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往往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使得财务信息传递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对于供水企业整体而言来说,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往往难以保证。
2.无法满足成本公开的需要
目前,城市供水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需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地水价调整机制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做好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意见》,供水企业在进行水价调整时,需要向社会公布企业运营成本等相应的财务数据。而现行的分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行成本,为水价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资源分配不均衡,无法实现管理性需求
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供水企业财务人员的精力基本上都耗费在对一般业务的财务数据处理以及编制各类财务报表等方面,使其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实现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以及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进行有效地管理。造成了财务人员对公司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管理上也难以有所作为。
4.人员配置,人工成本居高
城市供水企业往往按照市内供水的区域范围设置水厂等多家基层单位。每个基层单位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财务力量也尚难调剂,每个子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有自己独立的财务部门和资金管理人员。这样的话,就造成了结构重叠,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无法很好地控制。而且,也造成了企业人工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二、建立供水企业财务集中化模式的对策
1.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统一管理
资金管理中心比内部银行和财务部更能有效地执行公司的指令,将供水企业下属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收支业务统一归并到资金管理中心办理,每天汇聚成员单位的存量资金,并进行资金资源再分配,调剂内部资金余缺。资金管理中心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履行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信贷职能。供水企业通过资金管理中心,不仅可以加强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的资金收支监管,而且也由多头与银行开展业务变为集中进行操作,可以从整体上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控制整个集团的信贷规模,降低财务风险。
2.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严格按照标准化执行
由于集中化管理的标准化要满足供水企业自身及所属单位共同使用的需要,因此与以前各自会计实体独立进行标准化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在标准化过程中,要以满足实际业务处理需要为标准,防止标准化与实际业务处理工作脱节。首先,通过建立会计政策管理小组,统一公司内部现有会计政策,并定期修订现行会计政策。根据供水企业行业特点,建立一套有自身特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会计政策,制定出统一的流程操作手册。其次,统一各个下属单位基础数据的录入规则,对各单位需上报的表格中制水、输配、养护等环节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再通过细化后的表格进行层层汇总,分别进行对应的核算,从而得到数据详细、指标统一的报表,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
3.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信息化处理系统
将供水企业各下属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汇总到的企业设立的总服务器中,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设立对应的关联关系,各下属单位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权限登录到信息系统中,将本单位的财务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上报。供水企业层面则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化校验,对不符合制度或的数据进行核算,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供水企业的各下属单位之间根据供水的关系的无缝对接,为企业的各类决策提供动态的、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4.形成规范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集中化管理模式持续成功的关键是财务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遵守程度。企业不仅要定期的对财会人员进行素质教育,而且要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过程中给财务人员更大的机遇。所以,供水企业必须建立从招聘到离职的全方位培养模式,目标是使所有参与财务集中化管理的人员,都能够有非常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考虑实行在企业层面和下属单位层面的双向轮岗制度。一方面,财务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对方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对员工的能力和个人的激励,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引言
就我国目前的水污染来说,不仅受到了传统污染物所造成的耗氧有机污染以及水环境富营养化的威胁,还受到了有机毒物污染的严峻挑战,在近几年的饮用水水源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因此,为了避免有机毒物污染的扩散,必须加强对于有机毒物污染源的环境风险管理。在进行强化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具体国情,积极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水环境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环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到目前为止,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化学品已经超过了十万种,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型人工合成有机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化合物在合成以及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的副产化合物,对环境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在这些化合物中,大部分都有毒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就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的可疑致癌物以及致癌物,都是来自于这些外来化合物,而且这些化合物还会对繁殖功能产生损害,严重威胁物种的生存。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有机毒物的生产、应用以及排放管理,尽可能的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依旧存在着许多的化学工业基地,这些基地除了包括传统的化工业以外,还有许多的染料、医药、农药、兽药以及石油化工等企业,这些企业经常排放一些化学组分复杂,毒性巨大的工业废水。但是,对于这些废水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直接进入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水处理厂所接入的工业废水,甚至达到了整个污水处理的百分八十以上,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质量。所以说,我国目前的城市综合污水不仅具备排放量大的特点,而且在这些污水中的化学组分成分也是相当复杂的。但是,就目前的污水检测中,所依据的参数太少,仅仅依靠COD等参水很难衡量污水的排放标准,为此必须实施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强化对于城市综合雾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检测,为生态环境提供可靠地保障。
二、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中,实质的内容就是加强对于环境质量的风险管理。环境风险评价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污染物的环境浓度进行确认,进而测量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污染物浓度。通过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从而实现最终的风险管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于环境浓度的检测来说,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要找出这些数值的分布范围,然后再根据这些数值来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通过这些风险系数,就可以将潜在的风险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所以说,对于环境浓度以及预测环境浓度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分布范围来进行表示,从而根据最终选取的实测环境浓度来进行风险系数的确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有不同的因素对于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这种不确定性以及变异性会影响最终的风险系数。而造成这些变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以及生态环境系统内部自然生物的变异。就我国目前的技术来说,在这方面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应该积极的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先机的计算机模型处理方法,提高环境风险管理的水平。
三、污染物的化学检测以及各类标准
(一)污染物化学检测在环境风险管理中的不足
在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中,为了对废水以及污水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控,在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时,必须严格的按照水质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排入的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浓度,能够满足自然环境对于污染物的水质标准。在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下,国内外最常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就是对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化学检测,从而有效的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行监控。但是目前的化学检测方法,在应用到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很难对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监控。首先来说,目前并没有完整的毒理学资料,来对水质的排放制定明确的标准。其次,对于化学组分十分复杂的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污水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困难,其中的有毒有机化合物,很难进行定量测定。最后,在记性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精确定量测定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过于高昂。
(二)污染物的各类标准
就目前对于污染物制定的标准来说,主要包括水质标准、水质基准以及排放标准等。尽管目前形成的污染物的水质标准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没有超过所有化学物质的百分之零点一,但是对于水质的标准来说,它依旧是水环境风险管理的可靠保障,能够为城市综合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与风险监控提供最为根本的科学依据。而水质标准以及水质基准确定的科学依据,就在于污染物的化学物质浓度,这也成为了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就我国目前的环境质量标准研究来说,研究的基础还十分的薄弱,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目前在地表水的质量标准,大部分都是参考的国外的标准制定的,但是这些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已。因此,必须加快制定我国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各项标准,从而完善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我国污染水处理的水平。
结语:
在我国的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过程,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应该积极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来弥补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只有我国的环境政策以及各项环境法规能够得到完善,并且得到彻底的贯彻,才能更好的加强对于污染点的监控,提高我国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健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各高校推广以来,己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评价很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也把案例库的建设作为重大科研项目来立项。目前,随着案例教学的普及,很多高校己经越来越认识到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纷纷以教研立项、划拨经费等形式来支持案例库建设。很多高校正在组织工程财务管理专业研究团队和精品课程研究团队,为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和条件。当然,在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建立了财务管理案例库,但针对工程企业编写的财务案例几乎是空白教授工程财务管理的教师多数感到案例数量不足。有的教师手头的案例甚至不足10个,鲜有的案例也缺乏对工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更缺少适合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优秀案例。案例不足的后果就是教师只好用举例教学替代案例教学。在目前条件下,由于案例编写不算科研成果,加之案例的采写需大量资金支持,大多数教师并无采写案例的积极性,教学中的案例大部分是改编或直接引用的。同时由于案例年代久远,相关的背景与理论己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既无法反映理论前沿也无法反映实践动态,致使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兴趣不高,课堂讨论的气氛也不够热烈,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案例采编缺乏资金支持
案例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资金缺乏是阻碍案例库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套高水平的案例库的建立是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同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具体费用包括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费用,案例开发费用、案例更新维护费用以及外部联系费用等。由于案例采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因此人力成本相当高。此外,案例库建设是一个案例反复修改、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这也导致案例库建设的后期成本很高。
(三)教师编写案例的能力有限
由于采写案例耗时费力,不能作为研究成果,且目前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激励体系与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关系不大,因此案例开发完全是教师出于个人兴趣而进行,缺少专业训练,而且人数较少,案例开发的方法还有待积累。此外,教师的素质也难以达到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的要求。工程财务案例的采编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丰富的工程财务知识和实际工程财务管理经验,而且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工程财务管理教师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教师较少,接触工程财务实践的机会很少,从而缺乏对工程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严重影响了案例的编写质量和深度。
(四)企业数据难以采集
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是案例之源。中国工程企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资料,这为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资源。为保证采编案例的真实性,就要得到企业的配合,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需要工程企业提供大量市场、销售和财务方面的数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内工程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大多数企业是出于宣传的目的才接受访谈,真正愿意公开自己真实情况、接受客观案例写作的企业数量还不多,财务数据对企业来说更是核心秘密,很难获得。
(五)案例库的更新维护困难
案例库要保持新鲜度和时效性,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建立动态的案例库结构,对入库的案例定期进行鉴定,修正与新的财务制度不相符的案例,及时开发、补充新的案例。这需要连续不断的投入人力、财力。在目前高校科研教育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很难实现。
二、完善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措施
(一)精选案例,提高个案的质量和数量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恰当选取,个案的质量是决定案例库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以及知识结构体系,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具体来说,选编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
案例材料可从工程实践中调研取得,也可从己经存在的文献资料中取得。为保证素材的真实性,案例内容不能虚构,但可在某些细节上作适当修改。
2时效性
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方面,应尽可能选择最近时期的案例,满足案例发生背景与现实相吻合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案例库建高成本很高,案例的收集具有滞后性,因此,要求入选案例的适用时间应尽可能长。
3典型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非偶发性,要针对工程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
4启发性
教学案例应有一定的理论高度、难度和深度,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思考题,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
5梯度性
案例的选择应有一个合适的梯度。所谓案例梯度,是指既要选择一些突出重要知识点的短小案例,同时也设计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综合案例。
(二)开拓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
经费是案例库建设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学校的资金支持对工程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在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校方要帮助教师积极申报各种国家、省级基金课题项目,以获得科研基金的支持;其次,在校内,要増加教育科研立项的资金支持力度、给予补助工作量等形式对参与案例库建设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资助。此外,还要广泛地挖掘其他一切可能的资金来源,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依靠自身的理论教学优势,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深入企业开展各种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以此途径来获得资金,并专项用于案例库的建设。
(三)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提高案例编写水平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领导课堂讨论的能力。这种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师直接参与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编写案例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因此,为提高案例教学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另一方面,要多参与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多收集工程企业财务运作的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在案例教学中游刃有余。学院应组织教师接受案例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并为教师参与实践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学院还可以邀请一些工程财务管理实践专家参与案例开发,以弥补没有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的知识和经历欠缺。工程财务管理专家除了根据自身实践经历亲自编写一些案例外,还参与评阅教师编写的案例,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
(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获得企业数据支持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68-02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成本控制有广义成本控制和狭义成本控制两种。其中,广义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发生的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事前的预测、成本计划、成本的日常控制、成本事后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环节。狭义的成本控制又叫成本的日常控制,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在既定的收入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水利工程企业,亦是如此。对于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是施工企业最终的追求目标,对于水利工程企业而言,控制施工成本是指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施工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等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这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水利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属百年大计,因此,对水利施工企业而言,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对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施正方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意义重大。
一、水利施工企业财务成本存在的问题
1.水利施工企业对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足。目前,水利施工企业过多的关注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而忽略了水利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作用,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施工质量不重要或者说是施工进度不重要,而是强调在关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了扩大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应该关注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的问题。现阶段,水利施工企业对于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加强企业的施工进度上,而并没有认识到科学的财务成本管理对于增加企业的利润的重要性。很多施工企业对财务成本的管理仅仅是流于表面,只满足于对于原材料价格、原材料的数量的数字记录,未落实于对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控制措施及跟踪考核。同时,由于施工企业的不重视,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难以应对财务成本管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一系列专业流程,更难以提出对施工过程财务成本管理建设性的意见。
2.水利施工企业原材料管控不严。水利施工企业对于原材料的管理上不甚严格,原材料的混乱不仅仅体现在仓储管理,还包括原材料的来源不明和领料混乱等。水利施工企业的原材料品种比较多,大批量,在上游有多个供应商(同一种原材料有多个供应商,为了避免风险,保证不断货),下游有多个领料点,数目的繁多导致领料混乱。水利施工企业的原材料的仓储问题也很大,因为供应商多,对供应商的结算方式不同,加之库房面积有限,因此货物按照供应商来进行分类堆放。这样同一种原材料就因为供应商不同分成了几堆,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还有产品质量的问题,原材料不合格品较多,因此退货也比较频繁。长途运输中有多次装卸,对货物质量产生了影响,有的瓦楞纸箱破损严重,库管员用胶带去把破损的纸箱缠好。纸箱破损变形,也严重影响了堆码的质量。同时,由于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来源没有严格把关,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残次品的增多相当于变相的浪费原材料,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原材料的成本,就目前状况而言,施工企业的原材料管理极为混乱,来源不清、去向不明,事前没有预算、事后没有监督等等都大大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3.水利施工企业财务责任不清晰。目前,在大多数的水利施工企业中,基本上是以一个项目工程作为一个财务成本管理的单位,在这个管理单位内会指派其中的单个人负责项目的造价和财务成本的管理,而不是制定相关体制,根据规定将成本管理的工作分别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或负责人身上,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在各个施工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或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会选用一些从整体而言不经济的施工方案。并且,很多施工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考核制度的时候,只罚不奖,或者奖罚不到位,挫伤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
二、改进水利施工企业财务成本问题的策略
1.提高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水利施工企业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财务成本管理观念,将财务成本管理看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切实的提高财务成本管理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地位,对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切实的提高水利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然而要想使全体员工能够意识到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就必须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全体员工进行财务成本管理意识的灌输、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各种人性化机制的有效运行来切实提高全体员工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的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加满足水利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的长远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水利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对财务成本管理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专业胜任能力,使其具备全新的成本管理知识和方法,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高要求。从而逐渐的将水利施工企业全体员工传统上错误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转变成“成本管理人人有责”的正确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一直注重对员工财务成本管理观念的培养,定期的对财务成本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财务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的提高了财务成本管理效率。
2 加强对水利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降低成本。由于水利施工企业在材料管理方面存在有很大的漏洞,给水利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对水利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的环节,只有抓好材料管理这种源头工作,才能够使整体成本减少,以达到经济利益目标。材料管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好收支记录、管好仓库里的材料那么简单,进行材料管理的部门应该根据水利施工企业项目部的采购计划和企业整体的资金预算进行材料的采购,并对仓库里的材料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有人随意使用企业的材料,使材料成本增加。如果出现了材料超额领取使用的情况,进行材料管理的人员就必须立即向企业反映此种情况并找出发生的原因,并加以改正,避免材料的积压和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水利局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根据企业项目部的采购计划和企业整体的资金预算进行材料的采购,并对仓库里的材料加强监督管理,在出现材料超额领取使用的情况时,材料管理人员就立即向企业反映此种情况,并及时找出发生的原因,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的材料成本和建设实施成本,为企业节约了更多的资源,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3.编制适用的企业定额。以企业定额来进行成本控制,是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投标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是企业定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自身的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编制先进而又可行的工时(工日)、材料单位耗量、台时(台班)等项消耗定额,是成本计划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据。有了定额,才能据以审核各项消耗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不必要的施工消耗,因此,规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随着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必将不断提高。所以,为了准确掌握企业的竞争实力,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地对内部定额进行修订,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污水排放就有很高的要求,毕竟污水对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危害。市政污水管道工程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为了提高污水管道工程质量,本文对市政污水管道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2市政工程中城市污水管设计原则
2.1污水管安装和敷设
众所周知,每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设计市政污水排放管道的时候,施工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实地考察当地的建设情况,并加以分析,对管道进行明确地分析与设计,从而建设出排水区界,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鸿沟。同时在进行污水管道安装的时候,应该将当地的特色地形充分显现出来,利用其优点,尽可能地节省原材料,节省人力物力,保证污水能够自流扫除,从而降低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中小企业接管的市政工程中,污水管道的敷设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的,其铺设方向必须与道路中心平行,而且应该尽量保证管道不在市中心,不在繁华路段,避免道路过多压迫造成管道的损坏。我国很多马路都很宽,假如某些马路宽度超过了四十米,就应该遵照相关规定在马路两侧都安上污水排放管道。这些污水管道一般都是安装在地下的,在选择安装位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地上的情况,避免污水管道影响地上,也防止地上的一些设施对地下管道造成破坏[1]。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避免污水管道破坏对人们饮水等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也需要顾虑地上和地下的设施关系,防患于未然。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到了冬季,会非常寒冷,甚至会导致很多管道冻裂,所以管道的埋设深度应该在冰冻线以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污水管道,使其免受天寒的影响。除此之外,企业施工人员也应该在污水管道的上方覆土,合理安排能够降低污水管壁所受的压力荷载。
2.2污水管道衔接
第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上游管段容易形成回水而导致淤积发生,所以需将下游管段的高程进行提高,降低其埋深。管道水面需要保证做到平接,即污水管道水力计算上、中、下游管段的设计充溢度需要与下水面的高程保持相同。在平埋坦区域,将异管径的管段与水平平接,能有效减少管道的埋深,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因为小口径管道水面变化通常状况下都会比大口径管道的水面变化大,这就很容易致使上游管道中形成回水,所以对于城市污水管道通常都会选用管顶平接法。第二,管道跌水衔接。当管道施工路段坡度较陡时,这时能够使用跌水井来衔接上下流的管段,同时下流管段的管径应该小于上游管段的管径,这么可以较好地避免上游管段的回水问题[2]。对于污水管道处于坡度较大地段时,则能够选用阶梯或是跌水井来进行连接,并且管道管顶平拉,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下游管段的埋深,并且对于上游管段的回水问题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在不一样口径管道的衔接过程中都能够选用管顶平接来进行。
3排水体制及设计内容
中小企业在原则上应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并结合现有排水管道铺设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现有的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应有计划地逐渐实施分流制改造,因此,现代市政排水管道的工程设计一般情况下应包含污水管道设计及雨水管道设计,如果是工业集聚区或者特殊废水排水企业,还应包括工业废水专用管道设计。
4污水管道设计
企业工作人员在设计污水管道时,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设计与施工必须按照室外排水的相关规定来进行[3]。污水管道排放的不只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废水,还包括雨水,因此管道的设计必须按照城市规划以及管道设计标准来进行,才能保证其有效性。通常,在设置污水管道之前,会存在一些已经安置的管道,所以新管道的安装布局设计应该遵循互不妨碍的原则来进行。
4.1怀柔新城南部地区污水干线工程现况
庙城镇及其南侧区域大部分为农田、林地及村庄用地,但现在村庄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经调查,京承高速以南的福田二工厂、福田三工厂有两条压力污水管道,自南向北至京承高速北侧。京承高速以北的聚源地工业区有一条重力流污水管道,管径D=600~800mm,流向自西向东,接纳福田工厂污水后,向东向北至庙城镇区东南部的新新小镇居住区,收纳其污水后向北排入现况污水泵站。污水提升后最终排入庙城污水厂。
4.2设计污水排除出路
怀柔新城南部地区污水排放属于庙城污水处理厂流域范围。经核算,庙城镇南部区域地势较低,其污水需经泵站提升后,经重力流管道排入庙城污水处理厂。
4.3污水管道设计标准
居住用地污水量标准:150立方米/日•公顷。企业、工业用地污水量标准:40立方米/日•公顷。
4.4污水流域范围
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解决庙城南部三山地区(孙史山、王史山、桃山)、京承高速路以南、京密路以西的南部工业区以及庙城镇镇区南部区域的污水排除。同时,为远期解决桥梓镇污水处理厂退水预留条件。
4.5污水管道平面布置
怀柔新城南部地区污水干线工程设计起点位于庙城孙史山村北侧,污水管自孙史山村北侧至孙史山村东侧,自西向东敷设,后向南至京承高速路北侧。污水管于京承高速路北侧自西向东,沿京承高速路北侧敷设至现况富密路,下穿现况京承铁路后沿现况庙城中路,自南向北至规划创业街西延。然后自庙城大街至庙城污水泵站,自西向东接入庙城污水提升泵站。污水经泵站提升后,出水管沿融城路向北至怀长路向东至庙城污水处理厂进水干线(下游现况干线D=1600mm)。由于庙城三山地区及庙城南部工业区污水的接入,现况庙城污水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新的污水排放需求,因此需将现况污水泵站废除,另外选址新建庙城污水泵站。同时,庙城污水泵站至庙城污水处理厂现况污水管(D=900)已不能满足设计流量排放需求,自庙城污水提升泵站至庙城污水处理厂,需新建污水管线。为解决京承高速路南侧桃山新农村及规划仓储北路南侧区域的污水排放需求,需新建污水支线。该污水支线起点位于桃山新农村南侧,污水管自桃山新村至福田三厂西侧路,自西向东敷设,后沿福田三厂西侧路至京承高速路南侧,自南向北敷设至京承高速路南侧。污水管沿京承高速路南侧,自西向东敷设至现况富密路,管道在富密路东侧绿地内敷设,向北接入位于京承高速路北侧的本次新建污水干管。
4.6污水管道定位条件
每种井段都有不同的定位,比如1-25井段:污水管管径D=1050mm,位于孙史山村北侧现况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北侧路缘石2.0m;25-44井段:污水管管径D=1050mm,位于孙史山村东侧现况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西侧路缘石2.0m。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将污水管道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污水的正常排放,为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避免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污水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污水管道的时候,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标准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80-02
0 引言
巴西位列金砖国家,综合实力居拉美地区首位,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居拉美第一,特别是随着世界杯足球赛和里约奥运会的先后举行,巴西经济必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伴随着的GDP的高速增长,其国内基本建设领域的发展步伐也持显著加快趋势,发展潜力巨大。巴西社会经济开发银行(BNDES)预测,2010年至2013年,巴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总规模预计达2740亿雷亚尔(约1500亿美元),投资项目主要涉及电力、港口、电信、公路和铁路等领域。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开始关注并涉足巴西这一市场。但是,巴西的法令、法规繁多、复杂,且经常会颁布一些临时措施,这些不利因素会造成工程承包风险的加大。因此,有必要对巴西的工程承包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本人在巴西经历过一个大型工程,对巴西税种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项目部纳税筹划和实际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此篇文章的介绍,现与大家分享。
1 巴西税收制度简介
巴西是南美税收较重的国家之一,共有各种捐税58 种,其年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0%(2002年人均纳税1000雷亚尔),远高于美国。巴西当地零售价为CIF值的3-5倍,进口商品完税后的成本通常是CIF价的1.8-2倍。
巴西的税收极为复杂,按照计划分为联邦税,州税,市税三级。其比例分别为63.5%,23.5%,13%。政府对税收采取分级征收和管理的办法,此外,企业还要缴纳各种社会性开支。
2 税务风险介绍
巴西税种多、税赋高、税收法律体系复杂,对项目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存在的主要税务风险如下:
2.1 营业税重复纳税风险 按照巴西的税法,在工程承包项目中,分包商所缴纳的营业税,总分包商是不能用于抵扣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若进行工程分包,就可能带来重复纳税问题,增加项目整体税赋。
2.2 企业所得税风险 巴西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4%,比我国国内高9个百分点,比香港高19个百分点。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将利润从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地区转移到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地区,即如何将利润在巴西、中国、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如何控制巴西当地的企业所得税费用问题。
3 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鉴于在巴西这个税种多、税赋高、税收法律体系复杂的国家承包工程业务时所面对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项目团队应高度重视项目的税务安排及筹划工作,在项目EPC合同谈判时,根据项目情况和巴西财税法规和制度特点进行相关的税务筹划。在对项目相关税务进行测算和相关财税制度的分析之后,对项目EPC合同架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好的税务安排及筹划,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当地分包商营业税的重复纳税等,节约项目投资,大大降低业主成本,增强中标的可能性,为项目顺利签约作出贡献。
4 高度重视并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率
巴西是一个外汇管制极其严格的国家,资金的汇入汇出审查严格、成本很高。因此若将当地币收款资金存于巴西,可避免资金在巴西境内境外调配产生的各项税费成本。
我们应高度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好闲置资金的理财。近年来巴西经济快速发展,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存款利率可达到10%以上,因此做好理财对项目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巴西境内的银行有多种理财产品,经过认真调研和对比分析,在确保项目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可选择最适合所在项目现金流状况的理财方式,对暂时闲置资金进行运作管理,这样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这里,推荐一类银行理财产品。该类产品有如下特点:
低风险:类似于定期存款,基本不存在财务风险。
流动性高:存款期限为1个月至3年,可随时部分或全部支取,当即实现投资账户与活期账户资金相互划转,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但应避免频繁操作,每次操作,银行将收取相应的税费。
收益比较稳定:该理财产品根据巴西市场利率水平按月计息,月利息约为1%左右。由于我们是大客户,因此向银行争取了较高的利率水平(针对不同客户,银行对存款利率有一定幅度的浮动)。
巴西虽然利率较高,但政府对银行理财产品所收取的相关税费,在一定程度上冲抵理财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金融交易税:税率0.38%。巴西规定对于每一笔从流动账户支取的资金均按照支取金额收取0.38%的金融交易税。除非是从一个流动账户向同一受益人的另一个流动账户划款。但此项税种巴西政府已于2008年上半年取消。
利息预扣税:税率根据存款期限长短分别为15%~22.5%,存期越长税率越低。存期6个月以内税率22.5%;6个月~1年,税率20%;1~2年,税率17.5%;2年以上15%。银行预扣利息所得税可以作为利润税的抵减项。客户资金从投资账户转入活期账户时,银行在支付利息的同时收取该税。
金融操作税:税率2%~96%。对于每一笔定期投资,如果投资者在投资后30日内支取,所得利息收入将被征收金融操作税,税率视提前支取时间早晚而定,越早支取税率越高。30天以后支取,不征收该税。
综上,项目部采取了避免反复资金流动、根据资金收付计划延长投资期限。
5 特殊付款模式的采用
在此,根据作者所经历的项目的情况,向大家推荐一种针对巴西税收政策特点设计的付款模式,即对部分权利义务进行转让的商业模式。具体说,即在项目执行过程之中,通过与业主签署《项目部分权利和义务转让协议》,将项目的部分收付款权利和义务从总承包商中剥离出来,划归项目业主和未来实施本项目相关分包工作的当地或海外分包商,由他们根据项目分包合同确定相关付款协议,包括付款金额、支付方式和付款的时间安排等,并以业主、总承包商以及相关分包商三方共同签署该付款协议的方式将相关付款安排确定下来。
在此模式下,总承包商将在业主的同意下,将其在EPC合同中的部分权利义务部分转让给其选定的被转让者。每一个转让的部分将以分别签署的付款协议完成。在付款协议中,总承包商在业主的同意下,正式在法律上将工程的义务转让给分包商,分包商不再需要通过总承包商,而直接与业主交易。分包商将直接向业主开出收款发票,由业主直接向其付款。但因此给分包商带来的各项自由和便利均受控于总承包商的审定和批准,这些均不会减少系统的整体性或减少对业主的保护。
采用上述的付款模式将EPC合同项下工作的付款分解下去后,由业主直接向相关的分包商支付对应工作内容的工程款,使总承包商减少了对当地分包商营业税的重复纳税,降低了资金划转过程中需要交纳的税费,减少了外汇兑换的成本和风险,节省了因货币转换而产生的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业主对项目的总投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业主和我方的成本。
6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税务的筹划和管理
项目部应高度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税务工作,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当地税法及相关规定,做好项目部纳税筹划工作。
6.1 争取服务税的优惠 巴西国内各州、市一般都有各自的税收优惠政策,项目部应充分了解、仔细研究相关的优惠政策,力争获得税收减免。比如,作者所在的项目通过与项目所在市政府的多次沟通,成功争取到了服务税的优惠,税率由2%降为1%,仅此一项为项目节省税费300余万当地币。
6.2 降低社会保险金预扣比率 作者所在的项目部,当时通过与税务局、业主、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多次咨询和沟通,成功地实现了降低业主在向项目部付款时预扣社会保险金比率,巴西当地安装部分由原来按发票金额的50%计算预扣社会保险金(税额=发票金额*50%*11%),降为按发票金额的30%计税,有效地降低了该预扣税对项目资金的占用,增加了项目资金利息收入。
6.3 采用“假定利润率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项目现场施工刚刚展开的几个月内,相应的工程成本较少,但由于商务工作的努力,根据与业主的付款计划,可收到较大金额的工程款项。为了及时更多地收取工程款,又尽可能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作者所在的项目部在会计事务所的协助下,通过深入研究巴西税法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假定利润率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采用了此方法,项目部少缴纳企业所得税款约106万当地币。
6.4 每月分析测算巴西公司收入成本和利润状况,确定向业主开出收款发票的金额,做好纳税筹划
根据巴西税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巴西确认收入的方法是按开出发票的日期确定,即开票日期是哪个月份,收入则计入哪个月份。因此当地分公司在向业主开出收款发票之前,事先测算了未来计税期的成本费用及利润,使之与业主支付工程款时按巴西法律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相匹配,避免了出现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7 总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好的税务策划和管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实现利润的转移,降低项目所得税税赋。此外,通过合理控制利润水平,可确保除业主付款时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外,不再缴纳所得税,避免可能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参考文献:
2008年以来,青海电网企业全面推进SG-ERP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建设,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持续创新,各供电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从部门级发展到企业级,实现财务管理向营销、生产、基建等核心业务前端的延伸,初步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共享,解决了长期以来“信息孤岛”的问题。但是,对于工程基建财务信息化而言,仍然存在一些管理瓶颈和“信息孤岛”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工程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财务决算编制、项目转资等核心问题,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工程财务信息化现状
青海省各供电公司隶属于青海电网企业,作为分公司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省级电网企业全面推进SG-ERP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建设步伐,各供电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也迈上了新台阶。供电公司财务信息系统从部门级发展到企业级,实现了财务管理向营销、生产、基建等核心业务前端的延伸,初步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共享,解决了长期以来“信息孤岛”的问题。
虽然,供电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却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手工处理方式和“信息孤岛”的现象依然存在,业务与财务集成和系统功能缺失问题始终困扰着供电公司工程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性不强
目前,供电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分别通过基建管控、财务管控、SAP及手工处理等方式进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概算、项目成本、在建状态、工程进度、投资进度、资金支付、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等业务数据发生或存放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还有一部分数据依赖手工整理,部分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无法实现关联,使得供电公司工程项目整体流程和业务数据处于分散和散布管理状态。例如:编制一个《在建工程统计报表》,业务人员必须从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以及其他业务单据中逐个项目地抽掉统计,频繁地切换系统进行查询,才能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数据统计。可想而知,统计100个项目,甚至更多项目需要的手工劳动和时间,这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大量额外的工作负担。同时,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也不高。这就是目前现有信息系统集成性不强、数据共享度不高带来的弊端。
(二)财务与业务信息反映不完整
工程项目管理的三个系统及手工处理的部分流程,只是独立反映各管理部门需要或关心的业务信息,而是没有从公司管理角度来考虑业务,造成现有信息系统各模块孤岛运行,项目信息反映不完整、不全面。由于三个系统的开发商和技术架构不一样,短时期内无法实现业务流程和数据信息集成融合,因此,造成系统功能缺失,信息反映不完整。如:投资计划管理、进度里程碑计划管理、竣工决算编制管理、竣工决算流程审批管理、资金支付实时查询管理等,这些具体的业务信息只能通过财务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或手工的方式来处理,数据信息很难实时采集。由于功能缺失、信息不完整,造成统计一个工程项目的概算、投资、进度、资金、成本等数据信息时,仍然摆脱不了手工补充统计的方式,也无法实现业务预警管理,发挥不了工程财务管控作用。
(三)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需求偏差大
目前,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财务管理的应用需求,系统功能与业务需求偏差大,造成财务人员仍不能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主要的功能缺陷有:项目数据集成、项目综合查询、项目统计分析、报表编制、项目稽核评价、项目决算编制、项目转资等等,这些功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始终与实际工作需求差异较大,不能给财务人员带来方便。究其原因,核心还是功能设计有缺陷、有弊端,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核心作用。
(四)工程竣工决算管理职能不到位
由于现有系统竣工决算管理的功能设计有缺陷,系统界面不友好,操作过于复杂,造成财务人员短时期内很难掌握。加之,供电公司财务工程管理人员短缺,财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到工程决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中,所以只能依赖外部中介机构来完成,造成财务决算管理不到位。比如:根据业务现状,手工编制一个项目的竣工决算需要十天/人,供电公司目前仅有一名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因此大部分工作精力只能放在日常会计核算方面,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和管理不得不依赖于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长期以来,随着新业务人员的接手和岗位的调整,业务人员对中介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仅对工程竣工决算的业务逻辑处理和过程处理不够了解,更无能力对工程财务决算报告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留下了很多财务隐患,而且管理成本也很高。
二、提升工程财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必要性
(一)工程财务管理是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青海电网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以来,供电企业收入资金实现程序化流转和管控,按日实时上划省公司集中管理。所以,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自然成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业务,因为工程项目资金将占整个供电企业运营资金的80%以上,主要包括:电网基建、农网改造、技术改造、小型基建、电网大修、房屋及设备维护等资金,而管理费用及工资资金所占比例不足20%。当然,工程项目领域也成为了供电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和财务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当前解决工程财务信息系统功能障碍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现有系统功能缺陷制约工程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目前,青海供电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SAP财务模块和远光GRIS财务管控系统构成,SAP财务模块管理项目成本核算、发票校验、供应商管理、项目转资等业务,财务管控系统管理项目资金支付、成本账务、报表统计等业务。但由于两套系统集成度不高,无法直接实现工程项目成本集中管理和控制。因此,造成供电企业工程财务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对工程项目信息统计、分析决策、控制管理还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许多工程项目信息来源滞后、数据质量不高、决策统计分析不完整等问题突出,影响和制约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三)信息化手段是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途径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ERP信息化的建设和深化应用,青海供电企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基本实现了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财、物、销售、生产、基建等业务数据的共享。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分别在基建管控、财务管控和SAP等三个不同技术架构的系统完成,造成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量成倍增长,系统操作窗口不统一,数据信息不共享,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工程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缓慢。因此,如何优化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已成为解决当前工程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课题。当然,目前也只能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深化应用财务信息系统,才能提升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水平。
三、优化思路与措施
(一)整合工程财务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通过搭建一个工程财务辅助管理模块,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SAP系统中物资成本数据、非物资成本数据、概算数据、财务管控系统中工程资金支付数据以及的投资计划、资金计划、工程施工进度节点等数据及时归集,形成一整套能完整反映工程项目基建状态的财务数据体系,以便于项目的统筹管理。同时,供电企业基于该数据体系可以展开多维度、组合式或批量式查询,并可以按业务对象(如:项目、成本类型、供应商等)穿透到其发生明细数据进行查询,从而达到对各工程项目综合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控制的工程全过程财务闭环管理目的,数据整合原理见图1。
(二)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工程财务报表自动生成
利用工程财务辅助管理模块,可以将系统中形成的工程项目综合数据信息,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依据预设的工程财务基础管理报表模板,由系统自动进行统计汇总运算,并生成多种工程财务管理基础报表,如:《在建工程项目统计明细表》、《在建工程成本及资金支付明细表》、《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统计表》、《投资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在建工程项目稽核评价对比表》等。同时,工程财务管理基础表的统计工作操作快捷、数据准确,并为年终工程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资金信息实时采集,提升工程资金支付管控能力
利用工程财务辅助管理模块,可以有效地从财务管控管理系统中,将上个月关于工程项目的月度资金计划付款执行情况,通过集成接口自动抓取到工程财务管控模块中,进行数据质量审核、验证和分析。在资金支付控制时,系统会将数据与前期导入的工程WBS及工程成本情况相结合,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在资金支付时的查询进行及时控制管理。如:在系统中体现如下内容:项目名称、供应商名称、本月计划、已付款、计划比率(本次+已付)/项目概算等,其中,计划比率整体小于概算85%,以便于对资金的整体分析和及时管控。
(四)开发工程财务决算编制功能,实现工程财务决算自助编制
财务人员利用工程财务辅助管理模块,可以有效地将前期系统中导入的各项成本业务数据,如:施工成本业务数据、服务成本业务数据、财务凭证业务数据、物资成本数据等,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待摊基建支出、设备基座、不需转资的设备等工程竣工转资清单进行成本归集。同时,按照工程竣工决算的要求,针对工程竣工转资清单的资产明细,将待摊基建支出费用按多种分摊计算规则(如:按资产数量分摊、按资产价值比例分摊、按指定比例分摊等)进行设置,如:将待摊支出――法人管理费分摊到相应的建筑工程上,将安装工程发生成本转资成为竣工设备等等。如此,系统在后期操作中,按照竣工决算规则的参数设定,自动进行竣工决算处理,生成总部要求的16张财务竣工决算报表和相应的资产卡片信息,从而完成工程财务决算自助化操作。
(五)运用工程财务决策分析工具,实现智能化分析
通过工程财务辅助管理模块,可以对项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优化分析,并以各种图形对工程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展示。此外,该系统还具备“一键式报告”自动生成功能,可以按照预设的统计报告模板,按月进行统计汇总,自动生成工程项目统计报告的管理功能,其业务架构体系见图2。
四、预期成效
(一)系统功能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工程辅助管理模块,实现对工程财务管理自动化管理,工程项目查询和统计分析、统计报表的编制等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笔者以编制《在建工程统计明细表》为例:由于现有系统中,只能对单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成本查询,无法同时对多个项目成本明细进行综合查询,也无法针对工程项目资金付款明细进行查询,业务人员只能采取传统的手工的方式进行工程成本和资金支付的综合统计工作,工作量非常繁重。对于完成《在建工程项目统计表》编制工作,一个业务专责需要4-5天时间,在多个系统间大量的切换,逐个项目地进行手工汇总统计才能完成,由于数据量较大,统计的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想进一步查询统计并在附表中体现某项在建工程中项目法人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前期费、成本列支明细及实际资金支付明细时,则对于一个工程项目,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于每年300个工程项目的某供电企业,这种工作效率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在应用该系统后,用户只需轻点统计按钮,“一键式”即可完成所有项目的财务数据统计工作,而且还可以按项目穿透到费用及成本明细进行单项工程财务数据的查询汇总。整个《在建工程项目统计明细表》数据质量准确可靠,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管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工程辅助管理模块,实现工程财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财务人员对工程业务处理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工程日常管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例如:某供电公司在应用该系统前,手工编制一个项目的竣工决算,通常依赖中介机构2-3名专业人员花费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该公司每年的工程项目大致在300个左右,这种工作效率显然难以达到公司的管理需求。此外,这种方式的管理成本也非常高,中介机构通常收取的决算编制服务费用比例比较高,许多工程项目收费比例甚至达到了6-7‰,这已远远超过了总部工程竣工决算2.5-4‰的标准比例。就该公司而言,每年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支付的服务费用达200多万元。现在,通过系统操作,财务人员用2天左右的时间,就可单独完成竣工决算编制工作,不仅大大提升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三)加强过程管控,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工程辅助管理模块,数据的有效采集并储存系统中,并形成能完整反映整个工程业务状态的一体化数据,从而有效加强了工程财务全过程的管控,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例如:利用该模块前,编制一个《在建工程统计报表》,业务人员必须从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以及其他业务单据中逐个项目地抽掉统计,频繁地切换系统进行查询,才能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数据统计。由此可想而知,统计100个项目、甚至更多项目需要的手工劳动和时间,这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大量额外的工作负担。现在,通过系统操作,财务人员可以按业务需要,轻松从数据体系中提取完整准确的数据,编制各类报表,分析各类报告。
1BIM概述
1.1BIM简介
信息建筑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即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以信息为突破口,对其物理和功能属性进行数字化表达,打破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之间的屏障,使设计、施工、运维中各种过程和结果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1],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减少各种项目问题,避免无端浪费及争议,实现工程建筑信息透明化和准确性,实现实时共享,便于各环节、各参与方之间信息地传递,并且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
1.2BIM的发展历程
1975年,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BIM之父”ChuckEastman提出未来可以对建筑体以计算机系统仿真,并命名为“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系统,BIM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2]。20世纪80年代后,芬兰学者提出“ProductInformationModel”系统,1986年,美国学者RobertAish提出“BuildingModeling”。2002年由Autodesk公司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这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新的重大突破,但尚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缺乏实践案例,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高速发展,采用64位引擎GPU的专业绘图芯片同多核处理器协同作用,可执行类并行计算机运算,BIM研究和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全球三大建筑软件开发商,都推出了自己的BIM软件,BIM逐渐成为产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工具。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此后很长时间内,BIM经历一个很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型项目的增多、国内外合作更加密切,近十年迎来了我国BIM技术的较快发展,业内对BIM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应用范围日渐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1.3BIM的技术特点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基本特点[3]。(1)可视化:“所见即所得”,建筑物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便于在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进行沟通、讨论、决策。(2)协调性:在项目施工前期,综合各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自动检查,进行碰撞检测,系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4],并生成报告,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冲突,协同施工进度计划、便于物业化管理。(3)模拟性:在方案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各种模拟,除了三维模型外,还包括4D模拟(3D+发展时间)、5D模拟(4D+造价),如模拟组织施工,节能模拟、进度模拟、造价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消防人员疏散模拟、地震逃生模拟等[5]。(4)优化性: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时,现代建筑物的复杂性大多超过了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参与人员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6],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BIM技术即具备这样的优势。(5)可出图性:可快速需要的各种生成平、立、剖图纸,生成明细表,及体积、面积等数据,并且“一处更改,处处更新”,避免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
2我国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管理手段存在局限性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多集中在较为偏僻的地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仍以传统的纸质资料和CAD图形作为信息载体,对工程资料进行保存、归档、调用,来保存信息进行设备管理,这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六七十年代所建的众多闸涵,很多是纸质手绘图纸,并且由于年代久、易丢失、材质脆、难储存、字迹辨识困难,其中很多工程只能找到部分图纸,这些资料很难完整表达工程的具体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在逐步完善电子图表影像资料和推进数字档案工作,可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是以相对静态的、独立的传统粗犷形手段为主,信息独立,难以关联、整合,很难将工程管理工作系统化、动态化,影响了工程工程运行管理和维养作业的效率及质量,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2运维过程中存在技术障碍
一般水利工程建筑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可能只需要0.5~3年时间,但交付使用后,运行、维护、改善和更新的时间将长达20~100年。工程的维护运营阶段占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工程运维涉及工程管理方、水利勘察设计院、工程施工建设单位等多个专业或团队,多方之间很难对工程做到及时有效地协同管理,工作内容烦琐、效率较差,如在传统的物业管理中采用指派联络员填写表格、参照工程现场照片示意、情况说明等自成体系的独立管理模式,信息相对孤立,各个专业之间沟通不顺畅,信息流动性差,存在一定的技术对接障碍。
3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养更加智慧、高效。随着BIM应用的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也在逐渐遇到机遇和挑战,工程运维管理与工程的设计、施工一脉相承,将BIM模式嵌套入工程运维管理之中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效率,在现行的物业化的维养方式的基础上,将BIM模型与之相结合,对于在设计、施工阶段已装配了BIM系统的水利工程,可以实现BIM技术地直接对接管理,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尝试将BIM模式地工作思维渗透到其运维管理工作之中,根据具体条件,分阶段推进BIM化管理。
3.1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前,利用BIM良好的可视化和协调性特点,能够更形象、准确、全面、快速地掌握和传递工程运维管理信息。现行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在每年维修养护项目开始前,根据工程情况上报维修养护方案,审批后进行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工程情况,管理单位需要与设计院和施工方进行多次接洽,而BIM技术具有“所见即所得”得可视化效果,将岁修养护需求、方案等通过参数化赋予在三维模型的族构建中,工程得到更加直观的清晰表现,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呈现效果图,利于相关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在维修养护施工前,通过4D模型(三维模拟叠加项目的发展时间)和5D模型(4D模型叠加造价)模拟组织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安排来指导施工。这样将技术设施、工艺做法、用料、工程量、资金预算等问题信息打包集成,便于管理方同设计院、施工方等各方精准、高有效对接,利于工程后期管控。
3.2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
在工程项目维修养护施工过程中,统筹调度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管理。在进度管理方面,通过不同颜色来细分标注施工状态,将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生成时间轴,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并形成记录,提高速度的总体控制。利用BIM技术形成成本控制,通过添加施工日志、工程量月表、项目清单、明细表等信息,实现成本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施工人员、实施时间、新增或更换的配件信息等及时上传到BIM中,形成质量和安全工作的动态记录,提高质量与安全管理时效性、可溯性。基于BIM技术建立的协同工作的平台,有利于各方面人员或团队可协同合作,例如在出现现场变更问题时,一方在授权内做出的变更可同步到其他参与方,具有“一处更改,处处更新”特性,协同施工进度计划,BIM技术模型能够打破CAD时代各专业独自作业、工作流线交错复杂、设计难以更改的壁垒,有效避免了传统2D绘图由于疏忽带来的遗漏,造成实施中不必要的损失,便于物业管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3.3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
(一)江西水利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但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水利设施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十一五”期间,江西省累计水利投资282.9亿元,新建及加固堤防626公里,河道整治与疏浚河段116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1万多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0.42万平方公里。九江长江大堤、赣抚大堤、鄱阳湖区一批重点圩堤和全省3488座病险水库得到了加固整治,一批大中型灌区和机电泵站得到改造,解决了76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2007年以来至2011年5月,江西省农村水利投资总额达263.16亿元,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达182.07亿元,占比为69.19%。受制江西省财力不足,地方配套资金缺口较大,造成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加上近年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等原因,使得江西省的水利设施供求矛盾依然凸显,近年平均每年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超过25%。
(二)水利建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商业金融参与较少且产品单一以2010年为例,信贷融资额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7.98%。此外,农村水利管理部门广、头绪多,水利设施产权归属模糊,缺乏符合商业运作的承贷主体,致使政策性金融机构成为农村水利建设贷款发放的主力机构。2007年以来,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项目贷款数额占全部水利项目贷款数额的70%;商业金融机构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相对较少,服务对象多为拥有商业收益的大型水电站项目,且服务手段基本限定在信贷业务支持上。
(三)专业银行时期农行承担政策性投放任务,近年加大了对符合商业化运作项目的支持力度2008年底以前,江西省农行先后向全省216个农村水利水电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0.12亿元,项目广泛分布在32个县市。这些贷款大部分在专业银行时期投放,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任务,有社会效益但自身经济效益差,相当一部分被剥离处置。近年以来,针对江西省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农行加大了对产权明晰、符合商业运作条件、具有偿贷能力的水利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采取不同的方式为江西省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如向大开型水利枢纽工程、农村水利水电、防洪灌溉、河湖治理、农村供水等授信37亿元,用信余额达17亿元。
二、江西水利建设和金融跟进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水利建设大投入将催生巨量信贷资金需求江西省“十二五”重点水利项目共8507项,总投资将达1310.52亿元,按2007年以来信贷总融资额占总投资额35.01%的比例计算,“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水利信贷融资额将高达458.81亿元。庞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利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拓宽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空间。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块巨大的“水利蛋糕”。
(二)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商业金融介入带来新契机“十二五”时期,江西将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变革孕育着机会,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一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将可能改变水利设施经管主体、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产权归属不清晰等问题,造就合格的承贷主体;二是农田水利投入机制改革、水价改革和水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可使原有工程的经营指数提升,公益性项目也可变成准公益性项目,甚至变为经营性项目;三是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融资平台的搭建,将为社会资金进入水利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渠道,为商业金融介入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水利建设项目将衍生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二五”期间,江西将大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大力推进鄱阳湖、峡江、浯溪口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除巨量的信贷资金需求外,这些行业的发展也将衍生新兴的金融需求。主要市场机会有:1.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创造了融资租赁机会;2.水利关联产业创造了投资银行业务机会;3.新兴的水务行业将带来水利产业的基金业务;4.衍生新的服务对象,比如:(1)水资源利用红线,使水交易市场可能成为金融服务对象。(2)排污总量控制,使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能成为金融机构服务新的市场主体。(3)水利用效率红线,可为金融机构提供大量新兴节能环保产业客户。
三、农业银行支持江西水利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根据受益特性不同,可以把水利项目分为经营性水利项目、准公益性水利项目和公益性水利项目三大类别;不同类型的水利项目拥有不同的资金来源,具有不同的运作模式。商业银行要依据不同类型水利项目的特点,确定目标市场和金融服务对象,找准服务内容,积极寻找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契合点。
(一)经营性水利项目服务路径
1.目标市场。所谓经营性水利项目,是指以发电、养殖、航运、供水等功能为主,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这类项目基本上政府不予投资或只给少量的补助,其项目资金主要靠贷款或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建设。江西省“十二五”重点水利项目规划中经营性水项目总投资达12.27亿元。同时已建成的小水电有4600多座,总装机容量为278万千瓦,年发电量近80亿千瓦时,占全省当年用电量的11%;近年来江西省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水务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的筹资压力也越来越大,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2.服务对象。(1)企业化运营的小水电站。江西省大多数小水电站被购买或租赁,进行了产权转让和公司化经营,产权转换后,普遍更新了设备,强化了管理,效益明显提高。(2)水利建设衍生的生产与服务企业。对拥有收费权、承包经营权及匹配的旅游、服务等收入,或配套的生产等企业化项目,可以水利建设派生的旅游、餐饮服务、种养殖、农副产品生产企业等为承贷主体。(3)拥有特许经营权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企业。江西省城市水业经历了水价改革启动、企业化改造、特许经营和产权改革为特征的市场化改革,目前包括供、排水在内的城市水业大体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向拥有收费补偿机制的企业的体制转变。
3.服务内容。为商业化水利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已采取竞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或联营方式且产权清晰的小水电项目、城市供水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项目自身拥有充足的现金流,项目的现金流与项目资产抵押足以覆盖风险。在科学评价经营主体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在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用于项目建设的条件下,以商业化承贷主体为服务对象,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人民币保理、国内信用证等多种信贷工具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
4.风险防范与建议。(1)严格授权制度,强化贷后管理。水利项目贷款额度大,建设内容复杂,支出项目繁多,贷款使用监管难度大,容易出现贷款被挪用的情况。风险防范上,首先,在遵循授权管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有限授权,及时调整”的原则,合理划分贷款决策和管理权限;其次,按项目贷款进行严格管理,明晰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环节权限和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全面的贷后评价;第三,在贷款评估时引入外聘专家制,聘请水利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把关,提供经验指导和专业建议。(2)调整小水电项目准入标准。目前,建议适当降低小水电项目准入标准,扩大信贷业务服务范围。
(二)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服务路径
1.目标市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兼具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既承担防洪、排涝、水资源调控等公益,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的综合工程、或具有经营价值的水库、渔业设施、受益主体可以具体化的给排水设施和饮水安全设施。江西省“十二五”重点水利项目规划的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总投资达551.93亿元。其中:控制性枢纽工程投资230.12亿元,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投资65.83亿元,重点水源工程投资255.98亿元。
2.服务对象。(1)水利工程的业主单位。一是水电类,由发电企业组建的建设管理局;二是水利类,主要涉及渠道、防洪设施等的建设,主要有各流域主管机构及其下属单位;三是其他,涉及各水利机关,如水利局、河湖管理处、景区管理处。(2)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有所选择,重点关注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的大中型施工单位的金融服务需求。(3)水利项目运营单位。有些项目比如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水电工程运营有一定的受益对象并且有排他性,可以选择这类经营性项目的运营主体为承贷对象。
3.服务内容。(1)为三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提供银团贷款服务。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和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投资较大、贷款期限较长、风险相对较大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信贷服务可采用银团贷款方式进行,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基金业务服务。(2)向衍生的盈利项目提供信贷服务。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可以衍生出许多私人产品,如水利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可以赢利,可为衍生的经营性项目主体提供信贷服务。(3)以财政补贴和收益权作质押,支持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以“项目经营收益+借款人自身经营收益+财政补贴等”作为组合还贷来源,以财政补贴收入权益和收益权作质押提供贷款。
4.风险防范与建议。(1)争取政策支持,降低准公益性水利项目贷款偿债风险。一是在政策上争取风险保险补偿机制,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规避风险能力,推动设立洪水、干旱巨灾保险和农田水利设施政策性保险,降低水利项目贷款风险。二是争取地方政府建立偿债基金,加大对水利建设主体的财政贴息、财税优惠政策的出台,将财政补贴资金纳入项目单位的收入,增加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现金流。三是要不断创新担保机制,有效改变水利基础建设贷款风险敞口过大的问题。大力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地方政府土地抵押或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增加水利建设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2)推行现金流综合评价,大力发展“打包”贷款。
(三)公益性水利项目服务路径
1.目标市场。公益性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社会服务,难以通过市场经营得到直接的经济回报,主要是承担防洪、排涝功能的河道堤防、农业灌溉骨干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设施等。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应实行“代建制”,即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十二五”期间,江西重点水利项目规划的公益性水利项目总投资达871.15亿元,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