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5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动画发展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Revelation of Japanese Anim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imation
CHEN Hong
(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With advanced animation technology in Japan, a long time ago, has a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wish to learn Chinese Animation Japanese animation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a lot of collecting, sorting, reading, analyzing information related book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lectronic document retrieval, based on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animation developed in Japan, the contact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 order to find out our animation should take the road.
Key words Japanese animation; domestic animation; revelation
在当下,大多数大中型城市为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纷纷借动画之名,行经济发展之实,打出动漫创意园区的旗号。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并不成熟,虽然动画作品有很多,但是优秀动漫作品稀少,动画创作缺少创意,因此,中国动画在世界上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竞争力。对于这种状况,中国动画需要向有着丰富动画制作经验的国家学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打造独特的中国动画。
1 完善动画的外在表象形式
1.1 明确动画的受众定位
在我国,动画的主要受众以儿童为主,有时父母和祖父母会陪同孩子共同观看。然而,中国动画的商业定位是少儿,幼儿这一群体,对于青少年以及成人这一部分人群,我国动画在制作方面很少重视。动画产业发达的日本,在进行动画制作时兼顾了所有群体,让全家人可以共同观看一部动画作品。这是中国动画急需改变的现状,中国动画应该综合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创作出适合所有群体共同观看的动画作品。近年来热播动画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就是这部作品满足了各个群体的不同需求。但是,客观的说,这部动画作品故事情节仍比较简单,并不是每一位成年观众都喜爱这种风格。
1.2 加强动画的故事性和创造性
剧本和故事的好坏决定了动画作品的水平,人们在看动画的同时,也在欣赏一个完整的故事,环环相扣的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一个动画作品必备的要素。对于中国的动画现状,在日本是不多见的,日本动画在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视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千与千寻》讲述了一个日本女孩的成长故事,这个女孩胆小、没有朝气,没有人喜欢她。然而,人们在观看这部动画作品之后,被这个不出色的小女孩征服了,人们都喜欢上了她的勇敢善良,这就是故事情节的巨大魅力。一直以来,中国动画过于关注动画作品的教育效果,没有深刻认识到故事情节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动画蓬勃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动画作品的故事性和创造性。
1.3 鲜明的动画色彩和声音
著名漫画家宫崎骏坚持亲自手工绘画,进行动画作品的创作,而且,他对自己每一帧画面都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根据不同角色,不同性格,为动画形象进行着色,致力于用色彩表现出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日本动画非常注重动画配音,在日本动画作品中,通常以特定的声线和说话的风格来表现动画形象的性格,这种方式要求配音演员有足够的表演功底,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自由表演的空问。除此之外,日本动画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动画作品的配乐和主题曲的选择与制作,让人一听到音乐就想到动画。对于动画的色彩搭配和配音,中国动画在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提炼原创动画的内在特色
2.1 以民族精神内核充实动画
一步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要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还要具备民族性,这是一个国家动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源泉。只有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才可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一直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在进行创作时都不能完美的融入民族精神、展现民族精神,甚至,国外动画制作公司已经发现了这个商机,并且加以利用。对于民族精神的表现,日本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宫崎骏的绝大多数动画作品都体现了典型的日本民族性格。在动画制作中融入民族精神,永远不可能用优良的技术和精美的画面进行代替。
2.2 让动画在想象力的天空飞翔
动画创意即动画的想象力,没有创意的动画是残缺的动画,就像是没有鳍的鱼,这样的鱼并不能称之为鱼,这样的动画也不能称之为动画,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创新是动画的生命与灵魂。宫崎骏的作品创造了会行走的路灯,会移动的城堡等富有奇幻色彩的事物。这些奇妙的事物仅存在于想象,带领人们经历一段段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放松人们的心情,减轻疲劳。我国动画之所以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想象力,几年前,播出了一部名为《福娃奥运漫游记》的动画作品,这部作品最大的看点就是穿越时空,而且,也是唯一的看点,因为这部动画作品几乎就是介绍奥运历史和体育项目的奥运宣传片。动画作品的想象力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品控捏造,脱离事实的空想。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动画作品的创意也是如此,要让观众感到新奇的同时,增进真实感。
2.3 动画要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
从日本动画的发展来看,其动画作品无不展现了日本的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宫崎骏是日本漫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作家,他是把人文色彩融入动画的第一人,即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题材,但是,他的动画作品又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说,对自然,梦想,人生,生存,环保的思考。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通过描写宗介和波妞相遇相识相知的故事,批判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歌颂善良、歌颂友谊,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愈来愈尖锐,宫崎骏在现实的基础上开展想象,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会让观众产生反思,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对比之下,我国动画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中国动画更加注重说理性教育,动画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没有曲折性,让人看到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尾,甚至观众都可以预测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国产动画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就要打破现状,在进行动画制作时坚持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展想象。而且,动画创作要歌颂自然、善良、友爱等人文精神,使我国的动画产业不断走向成熟。
3 结语
动画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娱乐大众的方式,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每一部动画作品都以其特有的主题、内容等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生活、帮助人们重拾希望和放飞梦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点点的改变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惯、提升生活的品质与质量等等。一步优秀的动画作品往往融入了浓厚的民族精神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它肩负着宣传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使命,所以,国产动画应树立大国意识,培养大局观念,创作出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优秀的国产动画,吸引更多地观众,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国产动画。而且,要让国产动画逐步走上世界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喜爱中国文化,喜爱中国。
影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动画更是必不可少的。我理解的影视动画的含义是:影视包括很多方面,动画是影视动画的的基础,影视动画是影视类的一种。
一、什么叫影视动画?
动画电影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剧场版电影是动画电影的一个分支。我们所说的动画电影包括剧场版,OVA.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画电影与剧场版电影动画不同的是动画电影故事取材并不是由电视动画或OVA中取材。从电视动画或OVA取材的称为剧场版或电影动画。
影视三维动画涉及影视特效创意、前期拍摄、影视3D动画、特效后期合成、影视剧特效动画等。随着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延伸和制作软件的增加,三维数字影像技术扩展了影视拍摄的局限性,在视觉效果上弥补了拍摄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电脑制作的费用远比实拍所产生的费用要低的多,同时为剧组因预算费用、外景地天气、季节变化而节省时间。制作影视特效动画的计算机设备硬件均为3D数字工作站。制作人员专业有计算机、影视、美术、电影、音乐等。影视三维动画从简单的影视特效到复杂的影视三维场景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二、好的影视艺术作品可以给予文学丰富的养分
影视动画与文学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影视来源与文学,影视动画来源于生活、文学、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影视文学比文学更有群众性,是任何文学作品不能比拟的。因此必须有震撼力和表现力。文学的表现工具只是文字,有相对的限制性;饮食艺术有无比的精确性和敏锐性,能较好的反应一切复杂的生活现象。《白毛女》这部影片表现的喜儿的这个农村妇女,在残酷的地主阶级剥削下。遭到废人的屈辱和迫害,发出了“我要报仇,我腰活”的呼声,在阶级斗争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她那种“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的反抗性格的形成。它对观众直接诉之于形象,使观众得到的是完全逼真的感受。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同代人的生活景象,也可以看见一切动人心炫的历史重演。
三、影视动画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做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四、三维动画
1995年至2000年是第一阶段,此阶段是三维动画的起步以及初步发展时期(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标志着动画进入三维时代)。在这一阶段,皮克斯/迪斯尼是三维动画影片市场上的主要玩家。
2001年至2003年为第二阶段,此阶段是三维动画的迅猛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三维动画从“一个人的游戏”变成了皮克斯和梦工厂的“两个人的撕咬”:你(梦工场)有怪物史瑞克,
怪物史瑞克
我(皮克斯)就开一家怪物公司;你(皮克斯)搞
海底总动员
海底总动员,我(梦工场)就发动鲨鱼黑帮。
从04年开始,三维动画影片步入其发展的第三阶段——全盛时期。在这一阶段,三维动画演变成了“多个人的游戏”: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推出圣诞气氛浓厚的《极地快车》;曾经成功推出《冰河世纪》的福克斯再次携手在三维动画领域与皮克斯、梦工场的PDI齐名的蓝天工作室,为人们带来《冰河世纪2》。至于梦工场,则制作了《怪物史瑞克3》,并且将《怪物史瑞克4》的制作也纳入了日程之中。
亚洲三维动画联盟机构——花鸦影动中国城,是这个行业的全球技术权威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三维产业成立的联盟机构。
五、发展
中国的动画行业被称为原创少、前途不大,影视动画更哈斯没有较多的好的评价,不过在我看来,中国现已经进入了有思想、有原创、有效率的时期。2006年全球影视动漫产业达到2228亿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品产值责在5000亿美元以上。
从1996年起,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启动“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建立起华东、华北等5个动画基地,到2005年1月20 日起,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发型许可制度。这些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对中国的动画业是好消息。(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26-01
动画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由最初的漫画转换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被广泛运用到了动画的创作中,动画也逐渐成为一种传播媒介,作品中蕴含着传播学和美学等多门艺术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实验动画在发展初期,是由个体进行探索与开发的,所以较商业动画而言,实验动画中创作者的自我风格、形式等都较为明显。创作者们对实验动画的不断探索、创新,为商业动画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方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一、实验动画的艺术价值
(一)实验动画的艺术意义。实验动画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史。从最初的拍摄动画到如今的多媒体动画,由传统的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的跨越,有声动画取代无声动画,这些变化就是实验动画逐渐升华为艺术的过程。另外,实验动画也是一种时间艺术,通过观看一些创作者的实验动画作品,不难发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再利用艺术创作手段融入到动画中,同时借助镜头来传递创作者们希望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以独特的形式和对作品细节上的处理来完成心灵上的升华。
谈到实验动画,其实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拒绝流俗、表现自我的一种精神,因为实验动画充分尊重了创作者自身的创作想法、形式和内容,最后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所以说,实验动画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某种商业目的,而是在为挖掘艺术而努力。实验动画的兴起使得大量动画人才参与到动画作品的创作中,既促进了实验动画的发展,也为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为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瑰宝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实验动画的艺术价值。实验动画与商业动画之间虽有区别,但也有联系,二者之间没有标准的分界线,相互影响。实验动画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商业动画的启示作用上,如《圣诞夜惊魂》的成功就受了实验动画片《骷髅之舞》的许多影响。其次,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影响。实验动画在制作中常会采取多种手法,如手绘和剪纸,再通过生动的画面去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文化精神。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有其土壤,动画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媒介,通过观看实验动画不难发现,其题材与表现手法都围绕着时代文化展开,因此实验动画具有传承时代文化艺术的价值。
二、中国实验动画的发展之路
(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实验动画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首先是资金支持。对一些动画研究机构或者高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实验动画的创作者提供发展条件和空间。第二是宣传支持。政府可利用一些平台,如电视、网络等播放实验动画,从而起到宣传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动画的艺术品质。第三要重视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在政策方面要对高校动画专业进行引导,为其提供一个专门播放实验动画的平台,若播出后观众反馈较好,实验动画也能向商业动画转化。《黑客帝国》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政府的方针政策影响着实验动画的发展。
(二)重视与文化艺术修养的融合。从动画诞生至今,国内外都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被认可,与导演的思想和文化艺术修养有关。实验动画要在动画行业占领一片天地,就要求实验动画创作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这样才能为实验动画升华为艺术提供文化基础。因为艺术并不只是由技巧构成,它还包含着精神文化和思想内涵。
(三)推动实验动画的多元化发展。在实验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有时甚至身兼多职,实验动画的创作之所以具有灵活的特性也是源于此。实验动画导演在创作作品时制片人不会过多干涉,可以说是“独立制片”,所以作品一般不会为迎合商业需求而放弃导演的创作思想,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多元化,有的内容甚至是商业动画所禁忌的。正因如此,实验动画的艺术性、先锋性和探索性将改变中国动画的现状,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这也是我国动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动画这门综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动画”的概念经历了无数次分离与融合,但动画始终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是没有国界的世界通用语言。电影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一门艺术像电影一样更依赖于科学技术,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每次发展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从黑白电影到彩色,每一步无一例外的都打上了科技进步的烙印。影视艺术的里程碑式的分期往往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用高科技制作的动画类影片,逼真的表现手法和极富想象力的创意,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运用和软件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数字动画技术已完全融入了电影的制作领域,特别是运用了3D特效技术,将真人实景与动画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人难辨真假,实现了以前传统电影领域难以实现的表现方式,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把电影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CG技术与电影
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的缩写,中文意为计算机图形图像。随着计算机的与发展,CG技术创造了电影领域中的文化奇迹,许多导演在影片中都运用了CG技术塑造了一个个虚拟的角色。
1977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导演了一部名叫《星球大战》的科幻影片。片中运用CG技术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观赏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也因此名扬世界,科幻影片从此也成为电影的主流之一。当时由于没有一家制作计算机特效的公司能为他的电影服务,因此他组建了自己的工业光魔工作室,用来制作这部电影所需要的特殊效果,从此计算机技术首次在电影中得以应用。片中运用的新技术大约有三百多项,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开创了全新科幻影片的先河。《星球大战》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已经向“真实的虚拟世界”迈出了极有建设性的一步。《星球大战》运用CG技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导演在其后1980年和1983年分别推出了两部续集。这几部影片在198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由于当时计算机影像技术处于刚开发和较为初级的阶段,三维计算机动画也没能很好运用到影片中,片中的怪兽由演员化妆扮演,外星人只能通过制造模型、电子控制和定格摄影来完成,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和影响了影片的真实程度。
二、三维动画与电影
CG技术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而三维动画的运用为动画电影揭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1991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终结者2》成功塑造了首个全三维数字角色,并将真人演出的影像与3D数码动画完美结合,这也使得三维数字人物角色的造型更像真人,并有层次感。工业光魔影像特技制作工作室成功地为影片制作了令人难忘的特技效果,并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这也使CG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三维动画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即CGI)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影片中,为创造完美的虚拟世界奠定了基础。
2001年,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影片《指环王1》隆重上映。片中的特效主要由Weta Digital工作室担任,其中的CGI影像留给人们完美的感觉,该片中的万人战斗场面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力。CGI与微缩模型的结合,让人分辨不出动画和真实场景,再一次体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实力。片中运用了一种智能化的软件,在演绎双方作战时,每个数字形象都会自动寻找对手,甚至还能做到打不赢就逃跑的场面。该片也获得了2002年度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三、3D特效与电影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2009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上映了,这部耗时12年制作的科幻大片掀起了电影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预示着3D特效时代的来临,也象征着真人与动画技术结合的再次创新,使电影更具魅力。这部耗资5亿美元,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很大部分投入都花在了技术上。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将3D特效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境界。Weta Digital工作室运用为《阿凡达》研发并首次运用的特效技术―“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用CG特技制作出了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人,并与真人结合,逼真的诠释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掠夺潘多拉星球的矿产,与当地Na’vi族人大战的场景。该片创下了27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2011年8月由导演鲁伯特・瓦耶特携手Weta Digital工作室倾力打造的好莱坞又一部科幻巨制《猩球崛起》上映了。从上映至今,依然保持了如潮的好评和强劲的票房。Weta Digital工作室再次运用“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用CG电脑动画制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猩猩,逼真的诠释了一场人类与猩猩的惊天动地的大战。
“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将演员表演时在空间所产生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模型,以之为骨架,在上面填上2D或3D角色的“血肉”,最终合成银幕上活灵活现的角色。通俗地讲就是:真人的动态表情、肢体语言经过电脑的处理或者合成后,变成虚拟人物形象的表现和肢体语言。上述两部影片中的Na’vi族人和猩猩的镜头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进行捕捉完成的。特别是扮演猩猩的演员,他的脸上贴满了红外线感光点,头上还顶着一个捕捉表情用的小摄像机,为的是最大限度地让摄像机捕捉到他脸部丰富的表情变化,令电脑制作的图像更加逼真。
导演鲁伯特・瓦耶特认为:《阿凡达》的CG技术非常成功,我想在《猩球崛起》里再运用一些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技术。将之前《阿凡达》主要在棚内完成外景拍摄的模式,首次放在户外、阳光下取景,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场景与CG绘制的栩栩如生的猩猩们在一起,令观众难辨真假。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除了有鲜明的主题外,还要有创新和领先的制作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在当今电影创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前传统电影里难以想像甚至无法实现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运用CGI等技术,让人们的幻想变成现实,因为电影艺术其实就是想象与真实的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三维造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