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16 08:51: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银行行业的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银行行业的前景

篇1

现代社会的烹饪,早已不只是有填饱肚皮的一项功能了。当今是个资讯时代,由于对资讯的需求量大,它当然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现在研究得比较热的是一种所谓的“分子烹饪法”,在欧洲最为盛行,餐厅厨师、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在参与研究这种烹饪方法。分子分解料理的魅力在于首先对现有事物进行解构,然后进行重构。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对某种配料的注意,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关键是将所需的香味分离出来或将其发挥到极致,并消除那些不需要的味道。与此同时,分别展示各种不同的重构方案,它几乎具有无限的创造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熟悉、浓郁的味道,让客人去体验它们,例如苹果的味道,这永远都是一件乐事。

1.分子烹饪的现状

1.1分子烹饪的定义

分子烹饪(Molecular Gastronamy)是从食材的分子层面入手,通过现代物理、化学的手段,运用现代仪器和设备来精确制作奇妙食物的烹饪方法。分子烹饪又称作“分子料理”或“分子厨艺”。

此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烹饪,它是从烹饪原料的分子层面来创新,主要是创造不同于人们习惯的新风味、新食材、新食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追求艺术烹饪、新概念烹饪。[1]

在纯粹意义上,分子烹饪是一门把化学和物理原理运用在烹饪的科学。而今天,某种程度上,这术语已经推广为描述创新性的烹饪风格和成为创新前卫,懂得结合前沿科学、科技,甚至心理学的厨师的代名词。

1.2分子烹饪案例

1.2.1用液氮做冰激凌

早几年在一些电视节目上就曾经介绍过,液氮对普通人来说造价太高。可是在实验室却是必备试剂。然而,用液氮来做冰激凌再理想不过了,因为液氮的低温可以让水与糖分子原位迅速冻结,从而来不及形成晶体。水一旦形成了冰晶,便会影响到滑润的口感。因此,在做冰激凌的过程中要不断搅动。从而破坏正在形成的晶体。如果是改用液氮瞬间冷冻,那么它的口感就会大大改善。然而,液氮冷冻冰激凌虽然口感细腻,吃的时候你却要当心。如果它还没有升到口腔可以正常接受的温度.那你会觉得舌头被粘在冰上一样。用液氮傲冰激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食材都能做成冰激凌。而不只是传统的水果、坚果或牛奶等原料才行。像烟肉蛋冰激凌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出乎意料的新型组合,特适合那些大胆好新奇的食客。[2]

1.2.2苹果鱼子酱

苹果鱼子酱是分子料理的一个典型例子。它同样适用于橘子、甜瓜等等。苹果鱼子酱很好地呈现了苹果的美味,同时将“破坏分子”,例如果核及果皮统统去除。

为此,我们榨取了苹果汁,并在汁内加入藻酸盐。随后,用多道移液器抽取苹果汁与藻酸盐的混合物,将它一点一点地滴入盛有氯化钙溶液的碗中。数秒钟后,滴剂中便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泡沫,如同鱼子酱。品尝的时候,你可以将一大口苹果鱼子酱放在舌头上,体验“纯粹的”苹果味带来的美好感觉。

1.2.3澳洲牛肉配法国鹅肝酱

听师傅介绍做法,就像听一堂化学课一般,把澳洲牛肉抽真空放到60℃水煮30分钟,再把鹅肝酱加入0.5克褐藻胶并搅匀放入钙水中做成胶囊。似懂非懂之时,还是直接吃比较实际。咬下之后,鹅肝的香味从柔软的胶囊中渗透出来,令人惊艳。

2.分子烹饪的前景

2.1分子烹饪的优势

2.1.1分子烹饪的高端科技

“分子烹饪是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我们人类现有烹调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项高端科技。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而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在于,深入研究食物烹调过程中的细微环节,如温度的精确升降、时间的长短,以及不同物质的加入量所造成的各种状态下的物理化学变化,藉由这些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去优化烹调方法,进而可以帮助厨师对传统烹调技法及菜品的形貌进行颠覆、解构和重组,最终创造出饮食的全新味觉和口感。”[3]

2.1.2分子烹饪有助于调动人们的心情

“分子菜”味道好,多种食物的多重味道巧妙结合,前所未有。食用“分子菜”时,人的所有感官都被驱动,心情愉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分子菜”在制作过程中,其颗粒通常被机器粉碎得更加细小,无形中帮助了食物营养的吸收。

2.2分子烹饪的劣势

2.2.1分子美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值得我们探讨

分子烹饪利用了真空、超低温、激光等高新技术,在这些非常规条件下,食物营养会有多大的变化?会不会产生对人体有益或有害的物质?分子烹饪使用的各种添加剂是否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是否对人类的遗传有影响?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验证。[4]

2.2.2分子烹饪在食用方法和产品风味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相关科学原理,我想现在很多简易的分子烹饪在中餐运用中,是否能更多地适用于高端酒店、会所的中西餐装盘围边、调辅料,中西式调酒,各式明档和自助餐系列,因为这种快速实用效果既能凸显分子烹饪美食的特性和质性,又能达到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扬.分子烹饪原理及常用方法探讨[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味觉森林.分子香[J],四川烹饪,2008(4)

篇2

■一、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反洗钱意识淡薄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商业银行虽然组织员工进行了学习,但仅限于前期的培训,而没有建立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致使部分员工对相关知识浮于表面、理解不透彻,对反洗钱工作缺乏较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组织机构待健全

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成立专职的反洗钱机构和队伍,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并笼统地将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负责,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人员,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另外,各家银行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由营业部门负责,有的由保卫部门负责,有的由会计财务部门负责,职能不清情况较为常见。

(三)制度约束未建立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基层金融机构没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也未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且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目标考核的原因,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迎合客户需要,放宽账户设立条件和审查标准,存款实名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四)技术手段落后

洗钱犯罪目前已公认为上游犯罪,洗钱手法和犯罪手段日渐更新,洗钱手段更加智能化、高科技化。而当前,我国的反洗钱由于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与商业银行账务核算系统、支付系统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相对接的支付交易报告和监测系统,从技术层面看,难以满足高智能化的反洗钱犯罪的需要。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大,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而且,受业务水平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一些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缺乏经验,与反洗钱工作的要求差距很大,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所用的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在异地、跨行频繁地进行资金运作,凭借自身水平,更是难以断定其行为是否属于洗钱。

■二、商业银行反洗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上述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反洗钱行为不主动,二是反洗钱工作没效果。下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困境进行分析。

(一)反洗钱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现实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商业银行按照法规要求采取反洗钱措施而投入的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制度,商业银行反洗钱直接成本主要包括:

第一,制度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法规的规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如按照“了解你的客户”标准制定对银行客户身份确认和信息保存的制度,建立严格的反洗钱检查和客户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都会形成相应的成本。

第二,雇员成本。主要包括工资成本和培训成本,工资成本是指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而需要增加雇员的工资支出,如在管理层增加监察人员,在业务层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等;培训成本是指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的支出。另外,我国的反洗钱法规还规定,金融机构需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第三,操作成本。商业银行在落实反洗钱法规规定的义务时,必然发生相应的操作成本。例如,在客户尽职调查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审查成本;在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信息采集、归纳、分析成本;在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保管场地、管理人员费用;在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反洗钱调查方面,商业银行会发生相应的协查成本;在反洗钱业务培训和宣传方面,商业银行也会发生相应的费用。

间接成本指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带来的损失,主要是指失去客户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商业银行因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必然加强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并对可疑交易执行上报制度,一些利用银行进行洗钱活动的不法分子,必然远离那些反洗钱工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防范洗钱风险,必然增加业务审查的程序和力度,这样势必降低业务处理的效率。当商业银行采取的反洗钱措施力度不同时,即使是正常客户也会选择程序简便、快捷的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因此,在反洗钱法规推行的初期,无论哪种性质的客户都可能有所减少,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手续费等各项业务收入减少。

2、收益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中,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一旦查出洗钱金额,按照我国现有程序先是冻结,后是上缴国库,商业银行根本无利可图,在这种命令式的管制政策下,加大反洗钱力度的边际收益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商业银行只要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就不会为反洗钱工作做更大的努力。

(二)反洗钱主体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及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进行交易时必须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但目前我国交易主体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一是详细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获取存在较大难度。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相对容易,但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关联企业、经营范围、资金性质和资金用途等信息有明显难度;二是客户身份及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识别。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伪造、变造证件资料的手段也愈来愈科技化与智能化,虚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身份证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对客户代办业务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在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的情况下,按规定商业银行需同时对人和被人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实并登记相关的身份信息。不过,该职责仅当金融机构明知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时才被履行,对于客户利用已开立的他人银行账户、银行卡进行交易,银行在发现交易涉嫌可疑之前是无从获知的。

2、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但由于商业银行的反洗钱职能的不完整,有时向人民银行传送了一些不合要求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以可疑交易报告方面为例,《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18种可疑交易报告标准大多为定性标准,需要进行人工的判别分析。实行数据“总对总”报送以后,商业银行依靠总行开发的反洗钱报告系统自动筛选、生成和上报可疑交易。由于系统设置的参数条件宽松,同时当数据返还基层网点进行核对时,为避免发生漏报,工作人员往往全部予以确认,以至于向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了大量的防卫性数据。而作为反洗钱主管部门的人民银行在实施现场检查前是无从知道具体情况的。

■三、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相符现象,因此,要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成效,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激励约束和信息识别这两个关键点。

(一)以激励机制为载体,提高反洗钱的内在动力

在反洗钱信息传递网络中,商业银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成本收益分析,降低商业银行违规的收益与增加违规被查处的成本,是促使其提高反洗钱信息获取与传递质量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在反洗钱制度设计中充分加以考虑,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努力程度,适当补偿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的投入。同时,通过加大对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检查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此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其反洗钱工作第一线的关键作用。

(二)以岗位职责为基本,加强反洗钱的基础工作

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岗位,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一线临柜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意识,使之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业务的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规范反洗钱工作的现场检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手续,建立健全可疑交易台账,完善反洗钱相关信息数据、报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报送制度,严格控制反洗钱档案资料的保密和管理,严防泄密,不断提高反洗钱的工作质量。

(三)以风险分析为重点,建设反洗钱的内控机制

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依法经营的应有内容,也是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基础。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改变制度建设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不仅应将反洗钱要求纳入业务工作程序和管理系统,保证本机构通过客户身份识别等基本制度有效发现、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协助反洗钱监管机关和司法部门发现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更为重要的,应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客户特点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并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变化和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为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商业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的要求,明确相关负责人对本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在反洗钱方面体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原则。

(四)以客户身份为关键,实施针对性的识别措施

客户身份识别是减少客户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关键。虽然《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如何区别不同客户、不同业务采取识别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商业银行的执行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具体业务中,商业银行要针对目前普遍认为很难做到识别账户所有人之外的实际控制人或最终享有账户利益人的情况,对法人和实体采取合理措施了解该客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重点关注与特定洗钱高风险国家有关的客户,尤其是多头开户、频繁划转资金、法人结构复杂、现金偏好高的客户。按照反洗钱国际标准,逐步推行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高风险的业务和客户,实行加强型的客户身份识别;对中等风险的客户采取标准或加强型客户身份识别;对低风险客户则可以采取简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五)以可疑交易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监测体系

商业银行要针对总对总报送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报告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交易监控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交易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合理的交易曲线,对不符合交易曲线的客户进行重点监控或上报可疑交易,适时根据可疑交易特点和洗钱案例调整交易监控系统的参数,以追求对可疑交易抓取的最优化;建立责任制,实现部门之间在人工分析上的分工与合作,如现金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一些不合理的大额取现,通过客户提供的现金付款依据、用途,判断大额现金提取的合理性,账户管理部门重点应关注短期内频繁开销户或多头开户情况,国际业务部门应关注跨境资金流动的合理性等。

(六)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提高员工的信息鉴别力

商业银行要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技能出发,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要选拔一批既懂金融、外汇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反洗钱队伍,着重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反洗钱专业知识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支有较高反洗钱水平的人员队伍。要提高高管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对当前洗钱的严峻形势及反洗钱的重要意义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反洗钱在工作中形成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地履行反洗钱的工作义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反洗钱具有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够对可疑支付交易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快速判断。

参考文献:

[1]黎和贵.中国式的洗钱手法及治理对策[J].深圳金融.2003(5)

[2]芦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激励机制[J].审计与金融研究.2007(11)

[3]师永彦.对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增长过快的分析[J].中国金融.2007 (19)

篇3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发展

一、引言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突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

(一)表外业务的内容

表外业务是指确定的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对某项金融商品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在交易成立时,它即形成某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负债。按照 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解释,表外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计量

表外业务给传统报表提出挑战。表外业务的历史成本,如果按签约时间考虑,采用其初始净投资难以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如果按交易时间来考虑,由于其交易在未来发生、而且可能是一个过程,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另外,表外业务的价格波动很大,历史成本难以追踪其市场价值变动情况。在表外业务这个具体项目上,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表外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的替代者,用来计量表外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采用市场价格来追踪表外业务的价值波动,能更好地反映表外业务的价值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关的信息对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更有价值。

篇4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 ,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 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篇5

与此同时,一些全球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们发放、购买大部分的信贷资产,然后再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将这些资产出售给不同层次的投资者。这种从“购买一持有”的传统经营模式到“发起一分散”模式的转变,使这些金融机构在非传统信用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例如本世纪初,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一些先进的西方大银行依靠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

既然这些工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进而掌握并做到最好的理解和运用。所谓银团贷款就是由一家银行牵头,联合多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条件向同一个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贷款数额较大,由提供贷款的几家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资产证券化是通过把现存或未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减去现金支出)转变为同质并可流通的证券加以出售的这样一个过程。信用衍生工具则是一种用来交易信贷风险的金融合约。出售信贷风险保护并获得一定收益的一方被称为保护卖方,购买信贷风险保护并让渡一定收益的一方被称为保护买方。一旦信用衍生工具的标的物发生信贷事件,保护卖方将根据信贷风险损失情况,按照合约规定对保护买方支付损失赔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交易中,商业银行已不再是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它充其量不过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

知不足而奋进,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导致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经营模式的转变”简单的概括就是“三化”: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商业银行的集约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使同质、同类专业和业务实行大规模的整合,使管理和经营更趋集中。扁平化指的是机构管理的扁平化,目的是要减少中间层次,缩短决策链,使决策和管理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最终提高决策和服务的水平。这里的专业化,是指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化,是经营模式的专业化,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客户,如个人类客户、公司类客户、中小企业类客户,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经营特点,分别为提供适合需要的综合服务,进而实现银行的专业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

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三型”,即质量效益型、多元经营型和风险控制型。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过去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依赖规模效益,但是,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经济曲线已经达到了平衡点,如果还是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大,边际收益必然减少,如果仍然继续下去,那就只能意味着一步步走向亏损。所以,商业银行要实现效益的增长,不能再仅仅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了,而是要通过提高运行质量,优化结构、优化客户,辩证地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来追求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多元经营型就是经营的多元化,它是以客户服务的多元化以及效益增长的多元化为体现形式;不能只单纯地依靠信贷资产业务经营,还要扩大资金业务经营和中间业务经营;不仅要有银行业务的经营,还要有非银行业务的经营;逐步提高非信贷资产经营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作为最大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如何控制风险获得盈利。

篇6

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来谈论的热点问题,互对我国传统金融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方便、快捷的服务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提高银行竞争力,就需要加快经营转型,本文对目前商业银行转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障措施进行了浅析。

1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观念落后

中国商业银行虽处在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但目前为止,仍是传统上"重投入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速度轻管理"的外延粗放式增长模式。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目标客户类型也悄然改变着,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客户更为大众化,参与各种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人群包括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

(二)经营转型战略不成熟

中小企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方向,但推进难度比较大,仍是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网络小微贷款模式的竞争力迅速显现出来。商业银行针对国内小微企业数量多,融资需求频率高、需求额度小的特点,建立了以"网络、数据"为核心的小额贷款模式。迅速体现出"小额、信用、期限灵活和较高利率"的特点,在放款规模、贷款方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做不很好,但是却没有非常好的成绩,经营转型战略还不够成熟。

(三)传统业务流程繁杂

商业银行贷款流程主要是借款人提出申请贷款额度、期限等,向银行提交完整的财务报告、抵押清单及相关证明等材料;银行根据提交材料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和审批;最终银行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约定贷款种类、金额、用途、利率、期限以及违约责任、还款方式等等。审批时间一般较长,抵押担保要求严格,且涉及事项较多。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贷款审批流程简单便捷,如阿里信贷,针对淘宝商户的信贷审批流程主要是:3分钟网上申请,无需人工审批,1 秒钟贷款到账。

2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转型措施

(一)加快打造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圈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做了一些转型,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应该加快经营转型,加快打造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圈。商业银行建设门户金融生态圈是需要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建设的门户金融生态圈应该包括金融超市、金融直营店、金融便利店及金融精品店等,建设这些店在内的全面综合门户金融平台,用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该以网络理财与网络融资为重点,注重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理财顾问、产品营销、金融资讯和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

全面准确的认识互联网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机遇,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变革的认识,加强对商业银行管理理念、战略定位、商业银行经营哲学等的认识,密切关注银行经营模式、经营管理理念等的变化,取长补短,不断创新,探索符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加快引进与培养金融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金融对人才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及专业的金融知识,另外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现有员工的培训,经济金融人员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养,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要加强经济金融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快培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 建立互联网金融考核指标,对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进行考核,运用企业会计来指导互联网金融发展,利用会计核算来计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情况、互联网金融收益及成本等。

(三)构建线上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现有的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加快互联网金融经营转型的时候,还应该加强风险管理。现阶段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出来可能会给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合作方的管理状况、客户资源及信用情况对合作双方都有影响,这样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会出现很多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金融创新,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构建线上风险管理机制。

3 结论

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逐渐向互联网金融方向转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徐敏.论互联网金融创新战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3(10) .

篇7

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 地位,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方位的服务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其他任何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无 法替代和比拟的。特别是最近十多年间,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兼并浪潮 ,其规模成倍扩大,对各经济部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以几何级数增加,已成为现代经济运 行中必不可少的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和竞争已成为 中国银行家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 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与趋势

近二三十年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社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变化。为适应这一系列的 变化,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主动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在 经营管理方式上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

篇8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迅速采取行动

(一)成立风险化解团队,摸清担保关系

存量信贷客户一旦出现担保风险苗头,要迅速成立由经营部门、法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平台行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风险化解团队,加强客户与保证人关联关系以及担保链结构方面的调查,通过查询人行征信系统、旁敲侧击关联企业、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等方法,摸清担保关系及担保额度,绘制出担保保证关系示意图,厘清其中复杂的关联关系,尽量做到隐蔽问题明朗化。

(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户施策,多措并举

在处置过程中,团队成员要树立“逐步化解风险,不退死,不死退”的指导思想。对于处于担保链条中企业,逐户分析其目前经营状况及偿还能力,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因户施策,多措并举。分别采取立即回收、到期后回收再贷、在第一还款来源不变的前提下追加担保措施、分次还款等方法,用时间来慢慢提升企业自身化解能力,以防“多米诺骨牌”效应凸现。

对于互保、连环担保关系复杂,融资总额较大的担保,对形成担保的主要保证链条进行切割,实现“大圈化小”,降低圈内企业保证担保方式集中度;或对担保风险传导的高危环节进行预警,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尽快隔离风险,防止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对于暂时出现资金链紧张,但是有市场、有客户、有核心竞争力、有科技含量的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缓贷,可通过增加有效抵质押物等方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最大限度保全商业银行债权。

对借款人满足信用贷款条件的保证贷款,充分体现“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信用类信贷产品(如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贷”系列子产品:“善融贷”、“结算透”等),并将提高企业综合贡献度、扩大产品覆盖率作为风险补偿措施。

对于一些较难压缩融资总量或增加有效抵质押物的担保贷款,可以考虑采用信贷产品改造的方式,即对传统的“流而不动”的流动资金保证贷款进行改造,转变为对应物流、现金流的贸易融资等风险较低的产品,从产品上控制融资风险,降低风险暴露。

对于借款人偿债能力不佳、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关联关系复杂或圈内企业存在违约记录的担保贷款,可以将担保贷款风险化解与潜在风险贷款退出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相结合,通过多收少贷、只收不贷等措施积极压缩收回担保风险融资。

对于市场发展前景不佳,甚至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产业,或资金无盘活希望、有贷款诈骗嫌疑,甚至躲避还贷、逃废债务的,商业银行要及时采取诉讼手段,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三)充分借助当地政府与协会的力量

处置过程中应充分借助政府、企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单位的力量,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制定详细的工作预案,对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按步骤、有次序、讲策略、多方法,有理有节。既站在区域大局引导政府按照有利于商业银行来制定政策,又要在关键时刻亮明商业银行的态度。通过他们的资源及力量,为企业出谋划策,寻找出路,既可以防范出现区域性风险,又可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受损,起到双管齐下之成效。

二、齐心协力、多策并举,共同化解担保贷款风险

(一)贷前调查阶段

在营销环节,经营部门调查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的企业时,应采取实地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企业如实提供对外担保信息,通过查询人民商业银行信息征询系统、实地走访、与企业主面谈等方法,多方了解企业的担保状况。对第三方企业保证人,要严格准入管理,加强保证能力评估及动态监控,通过对保证人情况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分析借款人和保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借款人在他行融资担保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等方法,全面掌握企业在他行贷款的担保情况及或有负债情况,分析客户所在担保的总体风险状况。

在客户准入时,应将控制对外担保作为前提条件,严格执行企业客户准入管理要求的规定,“对外担保接近或超过其净资产半数的过度担保客户列入高风险客户,在新客户营销时应予以回避,对存量客户再次合作时只能减额办理。

要把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作为授信额度控制和贷款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转变风险管理中过度依赖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做法。比如,单个企业客户的贷款需求必须有真实交易背景作为支撑,根据企业销售规模与经营周转速度合理核定贷款额度,其贷款额度必须有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覆盖。

业务部门在确定客户授信方案时,要大力提高抵质押贷款比例,合理控制保证贷款占比,对超出代偿能力的保证贷款,要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及时追加抵质押等增加更为有效的担保措施,提高第二还款来源的风险缓释作用。加强与政府、协会、优质保险公司的合作,通过风险补偿金、履约保证保险等,完善风险分散机制。对客户的对外担保进行总量控制,将企业的对外担保控制额作为授信的持续条件,在业务申报书中进行明确阐述。

(二)信贷审批阶段

篇9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2-02

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1993年以前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长期占据金融体系的主导。随着1980年国务院于颁布的《关于推动联合的暂时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尝试办理信托业务,多家银行相继成立了信托机构。20世纪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商业银行为证券市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证券部,经营企业证券的发行等业务。

随着我国在1992年下半年迎来经济发展热潮,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进而致使金融业秩序甚至整个国家经济混乱。此后,国家开始全力整顿金融秩序,并在199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银行业和证券业要实行分业管理。两年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分业管理又赋予了法律角度的确立。

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选择应该与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连、理论联系实际。回顾世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选择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德国出现混业经营到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不得不实行分业经营,再到20世纪80、90年代,受到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及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程度开始减缓,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欧美国家和再次转向银行混业经营的体制。如今,众多西方大型银行已成为提供银行、保险及投行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的公司。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是应该转为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呢?

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2.1 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993年以后,中国逐步开始实行分业经营运,以更好地管理金融活动、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但现实显示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着很多问题。

(1)分业经营体制反而加大金融风险。

因为商业银行将业务重点局限在贷款和存款业务,且贷款业务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普遍效率较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迅速上升,业务收入不能弥补支出、产生大量金额的亏损。保险公司则只能把收取的保费存放在银行或者购买一些债券,保费资金没有用活。一些保险公司依靠存款利息甚至无法满足客户理赔及其他支出的需求,逐步呈现亏损状态。证券类机构也面临相似困境,由于融资渠道的缺乏,股市萎靡不振时,不少营业部入不敷出。股市高涨时,又出现证券公司非法挪用客户资金,改善自我运作能力的现象。分业经营的体制已导致多种金融机构孤立运营的局势,阻碍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2)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金融业发展。

分业经营管理的政策使得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丧失了自由性。金融机构只能根据分业经营的各种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业务,监管部门众多,新的金融产品推出难度较大,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业务创新与发展。

(3)法律基础薄弱。

一方面,相关法律并没有联系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抽象且无参考性。另一方面,虽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法律条文较多,但是涉及监管的法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缺乏实际操作性。

2.2 混业经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中国的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以及金融自由化发展需要的选择,也是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选择。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混业经营,可以达到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减小资产风险、增加运营效率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组成结构缺乏多样性,其中信贷资产占据总资产的很高比例,其他种类的资产占比非常小。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达70%。其中七成的信贷资产又流向了国企。这种构成比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大,万一出现经济不景气的形势,许多企业将破产,而最大的受害者则会是银行自己。正如所有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一样,银行的资产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将可开展保险、投行等多元化业务,资产组成单一的状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进而使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

(2)混业经营体制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同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已满十年,外资银行涉及更多的业务,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愈发激烈,中资银行的优势在逐渐减少。而国内的外资银行依托丰富的业务经验、强大的软硬件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便是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不同带来的冲击。正如上述分析,欧美国家的混业经营模式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去管理资产,也可以促进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减少成本、提高业务机会及盈利能力。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传统单调的存贷款业务明显无法与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能被混合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3)减少监管成本。

目前我国分别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对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提高监管效率的考虑。然而,所带来的弊端是几个部门自成体系,互相缺乏沟通,给被监管机构带来机会利用法律漏洞体牟利。例如银行偷偷将信贷资金流向股票市场等行为在监管上会因为监管部门较多而遇到很大难度。

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全能银行与金融集团两种。后者又细分为各类金融机构独立运作、银行直接对证券及保险公司控股与金融控股公司三类。从我国现有法律及监管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确保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且自身具有灵活性与一定规模,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最佳选择。

3.2 进行产品创新,发展电子银行

混业经营是产品创新的土壤,商业银行应遵循现有法律,合法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拓展业务合作的空间,用更多的选择吸引客户,从而使本土商业银行具有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基础与实力。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更多的客户喜欢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减少去银行的路上及在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这就对商业银行运用电子网络进行混业经营、提供更高、更全面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组成的“三会”与人民银行进行分业监管的初衷是专心监管银行、证券及保险三大金融机构,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其日益凸显的缺陷刚才已经进行了分析。由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监管固然是顺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果立即进行转换,无论是立法等硬件还是寻找全面型人员等软件方面都面临较大的难度。因此,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定期举行电话会议,沟通各自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分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各自掌握的数据录入一个共享数据文件库里,已达到减少真空地带带来的风险及重复监管带来的成本损失。

第二,提升监管水平。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是持续的、定量的,而非单次的、定性的进行监管。要提高监管者的素质,要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参考学习欧美国家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提高审慎监管、持续监管能力;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并积极与世界监管组织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互相交换意见与想法。

第三,改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操作风险。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极大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内因决定外因,监管当局的监管围绕着银行良好的内控制度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对自控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操作风险,真正的发挥内控的强大作用,而非全部依赖外部监管。

3.4 引入复合型人才

引进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型人才,同时注重对这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在不同金融机构进行轮岗工作等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实现由单一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最终愿景打下了基础。

4 结语

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外资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具有充足、明显的理由。我国也已具备了实施混业经营的基本条件。本土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正确的途径,又快又稳的转向混业经营。在转变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监管当局应完善管理体制。通过以上多种手段,使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得到提高,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秦厉、邱群霞.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J].金融观察,2005(9).

[2]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J].银行法律论丛.

篇10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1.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的创新包括制度体制层面、流程层面、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等等。诸如,信息技术革命拉近是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尤其是金融行业更是因为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广而得到迅猛的扩张,规模和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完善的流程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化逐渐深入和竞争日趋白热化,银行对业务流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理论上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由于分工的逐渐细化才导致流程的产生,而实践也证明很多流程是多余的,甚至对资源造成浪费,只有将企业的冗余流程剔除,企业才是有效率的。(2)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配置、技术水平,业务流程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适应自身和市场的发展。因此,完善的业务流程是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3.适应市场和自身的组织架构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因此对风险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稳定性和盈利性的关键。因此驾驭风险的能力体现了一个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内控能力是风险控制能力的体现,而内控能力的强弱则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制约,包括业务流程和产品的提供都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环节,有效的组织机制能明显创造和累积核心竞争力。

4.优越的制度环境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需要一种适合它生存的土壤,这里所称的土壤便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因素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二是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如果产权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合理的,则强有力的产权约束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保证银行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实施,可以起到降低委托成本、维持相关利益方利益均衡、促使银行提高运行效率。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差的原因分析

1.业务结构不合理

(1)中间业务占比过低

中间业务跟传统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不同于传统的吸存和放贷。它指的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之外,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业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经营活动。在我国,限于分业经营的束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和匮乏,由此也导致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所占银行收入比重过低。

(2)存贷业务缺乏创新

我国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居民在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驱动下往往选择银行存款,由此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业务的依赖,长期依赖缺乏对存贷业务的创新和挖掘。

2.组织结构紊乱

(1)国有产权虚置,权力缺乏约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所有者不明晰,尤其是在资产的增值保值的任务上,国有产权所有人的虚置使得资本资产管理的责任不清,动机不明。次结构下银行资产的物权缺失导致了银行治理结构的畸形,因为没有人拥有这部分资产因此也没有人会切实地去监督这部分资产的归属更不用提资产的增值保值,必然的结果就是银行监督管理机制处于虚置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和贱卖国家资产等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损害的广大客户的利益。

(2)机制转换滞后,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实行行政化的组织机构,银行在部门设置上沿用传统的行政划别,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能重复,人员庞杂,编制混乱,人员缺乏流动性,部门之间缺少配合和合作,经常是一个业务需要很多部门很多道手续才能通过审批,效率低下。虽然建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所有权缺位注定了监督和选举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虽然形式上实现了“三权分立”,但也实际上又常常是银行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三位一体”,高层管理层的任命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由此导致的问题便是经营制的僵化守旧,经营缺乏活力,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3.用人机制僵化

(1)我高端人才缺乏职业信仰

目前我国银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过度重视业绩,常常忽视了对企业管理和深层次结构改革的追求,管理层浮躁地做一些表面的改革,却缺乏一种对所谓职业银行家的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没有高端银行人才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整个银行界的人才都会人浮于事,渐渐失去职业信仰。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银行缺少“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缺乏对员工的精神关怀,除了按业绩多少给予物质奖励之外,很难给员工更多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关怀和指导,员工无法取得足够的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发展预期。在片面追求业绩的压力下,有的银行实行所谓的“末位淘汰制”,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压力竞争下导致的人心涣散、互相排挤等内部团结问题受到损害,长期来看不利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4.金融创新市场环境不佳

(1)金融创新的主题缺乏

我国的金融机构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真正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创新动机并不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同时,金融机构的市场调查权、研制开发权多集中在总行,自上而下推动,统一部署;基层金融机构只有被动地贯彻执行而并不在乎其实际效果。

(2)金融监管体制和理念的制约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我国金融创新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约束。资本市场是金融创新最快的领域,银行业只有构筑起与资本市场发展对接的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我国银行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创新。中央银行的监管理念以防范风险为主,许多业务管得过严,也压缩了金融机构的创新空间。

三、加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产权配置。首先,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引入独立董事,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以弥补国家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其次,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各分支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原有的行政运作方式,实现银行管理人员职业化,使其成为真正的银行专家,从而有效解决高级管理人员与银行经营目标偏离的问题,降低委托、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再次,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最后,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完善信息披露体制。

2.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营造更显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环节。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上,主要则重于信用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重视不够。全面风险管理―(ERM)是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计量水平,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3.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间业务的创造,拓宽多样化资产投资渠道。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性业务,其自身并不能带来资产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很多中间业务本身捆绑着资产业务,如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但由于信用卡业务所衍生的信用卡透支,其本身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项资产,属于贷款业务。由于这种透支本身与其它种类的贷款相关性不大,具有资产分散的价值。因此,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创新中间业务,合理实现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二者资源的整合,对于创新资产投资渠道,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彻底破除“官本位”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起以人为本管理为基础的人力管理观念,强调员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执行的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目标管理方式要求银行每年年初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体系,然后主管与下属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签订工作任务说明书,年终则根据签订的任务书对员工进行评价,并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训练,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

篇11

1.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和创新的经济形态。它不是简单地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否定或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对传统经济的根本性的革命。知识经济和农业经济不同。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劳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知识经济也和工业经济不同。工业经济是随着产业革命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是对农业经济的革命,其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和土地,资本管理和资源管理是社会的主要形式。其中最根本的是资本,可以说,没有资本的积聚就没有经济的出现和繁荣。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创新的源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完全依赖于知识和创新。

2.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其不同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具有高知识含量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的资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免费论文参考网。并且,知识不再是资本生产的附庸,相反,随着信息处理、传输成本和效率的提高,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

⑵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时代,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征越加明显。在经济领域,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密切联系也日益促进体化局面的出现。免费论文参考网。目前,世界经济体制市场化已基本形成,世界经济高度信息化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宽厚的基础和条件,金融国际化、跨国公司的积极作为也在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脉络正日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高度发展,为促进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在全球范四日益频繁的交流提供了技术的便利,人们共同生活在仿佛跨越了国与国之间界限的“地球村落”里。

⑶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由于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变成了以知识为基础,并以知识作为增长的驱动力,以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力—知识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就成了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更新向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3.知识经济对印刷企业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不断创新推动的结果,其中当然也包括千万个企业爆发的知识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劲,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既是企业驱动的结果,又同时为企业的变革形成一股不可逆转之势。它对企业作为一种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力,给新时代的企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3.1知识经济对印刷企业内涵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内涵将发生深刻的改变。第一,决定创办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和技术。对于企业而言,知识将超越传统的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而成为关键性的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企业的关键资产不再是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而是知识资产,这些资产主要表现为:(1)使公司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资产,如信誉、服务、商标等;(2)体现智力劳动的资,气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3)体现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资产,如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支持系统等;(4)体现人力资源的资产,如员工的知识能力、工作技巧等。这些资产同时也包含在高新技术内,储存在数据库中,且均为无形资产。第二,在企业里,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迅速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企业的成功在于企业拥有的正确的知识和技术和合适的知识人才。这三点,将深刻地动摇原有企业内的所有权基础,深刻改变企业的内涵。

3.2知识经济对印刷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在改变企业内涵的同时,也将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首先,创新和服务将替代传统的控制和管理。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依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于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服务将替代控制和管理成为新的增长点。第二,网络型管理将替代金字塔型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运用,管理层次必然减少。中层经理的作用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而被削弱,因此,加快了信息的反馈速度,更消除了官僚作风。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网络型管理应运而生。免费论文参考网。第三,企业的柔性管理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技术创新要靠人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也要靠人的智慧和双手来实现,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将更汁重人的因素,更强调以人为中心。通过实施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发挥人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巧妙地利用这种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协调生产组织、生产群体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4.企业知识管理对中国印刷企业的启示

应该说,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中国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科技文化和军事方面都落后了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假若整个世界的经济形态依然保持在过去的工业经济轮廓下发展,对于中国来说,要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这条延续了200多年的游戏规则。新经济既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能量,同时它也为一些在传统经济时代落后的国家点亮了一盏新的希望之灯。一方面,知识经济大大增添了印刷企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尤其在企业知识管理突显重要之际给印刷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知识管理的思想、特点和方法,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与管理环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为无数企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企业只要将管理重心转移到知识战略管理方面,努力实践,积极创新,便有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生存空间和超常的发展能量,在新经济中保持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邝劲松 ,李五四 ,王帅师 ,张锋. 国有企业必须实现管理理念创新[J].化工管理, 2002,(02) .

[2] 刘东. 企业信息主管与信息时代的管理[J].管理现代化, 1998,(04) .

篇12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8)07-015-04

一、什么是“原生―分销”模式?

“原生―分销”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它是指银行在贷款发放完毕之后,原生贷款并不像传统的贷款业务一样,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到期,而是采取出售、证券化、签订信贷衍生品合约等方式把原生贷款的信用风险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的一种经营方式。理论上,任何贷款都可以在“原生―分销”模式下执行交易,而抵押贷款由于具备抵押物、还款更有保障、易被标准化等特点,因而在实际上成为“原生―分销”模式的主要交易对象,这其中又以政府支持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最多。在几种分销手段中,由于证券化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营销方式,下面便以证券化为例来说明“原生―分销”模式的基本业务流程,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原生贷款的生成过程。和传统的贷款业务一样,当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后,银行需要对潜在的买主进行资信评估、贷款审查,然后经过贷款谈判环节最终建立正式的借贷关系。由于具有较为完善的信用评分系统和标准的抵押贷款合同,在借款人提交相关信用文件后,这一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快1天)便可以完成。

第二阶段:抵押贷款的出售、包装、设计和重组过程。原生银行把抵押贷款出售给一家被称为包装者的金融机构或者部门(原生银行自己包装)之后,包装者把抵押贷款和许多其他的贷款结合、捆绑在一起创设成可供出售的证券。这个过程涉及特殊目的实体(SPE)的设立,它掌控着对原生抵押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的要求权。最明显的例子是把抵押资产和其他抵押结合在一起创造抵押支持证券(MBS),其拥有者对现金流拥有要求权。其他以抵押贷款为基本原材料的证券化产品还有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抵押贷款责任(CLOs)、担保债务合约(CDOs)和合成CDOs等。

第三阶段:证券化产品的销售过程。为了顺利实现销售,证券化产品首先要由一家或多家评级机构给予信用评级,然后出售给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特征的投资者或者被原生银行暂时库存。和普通的债券一样,这些产品也能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如AAA级,很显然,不同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即使一样,但其风险收益特征还是有本质差别的。

二、“原生―分销”模式在花旗银行的实践

(一)花旗集团应用“原生―分销”模式的现状

在“原生―分销”模式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花旗集团积极采取贷款出售、证券化、信贷衍生品等方式分销其原生贷款。其中,近年来最广泛的分销方式是证券化,而信贷衍生品占比也在不断提高。花旗集团的证券化资产主要是信用卡应收贷款、抵押贷款、住宅权益贷款、汽车贷款等自身原生和购买的信贷资产。在证券化完毕之后,花旗集团仍旧与信用卡持有人和原先借款人保持着账户上的关系,因此,实际上仍然继续管理已证券化的资产业务。花旗集团还积极从事与证券化相关的设计和承销工作。在这些交易中,公司或者它的客户把贷款转移到一个具有破产隔离作用的特殊目的实体(SPE)。花旗集团作为资产管理人管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利用SPE为第三方发行商业票据、CDOs、CLOs、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等提供流动性支持和融资便利。花旗集团掌握由SPE发起的剩余利益和其他证券,直到它们被出售给独立的投资者。在此过程中,花旗集团还要成为这些证券的做市商。花旗集团有时对某些特定实体保留服务权,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管理这些证券、它们通常作为交易性资产,其价值盯市。作为回报,花旗集团从中获取管理费、服务费等收入。

由于数据的保密性及其可获得性较低,对花旗集团数据的分析可能仅仅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因为根据花旗集团年度报告等公开的市场信息,很难了解到其在原生端发放的贷款详细数据,比如贷款余额、增量及其比重结构。更重要的是几乎不能够知道有多少贷款可以分销、最终能够分销出去多少。虽然如此,我们也还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与线索。 根据图1、图2和表1,可以初步了解到花旗集团最终分销产品的类别、交易量及其结构比重。花旗集团分销最终产品包括:贷款证券化产品(包括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ABCP、CDOs、CLOs等。我们把运用SPEs分销产品的交易量作为衡量花旗集团参与分销交易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到,总资产一直稳步上升,而运用SPEs分销交易总量先升后降的事实说明,分销交易有相对独特的运行规律,分销产品交易量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大。

从分销产品结构比重来看,抵押贷款证券化占据主导地位,信用卡贷款证券化次之,2004年―2006年,两者之和占总分销的产品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结构化产品(CDOs和CLOs)总体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如CDOs已由2004年的3.09%升至2007年的5.96%。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由于具备较低的融资成本趋势,近几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2007年占比已达8%。单独来看抵押贷款证券化,2004年―2006年,其交易量分别为9333.5亿美元、11784.47亿美元、14772.73亿美元;占总交易量比重分别为63.42%、67.93%、68.58%。而由于次贷危机的突然发生,两项指标在2007年分别降至6009.58亿美元和48.30%,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一定程度上来讲,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活跃程度决定了分销产品的活跃程度。

(二)花旗集团在SPEs分销渠道中的主要作用与收入分析

在花旗集团,SPEs类型主要包括合格的SPEs(QSPEs)、可变利益实体(VIEs) 和其他的SPEs。合格的SPEs一般是被设计成为购买资产和向投资者支付现金流的消极实体。QSPEs不能够通过任意出售等方式积极管理它们的资产,在服务活动限制和债务发行等决策方面均受到限制。QSPEs通常与资产让与人、投资者和交易对手等的资产报表相互隔离。可变利益实体(VIEs)是指可变利益持有人(投资者或者其他交易方)通过债务、权益利益安排或者提供诸如担保、刺激费用安排、衍生合约等方式为VIE融资。可变利益持有人将会承担预期损失,也会享受预期的剩余收益,被认为是主要的受益人。

作为”原生―分销”模式的主要参与者,主要发起人,花旗集团有时候不仅作为贷款出售、证券化、信贷衍生品等的供给方出现,还作为需求方出现。实际上,花旗集团不但分销自身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还帮助其他银行、融资者等客户获取较低的融资成本。花旗集团分销产品的主要优势有:庞大的营销网络、专业的金融人才、卓越的信誉和规模经济,这些因素共同决定花旗集团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加工优势,因此,花旗集团分销产品有很高的市场接受度、认知度和较强的市场号召力。

花旗集团在SPEs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设计交易和保留一部分债务融资或者权益投资;提供流动性空头期权等形式的流动性支持;提供信用保护(担保人、信用证、信贷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等);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和从事收取服务费用的特定交易。

“原生―分销”模式与花旗集团净收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花旗集团分销交易活跃水平的上升与下降肯定会影响其佣金和手续费收入。把每股收益作为衡量花旗集团盈利水平的指标,虽然还没有实证数据证明分销比率和每股收益何者为决定因素,即是分销比率的提高,带来了银行每股收益的增加,还是其中的高利润率引起分销比率的上升,但从图3可以看到,伴随花旗集团分销比率的上升,每股收益确实在同步提高;分销比率下降,每股收益也迅速下降。根据图3虽然不能得出两者何者为决定因素或者都由某种外部因素共同决定,但至少说明了花旗集团分销交易活跃性程度与每股收益的紧密正相关关系,从而对花旗集团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三、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原生―分销”模式的制度设计缺陷

“原生―分销”模式在正常运转时,既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节约资本;又可以增加银行的收入来源,推动多样化经营。但在面临市场压力和市场调整时,这一模式还不能够有效地抵御波动,反而会加大市场波动,成为引发市场更大范围震荡的主要因素,次贷危机就是最现实的案例。次贷危机虽然有房地产商业周期、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原因,但是“原生―分销”模式才是根本原因(伯南克,2008),它充分暴露了“原生―分销”模式在激励、透明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缺陷。认真分析这些缺陷,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以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

(一)激励与风险承担错位

一次成功的“原生-分销”过程主要涉及到发起人银行、承销者、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最终投资者。从长期来看,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因为“原生-分销”的成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但现实是各参与者利益并不能非常融洽地衔接从而使这一模式持续正常运转。

次贷危机中,原生-分销模式一度陷入坍塌的困境,首先原因就是激励与风险承担的错位。表现之一就是发起人银行不再审慎发放原生贷款,信贷纪律松懈,如针对信用历史欠佳、借贷收入比较高且信贷文件不全的借款者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信贷标准的下降和原生-分销模式的激励显然有关,激励结构把发起人银行的收入和贷款数量连接在一起,而不是和贷款质量联系在一起。由于一笔贷款的信用风险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移除,发起银行就不再有很强的动机对借款人和信用风险继续进行成本高昂的审核、筛选与监控。

表现之二是分销产品很容易获得高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机构也因此赚取不菲的评级费收入。评级机构作为金融产品的“最高法院”,对投资工具顺利销售实现有很大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和投资工具的顺利销售有关,级别越高,越容易销售,收入也越高。与此同时,评级机构并不承担相应的风险,最多就是声誉风险。如果所有的评级机构都参与其中,这会使大家漠视这种风险,他们也没有动机去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

信贷标准、监控过程的广泛放松及评级质量的下降共同导致了信贷市场泡沫。在信贷泡沫下,市场纪律恶化,投资者忽视投资工具的高风险,例如购买很少有担保措施的用于兼并和收购的杠杆贷款。在压力时刻,泡沫破灭,投资者不能够正常收回分销产品的现金流入,产品市场价值严重下降。再加上某些投资者有权迅速地把违约贷款迅速地归还给原生者,行使其承销过程中的纪律。这些因素共同使这一市场面临崩溃的境地,并在投资者中间引起极大的恐慌。

(二)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一方面,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的分担;另一方面,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了未受监管的市场。因为信用风险转移交易是通过柜台进行的,风险到底转移到了哪里并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供考究,所以透明度反而降低,并且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

由于没有充足的、有效的公开信息,投资者并不能对结构信贷产品等分销产品作出客观的独立评估,难以识别金融风险,因而过度依赖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而评级机构在没有完全掌握足够信息的背景下,用以评级的方法和假设不但被证明是错误的,而且依据的还是不充分的历史数据。随着投资者不再信赖评级机构及不再愿意提供融资,导致这些和相关投资产品的资金来源的消失。

(三)风险管理的缺失

次贷危机中,流动性风险管理缺失被证明是全球大型金融机构的最大软肋。“原生―分销”模式的成功非常依赖于市场流动性,因为许多经过原生后的资产需要银行自身积极分销,如果分销不出去,就要承担很大的存货风险。银行通常借助于特殊目的渠道(SPV),例如结构性融资渠道(SIV)和管道(conduit)为其融资。过度依赖市场流动性,意味着市场条件的恶化会迅速地对银行的融资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在证券市场面临压力,流动性缺乏时,增加了资产重新融合(reintegration)的风险和持有风险。在整个证券化进程中,这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对他们的流动性进行压力测试,需要假设整个市场受到干扰和疲弱时,而不是仅仅某一个具体的公司事件。

除此之外,一些银行缺乏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例如,一些公司不具备能力衡量在整条业务线上次级贷款风险,使得整个公司对重大损失非常脆弱。因此,应该有更统一的风险管理技术。另外,对集中度风险也无能为力,他们的资产广泛集中于次级抵押相关资产。

次贷危机后,花旗集团对“原生―分销”模式进行了重新调整:建立起终端对终端的美国住宅抵押业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原生、服务和资本市场证券化服务执行。提供统一的与抵押贷款相关的产品、政策和实践,组合和资本的目标是集中精力减少抵押风险、尤其是高风险部分;抵押相关业务的单一损益考察;关于定价、风险管理和收益分析的最好的实践;统一的流水线式功能。花旗集团这样做的目标是更加一致面对客户、监管者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把最好的原生功能、服务功能和花旗的抵押业务融为一体。

四、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引入“原生―分销”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原生―分销”模式是一种有利的金融创新

“原生―分销”模式虽然带来了新的风险,是诱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但是,客观地讲,这种模式本身并没有过错,错在市场参与各方对这种模式的错误执行。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放松信贷标准,依据错误的假设前提(房价持续上涨)管理贷款资产。作为一种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像其它金融创新一样,只有在经过危机的洗礼之后,才能够历久弥新,永葆活力。只有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以完善这一交易模式的制度设计,强化这种模式运行的基础,银行、投资者等市场各方才能更好地执行这种模式。因为当这一模式运转良好时,它完全有能力广泛而又有效地分担风险,同时丰富银行的收入来源,增加非利息收入。

(二)金融脱媒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