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17 09:51: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

篇1

学术研究是管理类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学术活动,也是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重点予以指导、培养的过程所在。但是,目前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低、创新能力较差,对某一领域问题的研究总停留在前人研究的水平上,无法突破。并且由于创新能力差,为了完成某项研究或学位论文,甚至出现了拼凑或抄袭等道德失范行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当改革目前较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研究生培养的最关键的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突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指导形式的限制

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的都是导师制,说到底就是一人负责制。研究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位课程外,主要学习和研究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除教学任务以外,很多都承担有科学研究的任务,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很自然地一道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然而,虽然导师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动态,但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研究要有新的突破,仅仅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走学科交叉、组建学术团队联合攻关的新路。另外,导师的研究观点往往直接影响所指导的研究生,研究方法及学术态度同样对研究生产生影响,当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时,对研究生的培养无疑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当摆脱“师傅带徒弟”式的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打破单纯的一人负责制,为研究生的培养组建一个“智囊团”,其人员组成可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学校以及与企业配合。可以多渠道引进导师,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可以在不同高校实行导师共享,或聘请国外知名学者、企业高层管理人士、政府部门具有相关理论知识的人,在导师的组织下,综合各方面的优势为研究生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实行正、副导师制,副导师可由具有某方面专长的学者担任。可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指导,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3]。

(二)突破研究生只能参加本专业研究课题的限制

通常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研究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导师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这种安排当然很有必要。但是,有时研究生也可能会对本学科以外的某一问题产生研究的兴趣,如果导师一概加以制止,就有可能将创新思维的萌芽给扼杀。强制性要求研究生参加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打击了研究生探索新生事物的积极性。所以,应当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研究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导师的思想观念要放开,允许自己指导的研究生选择一些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以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指导研究生的目的就是培养其研究能力,而不是为了某一研究课题的完成。从课题负责人的角度而言,将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生组织成一个课题研究团队,不仅促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并且还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这对于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无疑是有益的,同时又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突破研究生只能选择本专业课程学习的限制

正如前面所述,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复合性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管理学领域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知识面越来越宽,现实经济活动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因此,要改变现有研究生课程选择单一、专业限制过死的现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允许研究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应当尊重研究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激发他们的潜能为本;应该打破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专业限制,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热情、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实施“三结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即要重视人才的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性学习研究活动从来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对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来说尤其如此,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因此,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理论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4]。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必须走出学校,强化三方面的结合,即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政府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

(一)校际之间的结合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趋于综合化,但各地区的主要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体系、优势专业和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是相互封闭的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模式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我们可从一些重大的国家科研课题研究模式中得到启发,如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往往是几个高校合作进行研究,而通过这种校际合作研究过程,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科研任务,同时也培养出了优秀的创新人才。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实力的高校如果能联手培养高层次人才,不仅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达到较高学术水平就需要采用这一模式。应当说,校际之间的合作不限于国内,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意义更大。

(二)校企之间的结合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将要面对的是社会实践大舞台。与此同时,人的创造力的源泉归根结底来自生产实践等社会活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管理难题往往能刺激人们的求知欲,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结合不紧密,研论文究生比较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社会问题的感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加强校企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大量的管理实践素材,不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企业管理的知识更新和人才引进,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施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制。一方面,企业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力量,帮助高校培养管理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复杂而变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不断给企业提出了新的管理问题,从而为管理类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因此,校企合作是一切发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成功经验。虽然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但是一些高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可以肯定,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二,建立校企之间交流互动机制。高校与企业都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其中,高校有人才智力资源,企业有资金、实践经验和市场优势。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可以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的基本经验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高校应该与更多的企业建立互动机制,为管理类各专业领域研究生提供接触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为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财务管理等专业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启发广大研究生的创造灵感,同时使校企合作朝着更宽广的领域发展。

(三)高校与政府及研究机构之间的结合

为培养管理创新人才,高校还应当加强与政府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高校与本地区各级政府的合作,可为研究本地区经济与社会问题,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使管理类研究生参与当地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如中南大学与湖南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研究我国中部崛起问题,并成立了“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中心”;与省内有关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湖南经济问题研究中心”、“湖南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等。这种合作的优点是研究课题的现实性非常强,由于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使研究经费、调研的实施等都能得以保证,有利于项目的完成。通过这种合作研究,一方面使研究生学以致用,有机会深入探索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在实际问题获得解决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条有效的培养人才渠道。

三、营造好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创建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学术氛围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要体现探索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探索性,即要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在引导研究生尊重学术权威的同时,导师应鼓励研究生敢于向学术权威提出不同观点,甚至就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导师还应当鼓励研究生不盲目迷信权威行为,并积极加以指导,帮助研究生找出自己观点中的合理部分,或指出其理论和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学术氛围中,研究生可以自由地“呼吸”、思考、学习和竞争,逐渐养成善于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出对知识、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具有探索性的学术氛围有助于研究生了解、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5]。导师应定期组织“seminar”,为研究生了解和阐述各自学术观点提供条件。

自主性,就是要给予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研究生在进行各项研究时始终应保持其自主的地位,即不能过于依赖导师。在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要有自己的思想。导师要把自己定位在引导者的角色上,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更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的研究工作并提供现成的结论。要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广泛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中。一方面,学校要广泛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园做各种学术讲座或报告,并形成品牌系列,如“名人讲坛”、“科学讲座”等。这些名人学者的报告对于开发研究生的创造智慧和创新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也要组织本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如参与“博士生论坛”、“学术论文竞赛”等活动,通过这样一些学术活动,既能营造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也可激发研究生自身创造欲望和创新能量。

(二)创建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校园环境

为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解决现实经济活动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并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可努力创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1.设立专业实验室。

学校应设立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室,比如对于会计专业的研究生,设立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软件开发实验室、国际会计互联网实验室等,研究生可利用实验室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

2.建立创业培训中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必要提高研究生应对各种就业环境的能力。而通过建立创业培训中心,可加强研究生进入社会之前的基本素质训练,使其从专业知识到心理素质都能符合社会对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

篇2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09?0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而且还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家或在省区层面,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同时也可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自己创新创业技能的角度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学生创业大赛主要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而参加创业大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储备,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大赛实践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的意义

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与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形成一个创意,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将创意转变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业计划书;而创业计划书将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创业产品与服务、公司筹资与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推广、公司财务预测、组织架构与内部管理等相关内容。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业计划书中各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状况而言,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即在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则要求其各组成部分具有更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基于历年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验,发现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在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从参赛学生方面来看,经过创业大赛训练的学生往往觉得以前在课堂上模糊的理论和概念,变得清晰生动,并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如何互动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来探索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对大学生而言,概念比较抽象,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教学,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依然不如人意。如市场营销学STP战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仅仅知道这个名词,至于如何应用于实践,则感觉非常迷茫。大学生创业大赛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将一个具体创意变成具有潜在价值的商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的实际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本课题研究显得极有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时,丰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有益尝试。

第二,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实践中,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再认识过程还原出来,并反哺于课程教学,从而使更多学生能够分享这种隐性诀窍,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创业大赛实践与课程教学融合互动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影响

篇3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深入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的深入迅猛发展,我国市场的总体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环境从信息的不对称性转变为信息的共享化,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局面和市场力量的失衡状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信息的透明化和注意力分散让客户更加难以沟通,购买的决定权越来越集中于客户手中.我国市场开始从大众市场转变为个性化市场,市场营销从“替产品寻找客户”转变为“替客户寻找产品”,传统的“一对多营销”逐渐转变为“一对一营销”,从先产后销转变为“先感应后回应”,大规模产销逐渐转变为小规模、个性化产销,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满足日益有效地得到统一.在全新的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需求不但规模和质量在不断上升,而且也在逐渐发生转型,要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职业化,很多企业反映并不能招募到合适的、需要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结构性的“人才慌”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还在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情况不容乐观,难以找到感兴趣的、与自己职业性格和专业方向相匹配的工作,往往频繁跳槽,形成“跳槽热”,结构性的“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作者立足于我国大型现代企业的人才培训及其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人才培训经验,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工商管理教育质量观,坚持“时代化、信息化、职业化、匹配化”的原则,力图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全面衔接,性格和能力与职位高度匹配,以“职位分析—能力素质—培训开发—职位验证—绩效评估”为核心流程,以“学生—教师—企业”三位一体为框架,以“模拟实训—多元实践—企业实习”为平台,为解决我国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2研究思路

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在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每一个循环(一学期)和每一轮(一学年)的教改试验都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职位分析(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能力素质界定(包括职位和工作界定、性格和能力界定)———培训开发(包括知识性培训、技能性培训、态度性培训)———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绩效评估(包括知识胜任度、能力胜任度).

3研究目标

3.1整合高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资源

与企业比较,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往往在与职位匹配的能力素质方面达不到企业的初始要求.本研究通过利用企业丰富的员工培训资源和工具,充分整合进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实训平台和课程系统.

3.2增强高校«市场营销»课程的社会适应性

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地方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转型的互动性,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转型趋势、企业培训教育发展趋势,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转型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结合学校的层次和定位,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打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壁垒,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色培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多维优势.

3.3加快高校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化进程

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是企业员工职业化前期阶段,这一阶段职业化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各职位员工的职业生涯总体规划.本课题设计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通过把职业化正式阶段的职位分析和能力素质匹配前移到大学课堂,让学生提前进入了职业化正式阶段,充分的感知职业进程中的角色、任务和责任,大大加速了职业化进程和质量.

3.4促进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在全球化、信息化、转型化时代,环境变化迅速而剧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企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师亟需信息更新、理论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本研究设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通过设置双导师,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让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参与企业职位分析与设计及管理工作,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企业导师由营销相关职位工作人员或主管构成,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理论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实践有了较好的理论依托.

3.5提升企业市场营销人才招募的效率和利用的水平

企业“人才慌”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使得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人才招募上,但当面对大量的求职学生时,企业人才招募的效果并不明显,效率也不高.本课题通过设计一个整合了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平台,通过双导师的亲自实施,能够极大地解决企业“人才慌”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企业人才招募的效果和效率.

4研究内容

4.1企业培训及其模式研究

本教改课题是从企业培训及其模式的视角来进行的,因此,首先要对我国大型现代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培训及其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培训模式在培训目标和培训规格、针对性课程体系设计和培训内容、丰富的培训手段和方法、多元的培训专家师资、严格的培训管理过程、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系统的培训绩效全方位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4.2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及内容体系研究

根据大型现代企业成熟的培训模式,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拟设计两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每个维度包括两个方面:通用的和专业的,因此形成通用知识、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四个方面模块.四个模块中,在既有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通用知识模块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都体现出职业适应性和匹配性差的特点.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与学生最适合职位(族)的最匹配、最适应的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尤其是每个职位(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如何体现出差异性和针对性.

4.3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研究

本课题重点放在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程序化与制度化上.具体研究职位分析、匹配能力素质形成、师资力量引导、职位验证、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一是职位分析(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二是匹配能力素质形成过程与具体步骤:四大模块中,重点放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培养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三是师资力量引导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师资计划设置为两类,即课程导师和职位导师,课程导师由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职位导师由企业营销相关职位操作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担任,而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是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五是绩效评估流程与具体实施步骤:学生和教师的成绩认定过程和绩效评估结果形成过程.

4.4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研究

企业培训手段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针对目标群体不一样,本课题主要研究其在移植到本课题设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时候,怎样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适应性改进?课程导师怎样在资源受限条件下开发新的培训手段?怎样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开发新的培训手段?怎样整合地方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建构高效的«市场营销»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段?

4.5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职位分析管理制度(包括职业性格测试、职位描述规范).二是能力素质形成匹配管理制度:四大模块中,重点放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三个模块的管理制度.三是师资力量引导管理制度:师资计划设置为两类,即课程导师和职位导师,课程导师由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职位导师由企业营销相关职位操作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担任,而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四是职位验证(包括知识匹配性、技能匹配性)管理制度.五是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学生和教师的成绩认定过程、认定方式和绩效评估结果的管理制度.

4.6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绩效评估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绩效评估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匹配性和胜任度评估(包括知识匹配性评估,能力匹配性评估);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匹配性和胜任度评估(包括课程导师和企业导师).在这两方面评估的基础上,本教改课题计划开发一种控制和警示系统,能够随时全面控制学生和教师所处状态的系统,并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警示.

5拟采取的方法和主要措施

本教改课题研究结合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校内培养和企业培训的各种方法,博采众长,密切联系高校与企业、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实践、课堂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等全方位、多维度要素.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拓展训练方法、职位分析方法、企业模拟经营方法、情景模拟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验验证法、数理模型、调查问卷法、观察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这些方法,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选定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试验,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定位每个学生基于性格最适合的职位族和具体职位.

(2)设置双导师,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由«市场营销»课程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营销相关职位工作人员或主管担任,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双导师进行职位分析、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工作,并向学生.

(3)学生结合性格、兴趣、风格选定营销类工作具体职位,集合选择同类职位学生,形成科学规模的职位族.确定和设计每个职位(族)需要掌握的两个维度即通用和专业维度,四个方面即通用知识、专业知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的能力素质的范围和重点.

(4)通用知识是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育的重点,各种培养体系也比较完善.在通用知识的基础上,由校内导师带领,进行主要针对通用技能的能力素质强化模拟实践训练.

(5)由企业导师带领,进行主要针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素质匹配性实践训练,在企业营销相关职位上的实习验证和提升.

(6)由评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和素质能力与职位的匹配程度和胜任程度.双导师和学生一起,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开启下一个循环.

(7)在经过两个学年的实验和验证与完善后,把改革对象扩展到省内外同类高校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试验,开始新的循环,建立起完善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任文举 陈向红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玉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2]宋艳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

[3]任文举.基于企业模拟运营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张炳信,宋良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01).

[5]任文举,邵文霞,夏玉林.市场营销学实训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01).

篇4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身较之其他一些专业,更加强调专业应用性,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更加迫切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只懂理论,不会实践,或只会执行,不知灵活创新。

(2)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在众多“名校”面前,民办高校在生源、管理、声誉等方面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工商管理类专业情况亦更明显,学生专业理论不如公立高校,实践技术不如职高的尴尬局面。所以把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际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特色,切实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创新能力,是大部分民办高校取得突破,赢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实际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笔者以及课题研究团队,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实施和培养方案主要制定者,在培养方案实施和修订过程中,通过小组访谈、观察、实验结合相关文案调查等方式对于一些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实际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调研,经过长期研究表明:总体来看,虽然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在非学习方面的实践热情很高,但学生的专业实际创新能力却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

(1)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的课程设置基本还是遵循一般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从根本上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无非是在课程设置科目数量,学分等方面有所不同,课程内的实践、实验、课外等内容很少,而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并未体现对专业学生创新精神、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开发、培养。

(2)传统的教材选择标准约束了课程的实践和创新内容的加强

虽然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性,但在各主要课程的教材选择上还是主要遵循选择国家级、省级各类“规划类”教材、获奖教材等传统选择教材的方法,一些较少的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式教材并不是主要考虑范围,导致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和国内各公立高校的学生使用一样或者类似内容的理论型教材,这忽视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源基础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类教材大部分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材,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它所关心的主要内容。

(3)任课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缺乏导致无法有效指导创新

由于专业任课教师也是在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多都是从一个大学校门走入另一个大学校门,社会经验、工作经历匮乏,专业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下,任课教师更多的关心如何把课讲完、讲好,大部分任课教师还是以讲授、传统案例分析等理论教学方法为主,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班型较大等客观因素,各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注和培养时间、精力十分缺乏。

(4)实践环节方面并未真正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校内实践实验方面,虽然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但该类实践环节本身内容较为缺乏,且指导教师本身就专业经验不足,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并未真正对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际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帮助;在校外实践方面,一些类似于“社会调查”类的实践环节大多是“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且由于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真实环境脱节明显,在短时间内,对于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际能力提升并没有切实的帮助。

(5)现行教师评价机制不利于教师创新行为的发生和推动

从目前的教学管理以及考核机制来看,对于课程内任课教师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考核方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等方面的创新思想和行为并没有较清晰的鼓励评价制度和方法,导致任课教师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避免在现有机制下犯错,不愿去创新,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无从谈起。

(6)创新活动较为单一,校园创新文化并未形成

在创新、创业训练方面,虽然每年都有各级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但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项目更多的是“小众”活动,只是一些“积极分子”参与完成类似于任务式的活动。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来说,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明显实际经验不足,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在校园创新文化方面,民办高校也并没有较好的创新文化塑造的机制或方法,一些创新和创业活动更多是从“丰富校园生活”的角度出发,调剂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从整体氛围来看,民办高校还是在集中精力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日常主要事务,无暇也无心做创新和创业的一些事情,校园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实际创新能力的提升思路

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和定位下,如何改进具体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实际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是值得深思的,应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具体方面更新思想观念和改善制度措施,真正地提高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实际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增入“创新”类课程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在保持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基础上,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中按一定学分比例加入创新内容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如创业管理、创造力开发、创新管理、创业融资与投资等创新、创业类课程,这样既能够在各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推动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能够在传统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型专业特色和方向。

(2)选择“创新型”教材

在各专业课程的教材选择上,应不拘泥于传统式的选择方法,鼓励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真正应用型、创新型教材。在教材内容上,能够适当加入具有时代背景的新颖的、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弱化追求理论深度,在掌握课程主要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经验、能力和机会成熟时,课程教学团队应根据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特点进行课程教材的编著,灵活兼顾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3)提高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只有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才有更大可能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更强的专业学生。因此,培养专业教师的创新思维、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专业教师应补充和加强创新知识的学习,树立创新精神和思维;其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积累工作实践经验,成为真正“双师型”的专业教师,这样的教师才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真正能够指导学生实际创新的合格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鼓励教师尝试新型教学方式和方法,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核心地位,推动学生的主导地位,以PBL等方法带动学生的思考、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使专业课程知识与社会、企业实践密切联系,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新。

(4)改进教师和学生评价机制

为鼓励培养和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应改革传统的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方法。在教师评价方面,应把教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列入教师考核评价中,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职称晋升等环节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学生评价方面,应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作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重要内容,当然还可将“创新”评价作为学生评奖、竞选、参加各类组织、活动的重要参考指标,借以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实践效果

在专业实践环节方面,校内指导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实习岗位或就业单位的指导老师进行良好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学生的感受、专业老师应关注的实践重点,真正使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更贴近实践,全方位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同时,在条件允许时,聘请企业方相关资深管理者作为“导师”定期到学校与专业进行互动交流,实现更为有效的实践指导;在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应是校、院、系、教学、就业等各级、各部门密切合作,选择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企业或单位,保持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实习、定制培养等多种形式结合;在毕业论文完成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应用性的研究,如商业计划书、营销计划书、市场调研等形式灵活的应用型研究成果,推动学生的专业实际创新能力的提升。

篇5

这么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是什么原因?是现在劳动力市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过剩,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需求泡沫?答案是否定的。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企业比较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一直处于比较好就业的状况,因此很多学校也因此纷纷开办相关的专业,特别是在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后,几乎每所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致使近几年的毕业生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相对萎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供过于求。

但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后确实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才供给过多,也不是企业需求太少,而是现在各个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现在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研究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能说不能做,甚至是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对于此现象,作为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管理人才的视角出发,对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进行探索。

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管理者的素质就是一个人担当管理者后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借助的、来自于先天和后天而凝结于该主体内部的主体质和量,应该包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般素质和充当一个管理者的特殊素质,总体上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2.1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学习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自己有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劲,而且要具备由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2业务素质

单有想干而没有真本事,事业还是不能取得成功,因此作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要懂得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本行业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还要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2.3业务技能

管理者单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概括和决策的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能够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还需要具备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3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现状

我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1年开始开办,至今已经培养了十届的毕业生,毕业的学生也普遍反映目前所学的知识能力不够,在找工作的过程遇到了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不符的情况。那么,我们现在工商管理专业普遍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呢?

3.1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与其他文科类的专业一样,都是由教师进行课堂的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场所,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就更少,而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的教学必须要有实践场所和实验室,来完成情景模拟、素质测试以及体验教学。当前这种教学方式重理论说教,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就非常差,也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不利,而这也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不相符。

3.2选用的教材重理论轻实务

工商管理专业本来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所用的教科书都只是介绍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案例与管理学游戏方面的内容非常少,介绍实践性的实务内容就更加少得可怜,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表浅的理论内容说得头头是道,但并没有深刻领会管理的艺术和管理的真谛,如何将这些管理的知识在实践中正确应用和灵活应用那就差得更远。

3.3教师观念落伍,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大学到大学,即研究生或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或到其它大学任教师,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基本是这样,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属于理论研究型的教师,自己本身并未在企业或相关团体组织进行过管理实践工作。现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教师中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把教材讲授完成,学生考核通过,完成相对应的学分后拿上毕业证就算是培养了合格的人才。因此,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办法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质量怎么会符合企业的需要?所以,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人才,在具备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的从业经验或实践经验。

4基于能力培养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建议

4.1全面重新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计?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在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答案就是: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能力要求就是我们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

现在的企业都对毕业后进人企业工作的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哪些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还是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围绕这些要求展开,建议课程体系设计为必修课程、模拟实验和拓展课程和现场实践课程,必修课主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模拟试验和拓展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分为实验课程和户外拓展课程。模拟实验主要是ERP实验、进行案例讨论或案例重现等,户外拓展课程是将课程搬到户外,开展一些例如管理游戏或者趣味活动,在课程上将体能活动与智能活动有机结合,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坚忍不拔的毅力、优秀的品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共事的能力。现场实践课程是将学生放到企业去进行现场的操作,在企业里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这不但能让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4.2彻底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彻底打破传统的整堂课由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老师每节课将时间分为两大部分,前面大概30分钟为理论讲授时间,后面大概巧分钟交由学生支配,可以是对刚才讲授的内容进行提问、质疑或辩论,也可以是对刚刚讲授的内容进行实务模拟,通过大量实务模拟的办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将模拟过程中的感悟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老师只要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给予指导即可。

建议专门开设案例教学课程,选择那些既能体现管理学科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供学生学习与讨论。教学之前,学生课前要仔细阅读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案例中管理问题的决策和选择,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弱化思维定势,打破传统文化对创意思维的制约。

为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坚持开放式教学,老师可带学生深人企业,与企业家和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或者对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进行诊断;可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和咨询;可鼓励并帮助学生开展各种创业企划活动。

4.3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双师型或企业人员为指导教师

打铁还靠自身硬,要想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的老师要先具有比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的师资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又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复合型教师,往往这类教师都是属于双师型的教师。所谓双师型,就是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相对应职称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外,还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经济、工程、会计、法律等其他职称,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因此,我们提倡教学和实践要相结合,要求专业教师逐步具备双师素质。其目的是鼓励教师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率先将自己造就成知识广博、能文能武的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篇6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课堂质量

2.1.1课程兴趣度及其原因课程兴趣度调查是考察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是否对该门课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统计表明,有70.9%的学生选择了兴趣度一般,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共占了20.1%,没有兴趣和特别不感兴趣的仅9%。由此可见,虽然不感兴趣的人很少,但感兴趣的也不是很多,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一般。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度?对于该问题的调查可知,影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调查研究文/何建华响学生对该课程兴趣度的主要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是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以后有实际应用价值、与所学专业相关性、教师课堂教学。很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理论性与实践相脱节等特征,加上学生知之甚少,致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与其认为该课程对以后工作是否有价值有很大关系,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式下,学生会以就业为导向,盲目地将某课程学习的投入程度与以后就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以后不会从事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自然对该课程不是很关注,更谈不上兴趣了。另外,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还与其所学专业也相关,很多学生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与其关系度并不大,或是不直接相关,因此学习意识淡薄。2.1.2课程难度及其原因课程难度调查是考察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该课程难度感知的评价。调查表明,学生感觉该课程难度一般的占了61.2%,比较难和非常难的共占了30.6%,容易和非常容易的仅占8.2%。由此可知,大半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尚可。那么30.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难度的原因是什么?调查表明,内容抽象、枯燥无味是学生认为该课程难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概念性强,再次是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和技术性较强。因此,授课老师应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降低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难度。2.1.3课程信息量课程信息量包括该课程的新技术、信息量、课程例题、课堂练习数量、案例数量。调查显示,认为该课程的新技术等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占9%的学生,认为信息量不能满足自己需求占4.5%,认为该课程的例题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占15.7%,认为该课程的课堂练习数量不能满足要求占14.2%,认为案例数量不能满足自我要求占17.2%。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的信息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统计也表明,课程信息量方面学生感到非常满足的所占比例也不是很高,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加大课程信息量的力度。

2.2课堂效果

课堂效果内容包括: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管理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课程效果的问卷设计选项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调查表明,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占80.6%;认为教师讲解条理性较好占79.1%;认为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较严密占64.2%;对教师的讲授速度与节奏满意的占62.7%;认为该课程的教法比较灵活,讲课通俗易懂且有一定的启发性占61.9%;认为教师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性较好占60.4%;认为该课程的作业布置、课堂练习讲解透彻占55.2%。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效果还是持肯定态度。

2.3课堂收获

课题收获包括:对该课程的内容掌握程度;该课程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对于考研、就业等方面实用性大小;与预期相比,实际感受的好坏。课堂收获的问卷设计题项为:非常不好、不好、一般、比较好、非常好。在对该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方面有69.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没有较好的掌握该课程内容;有5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拓宽了专业知识面;仅有25.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考研就业等方面有实用性;与预期相比,33.6%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学习的实际感受比预期更好。

2.4课程评价

根据学生平时上课反映的突出问题,本问卷还设计了对该课程内容设计的评价、对该课程的总体感知评价、当前该课程最应该加强的方面三个问项。在对该课程内容设计的评价方面,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满意,说明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应科学规划设计。在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方面,仅有6.7%的学生评价不好,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该课程的授课整体感觉较好。另外,调查可知,增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是学生们学习本课程后认为最应该加强的,其次是增加实验操作,最后是增加案例教学。由此可见,拓展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渠道和增加实践性教学是大势所趋。

3、该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3.1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调查可知,选择以后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所学专业相关性的所占比例之和为51.6%。说明有过半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以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无关紧要,而且该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可见,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要想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正确定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应在讲述课程内容前向学生澄清该课程的性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应作为教学的侧重点,不能像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是培养信息系统开发者的目标那样,而重点应该主要放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事业组织中的管理与运用方面。工商管理类学生应该更好地理解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管理信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管理,支持企业管理活动,促进企业管理变革,提升企业绩效。

3.2科学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

本次调查中,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的信息量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但感到非常满足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这说明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信息量的传授,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们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与应用是学生们应该知晓和必备的内容。从课堂授课中,我们也了解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存在着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设计上,应首先将重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变革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来促进管理变革、提升企业绩效的策略。另外,要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组织管理和系统维护等知识和技能。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能纠正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传统认识的误区,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的实际应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2]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工商管理类具体专业,有侧重地、有选择地讲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理论、方法及其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3.3开展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

从调查中得知,增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是学生们认为最应该加强的方面。因为,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情境学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等情境结合起来,才能胜任和提升其各项管理能力。[3]因此,应将理论融入实际情境中,而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是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交流,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学习:一是实地参观。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了解该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运行特点、如何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以及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加强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知和理解;二是实地调研。设计调研方案、问卷和访谈提纲,组织学生到事先联系好的企业进行信息化调研,掌握该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总结该企业优秀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提出优化方案,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中;三是建立合作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学生实习。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起步较晚,现在虽已有很多高校在开展此种形式,但很多流于形式,且双方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高校已经搭建了合作平台,建立了实践基地,但并未发挥其在培养人才方面实质性的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尤其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途径。

篇7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

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

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

篇9

教师教育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更是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教与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目前的教与学的开展情况,找到院校校教与学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我们走访了Z校,下面就教与学的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做如下总结: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各学院学生对Z校教与学的开展情况较为满意,认为Z校大部分老师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把握授课节奏,保证学生听课质量,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课堂知识。大部分同学也有认真听课、积极与老师互动、积极思考的主观意识;到课率、听课状态、课上掌握知识程度、课后学风、考风等都让人较为满意。但也几点不足:

(一)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在授课方面大部分老师只重理论,不重视实践,不能与实际相结合;授课内容内容过难的学科教师不能化难为易,学生接受理解有困难;授课方式单一,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较沉闷;教师不注重课堂纪律管理,没有严格考勤。

(二)学生上课情况方面的问题

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做其他事情的情况比较普遍,逃课率较高;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与老师进行互动的学生较少导致课堂上知识的掌握效率较低。

(三)学生课后学习方面的问题

除了课堂上的不如人意,在课下,课后主动预习、复习课堂知识的人比较少,反而沉溺于网络的情况较为普遍,影响学习和休息;不能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比较普遍,而够自觉深入研究课内知识,扩充课外知识的学生不多,这些学生大部分存在混文凭的想法,没有自主的求知欲望。

二、改善建议:

(一)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方面

1.在制度方面:重视教学评估工作,建立合理的教学考评体系和奖励机制

我们应该重视教学评估工作,优化教学评估标准。

具体上讲,首先,应加大教学方面的评估分值权重(如增加对教师与学生互动次数、备课情况、迟到早退次数、点名次数、普通话程度等方面的量化标准)。其次,增加教师教学方面的激励,体现出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支持。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双面奖励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增强教师教学的成就感。

2.从实践层面:采取实际措施,改革教学方式、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1)加强教师授课技能培训

教师需要一个不断成长学习、掌握实践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过程。学校要定期组织在职培训,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和现代教学方法;教师也要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常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等。

(2)使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认识到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其次,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我校教师最常用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我们也应通过改进教学手段,例如班级集体授课制中的互动式教学,包括:小组讨论、课堂师生辩论等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后,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只是观察记录者,只会简单的既定操作程序,我们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去创新、创造,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平台,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独立选题、独立设计、自作和自我求证,不断提高学习实效性、创新性。

(二)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方面

1.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要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欲望,学校和院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利用一切条件如广播、宣传栏等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明确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增强学习动机,尽量多鼓励,多奖励,避免消极评价。

2.建立完整的激励导向和纪律约束机制。

一方面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又要注重对学生团体的激励和引导。激励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改革奖学金评定、发放和表彰方式,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以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拓展来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果。

另一方面要健全约束机制。这要求既要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又要严肃处理教学不负责任、出现教学事故的教师。但各学院要注意在材料上、程序上的齐全和规范。也可以采用把对学生的处分和通知文件直接邮寄给家长的做法。

3.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以寝室为单位创建优良学风

相关研究发现同伴互动对学生成长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且高于师生互动产生的影响。因此,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生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促进良好的同学关系、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良性的同伴文化。为此,院校可以考虑以寝室为单位,加强寝室文化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广泛表彰,充分利用好优秀寝室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具体而言,学院可根据优秀寝室的优秀特点进行挂牌,如学习标兵寝室、互爱互助寝室等;也可让各个寝室自己挂牌,突出自己寝室的特点,如:天天去自习寝室、远离网络游戏寝室、动力十足寝室等等。

4.严把网络关,着重从思想上改变学生恋网情节

学生上网玩游戏,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一个学生白天上课精神不振,经常翘课,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就应该有所警惕。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迷恋上网主要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合理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课余时间没有合理利用,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找到精神寄托,针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提早发现,提早做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其分析利弊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在情感上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逐渐摆脱网瘾。(作者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2.武汉市武昌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周鸿,韦海鸣.地方性师范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实践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

篇10

基金项目: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YJJG10)。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产物,应用性本科教育既不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靠掌握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内在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践课程的内容及形式陈旧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把实践课程当作理论课的补充,没有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没有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另外,实践课程的内容一般依附于理论课程,实践项目普遍沿用传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演示性、验证性的实践,而应用型、设计型、探索性的课程设计和训练偏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不大。部分实践环节是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由于课前没有对这部分实践环节做深入的思考,教学目标不明确,再加上缺乏配套的教学方案,实际效果差。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学校缺少“双师型”人才,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大,实践经验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的师资主要来源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的学历可能较高,亦是从校门走进学校,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际的经营与管理的经历,没有做具体实务的阅历,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3.实践教学环境有待于改善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实践教学设施缺乏,有些实践教学是临时性的,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有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参加实践活动,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搭建良好的平台,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有待提高

实习基地对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马上结合到实际业务中,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储备起到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都有实习基地,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教学经费的影响,相对于学生数量,校外实习基地数还是太少。另外,企业处于经济利益考虑,一般也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由此实习基地很难接纳较多的学生,即使接纳了一部分学生,也对实习学生不重视,视为编外人员,不安排实际工作,学生也就失去了实践学习的兴趣。因此这样的校外基地实习名不副实,达不到预期效果,实习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实习基地还需要从量上和质上得到较大的改善,提高实习基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5.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够规范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各实践项目不同,需要达到的标准和完成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由于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利因素,因此,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也就不可能落实到实处,尤其对学生的评价缺少效果的考核。各项实践环节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各层次目标考核应有具体标准,而且这些必须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开始前明确,学生目标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就确定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促进。目前情况下,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考核注重出勤、成果、报告的质量等较多,对学生通过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反映,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实践能力和水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怎样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改革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工商管理教育的先进做法,吸取众家之所长,建立一个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科和地域特色、符合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是指以学生需要、以学生能力拓展和以学生知识结构三个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就是要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标设计实践教学进程、提供支持服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都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尽量结合工商企业经营运作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教学。以学生能力拓展为中心,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给学生传授新方法、新技术、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和技术拓展能力。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是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项目以及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并为他们选配合适的指导教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2.系统性原则

即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考虑出发,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如何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相适应,建立起基本操作与基本理论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实习与实验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3.开放性原则

首先表现在实践教学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高等教育要站在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背景下来考虑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树立国际意识,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其次体现在走“校企”相结合的路子。工商管理类教育是需要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要经常与工商企业建立密切的、广泛的、多层次的长期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到校外基地去顶岗实习、去实践,在干中学。

4.过程管理原则

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让质量监控涵盖每一个环节、部门、课程、教师和学生,落实在专业培养计划、实验实训大纲、部门的工作职责、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的行为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其突出特点是全程性、服务性和持续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活动来完成。基于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进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构建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该计划建立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要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联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有适应的教材,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划、指导和监控,适当调整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通过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搭建良好的实习平台。通过该途径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逐渐趋于合理化。

各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结构,改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要将学生大学学习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制定不同年级的实践内容,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应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研与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可以组织开展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如:针对一年级学生社会化程度低,对大学生活不熟悉的特点,可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走访校友等体验式的公益服务活动;二、三年级大学生基本熟悉大学的校园生活,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其特点,可与科研立项、“挑战杯”创业大赛相结合,开展专业实践、科研学术和社会调研型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四年级应以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性实践为主,为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良好平台。

实习实训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活动根据实验项目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设为:单项性实验、课程性综合实验、专业性综合实验、学科性综合实验。还要投资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仿真等技术手段,开发个性化、模块化、网络化实验教学课件,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将更多的管理实务类实验进行模拟,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双语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2.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学校应有计划地派实践指导教师到公司或者企业进行合作式锻炼,实施企业访问学者计划。所谓企业访问学者计划,是指本专业每年将派出若干名教师到与本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中,作为期三个月至一年的访问学者,企业访问学者可以在该企业中担任管理职务或者从事课题研究,回到学校后企业访问学者可利用学校的教研平台开展企业课题的研究,同时可以把学习到的最前沿的知识充实到教学中来。这种计划旨在培养一支既能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又具有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或者熟悉企业实际运作的师资队伍。

3.重视基础性实践教学

基础性实践是针对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实验环节,主要包括一般的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实验室内完成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密切结合理论教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思维,逐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性实践环节还较为薄弱,基础性实践教学手段多集中于课堂案例教学、实训室情景模拟等方式,但创设的虚拟情景与实际的工作岗位环境间存在一定差别并且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重视基础性实践环节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准备。

4.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互惠互利。校企合作模式将成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方向,学校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培养适用的人才。校企联办,工学结合,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拓展了学校生源。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使教育服务于产业,产业回报于教育,产业与教育有机地结合,校企互动从而形成了“人才的生态链”。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

由大型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专家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专家们要就行业发展动态、企业需求变化情况及时与院校教师沟通,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培训规格,开发、设计实施性教学方案。企业最好能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毕业生,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在行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在宏观认识和发展规划上,要把已建立的校企合作工作完善化和制度化,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建立学校为企业办学、企业支持办学的共同发展机制,校企合作的重点是研究校企共同投资、利益共享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培养资源要素的流动,盘活各类资源,提升合作办学的紧密度,进行实质性合作。根据开展校企合作的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不同模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适时组建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赋予该工作小组具体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权限,协调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校企合作项目既不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又处于学校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的格局。

另外,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并实施教学。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对相关的技术领域或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职业核心能力、技能水平等,组织校内教学和管理人员开展教学分析,制定能力项目教学模块,开发课程,实施教学。

5.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基地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环节。学校应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到著名的工商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去,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请进来,就相关专题举办讲座,展开研讨。在实训中突出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接受合作院校教师和学生见习和实习。

学校和企业按照互惠互利、共同成长的原则,签订建立紧密性基地的协议,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组建由企业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参加的产学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等。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素质能力的训练任务,学生在这类实习实训基地中,可以参与实际的生产劳动,甚至跟班顶岗工作,完全融入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院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厂的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厂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6.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规范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最后的评价都由指导老师完成,标准由指导老师制定,不同的老师评价标准不同,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应在确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对实践教学加强宏观管理。这一体系的建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可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制定,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实践教学评价要以“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需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调整,基于此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和实施,这既是一种学习的目标和培养方式,也是一种政策导向。通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反馈,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整合与提高。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单一的考试考核评价方法已无法适应学校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如要将定量测评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等,从多个角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将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最大提高、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个性与兴趣得到张扬。

参考文献:

[1] 孙淑华,宋媛光,郭秀影.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9(4).

篇11

一、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过程

1.案例引入

所谓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从来源上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于第一类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概念、理论、原理的需要,在占有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并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对于形式的选择上,也应力求多样、灵活和实用,既可以是问题待定型、方案待决型,也可以是说明型、练习型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形式、学时,选择适用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应针对每次的议题规定若干讨论题。讨论题的确定既要结合案例的内容,又要体现本次课程的主题,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案例学习达到深入理解理论的目的。一般而言,案例讨论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学生个人课前预习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让学员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其次,小组交流讨论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不是要为了就案例事主所处形势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而是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表达比较清楚的学生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最后,是课堂讨论阶段,在课堂上,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老师会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讨论的进程。

3.概括总结

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小结讨论的成果,老师可以针对每位同学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讲评,对其精彩的发言予以鼓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及理论错误进行讲解,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

二、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在国外已实行多年,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如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中,约90%的课程中的90%以上的内容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尤其是在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内容选择的适应性较差

由于管理水平的限制,过去的案例多是根据国外公司的情况总结出来的。受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案例或国外的管理模式很难被我们的学生深入理解。而国内由于各个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之专业取向的差异,教学中对案例的选择事实上处在一种“各取所需”的状态,加之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转轨经济的特殊性日益突出,可作为教学案例的本土企业的发展难于预计,典型性案例的选择更是余地有限。

2.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对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的程度远远高于对财经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现在单科课程教学上,财经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基本在1/3以下,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远远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了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占教学时间的比例高达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学时的理论讲授,其余28个学时均用于案例教学。

3.案例教学组织过程的自发性特征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从案例的选择开始,到案例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基本上是主讲教师一个人表演的“独幕剧”,主讲教师集编剧、导演、主要演员等角色于一身。因此,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成为根本的决定条件,很难看到科学的、稳定的、制度性的支撑因素。

4.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的可比性差

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和具体方法的指导,案例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水平。在教学中,各个高校即使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也没有拿出一套客观公正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相对科学的评价。

三、进一步搞好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

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师对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引导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是案例讨论、分析、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

1.培养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的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不仅包括对管理类课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包括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是否为主讲教师所掌握。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国内高校从事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中,90%以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经济实体的工作经历极度缺乏。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快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源于企业、政府等组织的实际需要的课题)、带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等方式,迫使主讲教师首先完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加强管理类教师的校内教研活动,针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集体研究、探讨,在共同学习中提升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程度。

2.精选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

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学,因此,必须下大工夫精心选择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首先,选取的案例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凡是选取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难点、重点,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其次,选取案例一定要注意时效性,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理论不断更新,人们的管理实践也不断发展,所以,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选取和现实相接近的案例。因为过时的、陈旧的案例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最后,选取案例要注意案例本土化,不要过多运用国外的案例。因为国外案例背景情况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往往讨论、分析不能切中要害,而且过多讨论国外案例,不分析本国案例,不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和深刻理解并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因此,案例本土化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问题、寻找答案的执行者。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原因,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失落已久,他们已经习惯被动地聆听和接受,案例教学法——这种自学为主的方式,归还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相当多的学生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一方面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课题做准备,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以便学生认准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活动的事中和事后,如何给予学生积极、中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4.改进教学研究,尽快出台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与国外相比,国内案例教学理论研究的系统成果并不多。作为管理类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的心理学、教育学支撑理论研究,案例教学的原则、步骤、方法的研究,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特别是由于缺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对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计划课时的分配,各高校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也难以作出相对合理的划分,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制度性保障就减弱了。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篇12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理性

高校创业教育是对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素质的人的教育,其对象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属于人才培养教育的范畴。二是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才开拓性素质的教育,这些素质包括丰富的社会阅历填充、发展机会的敏锐感知和捕捉、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养成与能力锻炼等,是一种以现行高等教育基本素质培养为基础且又增添时代要求的主体超越性教育,并不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孤立,而是站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依托高校教育框架体系进行战略性思考和规划,以追求创业教育目标的发展和分步实现。三是审视创业教育的运行逻辑,其逻辑起点为高等教育受体的素质培养,以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的培养为终点,中间环节即是联结起点和终点的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现在和未来开创事业所必须的开拓性素质。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高等学校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现行高等教育框架体系下,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开展创业教育,相继设立了实验室、实训基地,强化学校与社会机构、企业的合作,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综观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与经验的取得,皆因教学与实践的协同运作。为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创业教育,应审慎选择发展路径,关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与资源整合,推进创业教育。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环境

创业教育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领域协作、多方面资源整合,为创业教育实施奠定基础。

(一)学科互融与资源整合

学科体系便于融合。创业教育是通过包括创业学、创造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教化与社会实践锻炼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体系,与工商管理专业存在学科重叠和交叉,比如管理学、社会经济学、财务管理、综合实验等学科,诸多交叉学科的设置与开展,利于提高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效率,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实体基础。

社会资源整合优势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紧密,加之该专业一般具有优越的资源优势: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提供的社会调研与实践机会、丰富的校友企业家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校企合作带动等,为实践创业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二)创业教育实践短板并存

“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很多教师未从事过创业实践,部分持有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也多是通过考试取得,且从事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师多由相关学科理论教学的教师兼任,教师群体知识背景受限、社会阅历粗浅与实践认知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创业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但并不代表集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实践》等几门创业课程即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当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系统性考虑,完整的创业教育教材短缺,使得“两张皮”现象经常出现,学生开拓性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影响。

创业教育实践不足。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处于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术教育阶段,理论教学时间充裕而实践机会短缺:工商管理实验室多处于借助软件虚拟实践水平、实训基地缺乏、创业园区建设不足、学生创业实践培养体系尚待健全、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等,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实现受到限制。

(三)发展机遇与实践挑战同在

面对当前亟需解决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创业比率较低、高校学生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综合考虑国际化发展需求、政府扶持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等发展环境的改善,各种“推-拉”因素围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对各种资源调整、优化和集聚,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契机。

实践创业教育,高校重视、提高教师水平固然重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企业帮扶和社会互助也不可或缺。当前,“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诸多领域工作尚需继续努力,比如学校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营造、全过程的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政府扶持创业教育和支持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的社会创业体系支撑和创业思想孵化基地建设等。另外,作为创业教育实施主体的高校应从创业教育本质和运行逻辑上加以区分并澄清认识,对创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将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技能培训与就业教育、违背创业教育开展初衷的“目的与手段倒置”等现象加以引导和纠正,以促进创业教育有序开展。

三、创业教育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与能力形成机制

基于素质结构组成视角,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均为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基于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空间的视角,善于学习、强烈的社会角色责任担当、有效的社会沟通与敏锐的机会洞察和掌控能力为创业型人才应具有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素质的培养和特征的重塑也就构成了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知识结构宽泛,联系实际紧密”的特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应着力依据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使学生认知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水平有所提升。认知性知识和部分管理技能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来培养,但是诸如社会适应性、公共关系维护、实体组织经营管理等属于意会性的知识或概念技能则难以通过以传递、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来完成,需要通过实训模拟、经营实战等方式培养。由此,创业教育背景的创业型人才能力形成机制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意识强化,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推动、榜样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其创业热情;二是基础知识传授,该环节既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键交叉点。一个人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知识结构越合理,创造能力就越强。三是实战拓展,教育主体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协调与政府、企业等组织的关系,为学生的创业设想实现提供实践条件,此环节是创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四是环境辅助,通过对创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形成合理、高效的创业教育运行管理体制,健全创业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创业教育下创业型人才素质需求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得到实现。

(二)丰富创业教育内容与完善教学形式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生产运营、市场运作等三个方向。在传统教学环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重点包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管理等内容,企业生产运营人才关注生产运作、流程优化、财务协同等内容,市场运作人才主要学习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管理沟通等知识。

按照创业教育实践开展思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创业教育还应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创业型课程:(1)一般性创业课程开发,即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业的相关知识讲授,比如创业学、创业融资等。(2)专业技术领域的创业课程开发,即在原有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增添操作实务性的信息,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市场调研等。(3)体验性课程开发,围绕课程设置,添置相关的实验设备或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锻炼其实战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与综合实验、实训模拟相结合,有效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

创业型课程教学应区别于课程讲授式教学,将创业知识融于一般理论、案例分析、综合实验与社会实践,倡导实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支持学生自主型课堂建设。通过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并有效利用机会的创业实践能力。

(三)创新课内实践方法与重构课外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的必要教学环节,旨在让教育对象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悉专业技能,优化心智模式,获取管理实战与创业能力。因此,教育主体在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中,应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课内实践教学方面,应依托课程教学改革,购置相关设备和培训软件,创建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开设创业教育实验操作类的课程,比如创业之星电子沙盘、企业管理决策模拟等课程。

课外实践教学方面,应结合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分层次设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并且在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设计时,转变以往创业教育在学生毕业临近期间突击开展的做法,将创业教育实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与可利用资源情况,课外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1)建立实训基地,将教学过程与学生创业实践相互植入,课堂教学为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创业实践又可以在论证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转化能力。(2)组织和参与各类创业大赛,可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项目设计大赛,也可以是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如ERP沙盘模拟竞赛、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等,激发学生创业潜能,促进创业教育水平提高。(3)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注重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和“工—学”教育模式实践,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组织三方合作的可持续与利益共享。(4)广泛开展拓展训练,使学生认识其能力,消减创业惰性,增强团队协作、管理沟通、问题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的环境保障

(一)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与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依赖于创业型社会的建设。创业型社会是能够催生创新、容忍失败、助力创业的社会,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活动成功率。为此,应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创业理念,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改变传统求稳怕争、失败可耻等落后观念束缚,弘扬终身学习、终身创业的主旋律,注重社会人文关怀教育,切实发挥社会导向的扶助作用。同时政府应完善社会创业服务体系,营造积极的社会创业氛围,为创业教育实践在全社会开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创业教育四化”建设提升教育主体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