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

时间:2023-07-17 09:51: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

篇1

农业养活了中国14亿人口,其中大约64%是农村人口,可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生物和人类的生态资源)在人口、土地、森林、能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威胁,并且农业又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很高的产业部门,因此农业生态资源的发展将严重影响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国家规定保证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还需要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然而黑龙江省如今的农业生态资源令人堪忧。

(一)人口剧增,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变化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958.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69%。建设用地155.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未利用地615.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01%。

农用地中:耕地ll98.95万公顷,占农用地的30.29%;园地6万公顷,占0.16%;林地2443.01万公顷,占61.72%;牧草地216.23万公顷,占5.47%;其他农用地94.2万公顷,占2.38%;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0.15万公顷,占77.12%;交通运输用地l3.97万公顷,占8.97%;水利设施用地21.64万公顷,占13.89%。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43.23万公顷,占72.01%;其他土地l72.27万公顷,占27.99%。

黑龙江省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而乡村人口却在减少。土地资源使用结构主要表现在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使用情况,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与2006年相比,2007年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牧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减少(见表1)。农业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为了保证每年的生产量,不能减少农用耕地面积。

(二)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增加,水资源减少

黑龙江省9年来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3万吨(见表2),近三年的变化趋势来看,黑龙江省农药使用量呈现上升势头。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的农药使用量位列全国第9-12位,而进入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农药使用量一直徘徊在第4-5位,成为东北地区农药使用量最大的省份。黑龙江省化肥使用量也在急剧的增加,从2000-2008年由121.6万吨增加到180.7万吨,增长率为48.6%,近5年来按5.895%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黑龙江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也在上升,有2000年的5.3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6.6万吨,增长率为24.53%。由于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农业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地下水污染,这不得不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现今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水资源拥有量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水资源短缺己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由于水量减少和水质恶化,农业水资源安全让人担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2500多条中小河出现流断,黑龙江省正面临着严峻的干旱考验,严竣的干旱形势使黑龙江省不得不正视农业水资源的现状。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加之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期行为:盲目发展小井种稻等,导致区内乱打井、乱开采现象严重,地下水开采量过大,造成水位下降。另外是近几年大面积发展水田后,农药、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导致水中高锰酸、氨态氮、挥发酚和总铁量严重超标,使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短缺

黑龙江省农村用能主要包括生活用能(电、煤、水、太阳能、沼气)和生产用能(油、电、水)的使用。如今,黑龙江省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减少。黑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8177.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8年10097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919.9万吨标准煤,增长率为23.48%(见表3)。我国把农业分为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那农林牧渔水利业能源消费即为农业能源消费。黑龙江省农业能源消费2005年到2008年分别占总消费量的3.3166%、3.1526%、3.0465%、2.4681%,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的能源消费量逐年减少。而农村的用电量和柴油使用量都在增加,农村的用电量从2005年到2008年上升了8亿千万时,增长率为22.04%。农用柴油使用量从2005年的99.7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10.2万吨,增长率为10.53%。农村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用于农村的能源却在下降,导致能源储量减少。若不注重能源的节约使用和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会使得农村的能源严重短缺,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森林资源丰富,土地受灾面积增大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2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8.9%。有林地面积191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但如今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长期处于采育失调局面,林分质量下降,林业建设水平较低,造成森林分布不均,功能不齐全,结构不合理。加上局部地区集中过量采伐,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陡坡种植,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大大降低。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逐年有所增加,但森林幼、中龄林所占比重较大,成、过熟林相对较少,结构失衡和功能退化的局面未能改变。

黑龙江省土地受灾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受灾面积中除涝的效果好、治理水土流失比较差。易涝面积的增长速度小,从428万公顷增加到446.4,增加了18.4万公顷,增长率仅为4.30%;除涝面积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到2008年的增长率为5.32%;水土流失面积没有逐年增加,而是在2006年开始增加,到2008年达1378.2万公顷;2000年到2008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分别为24%、26.8%、29.4%、30.7%、30.9%、31.5%、42.4%,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治理效果差。总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总量受到严重威胁。

二、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用养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对粮食生产战略致力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未利用土地严重减少,现今应注重粮食单产的提高,即改良中低产量的生产地。经省土地管理局的土地调查:2006年全省耕地总面积为1173.3万公顷,按原等级比例算,高产田308.6万公顷,中产田711.0万公顷,低产田153.7万公顷,中低产田相加为864.7万公顷。这些数据表明:黑龙江省73.70%以上耕地的粮食生产产量还比较低,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仍很大。实践证明,没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及较高的肥料投入以及集约化农作技术就不可能保证持续稳定的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每年都在矿化释放养分,必须随时补充,保证有机质和地力的平衡。因此,将土地用养结合,增加土地肥力可以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二)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是严重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要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种花种草、涵养水源、加强水源的保护,保证农用水的需要;加强乡镇及城市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减少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防止将污染转嫁给农村,城乡应该合理开展污水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元素;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抓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建设一批节水增效、水土保持、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工程,重点是抓好大中型灌溉区改建、扩建、续建、配件工程,充分利用地表和大气降水,确保水田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使用以传统能源如秸秆、薪柴等和商品性能源如煤、石油等为主,而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使用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对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威胁,特别是碳和硫等化合物,这对黑龙江省要发展低碳农业和生态农业有严重的制约;虽然黑龙江省是能源工业发展地,但黑龙江省农村的能源仍然短缺,因此开发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是保证农村对能源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四)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黑龙江省土地辽阔,生态地域性突出,因此黑龙江省可以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生态产业。根据地域资源特点来看,东部生态区以保护湿地为主,发展湿地资源产业;西部生态区以保护草原为主,发展畜牧生态产业;中部生态区以保护耕地为主,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山地生态区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发展森林资源产业;城市生态区以治理生态环境为主,发展生态工业产业;旅游生态区以保护旅游资源为主,发展旅游生态产业。

三、结论

农业生态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本身具有无法再次生成的资源,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农业生态资源就奠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分析,发现农业生态资源中主要的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口剧增,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变化;二是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增加,水资源减少;三是农村用能增加,能源储量短缺;四是森林资源丰富,土地受灾面积庞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用养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是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四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孙绮雪,陈国生,雷炳炎.我国古代农业生态安全建设思想略论[J].南华大学学报,2004(3).

2、孟凯.生态省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

3、马向东.关于加快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4(6).

4、马军韬.浅析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2).

篇2

美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地区差别很大,不仅有肥沃的平原和山间盆地,而且有高原、沙漠和山地。大体说来,美国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本土总面积的1/3,东部以平原低地为主,其中又可分为西面的大平原、中央低地和东面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全国耕地面积约28亿亩,平均每人12.6亩;牧场面积26亿亩,平均每人16.4亩。

美国政府很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这是他们吸取了破坏生态的沉痛教训后才日益重视的。美国中南部大草原属半干旱草原类型,年降雨量500mm左右,在历史上曾是肥沃的天然牧场。由于大量移民涌入,过度放牧和开垦,到19世纪后期,风蚀已十分严重。1934年5月,美国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风暴(尘暴),席卷了 全美2/3的大 陆,约9亿亩耕地受灾,全国为之震动。自然的惩罚,使美国政府深切体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

为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条件,同年7月,罗斯福防护林工程宣布实行。至1942年工程告一段落,8年植树2亿多株,营造防护林带28962公里,保护农田162万公顷,直至目前,美国营造的防护林带总长约16万公里,面积达65万公顷。历史的教训,给美国各阶层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陆续制订了农业保护计划、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等,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生态建设。

美国的农业生态经济政策及经济导向

从历史上看,20世纪30年代初是美国农业生态经济政策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力从单纯的农用公有土地的分配明显地转到了农业资源保护方面。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可耕种的公有土地基本上已经分配完毕,另一方面是由于已经开发的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壤、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引发水质污染问题的出现。农业资源保护作为一种政策被提出来还是在30年代中期的“尘暴”以后,“尘暴”以及随后连续3年的特大干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问题,从而加速了制定农业生态经济政策、法律的进程。

1934年6月,国会通过了泰勒放牧法。这个专为公有林地放牧区制定的法律,明确提出了限制过度放牧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1936年2月,国会通过的“土壤保护国内配额法”在土地,生态保护政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律规定凡是把种植“消耗地力的”作物(主要是属于“生产过剩”的农产品,如谷物,棉花和烟草等)的土地转种“增强地力的”作物(主要包括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政府每英亩平均发给10美元的补贴。从此,把农用生态资源保护和控制生产的政策结合了起来。

一直到1943年,农业资源保护补贴都是为了保护农用生态资源和帮助控制农业生产这两个目的,并且还积极鼓励和推广各种先进的耕作方法,后到1971年,该项政策扩大为农村环境援助计划,提出了具体措施。如一些因过度放牧引起水土流失(风蚀)的牧场,控制和减少载畜量,努力增加植被;有水土流失的农耕地,不犁翻土地,使用除草剂除草,实行免耕法;庄稼收获后,秸秆留在农田里,防止地表径流的侵蚀和风蚀。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停止耕种,植树种草,政府给予补贴。同时,根据地力,水土流失情况和对农产品的需求,联邦和州政府通过农产品补差销售或对紧俏农产品的种植补贴,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经济导向。

美国的农用水资源污染问题曾一度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直到1965年才通过了第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水法。由于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又是水资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保护水质的问题也就成了农业生态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农业生产过程对农用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立法和政策。第一,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引起的污染。所谓的杀虫剂包括各种用于控制害虫、真菌、线虫、杂草、鼠类以及各种食肉兽类的化学药剂的总称。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危害农作物的这些有害生物,美国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量分别增加了10倍和20倍,杀虫剂的使用之所以如此高速度增长,主要是它们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但是,许多杀虫剂是剧毒药物,直接危害人和牲畜,并通过污染水源又危害其他生物,对人畜和其他生物带来严重的威胁。

关于生态农业和农场经营的考察

篇3

(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政府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提出意见问题和建议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提高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力度;其次,加强司法的监督与管理。当前,由于我国各地区多数存在重工轻农、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导致我国存在很多的生态环境案件得不到法律的追究和公正的审判,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环境法律的效率和作用。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改革司法体制,健全法律政策,挺高法律强制性,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最后,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管理。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公民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二、强化农业生态文明理念

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我们必须先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人们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内心里、从思想观念上认识、了解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才能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和作用。首先,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相结合并贯彻到实际中,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思想教育,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的道德情操;其次,树立合理的利益观,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构建完善的农业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生态文明各个环节的教育,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二是加强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各地区要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统筹工农的经济发展关系,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农业环境。

篇4

1.1指导思想滞后

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立法目的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服务社会建设为指导思想,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更多地关注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法律天平向经济倾斜,在如今与时俱进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出相对滞后性。休闲农业归根到底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强调的是生态原则。环境法律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休闲农业开发中侧重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适应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倡导的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理念。

1.2农业资源产权不明

而国家和集体概念抽象,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虚位。休闲农业开发依托的土地、林木、河流等资源基础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其产生的利润及产品归承包经营人所有。这种经营形态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极易造成国家、农民和经营者之间资源产权不明、利益不清。

1.3涉农环境立法不完善

在实体法上,环境法律存在重城市、工业,轻农村、农业的偏向,农村环境法律过于简单。无论是《农业法》《环境保护法》,还是其他相关法律,并未体现农业农村环保的特征,与休闲农业有关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单行法和部门规章中,多以“暂行条例”、“暂行办法”的形式存在,位阶低,影响力不足,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农村农业环境法律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全程予以指导和规范。在程序法上,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致使环境法律多原则性条款,可操作性差[1]。

1.4执法监管体系不健全

首先,管理效率低下。休闲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涉及土地、林业、水利、建设、旅游、环保等多部门,而当前环境法律并没有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职权范围,这些部门在资源的管辖权上或多或少都有法律依据,在权利问题上寸步不让,涉及相关义务则竞相推诿,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混乱局面。其次,执法不严,环境保护执法涉及多方利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休闲农业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产业规划布局时,并不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面对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更有甚者,为违法经营者说情护短,逃避法律制裁[2]。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监督对象上,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都过多的维护政府权威和部门利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权利义务上具有不平等性;在监督方式上,往往只进行查处违法事件的事后监督,缺乏经常性、不定期的监督,且监督方式局限,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督,忽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监督效果不明显,环境监督的结果往往会与经济利益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监督行为成了“走过场”,没有发挥实质作用[3]。

2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建设之设想

2.1立足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表明,社会每发展到一个转折点,就需要用新的法律理念来承接文明的成果。对于生态环境,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其立法理念亦随之变化。当前,我国全面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因此,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首先需要改变以往重经济轻环境的倾向,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法目的为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确立可持续发展为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立法目的。休闲农业开发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提供人与自然“对话”的体验,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过程的始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2.2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规,让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当前,大陆休闲农业发展三十多年来,尚无专门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与休闲农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的发展现实极不适应。因此,建立以可持续的生态理念为指导思想,涵盖休闲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法规作为其综合性、整体性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需要,迫在眉睫。首先,有必要制定一部《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立法目的定位为保护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用于全面指导休闲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为全国各地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法源依据。首先,《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产权规定。明确休闲农业生态资源公共产品属性,产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受益人是特定区域内的人口或全民。明晰集体所有资源的合理使用、转让机制和收益分配。肯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具有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损害进行依法诉讼等环境权利。(2)管理范围。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范围应是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环境基础、所利用的生态资源和所承载的配套设施以及休闲农业所有参与人员的行为。(3)休闲农业项目开发、审批的实质条件。即休闲农业开发的准入条件和具体的规划标准,包含土地、设施建设要求和申请人必备的资格等。(4)休闲农业环境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休闲农业环境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及职权,制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明文条款,明确规定所有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5)问责规定。包含责任条款和问责程序两部分。明确规定休闲农业资源环境破坏须承担的责任,并建立问责程序机制,依法追求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维护法律权威。其次,《休闲农业环境管理办法》的内容在包括管理范围、资源所有权归属、资源开发审批制度、资源环境管理、责任追究等多方面的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配套制度措施和管理细则,避免出现模糊性条款。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设立全程控制的原则,制定“源头控制”的措施规定;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加资源有偿使用内容,加强资源损害治理规定;在生态保护方面,围绕生态中心原则,保护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尤为重要的是,加强环境诉讼程序法建设,建立休闲农业环境诉讼的正当程序是任何一项健全的环境法规必备的要素。通过建立休闲农业环境诉讼程序,逐步构建自力救济与公益救济相协调的环境纠纷处理程序法制,依法保障公众环境权。最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环境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建立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的地方性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迥异的国情要求,又是完善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倡地方根据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在国家统一立法的指导思想和规定下,因地制宜,依法制定地方性休闲农业环境管理法规,切实指导解决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法规以增强执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3统一管理,完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体系

环境影响具有公共性、深远性特征,其管理必须是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因此,休闲农业环境法规建设,首先要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专门的休闲农业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同时在休闲农业发展涉及的建设、水利、旅游等利益部门设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境专员,共同构成“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在休闲农业开发、规划、建设时,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决策和环境问题探讨,避免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提高管理效率。立法为源,执法为本。要使法律充分发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关键是加大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追究环境破坏者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落实环境执法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程序,对环境执法工作中失察失职的行为依法追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手段,从严从重,迅速、严肃处理休闲农业环境违法行为,制止环境进一步破坏。在休闲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方面,应采取“休闲农业环境保护专门委员会”主导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设置独立的监督机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方式和监督流程,并明确监督依据和监督权限,对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经营以及环境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4]。同时充分利用公众监督的巨大资源,建立民间环境纠察队伍,积极发挥广泛监督的作用,促进职能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发挥共同监督的整体效能,完善休闲农业环保的法律监督机制。

2.4加强休闲农业环境保护教育,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近年来,环保教育受到国家政策的不断重视。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的长期规划,环境知识开始在国民基础教育中普及。但在世界范围内看,我国全民的环境意识尚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休闲农业依托资源发展的产业特性,加强对休闲农业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避免其对生态环境的累积性破坏。因此,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建立休闲农业环境教育制度,在制度上保障休闲农业景区的环保宣传,提高休闲农业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当地居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方是实现休闲农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篇5

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农村独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休闲农业的体验活动也必须根据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等特征来设计。例如云南省某地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当地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出多种休闲农业模式。四川省某地充分利用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地提出“五朵金花”的休闲农业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就地市民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典范。休闲农业多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休闲农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是促进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不仅涉及农业体验活动,还涉及无污染、无公害、无化学物质的生态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生态农产品的种植不但可以减少土地浪费,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构成要素中资源型要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和农民也会加大对旅游环境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资源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休闲农业的消费对象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主,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吸引城市信息向农村流动,使农民可以就地接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观念及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转变生存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总体来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体验及旅游的需求,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空间。

2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缺乏相应发展规划的指导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多为当地村民或民营资本自发策划、发展、经营,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引导,对城市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认识不足,大多数停留在农家乐阶段。特别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具有特色的项目设计,模仿现象较为突出。缺乏与区域内其他景点和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开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阻碍了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实施。在已有的一些规划中,短视现象严重,缺乏对地区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等的综合分析,缺乏对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少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2.2设施的过度开发影响生态景观一些地方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无序无规划,急功近利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材料往往是就地取材、乱采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工程建设产生的碎砖、石块、炉渣、石灰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附近的土坡、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一些低劣的人造景观也对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地区为了打造人造景观,挖湖堆山甚至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物种等大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景观破坏严重。

2.3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城市居民的出行、旅游、休闲、度假主要集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大量的城市游客在特定时段集中涌入农村地区的休闲区域,造成农村地区,特别是休闲农场的客流量骤增,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许多游客产生的食品袋、用品袋、一次性餐具、易拉罐、啤酒瓶、废纸、瓜皮果核、食物残渣、骨头、宠物粪便等的随意丢弃,对水体、土壤、植被等产生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的生态景观环境。此外,由于目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所限,休闲农场的垃圾分类排放、及时清扫外运和就地处理处置均面临很大压力。

2.4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冲击消费者在休闲消费时,往往容易忽视休闲农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一些人群的低素质行为,以及过度消费的做法等,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对农村原有的传统生态文化带来冲击。例如,在云南等地,随着休闲农业的开发,大批消费者的涌入对当地传统生态文化带来的冲击较大,导致许多年轻农民不安于农村生活,使原本保留较好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农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2.5生态型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在许多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山区,土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农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面对蜂拥而至的城市消费者,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更多人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位于发展经济、快速脱贫致富的心理,加上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生态型农业发展滞后,休闲农业所需的生态农产品难以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休闲农业资源面、活动面、目的面、经营面涉及因素较多,发展的分散性突出,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人才与资金匮乏、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撑条件较差的一些农村地区,难以形成具有生态竞争力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3以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保的对策

3.1注重休闲农业的生态规划休闲农业的项目策划必须同步考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规划,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对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如生态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文化等)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三个方面,做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二是发挥生态规划保护环境的事前预防功能,预评估休闲农业待开发区域的环境质量及生态承载力,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开发。三是休闲农业规划应与当地的旅游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村庄环境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保障休闲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3.2推动休闲农业的生态制度建设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建立休闲农业生态准入制度,防止破坏性的开发。一是要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标准,严格审核休闲农业经营场地的开发、经营活动是否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在休闲农业开发前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是要严格休闲农业建设的生态标准,休闲农业服务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且环境污染的配套处理设施必须同步建设,且要达到一定的处理标准。三是要建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环境教育培训制度,强调从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环保素质培训及审查,提升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生活行为的生态约束,为发展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制度保障。四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破坏处罚制度,对于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按破坏程度给予经济处罚、限期整治、取消开发资格等处罚。

3.3坚持休闲农业的绿色经营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景观与生态资源,在维护自然生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以挖掘和传承自然生态为纽带,通过恢复性建设来完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一是经营者作为农村生态环保的维护者,应树立并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经营理念,做到不乱排放废物。同时,还要引导和监督消费者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承受能力,密切关注协调客流量,使客流量处于休闲农场的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生态、环保、绿色的放松空间与环境,实现休闲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培养消费者养成“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休闲消费过程中,遵守农村生态文明旅游规范,杜绝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篇6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人类生产活动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开发的同时,人与自然也呈现出一定矛盾。在国家提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依托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及民生状况得到迅速提升。但在看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针对一体两面的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应视而不见。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收获金山绿水。

一、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后被提到新高度,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在各地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经济的属性决定了农作物必须处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下才能提高丰产率。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效益表现。其次,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在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概率,农业发展带来的广泛关注及农业经济产生的大量经济价值,可以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协调状态。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带有相对性、约束性及均衡性。从相对性及约束性上看,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给出战略选择,两者都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被选择性,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有其相对性。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对生态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农业经济出于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有其自身客观发展规律,在考虑发展农业经济时,约束性特性是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则。从均衡性上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不应被片面理解,两者均有价值,过度发展农业或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阻碍农业发展都有偏颇性,应把握两者的均衡性。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质,这一生产过程是在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可以说,生态环境是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新农村建设倡导农业经济生产生活要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及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相依相存,一方面,这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串联起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品的整个过程,使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经济模式转变为现代可持续农业。

(二)改善农村环境

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后果是触目惊心的,不仅仅会对农业生产,还会波及到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有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战略。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农村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以往伴随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如滥伐树木、滥垦土地等,农村水渍化问题屡见不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及农民居家乐业的基础保障,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能够通过创设舒适的农村生存空间,借助环境资源换取农村发展资金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扫除后顾之忧。

(三)助力农民创收

生态环境的多样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基础资源,如清新空气、干净水源、肥沃土壤等。通过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实践中为了给农作物生长提供绿色环境空间,会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从而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高质量农产品。当绿色农产品投入农业市场,受供需关系影响,其价格必然一路上涨,如此能够帮助农民创收。从农业实践中看,因绿色农业而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并不鲜见,概括其优势经验,主要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先,农业生产跟进在后的策略,如扩展林地及草地面积,发展林下产业等,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提高的路径。

三、常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看,简陋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下,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农民群体受传统思维影响,在耕作方式上较为传统,延循旧法,不注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一些农户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带来了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减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及经济附加值。从宏观层面看,生态环境带有系统性,在农业资源,如土地,水源面临问题后,农业用地的质量会下降,农业种植产量提升缓慢,外加上农业人口基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农业发展恶性循环。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到一定程度,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此,在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要避免走入竭泽而渔的困境,寻求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创新农业经济格局。

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措施

(一)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为依据,确定现代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农业经济发展应首先依循自然生态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应用,然后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特点,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适宜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的选择需要与生态环境调研为依据,农业生产活动要突出生态环境指导下的因地制宜属性。相关要点有:第一,对农业经济中农作物生产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加以改变。可根据农村所处区域及农村土地的具体特点,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划分,增强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第二,结合农业资源,将农业产量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加以结合,打造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性,各个层次都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所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串联起各类农业生态系统要素,如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具体实践中,在高层种植区或农用地边缘区域,以植物种植为主;对马铃薯、花生等低种植植物,采用混种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由农业防治改为多样化防治,如遵循生物规律,构建避害生物链,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防病害能力,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第三,以农业现代化为思路,优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调整,采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生态农业所需资源,确定农业发展适宜模式。

(二)多手段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结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及现代农业技术,然后遵循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等基本规律,实现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农业经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因具有环保优势突出的特征,广受关注并得到实践。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一是要结合农业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规划,对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环境气候因素、农业经济重心等因素充分考虑,凸显出生态农业优势,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好铺垫。二是生态农业发展中,要确保其环保性得到充分展示。这一环节可以借助农业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打通及共享农业生态信息,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构建生态农业信息系统及共享平台时,要注重农业信息的沟通传递,借鉴引入城乡一体化经验,在农业生态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上互通有无。

(三)做好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农业经济发展及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应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借助农业资源才能开展实施。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中,突出的两者的协同,而不是偏重某一边。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经济基石,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突出合理性,而衡量合理性的标准就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环节把握如下几点:第一,保护性利用农业耕地。在耕地的利用上为达到高效化,应多依靠农业科技,在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亩产量。第二,在农用物资的使用上,掌握经济性及绿色环保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农用物资应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根据农作物种类应确定施肥及地膜管理方案,以对生态环境最小化影响为前提,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第三,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等,在满足农业需求的同时,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四)控制农业活动污染源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对影响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进行控制,阻断污染源传播链条。通过对污染源的控制,能够起到农业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的保护作用。一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在对农业生产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后及检测后,确定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时间,避免无序生产劳作而对环境施加破坏。二是在立体农业发展中,在林下经济产业中,要以畜禽洁净化养殖为思路,采用环保性能好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三是做好农业生产再生品的加工利用,美化农村环境。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不能放任其在田间燃烧,可以将其进行回收再加工,使其用于工业生产。

(五)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选择及生产资源利用上做好相关工作外,还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入村,上墙等方式,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引导,加强其环保观念,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五、结语

农业是国之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在对两者的内在关系加以认知后,应从农业生产模式的构建、生态农业的推广、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污染源的防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抓共管,使农业经济能够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01):1-5.

[2]王继东.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47-48.

[3]于耀义.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218+220.

篇7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开发;农业生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9

1 内蒙古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

内蒙古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带来了资源环境过度开发问题,而内蒙古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加之过度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的草原造成破坏,造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更加严重;内蒙古旅游中对当地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生,甚至造成当地自然资源的枯竭;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一些游客的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如乱扔垃圾,也会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如果游客过多超出本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利于当地资源环境的再生和维护。

1.2 农业生态的问题

内蒙古的农业资源丰富,约有0.067亿hm2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然而内蒙古旅游的开发,必定会给当地的农业带来影响。旅游开发中势必会出现占用农业耕地、过度开发农业耕地或是破坏当地植被资源降低当地土壤的再生能力等问题,从而破坏当地农业生态的平衡,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农业生活。

1.3 居住环境和方式的问题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的游牧生活很少受到外界干扰,有着固定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内蒙古旅游的开发,一些新的、不同于他们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出现,势必会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的居住环境和方式带来影响。受外来方式的影响和渗透,当地传统建筑物及特色的生活方式慢慢被同化,从而失去当地的特色,失去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2 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上的建议

2.1 对内蒙古资源环境进行保护

以旅游资源保护为第一要务。缺少保护的旅游经济发展是短期的恶性的。保护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内蒙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要抓好“护林护草”工程;要强化对内蒙古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旅游发展上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起步比较低,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实施目标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内蒙古旅游文化生态的发展目标;要开发其他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种人与资源紧密结合,注重旅游发展上的连锁效应,不仅可以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也能把生态持续的保护下去。例如,在内蒙古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2 对内蒙古农业生态和特色居住方式进行保护

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农牧产品在各省中也名列前茅。在内蒙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纳入旅游的特色之一,进行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旅游行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将农业的基础建设、科学的播种、收割技术、一体化的农业管理、农产品的特色等,一一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品尝农产品的环节,让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了解当地的生态农业,从而达到当地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给当地带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造福内蒙古当地的人民。还要保护当地人传统的居住环境不受破坏,以及尊重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让其成为旅游发展的特色之一。

2.3 重视政府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内蒙古旅游开发起步晚、基础低,在市场调控方面缺乏经验,仅靠市场本身无法进行资金配置功能,所以在市场调控机制完善之前,需要政府的协助。政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广开各种资源渠道,高效率的完成资金的融集工作;要注意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资金管理系统,对国内国外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分配,尤其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更要合理利用。有效的分配资金,将为我们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进一步分析协调内蒙古旅游企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确定好资金分配的比例,从而避免资金的浪费,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失。例如,国家对内蒙古旅游开发进行各种扶持,对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管,对资源浪费和破坏的行为进行惩罚。

3 总结

篇8

近年来,结合周口实际,探索出了循环农业发展的好路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周口市应用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使用资源,强调清洁生产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1.减量化生产形式。减量化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理念。减量化原则是我国目前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理论思想,减量化生产形式要求节约资源与减少排放并重。减量化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源头控制或者输入端控制资源投入和消耗,控制的结果是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源;末端控制或者是输出端控制,控制的结果是减少废弃物生产和排放。对农业生产而言,减量化的关键内容包括对土地污染的减量、对塑料农业材料的减量等。目前全市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被用于饲草、积肥等,利用率约为23%。农林秸秆剩余总量约为68亿千克,相当于34亿千克标准煤,这些秸秆一部分被直接还田,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我们算过一笔帐:如果把68亿千克农作物秸秆按60%青贮、氨化后喂牛羊,可减少粮食消耗近亿千克,可增加农民收入10多万元。如果再围绕我市的农产品、畜产品搞精深加工,办好近农龙头企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那样产生的效益就更大了。最近,我们正计划搞秸秆发电,利用剩余农林秸秆燃烧发电,再把秸秆灰作为肥料返回大田,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相反,如果秸秆不能得到综合利用,或焚烧,或丢弃,或任意堆放,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将对大气、河流造成及其严重的污染。

2.生态保护模式。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证环境的整合。生态保护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治理污染和保护农业环境。治理污染的措施包括要对养殖业的大量粪便及废水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得农村的生活环境进入到完全的生态能源利用的环境之中。

近几年,我们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强化生态功能,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

3.再循环链接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是将传统的农业单项目生产方式转变为多项目的链接循环模式,通过这种循环俩实现生态养殖、循环种植,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经济产业链条。例如: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成沼气――沼气液还田施肥;猪粪高温发酵后的肥水养鱼――养过鱼的水浇灌农作物――农作物的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这是周口市部分农村一种反复循环、对资源再利用的典型的“循环经济”。周口市融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微生物链”技术,开创三维高效生态养殖新路(三维生态技术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该公司将秸秆经过生产化转化为饲料喂养动物,动物所产生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和蚯蚓,蝇蛆蚯蚓转化成高档饲料蛋白,蝇蛆和蚯蚓粪便转化成有机肥返回大田,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通过物质的重复利用,使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沼气是利用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其热能利用率比秸秆直接燃烧高3~4倍,沼肥肥效比秸秆直接还田提高1~1.5倍,秸秆燃气技术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节约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目前,我们全市已建沼气池4000个,计划今年再建2400个,我市商水县固墙镇万头猪场的猪粪通过发酵池高温发酵后,产生有机物――引入养鱼池,猪粪中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供鱼食用――鱼池的水产生大量微生物,是很好的蔬菜灌溉水源――蔬菜的根叶秆又可喂猪……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相互循环的“生物链”,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质优价高。

篇9

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从农业内部着手,即只能靠农业自身发展功能的增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链的延伸来实现。对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循环经济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农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土地贫瘠,耕地和水资源极为有限,粗放式的开发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转变这种依靠资源消耗、牺牲环境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态破坏已是势在必行。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在节约资源、预防污染的同时,将生产资源循环使用,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是一条减轻资源环境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贵州山区广泛种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芋,过去只能做粉条,收入很少,但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后,以芭蕉芋为原料建立了生产燃料酒精、生产牛羊乳酸饲料及肉牛饲养的循环体系,现今每年可产18万吨燃料酒精、270万吨酒精发酵饲料,可供7-8万头肉牛的饲养,并能解决2.7万人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农民收入水平。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循环经济总体规模较小

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的制约,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较低,难以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研发、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严重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也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主要局限在个别区域和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效应。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要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求形成农业产业整个系统,包括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服务业、农产品消费等各个体系之间的协同和整合。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大多“单打独斗”,产业之间资源共享程度低、耦合性差,延伸产业发展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规模效益,难以带动农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制约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支持力度不大

农业循环经济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不过短短十余年,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对其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偏差,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废弃物再利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并未认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形式,导致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也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依赖于农民的认可和推动。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生态意识薄弱,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这就使西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广大的群众基础。再加之我国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往往以GDP为准绳,而农业循环经济投入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这就导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对不能立竿见影的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性不高、重视不足、扶持不到位,从而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农业资源滥用是当前以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发展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农业、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究其根本,资源滥用是由资源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所引起的。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价格普遍偏低,未能正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没有将环境成本核算在内。低廉的成本造成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不合理以及大量的环境污染,这些都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体系,将环境成本外部化来解决。如西部地区城镇供水的商品价格通常低于成本价格,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该地区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需求量急剧增加,水域污染问题也越加严重。此外,实施循环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缺乏价格优势,这也给农业循环经济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农业资源价格扭曲的情况下,环境破坏成本低、环境保护成本高,企业和农民都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性”也难以得到体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然举步维艰。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西部欠发达地区现行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在管理、成本、技术和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既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也局限了循环经济的效益,因而,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以农业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集中居住+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循环模式,建立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低排放、再利用、再循环”,并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各地应根据地域特色,积极扶持一些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效益大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面”,逐步铺开,进而在培养区域主导产业的同时,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

(二)提高认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从美、日、德等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可以看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只能成为空谈,在我国更是如此。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态环境复杂,又大多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尤为困难,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制定相应的循环农业开发战略和规划,并根据规划,拟定具体发展措施和实施时间表。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建立信息平台普及循环技术及农业废弃物利用知识,扶持一批循环农业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从儿有效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来自于《湖南社会科学》杂志。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篇10

1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

1.1农业水资源生态补偿

河北省内环北京和天津,京津两市75%以上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于河北省,因此,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对河北省和京津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3]。2008年,河北省在子牙河流域5市实行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凡是跨市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超标,按不同等级扣缴相应款项,所扣缴款项全额用于补偿下游受污染地区水生态环境损失以及全省水环境的质量改善。2009年该项政策推行至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省级全流域补偿试点[4]。另外,安新县在白洋淀内开展“以奖促治”工作,从县财政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补助保洁工人工资,建设垃圾收集点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改造生态卫生厕所,成立水上打捞队,清理水面垃圾,通过奖励补助的方式促进水污染治理。衡水实施了“一提一补”政策,即灌溉水水价以电计量,每小时每千瓦电提高价格0.2元,财政部门补贴0.1元,然后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5]。

1.2农业生产及污染生态补偿

河北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接近极限,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正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而直接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贯彻实施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改革工作,对农民直接进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仅2018年就发放68.4586亿元。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的农机购置补贴发放,2018年新增购置机具4.2万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补贴费用达12.311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1290万亩,给予补贴1.9028亿元。“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为130.8万亩,为饲草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户等提供的补贴达2.18亿元。对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开展休耕制度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实施耕地休耕面积200万亩,并给予耕地轮作休耕补助10亿元[6]。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资源生态保护上,河北省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县,创建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合作示范社,支持绿色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开展草原禁牧、草原保护、农作物秸秆还田、渔业增殖流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支持资金达97.1548亿元。此外,河北省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一方面,举办全省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班、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数据更新培训班、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培训班等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遴选农技推广骨干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另一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和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同时,组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面向京津冀地区公开遴选确定了小麦、玉米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为切实发挥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作用,确保农业财政资金项目聚焦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聚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发挥了极大作用。

1.3山区农业生态补偿

河北省地处华北,东临渤海、南衔河南、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中山地面积902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地貌单元之一。河北省为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国跨区域生态补偿方面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退耕还林工程始于2000年,首先在张家口、承德地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河北全省。张承地区完成的退耕还林绿化面积为3555万亩,完成草地治理总面积为1950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增长3.77百分点,改善了两地的沙化情况,优化了生态环境。政府对退耕还林地区开展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公顷补助粮食2250公斤,折合资金3150元,生活补助费300元,共计3450元/公顷[7]。同时,张承两地开展了“稻改旱”项目,就是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等耐旱作物,减少水资源消耗,而作为生态受益市的北京,按照8250元/公顷的标准给予农民补偿[8]。

2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生态协同机制缺乏

河北省在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上走在国家前列,尤其是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的实施,使河北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种生态补偿只是在省政府协调下,存在于各地市之间,横向与相邻5省2市之间联系不足,而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环境恶化绝不仅是一个地市的问题,沿水流域乃至周边区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成立区域生态协同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应制度,实施监管。

2.2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安新县的“以奖促治”、衡水的“一提一补”、张承两地的“稻改旱”项目,都体现了河北省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仍然是以现金补偿为主要途径,这种单一的补偿形式,极易造成项目结束后,农户无法适应收入减少的生活。例如“稻改旱”项目,长期来看,补偿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补偿结束后,稻改旱农户能找到既获益的、又能节约水资源的替代产业,达到既有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好的生态效益,使“外界输血”转化成“自主造血”。

2.3补偿标准无差异化

为使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能在实施时最大化地发挥效用,还应考虑地区差异、生态补偿功能区差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在价值分析基础上确定补偿的依据,包括确定经济补偿强度和补偿的主客体。对此,夏书培等[9]从河北省、生态亚区和各县市3个方向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解决了补偿多少和谁应该补偿谁的问题,达到了量化生态补偿迫切程度的目的,从而可以构建出适用于河北省的补偿标准等级划分和权重选择,可作参考。

2.4生态补偿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的生态补偿成效不明显,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公众或第三方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评估,这也不利于反馈补偿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偿的方向。因此,要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生态补偿政策和实施的监督作用,并及时将评估结果用于相应政策的调整。

篇11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的原则,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河南省鹤壁市结合自身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产品的加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年来,广西容县把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纳入政府行为,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干部走家串户,为农民传授先进技术,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通过推广“猪一沼一果一灯一鱼”、“猪一沼一花一灯一鱼”、“猪一沼一淮山一灯一鱼”等模式,着力培育沙田柚、荔枝、兰花、养殖四大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县还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和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杨梅镇红石村、石头镇务底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二)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

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 “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电、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统计、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i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相关部门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落实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节能减排摆到重要位置,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二)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实施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

(三)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沃土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重点项目。

(四)鼓励科研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引导和鼓励各方面科技力量努力攻克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重点在农业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五)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篇12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含金量越来越高,农业功能是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保障好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保供给。千方百计的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鲜活农产的自给率,确保鲜活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二是保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严把源头污染关和市场准入关;加快“三品”农产品认证,不断扩大“三品”基地面积,切实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三是促增收。农业生产仍然是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切实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创业、致福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符合丘陵资源优势、具有较高比较效益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突出科技支撑,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市地处丘陵地带,78%的耕地为丘陵岗地,土地等资源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资料相对匮乏。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三、四级提水灌溉农田发展水稻生产的传统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降低灌溉和投入品成本,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着力改造中低产耕地,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建立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绿色”农用投入品,切实减少肥料、农药等使用量,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三是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积极营造成片经济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巩固和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实现畜禽粪便、稻麦秸秆无害化处理,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三、转变发展方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应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加大规划引领。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丘陵优势的茶叶、林果花木、设施蔬菜(食用菌)、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着力引导优势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向农业园区集中,努力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三个10万亩园区,促进丘陵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机遇,加快农业载体建设。积极整合包装农业重点项目,借助茶文化节、芍药节等招商平台,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开发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我市农业整体发展实力。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积极整合农业资源从生产联合走向加工、流通联合,提高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延伸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完善服务体系。稳定充实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体系,加快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设,提高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的应对能力,努力实现动植物疫病防控全覆盖。加快乡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加速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