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9:5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统计学的主要作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62-02
疏血通是由水蛭与地龙构成的中药注射液,其成分包含糖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与小分子活性肽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脑血栓、脑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血流障碍疾病当中,临床资料证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范围广且药物安全有效,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其具体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 疏血通的药理作用
1.1 抗血栓作用 疏血通是由水蛭与地龙精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含有水蛭素、蚯蚓酶、水蛭素样物质与蚯蚓酶样的多种抗血栓类物质,如水蛭素是现今寻找到的最强凝血酶特异的抑制剂,可迅速降低凝血酶活性,阻断纤维蛋白形成,并组织止血反应与血小板的激活反应,减低血小板活性,充分发挥抗凝作用。而蚯蚓酶作为蛋白水解酶,能促进机体的t2PA表达,纤溶活性很强。如刘晓晶等人的疏血通抗凝溶栓作用研究表明,疏血通能延长凝血的时间,减低血小板粘附率,并抑制血栓,让形成血栓进行溶解。又如张璇、肖兵等人的研究表明,疏血通能治疗脑组织,并干预组细胞的mRNA表达与tPA表达,tPA活性要比其他组活性明显高出,tPA分泌增多,提高了纤溶活性。
1.2 细胞保护作用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抑制缺血导致的炎性因子出现,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及黏附分子等的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凋亡发生,充分发挥脑保护作用。如白金霞的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表明,含疏血通注射液的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显著,能治疗脑梗死疾病中的多靶点,改善病患的脑神经功能,降低梗死范围,增强血中的DD聚体浓度,减低血烯醇化酶的活性,保护脑神经。
1.3 血脂调节及血液流变改善的作用 疏血通注射液对机体的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HDL-C、LDL-C及血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调节改善作用,卢国良利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硬化的病变临床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疏血通组的血管腔直径、动脉指数、阻力指数及血液流变指标等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血脂水平、IMT及硬化面积等改善显著。
2 临床疗效
2.1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 在2009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62例老年不稳定的心绞痛患者,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2例,患者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妊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及肺部感染严重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下,加入了8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mlNaCl注射液,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依据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程度,血液流变指标与CRP测量,划分临床疗效标准,观察组的心绞痛患者显效32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72.5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患者脑出血时,运用疏血通注射液能吸收血肿、缩小血肿附近的低密度及改善神经功能,并且不会降低纤维蛋白与扩大血肿,血肿体积还会明显变小。如李华建、于新华等人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实施了常规治疗,而治疗组运用了常规治疗与疏血通注射液相结合治疗方法,6ml/次,1次/d,连续15d,通过治疗前后的CT检查与纤维蛋白监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肿体积、神经缺损评分与血肿低密度容积要明显低出许多,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差异,即P
2.3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 疏血通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动脉中层僵硬与增厚,病变先从内膜起,复合糖类出现积聚,钙质沉着,纤维组织增生,斑内出血、破裂,并局部形成血栓,下肢动脉硬化作为糖尿病患的并发症之一,利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其效果显著,如冯琨、谭静范等人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治疗进行了观察,疏血通组180例,对照组80例,临床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前后进行了股浅、胫后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与血管内径等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疏血通组为94.4%,疏血通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血流量增加更明显,血管内径增大更显著,且治疗期间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通络作用,避免血栓形成,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2.4 活动期RA临床疗效 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具有血沉、Fib增高及疼痛加重等现象,把疏血通注射液用于活动期的RA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如张洪峰、肖卫国利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活动期RA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治疗组患者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上,实施数学通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的R、T指数。血沉、晨僵时间与Fib,与疏血通治疗有关不良反应进行记录,通过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的各指标改善显著,8ml疏血通比6ml疏血通注射液的疗效更为显著,但8ml组存在4例患者轻微不良反应现象,变为6ml后,症状明显减少,表明疏血通注射液对活动期的RA治疗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32
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经济管理的效率与合理性。由于经济的涉及面广且影响因素较多,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理论,从根本上处理经济管理问题。实践表明,统计学在当代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理论,并且将其合理的应用于经济管理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统计学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以数学的搜索与整理为前提,以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可对经济学等多种现象做出正确的解决和判断。进入新时期,经济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局势,其发展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撑,统计学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都能够吻合。目前,统计学已经在经济管理的多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经济的发展是有管理学与经济学共同构成,管理是经济的重要方面,管理学同样具有复杂性,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完成管理活动,要促进管理手段的合理化,就需要统计学作为支撑。
2统计学对经济管理的影响
2.1统计学可以合理化企业报酬分配
职工的薪资分配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企业报酬分配问题,数学在职工的薪资分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数学可以作为员工薪资定量计算的辅助工作,能够确保员工的利益合理化。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统计学主要可以用于企业职工的薪资比例调节,从而使企业形成一种公平的气氛,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充分利用统计学的有关规定
经济问题是庞杂的,统计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可以解决经济学发展中的多个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中后,经济的发展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的统计具有多样化的手段,在经济政策调整中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统计学也使管理过程更容易。数学公式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对象中,数学的量变和质变关系可以解决经济学发展不稳定问题。数学也是十分严谨的学科,所计算的经济学数据可供经济学者和企业作为依据,经济学发展和研究的严谨性与数学保持惊人的一致。
3统计学在当代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3.1数学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分析是营销管理的前提条件,数学的众多理论都对经济学营销管理提供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日常的销售情况,分析市场的未来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缺少统计学这一保障,营销管理会显得比较混乱。并且作为经济学的关键工具,通过间接的和直接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分析出营销所需条件,使企业营销更加顺利。
3.2统计学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JP3]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较为复杂的部分,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表格,统计学的应用不可缺少。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基本状况,以便于在招聘和人员分配上更加合理。另外,员工具有个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统计学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分析员工特点的工具,使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使人力资源调配能够更加合理,同时满足员工的个性需求,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统计学还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提供必要的依据,抓住人力资源分析的重点,从而使人力资源能够全方位、高效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3统计学应用于审计中
[JP3]现代企业离不开审计,审计可以使企业发展更加规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统计学应用于审计,主要体现在其样本统计上,由于每个样本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只有采取统计学的理念才能审计更加合理,抽样更加高效,使每种概率都能够有样本的加入。可见,在审计实务中,统计学的介入是一种必然现象,要确保审计的准确、灵活和高效性,必须认识到统计学的作用并且正确应用统计学理论。现代审计也处于发展过程中,审计的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统计学作为审计的基础工具,可以促进审计的合理性,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总结
统计学是数学重要理论之一,统计以解决多数据、复杂的问题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审计、还是在预算和管理中都遇到较多的数据、图表问题。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统计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审计人员更轻松的获得员工和企业的基本信息,并对企业做出评价与策略调整。当然,我国企业在统计学的应用上还不够,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对统计学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使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进一步认识到统计学的作用,也能够掌握更多统计学的应用方法,从而发挥这一工具的积极意义,解决企业内部的多种问题,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统计应用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对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便面,不够深入,经济统计的应用还需进一步被研究,如此才能在经济建设这个没有硝烟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是研究我们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统计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基础薄弱,但在不断发展中,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已经有所好转。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界的专家们和经济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方法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正在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经济统计的应用是发现经济问题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为经济问题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有效地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二、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统计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要是有关数量方面的信息以及数字背后所反映的问题。
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开始于国民收入统计,早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建立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他采用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但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为了避免这一缺点,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首次提出了最终产品的概念。1886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反应此问题。1759年,由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应了从在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生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
经济统计学经过长期的演化,到1940年左右初步形成国民账户体系,并且,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指导下,形成了当今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在2008年得到了重新的修订。
就我国的统计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原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原本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努力,1992年,我国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用方案。随着不断的努力,经济统计学也在逐渐的完善。
三、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因此,它可以为收集经济研究上所需的数据提供有效地方法。只有采用定性分析才能在研究经济学上取得显着地成就。想要开展定性研究就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库,这就需要统计的帮助。二,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同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现象,为了对它们进行分析数据,以便可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三,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基础。任何新得出来的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有经过验证后才会成为绝对真理。因此,这些理论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和核实它的准确性。
总之,经济学是离不开数据的,然而,统计是收集数据的,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了。
四、经济统计学今后主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由此可见,在此方面有空白就有机遇。究竟,今后我们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我国经济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充实的完善,对非市场产出、金融证券服务、环境经济综合的核算。大的方面还有统计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政府统计工作的研究等。
面对这些经济统计学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在寻找捷径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在利用统计学服务于经济学的同时,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利用统计学中的数字的出的结论需要用语言总结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坚定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经济统计的应用的意义
当今形势下,经济所涉及的方面在不断增多,涉及到的信息在不断增加,接近“爆炸”的程度。这就给经济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据,同样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数据来分析,如此大的信息量唯有通过统计学中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整理,才可以服务以后的研究。
对于统计学的性质和内容来说,在学术界一直都是颇具争议的,并没有统一认可的说法。从17世纪中叶开始,由德国的学者正式提出“统计学”这一概念,在后期的逐渐发展过程中,人们都将统计学划分为社会科学的范畴中。但是通过分析统计学的性质就能够看出,统计学实质上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与数学学科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统计学作为一种数据,主要是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一种分析、收集以及测定,便于人们做出正确认识的一种方法论科学。由此可以得出,统计学大致上可以分为应用统计学和理论统计学两种,分别是对具体数量和抽象数量进行研究。
经济统计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综合评价、核算以及估算的方法,体现出明确的研究独特性。在经济统计学中,并不是直接研究相关的经济规律,而是向其他经济学科提供相关工具和方法。因此,在经济统计学中,包含着很多的统计方法和数学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就能够促进国家的强大,而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与经济统计学之间紧密联系,另外经济统计学也发挥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实质上经济统计学的性质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二)对其发展方向的认识
通过对经济统计学性质的分析可以得出,其本身就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是认同这两种性质能够相互融合,并逐渐趋于统一。在上个世纪,国际统计学中数理统计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统计学也逐渐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相关的研究结果表示,对于统计学的发展方向来说,就是与数学之间相互分离,并且相互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逐渐靠近计算机科学,逐渐有效的结合其他与经济相关的实质性科学。这也就表示,在未来的某一天,统计学与数学之间会处于相互独立的位置。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学者对统计学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也就导致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比较少,或者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限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统计学。对于统计学中的各种类型来说,相互之间的共同发展、借鉴和促进的,并不属于竞争性的关系。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种类的差异,其知识体系、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对象必然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表示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取代关系,实现相关之间的差异共存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其办学模式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需求一直都处于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原先各个院校中设立的相关专业就会显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如对于各个专业之间的划分过于明确和详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就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单一型,自然难以满足当前综合性的市场需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工作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当前的高校逐渐注重对“宽口径”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主要有两种教育统计学组织方法:一是让学生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统计学方法理论,认可统计学的理学性质,实现对统计学的精通。当学生已经充分的掌握所有的统计学理论之后,再结合设计的相关统计学性质课程,一般主要是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这样就能够从理论角度全面的掌握所有的统计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统计学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就“精通”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做到。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要求,首先是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然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二是根据经济类的学科来设计统计学课程。一般來说,统计学课程除了专业内容之外,还应该适当的添加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当前社会中所需要的综合型、进步型的人才主要指的是,一方面拥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精通相关的经济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经济手段。由此可见,当前经济统计学的办学模式,一定要实现教学路径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而且各个院校都需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四。
二、当前经济统计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经济统计学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研究统计分析、设计统计指标与公式、确定研究目的等方面都需要社会经济学方面的相关指导。但是就目前来说,在经济统计学理论内容中相关的社会经济学理论根据还较为缺乏,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只是依据统计定量的方法,所以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必要的深度,仅仅是从表面阶段来进行相关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统计学的应用。
(二)应用性比较差
就当前所设置的经济统计学内容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对相关指标的计算和解释比较多,因此其应用性也就会比较差。这样一来,当前高校培养出的统计人才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也就表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有效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同步性较差
对于任何理论知识来说,都是来源于实践的,如果两者之间相互脱离的话,其理论知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是就当前的经济统计学来说,其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同步性就比较差,这主要表现在相关指标和分析方法的提出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才,这样实际的指标和方法就会缺少必要的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改进当前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经济统计学理论基础的提高
为了有效的改进经济统计学,首先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实现其理论基础的提高,注重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借鉴和学习,将先进理论中的合理部分有效的融合,将经济统计学的高度与社会统计学保持一致,加强对统计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和密切联系的强调。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应该面向全社会,其发展的依据主要就是社会需求,并发挥出一定的监督和咨询功能,有效的指导经济决策。在设置经济统计学课程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多领域、多行业的涉及,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统计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应用经济统计学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其有效作用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加强统计工作模式的健全性,增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无论是在应用统计方法、收集统计数据的时候,还是在整理和分析报告格式与统计数据的时候,都应该应用科学的统计工作模式。另外,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应该全面分析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面临的困难、经济工作特征等各个方面,促进统计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使其工作的实效性也得到有效提升,最大限度发挥经济统计学的有效作用。
(三)加强对经济统计方法的改进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即使是相同的数据也会得到差异化的统计结果。在实际应用经济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是真实的,都是通过实际的社会调查得到的,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当前社会经济的变化趋势以及发展水平。如果始终都是应用单一的经济统计方法的话,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就会忽视很多的变量,这样最终的结果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必要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因此,加強对经济统计方法的改进,实现统计手段的创新,就能有效提高统计结果的科学性,从而在相关经济决策中的依据就会更加合理、科学,对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就会具有更大的促进意义和作用。
结语
一、大学统计学教学的重要性
自从进入21世纪到现在,我国的市场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由此一来,在社会方面,其对于新知识理念的需求量也开始越来越紧迫,不管是国民经济体系,还是私有企业的运行和经营,都离不开对数量分析和研究,这样的分析和研究也正是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就现金而言,统计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措施制定的根本,无论从企业管理方面还是企业的市场竞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育部把统计学作为重点学科,并将其归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大学生能够对统计学课程有着系统的学习,进而增加大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储备,保证社会统计学人才的输送,以此来保证社会的良好经济发展,这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发展态势,也从另一个方向说明了,大学统计学教育的重要性。
二、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有的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统计学教学需要,其所带来的教学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在一些大学的统计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改,然而由于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过于老旧,其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因此,统计学教学的课堂当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心理,所以,就对统计学的学习失去了一定的积极性,对统计学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创新教学理念不够明晰
在一些大学统计学的教师当中,很多教师存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学的进度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的错误理念,这样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无法真正的将创新统计学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如此一来,统计学教学模式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革和应用,进而对于大学生的统计学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作用。
3、教师教学风格过于硬性
所谓的教师教学风格过于硬性实际上指的是在统计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统计学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大学生的本体意愿,这样的现象在大学的统计学教学过程当中屡见不鲜,一旦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硬性,所导致的教学问题也比较明显,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逃课、翘课的情况,不仅直接的降低了统计学教学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
三、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学模式的革新
面对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所带来的危害,更需要做的是对大学生统计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引进先进的统计学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相应的教研活动,对统计学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优化措施。同时,对于大学教务管理部门来说,其需要进行定期的教师委派,将统计学教师委派到其他先进教学单位,对这些教学单位中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验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这些统计学的教学经验对自己本学校内的统计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所带来的危害,提升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理念的强化
在教学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师的教学意识,统计学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学校,需要对统计学教师的教学认识进行与提升,展开统计学教师的培训活动,强化统计学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令其正视创新教学的重要性,避免其出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学的进度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的错误思想,同时,对先进的统计学创新理念和内容进行传达,完成统计学教师的系统化培训,进而为统计学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打下前提基础。
3、教师教学风格的转换
对于大学统计学教师教学风格过于硬性的问题,需要做的就是对教师教学风格的转换,这样的转换过程其实比较困难,但是作为统计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角色,对统计学教师风格进行转换,却是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革新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统计学教师明白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并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教学方案的制定,只有如此,制定出来的统计学教学方案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进而达到提升统计学教学效果的目的,为社会上的统计学人才输送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统计学在社会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需要更多的统计学人才,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重点研究内容,只有不断的在大学统计学教学过程都当中,发现统计学教学模式的一些问题,并加以良好的解决,才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统计学人才,增加社会的统计学人才储备,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数理统计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用于数据的统计判断。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理统计学,无论是大的国家人口经济的统计,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人们日常生活的开支等都或多或少的涉及了数理统计学。
1数理统计学的起源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历史,而数理统计学起源于收集数据的活动。在19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增加,社会对数据的处理要求逐步提高,不再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而需要通过收集同类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归类处理以及做好统计,以便能够对生产活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但是,那时的现代数学体系尚未完善,对数据的统计主要是宏观统计国家人口和经济状况。英国统计学家格兰特曾在1662年通过收集伦敦市当年的死亡人数,并从人数的数量上作出统计分析,以研究人的自然死亡规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对数据进行统计的应用。而在19世纪30年代凯特勒奠定了数理统计学派的基础。随着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数理统计学派,其中数理统计学学派的学者主要是英、美两国的学者。19世纪是数理统计学的萌芽阶段,在这个时期众多数理统计学理论开始萌芽,其中数理统计学初期发展贡献最大的要属凯特勒和高尔顿。凯特勒的研究范围很广,他对数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社会统计学及气象学等都有所涉及。这些学科正是需要大量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学科,凯特勒将数据统计的方法运用到这些学科的研究当中。而高尔顿是英国的生物学家,他在对生物遗传学进行研究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创立了回归直线这一理念来研究遗传关系的特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地人口、农业产品及国际贸易数量统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一时期的学者纷纷提出各种不同的统计学理论,这为数理统计学后期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2数理统计学的发展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逐渐发展,世界各国的统计学会也相继成立,其中统计学涵盖了各方面的统计,例如,人口、经济、犯罪、社会以及政治等都涉及统计,数理统计的应用也进一步得到推广,相应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也快速发展。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相应的研究成果也由初期的不成熟逐步得到完善,大量的统计学学派在这一时期纷纷涌现。其中,费雪1925年出版的《研究人员用统计方法》,明确提出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分支之一,既是用于研究观察资料的数学。而20世纪至今的这一段时期,是统计学全面发展的阶段,由于受计算机和新兴科学的影响,导致统计学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技术,且成为了数量分析的方法论科学。
3数理统计学的成熟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不断发展,其也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主要表现在相关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如生物统计、工程和工业统计、地理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物理科学以及社会和经济科学统计等。费雪等人建立的小样本理论,使数理统计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入了更宽广的研究领域,如田间实验、品质管理和经济预测等方面。如今,数理统计学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进入了各个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在自然领域的研究中,也形成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专业统计学学科群。如今,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便捷性更是为数理统计的成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只要有数据的地方,都会有统计学的存在,这些统计的结果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满足了当前社会的对数据统计的及时性要求。
4结语
目前,数理统计学已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统计、气象统计、环境统计、社会统计、科技统计等,只要有数据的地方,都会有统计学的存在,这些统计的结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许多便利。目前,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已发展较为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数理统计学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会有进一步的扩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传胜,郭政.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历程[J].高等数学研究,2007(1).
0 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正确结论的科学,其主要处理对象就是数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统计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新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不断涌现。没有计算机,统计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统计的思想,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借助计算机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正确领悟计算机的输出结果,成为当今《统计学》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计算机对《统计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几点体会。
1 对《统计学》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
1.1实践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应用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数学公式,然后再应用这些公式去解计算题。《统计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这一方面而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重点放在推导公式和求解过程上,而不注重实践应用,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日趋成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已经为《统计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借助计算机技术,《统计学》教学可以从数学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通过在教学中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使学生尽可能掌握主要的统计思想、方法和应用,能够通过所掌握的统计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通过实践学习统计。
1.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题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给课堂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优越性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不仅生动形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信息,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统计学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图表、公式以及计算过程,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非常容易、准确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抽样分布的时候,仅仅通过理论上的推导学生非常难以理解,而借助计算机,通过随机模拟的手段,来模拟不同样本量情况下的抽样分布,给学生直观地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幻灯片,将主要教学内容以不同字体、不同颜色、不同线条、不同图形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可节约大量写黑板时间,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3网络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对《统计学》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作用日渐突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各种统计学教材、幻灯片、案例、数据、试题等资源,特别是在各种统计学论坛里。通过发送帖子,可以相互请教,共享资源:学生也可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在线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强。
2 对《统计学》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不仅对《统计学》教学模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来讲,同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1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上,依据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例如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而在计算机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统计软件使得各种统计方法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等推断方法可以轻易地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这一基础上,统计理论不再是《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而学生更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所学到的统计理论来分析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差距。
2.2加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所学到的统计学理论的理解,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思想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从而达到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的效果。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统计学专业办学较好的高等院校对统计学的案例教学都非常重视。在这些高校中,案例教学开展的方式也灵活多样,例如分组讨论、演讲、写总结分析报告、运用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除了案例教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项目教学。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完全是新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学生业余时间分配的调查研究,学生生活费支出的调查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调查研究等,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而又易于进行操作的项目来进行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学应用能力与创造性。
2.3简化数学推导计算,加强对统计思想方面的教学
统计与数学不同,统计方法主要解决的是不确定的问题。有其特有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安排来介绍统计思想和统计知识的普及内容,学生通过这些普及课程,不仅能增进对统计思想和知识的了解,亦为今后可能的进一步统计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4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关键词】
统计学; 社会经济; 关系
1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收集经济数据提供必要的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数量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因此首先有必要收集必要的经济数据。经济统计学给出了各种经济统计指标的科学定义和计算口径,给出了具体收集各种指标的方法和途径。离开了统计学的支撑,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经济数据。
1.2 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
社会经济的个别现象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偶然因素,只有通过统计的大量观察法,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总结出现象变动的数量特征。微观经济学中著名的恩格尔曲线(Engel’s curve)与宏观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就是通过统计观察发现数量特征的典型事例。
1.3 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方法论基础
任何经济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较好地解释某些经济现实。因此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这些理论是否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种分析被称为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所获得的新知识常常为实质性学科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例如消费函数。
2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美国著名统计学家Tukey1962年发表了题为“数据分析的未来”的长篇文章,论及对数理统计研究的评价标准。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直接作用。是否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或者将一些统计方法组合应用于新的领域。对分析数据工作有无间接作用。虽然未发明新的统计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如费歇在1921年发表的题为《理论统计学的数学基础》和1925年发表的题为《点估计理论》的文章,虽则并末提出新的统计方法,但其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主导了以后许多年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思路影响延续至今。成果的数学水平。解决或推进有统计学背景的数学问题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
对于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来说,衡量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成果也可以有类似的三个标准:
第一,经济学标准。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新的经济规律,或者是很好地论证和说明了某种经济现象发展的趋势和数量变动规律。
第二,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直接作用。提出了新的经济指标及其核算方法、发明了新的分析方法或者是将产生于其他领域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或者是巧妙地结合运用已有的方法等等。
第三,对经济数据分析工作的间接作用。虽然未提出新的方法,但就学科的理论框架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学科的发展、揭示新的方向或思路,或开辟新的研究分支和领域。关于大统计学科的讨论等等,经济统计领域大国民核算体系的提出等等也属于类似的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界,采用发展纯数学的方法去发展统计学,特别是在成果评价方面,重理论轻实用。这种“政策导向”使许多数理统计学者对实用问题不感兴趣。研究内容流于空疏,无补于实际。
我国的经济统计学界没有很好地将现代统计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去得到一些非统计专业的经济学者难以得到的很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结论。因此,难于获得社会的支持。使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无法形成。相当一部分经济统计学论文的统计特色不够鲜明,不会江统计学深入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区别。个别论文甚至只有文字的论述或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很少统计方法与统计数据的应用。
3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正确运用
3.1 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
对社会经济进行研究时,需要应用通用的统计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密切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建立和完善以有关经济现象为对象的特定的统计方法。因此,搞经济统计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而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密切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将研究适合经济领域特有的统计方法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积极参与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发挥经济统计学的作用。
3.2 经济研究最重要的是经济思想而不是数学公式
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学家的水平,也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来作为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我们在对社会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时,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不注意问题的实质和方法的适用条件,片面追求复杂的方法和复杂的模型。我们应该找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复杂问题。
3.3 重视社会经济思想的运用
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经济思想是最重要的,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和执行经济想法的工具。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数理统计学及其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J].中国统计,2001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47-02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方法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它主要是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1]。生物统计学是我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水产饲草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理论抽象、公式繁多、内容枯燥,是学生们普遍认为难学的一门课程[2]。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解决生物学领域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3]。可见实验教学在生物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环节并对其适时改革。
一、SPSS在生物统计学上机实验中的应用
目前,在生物统计学上机实验课中,可选用的软件有Excel、SPSS、SAS、Oringin和R软件等[4-7]。其中SPSS为专业统计软件,其统计分析功能较强,是复杂、大型统计分析中的常用工具[8]。SPS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易学、易用、易普及”是SPSS软件最大的竞争优势,也是广大数据分析人员对其偏爱有加的主要原因。SPSS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大量成熟的统计分析方法、完善的数据定义操作管理、开放的数据接口、灵活的统计表格和统计图形。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选SPSS软件作为上机用统计软件。由于SPSS软件版本多,而且多为英文版,对于初学者来说中文版本更为适合,因此我们专门购买了SPSS17中文多国语言版本。
SPSS软件运行时有多个窗口,各窗口有各自的作用,但是想快速入门,只需要熟悉两个基本窗口即可,他们是数据编辑窗口(SPSS Data Editor)和结果输出窗口(SPSS Viewer)。数据编辑窗口是SPSS的主要程序窗口(见图1),其功能主要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数据和管理数据。数据的录入一般分两种方法:(1)在数据编辑窗口里,新建数据,首先打开数据编辑窗口的左下方“变量视图”,在里面定义需要录入数据的变量名称以及其他选项,如图1中的“品种”、“血糖值”就是变量名,然后回到数据视图,可以在定义好的变量下录入相应的数据。(2)在数据编辑窗口里,可以直接打开已经存在的数据,如“.cav、.xls、.dbf、.txt”等形式的数据资料。SPSS结果输出窗口是SPSS的另一个主要窗口(见图2),它的主要功能是显示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SPSS结果输出窗口中显示的结果等信息可以保存起来,以后需要时候可以再打开查看结果。
二、数显互动系统在生物统计学上机实验中的应用
生物统计学的上机操作实验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SPSS统计软件的初学者来说,只是口述SPSS统计软件的各种操作是不够的,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会手忙脚乱。因此我们使用的是Motic第二代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该系统由教师主控单元、学生终端单元和链接教师和学生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的优点在于可进行图像的实时数字传输,实现师生双向信息互动和文件传送[8]。
生物统计学的整个上机实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老师演示:学生上机操作前老师要以例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和操作,教师通过数码互动系统在主控单元计算机屏幕进行数据分析操作,每名学生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从电脑上看到教师分析数据时的每一个操作动作,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该次上机的详细操作步骤。(2)学生操作:学生针对本次实验内容自己上机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在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遇到不会操作的地方,可以举手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内容。(3)写电子版实验报告:只用SPSS分析完数据还不够,还要会分析最终结论(即统计推断)。因此学生要把实验的主要结果(图、表等)和最终结论填写到实验报告中。最终以Word的形式通过Email发送给老师。
三、生物统计学上机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3]。以往的上机考核多以上机实践总结和考勤作为评分标准,学生在写上机实践总结时往往存在抄袭,而且文笔好的学生写的总结内容丰富全面,可能得了高分,这样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水平难以准确地给予评价。因为我们针对上机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上机考核中增加了电子实验报告和上机考试这两部分。电子实验报告是每次实验课上当堂完成实验操作结果那部分,既可以作为检验学生对每节实验课是否掌握的依据,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电脑运动能力(Word)。上机考试主要是针对整个上机实验内容进行抽样考试,我们事先出各种类型的试卷,针对不同的班级随机抽取一个类型的试卷进行上机考试,因为班级多,而计算机机房的电脑有限,只能采用各个班级轮流上机考试。为了杜绝了不同班级考题一样及考题外漏等问题,我们分别出了A、B、C等多种类型试卷。最终,上机总分=考勤(10%)+电子实验报告(20%)+上机考试(70%)。
四、结语
通过以上SPSS软件的应用、数显互动系统的应用以及多元化评定上机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得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理解、操作等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根据情况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以致用是生物统计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知识,更要学会应用知识[9]。尤其是在做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合理试验的设计,运用SPSS统计软件,针对不同数据进行分析,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张勤.生物统计学[M].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白俊艳,贾小平,张小辉,等.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0):57-60.
[3]张强,张建平.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6):15-18.
[4]梅花,白乙尔图.SPSS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实例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l2,(7):217.
[5]朱水平.生物统计学实验教程[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6]姜红霞.origin软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82-83.
1.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观念无法与时俱进
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统计学的教学目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而目前很多学校非统计专业的教师往往只是孤立地看待统计学,对于统计学在建立学生完整知识和能力体系两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校对于统计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以及教师对统计学教学热情不高的现象。
2“.重知识,轻能力”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仍然十分严重
在这种观念下,学校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学生的统计思维和能力很难有效地建立起来。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学中缺少了实践环节的支撑,教与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
3.教学内容综合性、应用性和先进性严重不足
目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统计研究领域的拓展使统计学理论和实践本身有了很快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统计学在其他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教材内容往往不变,陈旧的内容缺少学科的交融。
4.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不足
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学的方法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案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差。教学案例基本上是重复其他教材上的例子,严重缺乏时效性,即使举例也是经过处理的简化例子,与当前的经济生活差距很大。而统计学中的教学重点又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案例使学生很难有学习热情,学到的知识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2)教师偏重理论知识讲授而忽视了理论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培养,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往往不够重视,从而造成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满意。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不能熟练地使用统计这一基础手段进行分析,使统计学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方法上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缺乏对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特别是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都缺少有效手段。
(3)单一的教学形式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在目前学校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基本采用案例讲解法,但未与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实验相结合,导致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实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虽然计算机已相当普及,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足和学校计算机环境建设上的滞后,导致统计软件在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远远不够,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差较远。
(4)考核手段落后,教学效果评价动力不足。统计课一直沿用期终闭卷笔试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教与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考核手段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全面测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着缺陷。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基本靠死记硬背学习统计学,没有从本质上抓住统计学的知识精髓,没有形成灵活运用知识和分析方法的能力。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缺乏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理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统计学更加重视应用性研究
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来自于实质性学科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与经济学、哲学和数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的发展趋势。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相交的,统计学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的发展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研究将会沿袭这种发展模式,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将更加紧密。统计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统计学教育改革应该关注的问题。
2.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紧密结合,为统计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统计所涉及的复杂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统计软件的发展使各种统计方法有了高速计算的支撑手段,其他专业的工作者也可以凭借统计软件进行各类现实问题的数据分析,而不必对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计算变得简便、准确,同时也使教学由抽象繁琐变得生动、轻松。所以说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使用对统计学发展是一场革命,现代统计学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统计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统计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统计学教学重要的不是只帮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的数学细节和数学证明,而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向着重提升学生统计素质和统计分析能力转变。其中学生的统计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处理能力,二是调查研究能力。
2.教学内容
教材是统计学教学的基础,在统计学教改中尤其要重视教材的改革。教材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其一,在教材中,除了包括原有的基础理论和案例以外,还需要增加一些在经济社会分析中具有清晰应用前景的统计理论与方法,以及统计学最新进展的内容。其二,要加强与其他实质性学科的相互融合,增加应用实例以及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三,要加强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教材中需要增加计算机的案例与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的技能。其四,重视统计学案例库的建立。案例教学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而案例库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五,应选择容易理解、与
实践衔接密切的教材,或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精髓,对于课下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提供帮助。其六,加强科研攻关,更好地开展“统计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了解并熟悉多媒体教学特点、功能及主要目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总结等部分。加入实际的案例,讲究图像色彩和动态效果,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师生之间知识交流。
3.教学方式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交流经验。这样使教师们看问题的视角更开阔,理论研究深化了,形成一批有益的教学成果。同时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讲课技能。
增加启发性教学的比重,要教会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统计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通过演绎和归纳的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多采用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通过问答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教与学共鸣。
(3)建立统计学习题库。习题库根据教材各章的内容,以标准化的单项选择题为主,判断题和应用题为辅,使学生在学习完每章课程之后,能自行了解对所学部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应提供练习题的详细解答,给教师提供方便,也可以供学生参考。
(4)改进考核方式,进行综合应用能力考核。一方面,改进原来单一的闭卷笔考方式,采用撰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计算机操作、社会实践与笔试结合的立体式考核方式,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考试要与其他相关的专业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写调查报告、大作业或者是社会实践的方式,考查学生在统计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
4.教学手段
(1)加强案例教学的比重和质量。案例教学是一个全方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手段,它在整个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中可以起到主导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教学改革可从几个方面加强对案例教学的研究。首先要针对重要的知识点和综合应用的知识设计专门的案例,使案例教学的范围覆盖这些知识点。建立统计学案例分析辅导材料,案例素材的选取与教材每章的内容相对应。其次,加强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减轻学生进行复杂计算的压力,让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案例的分析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最后,教师可以选用案例在课堂上讲授,也可以布置给学生作为案例作业,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统计方法的理解。
(2)加强计算机教学。首先注重统计学教学与统计软件的有机结合。围绕教学大纲,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学生通过统计软件和相关的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统计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学生的一个最基本技能。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和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其他预测软件的使用,另一方面要通过案例、课外作业、上机考核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软件处理实际问题。
统计学属于应用数学方面的分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针对系统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这个系统为以后的发展来进行预测,从而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参考标准。事实上,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行国民经济管理,保证市场经济稳步前进成为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统计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要有效运用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提高公众对于市场经济方面的认识,能够有效的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一、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的作用
作为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效工具,统计是制定一些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数据基础。统计通过调研、整理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而提供相应的数据。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到经济管理领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其中经济管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状况,一般是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资源状况、发展状况,经济成果等;另一个方面是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性质的揭示,通过统计分配关系以及所有者关系的资料来说明状况;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与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反映,像两个现象中的依存关系、结构变化等。充分的利用统计资料,能够对事物的本身进行分析,还能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加上经济领域的开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以物资管理、市场营销以及证券投资等方面为例来分析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
1.统计学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应用经济统计学,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信息方面的保障,能够为物资采购、产品储备与销售等提供数据支撑,为获取经济利益打基础。因为统计学的应用能够对物资的使用以及消耗状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并且通过各种报表、抽样调查等方式来科学判断物资状况,这样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让物资管理处在最好的状况下。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用报表等形式上交给上层领导决策人员,让他们及时了解库存状况,还有各个生产计划的实施状况。这样能够更好的让领导决策人员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尽可能的节省物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统计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随着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统计学在市场营销的应用也变得普遍起来。比如,可以运用统计学来统计顾客满意度,在市场营销中运用因子分析方式来细分市场,还可以运用统计特性来找出产品跟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关系,以此作为价格调整的依据等。这些营销管理过程都能体现统计学知识,并且能够在市场策划时期发挥关键作用。我们以客户满意度为例,著名学者科特勒曾经提出:“所谓满意度,主要是顾客通过产品或者服务能够感知到的效果跟期望的效果比较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所以,也可以说顾客满意度就是期望值以及感知效果的差异函数。通过统计学来感知顾客满意度,就能明确顾客是否对这个产品产生信赖与重复购买的欲望,为后期营销方案调整做准备。再以统计与市场细分为例。因为消费者可能具备相似的需求,也就是在某一个群体中,有着相似的购买行为,这种行为会让消费者再次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消费群体,这就构成了个性化的细分市场。统计学就能够为市场细提供信息依据。总之,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广泛统计信息,科学处理信息才能保证市场营销策划的准确性。不管是在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市场调查阶段,都需要统计学的应用来甄别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
3.统计学在证券投资业中的应用
在金融行业,统计学的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信息,统计学是进行数据分析最好的工具。事实上,我国证券投资行业在前期的时候就把统计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在证券投资行业,统计学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我国的统计部门还是受政府的领导,业务上又受到上一级的统计部门领导,这样的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表现在证券行业就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统计报表不真实,只是报喜不报忧等;另一个方面,我国证券投资行业处在发展初期,不是特别稳定,很多统计数据难以把真实的问题反映出来。像行情报表不能很好的反映变化的趋势等,主要是因为一些股市大户联手操作股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给予重视。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提供的数据信息和模型为经济管理研究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加快统计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朝英,翁丽玉.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7-02
统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以下简称经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例如,计量经济学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而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来源于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著名学府经济系、金融系或商学院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在《金融中的统计方法》一书中揭示了金融研究中若干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学科分支在统计学、数学及金融学的交叉与融合。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建设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一环,教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力量,统计学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经管专业教师(本文中指非统计专业的经管专业教师,以下同)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探索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基础,统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管专业的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传统的统计教学,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讲授,注重理论推导,缺乏适当的应用背景,使学生难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及其作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大部分经管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统计学的价值缺乏认识,未能深刻了解统计的用途、作用,认为自己和统计的距离比较遥远;普遍认为统计学的学习难度大,看到数字和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的排斥,缺乏学习信心;与经管的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趣味性要欠缺一些,而更强调的是逻辑性、推理性和严肃性,学习过程较枯燥乏味,所以导致许多同学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容易产生心理暗示,对统计学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分的要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被动学习的成分较大。
大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在商业以及工业中,统计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第一产业方面,可运用统计计算出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及价格分布,从而指导生产;在生产行业中,统计学可以运用在产品开发、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在服务行业中,例如在金融行业中,运用统计技术将各种交易资料加以分类、整理,从而得到如客户贡献度、客户偏好、存款变动趋势、产品分析、行业发展等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等等。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要钻研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应多涉猎一些经管专业的知识,了解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知识体系,并且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的讲授和具体专业领域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统计方法在有关领域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的应用价值。由于统计学课程在经管专业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经管专业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分,这就要求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内容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对本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予以正确应用。但我院目前的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到底怎样,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经管专业教师对统计课程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和国际工商管理系中,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份,从结果中可以得到经管专业的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基本了解情况。下面列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结果进行分析:
1.对于经管专业学科是否需要开设统计学课程及何时开设?
经管专业的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较为一致,专业教师的选择见图1,73%的专业教师选择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较为合适,没有教师认为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由此可见,在大部分经管教师眼中,统计学还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2.在各专业课程中统计学的重要性?
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经管专业教师从事的专业课教学可以分为经济类、金融类、管理类教学,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将管理类中的会计专业教师单独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教师,普遍认为统计学在各专业课中的重要性一般,而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类(不含会计)专业教师更是认为统计学在其专业课的重要性比例高达89%。而会计专业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略有提高,但仍然低于经济类和金融类的教师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无论是在经济学、金融学,还是在管理类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课中,都可以见到统计学的身影。
3.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现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各专业教师中只有27%的教师认为统计学和其所教授课程中有知识点和统计学相重复,而有73%的专业教师认为统计学在其所教授课程中几乎用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由各位专业教师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在这个问题的整理过程中,发现只有一个老师能够写出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而大部分专业教师只简单认为统计学就是计算平均数等类似的描述统计。正是因为专业教师对统计学课程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专业课和统计学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即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学生反感。
三、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经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中,由于各经管专业课程与统计学课程的交叉作用,其他专业教师应该对统计学课程有所了解,和统计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对所教授课程进行整合,明确统计学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讲授情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独立学院最大的生命力就是逐年满足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则要使独立学院在众多的高校教育中办出特色,多学科交叉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多元型的人才,重应用、动手能力强,同时在科学文化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教师能重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讲授和专业优势互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优秀的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念、创新精神这六种必备的基本素质,才能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英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
2杨绪忠.财经类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2(5)
3贺 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9)
4亚 非、朱远程.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8)
5刘淑茹.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6)
6 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