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9:51: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茶文化的礼仪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
2、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
3、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4、寓意礼 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双手回旋。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等俗语,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美国人也勤于送礼。本文就选取了中美两国来讨论送礼礼仪的差异。
1 送礼方和受礼方
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心情是一样的,送礼方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的礼物,而受礼方也为收到了对方的礼物而高兴,但中美在实际的表现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1送礼方
中国人在送礼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是贬低自己的礼物,即使礼物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挑选且价格不菲,也常常会说:“一点薄礼,请笑纳”、“随便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也通常不会对礼物进行过多的说明,更加不会声张,有的人给受礼方说一声递给他就可以了,有的人甚至会一声不吭地把礼物放在房间的某个地方。相反,美国人在送礼时,即使是很小的礼物,人们也常常会对礼物进行一番介绍和说明,觉得很适合对方,希望对方也能喜欢。中国这种贬低自己礼物的行为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1.2受礼方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在中国,受礼方在接受礼物时一般都不会立马收下,而是要客气或推辞几句,在送礼方多次坚持后再收下。人们通常不会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礼物,待到客人离开之后再自己打开慢慢欣赏。即使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了也不会表现得欣喜若狂或是对礼物仔细观赏评论一番,认为这样做是不礼貌的,也会给人留下小气、贪婪、爱计较的印象。
在美国,只要不是在人数众多的公众场合,主人接过礼物时,要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欣赏或品尝一番,并表示喜欢、感谢,有时甚至会热情地邀请别的客人来一起观赏,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收到礼物的喜悦。在收到礼物之后,美国人往往会在几天后写一封感谢邮件或者打电话致谢。晚辈在收到长辈的礼物后不写感谢信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
2 从送礼的差异看中美文化差异
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一个国家的送礼礼仪也或多或少地带有本土文化特征。
2.1中国深刻的面子观念
中国在人际交往中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非常看重面子。林语堂在《中国人》中指出,面子它抽象,不可捉摸,但却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它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他在书中写到“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中国人好面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特别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因此中国人比较看重礼物的实际价值,过于简单或是廉价的礼物会让送礼方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也没有给足对方面子,所以达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甚至还会得罪别人。而美国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在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送一个人礼物表达的是对他的喜爱和肯定,并不认为礼物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双方的面子。
2.2美国浓厚的宗教气息
美国被称为“上帝的伊甸园”。雷雨田先生在《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一书中做过这样的统计:“在美国两亿多居民中,基督徒占88%以上,95%的人声言信仰上帝,58%的人每天至少象征性地祈祷一次。”这些数据都表明宗教对于美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从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息,送礼的习俗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的颜色在基督教中有不同的含义,美国人在选择包装纸颜色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考虑,通常是不会用红色或黑色的纸来包装礼物。美国人所忌讳的13、5、666等数字也都和宗教有关。
2.3谦虚VS自信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北京大学的顾曰国先生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五准则,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贬己尊人准则”,即指谈及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因此中国人认为送礼时过多的介绍、赞美自己的礼物会显得不礼貌,适当的谦虚和贬低才更加恰当而受礼方也应谦虚含蓄地推辞几句。
美国人则强调自我价值,推崇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他们普遍比较自信,过分的谦虚反而会被看作是虚伪,也无法理解刻意贬低自我的行为。因此在送礼时,只要他们是精心挑选的,一般都会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挑选的礼物很好很适合对方,故而常常会对礼物做一番说明介绍。受礼方也会热情大方地收下,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喜悦。
3 结语
中国和美国的送礼礼仪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送礼都要以受礼方的感受为导向。送礼方赠送礼物都是希望对方能够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这样的送礼是出于一种礼节、出于一种爱,礼物的价值大小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真心相送,即使是一张小卡片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友好。同样地,受礼方在接受礼物时无论是客气推辞还是欣然接受,也都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喜悦和感谢。
参考文献:
[1]孟晓红.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礼仪.社科纵横,2009(2)
[2]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全译本).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刘澎.当代美国宗教.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语义差异的几种情况
(一)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词汇在翻译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同义词与之对应。例如在翻译许多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小说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具有中国本土风味的词汇,例如“炕”,在进行翻译时很难找到相近的英语词汇与之对应,便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的两种方式将其译成了“kang”和“a heatable bricked”。同样地,由于美国人没有吃过“糖葫芦”,甚至没见过这是一种怎样的食物,因此在翻译时也只能描述大概的意思翻译成“candied haws on a stick”。
在另一方面,在美国的许多传统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种“revival meeting”的宗教仪式,但具体这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活动,如果不是亲自参与过这种气氛浓厚的信仰复兴机会,中国人也很难猜测这其中的具体内容。就像是中国古语典籍中常常出现的“阴”“阳”字眼,在英语里同样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对“阴”和“阳”的解释是:“按道教的宇宙观,“阴”和“阳”是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的本质产生了宇宙,保持宇宙和谐。‘阴’表示黑暗、雌性、消极的。‘阳’表示光明、雄性、积极的。”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中看似相同的词汇却蕴含着不一样的内涵。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对“红色”词汇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寓意着是幸福,快乐和喜庆。但是在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手法中,“红”有时候则意味着牺牲,流血和暴力冲突。
因此,在以上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种类型的语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却蕴含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内涵。在对文学作品的揣摩翻译时,对词汇感彩的准确把握是确定整个文学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这同样与译者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解析是分不开的。
二、对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文化差异的方面和原因的分析
(一)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例如在对于动物词汇的情感色彩方面,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诸多词汇都带有多多少少的贬义色彩,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则代表着忠诚和温顺,是一种褒义的象征,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
(二)方面的差异。在地球这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大村落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这在很大一个方面体现在民族的信仰上。不同的与各民族的语言相融合,从而潜移默化的展现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信仰是佛教,在《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中所体现的便是佛家的思想。David Hawkes 却将它翻译成“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这正是因为大多数西方民族的信仰为基督教,虽然字面看这样翻译不妥,但由于二者间的文化差异,这样看似错误的翻译是可以被解释得通的。
(三)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华民族所繁衍生息的地理区域多发源于黄河沿岸,气候则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西方民族则多依海而居,气候则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气候的差异也因此使得东西文化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如莎士比亚的第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的“Shall I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用“夏季”来比喻心上人的美丽。同样地,而我国的夏天大多都是烈日酷暑,高温难耐,因此中国的作家恐怕是不会用夏天来比喻自己的心上人的。
三、针对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差异所提出的文学翻译的具体策略
(一)直译。当某个词汇是该民族的文化有的,但是被其它民族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防止翻译过程中出现信息的丢失和不准确,便多采取直译的方式。如经常把中国古诗词中的“玉兔”直接直译为“Rabbit”,因为“玉兔”是我国经典的历史神话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不直译,则会显得难以理解,莫名其妙。
(二)音译。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地名,人名一般多采用音译的手法。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则译为“Jia Zheng”,“元春”则译为“Yuan Chun”等。
(三)意译。文学翻译的特殊性便在于,除了要传达出文章本身的意思之外,还要保证文学作品整体语境和思想的完整。这时候就要采取一些意译的手法。如“五行”对于英美人来说恐怕难以理解,而译文采取意译法,对其补充说明,说明“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样便简单明了。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瑰宝,他是人类发展数千年来的历史结晶。文化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全球化的文化差异。而翻译者的使命,则是将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用语言的力量串引联系起来,从而再现各个民族 原始文化的风采。
参考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有著名的“动态对等”一说,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会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有些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三、异化和归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翻译者所使用。通过对翻译所有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译者可以使用异化或归化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而,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
四、创造性叛逆和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源语文本还是依照“目的语”规范再创源语文本使其更像“目的语”的文本,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语文本相比较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一个与文化差异处理直接相关的术语。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使用,出现了许多超过原作的优秀的翻译作品。创造性叛逆广泛存在于文学翻译中。它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并使他们较容易地接受译作。二是用强行的方式使“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包括“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翻译的句子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句型结构而言,都与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相差甚远。但译者使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内涵。创造性叛逆的使用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叛逆绝对不能毫无止境、不经思索的乱用。在使用创造性叛逆之前,译者首先还应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其次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意象时,用创造性叛逆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推介“源语”概念。
总之,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价值标准、、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优秀的作品。文化是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1).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当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
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aintained good relations of alli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But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leading to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roduce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is analyzed, and then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e of China and Pakista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人数不断攀升,据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1年来华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8516人,之后不断增加,至2015年,人数达到15654人,居第六位,同时巴基斯坦的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增多,所以中巴两国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流受阻或交流失败,在此我们通过对案例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将两国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行分类,并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
1 中巴文化差异现象的体现
1.1 社交问候差异
案例一:李经理去巴基斯坦进行商务考察期间,他对巴基斯坦人的拥抱礼印象深刻。他同随行翻译一起参加了一个宴请,主人和翻译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他们见面时拥抱在一起,而且头部靠左拥抱一次,接着头部靠右拥抱一次,最后头部再靠左拥抱一次。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中国好友之间拥抱时那样相互拍拍背部。
中国人初次见面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如果两人是亲密的朋友,会进行拥抱并互相拍拍背部以表示好久不见。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人们见面必说“真主保佑你”或“真主赐你平安”等祝福的话语,然后行握手礼或拥抱礼,且男女行礼也不一样。对久别相逢的朋友、亲人等,他们会为其戴上花环,以表达激动的心情。但他们忌讳拍对方背部,因为这被认为是警察拘捕犯人的动作。所以与巴基斯坦人行见面礼时应该多注意这点。
1.2 差异
案例二:某学校,在一次迎接新入学的巴基斯坦学生的聚餐会上,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无意中提起自己喜欢吃红烧猪蹄,令这些学生十分不满,并且发生了争执。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与这个老师的关系一直很疏远冷淡,课程反响也很平淡,师生间互动很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这件事这个老师还受到学校的批评,虽然感到很委屈,但这个老师也没有办法。
由于巴基斯坦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全国几乎都是穆斯林教徒,他们信奉和古兰经。古兰经中指出猪肉是一种不洁的食物,所以巴基斯坦人不吃猪肉。但猪在中国是一种常见家畜,猪肉也是中国人最普遍食用的肉类,人们并不觉得猪不洁,所以这才造成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冲突。
1.3 颜色差异
案例三: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小罗穿的是一件黄色的上衣。他发现当地的人们频频注意他的衣服,有些人甚至对他投来不太友善的目光,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在中国黄色被认为是阳光温暖的颜色,而且在古代,黄色还是帝王之色,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以显示尊贵。但在巴基斯坦婆罗门教僧们所穿的长袍是黄色的,容易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厌恶,所以在巴基斯坦最好不要穿黄色衣服。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对案例中的小罗频频投来不友善目光的原因。绿色对伊斯兰教是圣洁和庄严的颜色,他们的国旗和清真寺的壁砖常饰以绿色,但在中国,人们对绿色避之不及,男人若戴了绿帽子,则意味着太太不贞。
1.4 时间观念差异
案例四:我们伊斯兰堡孔院的一位丁老师是新来的外派教师。有一次孔院搞活动,让他负责M织巴方学校的学生前来彩排中秋节文艺表演。但是巴方的领队老师带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也不着急着进入表演状态。这位丁老师很着急,因为后面的时间他还安排了其他项目。好多个学校的彩排不得不因此拖延至午饭以后。丁老师对于此事非常气愤和不解,认为巴方老师不讲信用,不负责任。
中国人的时间观很强,若开会要求7点到,人们往往会提前十多分钟或整点到,避免迟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巴基斯坦人不一样,他们整个国家的时间观都很模糊,他们认为迟到是正常的事,这不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而且到了也不会马上工作,而是谈论一些其他事情。由于丁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导致彩排拖延,产生矛盾。要是丁老师告诉他们提前到,问题也就解决了。
1.5 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但在巴基斯坦却恰恰相反,他们摇头表示肯定、赞赏,点头却表示否定,所以当巴基斯坦人对你频频摇头时你一定不要感到诧异。在巴基斯坦给人递东西时千万不要用左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的,用左手是对他们的极大不尊重,但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小孩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摸摸他们的头和脸以表示喜爱,但在巴基斯坦千万不要摸小孩的头,因为他们认为头是人最纯洁和高贵的地方,外人摸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行为,头只能被家里的长辈触摸。在巴基斯坦的婚礼上你会看到新娘全程满脸愁容,也许你会奇怪新娘为什么不笑,因为巴基斯坦人认为新娘愁容满面是表示对自己娘家人的恋恋不舍,新娘越哀愁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中国古代婚礼有过哭嫁,但现在新娘都是高高兴兴地出嫁。而且在巴基斯坦不能随意戴鼻环,因为这表示已婚。
2 中巴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行为规范影响
由于国别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自然社会行为规范也会有所不同,当一个行为在一个国家看似是合理的行为时,在另一个国家也许就是不合理行为甚至非法行为。如朋友见面时拍背,这在中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巴基斯坦就被认为是不合理,忌讳的动作。摸小孩头也是如此。
2.2 影响
历来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引起来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甚至演变到偏见仇恨,最后彼此互斗残杀。中国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信仰,所以没有过多忌讳。但巴基斯坦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你到处都可感受到强烈浓厚的伊斯兰教气氛,看到清真寺的尖塔和圆顶,听到“至大”的呼礼声,所以他们不吃猪肉,不穿黄衣的习惯都是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2.3 价值观影响
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大。Rokeach在1973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用来选择和解决冲突的规则。时间观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时间是在特定文化中慢慢习得的。中国自古就有珍惜时间的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人很珍惜时间,赴约时也很守时。但巴基斯坦人的时间观念就没有这么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不准时赴约不是什么失礼行为,提前到达反而会让主人觉得未准备好而措手不及。此外巴基斯坦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性也是受价值观的影响。
2.4 思维方式影响
思维方式影响着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影响着思维方式。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委婉的处事风格,是曲线思维,形成了高语境文化,而巴基斯坦人直奔主题,是直线思维,属于低语境文化。这两种思维碰撞必然会导致交流的阻断与不理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你委婉告诉一个巴基斯坦朋友车坏了,今天还要去机场时,他除了表达遗憾之外便无其他表示。
3 建议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对外派教师及常驻人员的冲击最大,所以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方面:我们应该多了解巴基斯坦文化,包括政治、历史、宗教、教育、风俗习惯等,在坚守本国文化的同时做到尊重对方文化,对不同之处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到,和谐共处的原则。第二,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留心身边发生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注意思考这些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做到经常反思自己的跨文化经历并能分析出不当行为然后马上进行改正和调整,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第三,在跨文化交际技巧方面:首先我们要做到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对方、其次做到消除民族歧视、增加自信、提高移情能力,降低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交流的成功。第四,在跨文化交际态度方面:可以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多参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学习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自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当地文化氛围中,要避免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不正确态度,对于不同的文化行为与观念,我们应该以宽容、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所难免。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铁的盟友,与中国的交流势必越来越频繁,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文化的冲突,如何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流而不至于出现令双方尴尬的局面,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巴两方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进而对差异a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给出相关的建议。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最真诚的心待对方,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待不同,那么交际必能成功,“巴铁”友谊定当远存。
参考文献
[1]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61-02
一、跨国经营中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危害性
1.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管理范畴。在中国“文化”一词产生时就是一个管理的范畴,“观文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群的行为本质展示出来是为了“化成天下”,是用人的本质整合成组织行为并实现组织的整体生存、发展。与“文化”相对应的则是“文明”,“文明”是测量“文化”的尺度,它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在“化成天下”时的历史发展水平或人类的进化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的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存在于组织活动背后,并对“化成”组织行为起着重要的本源作用,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为员工的行为互动,也约束和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组织行为。
2.跨国经营导致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与员工构成,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一般的企业管理过程一样,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旨、信念、经营哲学;需要一个一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范畴,它是通过其包涵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互动和组织行为。当不同本源的文化在某一企业组织内处于交遇状态时,它们通过各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分别化成不同的行为互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中,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按照他们本国文化和环境的经验来整合各自的行为时,企业内部就必然形成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而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过程。所以在跨国经营中,当两种本源文化和文明被人为地组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文化主体在行为互动中所遵循的不同的行为规则就必然形成组织文化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态或“二元企业文化”。
3.二元组织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危害。企业跨国经营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而二元企业文化必然无法使企业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体现在: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使企业无法达成统一的战略。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所形成的战略无法在跨国经营的新的环境中实施,这是由于企业现行的二元组织文化使员工无法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因此既不能贯彻原来的经营宗旨,又不能达成新的统一的经营哲学。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导致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经营宗旨,也就无法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信念和准则;一旦企业失去了统一的信念和准则,也就无法“化成”企业的组织行为,无法凝聚员工的行为取向并实现员工的行为互动,无法整合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形成企业事实上的两套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导致员工无法共同遵守原来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规章制度的破裂,其危害小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内耗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危害大时,甚至会使无序的组织行为发展为混乱,致使组织结构破裂、企业解体。
二、跨国经营消除二元文化的有效措施是跨文化管理
1.跨文化管理的界定。跨国经营中必须消除二元组织文化,在跨国企业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则是唯一有效的对策。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国外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并试图找出理解和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同事、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效率。它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并指导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国内学者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也有学者将跨文化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些概念总体来说没有追寻到二元组织文化的本源文化,没有追寻到跨国企业中“矛盾和冲突”行为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员工的行为矛盾和冲突上,只是试图通过各种硬性的手段措施来消除员工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行为冲突,没从深入到文化本源进行跨文化管理。
鉴此,本文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一个企业文化塑造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它并不是要消除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文化的客观差异,而是要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以取代企业跨国经营时形成的二元组织文化,使二元组织文化逐渐淡化和新企业文化不断成长的跨文化管理过程。
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首先,实现跨文化管理要从企业跨国经营后的战略转型开始,新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形成必须以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逐渐形成蕴涵二元文化的经营哲学,进而树立起企业统一的使命、宗旨。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是提供员工行为动力、行为取向、约束和收敛员工行为的基础,通过寻找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使全体员工达成最基本认同,才能使员工的行为互动形成最基本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上的认同使得企业宗旨、使命、愿景逐渐形成,员工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新企业文化的成长中,逐渐明确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树立起来的企业宗旨、使命、信念、准则不仅使员工逐渐淡化了二元本源文化的差异,而且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组织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的第一步,正是在企业战略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入手,首先使全体员工在经营哲学上达成共识和认同。第二,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认同不断实现为企业的组织行为。以员工的认同与共识为内在核心,以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将共识和认同从行为的背后淡出前台,并使之先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约定俗成,后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行为准则,最终使蕴含在员工头脑中的新文化转变成企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形象和新的组织行为。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岗位关系和组织行为联系)使员工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照企业的宗旨、信念和准则(共识和认同)不断地进行着组织行为互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等,可以增加员工间更广泛文化空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共识,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更广泛文化空间的行为互动。第三,将稳定的组织行为中可以固化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通过民主形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一旦约定俗成、行为准则被提炼成规范化、程序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就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变成了可以指导实践的经营程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深化发展企业的经营哲学,也使企业的使命、宗旨和员工的经营理念、觉悟都随之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跨文化管理实质上是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通过战略的转型,全体员工在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宗旨下达成认同、共识,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内核;行为背后的文化的改变必将推动企业行为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员工行为互动和新的组织行为;新的行为准则及其组织行为,又将沉淀为企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会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循环过程――跨文化管理模式,最终会使跨国经营企业摆脱二元文化的困扰,会使其二元文化在上述的循环中不断淡化、变小;而能够融合两种本源文化的新企业文化便随之生长壮大。
二、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
中西方服饰受不同环境、不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像雍容华贵的唐装、使用方便的中山装,含蓄隽永的旗袍更是中国女性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之一,展现出东方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气质。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性解放,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服装概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服装突出个性、彰显个性。在正式社交场合,西方男士习惯穿着西装,搭配白衬衫和领带。当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趋势空前加强。如今的中国人穿着打扮也日趋国际化,正式场合上的着装与西方的差异越来越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服饰方面的差异也很难完全消弭。例如女士穿黑色皮裙在西方被视为是的符号,但在中国则没有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礼仪专家在传播女士穿黑皮裙的禁忌,其实也大可不必,在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逐渐凸显的今天,我们不必一味屈从于西方的文化,正如我国目前利用孔子学院来传播中国文化一样,我们同样固守我们本土的服饰文化和礼仪,来影响在中国的西方人,让他们也入乡随俗,尊重我们的文化和民俗。
引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对民族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一种反映。民族文化心理是指一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并以精神文化形式积淀下来的集体性的心理走向和精神状态。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但是由于时代的变更和发展,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而且涉及到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民族文化心理和语言息息相关,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心理而单独存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本文将着重分析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中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来探究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情感方式与翻译
在情感方式上,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中庸之道的影响,尤其偏重情感上的内敛与含蓄。我们往往注重国家与家庭情感,将个人情感置于次位,就如中国文化中提倡’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一样。然而西方人则不然,他们的情感自由奔放,注重个人情感。他们不会自我压抑来成全他人,追求的是个人情感的愉悦与自由。李商隐《无题》中的这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的“丝”字与“思”谐音,体现出的是思念,并将思念之情比作春蚕吐出的丝,无休无止。“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句中也暗含比喻,将自己无尽的痛苦比作泪流不止的蜡烛。这两句诗句中深深的思念之情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给诗句增添了一种朦胧美。许渊冲先生将这两句诗译为“springs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andcandlesbutwhenburneduphavenotearsshed.”“till”充分体现了对对方的无尽思念之情,而且许先生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诗句,特地增加“lovesickheart”一词,直白体现出诗句中的思念之情,虽然诗句失去了本身的朦胧美,但是这种译法却更符合西方人情感的自由奔放,不受压抑。
二、思维模式与翻译
各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民族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中国人偏重螺旋式思维,在语言表达上善于百转千回、迂回盘旋。然西方人偏重直线型思维,语言上注重直白明了、开门见山。在中文中,我们往往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句尾,在主要内容之前我们会加上一系列的形容词、副词等来修饰,而在英语中,句子的重心往往在句首,修饰的成分紧随其后。这皆是螺旋式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直观体现。例如,这是一位穿红色连衣裙的老太太。在看到穿红色连衣裙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出现的是一个妙龄少女,当看完整句时,才恍然大悟。但是译成英语:Thisisanoldladyinreddress.显而易见,anoldlady就是整个句子的中心,简洁明了。又如,中国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Chinaisabigfamilywith56ethnicgroups.英语中直接把中国民族是大家庭做主句,点明句子重心,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置于句后当作修饰成分。
三、价值观念与翻译
价值观是在思维感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理解或判断。对于人类来说,价值观是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的一种依据。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不同的文化必然孕育着不同的价值观。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如“Aswiseasanowl”,中文就是“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在中国,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当作厄运和死亡的象征。“aswiseasanowl”中表明在西方,人们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这是由于在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一只小鸮(猫头鹰的一种),因而西方人把猫头鹰敬为雅典娜和智慧的象征。但是将其译为“像猴子一样聪明”对我们来说更容易理解,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猴子象征机灵顽皮,《西游记》中充满灵性的美猴王孙悟空就是猴子的代表。
四、结语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了解各种文化心理差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上对文化心理中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文化心理的差异对原文意义,意境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小小失误可能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意义大相径庭。对于译者来说,不仅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有着熟练的掌握,同时还要了解民族间的不同文化,尤其是文化心理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对原文和目标读者都负责的好译文。
参考文献:
[1]刘玲.从心理文化视角浅谈汉英翻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
[2]刘响慧.从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看英汉翻译[J].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2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45
一、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与映射,它们不能分开,更不能失去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例如,红色在中国往往是与幸福相关的,但在西方世界,它往往是与暴力或血腥相关。语言是文化的工具,因为一种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发展轨迹。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转移,更是跨越文化的交际。翻译是客体,它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翻译的工具。
二、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些特定的文化表达起源于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不能转换成英文,例如:阴阳,八卦,气功,太极拳,大锅饭等,虽然可以译成一个和英文等效的句子,但这些词语的内涵不会轻易令西方读者读懂,直到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关于中国的文化知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吃喜糖”是中国人表达要结婚了的方式,糖果是一个婚礼不可缺少的,没有知识的共享,西方读者很难理解,他们很难把糖果和婚姻联系到一起。
(二)民族历史方面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它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的社会或经济活动都发生了很多事。语言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以让后人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历史事件被后人逐渐引申意义,使他们可以频繁参考。作为一个结果,这些历史事件通常被称为书面文本时,需要使用扩展的意义。
英文读者看见“met his Waterloo”会马上想起了拿破仑的故事,他的失败是在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在他军事生涯的滑铁卢。所以这句话“遭遇滑铁卢”是用来表示某人被彻底击败。另一个例子“破釜沉金”也是同样的意思。这种文化的具体表达讲述的是中国古代项羽的故事,虽破坏了战斗的船只,但他们的军队已经过了河,士兵们知道必须要征服死亡,撤退是不可能的。
(三)方面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主要的宗教,都弥漫着普通人民的信仰和观念。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都是丰富的资源,形成的巨大活力都体现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在文学作品中,它们通常被视为文化缺少时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感情,触发必要的语言术语。
“借香敬佛”包含宗教元素“香”和“佛”,这是佛教的基本术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借香在佛前燃烧。“借香敬佛” 后来被人们指接受别人给的东西或礼物。
在西方,基督教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在的影响力。基督教的圣书――圣经,不仅给西方人提供精神慰藉,也给宗教人物和故事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人物和故事是已知的西方人,他们通常被称为文学文本处理背后的默认细节。例如:My god! (我的天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
(一)直译
直译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在几个世纪以来不断的交流,使得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受益。但总体来说,英国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要比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发展更强烈些。特别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英国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此,不为奇怪的是可以看到更多的英国文化翻译成中文的情况。许多英语的规范和习惯已为大多数中国人熟悉,并已进入中国的日常使用语言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可以进一步努力地进行翻译。
例如:Instrumental and orchestral music had for long been the Cinderella of Welsh music.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器乐和管弦乐在威尔士音乐中只能充当灰姑娘的角色。
“灰姑娘”是童话故事里的女孩,她常被继母和姐姐虐待。这个名字是经常用来指人或事情不受尊敬。英国的童话正在中国流行,这个名称的出现,中国读者可以立刻从记忆中搜索出她的文化信息,这个名称可以作为读者文本的源头。也就是说,译文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在翻译触发灰姑娘的文化信息时,对读者都是平等的,直译是可以适用于此的。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活动,所以译者必须意识到另一种文化。对于某些文化缺失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可以感知它的意义。例如把“纸老虎”翻译成“paper tiger” 这是放在以前一个非常迂回的方式。翻译的结果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纸老虎已成为英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直译加注释
相比较文本字面翻译仍占一定的翻译比例。许多文本与文化类是特定的文化,它们被译文读者直接接受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加注释优先。有夹注、脚注或尾注来详细解释的文化信息,翻译文本的读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去当他们感到困惑的直译。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对原文本的默认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例如:“西施”(“xishi”)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美人。“功夫”(“kungfu”) 中国武术――一种基于胳膊和腿的流体运动。
(三)意译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语音形态上的差异、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和两种不同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种种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和中英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翻译上对这些差异的处理。
一、英汉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
研究英汉对比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都是主谓(宾),但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二者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句子的二分结构(NP+VP)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需要通过语境去意会。主语虽然也重要,但不一定是必有的,常常可以从句子结构中省略。汉语在表示施动者、动作、受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全依赖意合。抓住了这一本质差异,其他差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A:活干完了吗? B:干完了。
英语译文:A:Have you finished your job?B:Yes,Ihave,
这个五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跟英语的译文比较。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主语,从字面上难以确定是谁,只能根据具体语境去意会;二是汉语的话题――活(指工作),在英语的译文中成了宾语。所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即汉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话题+说明,英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NP+VP。同样,“艰难之路。唯勇者行”(When the going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也是这个结构。
二、不同文化积淀投影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翻译上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对翻译产生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他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生存环境、社会风俗、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个民族语言的成语(idiom)、典故(classical allusion)、谚语(proverb)和惯用法(usage)都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民族语言上的反映。也可以说,作为惯用表达方式的成语、典故、谚语,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笔者将在以下篇幅中探讨翻译上是如何完成对这种差异上的处理和转换的,
1 英语成语的汉译。含典故的成语中,in the seventhheaven常被误译为“在七重天”,正确的译文应是“高兴极了,非常愉快”。七重天在汉语文化中没有特殊意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和嫦娥的月宫都在九重天。在西方,七重天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在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与上帝和天使同住,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这是借喻。不能照字面直译。
其它含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直译,尚未被汉语文化接受,不好理解),致命的弱点,惟一的弱点(意译,准确到位,但典故的形象性荡然无存)。
不含典故的一些成语的翻译:beat about/around thebush,误译:打草惊蛇;正译:旁敲侧击。
go back on one’s words,误译: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正译:食言,说话不算数。
gild/paint the lily,误译:锦上添花;正译: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些含典故的成语,如:黄粱美梦(pipe dream),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四面楚歌(bebesieged on all sides;in desperate straits)等都是采取意译。原文的典故荡然无存。一些不含典故的成语可以英译如下:对牛弹琴(D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listener/,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守口如瓶(keep a stilltongue in one’s head*);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stile*);引狼入室(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带*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成语。
3 英语谚语的汉译。英语中有大量的谚语,这里精选几个含借喻或典故的谚语,配上汉译,如:He that sows thewind will reap the whidwind,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者自受: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green,长青的友谊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带*号的汉译都是大致的对等的汉语,其余的采用的是意译。
4 汉语谚语的英译。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ethat hatht,een bitten by a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Oncebitten,twice shy.*);家家有本难念的经(Every family hasits own hard nut to crack,/Every family has a skekton inthe cupboard*)。
以上带*号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英语谚语,其余的用直译或意译。
成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的经验中和传统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和智慧结晶。英、汉的谚语都有这样的特点:用词简炼,比喻生动,寓意隽永。讲究音韵,多平行结构或对仗,语言通俗,便于记忆流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非逻辑的特殊词语和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处理
作为特殊语法现象的英语惯用法常常出现非逻辑的结构。英汉互译在语言逻辑上遇到的困惑突出地反映在这方面。以下。笔者将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1 英译汉的特殊翻译处理。
a,反说正译法(litotes)例: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nobedy good,(prov,)
误译:凡是坏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正译:对人人都有害的事世上少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本句的
含意实际上相当于“Even an ill wind may not blow harm toeverybody,”
b,部分否定法(patrial negafive)例:All that glitters isnot gold,(prov,)
All在这里也是部分否定,相当于“Not all that glittersis gold,”译为: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闪闪发光物,未必都是金。
c,矛盾修饰法(oxymoron)例:The government’s re-spense to the report has been a deafening silence,
既然是silence(沉默),又怎么会deafening(震耳欲聋)呢?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段――矛盾修饰法,产生一种警醒的。甚至是辛辣讽刺的效果。本句应译为“政府对此报道置之不理,让公众听不到官方的一点反应”。
2 汉译英的特殊翻译处理。
a,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处理。例:在船上可以比在陆地上看到更多的星星(More stars could be observed on boardthe shipt than on the land)。
b,使用形式主语it来帮助构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例1:一般来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南京冷(Normally,itis not so cold in Shanghai as in Nanjing in winter);例2:希望中美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上的往来(Itis hoped that economic exchanges will be expanded betweenChina and the United Srat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mutual benefit)。
c,处于次要信息地位的主语之英译处理。例1: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In fact,due imper-tart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financing in America)。
说明:原旬的主语“美国”是场所,而句中的主要信息是“重视……”。
例2: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Relevant Laws haven’t been prom-lgated in terms of thisarea sofar)。
说明:本句的主要信息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原句的主语“国家”处于次要信息地位,而且含义笼统不明确。在译文中可以省略。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75-0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务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活动的价值,帮助人们适应现代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是广大民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商务实践中,笔者发现,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商务礼仪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拟从文化背景、价值观体系两个维度出发,深入研究文化差异带给商务礼仪活动的影响。
一、商务礼仪与文化背景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务礼仪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商务礼仪从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成熟的标志正是较为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定。一部商务礼仪的发展史,可以视为各种礼仪规程生发、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每当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商务礼仪程序产生,我们的商务礼仪就向前推进一步;每当一种商务礼仪程序成熟,我们的商务礼仪知识就会有所丰富。正是在各种商务礼仪的不断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的商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产生的影响,必须从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礼仪传统。就中国的文化背景而言,“礼”是最为重要的特征。“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礼节,在具体内涵上是指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规范,在深层社会含义上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要求。”②但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它面临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的服务对象成为当代商务礼仪活动主角。这一事实告诫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就具体的商务礼仪活动而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称模式的不同。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活动双方会面的第一步就是相互寒暄、问候。如果对于对方的称呼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未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极有可能导致商务活动陷入僵局。以中国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背景作为对比的双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更为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同时对自身总是做一定程度的“贬抑”;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对自我的肯定,不仅直呼其名而且常以昵称取代全名。其次,时间观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轮回思想,西方人认可线性思维。前者催生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拉长周期的惯性思维,也培养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重视逐渐培养信仰的思维模式;后者则使西方人将是否信守承诺和接受事前约定列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他们的商务活动往往会作较早安排,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③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餐饮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人往往将餐桌视为商务活动的延续,并力求排场,与西方人讲究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有较大差异。
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文化背景因素对商务礼仪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也是不易被察觉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商务礼仪的演进轨迹难以准确勾勒。商务礼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被湮没在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商务礼仪的演进和文化背景的关系自然也无法被我们完全揭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背景的因素不存在。对某一具体商务礼仪形式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怎样在现实活动中,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认识商务礼仪活动的发展过程,探讨商务礼仪的发展规律,了解实际行动中人的心理状态,评价各种商务礼仪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还是一项值得继续进行下去的任务。
二、商务礼仪与价值观体系
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自从泰勒提出了“文化”的定义后,“文化”就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西方学者弗·詹姆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文化与政治》一书中明确说到:“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源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④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受其影响形成的中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也对商务活动的展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⑤因此,在西方人的思维观念中,个人的利益被置于最高的价值层面。而奠定西方现代文明基础的“蓝色”海洋文明更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其主要特征,受此影响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较少表现出顾及整体利益的“牺牲”行为,而是将如何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视为最终目标。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源自“黄色”农业文明的国度,中国人更为注重一定范围内集体的利益。这是因为,在农业文明的原始阶段,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所有的农业活动,个人必须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海洋文明则不同,他们可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大英雄的身上。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此影响孕育的中西方商务礼仪活动也被烙上深深的文化印记。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不同,不是一种逻辑上不同于当代或不同于西方文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在于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礼仪活动准则,使得中西方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以中西方的宴会为例,中国人讲求排场,而西方人崇尚节俭。因此,在商务宴请中,中国的宴会往往是杯盘满盏、西方的宴会则简约、大方为主;中国宴会重视等级高低,西方宴请强调女士优先。尤其是在商务礼仪活动中,为增进双方的私人感情中国人更热衷于劝酒,西方在追求隐私化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为迁就于他人的情感诉求。这样一些具体商务礼仪活动中折射出中西方人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商务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尊重不同服务人群的习俗,给予符合他们价值诉求的礼仪安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中西方的交流日趋紧密,我们必须正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性。只有真正落实了、平等交往,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的社会价值。商务礼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不是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是源自文化机制的差异。在21世纪的传媒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汇更加迅速,我们只有摆脱单向度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一切的取得依赖于我们正确解读商务礼仪下的文化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商务礼仪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跨文化的高度认识商务礼仪活动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旨在为人们认识商务礼仪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提供启示意义。
注释:
①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2007(33):56.
②张荣翼.冲突与重构[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张波.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J].对外经贸实物,2011(3):69.
④弗·詹姆逊.:文化与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0页.
⑤王书柏.浅谈商务礼仪与文化差异[J].时代金融,2012(6):321.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