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质数范文

时间:2023-07-18 09:37: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数学质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数学质数

篇1

小学数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描述如下:

1、质数又称素数,有无限个。质数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

2、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而1既不属于质数也不属于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反映现实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主要是不断地建立各类数学概念体系的过程”。因此,对于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生来说,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呢?根据课改十余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下面谈谈我几点做法。

一、认真钻研小学数学教材,了解概念引入的特点,是优化概念教学的前提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中概念的引入,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容易理解和接受进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而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理性知识,他们的认识水平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不能一次完成。因此,教材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未知到已知的原则,并通过大量学生熟悉的事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所以,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中概念的引入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1、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例如,数的概念的按:100以内万以内多位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逐渐引入的。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2、逐步渗透。例如:乘法的意义,教材首先在二年级上册中出现:"使学生理解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接着规定了“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原数”;三年级上册又补充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到四年级下册进一步给出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由于数的扩展,乘法的意义在小数、分数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3、不精确定义。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关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只是让学生通过图形认识,明确它们的特征。如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四条边,且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而具体形象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遵循认知规律,优化概念教学

优化概念教学,是在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了解概念引入特点的基础上,必须使概念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便于他们理解掌握。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切实抓好以下教学环节:

1、操作观察――感知。

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首先是通过感知来认识所要学的教学内容,他们的思维活动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操作观察,以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基础。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可让学生利用“米”做单位,分别去度量黑板和课桌的长,如学生量出黑板的长是3米,是整米数。课桌长1米多一点,课桌高不足1米,这时教师指出不改变用“米”做单位的情况下,怎样用一个恰当的数来表示课桌的长度和高度呢?这就需要引入一种新数--小数,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的意义。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2.借助表象一一理解。

“表象”是大脑对曾经感觉和知觉的对象的回忆和再现,是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借助学生头脑中概念的表象,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让他们想一想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高,并且用手“空书”出来,不仅可以帮助理解三角形某一边上的高是过这条边所对的角的顶点,向这条边所引的垂线段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边和这条边上的高的“一一对应关系”。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概念后,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要求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抽象概括――形成。

建立了概念的表象,不等于形成了概念。而概念的形成,必须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后,才可以给概念下定义。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首先写出“1--12”十二个自然数,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因数,然后比较每个数的因数个数(有1个的、有2个的、有2个以上的),并根据它的个数进行分类,同时把分类结果写成三行,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除自然数“1”以外,每行里的数有大有小,但因数的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从而抽象概括出:4、6、8、9、10、12这些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2、3、5、6、11这些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从而形成合数与质数的概念,接着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又如:教学“互质数”时,首先通过练习:要求学生找出5和7、7和9、8和9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分析,比较几组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特点,抽象概括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只有1,从而形成“互质数”的概念。

4,分析比较――区分。

学生学习新概念后,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应让他们进行分析、比较,加以区分,以防止相似、相近或相关概念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加深新概念的理解。例如:学生学习了“整除”与“除尽”的概念后,可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让他们明白“整除”是“除尽”的特殊情况。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就一定能被另一个数除尽;但反之却不成立。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整除概念的理解。又如教学“比化简”和“求比值”时,儿童容易混淆,可以从它们的“实质、方法、结果”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把两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2可用下面的例子进行分析、比较:6:8=,(1)等号右边,如果读成“三比四”,这是干什么?(2)如果读成“四分之三”,这又是干什么?如果都说对了,概念也就分清了。

篇3

“少”,即为合理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深层的训练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订每一道最合适的训练题目,以最少的训练量完成最终的训练任务。

“精”,即选择和制订的训练题目要能够集中反映一节课内容中的精华,凸显一节课内容的重难点,切实反映大纲要求,落实教学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吃透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中联系紧密的东西,使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只有抓住一节课的精华,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全”,即所选择的题目要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全貌,要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制订训练题目。根据大纲要求,知识的学习共分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技能的学习共分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每节课所布置的练习对于知识及技能的巩固和训练都要依据教材、学生等情况,紧密结合新大纲,使要求切合实际,切忌过深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可随意指定层次,使学生无所适从、练无效果。

二、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出目的性

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要心中要有数。

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就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的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大数目、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出针对性

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作业数量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这样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⑥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与课堂反馈,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互质数”,又避免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出趣味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到课堂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高与创新。比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题:计算我校大门厅大理石柱子的表面积。这一题的设计,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是结合实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实用性和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篇4

一、产生矛盾,争辩之中明数理

“真正的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惑或怀疑。”矛盾冲突的产生能够绽放思维之花[1],通过矛盾的处理更进一步明白数学的道理。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要设计一些“矛盾点”,抓住学生的“趣味点”,把握课堂的“重难点”,让学生思而不倦,兴趣盎然。

笔者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容积与容积单位》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容积和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拿出两个杯子(小纸杯60ml,大纸杯480ml),问:这两个杯子哪个体积大?(大杯)。追问:大杯的体积大约是小杯的多少倍?(学生猜得5~10倍之间)。教师装M了矿泉水,请学生A先到台前,要求用平常喝水的速度把一杯水喝完,并计时。再问:用了3秒多一些,大家想想,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把这一整大杯全部喝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想而知,大杯在不到1分钟的情况下喝完,学生开始疑惑了,在进一步的假设和交流中,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容积和体积的区别。利用学生已有的体积与容积模糊的体验,制造矛盾点,产生思维的火花,明其数理,思考自然就深刻了。

利用教具或情景文字,产生一些与已有认知矛盾的现象,通过探究,可以一针见血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让课堂富有开放性、操作性、合作性、趣味性。[2]

二、逆的应用,环节创新丰数感

构成数学之美,导致数学之灵活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互逆”现象,在此“互逆”思想在学习方法与技能、知识拓展与运用上,甚至在教学的设计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意运用些“逆”的思维,创意可以源源不断,灵活多变。

笔者在《方程与方程的意义》一课的结尾运用逆的思想设计,给出方程让学生编创故事情境,丰富其数感,让其感觉生活处处有方程。同样的,在上计算课时也可以这样设计,难以想象学生从一个乘法算式中编辑出总价与单价、数量的关系,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最后很自然地进一步得出“这其实就是倍数问题”的绪论,比起“给情境―分析―列式―总结―变式”这个传统的过程会更有趣味性和开放性。过程对学生而言,是多么开心的创作,多么有趣的体验。而“逆”的使用也可以比较几个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趣味游戏,寓教于乐做数学

趣味游戏是设计一定规则把知识融入其中运行,短小精悍,简单易行。趣主要体现在“猜”(各有所思,推理分析)“竞”(你追我赶,富有成就),“异”(情况丰富,结果难测)“达”(严谨达标,互相监督)四个方面。

如在执教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时,许多学生容易把“质数和合数”混淆,在课末让学生玩“质数牌”(将2~47的自然数制作成96张牌,其中15个质数各4张,另外“2”增加5张,则质数有65张,合数31张),游戏规则:①6人玩,3人为一组,一组出合数一张,另一组则出两张质数,使得两张的质数和或差等于合数。②组员可以交流合作,但不能看对方的牌,走错要罚加一张质数。③相互轮流出牌,若对方没有对应的质数,或走错,可以继续出合数牌。手上合数的牌先走完的人获胜。这样利用打牌的模式,让大家共同监督,在玩中学,还可以灵活地掌控自己的“好牌”,更深一层理解质数以及其与合数之间的关系。

笔者和几位教师收集或改编的如上游戏共有百余,在实践中再进一步得到改进。把数学趣味活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习兴趣的方法策略,也体现了当今“做数学”的教育观点。[3]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自动持续地学习;学生有了知识的体验,就有教育的可能和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趣味体现在数学规律中,学生更会乐于发现,把趣体现在数学本质中,学生更能乐于探究,把趣味体现在学生天性上,学生更加乐在其中。学生在充分体现其主体性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之美,其乐亦无穷。

参考文献:

[1]余淑娥.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