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09:37: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通信行业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将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一个网络,通过它能够将这些不同的设备以网络的形式链接到一处,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识别以及管理。目前,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2 我国物联网的应用现状
2.1 物联网在我国通信行业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网络管理维护、移动终端以及传输网络几部分组成,所以在移动行业中,物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2.1.1 物联网中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其通信终端就是一个专门负责对信息进行输入的设备,其能够根据网络信息节点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并对其中网络同信息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进行良好的实现。而根据物联网节点信息以及移动终端两者工作方式以及行使功能我们则可以知道,移动通信终端也能够较好的对物联网信息的通信功能进行良好的实现。
2.1.2 物联网中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对于传输网络来说,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不同节点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以及节点之间的良好连接,同时,物联网自身拥有的传输网络也能够对这种功能进行良好的实现,这就使得我们非常有可能就目前所拥有的信息传输网络作为系统中的传输网络进行应用,从而将目前的物联网系统真正的结合到通信网络之中。
2.1.3 物联网中网络管理平台的应用。在通信系统中,其管理维护平台的作用就是对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以及相关业务进行良好的维护以及冠词,从而能确保整个网络系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行。而为了对系统中信息安全进行保证,就需要在物联网中也应当具有相同功能的管理平台从而对整个物联网中的维护功能进行实现。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将移动网络中的架构思想移植到物联网中的相关功能之中。
2.2 物联网应用系统 物联网主要由在目标区域中的传感器节点所组成,同时这些节点也以无线通信的形式共同组成了一个组织网络系统,并能够通过这个系统对网络中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并将其传达给相关的观察人员。其中,传感器网络的形成则和无线通信网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相关运营企业也先后推行了相关的物联网应用,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路灯监控、一卡通、小区电子眼系统以及电梯管理系统等等。
3 我国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属于刚刚起步,是一种挑战同机遇并存的形式,在国外发达国家物联网发展较为先进的情况下,我国的物联网相关研究力度、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法规等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真正的形成一套成熟的标准体系。我国的相关行业标准体系、规模化应用以及相关的行业资源共享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对其进行改进。
4 完善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途径
4.1 完善行业标准 为了对我国的物联网体系进行良好的建设,首先就应当对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政策进行良好的实现,从而能够在我国成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标准。而当对标准进行完善之后,就能够真正的将市场中的主动权以及行业中的主导权进行掌握,进而使物联网的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而对于行业中的管理者而言,也应当通过此标准将产业中的竞争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对产业的良好前景以及市场的稳定进行保证。
4.2 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研发 为了对物联网发展进行有力的保证,则应当首先对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在获得新技术的基础上对产业的创新性以及升级能力进行保证。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研发力度进行加强,尤其是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如嵌入式系统、网络平台等技术进行重点支持,以此来对系统相关核心技术研发的前瞻性进行保证。与此同时,还应当对物联网中的分工体系进行有效的加强,从而对其运行成果的转化机制进行强化。最后,还应当同各大科研机构以及学院进行良好的开发合作,从而以共同研究的方式对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核心技术进行开发。
4.3 完善市场投资机制 为了对物联网行业中的投资问题进行解决,应当在企业资金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并将目前的市场作为基本载体,在这个基础上对物联网相关的风投机制进行完善。同时,还应当在其资金流动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同样以目前的市场作为基本载体,从而有效的对行业中的资本流动进行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国物联网行业的资金投入进行加大。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通信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物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的通信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我国的整个通信产业链发展进行有效的推动。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其起到足够的重视,以有效的标准建设以及投入力度对物联网的良好发展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是一项有利于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系统化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通信产业的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通信规模不断的扩张导致我国通信网络、动力设备、制冷系统及机房、基站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数量成倍的增长,使能源消耗幅度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在通信行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1 节能减排的思想研究
根据我国目前的通信行业状况分析不难得出,节能减排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从网络运营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对机房维度、业务维度等方面进行能耗现状的分析,树立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思路。其次要从采购、办公等方面进行能耗现状的分析,树立综合管理节能减排目标和思路。最后要从营销及服务方面入手,分析电子渠道、渠道用房、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能耗现状,树立营销及服务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思路。
2 节能减排的方法措施
2.1 通信网络措施
我国通信设备的耗电量大,局点设备容量小,单位能能耗较高。我们要运用新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改造,采用能耗较低的设备。工作中应该常检查原有的设备,对能耗高的设备进行退网与更换。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整合,使其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要根据基地的地理条件采用不同的设备,已达到最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2.2 基站主设备措施
对现有的基站设备,可以采用载频智能关断技术。当基站的话务量下降时,基站通过软件自动控制,关闭部分没有负载的收发信单元,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利用待机模式控制无线设备,控制整个载频模块,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技术重点适用于郊区、农村及相对偏远的地区,通过断电技术来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
2.3 通信机房措施
通信机房的节能减排与机房的通风措施的好坏是分不开的,但是许多通信机房特别是早期建设的机房能耗大,需要进行整改,目前通风技术主要为以下三种:
2.3.1 精确送风技术
我们可以把精确送风分为两大类,即下进风和上进风方式,上进风方式指的是在机柜的顶部开一个可调节风量的进风口,充分保证其冷气不流失走,下进风工作原理与上进风相似,只不过进风口是设置在机柜的底部,将地板下的冷空气输送到机柜中。精确的送风方式有助于通过送风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2.3.2 热交换节能技术
热交换技术(heat exchange)指的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的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因此在通风措施中需要有两套独立的循环风道组成,室外冷空气经过管道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2.3.3 智能通风节能技术
智能通风系统会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分布规律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利用对流的空气排出室内的热空气,降低室温。这种技术对室外空气洁净度有较高的要求。
2.4 基础配套措施
运用基站的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消耗情况的采集,根据能源供给的状况对基站进行远程控制,加强电能结算的时效性,降低成本,提高通信设备的工作效率。
2.5 开关电源模块休眠措施
开管电源模块休眠是一种采用整流模块对冗余配置进行控制的技术,开关电源的系统是以基站的负载大小为原则进行配置的,休眠状态的模块数量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而变化。随着开启模块的数量增加,进入休眠状态的模块数越少,节电量和节电率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因系统无效能耗引起总输入功率的提高。
模块休眠可以减少各个模块的工作时间,减少模块故障率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一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2.6 太阳能及风光互补措施
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夏季太阳辐射强,冬季风力强,合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完善发电设备的供电系统,在太阳能充足的地方使用风光互补的模式,达到利用太阳能和风、光能满足供电的需求,从而使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3 节能管理的方法措施研究
要使电信行业的节能减排落到实处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让节能减排做到有章可循,同时也要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坚决做到精细化用电,相关技术人员也要时刻准备对工作设备进行维护、抢修,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单位集中采购维修材料,保证维修质量,科学配置,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和因临时准备器械零件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做到有问题及时维护。实行设备回收计划,运用先进的科技满足通信行业的需求,提高回收利用率。合理运用创新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结束语
全球能源持续紧张,积极推进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更是在相应国家的号召。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的新业务新技术带来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满足通信业绿色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每个企业都要关注的问题,节能减排也是每个企业需要自觉承担的责任。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今后的通信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飞,王波,刘峰.运营商需重视通信机房配电系统建设中压补偿装置更节能[J].通信世界,2012(48).
[2]马也骋.风光互补发电在通信基站节能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2(06).
[3]李毅,刘小湘.物理相变储能技术在通信基站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05).
一、云计算的概述
云计算是并行处理以及分布式处理的发展,在该技术中,其使计算能够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当中分布,对以往分布在远程服务器以及本地计算机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转变,以此使网络用户能够联系自身需求实现向存储系统以及计算机的访问。通过该技术的实现,则能够使计算也能够像商品一样流通,且具有使用方便、费用低廉的特征,作为用户来说,其仅仅通过手机以及笔记本的应用则能够获得所需的一切。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才是云计算的真正拥有者。
二、云计算核心技术概要
在云计算技术中,其所具有的技术类型即将一台机器进行虚拟化,使其成为多台机器。同时,也可以将多台机器虚拟化成一台机器。该技术推动的因素,即是以往在一台机器当中,同时具有较多数量的应用,在机器资源浪费方面具有较为严重的特征,而作为大型系统,也需要具有一台超级计算机实现工作的处理。
三、云计算在国内外通信行业的应用
3.1 德国电信
德国电信根据其所具有的雄厚服务能力以及IT资源,对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公司提供系统集成、咨询服务以及云主机等云服务。跨国的大型企业是其主要的客户目标,为其私有云环境实现储存服务以及虚拟服务器的提供。目前,德国电信由T-Systems(德国电信子公司)独立运营,通过自服务平台以及直销方式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其主要产品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SAP、网络以及数据库几种,且根据配置不同分为10种类型。收费方式方面,具有按月以及按小时两种方式。
3.2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的发展思路,即通过云计算特点的充分利用同创新的商务模式、业务形式以及服务能力相结合,在面向中小企业、集团以及个人客户的基础上对照移动IDC差异化竞争能力,积极发展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移动业务。对于云计算IDC来说,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来自客户的临时性以及资源不确定性需求进行满足,作为IDC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演进,将在较长时间内同IDC按照协同的方式发展。目标方面,其主要选取互联网企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MM开发作为目标客户,在向目标对虚拟资源服务进行统一提供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以及MM开发者提供SaaS以及PaaS服务。产品策略方面,对于公众客户,其使用互联网标准服务模式,即在对标准产品进行定义的基础上实现标准服务流程的提供,开展以用户自服务为主业务的开通与申请,在整个过程中,运营商并不需要同客户间进行过多的直接接触。对于企业客户,开展的是个性化运营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中,运营商能够在实现IDC资源获取的情况下针对客户开展一对一的业务设计,并为客户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服务以及业务进行提供。
3.3 中国联通
联通方面,其于2011年就开始将云计算服务定位为VDC(虚拟数据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其计划是在我国逐渐建立起VDC平台,在对小范围内试点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VDC试商用标准产品进行推出,对一点全网服务受理进行实现。并在VDC正式商用的基础上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在对经验做好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模式的丰富以及客户群的细分,积极推进目前VDC客户升级,最终对产品、客户的两级协同体系进行打造,加速产业链同平台化趋势间的整合。对象方面,一类是大客户,通过中高端硬件设备的建设为大型企业提供私有云建设;一类是中小企业客户,即将工作重点落实在以往的小型网站客户。产品方面,则具有云存储、云终端、云主机以及弹性计算这几种业务类型。对于中国联通而言, WCDMA制式是其主要优势,更有利于对内资以及国际客户业务进行发展。同时,其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能够更好的实现IDC发展。
四、云计算业务功能
通过标杆竞争分析可以了解到,就目前来说,云计算业务应用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云主机
云主机是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的IT基础设施租用服务。通过自动化、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不同资源的动态调配,实现其向客户的提供,包括有带宽、硬件、计算以及存储等。市场空间方面,该业务在发展中受到网站、域名以及中小企业数量方面的影响。同虚拟机以及物理机相比,云主机业务在扩容、远程维护以及资费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服务价格同传统物理主机租用相比较低,能够对业务扩容以较为快速的方式实现,能够远程维护,主机具有更强的性能等。
4.2 云存储
中型企业是云存储服务在国内第一批大规模应用的企业,该项业务的重点即为制造业、公共事业以及交通运输业,能够为其提供企业级的远程数据备份、容灾服务、空间租赁服务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服务,市场方面,主要为年轻人员、家庭用户以及商务人士,为其提供网络磁盘以及在线文档编辑等服务。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降低总体成本,且影响因素较少。
4.3 云专区
对于数据中心云专区服务来说,其是基于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基础资源和叠加基础资源之上的环境,以及数据中心专业服务能力,能够以租赁的方式实现向用户IT基础资源、增值服务、用户IT整体服务以及IT系统开发环境的提供。基础资源方面,则包括有网络、计算、虚拟桌面以及存储等。在现今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数据中心传统业务也将因此而发生变化,即在将总部、跨国、外资等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的基础上对云整体解决方案进行提出,内容对IDC以及整合网络资源优势进行包涵,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融合解决方案。
4.4 云呼叫中心
对于该业务来说,其是专门面向企业提供的一种具有创新特征的呼叫平台资源。作为企业,并不需要对任何软硬件系统进行投入,仅仅按照需求申请虚拟呼叫中心资源则能够对数据自身的呼叫中心运营系统进行建立。对于云呼叫中心来说,其可以说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云产品类型,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业务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客户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对自动语音数量以及人工坐席数量进行随时调整,作为用户,从对业务的正式申请到竣工完成,几个工作日就能够对人工坐席实现且在整个过程中不受到地域方面限制。而对于不同地方的坐席人员,都可以通过同一个平台实现投诉以及咨询功能。
4.5 云灾备
在该业务中,其将灾备作为一种服务类型,即由客户付费,对提供商灾备服务进行应用的一种模式。在该市场发展中,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有绿色数据中心、业内成功案例、专业灾备服务以及政策法律合规等,在现今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灾备推动方面也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国内信息化建设不断普及、完善的情况下,对信息安全进行保证已经成为了一项重点工作;第二,针对金融等行业对灾备相关法规进行出台,以此对灾备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灾难事件推动。即在大型灾难事故后,很多企业也对自身灾备系统建设进行了加快。
五、云计算问题应对措施
在云计算中,云爆发可以说是需要重点防护的问题,即短时间超大量用户访问云平台对数据产生的威胁。对于该问题,各大公司也具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Radware为例,提出了按需配置的应用交付解决方案,在收购北电Alteon平台后,推出了Alteon5412应用交付平台,一旦云爆发,可以利用Alteon平台,将服务门户与Alteon相连接,让其通知云平台网络资源的调整,利用Radware的免费软件vAdapter,可以动态调整Alteon设备里有关服务器配置的资源。在该形势下,云网络的存在则能够使服务器资源同交换机间始终保持同步,在将信息做好反馈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六、结论
云计算的出现,为我们很多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上文中,我们对云计算在通信行业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通信行业能够把握该技术要点,做好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大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的增加,通信行业也不例外。由于2008年电信的重新组合使通信行业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同时使得通信行业的竞争力也空前加大。为此,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保持长久的企业经济效益可以平稳发展,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管控体系,以降低通信行业的经营风险,扩大企业内部自身的收益,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强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为企业长期平稳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对通信行业内部的企业会计管控做出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以保证通信行业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
一、当前通信行业相关的企业会计内部管控存在的不足
随着通信行业在人民生活领域的不断穿梭与渗透,其发展最终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与国际的比较成熟的会计内部管控体制相比,我国的通信行业会计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去解决。
1.企业会计内部管控受环境问题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三大主要通信运营商都是由我国的电信改组而形成。所以,企业内部股份中,国有股份占据了很高的一部分比例,而且,我国的很多通信行业的相关企业管理层大部分都是有股东直接进行担任,董事会中的成员对企业也有直接管理的权利,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的权利模糊不清,为企业内部开设会计管控,为其提供了一了个没有监督权利的企业环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内部会计管控体制的发展。
2.企业内部会计管控受会计风险的影响
通信行业的相关企业资金比较密集,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为此,通信行业的相关企业其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一旦在资金活动的环节中出现差池,就会引起企业内部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财务出现困难。所以,企业要想拥有一个完善的会计内部管控体制,就必须大力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降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通信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经济都处于垄断的位置,为此,我国的通信相关企业普遍的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是通信行业的相关企业缺乏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给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嗲来了一定的影响。
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问题
近年来,我国很大一部分通信行业有关企业对自身会计内部控制都实行了细则化,对企业中的每个相关的业务流程都建立起了相应的控制点,与此同时,为了信息记录又在控制点上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有关文档。从实际的效果上看,这一举动非但没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便利,反而增多了企业内部会计管控复杂的操作规章和审批程序,降低了其工作的效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的发展脚步。
4.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管控受企业信息管理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的影响,一旦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出现了状况,使得企业当中很多人对自己所工作的责任不够清楚,一旦发现问题后,就无法通过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发亏,相互之间推卸责任。企业内部会计细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企业发展。
二、通信行业相关的企业会计内部管控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通信行业相关企业要想长期有效发展,并得到很好的收益,就要采取一定的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企业发展。
1.改善企业内部会计管控的环境
企业内部会计管控的环境改善需要从以下三点着手,即:
(1)统一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
要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为企业塑造出统一的、良好的文化形象。由于当前通信行业相关企业不断的增多,内部大多实行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导致了员工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效率降低。所以,需要加强企业文化,令企业所有员工的思想统一,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2)对企业内部职务做好调整,不允许职务之间出现分离的现象
企业内部要做好职务的调整,不允许企业内部出现职务分离的现象,通知还要不断的去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权责体系,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的管控。
(3)严格遵循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调整企业内部股权的结构。
2. 通信行业相关企业内部实行会计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大部份的企业就如何有效的对实施企业内部会计风险管理采取以下来两点措施:
(1)我国的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普遍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为此,企业要对这些人进行相应的培训,塑造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观念。
(2)企业在对内部会计的所有员工职责了解的基础之上,从而不断的去完善对企业风险评估的管理体制,包括对企业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价。
3.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
依据当前我国通信行业相关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不健全的情况来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管理要从以下来两点进行改变:
(1)企业内部全体相关人员要支持企业的信息交流,依照一定的时间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确认企业信息管理的系统。
(2)要保障企业内部的有关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中的各个阶层直接进行交流与沟通,传递信息管理的想法,使得企业信息管理体制更加的完善。
4.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控体制,推动企业经济有效发展
一方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计控制体系的有效发展,可以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会计内部实施管控体制,需要简化业务流程,对不同的企业风险要实施合理的分级负责,同时还要合理的授权与控制。对于企业中的一些比较大的风险的问题要由企业的相关的领导层一起决策,杜绝企业中出现个人全部的人发现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会计管控体系还要实现标准化的管理,优化管理部门工作的流程,有效的解决企业内部控制的复杂性、控制力不够强大以及企业对基层人员的要求超过了其承载的范围内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企业数目不断的增多,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的增多,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步,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内部会计管控体制,以促进企业平稳的发展。就通信行业相关企业会计内部管控而言,当前的通信行业相关企业会计内部管控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例如,企业会计内部管控受环境问题的影响,其管控的作用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问题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等。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确保企业能够在竞争市场上长期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内部控制研究回望与前瞻:2000年~2008年[J].财会通讯,2009(14).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深化,促使信息通信系统只有随之升级和更新方能满足公众逐渐攀升的信息需求,其中软交换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多样的功能一跃成为当下信息通信的发展重点,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可喜成绩,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软交换技术会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具体是将传输层中的呼叫控制功能分离出来,然后借助相关软件完成信息交换,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其可以不受特定限制,实现信息交换以及同步通信,而且运营投资、维护成本较低,功能丰富,如通过分配、控制、释放、检测等发挥资源管理功能,基于呼叫网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而实现的呼叫处理和控制功能;支持SCTP、PRI、INAP、MGCP等多种标准协议的协议功能;用于采集话单、复式计次、传送话单的计费功能;可提供智能、增值、第三方合作服务的业务提供功能;此外还涉及认证功能与授权功能等。
二、信息通信行业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
软交换技术中的虚拟中继可实现PSTN的类似功能,即长途局或汇接局;分组中继可满足汇接局激增的容量需求,更好的应对不断增加的传输宽带;3G核心网既可以统一网络语言,承载数据媒体流,进而融合各种业务数据;多媒体业务可为增值业务提供特殊资源;而本地语音接入基于完善而庞大的IP网络,可在本地PSTN端局不存在的情况下,接入本地电话机。至于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为下述两点:
1.在固定电话网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中的应用包括端局先行和汇接局先行两种改造方式,其中前者虽然放宽了对本地网络形态的要求,改造风险较小,但极易影响支撑系统,故难以实施,而后者强调接入固网交换局,既可以有效屏蔽端局存在的差异性,也可解决其改造缺点,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常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改造,应对软交换设备的IP侧宽带需求、处理能力、中继网关电路数、媒体网关宽带、信令链路数、信令网关宽带等加以合理的估算,以此优化彩信流程,为用户提供彩铃业务,同时借助AG用于改造端局功能,保证网络安全,实现呼叫功能;结合EPON新建软交换端局,用于高效承载IP业务和转发数据,实现宽带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等。
2.在移动电话网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中的应用与其在固网中的应用存在一些共同点,主要体现在网络结构、接口协议、功能业务等方面,但在具体的设备功能、业务处理以及选择的网络协议中有所差异。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电话网往往将若干配置一致且互为备份的成对TMSC Server(软交换设备)部署于相应大区的中心城市中,配以处于省会城市的TMG(中继媒体网关),在其的作用下与包含GMSC、MSC、TMSC2在内的省内交换机形成直达电路,以此实现传统TDM与软交换移动长途网的连接,进而达到同步通信的目标。因TMSC Server既可以处理业务控制层的业务,根据信令实现接口,也可以借助经扩展后的H.248协议实现对MGW的控制,进而汇聚媒体流,并加以映射以及交换。因MGW和TMSC Server可以同时支持用户接入的,故在本地网中实现了对2G和3G的有效衔接和融合,这也促使单独设置的关口局除了具有疏通异网话务的功能外,还可以将本地IP话务落实变为现实。
概括的讲,软交换技术在信息通信行业中的应用为固网智能化改造、分流长途语音业务、延伸网络和业务布点、接入大客户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彰显了其可靠性高、管理集中化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虽然如此,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软交换的系统标准和协议尚未统一,稳定性和兼容性有待提高,Qos的网络安全、业务管理等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API产品尚不成熟,业务范围较为狭隘,需要积极开发等,因此必须加大研究和创新力度,以此促进软交换技术更快更好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交换技术凭借其强大功能和独特的优势,已在信息通信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促使其发展更为全面而稳定,但软交换技术尚处于发展时期,还存在些许不足,因此必须加大研发和实践力度,以此提高技术的成熟性与先进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信息通信行业。
参 考 文 献
引言
大数据在通信行业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怎样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去挖掘,把在各个系统中分散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有用的数据,十分复杂且非常困难,本文选取了几个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一起来研究下大数据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一、通信行业大数据概述
近两年来,大数据的概念受到了各界的热捧,一时间大数据无处不在,而且随着数据量的迅速膨胀,它正在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商业、经济及其它领域,越来越多的决策都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不再是传统的依靠经验以及直觉来进行重大决策的做出。大数据主要是指没有办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常见的软件对其进行收集并管理再到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通过新型的处理模式才可以做出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的大量且高增长率并且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大数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数据体量十分大。由TB到FB;其次,类型复杂。比如说:网络日志以及视频、地理位置等等相关的信息等。第三,速度非常快,能够快速的从不同类型的信息当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最后,高回报。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搜集、利用和分析,能够获得很高价值的回报。业界将其归纳为4个“V”——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含泛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等)、工业互联网(大量传感器等)、行业/企业信息系统、社交网络(Facebook、微信等)。
通信行业发展至今积累的数据非常丰富,从2G、3G到4G数据的不断升级,从话音、话单数据发展到GPRS上网的日志数据,从视频、音乐、阅读等不同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到各类通信的行业数据等等各类数据,从数据量、数据质量等方面提供各类大数据资产。
二、通信行业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对于大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大数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最终决定信息是否具有价值。进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确定目标。在进行数据采集前,需要业务部门根据科学的手段制定获取价值数据的目标,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制定一个可以衡量的方式,由数据来分析业务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当中,关键权值或者性能的指标一定要尽量早点发现。(2)对业务方式的确定。不断的该表业务方式,将关键指标提升并且最终达到业务所要完成的目的,在项目中,要尽早的将目标确定,以此来规避无用功的出现。(3)搜集数据。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搜集到各种类型的数据,找到更具有相关性的数据,塑造更完善的模型。(4)数据清洗。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校验、数据清洗、数据关联、转换处理等,形成目标文件和汇总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5)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数据业务分析的关键所在,需要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知识,结合业务实现目标,构建科学、精确的模型。(6)优化和重复。为了保证预测数据的准确,业务达到预定的目标,要对模型进行重复的修正和迭代。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因此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需要更高效的分析手段和工具,目前比较流行的包括Hadoop、SparkStreaming、Storm、MPPDB等。
三、通信行业数据分析及应用
1.改变营销方式
一是,实现精确营销,将销售和客户的位置、关系网络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实时销售。对客户的通信行为、位置、偏好、终端等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推送合适的业务产品。二是,降低客户流失率。综合分析社交媒体数据、交易数据,对客户流失率实现准确预测,进而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有效地保留客户。三是,挖掘客户需求。主要是对各项业务系统的详单、日志、用户内容等数据信息进行整理,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特性,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可以实现客户需求定位,有利于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2.改善客户体验
通过利用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客户投诉的行为、网络质量的相关数据、客户上网的时间以及聚集区域等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的结果,运营商就可以对客户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之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的优化流程。在此基础上,运营商可以更好地制定销售政策,并针对有可能发生投诉的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以更好的实现客户体验。
3.开发和销售新的产品
一是,运营商能够利用打包销售数据或者是报告的方式来给银行或者零售商、政府和OTT服务提供商提供客户信用查询服务、客户分析报告、目标客户群行为轨迹分析等。
二是,定向广告,通过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不断分析,根据目标客户的资料以及位置和消费习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去投放相关的广告。
三是,充分利用手机的高覆盖率,和移动网络相结合,对手机用户的分布以及相关的行为属性做出相应的统计分析,为政府以及旅游管理等有关部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基于位置的移动用户多维度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四是,对于客户的消费行为、位置信息、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对客户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更好的获得目标客户,对经过商户附近的目标客户自动下发优惠券。
4.对通信网络进行优化
通过开展大数据分析可以促进通信网络的优化,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监控体系,实现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良好监控。通信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通信设备、终端、用户和网络等环节的数据信息,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以及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对网络运行的状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从中分析网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四、结束语
二、财务分析
1、营业收入分析。通信行业与一般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可以从营业收入以及其构成中看出,公司营业收入中大部分来自于为客户提供的通信服务,其中包括移动电话和固网业务,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其中固网业务所占收入比例正在逐渐下降,而移动电话因其便利性,其收入所占比例正在上升。并且可以预见其所占收入的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2、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看资产负债的组成以及其具体的结构。从资产组成来看,其非流动资产部分所占比重非常大,由于公司的特殊性,我们发现其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在所考察年份均不到15%,其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占了绝大部分,其比重超过70%。从非流动资产的构成来看,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和在建工程所占比重相加累计超过非流动资产的85%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所考察公司所在行业的特殊性所致。众所周知,通信企业所经营的业务最主要的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通信服务。公司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小(在所有年份均不到15%),而非流动资产所占比重极大。在通信业务中,通讯基础设施比如发射塔、通讯基站、通讯电缆占了资产的大部分,这部分被算在固定资产中,所以该行业的非流动资产占比较大。企业的建工程项目所占非流动资产比例较大,初步估算达到了年均10%以上,这是因为公司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和更新旧的设备。
3、利润表分析。这里我们给出公司利润表中主要的项目,同时忽略占比相对比较小的项目。该企业营业成本所占营业总成本比较大,超过95%以上。在这里对比一般的公司,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所在行业有着其特殊的地方,该企业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大到各省会城市小到各个乡镇和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末,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有着大小网点共8315个。这也导致了了公司营业成本占到营业总成本比较大。我们看到2009年公司销售费用比其他年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该公司销售费用支出人民币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8.5%,所占调整后通信服务收入的比重13.7%,较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3G业务的如火如荼进行,公司又加大了这方面的广告宣传和相关市场推广,导致光3G业务产生相关广告和宣传费用达到人民币11.7亿元。我们还可以看到,公司的财务费用在2009年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财务费用由上年的人民币21.6亿元下降为人民币9.4亿元,降幅达到惊人的56.2%。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原因。首先从内部环境来看,该企业在2009年进一步优化了其债务的结构,同时大力加强资金的统筹运作采取对资金集中管理的方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积极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当年贷款基准的利率下调降低了公司的财务成本。可以看到公司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优化其结构,采用低成本融资方式,在降低财务费用这一块,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同时略有不足的是2009年度工程建设相关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比上年略有增加。在管理费用上,公司进一步有效发挥协同效应,严格控制管理费用。2009年该公司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人民币96.6亿元,比上年下降0.3%,所占调整后通信服务收入的比重6.3%,与上年基本持平。
4、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主要现金流量来自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支付职工和为职工支付工资,我们看到职工工资所占现金流量比较小(不到20%),公司的现金流量控制得比较好,不会因为现金流而引起财务问题。公司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小,所占比例不到1%,可见公司不是以投资活动作为主要利润来源,这对公司的发展来说具有长远性。由于其他的活动(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所产生的现金流。
5、比率分析。这里我们主要进行的是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还有营运能力的分析。说先我们看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而速动比率在1左右比较合适,由于该公司主营是提供通信服务,该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非流动资产比重很大),导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一般行业偏低很多。其中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在所考察的年份之间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动,只有微小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过去几年间,公司为了扩大业务,大量新建基站、通信塔等通信设施,为公司以后提供的服务做好了基础准备,而本公司所有的流动资产基本上都是一些现金。(见表1)在长期偿债能力上,主要考察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该公司资产负债率是非常低的(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是一个合理的水平),该公司基本没有负债。从直观意义上来讲公司的日常运行非常合理,没有债务危机。但是深入探究,公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司负债过低,导致公司资本利用率不高,所谓“借钱生钱”,就是说要懂得合理的利用负债去经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从公司的营运能力来看,公司的总资产周转时间较慢,平均要两到三年才周转一次,这与公司资产庞大,所处行业有着极大的联系,同时公司在存货周转方面控制的比较好,较快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周周转一次,较慢时也不过一个月周转一次,平均半个月左右周转一次。
在中国目前的建筑设计机构中,主要存在着外资、民营、国营设计院等多种组织形式,适应着不同的业主与需求形势。民营与外资设计机构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市场敏感度高,设计水平逐步提升,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国营设计院主要是原国有设计院体制的延续,主要有建筑专业设计院与行业设计院组成。行业设计院由于主业务为相关专业设计(如化工、道路、通信设计等),建筑专业往往为配套专业,受到行业与市场因素的束缚较大,在发展中受到体制和能力水平的诸多制约。笔者以自身工作经验为例,试图研究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发展模式,为提升该行业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实现建筑设计机构专业化、规模化、职业化是重要途径,建构强调创新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必由之路。
1.背景与基础条件
1.1竞争程度激烈,社会化程度较高
通信行业设计院是在原有邮电行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行业内部对相关专业设计业务的需求,提供设计配套咨询设计服务的机构。由于该类型工程通信专业设计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社会上的其他设计单位很难涉足,排他性较强。随着通信行业近几年的大发展,通信行业设计院无论是划归移动、电信或联通企业,普遍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该行业中建筑专业设计社会化程度较高,受市场竞争冲击较大,目前发展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部分通信行业设计院建筑专业被取消或仅仅作为配套专业,发展举步维艰。保留建筑专业部门的设计机构也普遍面临项目规模有限、水平难以提升、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找到适合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的发展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
1.2设计机构企业化的要求
通信企业均为上市公司,是投资、管理、运营高度现代化的企业,这对通信建筑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设计的内涵在扩展,设计工作已经真正走向职业化。设计者不仅应拥有基本的设计技能等基础专业能力,更应该在这一领域内有所钻研,在设计知识与技术上有相应的深度,同时还需要了解建设的过程规律以提供更准确的服务。所以,通信行业设计机构的建筑师应从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技术人员走向职业化和专家型的人才,这也迫使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必须按上市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走专业化、规模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2.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发展环境与出路
2.1通信建筑设计机构发展环境
综观世界,美国、日本、乃至包括英国在内的建筑设计机构,更多的是以强大的综合技术实力和高超的企业运作能力,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实现了彻底的专业分工和高度的社会协作。
目前的国内通信建筑设计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缺乏能很好地满足原创的、大型的通信建筑市场的大型建筑设计机构,而社会分工状况又不提供这样的基础。设计企业人员规模的增长,最大的制约就在于管理水平和机制的瓶颈。传统的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实际上受到了内部机制的制约,未能占有国内原创的、大型的通信建筑市场,但他们在通信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因此,这个规模的问题,也就是走向“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同样这也为我们指明了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着重发展的方向。
2.2行业发展与企业管理
随着近年来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建筑的规模、投资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面对这一形势,大型通信行业设计院均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建筑专业的设计力量,力求在这一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最佳的口碑,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由于各通信行业设计院均归口各通信上市企业,均已按上市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尤其是人工成本控制方面,使得大幅度提高员工收入变得几乎不可能,这也导致在目前方兴未艾的建筑设计市场上对相关设计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因素。在这一环境下,各通信行业设计院的建筑专业设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大幅增长,面对通信建筑的规模、投资倍数级的增长,如何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提升设计水准就更加要求管理者摆脱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寻求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模式。
从设计管理上来讲,从50人、100人、150人乃至更多,几乎每增加50人对管理而言都是一道门槛。如果达到300人,则成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管理上已经不能用事务所式的业务型管理模式,而应实现企业化的转变,否则人数再多也无法形成企业的规模效益,就避免不了因为规模的增长而带来的门槛阻力。通信行业设计院中虽然人数较多,往往远远超过300人,有着企业化的运转模式,但建筑专业设计具有特殊性,与通信专业设计有着诸多不同,对于建筑专业设计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特性,在企业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2.3职业化策略
对于通信行业设计机构来说,与社会上设计机构的区别在于:设计管理者更了解行业的特性与对口上市公司的运作体制,表现出职业化特征,从中找到最佳切合点。它不仅关注如何把一个设计做好,更应该关心该项目与通信建筑使用者的良性互动,充分了解建设单位与上级主管单位的意图,符合国家相关部委的条例、法规、标准,将所有设计持续而高效的做好。所以,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设计管理者不应该是仅仅关心设计业务本身,更应该关心设计业务的组织能力,包括战略、商业承诺、项目运作方式、专业能力以及管理模式、用人方式等方方面面,使之符合整个行业的企业文化,这也是考察一个上市企业的财务、经营、人力行政资源配置行为是否按照上市公司的商业规则进行运作的标准,这对于设计单位是否能够完全取得建设单位信任、形成长期良好互动至关重要。
可以说,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职业化。这不是指拥有一份职业即是职业化。职业化首先要求的是摆正建筑师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具备外部客户、团队合作理念、专业素质、社会责任等综合因素。这不仅关系职业 道德问题,而且属于职业操守范畴。职业化不止是具备专业知识,更是在职业生涯中对操守行为规范的把握,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对工作的热情、恒心、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时下,国家在能力与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不允许我们仅凭个人喜好去设计建筑,而必须严谨地去完成每一个项目。在中国,现在要解决的更多是社会问题。在设计力量不完备,社会技术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刚刚诞生的建筑往往就与时代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远不止是在建筑方面及造型方面,其功能与建筑技术往往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兴土木的城市化时代,不能没有相应规模的公司去应对,通信行业设计院的建筑专业设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表现出职业化的素养,从企业与城市的实际出发开展设计。但在当前的国情下,迅速跨入“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列才实属当务之急。
2.4规模化策略
设计院既然作为通信企业的一部分,就必须按照上市公司企业化的方式发展,这就必须解决企业的基本问题,包括:企业战略、发展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发展策略、技术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这不仅是要符合通信企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特征,还要根据设计院企业的特征进行细化和侧重,必须按照外部环境的状态和自身的情况做出认真的分析而得出答案,并不断加以完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规模化的实施策略。
现实地看,规模化至少能带来三个好处。其一,规模可以带来技术高度。目前行业中要达到足够的技术高度,是需要做出大量投入的,只有规模带来的实力才可以保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为博取高技术做出足够的投入;其二,规模可以带来效率的提升。很多通信设计公司都有这样的体会,任务与人始终不匹配,时忙时闲,运营不均衡,常常为了接活而拼命加班,有了活人不够,要加人,加了人怕没活干,又拼命找活,财务状态不佳的状况时有发生。若公司有一定的规模再加上有效的管理,任务与人力可以较好的匹配,从而提高人员的利用率;其三,规模可以增加抗风险能力。
2.4.1集约化
要达到规模化就必须实现集约化,即将优势资源投入到效益最高的机会中去。真正的规模化需要我们改变基本的业务模式,实现与上市公司的一体化,以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还要保持设计企业特有的局部灵活性。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改变业务流程,建立新的组织架构、改善授权和绩效管理的办法、实施知识管理等。如成立包含通信电源、通信工艺、概预算专业的建筑综合所,考虑到与通信设计的较大差异,采用自主经营的授权模式及以量化工作贡献的绩效管理模式等。其中业务流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管理的体系,必须将成本、质量、进度三个项目基本因素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2.4.2专业化
对于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于服务对象即通信企业有着深入的了解,相关的专业需求、工艺流程等都是其它设计机构无法介入的。充分发挥专业化带来的优势是提升设计企业技术水平、实现规模化的必由之路。如中国移动在通信机房建设中推行标准化设计,为相关设计院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深入探索与研究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随着标准化机房楼的推行,该设计院实现了真正的规模化效益,获得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将设计企业的专业化推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坚定不移的在通信建筑专业化研究中投入最强力量,已经逐渐成为广大通信设计机构的一致共识。
2.4.3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任何一个知识型企业发展必须的管理工作。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必然产生大量的有价值知识,这些知识不被管理时是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个人手中,而每一个设计师都希望将这些经验固化在企业中,并被任何希望使用这些经验的人随时检索、获取和应用,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基本意义。借助现代信息手段,配合相应的组织设计,通过知识共享系统、ISO系统记录等信息化手段,我们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努力。
3.企业文化的建构
用上述各种举措尝试管理手段的革新,目的是形成不断创新的组织能力。现在,全社会都在讲创新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建筑设计更是需要创新来提高水平。但是,创新是需要很多前提的,这就需要在建构企业文化时强调创新,实现创新型组织。
3.1开放的氛围
每一个创新最早发生在个人思维中,它必须受到环境的认可和鼓励,才可以被展现出来,还需要付出成本、承担风险去深化和尝试,并受到检验和改善,得到帮助和支持,最终付诸实施,得以汇报。只有环境与条件都具备,创新才可以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源源不断地产生。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创造力,所以实现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形成尊重、信任和鼓励个人创新思维的组织规则和氛围。
3.2尊重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存在一些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我们身处其中,必须小心克服。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治理尊重个人独立,保障个人利益,崇尚理性,用契约和责任约定人与组织的关系,造成强大的组织效能,可以很好的促进创新的产生。而中国社会和企业治理强调集体主义,往往忽视个人独立,用权力与支配约定人与组织的关系,使我们处于表面上的集体主义与内在的利己主义相互纠缠的矛盾之中,无法形成理性的组织关系,致使每个中国人灵光四射的大脑泯灭在低效的组织形态之中。要改变这一点,必须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因子,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现实中,创造尊重、信任、合作的基本价值观,尊重个人独立性,强调责任而淡化权利,去构建我们的企业文化,保证每个人的贡献得到公平的回报。
3.3构建实现专业理想的实现平台
在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关注设计师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往往由一群个性十足,充满梦想的年轻人组成。如果过于强调上市企业的种种管理制度,以及这个行业建筑的趋同性因素,往往会扼杀许多建筑师的梦想,不利于这个团队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这就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加以重视。建筑师希望实现设计意图,希望完美实现自己的作品,但现实中一个设计的最终结果往往并不完美,因为建筑设计的结果由许多因素构成,受制于社会整体审美意识、整体行业的平均水平。通信行业位于社会发展的最前端,通信行业设计机构中建筑专业近年来不断探索力图能够冲破限制,快速全面 提高设计的平均水平。设计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脱离建筑师自我实现的原始动机,去研究做出好设计的规律和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发挥创造力,保证持续有效地产生大量的好设计,并能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高,让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师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将设计项目负责人由一个设计师转变为一个设计企业的管理者。
作为设计师出身的管理者,对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有着真切的感受,例如一个设计意图往往客户与领导意见相左,需要大量的精力做出协调;一个创新的构思处处碰壁,找不到资源支持,也没有资金投入研发,只能放弃;很多好的经验总是不能被整理和积累,别人的无法获取,自己的也无渠道贡献给别人等等。以前我们常常认为这些问题是设计业务的特点,实际上,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体现的是企业里市场营销、客户关系、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流程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知识管理、研发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用现代管理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管理科学是基于人的基本情况建立起来的应用科学,只要建筑师、工程师们不是特殊人类,设计公司就有着普遍的企业共性。设计企业是典型意义的知识工作者组成的企业,构筑专业的管理平台。
4.结语
通信行业设计机构应该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创造一个充满机会和活力的平台,团结众多有才华的同仁,实现建筑师的梦想。在中国现实的人文环境下,实现建筑设计机构专业化、规模化、职业化是重要途径。建构强调创新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做出不懈努力。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35-01
1.背景
本项目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相比于传统模式,北方六省融合系统BSS4.2建设方案项目采用全新的ESS/BSS分离的“两级架构”。在业内首次完成了北方六省CRM、Billing系统的集中,实现了中国联通IT建设的重大变革与务实创新,逐步实现后续支撑服务的可替代。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两级架构"的BSS建设,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运用成熟的IT技术,尽量利用原有系统能力,快速形成生产支撑能力,技术上在如下方面取得突破:
(1)业务模式创新:实现全业务、全产品、全客户、全渠道、集中统一 的业务受理;实现销售资源一级管理;实现号码资源一点销售;实现全业务产品一点上架;完成产品目录体系的全面梳理与规范;实现发票资源一级管理
(2)应用架构设计思想创新:创新的采用“瘦前端、厚平台”设计思想,为今后向互联网模式的演进奠定基础;构建集中的系统用户(系统使用者)数据管理与认证体系,实现系统一点登陆。
(3)集成策略创新:创新的利用总部及省分现有系统能力,屏蔽复杂的底层及网元侧对接难题,实现了总部20套生产系统、北方6省78套本地生产系统的上下交互c联动;采用路由同步机制,实现北六ESS与省分BSS对用户的无缝支撑。
2.主要科技创新
2.1 技术方案概述
2012年进行了集中BSS核心系统的试验(北六省ESS/BSS融合系统)建设,实现了前端用户接触层和后台业务实现层分离,建设了全国集中一级架构面向全业务、全产品、全客户、全渠道的ESS系统,实现BSS核心系统在模型、流程、功能上的统一。
2.2 技术创新内容
北六BSS融合系统是二级架构BSS核心系统,包括北六ESS、CRM、Billing三部分。内容覆盖营业受理、资源管理、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账务管理、计费处理等功能。
北六BSS融合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5个方面: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模型架构、部署架构,数据平台架构。
(1)BSS融合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全景图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本工程包含新建ESS、BSS系统、总部相关配合改造系统和省分相关配合实施三部分。
北六BSS融合系统包括北六ESS、省分CRM、省分Billing,软件功能在联通BSS4.0基础上开发完成。
涉及总部系统20套,包括:4A平台、集中收入管理、统一数据分析、集中渠道系统、集中集客系统、总部CRM、B-SDM系统、全业务服务接入平台\枢纽、ECS(含商城)等系统。
涉及省分相关系统约78套,包括北方六省IOM、号线资源管理、联机指令、网格营销、维系挽留、客服、宽带认证计费、一卡充、经分、VAC、OCS等系统。
(2) 数据模型架构创新
北六BSS融合系统建设,面向电子商务模式,采用互联网访问模式;实现产品统一管理、实现产品和活动配置界面化,在北方六省统一的产品和营销活动模型下实现各省个性化产品、活动的灵活、快速配置。
(3)北六BSS融合系统部署架构创新
北六BSS融合系统创新的利用总部及省分现有系统能力,实现了总部20套生产系统、6省78套本地生产系统的上下交互与联动;采用分发机制,实现ESS对用户的扩展支撑。
1)页面访问逻辑和部署架构: 如上图所示,ESS系统通过四层交换轮循和proxy来访问各个业务模块逻辑,利用轮循和响应优先的分布式算法,确保了系统模块间的负载均衡,提高了系统响应效率。
2)应用逻辑和软件部署架构
北六BSS融合系统采用应用服务分级调用方式,针对不同的业务,调用频率和调用时长,分配到不同的应用服务上,避免了因个别服务的性能效率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举例如下:
三户资料查询,调用频率最高,调用效率较高,将此类业务部署L1最高级服务中;
详单查询,调用频率较低,调用效率较慢,为不影响日常正常业务受理,将此类业务部署到L3最低级服务中。
(4)北六BSS融合系统数据平台架构
北六BSS融合系统为业内全国集中的核心生产系统的先驱,要求能实现对支撑2亿用户、PB级数据支撑处理,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采用创新的平台架构,实现系统平滑扩展、按需分配、高可靠性的特性。本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
3.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推广应用情况
北六ESS/BSS融合系统2012年在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六省陆续上线,截止2014年6月北六BSS4.2系统在网用户数达2.15亿,累计发展用户数2.17亿,累计实现出帐收入2149亿。
经过统计,北六BSS融合系统共支撑中国联通北方6个省分公司64924个营业厅的105110位营业员进行2G、3G一体化产品的受理。截止2016年5月17日,北六BSS融合系统用户业务受理量为12.07亿笔,终端销售量达到650.17万部,实现销售收入3149亿元,大大节约了集团核心用户的销售成本、运营成本、运维成本。
上述数据表明,北六BSS融合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后,比原有的BSS4.0更进一步,大大加强了集团一体化营销政策在省分公司的刚性落地,一体化产品用户数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而且该系统能够有效节约运维、运营成本,加大集团对省分公司的管控力度,为未来全国集中系统实现移动用户、固网用户、融合用户的上收管理,大大节省TCO支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伏笔。
3.2 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北六BSS融合系统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体现出中国联通IT集中化、一体化运营,逐步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先进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思路;
(2)提升业务支撑系统的支撑能力,对中国联通新业务形成支撑,通过集中建设集中运营维护,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信息沟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尤其是3G的运用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能够满足人们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三网融合的趋势,也将给通信行业带来更大的变化与发展空间。语音收入不再唱主角,增值业务彰显了它的魅力。
1、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以下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正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无所不在的、智能化的宽带通信网络,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通信业的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通信业将进一步向信息服务拓展,并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民生信息服务,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新时期的通信产业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在管道智能、异构网络、光纤宽带接入等基础电信网络领域加快部署,为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基石。(2)通过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升级智能终端、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新应用,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ICT融合。(3)在提供丰富应用和用户新体验的同时,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绿色通信越来越受到关注。(4)在ICT融合进程中,软件已悄然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正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
2、员工素质能力管理研究
2.1 能力素质模型的适用性
2.1.1 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能力素质模型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熟练程度。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2.1.2 能力素质模型在通信行业的适用性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能力素质模型这种管理模式,目前是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和一些集团企业在应用。国内有海尔、联想、华为、中兴通讯等等将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放在这项工作上。当然,也不是只有大型企业可以用这个模型。可以看出,技术型、创新型的企业或企业当中技术含量高的部门更适合这一管理模式,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不宜引用这种管理模式。
2.2 能力素质模型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2.2.1 研究方法
通过成立专家项目组,运用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头脑风暴和多方位评价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管理人员要取得出色的业绩需要哪些素质,建立管理人员素质模型,从而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招募、选拔与任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与综合素质测评、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提供参考。
其中行为事件访谈是主要采用的一种方法。它采用结构化的问卷对优秀和一般的任职者分两组进行访谈,通过对比分析访谈结论,发现那些能够导致两组人员绩效差异的关键行为特征,继而演绎成为特定职位任职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BEI访谈的主要特点在于要求被访对象(即特定职位的任职者)详细描述他们在顾客服务、团队合作、危机处理、问题分析等方面遇到的若干(通常为2-3件)成功的和失败的典型事件或案例,特别是他们在事件中的角色与表现以及事件的最终结果等等,从中总结并归纳被访对象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继而衡量与评价对方的能力水平,了解与发掘其动机、个性以及自我认知能力等决定人的行为的“素质”特征.最后通过归并组合标识,形成该职位的素质模型。
2.2.2 研究思路
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充分考虑移动运营商的特性以及未来竞争环境与竞争态势,结合通信行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集团战略保持一致,并充分考虑行业特定的组织文化要求,注重素质模型与通信行业的有效契合,保证管理人员素质模型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3 通信行业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库
通过对各类型管理人员的关键行为抽样访谈,提炼出了管理人员的多项能力素质,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汇总,在最终结果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各级管理者的不断反馈、修正和完善。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四大维度,分别是判断力、内驱力、执行力和凝聚力。
2.4 通信行业管理岗位与相应能力素质的匹配
通信行业中能力素质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但对于移动内部不同职类、职层的管理者,对应于上述素质模型中的素质要项及其级别是存在差异性的,并且相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作为技术类的管理者,他一方面要关注于把下属培养成为技术领域的专家,并在必要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将整个技术团队的工作目标导向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企业与客户创造价值等方面,因此在素质要求上也呈现出技术类人员与管理类人员的双重特征;而作为市场类管理者的素质则相对聚焦于“人”,包括如何管理与培养下属和整个团队,以及维护重要客户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能力素质模型与职位的匹配,确定了各职位获得高绩效的能力素质要求。它为从招聘甄选、培训发展、绩效管理、战略整合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为实现企业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能力素质模型是推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进行组织变革、建立高绩效文化的有效推进器,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盘点,明晰目前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2015年12月7日,国税总局货劳司召开会议,为确保各地区用户感知一致,要求三家电信企业同步开展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上线工作,统一在2015年底前启动系统建设招标相关工作,争取在2016年4月1日上线运营,对外提供电子普通发票。
通信行业“营改增”正式实施后,国资委要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营销费用每年削减20%,未来三年销售费用将减少400多亿元。通信行业为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积极调研,深入了解客户新需求、行业新形式,不断扩大互联网应用,以适应当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满足移动通信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需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4号文件《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及国税总局的要求,通信行业开始启动电子发票项目建设工作。通信行业的电子发票由于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电子发票优越性
1.企业成本效益方面
根据通信行业周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66亿。电子发票的推广有效的减少了企业支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开票量小的行业可能不明显,但是开票量较大的行业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按传统平均印刷成本0.5%核算,每年可以节约300万元左右。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打印成本以及开具发票的人工管理成本,仔细算来,这个成本无疑是通信行业的一大利润增长点。而电子发票则不需要印制纸质发票,可远程领取电子发票、无需往返税务机关,无需加密保管,顾客可自行打印,减少了打印、邮寄费用。因此,电子发票的推广减少了企业不必要的开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成本。
2.济管理方面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应用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不断向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多元化的开放共享时代演进,再也不是最初简单而单一的应用。通信行业的电子发票应用可以快速识别交易主体的身份,便于对税收来源进行整体的监控,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电子发票的应用可帮助国家获取经济大数据,有利于工商对信息进行查询、税务机关对信息进行监管,从根本上杜绝假发票,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诚信。
3.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
发票是证明消费者购物的直接凭证,也是消费者在购物后依法行使售后服务权利、在权益受到侵犯后依法进行维权的有效凭证。然而纸质发票一旦保管不力而丢失,消费者便不再具有维权的证据,无法正当维护权益,但是电子发票大大不同,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使发票丢失率降到了零。目前,国外已广泛应用电子发票。如果说电子支付的发展对现代商业竞争力的构建起到了催化作用,那么通信行业电子发票服务的完善和普及,将实现客户“销售-支付-开票-维权”的完整电子化环节,为提升消费者体验带来更加直接的触觉信息价值。
二、电子发票局限性
1.电子发票的全面推广还需要消费者的认可
为适应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自2017年起,我国加快对电子发票的推行。目前通信行业都已经停止打印纸质发票,全部开始使用电子发票,但是由于电子发票应用环境不成熟、消费者不了解电子发票,很多消费者无法适应电子发票的应用。由于通信用户消费群体年龄结构、知识水平跨界比较大,普通百姓对电子发票缺乏了解,加之目前企业、单位对电子发票的报销制度不完善,导致电子发票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
由于消费者对接受的电子发票的还需要二次打印才能报销,所以消费者对电子发票的使用还有一定抱怨。不是所有的通信客户都有电脑或是打印机,这也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电子发票的重要原因。目前财务制度上仍然需要打印出纸质发票,因此电子发票的环保性尚未体现出来,至于降低企业成本也只是将打印成本从通信企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2.电子发票的全面推广还需要跨越传统思维
由消费者自行打印电子发票,降低了发票的打印效果,取消了纸质发票的物理防伪性能,无法用感官鉴别发票的真伪的,必须依造互联网电子发票平台才甄别真伪。目前,有些财务人员表示,他们对通信行业提供的电子发票在接受入账上还有一定的心理缓冲,给不给报销这些发票往往会在他们之间产生分歧。
3.电子发票的全面推广还需要跨越技术障碍
电子发票较纸质发票的不同之处是可以重复打印,因此电子发票的推广可能造成重复报销,财务人员如何防范成为首要问题。有些财务人员通过实践证明,电子发票重复复印后与原发票基本一样,如果重复报销,财务人员根本无法识别。对此,财务人员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鉴别,大部分人只能通过记录发票号码,报销时查询该号码有没有发生报销来操作,这无疑对财务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如何解决发票入账价值的唯一性,还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完善与规范,跨越传统的思维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解决受票单位在报销入账上的技术难题。
三、电子发票的完善与发展
电子发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一步,电子发票平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的基础建设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通信行业的创新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在全球通信行业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因此电子发票的推广关系着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国家高层应当充分重视,尽快完善,加速推广。
1 研究背景
民用机场地面通讯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原始的手势通讯指挥,过渡到电子通讯指挥。上世纪90年代,模拟集群系统开始兴起。当时语音集群业务已经可以满足通信组内快速通信的需求,在指挥调度中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中期,模拟集群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军队、公安、交通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2001年,我国建设了第一张TETRA网络,随后TETRA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用户对多媒体调度、多任务并发、实时数据处理等实时综合业务需求愈加强烈,迫切需要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来满足多媒体调度的需求。
2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2.1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概况
LTE无线通信技术英文名称是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基于UMTS/HSPA和EDGE/GSM的新一代的通信网络技术。LTE通信技术是基于IP的网络结构,是原来的GPRS核心分组网的替代物。同时,由于LTE的兼容特性,可以向UMTS、CDMA2000和GSM等较旧的网络提供数据和语音的无缝切换,所以LTE也被叫做核心分组网演进。LTE之所以可以提升无线网络和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主要得益于LTE借助新调制方法和新技术。LTE通信技术主要可以分为TDD和FDD两种制式。LTE可以提供高速移动的通信需求,得益于LTE支持广播流和多播技术。LTE的频谱增效是3G增强技术的2-3倍,因为LTE是以MIMO(多入多出技术)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的。LTE-Advanced(LTE增强技术)是国际电信联盟认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
2.2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架构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结构主要分为两个网元,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和演进型Node B(eNode B,Evolved Node B)。LTE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只存在分组域。其中,eNode B主要负责接入网,也称作演进型UTRAN(E-UTRAN,Evolved UTRAN);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负责信令处理;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负责核心网;服务网管(S-GW,Serving Gateway)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如图1所示。
2.3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接口协议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空中接口是E-UTRAN,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
(1)支持TD(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通信,同时支持无线连接的时分半双工通信。
(2)强化支持高速移动的移动通信,可以支持终端在高达
500km\h的移动速度下在不同频段下使用网络服务。
(3)节省电力,LTE上传技术采用SC-FDMA,下载技术采用
OFDMA技术。
(4)延迟低,LTE地面无信通信技术支持较短的建立连接和交
接的准备时间,最佳状态下,小IP包甚至低于5ms延迟。
(5)数据传输速度高,在E-UTRAN技术、20Mhz频段和4×4天线的配合下,峰值上传速率高达75Mbit/s,峰值下载速率高达299Mbit/s。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控制平面协议:
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控制平面主要负责QoS保证、最后的资源释放、无线连接的建立、用户无线资源的管理,见图2:
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子层)、PDCP(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子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子层)等共同组成LTE地面无线通信技术控制平面协议栈。其中,NAS(非接入子层)和RRC(无线资源控制子层)实现了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NAS(非接入层)控制协议实体主要负责非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位于MME(移动管理实体)和UE(终端)里。实现了以下功能:安全控制、产生LTE-IDLE状态下的寻呼信息、鉴权和承载管理等。
3 LTE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在民航通信业务中的应用
3.1 地面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APN专线安全接入:
APN指一种网络接入技术,决定了终端上网时通过哪种接入方式来访问网络。APN具体结构和业务走向图如图3所示。P-GW和单位CE(单位4G接入路由器)置入同一MPLS VPN内,使网络能够实现三层互通,之后P-GW和单位CE(单位4G接入路由器)之间建立GRE隧道,此时P-GW和单位CE(单位4G接入路由器)逻辑上相当于直连。P-GW为用户分配地址,P-GW将LTE终端地址路由到用户接入路由器,下一跳为单位CE(单位4G接入路由器)的GRE接口,单位CE设置回指路由,下一跳为P-GW的GRE隧道口。实现LTE终端和用户接入路由器的互联互通,之后再在两个互联互通的IP之间实现业务或者业务通过硬件级的IPSEC加密。(此部署根据情况自行配置)
3.2 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2.1 地面多媒体调度应用方案概述
此方案为基于LTE无线通信系统部署的调度平台。如图4所示,核心机房部署有调度平台服务器、交换机,运营商路由器。用户手中的LTE终端通过运营商的LTE网络与核心机房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建立地域A与地域B之间的通信链路,地域A与地域B之间进而建立通信。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机房与用户之间的通信还可以通过APN专线进行安全通信。核心机房集中对地域A以及地域B的用户进行管理,地域A与地域B的通信数据保存在核心机房服务器上。
由此可见,基于LTE地面无线通信调度系统的优势在于:
(1)终端功能多样化,智能化、IP化。地面调度不仅有语音功能,而且还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新业务需要,语音调度、视频调度以及数据传输可以同时进行;
(2)可以实现终端加密和空中加密,通过通讯审计,将语音、视频保存在核心机房。杜绝无法审计或审计无法朔源的情况发生;
(3)可通信范围更加广阔,只要有运营商信号的地方就可以进行通信,目前运营商的信号覆盖已经相当广泛;
(4)可拓展性强,除了多媒体调度应用之外,核心服务器还可以开发其他相关应用供用户使用。
3.2.2 系统健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