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直销市场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市场直销的现状
1.1直销企业与高校交流频繁
2010年以来,各大高校开始主动与直销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纷纷派学子参观考察直销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工作现状等。
2006年安利面向全国高校启动“阳光育苗计划”,主要围绕大学生们的求职、就业与职业发展而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与分享,帮助莘莘学子提升社会适应能力[1]。
1.2大学生对直销缺乏全面认识
为了研究大学生对高校市场直销的了解情况,本文针对青岛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200份,回收1150份。
1.2.1对直销法律的认识欠缺
1.2.2对从事直销工作的认识
1.2.3对直销行业的态度
1.2.4了解的直销产品比较单一
1.3高校直销产品种类丰富
随着直销业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市场的日益开放,大量的直销产品出现在大学校园生活中。进入校园,随处都可看到各类直销产品的宣传海报、广告。在宿舍会看到学生分派李阳疯狂英语图书、杂志。也会看到直接上门推销服装、日用品的。
1.4高校直销策略丰富多样
高校直销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直销企业也五花八门,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主要营销企业。
1.4.1产品营销策略
(1)品牌策略。三大运营商都意识到品牌是销售竞争中的有力武器,纷纷采取品牌策略提高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中国移动将品牌定位于“动感地带”的时尚形象;中国联通建立“联通沃云”、“UP新势力”攻占年轻市场;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品牌,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的核心定位。
(2)产品组合策略。中国电信推出手机与电话卡的组合形式,率先在校园中开启预付话费分期付款赠智能手机的营销方式。中国联通将电话卡与赛尔网络绑定。中国移动将电话卡与无线上网业务形成组合形式,附带飞信业务。
(3)售后服务。三大运营商在校园中均设有校园营业厅,遇到问题时同学们不但可以拨打免费服务热线,还可以直接去营业厅寻求帮助。
1.4.2价格策略
三大运营商主要采用的是需求导向定价法,以大学生需求为主要依据,推出产品套餐。中国移动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诉求推出校园动感地带15元套餐服务;中国电信针对大学情侣首次推出情侣手机套餐服务。
1.4.3促销策略
三大运营商在校园里大多采用张贴宣传海报,赞助大学社团活动的广告宣传策略。中国移动的销售促进战略采用的较为成功,定期采取充话费送方便面、送饼干、送牛奶的活动。联合校园饮水服务中心举办充话费送水卡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2高校市场直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2.1以学生为主的直销团队存在弊端
大学校园里招募直销团队总是显得“无组织”、“无纪律”,大多数学生在加入直销团队之后并没有真正参与直销。开学期间,直销团体在校园里大规模的招募学生直销员,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团体便自行瓦解,再有活动时,再联络招募,如此反复。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参与直销团队会恶化人际关系,耽误学习。
2.2产品价格普遍较高
产品的过高价格会使学生们内心产生一种消费压力,拒绝购买这类产品。
2.3营业推广方式不合理
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营业推广手段主要有两种:其一赞助社团活动同时进行产品推广,这种方式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多数的学生参加活动注重的是活动本身的内容,而非赞助企业。其二在校园中张贴广告、拉横幅、派传单,或者在周六周天专门进行广播宣传并赠送礼品,这类方式往往令同学们反感,广播地点大部分聚集在宿舍区,严重影响同学们休息。
可见,直销企业对产品的促销宣传不合理,大学生对于直销产品存在信任危机。
2.4网络直销建设不成熟
网络直销是指生产厂家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且不通过其他中间商,将网络技术的特点和直销的优势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商品销售,直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系类市场行为[2]。目前在高校校园中,直销企业仅仅是利用网络宣传产品信息,而且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直销企业在校园中运用的网络宣传方式主要以飞信、邮箱为主,并没有构建真正的网络直销平台。直销企业健全网络直销渠道任重而道远。
3解决措施
3.1建立专业的校园直销团队
两者数据相差不大,但是在以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为主的直销团队不好管理的情况下,专业的校园直销团队是企业最好的选择。
3.2对高校市场进一步细分,制定合理价格
因此,就青岛农业大学市场而言,企业应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同时逐步渗透大一消费市场。
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要以科学规律的研究为依据,以实践经验为手段,在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反应,客观买卖双方共同决策[3]。根据高校校园市场对价格极为敏感且实际收入不会增加,低价会刺激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采取渗透定价策略无疑是企业最好的选择。
3.3选择并运用好营业推广工具,诚信环保宣传
直销企业在进行产品促销时,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勿过分夸大对产品的宣传。根据高校校园活动的非盈利性与服务性,各直销企业应采用合理的促销模式,选择正确的营业推广工具。企业在选择好营业推广工具的同时应与绿色营销相结合,考虑学生诉求,注重对校园环境的保护。
3.4加强网络直销建设
将电子商务和企业直销业务相结合,发展网络直销是提高现代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网络直销建设的关键是建立校园网络直销平台,校园直销平台是一个在线B2C平台,可为大学生提供多个领域系列的产品,让用户以更低的时间和资金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4]。校园直销企业要针对大学生需求建立自己公司的校园网络直销平台,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3.4.1加强供应链联盟之间的管理
供应链联盟是在竞争与合作相互纠结的市场环境下,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有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或部门组成的联盟[5]。各企业应加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建立相对灵活的市场机制,乐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并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与合作方建立充分的信任与信息共享机制。
3.4.2建设好完善的配送渠道
建设好完善的配送渠道,是网络直销企业成功的关键。网络直销企业应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专长,有利于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扩大企业电商经营范围。
3.4.3整合多种网络营销方式
依据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利用Internet作为广告媒体进行网上促销,可以增加10倍的销售量[6]。因此,企业在建设网络直销渠道时,不能只靠电子邮件营销,应利用新媒体促进产品宣传。比如,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微信进行植入式的广告推广,开设企业微博账号,增加关注度,实现微直销。
4结论
高校市场是一个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且消费能力可观的重要市场,这一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只有制定灵活、务实、多样的直销策略,才能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开拓高校市场,实现直销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澈.交流频繁直销企业赢得高校认可[J].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0(4):36-37.
[2]闫帅生.网络直销引发的渠道冲突与管理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6):47-48+63.
[3]钟延均.基于消费心理的价格策略的实例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1(10):173.
个人或集体进行产品交换,生产者获得经济利益,消费者获得产品体验,实现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互利称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得以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后被引入中国,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
一、企业市场营销和区域市场营销简介
(一)企业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企业的经营的必需活动之一,运用市场营销,企业可以加其商品的知名度,获取市场需求的动态,生产最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营销将商品从生产方被介绍至消费方,在消费方需求被满足同时也满足了企业获利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活动开始于商品生产起始时,从企业在流通的方面来说,企业市场营销包含商品从开发前到被购买后一系列企业行为。
(二)区域市场营销
区域市场营销指企业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综合一个区域的经济为一个系统,并利用市场营销的方法实现企业赢利的最大化,同时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换句话说,区域市场营销指区域内不同的单位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将区域内的不同企业进行整合,增加群体的知名度和被信任度,使这个群体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体优势来满足客户要求。
企业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实质都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是销售者为提高销量采取的运营方式,目的是最大的获取利益,同时顾客利益也得到满足,两者都是以顾客为中心,都是满足顾客和销售者双赢的需求。在营销策略上,二者都能保持顾客与生产者之间的长期互利关系,都是以促销为主要手段。
二、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的联系
企业市场营销区域市场营销最大的不同是其依靠的对象不同,前者主要以地域为单位的市场经济行为,后者则是在较小的区域内以生产要素为组织的经济行为。一定程度上,企业市场营销属于区域市场营销的范围。
区域市场营销的是由区域内各个单位的市场营销的综合,各个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情况决定了区域市场营销的表现,如在一个区域内聚集了很多同类型的企业,该区域在业内的知名度会极大提升,这种抱团力量增加了区域内的竞争力。如美国硅谷是世界级信息产业中心,聚集了最顶级的软件和硬件生产企业,使得该区域扬名于全球,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方便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区域市场行为也对企业市场营销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反过来,区域市场营销行为在区域内也会受到区域内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内企业营销水平的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区域总的营销情况。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综合竞争力之所以强于中部和西部企业,很大程度上由于东部地区在地理因素、资金因素方面的优势,在该区域内集中的企业能跟好地选择发展地点和合作企业,从而在发展商有更好的优势。
三、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差异点
(一)营销主体的差异
区域营销的主体是区域内的某种组织,自然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企业市场营销则是某一类客户群。然而区域市场经济离开区域内企业来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区域内各企业共同为区域市场营销作出贡献,其才能发挥出作用。所以在主体上,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有质的区别。
(二)营销产品的差异
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有着系统性和独立性的区别。区域市场营销不是提供某个具体的商品,而企业市场营销则正好相反,他的活动以生产具体产品为目。没有哪个区域能提供消费者相同的产品,而企业市场营销则能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区域市场营销手段没有排他性,这和企业市场营销不同,区域市场营销可以被很多消费者拥有,多个企业可共同享有区域市场营销所带来的便利。而企业市场营销则作为实体性的东西,只能被一个企业所占有,它属于这个企业为了自己的销售制定地专有手段。企业市场营销通常只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考虑,而区域市场营销则以提高区域竞争为对象,他所服务的对象是区域内各企业,所以后者比前者要复杂得多。企业市场营销是和具体产品相关联,所以他在营销是看得见,容易进行,而区域市场营销的是区域内的各项因素,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而更难进行。
四、从营销实质看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和区域市场营销都离不开市场营销这一本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团体的利益,都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二者都认可买方主导地位的交易,所以两者都应结合市场需求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行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二者也需要采取各种营销手段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这就是二者都要采用促销手段。
企业市场营销和区域市场营销都需追求和消费者的双赢,企业或区域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需求,不能以欺骗式的营销手段来扩大经营。
结语:生产和消费活动都是依靠市场这一载体,生产者在市场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而消费者则想通过市场来得到更好地产品。这就需要企业或某一区域内联盟通过市场营销来获取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生产更好的产品。总而言之,通过市场营销,企业区域联盟能够实现获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焦利勤.我国中小企业区域市场营销策略探究[J].西南农业人学学报,2011(5).
“一长执两校”是一种校际的深度联盟战略,是指让重点学校的校长一人担当两所学校的校长、法人,负责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北京市的相关政策为例,2008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下结为“深度联盟校”。2010年7月,西中街小学、北新桥小学成为东城区深化学校联盟,探索“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第一批试点学校。史家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组织的成员之一,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而东四七条小学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大多是非京籍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硬件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也有限。西中街小学是东城区重点小学,而北新桥小学却由于办学规模比较小给其带来了软实力的缺失。总体来看,这两组学校有着类似的特征。
在“一长执两校”这一学校间的深度联盟政策之下,史家小学和东四七条小学提出了“教育广场”概念,即建立一种基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空间。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共享的课程、活动、场馆等。在制度内容上,表现为联盟学校、学区制、蓝天工程等。在精神实质上,则聚焦为教育均衡、共享成长,两校在师资、课程资源、德育资源和硬件资源方面共享共进。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史家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深度挖潜,七条小学的固有教育资源得到了迅速扩充,从而有效提升了每个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实际拥有率和利用率。
在深度联盟建设中,史家小学与七条小学拥有共同的校长和书记,并专门成立“联盟指挥部”负责调度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以及后勤工作。同时,两校的领导班子在学校发展规划、办公流程、相关制度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构建了管理共促、研训互动、质量同进、项目合作等深度联盟的长效机制。
二、“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制度基础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它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大会民主参与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带有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成分的一长制,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一长制,是由列宁提出并科学论证了的社会主义下实行的一种领导体制,它是由一名长官享有组织的最高管理权、决策权等权力,并且负担组织的一切责任。
从“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来看,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内部各项工作,也就是说,重点学校的校长在某种程度上是重点学校的一个标志,他对于家长、受教育者以及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校长中很多有着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管理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由两所学校中优质学校的校长担任两所学校共同的校长,不但可以提升薄弱学校的美誉度,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使薄弱学校分享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并提升其教育理念。
三、“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1.一种新的学校战略管理模式
所谓战略,就是指一个组织所制定的关乎全局的计划,它的实质是创新。战略本质上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建构的过程。战略管理的使命就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集合优势力量最大程度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逼近理想中的目标。
“一长执两校”的模式是一种深度的学校联盟战略。学校联盟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从而共同发展的战略模式。该战略可以使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共享管理经验、优秀教师、校舍场地、资金和生源等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
2.一种新的学校法人代表关系
“一长执两校”,作为一种深度联盟战略,与普通的联盟战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同时代表并管理着两所学校,对两所学校负有法律责任。从教育法学的角度看,校长是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和经营者,他应该掌握着校内机构的设置权、人事管理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校舍校产管理权等一系列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合理运用都有可能缓解基础教育领域重点学校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
3.一种对学校效能要求的回应
“一长执两校”的政策尝试体现了对于学校效能的重视。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选择目标的适宜程度及实现学校功能的程度,是学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的发展的特征和有效作用。学校目标及功能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当前,教育公平是政府、社会、公众广泛重视的问题,在基础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基础上,由于人们的观念变化、社会发展多元化,社会结构分层,利益分层,长期的历史和政策原因,以及现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原因,教育公平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不可回避的一个目标和功能,“一长执两校”政策即是对于这一学校效能要求的一种回应。
4.一种教育管理现代化趋势的体现
“一长执两校”符合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以下五个特点:首先,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到学校的效能管理。这就是说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学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能够招生,有教学实验室、教师,教师能够按时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的效能,减少对人、财、物的消耗。其次,由重视各个职能部门的优化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以整体目标为依据,减少部门之间因利益矛盾而产生的整体“内耗”现象。第三,由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主转到以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为主的管理。第四,由强调教育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为主的管理,转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第五,在教育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法为主,转到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正是基于上述一系列教育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上的转变,“一长执两校”这一灵活的管理方式才能应运而生。
5.追求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长执两校”符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本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规模经济是指“考虑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的或复合的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成本要比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生产要节省,这种生产方式也被称为联合生产。现阶段我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较为有限,故更应该注重通过应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原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6.权变的组织形态与协作的组织系统
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开放的、有机的、权变的系统,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要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对同一组织,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组织总在具体的环境下运行,没有一种适用于一切的组织结构模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社会系统理论将组织看作活动的协作系统,认为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由有限成员组成的孤立系统,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协作系统的效率尺度就是它满足其成员需要,从而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能力。结构决定功能,组织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内部张力,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教育公平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情况下,开放、协作、资源共享的学校组织结构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不二选择。
四、“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1.“一长执两校”模式的优势
“一长执两校”作为一种学校间深度联盟的新尝试,具有其特殊的优势,这在北京市东城区几所学校的试点中已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设施设备的共享改善了基础薄弱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使学校快速发展。仍然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东四七条小学的“一长执两校”深度联盟为例,通过联盟机制,史家小学的操场、游泳馆、图书馆、科技馆、录课室全部对东四七条小学开放,学生们在史家小学的运动场召开运动会,在科技馆开展实践活动,在改善了七条小学孩子们学习条件的同时,使相对弱势的非京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得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人力资源的共享,提升管理水平,使教师专业发展。史家小学与东四七条小学联盟以来,史小校长多次选派学校干部或市区级骨干教师到七小任教,他们给七条小学的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宝贵的教学经验、最直接的帮助和支持。两校之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生来源及他们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给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对两校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起到了极大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两校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的成长,两校开放周计划工作全部相互开放,研活动时间。
第三,课程资源、教育活动共享,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资源中心的运行,为两校课程资源的共享搭建了平台。数学实验、英语阅读、家艺、茶艺、围棋等17门课程的自主选课、走校走班制教学、套排课表实现了两校学生共同学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为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提供了可能,使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课堂,也为教师们相互学习搭建了切磋研讨的平台。由两校教师组成的教学与学习团队在探索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推进了两校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四,提升了基础薄弱学校的学校形象。基础薄弱校也由重点学校的校长进行管理,并且两所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联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薄弱校的学校形象,在办学理念、师资、学校硬件等各方面,“一长执两校”政策使基础薄弱校在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定位度方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一结果缓解了广大教育消费者对于重点学校的“择校热”,使教育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均衡。
2.“一长执两校”模式的不足
任何政策都有一定的实施条件,对于“一长执两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试点,现阶段主要呈现出了其优势的一面,但对其今后可能出现的弊端,其使用的条件与范围,以及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首先,以其作为一种联盟战略的角度看,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缺少思想准备,贸然联手。贸然联手是指,对对方的利益要求不清楚,没有明确的契约,造成彼此猜疑,陷入被动。对于对方和自己的优、劣势没有分析清楚,合作抵消。对对方的管理层不了解,不能以诚相待。自己心理准备不足,期望过高,不能承受磨合过程中的矛盾。
第二,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主要包括管理模式、工作习惯、被管理者的权威意识、竞争心理、对于公平的理解和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彼此之间文化的沟通、理解、调适、磨合和重构,就不会有真正的联盟。
第三,缺乏信任。王安石在人的任用问题上说过:宁可艰于择人,不可任用而不信。选择联盟对象时应当谨慎从事,详细考察对方的优劣势、目的和诚信品质,而一旦形成联盟,就要在制度基础上互相信任和支持,并形成一套增强互信的机制,有了问题,不要互相指责,而要针对问题拿出办法去解决。
第四,独断专行。一些学校在联盟中优势比较大,可能会以“盟主”自居,免不了颐指气使,引发冲突。
第五,业绩风险。包括业绩失败和业绩高速增长两种风险。业绩不良,会导致管理层的争吵和分裂。业绩高速增长,也会出现争功争利,要求利益重新分配,或者强势成员打压弱势加盟成员,造成联盟分裂。
其次,从权力的授予和权力的行使角度来看。“一长执两校”后,优质学校的校长身兼两职,作为两所学校的共同法人代表,他对于两所学校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而教师资源的流动、硬件设施的共享、两所学校发展的规划、学校的日常管理等等都需要校长去统筹协调管理,工作量和责任都明显增大。因此,一方面在选择联盟学校的校长人选时,必须对校长各方面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被选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并且,在选择联盟学校时,要考虑两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条件。另一方面,“一长执两校”联盟战略的实施条件以及其是否具有大范围推广的意义都有待进一步论证。比如: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贫困地区是否适宜此政策,是否可以扩大这种深度联盟战略学校的数量,可以试想如果“一长执两校”变成了“一长执多校”,可能会影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并且很可能会引起学校内部管理上的混乱,故这一政策必然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约束的。
再次,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看,对于“一长执两校”政策下的联盟学校和联盟学校校长应该在必要的监督、引导之下充分放权。作为一种政策尝试,只有给予联盟学校和校长充分的自才能观察到其政策效果,也才可以使联盟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交流沟通,根据各自以及联盟整体的各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于联盟学校校长的授权范围和监督,如果联盟中优质学校的校长对于劣势学校采取消极的管理政策,就会极大地影响到“一长执两校”的政策效果,也会背离其促进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公平的初衷,这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处罚。
均衡发展是治理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最终缩小学校发展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源头上遏制重点学校择校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李乐夫,文雯.中国的教育公平与发展(1990-2005).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后雄.“重点学校”问题及其背后之坎.中国教育学刊,2009(8).
[3] 刘宇舸,李丽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分析.教育探索,2002(10).
[4] 苏少洁.校长负责制的内涵解析.科教前沿,2009(5).
[5] 王德清.学校管理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波士顿矩阵认为一般决定产品结构的基本因素有两个,即市场引力与企业实力。而人才的界定主要综合的两个因素:德和才。所以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其意义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从基层销售人员到营销总监甚至更高的职位,内外兼修是不可少的。相信每位学生都渴望成为金牌员工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必须要认清自己。
二、SWOT分析法——脚踏实地
学生要对企业人才需要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在营销大环境中不断吸纳学习,做到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如图2所示。学生应该知道:我会做什么工作,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能否结合。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精神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三、市场营销策略——计划未来
通过图1和图2,尽管学生都向往德才兼备的、时代需要的人才,但是他们处于迷茫阶段,在他们身上投射的是性格的两极分化,自恋与自卑同存。这两种极端都会导致学生不爱学习,荒废学业。所以学生需要结合“家、校、生”三点,稳固制订可行的计划。
1.“产品”——掌控自己
这里不是说学生就是产品,每位学生都是被需要被雕琢的“产品”。首先,学生应该自己主动去追求、探索自己的喜好,但是有时候对于这一些,他们也会无从着手。家长和老师这时候应该站出来,给予学生职业选择的指导。这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考和倾听的能力。家长和老师是路标,但是真正的方向盘在学生手中。学校开设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家长与学生分享自己职业的心得,假期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体验,参与真实工作,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学生才能收获自己人生中的财富,才能掌握自己的道路。
2.“价值”——待价而沽
学生要认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要浮躁(认为只要有工作就好)和眼高手低(想要好工作不去努力)。你的价值得到认可才能获得企业青睐。不管是假期实践还是学校安排的实习,学生在这期间要不断地对自己做出评价,也可以请企业员工、家长、老师对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做出评判。家校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积极改正,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投资时间和精力,或者用其他优势来弥补自己的劣势,提升自己的价值。
3.渠道——关注行业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也需要特定的渠道才能获得增值。学生要多关注自己中意的企业,搜集信息,积极准备,努力培养自己,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如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家校也要给以指导和心理疏通,帮助学生应对在职业中的挫折。学生不仅要武装自己的头脑,还要有从容应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