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已占据高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在82.95%,有13.70%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对象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巨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络、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06-02
一、当前大学生易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分析
一般来讲,毕业时的大学生年龄都不大,心智还不成熟,生活阅历不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倍感吃力,出现偏颇。同时,就业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内心出现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焦急的情绪反应。在就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心理。毕竟就业需要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两情相悦”——彼此认可,相互满意才能成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会不会因为自己性格内向、外貌不佳、不善言辞而直接拒之门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再投被拒绝怎么办?难道“毕业就失业”的戏言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整日过度焦虑加重了精神上的负担,手忙脚乱,焦躁不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承担责任,不愿主动争取就业,独立意识薄弱,进取精神缺乏,只是依赖父母等为自己谋求工作的心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补偿心理作用,部分大学生过惯了衣食无忧,大事小事由父母包办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临找工作的时候茫然无措,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让父母“托关系,走后门”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这在发展学院或者高职高专院校更是普遍现象。从中也可以看出,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群体之中,社会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造就他们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差的心理特点。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随大流,盲目从众。不顾及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不了解就业岗位的相关信息,应聘必备条件;不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究竟自己想找什么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明确答案。这类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主见,容易受到社会心理或者身边朋友、同学等的观念影响。从而导致就业时到处碰壁,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许多其他就业机会。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个体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悲观,自我否定的心理。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因自己读的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等全国重点大学,所学的专业比较偏,觉得就业前景不明朗;有些毕业生,特别是女生,自认为长相一般,就不敢去争取就业机会了;有部分出身贫寒,穿戴寒酸,就觉得处处都不如别人,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了;还有部分由于就业竞争激励,一时求职未成功,开始怀疑自己能力。种种求职表现都反映了自卑的大学生不够自信:轻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高看别人,看到别人全是优势。面试中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过分拘谨,即使能胜任的工作,也没有勇气说行,严重影响了自己顺利就业。
(五)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对自身缺乏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分析。有些毕业生,特别是优秀生,自恃自己专业知识扎实,工作和社交能力较强,又是老师眼中的“香馍馍”,同学眼中的“精英”。就目空一切,藐视一切,尽往“牛角尖”里钻——工资要高、环境要好、位置要佳。基层艰苦的工作不屑一顾,不愿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对招聘单位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儿不如意,那儿不顺心。求职不顺利,到处碰壁后,缺乏自知之明,从不自我反省。自负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职业期望值定得过高,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求职中迷失了方向,不幸成为就业难中的一员。
除了以上五种心理问题外,有些大学生还存在悲观、急躁 、攀比、抑郁、矛盾、挫折、不公平、无所谓等等不良心理。当然,不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与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也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产生了消极作用。下面仅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培养、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过程,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始终保持稳定、积极、乐观的择业心态,最终成功就业。
(一)努力学习和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