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19 09: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1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已占据高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在82.95%,有13.70%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二)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技能。高中时期,地域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圈子相对较小,交往对象简单、多为熟悉的同学等;进入大学,同学们都来自四面八方,地域的差异造成交往对象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特长和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各方面的过多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较为敏感的人格特征,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却渴望获得一份纯洁的友谊,总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所以在遇到人际摩擦、冲突时,因缺乏经验而显得无所适从,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破坏与人的正常关系,严重时更会走向极端,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三)情绪问题。第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当听到背后有人笑或低声议论什么时,你会觉得他(她)们是在议论自己吗?自卑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引起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孤独心理。孤独者缺乏与人的交流,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经常沉默不语,兴趣爱好比较少。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家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德育是完善孩子人格的根本,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的教育态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父母还应保持教育理念基本一致,避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的激烈冲突。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差别太大,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形成。

(二)社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世界格局重新形成,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能在巨变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心态,面对挑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可引起心理的不适。大学之前,老师、父母对生活的干预较大,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性;进入大学,远离父母,许多事需要自己做主,但因前期没有独立生活过,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所以在获得久违的自由时另一方面有患得患失,容易对新生活产生迷茫。虽然大学生渴望独立,但当真正独立生活的时候,又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不知如何处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与中学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课程难度的加大、教学方式的改变,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负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电话、网络、谈话等不同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新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尽快交给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要不排挤、不排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反复。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努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意见》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做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06-02

一、当前大学生易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分析

一般来讲,毕业时的大学生年龄都不大,心智还不成熟,生活阅历不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倍感吃力,出现偏颇。同时,就业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内心出现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焦急的情绪反应。在就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心理。毕竟就业需要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两情相悦”——彼此认可,相互满意才能成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会不会因为自己性格内向、外貌不佳、不善言辞而直接拒之门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再投被拒绝怎么办?难道“毕业就失业”的戏言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整日过度焦虑加重了精神上的负担,手忙脚乱,焦躁不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承担责任,不愿主动争取就业,独立意识薄弱,进取精神缺乏,只是依赖父母等为自己谋求工作的心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补偿心理作用,部分大学生过惯了衣食无忧,大事小事由父母包办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临找工作的时候茫然无措,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让父母“托关系,走后门”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这在发展学院或者高职高专院校更是普遍现象。从中也可以看出,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群体之中,社会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造就他们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差的心理特点。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随大流,盲目从众。不顾及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不了解就业岗位的相关信息,应聘必备条件;不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究竟自己想找什么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明确答案。这类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主见,容易受到社会心理或者身边朋友、同学等的观念影响。从而导致就业时到处碰壁,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许多其他就业机会。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个体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悲观,自我否定的心理。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因自己读的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等全国重点大学,所学的专业比较偏,觉得就业前景不明朗;有些毕业生,特别是女生,自认为长相一般,就不敢去争取就业机会了;有部分出身贫寒,穿戴寒酸,就觉得处处都不如别人,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了;还有部分由于就业竞争激励,一时求职未成功,开始怀疑自己能力。种种求职表现都反映了自卑的大学生不够自信:轻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高看别人,看到别人全是优势。面试中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过分拘谨,即使能胜任的工作,也没有勇气说行,严重影响了自己顺利就业。

(五)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对自身缺乏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分析。有些毕业生,特别是优秀生,自恃自己专业知识扎实,工作和社交能力较强,又是老师眼中的“香馍馍”,同学眼中的“精英”。就目空一切,藐视一切,尽往“牛角尖”里钻——工资要高、环境要好、位置要佳。基层艰苦的工作不屑一顾,不愿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对招聘单位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儿不如意,那儿不顺心。求职不顺利,到处碰壁后,缺乏自知之明,从不自我反省。自负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职业期望值定得过高,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求职中迷失了方向,不幸成为就业难中的一员。

除了以上五种心理问题外,有些大学生还存在悲观、急躁 、攀比、抑郁、矛盾、挫折、不公平、无所谓等等不良心理。当然,不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与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也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产生了消极作用。下面仅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培养、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过程,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始终保持稳定、积极、乐观的择业心态,最终成功就业。

(一)努力学习和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篇5

分类号 B848.9

1引言

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其编制的过程中就不断进行着信、效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心理量表的效度指标可以不断增加和完善,效标检验的工作本课题还将不断进行。”[1,2]。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一方面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实证效度,即探讨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被试相比,在心理健康素质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验证《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差异的鉴别力;另一方面,分析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使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便于找到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方法

2.1工具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编制课题组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四量表之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作为研究工具[3]。

2.2被试与研究程序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大学生共计425名完成《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剔除21份无效问卷(主要为漏答项目太多和具有明显默认反应方式的问卷)后,获有效被试404人。其中一年级100人,男61人,女39人;二年级103人,男55人,女48人;三年级102人,男62人,女40人;四年级99人,男53人,女46人。被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筛查(筛查标准即建议约谈的标准)出的115名一年级大学生。要求他们在接到约谈信或主动前来约谈前填写《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问卷。剔除14份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101人,其中男54人,女47人。

把上述被试中的404人作为本研究的正常被试,而由《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出的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01人作为有心理问题的被试。测验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α)一致性系数对404名大学生《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测验结果进行信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534~0.886之间,除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的信度值都较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2]。

3.2效度分析

3.2.1适应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6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极显著,各维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个体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从适应的角度讲,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确在情绪、人际、学习、生活及生理、社会等方面存在适应不良。

3.2.1人际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人际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人际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人际交往和人际调控等维度的差异显著,而人际知觉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低、品质较差。

3.2.3个性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个性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个性素质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差异显著,而在冒险、责任、独立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4动力系统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成长性动机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和利他性需要引起的动机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除这两个维度外,在动力系统分量表总分及其他5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3.2.5自我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总分及自我认知(包括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4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尊、一般自我效能2个方面)、自我调控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分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自我较为消极。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自我调控差异显著,而在学业自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上的差异不显著。

3.2.6认知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5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认知倾向(冒险―稳重)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认知倾向,喜欢任务和情境适于已有的程序和规则;正常组大学生则具有较为创新的认知倾向,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环境。在认知风格总分及认知决策(场景―自我)、认知方法(灵活―单一)、认知加工(整体―局部)、认知行为(独立―合作)4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7归因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4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8。

由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两组大学生在归因风格分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3.2.8应对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8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应对风格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可能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采用较少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正常组大学生则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处理面对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其中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差异显著,而在其余7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4讨论

4.1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度和效度

心理健康素质概念自2003年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以“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和题目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检索的结果表明,本课题所引发的相关研究与思考大致有四类,其一是调查研究,如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其二是关于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研究;其三是关于在整个研究中贯穿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其四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拓展研究,如关于军人、教师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会涉及到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那么工具本身的科学性及特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后续研究中实证研究更能科学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心理实质,理论研究更有根据、教育措施更符合对象的特点,有必要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5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3个分量表得分略高于一般群体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即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测量,并依据标准一(即部分维度测验的分较高,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专家约谈)筛查出的超过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素质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本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总体上来说是科学的,能够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

4.2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特点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中,适应分量表是状态量表,其余为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分析的结果看,完全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的结果一致,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大学生适应是不良的。在其余的7个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当中,有4个分量表,即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和应对风格,有心理问题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

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他们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诸维度上与正常组大学生均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的主要是大一学生,从个体内外原因上分析,他们生理上处于青春期末期,易兴奋,情绪易产生波动,性生理趋于成熟与性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有矛盾冲突,这是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上,因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及其交往方式的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问题突出表现为适应不良。生理与生活上不适应,直接导致时间管理不善和学习效率低下,引起情绪不良,也造成学习、人际、社会等方面的不适应。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上各种适应不良交织在一起,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则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2个维度上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与正常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健康的个体都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他们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交往对象时,都希望受到关注,有机会展现自己,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自身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往往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进一步引发出心理障碍。如果心理异常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及交往的技巧和有效方法,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寂寞之中,出现冷漠、孤僻、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从而也体会不到自身的成就感,对自我价值就会产生怀疑,体验到挫败感,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矛盾加剧。本分量表的测验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知觉没有差异,而有差异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尤其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高的方面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的技巧。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良好的个性素质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个性的养成上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若处理得不及时或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大学生个性素质低。个性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通常能够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耐挫折能力、接纳性与包容性、独立性和冒险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个性素质较低的大学生面临压力时,易产生焦虑、烦恼、困惑、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那么健全个性的培养应该从达观的人生态度、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入手。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3个方面差异显著)、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上的差异显著。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自我分量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人际关系、情绪状态有较为满意的认知,对自我的评价积极,自我调控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对自我不满意,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害怕失败,计划性较差,出现自卑、抑郁等消极心境,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提高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自我水平,自我认知方面应注意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和调控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或逃避、否认等应对方式。应对风格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否认―压抑策略、躲避和求助策略、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的得分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尤其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或两面性的人格特征,在情绪和行为上均缺乏稳定性。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3个分量表上,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维度上,正常组大学生在利他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上得分都较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得分高。大学生动机系统已基本确立,但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应从利他和追求自己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认知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两组大学生无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5结论

(1)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正常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1): 107~111

2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效度再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4): 241~245

3 郑日昌, 邓丽芳, 张忠华.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 102~108

DIFFERENTIATED VALIDITY OF CHINESE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

Lu Qian, Ma Huixia, Bai Xueju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篇6

[5]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篇7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时代变化的节奏不断加快,强度和幅度也大幅增强,社会结构性变化周期也正在急剧缩短。这种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文化变迁,使得成长中的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与适应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生活、交友、恋爱、生涯规划等众多发展与适应课题。这个阶段既是他们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大学生群体心理上的“断乳期”。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错位。在内部的身心发育与外部的社会使命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极为多发。因此,对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找出应对策略是尤为重要的一项课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智力已经达到发展的高峰;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极容易出现偏差;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并不稳定,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性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容易导致性心理失衡。这些发展特征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问题

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陌生的环境下,对大学新生而言,无论是生活条件和学习任务,还是个人目标和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紧张变为宽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角色多重化。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难以及时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由期望感和失望感交织成的焦虑心理;由满足感和空虚感交织成的抑郁心理;由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成的失落心理;由新鲜感和怀旧感交织成的孤独心理;由独立感和依赖感交织成的迷惘心理。

2.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引发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即便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仍然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选择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3.人际交往困扰

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拥有幸福感的基本前提之一。这也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多元性与开放性: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朋好友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交往频率提高,大学生交往由偶尔的相聚发展到经常聊天;交往方式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交往目的呈现多样性,表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大学生渴望友谊,迫切希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交往阅历,加之个性和交往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造成大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缺少知心朋友、与人难以相处、与人交往平淡和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4.情绪调节问题

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心理上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比于中学生,大学生情绪存在着两极性和矛盾性;情绪内容丰富多彩,以乐观向上为主,但情绪表达趋于隐蔽;并且情绪体验趋向于心境化,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情绪,极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抑郁、焦虑、冷漠、愤怒等不良情绪。

5.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低龄化的趋势,恋爱的比例逐渐扩大,恋爱的行为公开化,恋爱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大学生而言,恋爱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在恋爱中体验到单相思,有的学生陷入被动恋爱或是失恋的苦恼之中,还有的学生过早坠入爱河,但又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些问题可能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社会、家庭及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首先,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注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而家庭需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2.大学生自身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有张有弛;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需要,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

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红英,舒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3]邓志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陷入了心理危机,由此引发了危害自身健康与校园安全的事件,受到高校、教师、社会与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处于身心发展巨变时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因此,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而陷于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拨的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缺乏换位思考意识,人际交往缺乏沟通,自我控制能力差,多沉迷网络和游戏,等等。当面对矛盾冲突时,不会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解释,更无法控制高涨的情绪,往往使矛盾激化,甚至因受挫能力而产生心理危机。这些应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独立性与依赖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相矛盾,理想与现实脱节,等等。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学生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外语水平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都成了他们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考研、出国已成了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同时压在大学生的身上,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

(三)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心理危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里,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性格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一些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难以适应生活变化,孤独感、无助感时常袭上心头,心理危机便油然而生,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四)由情感引起的心理危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感,甚至做出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一旦失恋往往引发心理危机。

(五)个体认知偏差带来心理危机。

个体认知的偏差往往会产生“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二者交替,进而出现心理危机。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思维变得极其狭隘。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不自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行为冲动欠理性,表现为无所适从。

(六)家庭教育环境而形成的心理危机。

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初级阶段,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指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儿童时期未曾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就已成形,所以大学期间往往出现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调动学院的心理工作部和心理互助员的积极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校内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机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学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可以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使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所任用的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四)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宿舍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六)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尤其是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强,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难以自控而失去理智。如果不及时调控,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对自我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要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要让大学生学会情感调节,学会理性控制,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学会理智战胜情感,从而享受愉悦的心理体验,保持心理平衡。

(七)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坦诚相待,互吐心声。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继红.大学生新生危机源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09,(10).

篇9

弗洛伊德曾断言:“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越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了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强烈,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和稳定。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犯罪、自杀的事件不断被曝光。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2013年6月,复旦大学一名历史系学生留下遗书跳楼自杀。

这些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对这些事件痛心的同时,也需要去认真的思考。如何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早日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1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心理学的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所处的环境如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应激。刚入学的新生,最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譬如,刚入学与同寝室的同学作息时间及语言隔阂等生活习惯是否能一致,如不一致能否相互融合及适应;发现大学并不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对现实产生失落感,一些大学生正是由于难以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才出现了孤独、焦虑、不安、沮丧等心理不和谐的情况。

1.2 学习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挂科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没办法给自己定位,也无法为自己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始变得松懈和懒散,加之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不高。因而导致很多大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患上焦虑症,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1.3 恋爱方面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就在这普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失恋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的发展阶段,失恋会让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如果没有对这份阴影进行很好的梳理,往往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4 就业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十分突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的评价不够确切,无法确认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从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情绪,使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1.5 人际关系问题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角色呈多元化。大学生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交往经验和技巧。现今的大学校园里,90后已经成为主流军,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易于自我封闭。还有些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在人群中感觉不自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与人相处容易情绪化,进入“羡慕妒嫉恨”的心理定式等等。

2 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分析

2.1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正视和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心态;及时完成角色转变,确立目标;(2)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学习负担要适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张弛有度、要学会科学用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来面对生活;(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与整个社会和谐相处;(4)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培养健全的自我认知,理性面对客观现实。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自我认识,还要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要客观、理智地正视挫折和压力,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压力的原因,保持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的心态,来迎接生活的挑战。

2.2 从学校角度来看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3)努力构建和谐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4)坚持个别辅导(如心理谈话和咨询、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

2.3 提倡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树立一个良好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再像传统的“棍棒”教育,也不因是独生子女而过分溺爱,父母与儿女的沟通方式应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涉世未深的子女,要多告诉他们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他们对社会能有更深刻的看法和认识,比较及时的洞察自己孩子的各种心理动向。

2.4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心理保持和谐稳定,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政府要继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从客观上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人才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李鑫岩.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吉林农业学,2013(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贫困大学生常遇见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其通常具有自卑、抑郁、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

1.1自卑、悲观、抑郁心理

贫困生来自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比较俭朴,他们更容易计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社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不仅在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上都弱于条件好的大学生,从而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而且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肩负着父母的希望来到学校,可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不好,大学生找工作难,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更大,有些贫困大学生能够不怕辛苦,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但有些就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从而变得悲观,抑郁。

1.2敏感、多疑和过度自尊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的自卑和抑郁导致内心非常脆弱、敏感、多疑。他们不愿被同学发现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害怕被同学当着“另类”看待,个别同学由于害怕同学嘲笑甚至放弃贫困生的认定。而且,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十分敏感,常怀疑背后有人在议论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大都显示不信任。并且自尊心特别强,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更不愿让别人说自己家里穷,甚至有时会把一些善意的帮助看做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侵犯。

1.3焦虑和易怒心理

贫困大学生相比于其他同学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家里贫困,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同时贫困大学生又缺少交流对象,压力不能良好的释放,只能不断累计在心理,这严重影响自身情绪健康,往往一些小事情都会使他们变得暴怒。这更加增加了他与周围同学的距离,使自己更加孤立,渐渐地,情况会变得愈来愈糟。

2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2.1家庭经济贫困

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经济条件的不足,使他们这个群体在学习条件、消费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上了大学以后,他们往往带着之前家庭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与外面世界产生严重冲突,使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产生落差,觉得自己落后于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经济贫困,使自己不能很好的在这个张扬个性的社会中展现自我,甚至产生自闭心理,主动疏远周围同学,使得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2.2资助体系的不完善

虽然现在不少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有些团体,利用其为大学生提供资助来大肆宣扬自己功德,为自己的品牌打广告,这大大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对于自己贫困更是特别敏感。这种大肆宣扬使得贫困大学生心理更加自卑,痛苦和抑郁。现在在各大高校都有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但是资助名额有限,资助金额也有限。并且在资助时,由于有些贫困生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使得名额分配中难免有失公允。

2.3自身原因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自尊心特别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有些是出于自卑不愿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他们认为家庭贫困是一种耻辱,使得自己无地自容。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贫困事实,又缺乏努力工作改变现状的决心,使得有些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3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对策

3.1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体系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经济贫困,所以我们首先要从经济条件入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体系。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通过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入学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策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其中以入学绿色通道为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保障,各种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为贫困大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持,勤工俭学是培养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双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品格,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

3.2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强

经济上的贫困不一定能产生心理问题,优秀贫困生并没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自怨自艾,觉得低人一等,因为他们相信贫困只是暂时的,他们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财富和改变命运的信念。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在与人交流、沟通中渐渐打开自己封闭的内心,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心胸,这也可以逐渐消解个人心理上的压抑、自卑的消极心理,进而形成自尊自强的性格。

3.3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3.4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高校需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立融洽的班级氛围,大家对贫困生应该一视同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拉近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距离,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同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抵制拜金主义,减少消M差距造成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

目前在总体上我国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障碍发生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3.25%上升到近几年的3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0%。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分为两类:一是成长危机(发展性危机),即大学生在生命成长发展方面出现的心理失衡;二是情景危机,由外部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可具体表现为:学业危机、经济危机、情感危机、突发性危机、家庭危机、社会环境危机、自然灾害危机等几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源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既有内在主观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客观因素,其中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应对危机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对危机源的认知错误,自身人格因素以及个体社会支持缺乏等;外在因素主要是导火索,即外部环境及不可控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身心刺激。根据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因素主要有:重大与突发性事件、家庭与经济问题、学业就业压力、性与性成熟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大致归纳如下:①危机源,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急事件,其应激强度超过个体承受能力即会使个体陷入心理危机;②人格特质,同一个应激事件对不同个体产生的心理危机严重程度和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性情偏执、情绪易激惹、做事欠思考的个体容易发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的过激行为;内向、敏感、孤僻、情感体验深刻的个体受挫能力差,也易产生心理危机;③社会支持系统,即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和可获得的精神、物质支持。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方式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方式是积极和健康的,较少采用逃避否认的方式。常见的应对方式分为六种:①解决问题,通过理性面对,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②自责,当积极应对无法扭转事件时,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自我防御的方式抵消事件带来的压力和焦虑;③幻想,不愿意接受和正视现实,用幻想缓解不快;④合理化,通过不合常理的理由为自己辩护,以达到解脱使心理平衡的心理防御行为;⑤寻求支持,部分大学生会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解决问题;⑥逃避、回避问题不去解决,放任问题存在发展。研究显示,大学生在遇到刺激事件时会优先选择积极应对策略和适应行为,并通过多种途径调整心态,而在自身资源无法处理问题时会非理性应对。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以校行政管理部门为监管保障,建立功能完善的校级心理健康中心,负责网络、宣传、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院系按比例配备专业水平的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咨询人员的指导下,于各院系设心理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心理社团为载体,配合班级心理委员上传下达、监督落实各项校心理健康中心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和定期排查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可疑个体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2.大力开展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教育工作。实际生活学习中,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概念缺乏了解,在突发事件和压力处理方面缺乏知识经验,造成部分学生发生心理危机而不自知,不能及时自救或求助,错过最佳干预时间。因此学校应构建危机培训系统,通过定期讲座、选修、网络和热线干预等方式普及心理危机知识,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对班主任、教师、辅导员等进行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专门培训,具备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

3.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合理应对方式指导。以往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来自于突发事件、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学业就业压力、交际压力等几方面。只有主体将事件解读成压力事件,才会对个体心理造成影响引起失衡。因此高校需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大学生压力自我感知、应对、减压能力培训,让大学生不但有自查意识也有简单的抗压、减压方法和能力。其次,高校需要制定一定的措施争取从客观上减少危机源的发生,比如针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国家贷款补助、发放奖助学金;对人际关系有压力的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及心理咨询;对存在学业压力的同学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和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等。

4.建立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从他人处获取物质特别是精神支持是心理问题康复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当适时考虑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适当减免学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从大一开始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讲座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竞争和就业的能力。同时节假日多举办联谊茶话会活动和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社交能力,增进情感友谊交流,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后盾。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篇12

1.自我意识太强,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许多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太强的问题,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不会换位思考。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将自我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遇到矛盾时,不能够做到与人交流与沟通,相互包容和忍让,往往造成彼此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一些大学生在与陌生人沟通时,会感到胆怯、紧张、拘谨,甚至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

2.承受能力较差,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遇事任性固执,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尽可能遮风挡雨,殊不知家长的过分溺爱会成为阻挡孩子进步的荆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一帆风顺的成长道路容易使学生心灵变得脆弱,不能够承受困难与挫折的打击,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遇事便手足无措,逃避现实,甚者出现过激行为。

3.来自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初入校门,面对生活环境以及学习模式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优异,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原本的优势失去,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节,势必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对他们而言,学费、生活费等是一笔很重的负担。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愿与人交往或参与集体活动,甚至出现逃避或自闭等现象。此外,一些学生出身单亲家庭,承受能力较弱,也会因来自生活或学习的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媒体是从社会层面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两大主体。从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将育人与励志相结合。从媒体层面,应侧重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面宣传,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专题式的报道,树立阳光正气的形象,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2.学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高校领导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微博、专题式网站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专题式讲座,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的自我调节,主要应从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耐挫力以及调节情绪入手。

一是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步入大学,大学生应正视环境的改变,完成心理角色的转换,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期间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