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9 09:29: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理论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理论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86-02

1 中医学的基本特色

祖国医学是在唯物理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1]。

1.1 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与整体护理中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施护观念遥相呼应。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相互调节,相互作用,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从人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二便、指纹等方面,辨证疾病的表里虚实,轻重缓急[2]。同时人与自然界的统一理论表述了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如四季的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对正常脉象的影响而表现出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在一日四时中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根据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所提出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成为中医护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原则。

1.2 辨证施护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按照辩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为辩证施护,护士应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才能有的放矢。如同为胃脘痛、有虚实、寒热之列,其护理和治疗也有明显不同,如寒证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药物均宜偏热服,可给予助阳散寒食品,忌食生冷瓜果,局部可给予热敷、艾灸、拔火罐等;热证患者起居要通风凉爽、饮食易清淡易消化,可给予水果、绿豆汤等清热生津之品,应做好降温护理,忌热敷、艾灸、拔火罐等。因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观点也是中医护理辨证施护的具体体现。

2 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组成部分

2.1 内涵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行为指导思想或观念,要求护士在实际护理中树立三个整体观念,其一: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护理病人应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个方面考虑病人的健康问题。其二:社会的人的整体,人体是自然界一个运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体,人离不开社会环境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及自身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护理要求护士不仅做到对病人的照顾,还要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以促进全区健康;其三:人的一生的整体观,人在一生的生、老、病、死的不同阶段,其内心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护士应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给予需要的照顾和健康指导,达到个人健康的最佳状态,同时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强调护理观念的更新;护士知识结构的改变;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护理模式的全程化应用等[3]

2.2 组成护理框架的四个基本概念

2.2.1 人 人是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体,人不断地与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2.2.2 环境 包括内、外环境。内环境即人的生理系统,外环境即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相应地产生反应。中医七情、六的致病机制正是内、外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2.2.3 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年龄阶段这个统一体在体内不断变化,同时五脏六腑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指导病人掌握必须的卫生保健知识,采用食疗、锻炼等手段,维持和促进健康,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个人或人群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2.2.4 护理 护士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收集资料,提供健康咨询、卫生宣教和实际照顾,采用必须的辨证施护手段,使病人早日康复,把护理贯彻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即人的生、老、病、死的每个阶段。

3中医特色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3.1 祖国医学在护理方面的丰富内涵 很早在治疗护理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先防论和“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人文整体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的健康目的。以天人合一,身心统一,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整体观,表述了人与自然界和人体本身的统一整体性,重视因病、因人、因地制宜的辩论施护[4]。

3.2 “三因学说”作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内容与指导 祖国医学力求辨病求因:“内因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十肢体;外因为六,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不内外因为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护士可把收集资料分类归纳,若为七情所伤,则注意作好心理护理;若为六所致,则以保健指导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3.3 中医护理操作作为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问题 祖国医学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气功、穴位封闭、拔火罐等,是解决人的健康用之不尽,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顽固性呃逆可针刺内关或穴位封闭;发热病人可针刺十宣放血;耳穴压豆可解决睡眠状态紊乱等。这就要求护士应熟悉人体经脉循行走向,常用腧穴,发挥中医特色,解除病人疾苦。

3.4 运用中医颐养进行出院指导 祖国医学重视“三分治七分养”,中医颐养内容极其丰富。在出院指导时,护士除了将已解决的问题给病人重申外,更重要的是对未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一年分四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其阴阳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各不相同。所以护士应指导出院病人作到因时、因季作息适宜。如让病人做到春三月早睡早起到户外散步,以舒缓形体做吐纳运动以呼吸新鲜空气;夏三月要晚睡早起,使自己精神之英华适应炎热的夏日;秋三月要早卧早起,因秋季冷风清肃易致咳喘之病;冬三月要早睡晚起,以防寒邪侵袭。同时应交待病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疾病因时变化的规律。指导病人顺应四时之变,以达到“天人合一”, 延年益寿。

4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在很多方面有相互溶濡之处。护士可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逐步达到灵活运用。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论,辨证施护。掌握人与自然环境、疾病与饮食、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把中医的食疗,“扶正祛邪”,“不治已病治未病”等预防护理观点,贯穿于整体地观察、治疗和护理病人中,逐步在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5]。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3,5:110.

[2] 赵震寰.整体护理培训教材[M].第1版.山西省卫生厅,1997.

篇2

【中图分类号】R2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77-02蒙医传统的治疗注重心理护理关于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早在《四部医典》中提出了六个条件,其中四项为"智慧过人,心地善良,五官端正,做事细心"。在《金光注释集》中记载"其一,护理工作者……;其二,对患病及苦难者一视同仁,随时给予高度爱护和热心照料;其三,要经常保持患病者饮食住行的清洁;协调好躯体,言语和心理行为……"。以上记载是蒙医理论上注重心理护理的高度概论的部分。《中国百科全书・蒙医分卷》上对萨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时论"萨病是因血管溢血,侵伤白脉或巴达干栓塞脉管而气血流通受阻所致,其诱发因素有突然激动、发怒、过度劳累、伤风、老年体弱……等"。蒙医治病总则是首先要求对因治疗和护理,消除萨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促进康复需要细致而较长时间的心理护理[1]。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萨病"患者238例,患者年龄46~71岁,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01例;平均年龄59.6±5.3岁,均通过CT和MRI检查诊断为"萨病"。

2入院评估

①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饮食肥腻、高盐,吸烟饮酒等饮食习惯;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改变。②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偏瘫部位和程度,感觉、认知障碍,语言能力。③舌、脉、尿相改变、三要素的改变。④自理能力、病情轻重、有无呼吸道阻塞、口腔溃疡、压疮等并发症。⑤CT、MRI、DSA检查结果。

3病情观察

①神志、瞳孔、T、P、R、BP、SaO2、心电监护、血糖。②观察有无头疼、呕吐;头疼有无加重、呕吐物颜色、呕吐时有无喷射状。肢体障碍有无加重。皮肤粘膜(有无压疮、皮肤感染等)。③进食情况,有无吞咽困难、呛咳、大小便等。④特殊用药观察及用药反应如降压药观察血压下降情况、脱水剂观察输液速度和有无渗出;溶栓疗效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单。

4蒙医辨证施护措施[2]

4.1饮食护理

①给予清淡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尼如哈疗法,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②血协日热盛、火萨时宜食清淡性凉饮食,如米粥及苦瓜、香蕉等新鲜瓜果;忌辛辣热性食物,如烈酒、肉类、辣椒等。③巴达干、协日乌苏盛、水萨、土萨时宜食温热助消化饮食,如姜汤、黄酒等;忌生冷不易消化食物,如冷饮、生冷的肉类和其它食物等。④赫依盛及赫依萨时宜食温性、营养丰富油性食物,如奶油、红枣、肉汤、黄酒等;忌辛凉、缺乏营养的浮轻食物,如红茶、荞麦面等。⑤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进食。

4.2起居护理

①协助卧床病人定时翻身,主动和被动活动,注意全瘫病人肢体功能位及皮肤护理。②血协日热盛、火萨时室温宜凉爽,活动量不宜多;忌室内炎热、活动量过度、劳累、气急上火等。度,以免再发萨病。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4.3精神护理

①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患者入院后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身心都感到不适应。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还要主动介绍病室的环境及作息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各种问题,并根据其职业等特点对他们有恰当的称呼。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生活及工作环境等情况,举止要文雅、稳重,避免不良刺激,使病人感到亲切,使之能够很快的适应病房环境,解除心理负担,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心理。②精神护理:精神护理的目的是防止心情过激,是心理护理的根本内容,是贯彻于整个病程的始终,并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因此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病人的各种消极情绪,避免外界精神刺激,做好病人的心理转化工作,使病人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③宣传医学知识:按患者的个体差异,深入浅出地向其讲解治疗萨病的有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充分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小结与展望

萨病后的残疾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其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社会和国家带来很大损失和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为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护理技术,即康复护理。患者在康复期间,传统蒙医辩证特色护理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护理方法。根据蒙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蒙医特色护理围绕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

总之"萨病"是身心疾病的一种,它即存在躯体症状导致心理失衡反应,又有心理稳定促进疾病愈转的正性反馈[3]。因此我们必须用独特的蒙医特色护理来关怀每一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用高尚的情操唤起病人的正性反馈,保证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其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25-02

1 引论

利用外资已成为湖北经济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中,分析其对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可为湖北今后利用外资提供依据。

2 国际投资的新特征

2.1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势头有所减缓

FDI inflows,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1980-2005(Billions of dollars)(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

国际资本流动是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趋势。由上图所示,从1993年至1998年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一直成扩张的趋势,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的投资存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带来的。虽然从1999年至2003年,国际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2003年后,上升的势头再一次显现。

2.2 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双向渗透仍占主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一直偏向发达国家。无论是从对外直接投资看,还是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看,发达国家都占据主导地位和绝对大的比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吸收外资国家,其对整个国际投资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重心偏向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较少,且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平衡,许多非常贫困的国家得不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和惠顾,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正日益边缘化。

2.3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受到青睐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5年来,FDI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明显萎缩,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投资亦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国际直接投资的重心明显向附加值高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倾斜。

2.4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由于科技革命步伐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变换投资方式,相互缔结国际战略联盟。其中包括合并式联盟,互补式联盟和项目式联盟。战略联盟,为跨国公司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地位。这种战略调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使用。

2.5 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增强

随着国际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民族经济的复兴,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同时,先后开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现代国际投资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有效配置资源、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2.6 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成为大趋势,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取得新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有关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政策进一步趋向宽松和自由化,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和领域拓宽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以国家为主的单边层次上的国际直接投资政策改革不断深入,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2.7 跨国并购投资潮起潮落

跨国并购投资金额巨大,涉及领域广泛,区位分布不平衡,以欧美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并购较多。而且并购动机趋向长期化,方式多样化,善意并购的数量不断上升,“强强”联合逐步取代“强弱”联合。

3 新特征对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涌现出新的特征,势必会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湖北省对FDI的利用。3.1 有利影响

(1)弥补了湖北省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建设资金的短缺一直是制约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里国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FDI的数额不断上升。湖北省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以基本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跨国企业的不断扩大,最主要是因为其凭借很强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管理团队,通过复合式一体化战略及其网络式组织结构将各国经济聚合在一起,开创出一个以高级的公司内分工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如今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扩张,将其先进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促进湖北省各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与外国投资者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并造就一批新型的企业管理人员,这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省内的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量高的产品,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湖北省统计年鉴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已成为推动湖北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

(4)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国际投资的重点已出现了战略性的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青睐。这些特征为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方向。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湖北省不断地调节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根据已有的统计发现,房地产业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有利地推动了湖北省经济的迅猛发展。

(5)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湖北省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为全省带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观念,这有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不利影响

(1)丧失了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劳动素质比较低) ,潜在的巨大市场一直是湖北吸引外资的最主要优势。但是在以高科技和信息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逐渐自由化的今天,高素质的科技型劳动力、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顺畅的市场营销网络,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自由的市场准入制度才是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因素,而本省恰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以至于失去了吸引外资的优势。

(2)引进外资方式落后,脱离了国际惯例轨道。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购金额在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中占了80 %以上的份额,其他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如合资、合作等已不足20 % ,居于次要地位。

湖北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三资”,即合资、合作、独资,近年来又有了合作开发、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在沪深股票交易所开设B 股作为补充等。这些方式明显和90 年代后期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不一致,导致湖北被排除在国际资本投资区域选择的范围之外。

(3)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外商失去投资的兴趣。

湖北引进外资过分重视引资的规模,却忽视了利用外资的结构,没有将外资投向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行业选择上,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尤其是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我们发展的薄弱环节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等加工项目投入较少。根据1996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外商投资企业中,50 %为加工项目,30 %为饭店、旅游一般服务业,10 %为基础项目,仅仅不到10 %为农牧业及其它项目。而当今社会,外商投资的重点偏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下降。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使湖北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1)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

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利用外资形式虽然不能放弃,但是和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潮流不相符合。要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必须采取国际通行的方式,即跨国收购和兼并,与国际接轨,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扩大外商投资的选择权。

(2)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区,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方面培养市场, 另一方面吸引外资投向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电信、银行、 保险等增长最快的行业,以吸引外资投入。另外,由于湖北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 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变革,特别是允许外资参与其中,将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经验和措施,把获得的一系列新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增长优势,把潜在的可能变为发展的现实,走出一条高速稳定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把湖北建造成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3)改善投资环境和法规。

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欠佳是湖北吸引外资的“瓶颈”。为了提升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可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可以给予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开放的投资服务环境。改善环境要作为吸引投资的关键环节,从改革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使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更加自由化。

篇4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做好中医护理理论与外科护理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当中,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具体的预先安排,教师只有充分认真准备,教学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教学中,应仔细剖析每章节内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难点等,将中医护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并尽量用最准确文字进行层次归纳整理,从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浅入深、从理论至实践,逐层展开,让有关的中、西医理论点充分展示,并且条理清楚。

2.2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贯穿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项连续系统的资料记录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医学中的交谈法、观察法与护理检查等和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对外科护理学中的各章节进行护理评估,让护理资料收集更为客观全面。同时,可用中医学里的护理知识对外科护理进行内容补充,尤其是中医里的辨证护理及整体护理观念,可与现代护理观念相融合,便于护理诊断的确定。在护理计划当中,可把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有效融入到护理计划中,其实中医西医的护理诊断排序原则大致相同,都是根据首中次优来设置先后顺序,把中医的急护其标,缓护其本,标本兼治等原则有效融入外科护理讲解中,对于患者现存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进行启发,采用中西医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措施进行充实。同时,依据外科疾病特征,将中医特色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优势进行结合,如饮食调护中,可突出辨证膳食护理,尽量做到药食相辅,病食相宜,以提升疗效。

2.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中医护理理论

在《外科护理学》的护理教学中,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护理认识起引导作用,教师可将中医里的整体观念与人本思想贯穿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护理理念与外科护理理论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护理知识,教学中,也可原文引用,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兴趣,如说明饮食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时,可引用中医著作《素问•热论》中的原句进行说明。又如讲解脑卒中的护理知识时,可运用典型病例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当中,能使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4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理论

外科护理学的见习与课堂教授大致是同步开展的,我校的见习医院师资力量是较为雄厚的,也是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过教学评估的,其临床实践也更为规范,在各科室当中,均有教学秘书、专职教师来带教,学校教师依据见习疾病特征与护理原则,对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贯穿中医护理方面的理论,如乳痈疾病,学生对病患实施评估、健康教育及查体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指导,尤其是中医里的四诊八纲理论,教师要适当给予启发,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病情的辨证护理,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当中,以强化学生的护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给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时,也强化中医护理方面的知识,为外科护理教学提供中医护理时间方面的可能,当学生在西医医院进行实习时,可侧重外科疾病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参与重症、急病患者的监测工作,积极参与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闭引流管等管道护理工作。当在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时,要突出中医方面的护理特点,如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可用水针治疗法,这比镇痛剂注射效果好;对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法,让中医护理法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用中医理论思维书写份外科护理病历,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

篇5

Orem自理学说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Dorothea・E・Orem在1971年提出的,Orem自理模式又称为自我照顾模式,强调自理的概念,认为自我照顾的需要是护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是由3个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组成,分别为自理结构、自理缺陷结构以及护理系统结构,其中自理缺陷结构是核心[1]。为了降低患者在宫颈癌手术后的心理创伤,提高患者自身能力和生存质量,我院决定将Orem自理理论运用到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经我院从2008年1月~2009年7月手术治疗的100例Ⅰa2~Ⅱa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7岁(38~6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5岁(35~6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试验指标等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00例患者均先采用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即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及化疗后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及时治疗。②对环境进行打扫,保持房间通风、床单干净、空气清新并定期对房间进行消毒。③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其家属能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紧张感。

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①完全补偿系统:在患者未清醒前,护理人员需满足其所需,例如供给氧气,防止呼吸道阻塞;个人卫生的清洁等等。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特征,根据医生嘱咐定时定量补液、应用抗生素以及止血药等等。②部分补偿系统:当患者苏醒之后,其具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完成护理计划,在帮助患者保持各种管道通畅、维持正常功能时加强心理方面的引导和护理。③支持-教育系统:该时期护理人员主要做的就是对患者进行情感方面、健康方面的指导,调动患者自我恢复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建立有效地自理方法,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2]。

1.3观察标准 对患者在护理阶段时掌握护理方法、掌握并发症护理、掌握饮食注意事项进行观察,统计两组中每项内容的患者数,进行比对;以不记名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况(焦虑、抑郁、失眠)、和平均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病症和身体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护理中,观察组中知晓并发症护理方法的患者有49例,知晓护理方法的患者有40例,知晓饮食注意事项的患者47例,有效率89.31%;对照组中知晓并发症护理方法的患者有20例,知晓护理方法的患者有26例,知晓饮食注意事项的患者24例,有效率为6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术后观察组中发生焦虑抑郁的患者有2例,失眠的患者3例,总发生率为10.00%,平均住院天数(11±2.15)d;对照组中发生焦虑抑郁的患者有14例,失眠的患者9例,总发生率为46.00%平均住院天数(16±3.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癌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症中占据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总的来说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20岁以前很少[4]。

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身理造成极大的创伤,许多的患者由此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尤为重要。通过Orem自理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心理,而观察组中只有2例,观察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了采用rem自理理论在术后化疗护理方面效果显著。

总之,运用Orem自理理论可以很好地满足患者的自理需要,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改善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惠仙,黄鹦,钟淑玲.Orem自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8):38-39.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有助于其精神障碍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关键词 ] 抑郁症;护理理论;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56-02

[作者简介] 邓粤贤(1961.6-),女,湖南宁远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愉缺失和情绪低落等等,且常会并发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躯体不适等症状,进而会大大降低其生存质量。抑郁症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患病率高等基本特征,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则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为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该次临床观察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医学观察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61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48.5±11.5)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抑郁症,且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7]的相关规定,且无药物滥用史、药物过敏史和酒精依赖现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抑郁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药物治疗的潜在并发症;②拒绝药物治疗,藏药;③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④个人应对无效;⑤社交障碍,交流不畅等;⑥营养失调,营养供给不足;⑦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过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⑧自杀行为或倾向。根据上述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和护理,明确抑郁症的标准化临床护理措施和流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预案,监控护理流程,评估护理效果,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

1.3 方法

1.3.1 基础护理 ①加强饮食护理。对于食欲较差的抑郁症患者,应尽量为其提供喜欢的食物,对于无法进食或是不愿进食的患者,应实施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②加强危险物品管理,防止患者直接接触打火机、剪子、绳子、刀子等危险物品。③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责任护士不应远离患者,加强护士交接班制度,由专人看管病房,严格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倾向,定期到病房寻思。④改善病房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性,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保证室内光线良好,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3]。⑤加强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负担,使其掌握抑郁症发病原因,以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⑥严格执行医嘱,避免中途随意停药或是增减药量,防止患者藏药或是漏药,在患者用药时应保证送药到口,严格落实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⑦严格执行作息规定,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性,降低噪音污染,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⑧定期组织患者参加户外活动或是文娱活动。⑨,定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勤洗澡,嘱患者关注个人卫生[4]。

1.3.2 特殊护理 ①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说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等基本知识,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其对于疾病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保证健康教育内容平实易懂、深入浅出,保证患者更加全面深刻正确地认识自身所患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掌握适当宣泄和表达情绪的方法,嘱其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重新塑造患者独立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学会主动自我调节理性情绪。②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作用。加强抑郁症患者陪护人员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其获得归属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其出现孤独感和无助感,组织患者开展其感兴趣的活动,加强社会交流[5]。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持心情开朗,以提高身心健康程度,鼓励患者饭后、清晨进行身体段练,定期开展下棋、跳舞、打球和健身等集体活动。④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不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鼓励和知识,加强思想工作。对于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因其对于医院的医疗环境较为陌生,因而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感,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医生和病房的基本情况,并保证行为言语端庄大方,态度亲切和谐。同时,在尊重患者隐私的基础上,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态心理和行为,主动倾听患者需求,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6]。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使用该院自制的量表对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定,主要评定内容包括: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知识、抑郁症相关知识等,以10分为总分。所有观察对象均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客观填写[7]。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该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46/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8.71±0.12)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8.87±2.42)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38/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5.91±0.2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65.85±3.12)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症状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症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精神疾病,在基础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该次医学研究过程中,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理论护理,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①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药物治疗类型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休息,提高其睡眠质量,降低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临床护理的时间,以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③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8]。

沈亚菊[9]在一项针对80例抑郁症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对于临床护理前精神焦虑、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和绝望感HRSD评分结果完全相同的两组患者,其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服务会直接影响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护理前后各项抑郁症症状无明显变化,而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均明显减轻,且两组患者HRSD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相比仅仅接受基础性临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分更高,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研究所述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相近,具有一致性。

[

参考文献]

[1] 王雅芳.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3,1(3):42-44.

[2] 郑兰.老年抑郁症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2(16):76-77.

[3] 崔宝祥.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30-131.

[4] 梁洪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21):151-152.

[5] 陈红如.护理理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84-285.

[6] 蔡红霞,李元,宋瑞华,等.应用护理预案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6(2):3379-3380.

[7] 陈彦方.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几个问题[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98-100.

篇7

在一个护理单位里,如有一位知识丰富渊博的护理领导者,比较容易取得下属的信任、敬佩和配合,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学历低、知识陈旧未能及时更新和充实,观念和管理手段滞后,则可影响下属对其管理者的信任度,降低其管理效果。所以,精通业务、积累知识、培养良好的自身业务素质是护理管理者提高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必要前提。而业务素质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管理者高明还是平庸的标志之一。作为护理学科带头人的护理管理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护理理论、医学社会学、护理健康教育和外语。并应具备及时收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扩展知识面,用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全科护士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同时,护理管理者也可在护士钦佩的目光里感受到其管理效果的提高。

2 品格因素对其管理效果的影响

一个人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个性特征、工作生活作风,它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一言一行之中。具有优秀品格和人格魅力的护理管理者,对下属有着较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其管理效果也较好。反之,一个品格低下的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专谋私利,专横跋扈,性格怪戾暴躁,怀疑猜忌,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会使人敬而远之,产生隔阂,其影响力和管理效果则会大大降低。

3 能力因素对管理效果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决定其影响力和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一个科室里,她既是护士群体的带头人,也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管理

作者单位:264200山东省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

者、领导者和指导者,处于一个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讲,科室护士长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决定一个科室乃至一个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可见其重要性。如护理管理者没有运用护理管理理论的能力,则可对护士采取单一管理模式,靠行政命令压服下属,令护士不能心服口服。把护士的失误归因于能力低下,使护士丧失自信心。如护理管理者不具备运用护理理论和进行护理研究的能力,则护理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工作的创造性和远见卓识,墨守成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更多依赖于以往的经验,则使年轻的护士看不到专业发展的前景,无法实现自我目标,工作上无进取心,完成任务质量不高。所以,护理管理者应将管理理论融会贯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领导管理艺术。善于激励,运用期望理论正确设立护士目标价值。运用公平理论使护士对其付出和获取感到平衡。运用归因理论,把成功归因于护士的努力,以激发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胜任感。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和努力不够,使其有信心为取得成功而努力。善于授权,让护士们积极参与到每项决定的实施过程中,并善于听取护士的意见。善于用榜样的作用引导和激发护士的工作学习热情。善于体察和关心护士的疾苦,使其感受到温暖和亲和力。这样,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效果会大有提高。

篇8

人文即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核心是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人文特征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我们回顾护理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文始终与护理交互发展、如影随形。

1.1古代护理与人文同源而生

古代医护是一体的,医学、护理与人文同源而生。护理经历了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以一种劳务的方式存在发展。自我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保护;家庭护理是抚育生命成长的摇篮,护理闪耀着母性关爱的光芒;在东方佛教、西方基督教支配下,救护病残者成为宗教的慈善事业,僧人、修女治疗、护理病人,主要以怜悯、施恩的人道主义精神照顾病人。

1.2近代护理与人文的分离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医学模式转变成机械论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两种形式。1748年法国医生拉•美特利出版的《人是机器》这本书极为典型地反映了人文与医学的脱节。作为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护理逐渐从医学中分离出来。但是受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护理表现得过于理性和冷静,只见病不见人。正如康德哲学对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总结:科学及其理性放弃了古代思维对整体性对象的把握,而只从特定角度研究对象[1]。

1.3现代护理与人文的回归

专业化的护理开始于1860年,护理学领域中称为现代护理学,其经历的发展阶段大体划分为:1860年—1940年,从简单的清洁卫生护理到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1940年—1970年,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此后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这一发展过程真实地反映出护理人文的逐步回归。1977年美国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理论上开始走出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反思医学的本质。护理专业内在的人文关怀本质也不断清晰地显现出来。

2护理专业的人文特征分析

在医疗卫生体系中,护理服务于人生老病死全过程,在病人疾病的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及临终期照顾与关怀的各个阶段,在各个医疗协作领域间构建无缝隙的、连续关怀的作用[2]。护理是医疗领域中最具有人情味的专业:始终陪伴照顾,竭尽全力关怀。专业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从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到目前在护理界应用广泛的奥瑞姆的自理理论、罗伊的适应理论、纽曼的系统保健模式等,所有的护理理论,无一例外都体现出护理深沉的“爱与尊重”的人文特征。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被公认为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4个最基本的概念。

2.1护理的对象———人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自古就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观点,对人的地位与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高扬。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曾大胆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我国《尚书•周书•泰誓上》曾指出:“惟人万物之灵”。正因人在宇宙万物中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护理的对象正是人,由此就凸显出护理专业的独特之处。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是护理的最终价值目标。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成长与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胚胎到死亡,不同发展阶段人的需求各有不同;在疾病与健康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人不仅存在病痛的可能,而且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家庭、社区的整个人群中,存在于人类的多元文化模式中。因此,每个人的健康观念、求医方法、生活习惯及传统的治疗疾病方法等各有差异。南丁格尔就曾说过:“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总而言之,护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懂得人、理解人和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要[3]。人的发展促成了护理专业的发展,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发展,护理均陪伴其中,始于对人的关爱,终于对人的尊重。

2.2健康的人文性

当现代医学把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自己的客体和出发点的时候,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因为对人的生命属性的全面把握,从身体的良好状态、人体机能的正常功能活动扩展到了人的心理(精神)和社会存在状态[4]。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古代朴素的整体健康观,到近代单一的生理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状态一直到最新的健康定义,可以看出,人们的健康观念受人们的认知立场和方式的影响,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4]。临床医学实践中,护理承担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任务。因为病人和护理人员接触的机会最多,而且还对病人的家属及其陪同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提供相关的治疗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要做好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学会合理应用交流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对不同人群进行适宜的健康指导。可以说,护理不仅是在技术应用中实现对人群的人文关怀,更是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出专业内在人文关怀的一面。

2.3环境的人文性

所谓环境,即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5]。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护理的对象自身是一个系统,由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生物体的内环境,同时人生活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的健康就是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平衡。保持病人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中,创建和维护好的护理环境,这是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服务对象提供能满足其需要,有利于其治疗、修养和康复的环境[6]。护理环境包括护理自然环境和护理社会心理环境,护理自然环境表现为病区内的物理环境和布置;护理社会心理环境表现为医护人员之间协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及与护理对象之间友好和信任的关系。护理社会心理环境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而护理自然环境要维护好,同样需要护理人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表面的整洁可以做出来应付检查,但是能做到多少年如一日创建对病人最有利的环境,就要护理人员能够永远心存对他人的关爱。

2.4护理的人文性

如果说由于社会分工细致的原因,护理从医学中分离出来,那么参照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行医格言:“有时是治病,常常是帮助,却总是安慰。”护理是否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安慰?1973年国际护士会对护理的定义“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者平静地死去”正是对该理解的佐证。当然,无论是帮助还是安慰,护理作为照顾的本义是不会改变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工作内容,临床护理面对的主要是身心受困扰、脆弱而无助的病人,并且无论病人是有生的希望还是已被宣判“死缓”,护理人员都会不离不弃,细致观察,为保持病人最佳的生存状态而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方法。可以说,护理专业体现了医疗领域里最人性化的一面:从生到死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永不放弃的帮助和安慰。而之所以护理人员会这么执著,是因为护理专业内在最核心的人文特征:爱与尊重。因爱而关注人的健康状况,因尊重而更好地爱护人的生命。

3对高校护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由上可以看出,护理专业具有浓厚的人文特征,护士也一直被称为“白衣天使”,然而在当代中国,护理领域却成为医患冲突最多的发生区。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分离的结果。现代护理中人文的回归尚未到位,而护理人才培养中,强化科学性、弱化人文性的工具主义教育观和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更是为今后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景增添了几分忧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向究竟是什么?护理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尚不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但是从护理的人文特征分析中,我们依稀可以找到一些启示:护理有自身的特点,把握人文特征就是把握自身的灵魂所在,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自身的专业度。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以此作为教育宗旨,指导我们设定培养目标、选择培养内容、改善培养方法。

3.1对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什么?就是一种专业素养。在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人文素养。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做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7]。然而,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重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内在的灵魂,护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具有护理专业内在特有的人文素养。

3.2对于护理人才培养内容的启示

篇9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理论体系涉及的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多元化的临床护理类型。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护理职能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性。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及角色,甚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

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高等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部分医院和医院的部分病区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模式还占相当比重,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理人才标准、知识结构、具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

篇10

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让病人无痛苦地死亡。我院内科从2007年1月到2010年6月运用舒适的心理护理理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舒适的心理护理的目地是使病人的生理、心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之无痛苦之死。所谓临终关怀,即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患者缓解极端痛苦。维护患者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者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患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和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心理,生理关怀的社会卫生服务。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例患者男12例。例患者女16例。年龄55-90岁。都是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晚期癌症病人,通过应用舒适心理护理理论给予临终关怀,患者能顺利从心理上进入死亡,“接受期”面对现实,从容做好准备,死亡时安详、安静家属表示理解和满意。2 舒适的心理护理在临终关怀的应用

2.1 生理舒适护理:合理止痛.采用患者愿意接受并认可的止痛效果的方法,以便患者达到更佳的舒适状态。本组患者采用口服、肌注注射给药方式。早期有21例患者选择阶梯药物注射方法。7例患者选择口服给药,后期26例患者选择口服加肌肉注射给药。2例患者选择肌肉注射给药。观察本组患者严重癌痛用口服加注射给药效果较好。支持自理.我们激励患者采取积极的自理行为,力所能及地解决别人无法替代的问题。根据病人自理状况予支持鼓励和协助,使患者在自理中体验舒适,保持患者身体机能相对完好状态,促进生理舒适。

2.2 心理舒适护理:设立临终关怀单间病房,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大病房患者间的干扰,增加患者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维护患者的尊严,重视心理支持。允许患者获知病情信息,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各种生活方式,让患者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坚持对患者进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指导患者科学地、客观地对待死亡,使其面对死亡时能尽可能坦然的“接受”,使患者脱离痛苦和恐惧,进入心理舒适和放松状态。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当面对家人即将离开人世时家属心理负担也是相当沉重的,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因此在做好患者的临终关怀时也要积极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与家人共同探讨癌症治疗的现实及对死亡的看法。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接受患者家属的情感宣泄,与家属一起制定患者的护理措施,建立家属责任感,让家属能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同时减轻患者心灵的凄怆。

2.3 社会舒适护理:积极寻求家属及社会各系统对患者的支持。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应对疾病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因此:定期与患者家属、朋友及单位沟通,寻求在精神上、情感上、经济上对患者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

2.4 灵魂舒适护理:当患者进入“接受期”后,也许会对一生成就、成败进行总结;也许会遗憾自己尽早离世;很多常情仍未去做或有一些患者认为自己白活一世、平平庸庸、一事无成,或对家属子女放心不下,或有需要没有满足,就这样走了,心有不甘。

我们通过与患者的讨论了解患者愿望,强调人生自我实现,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每个人自我实现都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强调人生的整体认识,提高患者自我正向良好的感觉。同时通过家属、社会各系统的合作,满足患者的愿望,去实现使患者临终前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达到灵魂舒适。

3 小结

临终关怀及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癌症中对临终病人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灵魂的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并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提高了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是对临终病人的最佳服务,使病人人生的美满结局――优死得以实现。安静、安详的离去。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代际分离,中国的空巢家庭急剧增加,而经济条件的好转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0%。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最差,完全自理的比例只有54.3%,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26.8%和18.9%[2]。1994年WHO提出“健康新视野的战略框架”,其中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2个核心概念[3]。探究自理理论在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影响,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12月家庭病房60名患者,年龄60~95岁,平均68.3岁,其中女32例,男28例。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诱发因数、经济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老年人从领导岗位或工作单位退休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旦生病,心理负担重,影响着生活质量。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档案资料,登门发放心理调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掌握患者的心态。依据奥伦自理学说提出的自理需要,评估患者普遍性的自理需要,发展性的自理需要,健康偏离性的自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让他们正确看待进入老年期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学会在病理状态生活的重要性,从整体护理的角度把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身心各方面考虑人的健康状况。

1.2.2设计恰当的护理系统: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偏高,记忆力较差,病重复杂,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应用自理缺陷结构,在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护理系统并结合患者治疗性的自理需要的内容,寻找干扰或影响实现自理能力的阻力,制定详细的可行性的护理计划,以满足自理需要的目的。

1.2.3干预措施

1.2.3.1健康宣传:通过定期家庭访视选取患者需求度最高的健康问题,通过观察、面对面的交流,选择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执行。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卡进行护患沟通,利用简明形象、生动的文字,通过患者及家属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介绍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服药时间、次数,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季节变化更换宣传内容,帮助患者增强季节性保健意识,随时了解患者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对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按护理程序绘制简单、易懂的流程表并向患者及家属反复演示直到会操作为止,达到自理的目的,以提高生活质量。

1.2.3.2电话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使护理教育从医院走向社区,把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4]。开设电话咨询的作用,对患者提出的用药及护理知识,物质代谢的特征,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并向患者询问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自理能力的提高程度,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2结果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ADL和SWLS比较()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ADL

25.32±4.72

30.89±3.56

6.93

<0.05

SWLS

68.08±19.61

92.88±8.48

2.313

<0.05

3讨论

3.1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必要性。卫生服务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子女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快,不能过多的照顾老人。奥伦自理模式给医护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根据社区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掌握生活自理知识,使其沿着强健—疾病的正方向发展,发挥出最高健康潜能。

3.2自理理论有其应用的广泛性。国内的调查表明,家庭照顾者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掌握家庭照顾技巧及疾病的护理方法[5]。社区医护人员为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人们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精神指导、语言治疗和健康访问,缓解疼痛以及生活照顾等多项服务内容,奥伦自理模式有其应用的广泛性,能较好地提高其自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躯体功能恢复,还可改变家属和照顾者的精神负担,达到共同恢复和促进健康,身心和谐的最佳状态。

3.3自理理论拓展了护士的知识面。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6]。社区护理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交叉及渗透,这就对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博的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每个患者“量体裁衣”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不断修订护理措施,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

4参考文献

[1]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2.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R].2008:1.

[3]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

篇12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2多元文化知识获得的途径

2.1从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

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给予尊重。在护理工作中谦虚地向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患者了解所需要信息,增加双方文化交流,从而给予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确信自己文化优越的民族,其优越感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护理活动的一大障碍[2]。

2.2从学习中获得多元文化知识

2.2.1增加外语和不同民族语言学习

对于广大护士而言,为了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外语水平和民族语言的沟通能力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的必要工具。

2.2.2在学习中增加护理工作者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大量涉及非专业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确立自身的多元化意识,并自觉地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同时加强礼仪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养成学习不同文化的习惯,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3]

3.1护理学科理论的多元文化特征

随着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定位已从纯医学范畴转变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领域,其研究内容、范畴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行为学、护理人际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及老年护理学等。由此可见,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涉及面广,有多元文化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着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发展而发展。

3.2临床护理类型的多元化

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3.3护理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3.4护理角色的多元化

护士职能的扩大及护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赋予护士多元化的角色,如,提供照顾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健康教育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康复训练者、护理对象的代言者、护理科研者等角色。当今社会对护士角色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角色期待,护士必须加强角色学习,以更好地完成角色功能。

3.5护理对象的多元化

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对疾病与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4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4]

4.1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

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已在广泛开展和推行整体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观念还占有相当位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培训护士更新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多元文化观念出发进行医院内患者护理、医院外社区保健、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等,以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同时要转变护理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学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护理教育,真正地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这对培养护理人员的标准、知识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评估和考核标准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改革。

4.2增加人文知识

现代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护士应了解与研究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饮食习惯等,另外不同民族。区域独有的饮食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北方人嗜面食、烈酒、咸味,南方人则不同;湖南人嗜辣,而江浙人偏甜。因此,要对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护理,就必须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习俗,针对需要,以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来缩短医患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3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所谓异曲同工,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施护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二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实施护理程序过程中所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等。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穴位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解决实际问题,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的特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

5小结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在沿多元化这一方向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研究范围,加强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胡忠华,朱丹.试论护理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21):46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