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我国人口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供需矛盾逐渐加剧。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是人们在反思、探索和研究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概念。只有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让人们更加注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人口因素
因为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这就意味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承受更加庞大的人口压力,甚至一定程度抵消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我国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往往都流向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严重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低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影响着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力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粗放农业发展模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的发展态势,势必将影响到我国的整体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因素
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人均资源占有量方面却显得较为匮乏,加上资源的消耗巨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给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在森林资源方面,因为长期处于乱砍乱伐和战乱等环境,生态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是一个贫林的国家,而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将水土流失的治理纳为我国重点开发的项目,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经营因素
农业一直是我国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弱智产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获利较少的现象。近几年我国调整了农业方面的政策措施,但是却并没有跟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加上农业的市场风险较大,农民的负担较重,政策的影响被大大消弱,从而导致了农民获利较低现象长期存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我国农村实行了后,我国农业基本就保持着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但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和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冲突和矛盾。
二、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转变农业发展的价值观念,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和科学的分析和建议。在适当的条件下不断更新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注重多角度的分析,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调整农产品的发展结构,重视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学分析市场的变化,才能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使农业成为发展的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建设其实就是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宣传,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到资源的有效性使用和发挥最大化价值,还可以发展绿色食品,创建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种植的过程中重视起农作物的有效结合和架构布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利用相应的条件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革。
(三)加强环境保护
资源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可以加大绿化建设,增加绿化种类的多样性和植被的覆盖率,创建绿色森林体系,还可以改善计划、方案的规划,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益。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因此可以积极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加大种植和生产面积,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政府在构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逐步改善来完善原有的生态结构,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加大科研力度
我国的市场发展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可以依据现实情况不断修正和调整相关政策条例,并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发展环境的监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产和供应体系,保证农业产品的流通,从而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效益。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阶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究如何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策略,才能够使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化。因此,加大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生物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世忠.浅谈中原新型农业现代化推广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4(11):49-50.
2日本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及当前衰落的原因
2.1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产生及背景
CSA起源于1965年的日本,20世纪5O年代后期,日本因发生“水俣病”事件而引起全民对于环境和食品的恐慌,安全健康的食品成为人们迫切需求,同时日本与国外农业贸易的失衡也影响着其食品供应,当时市场所谓的有机食品没有统一客观的认证体系而且供求也不平衡,这样就促使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直接合作,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义务劳动、参加支付预付款等方式鼓励农民生产有机产品,如牛奶和蔬菜等,并得到相应的产品配额,这种小规模、地方、非盈利的社区支持农业被称为“Teikei”【l1,该模式倡导的有机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使人们更加注重地方的生态环境和永续发展,对日本有机农业运动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这种社会支持农业形式也逐渐影响到欧美,在20世纪7O年代在欧洲出现,80年代传到美国。社区支持农业之所以在日本首先发端,而不是其他国家源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日本自二战以后,人们为了度过难关,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组成了大量的合作社,特别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囊括了所有农户,这些合作组织都基于小农经济,平均农场面积仅1.5hm2[1,消费合作社发展成员达两千二百万之多n。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为日本战后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遇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食品危机时,人们为追求有机生产,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合起来,“Teikei”模式应运而生。
2.2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不同发展阶段
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呈增强趋势,反而在进入新世纪后在逐渐衰减o"Teikei”产生后,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20世纪70年代是发起阶段,1971年日本成立了有机种植协会,1978年日本第四届有机种植大会上提出了“Teikei”发展的互助、协商、民主、控制规模、逐步发展等十大原则,使得其发展逐渐走上规范的道路;8O年代是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0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和无核化社会运动使健康、安全食品得到空前关注u,大量城市消费者开始寻找有机产品,直接带动了这种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9O年代多样化发展阶段,形式多样“Teikei”模式得到传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日本有机农业协会和《土壤与健康》杂志成为一面旗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在CSA发源地日本,社区支持农业“Teikei”模式却在逐渐衰减。
2.3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当前日本“Teikei”的发展困境重重:参加人员日益减少,参加主体家庭主妇和学生人数逐渐降低,而老人、双职工以及有小孩的家庭因又很难加入劳动;消费者在固定单调的供给面前变得越来越麻木;有机蔬菜市场的涌现,以其方便快捷的运送体系,紧盯民众之需,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订购,同时也允许志愿者加入其中,人们选择更加自由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灵活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究其衰减原因,并不是人们对有机食品兴趣降低,而是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影响使然Ol。从外部来看,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财团、大公司和跨国企业陆续进入有机食品领域,本国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而人们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安全食品连锁店以及有机农产品分销处规模和数量猛增,人们更愿意直接购买这些有机产品。其次,在“日本有机农业标准”颁布后,多数农场没有经过有机认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在标准实施前日本有1万个有机农场,但经过严格认证后只有约4000家取得了有机农场认证证书,这样就使得原来主要以个人信任为基础的模式很难防守全球行业标准的进攻。另外,“Teikei”兴起之初人们不单单是为了得到有机食品,而是追求和宣传生态和自然的价值理念,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强盛,那些需要经常性、固定性参加紧密型公益组织开始逐渐下降,松散型的得以增长,人们为了价值追求可以自由方便加入而不必受原来束缚。从内部来看,首先,参与者个人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迁,大量家庭主妇开始参加工作,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Teikei”的劳动和运作。其次,固有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Teikei”的发起是消费者的运动,为了保证生产者的利益,要按照一定的价格提前给预付款,并签订固定的合同,但是,一旦出现生产过剩,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n;再者,也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合作关系,双方在建立关系之前,需要信任对方,之后应该民主平等,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消费者往往需要参与劳动,甚至被生产者分派田间劳作、分拣、运送等繁琐任务,长期下来不免疲惫。此外,实际运营中也有一些棘手问题不好处理,诸如生产产品种类,难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而生产过剩大于需求,利益又难以再分配;因具体生产资源和生产经验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种植计划往往被生产者决定,消费者就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产品相对单一,即便是这样,常常也会由于天气、配送等影响不能够确保稳定供应;长期繁杂的生产和管理,尽管有志愿者参加,有时也难免产生厌倦,而聘用全职人员又增加了经营成本;由于生产有机产品是直接保护了环境,而不单单是为了产品,而对环境贡献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生产者往往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双方合作的凝聚力。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逐渐趋于衰减。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新型模式“sanchoku”,强调有机生产和产品直销,而不用消费者参与劳动,和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主导的地方食品运动“chisan.chisho”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Teikei”模式的不足。
3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在美国尽管兴起较晚,但是两国相比,日本的社区农业主要强调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产销经营模式;而美国社区农业在此之外,更注重背后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选择,如社区活动、民主决策、消除社会偏见和对全球化的反思以及对生态伦理的推崇口。这种模式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尽管不像有机认证有权威部门为其颁发资格证书,人们仍旧投以热情,给以人力、财力支持并乐此不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3.1美国CSA的兴起及社会背景
社区支持农业在2O世纪70年代引入到欧洲,8O年代传到美国,美国第一个登记的农场于1985年出现在马萨诸塞州,发起人试图以此来弥补主流食品供销体系的不足”。CSA先行者JanVandertuin在南波克夏的印第安边线农场(IndianLineFarm)把瑞典的CSA模式介绍给RobynVanEn,随开始着手实践,起初的参加成员可以选择以1份额或半份份额加入,经过4年的发展,成员由刚开始的30个增加到150个:次年,新罕布什尔州的威尔顿寺庙农场(TempleWiltonCommunityFarm)也开始进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刚加入的会员按需分配而不管缴纳会费的多少。之后,CSA作为恰逢生态伦理思潮过后开展的一项社会运动,即作为可持续农业运动的一部分,在美国从东部向西部得以迅速推广。CSA的发起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们根据双方协议灵活调整,各具特色。与日本相比,美国CSA的兴起也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7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民间就已成立了自然有机农场协会(theNaturalOrganicFarmersAssociation),推动了有机农业发展,使有机食品逐渐受到人们青睐;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期间,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环保人士等大力宣传可持续农业,CSA日益受到人们关注;9O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地方食品运动”,反思食品受制于跨国垄断企业的现状,谨慎对待工业化生产和转基因食品,提倡自由选择、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反对长途运输、工业化生产、过度包装和廉价低质食品,很多学校、医院和社区加入进来,进行社区农园和市民农园建设,另外农场主还可得到政府及推广机构的技术培训和服务,这些无疑为CSA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2美国CSA发展现状
美国CSA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大西洋岸和中西部北方地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分布最多的州包括纽约州、加州、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州和康斯威辛州。在威斯康辛州,从1988年第一个CSA开始,到1996年已超过65个;在麦迪逊,从1992年第一个CSA,到1996年参加居民已有约8000人参与。在土地属性方面,调查显示美国的CSA租赁土地占很大比例,1999年和2001年分别占27%和23%1。在生产方式方面,大多数CSA农场采用了有机种植或生物循环农业方式。关于成员的加入,参加成员申请的份额,通常可以满足一个中等规模家庭的蔬菜供应,有时也可以申请半个份额;成员加入费用因生产季节、成本、产量、质量及配送等差异而各不相同,通常为300~700美元口。关于成员退出,Henderson在对354个CSA的调查显示,仅有5.4%的成员打算退出,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变迁,同时也有个人身体情况、收入等因素影响。成员的更替是CSA发展的自然现象,美国CSA当前仍旧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美国现在有约200万个农场,约有80%为小型农场,而且大部分为家庭私有,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把产品通过CSA项目、农贸市场、粮食合作社等渠道直接出售给消费者1。2007年的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已有12549家农场采用社区支持型模式开展生产[241,可见美国的CSA发展之快。
3.3美国CSA蓬勃发展下的小规模、多元化趋势
美国的CSA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亦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地块规模较发展早期趋于减小、类型日趋多元化。1997年CSA农场面积小于20hm的比例占72%,而2001年调查显示,面积小于4hm2的比例达84%,小于2hm2的占65%】。此外,CSA组织结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依照最初主导的发起者,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农场或农民发起的CSA(Farmer-InitiatedGroupCSAs),成立农业生产者直销组织直接向消费对象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产品价格一般很理想,多数能以市场同等产品价格的80%出售;第二种是消费者发起的CSA(Consumer-InitiatedCSAs),由城市社区居民组织发起一个CSA计划,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选择地方生产有机产品,促进环境友好寻找合适的农场或者农民生产特定的农作物或其他产品;第三种是农场或者农民与消费者共同发起的CSA,由社区居民及附近农民协商、合作,共同制定一个CSA计划,一起管理CSA的日常运作。以上这些都是CSA的基本模式,在实际开展中,结合社会需求和理念定位,具体形式日益趋于灵活多样。表现为:产品种类多样化,如一些CSA拓展其服务功能,被称为组合模式CSA(mixandmatchstyle),消费者不是固定被动选择既有蔬菜产品,而是主动选择自己喜好的产品种类进行组合,从蔬菜、水果到鸡蛋、肉类、牛奶、自制奶酪、面包,甚至花卉等多种农产品及加工品;服务对象多样化,通过联系地方教会和食品银行等公益组织,向急需食品援助的老年人、患病者、流浪者或教区居民开展无偿配送,同时以折扣会员价等形式吸纳需要帮扶的社区成员,与特定人群合作发起CSA,如学校学生、养老院老人、社区农园成员等充分发挥了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CSA多元化发展;合作形式多样化,以上类型以多元形式存在,如生产方部分地块参加CSA,其余的仍按常规方式生产,而消费者特别是学校等单位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CSA,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按季节、年度分期付给生产者预订款,也可以采取一次付款或认养等方式长期获益。
4两国CSA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及美国的实践证明:如果CSA只是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其执行力就日渐削弱;而美国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得以迅猛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处的地位和价值取向不同,只有充分尊重对方,双方都开展再教育,农民需要普及环保知识,消费者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灵活协调内部矛盾,两者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理念,才能持续合作:人们加入CSA的同时,要求尽量减少时间和义务劳动的束缚,因此,招募志愿者、雇佣外部劳动力可能是社区支持农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良好的社会基础是其兴起的必要条件,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况且CSA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及公益组织等可以支付一定的环境份额予以适当鼓励,CSA进行有机认证,有利于提高公众认同度。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的社区农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而中国的社区农业发展刚刚起步,多数关注者缺少对CSA的系统认识,对其营建程序知之甚少,从而影响CSA的顺利推广,基于两国发展经验和对美国洛杉矾地区CSA个案的调查访问,对此总结如下:
4.1开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1)CSA可以很好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加入社区支持农业,农民的新鲜农产品去掉了中间商可以直接在当地被买家收购,降低了小农户在全球化市场条件下的被动性,农民不必担心价格大幅波动对自己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农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农民有了收入保障。
(2)csA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日常话题之一,而在社区支持农业中,消费者可以跟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从而降低了生产者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化学品以及对包装的依赖,确保了生产环境、生产方法及产品的安全,建立了城乡食品“绿色”通道,这些让消费者吃了定心丸。
(3)CSA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开展频繁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了市民和农民的交流。使得生产者同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强化其服务意识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人们对当地农耕文化的认识和对劳动者的尊敬,更加珍惜劳动果实,同时也有助于革新其消费观念。
(4)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产品质。多数CSA采用有机生产,对于施肥和害虫防治等都与严格规定和限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因采用有机生产而相对于常规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得到消费方得资金支持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选择有机产品的同时也是在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同时差异化定位,也促进功能的多样化。
(5)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社区发展。农民以其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得到社区消费者的相应回报;城乡共享健康食品和美好环境;通过把过剩的农产品可以协商捐献给食物银行、救济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也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生态和农业文化教育;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了当地闲散劳动力,并为城市社区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锻炼机会。此外,通过加入CSA,使人们返璞归真,近距离接触土地和绿色,放松身心,感恩自然和传承农耕文化,播种希望、辛勤培育并饱尝丰收的喜悦。总之,CSA具有多种功能,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食品。
4.2社区支持型农业建设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
(1)发起者号召成立CSA,开始招募成员。向朋友或邻居建议或联系现有的合作组织、学校、团体、协会等,参加者都要遵循平等信任、互利互助、协商管理的原则。
(2)筹备预备会议。详细介绍什么是CSA。地方食品的益处、支持小型农场的意义等,解答现场提问,评估参与者的认同度,并吸收热情高的参与者成立核心小组。在接下来的讨论会上,形成共同理念。如对有机食品、地方食品的认识,是否吸收不同社会背景的成员,是否允许儿童参与,如何分配劳动份额,生产产品的种类以及是否愿意公开成员信息等。
(3)核心小组开始筹备具体事宜。确定种植者和生产规模,产品分配原则及配送范围,明确成员责任,审议生产者提出的预算,制定会费和交付细则,明确目标种类和数量规模,制定儿童守则,明确购买的配套装置所有权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开始宣传,组织招募,招募成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控制成员规模。
(4)参加成员达成共同协议。提前支持下季产品的预付款,分担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损失,参加田间劳动、配送以及其他日常工作,登记注册法人资格,可以是消费者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或非盈利组织等。
(5)融资、获得土地。启动资金包括生产者分摊资金、消费者会费、外界捐赠款项、借贷等;土地使用权获得可以是生产者自有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信托组织、中介组织进行租赁。
(6)具体分工及经营管理。参加农场劳动及日常管理的包括会员及其家庭、雇佣人员及义工和见习生,参加劳动成员日常安排主要包括田间日常劳动和配送两大部分。按合同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开始正常运转后,具体经营管理维护事宜由所有成员民主决策,协调实施。
5关于中国发展CSA的讨论及展望
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不是因为粮食蔬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其生产质量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健康和安全。而着眼中国国情,一方面要实现13亿人口粮食的自给自足,另一方要求开展持续农业生产,给后代子孙留下可持续的生产资源和环境,笔者认为,开展CSA合作,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可以在如下方面做出一些思考和尝试。
(1)深刻反思中国当前小农户农业生产现状。中国空前的城市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外出打工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由于劳动力成本明显增长,为了“省事省力”,农民更热衷于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的应用,而且常常过量使用,这种高污染和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因此,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来化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矛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第二,加强绿色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可由国家农业部主持,依据各省区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及其决定的生产优势,对绿色农业制定带指导性的区域发展宏观规划;然后各省区、市县参照国家宏观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做出具有本区域特点的中长规划。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或农业部门,定期绿色农业产业政策,指出哪些生产是属于加强扶持及保护范围的,哪些生产是属于调整范围的,让广大农民群众心中有数,并以此为参考,做出理智正确的微观决策,将分散的生产经营,纳入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轨道。
第三,建立规范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构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应把握以下三关:一是生产基地选址关;二是种植过程无害化关;三是农产品残留毒物检测关。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市场和需求,在农作物、畜禽、水产的优质高效新品种选育上重点突破;二是要围绕新品种选育做好与之配套的良种良法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三是要围绕产后保鲜、贮运、加工、包装的各个增值增效生产环节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四是要围绕优质名牌产品抓好高新技术示范与普及培训工作;五是要积极地、有选择地引进名特优稀品种资源与相关技术、设备;六是要加强和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东营市利津县农村的金融环境的改善,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甚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涉及的企业产品由于种类稀少,而满足不了客户对多种类产品的需求,以致于使客源流失。而且,集约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制约农村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创新型人才缺乏。在现今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很多业务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对金融方面的知识不具有系统且专业的认识。这就造成了既能懂得金融专业知识,又对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的极度缺乏,进而制约了农村集约化农业的发展。
2.农民的流转意识不强
土地是农民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所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会担心流转之后失去应有的生活依靠。因此,农民宁愿进行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且,农村农业的土地流转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农民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缺少对土地能升值的预见性,甚至还缺少一定的话语权。而且,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对土地的流转失去信心。
3.科技投入的动力不足
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科学技术的投入,而对农业的科学技术的投入都是利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利津县涉足于农业发展的企业大都是中小型的企业,然而受企业的规模和资金的限制,都支撑不了研发周期长和经费需求大的科技研究,企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也都较低,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不大。同时,科学技术投入的风险分散的机制并不健全,也吸引不到企业对农业的投资目光。而且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不足,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对从农业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待遇差的问题,是东营市利津县的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推进集约化农业发展的措施
1.创新金融机制
为了促进农村的金融机构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的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对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的制度,为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来提供法律保障。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对集约化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在集约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创新型人才进行重视,加大培养力度。而且还要重视引进既有专业金融知识,又有法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各大农业院校也要对加强学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性进行大量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保证强大的智力支持,进而更好的促进农村集约化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土地流转的制度,增强农民意识
东营市对未来五年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学、明确的,利津县已经具备发展集约化农业的良好基础。随着农村合作社经营的不断发展,各级部门要做好对农村的土地流转指导及其管理工作,对各项工作制度予以完善,增强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意识,使农民更好的配合政府完成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同时,打造农村的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对农村土地的流转进行定期的公布,对不合法变更土地流转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置。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34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最基础的项目生产方式之一,设施农业是基于机械化、工程化、工业化手段开展的农业运行模式,它有助于摆脱过去的手动农业存在的不足,为动植物生长提供可以控制的环境,突出土壤在生产中的作用,并降低劳动力投入数量,保证高品质生产。另外,设施农业也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农业的革命,提高蔬菜产量。然而设施农业的发展却很容易带来病虫害的影响,增加病虫的存活期,影响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根据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对蔬菜病虫害加以防治,找到有效的策略提高蔬菜的质量,为百姓提供健康的饮食。
1 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的病虫害问题
1.1 容易滋生病虫害危险
设施农业的推广,会影响蔬菜生长的气候,造成温度过高、湿度大、通气条件不好等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为病虫提供滋生的土壤,加快他们的繁殖速度。例如引发灰霉病等,造成茄子、黄瓜、辣椒遭遇威胁,降低产量和质量。
1.2 为病虫度过冬季提供场所
冬季气温低、冰冻严重,天气条件差,有助于杀死病虫,为来年夏天蔬菜生长打基础。然而设施农业的利用缩短了蔬菜种植的周期,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为病虫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1.3 增加病虫害的种类
设施农业大面积的生物技术的应用,会改变气候环境、蔬菜的生长条件等,温度、湿度的不同,必然会为病虫出现滋生土壤,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以往没见过的病虫危害,加大治愈的难度。
2 设施农业下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2.1 选择优良品种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问题,既有生产方式方面的问题,也有作物品种选择方面的不足。如果品种选择不当,那么在后期的管理方面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在设施农业生产首先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应该更加注重农作物的抗病性能,让农作物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
2.2 正确施药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又一问题就是滥用农药,过度注重农作物产量,加大肥料的施放力度,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而且会对土壤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须把握好肥料的施放度;在病虫害的治理方面,应该正确用药,针对用药不均的现象,可利用药物粉尘进行喷洒的形式能有效治理蔬菜的病虫害。对于容易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虫害,应该采取治理土壤的方式,两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2.3 把握好治理的时机
蔬菜生产与设施化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病虫害危险的出现,虫害种类不同,对空气湿度、温度的要求不同,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治理效果。蔬菜生长的初期,是最容易滋生病虫的时间段。因此,在治理病虫的时候,必须抓住机遇,做好预防工作,找准最佳的撒药时间,在蔬菜还是幼苗的时候就进行喷药,并注重喷洒方式,保证药物均匀,且控制好药物使用数量,在遇到大面积病虫害威胁的时候,更要做好及时治疗,确保实现最好的防治效果,提高蔬菜产量,及时解决病虫危害。
3 结束语
设施农业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实现集中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人员耗费,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农业设施的推广由于会改变蔬菜生长的温度、湿度,改变环境情况,很容易滋生病虫危害。对此,必须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法和手段,选择优良品种,正确进行施药,并掌握好最佳的喷洒时间,确保蔬菜产量的提高,降低病虫危害,为百姓提供健康的蔬菜作物。
参考文献
[1]张留江,李荣博,刘蕴贤.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天津农业科学,2010(2):149-151.
[2]朱增改,田平素,陈彦龙,白风歧.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6(3):17-18.
【论文摘要】都市农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分析,提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若干对策。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转贴于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2密云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
2.1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根据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密云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饮用水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库区水面面积l88km,蓄水量43.75亿m,2010年密云库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达40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绝大部分地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3项指标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可以说密云县已成为净水、净土、净气、无公害的绿色乐园。生态资源成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2.2绿色农产品品种多样
密云县户籍总人口4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从总体上说,密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渔各业兴旺发达。密云是全国“三高”生态农业示范县,是北京的副食品基地。良好的环境使密云生产的农副产品无公害、无污染,是自然天成的绿色食品。目前已有密云水库淡水鱼、山楂果茶等10余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有机农业已形成品牌化生产,多年农林业种植积累下来的果木品种为观光果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其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成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2.3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享誉全国。近年来密云投入大量资金对历史人文景观、遗址、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提高了区域的文化内涵,为密云的旅游开发营造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司马台长城以晾、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4】,千年古镇古北口镇是目前保存良好2个长城古镇之一(另一个为山海关)。密云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这些为开发农业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2.4休闲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建设,到2010年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为中心,带动东西南北4条旅游热线的“一城带四线”的休闲产业分布格局。全县开放景区33家,度假村、星级饭店29家㈣,旅游民俗村40个,其中市级旅游民俗村23个,密云己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曾获“国际最佳旅游休闲名县”称号。
3密云创意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是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密云依托其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使多功能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县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157个,观光园总收入13226万元;民俗旅游接待户169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180万元;观光园和民俗旅游从业人员5620人;接待人数达到4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此外,应运而生的创意农产品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业吸引力。目前北京的创意农业可以基本总结为7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其中3种模式就是以密云的创意农业为案例总结出来的,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爱斐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al。这些模式都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而形成的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端高效的产业。
3.2密云创意农业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密云创意农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一段时间以来,其特异性、生态性、野趣性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其高效优质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了京郊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这种产业还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较低,其创意影响的持久性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其发展潜力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目前,创意农业对全县农业及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还仅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创意农业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观光农园普遍创意不足,旅游策划相对滞后。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许多观光农园就是从原来的经济种植简单转变而来的,功能单一。
(2)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特色不明显。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景区内项目单一,则缺乏竞争力。相比其他地区,密云农业旅游借助于生态涵养区潜在的优势对游客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两者并没有有意识的加以筹划,共同发展。
(3)农业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观光采摘是目前农业旅游主要的效益来源,城乡差别的新颖性促进了创意农业的起步,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型的农业类型,自然也是如此,但农业文化的研究与内涵的发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期以来遭到了忽视,所以其文化元素难以在创意农业实践中体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4)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创意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的开拓。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模式使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处于一种白发形成的状态,尽管近几年来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的农业合作组织或者“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郊区创意农业缺乏的是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农业产业链。
(5)创意农业只处于一种零星分布的状态,未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市场影响有限;山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条件虽然有利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但土地资源稀缺、分散,不利于创意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北京目前的创意农业品牌并不多。(6)创意农业项目经营运作不够,一些创意农业初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后期经营运作存在问题,往往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
4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原则
通过对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4.1环境承载力原则
由于密云被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密云的发展必须以保护水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任何开发行为必须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
4.2创意产品独特性原则
在现有特色资源发展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挖掘,形成具有密云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提升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3智力引领原则
20世纪90年代出现旅游农业之后,中国创意农业呈现出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业“双轮驱动”的局面,即一方面在现代农业上继续进行创意,另一方面是在发展旅游农业产业上推进了前所未有的休闲、观光、习技、品尝、购物等观光农业创意业态”1。密云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农业产品的开发集现代科技与智力于一体,促进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转变,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密云创意农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5.1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要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作用。应在密云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将自然景区与农业旅游及单个以农户为主的农业旅游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利用密云发展的后发优势,将生态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开发、乡情民俗的保持结合在一起,高端起步,打造精品,提高档次,带动密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几大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其次,对目前遍地开花的观光农园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第三,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发展潜力和发展要求的园区进行重点创意策划。
5.2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
北京农业文化资源深厚,农业物质、精神消费的市场广阔,因此突出特色资源,形成创意性的农业品牌是首都农业发展方向”。门头沟樱桃沟是一个古为今用的创意u,利用樱桃沟独特环境条件,选用现代优良的大樱桃品种,形成自己的唯一性产品,在千亩樱桃园中将农业成果与农业文化、寺庙文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游客慕樱桃之名而来,但是在休闲的过程中品味的是山水,是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密云全境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应以此为基础,以主题创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增加创意元素,开发主题产品,形成具有密云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如通过开发古道、古树资源,发掘特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形成创意农业的核心产品;通过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休闲养生需求相结合,创意京城慢生活模式,培育休闲典型,打造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5.3构建产业链条,增加服务价值
化肥产生的二氧化氮、氨气、亚硝酸及有害杂质(如镉)对人体健康皆有毒害作用。过多的氮磷进入水体引起藻类过量繁殖,导致鱼类缺氧而死。化肥使用过多,还会使土壤酸化、板结、耕作层变浅,甚至对植物根系直接造成伤害。农田生态系是动态系统,本身也有一定的自净和抗干扰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投入来达到最高产出,只是这种外界干扰要有一定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必然会使平衡失调,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受到阻碍,导致系统生物量减少,生产力衰退。农药、化肥的污染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之所以在使用过程出现一系列问题,决不能单单归咎于农药、化肥本身,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它们。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绿色意识,人们愈来愈关心食品中的有害物残留,农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指标。1993年举行的23届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决定撤消DDT在蔬菜、水果上的法典最高残留限量,另有36种农药也取消了最高残留限量和日允许摄入量。东欧、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定一系列有关农药残留的指标,这就加大了我国出口农副产品的压力。
综上所述,从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的利益出发,都必须发展无公害农业,就是在保障丰收的同时,把化肥、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控制农药污染方面还比较落后,在政府管理与农民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管理真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的外在体现。
其表现是:①是“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企不分的干扰,使得政府在实践中很难正确处理长远环境利益和局部经济利益的关系。在衡量管理干部政绩时,就很少体现环境效益的指标。农业生态破坏有一定的渐进性,一旦牵涉到经济利益,便容易把生态效益抛在脑后,从政府部门到普通农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短视行为。②是我国在保护农业生态,控制污染方面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虽然各地区都制定了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但这些都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食品上市缺乏监测机制,现有检测手段因其成本高、操作难度大,不适合市场经济的需求。③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推广机制缺乏内在活力,难以适应改革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许多农民因为缺乏农药使用的基本知识,滥用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④是新农药的开发仍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十分缺乏,即使研制出来,也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而难以推广。
(二)
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牵涉到农业技术系统,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管理、市场流通等诸多方面,因而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宣传对策。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宣传滥用农药、化肥对农田生态系和人畜健康的危害。同时,普及综合防治技术,国家要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举办各种培训、讲习和辅导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可以要求农药厂商和农药进口商承担一定的培训费用。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部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中部五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目前普遍面临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等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保证
中部六省居我国腹地,幅员辽阔,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8年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31.6%,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0.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5%,猪、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的31.8%,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7.6%。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省外粮食输出量的50%以上,相当于全国近5亿人的口粮由中部地区提供。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要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部不仅是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缩小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农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保证
据农业部测算,在我国3.2亿农业劳动力中,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人,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单单依靠城镇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依靠农业自身来吸纳与承载过剩的又暂时无法转移的劳动力。
二、中部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中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的限制,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还没形成,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产品加工行业,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低。
2.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整体素质低。
农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部地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3左右,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并且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匾乏。
3.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人口转移困难重重。
据农业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按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速度测算,我国每年大约可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可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在拥有9058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中部六省,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资源进行转移是其面临的巨大困境。
三、中部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中部地区要在特别注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基础上,抓好农业优势产业链的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把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走农业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2.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实用水平和推广应用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等环节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超级秘书网
3.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减少中部地区农业人口。
目前我国仍旧维持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进城农民的的子女入托教育难以保证;他们自己则因劳动收入低、时间长、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难以保护自身业已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这些给农民进城增加了直接的成本和心理压力。因此,要为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政策措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帮助中部地区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之,中部地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区农业特色,扬长补短,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农业和工业统筹起来,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相协调,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树华,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4.6.
一、发展智慧农业的背景
“农业兴则国强”,可见农业兴衰关系到国之根本,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党的十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当前涉农部门及信息化机构面临的一大重要任务。同时,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发展智慧农业,只有在智慧农业的坚实土壤中,才能成就美丽中国梦。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及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同时,智慧农业可以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以及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开始发展智慧农业并出现了许多成功案例,如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打造智慧农业品牌,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出了“大棚管家”等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帮助农民实现专业化、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以信息技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江苏宜兴市新建镇新建村,“物联网”技术则应用到养殖业领域,蟹农们用手机能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并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喂食,智慧农业切切实实为当地的蟹农们“养”起了螃蟹;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启用“3G智慧农业——移动物联网信息化应用平台”,该平台分为3个层次。信息采集层靠安装在大棚内的传感器采集信息,信息传输层利用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信息处理层则将用户的处理指令反馈到大棚中,实现了农业的智慧发展。商洛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城市,耕地面积刚性减少,农产品市场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加之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问题严重。耕地零散,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这些现状和问题都表明商洛市急需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笔者结合商洛市地方实际情况,分析商洛市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为商洛市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商洛市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洛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政策支持等原因,智慧农业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引导不够
商洛市出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设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形成和构建了持续加大农业投入的保障机制,为激活生产要素,调动社会主体投入现代农业增添了动力。尤其近几年来,商洛市生态农业发展较快,建立了一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区。然而,商洛市现代农业,尤其是智慧农业的发展却相当滞后,政府缺乏智慧农业发展整体规划方案,缺乏智慧农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
近年来,商洛市不断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不断向农村延伸,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条件。但是,商洛市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水平仍旧不高。各大运营商的3G、4G无线移动网络在农村仍然不能全覆盖,农民家庭户均拥有的电脑数量仍然不高,农民信息消费支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同时,智慧农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各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投入不到位。
(三)信息技术人才缺乏
与传统农业不同,发展智慧农业亟待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性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民队伍。然而,目前商洛市主要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差,科技创新意识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发展智慧农业所需的信息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农民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也不是很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差,对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都远远不够。
三、商洛市智慧农业发展应对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商洛市地方实际,提出商洛市发展智慧农业的应对策略,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商洛市智慧农业的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强化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以政策杠杆撬动效益农业,明确智慧农业的重要地位、发展重点、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预期效果。出台推动智慧农业大发展的各种鼓励性政策,并设置专项资金实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升级,推动智慧农业大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和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化和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地区通信和网络基础条件,提高电脑的普及率,扩大3G和4G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大智慧农业所需的无线传感器、无线基站和传输设备等硬件设备和软件投入,为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和普及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和统一农业信息资源标准,完善涉农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土壤检测体系、土壤分析体系、作物生长监控体系、灌溉监测体系、作物个体生长监控体系、专家分析系统和智能决策等涉农系统,加强本地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整理和智能决策,形成多部门联动、一站式服务模式。建立市、县、镇和社区四级农业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和农业专家智能决策系统平台,加强农户需求的多样化研究,完善有关农产品生长和流通等数字化模型,实现数据处理与用户群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四)重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智慧农业就是更好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巨大。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重视农业栽培技术的应用,重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推广,重视网络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重视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作物监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宣传,真正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智慧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队伍建设
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民队伍,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人才保障。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和升级现有的村镇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建立专门的智慧农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点,加大信息投入和服务力度,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科技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提高培训质量,保证信息化农业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笔者探讨了商洛市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商洛市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为商洛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加速了商洛市智慧农业的实施,加快了传统农业产业升级,所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地方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赵建华 刘宁 杨煜琛 单位:1.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2.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兴明.党的十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J].南方农业,2013(1):1-4.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农业农村有关重大问题研究》编写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农业农村有关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焦泰文.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学习十报告的一点体会[J].政策,2013(1):81-83.
[4]江志峰.智慧农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5]李道亮.物联网与智慧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杨大蓉.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1-2.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施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33万m2。其中遮阳棚、小拱棚面积30793.33万m2,大棚面积6266.67万m2,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m2。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6万m2;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m2;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m2。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47万m2[1]。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47万m2,比2009年的791.27万m2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93万m2,占91.2%;标准竹木大棚55.67万m2,占8.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2]。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t/hm2,纯收益高达15万元/hm2。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m2,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m2,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400万m2,受益农户达10.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627.13万m2,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33和850.8万m2,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福建省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省分户经营的设施栽培农户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农户-经纪人(或外地客商)-市场(或公司)的市场链进行销售。国有农业企业(如蔬菜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建设的农业企业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资金投入量大,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已建立基地-工厂加工-市场(出口)的模式经营。
2福建省设施农业主要做法
2.1积极协调,促进土地流转
土地是影响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各地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福清市通过村委牵头,或成立镇村中介,或网上信息等方式组织流转;长乐市通过每亩耕地年租金600元、流转服务费100元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有序流转[3];永泰县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帮助设施农户做好流转土地协调工作,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2财政支持,利于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设施装备等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2009年该省增加了喷、滴灌设备的补贴;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下达后的补充目录中也将标准配置的设施钢架大棚列入补贴,每平方米补贴7.8元,每公顷大概补贴75000元。将乐2011年新建农业设施连片面积10000m2以上,每亩县补贴1500~10000元;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冷库菇房起补室内占地面积应达1000m2以上,库房高度4m以上的,县财政每平方米库房补贴标准为30元;微灌设备起补面积连片达33333m2以上,县财政每666.67m2补贴标准为150~200元。同时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00万元(除购机补贴、县财政补助等)完善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福清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500万元,重点补助连片2000m2以上钢架大棚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以鼓励蔬果大棚连片规模发展;长乐市政府拟对蔬果大棚按福州市级补助标准1∶0.5进行配套补助;连江县拟对钢架大棚按1∶1进行配套补助。
2.3开展培训,促进农技服务
为了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福建省一些科研单位、政府等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集约化育苗、大棚反季节栽培、遥控微喷灌和膜下滴灌、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耕作等设施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等系统开展全省性主会场远程培训10期,讲授41个课程,140多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现场解答240多个问题,各地开设分会场9255场次,共培训农民85.9万人次,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平台。还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培训,以将乐县为例,2010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受训1080人次,大多种植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福清市通过969155热线开展农业科技下乡30多场次,培训3200多人次。永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组成百人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入户指导,把先进生产技术传递到设施农业基地。
3福建省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设施农业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府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强度大,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也有部分县市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高,设施农业发展阻力重重,资金短缺,设施过于简易,零星经营,无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整体提升,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设施农业已向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方向发展,虽然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目前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基本上由企业和农户自筹,在闽南地区有不少设施农业设施是由台商投资建成的,各地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一些龙头企业中也有少量的政府投入,但所占比例不高。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科研是提升设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近年来福建省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但整体看来,政府对科研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3.3机械化程度不高
设施农业应是高效农业,体现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因此每一个设施农业园都应尽可能运用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措施。但福建省用于设施农业的装备还比较少,自动控温、喷(滴)灌设备、药物喷施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企业的连栋温室中,而农户建造的小拱棚、竹木大棚等农业机械的使用几乎为空白。目前福建省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绝大部分作为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造成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资金困难导致农户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机械操作问题。农户机械操作技术掌握不足,或机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缺少,让农户在购机前心存担忧或存在使用障碍[4]。
3.4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增质提效,但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许多生产管理还是以经验为指导,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生产标准有待完善;二是生产标准化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与价格标准等。目前,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一些无公害的生产标准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或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或是针对性不强,无法明确适用于何种设施与品种,由此导致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户接受并应用,从而阻碍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提升。同时,全国尚没有一个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和价格标准,让农户对购买这些设施心存担忧。仅靠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还不足以推动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加强宣传及推广力度才能让标准化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设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靠农民个人或企业自行投入,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小,设备落后,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3.5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设施农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在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福建省已初有建立,但尚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生产与市场对接错位,设施农业企业融资难,农资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市场销售体系以及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户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流通环节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户效益的提高。目前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信息总量少,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缺乏市场分析预测、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准确性与代表性不高,从而导致农户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减弱。
3.6设施农业研发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设施农业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但要知道农业栽培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环境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福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毕业于农科或工科,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没有或很少接受设施新技术的专门培训,缺乏适合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复合型人才。福建省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基地中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才不多,仅数百人,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制约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常发现一些城市,领导为了业绩或者检查,建设了高规格、高科技含量的实施农业,等检查或验收过后,不懂的管理使用,就栽种一些科技含量很低、效益很差的作物,有些设施大棚甚至杂草丛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4发展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对策
4.1发展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的现代设施农业各有特点,表现为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福建省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应加以借鉴,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引进其先进的理念、技术等。福建省是农业不发达地区,且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每年有多次台风天气出现,年降雨量大,丘陵山地较多,平地较少,地形变化较复杂,有些区域交通不方便,各地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鉴于福建的地域特点,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作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的选择、设施结构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创建适宜的生产模式。例如设施作物种类可更多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设施类型则注重地膜覆盖、避雨设施等小型设施、简易设施,以降低成本;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与排水能力。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省份的模式,而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适宜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福建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4.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福建省政府应该推出减化农业贷款手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来促进带动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激励农户、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在贯彻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基础上,允许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原则,进行土地的转让、互换、转包等,通过让土地自由的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促使设施农业集中种植,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监督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加大对设施大棚建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等的财政补贴力度。
4.3大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其他省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设施农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农业设施生产者的素质。政府要依托科研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田头示范、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从支农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切实解决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同时,政府要定期组织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去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帮助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巨大优势与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4打造品牌,提高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
设施农业一定要结合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不管是借牌子还是树牌子,一定要进行品牌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产品[5],有利于拓宽销路,改变供求格局,提升产品价格。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发展园艺设施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地竹林设施栽培、畜禽规模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打造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福建省每个县建设2~3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设施农业基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设施农业示范区通过新品种以及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确作业、精细管理等新技术手段和农艺措施,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示范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发挥设施农业园的示范作用,极大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5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或财政奖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科研研究,并激励其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方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6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