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要求范文

时间:2023-07-19 09:29: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课堂教学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课堂教学要求

篇1

引言:

现代教学扩展了课堂的容量,拓展了课堂的空间,创新了教师的思维,因此,当然对美也有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求现代课堂教学的个性与共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和谐美

人的发展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相比之间南于更多强调“统一”和“标准”,造成的课堂教学刻板和统一的情况:课堂压抑沉闷,学生不敢不能教师也不愿意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早已压制了那些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到了信息化社会,多样的接收信息的方式,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个别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打开的是一扇扇窗,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很观念,随着社会海量信息的传播,学生如同吸收了充足营养的大树,茁壮成长,花开满枝。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随着诗歌音节而歌,擅长绘画的可以描绘江山多妖,惊涛拍案;辩论的学生可以学习马丁?路德口若悬河,现在这些都将迎来赞许的目光,教师也将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之语,学生收获的是自信和张扬的青春,而这样的人长大之后也将充满非凡的活力甚至创造力。当然,课堂的集中教学的特性也强调个性必须符合社会要求,并与环境和谐相处,身处集体的他们也会在现代课堂的教学中,比如研究型自我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型等新课堂教学形式下,懂得自我表现与适度尊重,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体验,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别人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汲取精华以弥补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更全面发展。这样学生发展修改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但不矛盾,而且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现代课堂在个性彰显、青春飞扬的同时,学生在智力、体力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形成个性与共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的现代课堂的和谐美。

二、要求现代课堂教学中有民主的气氛,创造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美的环境

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师生之间由于信息获取的多少或者专注方向的不同,更可以形成一个平等交流、共同切磋,甚至互相取长补短的宽松环境,而这样,会进一步促进教学相长。教师的适时引导甚至不耻下问,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并发展健全的身心。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平等带来的尊重与温暖,使课堂处在一种探究之路合作之路上,师长的宽厚包容尊重,是一种大气之美;学生的发问展示,是一种青春的彰显之美。课堂如此,怎不温暖宜人?学生如沐浴春风,教师陶醉与活力与青春之中,真是美不胜收!

三、要求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信息

古往今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始终如一。美不只是一种外在体现,也是人们身心的一种愉悦体验,当人们在劳动成果上看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看到人本质的力量时,精神上感到愉快内心充满了美感,因此,客观事物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而现代课堂为此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除了传统的文字哲思之美,文字表现感染之美抽象地有赖于相像的美,多媒体可以直观展示许多形象的美。从此,可以不再对忧伤和欢快觉得抽象,不再对磅礴和苍凉感到迷茫,可以知道“江山如画”是什么模样,可以知道“长亭送别”是多么感伤,“大漠孤烟直”可以清晰在眼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竞可纤毫毕现!可以知道琵琶曲多么悠扬,可以知道对酒当歌多么酣畅!

四、要求现代课堂教学中体现一种开放的美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国际性,它就是一种国际现象,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变得便捷,信息传播快捷,教育的开放性成了必然,同时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且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开放的教学形式,开放的教学思路,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得一种全新的、愉悦的美的心理感受。

五、要求现代课堂教学体现出一种创造的美

篇2

什么是有效性教学呢?顾名思义,它要求教师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成果。设置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一节课下来使人人各有所获。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教”的成果,对学生进行的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虽然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不少的文学素材,但却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些都是新课改所突出强调的问题。以下,笔者就具体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实践方法。

一、转变观念,探索创新

1.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它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了指导思想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时,我设置的教学目标为:(1)多次反复阅读课文,通过熟读逐渐感知文章韵味和作者写作意图。(2)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课外阅读搜集资料,从认识文字美的层次上升到领略作品意境美的境界。(3)通过独立阅读、教师解析等多元的解读方式之后,明白作者思想矛盾的原因,赞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让学生慢慢地关注到社会,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更有序地进行,学生也可以听得更清晰、更透彻。

2.教学模式不论怎样创新都无法脱离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

教师一定要将素质教育的新课改目标贯穿于创新课堂的始终,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案还需符合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特征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实施有层次的因材施教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语文学习,建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有效性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为目标,强调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自主、小组协作或者班级探究等方式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比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课时,课堂讨论可以根据教材课文后研讨练习题设置讨论中心问题:(1)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变化如何?(2)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然摆脱不了“煎熬”,你怎样评价?这些问题较深入,适合讨论,旨在培养学生以事观人的能力,即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去了解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会得到提升。

2.合作学习法

近年来,大家为什么都在倡导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呢?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心情愉悦之际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该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为讨论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在不同的意见中反思自己的思索结论,激发求知欲,渴望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诗歌所蕴藏的情感,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朗读,体会并分析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再设置问题:“读完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你是从诗中哪部分感受出来的?”,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最后商定结果。之后我要求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文朗读,我来做最后的点评,通过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优缺点,提出建议,让他们从中得到提高。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信息时代给教师最大的赠礼,它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狭小的教室里看到了广阔的世界,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教材再好,它都无法将文字演活,插图再真,它都是静止且无声的。比如,在教学《雷雨》这课时,我先准备话剧结尾部分的视频。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话剧的表演构成中熟悉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变化,体会那雷雨夜中的三个爱恨交织,本来未来美好的年轻人一起走向了生命的不归途,启发学生将情感波动原因转化到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周朴园身上。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周朴园有关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在看完话剧后对周朴园的印象,与学生共同探讨周朴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另外,我还用多媒体向学生阐明了在序幕中所明确的人物关系表:(1)周朴园――煤矿公司董事长,55岁。(2)周繁漪――周朴园妻,35岁。(3)周萍――周朴园前妻鲁侍萍生子,28岁。(4)鲁四凤――鲁贵和鲁侍萍之女,18岁。(5)鲁侍萍――周朴园前妻,某校女佣,47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人物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脉络,理解课文。

总之,新课改表达了社会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重视其思维能力的提升。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摆脱长期以来应试心理的束缚,借助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道具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彤彤.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3(09).

[2]郭仕凤.对语文新课改教学的一点认识[J].学周刊,2013(01).

篇3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能自主发展。学生被动发展的结果是:(1)造成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一些适应被动发展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一些不适应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3)以学生的片面发展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4)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

3.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学生。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3.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兴趣化教学策略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生活化教学策略

(1)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

篇4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新课程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参与意识,倡导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索中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形成了“问题促使法”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映了教学结构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揭示了教学结构中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纵向关系以及构成现实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横向关系;它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为人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问题促使法”教学模式,是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为依据,即在课堂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在课堂这块阵地上,通过问题的设置、促使、诱导、分析、研究、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实施“问题促使法”教学模式的目的

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积极推广,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校、引领运用、检验完善、再度提高”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变学生过去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还课堂于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再提出、再解决,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转变。

二、“问题促使法”的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逐步规范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的解题策略,充分体现思维训练的开放性、思维品质培养的层次性、表达分析的逻辑性、思维发展的连续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求实务真的科学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再创造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和网状知识结构。

2.精心准备问题情境

以每节课的重、难点为突破口,教师精心、巧妙、合理地设置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力合作,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达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主体思想意识。

3.注重教学探究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变学生过去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还课堂于学生,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置。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提出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样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再提出、再解决,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整合和再生

通过“展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对已储备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推理、概括等思维方法,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形成“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集体一家”的学习新局面。教师适时点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检测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知识整合和再生运用,加强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有效传递和相互焊接。

5.反馈学习效果,组织引导质疑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结论与过程、教材与教学方式、学科与学生及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大胆、积极地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不论采取何种启发方式,教师都应当逐步规范教学基本环节,充分体现思维训练的开放性、思维品质培养的层次性、表达分析的逻辑性、思维发展的连续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求实务真的科学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再创造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 4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人们对教育机制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视。高中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重“预设”而轻“生成”就会造成课堂教学僵硬、死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生成”而轻“预设”就会造成高中课堂教学行散而神散,严重影响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二者之间结合的策略,为优化高中课堂教学略尽绵薄之力。

1预设与生成的有效结合

1.1高中课堂政治教学必须有充分的预设

高中课堂教学“预设”指,在实际教学中提倡课堂教学的“留白”性,引导学生多问、多思。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不同学习体验,以教学价值为导向,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

中国著名教育学者陈旭远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没有课下预设就没有课堂教学。高中政治教学更是如此。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包括:学生、教材、教师。这要求政治老师在课前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材。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

1.2高中课堂政治教学必须有未知的生成

高中课堂教学“生成”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教学进程的不确定性,以学生为基础,举一反三,使静态的教学模式像动态转化,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优化新时期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课堂教学,是生物意义上个体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因此,从此意义上理解,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重视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过渡预设课堂教学的进度,过分避免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只会造成实际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和弹性。从唯物主义观念思考,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很多无法预设的情况,这需要教学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生成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新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摸索新的经验。

1.3高中课堂政治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高度结合

在高中课堂政治教学中,假如只有生成而没有预设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老师将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单纯的“随意性”“放羊式”教学将会严重影响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中课堂政治教学中,缺乏预设的生成,将使课堂教学死气沉沉,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热情,严重伤害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因此,预设和生成必须高度结合,缺一不可。

2高中课堂政治教学预设和生成策略

2.1科学合理的开发教材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广大的人民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的教教材。不要被教材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而应科学合理的开发教材,让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为我所用。充分发挥老师的聪明才智,大力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运用关联性思维,延伸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努力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再加上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高中政治教学的生命活力。

2.2让预设和生成在理论上相统一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可以更好的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的预测。这也是学界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之一。但是,如果对课堂教学过度的进行预设,又会导致实际课堂教学的僵硬性,使课堂教学堕入形式化之流,有违素质教育的本质。这就要求广大的授课老师不能机械的照搬“预设”,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

2.3让预设和生成在实践中相结合

在实践中体验学习指,教学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切实的体验环境。在实践中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像体验生活一样体验书本中所描绘的知识。对于体验环境的创设,它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也是可以创设的。之后可以组织大家讨论学习,把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出来、写出来。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体验生活。我们以高中课堂教学中纳税章节为例,运用预设、生成相关知识,设计如下教学内容,以供大家参考:首先,在课后让学生深入生活,通过实际的走访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纳税情况,了解税率和纳税方式,对“逃税”“避税”之间的异同深刻体会,并就纳税中遇到的问题到营业厅咨询。其次,在课上提出“逃税”“避税”大家如何看待等问题,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在课下布置相关作业让大家思考完成。这样可以使高中课堂教学始终保持开放性、交流性,从而更好的启发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重视预设和生成的重要性,对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从而更有效的将预设和生成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更加智慧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79-01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使得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发生了转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满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在教学策略创新上入手,重点做好教学策略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全面性教学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将差异化教学和整体化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W的全面性。为了达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培养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差异化教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需要将差异化教学与整体化教学相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的综合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能够达到全面性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把握课堂教学原则,尊重教学规律,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把握正确的课堂教学原则,应本着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推动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尊重英语课堂教学规律,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达到创新教学策略的目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全面性教学要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增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应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着力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全面性。

2.从多元化教学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尝试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性,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并没有限制。基于这一认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并选择出教学效果相对突出的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方法,最后,还要做好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例如在听力教学中,在日常的早读或自习课时,教师要督促学生跟读磁带录音进行模仿和背诵,同时可每天抽查部分学生,在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给予指导。其次,要努力创造课堂语言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除了让学生复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可以结合听说、看说,引导学生在听力训练、看图训练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然后教师要及时点评。最后,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中,我们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的优势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突出教学方法优势,将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现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方法创新的针对性并做好教学方法的运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着力点,保证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满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

3.从教学主体转变入手制定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能够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个性化教学。

(2)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方法创新与兴趣培养结合在一起,不但要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的兴趣培养,使教学方法创新能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参与课堂教学鉴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足够的尊重,并围绕着学生出发,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选择配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4.结论

以上总结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教学方法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使教学方法日臻完善,发挥更大的实际价值。

篇7

关键词: 高中计算机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在高中计算机学习方面,由于计算机不是高考的考察重点,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高中生花费在高中计算机教学方面精力和时间较少,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中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全面提高高中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计算机教师在开展高中计算机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本文结合高中计算机教学实践,就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1.高中计算机教学现状与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际操作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高中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率比较低下[2]。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构建计算机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要求。要构建高效课堂中,必须激发高中生参与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Office和Windows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让高中生掌握基础理论,而且要让高中生学会实际操作技能。教师在开展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高中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最终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教师在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时,可以采用以下有效策略。

2.1改变教学观念,营造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和谐氛围。

新课程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时改变教学观念,营造有利于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和谐氛围[2]。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高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的角度,不利于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时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学信念,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高中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技能,有效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计算机教学《信息与计算机》中的信息的概念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不是简单地将信息的概念板书出来,让高中生读一次然后记住信息的定义,而是结合实际生活,让高中生说说什么是信息。教师可以提示高中生,在教师课堂授课是信息,学生听到教师讲话也是信息等具体的实例。要通过样轻松的聊天交流中,引导高中生理解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媒介,从而掌握信息的概念。

2.2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构建高中计算机教学的高效课堂。

计算机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专业名词比较多,专业知识较多,不利于高中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教师在高中计算机教学实践时,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方式教学法,激发高中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到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3]。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采用下面的多种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是属于计算机知识的一种。教师采用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高中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在高中计算机课程《文字处理》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课堂展示Office软件在文字编辑方面的巨大功能时,教师可以打开一个Word界面,编写这样的一句话:“欢迎学习计算机技术。”然后教师通过艺术字加工编辑,给高中生展示优美的不同文字效果。教师在展示之后,告诉高中生,只要学习计算机知识,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优美的文字效果,从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高中计算机课程《数据处理》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高中生在课后制作一个班级人员通讯录表格。以任务驱动高中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高中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如何完成任务,培养高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鼓励课外实践,促进构建高中计算机教学的高效课堂。

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只有真正动手实践,才能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教师在开展高中计算机教学实践时要鼓励高中生进行课外动手实践,培养高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在开展高中计算机教学《网页制作基础》时,教师可以鼓励高中生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课外实践中尝试完成班级的网站设计。计算机课堂教学时大多是计算机的一些基础操作,只有真正投入实践,完成课外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师通过鼓励课外实践,不仅能锻炼高中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让高中生更理解计算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促进后续相关知识的高效学习。

3.结语

新课程对高中计算机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注重激发高中生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鼓励高中生参与课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计算机运用技能,切实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中计算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8

前言

目前。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不仅要求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因而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完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任务的。因此,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1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增强政治的生动性

高中政治课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而需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一旦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确实了情感,整个政治课堂教学就显得很生硬,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更加枯燥,进而影响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

1.2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实时政治结合起来,但是有的高中政治教师并不重视实时政治的教学,也忽视了情感教育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而使他们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实时政治脱节现象严重。因此,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4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都是源自于人的情感。尤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创造的潜力也比较大。因而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加强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

2.1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

为了保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要有独立和固定的教师队伍为基础。对于教授高中政治基础理论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举一反三。高中学生的政治知识水平一般较窄,他们了解到的政治知识大多数是从教材上获得或者从教师的讲解获得,因而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学对政治教师的要求更高。为了可以保证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固定相对较好的教学班子。对于新上任的教师,学校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因此,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实际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

2.2开展形象化教学

高中政治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教师死板的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化的事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运用渗透情感教育教学的原理,能够有力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形成形象化的政治知识体系,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时事政治和国内外最近发生的大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2.3创新高中政治教学内容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知识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国家的政治大事。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教会学生政治思维,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政治知识,还能够真正应用政治知识。

2.4加强实时政治的学习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政治大事,加强学生对实时政治知识学习显得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学生对国家发生的时事政治大事都比较熟悉,使得教师结合实时政治活动进行教学时可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加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3.1师生互动,以爱激情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爱激感。尤其是对于政治这种枯燥的学科,没有较深的情感渗透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考虑现实的情感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渗透情感教育首先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3.2优化语言,以情动情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一般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语言的表达进行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还需要优化语言,以情动情。目前,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语言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朗读教学。第二,注重语言选择。第三,善用幽默的口语。第四,运用多种语言形式。

3.3培养兴趣,以趣促情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以趣促情。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第二,采用变换教学法,以丰富教学情感。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应变地变换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三,联系实时热点,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教学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联系社会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采取课堂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丰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式,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渗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只有高中政治教师以极大的情感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现阶段研究高中政治课堂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尤其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死气沉沉、缺乏兴趣、缺乏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富有无限生机和活力,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以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口头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课,但这与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点是背道而驰的。2011年我在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在400名调查学生中,有91%认为,按照以往那种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候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兴趣是高中生学习生物最重要的原动力,作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很难被动地接受某些知识,并且叛逆心理很强。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自主探寻新知,并且逐步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转变以前那种陈旧、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高中生实际,营造一个高效、实用、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了,口号喊得也很响亮。但在新课程理念实际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始终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部分学校虽然在口号上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要求,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却过于形式化,华而不实,在平时具体课堂教学中根本就落实不了那些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许多教师也想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但是只是流于想法而没有付诸行动,或有的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入开展,以至于很多时候不能够准确理解高中生的心理活动,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教师教学思维僵化,缺乏活力和变通。很多高中生物教师也很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也感觉到了它的不足,但是只是浮于形式和表面,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留恋于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也懒于变通和转变,致使高中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最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缺乏高效的组织。许多生物教师还是以完成课堂教学为唯一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积极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实践,忽视了高中生物学科实验性这一主要特征,致使高中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那些理论知识。

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高中生积极性。

由于学校对生物学科缺乏重视,导致部分生物教师没有主动地去转变教学模式适应学生,从而使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我们正视生物学科的价值和地位。于是我提出了“我爱生物,我更要让学生爱生物”的教学思想,把创新教学模式作为终极目标,以提高高中生生物综合素养,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与我及时交流、沟通。在课下,我会及时让他们写一些意见,把他们的一些意见写在上面,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这样不但增进了师生之间感情,更调动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多媒体教学将图形、声音、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演示出来,使高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形象、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分化》这一章节时,以前我必须带上厚厚的细胞分化挂图,并且要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才能把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讲完,且同学们的听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阴天光线不好的时候,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挂图,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现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我把本课教学内容做成了课件,并且把细胞分化的过程制成了动画,只要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细胞分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然后用三分钟进行简单讲解,同学们就完全理解了。真正做到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提高高中生实践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积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开拓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平时生物课堂中要积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得出结论。我经常给高中生安排一些课后小实验,例如:让高中生分组去记录实验室里玉米、黄豆、豌豆、小麦胚芽形成过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这些实践活动,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篇10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积极开展和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更加侧重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及其应用能力。然而自新课改以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此,英语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这已经成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实践,总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教育方针上的失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是以高考为导向的,将学生紧紧地束缚在了题海当中,学要求、统一评价标准、统一问题答案的“应试”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这与新课程理念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②教学容量不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教学中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导致学生的词汇输入量严重不足,不利于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加上对口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导致了“哑巴英语”等问题的大量存在;③过分依赖于教材。很多英语教师在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下,将英语教材看作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圣经”,于是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也只来自课本,导致高中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生活的严重脱节;④在教学方法上“重传授,轻培养”。如有的教师只懂得一味传授英语语法知识,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没能很好体现新课改下“寓教于乐”的内涵,更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原则

1.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知识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富有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有安全感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具有成就感的自我观念,减少不合理的评价,保护好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反应,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长。

2.以学生为本

根据英语新课改的理念,英语教学中的3P模式已经发展为5P模式,即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和progress。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坚持生本教育原则,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通常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的特征和高中生的学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图画、动作、课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力争让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在英语听力教学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播放带有趣味性的英文FLASH动画或电影,通过学生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注意力,确保听力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重点做的就是确保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要偏离教学目标,这客观上对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活动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原则,即高中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进而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驱动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以活动为中心”旨在建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活动,更不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全方面、全感官和全过程地促进师生多元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以活动为中心”主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和灌输或纯粹以娱乐为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全程参与和有效实践,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英语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中心”原则的实践体现。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1.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氛围

新课改理念,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加强同学生在情感上交流和沟通,积极、主动地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开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传统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优化,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投入到正常的英语学习活动中。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亲切、大方、友好的教态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小组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在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8 Adventure的词汇教学情况进行考察时,先根据词汇表做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单词接龙游戏,由教师起头:extreme,学生则往下接bungee jumping - snowboarding - snow rafting - gymnastics - similarity - upside down - exactly - risk……。如此下来,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活跃起来,英语课堂也不再单调、乏味。有时,学生还能将本单元的生词串联起来记忆,大大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高中英语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性的知识灌输,英语课堂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控制模式之下,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顾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如在讲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14 Careers这一单元时,传统单向的知识灌输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来,可以采用全班活动、小组活动、配对活动等教学措施,结合“Job Interviews”这一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口”学英语,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彻底改变过去单向式的灌输教育。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对高中英语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过分依赖英语教材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过于标准和单一,忽略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导致高中英语课堂缺乏新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上高中英语课程具有知识点分散、应用性强等学科特点,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实现对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例如,在词汇教学中,词汇是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活动的基础,但学生反映最疲于记忆单词,如果只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化的记忆,显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传授学生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重视词汇的扩展,提高学生词汇的积累量。例如,教师在讲解Unit 11中“employ”(雇用)这个英文单词时,可以拓展到employment (雇用),unemployment(失业),employer(雇主),employee(雇员)等词汇,并引导学生通过un-等前缀和-ment、-er、-ee等后缀的构词规律,记忆这些词汇的词性和拼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采取有效的“激趣”策略,优化学习途径

面对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英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勇气和信心,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丰富和优化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高中英语课程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激趣”策略,让学生多感受和体验英语的语言魅力。如在讲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7 The Sea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声文并茂的英语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领略大海的魅力,聆听海浪和海洋动物的声音,真正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成绩。同时,在听力课堂上引导学生多看纯英文电影、多听英文广播,在阅读教学则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21 世纪英语报》或《China Daily》等英文报纸。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理念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中英语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这样能不断增强高中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促进高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高中课程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尤其是化学课程[1]。从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坚持传统教学观念,即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机械记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从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课堂教学缺乏真实性、社会丰富性

高中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是坚持传统教学观念,单纯教授课本内容,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背景虚假、静态、常套,尤其是需要做实验的课程,大多数老师都选择在讲台上象征性地给学生演示,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甚至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远离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缺乏真实性。

1.2课堂教学缺乏创造性

大多数高中化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教学思维形式比较单一,完全跟着课本上的内容走,没有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处于被动地位,并且由于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1.3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应试能力。但是,大多数高中化学老师依然坚持传统教学观念,以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评价学生能力的高低,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学习化学,缺乏主动性,这种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成为化学教育的失败者。

2.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运用

2.1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对于高中化学老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心理特点,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课本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2]。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尽量给学生创设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氛围,尤其是化学实验课,一定要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自己做实验,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比如,高中化学老师可以4个人一组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位小组长,在化学实验课时,由每个小组组长领回实验器材,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实验,并对实验的内容、过程及结果进行明确记录,然后统一上交给老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有密不可分的联系[3]。新课改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对于高中化学老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转变。比如,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程,老师可以给学生列一个大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进行预习准备,等到正式上课时,由小组推选一位成员到课堂上讲解课程内容,并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负责补充知识点,最后由老师统一进行总结,完善课程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大多数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都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基本标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中化学老师而言,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比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单纯看考试成绩,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各占50%,并且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结语

高中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课堂教学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加斌.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2):43-45.

篇12

有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活动并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积极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本身就要求有意义的、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与其相匹配。高中生能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学习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学会倾听、学会质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使课堂学习成为高中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的过程,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运用新型教学方式,积极改善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对每一节课合理安排。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结合实践体会,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情知互补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因此,课堂教学既要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又要符合高中生发展需要。情知互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在于既能达到“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宗旨,又能使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和谐。如果只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做简单的认知过程,而忽视高中生情感培养,那么学习效果显然不佳。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力争情知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二、模式建构

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统一的实质就是使课堂教学与高中生身心发展和谐统一。因此,教学时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新理念,着眼于师生情感建立与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构建一种“参与―合作―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样高中生的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就能得以有效统一。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高中生空间。每个高中生在班集体中都有人格独立的一面,课堂教学中,不要因为某个高中生性格孤僻而孤立他,让高中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高中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回答,他们不能回答的要多指导,但绝不能包办代替。

2.给高中生多种选择机会。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高中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的建构,要让高中生有充分的选择权,把学习材料重新组合,进而获得新的体悟。二是参与过程中的选择。让高中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双向交流。

总之,每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个性特点,我们要注重高中生的个性培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教学优化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高中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如何构建的不得而知,因而导致教师教学中机械灌输,使高中生头脑中的知识孤立单一地堆砌,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和培养。这种传统教学做法不仅很难使教与学有效统一,还会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扼杀高中生的学习创新性。因此,优化教法是改变原先教学资源单一,讲解方法和方式单一局面的最好措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改变教师单一讲解、高中生机械学习的局面。通过优化教学,能很好地组织练习和培养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素质提高

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只有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多向活动,进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新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只有有效把握新课标理念,才能使教育教学更符合社会发展进步需要,才能很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基本功、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

广大高中教师积极鼓励高中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