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笔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93-01
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主体的解放,个人话语的确立,文学逐渐向本体回归,走向“美文”,在小说界出现了一批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却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和东方美学趣味,还包含一定新的文体实验的意向,影响很大,时人称之为“新笔记小说”。 它先由汪曾祺、孙犁等老作家发韧,并随之影响一批中青年,如阿城、贾平凹、何立伟等自觉追求响应,成果丰厚,形成整体效应。新笔记小说作家群体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新笔记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笔记小说与传统生命意识
从新笔记小说作家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重视作品的质量,追求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并极力避免使自己的作品被时代的浪花所淹没。
孙犁早期创作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抒情风格,在四十年代以《荷花淀》蜚声文坛。五十年代,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孙犁创作出一些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的史诗性作品。进城以后,孙犁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以纪事为主、注重理性的厚重风格。从孙犁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时刻保持着一颗对艺术恒久魅力的探索之心,最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大多数新笔记小说作家在创作小说作品时都经历了与孙犁同样的艺术探索的历程,刚开始是向西方借鉴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接着受到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回归到本民族的传统形式中,最终找到了与自身气质相符的小说创作形式,创造出一批非常优秀的新笔记小说作品。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的探索正是重视作品质量和作品生命力的表F,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和中国传统生命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传统生命意识的影响,他们大多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濡染,因此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子。而古代文人士大夫大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即他们都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图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增加生命的内涵,提高生命的质量。强烈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得他们特别注重营造心灵的一方净土,注重生活的情趣,如追求琴棋书画的雅趣。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生命不朽的追求。古代文人追求生命不朽主要是通过立言来实现的,立言也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与短暂的生命相抗衡,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等,这些文人都希望能通过立言即著书、写文来使自己“名垂千古”。
新笔记小说作家承袭了这种传统生命意识,希望通过立言以追求生命的不朽。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使自己名留青史,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有些小说虽然能受到当时读者的喜爱和追捧,但是并不长久,数年之后便会失去读者,无人问津。因此,他们都对艺术探索有着无限的热情,希望使自己的作品散发恒久的艺术魅力,能够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不懈地探索正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艺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二、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有无相生”观念
在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来进行创作,例如林斤澜的小说《“夜半歌声”的歌者》,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三十年代著名歌唱家盛家伦的故事,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人物的人格品味和精神气质巧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在写人物时运用了“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作者没有着意写人,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人格世界。其精神人格附着于“江水滔滔,山风拂拂”的风景之中,使人物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林斤澜将刻画人物的笔墨聚焦于飘逸的环境,这种飘逸的环境表面上是对人物刻画的暂停,实际上还是在写人物的精神人格,是作者营造的艺术空白。这就是从“无”中把握“有”,林斤澜在这里就很好地把握了“有”、“无”的关系,在“聚焦于无”的视角下,创造艺术空白,使读者获得艺术想象,表达出了“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汪曾祺的作品也多通过着意于环境、风俗、气氛的描绘来刻画人物,表面上写的是环境、风俗、气氛,但实际用意却是在写人。如汪曾祺的《晚饭花》对晚饭花开的情景“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的描写,实际则是在写主人公王玉英如晚饭花般美丽的青春以及其相反的凄凉的命运。
“有无相生”的观念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而存在。老子首先提出了“有无相生”这一重要的哲理概念,接着一些古代的文学家、评论家在文学领域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文学观点。司空图说“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在“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下,新笔记小说作家总是力图表现有限物象背后的无限深意,重视营造作品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他们非常喜爱传统的文学、艺术,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同时,他们领悟到创造艺术空白的重要性,如在作画时,古代画家都不强调把画布填满,而是要留下足够的空白,使观者在看作品时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新笔记小说作家在“有无相生”的观念影响下,往往使用“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重视创造小说中的艺术空白。
三、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意象、意境
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意象的描绘,新笔记小说作家经常运用意象叙事来增添作品的意蕴。
如孙犁的小说《罗汉松》,罗汉松是富有文化意味的形象,它代表着高洁、坚强、不畏严寒等优良品质,往往用来比喻人格高尚,富有操守的人。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罗汉松形成截然对比的人物老张。老张是一个没有坚定操守的人。老张爱好文学,但态度上却不太严肃,在革命年代也吃不了苦,常常不避嫌疑,居住在地主、富农家里。进城以后经常赴宴,很会看风使舵。在文中罗汉松和老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极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意蕴。
其他如孙犁的《鸡缸》中的鸡缸的意象象征着人事的沉浮,李庆西的《钥匙》、《锁》中的钥匙、锁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心态世相,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运用意象叙事比直接写人物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映像,在意象的烘托或反衬中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意蕴。
杨义认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N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李陀也指出:“意象的营造是几千年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积淀在中国人心理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
新笔记小说作家往往用充满诗性的笔墨描绘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如汪曾祺的《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对王淡人钓鱼、喝酒、吃鱼的动作的描绘都非常具有情致,最后描写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王淡人的鱼竿上,为画面添加了生意和情趣,使得整个画面具有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最早是诗歌中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包含了诗人的情意和神思的物象,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些批评家评论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慢慢地,意象和意境也被一些叙事作品所学习和借鉴,在叙事作品中对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追求,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高了作品的品味,使作品具有无穷韵味。新笔记小说作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很喜欢古典文学,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追求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营造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新笔记小说作家学习古代传统中意象和意境的手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来,使新笔记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这其中,笔墨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之一。
笔墨时常伴随着书法、中国画一起出现,是书法和传统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在书法和中国画中,笔墨通常是灵魂。千百年来,人们赞颂笔墨,是因为它的美。笔墨美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生成、不断创新、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的结晶。笔墨运用在设计上,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代表的是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体现。
西方的设计,大多注重生理感官的刺激。而中国的设计注重对作品神韵、味的内心体验。这种精神层面和文化底蕴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东西方设计的不同审美方式。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强调形似、逼真、直观的感受。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态是偏重于内蕴的,强调艺术品对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许多中国的设计作品总是显得淡雅、平和,在静美之中给人以无限的意境,含而不露的形与色让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
笔墨具有表现力和文学性,内涵非常丰富。笔墨具有文化的属性,中国书画的笔墨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说笔墨是灵魂,是因为笔墨通常决定一幅作品的优劣成败。不论是一根线,还是一点墨,都代表着文化品位。点的大小、方向、浓淡,线的长短、粗细、软硬,都能显现作者的品位和境界,这也是中国笔墨的境界。境界,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衡量标准。所谓“境界”,是指人的精神所达到的万物归一的状态。境界最为关键的思想是“天人合一”,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类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自然中次要的部分,能否符合自然的规律是衡量的标准。世界上或许只有中国才如此强调自然的形态与模式,笔墨的创造无疑也遵循模拟自然这一法则。
笔墨虽依附于形,但并不追求体现物体,而是笔墨相生,化成气韵。中国很多艺术讲究气韵。气韵超越了笔墨,笔墨断了,气仍然不断。西方注重形式和精神,中国注重气韵和境界。西方注重的精神是崇高、神圣的理性精神,中国注重的是淡泊、宁静、致远。中国人以淡泊的态度对待艺术,对待生活。
中国艺术重“气”。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能摆脱形与色的束缚,以形而上的“气”贯穿于作品之中。西方文化是一个实体世界,形成了以模仿为基础的艺术特点,重再现、重形式。中国艺术追求“气”的模糊性与西方追求“体”的清晰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中都能体会到设计者对气的追求。这种极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让观者在流动的视线中,感悟到“气”的运动,感悟到一种虚灵气韵之美。
说到笔墨,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空白。笔墨与空白总是同时出现,它们是相互衬托的。空白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趣味。空白的出现,增加了笔墨的魅力,提炼了主题,开拓了意境,丰富了内涵,因而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哲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设计作品中,它也反映了一种版面构成的意识,可以用具体的形象,也可以用抽象的形态去表现主题,吸取笔墨的特点来丰富自己。
例如,在招贴设计中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背景开阔,增强了作品的深度感,突出主体。招贴设计运用空白意识,利用强烈的虚实对比来突出视觉形象,而且融入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言简意远的意境。巧妙地运用虚与实的关系,在版面中,空白和空黑都是虚空。虚空使人宁静,同时产生无限的意境。虚并不是无,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相融会而形成的意境。“计白当黑”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虚空的地方,无象而有象,无笔墨处有无限的内涵和寓意。这种意象使实体形象与虚空部分融为一体,画面显得静中有动,貌似无意的余白,正是“虚无”无限丰富的境界,这是单纯的“实”所无法表现出来的。作品如果具有了意境,就会看起来有味道,看后再思考又有余味。这是中国人历来讲求传意在设计中的体现,在追求形式感的同时,又传达了更多的意。不像很多西方的作品只注重形式,文化内涵显得不足。我们从很多中国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版面主题以外的空白部分的存在,造成了一种虚实互动的抽象造型,使作品更富有耐人寻味的意味。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81-02
一、休闲与休闲文化的内涵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康熙字典》和《辞海》对“休”是这样解释的:“休”就是“吉庆、欢乐、美善、福禄”,注重“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关系。把“闲”引申为道德、法度及限制、约束之意;“闲”也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既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地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1]。从现代角度来理解,“休闲”是指人们在工作之余的娱乐和消遣活动,并在其中获得情感体验。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调节身心,是一种人类文化。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2004)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来概括她对休闲的理解。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指出: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是上帝给予人类的“礼物”。他认为,人有了休闲并不是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毁灭自己[1]。
而休闲文化“是将休闲上升到文化的范畴,指人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完整的发展。” [2]
二、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对比分析
尽管休闲是人类普遍的生理需要和娱乐活动,但由于国民性不同和社会背景差异,导致中西方休闲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休闲文化的哲学基础不同
西方休闲文化根植于其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传统思想,而这种思想与古希腊先哲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性主义强调理解、思辨,主张主体要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且要有比较系统的哲理性。人本主义以倡导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题,注重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关注个体自身需求的满足,倡导在休闲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所以,西方休闲文化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中国休闲文化以儒释道为哲学基础。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向内实现心灵的宁静、与外界的平衡。如孔子精神修养的过程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道家更强调以静制动,人要把握“道”,也要用“心斋”、“坐忘”等静的办法,才能到达“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中国对外来佛学的改造使之中国化,也是将自身的静与佛学中的静打通,从此,中国文化中除了儒道互补又多了佛的心灵安抚,形成“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的生活模式。所以,中国休闲文化呈现出静态的特征。
2.休闲的状态不同
在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中,中国人的传统休闲活动以静态为主,而西方人的传统休闲活动以动态为主。西方人信奉伏尔泰的“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而中国的许多理学和道学大师都主张“生命在于静止”。西方人的动是动中求静,于健身中兼求娱心;中国人的静是静中求动,于颐情养性中兼求养生。明代洪应明在其《菜根谭》中概括了中国人静态的休闲观和人生观:“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中国人的休闲真谛就在于“静”。由于中西方休闲文化的动静性质之差异,便导致二者休闲活动速度之殊途。西方社会的动态性使他们的休闲活动倾向于急速和激烈;而中国社会的静态性使其休闲活动趋于舒缓和柔美。
3.休闲的形式不同
西方的传统休闲文化重视集体活动,而中国的传统休闲文化则注重个人活动。西方除拳击、击剑、摔跤等个人争雄的项目外,更多的是结队成伙的比赛,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曲棍球等均是集体项目。中国的传统休闲活动大多是个人项目,如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太极拳、气功等。中国传统社会为个人留下的位置和空间十分有限,使人们只有在消闲中方争得一份自在与逍遥,因此,当中国人消闲时,便着意去寻求孤独,让自己的身心尽量去接近天籁而避远人籁,于孤独中求一清静[3]。孤独的休闲心态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传承至今。这是以集体休闲为主的西方人所难以感受到的。
4.休闲的功能不同
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在休闲活动的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中国传统的休闲文化重在向内发掘心灵世界,西方传统的休闲文化重在向外张扬人的个性;中国传统休闲文化的功能重在调适性情,追求心灵慰藉,而西方传统休闲文化的功能则重在缓张筋骨,追求感官刺激;中国人面对着明月清辉、和煦微风常感到飘飘然的快意,而西方人却以为要取得飘飘然的快意只有去高空跳伞,去滑翔,去蹦极来实现。西方人通过挑战生命的极限与大自然抗争,来张扬人的个性,西方流行的蹦极、跳伞、飞车特技等休闲活动均以生命为赌注去孤注一掷。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危险性才使休闲活动具有极大的魅力。而中国人的休闲则主要是为了开掘内心世界,使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并通过顿悟和神游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永远是和我们共呼吸的,是最能激发人心底产生共鸣的。所以,中国人一直认为休闲的真谛在于投身于自然、认同于自然,并在自然中陶冶出更加美好的心灵世界。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是以大自然的精灵之气涤荡自己的身心,追求一种心旷神怡的自得,从而求得物质、情感、性灵的融汇[4]。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休闲文化具有独特的调适心灵的功能。
三、中西方各自的休闲价值观
1.西方休闲价值观
西方休闲思想的学术渊源和文化渊源起源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并形成了西方人所固有的休闲观。亚里士多德是最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也是对休闲给予最多赞美的人,他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空闲时间并不等同于休闲,一天或一个简短的时间间隔并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他认为,人在休闲中的沉思状态是最好的“境界”,是一种神圣的活动。此外,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学派都主张把学问与休闲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知识总是同自由相关,自由又同休闲相关。还认为休闲与美德、愉快、幸福密不可分。
自20世纪尤其近二十几年以来,西方学者对休闲的研究,已成为引导文明生活的重要力量,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休闲作为人的精神状态,将是人类进入自由王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在休闲“过程”中,已将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连接在一起。美国休闲研究学者奇克与伯奇(Cheek and Burch)认为,休闲之所以在价值与优先权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取决于休闲是发展与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空间。
2 中国休闲价值观
从文化渊源上来说,受老庄哲学和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休闲价值观很推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赞誉“体静心闲”。古人以为,宁静能容纳百川。当内心宁静时,感知事物的能力特别地敏锐和细腻,而置身静境,人很容易进入悠闲,甚至心地明澈。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休闲之境界――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体现到了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结语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测,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会带来两个变化:第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们也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价值观、休闲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5]。
中西方传统休闲文化上的差异及价值观的不同,为中西方休闲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融合,促进文化的传承更新与创造,从而满足休闲时代人类多元的需求。因此,我们在继承我国传统休闲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弘扬和挖掘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休闲文化,建设既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同于西方文化,既保持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更健康、更有品位的21世纪休闲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61-64.
[2] 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3):99-10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本次的宴会相约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的玉餐厅。这是一个在喧嚣繁忙的城市之中,却能独享一份古典和幽静的地方。宴会所处的房间有着金碧辉煌装饰,璀璨的华灯、中国传统雕花与摆件,中式与西式在此完美融合。在这里嘉宾们品尝了玉餐厅特色的“松茸炖极品花胶”、“花雕蒸澳洲龙虾”、“顶级海虎翅捞饭”⋯⋯
在宴会开始前,嘉宾们通过戴尔Alienware M14x笔记本电脑欣赏了熙・珠宝和徐梓峻的艺术作品,璀璨华美的珠宝,风格鲜明、绚丽多变的艺术作品在戴尔Alienware超高清显示屏下一一呈现,犀利的显示技术让艺术品纤毫毕现、活灵活现。这款世界上最强大的14寸高清晰笔记本,可自由选配搭载英特尔® CoreTMi7 CPU、超高清显示屏以及8GB 1600MHz DDR3内存,强悍的配置使得戴尔Alienware笔记本电脑在做作品演示时是如此游刃有余,而极具个性的外观设计更与艺术作品交相辉映。在餐厅柔和的灯光下,戴尔Alienware笔记本显得分外夺目,独特的LED灯光系统设计,让灯光能产生亿万种分区自定义组合,从机身、键盘到音箱,流光溢彩、瑰丽迷人。此刻,奢华、艺术、科技,完美交融⋯⋯
王静:文化的回归跟国家的强大密不可分
(中国品牌资产评估协会总经理)
从1995年开始,我们就致力于“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的工作。这些年我们的体会是,中国文化的回归跟国家的强大密不可分。我们希望国内的公司,能更多的出现代表我们传统文化底蕴的品牌。现在常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寻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是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的好的产品去承载这种文化的一些属性,出现在世界面前。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样一个趋利的时代,在座各位不以利益为前提,去主导这件事情,这是中国文化回归的前提。
董梦阳:学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建
(艺术北京博览会总监)
因为战争,我们国家在最近这一两百年落后了,但是我们有优秀的古代文明,我们这一代有使命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有我们文化烙印的艺术。巴塞尔博览会三百多家画廊,只有一两家中国的,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不是西方歧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推动”。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好的方向。从具体的层面看,艺术就像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能陪到老,但是希望他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在中国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最好的姿态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王富斌:酒和饮食也有博大精深的文化
(北京名特洋酒贸易公司副总经理)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我们公司很注重酒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挖掘,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回归到文化的层面,酒和饮食会显得如此博大精深。
咸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与世界接轨
(金威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金威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喜欢喝老茶,因为老茶有回味,有文化,尤其是有传统文化的韵味。但是如何把茶文化推广到国外,这是一个问题。比如,光普洱茶就有很多种,我们很难和中国文化背景之外的人去解释。在推广中国茶文化方面,我们具体的就是要做标准模式。
王翔:中国传统文化很微妙
(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人/总监制)
说到茶文化,我想到了“看茶”两个字。古人常说“看茶”,但其含义因时而不同,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微妙与复杂。好与不好,全在语气中。戏曲当中这种特点也有很多表现。我所主导的事情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有很多,戏曲是一个重头。在北京东二环皇家粮仓那里,我们的昆曲已经上演了500多场;在正乙祠,我们主推的《梅兰芳华》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好的反馈。
阮熙紫:我们任重道远
(戈琅美珠宝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艺术总监)
我自己的感慨是“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我们任重道远”。和大家分享我们在发扬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故事:我们公司事业起步之前,曾经满北京去找皇宫里出来的宝贝,后来转变思路,设想找人重现那些美的设计。等我们终于找到这方面的工艺大师的时候,却发现其生活非常落寞,并且好多传统工具也缺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挑战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定陵挖出来的万历皇帝用过的帽子。我们用了400多克黄金,9个月的时间,值得欣慰和高兴的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和原来的完全一样。带着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更多的产品都赋予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因此作为唯一一个被看作为艺术品的珠宝,参加了法国时装周。
华山:文化的回归需要阶层来支撑
(奥运会华天团队负责人)
文化是需要社会生活中有这个阶层来支撑的。我在胡润的杂志上有专栏来谈论生活格调,常有读者问我关于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的问题。因为我的孩子在英国练习马术,我会自然的想到英国的贵族阶层。他们有这个阶层,所以他们敢于谈论很精神层面的东西。英国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中国呢?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中国要怎样追溯?怎样才算到达呢?需不需要一个阶层在支撑呢?这些都是最实际的问题。
尤雁子:从新锐艺术家开始
(美籍华裔歌唱家、“雁巢收藏”创建人、2010年度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形象大使)
我在去年九月份开始做新锐艺术推荐,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年轻的艺术家是一个很好的群体,在他们创作中,常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启示和元素。
徐浩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有三种
(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
二、工业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
文化是通过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而成的,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华,而且它也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工业产品设计的灵魂,但凡是优秀的产品设计,总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在其中。作品设计不光是物化一件产品的形态、一幅广告,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将一种新的文化与新的生活方式生动的体现出来。
2、工业产品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其中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工业产品设计就是一种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载体。工业产品设计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体,它不仅体现了文化精神,也将地域、时代、民族等文化特色与文化的面貌反映了出来。工业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将历史的文化现象在这样一条“发展”线索下连缀成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能够有效的将联系与发展体现出来。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其精神追求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使我国设计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其中也有许多设计成功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工业产品,比如:
1、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
曾经在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时,总共经历了北京奥组委的三次筛选,最后在全球的388个竞标方案中成功脱颖而出,并成为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在08年这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中,不仅火炬整体的设计元素采用的都是“祥云”这样一个传统纹样,同时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来设计火炬的形态,将火炬设计成为了一个“卷起来”的形态。其中,此火炬中,书卷代表了中华文明,祥云代表了祝福,有机的将两种设计元素进行结合,产生了一个同时饱含本土化与全球化特征且优秀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除此之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韵味,其包装是一个木质的盒子,中国传统的木箱是其形态设计元素的来源,外加两个金属的搭扣,显得古朴而又厚重,用金黄的丝绸作为盒内的软装饰,不但对火炬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又体现出了皇家的高贵。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不但中国人自己看了喜欢,而且全世界的设计师也都认可这项设计,且这样的设计也将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了全球人民。
2、联想的奥运“祥云”笔记本
在以前,不管是国内的笔记本,还是国内的笔记本,外观都是黑色面板、方盒造型的。但是这款由联想推出的奥运“祥云”笔记本,整个产品都是利用传统的贵族金黄色云纹作为点缀,并运用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作为其整体色彩,是想将吉祥的语意传达给人们。而且这也是一个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成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标志性作品,在此现代产品中结合了传统的色彩及纹样符号,改进了传统的笔记本造型,成功的让奥运“祥云”笔记本成为了奥运的一个艺术品及珍藏品。
3、中秋月饼的包装
在我国,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亲人们团聚的时候,且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月饼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来,月饼的包装不仅越发的精美,而且种类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不管月饼的价格如何,包装效果如何。月饼的包装始终都是将蓝色、黄色或是红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其中蓝色表示夜色,黄色表示月亮的颜色,而红色自古以来在中国表示的就是喜庆的颜色。除了包装的颜色之外,通常也会有几句古人的诗词印在月饼包装上,对节日的气氛进行进一步的渲染,也体现出节日的重要性与传承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7-0128-02
当前的高中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与方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学生文学科能力的提升带来障碍。比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未能给学生带来明确的阅读理念,没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阅读课外文本的方法等,从而使课外阅读沦为一句空谈。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阅读课外文本的意愿,也会因为方法不当、阅读指向性不清晰而出现只是追求精彩故事情节等舍本逐末的阅读倾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课堂学习能力的取得
课堂学习能力的取得,是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到的一种收获,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外阅读过程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积极影响。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理解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指导学生主动联系课外与课内,让恰当的课外阅读素材为学生拓展思路和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涵,加深理解程度。例如,当接触到《红楼梦》的选文《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原著,找到相关的章节,探索选文的人物关系与历史背景,从而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入。其二,课堂教与学的方法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得到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而这种方法很显然是无益于学生发展的。为此,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可以从课外阅读教学入手,营造更加互动和民主的教与学氛围。例如,当进行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指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课外阅读和感知。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完成对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快速“阅读”,利用影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使学生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感受赤壁战场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这种独特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会形成极为直观的历史意识,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从而深入体会作者苏轼创作此词的主旨与技巧。
二、语文阅读思维的发展
依靠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取得较大发展。事实证明,学习过程除了不懈的努力之外,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也十分关键。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培养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达到在阅读中自觉运用的程度,从而带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整体阅读思维,即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自觉运用更加系统化的分析思维,而不是只理解一段话中的只言片语,要使学生从整体有序的文章脉络中系统分析其内容和思想等。下面以课内文本《祝福》为例,对此问题进行简要说明。假设学生第一次阅读该文章,接触该小说中的人物祥林嫂时,应当从整体上对人物做出全面分析,而不是只抓住一个方面或一个特点。如在外貌描写中文章写道:“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祥林嫂最初来鲁镇的时候“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黃,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两种描写产生鲜明反差,即是对人物形象与人物命运的生动诠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运用比较思维体会这种描写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还有在面对具体事件时的细节描写等,均应当成为阅读时关注的要点。这篇文章如此,推而广之,其他课外阅读文章同样如此。总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面对课外阅读文本时,具有比较思维和综合阅读思维,具有系统的全面的思考能力,同时注意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逐渐形成文本分析的大致思路,并形成一定的文字记录或笔记,以便在接下来的深入思考中有章可循。
三、良好写作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取得较大发展。在高中阶段,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重点内容,二者虽然各具独立性,但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笔记记录内容不做硬性要求,可让学生随意记录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者文章优秀句段。接下来,学生便可以借助笔记进行充分理解和记忆,将这些难得的素材融入写作中去,按照写作主题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定期进行写作素材的相互交流,使自我素材库得到充实。另外,关于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也应当与写作直接关联,教师要注意到历年高考写作命题的走向,作为一种参考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文本做出选择,使学生的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都能得到锻炼。举例来讲,近些年来高考写作比较关注一些时事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读物时,可有计划地选择一些时事热点评价式的文本。学生处在此类文本内容的阅读状态下,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热点事件分析情境,利用多篇文本的不同表述方式提高自我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
四、传统文化的熏陶
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植物装饰纹样也随之而来,在与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相互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新颖的、具有特色的植物纹样。正如《云冈石窟基本装饰纹样——引言》中所说:“传统艺术产生之始,就伴随着强烈的美术装饰意味和画面布局中的纹样式样创作。这种装饰意味一方面来自宗教本身对特定纹样的崇拜和热爱,另一方面来自于具有社会性的人(创作者)对美感的追求和自身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审美取向往往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创作者所处的环境的直接介入。”
(二)南北朝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总体上来看,到了南北朝时期,传统纹样装饰艺术大致可概括出以下特点:一是大量吸收,一些外来的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形式甚至直接引用。二是此时在传统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上,花卉元素增多,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三是产生了对思辨智慧追求的时代审美特征,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
(三)隋唐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隋代在传统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南北朝时代装饰纹样的特色、题材和内容在隋代得以延续,不过也不难发现,趋于向民族化风格发展的传统纹样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渐开始,缠枝式组织的纹样增多,显现出优美与灵巧的发展趋势,用活泼的忍冬、莲叶、人物组合替代了盛极一时的忍冬纹。题材方面也有摆脱前一时代比较单一的趋势。唐朝是我国传统艺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植物装饰纹样的转折时期。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以审美主体为中心的审美对象也由此诞生,可以表达愉悦心情的花卉题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植物装饰纹样当中。卷草纹是唐代最受欢迎的植物装饰纹样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优美的线条而受到人们喜爱。作为传统象征物之一的莲花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多与其他花卉元素组合出现,从而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唐代植物装饰纹样造型更趋于写实,与当时世俗装饰纹样雍容华贵的风格完全一致,体现了唐代的整体审美取向。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
(一)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独立学科。设计如果单从其构成形式、构成法则、形式美感、审美需求等手段上寻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其他文化、其他艺术形式的认识与理解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心所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是其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的精神财富部分。赵朴初认为“传统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人类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这些说明了由人到物,由物到人相依的整体性,恰恰符合了设计系统观的整体性理论。
(二)传统装饰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两千余年,大多传统图形符号都已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成为现代设计当中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
1.莲花纹样
传统把莲花视为圣洁、崇高、吉祥之物,受到了极大的尊敬与爱戴。传说释迦牟尼降生便走七步,而且“步步生莲”,可以说莲花是与传统形影不离的重要题材之一。莲花纹也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现代设计师的喜爱,成为了最具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之一。
2.忍冬纹样
忍冬,又名“金银花”。忍冬纹装饰大量运用于早期的石窟寺中,隋代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唐代后几乎消失。在装饰形态上,主要有单列式延续、环形、波线型等,其主要结构线都是以S形的基础上变化。忍冬纹在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在现代设计中也给中国装饰艺术注入了催化剂。
3.龙形纹样
龙是护法天龙八部中之第二部,因此在传统装饰题材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冈石窟、莫高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龙文装饰,如天人乘龙、九龙灌顶等。同时,龙也是中国传统典型装饰内容,具有民族代表性,因此,龙形纹样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追捧的装饰元素也是理所应当。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视觉设计
1.商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现金,当代设计师已经逐步认识到运用传统传统装饰元素来表现中国形象符号的重要性。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宣传广告海报,主体形象由产品和佛塔组成,“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作为广告语。佛塔的特点就是,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远远超出了古今文人墨客的笔端。笔记本电脑的影子化为佛塔倒映出来,显而易见意在诠释商品就如佛塔那样,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为前提,具有精湛的工艺造型和良好的性能,将商品的卖点充分展现出来。设计者将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主观上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客观上则启发了众多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元素上的新思维。
2.传统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传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必修课。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中的“意境”和“境界”,美感论中的“妙语”,艺术创作中的“神思”、“现量”等等,正是这些美学范畴才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干,而这些理论当中,恰恰包含了很多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不懂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的读懂中国美学。
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小学生不断地背诵、阅读中华经典,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了他们的思想情操和文化艺术涵养,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人格的发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扩建图书室、文化墙等,全面推广、宣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园内拉横幅,办板报,加强师生的文化意识建设,明确诵读经典的重要性和具体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合理、有效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体验庄严的氛围,提升思想认知;校园广播中的“美文赏析”,播放优美文章和古诗词,陶冶学生情操;开展“诗朗诵”校园文艺活动,对优秀班集体进行奖励;家庭互动,教师或学校组织家访,为家长讲解诵读经典的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其中,亲子阅读等。
(三)班级文化建设
1.文化角建设。发动学生自愿建设班级文化角,集体购买阅读书籍,实行图书借阅模式,并设立文化墙,让学生张贴美文、美句,供学生学习、欣赏。
2.开展“我为同学推荐一本书”等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每周或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让学生自主推荐有关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层面。
3.班级诗朗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词朗诵活动,并奖励朗诵优秀的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优美的古诗词供学生欣赏,同时进行相应的解析,并指导学生做好书面笔记。
4.“阅读心得”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是日记、随笔等形式,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
三、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开展诵读经典的培养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因此,开展诵读经典,对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2.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水平。
3.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智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年代,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精神没有支柱,文化没有功底,人格没有内涵,中华文化几乎出现了断层的危机。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实际教育中,常常发现学生们的言行举止让人很忧心,没有集体意识,没有谦让之心,总是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为了让他们能更多地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长为一名知书达理的有用人才,我开始尝试在我任教的七年级选取两个班级开始读经教育实践。
二、一个班主任开展读经教育实践的历程
(一)活动一:聆听圣人教诲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经典的认识,调动他们自觉阅读古代经典的积极性,我针对近期班级学生之间矛盾较多的现状,给两个班的学生开了一次题为《聆听圣人的教诲——孔子的交友之道》的专题讲座,以帮助学生走近经典。没有想到的是,听了我的讲座后,学生的反应强烈,纷纷在日记中写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今天听了老师讲的关于孔子的交友之道,让我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如何在不同的年龄交到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呢?就像孔子所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好朋友应该正直、体谅,知道多方面的知识。——摘自王娅日记
(二)活动二:品味经典
借助讲座的东风,我精选了《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品读,并能够多背诵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写读后感。渐渐地,静坐一隅看书的学生多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读后感记录了他们这一段时间里真实的阅读感受。
自从我开始读《论语》之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它让我知道了怎样学习,怎样孝敬长辈,怎样做个有君子风度的人,怎样做个守信用的人。礼的运用,以和谐为重。但是不能大事小事都只顾按照和谐的办法去做,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节来节制和谐,是不可行的。——摘自滕芳汝的读书笔记
(三)收获与启发
古代经典文章经千年历史的沉淀,给后来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其中既有振聋发聩的充满睿智的思想,也不乏惟妙惟肖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是青少年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而且这些文章大多篇幅不长,文笔洗练,特别适合初中生运用零散时间学习。在读经实践中,学生的日记、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上课的表现都在说明,诵读经典是一件十分可行的事情。
1.在学习上的进步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进步很大。他们不仅语文成绩进步明显,而且学习能力显著增强,课前主动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接受能力也显著提高。在平时的考核测验中,学生们成绩让人满意,在同年级段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由此可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诵读经典,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对他们的学习有值得肯定的促进作用。
2.在生活上的进步
我进行读经教育实践的这两个班,学生的日常生活过得比别的班的孩子更加充实。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经典文化在道德方面的熏陶,而且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浸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气质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班级里大家团结和睦,学习生活稳步提高,日常管理整齐有序。这两个班经常获得学校的各项奖励。
3.在阅读写作方面上的进步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们大多都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我和家长达成共识,鼓励他们在能力范围内继续加大阅读量,扩宽眼界,增加知识的积累。同时,有读便有感,学生们的写作欲望也空前高涨。广泛的阅读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意可表,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优于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作品有多篇在语文周报和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在市阅读大赛中也有多名学生获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64-01
在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生存环境和考验,促使人们对其命运进行新的思考。2007年起,教育部等启动了“中华诵”系列活动,旨在借此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经典的热潮。为进一步推进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5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启动“中华诵”进高校校园工作。“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官方网站强调,此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契合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领校园文化;也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从开展方式、参与主体及范围上看,经典诵读活动在高等教育层面所取得的反响与成绩远不能与初等教育层面相比。中小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锻炼技巧的重要阶段,“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引起中小学师生和初等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及时改善相关教育环境条件,易于收获教育效果。同时,中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容易引导和塑造,经典诵读大赛、中小学生夏令营、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更为接近,易于激起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以经典诵读为例,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可是吟诵就不一样。中国的语言,它有一种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你如果透过这种声音,是可以跟生命结合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要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她指出,诗歌吟诵的重点在于诗歌本身情意的感发,从小让老师带着这样吟诵,我觉得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这样,将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不是肤浅的,而是有修养的。这才是重要的。很多人认为自己现在仍能背诵一些古诗词文章得益于早年的背诵,这些记在脑中的诗文会时常给自己带来新的领悟,让自己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感受。可见,经典作品的诵读,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吟诵,是初等教育阶段打好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基础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初等教育层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预料中的。
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经典诵读活动的优势并不突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思想性格、文学素养、书写习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已定型,且重新培养文学艺术兴趣直至有较高水平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在大学,非专业学生,除了自学,一般能通过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来提高自己的相关素养。但是选修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自选课,那要以兴趣为前提,如果是必选课,没有兴趣的学生则以得到学分为学习的最低限度。有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讲文学作品和文学及写作常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在补课。另外,由于手机、电脑的普及,用纸笔写信、做记录的方式慢慢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大学生用钢笔写字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即使是做课堂笔记,很多大学生都选择拍照或直接拷贝课件等新方式,与传统以纸笔抄写笔记的方式相比,各有好坏优劣,但对汉字书写来说,基本没有益处。这导致大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不仅达不到书写美观,有时连正确书写都做不到。事实是,相关专业之外的学生,对学习由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缺乏动力和兴趣。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对与自己就读专业、就业无关的事物不大关注的现象较为普遍。
还需注意的是,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往往采取比赛的形式,但激发学习兴趣要比参赛或获奖更重要。一般而言,各个学校会为自己最好的选手提供训练指导,而忽略条件水平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一些普通院校或各类职业院校,意识到自己的水平不足以在全国或省内大赛中获奖,往往只在本校内作一般宣传,不组织相关系列活动或消极参与。总之,“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存在形式化、成效小等问题,经典诵读进高校的意义未能很好地体现。
国家教育部门在让经典诵读起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引导作用的同时,急需早早营造社会氛围,进一步积极谋划汉语文化在中国初等教育中奠定坚实地位,确立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对在校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等方面兴趣薄弱、缺乏基础的情况,高校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倡导经典诵读活动的契机,采取补救措施,提供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有效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标本兼治,让年轻一代的大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成为其真正的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