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培训考核范文

时间:2023-07-19 09:29: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培训考核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培训考核

篇1

护理操作技能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技巧性强、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理论基础,熟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这样才可以在紧急抢救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1]。目前,护理人员技能培训考核主要集中在训练考核、临床考核,这也是评估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2]。本研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给予护理部的规范、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晋升护理师前的80例护理人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科内培训、随机考核)和观察组(护理部培训、随机考核),每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中,年龄23.0~25.0岁,其中本科13人、大专22人、中专5人;40例观察组中,年龄23.0~25.0岁,其中本科12人、大专23人、中专5人。在年龄、学历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及考核方法 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其他科室护士长组成,到各个病房逐个考核,考核人员打分的平均值为被考核人员的测试分值。培训和考试时间为半年。对照组采用科内培训,观察组采用护理部培训,最终考核是随机抽取,培训项目和考核时间预先制定,从护理准备(总分8分)、操作步骤(总分50分)、整理(总分6分)、质量(总分16分)、理论(总分20分)等方面,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每项考核成绩相加,计算平均分,得出被考核者的总成绩[3]。

1.3 观察指标及考核成绩评分标准 对两组考核成绩的优良率,以及每步测试的分值及总成绩,进行观察和比较。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个等级:①优秀:95~100分。②良好:90~94分。③中等:85~89分。④差: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分级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测试成绩的优良率明显升高P

2.2 两组每步测试的分值及总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质量、理论测试分值及总成绩均明显升高,P

3 讨论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良率明显提高,P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质量、理论测试分值及总成绩均明显升高,P

参 考 文 献

[1] 杨淑美.试论在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最佳培训与考核的方式与方法.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7.

[2] 刘校瑾. 浅析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案. 中国现代医生,2011,5(3):236.

篇2

1 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办法

1.1 方法 护理部每年年初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对各科护理业务骨干人员在示教室集中培训数项操作项目,培训内容参照《基础护理评分标准》,再由各业务骨干培训各科其他护理人员;护理部每月预先计划考核内容并提前通知各科室,按预定时间在示教室以抽签方式抽考各科护理人员(护士长在内),考核评分内容包括操作质量分及时间两部分,均在模拟人上进行。

1.2 效果 在短时间内培训较多操作项目,且在示教室进行的考核,其场景对于相对项目都是最单一、最理性化的状态,护理人员难以将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难以与临床实际问题相联系,因此,在培训考核后,大多数护理人员不能将其应用于临床,仍然按其习惯做法进行临床操作,出现“考场上一套,实际操作一套”的现象,护理人员临床技术操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2 改革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的具体办法

2.1 制定规范的操作考核规程 由护理部按照2007年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为标准,组织各科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操作能手结合医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均以仪表,评估、指导,操作要点,用物终末处置,理论提问五部分组成。

2.2 培训办法 实行二级培训,由护理部选派技术操作能手担任培训老师,每月上旬安排一项操作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一级培训,再由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人员进行二级培训。

2.3 考核办法 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及技术操作培训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就每月上旬培训的相应操作项目在每月中旬对护士长进行临床现场抽考;各科室内部由护士长自行组织考试,要求人人过关,且有记录;每月下旬由护理部对各科护理人员进行抽考。

2.4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输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运用X2检验。

3 结果

3.1 培训考核改革前后患者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调查表1。

表1 2009年(改革前)与2010年(改革后)住院病人

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情况得比较

组别

2009年

2010年

合计

满意

103(55.68)

176(86.4)

279

较满意

41(22.16)

19(9.36)

60

一般

27(14.59)

7(3.45)

34

不满意

14(7.57)

1(0.5)

15

合计

185

203

388

注:X2=49.3924,P

篇3

【关键词】护理技能;培训考核;问题分析;对策

护理技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核心之一,护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规范的技能操作是融洽护患关系实现护理目标的重要纽带,在患者痛苦时给予真诚的安慰和具备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技术同样重要。

护理技能培训、考核2007年~2008年分级、集中培训考核共208人,其中高年资护士80人,低年资护士128人,经培训、考核,共性存在问题归纳如下。

1 存在问题与分析

1.1对技能训练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未能正确认识,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缺乏训练的积极性,没有自觉地认真进行操作训练,对训练考核有抵触情绪。

1.2竞争意识淡薄,缺乏进取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得过且过,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在训练过程中,不认真推敲、琢磨、反复练习。

1.3在训练过程中,没有注意掌握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技巧,训练效果事倍功半。

1.4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原则,导致在考核过程中受到平时不规范操作的影响。

1.5考试的怯场心理导致心慌手抖,在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考核成绩体现不出本人所具有的实际技术操作水平。

2 对 策

2.1转变护理人员被动培训考核心态,提高认识,调动积极性,在训练动员会上强调操作技能训练考核的目的和重要性。因规范护理操作是衡量护理处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使大家明确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现代医院标准化管理,必须端正态度,反复训练,才能做到每项操作熟练、准确、规范。

2.2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制定《三基三严技能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护理专业技术档案,将考核成绩记入档案中,并作为个人晋职,晋级,评优业务实际条件之一,通过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训练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篇4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优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限时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限时补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