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3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让幼儿自己去亲自体会科学探索和发现所带来的愉悦。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索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提供丰富、足够的操作、材料、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丰富、足够的操作材料能吸引孩子的探索操作欲望,只有在满足了孩子人人都能操作、探索的需要后,幼儿才开始进行思维和探索,所以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需根据活动目的、内容为幼儿提供直观、有趣、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如小实验“会变的颜色”,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各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从中感知2种以上的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放在一起,会变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幼儿亲自进行配色、涂色、重叠、分合,发现颜色的不断变化,使幼儿亲身体会到“变化”的存在及其具体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孩子还能够将这个探索原理应用在美工活动颜料画中《变色的小背心》,孩子们乐此不疲。又如在科学活动“沉下去、浮上来”,有以下问题:东西放到水里会怎样?在活动前,我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水、石块、木片、玻璃球、塑料小玩具、铁夹子、纸折的小船、棉花、乒乓球、贝壳等,有了这些材料,就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边玩边学,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能够凭兴趣去观察、操作发现、积累新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
2 指导幼儿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
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因此,老师要引导孩子运用自身的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的物质世界,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知识,掌握探索的方法。例如有一天,我班的彤彤小朋友带来了2只小乌龟,小朋友很感兴趣,于是就开展了“认识乌龟”的系列活动。小朋友们都想给小乌龟喂食物,于是大家就一起讨论明天给小乌龟带什么好吃的来?在片片的议论声中,我就请孩子们先讨论乌龟要吃什么东西的?孩子们讨论玩后,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请幼儿自己去实践,饭、米、饼干、牛奶、小鱼小虾等,孩子们通过实践发现小乌龟小时候吃乌龟食,大一点了可以吃小鱼小虾了。本着“重活动过程、重幼儿自身活动”为原则,努力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者,这样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孩子自觉探求新知的习惯。
3 保护好奇心,多鼓励来增强探索愿望
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对每一种新事物他们总喜欢看看、摸摸、玩玩,并问个为什么,作为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比如观察乌龟的时候,他们已不再满足乌龟吃什么怎么走路,而是进一步问:冬天了,乌龟怕冷吗?它是怎么过冬的?这表明幼儿已经有了活跃的思维,必须保护幼儿积极探索求知的愿望,支持幼儿因为好奇而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从孩子的角度,使之转为持久的兴趣,并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为此在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乌龟一动都不动了,胆小的孩子以为乌龟死掉了。为此我让孩子回家问家长,并通过转移乌龟到温暖的室内,大家发现乌龟醒了也动了,并知道了乌龟冬天会冬眠。而到了春天,孩子们发现乌龟的盆里漂浮着一层东西,觉得很奇怪,并来询问。我就和孩子一起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查询电脑,找到了答案:乌龟蜕皮了。孩子们惊喜的不得了。更是进行观察,发现更多的现象,并鼓励孩子大胆地再次探索,增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愿望。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好问是人的天性,幼儿是提问题的专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会引起注意而感到好奇,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幼儿看到落叶就会问: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 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就会想:为什么汽车会叫?看到乌龟一动不动就会说:它们为什么要冬眠等。下雪了,幼儿会伸出手接住雪花想观察雪花的形状,看到路上有水坑会上前故意踩一脚,看到蚂蚁搬家会静静地观察很长时间……好奇心可以给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是将来创造的种子。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我们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加以回答,不要流露出厌烦之意和不快之情。哪怕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一时回答不了,也决不能匆匆敷衍了事,更不能责备孩子多嘴,以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孩子的为什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幼儿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引导,那就会自生自灭。因此,我们应做有心人,收集大量能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物质材料,让幼儿不断接触新玩意。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提出问题,这就是一个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给出答案,只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不断地对不同事物产生新奇感,这种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为幼儿具有科学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幼儿科学探究习惯
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材料,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而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形式,孩子们乐于参与游戏。感知游戏、排列游戏、分类游戏、实验游戏、棋类游戏等都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培养探究习惯。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内容,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发现各类不同的现象,获得全面的科学知识。我们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探究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比如教师与幼儿举行“一对多”挑战、比赛的方式跟孩子们互动,引导孩子在比赛竞争中探究奥秘。在游戏“吹泡泡”中,幼儿通过观察泡泡的飘动情况,知道空气流动的特点。在进行科学游戏“形状配对鸡蛋”中,根据一半的形状、颜色去找另一半鸡蛋,合在一起成为一只鸡蛋。玩小型益智棋游戏,享受你追我赶的同时,又努力地探索怎样能巧妙地取胜。
在游戏中,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积极探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多途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1.在科学集体教学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开展五大领域教学,科学领域无疑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也特别要注意科学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幼儿的认知水平外,应十分重视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教师则成为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如教学《溶解》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水、杯子、面粉、盐、糖、洗衣粉、洗发水、黄沙、小石子等,教师抛出问题:这些物品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之后让幼儿分组操作,孩子们通过亲自实验、观察、比较,知道了哪些物品在水中消失了,哪些物品无法在水中消失,此时教师趁机解释溶解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在自主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关溶解的科学知识,主动地寻找其它物品进行实验,判断是否溶解,为进一步了解溶解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又如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发动幼儿、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甚至用放大镜照一照叶脉,再组织幼儿将探究到的树叶的特点进行交流验证,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厚薄、叶脉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幼儿学习兴趣极增,想不到大自然中的树叶竟如此神奇,孩子们有了课堂上的初步探究后,课后主动地去收集、观察各种树叶,探究其中的奥秘。
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给孩子思考、操作的空间,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如吃玉米棒时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排列有什么规律。幼儿自主到保温桶前取水时提醒幼儿怎样控制水龙头不让水溅到地板上。户外活动时,带孩子赤脚在鹅卵石上、水泥路上、青石板上走一走,为什么脚底的感觉不一样。春天,带领幼儿观赏校园里的桃花,观察桃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桃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启发幼儿观察自然,研究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机性的教育,教师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如看到蚂蚁搬苍蝇,教师就和孩子一起观察。下雪了,和孩子们一起玩雪,看到饲养的小动物吃得少了,提醒幼儿为什么。教师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去关注周围的世界,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考去研究,帮助幼儿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在自然角的养殖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种植和饲养是幼儿 学科学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班级阳台、走廊上安放桌子或放置分层木架,收集、养殖动植物,有秩序地布置在上面,供幼儿观察、探索和学习。
自然角中可以放置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动物可以有:漂亮的金鱼,生命力强的乌龟,鸣叫的小鸟,昆虫盒里的蚂蚁等等;也可以放各式各样的植物:仙人掌、水仙、吊兰等盆栽,还可以在密封的培养皿里培养一些无毒无害的微生物,方便孩子们进行观察。教师每天给孩子们适当的时间段,让孩子们观察自然角里发生的变化。
在动物方面,顾及到孩子们的年龄、能力上的限制,饲养的动物主要以小、温顺、适应力较强的动物为主。水生陆生,水陆两栖,飞行类的小动物都尽量涉及到,以便孩子们全面地进行探究学习。植物方面,幼儿在尝试中学会将同类植物放在不同环境里,观察生长状态,从而得出种植物较好的方法。
自然角显然是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与孩子们在自然角频繁互动,最终使孩子们产生正确共识,达到科学探究目的,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4.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科学性区角是幼儿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入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操作、摆弄教师事先投放的材料,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判断,感知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如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在科学区角中投放多种实物水果,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切一切、品一品,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水果的不同形状、颜色、滋味、种子。在区角中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进行水果拼盘,幼儿独立或合作完成,整个过程也是幼儿积极思维的过程,其间需要幼儿不断地调整拼盘,保证拼盘美观、水果合理搭配,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操作,也培养了幼儿审美和创新能力。在科探区,我们可以更多地让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如“沉浮实验”,提供水、脸盆、积木、铁钉、乒乓球、泡沫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玩耍,幼儿在一次次的实验后初步得出判断:什么样的物体沉入水中,什么样的物体浮在水面。又如教师投放电线、电池、小灯泡,让幼儿玩一玩、试一试,探索出小灯泡如何才能发亮。当然,科学小实验有很多,磁铁、镜子、传声筒等都是实验的好材料。科学区角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创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的一大目标,我们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同时,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对科学有了正确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开展的意义
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是要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小时候对于未知的世界和领域都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但是,因为家长的知识能力有限度,还有幼师在讲解的时候因为语言表达和幼儿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不能让孩子清晰地明白。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对于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游戏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措施
1.观察类游戏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
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所以,老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如,老师让幼儿仔细观察生活中带近视镜和老花镜的人在带上眼镜以后眼睛有什么样的变化,孩子在观察的时候发现,带老花镜的人眼睛看起来格外大,但是近视镜的人眼睛看起来比较小,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家里的放大镜带到幼儿园观察一下,在距离不一样的情况下有哪些变化,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把自己小组的变化总结出来,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的活动顺利开展,寓教于乐。
2.实践类游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很好奇,比如,幼儿对于彩虹的形成很好奇,那么,老师在活动中带领学生探究彩虹的形成,老师先告诉学生如果谁能看见彩虹就说明他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老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幸运的孩子,所以,要给幼儿创设彩虹。在幼儿好奇下幼师在阳光充足的下午,拿一盆水,调整镜子的角度,把光影呈现在白纸上面就能够看见彩虹,孩子感觉很兴奋,幼师让孩子自己调整角度创设彩虹,同时,给孩子讲解彩虹形成的原理,让孩子回家给家庭成员创设彩虹,带去祝愿。
著名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经说过“要教育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本园地处农村,农村乡土资源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因此,本文利用利用本园有特的“种植”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创造动手环境,培养动手兴趣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亲近自然”。《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能激发人的想象和创造,从而引发幼儿的动手能力。种植活动:探索黄瓜种子发芽需要多少的用水量
在本次探究黄瓜种子发芽需要多少的用水量的活动之前。根据我们之前的调查,有的是10毫升,有的是15毫升,有的20毫升,还有的25毫升,5天浇一次,需要浇水4次。于是,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分组进行实验,由于需要看水的毫升量,我们在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所以,下面只需要我们孩子们把多少毫升水准备好,然后浇灌在种子上面就可以了。
在整个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参加到这种活动中来的,因为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请孩子们浇水,取水孩子非常乐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孩子们喜欢的动手环境。在操作过程中,孩子能够一起合作,一个取水量,另个负责浇灌,这些实际性的操作都可以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
二、创设探究活动,激发动手欲望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作为教师,应积极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探索生活化的课堂模式。种植活动:探索10毫升水是多少
之前探究黄瓜苗发芽需要多少水?10毫升的水最适合黄瓜苗的成长。这就形成一个新的探究点,那多少水是10毫升呢?于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知道测量水的多少毫升需要用量杯,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班孩子都积极参与了,我把孩子分成6组,每组的孩子都参与进来,量出10毫升的水。
在整个活动中,新的探究点是孩子们形成的,自己动手测量10毫升的水,遇见不懂的会主动问老师,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了如何测量水的经验,体验了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三、鼓励大胆尝试,增强动手信心
《刚要》中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及自信心。在这种自信心的推动下,幼儿的潜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种植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如何正确采摘S瓜
孩子们散步的时候发现黄瓜苗长了黄瓜,一路上就告诉我,老师黄瓜苗长黄瓜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黄瓜。我们班杨烨楠说“我们把黄瓜采下来吧。”这句话一出,孩子们都迫切想要把黄瓜采下来,可是在采摘黄瓜的过程中,孩子们被黄瓜剌了一下,很多孩子都不敢采摘黄瓜了。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去讨论,怎么采摘黄瓜菜才能不疼,我们咨询了我们班阿姨,阿姨告诉我们最好要绕过黄瓜身上刺刺的东西,于是跟着阿姨说的,我尝试了一下,发现,黄瓜顺利采摘下来而且没有刺到。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虽然第一次采摘黄瓜没有成功,但是借鉴阿姨以及自己讨论的结果,最后成功采摘黄瓜,我相信这一刻孩子特别幸福,因为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肯定,孩子们不仅胆子变大了,而且动手能力提高了。
四、促进家园合作,培养动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是“智慧前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种植活动:给黄瓜称重
因为孩子尝试了正确采摘黄瓜的方法,这次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三条黄瓜,他们就用这个正确的方法把黄瓜都采摘下来了。黄瓜采下来了,有几个男生说:“我觉得这条黄瓜最重,我想吃这个。”又有的孩子说:“这条才重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于是,我们就开展了一个比较黄瓜的重量大小的活动。这时候我让孩子们请家长帮忙,怎么样正确称出黄瓜的重量。经过家长的帮忙,孩子尝试给黄瓜们称重,结果发现,第一条最重,第三条第二重,第二条最轻。
小学数学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树立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服务、奠定数学素养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交流与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形式不断走进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和讲解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我们要完成课堂角色的转变,就要更新教学理念,着眼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尽量给每个孩子同等的展现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热爱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孩子们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孩子们置身于乐学的情境中,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孩子们的质疑兴趣,使孩子们的思维更加主动和积极。
二、积极自学,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中心,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数学课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让孩子们围绕数学课题展开自学、探究与实践,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自主创新性,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孩子们在活动实践中感悟数学,发现数学,形成能力。鼓励孩子们探索自学的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体现孩子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孩子们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有效的自主学习氛围,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创新空间。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动脑、动手和动口,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了孩子们积极思考的王国。这不仅能够深化课堂教学,还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创新与自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把孩子们的学生兴趣推向。教学思维真正做到了开放与发散,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有探究新知的“金钥匙”。这样孩子们就有了长期的自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扬长补短,让孩子们在互助中学习
孩子们之间存在差异,这就使孩子们之间数学学习差异表现得更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有效利用这种差异积极的一面,培养小标兵、小能手,发挥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张扬他们的个性。
1.发挥小助手的传、帮、带功能。
小学数学学科,在课堂练习时如果要兼顾每一个孩子,只靠老师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孩子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已经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充当小助手,帮助我们辅导那些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的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显然,小助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越的辅助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数学小比赛、问题大比拼等方式挖掘小助手和发现小助手的,并着重加以培养,让他们帮助我进行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在座次的安排上,我也做到了强弱结合,互帮互助。由于孩子间易于交流,使得孩子们能在短时间内学得很好。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探究新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安排,使之更高效。
2.协助学习,互帮互利。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孩子们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教为辅,以自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孩子们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小学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技能课,数学是一个大的概念,细化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建而成的,很适于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当然,在合作学习的中,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不论在构思上还是应用上,都会表现得大胆积极,这样更有利于探究新知。合作学习还能帮助孩子们缩小差距,对于那些解题思路较低的孩子来说,受益更大。实践证明,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并不是坏事,我们要尊重事实,有效利用,从而让他们更亮,更有光。
探究式教学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是一种单线推进的结构,学生发散性的猜测与计划会拘束于探究的方向,学生发散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导致独立思考能力被弱化。
1、教学结构的线性
很多老师喜欢上《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学生在认识了小苏打和白醋两种物质后,猜测混合的变化,并将两种物质混合,观察混合后的变化,并研究产生的气体等,是典型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过程。
教师将科学思维定向前行,从提出科学问题,到做出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求证等,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事实上学生也无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因为探究过程已经被精心安排,学生只须跟进教师设计的环节就可以了。
2、研究问题的单向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观察马铃薯一沉一浮的现象,猜测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如何研究两种液体,进行实验探究液体,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新液体。
教师精心设计推进的问题,对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考虑得很到位,紧扣着预设的教学目标,弱视了教学实际中学生的表现,导致了学生的思考过程被老师牵着走,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局促。
学生的科学思维受制于课文内容的限制,研究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上,这固然能够满足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但却不深入探讨学生提出的一些其他设想,乃至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科学思维走向封闭,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接被忽视。
3、小组探究的从众
我们在组建探究小组时,会选择能力强的孩子当组长,即使有些科学教师是轮换的,也给实验小组定下了很多的规则,殊不知正是这些规则堵住学生爱发问的嘴,牵住了孩子爱想象的脑。对于一个问题,思维反应快的学生马上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思维反应较深入的学生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跟着思考,或不愿意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真正自主参与的目的,一部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几乎等于零。
我们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不合理设置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依赖于团队的思想,包括小组的观察记录,一组一张的记录单,也使孩子们的思想未独立就先融合,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分工独立,又有团队合作的效果。
4、探究材料的搭配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我们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探究材料,探究材料会紧密围绕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逐渐出示,从观察活动开始,结构性材料局限了自主的探究学习。学生因材料的设置失去了思考与探究的自由。
科学老师精心准备上课,做好大量的课前材料准备,十二组的研究材料还要多准备几组,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样的准备只是为了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而用的。多个的探究问题,多线的探究活动安排,必然要求多种多样的实验材料,而实际在科学课中能为学生准备一套实验材料,已经算相当不错了。这样紧密的材料,如何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乃至支撑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孩子们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我们在探究学习中既重视合作与团队,亦不能忽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是源自于个体的科学问题的。
浙江大学教育心理教授曹立人一再强调,科学是需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我们让孩子们了解事物的双面性乃至多面性,这能将他们的思维提升至哲学的范畴。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那我们的科学教育,只能是大脑智力教育的一半课程。我们最终丢弃的是另一半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1、自主的探究――开放科学探究的主题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我们先出示两种物质,然后直接混合两种物质,学生观察科学现象,根据现象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指向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有些学生会想白色粉末是什么?有些学生会思考发生了什么现象?还有些同学会思考大量气泡破裂后的气体是什么?等等。
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探究化学变化的各个阶段的物质与现象。学生的思考就会形成多个方向,有些学生会研究混合的现象,有些学生会研究变化前的物质,有些研究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我们将科学探究主题,从封闭的单一化走向开放的多元指向,这样,让孩子们真正考虑想研究什么?学生只有在研究了某一项内容后,才发现也需要其它项方面研究的支持。
在种子发芽的三篇课文教学中,我们的探究学习仍然可以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思考种子发芽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师生的假设与猜测,了解到种子发芽现象可能与温度、水、空气等其他因素有关。然后选择自己研究的主题,完成某一项因素的研究,通过这项因素的研究,发现还需要研究其他项因素,探究走向完整。
我们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释放探究的主题限制。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某一项因素后,会发现仅仅一个方面是不够的,从而会研究其他方面,我们不必担心学生的探究会不完整。我们没必要框死探究的主题,这跟科学探究精神是相违背的。
2、自由的探究――充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团队与个体的关系。研究个体在团队中应该存在自己的思想。
先有研究个体的思考,才有研究团队的交流与对话,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作用。我们要不要剥夺每一个孩子的表格记录能力?我们要不要剥夺每一个孩子做实验的能力?我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在参与研究?学生是不是只作为一个科学探究过程的看客。
个体思维的缜密必须从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开始,学生必须从设想开始,思考问题,思考材料,思考合作,思考记录,乃至同他人、老师的研讨。
所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必须做好研究问题的细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学生如果要研究小苏打这种白色粉末物质,就必须探究小苏打的物理属性,小苏打的资料学习,小苏打的实物观察,小苏打的化学性质等。
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合作。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候,始终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而且对科学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设计得简单一些,使学生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优秀的合作者一定是个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充分合作,才能为合作学习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才能获得学习伙伴认可。
3、自助的探究――拓展科学探究的材料
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材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于开放性的设置,对于材料的组合要求更高。
我们需要提供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些小苏打,这样很难让他们进行个体的细致了解,我们需要提供给每组简易显微镜,还有对比的面粉材料,因为小苏打和面粉是密切联系的两种物质,我们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科学资料的学习,这样的科学观察活动真正触动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拓展科学探究记录单,除了细致的考虑科学探究记录单内容,更需要个人记录单和小组记录单。
我们需要优化丰富材料结构,我们在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满足个人与团队探究的需求,提供的材料种类上,要满足探究的发展与深入。
提供简易显微镜,能让观察更深入,提供相关科学资料,能让孩子们对两种物质认识更全面,提供个人记录单,能够让学生具有独立的资料学习基础。
提供电子温度计,可以更深入了解混合时候的温度变化,提供电子称,可以观察混合前后质量的变化等。
提供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可以进一步观察阻燃、助燃、可燃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未知气体的特性。
老师们总是害怕准备材料的数量,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考虑材料是否适合学生个体开展真实的探究,教师设计的材料与孩子们思考的材料有差异,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们思考认识,而不是剥夺给予。自助式的材料,才是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认识所需要的材料。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终点
爱玩、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在活动中,老师应善于利用孩子们的这些特点进行巧妙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与利用教学资源,不仅利用教材资源,更应利用自然资源,如花木资源,从而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其接触丰富多彩的自然,了解植物生长奥秘,培养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我园地处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尧塘。当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大力发展花木生产,劳动致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浓郁的花木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人的鉴赏、观察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我园的这一优势,引导孩子们融入自然,进行种植活动,使其与花木交朋友,让幼儿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快乐学习,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唤起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热情,使其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与把握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一、融入种植园地,认识花木资源,培养幼儿观察兴趣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对周围世界极为好奇,常常会向大人提出诸如“为什么这样呢”、“这是什么呀”等问题。这是幼儿观察后的思考,是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究过程。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师应注重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其自主探索、学习,并认识世界。而幼儿园的花木种植园可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为有趣而生动。同时,在花木种植过程中,幼儿经历了观察、动手操作等思维活动,可发现事物的特征与变化,既提高了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也丰富了认知。
然而,如今的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较少,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更是分不清各种植物,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实际上,幼儿十分向往自然,向往绿色田野。因此,教师应善于开发与利用花木资源,让孩子们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自然中,使其感受泥土的芳香,鲜花的美艳,小草的幽绿、树木的葱葱郁郁。如春季,尧塘到处一片新绿,百花争艳,小鸟在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此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融入自然,使其得到美感体验,认识多种花草树木。亦或带领幼儿进行野外绘画,使其以画笔描绘出自己所看的、所感受到春天之景。这样,通过直观而新颖的教学活动,可唤起幼儿观察热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这样,通过这些花木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提问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自主观察,积极思考,而获得结论。同时,在轻松愉悦的自然活动中,更容易调动孩子们的观察与探究积极性,使其学会观察自然,增长知识。
二、利用花木种植,渗透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幼儿观察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花木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可使教学更为生动而直观。在花木种植活动中,幼儿可进行观察、对比、采集等活动,体会到生命的多样性,感知生命之变化,形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第一,教师带领幼儿实地观察种植园,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些花呢?想要种植哪些植物?然后留出时间让他们回家思考,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课堂上一起讨论交流。于是,孩子们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了不少资料,并兴高采烈地决定种植自己喜欢的花木。他们准备了多种植物种子或树苗,如月季、黄杨等。而这些树苗或种子如何种植下去,教师可引导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看到展开交流讨论,然后教师适时指导,于是幼儿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挖洞,有的松土,有的则将泥土中的一些石子拣出,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小树苗放进小坑里,将花种撒入泥土中,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于,最后给种子宝宝或小树苗浇上水。
第二,在花木种植过程中,小朋友们会发现不同种子有着不同的种植方法,这样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使其主动探究自然中的奥秘。如种子宝宝多久可以长出来?什么时候给种子浇水、施肥?哪些植物喜阴?哪些植物喜阳?等。同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观察记录纸,让孩子们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记录好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幼儿明确观察对象与目的,并坚持观察。其次,引导幼儿有步骤、有顺序的观察,如由外至里、自上至下等;另外,引导孩子们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使其创造性地观察;此外,注意比较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以培养与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由植物种植的讨论、种子树苗的收集到植物种植,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决定,而是向孩子们抛出问题,使其主动找出解决方法,借助家长资源,发展幼儿能力。然后,孩子们在同伴相互帮助下,获得亲身体验,并对自己种植的花木形成强烈兴趣,产生进一步观察与探究的欲望。
总之,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花木资源,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调动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使其在玩中形成观察习惯,培养观察能力。
2以问题为媒介激发孩子兴趣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曾说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可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寻找各种教育契机,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譬如通过提问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一个有效方法。”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情。而就幼儿的心理特点而言,以问题为媒介能大幅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但在很多时候不少幼儿教师却忽视了此点,从而令孩子们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最终钳制了他们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据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通过问题去激发孩子的兴趣: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孩子们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们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一时期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新鲜、好奇之感,随之就会提出较多的探究性问题。譬如:“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人会死亡?”“为什么黑夜很黑?白天很亮?”“人是怎样生出来的?”等单纯幼稚的问题,而且孩子们这一时期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多,有些教师会感到厌烦,但这将严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而言,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探究知识的表现,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的浓厚兴趣,也是发展其智力的最佳契机。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提问,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幼稚、如何可笑,都要给予耐心、细致地引导、开发,以此保护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以便让孩子对知识的探寻能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提问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然后再提出与他们思维特点相吻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激发其兴趣,开发其智力。
一、在玩乐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在活动中选择了孩子们熟知的物体――磁铁,首先教师出示不同样子的磁铁让孩子们感知磁铁的形状,问磁铁的样子像什么?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努力从生活经历中搜寻答案,展开想象,有的说像盒子,有的说像马蹄,有的说像……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并将零散的知识规整为磁铁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马蹄形等,由此可见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来自教师的顺应、支持、鼓励幼儿思维活动的结果,给予了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掌握了正确的概念。并为后面活动的展开做了铺垫。紧接着教师采用明确且有启发性的引导语“用磁铁和你面前盆中的材料碰一碰,会发生什么事儿?”教师的设问里透着一种神秘感,及时抓住了孩子们急于想了解事物的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引发了孩子探究的兴趣。孩子们带着明确的问题任务兴致勃勃“玩”起了磁铁,很快他们从玩中发现磁铁会“粘”铁钉、曲别针等,而不会“粘”布料、木块、塑料等。教师引导孩子将磁铁“粘”与 “不粘”的材料分开,那么如何将“粘”字改为“吸”呢?教师在尊重幼儿发现的基础上针对磁铁的“吸铁性”做了细致的演示,将磁铁和被吸物体拉开一定的距离,伴上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吸引的全过程,使幼儿深刻体会到铁制品是被磁铁吸起来的,自然而然“粘”字被巧妙地替换成了“吸”字,科学教育活动就是这样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在有意义的玩中获得正确概念。
二、在榜样示范中,树立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
幼儿由于思维的自我局限性,在认识上往往具有自我中心倾向,他们不会也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通过看实物在认识客观现象、解释科学事实时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相信自己的“信念”混淆主观想法与客观事实,甚至无视曲解事实。如:教师请幼儿用磁铁找教室中的铁制品,孩子们在分享交流发现结果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锈钢水杯也能被磁铁吸起来;老师对孩子的说法既没有否定也没给予肯定,而是让他们继续验证,经过再次探索孩子们仍固执己见,认为不锈钢水杯是铁制品,能被磁铁吸起,这就说明孩子只相信自己的“信念”。这时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是将铁制品和不锈钢水杯让孩子仔细观察,结果从外观看都是铁,这一点和孩子们的初步想法相吻合,老师没提出异议,接着老师在集体面前进行再次验证不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就不是铁制品,然后让孩子再次自己操作亲身体验,使孩子们在多次的验证中了自己的“信念”,纠正了原有的错误概念,获得了正确认识。老师多次实验的精神不仅给孩子们教给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应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树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在探究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65-01
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科学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造就学生“全面发展”,光靠我们教学科学知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方面起一种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获得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科学实验的真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
一、从生活入手开展实验教学
许多教师认为科学课既枯燥又麻烦,不仅要备课还要寻找大量的试验材料,授课时除了道理就是道理,教师课上口若悬河,学生听着枯燥乏味。其实,如果我们换种眼光去看待眼前的科学课,就会发现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如:为什么汽水的瓶子不会装的太满;大雁为什么春天飞到北方等等,不难发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各种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孩子的生活入手让其进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多种渠道挖掘实验资源
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充分挖掘学校、教室的设施、器具和教师、学生身边的物品及家庭用品作为实验资源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拓宽校内实验资源的渠道。
1、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多样的试验材料。
2、充分利用课外器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注重材料的重复使用,把有价值的实验材料收集起来,建立小小资料库。
三、因材制宜做好多种实验
小学科学课中不还安排了一些充满趣味的生活小常识的试验,一种是演示试验,一种是分组实验。
1、做精演示试验
为了揭示所探究问题的发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由教师做给学生看的示范实验,叫做演示实验。教师的演示试验必须要保证班内的每个同学都能看到,在做演示实验时要选好演示方式力求简易方便,生动有效,试验现象清楚可见。
2、做全分组试验
教师做过演示试验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实践,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在小组试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对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任务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分组实验,巩固和延伸有效探究。
四、注重实验过程
1、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试验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准备中来,帮助孩子清楚明确试验要求和目的,让孩子自己准备试验仪器,让他们对试验仪器有所了解,能熟练使用。牢记试验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事故。这可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果。
2、试验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在试验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及时帮助孩子怎么掌握试验器具的使用和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对于一些错误的操作规定要及时纠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让那短短的课上时间真正起到它真正的作用和效果。
3、试验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总结。
试验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成功了我们要总结试验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若是失败一定要分析原因,及时纠正,找到解决的办法,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类似的错误。
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靠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二、探究目的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把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三、概念鉴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中班幼儿:是指3—4周岁的幼儿,属于中班年龄的幼儿。
四、理论依据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闻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
大量的信息和探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把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闻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索上,动手、动口和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聪明,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五、探究的内容
(一)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性。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洁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假如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洁,而且独立做事的喜好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
1、家长的教养态度直接关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调查问卷。
附:中班幼儿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的教养态度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家长,你好!下面的一些新问题需要你的如实回答。你的回答不存在对错,但为了回答调查探究的真实的可靠,我们需要你的真实的回答。谢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什么?1.父子2.母子3祖孙4其他(说明)
2.你的职业是什么?1工人2农民3知识分子4干部5个体商业6其他(说明)
3.你的年龄有多大?1.20—302.31---403.41—504.51—605.61以上
4.当你孩子要使用筷子吃饭,可是又不会,你会怎么做?
5.当你孩子要自己去拧毛巾并要求自己洗脸,可是你上班快要迟到了,你会怎么做
6.当你的孩子洗手时,你发现孩子在玩水,而且衣服弄湿了,你会怎么做?
7.当你孩子在收拾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你会怎么做?
8.当你的孩子要求你教他学系鞋带,可你的上班时间已经到了你会怎么做?
9.当你的孩子叠好被子,但是叠的不好,可那天有客人来做客,你会怎么做?
10.你的孩子在大便后自己擦,可是他的手上却弄脏了,你会怎么做?
11.你的孩子要帮助你洗衣服,你会怎么做?
2、附: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调查
1.你的孩子会使用筷子吃饭吗?A会B不会
2.你的孩子会正确洗手、漱口吗?A会B不会
3.你的孩子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吗?A会B不会
4.你的孩子会自己收拾碗筷、存放碗筷吗?A会B不会
5.你的孩子会擦桌子吗?A会B不会
6.你的孩子能保持地面桌面和衣服的清洁吗?A会B不会
7.你的孩子能按顺序穿脱衣服鞋袜吗?A会B不会
8.你的孩子会自己叠衣服裤子吗?A会B不会
9.你的孩子会自己存放自己的衣鞋吗?A会B不会
10.你的孩子会叠铺被子、整理床铺吗?A会B不会
11.你的孩子能独立恬静地入睡吗?A有B没有
12.你的孩子有正确的睡眠的姿态吗?A有B没有
13.你的孩子会自己洗脸刷牙,并用正确的方法吗?A会B不会
14.你的孩子会自己料理大小便吗?A会B不会
15.你的孩子会正确使用手帕和毛巾吗?A会B不会
16.你的孩子会帮助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A会B不会
17.你的孩子会洗手帕吗?A会B不会
(二)观察了解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所处的水平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它是在一日生活活动中不断的巩固.我运用了观察法中的清单法对幼儿的一日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记录:
观察中班幼儿生活自理的内容结论选择能不能基本能1.幼儿能否恬静地进餐?2.幼儿能否收拾餐具,并放到指定的位置?3.幼儿能否保持地面、桌面的整洁?进行擦桌子?4.幼儿能否正确地使用毛巾?5.幼儿能否正确地漱口?6.幼儿能否正确地洗手?7.幼儿能否恬静地入睡?8.幼儿能否按顺序穿脱衣服、鞋袜?9.幼儿能否叠被铺床?10.幼儿能否自己料理大小便?11.幼儿能否根据冷暖进行增减衣服?12.幼儿能否收拾玩具?
(三)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1、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兴奋。
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和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预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熟悉。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和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课堂集中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2、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征,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只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
B:儿歌。幼儿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喜好。俗话说喜好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塞裤子”:哥哥、哥哥请你管好小妹妹,姐姐、姐姐请你管好小妹妹,大家一起帮助就OK。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3、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重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1)在生活活动中练习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加点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自觉整理好衣裤的习惯,餐前便后自觉正确洗手的习惯,点后正确漱口的习惯……(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把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4、家园合作
家长要有不厌其烦的精神,正确的方法教幼儿,耐心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
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征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什么事都包揽下。也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权利,只要没有危险,放手让孩子去做。
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熟悉,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幼儿园要和家长加强联系,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在家长栏中不断地宣传知识,对一些家长错误的观念进行个别访问,运用理论和案例进行探索。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六、探究的对象:本园中班幼儿40名
七、探究的方法: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观察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注重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及时改进,调整教育手段和方式。
行动探究法
八、探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题方案。(2005年4月——2005年5月)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实施方案,及时调整。(2005年6月——2006年4月)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撰写论文。(2006年5月——2006年7月)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所以,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W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
三、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四、培养学生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