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7-19 09:3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

篇1

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也跨入了高校的行列,只是其教育管理层面属于职业教育,但对于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层次还是提高了一步,因此,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提出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叫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服务能力较中专时代有了很大提升,但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到底如何,社会贡献度到底有多大,笔者在此就高职院校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论文(教育类、专业类)、课题(教育类、少量的自然科学类)、教材、发明专利;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以少数具有专业职称的其他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最直接目的是为职称晋升,辅以科研考核的需要;科研任务的来源主要有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少量横向科研课题,以参与的形式居多。由于在中专时代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要求,进入高职院校后,迫于与高校接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对教师特别是有职称的人员都提出了科研工作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科研多迫于评定职称的压力,发表一些教育教学体会的论文、或者是专业教学内容中与专业有一点关系的论文,而以专业研究自发撰写发表自己学术成果的不多,更难的是自己没有以一贯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这也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研究成果90%以上表现在教育教学类,而专业类研究并不多的原因。这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并不相符。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

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自立项,每年这些有研究任务的机构都会课题申报指南,教师则根据指南的范围和申报要求开展课题申报准备,结题时间一般在2―3年。通过2―3年的研究,大多数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结题成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如果层次稍高点,那最多也就是一本专著。而且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如调查问卷在设计时是全省部分高职院校,而实际操作则以本校某个班学生为样本,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基础数据采样不准确。再就是研究过程不全面,在课题设计时,研究团队整齐划一,一旦课题申报成功,完成研究任务几乎靠主持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申报团队并不是科研意义上的团队,而是为了体现研究团队的外在表现,如年龄、职称、专业、单位等。再就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主持课题和参与课题差别太大,因此,很少参与课题的成员会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研究与团队的研究相结合。开题论证和中期检查不充分,也是造成科研成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按照课题的级别不同,主持人对课题的重视程度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论证范围不广、讨论不深刻、专家指导不详细或缺乏针对性等,都是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研究成果形成后,不要说是在全国、全省推广,就是在本高职学院、本系部也很难推广应用,这样就不会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对策

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论文和研究报告,论文中体现的应该是观点和方法,研究报告则全面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过程,这些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为结题不需要出具使用证明,也不需要实验结果,这也是教育类科研与技术应用研究的根本区别。所以,如何将这些“软”的观点、方法具体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切实推广科研成果,以便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科研的价值,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难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拙见,仅供参考和借鉴。

1.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机制

由于教育科研成果不像大多数自然科研项目,没有在具体的产品或对象上加以验证,所以,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更应该体现隐性与显性的结合。在结题验收时,应该将教育科研成果显性的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尤其是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应纳入评价体系,以便在机制体制方面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如结题后的跟踪机制。还可以在课题经费管理上加以约束,应用推广好的成果追加课题经费,以此激励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制订制度对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申报中始终如一地研究某一方向,而不断形成系列成果予以大力扶持,而不是在同一方向研究上限制其课题申报资质等措施。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

2.建立科研过程、成果公示机制

对于教育类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后,高职院校研究管理机构应尽快公示其课题申报材料,目的是让其他教师知晓和关注其研究内容,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并从其中寻求自己在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能从他人的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一般的研究过程是3年左右,那么按课题研究进度,定期公布各课题研究成果,如论文的名称、发表期刊、主要观点、解决的问题以及调研报告的详细资料等。通过公示各课题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等措施,一方面可促使研究团队更加自觉地按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开展研究,落实每一项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享受科研成果,并从中学习研究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3.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展示

一般而言,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立项等。而比较集中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年都会有几个,院级课题立项则会更多,也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的部分项目。在这种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举办科研成果展示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广大教师以从事职业教育为主,对许多教育方面的焦点及热点问题会有共同的认识,这也为成果展示提供了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科研成果展示可在二级学院或大学院组织,都可以要求学生参与,让学生共同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创新和教学改革成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聆听教师从事科研的艰辛,知道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

篇2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63-02

当今,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科研组织不仅丰富和改变了科研活动的面貌,也使人类社会的列车开进了新的轨道。高等学校是科技进步的生力军,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技术与智力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组织在实践中使用成熟的数字网络技术,用富有弹性的团队模式将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为了同一目标的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形成新型的科研组织形式――虚拟科研团队来进行攻关。虚拟的科研团队突破了组织边界的限制,非但没有削弱自身的研发功能,反而由于组织柔性的增加而夯实了科研开发的底蕴。

一、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的产生背景、形成、特征、成员、原则和联结

背景。团队的工作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明显的绩效,它们在工作中反映灵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中的团队研究,已有诸多的成果。而虚拟团队是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产生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共事的一群人。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互动的技术彼此联结的。

形成。高等学校中的课题和研究目标等,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甚至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突破,也需要像企业团队一样具有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即高校中的学术团队。虽然在前也有类似如实验室等的组织形式,但学术团队更适合于攻破难题,它集中了许多企业团队的特点,把企业团队的许多运作规律应用到了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之中,为高效科研打开了一扇高效之门。

特征。综合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存在四个方面的特征: (1)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 (2)团队成员地理位置的离散性; (3)采用电子沟通方式;(4)宽泛型的组织边界。高校教师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很难集中到一起就一个科研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而虚拟科研团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因为一个共同的科研选题而集结为一个科研团队,克服时间、空间的隔离,采用创新的技术、提供丰富的沟通渠道,促进分散性成员间的任务协调。

成员。团队成员是虚拟团队的核心,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一是独立性。虚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必须自主、自我依赖,但又能相互依存。高校教师都是个专业的专家,他们既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又有合作的愿望和能力。二是领导分享。虚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能随着团队进程,担当领导者角色,领导者随任务的变化而变动,每一位成员在任务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长。三是整合水平。虚拟团队不仅仅是横向连接的团队,它必须能与组织上下连接。

原则。一般认为,在“流动、竞争、合作”已成为网际科研合作的前提下,高效虚拟科研团队还是有一些指导思想可以遵循的:(1)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创新模式。(2)树立“学习”观念,加快科研资源的“虚拟整合”。(3)简化科研过程,将科研课题分解为并行开发的多个任务模块。(4)运行过程与新的管理技术相适应。在虚拟科研团队各方磨合过程中,这些基本思想指导着团队的行为。

联结。联结是联系,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这些联系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但总的来讲,这些联系本身是被动的。任务的结果需要某些类型的互动,互动能产生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是可信任的,则其就具有持续性。信息时代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关系和互动,而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互动机会,一旦明确了团队目标和成员,我们就可以选择最为适用的联结方式与团队成员沟通,并完成共同的任务。

二、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的运作

高校教师虚拟科研团队运行过程设计的实质是对科研过程进行流程规划设计、流程调整、时间控制、过程实现的决策和调度。其运行过程划分为确认阶段、实施阶段和退出阶段。其中,确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敏捷地捕捉信息与创意,优选并分解科研课题;实施阶段则通过成员、网络的选择,协同攻关形成新的科研成果。退出阶段主要清理并合理分配团队本次运行所产生的利益,并为下一次成立虚拟科研团队奠定基础。

一是确认阶段。在确认阶段一般包括一系列的课题评价和抉择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

课题评价与抉择应注意以下原则:(1)目标一致。科研课题是为虚拟科研团队研发战略的目标服务的,课题目标应与虚拟科研团队的经营目标相符。在虚拟科研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情况的变化其任务与目标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拟定的优选标准也随之变化。(2)全面评价。人们对待研发课题往往从技术方面考虑多,重视技术上的先进性多,而不注意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即使重视了非技术因素的分析,往往只重视经济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了对非经济因素(政治、社会、环保等因素)的分析。因而课题评价与抉择既要重视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又要周密考虑非技术、非经济方面的因素。(3)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高校科研课题选择必须要求先进性。先进性是指所选择的技术课题应比现有的技术超前一步并有显而易见的提高,达到比较领先的程度,使其既有创造性,又有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必须结合市场的可行性,预防片面追求先进技术水平而忽视效益的现象。在识别合作机会阶段,高校虚拟研发适合于渐进的创新以及各部分工作较独立的课题。适合组建虚拟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的项目是有一定范围的,便于虚拟科研团队根据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或中止无用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的课题。

二是实施阶段。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分散式的自我管理风格给团队的控制与运行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将科研课题分解成相应的任务模块,并对团队成员充分授权利于其能动地发挥核心能力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的规范,做到“形异而神似”,是实施阶段所要慎重考虑的关键问题。实施阶段可以划分为人员选择、网络选择、任务外包、创新加速等步骤。(1)成员选择。选择团队成员是虚拟科研团队运行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选择团队成员除了要考虑潜在伙伴的业务方向符合团队需要外,更要考虑它的课题管理能力是否能满足虚拟科研团队的目标,而课题管理能力又是由潜在伙伴的跨边界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的。同时,后两者是建立在相应的网络连接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之上。(2)网络选择。高校虚拟科研团队这种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起来的动态合作联盟,只有建立在运行平衡、安全先进的网络开发平台的基础上才能迅速对外界变动做出反应,才能充分利用每一个队员提供的智力,让他们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这时,课题负责人的责任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项服务,以任务信息作为彼此联系的纽带,打破时空限制,及时有效地提供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另外,虚拟科研团队的临时性,也决定了不同的成员可以很快地联合,以合作开发一个新的课题。具备资格的团队成员可以在网络开发平台上以极快的速度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使虚拟科研团队具有优秀的、机动灵活的科研能力。(3)任务外包。虚拟科研团队受行政控制的影响很小,管理人员对组建后的虚拟管理团队的运行过程控制难度很大。为避免工作失误,项目管理被普遍应用于团队课题管理之中。其中,“外包”方式广为流行。“外包”(Outsourcing)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它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整合并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对外界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管理模式。网络技术使虚拟科研团队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它功能投入到整合中,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整合出巨大的协同效应,使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

外包是技术投资的一种重要机制和方式,比较普遍的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外包合作,利用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所积累的丰富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作为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实现智力互补。成功的外包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借助信息网联系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机遇,一旦机遇来临,双方能迅速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强强联盟,依靠频繁的信息交流来协商、调节。

三是退出阶段。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完成课题后面临着人员或团队的退出或解体,因而都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是对团队成员在参与过程中贡献的认可,分配结果直接决定了团队成员参与下次合作的机率。因此,公平分配是任何一个团队成员都追求的目标。公平分配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是指分配过程无欺诈、分配方式正当的分配活动。利益的公平分配涉及到两个层面:合理地转移科研成果和公平地分配科研收益。

利益分配过程中分配是否正当与公正,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公正,忽略参与人员加入团队的积极性和所承担的创新风险,不管个人贡献与收益的关系一刀切,最终会导致团队内的平均主义,这将降低团队合作的效益。反之,只强调分配是否正当,即各个成员的收益相对于团队的支付是合理的,一旦分配出现欺诈,成员间分配标准有差异,将给团队造成更大的伤害。团队分配也是一个谈判过程,如果两个成员的贡献相同,却由于分配标准不同造成收益分配结果有差异,这种结果注定不会被接受。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杨映珊.科研团队运作管理.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2] 李晨光,论高校科研团队.哈尔滨:科学与管理,2003. 4 (8) : 49-50

篇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现阶段采取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虽然是并轨进行,但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要求在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科研能力发展,因此,如何将科研意识贯穿在整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之中,值得我们探索。

1以往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背景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往往为6~12个月的脱产式课程学习,以及1年到1年半的科研实验及论文的撰写。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临床轮转的时间往往不足1年。多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其临床技能操作、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应变能力等临床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了扭转这种“重科研、轻临床”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文件。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2]。正因为这项硬性规定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这也充分保障了临床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够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对本专业常见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试,对于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将会明显提高个人的专科疾病诊疗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使之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会看病、能手术”的名副其实的高级别高层次临床医师,同时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实力具有积极长远的意义[3]。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本科毕业的规培生的区别

自2015年开始,新入学的所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将参照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统一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这意味着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必须完成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需要在硕士研究生的3年学制内完成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实验、论文撰写等工作。那么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由于所有的时间都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们又将如何利用非常有限的时间来完成科研论文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与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冲突呢?同样的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如何在培养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科毕业后的住院医师的培养着重于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其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这为其将来能够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生们还需要最终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因此,“规培”制度下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对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培养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科研能力、教学意识。研究生毕业后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将明显提升,为将来成为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3如何在临床轮科中培养科研意识、完成科研课题

3.1避免临床与科研脱节,科研课题紧密联系临床实践

虽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临床轮科,时间长达33个月,看似没有多余的时间脱离临床去完成科研课题,但如果引导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的灵感,带着科研意识去开展临床工作,例如发现手术技巧的改进、临床药效的评估、临床疾病数据的分析、某些疾病临床进展的机制等等,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课题,让科研结果能直接解决或说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让临床与科研紧密相连,并给科研课题带来许多亮点。要彻底改变“科研就是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想法,就要建立“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观点。

3.2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机制

通过完善科研专项基金的设立、科室专科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专家科研讲座、提供平台交流科研成果和激励相关科研人员等几个方面的措施[5],使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专项研究基金能够提高临床研究生申请课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科研交流,组织论文阅读,是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径[6];国内外相关专家定期展开的科研专题讲座,能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了解临床科研的前沿知识,激发科研的灵感,建议把听取科研讲座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考核环节;医院也应当积极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除了邀请专家学者来院授课,研究生也可以彼此在台上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旦临床专业研究生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或者协助导师申报了相关课题。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研究生及相关人员给予足够的奖励,彻底去除以往某些“富临床、贫科研”的错误思想,激励研究生们临床科研齐头并进。

3.3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

选择一批具备较强临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导师,导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导师开展“双轨培养”模式的宣传和学习,加强指导教师的带教能力。此外学院还可以为研究生配备一到两位副导师,并采取导师及副导师联合培养的机制来强化研究生的培养。传统的高级导师是主导师,他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指导和督促研究生在临床、教学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副导师可以是医学院或医院中从事科研的老师,主要负责传授科研理论知识和指导科研实践[7]。当然副导师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轮科期间的带教老师,他们不但能直接教导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也能开拓研究生在跨学科及多学科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副导师还可以大胆选用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年轻博士,让他们来带动研究生的科研意识的提高。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定期召开研究生组会,了解研究生的轮转学习情况,并督查学生科研工作完成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此入手来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3.4适当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训考核方案和科研课题

高校在探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新模式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们的科研热情[8]。合理安排和调整课程的上课时间,科研课题重在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的考核,基础医学研究将不再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课题的主要方向,而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效果分析、新技术疗效利弊、临床数据的统计、跨学科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成为科研课题的亮点。让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各种水平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将临床专业硕士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将获得执业医师资格与授予硕士学位相结合,使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硕士学位证及毕业证,同时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将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让研究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高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培养出具有良好科研意识的临床医学人才,这才是培养现代临床医学高级人材迫切需要的[9]。

参考文献

[1]雷笑瑜,张勇,黄卓,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65-67.

[2]汪玲.“5+3”模式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6(1):65-67.

[3]陈文娟,唐郢,李蓉.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科教文汇,2019(21):95-97.

[4]肖志波,张淼波,滕雯,等.规范化培训制度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103-104.

[5]颜汝平,平秦榕,梁剑伟,等.“双轨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10):88-90.

[6]栾婷,李宁,王剑松,等.规范化培训大背景下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29-30.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73?02

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事物;三是改变。创新性人才指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能推陈出新,以自己的创新性意识和行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中做出贡献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创新人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研究生成为目前参与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知识创新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性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们国家自己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沿,为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11万学生,这些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担当重任,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年来服务大局、特色兴校、培育人才、不断创新,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新时期“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研究生教育思路,对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推广试点班教育模式,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学科交叉机制体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在强化研究生理论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的同时,采取了重大举措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了研究生教学的实验环节;通过“211”和“985”条件建设逐步构建了开放适用的研究生实验教学设备条件,并构筑人性化的实验环境;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确立了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和研究生专业实验课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研究生的知识潜能,养成创造性品格,掌握创造性技能,最后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得到深入和升华,使得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一级学科层面,将关联密切的研究生理论课程的实验整合成数门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课。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其他相关课程,建立一个包括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构建了整体性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例如自2004年以来,先后建设了“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 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航空航天与信息类优势学科群为中心,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材料专业研究生特种功能材料特色试验课程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内容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实验设备主要来自各科研课题组,设备种类、台套数、完好率受限制,特别是使用时间无法保证,影响研究生试验运行。课时数虚,授课内容待充实。

随着多年来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遵循“以软带硬”的原则,即以教学改革为前提,投入的实验设备要服务于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硬件建设服从软件建设。目前材料学院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的设备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多套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ICP分析仪、拉曼光谱分析仪等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并对各学科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和重组资源配置,发挥了实验室的复合功能和规模效益。材料学院还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材料学院将逐步彻底改造研究生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条件,建立具有航空航天特色、涵盖材料学科重要研究方向的材料制备、测试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确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验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以教育部“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了“先进结构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该实验室多年来立足于航空航天材料前沿研究,旨在将先进的和学科交叉性强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融入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下面以“特种功能材料”的设置为例,从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在内容上都涉及到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差别在于综合实验课相对而言内容更为固定,比如“材料电镜分析实验”是侧重于使学生理解各种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仪器结构,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参数选择,并学会对各种电镜图像及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和分析处理等。而创新型实验课是在课程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存在更多的创新元素。这类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完成 ,或者在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研究,其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大的创新团队(课题组)和实验室就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沃土。以“特种功能材料”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 针对智能机翼、机载设备和航空发动机等的应用,在航空航天特种功能材料上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科研设备齐全,在“特种功能材料”实验课中设立了相变材料、磁性材料等相对宽的方向,在实验中指导教师演示其中课题组“成熟”材料从设计-制备-功能特性研究的完整的实践过程,然后在大方向内自由选题,运用理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设计实验方案和内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研究。如果说综合实验课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那么创新型实验则是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的第一步。

2. 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

这两者同为科研训练。创新型实验课是“常做常新”的实验课,指导教师要不断开发新的实验方法,搭建不同的新架构。学生则应该不断丰富自主实验的新内容,成为填充架构的新单元。从时间尺度上来说,创新型实验课比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短的多,创新型实验课会对科研的过程有完整的体验,为了保障进度,增强协作沟通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项目组,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课的考核以小组答辩的形式,根据选题的创新性、综合性、协作情况等打分。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一般都是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的。限于不同实验条件、经费保障条件、课题组的创新实践成果积累等的不同,毕业论文研究的创新实践程度会有很大差异,研究生也往往得不到自主选题和自主研究的机会。

3. 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区别

两者的教学资源开放程度和范围不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面向全校开放的,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平台。研究生创新基地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上,可以面向更大范围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学科的集中交叉得资源能更集中整合,如“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就是如此。目前,“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还是材料学院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特种功能材料”与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学科交叉,可以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设计和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随着教学实践成果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增强,材料学院可以向学校申报加入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实践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实践机会。

三、结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深厚的科研成果积累和良好实验课程的资源配置,以及是否能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这些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如何利用崭新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在教学改革中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2] 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115.

篇5

目前,就临床专业研究生的论文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还是不错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课题缺乏创新

有些临床导师重视对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而在科研课题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手头没有较新的研究课题,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

2.缺乏研究深度和广度,实验方法过于单一

部分临床研究生学习心态不正确,注重临床工作,忽略课题研究,选取的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过于简单化。

3.研究生应用写作的基本功较差

一些研究生语言文字表达欠佳,逻辑较混乱,论文的写作格式掌握较差。

二、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措施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

1.加强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学位论文指导中的作用

研究生教育需要科研的支持,这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最重要的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的支撑,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对研究生承担指导与引导的责任,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与学术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水平。

2.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考核

应该将招生资格、招生名额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水平相结合,取消平均分配研究生数量,甚至按资排辈带研究生的做法。对于一些没有课题的研究生导师,应削减其所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建立导师负责制,牢固树立研究生是导师重要的科研助手的理念。导师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带领研究生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师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并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完全放手,让研究生自己去摸索去寻找研究课题。

3.研究生应密切跟踪前沿学科进展,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及论文写作方法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鼓励研究生注意搜集整理所从事学科的最新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相关资讯,结合自己所学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科学实验方法。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前瞻性及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这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科研工作的深入,并且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有很大帮助。

4.加强校际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科视野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以自己实验室或科室为单位的小型专题研讨会,能培养研究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利用学术活动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新动向介绍给学生,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对他们按时完成课题和提高课题质量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另外,可以通过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征集研究生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评比及汇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实验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5.把握研究生论文开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好研究生论文质量关

首先,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应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以便研究生尽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其次,选题是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起到检验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是否扎实、所选的课题是否适合做硕士学位论文、开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机是否成熟的重要作用,好的选题报告相当于硕士论文已经完成一半的工作。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查阅中外文献,做好预实验及相关的调研工作,为开题做好充分准备。研究生在作开题报告时,需要向导师和相同学科专家汇报课题的准备情况: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进度安排、课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等内容,并且要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估把关。专家小组要对课题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避免流于形式。

篇6

【Abstract】The quality education distinguishes by its technology education’s unique localization and the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take to produce study grind the integrated school as the breaches, take serves the society as the objective, the prominent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 face the production post first line, tries to innovat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and key develops in the union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aspect teach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school, realizes the quality education leap frog development.

【Keywords】Quality; Teach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es study grinds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增长速度更加迅猛,在校生人数已占据了高校群体的半壁江山,目前全国高校共1800多所,高职学院1000多所(其中高校办的二级独立学院高职学院300多所),高职院校数已超过半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为发挥高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教科研工作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促进高职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强社会服务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科研工作应根据高职学院自身定位和发展来确定,结合高职学院的职业性、技能性、针对性来决定教科研项目的内容和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的教科研还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科研的学术性和学科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科研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高职教育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要与高职的发展紧密相联,要围绕着高职的培养目标,要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内容,要研究应用技术的传授方法,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要解决将已知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方法和技术,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了,而高职教育则刚刚起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办好高职、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有很多问题值得去研究,有很多内涵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建设。

近年来,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如何构建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求与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只有通过学习先进的国际职教理念和先进经验,研究我国职教的发展规律,围绕高职发展来开展教科研,如高职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式、行动体系的构造、质量评测系统的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项目课程方案的设计与教材建设等。这些来源于高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要加强教科研,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通过教育实践加以研究解决。

2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是高职院校特性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才能获得活力,取得企业,社会的支持,发挥高职院校的职业化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转化为社会服务功能。

今后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单从政府所得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面开发社会资助渠道,逐步扩大经费来源中社会投资和赞助所占的比重,这将是今后衡量学校地位和办学成绩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可有多种渠道和形式,主要有:通过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利用院校智力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优势,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用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等方式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学院自身的提高,并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政府部门、企业、社团和国际机构服务,如提供调查报告和论证材料,为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新思想和依据。通过举办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为社会服务,包括举办各种短训班和研讨会,派教师到校外单位开展培训,帮助单位培训人员更新知识。同时,通过设置对口专业,提供设施和人员,直接为本地区、本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如何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职办学普遍在研究的问题。据调查,在地方经济及高职教育办得较好一些省份,其专业设置重复率高达80%以上,地方特色专业不到10%。可见,在高职教育的地方特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高职的科研工作也必须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使高职的专业设置、人才就业走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如何开门办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都要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特色,研究地方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人才类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基本要求及特殊需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应把学生就业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研究,要充分研究地方行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各行业、产业高职生的需求量,研究如何与各企业人事部门建立固定的供求关系,研究学生就业的途径与渠道,从而加强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研活动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亦称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将生产、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具有开放式办学的特征。产学研结合让社会参与办学,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生产实际训练,是学校同社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以下实质性特点:通过“工——学结合”或“研——学结合”的途径,以“岗位”或“研究项目”为结合点,使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培养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或学校和研究单位,即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协调下进行;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即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质。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而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融合、推进作用,它是加速促进校企双方结合的动力。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通过科研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学校创造社会效益。围绕从生产实际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推广科研课题的成果,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从生产一线得来的最先进、最前沿、最实际的科研成果整合进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可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为企业提供了科研成果,实现了校企双赢。无论是产学结合,还是校企合作都需要科研的参与,如果缺少了科研的参与,产学研结合就不能深入,就失去了发展动力。科研工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结合点、切入点。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顺应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适应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走出困境,促进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使校企关系更为密切。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利用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有效途径。

4高职院校开展教科研应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高职院校教科研方向要紧贴培养目标进行,应相辅相成,文谐一致。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科型、研究型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应与培养目标贴紧,与普通高校形成错位发展:一个侧重于学科体系,一个侧重于行动体系。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本科高校属科研教学类型、研究型大学,师资主要是以硕士、博士为主,强调科研能力、理论、学术水平。而高职院校则强调职业性、实践动手能力,它更侧重需要“双师型”、“双师素质”的师资,它和普通高校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相比,更强调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结构中着重增加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工等能工巧匠。另外,在科研的内容上,高职院校的研究更多的是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它是解决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应用性问题、技术革新等。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篇7

[作者简介]张勤(1972- ),女,四川武胜人,攀枝花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立项课题“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F1002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5-02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往往不及位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整体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

地方性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和首要特征,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立足地方性,服务地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学校与社会达到和谐共生,促进校地相融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处理好内部诸办学要素的关系,营造学校自身生存、发展与竞争的良好机制,合理配制与优化办学资源,促进学校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1.从外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注重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协调,质量、规模与效益相一致。地方高校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生,其办学宗旨必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科技支撑,随地方经济建设状况与需要动态发展,使学校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协调一致。从质量、规模、效益三者的关系来看,质量是立校之本,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规模是效益的基础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是规模过大或过小也不利于良好效益的形成。总体上看,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基础,效益是结果也是目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好高校的办学社会效益。鉴于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在地方建设发展中起到先导、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地方建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使学校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智慧库”。其次,地方高校要注重在确保办学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地方高校需要在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探索既适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又满足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办学规模调控机制,在办学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质量评估、办学宏观监督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2.从内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注重处理好办学诸要素间的关系,实现高校内部系统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学科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构建开放性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形成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要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链,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链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进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把握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基本规律,据此制订契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地相融与合作,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的协调一致。最后是科学研究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跟踪与前瞻性研究,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

高水平是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方面体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水准。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符合度高、科技成果层次高、社会认可度高等诸方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人才高地、智库和文化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应从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地方高校全面发展:

1.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要有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职能的全面发挥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上有所创新,要求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渠道,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地方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科研管理与创新团队建设要有新突破,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团队总体状况不佳、科研创新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目前应主要从科研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加以改革创新。从科研管理上看,主要应构建三个机制,即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地方高校要建立适合学校科研工作特点与规律的良好机制,保证所立科研项目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并按既定目标产出成果;科研评价包括科研成果的真实性鉴定、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评价以及成果影响力的判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开展科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及时、便捷、高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从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创新团队可以根据特定的科研任务或具体的科研课题临时组成,解决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创新团队也可以相对长期稳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高校的地方特色来确定重大创新、科研方向,瞄准国内、国际在本方向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产出系列科研成果,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大幅度提高学校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培养、造就一批该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3.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上要有新突破,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性,以解决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将服务地方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收入分配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次,要在了解地方需求的前提下确立科研方向。地方高校科研应该研究什么?科研人员只有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从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凝练成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加以研究,才能达到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要把科研服务地方的战略眼光放到地方未来的发展上,通过认真研究地方未来发展需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整体规划,持续不断地针对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项目申报,科学规范地开展项目研究,有条不紊地推出系列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服务地方的项目库、成果库,为科研服务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与成果支持。

三、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特色化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又一内在品质,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打造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优良的特点,这种特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是大学产生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当中,特色是其保持高校持续竞争力的优势要素,一所大学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认清自己实力和职责的前提下,打造办学特色,以特色适应需要,以特色增强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能,以特色争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特色的有与无,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兴与衰。

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办学特色要真正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性、独到性、软实力,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切实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从形成过程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通常是按照“探索积累―局部特色―特色辐射―形成优势―提升特色”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逐步形成并自我完善,其形成是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办学特色形成后,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终结,它还应该也必须反哺于学校的办学各环节,继而带动学校新一轮的整体发展,这就是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从形成阶段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从局部到整体按阶段产生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是相互生成,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特色形成后,也会对尚在整合中的局部特色产生影响与统摄力量,促进学校形成更高级别的整体特色。从形成要素来讲,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各种特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办学特色有一些基本要素,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过程、校园文化等,这些要素是办学特色的“点”,各种要素的组合构成办学特色的“面”。总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找出适合本校办学特色培育的特色点,敏锐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新要求,形成特色与优势;要善于开拓创新,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重点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寻求创新点,以创新催生特色;要强化质量,以质量求特色,在办学上精益求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出精品、创出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8

在现行的体制下,学院是高等学校以学科群划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学院实现并实践着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在研究型大学的尺度下,有关人士提出了衡量高校的学院是否具备研究型学院的基础和条件的主要指标:

(1)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至少科研和教学并重,有些学院的研究工作量要大于教学工作量。

(2)著名的科学家。有院士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

(3)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应是一支队伍在有组织、有目的地“攻城拔寨”,而不只是孤家寡人、单枪匹马维持生计。

(4)互相支撑的学科群。较多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覆盖较广泛的二级学科博士点。

(5)国家级科研基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7)相当规模的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8)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诸如“973”、“863”、“十五攻关”和国家基金等高层次基础研究项目和重要工程项目。

(9)充足的科研经费,按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计算,年平均经费额应达到6万元以上。

2.我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基础

材冶学院在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科研总量、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已达到一定规模。2008年度科研总进款5640余万元,其中纵向276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8.8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660余篇,申报专利43项,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

(3)全面超额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各项预定指标。目前,平台建设所依托的研究基地已增加到17个,形成了各研究方向以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平台的研究工作格局。

3.与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的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表

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材料与冶金学院的指标

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科学研究工作量大于教学工作量

著名的科学家3名院士、3名学科评议组成员

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

互相支撑的学科群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博士点,跨5个一级学科

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部级基地

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欠缺“973”等重大项目

充足的科研经费人均6万元以上08年人均30万元以上

杰出的科研成果每年均有国家级科技获奖

从比较表可以看出,在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道路上,我院既有通过多年发展建设取得的成果优势,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高层次纵向重大科研项目,即“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和重要国家级科技项目的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大的差距在于我们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方面,与一流大学和学院相比仍有差距;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不平衡,综合性学科的结构调整仍有待进行。

二、“研究型学院”建设措施探析

1.以学科建设为重点

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就是在学院原有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做到“瞄准前沿、把握方向、注重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建设、整体推进”。

瞄准前沿,就是要跟踪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学科的前沿方向发展。把握方向,就是建立有本学科特点、具有超前性且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注重特色,就是要突出学科发展,加强学院学科建设特色,有别于其他学院的发展模式。发挥优势,就是要充分发挥学院的特色,充分发挥有潜力的学科发展。重点建设,就是要以博士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牵引,建立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整体推进,就是要通过抓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梯队、课程体系、学术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协调发展。

材冶学院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建设中,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通过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争使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成为世界知名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科。学院要争取在“十二五”初期创建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在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新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

2.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同样必不可少,它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成败。清华大学老校长梅怡奇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对一所学院或者学校而言,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是学院和学校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声望的象征。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大师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地位的重要标志。例如,华中理工大学10年前没有院士,他们下大力量引进、申报、培养,不到10年就有了10名院士,产生了“院士群”效应,一批学科都占到了高新技术的前沿,也造就了一批创新人才。

以“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材冶学院拟定了未来几年学院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建设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学术队伍。其中包括若干名战略科学家,国家科技创新团队,以及3-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同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以责任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整合研究方向,组建学术梯队,争取重大项目。

3.“教学科研型”模式探索

相对于普通学院来说,研究型学院是以从事研究生教育和开展基础性研究与重大应用性研究为主要使命的学院。但是,由于本科教育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而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又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因此,研究型学院更要关注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对大学综合实力的比较与科研成果挂钩,科研成果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个人与学校水平的标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把科研放到了很高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缺乏紧迫感。

无论什么样的学院其核心是培养人,区别在于不同类型的学院培养人的定位不一样,目标不同。研究型学院正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需要,学院做法之一,就是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合二为一,比如象姜茂发教授、左良教授、翟玉春教授等既是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又是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这样就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院做法之二,就是提倡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保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突出团队精神。

另外,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建立“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展学科和专业”的新的教学科研运行模式。按照本科生专业设置,成立虚拟的、非实体的“系”,由“系”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分配教学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保证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揉和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学院建设。

4.大力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学院文化是社会、学校、校友、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与刚性的规章制度相比,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院凝聚力,工作绩效。

xx大学遵循“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大人”,形成“爱国、爱乡、爱校”的校园文化内核,形成了“团结、奋斗、献身、求实”的精神风貌。学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现在材冶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大气的材冶学院文化和学术精神还没有深深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头脑里。

前不久,陆钟武院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责任、信心、胆识、拼搏”八个字,应该作为我院文化建设的精髓。

只有学院的物质文化有新面貌、制度文化有新建树、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全院师生员工才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为建设研究型学院提供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5.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材冶学院在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比较雄厚的资源优势。要根据学院的自身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趋势和规律,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包括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即与企业、政府、其他高校等的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以此实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学院教师和培养的人才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国际的视野,使学院的综合学术水平不但具有国内竞争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篇9

记者:在通用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中,清华无论从合作项目,还是经费数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请您介绍一下通用与清华合作的总体情况?

周青:通用与清华的合作始于1995年,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合作项目累计达到36个,经费数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合作领域包括环保、机械、材料、交通、能源、医疗等。目前,与清华汽车系在研的和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有12个,我负责了其中的5个。

老师们对签订的科研合作项目都很认真对待,通用对项目结题效果良好、有继续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通常都会继续签订合同,以便在同一领域或同一课题上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续签项目又会有新的经费资助和新的科研目标。我曾经与通用合作的两个结题项目――“胶焊车身结构在碰撞载荷下失效机理研究和仿真方法的开发”和“行人头部碰撞安全保护研究”都有续签。

记者:相信能得到续签的项目一定是在前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请简单介绍这一下您负责完成的这两个结题项目的研究目标与进展情况?

周青:通用与我们设立的科研课题通常都是定位在某种技术或方法在三年或五年后可以得到应用的项目,我已经结题的两个项目都是如此。

先来介绍一下“胶焊车身结构在碰撞载荷下失效机理研究和仿真方法的开发”这个项目。传统连接汽车车身的方法是板金冲压成形,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目前正在考虑用胶粘技术把汽车钢板粘合起来。是否能像粘纸一样牢靠?实际应用效果如何?这就需要先进行科研上的实验、模拟与攻关。除了要承受汽车的正常操作载荷外,还要保证碰撞载荷下的承载能力。比如当汽车撞到了树上,撞坏是难免的,但不要撞散,这是一个安全设计理念。粘合起来的钢板结构,如何保证在碰撞时不失效、不变散?如何在设计阶段预测其失效?这是我们的研究目标。这个项目第一期做了一年半,结题效果很好,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的研究。

另外一个项目是“行人头部碰撞安全保护研究”。以前造车只是考虑保护开车人自己的安全,而没有考虑路上行人安全。现在欧洲已经设立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行人安全的法规。保护行人安全已经成了今后汽车设计中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如何设计?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要做到在其他条件(如振动噪声、造形、造价等)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满足这个要求,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难的科研课题。这个项目的第一期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就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行人安全保护的概念很快就可以应用到实际的车型设计上。

记者:清华与通用合作的项目,在技术上申请的专利是属于清华的,还是属于通用的?

周青:这两种形式都有。清华与通用签署了一个合作框架协议,把双方合作的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由通用资助的项目,知识产权归通用;另一种是在双方合作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知识积累,这样的项目属于双方共同资助,产生的成果共享知识产权。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合作方式,对高校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第一种合作方式看上去我们好像失去了知识产权、没有了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往往能够利用项目合作的机会,在某个新领域上很快进行学术上的积累。

互惠互利,寻求双赢发展之路

记者:通过与通用的合作,清华大学得到了哪些?清华又带给了通用什么?

周青: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通常都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是双赢的战略选择。

作为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来说,选择与通用这类国际型大企业进行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可谓明智之举。首先,从科研知识的积累来看,像通用这类大的国外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基本上代表了国际汽车技术的最高水平,如此高的起点,对国内高校来讲虽说有些许挑战,但更多的却是机遇。

其次,双方平时沟通密切,人员互访频繁,高校负责项目的科研人员3~6个月就要上交一份研究进程报告。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累,但是通过合作,除了可以学到国际领先的技术,还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有助于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这种注重项目研究过程中经常性验收的方式与国内项目只进行结题后一次性验收的方式相比,显然更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科研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可以得到及时地沟通。

最后,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还有利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参与项目的学生们既可以直接接触国际汽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又能增长见识,同时还能提高应用外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从通用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每年产销汽车四五百万辆。随着全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相关的汽车科研重心也会向中国转移,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当然不会忽视中国市场。与高校的合作,是通用与中国政府对话、让国内百姓认可其技术和品牌的第一步。虽然,通用自己并不缺少科研实力与先进技术,但他还是选择把与高校合作作为在中国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

另外,国内的科研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通用在自己并不缺少先进技术的情况下,选择与我们进行科研合作的原因之一。当然,通用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科研实力迅速上升的趋势。

记者:既然通用把与高校合作当作是其同中国政府对话、让国内百姓认可其技术和品牌的第一步,那么在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用为什么还会继续与高校保持这种合作关系,而且又逐渐表现出合作层次越来越深入、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阔之势?

周青:通过与国内高校十余年的合作,通用看到并得到了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当然高校也从合作中得到了实惠。这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模式自然会得到全面、深入、长久地发展。

持续发展,拓宽合作领域与深度

记者:您怎样看待像类似于通用与高校合作这种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

周青: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双方都可以得到快速发展与进步。说到校企合作,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目前高校与国内企业合作和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区别:与国外企业合作通常都是做方法或者做技术等带有更强科研性质的项目;而跟国内企业合作通常都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产品。

比如,国内汽车企业通常都是针对产品上的一些技术难题来向高校求助。而国内企业面临的这些所谓的难题可能是在技术层面上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方法都是现成的。高校承担这样的合作项目不易达到高起点和国际领先;等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水平甚至会落后于企业的技术水平。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汽车公司何时可以做到像通用一样,把经费真正用到资助高校的技术研发上?

周青:这涉及到中国整个的技术发展、科研发展与产业发展,这不光是汽车业的问题。国内汽车产业现在正处于提高产能与市场占有率阶段,大量的资金用来扩大市场规模上。因此,国内企业暂时还顾不上、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投到汽车领域的研发工作。

当然,投入技术研发也是国内汽车企业应该考虑的方向。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只可以得到“汽车大国”的称号,但中国要想成为“汽车强国”,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国内的汽车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正在部署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

记者:清华与通用的合作能长久下去吗?

篇10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排头兵”,肩负着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其作用愈发重要。在我国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投入“量费同增”的大环境下,逐步暴露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2013年1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三项有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科研经费应全面纳入高校财务统一管理;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科研项目与资金配置统筹协调的重要性。面对我国科研经费发展与监管的新常态,改革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对于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规范与使用效益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科研经费作为各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活动的规模大小与持续长短,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审批立项、实施执行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各高校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离

科研经费预算,长久以来都是由科研项目组自行编制,缺少高校科研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参与,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高校科研业务管理人员通常不熟悉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财务部门也难以及时追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效益,各高校一般是在项目经费使用之后才知晓情况。此外,项目负责人虽然是课题研究的专家,但常常对预算的编制等财务问题不甚了解,考虑技术问题多,注重经费使用效益少。高校的科研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科研人员三者之间的权责不明,经费管理体制不顺。

2、科研经费没有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书当中,通常都对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了列示,并规定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与比例大小。项目一旦审批通过,不应随意更改,那么高校科研经费就应当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方法。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谓的科研成本核算,只涉及科研课题发生的直接费用,不少间接费用的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消费性支出比例过高等。导致有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刚启动不久,科研经费就所剩无几;而有的科研项目完成后,却存在大量结余经费,这样都没能全面地反映科研项目的真实研究成本。

3、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监督与控制

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实行的是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校后,部分高校在提取项目管理费等相应费用之后,剩余经费就由项目负责人支配。至于项目如何开展,经费使用情况如何等,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措施。有些项目负责人也存在着“项目是我申请到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思想,加之高校对不同来源、性质不同的科研经费的使用难以准确把握,有科研人员就认为:既然有经费,只要是正规的发票,就可以报销。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中,更是随意变更预算,使得科研经费的支出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4、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缺失

对于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大部分高校更注重项目科研成果的考察,而很少关注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由于科研活动的主体创造性和自主性显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科研活动及其费用在开始之前就难以准确预计,致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区分、难以细化、难以计量。在科研经费结余时,个别科研项目组不按期结题,或者结题后不主动去学校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导致结余科研资金长期挂帐,甚至被项目组挪为他用,阻碍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与评价工作的及时开展。此外,高校进行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基础方法与技术还不健全,科研活动的结果、效率和效益核算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的各种乱象。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高校科研活动有其独特之处,并且管理困难,但产生上述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依然有迹可循,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相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仍较为笼统。近年来,各部委多次印发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但规定条款一直难以细化,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办法始终缺失。而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务院的管理意见也不尽相同,不便于学校遵照执行。此外,在国家及地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背景下,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抱着“先上量,后规范”的想法,施行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举措往往笼统而又宽松。其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项目负责人的监督机制,对不同来源与性质的科研经费也没有区别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不少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的同时,又往往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甚至也是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具有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有效监管自然难以落实。其三,部分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由于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为了完成科研工作任务,达成个人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需求,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去争取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在获得项目经费后,又大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通过领取劳务费和各种发票报销等方式提现,甚至将科研经费转入与其利益相关的公司挪作他用。

三、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建议

1、科学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做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基石。为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必须理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组三者的关系,明确规定各自在经费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推进落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责任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科研项目与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财务管理部门须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秉持严肃的财经纪律原则,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完善报销手续,针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科研经费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科研项目负责人则要积极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财经法纪,所有的经费开支切实按照审核通过的预算计划执行。此外,还要注重同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好各阶段、各项具体的经费支收,保障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

2、全面的经费预算

全面的科研经费预算,应囊括所有与科研经费相关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预期风险评估与应对解决方案等。使用有效的预算方法,通过采用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或资源计划系统,结合历史数据参照法、参数模型法和计算机估值法,合理制定科研项目各阶段的经费预算。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预算书,将科研项目作为全成本核算对象,采用会计年度作为核算周期,按规定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具体金额进行全面核算。针对普遍存在的跨年度科研项目,须注意核算方法、核算对象与计算口径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经费调整,须及时向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提交情况报告书加以详细说明,并据此编制项目年度决算。科研项目完成后,一般应在一个月内由高校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科研项目的经费决算表,并报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3、完善的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就易滋生腐败。为确保科研经费的科学使用,财务监督应与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如影随形”,贯穿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与验收的全过程。由此,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并会同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协商制定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促使科研经费由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转换。要依据相关财务会计政策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科研工作中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瞄准经费管理的节点与漏洞,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检查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充分运用财务会计的管理控制方法,及时对结余的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计算、分析和决算,拟定有效的管理使用方案。精细核算与有效监督并重,才能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益性。

4、有效的绩效评估

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有效评估,需要从科研目标的达成角度出发,根据绩效审计的规律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以科研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评估标准,通过价值的形式将科研成果与进行研究的耗费相比较,对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比、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当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各高校应先行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科研成果绩效评估办法,对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科研项目的追踪问效制。有效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与检查,防止违规违纪使用行为的发生,是提升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促进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发展与经费监管的新常态下,推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这就需要从科学的组织管理、全面的经费预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评估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体系。以规范各项科研经费划转行为,加强经费使用各环节的关键节点控制,切实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才能真正提升高校科研工作的科学发展水平。

篇11

CIS是近来形象战略常用的技术,它是英文CorpoarateIdentitySyatem的简缩形式,由理念识别(MlindIdenitty一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一一BI)、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一一VI)三者构成。CIS就是整合M1,BI,VI的完整的企业形象战略体系,是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最有效武器。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台烤著名的。学者林磐耸先生有一个生动的比喻:MI是CI战略的策略面,是企业的心BI是CI战略的执行面.是企业的手;VI是c战略的展开面,是企业的脸,三者共同构成了CI的完整内涵。

由于CIS的广泛使用和因其简沽而产生的强烈影响,使CIS的技术不仅用于企业,也用于国家、政府及一切组织。当然,进入竞争时代的高等教育也同样可以使用CIS技术,使其形象具有系统性、可识别性、快速传播性,以达到提高其竞争力与移响力,促使其快速而毯健地发展的目的。

在CIS战略中,iv最为人重视,因为它首当其冲,成为人们视觉的第一感知物,也是最能立竿见影塑造形象的手段,因此,它常为主体最先需求;其次是椒,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方针,它伴随着组织成长、成熟,并不断抽象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座右铭,也为人所熟知;而最易为人忽视的是BI,因为它涉及到的是组织的结构、休制、活动等的操作,既琐碎又敏感所以很多做c的在BI上花的时间最多,CI的含金量也往往体现在BI上。

BI即组织的行为系统。它是组织运行的所有规程策略,包括组织结构设计、行为方式、管理方法、机构设置、公益性、文化性活动、产品开发方向、公关促销手段等。行为系统是动态的识别形式,它规范着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社会性的一切活动,实际上是企业的运作模式。通过这种运作模式,既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又产生一种识别作用。即人们可通过企业的行为特征去识别认知这一组织。

高校性质和企业不同,自然BI的内容也应有其自身特点。

一高校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及其运作方式。由此可以确定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和员工配!,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这也可以看成是Bi的静态方面。实际上,在组织结构方面,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共同模式,同时也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高校的组织结构突出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共性,都设有教务处与科研处,但各个学校在教学与科研的具休运作上又都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比如说,我校在教学管理上设有教学督察组,由一批已退休的老教授、老教师组成,他们有几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某个学术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今年教学质量年里,他们频繁听课,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指导,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很多可贵的信息。但目前这还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同时这个督察组和学校另一个“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一个常设机构,由各系优秀教师组成—在职能上存在大量重叠。

鉴于此,能否合并两个教学管理组织,建立一个“教学督导委员会”,下设“教学督察组”和“教学指导组”。

教学督察组职能:教学检查与学习检查。由退休老教授、老教师组成,他们虽有九十年串宫的教学与科研经脸,但他们毕竟离开工作岗位多年,对许多新知识、新科技不熟悉,所以主要发挥他们的督察职能,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检查。

广泛听课,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比如板书、教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纪律教师的迟到、早退、旷课,学生作业、实践环节、早锻炼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教学指导组汇报。他们的听课检查可以分类进行,工科、文科、艺术、经管的退休老师听本系统的课。当然,也可以交叉检查,分类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对性,交叉检查也可以在更大的层面上掌握教师的基本情况,但还是以分类听课为主。这种听课检查应该定期进行,形成制度。

教学指导组职能:教学指导与科研指导。由各系优秀教师组成,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他们具体发挥教学和科研的指导职能。当得到较学督察组的汇报,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听课、坐谈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对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听课确认并推荐他们开公开课,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同时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

最后由教学督导委员会给教师的教学科研评分,并把评分反馈给教务处,作为教务处和各系考查教师业绩的依据。也使督察组在学院不增加部门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常设机构,并且充分利用了退休教授们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同时也为退休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机会。

科研处是高校另一个重要部门,它反映了一个高校科学研究的管理水平,是高校形象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并未有效地转化为价值,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因为科研处仅仅是一个管理科研项目的机构,没有很好地发挥科研整合的能力。

就我校而言,既有科研处又有资产管理处,还有一个校办工厂—江西核江机械厂,这些组织自身本已存在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但事实上却没有很好地联通起来。这是因为这些机构彼此独立、平行,各行其道,各司其职,没有建立起部门之间有效的横向协作与交流的惫识,致使资产闲1.事实上他们也可以组建一个既垂直又平行的机构,充分发挥整合的效力。如上图二。

科研处的职能有宾:一是对科研项目的调查与管理,二是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转化的可行性设想;科技市场处的职能有三:一是对科研处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用,或引进和利用外来科技成果;二是对校园产业进行管理,这包括对校园资产、后勒服务的管理,以及对犊江厂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和技术支持;三是科技市场调查。以前学院也曾下大力气,派专人拨巨款带专利下海办公司,但都以协痛的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大都是不通市场水性的缘故。要想出师告捷,就必须事先号一号市场的脉,惟有了解市场需求,再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才有可能成功。科技市场调查就是为我们的科技成果下海指明道路。同时,科技市场调查也可以为我们的科研项目立项提供依据。联通处的职能有二:一是对内科研协祝,有效地协润与组积各系攀术栩英,进行一些跨学科、跨纲城的科研项目研究,充分结合人力优势,做出一些大的、有影响力的项目,包括国家科研课题,结束那种科研工作单兵作战的局面。当然,有些科研工作仍然需要单兵作战,但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攻坚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合作;二是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和社会传播。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如何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迅速走向市场、走向社会,这需要我们具有很强的广告意识和形象意识来打出名气,创出品牌,科研形象是高校形象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就象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一样,已经成为北大、清华威镇四方的高科技品牌。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行为的源泉,是理念最牢固的行为框架。

二活动的设计

组织结构是BI的静态形式,而活动才是BI动态形式的主要体现。她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校园内外的活动上。

(一)校因内部活动

校院内部活动主要休现在校园文化的形成与特色上。

1、学生活动多姿多彩。任何一个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我校团委和学生工作处部门提出的“春之戏”、“夏之韵”、“秋之歌”、“冬之舞”的一年校园活动安排,就很具特色。比如,“京剧爱好者”的“春之戏”京剧表演晚会,“夏之韵”的话剧专场表演,“秋之歌”的卡拉OK大学生演唱大赛,‘.冬之舞”的大学生交谊舞、时装表演大赛。此外,各系分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结合本系专业特点举办的学术周、艺术节等活动更是各具个性,展示了各系独特的专业色彩和学术特色。比如,经管系学术周活动期间,举办了“Wix)对江西经济的挑战与对策”名人学术报告、学生论文评选、举办拍卖活动、组织以经济内容为话题的辩论赛—辩题“企业经营应取多元化(专一化)”、“市场经济必然(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等,都体现了专业特色。学术周结束,还评出了“经管之星.,予以表彰。这种学术周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所学,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术探索兴趣。这种人文与科学并举的校园活动,是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但,尽管各系的学术周此起彼伏的开展,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学术之星”,可在全局上还役有整合出更大的张力,使其具有更强烈的辐射力。比如,在此基础上举行昌航“学术之星”论文报告会,“昌航学术周展示会”等。甚至可以走出学校,进行校际间的学生学术交流活动,以此学术活动来张扬昌航“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

2、举行盛大的毕业典礼活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是大学生活非常重要的时刻,而我们的大学对开学典札往往都非常重视,由院长、著名学者讲话,有校情介绍、校圈参观、专业介绍、青年志压者服务等等,不一而足,营造了浓浓的校目情。但娜业之时.却大户盛公雌慌冷冷清清。一桌散席酒、再挥一挥带泪的衣袖。学生离校之时没有一点荣粗感,也没有满怀的爱与鼓舞送他出征。毕业就象树倒湖易散,急煎煎各奔前程。从人际关系学的“近因效应”看,最后一次的记忆往往是最探刻的记忆,而且它还往往会覆盖第一次的记忆,尽管第一次印象也曾强烈地冲击过他所以要重视毕业典礼,通过毕业典礼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毕业典礼的活动不仅成为学生对母校的亲切回忆,而且成为学校形象的动态识别标志。在国外,大学毕业生都要穿戴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拍照留念,这种盛装形式可以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毕业证书的颁发,也有隆重的形式,象开学典礼一样,由校长、著名人士一一亲自颁发,并热情洋滋地致辞鼓励.这些功成名就人士以他们人生的典范点亮学生们既将开始的人生与事业征程的第一盏明灯。有些话学生们一生受用.终生不忘。这些国际惯例我们倒应该接一接轨,当然,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后勤服务上,应该给学生以更多的爱与关怀,提供行李的打包、托运手续办理、运输一条龙服务,组织旧货、书籍的捐赠与回收活动,育年志愿者送行活动等等,这种有始有终的行为,将会使学生终生铭记母校,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母校的宜传者,使学生形象在社会上远播,而且这种传播往往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是其他传播所不能替代的。

3、学术报告活动。学术报告活动是高校BI最具特色的动态形象,应鼓励和提倡教师把他们研究的最新成果作出口头报告。这种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应定时定是举行,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也能让他们了解科研的方法,同时更能活跃教师的科研气氛,增加科学研究的横向交流,提高高校总体的科研水平。为此,应该形成一种宽容而自由的学术环境和言论环境,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才能擦出火花、思维与思维的交融才能结出硕果。而很多高校的科研课题结肠之后就束之高阁,很多有创见性科学设想因无人求证,或不敢求证而胎死腹中。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交流.积极推动这种科学的传播,并使其成为一种传统与风格,滋养现在,标记未来。

(二)校因外郑活动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15-05

“协同创新”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为创新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互利合作、共同开发的价值创造过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常常表现为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以私人身份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时间短,规模和效应都比较小。而协同创新则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跨组织的深度协作,要求以组织合作方式(虽然不排斥个人)进行持续、全方位、深度的合作,一方面需要积极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全方位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需要在组织机构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要求[1]。

一、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立足自身发展,在各方战略协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等进行变革,为创新活动提供资源、组织和制度保障,鼓励和调动各种创新主体主导或积极参与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内部组织与外部其他产学研组织更好地实现协同一致、共同合作创新,突破传统方式和路径在知识增长、积累、传播“瓶颈”的价值创造过程[2]。高校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 内部协同

内部协同,顾名思义是指高校内部组织和资源的协同。高校的组织机构通常是依据学科、专业门类来进行设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掌握特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特定的专业往往拥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相对系统和成熟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研究和学习方法体系。相应地,特定专业的教师则是以创造、传播这个专业的某一门具体核心知识为主要任务。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围绕这种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其有效运转和效率提升是以教师知识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然而这种体系存在3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是片断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来进行组织和融合。当学生头脑中没有要处理的问题或者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知识就是“死的知识”。其二,教师在知识获取、创造和传播之间出现了角色冲突。专业化的知识传播可能导致教师的知识获取局限于相对狭窄却比较成熟的领域,进而限制其知识创造的潜力。其三,在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和沟通障碍。

高校的内部协同,就是要突破目前这种组织结构对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创造、积累、掌握、运用和传播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对行政机构、院系、专业、实验室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协作方式的变革,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充分流动和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生产、运用、传播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渠道和新方法,实现知识高效增值。

(二) 外部协同

目前,多数人所理解的“协同创新”实质上指的就是外部协同,只不过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外部协同是从某个具体的组织出发,强调该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进行的合作创新活动。高校的外部协同是指特定高校与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各类组织,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知识增值。

高校的能力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需求资源是资金和实践信息;企业的能力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需求资源是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产生大量的知识,各种知识以数据库、发明专利、文献等形式呈现出来,但我国知识的转换率却很低。这说明高校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对这些知识进行商业化,使知识实现增值,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素,对显性知识的吸收力度以及隐性知识的外化程度也还不够高。

高校的外部协同包括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

同。战略协同首先是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协同,其次是信任关系和利益机制的建立。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组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保障。

二、 当前我国高校组织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于学科和专业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对内协同

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普遍以直线职能制为主,即“院系+职能机构”,其中院系根据学科和专业划分;院系下属教研室,进一步根据专业知识或者课程体系划分。职能机构根据职能事项划分直接受命于学校,对各院系专项职能活动进行管理。例如,在科研方面,由校长或分管校长对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实行垂直式领导,学校科研处负责本校科研管理监督工作。各院系领导负责本学院学科建设、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各院系下设的各专业科研由教研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具体负责[3]。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是:专业分工精密、权利集中、职责分明,有利于高效地做出决策和各种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但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深化,这一组织结构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渐渐不能适应内部协同的要求。

首先,创新型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有所突破。直线型组织结构使得各种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和部门界限,合作中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多,非常不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也极大地降低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种组织结构往往导致资源由行政分配,且向上过度集中的局面。科研活动具有创造性、不可预测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往往导致资源投入短期化和过度规避风险,使科研活动的创新性不足。而资源的向上过度集中,导致能够全力投入科研创新活动的基层科研人员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而拥有大量资源的高校行政领导又无法全力投入科研工作。 最后,直线型组织结构往往辅之以行政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结果导致高校教师只追求纵向课题和发表科研论文,不注重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和成果社会转化。

(二) 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缺失,不利于对外协同

高校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与校外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组织机构进行全面合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并不缺少针对企业的外联和科研合作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由教师以私人身份进行联系并以“私活”或以私人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的,规模小,获得的各方支持力度也较小,难以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高校中负责科研管理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校内的科研活动进行规范、统计、监督以及国家、部委等大型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及后续科研成果审核、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其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内管理上,有限的对外职能主要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上传下达,很少主动代表学校对外(尤其是对企业)开展校企联合、组织科研、联系科研经费等活动。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缺少对外部组织的协调沟通职能,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民间协同”的局面,没有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部组织合作,也客观上要求高校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赋予其对外协作的职能,将协同创新推向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三、 高校组织协同的变革方向: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这种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缩短了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信息传输和决策制定的时间,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非常适合项目攻关。

矩阵式组织对于项目攻关的独特优势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协同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将矩阵式组织结构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中,推动高校的组织变革,以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高校中构建矩阵式组织及相应管理体制呢?

(一)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将学院、职能部门与长、短期项目组织有机结合的一种组织方式,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兼顾,协同创新活动的学科导向和项目导向相兼顾。

在矩阵制组织结构下,首先,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科研活动和学生管

理工作仍由各学院负责管理。学院仍保留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课堂教学计划和组织机构设置,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课题研究仍然在学院内进行,学生的课堂学习由学院负责安排,科研活动和课后活动由学院、教师和项目组织分头组织。

其次,教师的横向科研活动以及参与的重大科研活动由项目组织负责管理。项目组织包括两个类型3个层次,第一类项目组织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课题攻关组。这类组织以项目或课题为导向,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与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与课题所需知识背景相关的、来自不同院系的科研人员围绕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这种项目组(课题组)一般规模较小、科研攻关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项目完成后该组织随即解散。第二类是为长期性、连续性的协同项目组织,包括教授工作室(含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其中教授工作室是以具有学科领军地位的教授为核心,以某个教授个人的重大科研项目或长期横向研究项目为依托,招募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组建科研团队,共同完成教授承接的科研项目。在教授工作室中,有固定的科研岗位和临时的助理岗位。科研助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教学、科研以及与其他协同创新组织沟通的工作。科研创新平台是以由学校围绕某类重大长期、系列性科研创新研究目标建立的、核心团队相对固定的长期研究机构,包括一些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室、研究中心、平台项目等。此类科研创新平台是较稳定的跨学科组织实体,规模大,研究人员较多,一般根据国家重大科学任务设立,投资大、设备先进,直接隶属于学校,其职能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还兼顾跨学科教育。因此,有一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以科研促进学习,并接受导师的指导。

其三,学校科研处有两项职能构成,第一是传统的科研管理职能,第二是协同创新的组织职能。与项目组织类型相适应,学校科研处的协同创新组织职能表现为:① 针对课题攻关组,科研处的职能为课题外联、、招标、督促、检查、验收、评估等;② 针对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处新平台,科研处的职能是派遣兼职或专职人员进驻,专门负责科研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最后,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校内同时存在纵横两套组织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因此,学校需要对协同创新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设立专门的协同创新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方力量和行动,制定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委员会由负责科研、组织、人事、研究生、财务、外事、校友、科技园区等方面工作的分管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研处。

(二) 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高校协同创新

高校的矩阵式组织如何运作,才能实现组织内外部协同呢?

1.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内部协同。在矩阵式组织下,高校科研工作的内部协同表现为3个基本特点:

第一是进行有组织、常规性的协同。在建立矩阵式之前,高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科研协同工作常常是由教师个人依托人际网络建立的非正式组织。在建立矩阵式组织之后,跨院系的科研活动除了原有的非正式组织外,依托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高校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更有能力承接各种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更具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以及更大范围的知识转化。

第二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协同。通过构建矩阵组织,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四个层次的校内协同力量,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必将促进科研活动的大繁荣。 第三是可持续的协同。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之间具有阶梯式递进效果。科研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个人,利用私人网络和非正式组织或参与正式的协同组织,并在积累一定科研成果和组织经验后可以申请成为课题攻关组的负责人;在成功组织一系列课题攻关后,可以申请设立教授工作室;最后在整合其他教授工作室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科研创新平台。

2.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外部协同。高校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改革后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要积极与外界组织进行合作。

首先,“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应设置专门的外联机构,专

人负责联系企业、其他高校、政府、媒体和中介机构,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寻求双方合作的契合点,为本校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与效果。此外,“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还应安排专业人员为教师办理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协同创新委员会”还应定期组织企业与专家见面会以及科研项目推介会,扩大学校在业界的影响。最后科研处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及时向校内外相关协作信息。

其次,学校还应鼓励和帮助项目组、教授工作室、科研创新平台以及各个学院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管理岗位或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协同外联和协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内各级各类协同创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各类机构的协同外联和管理工作。

再次,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企业与校内科研机构、园区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

最后,进一步推进校友会工作,加强校友网络建设,积极利用校友资源,扩大校友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四、 矩阵式组织结构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学校高层领导要全程参与和支持组织变革

领导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关键,领导推动是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高校组织变革涉及整个学校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角色、职权范围的改变,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力、财务等资源的重新洗牌、配置,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一定的阻力。高层管理者对变革的强有力支持和坚定的信心是推动变革、克服各种阻碍、获得成功的保证。

(二) 建立健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相应管理机制

新的组织结构要求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与之匹配。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员晋升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中,科研人员要同时接受所在院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领导,因此对其评价也应该采用双重评价体系,在两个系统中分别考核其业绩,最终做出评估。对于两个体系中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权重,仍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对于科研人员在项目组中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应该计入其考核工作量,作为薪酬和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的主要依据。其次,要建立项目组中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将奖金与科研成果的价值挂钩,促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成果转化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机会。特别是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不仅具有研究职能,还兼顾教学职能,可以召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助理参与研究,从中可以得到历练,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平台项目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案。

(三) 加强高校组织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

矩阵式组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潜在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创造了两个管理系统,使项目成员接受双重领导,很容易产生项目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之间的冲突,或者两方下达的任务存在冲突等情况,导致科研人员夹在中间难以协调。因此,矩阵式结构下的组织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作。

首先,应该赋予协同创新委员会协调全校纵向院系与横向项目组工作任务、日程安排的职能,起到统筹全局、协调一致的关键作用。其次,要注意选拔好矩阵纵横两个系统的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是矩阵式组织结构良好运作的重要保障。两个系统的负责人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人际沟通,能处理好本系统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课题组、研究中心的关系。

(四) 加强网络化协同创新的组织运作

矩阵式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大量项目小组、课题组,吸纳了来自外部高校、企业及校内各院系的研究人员,人际关系复杂,工作任务交织,甚至存在着时间、地域上的限制,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需要为科研团队的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高效沟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跨时空地域的充分交流。该平台要依托因特网的强大功能,通过email、bbs、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快速传递,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

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中从采用到发挥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高校领导的支持下,从组织、思想、管理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适应。为此,高校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组

变革,做好管理和保障工作,协调好组织内外部关系,结合自身特色,不断丰富完善矩阵式组织结构,使其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