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2: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67-01
教师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尝试以“幼儿园学会生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切入口,通过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材料,让幼儿获得劳动锻炼的机会。这样,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掌握一些自我服务和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心、能劳动、独立性强、适应能力好、有生存能力的人。
一、确定劳动教育目标,安排劳动教育内容
教师可按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及以幼儿实际水平确定目标,安排内容。劳动目标:尊敬劳动者,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掌握自我服务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安排内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劳动,逐渐做到不依赖成人而独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独立的盥洗、进餐、睡眠、起床、整理卧具等;中班幼儿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尝试为班集体服务,如进餐前的整理,活动室、午睡室、包干区经常的清洁工作等;大班幼儿在熟练掌握独立生活技能的同时,为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为园内草坪、花坛拔草、浇水等。
二、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搞活劳动教育方法
教师应在“保教结合”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结构、方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间。教师可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和劳动教育目标,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确定幼儿在生活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园内每个幼儿在时间、空间及条件上提供充分的操作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幼儿多动手、动脑。同时,教师可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主动取得家长的共识和配合,以此拓宽教育途径,形成正确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方法上,全体教师努力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更新教育观念,在指导幼儿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做到不包办代替,不急于求成,努力遵循积极主动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反复巩固原则。教师要始终是观察者、指导者,而非填鸭式的说教者,做到面向园内每一名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三、选准载体,扩大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掌握劳动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技能形成的过程又是一种知识转变为动作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之中,寓劳动教育于各科教育活动之中。
1. 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教育
遵循“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原则,尽量挖掘各教育因素,τ锥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教育。教师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参观保育员、食堂阿姨的劳动,参观花园里花工的劳动,参观建筑工造房的劳动,让幼儿在观察中体验劳动者的工作,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2. 开展多项活动,创设劳动环境,教授劳动方法,掌握劳动技能
(1)各班创设“生活劳动区”。教师可在晨间活动区开辟“生活劳动区”,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劳动材料,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区获得许多做“家务劳动”的本领和生活常识。(2)做个能干的值日生。可将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都设值日生,轮流值日,如分发点心、碗筷,擦抹桌椅,管理图书、玩具,浇花、拔草、扫地,挂毛巾等。实践证明,值日生工作使每个幼儿形成了爱集体、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种植和饲养活动。幼儿园可将种植的花草树木承包到班级,让班内幼儿参与管理。鼓励幼儿种植和饲养,如饲养金鱼、泥鳅、乌龟、小螃蟹,喂养小兔,种植大蒜、洋葱、玉米、丝瓜、扁豆等,发展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4)大帮小、大带小活动。为使幼儿能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关心他人、关心年幼同伴的良好品质,幼儿园可开展“大帮小、大带小”活动,通过帮助弟妹穿衣、整理午睡室等劳动,巩固劳动技能,并逐步帮助弟弟妹妹学会自理技能。这样帮带结合,有利于幼儿的自我提高,同时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对弟弟妹妹的感情也会在心灵深处得到升华。(5)劳动竞赛活动。让幼儿将已学到的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水平。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如穿衣裤、系鞋带、整理床铺、分碗筷、择菜等劳动比赛,不仅创设了良好、积极的劳动氛围,而且使全园幼儿的劳动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这种知行一致的生活劳动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在每个幼儿的心里埋下自理、自立、自强的种子,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未来人才之路。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1-02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活动的源动力。只有喜欢学,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对于深入推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好学乐学,喜欢上劳技课,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现代教育新理念——民主与宽松的课堂
现代教育主张民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他们会从中受到感染,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
多关心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劳动与技术课堂中,有较多的时间是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每年12月份是雕刻水仙花的季节,我教学生学习《蟹爪水仙的雕刻》,有的学生很害怕,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动手,我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同时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我适当地放一些轻音乐,随着音乐的流淌,整个教室始终充满着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息,学生学习得非常愉快。大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引子,一个恰当精彩的导入可以刺激学生心灵中蕴藏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使其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展示教具直观导入,展示精美的劳技作品的实物或图片。先把要学做的作品成果展示给学生,以激励他们要“做”的欲望。如在学习《嫁接》一节时,我先展示一些图片(通过嫁接形成的植株),一棵杜鹃树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树状月季、龙凤牡丹、“锦上添花”等等,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嫁接繁殖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可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带着着问题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水仙雕刻造型中,我给学生看两组图片,一组是“直仙”——自然生长的水仙作品,另一组是经过雕刻造型优美的水仙作品,继而提问,为什么经过雕刻的水仙会有各种造型出现?怎么雕刻?又如:介绍养花的土壤时,从“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先了解到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是个农业大国。随后提出问题:土壤在植物栽培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土壤的种类很多,那么它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是怎么分的呢?什么样的土壤是一般花卉栽培的理想用土?由此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犹如注入一支思维兴奋剂,刺激学生带着问题自发地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
显然,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要求,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情境,无疑会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的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巧用现代教学手段——电教多媒体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对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巧用多媒体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技能教学中,离开了各种直观手段,只用贫乏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示范演示也是必要的。有些动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变枯燥为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思考、探索转化。如:《插花艺术》的“插花技法”中,为了造型的需要,学习人工弯枝的方法时,为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我把文字直观化,使弯枝的动作要领展示在屏幕上。我利用三角梅的枝条,边利用图片讲解边通过实物展示仪用实物进行示范,既形象又明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录像设备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片段摄录下来,然后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自己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及时地获得直观、形象的自我反馈,能及时地反思,再加上被摄者是自己熟识的同学,所以课堂教学时学生兴趣特别高,气氛特别浓,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此外,各种花卉、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等都可以用来优化和丰富教学。如在合适的时候介绍现代科技成果。学生对周围世界特别是最新发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还怀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在园艺课上,例如讲花卉无性繁殖时,可给他们看视频花卉组织培养等相关知识;讲种子繁殖时,可提供太空育种视频,我国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着如花卉、蔬菜等各种种子上了太空利用太空诱变等选出新品种。在上土壤这部分知识中,介绍精准技术、无土栽培。这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视觉也受到了冲击。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广泛应用,也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四、亲历实践、亲身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的第一特征就是实践性。在实践中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操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成功总是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得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表扬肯定。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满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手工制作课——笔筒的制作,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周围的材料,运用简单工具和方法来加工,构思、设计、制作出一个美观、实用和新颖的笔筒。学生们合作分工后,每个同学都深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修改,战胜了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看看他们的作品,有的是多功能可拆卸的笔筒、有的做成了房屋造型、有的做成圆筒冰淇淋样子、有的是奥林匹克五环的造型……各式各样,他们在快乐地实践、思考,在快乐中激发创新的火花。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学生们获得了一次次的成功,而他们都会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实践的意义。学生只有不断体验到成功,才有继续学习的信心,才能获得持久的兴趣,才能发掘出他们的潜力。
总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亲自动手去做,做则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有了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乐此不疲,动手实践自然成为孩子们乐意做的事,觉得是一种享受。
五、科学评比、激发动力、活化教学
中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胜心理,他们对参与竞赛的热情很高。用竞赛的方法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适当地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可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习花卉的上盆,要求学生会正确的上盆步骤,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上盆比赛,看哪一组同学完成得最好。从垫片上看是否做到盖而不堵,挡而不死;栽苗位置准确,深浅合适度;盆沿干净,土表平整;工具整齐,场地干净;认真操作,不怕脏累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同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盆花的日常栽培管理,每隔一段时间交流栽培心得并开展评比活动。还有开展比如插花比赛、水仙花雕刻比赛、开展知识抢答竞赛等等,上述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乐趣。
在劳技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动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真正地得到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比如“工艺制作”,每个项目都是以学生完成一件作品为教学内容,所以展示精美的作品来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模式,这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包装盒的制作”中,教师通过实物展示一批形状各异、色彩鲜明的包装盒。“虽然这些包装盒都可以买到,但是我觉得自己做的包装盒才更加有意义。”这时候我拿出一枚鸡蛋,“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帮这枚鸡蛋做一个包装盒。你敢挑战自己,用老师手里的卡纸做一个大小更适合的包装盒吗?”这是一个百试不爽的激将法,学生听到之后,会急切地想尝试包装盒的制作,这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游戏导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平结”一课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请大家拿起桌上的两根绳子打一个结,把两根绳接起来,看谁打的结又快又牢固。学生很快打出了蝴蝶结、8字结等,教师顺势指导了结绳结的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对一堂课的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创作的原动力。
2.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劳动与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融合,基于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去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能力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但是还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我在教学“平结”时,并没有直接传授操作步骤,而是带学生观察平结样品,然后互相讨论,参照操作任务书尝试编织。强调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把教材当学材使用,通过小组自学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动手操作的主体,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亲密的伙伴,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同时关注各环节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第一时间来解决问题。教师的“放手”并不是不教,而是教在困难处,教在创意处,教在思维迸发处。
3.尝试错误,解决问题
学生在探究尝试过程中,很难在每一个细节考虑全面,尝试正确是一种成功的收获,但是尝试错误更是一种体验,失败的体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呢?比如“木工翻板”教学时,我设计了“制作五部曲”:画线锯割砂磨布线胶粘。学生在锯割环节,没有考虑锯齿厚度产生的误差,导致平均画线之后,锯割下来的木片长短不一,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效果。在胶粘环节,学生对固体胶的使用说明没有仔细研读,急于完成作品,导致越急越粘贴不上。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胶水用了太少,多涂一些;有的学生说需要用502胶水。老师让学生进行尝试,都没有成功:胶水多了,更粘贴不上;502胶水虽然能快速黏合,但是胶干得太快,位置都来不及调整就已干了。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看见过师傅补自行车胎时也用的这种强力胶,是需要晾一会儿再粘贴上去。”学生尝试过后,果然效果非常好,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木板位置。学生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改正错误达成共识”过程中加大了思考的成分,得到了历练,破解了难点。
竞业禁止是本公司的特定人员在职或离职后,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受到一定的择业限制,禁止从事与本公司具有竞争关系的业务。竞业禁止可分为法定禁止和约定禁止。法定禁止在我国即指公司法对董事和经理的竞业禁止行为的限制性规定。《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在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这是本文的法律依据之一。
约定竞业禁止,是指公司与员工之间约定形成的竞业禁止。《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有关保守企业秘密的事项。因此,普通劳动者并不必然受到竞业禁止规定的限制,即双方遵守的是约定规则。
法定竞业禁止强制性强,一旦从业即违法,但约定竞业禁止则需满足约定的条件才可构成,且与商业秘密关联。以下本文试从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转化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明确法律适用之效果,并就我国现行的公司法竞业禁止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二、两者的区别比较
将公司法竞业禁止(简称“前者”)与劳动法竞业禁止(简称“后者”)进行比较,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理论基础不同。前者是基于诚信和忠实义务而构建的,旨在维护公司与董事、经理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而后者主要是基于契约自由原则,是否订立竞业禁止,禁止的内容及期限,都是当事人合意的结果。
2.有无补偿不同。在我国,前者一般没有补偿。后者则必须有补偿,否则该约定不生效,劳动法对此予以了肯定。因此,补偿费的认定对后者十分重要。这里有两种情况:(1)名义上有较高的补偿,劳动者实际没有得到补偿。(2)补偿不充分。如果法院断定劳动者领到的补偿额过少,应当认定竞业协议或条款无效。这一点区别于前者。
3.适用主体不同。前者仅适用于作为商事主体的公司与董事、经理,这里的 “经理”仅指总经理,不包括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后者不要求主体的商事性,且扩大到单位的一般人员,通常是涉及企业秘密的特定人员,如从事程序研发的设计人员等。
4.后果不同。违反前者的义务后,行为人承担的是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或承受归入权,对于两种责任的适用顺序,由作为受害方的公司进行选择。违反后者的,一般通过违约金、赔偿金来补偿公司损失,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还是违约责任,单位亦有选择权。
5.此外,两者对人员离任后的竞业禁止要求不同。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综上,两者虽然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仍有着天然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主要体现在:
首先,两者在适用对象上的重合性。董事等高管人员也是单位职员,只是身份较为特殊,所以公司法赋予其限制更加严格的法定责任。若董事等与公司对此有特别约定时,仍然受约定约束,此时应按《劳动法》规定对行为进行处理。
其次,这种联系还体现在对董事等离任后的竞业行为的规制上。
1.关于对离任董事进行竞业禁止的必要性。我国劳动法明确禁止了离职人员的竞业行为,但公司法只规定了在任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 未涉及离任董事的竞业禁止。实际上,离任董事往往掌握或了解企业秘密,如果对他们的竞业行为不加以规制,不但会挫伤公司对董事等高级职员进行智力投资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2.各国的做法。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未规定离任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但同时对公司与董事之间签订的有关董事离任以后的竞业禁止约定均予以有条件认可,并辅以严格的规制措施,即:竞业禁止合同必须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方能生效。
综合我国台湾地区判例及学说,判断竞业禁止合同是否有效成立有四个具体标准:企业须有特别利益存在,如营业秘密、公司客户信息等;受雇人在原企业之职位,即应以知悉该特别利益为限,而不能广泛到所有员工;竞业禁止之内容与期限不超过合理范围,应以一般社会观念加以判断之;须有对受雇人的补偿措施。
3.现行相关法律缺失下的对策。虽然我国公司法对此未作规定,但亦未限制公司和董事等就其离任后的竞业行为进行约定。公司为防范风险,可与董事等就其离任后的竞业行为进行限制或禁止性的约定。但这种约束仅具内部效力,此时已不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而转由劳动法调整。
由此导致的后果有二:其一,公司应当对董事等做出补偿,否则得依劳动法规定,此种约定不生效;其二,一旦董事等离任后发生特定行为,公司可要求其承担责任,此种责任不再是公司法上的法定责任,而转化为劳动法上的违约或侵权责任,从而实现两种竞业禁止的转化。
4.应完善相关法律,明确对离任董事经理的竞业禁止的规制。董事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对一般的劳动者离职后的择业权利,劳动法尚加以规制,更何况是董事经理这一类高管人员离职呢?法律应当对这一内容有所体现,否则容易纵容离任董事非法侵害企业秘密,甚至导致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
因此,笔者认为,仅靠公司的临时对策,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从根本出发,我国公司法在借鉴他国立法的基础上,尽快明确我国公司法对于董事经理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对当事人之间的竞业禁止合同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制,从而使公司法律制度更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玉杰: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6月
[2]郑启福:竞业禁止的法理分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
[3]吴红瑛:董事竞业禁止立法建议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的教书育人也是一种劳动.但过去对教师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理想状态下教师劳动特点、性质的描述上.以及此种状态下教师的劳动报酬问题.缺乏对教师劳动实际状态的分析对于幼儿教师实际劳动过程的考察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幼儿教师在劳动中的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过程本身进行实际考察,找出其中潜在的问题一一装饰性劳动,对其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寻找其存在的可能性原因.以期增强人们对幼儿教师此一劳动问题的意识程度。
一、概念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劳动应是幼儿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自身的脑力和体力进行的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但实际上幼儿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劳动结果也不会按照预想的简单呈现为了考察的周全,我们从劳动动机和劳动结果两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进行实际观察分析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动机决定着劳动的性质.不管其结果如何。幼儿教师的劳动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指向.一是指向幼儿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向自我形象展示当自我形象展示的动机强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机.在教师劳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时,不管其劳动结果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都将这样的劳动定义为装饰性劳动。
从结果来看,认为无论人的动机如何.劳动结果的性质都决定其劳动本身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劳动可能获得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二是赢得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积极评价当第一方面的结果未实现而仅实现了第二方面的结果时.不管其动机是否指向自我形象展示.我们也将这样的劳动称为装饰性劳动。
真正的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以实现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并在结果上通过幼儿的发展赢得他人对教师自身劳动的肯定,或者是对自身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评装饰性劳动并未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但直接通过劳动过程本身赢得了他人对教师某些方面的好评.例如理念先进、技能娴熟、教具精美等。无效劳动则不仅未促进幼儿发展.也没能赢得他人对教师本人的好评,无论是借助幼儿发展还是通过劳动过程本身.教师都未展示出一个积极的自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三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劳动形态.但实际劳动中.三者又是不能绝对分隔开来的连续的劳动形式。
在此要指出的是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弱于教师形象展示的作用很多教师的装饰性劳动在当时看来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装饰性劳动不一定都违背教育性原则,但一定不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从动机上来看.教师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偶发的:从结果上来看,这种积极影响也是微不足道、不明显的这种劳动状态下儿童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教育资源的流失情况严重,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也易被空耗。总之.比较其成本与收益.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劳动。
二、装饰性劳动的类型分析
为了有助于认清装饰性劳动,笔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装饰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因为这仅是根据直观的结果概括出的三种可能相互交叉但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典型现象.所以还构不成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分类。
第一种是技能展示型幼儿教育本身的性质要求教师具备多项技能而幼儿教师也确实个个均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海洋大逃亡》体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篮球操开始.三分钟后,教师请幼儿原地休息.自己为他们表演一段篮球。表演持续了两三分钟后教师也原地坐下.通过跟幼儿对话的方式创设海洋大逃亡的情景,请幼儿假扮为各种鱼类在海水枯竭之时想办法逃出海域.进入临海以求生继而幼儿分两组进行钻爬练习……
之所以穿插自己的一段篮球表演,教师的解释是“让幼儿热身之后休息一下。我来表演是一种跟他们的互动.并能使他们快乐和对篮球有更大的兴趣……”。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幼儿在教师表演时获得的快乐。远不及当时旁观看课教师的喝彩声明显;而且,根据体育活动中儿童机体运动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特意安排出一段休息时间给幼儿.后续的情景创设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进行机体调节这样特意安排出来的表演环节,明显地表示出篮球是这位教师的强项.其更多实现了他人对教师技能的良好评价.而非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材料加工型教学具是幼儿学习的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但有些时候教师舍本逐末.为了显示劳动的精细度,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材料的加工上。甚至忘却了材料的意图。
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感知表现一段ABA式的交响乐第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教师选用一个玩具机器人.企图用机器人沉闷的脚步声给幼儿理解和表现这段音乐提供支架。但为了增加机器人出场的惊奇.教师特意安排机器人从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城堡”f加工特别精美别致的纸箱)里走出来……
城堡和机器人有联系.机器人和音乐有联系.但音乐和城堡的联系就很小了。但教师所设计的城堡不仅可以自动打开.而且精美别致.可以想象教师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精力与时间。从动机上来看.决定教师这一劳动的恐怕已不是促进幼儿发展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结果上看.幼儿教师的这一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但这种肯定不是借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直接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这种材料加工型的劳动也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第三种是环节冗繁型。劳动过程由一定的环节组成,紧凑连贯的环节有助于劳动目的的实现但当环节不必要时,教师的劳动如果赢得了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肯定,或者是出于展示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就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在《给小瓶子戴帽子》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顶帽子.请他们在头上戴一下.然后收回帽子。接着问小朋友:“戴帽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回答“好”之后,请小朋友给自己面前的小瓶子戴上帽子,看谁能又快又好的给瓶子戴好……
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给每个幼儿戴帽子的环节是为了引出给小瓶子戴帽子这一形象比喻,这一比喻使得活动有了拟人化的特点,说明了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这个环节中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实物的利用及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等方面的体现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促进其动作发展,而这一环节与儿童的学习相去甚远.其动机和结果只与教师有关。
类似的劳动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每次活动首先确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了展示自己对于师幼互动的理解,活动当中不断的提问孩子.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甚至固定问题顺序;一些教师甚至在观摩课上花费气力设计环节展示孩子过去的积累等等这些劳动或者在动机上或者在结果上表现为一种装饰性劳动。
三、装饰性劳动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性劳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对装饰性劳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装饰性劳动在幼儿园观摩课教学中更易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日常教学中: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劳动:而公立园中的这种情况又多于私立园。在访谈及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装饰性劳动的出现是由教育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但主要原因在教育内部的教师观念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幼儿教育的冲击不可低估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进取,也使人们浮躁;商业的波及使得许多事物不得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成为消费符号教育本应是一个不断重复运转的系统.深刻而又朴素的代表.但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她很难“洁身自好”幼儿教育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虚化浮躁的藏污纳垢之地。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幼儿教师之间的比拼使得一些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装饰性劳动来包装宣传自己。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地展现自我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实现在人际系统中的平衡与协调幼儿教师身为普通人.甚至是被一些人认为的“感性群体”,劳动中表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成分也是无可厚非的公开课上除幼儿之外的“他人”多于日常教学中.因此装饰性劳动出现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但是。装饰性劳动还有教育内部因素的作用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装饰性劳动,说明这一现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从动机上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但“为了儿童的一切”不等于“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包括发展,也包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快乐。而快乐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儿童快乐的同时并不必然伴随内在成功感的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其智能的进步、发展的实现。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劳动定义在使幼儿快乐上.这种肤浅的理解很容易使教师进入装饰性劳动状态其次.当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大多考虑到了教育性原则,并总想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尽可能多方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行动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她们又常忽视效率原则.在选择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时,仅考虑哪条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却忽略了哪种是最经济的。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时,不仅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更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出于节约教师劳动量的考虑,更是给幼儿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再者.在装饰性劳动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尤其是他人对自己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按照富勒和鲍恩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事装饰性劳动的教师还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心的主要是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她们还未达到“关注学生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把儿童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进行装饰性劳动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幼儿教师整体上正处于从“技能型教师”到“理念型教师”转变的阶段.则现阶段装饰性劳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但它是一个发展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随着幼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进步而减少和消失。
其次.公立幼儿园中的装饰性劳动多于私立园.说明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引发装饰性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评价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性的关键作用,它的变革也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过去的重结果改为今天的重过程.由以他评为主改为以自评为主并结合他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紧紧围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完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幼儿教师关注活动过程时.却完全丢掉了对活动本身所应实现的教育价值的评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除了标准本身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理解标准时采取了一种分割的方法.将完整的标准割裂开来,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使得自己行为本身错位,成为装饰性劳动。另外,评价的本质就是比较。自评也好,他评也好,这种形式上主体的变换无法改变教师之间“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同年龄层教师之间更容易出现一种非正式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激发了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8-01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没有一定的体系化标准,可是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自我、对自然、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它的课程目标对具体的活动主题以及开展的活动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文章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而,要科学制定劳动与技术的总目标以及开展各种活动项目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动机,以及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比如,教学“快乐的纸贴画”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一幅有生活情境的剪贴画,但学生对此类教学设计没有接触过,所以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你们准备这幅画以什么为主题?先命名。(2)画中会有什么?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3)在小组内,每个同学怎么分工?三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进入了合作学习的状态。各人发挥所长,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了分工,贴、画、剪,忙得不亦乐乎。但总有几个学生没有听从安排,以自我为中心,拖慢小组进程,甚至进行不下去。这时,教师就要教会小组长起好协调、指导的作用。教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本身,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制定劳动与技术课程各类目标的基本依据。现在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具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学校的课程要有利于合作意识、民主意识与环保意识、创新思维意识等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孩子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育目标要具体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学科门类日益趋向精细化,同时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综合性不断加强,需要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创新性、反思性、研究性、发展性的实践。学生通过一定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亲自参与与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与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2)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研究、综合探究、合作学习、生活学习、探究发现,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可把学生再次捆绑在书本中进行教学,否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3)劳动与技术课程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丰富,个性得以发展。(4)劳动与技术课程根本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让他们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课堂教学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所以,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的发展史或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方面组织学习,归纳原理或概念,使学生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要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响应,从而让学生适应社会及科技的发展。
五、结束语
劳动创造财富,也使人精神振奋。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新课标体现了课程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了素质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志敏.当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2(03).
[2]王贵春,沈月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18-04
城镇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建设的的核心内容是使人逐步城镇化,即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总规模将达到3.2亿人,2030年将达到3.7亿人。[1]因此,如何让如此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顺利地转为城镇人口,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同时这种转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村人口搬进城镇居住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转移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是让具备了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定居的的过程。但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对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还处于“农民”与“市民”的转换地带,很多无法实现顺利转移的农村人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育水平低且没有一技之长。因此要想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很有必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即职业教育培训,这就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
1.1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掌握一项技能,提高就业水平 在城镇化建设之前,我国的农民长期居住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没有机会,可能也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一门技术。当前,城镇化建设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很多农村剩余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掌握任何技术,在城市中干的都是“脏、乱、险、苦、累”的活。而且他们的工作不稳定,也没有多少安全保障,导致经常出现农村转移人口回流的现象。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就是在农业转移人口上岗之前为其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技术。
1.2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适应力,增强其职业稳定性 职业培训是和就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的直接结果是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根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调查统计显示:在返乡农民工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就占到82.9%。这说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转移到城镇后越容易回流到输出地,而那些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则比较少。由此可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有利于提升其职业适应力,从而增强他们就业的稳定性。
1.3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提升其幸福感 加拿大经济学家巴马伦顿・威尔马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产出与教育关系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每增加一年,产出就要提高5%~15%。”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表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单位小时的收入就越高,大专或以上学历的工资远远高出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的工资。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掌握一门技能之后,可以不用再局限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就业层次较低的行业,他们可以寻找更好的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同时他们的工作也会更具稳定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也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困境
2.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2.1.1 农民工数量庞大且数量继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表1),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在逐年增长。其中2014年全国农民工的总量为27 395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 821万人,比2013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 57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90万人,增长2.8%。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仍然在以一定的速度持续上升。
2.1.2 农民工的年龄集中在青壮年 从表2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农民工的年龄在21~50岁间的占79.4%,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民工的年龄都集中在这一阶段,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青壮年。另外,从整个表格可以观察到2010-2014年的这5年间,我国青壮年农民工占据了绝对的数量。
2.2 面临的困境
2.2.1 转移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 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就业的规模在扩大,但同时,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偏低。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初中水平,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013年6.7%,2014年7.3%。虽然2014年与2013年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比例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看还是不尽人意。
2.2.2 转移后的就业层次低 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的行业情况(表4)来看,2013年和2014年都显示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分别是31.4%和31.3%;比重居第二位的建筑业,分别为22.2%、22.3%,2013年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是56.8%、2014年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是56.6%,比率均超过了50%,而这两年的其他行业所占比重都很低。因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相对其他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或者说不需要什么技术。由于大部分转移劳动力受教育培训水平低且缺乏一定的技能,农村劳动力在向外转移之后主要从事的仍是就业技术层次较低的制造业和建筑业。
2.2.3 转移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深度变革时期,稳定、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尽管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给予农民工相关职业指导,但这些指导没有深入进行,无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稳定就业起到长效作用,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仍处于无序的状态。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因此他们大多整体素质较低且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这使得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切实需求,很多转移农村劳动力在短期转移后出现由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又“回流”到劳动力输出地的现象,整体就业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3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3.1 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人们一直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职业教育,使得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愿将时间和资本投到职业教育培训中。这种思想同时还存在于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和企业间。他们对职业教育地位的判断有失偏颇,通常将职业教育看做是普通教育的“副产品”,将大量的人力财力用在普通教育上,却很少付出时间和精力把农村职业教育办好。企业也不愿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只想使用现成的廉价劳动力,导致企业现在想要找到真正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人越来困难。
3.2 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给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带来了巨大阻碍。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后,由于自身的户籍、身份等原因,他们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和城里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与城市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之间长期阻塞,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这不仅无法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技术,还使得职业教育培训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职业技术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不但得不到好转,反而会更加恶化,这会严重影响人们选择职业教育培训的信心。另外,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同属于职业教育的的组织和机构分设在不同的部门,这不仅不利于统一组织和管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3.3 培训的内容与需求不对口 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主要还是套用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其所提供的培训并不是当下社会所需求的,甚至很多培训内容只是形式,对农村转移人口掌握技能没有实际的作用,更谈不上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和个体的发展需求。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多数农民转移人口到城市后从事的是“苦、累、脏、险”行业,例如建筑业、制造业等。但据相关调查,现在市场上紧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而目前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却注重公共基础知识,内容脱离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需求,造成很多农业转移人口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效果不满意,甚至产生了“职业教育培训无用论”的思想。因此,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和机构必须调查分析当前市场经济最急缺的技术工种,然后针对市场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帮助农村转移人口在培训后可以尽快地掌握一项技能。
3.4 培训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 职业教育培训是专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于一线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和设施设备来帮助学员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项技能。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中,很多设施都没有安排到位,甚至部分地区没有实习设备。造成很多农村职业培训课只上了理论课,而没有到实训基地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以至培训结束之后学员对实际生产中的操作还是一无所知。而职业学校在针对农村青少年的职业教育时,教学模式也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实训课。据相关职业学校的调查显示:有1/2以上的学生没有去过实训基地,而真正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过的只有10%左右。专业实训基地和设施设备的缺乏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无法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潜力还有很大程度没有发挥出来。
4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策略
国外的农村职业教育为什么会发展的如火如荼,归根结底是国家对其非常重视,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有序、稳定进行。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15-01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从其发生的动因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是由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而导致的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纵观两阶段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大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自发性转移与从众性转移的差异
改革开放初期,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自发性,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政策宽松,政治因素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嵌入性影响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作为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农民自然会在不影响正常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搞点“外快”,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且从古至今,这种亦工亦农的发展模式也符合我国小农经济的发展思想。不过,此时农民只是将自己的闲余时间和劳动力用于和市场交换,其实质大同小异。因此,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自发性为主,完全是没有外因干涉的自愿行为。
在社会转型的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从众性,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农民的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前一阶段农民只要求物质生活的提高,当前农民外出打工还表现在增长见识这一精神需求,特别是对于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当外出打工给部分农民带来的收益大于其农业收入时,务农的那部分农民肯定会比较自己劳动与付出的价值,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当前农村社会中有大量农民选择弃耕弃农而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另外,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乡村网络格局为“父带子”“夫带妻”“兄带弟”,这种连锁反应式的劳动力转移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规避了农民在外出就业时无法获取就业信息的风险,从侧面促进了农民外出打工行为的发生。可以说是乡村社会的低成长性及农业和非农业收入的差距使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村社会的就业风气,此时的劳动力转移就表现为规模性的从众行为。
二、良性转移与跃进式转移的差异
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的社会事实,说明城市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补给以满足自身建设的需求,但两阶段劳动力发生转移的过渡过程却有差异。改革开放初期的转移表现为温和良性的、符合时代体制背景下的过渡,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这一阶段农民的社会角色地位清晰,长久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已将农民阶层与市民阶层在体制上完全区分开,农民从心理上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强,农民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生产,农闲时外出打工只是农民的副业;其次,农民的预期明确,表现为对务农的预期和打工的预期,打工主要是补贴家用,农民对其预期小,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农业收入,因此打工挣钱的多少对农民家庭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农民对其积极性也就没有现阶段的强烈;第三,前期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空间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加入,另外城市也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容纳当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呈现出供小于求的情况,再加上国家政策制度的鼓励,也使得这一时期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过渡呈现出良性的发展。
与此相反,在社会转型期城乡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跃进式的过渡,不断有新的社会问题出现。首先,表现在制度建设跟不上社会变迁的需要,制度性壁垒阻碍着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如外来务工人员受歧视,不能得到与城市人相同的社会保障福利;其次是农民社会预期的不确定,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业产品的价格增速,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大使得农业要素的投入与收益结构不对称,进而造成了农民对农业市场不再抱有较高的期望,转而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但现实城市社会制度安排和大背景似乎又在排斥或拒绝农民的这一选择倾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两难境地;再者,现阶段转移的中的剩余劳动力面对的机会空间小,这表现在乡村的排斥力和城市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引起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而城市社会机会又不能满足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另外,信息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等情况的发生,这既增加了农民的社会资本压力,又使得城市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差异,但是不能简单地将改革初期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完全认为是良性的、完全符合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事实。从侧面来讲,前期的转移发生在我国社会变迁的初期,其出现的转移问题少,且问题剧烈程度的阈限被控制在当时社会可控制的安全阀下。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当前现阶段劳动力转移认为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应当将这一过程视为是社会转型过程所必须经受的社会阵痛期,只要相应的制度建设可以及时弥补剧烈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漏洞,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将走向成功。
案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解剖,能够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加简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法案例教学能将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有效反馈。
二、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素材。当前,我国的劳动法教学缺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关系契约化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劳动判例的个性化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司法判决书内容过于简练,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正当性的阐述,导致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而又俗套的判决。
(二)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两级化严重。当前的劳动法案例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案例筛选和问题提出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我国的案例法教学中,讨论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造成该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大,我国的技校学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过来的,对劳动法内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批判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当前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技校当前的发展情况,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程度进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我们在课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过启动仲裁或者诉讼救济的形式,使案例获得裁决,来以判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的技校中也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建设,甚至有些学校减少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导致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化的纲要和标准,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三、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确保案例认知与选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受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要想确保案例法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范围,对案例做好认识和界定。其中,狭义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权益纠纷的案例,需要对案例与判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判例归纳为案例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案例教学素材来使用,充分的展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搜寻和筛选,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劳动法理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理选择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
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对象,解决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案例教学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W,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劳动法,甚至劳动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劳动纠纷事件的产生,掌握劳动法,有助于强化学生择业和维权权利,充分发挥了案例法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选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贯穿于案例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准确把握劳动案例法教学内容
第一,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位,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分为应否适用劳动法和如何适用劳动法两种。其中应否适用主要是指对劳动关系进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劳务关系,需要确保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实施,防止由于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为劳动关系,则需要对适用民法进行调整,需要正确适用法律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准确定位。第二,对适用管制规范和自治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脱离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确保劳动法在工时、工资和安全卫生方面的基准化,使劳动法向着公法化方向发展。需要将劳动契约中只能适用于劳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确保契约规定和选择行为是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实现的。
四、结语
案例法教学是当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多种案例教学法的正确合理运用,确保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仙,刘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案例教学理念的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1、引言
情绪劳动是区别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第三种劳动,它是指个体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面部和肢体表情的过程(Hochschild,1983)。情绪劳动策略是指个体在情绪劳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与管理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他包括表层行为策略(个体只在外部表情上伪装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但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一致)、深层行为策略(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行调节,从内而外地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和自然行为策略(个体的情绪体验与组织所要求的情绪相一致,个体自然地表现很出内心的情绪体验)(Diefendorff,2005)。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深层行为策略和自然行为策略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前置变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对表层行为策略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对深层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Johnson,2007;杨林锋,2010);组织支持对员工的表层表现和深层表现有显著影响(柏乔阳,2006);情绪智力与员工的深层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汤赵颖等,2009);正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员工情绪劳动策略的采用(柏乔阳,2006);角色失调对员工的表层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Ashforth,1993)。针对特定群体的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员工、医院医生和护士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研究目前很少。
本研究对大样本的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了调查,并定量分析了其与人格的关系,以补充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课题,并为幼儿园招募幼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2、方法
2.1测量工具
(1)情绪劳动量表。本研究采用Diefendor等(2005)编制,台湾学者邬佩君修订的《情绪劳动量表》,包括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三个维度,共14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该量表的信度是0.87,本次研究的信度是0.866。
(2)大五人格量表。198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编制,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五个因子。该量表的效度信度是8.78,本研究的信度是8.45。
2.2被试
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被试。选取了来自陕西西安三所幼儿园,广西柳州两所幼儿园,广西桂林三所幼儿园,广西南宁两所幼儿园,广西北海两所幼儿园和广西梧州一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共计390名。发放问卷390份,回收375份,其中有效问卷332份。已婚142人,未婚190人;农村61人,乡镇102人,城市169人;大学40人,高中97人,大专85人,中专66人,初中44人。
2.3统计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
3.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检验表明,结婚与否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没有显著影响;年龄与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策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4。以学历和出生地为自变量,分别以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历对深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2.51*),事后检验表明大学学历的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显著高于初中和中专的;出生地对表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5.38***),事后检验表明出生于城市的幼儿教师在表层行为上要显著高于出生于农村的幼幼儿教师,且学历与出生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2.37*);在自然行为维度上,学历的主效应显著(F=2.51*),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的幼儿教师的自然行为显著高于初中、中专、高中和大专,学历与出身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
3.2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关研究
表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关
由上表1可以看出,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之间相关密切。表层行为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呈显著负相关;深层行为与外向性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自然行为与宜人性和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3.3大五人格对情绪劳动策略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使用逐步回归的方式,探究大五人格各因素对情绪劳动策略的预测作用。即在控制了对大五人格和情绪劳动策略可能有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探究大五人格对情绪劳动策略的预测能力。该层次回归分析的第一层变量是学历和出生地,第二层变量为人格变量。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大五人格和情绪劳动策略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表层行为维度,出生地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引入了人格变量之后出生地、外向性和责任感都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所解释的变异量为12%。在自然行为维度,学历的影响显著,引入人格变量之后,学历和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能解释的变异量也是12%。对于深层行为维度,学历对其有正向影响,但引入人格变量之后,并不能解释更多的变异量。
4、讨论
4.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人口统计学指标是探讨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因素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年龄与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策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4。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比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对情绪调节和管理更有经验。学历对深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2.51*),大学学历的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显著高于初中和中专的,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的幼儿教师比学历较低的幼儿教师,较多的受文化知识的熏陶,对工作和对待幼儿园学生的态度比较端正,所以能较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出生地对表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5.38***),出生于城市的幼儿教师在表层行为上要显著高于出生于农村的幼幼儿教师,这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在农村长大的幼儿教师比在城市长大的幼儿教师更加纯朴,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
4.2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和责任感都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控制了人口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对表层行为的解释量为12%,对自然行为的解释量也有12%。相关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外向性和责任感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外向性人格的性格特点是追求自由,不受约束,所以具有该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不倾向于伪装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可能是由于具有宜人性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更加体贴,善良,有同理心,从而能自然地产生对幼儿园学生的喜爱和疼惜。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具有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敏感多疑,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从而很难打开心扉真诚地面对工作和幼儿园学生,很难有自然行为策略。
4.3对幼儿园招募幼儿教师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