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07-20 09:2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统计学的性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统计学的性质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21-02

统计学》作为财经专业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适用性很强的科学,是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学科。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既有概念和原理也有一些数据的计算,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实际操作,重在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大部分中职生基础太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呢?下面谈几点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教学中突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趣味性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一是对书本知识发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统计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及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讲解抽样调查中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概念及两种方式下的抽样误差时,可事先将该班所有学生的统计成绩分别做成签,并放入一个盒子里。上课时教师先请一名学生从盒子里抽取一个签,并登记分数后,再放入盒中进行下次抽取,如此进行10次,抽取10个签,即10名同学的成绩。然后再请一名同学从盒中抽取一个签,登记分数后不放回盒中,再进行下次抽取,如此进行10次,抽取10名同学的成绩。教师提问:两名同学都抽取了10名同学的成绩,但抽取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由该问题引入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分别让同学们计算所有同学的平均成绩;第一名同学抽取的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第二名同学抽取的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并通过结果分析如用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估计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哪个误差大,哪个误差小。从而得出重复抽样方式下的抽样误差大于不重复抽样方式下的抽样误差。这比传统的教师讲述两者的概念及两种方式下的误差大小更容易理解,学生更感兴趣。

2、运用趣味性的事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讲解《统计学》中的概念性问题时,如果不举一些事例,学生不仅感觉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教师举出一些有趣的事例讲解,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抽样调查的用途时教师可举出:通过品尝一勺汤来推断一锅汤的味道;通过抽取少量的血液来检验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通过调查市场上食品色素含量来检验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等,这些都需采用抽样调查。通过这些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抽样调查在生活中运用较广,并能快速的记住它的用途,增强学习兴趣。

3、使用趣味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领悟力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也是不够的,中职学生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一轮又一轮的不断被“轰炸”,学生也是会乏味和走神的,好动并好奇才是学生的天性,枯燥的教学语言只可能成为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采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可能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二、案例导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做好预备工作,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其次,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它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时,可列举案例:

篇2

智障儿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社会上更多关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及教学也更加重要。在现代小学智障儿童教学过程中,数学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对这类学生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智障儿童加强关注,通过有效方式及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均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使其得以更好发展。

一、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智障儿童而言,由于其智力比较低下,在实际教学及学习过程中与普通学生相比较而言均存在更大困难,因此教师应当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对于小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而言,不但要使其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同时还应当使其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其智力水平,而这些均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升也能够,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实际特点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有效方式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使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能够转变成为有趣生活体验,可使教学内容区域性以及真实性得以增强,并且能够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成为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使学生兴趣得以提升,使其能够对相关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学习,可对数学知识及实际生活之间所存在联系充分体验,并且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乐趣,从而使其学习兴趣能够得以较大程度提升。但是,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应当注意所创设情境应当比较简单、常见,这样才能够使智障儿童更好理解,从而进行更好学习。

二、通过直观形象教具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与正常小学生相比均比较低。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实际水平充分了解,选择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对于智障儿童加强特殊教育,对其潜力进行充分挖掘。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其接触社会时间及机会相对而言比较少,所以这类学生对于很多事物并未能够充分清晰认识,缺乏深刻印象,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直观形象道具进行运用,使智障学生能够将存在的心理困扰得以消除,可使其对数学知识更加喜爱,从而较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对“2”这一数字进行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学生更好了解及掌握,教师可选择小动物模型充当教具,由于小鸭子模型与这一数字最相似,可选择小鸭子模型,先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然后可让几个学生将数字“2”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其积极鼓励,使其能够更加努力。这样一来,每个智障儿童在数学课堂上均能够认真学习,能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兴趣,使其学习主动性得以提升。

三、通过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过程中,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良好师生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真切关爱,对这类学生加强爱护,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身被关爱,同时,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知识情况以及思想变化与家庭环境应当加强全面了解,教师要多接触学生,给予学生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敢于与教师进行交流,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对于教师所教授知识能够积极接受。另外,教师应当注意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与学生积极亲近,与学生多相处,对每个学生对应当公平对待,为学生提供充足机会,使其能够感受到成功喜悦,与学生之间成为朋友,增强其自信心,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喜爱数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兴趣。

四、通过加强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比较差,记忆力也比较差,通过使学生加强实践操作不但能够对学生产生感官刺激,并且有利于学生从多个方面对数学知识加强认识,使其对知识加强记忆,可进一步强化自身知识体系。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智障儿童各种感官均能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参与,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使其记忆力得以提升,并且能够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其更加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五、结语

智障儿童属于社上的特殊群体,对智障儿童加强教育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社会任务。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措施及方式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其能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进而使自身数学能力及智力水平均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世界偏头痛的发病率8.4%~28%,日本偏头痛的发病率为8.4%~12%,我国偏头痛总体发病率9.3%。目前有关儿童偏头痛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尚缺乏,比较公认的儿童期偏头痛发病率为2%~5%,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14岁左右发病率约为10%。

年龄因素 儿童偏头痛的发病年龄多在6岁左右,最小可见2岁发病。10岁以前男孩略多于女孩,10岁以后女孩多于男孩。儿童偏头痛有自然“痊愈”的倾向,约23%的患者在25岁左右头痛消失,而多数患儿发作至成人期。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逐渐减轻,恶心、呕吐倾向减少。

遗传因素 偏头痛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34%~90%有家族史,母亲的遗传因素强于父亲。双亲患偏头痛,子女发病率为75%;近亲有偏头痛,子女发病率为50%;远亲有偏头痛,子女发病率为20%。

易患因素 偏头痛的易患因素及诱发因子包括劳累、紧张、日晒、生活规律改变、睡觉过多或过少以及特定食物等。特定食物主要有巧克力、奶酪、酒精、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浓缩的砂糖、奶油冰淇淋、腌制品等。头痛发作时咳嗽、某些异常气味、光、噪音、气候变化,又可加重偏头痛。

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偏头痛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血管源学说 血管源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与颅内外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有关。20世纪30年代Wolff首先提出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因血管痉挛缺血引起视觉先兆;头痛期为颅内外血管扩张,使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多肽,导致无菌性炎症而诱发头痛,此观点一直为众多学者接受。此后,有学者研究发现,偏头痛先兆期虽有脑血流量减少,但头痛期脑血流量并不增加,或头痛期脑血流量仍继续下降以及无先兆期患者脑血流量始终无变化。1990年0lesen等提出,先兆型和无先兆型偏头痛可能是血管痉挛程度不同的同一疾病。他们认为先兆症状是脑血流量降低的结果,因视觉皮层的神经元对缺血最敏感,因此最先出现视觉先兆,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量可表现减少、增多或先减少后增多,而这些变化与头痛类型、有无先兆并无恒定的关系。部分患者头痛间歇期亦存在局部低灌注区或脑血流速度增快。总之,关于偏头痛与脑血管功能异常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一致,有待进一步阐明。

神经源学说 神经源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继发性内分泌改变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Milner等应用皮层扩散性抑制现象解释偏头痛先兆,皮层扩散性抑制现象是指各种因素刺激大脑皮层出现由刺激部位向周围组织扩展的皮层电活动的抑制。脑干蓝斑的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和中缝核的5-羟色胺神经元是偏头痛发作的关键和起始部位。总之,偏头痛发作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的结果,是由不同神经递质介导的脑内不同区域神经元活动所致。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是目前研究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它是将神经、血管、递质三者相结合。该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病涉及3种机制,即供应脑膜的颅内外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神经释放血管活性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以及中枢痛觉传导的抑制降低。

偏头痛患者存在高度可兴奋性大脑皮层,多种因素影响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离子通道,使神经元对内外因素更加敏感,诱发皮层扩布抑制。皮层扩布抑制启动了偏头痛先兆,同时也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偏头痛先兆是由于局部神经元去极化和(或)伴随皮层扩布抑制的局部缺血导致。除皮层缺血外,皮层扩布抑制还伴有硬膜血管血浆蛋白渗出和脑膜传入刺激。偏头痛的疼痛发作就是由于上述过程导致脑膜血管的神经源性炎症以及三叉神经传入的敏感化,此反应包括逆行性三叉神经的激活和顺行性面/颜浅大神经血管扩张系统的激活,提示偏头痛发生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被激活。此过程中神经源性炎症是偏头痛发作的关键环节,它是以脑膜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血小板活化及肥大细胞脱颗粒为特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和神经激肽A等神经肽的释放及其所导致的神经源性炎症是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另外,β-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8、组胺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及血小板激活增加也参与偏头痛发作。但是,有少数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源性炎症并不是偏头痛的主要因素。

偏头痛与遗传 60%~80%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多数为多基因遗传,也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通常遗传因素在有先兆的偏头痛比无先兆偏头痛更常见。研究显示,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中有多巴胺受体(DRD2)基因C/C型突变,部分患者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以及患者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型呈高出现率等,这些研究显示偏头痛具有遗传学基础,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此外还有低镁学说、高钾诱导的血管痉挛学说、脑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学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学说、线粒体功能假说以及免疫学说等。

总之,随着对偏头痛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防治偏头痛的发生,其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篇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学习型语音控制电视机遥控装置,它整合当前流行的语音控制技术,无线信号传输技术、红外信号调制等技术,实现了非特定人语音控制电视机的目的,无需改造电视机本身,经济成本也较低,因而对广大使用者尤其是老年及肢体残障人士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关键词 语音控制;无线传输;学习型

通讯作者:蒋清锋(1980—),男,浙江海宁人,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康复工程。

0引言

据据中国残联统计,至2010年末中国有残疾人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为247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9.07%[1],此外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2011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因此众多的肢体残障人士及老年人对于能够给他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工具设备有着广泛的需求。电视机作为普通的日常家电,对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很多肢体重度残疾患者及老年人因无法自己进行操作只能请求他人 ,因此无形中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负担。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已有不少关于智能语音电视机的研究[2-3],应该说在技术上能够满足这些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但另一方面这些新型电视机价格相对较高,而老年及残障人士往往在经济上并不宽裕,一般不太乐意去购买,而市场上众多的电视机语音遥控器也是针对特定品牌的,并不具有通用性。

本文在总结现有语音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万能遥控器的设计原理[4-5],设计出一款低成本、通用、具备学习功能的语音电视机遥控器,以满足老年及残障人士的需求,从而提高这些人群的生活质量。

1系统框架设计

该学习型电视机无线语音控制系统,包括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无线信号传输系统,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红外信号传输系统,整个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的工作模式包含学习模式、训练模式和控制模式三种。

学习模式下用户使用原有电视机遥控器,依次按下遥控器按键,遥控器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信号传输系统通过本系统遥控器控制端中的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录入到数据储存模块,即录入遥控器按键的命令。

训练模式下用户根据语音识别控制端的提示音,发出控制命令,经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处理储存在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的数据存储模块,即录入遥控器按键的控制命令。

控制模式下用户通过向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发出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端内部的语音识别模块对控制命令进行处理,无线传输模块接入无线信号传输网络,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的无线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经识别的控制命令接入红外信号传输模块,经红外信号传输系统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并且通过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的无线传输模块接入无线信号传输网络,将控制状态传递给便携式语音识别的控制端中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再通过麦克风模块实现控制状态的语音反馈。

需要指出的是,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包括语音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麦克风模块以及无线信号传输接收模块,终端既可以佩戴在用户身上,也可放置在用户居家环境中;而遥控器学习控制端,包括无线信号传输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红外信号接收发射模块,终端应放在靠近电视机正前方。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系统整体结构图,将系统分成两个部分,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和遥控器学习控制端。语音识别控制端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语音微控制器(MCU)电路、数据存储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电路;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微控制器(MCU)、红外信号接收发射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等。在具体电路设计之前,必须根据系统处理器、无线通信频率、信号要求强度、红外载波频率等来进行芯片选型。

2.1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硬件设计

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采用语音芯片作为语音信号处理,语音识别的控制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作为语音信号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模块;麦克风和扬声器分别作为语音信号的录入和提示模块;无线射频收发芯片作为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与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的无线通信模块。

语音芯片及无线射频收发芯片选择:

为了使语音芯片能处理所有本设计需要满足的功能,本课题的语音芯片必须有较高的工作频率,较多的I/O引脚以及模数转换功能,故选用美国sensory的高质量语音芯片产品RSC4128,该芯片应用亦较广泛[6-7]。

为了保证控制命令能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在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与遥控器学习控制端之间传输,本课题的无线射频收发芯片需要稳定的传输频段,较强的信号强度,较远的传输距离,故选用由Nordic公司出品的单芯片无线收发芯片nRF2401[8-10],工作于2.4GHz~2.5GHz的全球免申请频率。

2.2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硬件设计

遥控器学习控制端采用微控制器(MCU)作为控制模块;采用无线射频收发芯片作为遥控器学习控制端与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模块之间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红外接收头作为遥控器按键红外信号的接收模块;采用红外发射头作为按键红外信号的发射模块;采用数码管和驱动芯片作为显示模块。

为了微处理器处理所有本设计需要满足的功能,本课题的微控制器必须有较高的工作频率,较多的中断控制器和I/O引脚,因此,本课题选用美国TI公司生产的MSP430F149芯片作为系统的处理器。

3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与系统硬件电路对应,控制软件的设计也分为相应的两部分,即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软件设计和遥控器学习控制端软件设计。

3.1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软件设计

根据系统要求和原理图的设计,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的软件设计包括相关芯片的端口初始化,语音命令的录入识别,无线信号的传输,无线反馈信号的验证等等,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3.2遥控器学习控制端软件设计

根据系统要求和原理图的设计,遥控器学习控制端的软件设计包括相关芯片的端口初始化,遥控器按键红外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数码管显示,无线信号的传输,无线反馈信号的验证,如图3所示。

4系统测试

4.1便携式软件识别控制端软硬件测试

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端的电路原理图主要由语音识别芯片模块、电源模块、无线收发芯片模块、代码和数据存储模块、扬声器模块和麦克风模块组成。测试功能如下:

a)用户语音命令的录入、读取、识别的准确性;

b)电源模块的功耗;

c)无线收发芯片模块的无线通信功能;

d)代码和数据存储模块的数据丢失问题;

e)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发声和语音录入功能。

按照上述要求测试,结果显示:语音命令录入和读取正常,识别准确率在90%左右;电源模块的功耗在0.1W.H左右;无线收发芯片的数据通信距离在300m左右;代码和数据存储模块不会出现数据丢失问题;扬声器和麦克风正常。

4.2遥控器学习控制端软硬件测试

遥控器学习控制端采用微控制器(MCU)作为控制模块;采用无线射频收发芯片作为遥控器学习控制端与便携式语音识别控制模块之间的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红外接收头作为遥控器按键红外信号的接收模块;采用红外发射头作为按键红外信号的发射模块;采用数码管和驱动芯片作为显示模块。测试功能如下:

a)微控制器(MCU)模块运转情况;

b)无线收发芯片模块的无线通信功能;

c)红外接收头对遥控器按键红外信号的接收功能;

d)红外发射头作为按键红外信号的发射功能;

e)数码管的显示功能。

按照上述要求测试,结果显示:微控制器在8MHz外围晶振的驱动下运转正常;无线收发芯片的数据通信距离在300m左右;红外接收头可以对按键红外信号进行解码;红外发射头可以还原发射按键红外信号;数码管在驱动芯片的驱动下显示正常。

5总结和展望

系统经各项测试后各项指标能满足使用要求,对于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电视机均能实现万能控制,而且操作简便,因此对于老年及肢体残障人士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同时通过一定的改造,可以将此系统扩展至整个家居环境中的大部分电器,例如空调、电灯,甚至还可以加入嵌入式系统,将整个系统基于智能手机设计成控制软件,实现语音触控家居环境无障碍全方位控制,因此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残联(2012)25号文件[Z].

[2]李杨.基于智能语音识别的云电视系统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0-13.

[3]罗少锋,陈锐.基于多点触控及语音传输的智能电视遥控器[J].电视技术,2012,36(16):33-34,83.

[4]江英才,曾璐.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用电视遥控器设计[J].科技广场,2010,11:86-88.

[5]王永华,周卫,詹宜巨,等.一种通用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设计与实现[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5,2:18-19.

[6]卢艳,黄云龙.一种语音识别声控车模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9-1):200-202.

[7]李瑞峰,李麟.基于RSC4128 的家用机器人语音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07,29(10):30-34.

[8]刘辉.基于nRF2401模块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56-57.

篇5

目前关于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尚无充分证据,各国指南亦均未明确指出意识障碍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疗。临床中常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来指导溶栓患者选择。美国指南未明确提出NIHSS评分上限,指出评分>22分者多预后不良。欧洲指南不推荐NIHSS评分>25分者接受溶栓治疗,且大多数临床试验排除了NIHSS评分<4分者。

综合上述指南,考虑对NIHSS评分在5~25分的患者可予溶栓治疗,而此范围包括了一部分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轻度意识障碍可能不是溶栓禁忌,而对昏迷患者一般不行溶栓治疗。临床应根据指南推荐的溶栓适应证、禁忌证选择患者。

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吗?

心源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病情更重,大面积脑梗死或出血转化更常见,预后更差。目前并无证据支持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证,指南亦未指出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需注意,如患者病情太严重或神经影像学提示大面积梗死,则不建议溶栓治疗。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是否抗凝,何时开始抗凝?

目前,欧美指南都不推荐缺血性卒中(包括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抗凝治疗。我国指南亦提出,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Ⅰ/A)。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处理原则与其他卒中亚型一致。急性期过后可开始二级预防(如抗凝治疗)。而目前对急性期的定义尚不统一(一般为2周,轻型为1周,重型1个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后,可较早开始抗凝治疗。而对重症或神经影像学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于数周后开始抗凝治疗(如4周),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处理。

进展性卒中急性期是否应抗凝?

进展性卒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专家认为,进展性卒中概念的提出并未改变医生的临床决策。

现有研究结果未提示抗凝治疗可使进展性卒中患者获益,指南亦未提及进展性卒中的抗凝治疗。进展性卒中与一般缺血性卒中处理原则相似,是否应予抗凝治疗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除非有充分理由(如高凝状态等),一般不予抗凝治疗。

后循环梗死溶栓时间窗是否需要延长?与前循环梗死有无不同?

部分学者认为后循环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80%,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故提出对后循环梗死需要延长溶栓时间窗。然而,目前(自磁共振成像广泛应用后)研究证据显示,后循环梗死和前循环梗死在危险因素、病因、预后等方面并无很大差异。

篇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t2dm formula treating angioneurotic headach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128 cases of angioneurotic headach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4 cases.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given huoxue t2dm formula therapy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93.8%),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7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23.4%)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42.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t2dm formula treating angioneurotic headache, less adverse reac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t2dm formula angioneurotic headac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curity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头痛疾病。西医认为该病机理为脑血管收缩(或者扩张)导致局部血流障碍,造成组织血液淤塞,进而牵及痛觉神经所致[1]。临床治疗方法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流通以及降低局部神经敏感度等方法。实践表明:患者停药以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而且该疾病难以治愈,单纯的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差,安全性也较低[2]。中医认为该病属于头痛、脑风范畴,主要受情绪、饮食等不良习惯影响。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通常从外感以及内伤两个方面入手。本文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女患者35例,男患者29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5.21.6)岁,病程为3周到10年;对照组同为64例,女患者33例,男患者31例,年龄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44.21.0)岁,病程为2周到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盐酸氟桂丽胶囊)进行治疗,每次10mg,一天一次,口服维生素每天25mg,每天三次,口服维生素20mg,每天三次。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组方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止痛活血汤,汤剂药方如下:当归 ,甘草 ,川穹 ,材胡 ,白芷 ,白芍 ,全蝎 ,牛膝 , ,还有甘草 ,每日煎服,每天一剂,2周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与总的不良反应率[3]。

1.3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神经性头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观察持续疼痛时间及头痛次数,根据以上指标将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区分:痊愈:头痛症状1周内消失,脑部血流改善情况明显,随机采访,1个月内不复发;有效:头痛症状改善明显,1周内持续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均有所减少;无效:头痛症状没有太多改善,1周内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没有太多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和有效之和;此外,用药期间还需要观察两组患者在疲倦、胃肠道反应、失眠焦虑情况的发生情况,从而评价中西医疗法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4%)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2%)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n,%)

3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其致病因素有许多,如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及精神因素等,但是具体的发病细节至今还尚不清楚,西医治疗常采用止痛剂及钙通道阻断剂,其主要作用是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血管收缩[4];中医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偏头痛、头痛”范畴,中医疗法常采用通络活血等药物,这是为了改善脑部供血,和西医具有相似之处[5]。

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同为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组方疗法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头痛疾病,临床治疗方法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流通以及降低局部神经敏感度等。实践表明:患者停药以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而且该疾病难以治愈,单纯的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差,安全性也较低。而活血通络组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力,郭培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2-13.

[2]冯振娥,薛郑合,王军齐.柔肝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8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05):46-47.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6-02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势必要全力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要求: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统计学产生于应用,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辅助功效。它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然而,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不断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完成好的大课题。

一、统计学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统计学是一门学科交叉的方法论学科,它研究经济社会现象,具有数据量大、内容枯燥、要求学生系统性思维强的特点,而目前的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压力大,生源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一些基本技能欠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弱,客观上加大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学质量的难度。例如,统计学对于学生中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学生要么有基础没兴趣,要么有兴趣没基础,要么没基础没兴趣,如何引导好这部分学生认识到统计学的重要性、充满兴趣地下大功夫来弥补学习基础的不足成为一个难度不小的工作。

(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

首先,中职统计学教材标准不一。统计是由原来分属于经济学科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分属于数学学科的数理统计学两门学科融合形成的。有些教材,只是将原来的这两类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没有新内容;有的教材,有新内容,但是对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不够,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统计学教学是一门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例如,它所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被大量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然而目前统计学教学的内容明显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课堂“灌输”,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三)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

目前的中职院校统计学课堂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师生之间互动缺乏;教学模式法相对落后,教学手段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得到运用;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的创新发展而与时俱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很好地掌握。

(四)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和方法稍显陈旧,实际效果不强,主要还是依靠学生的出勤、课堂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核评价模式,缺乏对学生统计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提高统计实践操作能力作用不明显。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中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统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全面贯彻十“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崇高目标;其次,要充分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第三,要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成为参与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统计教学的基础保障。作为中职院校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提高统计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更新知识、进修、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师资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一味的“填鸭式”灌输不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创新是教师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手段,广泛应用项目教学、互动教学等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变的富有新意,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

(四)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模式

因为统计学注重应用,所以中职统计学的考试,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采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表现、诚信考试等道德素养层面的内容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业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个合理的评定。第三,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考核内容和方式。

总之,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中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去自我改进提高,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优秀生在学习中一般具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坚韧不拨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学习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而后进生往往缺乏这种良好的个性品质。然而,这些结论均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定性的描述,不能令人满意。能否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个性品质之间关系的一种定量的、比较精确和科学的描述呢?笔者通过对所授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个性评分的数理统计分析,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地探讨。

1 因素的确定和数据的采集

我们需研究的问题是:

⑴数学优秀生与后进生的个性品质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⑵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个性品质是否显著相关?

⑶如果⑵成立,则能否找到二者的数量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即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个性品质。

学生成绩是定量因素,比较容易把握,在研究中,将数学成绩作为因变量,即表示,其数据采用期末考试总评成绩,它由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综合而成。较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具有较高的和可靠性。

个性品质是定性因素,不易把握,需进行便于操作的量化,还要采用较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该文获取数据的步骤如下:

⑴制定量化尺度。首先将个性品质分解为政治思想、学习精神、纪律观念、劳动态度等四个子因素,再将每个子因素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然后对每个子项制定出具体的评分标准(见表1),这样就得到了个性品质的量化尺度。由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无不体现了他的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个性品质,因此这个尺度是合理的,可操作的,从而是可行。

⑵确定测试对象。学生在一年二期(即进入学校的第二个学期)之后,其个性品质已较稳定,因此该文收集数据时,选定笔者担任班主任并任教数学课的K1203班,作为测试对象,以减少测试

误差。

⑶组织评分。对学生的品质进行评分,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测定得到其准确值。因此,该文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进行评定。即对班上每位学生建立一张个性品质评分表,对每位学生进行逐一记录登记,到期末时进行统计,算出总分值。可见,这种分值也是比较可靠的。

⑷数据整理。上面统计出的分值不一定是百分制,因为可能全班的最高分超过100(或低于100),这样不便于统计分析,需要将统计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即转化为百分制。

设全班最高分为,任意学生的统计分为,其转化分数为,则它们的关系为:

通过上述公式,可将所有学生的个性品质评分值计算出来。

下面的表2给出了测试班级在2012年上学期的数学与品质评分结果。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优秀生与后进生个性品质的比较

为了比较优秀生与后进生的个性品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该班54名学生中,选出数学成绩前20名作为优秀生,后20名作为后进生,计算出两组学生的品质评分值的均值和方差,并作T检验,T检验的显著水平,自由度m+n-2=38,结果如表3。

检验结果表明,优秀生的个性品质评分与后进生有高度显著的差异。这就是说,优秀生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因为他们确实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与我们前面的定性分析是相吻合的。

2.2 数学成绩与个性品质评分的相关性

为了检验两者的相关性,对作F检验,仍取显著水平,结果如表4。

检验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个性品质评分具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是说,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分增加,其数学成绩有增加的趋势。这种相关的理论背景是什么呢?一位品质优秀的学生,他期望在各个方面有所表现,这种热切的期望就成为他学习功课的源动力,又由于他具有坚忍不拔的品性和严谨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学习上就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许是他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原因。这种高度相关性还表明,由于个体差异,可能存在某位学生,其品质评分高(低),而其数学成绩则较低(高),但总体上看,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2.3 数学成绩与个性品质评分的数量关系

由以上的相关性检验表明,这种数量关系可用线性模型描述,求得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上述公式给出了数学成绩与个性品质之间的定量关系,它告诉我们,若学生的个性品质评分增加一分,则其数学成绩将增加0.95分。这就是说,如果学生能认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持正确的行为规范,加强自身修养,就会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正所谓多一份耕耘,就会多一份收获。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得到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品质,对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有积极作用。

⑵个性品质与数学成绩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⑶由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社会公德体系、学校教学体系、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善社会环境、学校教学环境、家庭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造就他们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⑸该文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学科分析。

参考资料

[1] 郭长河.精心设计高中数学课堂 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J].科教文汇,2012(8).

篇9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38-02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致死率、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名患者。发病时间在24h内,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1995)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确诊为急性脑梗死,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血栓通组(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5.1±1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3h,平均l0.26±4.23h;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为35.41±4.51分。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4.7±9.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22h,平均l2.23±6.01h。CSS评分为34.67±5.02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及治疗前C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300mg,每日顿服,3日后改为100mg每日顿服。同时根据病情予以不同剂量的脱水剂(甘露醇、速尿、托拉塞米等),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纳洛酮(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14d月后分别进行治疗效果评分。按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将疗效分成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O%,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

2.3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治疗后复查头颅CT或MRI,均未见梗塞后出血。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损害,未发生过敏反应,无明显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β-内啡肽大量增加,β-内啡肽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的调节功能,使梗死缺血区脑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加重脑灌注损害和微血管淤血,此外还可产生直接细胞毒性损害抑制梗死缺血神经元电活动,对神经感觉通路甚至运动传导通路具有抑制作用。盐酸纳洛酮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3],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可竞争性与脑内阿片受体结合,可使β-内啡肽失活,解除β-内啡肽的抑制作用,增加缺血区的脑血流量,使已经缺血的皮层血流转移至皮层下支配运动功能的中枢,使皮层下运动中枢血流得到改善,从而使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同时,纳洛酮在脑细胞受损急性期应用可维持血压和脑灌注压,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快速逆转意识障碍,解除呼吸抑制等脑保护作用,它能有效地阻断急性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能量异常升高所致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4]。

血栓通注射液系从五加科植物三七主根中提取的三七总苷的灭菌水溶液。传统医学认为: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不仅止血作用良好,还能活血散瘀。近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七有扩张血管,增加脑动脉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5]。同时,三七总皂甙还能使脑组织及血管中的丙二醛显著减少,对黄嘌呤氧化物产生的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6]。因此,急性期应用血栓通有助于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且与纳洛酮联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治疗效果明显。

本组资料表明,常规治疗组和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但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达83.33%,而对照组为66.67%,亦有明显差异(p<0.05)。

本研究结果证实血栓通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3.

篇10

1试验条件

1.1试验原料

试验样品为锦纶66化学镀铜平纹织物。

规格:经、纬纱的线密度均为70 D,经、纬纱密度分别为380、310根/10cm。

1.2试验仪器及方法

1.2.1镀层表面形貌测试

采用Philips公司的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镀层表面形貌。

1.2.2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采用Instron 5565型万能强力机测试织物的拉伸强力,拉伸速度110 mm/min,预加张力1 N。

1.2.3 织物导电性能测试

常用的导电性能测试仪器有:纤维比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四探针测试仪等。其中,适用于织物导电性能测试的仪器有万用表和四探针测试仪。但是使用万用表测织物电阻率时,两探针之间的距离不易控制,且读数不稳定,所以本试验中采用SX1934(SZ282)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定镀层的电阻率。

1.2.4镀层结合力测试

常用的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有:冷热循环法和透明胶带测试法。

冷热循环法:此方法试验条件较严格,适用于化学镀纤维的镀层结合力测试。具体方法如下:将化学镀纤维样品在100℃的沸水中煮沸20 min~25 min,然后在0~5℃的冷水浴中保持3 min后取出,显微镜下观察镀层无起泡、脱落,此时镀层的结合力不低于0.8 kg/cm~0.9 kg/cm[1]。

透明胶带测试法:此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化学镀织物的镀层结合力测试,并通过失重率来间接反映织物与镀层的结合牢度。本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方法如下:

用电子天平称量测试样品重量,记为m1;把聚酯胶带粘在测试样品上;用2kg滚柱在聚酯胶带上面往返摩擦10次;用滚柱来回擦10次测试样品后立刻从测试样品上慢慢剥掉聚酯胶带;用电子天平称量剥掉聚酯胶带后的测试样品重量,记为m2。

测定m1和m2之前,所有的样品都经过干燥,且在21℃,65%RH的标准大气环境下调湿24 h。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镀层的表面形貌

图1为放大10000倍下镀层的扫描电镜图。

图1镀层表面形貌

由图1可见,镀层表面颗粒大小较不均匀,颗粒间存在空隙,大颗粒周围不规则地散布着一些较小的颗粒。因此,镀铜织物手感较粗糙,镀层总体的光泽度较低,并随镀层厚度的增大逐渐呈现棕色。

2.2锦纶织物拉伸性能

图2为锦纶织物和锦纶镀铜织物拉伸曲线。

图2织物拉伸曲线

由图2可见:经过化学镀铜后,织物初始模量增大,织物手感变硬;镀铜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增大,断裂伸长减小,因为锦纶织物经过化学镀后,织物被金属镀层固结,纱线间摩擦力增大。因此镀铜织物的拉伸性较好,但弹性较小。

2.3锦纶织物导电性能

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得的电阻率稳定性好,前后两次测量值差异小于0.1%;测得锦纶织物电阻率为1019Ω・cm,锦纶镀铜织物电阻率为0.01Ω・cm。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镀铜后,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铜镀层,使导电性能显著提高。

2.4化学镀铜织物镀层结合力测试

通过镀层的结合力测试可知,本试验中,镀铜织物失重率为2.23%。失重后,经四探针测试仪测试其电阻率,结果表明电阻率增大12%。因此在镀铜织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织物表面镀铜层的摩擦,洗涤过程中尽量手洗,以减少表面镀铜层的损耗。

3电磁屏蔽织物中镀铜纤维含量测定

由于化学镀铜纤维表面的铜镀层溶于酸或碱,因此常规的化学溶解法不适用于镀铜纤维含量的检验;由于镀铜纤维的细度不一,密度变化大,因此用人工识别并分别测其根数和直径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的方法也不可行;鉴于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测试镀铜纤维含量的方法,即:首先人工区分不同种类的纤维,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以化学镀铜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机织物为例,镀铜纤维含量测试方法如下:

距布边10cm处呈梯形剪取3块5 cm×10 cm的试样,并标明经纬向,然后分别沿试样经向中间剪断,分成两块,分别作为测试样品和备样。将机织物样品拆出经纬纱,区分两种纤维[2]。方法如下:

(1) 浅色织物:可根据纱线光泽区分。镀铜纤维呈现金属光泽,棉纤维则光泽柔和。

(2) 深色织物:可根据纱线导电性区分。用万用表测量纱线电阻率,阻值较小者为镀铜纤维,较大者为棉纤维。

将已分好的镀铜纤维和棉纤维分别放入已烘干称重的容量瓶内,瓶盖放在旁边,在(105±3)℃烘箱中烘干(连续两次称的重量差异不超过0.1%)后,迅速盖上瓶盖,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一般不能少于30 min),从干燥器中取出,在2 min内完成称重,精确至0.0002g。

镀铜纤维质量百分比

棉纤维质量百分比 P2= (1-P1)×100%

其中:m1―― 镀铜纤维干燥质量,g;

m2――棉纤维干燥质量,g;

W1――镀铜纤维公定回潮率,%;

W2――棉纤维公定回潮率,%。

测试结果以两个试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表示,若两次计算结果的差异大于3%时,应测量第三个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结果的平均值。

4结论

(1)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清晰获得化学镀铜锦纶织物镀层表面的形貌,因此可用来分析评价镀层表面质量,颗粒和缝隙越大,则镀铜织物手感粗糙,镀层总体的光泽度越低;

(2) 织物镀铜后手感变硬,强力增大,拉伸性变好,但弹性减小;

(3) 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试较适合用于镀铜织物的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便迅速,稳定性较好;

(4) 利用粘结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试镀铜层与织物结合力,从测试结果来看,这种织物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镀层摩擦,洗涤时要尽量轻柔;

(5) 常用的测试混纺比的方法不适用于电磁屏蔽织物,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可简便、快捷地测出电磁屏蔽织物中镀铜纤维的含量。

参考文献

篇11

系统性课程设计是一个教师团队针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教学环节而进行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是针对一个专业的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呈现出教学主体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环节的全面性三个特征。

(1)教学主体的整体性。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教研室团队。课程设计是认识统一、能力相当和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碰撞和能力的汇集,而不是少部分教师针对独立课程的离散工作。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学习者的能力培养是系统化工程,为保证前后知识的延续性、连贯性和相辅相成,以及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课程设计要从课程体系入手,链接相关联的各教学环节同步改革,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系统性。

(3)教学环节的全面性。课程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从过程管理到学习评价、从教室到工厂、从教师到学习者,涉及到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高职课程改革只有全方位推进,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课程强调专业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过程性、关联性和情境性。在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基础上,源于工作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来的系列学习任务。

1.1职业能力与工作分析

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出: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分析。职业资格研究的实质是:以职业行动领域(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行动情境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并描述相应的职业能力,从而帮助人们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完成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可反应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常一个职业(或专业)一般包括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如机制专业的“零件加工”、电气专业的“设备电气安装”和电子专业的“电子产品装调”等。准确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明确的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分析是行为导向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

1.2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保证在“职业资格―工作要求―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就应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兼顾职业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行为导向性课程的开发可不与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典型工作任务完全对应,可根据教育特点、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甚至有一定的创新。在同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时,课程体系结构要突现四个层次的能力教育,每个发展层次须配备相应的知识形态。第一层次是让学习者了解职业概况,初步建立职业认同感;第二层次提供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让学习者对工作系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初步建立合作意识;第三层次提供职业功能性教育,让学习者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规律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第四层次是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开发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科学的、渐进的能力培养过程,才有可能将学习者由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2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思路

典型工作任务通常是一个完整工作流程中的某项工作任务,一个经营活动中的环节工作任务,或者是针对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的局部工作任务。那么,通过一个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课程学习,仅能使学习者处理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要培养整体化系统性的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还需通过系统化的工作历验和经验积累。因此,高职教育过程中应体现系统化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这样,需要以一个能串连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相关连课程进行系统性教学设计。

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系统性课程设计思路是:从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能串联多个相关联教学环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通过将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多项工作子任务(根据教育的特点工作子任务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学习任务),各工作子任务(或学习任务)引至各课程,各课程的教学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从而实现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系统性课程设计的思路如图1所示。

2.1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

作为系统性课程设计的载体,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应具备承载学习者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性,是开放性、设计导向性的任务,注重反映工作过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综合性工作任务可以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如制造业),可以是一个完整项目任务(如营销、管理),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装调任务(如电气控制、电子信息)。它能分解为多项完整的工作子任务,每项工作子任务对应一门课程(课程可以开发为行为导向课程、项目驱动课程或任务引领课程等),各课程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

2.2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分解

在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工作子任务时,要保证工作子任务本身的全面性(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独立性,但有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工作子任务还要体现出不同特征,从刚开始的单一、简单、封闭和模仿的任务,发展到组合、复杂、开放和创新的任务,为学习者的经验性知识积累提供有效的渠道。在学习过程按工作流程(即按各工作子任务的完成顺序)进行有效排序时,因此而建立起课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支承,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

3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课程系统性设计应用

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53―03

Internet和WWW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的网络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积极研究和开发基于Internet和WWW网络教学系统,构建有效的虚拟学习环境。目前,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国内外已有不少,但是它们都分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系统多以呈现课程材料为主,缺乏有效的交互手段;系统缺乏一定的智能性;缺乏先进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协同性和及时有效的支持等。

针对网络教学系统的这些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把智能技术引入网络教学系统中,构建智能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过程,它不仅通过理解学习者正在学习的科目内容来推动在线学习,还通过提供范围广泛的面向过程的服务来协助学习者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它是域独立的,不需要像教学那样只了解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

一 理论背景

当今,“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主题词。学习环境设计的兴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教学设计领域发生的一次重大转型。建构主义思潮的涌入和学习科学的诞生打破了美国教学设计研究一直以来的平静,并由此而催生出了新的教学设计研究范式―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设计与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主观体验、知识的建构机制和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它主要关注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支撑性条件,而非现成的知识。学习环境的设计是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中的新生儿,自然而然地涌现了许多学习环境设计思想,而在这些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中,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在前沿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等方面均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1999年,乔纳森在瑞格鲁斯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中系统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构想”。他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特别强调在心理层面支撑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支撑性的学习系统。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空间。乔纳森特别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选用结构不良的问题,适应于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学习。因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自行选择可解决问题的子问题,并决定如何开展问题的研究,搜索、筛选哪些资料,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所经历的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探究者,这种主动性可能来自学习者自发的意向,也可能来自同伴之间的相互激励。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自主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脚手架和认知工具来作为支撑。以此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并将学习引向深入。如,乔纳森所强调的动态知识建模工具,通过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产生有形的产品,在观察、探测中激起学习者的认知冲突,促发他们的反思和元认知认识。

二 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是一个丰富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可以携手合作,还可以互相扶持;并且在指导学习者使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时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一理论为背景,再引入过程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如图1),以协助个别学习者订制个性化支持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1 系统模块描述

(1) 电子学习空间,即学习发生的环境或场所,可能包含物理实体、工具和人。

(2) 学习者档案,记录收藏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等特征的文档资料。

(3) 软件,它是该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它不仅协助学习者获取学习材料,还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计划以及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建议学习者参加与课题有关的在线讨论论坛,帮助学习者及时评价学习成果,进而调整学习。

(4) 学习活动,描述学习者为完成学习计划所采取的行动表现,如:写了一份报告,评估一个问题。

(5) 学习设计,设计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等学习步骤。

(6) 学习单元(UOL)数据库,UOL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来指教育和培训的任何部分,如:一个课程、一节课、一个模块等。一个UOL由7个复合版块组成,即元数据、角色、内容、方法、评估、案例和计划。UOL数据库用来存储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系统过程描述

个别学习者通过网络数字设备登录到该系统进行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单独在电子学习空间内进行研究学习,也可以在电子学习空间内与其他学员协作学习。在这个自由学习背景下独立与学习者进行工作,并观察和监测发生在学习空间中的事件(我们把学习空间内发生的并由个别学习者引起的任何改变看做一个事件)。自动检测这些事件,并采取行动以回应学习者。

为了为个别学习者订制支持服务,软件通过收集检测的事件并从这些事件中推导出结果,进而来建立和及时更新配置文件。不仅监测和评价个人的学习、还通过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或者学习意见。依据实际的学习情景和学习者的个人资料,动态地组织个别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所有与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何种支持服务相关的规则,包括学习情况等都储存在学习单元数据库。该学习单元数据库包含了一个详细的学习单元设计集合,学习单元的每一部分都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独特学习特点来界定如何组织学习过程以及如何达到单元学习目标,主要依照这些规则为个别学习者提供服务。

在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以建议或意见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而不是强迫学习者采取任何学习步骤,同时学习者可以决定是否使用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使用多少。从概念上来说,的工作就像一个 “建构主义老师”,他们鼓励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建构知识[3]。对于一个研究的主题,支持学习者自主开发和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构建有意义的主题理解。与此同时, 当个人有需要时他们将给个人提供自发,从而去引导学习者和帮助学习者架构学习过程。可见,在该模型中,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是受到充分地支持和鼓励的。

三 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的类型及其任务

为了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我们所开发的订制学习服务的是一组具有专门知识的个别人,它们形成了一个多社会。每个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并承担特定的任务。他们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即在网络学习中为个别学习者定制支持服务,以方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目前,在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使用三类来实现服务:

1 学习助理(LAA)是一个针对个别学习者的人。当学习者登陆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每一个学习者都被指派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助理与学习者互动并充当个人助理的角色,它不断观察学习者的行为或行动,从而为学习者订制一个学习文档。它管理文档文件作为学习处理,并给其他人提供学习者的个人资料信息。

2 学习计划(PA)是一个利用把相关的组件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来匹配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进而负责为个人定制学习方法的人。PA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个人针对特定目标来确定一个学习方法,包括确定使用的学习材料,采取的学习活动和活动的序列,评价方法等。所有这些都是依据实际的学习情况和个别学习者的独特学习特点来确定的。当其他人要求时,PA还协助其他人帮助个别学习者完成他们的学习目标。

3 管理(MA)是一个负责管理学习过程单元的人。每个UOL有一个特定的人,即MA,为协助个别学习者来执行UOL界定的学习活动。管理根据学习计划为正在使用UOL的学习者管理UOL中的学习,它根据学习计划分配学习活动的工作。MA会持续追踪UOL中的学习活动进展,相应地并帮助学习者修改学习计划。这包括监测提交的文物档案,评价文物档案或通过询问专家来评估它们,然后收到专家的评估结果。

四 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如何来适应个别学习者

为了使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有效地适应个别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在该学习系统模型中,我们首先利用学习者档案来描述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之后,依据储存在学习者档案中的知识组成、认知能力、学习风格这三个方面和实际的学习情景来为个人学习动态组织学习支持服务。知识组成描述学习者目前所学习的知识,即学习历史;认知能力描述个人建构知识的能力或技能;学习风格描述个人学习的模式[4]。

在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中,设法以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的模式为个别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在选择模式的呈现上,该模型要求把不同认知技能的学习者的不同要求考虑在内。在网上学习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学习者需要不同的服务呈现模式和不同的干预程度。举例来说,在在线系统某一特定场景中呈现一个即时讯息,不需要讯息提示的学员可能会觉得这样会受到干扰;但另一方面,其他学习者可能认为这样的讯息提示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认为仅仅一个即时讯息是不够的,他们可能希望在类似的场面能收到更多这样的提示讯息。毫无疑问,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服务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使所有人可以与这些服务有感情连接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实施中,我们利用整体原则来处理这个问题包括:(1)尽可能的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2)尽可能以不干扰他人的方式来协助学习者[5]。例如,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很可能以循序渐进的模式给他们提供支持服务,即明确地指示他们下一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而且,所有的援助都被积极地呈现给他们。对于认知能力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只提供有限的援助,主要是通过建议、提醒或提示。

由此可见,在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为了使系统定制的所有支持服务能适合不同学习基础的学员,该模型依据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动态组织服务的内容。同时通过服务内容和模式介绍这两个方面来为个别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一般而言,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利用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为了使为个别学习者提供与他们的学习特征很匹配的支持服务,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学习模式进行调查,从而让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五 结束语

为了使在线学习者更有效地使用网上学习系统,给学习者提供范围广泛的支持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一个主要的挑战是,不同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本文描述了一个利用过程的方法建构的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不像大多数智能教学系统模型那样迫使学习者接受系统中的学习者模型、专家模型和教学模型预先提供的服务,而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思想依据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订制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从而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进行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 Wilson. 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