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20 09:23: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建筑节能行业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节能行业现状

篇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is also more and more bi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better, I was thinking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sour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我国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二、当前我国建筑能耗与节能的现状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建筑耗能已逐渐增长为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现有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名列世界之首。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能源。由此可见,我国建筑能耗是巨大的,且建筑能耗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了先新建后改造的策略,但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暖、制冷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耗能建筑比例大,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仅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2)建筑节能状况落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未予以重视,造成我国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3~5倍,外窗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传热系数为3~6倍。 从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筑节能建设成本高,初期投资较大;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意识淡薄;建筑节能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发展缓慢;国家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配套不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国家及地方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支持不够等。

三、建筑节能的几个措施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世界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中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义务,而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也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而能源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如我国的建筑采暖耗热量:外墙大体上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4~5 倍;外窗为1~2 倍;门窗透气性为2~5 倍;屋顶为2~5倍;总耗能是2.5~3.5 倍。由此可见,采取节能措施迫切所在,不然将来将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这个缺漏。 目前常采用又较为有效地措施有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节能、利用太阳能、和夜间通风等。

1、建筑墙体节能 墙体一般作为建筑护结构的主体, 以及内部隔断,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和耗热量。目前,我国用于墙体材料有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实心砖砌体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以外墙为例,JGJ26-1995 标准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时,北京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1.16W/(m2•K),而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现在大多建筑采用的是空心砖和砌块砌体。

2、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等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主要包括传热损失、冷风渗透。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尽可能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自身的散热量。门窗节能措施主要有:

(1)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洞面积与住宅立面面积的比值,《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各朝向都不尽相同,且一般情况下北向的窗墙比要比南向的小一半。 (2)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 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

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和室内热能的外流,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目前已经使用的方法有很多,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防风门斗,楼梯间计成封闭式的, 对屋顶上人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3)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门窗保温性能的改善有很多方法,主要有户门与阳台门应在满足防火、防盗要求的情况下,在门的空腹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以增加其绝热性能;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样可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并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增强其自身保温性能等。

(4)提高住宅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可以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等,且门窗在这方面的措施是很相近的。

3、屋面节能 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 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代替原有方法就克服了原来的很多缺点,施工简便而且价格低廉。

4、利用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球的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耗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也是建筑上很具有利用潜力的能源之一。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等。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果将太阳能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会节省大量常规能源, 而且在某些区域还有可能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目前,已经在研究的还有太阳能屋面等,待到这项技术可以大范围使用的时候,我们将会节省更多的能源,而在利用这些我们以前所不能利用的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节能举措。

篇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building energy issues, so do building energy systems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of building energy systems analysi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buildings to provide some help.[Keyword] Economics Building Energy Analysis Syst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现状

1.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的房屋建筑面积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和商品房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体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建筑节能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我国现有的建筑面积中房屋的节能效果只相当于外国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且新增的房屋建筑中,节能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任由我国目前建筑节能效果发展下去,肯定会进一步加剧我国资源的短缺。二是,我国目前尚没有完善的建筑节能制约机制。首先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很多空白。其次是,我国相关的建筑节能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机制还很不健全,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最后是,国内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

1.2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起步阶段,在理论基础上和实践基础上海很缺乏。但是目前,我国总结国外发展经验和国内建筑节能经验总结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节能指标上。目前,我国节能指标存在三个标准。一是,规定性指标。规定性指标通过对建筑节能系统中各部分进行量化性规定,只要符合最低标准就可以成为合格的节能建筑。二是,性能性指标。性能性指标对系统中各部分能耗进行具体规定,只是对建筑整体的节能性能进行规定,因此性能性指标给了建筑设计师在建筑上发挥自己设计才会的空间,受到大部分的设计师的喜爱。三是,年能耗评价。年能耗评价吸收了以上两种的优势,是以年为单位对建筑能耗进行评价,因此非常符合现代建筑节能发展思路。

2.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的必要性

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建筑节能的目的就是实现建筑获取做大经济性。二是,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是建筑节能体系思路的一种拓展

2.1有助于提高节能分析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只能根据理想状态下,对建筑节能实行模型化,进而对建筑耗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建筑节能的最后结果。但是这种分析是有缺陷的。一是,建筑节能模型设计有偏差。二是,节能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如果从经济学教学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节能分析的准确性。一是,具有经济学背景的建筑节能管理人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的考虑,提高节能预测准确度。二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进行分析,可以将建筑节能中无法用设计量化统计的存在,用经济学语言表述,进而提高建筑节能计算的准确性。

2.2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

传统的建筑节能标准大部分只有相关的从业人员可以了解以及应用。但是建筑的投资权和施工权都不在建筑设计师手中,因此即使有良好的建筑节能设计,也很有可能因为不符合企业的成本控制而被筛掉。从经济学校对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提高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比例。因为,经济学讲究数据分析,讲究利弊,因此,建筑设计节能的情况可以通过数据向建筑商和入住居民进行解释,帮助建筑商和入住居民选择节能性好的建筑

3. 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的分析的措施

3.1.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建筑节能对象采取措施

建筑节能体系的建立不单单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它应该有建筑施工方、建筑消费者相关,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建筑节能对象考虑。一是,要考虑建筑施工方的供给情况。要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技术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素质下手,通过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以后,选择合适的招标工作和项目施工企业选择。二是,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建筑节能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方向和种类,进而进行具体的改进和完善。建筑节能通过对供给和消费两大影响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建筑节能的有关因素,进而通过具体的措施进行改进。

3.2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节能衡量手段上采取措施

我国在建筑节能衡量标准上已经有了一定研究成果。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有利于开拓节能衡量手段思路,进而促进建筑节能行业发展。一是,建筑节能可以根据建筑施工过程进行节能阶段性成果验收,并根据计算对下一阶段建筑施工提出节能方向建议;也可以对建筑进行整体性节能效果验收,根据节能验收结果进行必要的节能细节整改。二是,通过经济学节能效果衡量手段的措施,对建筑节能行业进行必要的规范。建筑节能经济学分析可以基于供求角度,也可以基于成本控制角度,不管基于那种衡量手段都可以对建筑企业在建筑衡量技术方面做出衡量,进而为规范建筑节能行业提供必要依据。

3.3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建筑节能工具上采取措施

传统的建筑节能措施基本都是进行管理和制度上创新来实现。但是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就有两种新的实现形式。一是,国家对建筑节能行业进行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国家可以通过对建筑节能行业进行税务,财政等多种手段的调整,提高建筑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视,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水平。二是,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用经济学模型对建筑节能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已经产生了部分基于经济学的软件并且已经运用到建筑节能设计当中,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3.4. 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提高建筑节能意识上考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节能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大部分的人民群众还处于只要有房居住即可,对房屋建筑节能意识不强。因此,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筑节能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通过对建筑节能前后,建筑对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方面综合效益的对比,通过数据形式形象的表现出来,提高人们群众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3.5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分析可以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上采取措施。

目前,国外在建筑节能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我国必须要借鉴国外建筑节能方面的经验。国外在建筑节能方面大多采取多种灵活的经济刺激手段,帮助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建筑节能新技术在新开发住宅上的应用。因此,我国也可以通过研究经济学中,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措施,协调各部门职能,对我国建筑节能发展进行经济鼓励,提高我国新建建筑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总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中建筑节能技术利用率还比较低,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会有更多节能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建筑节能当中。

[参考文献]

[1] 张丽;刘长滨;;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2]杨桂丽,陈杨生;关于建筑节能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建材;2004年03期

[3]邹云峰,王立久;建筑节能体系的经济评价与选择[J];绥化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篇3

人才定位及优势。“2+1”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企业的这种现状而提出的,这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一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应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个或多个节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建筑节能推广的前期,“2+1”培养模式具有“进可攻,退可守”,适用于行业转型期人才的培养。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是通过举办短期节能知识讲座,为建筑节能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巩固与深化或者对初次从事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这种短期培训模式,使受训者具备完成相应节能任务的能力甚至成为节能方面的专业人才。

(1)基本框架。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推广和政府政策的扶持,节能相应工作任务会逐渐增多,但是企业已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很好的完成相应工作,短期培训模式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企业对已有人才的培养与深造需求,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短期培训模式中企业人力资源部与培训团队共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后具备相应职业岗位能力,并通过企业反馈,不断改过培训内容与方法,为建筑节能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最有效的学习机会。

(2)短期培训模式的优点。建筑节能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参加短期培训,为员工提供了继续教育机会的同时完善了企业知识结构,为企业提升资质创造条件。优点可以归纳如下:目的明确:企业可以根据年度计划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以实际项目任务为驱动,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短期培训模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节能专业知识,只能以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内容为主。

可行性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行业,目前由于建筑节能行业人才的需求比较特殊,在专业节能岗位推广之前,短期培训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过渡模式。

全日制建筑方向培养模式

篇4

Abstract: the theme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bee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the subject has not been achieved its true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and hope tha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Keywords: energy-sav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节能一直以来都是环保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尤其是能耗严重的今天。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建筑耗能已经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建筑的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30%,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耗能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源消耗将占社会总消耗的46.7%。这些数据都在警示着我们,发展建筑节能迫在眉睫。相关专家预测建筑节能行业的市场容量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将达到1.4万亿元的规模,建筑节能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

一、建筑节能概论

建筑节能具体指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大量热耗能而产生的能耗。

建筑节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节能,指一栋建筑物从最初的设想,到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运输、构部件的组合、加工、建造和使用,直至最后复原、回收或废物管理等一系列过程。狭义的建筑节能可能对构部件的组合、加工、建造及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耗能关注更多。过去国内对建筑节能的理解更趋向于广义的建筑节能,现在为了和国际接轨,更趋向于狭义的建筑节能,规定建筑节能更应关注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耗能的减少。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一)建筑节能规定多,但推广面小、可操作性差

从1986年《民用居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民建筑部分)》到1999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到2006年就《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再到2008年《居民建筑节能条例》,我国关于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框架在不断的构建。此外,《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建设部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纲要等都对建筑节能提出相关的要求。但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的作出,并没有很好地得以落实。

首先,相关规定比较冷门,很多连专业人士都未必知晓,更何况是普通大众。其次,相关规定对大众而言,过于专业或过于笼统,很难进行实践和操作。因此,大多数规定仅仅是书面上的规定,并没有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

(二)建筑节能意识薄弱

由于缺乏对建筑节能专业知识的了解及认知,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忽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更关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对于外在形式的认可往往大于对建筑本身节能功能的认可。基于该种购房心理,开发商也会将时间、金钱、人力、物力更多的花费在装饰、外观等方面,而忽略房屋舒适、合理利用、人性化设计等的要求。从使用者到建造者,薄弱的节能意识是建筑节能的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三)建筑节能创新的交流平台不健全

在任何时候,技术创新都是社会进步的第一大动力,建筑节能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创新仍是比较薄弱的一环。我们目前仍未建立一套统一、完善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节能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缺乏一个统一的交流和结合的平台。节能技术投入严重不足,节能材料的成本昂贵、推广不足、节能理念落后等都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四)政府管理机制的落后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建设、经济、信息化、环保、规划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因此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做到不相互推卸,不相互扯皮,从材料到建造,从建造到使用,每一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现阶段政府关于建筑节能部分并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很多节能的制度并没有得到执行。

三、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一)出台并落实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由于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具有滞后性,因此立法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应尽量规避口号式的宣传,而是人们可以实实在在适用和落实。同时应做好宣传工作,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公益讲座等都应该成为宣传建筑节能相关规定的工具,只有让大家了解进而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才有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建筑节能理念

从使用者到建造者,都应该具有绿色建筑的理念,而且这种节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能源的节约上,还应该包括土地的节约、材料的节约、设计及建造的环保性等。虽然这些将会使建设成本增加,但是从长远的使用来看,使用期内的耗能及维护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最终分摊到各使用年的成本的累计将会大大少于最初的建设费用。

(三) 建筑节能工作中积极引进并推广技术创新

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从材料设备的选择到安装运行,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利用技术创新成果。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该阶段主要关注建筑造型、建筑围护结构形式等。建造阶段,更应该关注地、材、水、能等的有机结合,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利用,如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等。所有因素的质量、性能、技术都将直接影响建筑节能的实现。

(四)政府应尽职尽责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

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团体比政府更适合或更具有威慑力,来实行建筑节能的雄心壮志了。在建筑节能方面,政府机构首先应摒弃过去对华丽建筑的追求,政府办公大楼应起到建筑节能的示范作用。在政策激励方面,政府应制定全国性的激励政策,从房地产开发商,到材料供应商,再到购房者,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驱动各方节能。在监督管理方面,应做到赏罚分明。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信息服务机制等多种措施通力合作,凸显政府在建筑节能中的先锋作用。

衣食住行,人类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住,已经成为人们最常讨论的焦点。建筑节能的实现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人类不断追求超越的实现。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