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股票的投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
该假设是技术分析的前提基础,它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认为证券价格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之中。所以,它分析的是证券价格的高低和变化,而并不关心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沿着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证券价格的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趋势进行,并保持着一定的惯性。证券价格的涨跌是买卖双方力量对比的反映,当买方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时,价格上升,在没有新的外力或消息介入,这种局面就继续维持,反之亦然。
(三)历史会重演
该假设的含义是投资者过去的经验是他制定投资策略的参考。如果在某种环境下,投资者会将现在的投资行为与曾经出现过的类似行为相比较,从而帮助他做出投资判断。
二、技术投资方法在股票实战中的应用概述
(一)基本的K线逻辑应用
K线又称日本线或蜡烛线,最初是日本人用来表示米价的涨跌情况的工具,后被引入股市,用来分析股市走势。K线较细腻地表现了交易过程中卖买双放的强弱程度和价格波动状况,是目前股票技术分析的最基本工具。K线主要通过K线的组合形态来分析判断,一些典型的K线组合形态有反转形态、持续形态等。
(二)基本的切线分析方法和形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概述
1.切线分析方法概述
投资者运用画线辅助的方法寻找股价运动的规律和未来运动的方向,对股价的变动趋势进行科学预测,选择买卖时机的方法就是切线分析法。切线主要包括趋势线、通道线等。其中趋势线的画法显得最为有用,它是表现价格波动趋势的直线。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上升的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是上升趋势线下降趋势中,将两个下降的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是下降趋势线。
2.形态分析方法概述
股价形态是记录股票价格表现为某种形状的图形。这种形状的出现和突破,对未来股价运动的方向和变动幅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可以从某些经常出现的形态中分析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找出一些股价运行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进行投资。基本的形态主要有顶部反转形态、底部反转形态和整理形态。
(三)技术指标应用概述
技术指标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固定方法对证券市场的原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之后生成的某个具体数据就是指数指标值。将连续不断的技术指标值制成图表并据此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指标应用方法。
1.移动平均线
通过一定时期内股价移动平均值而将股价的变动曲线化,并借以判断未来股价变动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叫移动平均线分析法。它是道琼斯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K线图的重要补充。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主要依据葛兰威尔法则。
2.MACD与KDJ
MACD全称指数平滑异动移动平均线,KDJ则是随机指标。之所以把MACD与KDJ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两者都是投资者在股票实战过程中十分看中的投资技术指标。当MACD与KDJ的趋势相同时,则发出的买卖信号也是相同的:当两者趋势相反时,则出现了背离。我们在操作时要反复将两者进行对比、验证,这样操作的成功率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威廉指标、相对强弱指标、能量潮(OBV)等等。
三、技术分析的要素
技术分析要素主要包括价格、成交量、时间、空间这四方面的内容。价、量、时、空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技术分析活动的发展。
价格和成交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表现为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市场发展阶段,证券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在证券市场上,当买卖双方在利益达到某一均衡点时对交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其成交量就相应上升。反之,其交易量就会下降。概括地说,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交量是推动股价涨跌的动力。二是量价背离是市场逆转的信号。三是成交密集区对股价运动有阻力作用。四是成交量放大是判断突破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分析者在对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必须以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浮动和价格升降的程度为依据。时间分析是价格运行到目标位可能需要的时间,空间分析是反映趋势运行的幅度,两者在实战操作中十分重要。例如,我们找股票可以看它的涨幅榜和量比排序榜,若其均处于前列,我们就可以根据技术分析系统提示的信号,及时、准确地进入,必将获利。
四、技术操作举例分析
前面我们对一些不同的技术方法理论和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阐述,不过技术投资中如果只运用一个技术得出的结论肯定有所偏差,所以为了使操作更具准确性,我们要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和指标。
(一)股票样本选取
我们随机选择一只股票,中信海直全称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是000099,属于航空运输行业,经营范围广,是一只央企国资改革股。我们截取了中信海直2015年6月9日至2015年8月20日的K线图,此图包含了多种技术投资方法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科学成为了现代社会技术创新和投资火热的一个领域;由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大数据技术在股票投资方面也逐步被应用,面对股票交易的K线图等图表信息,要想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并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1]。
一、投资方法的研究现状
最早由美国人Stannloy等人在1992年开发了AI系统,其通过运用聚类方法、分类和可视化技术等方法,来寻找单只股票的最佳投资时机。2005年,Dose 和 Cinacotti[2]研究了利用时间序列聚类分析的随机优化方法来选择股票进行投资。结果表明聚类在降低噪声和文件预测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09年Fenu,G[3]利用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个实时金融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股票宏观的分析,能够预测金融市场的变化。武金存[4]等人在2011年利用相关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指数化投资组合优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的理论。
二、从股市中获取信息
目前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目众多,每天能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如:股票的交易价格,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股票交易的K线图等图表信息。如果能用一定的算法或处理数据的技术,有效的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规律,充分利用股票交易信息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帮助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把握股价的估值水平,从而对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建议。
三、投资方法的探索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股票投资方法的探讨中,利用所能收集到的股市信息,用优化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进行规律的分析,找到其变化规律,从而进行正确的投资。对此,我们可以用传统的手段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接着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达到对股市走势进行预测的目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将原有的方法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行结合,运用大数据处理算法,从而达到对股票的正确投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门不出户进行交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我们可以收到淘宝网基于数据统计进行的商品推广,也可以浏览其它事物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人们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从而产生了新理念和新思维,股票投资成为了新的学问;对云计算技术在模型建立中进行应用,可以将海量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走势的修正,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程,从而探索股市的正确投资方向。
四、建立模型的方法
对于现代的数学预测模型,模糊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较为智能化的方法,可利用其寻找股市变化的规律。对于所绘制的图像,可以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处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正,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
对于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一些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的分析,然后对变量进行处理,之后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进行股市投资策略的分析。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也可以对计算程序进行优化,将并行处理的技术用在其中,从而减少程序的运行时长,便于迅速做出投资方向的判断。
五、结语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对现证券领域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进行开发,建立出对股票投资预测的模型,从而实现正确的投资。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投资方法需要人们继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彭济敏.程序化交易方式在股票交易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
我所遇到的很多“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失效的原因并不是价值投资有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想法太简单了。这帮人只记住了,“买了股票回家睡觉”之类的话,但是格雷厄姆还说过,“投资要简单,但不要太简单”,这句话在格大师著作的最后几页,很多投资者都没有注意到。如果你想比一般投资者赚的更多一点,那就需要你比持简单想法的投资者再多想一道。
“如果你看到什么产品很受欢迎,那就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这个观点据说是彼得林奇说的,但彼得后来一再否认,“如果投资这么简单,还要我们有什么用。”这个观点之所以错了的一部分原因我们在以前说过,那就是一个好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完美的,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会因为成本问题而不能赚到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的钱。所以,如果投资者买了它们的股票,并不一定是个好选择。而在“投资要想两次”这部分里,我们还要说这种投资方式的另一部分错误,那就是,假设一个公司的产品足够好,也给这家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如果你投资它会有其他问题存在么?在这里普通投资者和多想一次的投资者的差别大概是这样?的:
某家公司的收益很好—
普通投资者:我要买它们的股票!
多想一次的投资者:这家公司的收益真的会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吗?
他们的好收益能坚持多久?
如果大家都去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这个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太贵了?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4-0029-07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存在如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财务信息造假、监管不严、行政化严重等问题[1],导致其在金融结构、市场机制、市场深度、市场文化方面距离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波动性较大,因而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问题就比较突出,而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的提出是金融风险进入量化时代的标志,但是该模型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之后又有学者提出其他方法,到目前为止有半方差度量法[2]、VAR度量方法[3]、ARCH度量方法[4]、β系数度量方法[5]等。但是这些风险度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半方差只说明收益率的偏离方向,没有反映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有多大[6];而VAR度量方法是在假设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上成立的[7]。实际中证券的收益率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有必要寻找一种广泛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从内涵上来看,熵是不确定性的体现,并且在度量过程中无需对分布做任何假设,因此本文提出将熵理论引入投资组合模型中,来寻求更加实用的组合选择工具。
许国志、李凤章[8]将熵与决策行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联系并用于决策分析中。顾昌耀、邱苑华[9]提出将熵引入到贝叶斯决策中,改进和完善已有信息价值度量,丰富和发展了贝叶斯决策理论。在理论引入基础上,很多学者建立了自己的模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每只股票的熵来代表每只股票的风险,并对股票风险进行排序,筛选出适当数量的股票进行组合,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给出最终的投资方案。姜丹、钱玉美[10]建立效用风险熵模型,考虑了随机事件客观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结果价值两方面的因素,并且说明了用熵衡量风险的合理性。杨继平[11]通过期望―效用决策模型对股票进行筛选排序,并与二阶随机占优准则做了比较,得出期望―效用决策模型更具有实用性的结论,但是该模型计算量巨大并且未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袁博[12]建立最单纯的熵模型,并引入调节因子来度量股票投资风险,对原上证50的50只股票进行风险排序,筛选出20只目标股票。实证研究得出,熵模型在度量股票投资风险具有高效、便捷、实用性。另外一种方法是根据熵的定义,直接给出投资组合的熵值表达式,确定投资方案,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个股风险对于投资方案的影响。李华[13]利用熵的最大熵原理改变组合投资的目标函数建立了模型。李江涛[1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交易费用、限制约束、最小交易单位以及限制卖空等几个条件,构建了均值―熵模型,该模型与我国真实股票市场相接近,与实际更相符,但是没有通过具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综上,国内学者对于熵理论对金融风险的度量和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建立模型时单独使用个股熵值排序筛选法和计算组合熵值确定投资方案这两种方法,所以各模型都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投资比例加权个股的熵值来表示系统的风险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均值―熵模型概述
用熵来度量投资风险,对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没有要求。在实际的证券市场中,各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并不是确定的,投资者只关心的是实际收益率小于期望收益率时所面临的风险,因此用熵度量投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意义。从熵的定义来看,熵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而信息熵是将系统的无序程度与信息量有效结合,信息熵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值包涵的样本的信息量越大,样本的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小。风险本质上看是表现投资者收益率的不确定程度。选择用信息熵来度量投资风险具有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熵表现的是收益率概率分布的多阶矩特征,能涵括更多关于分布的信息,相比只能反映分布二阶矩特征的方差,能更加准确地衡量投资者面临的全部风险。用熵衡量投资风险更符合客观现实,误差更小。根据熵的定义及其性质可知,用熵函数度量投资风险与投资者对于风险度量的理解是相一致的,基于熵测度风险的资产风险排序,相比用方差度量更具有合理性。
根据信息熵的定义可知,单个证券的熵值可用H(X)=∑ni=1-pilnpi求出,可将此公式定义为证券的初始熵值,但是根据信息熵的性质可知,由于各证券的收益率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不具有可加性。常用的办法是将证券的熵分解成受市场影响的系统风险熵和非系统熵。王博[17]提出用β系数加权的市场收益率的熵和残差项的熵的和来表示单个证券的熵,具体表示为H(S)=βH(rm)+H(εi),但是该模型假设残差项和市场收益率是不相关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残差项和市场收益率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引入条件熵对此模型进行改进。所有单个证券的收益率对市场收益率的条件熵都是独立的,这样单个证券的熵就能相加。单个证券的熵值公式表示为: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H(S)反映的是某资产的风险程度,H(S)的值的大小与其风险程度是正相关的。
基于以上单个风险资产的风险度量公式,可定义投资组合的熵值公式:
设投资者投资于n种证券,第i(i=1、2….n)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为xI,∑ni=1Xi=1,0≤Xi≤1(i=1、2….n)。则n种证券的组合投资风险为:
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希望在一定的收益下,投资风险尽可能的小。从这方面看还需加入一个约束条件使得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大于等于某一给定的值,得到的均值 ― 熵模型为:
三、均值―熵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
由于投资资本的有限性,投资者在选取投资组合时既要兼顾分散风险又要考虑自身资本承受能力,因此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不宜过多。由根据风险分散和投资组合原理以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经验法则[12]可知,当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超过12只时,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分散作用开始减弱。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选择10只股票,此时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分散作用较大。
从深证100中涉及金融、能源、交通、地产等行业中选取成长性好、业绩高、收益率稳定的10只股票进行研究[15]。所选股票见表1。
为了保证数据序列的平稳性,选择使用股票的对数收益率来研究。为了保证模型的时效性,选取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的日收益率来研究。表1选取股票名称及代码
(二)数据处理
我们可以根据这10只股票从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的收盘价数据分析来推断其未来的收益趋势,股票的对数收益率定义为:
rit=lnpit-lnpit-1
(7)
公式中,rit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个交易日的对数收益率,pit,pit-1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1,t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在进行计算之前,通过计算收益率序列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及正态分布检验统计量来了解各只股票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各股票相关统计特征值数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股票收益率的均值都在零附近,峰度远大于正态分布下的K=3,表现出显著的尖峰厚尾的特征,且各股票收益率的J-B统计量都远大于零,说明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
作为时间序列,尽管不服从正态分布,但是仍有必要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是ADF检验,各股票的单位根检验的数据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置信度为0.05的水平下,10只股票的收益率序列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熵值计算。表3ADF统计
(三)数据计算
根据股票日收益率的定义可求出每只股票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并将区间[min(r),max(r)]等分10个小区间,并用频率来代替概率,这样可得到10只股票收益率的分布率和每个区间的样本均值,如表4所示,每只股票的第一行为频率,第二行为中间值:
根据以上概率分布,可求出每只股票的期望对数收益率和初始熵值,具体如表5和表6所示:
各股票初始熵值与其方差的对比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用熵衡量风险与用方差衡量有类似的效果,基本符合熵越大,方差越大。但也有一些不同,验证了研究熵度量风险的必要性。
运用同样的方法求深证100指数的概率分布,来代表市场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具体结果如表8所示:表7初始熵值与方差对比表
接下来计算在给定收益率的条件下,用熵值衡量风险与用标准差衡量风险的区别,可以通过计算一定收益率水平下,要使得投资组合的风险最小的各个股票的组合情况。
利用MATLAB中的优化工具箱可求解公式(6)这一线性约束问题,求出均值―熵模型下10只股票的投资比例,如表12所示: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求出相同收益率水平下,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比例,具体如表13所示:
通过对比均值―方差模型与均值―熵模型在相同收益率下的投资方案,可以看出,在收益率由低到高的过程中,两种模型都会选择用收益风险比较大的中金岭南(000060)代替华联控股(000036),可见新旧模型存在相似的选择过程。但是用熵度量风险的新模型计算出的投资方案中只通过两只股票来分散风险,而传统方法得出的最有投资组合中包括了更多的股票。
四、结论
(一)用熵来度量风险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实证过程可以看出,股票的熵值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分布,只要确定收益率的分布,便能求出股票的熵值,因此熵值是一种理想的股票风险度量手段[16]。
(二)均值―熵模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简单的投资方案
从以上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收益率下,用均值―方差模型计算出的最优投资组合中包含的股票数量更多。虽然从理论上来讲,选择的股票越多,分散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但是过度分散不仅不会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反而会因为信息成本等其他成本的增加提高风险。而基于熵度量风险的均值―熵模型提供给投资者的最优方案中包括的股票数量更少,更加简洁,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三)模型评价
1.模型优势
(1)使用熵代替方差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不需要对收益率的分布做任何假设,是一种对客观概率的正确描述和无偏估计,代表风险的熵值的大小只与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状况有关,这就克服了使用均值―方差模型必须假设收益率的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缺陷。因此,均值―熵模型在使用时更具有实用性。
(2)熵在度量风险时与方差的效果是相似的,但是熵可以描述收益率的多阶矩的特性,相比方差只能表达的二阶矩的特征,熵能提供更多关于收益率的信息,因此能更加准确地衡量不确定程度。投资者确定各个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的过程是复杂动态多变的,用熵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更加合理。
(3)虽然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数量能够有效分散系统风险,但是过度分散反而会降低组合收益。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均值―熵模型能够在相同收益水平上,提供给投资者更加简单精炼的投资方案。包含股票数量较少的投资方案,能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从而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2.模型的不足之处
(1)本文提出的均值―熵模型,在数学方面欠缺严谨性,没有证明过程。
(2)整个计算过程过于繁琐,需要进一步通过计算机仿真,增强模型的实用性,为投资者选取资产组合提供便利工具。
(3)由于熵的值只跟变量的概率分布有关系,并不受其取值的影响,不能表现出投资者对于风险的主观反映,因此熵对风险的描述欠缺全面性。
(4)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没有考虑税收和交易费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霄,杨珊珊.浅析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商,2013(3):121-122.
[2]卫海英,张国胜.基于半方差风险计量模型的组合投资分析[J].财经研究,2005(1):115-121.
[3]邵欣炜.基于VAR的金融风险度量与管理[D].长春:吉林大学,2004.
[4]闫冀楠.股市投资收益与风险直接关系的定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9(7):454-458.
[5]丁健. β系数估计方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7]赵青.投资项目组合风险分析与度量[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8]李凤章.决策分析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熵[D].北京:中国科学院,1988.
[9]顾昌耀,邱苑华.复熵及其在Bayes决策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1(4):253-259.
[10]姜丹,钱玉美.效用风险熵[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24(4):461-469.
[11]杨继平,张力建.期望效用―熵决策模型在沪市争取按投资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5,23(12):23-29.
[12]袁博.熵模型在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3]李华.证券投资组合中的熵优化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33(6):16-21.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183-01
证券投资的理论往往都是在特定的市场所总结的规律,目前最多应用的投资的理念大致有以下四种:价值投资;获得分红;趋势技术投资;博弈投资。
1 四种投资理念如何战胜市场
价值投资: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价值投资,它们的概念都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广泛的簇拥,当公司盈利提升时会吸引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交易公司股票,当这种投资方法成为一种共识时,它就成为股市的规则。运用这种理念的关键在于相对于其他投资者提前精确的预测公司盈利,从而找到相对的价值低洼并从中盈利。
获得分红:这是种相较价值投资更为原始和单纯的理念,相对更容易操作和接受。国内很多投资者都是这种投资理念的支持者,策略的认同度较高所以其表现就相当不错。
趋势技术投资:这种方法成功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和投资者的心理,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论涨跌,趋势延续概率永远高过趋势改变的概率,用这种方法交易将像是在用自己动过手脚的筛子赌博,掷出自己需要的点数的概率要高过其它的可能,长期来看肯定是获利的。
博弈投资:是指散户、“庄”、大股东,政策这四种力量互相间的博弈。它是种完全忽略股票投资价值的方法,也是行为金融学最明显的体现,出现博弈获利空间通常的前提是强势力量发生违规,证券监管体制越薄弱,博弈行为可能的机会就越大。
在这四种理念的指导下,各自又衍生出无数的投资策略。我的理解是:这四种理念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基于这四种理念所衍生出的无数投资策略也是一样,投资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这四种因素都要参考。
2 关于系统的两个结论
(1)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漏洞可钻,可以让投资者以某种投资方法获利,这是吸引外部资源不断流入的前提,这是证券市场生存的基础。
(2)这些漏洞有自然修补性,即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者能长期从这些漏洞中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否则证券市场便会灭亡。这使得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作为整体,投资者是向证券市场输送资源而不是获取资源,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3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与趋势投资
格雷厄姆之后,分析当前价值方法的失效导致了对成长概念的追逐,这是广义的价值投资。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巴菲特。巴菲特采用的是对企业未来长期价值的判断方法,与格雷厄姆的方法有了相当的不同,即加入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很多人把巴菲特的成功归结于纯粹价值投资理念的胜利,得出结论说只有价值投资才是投资正道。但事实恰恰相反。以价值投资长期取胜的著名投资家寥寥无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在流传了这么多年以后仍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说明一点,就是他的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否则大量类似方法的采用就会导致该种方法的失效。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投资天才和超前判断力是其成功的根本因素。实际上,对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起作用的是个人的战略视角和超强判断力,这是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具有的,因此,也仅有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能够稳定的用价值投资获利。这就说明,要么大多数职业投资人和普通人理解的价值投资离真正的价值投资相去甚远,要么价值投资方法本身是个伪概念。
趋势投资也是一样,国外的期货外汇基金对自己的技术模型都是保密的,因为模型在预测走势时忽略了自身预测对于走势的影响,技术模型被更多的投资者运用之后会改变股票原有的走势,造成依靠此模型的判断越来越不准确。
证券投资的理论往往都是在特定的市场所总结的规律,目前最多应用的投资的理念大致有以下四种:价值投资;获得分红;趋势技术投资;博弈投资。
1四种投资理念如何战胜市场
价值投资: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价值投资,它们的概念都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广泛的簇拥,当公司盈利提升时会吸引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交易公司股票,当这种投资方法成为一种共识时,它就成为股市的规则。运用这种理念的关键在于相对于其他投资者提前精确的预测公司盈利,从而找到相对的价值低洼并从中盈利。
获得分红:这是种相较价值投资更为原始和单纯的理念,相对更容易操作和接受。国内很多投资者都是这种投资理念的支持者,策略的认同度较高所以其表现就相当不错。
趋势技术投资:这种方法成功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和投资者的心理,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论涨跌,趋势延续概率永远高过趋势改变的概率,用这种方法交易将像是在用自己动过手脚的筛子赌博,掷出自己需要的点数的概率要高过其它的可能,长期来看肯定是获利的。
博弈投资:是指散户、“庄”、大股东,政策这四种力量互相间的博弈。它是种完全忽略股票投资价值的方法,也是行为金融学最明显的体现,出现博弈获利空间通常的前提是强势力量发生违规,证券监管体制越薄弱,博弈行为可能的机会就越大。
在这四种理念的指导下,各自又衍生出无数的投资策略。我的理解是:这四种理念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基于这四种理念所衍生出的无数投资策略也是一样,投资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这四种因素都要参考。
2关于系统的两个结论
(1)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漏洞可钻,可以让投资者以某种投资方法获利,这是吸引外部资源不断流入的前提,这是证券市场生存的基础。
(2)这些漏洞有自然修补性,即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者能长期从这些漏洞中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否则证券市场便会灭亡。这使得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作为整体,投资者是向证券市场输送资源而不是获取资源,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3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与趋势投资
格雷厄姆之后,分析当前价值方法的失效导致了对成长概念的追逐,这是广义的价值投资。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巴菲特。巴菲特采用的是对企业未来长期价值的判断方法,与格雷厄姆的方法有了相当的不同,即加入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很多人把巴菲特的成功归结于纯粹价值投资理念的胜利,得出结论说只有价值投资才是投资正道。但事实恰恰相反。以价值投资长期取胜的著名投资家寥寥无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在流传了这么多年以后仍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说明一点,就是他的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否则大量类似方法的采用就会导致该种方法的失效。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投资天才和超前判断力是其成功的根本因素。实际上,对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起作用的是个人的战略视角和超强判断力,这是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具有的,因此,也仅有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能够稳定的用价值投资获利。这就说明,要么大多数职业投资人和普通人理解的价值投资离真正的价值投资相去甚远,要么价值投资方法本身是个伪概念。
趋势投资也是一样,国外的期货外汇基金对自己的技术模型都是保密的,因为模型在预测走势时忽略了自身预测对于走势的影响,技术模型被更多的投资者运用之后会改变股票原有的走势,造成依靠此模型的判断越来越不准确。
上任后,史文森仔细研究了捐赠基金的传统投资方法,发现它们往往是将基金资产保守地按不同比例投资于美国股票(尤其是大型蓝筹股)以及美国债券(尤其是美国国库券)。而无论哪种方式,史文森都认为如此保守的投资组合只能注定表现平平,收获比市场平均值更低的利润。
史文森没有受到捐赠基金传统投资方法的影响,他邀请老同学迪恩与他一起并肩作战,两人花了数年时间评估各种投资组合,考虑不同的投资战略。在与耶鲁投资高层多次沟通之后,史文森终于决定将他们研究的投资组合理论付诸实践。 创新利用投资组合
史文森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更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了其他资产类别,包括国外市场、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的套利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在他的《非传统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一书中,史文森就这种多种资产类别的投资方式作了重点说明,它由以下六种资产类别构成:
国内股票30%
国外成熟股票15%
新兴市场股票5%
不动产和自然资源20%
美国国库券15%
美国通货膨胀保护债券(TIPS)15%
这种多元资产组合证券的投资方式,与传统的公司、大学或者教会捐赠基金的投资方式有天壤之别。史文森将投资方案中债券的比重由先前的70%降到了30%,且调整后债券中的一半都是美国通货膨胀保护债券。与之相对应,史文森将股票的比重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同时还大幅投资国外证券产品。他坚信这种非传统的投资方式可以战胜股市,而且风险比较小,因为组合里的各种资产是“不相关的”。
在《非传统的成功》一书中,史文森提出了三条较为普遍适用的建议:
一、投资多元化,可覆盖上述建议的六种资产分类;
二、根据最初的权重,定期重新平衡一下上述六种资产的投资结构(一年一次或两次);
三、重点关注成本低的指数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史文森坚持自己的投资组合理念――股票偏好+多元化+另类投资,而这种降低波动性、提高收益率的方法,的确让他获得了巨大成就。而他有效运用竞争、激励、企业家精神以及市场准则,所主导的“耶鲁模式”使自己成为机构投资的教父级人物。从他上任至今,耶鲁基金每年收益大幅超越市场,价值增加200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美国同行,是世界上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慧眼识才守正用奇
史文森的成功不仅归功于他科学的投资战略,对人才的大胆使用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2003年哈佛经济学家JoshLerner的研究表明,耶鲁捐赠基金在1998-2002年中一大半的优异表现,都得归功于史文森所挑选的基金人才。
史文森将耶鲁的捐赠基金分给上百名基金经理帮他打理,包括几十只对冲基金。他特别善于挑选聪明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也非常偏爱有品格、有才能、有激情的人,尤其是那些把自己的钱大量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的经理人。
有人用“守正用奇”来概括史文森在他《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中的理念。“守正”首先体现在投资管理者的品格上,即受托人应如何服务于受益人的需要等问题。而史文森30年如一日为耶鲁工作,无视外界的高薪诱惑,正是体现了一个受托人“守正”的职业品德。在他对外部经理的选择上,亦是将品格放在第一位,这也有力地保障了耶鲁的利益。
而他独到的识人能力也帮助他避开很多次风险。据说,有一些看起来完美的基金经理人被他拒绝,尽管资历颇深,尽管回报上乘,但几年过去,恰恰证明史文森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史文森凭借对投资理念的执着,对人才的大胆使用,在长期获得高回报率的同时,每年为耶鲁提供40%左右的财政支持。耶鲁投资模式中一个显著的成就,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机构投资流程和不受市场情绪左右的严谨的投资原则。史文森强调的基本概念是:追求风险调整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由资产配置驱动,严格的资产再平衡策略,避免择时操作。恪守这样的投资准则,可以使投资者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陷阱的资本市场中,克服恐惧和贪婪,抓住投资的本质,获得合理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就有了”。
史文森1985年开始管理耶鲁捐赠基金时,它只有不到10亿美元,那一年他们用来维持耶鲁运行的资金是4500万美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耶鲁捐助基金超过160亿美元,而这一年他们花了11亿美元来运作耶鲁,25年间发生了巨大的积极变化。
摩根士丹利的前任投资策略家巴顿・比格斯称,史文森为“在一个充满了自我推销式偏执的职业中的一位哲学王子”。浑身散发着学者气质的史文森教授,很难让人把他和基金掌门人联系在一起。 大卫・F・史文森的投资智慧
有三件基本的事情你可以做,来影响你的收益:
资产配置决策
决定在投资组合中包含哪些资产,以及你将以何种比例持有这些资产。
择时交易
假设国内股票很贵、外国股票很便宜,你打算持有更多外国股票、更少国内股票,用短期投资去赌长期目标,这就是择时交易。由于偏离你的长期目标而获得的回报,归功于择时交易。
证券选择
①如果你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按照市场的比例购入市场上所有的股票,那么你证券选择的回报为零,因为你的投资组合的表现会和市场的一样。
②如果你决定要尝试去战胜市场,那么一系列赌注会决定证券选择为你带来的回报。
(如果你认为福特的前景比通用汽车公司更好,你想要增持福特的股票,减持通用的股票。)
如果结果证明这个赌注下对了,那你就由证券选择获得收益;假如结果与之相反,那你就由证券选择而亏损。
③如果你不出钱,那这就是场零和博弈。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为保证金交易或“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
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的融资融券已经存在了较长时间并且制度较为成熟。而对我国来说,其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不仅体制不够完善,而且自身的影响作用还相对比较弱。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这个新兴业务手段是一个相对比较新颖的概念,对这个手段的认识还较为模糊。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融资融券制度已经是一种相当普及的信用交易制度。
一、融资融券交易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过程
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在股指期货出现之前,投资者只能“做多”证券获取利益,而无法通过“做空”来实现套利。所谓“做多”就是看好股票、外汇或期货等投资物未来的上涨前景而进行买入持有等待上涨获利。“做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向证券公司借入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股票价格下跌跌后买进再买进股票还给证券公司,获取差价利润。在股指期货出现后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来实现获利,但是股指期货要求资金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者才可以开户。过高的投资门槛导致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无法参与投资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的投资门槛对比股指期货则要低得多。只要投资者的投资账户资金量在1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证券账户开户时间在半年以上就可以开设融资融券账户。在具备相同效果的情况下,融资融券交易比股指期货交易更加有优势,对投资者的门槛低也使得投资者更偏向于融资融券交易。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10月0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2010年03月30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向6家试点券商发出通知,将于2010年3月31日起接受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自此,融资融券交易正式开启,各大证券公司陆续申请加入试点会员,向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交易。
中国股市开启融资融券交易,融资融券通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其主要集中在融资融券标的物扩容之上,主要体现可分两种,融资标的和融券标的,融资买入证券称为融资标的;融券卖出证券称为融券标的。通常情况,这两种会同时提供交易,所以我们合称为融资融券标的。
直到2016年,数次标的物扩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规模增至900只,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为500只,融资融券标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9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为400只,融资融券标的ETF为6只。 标的股票的数量超过A股市场股票数量的30%,流通市值超过A股流通市值的80%。
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扩容,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做空和对冲的需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金融A股市场,促进A股市场的健全发展。
二、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一)在证券交易量方面的影响
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呈现上下起伏的波动性影响。融资融券业务启动之后,提供了额外的交易类型和交易机会,促进了证券交易量的增长。根据权威部门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平均已经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从融资融券开通开始,融资融券余额一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数额不断的突破历史新高。
(二)在投资风险方面的影响
执行融资融券政策以后,投资方的投资方案和投资渠道都与之前有很大不同,投资方在投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投资风险。对于不同的投资方来f,由于他们的交易方法有差异,投资风险的波动性也会不同,有些会增加风险,有些反而会有效规避风险。事实上,当投资方把自己的证券作为抵押物,在融资过程中又购买了与抵押物价值相当的证券,势必会使得投资风险加大,是不明智的做法。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冒险的交易方式,用较低的金额购买超出范围的证券。假如证券价格提升,投资方会获得翻倍的利益,但是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则会造成损失惨重的局面,是无法承受和弥补的亏空。但是,在融资过程中投资方如果在自身拥有证券的基础之上,还能售出与自身证券总量价值相当的的证券,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这种交易方式相对比较保守,虽然不能获取大额利益,但至少不会亏损太多。例如:一个投资方自身拥有上市股票市场的一种证券,他又在融券交易过程中售出与自身拥有的证券价值相当的另一类证券。恰好两种证券都是经过交易市场认证的,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企业。则两种证券的价格就有了连带关系,会同时增大或减小。这时的投资风险明显会低于只有一种证券时的风险指数。所以说,融资融券政策的实行,会帮助投资方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三)在证券价格方面的影响
执行融资融券政策以后,为原来不能实现的证券买入和卖出交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换句话说,是指市场对于证券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大幅提升,证券相关的市场波动性减弱。所以,融资融券政策也帮助证券价格实现稳定化,虽说不能确定在某一点,但至少缩小了波动区间。证券价格的变化,是伴随市场对其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的改变产生的。这种变化无可避免,因此证券价格的起伏不定也是正常的。另外,股票交易市场自身带有价格估算的能力,可以大概评估市场走向,并以此来判断价格范围。在执行融资融券政策以后,市场上流动的证券数量会大幅度上升,证券交易市场的数据统计值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市场状况,我们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所以说,融资融券政策的实行可以在证券价格评估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四)在投资机遇方面的影响
执行融资融券政策以后,会出现各种类型的交易合作方案,所以合作双方之间会有相互了解合作意向以及基础条件的阶段。当今社会,只要是进行股票交易,或者涉及融资融券的项目,都会在双方正式合作之前一些企业具体信息,例如融资买入额、融资余额、融券卖出额设定以及融券余额等等。这些对于交易双方来说,都是衡量交易能否进行,对方是否符合合作要求的关键因素。交易双方必须在市场上有势均力敌的竞争优势,在合作中才能给予对方更多利益,如果一方实力差强人意,那么合作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了。上述的融资余额表示的是投资方购买的数额和需要返还的贷款两者之间的差值,这是比较明确的定义。实际上,融资余额数值大,反映的是投资方实力雄厚。融资买入额表示的是在一定时间间隔中,在融资政策的实行下购买这些证券支付的资金数额,这是一个模糊的定义,因为一定时间间隔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融券余额表示的是投资方变卖证券所得和购买时所支付费用的差值,这也是一个明确的定义。实际上,证券余额数值大,反映的是售卖者的实力不凡。融券卖出额则是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中,在融券政策的实行下售卖证券的数值,这也是一个模糊的定义,同样是因为一定时间间隔是一个大概的范围。以上这些数据都会在交易之间让合作双方知晓,这样就能为投资方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用来衡量被投资方的实力,判定其是否符合合作要求和标准。也就为投资方提供更多投资机遇。
三、对投资者的影响
(一)有利于投资者风险回避。
融券和股指期货出现之前,我国一直都是单边市场,投资者只能先买进股票,等带价格上升之后卖出,通过差价来获利。当出现危机股价大幅下跌时,投资者除了暂时退出之外无其他避险手段。融资融券的推出,让投资者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可以融券卖出实现风险对冲,规避风险。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
融资融券是以投资者自有资产为担保物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或证券,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能使投资者以超出自有资金数额的资本进行交易操作,提高了投资者的交易能力,达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融资融券交易在符合投资者交易预期的情况下可以放大收益,获得远超普通交易的超额利润,但是同时如果股票的走势不如投资者的预期,那投资者除了要承担交易的亏损和融资融券利息,加大了总损失。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适当利用。
四、小结
在上述分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融资融券政策的实行,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和个人投资者而言都具有比较正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大力推行融资融券政策的实行,健全融资融券交易的各种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1]《证券金融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穆治平 2005年
“知己”就是要先弄清楚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对未来家庭收入有合理的预期,并能够据此提出恰当的财务目标。
第一步,分析家庭财务状况。理财以家庭为单位,首先,个人的年龄、是否已婚、有没有孩子、需要赡养几位老人等是一个家庭的基本情况。然后,盘算一下是否已经买了房,是否计划买车,还要还多少贷款,是否有足够的保险。具有了这些生活必需的财产后,您可以考虑做一些投资,在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型基金)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如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中做合理的配置。
第二步,对家庭未来收入有合理的预期。每个人都有梦想,或是自己创业或是做个小白领。每个职业的风险也是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收入稳定程度也各不相同。投资者要先考虑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前景,未来有多大的可能会失业,综合考虑收入发展趋势再决定投资的额度。
最后,确定恰当的财务目标。在解决了吃穿住用行的问题之后,根据年龄和家庭情况确定相应的财务目标。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中产阶级家庭,可以适当增强投资组合中权益类资产的比重,比如股票型基金占的比例高一些;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家庭则应当“稳”字当先,尽可能多配置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投资股票可以利润最大化股票市场一向是变幻莫测的,当然也一直伴随着大起大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股票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利润,可以让一个人一夜暴富,身价陡增,但是与此同时,股票投资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让一个人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在股票市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喜怒哀乐,所以对于股票的投资一定要非常谨慎,非常小心。如果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将楼市多余的资金引入股市的方式,那么股价就会上升,但是如果采取紧缩的处理方式,股市就会狂跌,对股民非常的不利,损失非常惨重,还有可能倾家荡产,这就是股市的风险性,直接受到了国家政策的调整。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投资股票属于一种非常激进的投资方式,大悲大喜尽在其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民,如果不是对金融经济和股市有着非常详细的研究,并不提倡通过投资股票来度过通货膨胀。以上就是国民在应对通货膨胀时对于投资思想上的误区,从理财的角度,并不是将所有的资金都用来投资就会保证资金的增值保值,手中持有一部分流动资金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流动资金能够保证生活的伸缩性。从上述的购房,购买黄金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将本身的流动资产转化为固定资产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控制,宏观调控的影响,固定资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再“固定”,所以无论想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法都需要谨慎的考虑清楚,认真的分析策略。
保留灵活的流动资金一定要保留一定数额的灵活的流动资金。因为在面临通货膨胀时,一般人的收入水平的增长水平通常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留有流动资金是为了保障在物价上涨迅速的同时能够保证生活水平,补贴生活中的所需,或者看准时机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掌握相关金融知识要想在金融风暴中顺利平稳的度过,一定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领域和金融学科的知识。盲目跟风投资最终只会被部分投资商利用,不仅不能够达到资产的增值保值还会逐渐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下被淘汰,所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资金情况,并且对于一些偏好的投资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储蓄、投资股票、购买黄金、投资房地产和外汇等投资方式中的一种或者一些,合理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投资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通货膨胀之中的风险和损失。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70-04
证券市场已成为国人最普遍的投资手段,据统计,大陆股票市场市价总值约275 327亿元,流通市值约66 699亿元,深沪两市账户总数约1.2亿,股民约4 000万,基金380多家,市价总值1 000多亿,还有无法统计但数量庞大的私募基金,如果说学科的理论高度应与其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成正比的话,那么我国的证券投资理论则是远远落后于社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加深证券投资的理论研究,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差异
现在部分基金照搬国外成熟的投资模型,国外很多分析体系是纯数学模型,理论很深几乎是把股票的走势当做导弹的弹道来预测,然而这类模型在国内市场的收益却与其在国外的表现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
不论哪个国家的政府都能对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投资者通常都会对政府“察言观色”。这种情况在国内更为明显。
国内的股市长期以来被形象地称为政策市,政府对于股市的调控与国外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
1. 政策调控的影响力更强:在国内诸如调节印花税,存贷款利率等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忽略经济因素甚至造成牛熊市的逆转的程度。
2. 资金的干预:国内的基金发行要经过国家审批,政府通过这项权利通过调控进入股市资金的多少来调节股市。同时政府批准社会保障体系的部分资金进入股市,进而产生诸如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福利基金等机构,这些资金数额庞大而且听从国家调动。这些因素构成了国家对股市直接调控的基础。
政府对于股市的调控强而有力,因此在国内投资需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灵通的消息网。巴菲特只看重宏观经济形势和他手中股票价值而很少理会政府的举动的方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国内政府的举动难以准确预测而且影响极大。
(二)公司对于自身股价的影响
国内公司的大股东通常都会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公司股价,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股改: 股改的实质就是非流通股股东补偿流通股股东,然而非流通股大股东为了尽可能少的补偿流通股股东通常会在股改前低价吸纳足够多的流通股股数,提出相对较低的送股比例,然后在短期内压低股价,在股价跌至低点时停牌开始对股改协议进行表决,在表决期间用手中吸纳的筹码支持低补偿的股改协议,同时由于停牌前股价一直被压低,补偿成本也相应降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流通股股东被迫接受较低的补偿。
2.收购:与国内公司的背景相比国外更为复杂,很多公司都是某集团的子公司,集团在上市后可能会通过换股来吸收原有的子公司,部分集团在收购前会抬高自身股价压低子公司股价来降低收购成本,因此在国内购买即将被收购的公司未必是件好事。
3.增发:不论增发是为了公司发展还是整体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前往往会抬高自身股价以便在增发时确定更高的增发价。
总而言之,在强势的大股东面前散户占不到任何便宜。
(三)资金对于股市的影响
我国证券监管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时常对一些违纪行为进行处罚,然而公司管理层私自买卖公司股票,管理层与机构暗通消息,机构操纵股票价格都时有发生。股票的价格走势完全被资金所操纵,而操纵它的资金的控制者被称作“庄”,“庄”画出股票一天的走势图,然后用资金控制股票的走势最后使得当天股票走势和图上完全一样,这让国外趋势分析的方法在国内变得一文不值。“庄”通过制造股票走势,散布虚假消息甚至收买股票分析师来牟取暴利。众所周知,投资要建立在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既然公开的预测并不可信,那么让国内中小投资者如何投资呢?我曾听到过国外一位著名的期货投资者说他能用他手上数百亿资金来短期拉高或降低某项期货合约的价格,然而他的控制维持不了多久,市场很快会回到它应有的价位,所以永远不要妄想战胜市场。但在国内很多股票走势被“庄”所控制,所以国内的中小投资者更多的是在与“庄”博弈,由于股市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中小投资者在政策消息、对公司了解和资金上都弱于“庄”,所以国内股市更像是“庄”圈钱的盛宴。
(四)博弈投资的氛围
如将国内对股价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排序则从大到小依次为:政府调控,公司大股东,“庄”,股票自身的价值。这四个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一只股票的股价,但价值的影响力最弱,所以国内形成了独特的博弈投资气氛。首先政府调控影响最大所以决策都必须在预测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进行,中小投资者还要识破“庄”的骗局,预测“庄”的举动,同时要考虑大股东对股价的干涉,而“庄”也要考虑如何操作才能让自身的手法更隐蔽,如何操纵股价同时争得大股东的默许甚至配合,所以在我国股市与其说是投资的场所倒不如说是多方博弈的战场。
(五)不断升高的CPI和投资手段的缺乏
国内的股票市场情况非常复杂,中小投资者并不具备实质上的优势,然而散户却依然争先恐后的进入股市,原因在于国内现阶段的CPI和投资手段的缺乏。据统计,我国2007年度CPI为4.8%,12月份6.5%,并且还呈上升趋势。虽然央行在2007年经过六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升为4.14%,但除去5%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3.933%,加上物价的高速增长则形成居民将钱存入银行意味着忍受物价上涨带来的资产的贬值,而我国其他金融市场并不适合小型投资者,比如由于我国的外汇管制政策,普通居民手中没有外汇也不允许换汇所以缺乏外汇交易的前提,期货交易的入门资金则相对股市过高,而债券受国家调控涨跌幅度过小,因此股市成为普通居民投资的唯一选择,而老百姓通常缺乏基础的投资知识,不知道如何判断股票的真实价值。这些情况造成了股市将近60倍的市盈率。
二、传统模型收益分析
虽然国内的投资环境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不相同,但国外传统的投资方法有些在国内的表现相当不错,这是因为我国股市有大量的资金掌握在有很强投资理念的基金手中。而且未来中小投资者的弱势会越来越明显,投资基金将会使未来的趋势,随着基金在股市中资金份额的不断增大和证券监管体制的加强,最终股市的投资主流会逐渐向价值投资靠拢。
我通过对比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近五年的数十种传统选股模型的收益率发现:在国内市场中所有的模型长期都战胜了指数,其中高股息模型遥遥领先于其他模型,其次是莫伦卡模型和股东权益回报率模型,这三个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均以分红回报率作为选股基础,这说明我国的价值投资者更认同这类理论。然而这类模型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却很一般,因为这类模型选出的大多是那些能产生大量盈利却无法实现自身业务突破的公司,因为公司不需要大幅扩大经营规模和领域,所以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类公司往往通常无法实现高复利增长,而且这种选股策略会排除急需资金的但能实现高速增长的企业。
在美国市场表现相对突出的是马丁•兹威格模型和比乔斯基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综合类的模型,都从财务的角度要求公司的盈利有稳定的高增长,其中马丁•兹威格模型较为看重企业成长性,但同时要求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必须合理,比乔斯基的模型则要求股票具有很低的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更偏重于购买被误解的好公司,这两个模型体现的思想在于投资股票即使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有稳定成长能力的公司。
此外我通过对比各种模型在牛市、平衡市、熊市的表现发现,牛市中成长性模型的表现更好,因为在牛市中各股市盈率都偏高所以相对难以找到“超值”的股票,在这种情况下,高成长性的股票更易被投资者关注,上涨的速度也相对较快,而在熊市中只有注重挖掘价值的模型才能获得盈利,因为该模型所选股票内在价值较高相对大盘更为抗跌。
三、本文观点
(一)投资理念
以我目前的学习来看,可以信赖的投资的理念主要有四种,价值投资;获得分红;趋势技术投资;博弈投资。
首先我们来解释这四种投资理念为什么能够战胜市场:
价值投资: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价值投资,它们的概念都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广泛的簇拥,当公司盈利提升时会吸引投资者以更高的价格交易公司股票,当这种投资方法成为一种共识时,它就成为股市的规则。运用这种理念的关键在于相对于其他投资者提前精确的预测公司盈利,从而找到相对的价值低洼并从中盈利。
获得分红:这是种相较价值投资更为原始和单纯的理念,相对更容易操作和接受。国内很多投资者都是这种投资理念的支持者,策略的认同度较高所以其表现就相当不错。
趋势技术投资:这种方法成功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和投资者的心理,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论涨跌,趋势延续概率永远高过趋势改变的概率,用这种方法交易将像是在用自己动过手脚的筛子赌博,掷出自己需要的点数的概率要高过其他的可能,长期来看肯定是获利的。
博弈投资:博弈是种完全忽略股票投资价值的方法,也是行为金融学最明显的体现,出现博弈获利空间通常的前提是强势力量发生违规,证券监管体制越薄弱,博弈行为可能的机会就越大。
在这四种理念的指导下,各自又衍生出无数的投资策略。我的理解是:这四种理念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基于这四种理念所衍生出的无数投资策略也是一样,投资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这四种因素都要参考。高明的投资者就像水,不论外界有多大强力都不可能伤害水,因为水很灵活柔软,将水倒入杯中,水就是杯的形状,将水倒入壶中,水就是壶的形状,只有像水一样灵活适应市场规律和改变的投资者才能长久的战胜市场,但明确市场规律后要坚持自己的判断,适应市场规律并不代表被舆论和市场热点左右。
虽然可以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近乎完善的企业估值体系,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创造出能够持续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型,这不仅仅是因为市场规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没有哪种投资方法在广泛推广后还能盈利,原因在于证券市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前提,是系统从外部吸收资源的总量高于系统向外部输送资源的总量,否则系统便会因资源枯竭而消亡。这导致了两个结论:
1.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漏洞可钻,可以让投资者以某种投资方法获利,这是吸引外部资源不断流入的前提,这是证券市场生存的基础。
2.这些漏洞有自然修补性,即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者能长期从这些漏洞中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否则证券市场便会灭亡。这使得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作为整体,投资者是向证券市场输送资源而不是获取资源,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举例来说,价值投资的教父格雷厄姆在晚年放弃了价值投资理念,转而信奉有效市场理念。而偏偏有效市场理论的建立者之一在90年代放弃了市场有效理论,看似非常矛盾。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本质是挖掘股价低于当前内在价值的企业,随着美国市场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采用该种方法,从而导致存在价值低估的公司越来越少以至趋近于无,这样格雷厄姆本人自然也无法用自己传统的方法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了。
格雷厄姆之后,分析当前价值方法的失效导致了对成长概念的追逐,这是广义的价值投资。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巴菲特。巴菲特采用的是对企业未来长期价值的判断方法,与格雷厄姆的方法有了相当的不同,即加入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很多人把巴菲特的成功归结于纯粹价值投资理念的胜利,得出结论说只有价值投资才是投资正道。但事实恰恰相反,以价值投资长期取胜的著名投资家寥寥无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在流传了这么多年以后仍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说明一点,就是他的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否则大量类似方法的采用就会导致该种方法的失效。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投资天才和超前判断力是其成功的根本因素。例如,其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时候正好是全球化开始的年代,可口可乐作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迅速地在世界各地流行,我们自己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从第一次喝可乐的不适应到逐渐习惯的这一历程。巴菲特以其超强的判断力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对其进行长期投资,成为其投资成功的经典案例。实际上,对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起作用的是个人的战略视角和超强判断力,这是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具有的,因此,也仅有极少数天才投资家才能够稳定地用价值投资获利。这就说明,要么大多数职业投资人和普通人理解的价值投资离真正的价值投资相去甚远,要么价值投资方法本身是个伪概念。如果市场中很多人都能够深刻地掌握了价值投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很快就会失效,因为以这种方法选出的公司的股价很快会回归价值,不再给后来者以投资机会。
趋势投资也是一样,国外的期货外汇基金对自己的技术模型都是保密的,因为模型在预测走势时忽略了自身预测对于走势的影响,技术模型被更多的投资者运用之后会改变股票原有的走势,造成依靠此模型的判断越来越不准确。
同时我们在考虑选择投资策略时必须明确任何投资理论的应用都存在前提,若不具备前提则没有应用价值。购买股票即为获得红利的理念的前提是股票即将获得的红利/股价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而国内并不具备这种前提。至于趋势技术分析的前提是市场是自由市场,不存在资金操控和宏观调控,这种方法因为国内操纵价格司空见惯所以现在还不适用。价值投资的前提是股票相对股价存在价值,现阶段国内股票的价值只能在相互之间比较,股价相比实际价值普遍偏高。而博弈的前提国内都具备,虽然证券监管会越来越完善,但不可否认博弈仍是目前的主流。
我个人的观点,现阶段是若自身处于资金信息的绝对强势地位则可以通过博弈的方法来稳定获得高额利润,而中小投资者若要投资则应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尽量分散投资并且要学会强制止损。
(二)价值投资的估值和分析
成熟的价值投资策略除了考虑企业现有的价值和未来的盈利增长外还要参考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管理层,公司对股东的态度,总股本,是否有可能成为市场热点、行业等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所参考的标准都不相同所以无法一概而论,但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对股票的估值。我尝试从股票相对于存款的收益和计算该股到期收益的角度建立了新的估值模型,以下是我的观点:
我认为股票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它的基础价值,这个等同于每股净资产,还有就是它的成长价值,成长价值的参考的是ROE(净资产增长率)和一年期固定存款利率。成长价值的数学表达我称之为变价系数,变价系数=存款本金/每股净资产=(1+ROE)/(1+存款利率)。
举例来说:一年期固定存款利率为4.14%,利息税5%,则实际利率3.933%,股票ROE相对的变价系数如下:
因为股票每年ROE不同导致每年变价系数也不同,再结合投资年限的因素得出公式:
每股价值=每股净资产*预投资年限各年变价系数乘积
每股价值代表若用该价格买入股票,投资期满后的每股净资产等于买入价格的存款收益。每股价值接近该股当前的合理价格。每股价值相同意味着两只股票的到期每股净资产相同,但并不意味着到期收益相同,真正衡量股票到期收益应依据该股投资期满后的每股价值。依照上述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预测股票的收益:
预计收益=投资期满每股价值/买入价格
举例来说:某股每股净资产10元,ROE前三年平均10%,第四年预计15%,当前市价12元,准备投资三年卖出,则该股相对三年投资者每股价值=10*(1+10%)3/(1+3.933%)3=11.8553元。投资到期每股净资产=10*(1+10%)3= 13.31元,第四年变价系数=(1+15%)/(1+3.933%)=1.10648。若投资者平均投资期限为一年,则该股第三年相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每股价值=13.31*1.10648=14.72728元。投资该股三年预计收益=14.72728/12=122.7273%
同时做出如下推论:
1.若ROE长期低于存款利率,则股票市价低于每股价值,到期的实际收益低于预计收益。同样若ROE长期高于存款利率,则股票市价高于每股价值,实际收益大于预计收益。
2.若某股ROE长期高于存款利率和其他所有股票且投资期限足够长,则该股允许用任意价格买入,因为其每股净资产迟早会超过买入价格的存款收益,届时卖出会因其高ROE获得溢价收益高于存款。
通过比较每只股票的预计收益我们选择收益相对较高的公司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方法的前提是投资的公司确实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公司,衡量的标准是:该公司在紧缺资金或者资金可以实现丰厚回报时可以减少股利甚至不发放股利,但当资金不能产生高额回报时留存必要资金后将剩余部分全额派发。
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该投资的时间是长期持有,并通过投资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起到重大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此投资没有时间的约束,更不能随意地抽回投资,并且根据投资的目的不难看出,该投资的金额也是非常之大,因此投资的风险也是很高的。
根据上述投资的目的可知,长期股权投资根据其对被投资方的影响力度不同,又可分类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各自所对应的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分别是50%以上、50%、20%~50%。注意新准则已把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投资归纳为综合权益投资,因此所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份额不同对被投资方的影响力度是不同的。
因此,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他投资(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其“野心”较大,不仅仅为了投资获得收益这么简单,它希望通过投资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参与企业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想把被投资方占为己有。根据上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以及目的不难看出,投资方是挑战性的企业,正所谓风险越高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投资方追随这样的理念,来完成这项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是取得投资时投资金额的确认。投资方投资金额的多少并不完全确认为投资额,比如对于被投资方来说新的投资者,可能要出高的价格才能享受到一定的股权份额;对于信誉度以及知名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可能不需要出高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股权份额。因此,当投资者对被投资者的影响不确定是哪种类型时,企业应当以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为前提来确认投资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一般的企业合并所占被投资方表决权的股份比例都在50%以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同一集团内投资股份50%以上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集团内投资股份50%以上是指在同一个集团下,投资方占被投资方股份50%以上的投资。
该投资方式,投资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控制对价的,应当在控制日按照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投资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控制对价的,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注意,在进行投资时价款内若包括已经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但还没有真正地发放出去的金额时,应该单独进行核算,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
合并时发生的审计费等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举例如下:
【案例1】甲企业201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80000元向同一集团内乙企业投资,取得甲企业80%的股权,并与当日起能够对甲企业实施控制。合并后甲企业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2013年1月1日,甲企业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000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500000*80%) 400000
贷:银行存款 28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20000
2.非同一集团下投资股份占50%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这类投资应按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控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对未来事项做出约定且购买日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也应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注意,在进行投资时价款内若包括已经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但还没有真正发放出去的金额时,应该单独进行核算,同样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
与同一集团下企业控制点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差额计入的科目不同,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的投资是在同一集团之内差额的影响只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存在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换句话说,投资双方没有脱离集团,还是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所以对集团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非同一控制下的投资时投资双方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投资差额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两种方式的会计核算类似,不同之处上述已经表述,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
(二)投资股份低于50%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控制以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来说是投资方所占被投资方的表决权股权在50%以下的投资。此投资方式应当分别按照具体情况使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其初始投资成本。
若投资方是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则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也就是使用历史成本属性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金额应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处理。
若投资方是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或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协议或合同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是协议或合同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注意,若是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股本的金额是发行股票的面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股本或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原则确定。这里不再一一陈述。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成本法
采用该方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但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资时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案例2】甲企业2015年1月购入乙企业股票20万股(占对方总股本0.3%),每股成交价30元(其中包括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5元),相关税费共计2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3月收到乙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100万元。半年后,乙企业宣告每20股发放现金股利5元。次月,收到乙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存入银行。编制甲企业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根据题意可知,甲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适用成本法核算。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股票投资)(25×20万+2万) 502
应收股利――乙企业(5×20万) 100
贷:银行存款 602
②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乙企业 100
③借:应收股利――乙企业 5
贷:投资收益 5
④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股利――乙企业 5
企业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需要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判断是否发生减值则按照准则规定,当测试结果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接上例【案例2】若期末股票市价下跌为20元。
分析可知:此时账面余额为502万元,而可收回的金额为180万元(20万股*20元=400万元),假如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并且股价持续下跌,其减值金额为102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2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2
(二)权益法
该方法主要关注的是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如果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那么投资方则按照所享有的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注意,只有在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变动份额时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因此可总结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是按照金额较大的一方来确认的。
投资收益的确认时,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案例3】甲企业于2011按协议收购价40万元购买乙企业的股票,占丙企业20%的股权,对丙企业有重大影响。此时丙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应编制甲企业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投资成本) 50
贷:银行存款 40
营业外收入 10
【案例4】承接上例【案例3】乙企业于2011年实现净利润10万元;2012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万元,3月甲企业收到现金股利;2012年末乙企业由于意外事件,全年亏损120万元;201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6万元。
①2011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2
贷:投资收益 2
②2012年2月甲企业会计处理:
借:应收股利 1.2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 1.2
③2012年3月甲企业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
④2012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
借:投资收益 24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 24
⑤2013年末甲企业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企业(损益调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