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20 09:2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银行网点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银行网点分析

篇1

关键词:银行网点;评价体系;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网点功能与核算

(一)网点功能

网点种类多种多样,功能可以大致划分为服务功能与营销功能。网点营销功能,主要是存、贷款、中间、银行卡、理财产品等各项业务的营销。在帐务上,创造了银行所有的利差收入和存贷款,并发生了相关成本与费用。网点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柜面、ATM、电子银行等渠道向客户提供存取款服务、转帐服务,既包括向在本网点开户的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包括为在其他网点开户的客户提供的服务。在帐务上,属于营销后续服务,不创造收入,仅发生成本与费用。

(二)网点核算

网点业绩评价的本质就是对其承担的营销与服务功能,以及由此发生的营业收入、营销费用、服务成本三项内容的核算。因此,网点业绩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对营销收入及营销费用的核算。主要包括存、贷款规模和网点由此实现的存款内部资金转移利差收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应付利息)、贷款利差收入(贷款利息-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中间业务收入,理财产品销售佣金收入等,以及网点相关的营销费用。

2.对网点向客户提供的存取款、转帐服务的核算。主要包括为本网点客户提供的服务加上为其他网点客户提供的服务。公式如下:

网点综合业绩=网点营销收入-本网点所有帐户发生的服务成本+本网点提供的实际服务转移收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存款利差收入+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本网点所有帐户在所有网点发生业务量×单笔成本价格)+(本网点为所有网点所有帐户提供服务的业务量×单笔成本价格)-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二、网点评价的具体指标

(一)存款收益

银行网点吸收存款,形成资金余额,然后通过贷款形成利差收入,所以必须通过合理方式,引入内部定价机制,按照预先确定的资金转移价格,将利差收入在资金筹集与使用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存款收益=∑某类存款平均余额×(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存款利率)

存款平均余额=∑某类存款当期每日余额/当期天数

存款根据种类和期限进行区分,包括活期存款、三个月期定期存款、半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期定期存款、三年期定期存款、五年期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等。不同类型存款利率不同,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也不一样。存款平均余额采用日均余额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量较大,需要有相应的数据统计平台支撑。也可以计算月均余额、旬均余额,但是日均余额更加准确。计算出各类存款的存款收益,加总即得网点的存款收益。

(二)贷款收益

贷款收益=实收利息-资金成本-税负

资金成本=∑某类贷款余额×资金转移利率

税负=应税利息收入×(营业税率+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贷款是指网点受理的各类贷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业务。对于支行受理的、由网点办理的贷款业务,由于网点只承担结算责任,因此不应纳入网点的贷款收益;实收利息是指网点当期实际收回的贷款利息,不包括应收未收利息;贷款资金成本是获得发放贷款所需资金的成本,应当分类计算,不同种类不同期限贷款所需资金的成本是不同,因此适用的资金转移利率也不相同;税负主要是贷款业务应当承担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按照国家规定,核算期内应收未收利息仍应纳入应税利息收入范围。超过应收未收核算期限或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尚未收回的利息部分,不记入应税利息收入。(三)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网点办理中间业务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在新网点主义趋势下,商业银行网点有“理财中心”化趋势,理财产品销售将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保险、外汇、银行卡等等,实现的收益主要是佣金收入。主要评价方法是为每种理财产品制定一个佣金价格,根据销售业绩提取佣金收入。

(四)直接费用

银行网点进行日常运营,获得经营收入,必然要支付一定经营成本,既包括人力费用,又包括非人力费用。人力费用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奖金和津贴、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非人力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安全防范费、取暖降温费、差旅会议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网点装修费、网点(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1页)租赁费、资产摊销费、房产税、土地税、咨询费、其他公杂费、案件事故实际损失、实际核销呆坏帐支出、电子运转及科研费、印刷及用品费、手续费支出、车船燃料费、汽车修理费、车船燃料税、印花税等等。

上述费用既包括网点直接列支的费用,也包括网点支出的、列支在支行的费用。网点直接列支的费用,可以直接加总记入网点直接费用。支行列支的应由网点承担的费用,必须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分摊,以准确计算网点的经营成果。一般而言,属于某个网点单独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的经营费用,应当直接计入网点;属于几个网点共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的经营费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摊方法,分别摊入相应的网点。

例如,员工劳动保护费、工会经费等可以按照各网点的员工人数进行分摊。而车船燃料税可以按照网点实际车辆数进行分摊,印花税按照网点贷款余额进行分摊等等。

(五)间接费用

支行作为网点的上级管理机构,某些费用与各家网点正常经营息息相关,但是又无法直接计入网点,这些费用为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支行固定资产折旧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等。为了准确反映支行以及网点的经营绩效,必须合理分摊间接费用。分摊间接费用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支行和网点应当共同分摊间接费用,一般支行和网点都进行各自的经营,都从费用支出中获益,因此支行也应承担部分费用;第二,支行和各个网点负担费用的多少应当和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在具体分摊时,主要可以按照人数、存款平均余额、贷款平均余额、收益权重进行分摊。

1.按人数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总人数/各网点和支行人数之和)。

2.按存款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存款平均余额/各网点和支行存款平均余额之和)。

3.按贷款分摊。某网点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需分摊的某项间接费用总数×(该网点贷款平均余额/各网点和支行贷款平均余额之和)。

篇2

Beck and Torre (2007)提出APF(Access Possibilities Frontier)这一概念,用来分析储蓄和支付服务获取可能性边界。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与金融服务获取可能性边界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本文提出用APF作为村镇银行网点布局的理论分析框架。一方面,村镇银行决定设立分支机构的原则是新网点的边际收益与网点成本的对比。另一方面,外部变量被视为影响金融服务获取可能性边界的重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变量:(1)社会经济特征。村镇银行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交易成本,通过规模经济或者提高交易价值可以减少单位成本。为了获取相同利润,村镇银行必须在富裕的地方开网点以获取更多的顾客和提高交易的价值。(2)竞争优势。与大城市中的金融机构通过服务大企业和富裕客户来获取利润比较,村镇银行从建立之初就定位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因此,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当地的农业产业是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3)市场结构。存款规模、机构数量、信用水平等因素也在提供金融服务和降低交易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低水平的市场结构会增加村镇银行的交易成本,从而抑制金融服务的供给。

二、模型构建、变量和数据介绍

(一)模型构建。

按照以上理论分析框架,不考虑内部因素,假定村镇银行是否在一个区域开设网点是由社会经济特征、竞争优势和市场结构三个因素决定的。本文假定单个的金融机构在一个地方所能获得总收益为π*,用如下函数表示:π*= X*+εi,变量Xi为解释性向量,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解释变量。成本C*包括建立村镇银行的额外固定成本和运转成本。因为只有总收益大于或者等于成本时,村镇银行才会设立网点,否则村镇银行没有动力在当地建立网点。因此假定村镇银行开设分支机构需满足如下的条件:π*大于或等于计划成本C*。净收益表示为如下的方程:

Y*=π*-c*

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Y*≥0,村镇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将会在新的地方建立网点;否则,假如Y*

Y=F(Xi),

其中Y=0或1,Xi表示社会经济特征、竞争优势和市场结构。

本文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限于篇幅原因,此处不再赘述。

(二)相关变量数据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的理论假说,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造了11个具体变量,样本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公布2012年―2013年的县域经济指标数据和金融机构统计数据,具体介绍如表1所示。

注:*代表在10%水平下显著,**代表在5%的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的水平下显著

1.社会经济特征。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六个变量:地方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和就业人数与村镇银行网点设立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比例和村镇银行网点设立除模型Probit(2)中不显著,在其他三个模型中显著正相关。GDP增长率和受教育水平与村镇银行网点设立不相关。表明村镇银行选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良好的地方。这和农村地区基础产业薄弱、投资回报期长、盈利能力有限有关。就目前来看,村镇银行都开设在地级市和县城,而最需要村镇银行的乡镇和农村,几乎没有。

2.竞争优势。表征村镇银行竞争优势的个体户和中小企业数与村镇银行网点设立不相关。第一产业增加值和村镇银行网点建立显著正相关。表明村镇银行的建立主要定位在农业产业和中小微客户。

3.市场结构。表征市场结构的每万人网点数和村镇银行网点建立负相关,但是不显著。存款规模与村镇银行网点建立显著负相关。存、贷差和网点建立不相关,可能与村镇银行样本数量偏少有关,影响了本文的结果。为避免与大中型银行的直接竞争,村镇银行网点选址更多考虑所在地的市场结构。

三、村镇银行网点布局的优化选择和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网点的最优布局是在满足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网点的可持续发展。

篇3

一、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排队现状分析

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排队现象是相对比较严重的。在一些固定时间内会出现业务的高峰期,具体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每天将出现三个业务高峰期,而每一个月也有两个高峰期,正是在这些业务高峰期,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为了了解到一手信息,笔者走访了几家营业网点,发现从取号到办理业务,最短15分钟,最长100分钟。笔者针对来A行办理业务的250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有78.2%的客户经常遇到排队的情况,仅1%的客户几乎没遇到排队现象,平均等待时间约为20分钟。而对这250人

可以承受的排队时间进行调查时发现,对银行服务的平均最长忍耐时间有21分钟,可以等待超过20分钟的人占到3成以上。特别是银行柜台服务,通常所需时间(20分钟)基本已经到达市民可接受的底线(21分钟),可见,A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二、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实证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问题,我们对A银行东莞分行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取了排队问题反映比较大的某营业网点。我们选取了每天开的窗口数(W)、员工每分钟完成业务数(Y)、ATM使用率(A)作为影响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P)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银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P),我们选取该营业网点一个月内每天平均的排队人数。为了能够较为可观地反映排队人数情况,我们选取了一天中三个不同时点(早上9点半,中午12点,以及下午4点半)的排队人数的平均数作为一天平均排队人数。对于每天开的窗口数(W),我们选取了在上述三个时间段该营业网点所开的窗口数的平均数。而对于员工每小时完成业务数(Y)的数据收集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将每一个值班员工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的业务总数进行汇总,然后除以每天工作的员工数得到每一个员工一天完成的业务数,在此基础上除以八(假定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得到每一个员工每小时完成业务数。对于ATM使用率(A),我们收集了每一天使用ATM人数作为考察指标。应该说利用使用人数这一指标作为ATM使用率的变量存在着一定的异议。因为存在某些人在使用ATM时,一起做几笔业务的可能,由于这样的数据不容易得到,我们就简单地利用每天使用ATM的人数作为其使用率的变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ATM的使用情况。

以上变量均是通过笔者连续一个月的观察所得,为了更好地反映变量情况,我们将上述变量均使用对数形式表示。

1、变量的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应该对上述变量运用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是否是平稳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的主要工具是ADF检验。从单位根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变量序列存在着单位根,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单位根假设,表明各变量都是I(1)序列。这为后面协整检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模型估计

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Johansen协整检验和Engle―Granger两步法,本文主要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静态回归,结果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各变量都较为显著,模型的显著性也很强。

对静态回归的残差做单位根检验, 无论是ADF值还是PP值,都远大于1%的显著水平下 的临界值,即残差是平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因此LP、LW、LY、LA之间确实存在着协整关系。

3、计量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关于A银行东莞分行营业网点客户排队的协整方程为:

从上面的排队模型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符号与理论分析是一致。LW、LY、LY与LP呈反向相关,其中,营业窗口增开1%可以导致排队人数降低0.21个百分点,ATM使用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排队人数降低0.56%,而业务效率每提高1%,排队人数则降低0.4个百分点。

三、政策与建议

从计量结果可以看到,增加营业点窗口、提高ATM使用效率以及提高员工业务效率都可以减少银行营业网点排队问题。但是提高ATM的使用效率以及员工业务效率的提高对于减少银行营业网点排队现象更为显著。提高ATM的使用效率可以通过大力进行宣传达到;提高员工业务效率则可以通过员工培训,挖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达到,而这些方面正是服务营销的内涵所在,A银行东莞分行应该加强服务营销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1、通过增加营业点窗口,有效实现客源分流

为了减少客户排队问题,从实证中我们也发现,A银行东莞分行可以通过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从而实现客源分流的目的。不过鉴于目前很多营业网点建设规模几乎成行,贸然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采取诸如对营业大厅实行功能分区,先一步实现分流的等办法,变相地实现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

2、切实采取措施,提高自助设备的利用率

除了增加营业网点窗口数外,采取措施,提高自助设备的利用率也是减少客户排队的有效办法。目前,A 银行东莞分行的自助设备利用率较低,最主要原因是布局不合理,应该将更多的自助设备置于中心商业消费区。同时,在人民银行取款限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取款上限,引导客户习惯使用提款机办理小额提款业务,缓解银行网点业务。

3、加强对各岗位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办公效率

在硬件方面采取措施外,A银行东莞分行还应该在软件设备上下功夫,这里主要是加强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办事效率。但是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应该以银行盈利性为目标,更多地让员工学习管理、学习营销,而不是去学金融、学财政.学理论。确实银行需要培养一两个首席经济学家,但大多数实际应用部门的干部不必非去学经济金融理论。

参考文献:

[1]、杜芹平、张洪营.商业银行服务营销[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孙本年.银行排队模型及其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9.

篇4

一、我国银行在转型中的现况

近几年来,国内的国有银行在网点转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对基层网点的经营与发展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有银行网点转型可行性很高,但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难题。

国有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银行通过多网点的同步经营,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广大居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国有银行网点经营管理模式,不仅仅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还影响了社会各部门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银行已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很多银行已从业务结构、资本结构、客户结构、负债结构、组织结构等各方面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转型变革。这其中,网点含义的重新定位是各项改革的中心环节。网点作为业务的主要渠道,其在银行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也相应提升到了最高。但就目前来看,银行对网点在价值创造、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寄予的期望与网点的实际运营效果存在较大的落差,网点转型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热点问题。

重新将网点岗位职责、业务操作流程、网点精神、网点环境等进行定义,突破网点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转变为营销服务主导型,继而实现网点增强销售能力,改善服务效率,提升零售网点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二、关于各银行转型的调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市场日趋开放,中国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执行“全球扩展”战略,面临着与世界各大商业银行竞争的形势。为了确保未来的业绩能够增长,国有银行的基层网点必须进行转型。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借鉴美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网点经营模式的先进经验,自2006年起在全行范围内展开了银行网点的转型,先后经历了一代转型和二代转型,一代转型是通过以客户为中心设立网点的岗位和角色,优化人员配置,实施大厅制胜,重新定义大堂经理这一角色,进一步明确大堂经理的功能和职责;同时围绕鼓励和团队精神,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点精神和服务文化,从而进一步优化柜面业务流程,实现前后台分离。二代转型则主要是从促进VIP客户服务销售工作从“产品驱动”模式向“客户需求驱动”模式转变。通过实行客户分层维护、明确客户经理职责、优化销售服务流程、设计标准化工具等措施,满足VIP客户的差别化需求,实现了提高客户经理服务能力和销售业绩,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业务目标。

三、国有银行转型的方向

近年来,国有银行为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都不断地进行战略转移,通过合理规划网点功能分区,加强网点现场管理,促进全行构建以营业网点为基础的业务营销体系,实现产品分销、功能分区、网点分类、客户分层、业务分流,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营业网点的综合服务和营销能力。在网点转型中,业务操作流程始终伴随着业务转型的每个环节,有效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将会全面解放柜面生产力,提高网点运营效率,加速推进网点转型。网点转型已成为国有银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一线网点人员工作乃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优化岗位设置,改善业务流程,明确工作职责,进行情景演练,塑造网点精神等措施,转型已初见成效。 网点转型潜移默化地转变了网点经营模式,规范了服务行为,使国有银行营业网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客户排队等候现象得到了缓解,客户留言簿上批评抱怨的少了,表扬赞赏的多了,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转型后的网点销售业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绩效收入得到增长,员工为转型所付出的时间、体力和精力得到了回报。 银行应在现有基础之上巩固转型成果,持续改进和提高,达到有形似向神似的境界,从而促进网点市场营销能力的持续提升。

四、国有银行转型的前景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子银行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实体网点仍然是国有银行主要客户关系并保证持续稳定利润来源的关键,特别是在获取个性化建议以及客户财务决策等方面,网点网络依然是广大客户最先想到的方式。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个人收入和财富的迅速增加,在全球金融浪潮的推动下,网点银行业务市场迅速崛起,国有银行纷纷把网点银行业务作为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外资银行获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之后,网点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银行与国外发达银行竞争的新一轮焦点。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带,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国民收入的积极变化向金融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需求,为湖北地区的国有银行大力拓展网点银行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站在积极推进银行网点转型的大背景下,归纳银行内部的优缺点,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并进行战略匹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及其他同业的先进经验,对中国国有银行转型战略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银行网点转型的战略要点,以之促进网点由“交易核算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以及销售服务工作从“产品驱动”模式向“客户需求驱动”模式转变,旨在规范客户销售服务流程,增强销售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率,力争从更好地维护客户和销售产品的角度,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

篇5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指设在Internet上的金融站点,他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需通过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进入站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24小时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一种金融机构,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具备Internet或其它电子通讯网络,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消费者。

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把网络银行视为发展的商业基础。他的目的简单说是4W,也就是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随时(When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What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可由网上银行完成,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以及各种转账服务,客户还可以在网上获得申请住房及汽车贷款、购买保险、统购经纪人买卖各种金融商品如股票等。其主要功能有: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1)无地域限制

网络银行无地域界限,改变了传统银行人与人互动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进入银行虚拟空间,直接通过浏览器实现各项操作功能,办理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在线支付、业务等自助金融服务,网点问题不再成为银行扩张的束缚。这一点对于银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利,尤其是对于实力雄厚的银行更加容易吸引客户,理论上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

2)无时间限制

网络银行可突破时间限制,24小时无间断连续营业,满足客户时时刻刻的需要,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账户、掌握资金动态、灵活调拨资金、随时支付转帐,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中营业网点少和营业时间短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令客户流失率大大降低。

3)成本低廉

传统银行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营业网点的租金及人员工资。但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及少数服务人员,通过电脑处理客户业务,大大节省了成本,据美国艾伦未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统计,全球100家最大银行的柜面交易成本为1.07美元,电话银行是0.52美元,ATM是0.27美元,而网络银行仅0.1美元,建立一家网上银行所需费用相当于开立一家传统分行所需费用的5%左右,低廉的成本使网络银行极具竞争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4)信息传递迅速

网络银行借助Internet技术,数字化信息可同时供多名客户无消耗地重复使用,实时传递信息,客户下达指令之后,网络银行很快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处理并向客户反馈信息,客户可以在线观看业务办理的程度,而且可随时享受银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清单及其他证券、保险资讯服务。

(三)现代网络银行存在的不足

1)安全问题

这恐怕是大多数的人望而却步的一个很大的理由,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的首要问题,因为安全对于客户、商家、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支付手段的支付信息是在银行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般都有稳妥的安全隔离措施,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递的,存在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隐患。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系统,一个好的消费界面,一个好的安全保障,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等到网络银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有的安全问题有:

(1)系统安全风险,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

2)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论文关键词:网络银行网络银行定义优点存在问题措施信息管理

论文摘要:网络银行作为当今世界一个可以说是先进的技术,却并不是很普及,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本文通过对网络银行的一些简单的调查和分析,力图找到网络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信息安全是当今网络银行需要保障的前提,据《中国计算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上银行不安全。并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并同时考察了网络银行的优势,如何借助这些优势使得他能够迅速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普通银行的多余的开销,实现银行的信息化,从而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

引言:

网络银行这个现代ITERNET网络的产物,自从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到中国第一家开展网上业务的中国银行,至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网上业务,相信对于我们网络银行并不陌生了。对于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无地域限制等特点,代表着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对于这个新鲜的事物虽然优势明显,可是好像并没有得到老百姓的看好,他的发展始终没有的想象的那么迅速。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又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当代金融界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网络银行的涵义及特征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银行为客户服务方式的新型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服务,因此被称为AAA(Antyime、Anywhere、Anyway)银行,又被称作“虚拟银行(VirtualBank)。它以银行现有业务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综合、安全、实时的金融服务。

网络银行(InternetBank)是指设在Internet上的金融站点,他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需通过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进入站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24小时进行银行各项业务的一种金融机构,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需要具备Internet或其它电子通讯网络,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消费者。

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把网络银行视为发展的商业基础。他的目的简单说是4W,也就是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随时(When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What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网络银行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可由网上银行完成,包括开户、存款、支付账单以及各种转账服务,客户还可以在网上获得申请住房及汽车贷款、购买保险、统购经纪人买卖各种金融商品如股票等。其主要功能有: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1)无地域限制

网络银行无地域界限,改变了传统银行人与人互动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进入银行虚拟空间,直接通过浏览器实现各项操作功能,办理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在线支付、业务等自助金融服务,网点问题不再成为银行扩张的束缚。这一点对于银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利,尤其是对于实力雄厚的银行更加容易吸引客户,理论上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

2)无时间限制

网络银行可突破时间限制,24小时无间断连续营业,满足客户时时刻刻的需要,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账户、掌握资金动态、灵活调拨资金、随时支付转帐,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中营业网点少和营业时间短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令客户流失率大大降低。

3)成本低廉

传统银行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营业网点的租金及人员工资。但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及少数服务人员,通过电脑处理客户业务,大大节省了成本,据美国艾伦未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统计,全球100家最大银行的柜面交易成本为1.07美元,电话银行是0.52美元,ATM是0.27美元,而网络银行仅0.1美元,建立一家网上银行所需费用相当于开立一家传统分行所需费用的5%左右,低廉的成本使网络银行极具竞争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4)信息传递迅速

网络银行借助Internet技术,数字化信息可同时供多名客户无消耗地重复使用,实时传递信息,客户下达指令之后,网络银行很快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处理并向客户反馈信息,客户可以在线观看业务办理的程度,而且可随时享受银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清单及其他证券、保险资讯服务。

(三)现代网络银行存在的不足

1)安全问题

这恐怕是大多数的人望而却步的一个很大的理由,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的首要问题,因为安全对于客户、商家、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支付手段的支付信息是在银行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般都有稳妥的安全隔离措施,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递的,存在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隐患。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系统,一个好的消费界面,一个好的安全保障,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等到网络银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有的安全问题有:

(1)系统安全风险,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

2)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3.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滞后

传统银行的实力源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信贷能力,从事的业务也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业务上。此外,我国传统银行业一直遵循着静态的单中心多层次的管理理念。然而,网络银行的实力主要源于投资和决策的智慧性,其业务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和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咨询上。网络银行的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多中心、多层次动态的对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行管理。然而,我国网络银行还基本上处在将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处理阶段,若传统银行的固有观念和机制不及时转换,将会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困难。

4)法律依据问题

目前中国涉及网络银行的立法还不健全,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其业务的开展牵涉到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和参与方的各种利益,然而,现有法律尚滞后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譬如说,客户的义务、银行的责任及相互间的权利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网络银行的参与各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5)网络银行系统设计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

网上银行服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但是,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安全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的平台,导致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联性差;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本身的统一性也不如人意。除了几家新兴的商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行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软硬件不一。要在这样的多平台系统上针对各个平台开发出网上支付系统,难度可想而知。

6)缺乏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人才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通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又懂金融实务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网络银行尤其是其管理层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

(四)解决现代网络银行存在问题的一些措施

通过以上对网络银行面临的诸多崭新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银行的发展将银行业的监管提升到更高的难度,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与控制更趋复杂化。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网络银行带来的问题,必须针对各种风险的特征建立起国家、行业、企业三层次的网络银行监管系统,互相支持,互为补充,达到对新问题强有力的预测、控制、化解的作用。

1)从源头上解决网上银行问题

严格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现阶段,在审批过程中应把握:严格制度建设。网络银行的公示、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和系统设计等制度性安排,必须严格审批。并考察网络银行的硬件设施配备、技术投入、人员配置,网络银行的设立或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风险弥补和处置方案、计划。

2)注重营销策略,扩大业务规模,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宣传力度

美国的金融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银行业务的经营,商业银行重视贴近市场,不断推出个性化服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美国的经营理念真正落实到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中。网络银行市场营销是指银行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网络产品和优质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并达到使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传统金融业的市场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网络产品是无形的,营销模式是必须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日益缩小,注重营销策略,扩大品牌效应将是网络银行吸引客户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

3)加快法制建设,明确权利义务

网络银行很多问题与传统银行相比更加复杂、难以界定,这一状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相继出台了电子交易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上明显滞后,应加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银行法》,借鉴和参考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建议,以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以法律形式明确银行及客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的有效成立与否、对意外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

4)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顾客才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早就于1999年8月,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CFCA作为—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专门提供基于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数字证书服务,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的基础,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5)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网络银行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的银行服务手段,银行与客户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美国的社会信用机制非常完善,社会信用程度比较高,所以网络银行在美国能很快发展,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我国,个人和企业赊欠银行帐款的事情屡有发生,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能会引发很多经济问题,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6)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必须拥有先进的金融电子化信息网络系统,网上银行服务手段的更新发展也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目前中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信息系统普遍适应不了网络银行发展,建设好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是网上交易的前提。

7)加快网络银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引进人才和国外先进智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规则和网络银行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8)注重网络银行品牌建设

着力打造网络银行服务品牌,中国人总是忽略品牌建设。建立全方位的市场品牌战略目前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网络银行,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较小,因此必须要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确立优势业务,以获得更多的客户。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仅是传统银行业务的网上移植,没有发挥电子银行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投能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在操作界面上也没有体现出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对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

参考文献

1段泽强.中国网络银行面临三大问题[J].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2张清云、肖德云发展网络银行,提高服务水平[J].企业技术与进步,2004.1

3崔援民电子商务.高等教育出版社(五版)2007.7

篇6

第一步:市场分析

第二步:各种主要的活动场所的识别与粗排序

第三步:分析区域内客户的统计学和心理学特征

第四步:竞争分析

第五步:鉴别各种创造交通的因子

第六步:交通系统分析

第七步:识别人工和天然障碍

第八步:等时线分析

第九步:商圈分析

第十步:收入预测(银行内部指标)

第十一步:选择区域

第十二步:具体选址

社区银行网点选址的流程,部分步骤与一般银行网点的选址是一样的,但是也存在较多不同的地方,具体按照两种类型的社区银行网点选址进行分析评估:

1. 新设社区银行网点的选址评估流程

A. 第一步:行政区域环境分析,确定区县社区银行网点分布

根据银行现有网点在省、市、区县范围内的布局情况,调查分析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现状、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结合银行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及重点,确定每个区县社区银行布局的数量、规模及相关资源的配置。

B. 第二步:区位情况分析,筛选合适的区位

在狭义的社区如生活区(圈)、商区(圈)、产业园区(圈)、学区中,位于城市生活区(圈)的小区、镇中心生活区(圈)的小区、农村居民聚集地等式是社区银行网点筛选的重点,可以根据定位筛选出不同等级的小区设立社区银行,服务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和中小企业。商区(圈)的筛选,主要是看商圈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小区的辐射。而产业园区(圈)、学区等比较适合打造主题特色社区银行网点,或者与小微网点建设结合打造小微特色网点。

区县范围内生活小区的筛选可以结合当地居民住宅区建设情况进行筛选,可以通过官方的网站进行筛选,或者通过相关房产中介的网站进行筛选,也可以通过对房地产、楼盘开发商进行分析,筛选希望合作的房地产开发商,寻找合适楼盘进驻。

商圈研究法是银行网点选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法,一般来说,商圈的地址是相对比较固定,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筛选的,比如一般的区县中心、镇中心、乡村集市等。

产业园区(圈)和学区可以设立社区银行网点的地址的选择相对也会较为容易,因为一定区县范围内的产业园区(圈)和学区也相对固定和数量有限的。

所以,区位情况的分析,主要包含小区的选择、商区的选择、产业园区的选择、学区的选择以及其他区位选择。,本文主要以生活小区、商区的选择为例进行分析。

a. 生活小区的选择

生活小区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拟选小区的档次(低档、中档、高档)、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新旧(新开发小区、老小区)等情况

拟选小区的居民情况,包括人口来源、规模、数量、稳定性、收入水平、职业分布、金融消费习惯、对本银行的品牌认知及认可程度等

拟选小区的居委会、物业情况及对于社区银行建设的支持情况

拟选小区的社区文化或社区精神

拟选小区已有的服务设施及其服务质量,如周边商业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娱乐设施、医疗设施、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便民生活圈)

拟选小区已有同业竞争对手情况

拟选小区的规模及周边社区扩张的潜力

拟选小区伴随社区规模带来的社区配套设施的潜在需求、未来潜力

以某商业银行在上海某小区的社区银行网点为示范,该网点所在楼盘名称为“中远两湾城”,是上海普陀区内的著名大盘,竣工时间2001年。目前有四期,总占地面积14.48万平米,总户数11599套,不仅有24小时的便利店、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配套设施,还有5000平方米的“一兆韦德”健身会所,室外游泳池、灯光网球场,能够较全面的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另外,小区内还有实验学校和幼儿园,使小区的孩子就学问题就近解决。周围交通也比较发达,出行便捷。目前已有网点也较多,如建行、交行、招行都在小区内开设了网点,竞争比较激烈。

b. 商圈的选择

商圈研究就是运用特定的调研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商圈的构成情况、范围、特点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等,为选择网点地址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包括商圈经营规模测量,人流量、车流量、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经营规模,单位分布和道路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确定商圈范围大小及顾客分布,调研核心商圈周边居民、工作人口、流动人员的消费规模、特点及倾向;工商业结构、经营和生产的产品及产业规划、发展趋势研究;商场功能、目标市场、经营主题的选择,市场机会的探索与研究;确定市场潜量,为市场细分、市场定位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以某商业银行在上海某商圈的社区银行网点为示范,该网点所在地点为证大·大拇指广场,占地5.3万平方米,是一个融购物、休闲、娱乐、美食、酒店、艺术于一体的复合式社区商业中心。在开业初期,它在经营上并不顺利,甚至一度陷入困境,经营者认清现实,明确了自己社区商业的定位,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业态布局,目前发展迅速。证大大拇指广场的新颖独特的社区地产定位,不同于大型购物中心,社区商业主要满足半径2公里范围内社区居民生活消费和休闲的需求。该广场周边社区资源丰富,比较高档的当数联洋社区,属新建国际社区,社区人口达3.4万,楼盘的档次、品质非常高档,区域内入住人群以年轻白领阶层和外籍人士为主。客户群体具有超高的消费能力,这从社区内便民店物品价格就可以看出,价格比一般水果店贵很多倍,而且很多物品都是进口产品。社区内外停的汽车也多为比较好的品牌。所以,这种大型的社区商业中心无疑是社区银行网点选址的一大佳选。

当然,由于某些银行的社区银行网点隶属于区域支行管辖,所以一般还要考虑社区银行网点的位置要离原有支行网点较近,方便管理。这也是目前很多银行在布局社区银行网点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之一。

C. 第三步:拟选选址位置量本利分析

对于拟选的社区银行网点地址,进行成本和收入的试算,分析包括租金、人员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在内的成本情况,以及未来3年以内的收入情况。根据既定可以承受的利润情况,试算允许多久是可以亏损经营的,多久是必须盈利的,盈利必须达到多少目标,进行投资利润率分析和盈亏平衡点分析。

2. 原有网点的改造

原有网点的改造主要是从原有银行网点中筛选出适合转型为社区银行的网点。具体评估流程如下:

A. 第一步:明确社区银行网点定位及资源配备

明确定位社区银行建设的目标,确定需要布局社区银行的区域,对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

B. 第二步:初步筛选一部分网点,进行周边环境分析

按照网点所处社区的情况,初步筛选一部分网点,此环节主要以网点所处社区的情况为准,比如小区型的网点,考虑的与上述新设网点小区的标准较为相似。

C.第三步:网点情况分析,确定是否适合转型

篇7

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即使是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们还是更青睐于直接到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只有少数支付业务开始采用网上支付方式。所以,银行营业网点的多少仍是决定银行竞争力的前提。无论是营业网点遍布全国的四大银行还是各个州市县的地方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扩大自己的营业网点范围,尽力争取着这块市场。然而,营业网点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成本的增加,如果不能确定带来足够的利益,盲目地扩张同样可能会带来恶果。因此,选择新建营业网点同样需要经过谨慎的分析。

一、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进行网点选址的基本分析策略

1.1地理位置分析

地理位置是选址网点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合理分布,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建设新网点的根本目标。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细分为基础,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创造效益。从全国布局来看,多是优先发展发达地区,而后发展落后地区;从区域布局来看,优先发展繁华地段,而后发展偏僻地段。再细化到具体的地方选择时,则应注意选择的地形、路况、环境等,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方便,才能为银行创造更大的利益。

1.2商业价值分析

能否创造价值才是决定是否新建网址的关键因素,分析所选区域潜在的客户和可能创造的价值,可以看网点是否临近大型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未来人口增加的速度如何,是否会形成集约效应等,银行网点如果选在商业中心区,虽然竞争压力大,但在众多商家云集在一条金融街上,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的需求,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购物从而产生集约效应。

1.3银行营业网点成本分析

新建银行营业网点,应该要考虑租金和每日营运所带来的成本等,如果成本巨大,即使该网点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也可能入不敷出,所以在极度繁华的商业街建大型网点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4类型定位分析

银行营业网点有多种类型,从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到营业部、营业网点、分理处、储蓄所,不同的网点类型有不同的定位,目前很多的网点也开始推出了个性化、针对化的服务,特殊的服务会带来特殊的客户群,有了客户忠实度,网点的具置就相对没那么重要了。

二、商业银行目前选址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张建设、经济效益不佳

银行网点的布局和规划是落实银行战略的重要的一种手段。由于新网点的开设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银行的决策必须要基于统计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经济和财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银行需要了解市场潜力进而将其转化为收益,了解目标顾客的分布规律,他们在何处居住、工作和活动,有哪些银行使用习惯和偏好。然而,现实情况总是存在调查不足,网点扩张速度过快,竞争压力大,市场饱和等各种问题,新建的网点则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当地经济环境,不计成本恶性竞争,不顾风险发放贷款,为银行埋下重大风险隐患。

2、不同地区金融服务存在差异

不同城市之间,甚至不同小区之间,客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而不会完全一致,因而在扩张建设网点时,如果不能结合当地环境,制定特殊的金融服务网点,就会导致发展受限,只是徒增成本而已。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达城市银行网点分布广,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而经济欠发达城市银行网点少,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偏少,这是由不同的地方经济情况决定的,如果不能区别对待,盲目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扩张,则可能会造成网点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形。

3、网点调整缓慢,滞后于市场发展

网点的建设大多是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但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现在的情况多是银行跟着市场走,在市场发生变化后才发生变化,但往往速度又慢于市场发展的速度,于是导致网点建设困难重重。

三、博弈模型分析

资源的稀缺注定了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竞争,所以在选择网点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资源,却没将潜在的竞争者考虑进去。除此之外,市场总是变化万千,资源匮乏的地方也可能变成资源富足的地方,贫穷的城市可能会变成富饶的城市,如果在选择网点时,不光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将未来的发展考虑进去,也可能会有巨大的收获。因此,本文从竞争者的策略和未来发展及规模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筛选出更合适的银行网点。

1.竞争者参与模型

首先我们把这家要准备选址的银行称为“选址行”,所选位置已经存在着的银行称为“已在行”,有可能同样进入该地段的竞争银行称为“潜在行”。前提假设,“选址行”“已在行”“潜在行”都是同样类型的银行,它们提供的都是相同的服务,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本身对客户的吸引力没有巨大的差别,客户的选择倾向于随机。这样,如果该地段只有一家“已在行”时,它所获得的收益为100.如果进入一家“选址行”,并且“已在行”不做出任何动作阻挠的话,它们平分收益,各为50.但如果“已在行”为了留住已有资源,采取对大客户送礼,存款返点等特殊活动的话,虽然会造成成本增加,但留住了主要的客户资源,这样,“已在行”获得收益为60,“选址行”获得收益为30(因为增加了成本,整体收益降低)。此时,考虑银行建设和维护的成本C,如果“选址行”的收益30大于成本C,则可以继续建设网点,否则选择放弃该网点。这是第一阶段的博弈。

第二阶段再引入一个新的竞争者,即除“选址行”“已在行”外,还希望能进入该市场的银行,我们称其为“潜在行”。第二阶段的博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进行阻挠,同时“潜在行”也进入市场。由于“已在行”较先进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所以收益较二者为多,“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40,20,20。

第二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进行阻挠,但“潜在行”不进入市场。此时“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60,30,0。

第三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不进行阻挠,同时“潜在行”也进入市场。由于产品完全同质,平分市场,各自的收益分别为33。

第四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不进行阻挠,但“潜在行”不进入市场。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50,50,0。

2.政策影响

在选址时,较为繁华的地段会面临昂贵的地租和运营成本,但收益也会较高,差的地段成本低,但收益也会偏低。同时,应该考虑到政府支持和开发的政策,原来区位较差的地段也可能在开发后成为较好的地段。而同时银行的进入会促进地段的开发,这反过来也会成为政府决定是否开发时的一个考虑因素。繁华地段的银行收益为A1,成本为C1;银行利润为A1-C1。差的地段银行收益为A2,成本为C2,其中,A1大于A2,C1大于C2,同时,假设较为繁华地段利润高于区位较差地段,即A1-C1大于A2-C2,即如果在缺乏政府开发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在较为繁华的地段开设新网点,这也是在发达地区银行网点更多的原因。同时,我们假设差的地段开发后收益上升为A1,成本则因为主要是固定成本,没有大幅增加,仍为C2。则此时差地段的银行利润为A1-C2,大于在繁华地段开设网点的利润A1-C1。即如果政府选择开发,在区位较差地段开设网点反而优于在繁华地段开设网点。假设政府选择开发的概率是P,不开发的概率是1-P。则在区位较差地段设网点的预期利润为P*(A1-C2)+(1-P)*(A2-C2),如果大于A1-C1,则应选择在区位较差地方开设新网点。

3、网点的规模选择

网点有很多种选择,可以是普通的支行,甚至是储蓄所,也可以是专门办理特殊业务的高级网点,面对不同的客户群应该有不同的定位。选择网点的建设应该基于客户的价值。同样,我们按照经济学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客户选择银行都是基于得到的服务和付出的成本而定的,如果在该银行得到的服务与成本之差大于其他行,则会留在该行,否则则不。

这里简化网点的类型为网点的规模大小选择,而这里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服务柜台的数量,二是VIP客户的办理门槛。

(1)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服务柜台的数量。服务柜台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服务人员,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会造成银行网点的成本增大,但同时,在客户数量不变时,客户的等侍时间会缩短,客户的成本会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创造的收益会增加。所以,服务柜台数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设服务柜台数量为x,客户数量V为柜台数量x的增函数,但边际效益递减,且不超过当地人口数a0;银行的成本为柜台数量x的递增函数C(x),银行的收益为客户数量V的递增函数P(V)。

四、结论综述

在本文分析中,结合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政府和客户三方的行为策略作为商业银行选址的参考,充分考虑了银行选址各个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变化。但事实上,现实选址的问题较其更为复杂,很多银行正是因为不能处理好选址问题,才导致不断建不断拆,徒增成本的问题。要想真正做好选址工作,我们就不能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开来看,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这些参与方的影响应该同时考虑进来。

可以说,在分析当代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时,博弈论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选址的问题时,博弈论虽然不能直接地直观地选出具置,但却能在结合各种方法选择好位置后,更好地判断是否适合,即是否达到了博弈论中的均衡,更在选址分析中结合了选址所要考虑的参与方,如竞争银行、政府和客户等,更加综合全面地判断银行选址的方案是否正确,避免银行盲目扩张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浩,丁建新,邢亚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研究――以建设银行衡水分行为例[J]浙江金融,2012

篇8

【关键词】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重要作用

(一)品牌形象的树立

商业银行网点对于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服务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服务。在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银行产品和服务内容趋于同质化,顾客更看重的是服务的质量、速度和安全性。因此,银行网点是树立良好业界形象的重要场所。醒目的营业标识、优美的营业环境和宽敞的业务大厅会给顾客带来良好的印象。因此,优质的服务是赢得客户的重要砝码,银行网点必须在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提品和服务的主要平台

虽然现在网络银行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传统的实体银行网点仍然是商业银行提品和服务的主要平台。各银行网点依然是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场所,这里的产品和服务最全面最及时,客户可以在这里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并且银行网点的柜台服务相对而言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无论是自助柜员机还是网络银行服务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是许多人快捷的选择,但是对于大额交易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去银行网点办理。因此,商业银行的网点也就成了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展示和销售场所,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科技创新运用的重要场所

商业银行网点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实体,是各种信息科技运用的重要场所。银行系统的许多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为商业银行网点的经营提供服务的。因此,商业银行网点的经营发展也不断产生对信息科技的新需求,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系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人力资源的主要储备来源

商业银行网点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实体,毫无疑问会集中和占用商业银行大量的人力资源。虽然许多大学毕业生想进入各商业银行总行机构,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其人力资源的侧重点必然在各商业银行网点,因为各网点是其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经营的基石。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网点的人才储备,提高人员素质,是构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五)组织和流程再造的重要方面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组织和流程再造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商业银行网点。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实体,商业银行网点的效率和成本就是商业银行的效率和成本,所以组织和流程再造的重要方面就是商业银行网点经营的组织和流程再造。因此,通过组织和流程再造构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全面设计搞好商业银行网点的组织和流程再造。

(六)核心客户资源的开发和维持

当前,金融服务的重要特点是方便、快捷和安全。商业银行网点全面提供客户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因而就近吸引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核心客户资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毫无疑问,无论从历史的因素还是地理的因素来看,在开发和维护核心客户资源方面,各商业银行网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各种联系形成的客户关系是各商业银行网点未来经营的重要资本,因此如何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客户关系将影响网点本身来自整个银行未来的经营业绩。而开发新的客户也是各商业银行网点的重要职责和功能所在。

二、商业银行网点建设的问题

(一)网点布局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早是从人民银行按照不同的专业部门分离出来的,它们不管是组织结构还是管理模式都采用了人民银行的模式。在设置分行的时候,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具有网点多范围广的特点。这样的布局存在着很多问题,网点太多,层次很复杂,管理级别较长,不利于管理,对一些决策的实施和管理效率很低。此外,银行网点分布较均衡,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银行的需求也不一样,银行网点的平均分布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资源的配置也不利。

(二)网点功能

我国商业银行,都采用比较传统的模式,功能都相对比较单一,大部门网点都只有存款和贷款业务,缺乏其他的金融产品。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网点应该把营销的重点放到金融产品上,让客户在网点能够体验到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我国对银行经营和利润的一些政策要求,国内银行在产品创新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网点对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较低。目前国内的金融服务市场还不够成熟,这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三、商业银行网点建设的优化

(一)功能优化

1.对客户进行准确定位

网点能否成功,关键是看对客户的定位是否准确,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与其需求相关的服务。银行网点需要对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准确的定位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预期需求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对银行来讲,重点是要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利润程度,以及客户与银行业务的相关程度,对客户进行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服务。

2.实行个性化服务

我们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发现,一些比较成功的金融产品,一般都给客户带来了个性化的服务和选择。不同的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网点需要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挖掘出其潜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提供给客户合适的产品。

3.提供一些新的服务和产品

随着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应该适时的把网点的重心从产品转向客户,对客户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还应该对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寻找适合网点推广的产品,实现业务操作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二)布局优化

客户的需求是支撑商业银行网点生存的动力,所以,网点的建立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客户需求来考虑,这不仅要考虑客户的现有需求还要考虑他们的潜在需求。此外,还要考虑这个地区与其他银行的竞争情况,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客观的决定。在进行选址时,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问题,要根据客户的数量以及客户的需求来合理的配置银行网点的规模和功能,使其面对客户时不会出现服务短缺的情况,又不至于产生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张林.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团[J].金融博览,2010(5)

篇9

电子银行开辟了新的交易处理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客户服务方式,大量的、发生频繁的非票据单证的传统柜台业务,如账户查询、转账、速汇通、代缴费等业务逐渐向电子渠道迁移,为电子银行带来了直接的中间业务收入。电子银行又不局限于对柜台业务的简单复制,电子银行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这些在电子银行独有的服务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畴,拓展了中间业务空间。电子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是指开办电子银行业务能够获得的直接收益,是银行为客户提供高技术含量金融服务产品的直接回报,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其一是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费收入服务费是指向客户提供电子银行渠道服务而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网上银行、Call Center(电话银行)等的年服务费收入。由于电子银行是面向大众服务的一种技术性含量较高的金融服务渠道,在渠道建设及资源维护方面占用了银行成本,而且它在分流传统柜台大量非现金交易的同时,转化了银行经营成本,银行要通过收取服务费来逐步补偿投入成本并获取相应的利润,这是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二是结算手续费收入手续费收入,指客户通过上述电子银行渠道进行交易结算时,按照规定费率收取的手续费。结算手续费是指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办理资金转移性质交易,按规定费率支付的交易结算费用,这是电子银行业务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

其三是其它中间业务收入这包括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外汇买卖、基金业务、代缴费等收取的个人外汇买卖点差收入、买卖基金和债券的手续费收入、代缴费手续费收入、与移动或联通等运营商的通信费分成收入等,这些项目也能为电子银行业务创造可观的收入。

电子银行业务在取得一定的市场规模以前,是很难盈利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一开始关注的焦点是市场规模,而不是收益。电子银行业务只有在取得足够的市场地位后才有可能盈利,在此之前主要是靠低价或免费来争取客户,培养客户消费习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实现“锁定”用户群,再通过产品升级、相关服务收费等来取得收益。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为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保持持续增长能力,银行在业务发展方式上必须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必须运用高新科技手段争取客户、赢得市场。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正是为了逐步提高效益贡献度,服从于银行以提高盈利能力为核心的总体规划。同时,电子银行业务的充分发展,可以有效转移柜面查询、转账等高频低效的传统业务,有效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电子银行无边限的优势特点,可以在少增加网点和人员的前提下持续扩大经营规模,大大节省了网点的人力成本和开设机构的场租、业务管理费等非人力成本。

电子银行业务降低银行经营成本的效果最终反映在银行的经营成果之中,但在目前以产品为线索进行价值管理的综合经营计划中却无法体现。这里,将电子银行降低经营成本为银行带来的效益定义为成本控制效益。

从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上看,推广电子渠道服务的最初目的主要是引入更方便、更低廉的渠道从而降低银行的总体运营成本。引入成本控制效益分析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计算出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再通过电子银行约当网点的经营成本与电子银行业务可比经营成本相比较得到成本控制效益。

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

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是指完成电子银行业务同等的工作量需要的营业网点个数。将电子银行业务的工作量除以单个网点办理各项业务的平均工作量,就会得到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

电子银行业务类型和营业网点的业务既有共性,又各具功能和特色。二者处理的业务类型结构明显不同,考虑到劳动复杂程度不同的业务类型所耗费的成本不同,需要将网点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笔数经过一定的系数调整,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工作量,在可比工作量基础上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

可以从业务处理时间和工作量两个角度来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下面以工作量分析为例,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分析方法。以工作量作电为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柜员办理的各项业务依据操作时间、操作步骤、操作风险、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柜员的每项业务都有特定的定额系数,将电子银行各种类型交易笔数分别与柜员定额系数相乘即可得到电子银行业务工作量,电子银行业务工作量与网点平均工作量相比可得到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

不管是以业务处理时间还是以工作量为基础测算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虽然考虑了业务复杂程度不一的因素影响,但由于具体运用时需要网点和电子银行两方面的大量数据作支撑,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评价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可以采用简化的办法,即不考虑业务的劳动复杂程度,直接用电子银行业务交易笔数与单个网点平均交易笔数进行比较。

事实上,电子银行已经不仅仅是银行柜面服务的延伸,它正在逐渐变为银行的一项单独服务,甚至是独立的产品,它不仅是对银行现有柜面业务的移植,而且具有多渠道整合功能、产品创新平台以及客户关系纽带等诸多内涵。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窗口和业务处理平台,电子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产品销售方面与营业网点既有共性,也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电子银行业务网点约当量指标也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业务的贡献度。

电子银行对网点的成本控制效益

首先需要明确电子银行和网点的经营成本范畴。网点的经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工资和除劳动保险费外的福利费)、非人力成本(劳动保险费和业务管理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具体指产品正式上线后的运营维护费用和营销费用,本着可比的原则,电子银行上线之前的调研、立项、需求、设计、编程、测试等一系列费用,以及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费用均不列入网点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

当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功能先进、低成本运营的优势将会逐步显现。电子银行约当网点的经营成本与其可比经营成本之间的差。可视为电子银行节约的成本,我们称其为电子银行业务的成本控制效益。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73-02

1 背景分析

1.1 竞争环境

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将而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截止 2007 年 4 月,已有汇丰、渣打、东亚、花旗四家外资法人银行正式开业,8 家外资银行正在进行改制筹建,3 家银行申请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同时,伴随着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与经营调整,以及以各地城商行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商业银行的崛起,中国银行业正进入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数量众多的银行依靠着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越来越感到生计困难。

1.2 客户需求环境

个人需求层面,随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渐积累,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升,已经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中、高收入阶层,这部分中高收入阶层的人群对银行产品的需求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仅局限于银行存款,而开始拓展到个人贷款、财富管理等等方面。尤其是近两年,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企业需求层面,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经营者融资理念的转变,企业融资渠道已大为拓展,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已然出现降低的态势。

1.3 金融监管环境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推出以来,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监管理念在国际金融业得以确立。无论是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是2004 年我国国家监管部门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都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强化。在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的业务持续发展。

2 银行网点现状分析

2.1 布局现状

2.1.1 按行政区划设置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初是由人民银行内的专业部门分离而来的,从组织结构到行政管理模式,都直接沿袭了人行的设置模式,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逐级设置分行,点多面广。这样的布局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摊子大、战线长,层次复杂,形成冗长的管理级别,不利于经营管理,决策意图的贯彻实施大受影响,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二是造成网点布局呈地域上的均衡分布状。银行是为经济金融服务的,而在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对银行服务的有效需求在地域上必然也是不均衡的。网点的均衡分布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2.1.2 单纯追求数量,忽视效益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片面追求大、广、全,盲目追求外延扩张,滥设网点,忽视网点的效益。这固然是给客户带来很多方便,但却是直接导致单个网点的平均利润率低,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与最初的规模效应设想相违背。

2.1.3 脱离客户需求

在同一行政区划内,网点设置的密度拘泥于上级规定,不能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客户需求不同而做相应调整。有的地方网点数量明显过疏,导致客户资源被其他商业银行抢夺。而有的地方却明显过密,导致成本过高,资源浪费。

2.2 功能现状

2.2.1 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薄弱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功能模式都比较单一,大部分网点都只有存贷业务,缺乏更多的金融产品。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必然导致网点轻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销。而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点,应该是金融产品的营销中心,客户可以在网点体验到不同金融的产品与服务。即使是到了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仍然是以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虽有所强化,但与开拓市场的潜在需求相比较,仍是非常薄弱。

2.2.2 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

由于我国分业经营和利率等的政策限制,国内银行业在产品创新上很难有质的突破,网点所提供的软服务同质化严重。并且由于长期的落后观念影响,及其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成熟,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力与能力双双不足。

2.2.3 利润生产模式单一

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网点仍然是靠存贷利差来产生利润。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对拓展利润源。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金融脱媒”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的这种利润生产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弥补“金融脱媒”带来的存贷利差收入下降。

3 银行网点优化

本文试图从功能优化和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银行网点优化。

3.1 功能转型

网点是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从成本的角度看,银行网点要占用房屋、投入大量设备、人力以及维护费用等,如果不能做到功能上的合理,那将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使其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对接,从成本消耗大户向利润产生大户转变,真正实现网点网络价值,对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显得格外重要。

3.1.1 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定位准确

网点转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目标客户需求的定位是否准确。其产品和服务是否与客户的现实需求相匹配。对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潜在的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从银行的角度讲,重点在深度发掘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程度,以及与银行服务业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做到服务更有目标性、针对性。

3.1.2 更加注重细分和个性化,实行差异化服务

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里,一个成功的金融产品一定是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客户的资产配置不一,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所以如何实行差异化服务,充分地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是每个网点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3.1.3 服务和产品创新

传统上,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适时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显得十分必要。研究现有的客户,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同时,区分清楚哪些业务适合网点去推广,整合业务操作流程。打破传统业务分工模式,实行一体化服务。根据需要设置新型分工模式,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3.2 布局调整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海量信息,如何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网点布局,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如何优化,如何布局,需要在综合深入分析银行战略和地区特征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也就是说,要明确网点布局优化的基本理念是“在恰当的地点开设恰当的网点”。

一般来说,影响网点布局的因素主要有:银行目标客户群定位;目标客户群对网点的服务要求和资金使用方式;网点类型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网点提品和服务组合的策略;当地竞争银行的网点业态;该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等。

3.2.1 对不同地区客户需求及其竞争环境全面评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行为都是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方的自由原则之上。一个商业银行网点,必须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所以,网点存在合理与否,必须要根据所在地的客户需求来判定,这不仅包括评价现有需求,还应包括可挖掘的潜在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竞争环境,在全面分析的前提下,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

3.2.2 原有网点的撤兵调整与新增网点务求科学、合理

首先在选址方面,应结合科学的模型进行详尽分析,确保每个网点的设置建立在现实需求之上。其次,根据目标客户的数量和银行可能吸引的客户流量,以及客户潜在需求的类型和规模来确定网点的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力求做到“随行就市”,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切,即不形成服务短板,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3.2.3 对银行网点实行分类管理

网点分类管理就是把网点经营同当地资源紧密结合起来,银行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求把网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①全功能网点:根据经营资源和地理位置经营所有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②专业性网点:这类网点与全功能网点的不同在于,主要专注于服务于某一类客户群,或某一产品系列,或只服务于某一特定范围的银行市场。③社区银行:这类网点是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主体市场定位,是以本地的市场和客户为主等等。

3.2.4 对网点内部格局进行转变

网点内部物理格局建设是实现网点转型再造的基础设施,两者之间有类似“修路与致富”的关系。国外银行业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也非常讲究,一般都是敞开式的面对面服务。而国内受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柜台封闭式服务。网点内部格局转变其方式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差异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的开展,由传统的柜台封闭式向功能分区开放式转变,为客户营造一种与银行专属服务人员舒适安心的沟通环境,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搭配,促进目标客户在网点的有效销售逗留。

参考文献

篇11

市场是银行产品最终实现价值的地方,正确营销客户是商业银行网点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差异化营销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网点抢占市场,赢得客户资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支付服务、获取现金服务、银行贷款服务、金融顾问服务和资产安全服务。但是如果所有的商业银行提供的这些服务基本不存在差异化,所推出的金融产品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各家商业银行业务不精、产品趋同,而产品的过度同质就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恶性价格竞争,相互压低各自的利润空间。

2银行经营网点营销策略分析

2.1准确判断客户类型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但是客户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在银行网点的日常工作中,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位进入大堂的客户,从客户迈进银行大堂的第一步,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就要分析该客户可能产生的诉求,了解客户诉求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展开营销的基本,也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与客户沟通的纽带,分析客户的潜在诉求有利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发展商机,为成功营销客户做好充分准备。而通过其外表举止分析客户性格及特点,为下一步的营销与服务做好铺垫。通过“望”观察客户的行为举止可以大致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在营销过程中,如果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分析该客户的性格特点与客户类型(老虎型、猫头鹰型、鸽子型、孔雀型),结合其诉求就可以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营销策略。通过营销中的“望”的有效利用,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客户投诉,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银行网点营销能力,最终提高经营网点乃至整个银行的经济效益。

篇12

商业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是用于直接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其是否具有完善的布局和准确的功能定位,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具有显著影响。在我国,有关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布局和功能定位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这样看来,它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更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1.更多的客户需求

由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都存在进步和发展,这也加大了人均收入,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中高收入的人群,由于存在这部分人群,他们对银行的需求也变大,不同于以往的对银行的只有存取款的需求,现在他们越来越多的需求个人贷款和理财方面的业务。对一些个人来说,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很受他们的关注和使用;对一些企业来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者改变其融资的观点,使得企业融资渠道也变多了,以至于企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也在变少。

2.日益激烈的竞争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苛刻的竞争。目前,多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并已上市,还有一些外资银行正在积极的筹备建设中。各类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改建规模和经营调整等战略加快发展,还有各种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前进,这种种状况都对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冲击力,使竞争更加激烈。

二、商业银行网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网点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早起源于人民银行,是人民银行按照不同的专业部门分离产生的,它们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都采用了人民银行的模式。在对分行进行设置时,是按照行政区域特点进行分类划分的,因此网点多范围广。但由于网点太多,层次多,分布复杂,管理级别就较长,因此不利于管理,不能及时的实施一些决策和降低管理效率。此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对银行的需求也不同,这种均衡分布的状况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资源的配置。

目前,好多商业银行因受限于传统经营理念,都单方面的实施大、广、全的思想,其设的网点随处可见,未能考虑到网点效益这一问题。虽然随处可见的网点给客户带来足够的便利,但是这会降低单个网点的利润,成本消耗也太高,最终就会与最初的预想相违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各个网点的设置未能根据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客户需求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一些区域内由于网点数量过多,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地方网点数量过少,客户资源就会被其他银行抢走。

2.有关网点功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采用较传统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大部门网点都只有最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缺少全方位的金融产品。这种传统单一的经营理念会导致商业银行网点不重视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展推广。然而,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商业银行网点应改变营销策略,把重点放到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拓展上,让客户在单个网点就能够全面彻底的体验到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由于我国在政策上对银行经营和利润的存在一些要求,这阻碍了国内银行在产品创新上的发展,使得网点不能高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现在国内的金融服务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市场机制不够成熟,这便阻碍了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依旧采用存贷利差的方式获得利润,这种单一的利润生成模式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太少,需要寻找更合适的金融手段来增加银行利润来源。

三、明确商业银行网点优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

1.应由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过渡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手段

采用业务流程和劳动组合改造这两种方式,对中高端客户的营销拓展力度加大,转变相对价值较低的客户的身份,将它们原有的资源净占有者的身份转变,使他们成为利润的创造者;进一步将电子渠道的营销策略价值发挥出来,将银行所面临的服务范围扩大化,比如个人贷款这种业务,过去只能依靠传统渠道来完成,现在通过电子渠道的自助循环功能就可以实现;加快开发和利用“财富账户”这一功能,使客户对自己存入银行的资产能更加科学、自主地管理。

2.由理财银行取代传统的零售银行

优化网点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取代以往的以账户为中心,对产品的整合,流通渠道,载体的选择和营销团队的管理都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中心,加大中高端客户和理财业务对银行的贡献。银行不仅依靠单一的利差收入,还要向多元化盈利渠道转变。衡量零售业务优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例,在业务优化发展战略中,要全面提升中间业务的地位,达到盈利模式的优化和升级的目的,为银行带来更多收益。

3.由单一的产品营销转变成综合营销

以细分客户为基础,全面完善综合营销策略和分层服务体系这两大类别,使个人金融业务的协调作用得以发挥,增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配合,合理利用资源;以多层次、分阶段的营销活动方式深层次挖掘客户价值,促进个人金融业务一系列式的捆绑营销;将个人业务和公司客户、机构业务从上到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链。提升各个网点的综合营销水平和全面化的服务功能。

四、优化商业银行网点建设的措施

1.对网点进行科学布局

商业银行网点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是客户的需求,因此,建立各个网点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客户需求,这不仅包括考虑客户的现有需求还要考虑他们需求的潜在性。此外,还要考虑该地区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情况,经过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然后作出客观的决策。在进行选址时,根据该地区的客户数量和需求量进行划分,还要合理规划其规模和功能,满足客户的各种服务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此外,依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业务的实际需求量,使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结合;大众化服务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多元化客户群,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

2.强化创新网点类型

随着网点优化的全方位推进,网点建设仍需不断的创新,因为相同环境下各个网点的服务也相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削弱网点的服务能力,缺乏竞争力。如果实行强化比较优势、从服务手段入手,进行改革创新,这样必然会促进企业的进步。该政策落实到商业银行上就是优化传统网点的建设,主要有不断加大理财和财富管理中心、直客式标准网点等这类新型网点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采用和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银行的先进理念和手段,还要密切关注同行之间的变化,更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实施相应的决策。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如今国外的一些点子,像“点内网点”、“艺术银行”、女子银行等模式的网点。为我们网点的发展提供了灵感,指引了方向。

3.将网点内部的功能布局和外部视觉形象进行统一

打个比方,像中国农业银行,它就经过仔细的分析,准确的抓住股份制改革这一次机遇,在成立股份公司的开局之年,对全国2.44万个营业网点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包括网点形象、功能、整体装修等,进行了具体的调整,整个局面焕然一新。同时,标准合理的网点建设,细化到各个环节,提高了网点的整体作用,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经合理优化布局后的网点包括自助银行区、大众服务区、理财服务区、客户体验区和贵宾服务区五大功能区,还为个人开设了一些专区。使服务更细化,更符合人性化这一理念,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同时,建行分别设立了普通柜员及高级柜员,普通柜员为客户办理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高级柜员办理比较复杂一点,时间长的业务,像基金、外汇等交易。经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决策,优化后的网点节省客户时间,办理速度快,效率高,使业务量迅速升高。

4.强化专业化的网点队伍,将网点销售能力提高

网点优化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提升,还要人性化,提高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合理安排设计网点的岗位,加强建设具备专业销售技能和技巧的高素质销售队伍。具体点要落实到各个岗位和各个人员,各司其职。就是银行网点要设立大堂经理、理财客户经理和零售贷款客户经理等专业的队伍,同时要提高普通柜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在国外,最佳的零售银行其之所以最佳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销售队伍,就网点销售队伍要占到整个零售业务人员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网点专业化的人员比例较小,这就不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就不能保证业绩。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建设一支高比例的、高素质网点专业化队伍。银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招募优秀的人才,并进行培训,培养专业化人才,打造专业化队伍,为客户服务。

五、结语

现如今市场竞争都是愈演愈烈,商业银行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银行想提升自己的效益,就应想一些积极的对策,就从银行各个网点入手。可是如何发挥发挥网点的价值呢,就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比如转变网点功能和布局。就功能方面来看,它所面临的是一批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达到目的了,所以就针对性的提供金融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就布局方面来说,就要依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化建设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客户数量。

参考文献:

[1]张林.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团[J].金融博览,2010,(05).

[2]王兆奎,刘新华.增强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的思考.新疆金融,2004,(11).

[3]朱洪波.推进农行网点优化的战略思考.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04-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