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甲沟炎的预防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病因
灰指甲学名称为甲癣,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侵犯指(趾)甲而引起的皮肤类传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甲变色、增厚、污秽物堆积或甲板破坏、缺失。临床上先是1~2个指甲感染,开始出现灰白色斑点,日久后逐渐增厚。指(趾)甲高低不平,有的甲壳变厚而坚硬,有的甲壳内蛀空略带粉尘物,失去原有指甲的光泽,变形不整齐。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2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根据癣菌侵入的部位及深浅,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1 远侧端甲下型 初表现为甲的远端(侧缘)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不久甲板变质,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最后甲板变萎缩,偶有出血。此型常由红色、石膏样或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2.2 白色表浅型 常见于指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 mm直径大小的斑片,病甲呈脆性而刮落。此型仅由石膏样毛癣菌或霉样菌、镰刀菌及曲菌所致。
2.3 全甲营养不良型 这并不多见,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失去光泽、变质、增厚或碎裂、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2.4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性甲型 亦称真性念珠菌甲癣,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
2.5 慢性甲沟炎型 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此型亦多由念珠菌引起。
2.6 真菌性甲型 表现为脚气浓重(俗称“香港脚”)趾沟腐烂、水疹。
2.7 近端甲下型 较少见,多数继发于甲沟炎。先是甲板靠近甲皱裂处(即甲板的近心端)发白,尔后渐渐扩大成斑,最终局部甲板缺失,扩至全甲。此型仅红色毛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所致。
3 甲癣的治疗方法
3.1 手术拔甲 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损害甲床。需经常换药,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给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治标不治本”,一般不太理想,轻易重新感染复发。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3.2 口服药 单纯服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等,有一定疗效,且方便简单。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而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慢,吸收代谢又很快,所以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易引起正常的菌群失调。口服药有副作用会严重损害肝肾脏,且停药后易复发,故不宜作为灰指甲的常规治疗药物。
3.3 外用药 由于灰指甲是真菌在甲床引起的感染,一般外涂药很难渗入甲床彻底杀死病菌,且治疗时间长,常因为患者无法长期检查也中途放弃,久而久之灰指甲反而会产生抗药性为后期治疗带来不便,且易复发加之外用药在治疗过程中给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外涂药虽对治疗后期的巩固有一定帮助,但是极少患者单靠外涂药治愈灰指甲。
3.4 封包法 采用封包发治疗灰指甲,因为封包病甲后可以有效提高周围组织的含水量,使病变部位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这可以使治疗药物渗透量增加1~3倍左右,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封包治疗灰指甲具有药物渗透率高、起效较快、治愈率较高的特点。在我们治疗灰指甲的过程当中,我们一般也会要求中重度患者在涂抹百肤宁后,用医用胶带对病甲进行包裹,这样除了可以提高药品渗透率,还可以防止病甲真菌传染其他指甲。
3.5 自拟冰醋酸浸泡法 冰醋酸及生理盐水的配置比例,经多次反复试配效果非常好。
4 临床资料
陈某,女、40岁、患甲癣5年多,用过很多药物治疗,结果并无好转,有的医生建议拔甲,但是通过临床是实践经验有一些患者拔甲后仍有复发,所以治病不治根不行,引起癣的霉菌怕酸,当时患者灰指甲是属空柱型的治疗过程中吸取精华介绍如下:
用药方法:首先剪尽甲壳,剪得越彻底越好,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冰醋酸1.2 ml,加生理盐水1.8 ml装在小瓶内摇匀,然后浸湿小片消毒棉恰好敷在甲板病灶处,浸敷过程中尽量避免药液刺激甲沟,(甲板外周涂一层凡士林)视病情每周换药2~3次,用消毒纱块包扎好,有灼痛感,换药15 d左右开始长出新甲壳,一个半月基本痊愈,二个月甲壳正常有光泽。
刘某,女、45岁、患灰指甲长达10年,甲壳高低不平,厚实坚硬,灰黄色,变形不整,多次治疗结果反复发作,十分苦恼。
用药方法:先用温水(适当加点醋在水中)泡病甲以软为度,再用锉刀锉薄或用刀削薄后,局部常规消毒,用“冰醋酸1.3 ml,加生理盐水1.7 ml”,用法同上,换药20 d后开始长出新甲壳,2个月基本痊愈,3个月甲壳正常有光泽。
5 护理体会
5.1 方法简单,局部用药吸收快,无毒无副作用。
5.2 冰醋酸不宜与其他药物混用,否则影响伤口愈合。
5.3 根治手癣和足癣,是预防甲癣最有效的措施。
5.4 由于甲的坚韧性,往往药液不能充分与潜伏的霉菌完全接触,因此也不可能一下子将全部霉菌杀灭,此外,甲的生长又十分缓慢,因此治疗本病一定要有信心,要克服那种治疗几天或几周就认为“甲癣难治”的片面看法,所以护理人员要认真搞好对患者心理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5.5 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的不同,甲癣的愈合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从心理上树立信心与耐心,自觉配合治疗。
5.6 药液用后要拧紧瓶盖,以免药液挥发而降低疗效。
5.7 此药必须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灼伤皮肤。
5.8 饮食指导:适合清淡饮食,治疗期间最好是忌酒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6 甲癣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甲癣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1 甲癣的危害可表现在具有很高的传染性。 甲癣可随着搔抓而把真菌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癣病;甲癣还能传染引起家庭内或其他人得灰指甲皮肤癣病。
6.2 甲癣的危害可表现在可诱发其他疾病。 特别是女同志患灰指甲可传染致形成霉菌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病。甲癣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经常向外界播散致病性真菌的传染源。
6.3 甲癣的危害可表现在产生异常心理障碍。 有甲癣的患者,特别是长期治疗无效时,患者常有病魔缠身、无法摆脱之感,常有窘迫和受挫折感,特别当某些方面,如工作、婚姻、生活、社交等方面因灰指甲而受到影响而失败时,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比正常人更大,往往因此产生自卑。
对付灰指甲首先就是个人卫生用品和鞋袜要与家人朋友分开,因为灰指甲是由真菌入侵指甲造成,它的传染性极强。在灰指甲的治疗期间,患者还应加以注意并做好灰指甲的预防措施:
1.保持全家人的足部清洁、凉爽和干燥;
2.尽量用淋浴方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3.不穿不透气的鞋;
4.不要涂抹劣质指甲油;
5.避免环境潮湿阴暗;
6.不和患病家人共用盆、毛巾、鞋袜、指甲刀等用 品;
7.保持指(趾)甲的正常长度,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留下角刺;
8.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
9.定期对家庭环境及患者用品进行消毒等
6.4 冰醋酸简介:
中文名称:醋酸
别名:醋酸、冰醋酸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12-02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若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导致坏疽或截肢,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患病数也呈上升趋势, 所以加强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85)标准,男14例,女4例,年龄40~68岁,糖尿病病程2~25年。18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足麻、疼痛、跛行等症状。血糖均控制不良,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扩血管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等治疗措施,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2 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极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因此,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期望,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明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疾病的转归、治疗及愈后护理的方法,使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
饮食护理干预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现代综合治疗中主要内容之一。合理的饮食控制,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能使血糖保持在理想范围。应根据病人的劳动强度、体重等情况因人而异设计食谱。其中总热量、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配要调整合理,三餐分配按1/5、2/5、2/5。严格限制各种甜食,选择以低糖、低脂肪、低盐、适量蛋白、清淡、高纤维素为原则,每日进食时间、量保持有一定的规律性。病人饥饿明显时,可增加粗纤维类即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
足部护理干预
2.1 做好足部检查
每天检查足底的温度、颜色,检查趾间、趾甲,观察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检查局部皮肤的感受,检查脚背血管的波动;询问患者有无足部麻木、发凉、疼痛、蚁行感等。
2.2 加强日常护理
每晚用温水及柔和的香皂洗脚,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合适的鞋袜,袜子要轻巧柔软,以前面宽大、弹性好,透气性及散热性好的棉质为佳保持鞋内干燥,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沙石粒等杂物,避免出现溃疡;定期正确修剪指甲,不要剪得太短,脚部有小伤口时,用碘伏消毒受伤处,纱布覆盖,2~3 日仍未愈合,要立即就诊。
2.3 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选择较平整的场地,坚持每天餐后步行,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宜,禁忌空腹运动。不能步行者可在床上坐着做提足运动,1 ~ 2 次/日,每次≥20 下。对症状较轻的病人,可站立在手扶椅子前,做单腿提足或甩腿运动。做这些运动时,一定要有家属在旁边,以防发生意外。坚持进行足部按摩,从足趾间开始向上至膝关节处进行自我按摩,早中晚各1 次,10 分钟/次。不能自理者可由护士进行按摩,并教会家属,出院后坚持按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足患者不宜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
3 结果
本组18例患者,血糖控制均比较满意。16例糖尿病足患处痊愈,2例创面明显缩小,局部干燥。
4 讨论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相关资料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50%糖尿病患者不发生足溃疡或截肢[2 ]。糖尿病足的护理工作比药物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及早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即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m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防治。
8.外科感染
(1)疖、痈、软组织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及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甲沟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热敷,理疗,应用抗生素。有脓液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如甲床下积脓,应将指甲拔除。
(3)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肿胀不明显者可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压力增高应立即切开引流。
(4)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①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可分为三大类,①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②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③真菌脓毒症。治疗一般是:①处理原发感染灶;②应用抗菌药物;③支持疗法;④对症治疗。
(5)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的强烈收缩,任何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和抽搐)和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敞开引流,不缝合,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治疗(清创去除毒素来源,大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控制痉挛,防止并发症)。
(6)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及选择:①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②选择应根据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和药物的抗菌谱③同样治疗效果时尽量使用单一、窄谱的抗菌素④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尽量使用杀菌性抗生素⑤较严重感染,优先从静脉途径给抗生素。
9.创伤
(1)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及影响因素: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等身体一般情况欠佳,抗炎药物,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变等疾病。
(2)创伤的处理和治疗:伤口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10.烧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九分法)和深度估计的方法: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特重。
(2)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烧伤清创术和创面用药。
(3)大面积烧伤的分期及各期的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全身治疗,创面处理,防止器官并发症。
11.肿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响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形态学检查;防治原则:良性肿瘤和临界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防止复发或恶性变;恶性肿瘤应针对全身治疗,i期以手术为主,ii期以局部治疗为主,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iii期采取综合治疗,iv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12.移植:移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步骤。
13.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包括病人体质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抗胆碱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①增加麻醉效果;②镇静;③减少麻醉药用量;④减少腺体分泌。麻醉前用药的种类:①安定镇静类;②催眠药;③镇痛药;④抗胆碱药。
(2)全身麻醉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呼吸系统:呕吐和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肺炎和肺不张;循环系统: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室纤颤,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热,抽搐和惊厥。
(3)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下腹部以下,腹盆腔,下肢,、会手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它能引起多系统病变。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1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14%~24%的足部溃疡患者需要截肢治疗[2],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控制和对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水平。预防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糖尿病病人仍是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因
1.1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足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免疫障碍;④伤口难愈合。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把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3]。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
1.2 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诱因: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血糖控制不良者下肢截肢可高出2倍[4]。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4]。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因此,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
2 糖尿病足的预防保健
2.1 加强健康教育:患者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血糖变化、关注视网膜病变、肾病及心血管等并发症,而忽视足部护理问题。而糖尿病患者缺乏保护足的知识教育,使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倍。研究显示[5]:80%的患者缺乏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知识,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足部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而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且早期预防确实有效[6]。
研究显示[7]:实施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强化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足病预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足部护理的能力明显加强。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8]。
2.2 糖尿病足的预防保健: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有调查显示[9]:对5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有l/3以上的患者缺乏选择和穿着合适的鞋袜的相关知识。糖尿病教育中要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圆头、厚底、系鞋带、面料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鞋子不能过紧或过松,鞋子的长度要比患者的足大l码。要让患者处于站立位来评估,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时购鞋。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前后暴露的凉鞋。新鞋要试穿1~2 h,适应后再逐渐增加穿着时间。每次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清除鞋内杂物,弄平鞋垫褶皱。
袜子吸水性、透气性要好,选择松软的棉线、羊毛袜,忌尼龙袜,不要太小或太大。袜腰口要宽松,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无破洞。不要穿有松紧带的袜子。每日要换洗,更不要穿不平整的袜子,以防脚受压,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双脚及足底有无鸡眼或水疱,脚趾间有无裂痕感染、水疱或皮肤变色,足部皮肤是否干燥。嵌人性指甲或鹰爪指甲切勿自行处理,应找整形外科医生处理。应特别注意避免足部损伤,不应赤足行走;避免长时间双叉,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10]
2.2.1 督促和指导患者执行足部护理五步曲: ①每日“温水洗足”,用温水(37℃~40℃)洗脚5~10min,尽量不要泡脚,洗净后用柔软抹布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 ②“检查足部”,洗净足后仔细检查双足皮肤,尤其是足趾间、足底、易受挤压部位有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感觉是否正常; ③“涂足部润肤膏”,皮肤干燥者,尤其在冬天,洗足后涂; ④“足部按摩”,检查后,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双侧足部及小腿各按3~5min,每日早晚各1次,动作轻柔; ⑤“足部按摩”。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教育的实施对改善足部状况效果明显[12]。
3 糖尿病足的护理
3.1 观察: ①注意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每日检查足部是否有水肿、皮损、红肿、鸡眼;是否有嵌甲、甲沟炎等脚病,趾甲是否有颜色变化,以及足部皮肤感觉情况,如有表皮破溃应及时处理。 ②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足部感觉是否迟钝或有夜间痛、间隙性跛行等做出Wagner分级。
3.2 促进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
3.2.1 促进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环按摩足部: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 min,动作轻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
3.2.2 指导患者做足部运动:运动疗法能使患者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更有效地降低血糖。具体方法:平卧,抬高患肢45°,维持2min,足下垂2min,平放2~5min,反复5~lO次。足部及趾向上、下、内、外运动10~20次,早晚各约lO min,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13]。由于皮肤微循环障碍,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但忌用热水袋。
3.3 病足皮肤破损坏死坏疽的处理:对足部破损的皮肤进行局部处理,采集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足部坏死组织应分次清除,以保持创口和切口引流通畅,促进病变组织缩小。对湿性坏疽分泌物及脓液较多者及时抗炎抗菌消肿,改善微循环;对干性坏疽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混合性坏疽采用湿敷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14]。
3.4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每天换药一次。绷带宜松不宜紧,患肢宜用支被架,以防创面受压。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切忌患肢长时间下垂,以免静脉、淋巴回流受阻,造成局部淤血,加重溃烂坏死[14]。
3.5 心理护理: 糖尿病因病程长、治愈难、患者意识到致残率高、精神负担巨大,使其产生悲观的情绪,失去治疗信心,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护士应通过与病人的经常沟通,充分理解并安慰患者,用心理疏导和正面鼓励的方法,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早日康复。
4 小结
综上所述,形成糖尿病足的原因多与知识缺乏及对足部没有给与有效正确的护理有关。因此,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重点在预防,做好糖尿病病足的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对防止糖尿病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3-427.
[2] 杨青,钱晓路 社区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与足部保护知识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1-3
[3] 张姬.39例糖尿病足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原医刊,2006,33(1):84-85
[4] 陈琼芳.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27(4):292-294.
[5] 范丽凤.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7(4):493-497.
[6] 许樟荣.重视糖尿病足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09.
[7] 于阿英,范丽凤.足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0(21):7-9.
[8] 周莹霞.糖尿病足病的防治及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2,2(1):46-48.
[9] 范丽凤,张小群,郝建玲,等.530例糖尿病患者对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l(5A):lO―12.
[10] 张梅,梁秋蓉.糖尿病足的病因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9):1540
[12] 张小群,范丽凤.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的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9):785-78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279-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每年呈递增趋势发展,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人约达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2]。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得到完全破译。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可累及全身,本篇主要讨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
1 糖尿病足的病理机制
糖尿病足是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周围血管不同程度发生病变,致使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导致双下肢疼痛麻木,感觉消失;又由于外伤等原因,溃破不易愈合,使相关的足部皮肤大面积溃疡,形成足部感染;严重时夜间发生疼痛性痉挛,常因为感染、局部血液循环差、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最终形成坏疽,关节骨质被破坏和畸形,治疗不及时会因此截肢致残[3、4]。
1.1 病因分析
1.1.1 护理不当和各种外伤占诱发因素的67%左右。由于对糖尿病足引起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一些患者不注意保护自己,致使皮肤意外受伤,这些伤害因为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逐渐严重感染,形成坏疽,难以治愈。[5]
1.1.2 感染占诱发糖尿病足因素的33%左右。患糖尿病后身体抵抗力降低,伤口难以自愈,更容易被真菌等病菌感染,又由于皮肤不洁净造成疖疮肿毒,发生化脓性感染,最终导致溃疡和坏疽[6]。
1.1.3 血糖控制不好,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和硬化,周围神经随之病变,使身体末端因为缺血性营养不良而形成糖尿病足[7]。
1.2 糖尿病足分级法 [1、8] 根据Wsgner分类方法,将糖尿病足分为5级:
0级,足部皮肤没有开放性病灶,主要表现为颜色紫褐,皮肤发凉,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Ⅰ级,足部有开放性病灶,但未累及深层组织,有水疱血疱,有冻伤烫伤或其他皮肤浅表损伤形成的溃疡。
Ⅱ级,感染的病灶累及深层肌肉组织,但韧带、肌腱未受损伤,有多发性的脓灶、窦道,脓性分泌物较多。
Ⅲ级,韧带、肌腱被破坏,但骨质破坏不明显,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多。
Ⅳ级,骨质有缺损,部分趾、足形成坏疽。
Ⅴ级,大部分或全部足部形成坏疽,甚至累及踝关节和小腿。
1.3 糖尿病足评价方法 [9、10]
皮肤:足部皮肤有无干燥皲裂、溃疡坏疽、足癣胼胝、胫前色素沉着。
趾甲:有无灰指甲,陷甲,畸形甲,甲沟炎。
畸形:有无足趾畸形,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下肢和血管的状态:有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麻木、疼痛、冰冷感,水肿,双下肢皮肤是否有明显的差异,安静时或夜间有无疼痛加剧。
感觉神经:用大头针刺激受试皮肤,是否有痛感;向前或向后推拉受试足趾,是否有方位感;用冷热物体贴敷受试部位,是否有冷热感;用棉签轻触皮肤,是否有触感;把第一足趾骨放在震动的物体上,是否有震动感;用10g特制尼龙丝测试压力,是否有压力感。
运动神经状态:是否开始肌无力肌萎缩。
自主神经状态:是否有足背静脉膨出、足热和出汗减少。
健康知识评估:是否认识到糖尿病足的危害,有足够的护理知识。
1.4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
1.4.1严格控制血糖 以饮食治疗为基础,配合运动治疗,坚持服用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尽量把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
1.4.2 足部的保健 避免保持一个姿势站立太久,,坐位不能交叉双足,经常按摩足部,避免直接按摩静脉曲张部位,每天适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不能长期把双足暴露在寒冷或潮湿环境,冬天注意保暖,用热水袋要谨防烫伤以防感染。避免足部受伤,防刺伤,及时处理脚癣、鸡眼、胼胝。剪趾甲要注意伤及甲沟。穿柔软舒适的鞋袜,棉毛质地最好。勤换洗,并坚持温水浴足,保持清洁干燥。如有红、肿、热、痛要谨慎对待,及时治疗。戒烟酒,因为烟中的尼古丁至下肢血管收缩,加重下肢缺血。
2 糖尿病足的护理[11]
糖尿病患者因为病程比较长,并发症比较多,甚至使患者致残,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从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调护各方面予以讲解,帮助病患尽快走出阴影,控制病情。
2.1 饮食指导[12]控制饮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必须严格、长期执行。控制血糖以防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改善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饮食原则: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营养分配原则 :碳水化合物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5%,脂肪约占总热量30%。每餐热量要合理分配,可按三餐1:1:1、1:2:2或四餐1:2:2:2进行分配。按时进餐,限制饮酒,食盐摄入每天小于10g。
2.2 环境要求 舒适整洁,通风,温度在22-24℃,湿度在40-60度之间。避免因为温度湿度不适,清洁度不够造成感染。
2.3 运动指导 根据个人年龄、体质等不同,要循序渐进的锻炼,并长期坚持,以减轻体重,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利于血糖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降低。运动时鞋袜要通风透气,避免损伤足部皮肤。
2.4 药物护理[13]
2.4.1 口服降糖药:了解各类降糖药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及时纠正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三餐前口服,第二代药物一般于早餐前半小时一次口服或早晚餐前两次口服。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肝功能受损,血液循环受损;双胍类,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厌食,口中金属味,腹泻,严重者出现乳酸性酸中毒;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吃第一口食物后应用,常见不良反应是腹胀、排气多,腹泻;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不良反应是水肿,心力衰竭或肝病者慎用或禁用。
2.4.2 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早饭前1小时或睡前皮下注射。血糖较高可静脉给药或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药物剂量要准确,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腹部注射。注射部位要交替使用,避免局部硬结,影响药物吸收。
2.5 局部护理 每天检查患者足部皮肤,观察是否出现水疱血疱,有无裂口擦伤,红肿。如果发现肢端皮肤温度减低,色泽逐渐由暗红转为暗紫或变黑,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表示局部出现溃疡,将要形成坏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泡脚,每日3次,至水疱干燥,预防进一步的感染。大水疱在无菌条件时将渗液抽出,防止继发感染并外涂0.5%的碘伏。对已经感染的部位,用庆大霉素,维生素,α-糜蛋白酶和胰岛素加生理盐水配成药液,配合神灯照射,疗效要好于用传统方法清创。对溃疡面的分泌物作培养和药敏试验,预知病情及早防护[14]。溃疡面较大,分泌物多,可清创后进行负压引流,配合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效果较好。据观察对于表浅溃疡换药后采用暴露疗法比包扎疗法效果好。
2.6 中医方法[15] 中医方法配合预防治疗糖尿病足,中药:用乳香 赤芍 丹参 没药双花各20g等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能的药物,加水3500ml,浸泡30分钟熬煮30分钟左右,凉至37-40度时,取汤泡脚,日1-2次,每次30-40分钟。足底按摩:胰腺、十二指肠,内侧坐骨神经中段,内分泌等反射区加强刺激,每次按摩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达到预防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
2.7 新技术的应用 利用超声清创术和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好,首先对创面进行评估,应用超声波-空化效应清创后利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将开放伤口变成相对密闭状态,减少外环境的污染。在正压负压交替作用下,改善创面血液循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截肢率及截肢平面。但由于费用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推广。
2.8 教育预防 关心了解病人,及时告诉病人和家属基本知识及预后,使病人积极配合,消除焦虑,知道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规律生活,适当锻炼,正确的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讲授糖尿病知识,强化预防糖尿病足的护理行为,了解相关糖尿病足护理要点,督促病人坚持执行饮食计划,积极药物配合,控制血糖,加强自我观察、护理,注意外伤,避免感染,从根本上杜绝糖尿病足的发生,是每个医护工作者基本职责[16]。
参考文献:
[1] 刘一鸣.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77-78
[2] 聂贤君.丁纪琼.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和预防[J].医学信息临床护理.2010,4.23(4):156.
[3] 金晓娜.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护理[J].全科护理.2009,3.7..3(138):803
[4] 支颜霄.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1,3.24(3):1472-1474.
[5] 石在红.糖尿病足35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60-62.
[6] 王亚宁.刘亚琴.糖尿病足24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49.
[7] 戴椿.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11.31(33):6159-6160.
[8]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9.
[9] 商国珍.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与健康教[J].河北医药.2009,8.31(16):2174-2175.
[10] 银芳.糖尿病足的银芳护理[J].医学信息.2011,2.24(2):788.
[11] 林娟.李红.糖尿病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68-370.
[12] 李委.糖尿病足的现状分析及预防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0,7.19(7B):961-962.
[13] 丁慧萍.戴小明.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15):1-3.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至今收治糖尿病并发血管、神经病变患者97人。男87例,女10例。年龄在50-85岁。糖尿病病史7-25年。其中下肢血管B超提示局部血管闭塞1例: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周围神经病变20例。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58例,良好10例。毛囊炎7例。脚癣3例。
1.2健康教育
1.2.1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 糖尿病病程长、没有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依从性差使血糖控制不良,年龄大、男性、肥胖、酗酒、吸烟,合并有眼底及肾脏病变,鞋袜不合适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局部茧子形成,足部变形、脚癣、毛囊炎,不适当的足部护理,足部表皮反复小损伤后易受感染、顽固性溃疡、坏疽等。
1.2.2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 常表现为下肢及足部皮肤瘙痒,干燥弹性差,无汗,汗毛脱落,角化,变脆,有裂隙或浮肿:肤色由苍白或紫绀变暗变黑并伴有色素沉着:肢端皮温下降,皮肤发凉、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迟钝或丧失。有呈袜套样改变,蚁行感,脚踩棉花感。可有鸭步,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等。休息痛是病变的中期表现,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远端,卧位时疼痛加剧,下肢垂下可有缓解,进而不能行走,行走时疼痛难忍,之后又出现休息时也疼痛。夜间尤甚。严重者足部肌肉营养不良。张力差。肌肉萎缩。易出现韧带损伤、骨质破坏致足部畸形、病理性骨折。皮肤易形成自发性水泡、血泡、破损、溃疡。足溃疡多发生于前足底。创口经久不愈。化脓感染而出现足坏疽或坏死。
1.2.3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常规检查是感觉或足背动脉搏动,方法是抬高双足一分钟可见肤色变白,下垂后有紫绀或静脉充盈缓慢。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病变部位血管搏动时间明显延长、血管腔变狭窄、血流量减少。足背静脉血分析可见静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末梢组织处于慢性缺氧状态[2]。X线检查可见动脉壁钙化和骨质疏松与破坏,肢体血流量检测可见供血量明显减少,其他可行微循环及动脉造影等检查。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沮丧等不良心理,引起食欲下降、失眠、血糖波动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护理应本着交往的、启迪的、针对性的原则,对患者应具有同情心,给患者有调整心理状态的时间,以热情的服务态度感染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因人施护,用乐观的语言对疾病和治疗作必要的解释,讲解糖尿病足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参与到护理及治疗中。从而疏缓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病痛,使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努力培养患者具备健康的心理,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1.3.2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及家属参与治疗护理,使患者了解控制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制订相应方案,控制每日总热量,按比例摄入营养物质,定时定量进食,一日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食谱应多样化,以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平衡,必要时加餐。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
1.3.3控制血糖讲解控制血糖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自测血糖。注意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积极控制糖尿病。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
2 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治疗及健康教育,有效预防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3 预防措施
3.1选择合适的鞋袜仔细挑选鞋子,最好应在下午买鞋,选择尺寸合适、鞋尖宽大、厚底、面料软、透气性好的软底鞋,鞋的长度应比最长的脚趾长半英寸,不要穿塑料、硬底、高跟、尖头皮鞋。新鞋开始不宜久穿,每日穿1-2 h后便换下,适应一周后再像通常一样穿着。袜子宜选择平整、柔软、舒适、透气、大小适宜的白色棉织袜或毛线袜,注意袜口不易过紧。
3.2保护足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贴敷有损皮肤的胶布,不可用力搔抓皮肤表面。勤换洗鞋袜。不要穿紧身袜和破损的袜子,即便修补后也不宜穿。每次穿鞋前应先检查鞋内有无杂物如硬币、沙粒、石子、钉子等异物,鞋底是否平整,以免伤及脚部。不能赤脚走路或赤足穿鞋,就是在室内也要穿鞋,不穿塑料凉鞋、硬底拖鞋,防止皮肤受伤后引起足溃疡。注意即使穿上舒适合宜的鞋子,也不应该长时间行走。定期修剪趾甲,修剪趾甲时应在洗澡或洗脚后趾甲较软时进行,指甲剪应直接剪下,不能牵拉、撕扯,注意平着剪,不要斜剪,不宜剪得有角度,也不宜剪太短,剪到与趾尖同一个水平线,可用锉刀小心磨平。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感染。不要撕掉或剪掉胼胝周围的死皮。不要随意使用鸡眼膏、鸡眼水、刀片来自己处理鸡眼,发现毛囊炎及脚癣时应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治疗。
3.3温水泡脚每天睡觉前,必须检查足部,若患者为独居,为其准备一块镜子,每天照看,包括脚背脚底脚丫都要检查清楚。仔细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湿度变化,查看有无割伤(即使细小的损伤也不能放过)、水肿、水泡、皮损、疼痛程度及动脉血管搏动、感觉功能、运动及反射情况等。指导患者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每晚用中性皂液洗脚后用37-39℃温水泡脚10-20 min,用吸水毛巾轻柔擦脚,注意擦干脚裂隙残留水迹,尤其是脚趾间。汗脚易引起真菌感染,洗脚时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或用爽身粉扑在脚上及趾间,多余的粉拂掉;足部皮肤干燥者,足跟部易出现皮裂,应用羊脂油类剂均匀涂抹足部皮肤,并轻轻按摩使之充分吸收,注意不能涂于脚趾间。泡脚前先用温度计试温以防止烫伤。毛巾宜选择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脓迹。对于已有破损的伤口禁止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