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健康与德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其与德育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掌握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相对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注意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两者的本质上与最终目的上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的只能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全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应该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其与德育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学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之间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学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其与德育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掌握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本质上依赖于对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的提出,既肯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更强调两者的相互一致性与依赖性,这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中职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相对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注意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两者的本质上与最终目的上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的只能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全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应该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其与德育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
助中职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职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职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之间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职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学儿童尤其是高年级儿童的独立思考和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好胜心、进取心较强,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具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大约一半的同学在低年级或中年级时就担任过“干部”。有的虽没当过干部,但自认为“有当干部”的能力。面对“好胜”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我改变了以往根据“鉴定”指派干部的做法,在开学第一天就宣布:一周后我们进行第一学年的干部公开竞选,希望每个学生都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做好准备。
一周后,竞选开始了,全班54名同学,有36人参加了竞选,时间持续了三个下午的自习课。最后公开评议,确定了10位班委干部、3位中队干部、3位科代表和12位小组长。这一做法,有意识地把学生推入竞选机制,给所有的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机会,给他们一个自我认识的机会。当选的同学深感“官位”的来之不易,增强了责任心;没当选的同学,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心理平衡了,克服缺点有信心了。他们知道,只要自我努力,自我完善,同学老师是会看到的,会肯定的。
学生在竞聘“干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判断、辨别等德育实践,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行为准则,全体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感染。这项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智的机会,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
二、树立意识培养“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也是班主任搞好班集体的得力助手。作为班主任,在选择好班干部之后,我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树立平等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不管是班干部还是其他同学,都是老师的学生,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班干部切不可以“小干部”自居。既为班干部,就应该以身作则,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班干部不仅是号令的者,更是行动的带头者。班干部的工作是最大限度地为同学提供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帮助,力争做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并与所有班干部同心协力,为共同搞好整个班集体而努力。
有些同学既然当选为班干部,那么在树立这些意识的同时,既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约束,也是自我能力的一个展示,满足了心理需要。
三、榜样作用鼓励“干部”
当了班干部,就要通过树立道德榜样,为同学指出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从而激发同学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首先要求“干部”要可敬,要有权威性,使同学们发现自己与“干部”之间的差距,愿意向班干部靠近。其次要求“干部”要可信,让同学们认为自己是能够学习“干部”的,把班干部的言行当作是自己言行的准则。再次要求“干部”要可亲,要有感染力,让同学们把学习榜样当作一个自觉的行为,促使他们把“干部”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经过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由“靠近”到“学习”再到“内化”,学生从班干部身上都应学有所获。第一,培养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第二,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热情开朗、奋发向上的性格,养成善良、诚实、不断向上的品质。第三,学会与人相处。
四、轮换制度使用“干部”
成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想做“官”,做“大官”;想有“权”,有“大权”,这些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侵蚀着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的纯真心灵。
Brief talk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a Wenjuan
【Abstrac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depends on each kind of means. Each subject infiltrates each and cooperative mutually, but moral education holds the balance of individual mental education and also is one mail way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excellent mental quality.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filtration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
几年前,报纸报导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另一则反映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中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又如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夏令营之行,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材料,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
事实证明,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大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象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及抽象思维,通过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音乐、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的审美心理;理化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灵活性、坚持性、严密性的科学态度;历史和地理教学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锤炼良好的性格;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下面,谈谈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1.培养自信心。我去年新接了一个班级,在政治课上提问学生时,发现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从不举手发言。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公式:信心+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可见,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与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因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就要培养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采用一个自信训练方法,就是要求全班同学上课时按座位顺序逐个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作出自信的反应。训练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如:可以出一些较容易的题,做好铺垫,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答对时,老师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曾有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后发现各科成绩低,他告诉我,“他有病,要吃药”。家长反映,小学老师说他是小儿多动症。一次上课提问他,他答对,我在全班表扬他,“你真聪明”!下课后他找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说我聪明,以前老师都说我笨”!我说:“刚才你答的很好,只要你认真听课,成绩一定会好,不信你试一试。”没想到他认真学习,期末考试时政治得了70多分。这个年级五个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同学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可见,只有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这个过程,也是成就动机训练的过程。
2.激发好奇心。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某一学科,通常他们就会学得很好。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讲到“正当防卫”时,我先讲一个案例:一个青年人回到家,突然见院子里一个人手拿刀子,正向他父亲刺去,青年人拿起地上的扁担,冲过去当头几棒把案犯当场打成重伤。这青年人的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我让学生先讨论后再发言,大家认为是正当防卫。我又问为什么只打头,不打脚,不打手?这是正当防卫吗?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得出结果。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会发现新事物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好奇和兴趣。
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求学生在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发现,在编写与品德相关的教材时,编写者在心理健康强调“正确价值引导”还是“价值中立”上存在分歧。这个问题在课程实施中也同样存在。如现阶段学生普遍觉得“中性美”很前卫,但这种前卫极易造成学生对性别的模糊与认知错误,教师与家长都十分担心。学生将那些中性美的人作为偶像,会不会影响自身的性格?中性化现象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随之而来的性别模糊问题也需要解决。此时,应该进行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呢?像这类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与传统德育存在很多差别。
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与潜能发挥,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教育与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与道德取向,强调培养学生社会角色意识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例如,在《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不要采用低级方式派遣无聊,德育教育则强调学生要诚信。从这里可以看出,两者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别。
(二)教学理念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评价学生心理状态、未来发展等,坚守“价值中立”的基本立场,不判断学生品行,通过教育让学生合理判断价值;德育教育则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依据核心价值观评价与引导学生行为与品德,批评与否定错误品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价值导向。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倾听、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接受,德育也是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遵循人的心理行为发展规律,两者存在相似点。但德育强调给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强制性,通过考试、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方法简单粗暴,容易产生反效果,不能解决学生品德问题。
三、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一)使教材设计生活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形成是非观、道德观及善恶观的重要期。现代社会诱惑众多,青少年的道德渗透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课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心理教材编写中结合实际生活,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与场景,可以着眼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定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比如青春期烦恼、如何排解学习压力等。这些有着代表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从而强化德育效果。
(二)布置适合实践的作业
心理健康课程很多时候不能实现德育目标,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布置合适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作业不同,教师应该关注行动力作业。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心情烦躁、倦怠,缺少体验生活的美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作业。比如,“抓住身边的美”,鼓励学生拍摄一些反应生活美的照片,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美感,启发学生积极生活的态度,使其体会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强化德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组织的形式
凭借单一课堂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德育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主动接纳与吸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实现德育功能。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主题班会、电影赏析、心理话剧等。可以通过心理电影展播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使中小学生通过影片情节感受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总之,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其德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本文中笔者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课程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为高校输送全方位、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建斌 单位:平川区乐雅学校
参考文献:
一、对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
1.在当今许多教育者的心中,许多德育问题皆归于心理健康问题来看待,如:某班学生上课从来不听课,注意力都放在了交友、打扮等上面,且交友选择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及长期的行为习惯不良造成,也许这些也引起了她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常人有很大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成长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一直是处于自己摸索阶段,既然是摸索,那就可能出现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误入歧途,所以这不能完全归于是她的心理健康问题。她所缺少的是正确的道德规范的引导,因为没有引导,所以未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这些并不是仅仅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引导可以解决的(况且她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家庭与学校,从根本原因着手来解决问题。
2.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现在很多学校的误区,认为有了德育就不用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目的虽都是为了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侧重点不一样,德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途径
从上表中发现,培养健全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在对象、内容、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很好的补充作用。那到底该怎样整合二者,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1.教育力量的整合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德育是构成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因素系统,三者必须有机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教育环”、“教育网”,学校德育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且富有成效。但目前我国中学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很多班主任、政治教育者担当起了心理教师的职责。而在教育主体上,家长都是一只重要的校外教育力量,所以也是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校通、定期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内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协调与学生、任课老师及学校各部门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端正学生心态,形成相互理解与信任,支持与合作的局面,为学生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除授课、心理辅导外,还与学校的德育常规活动紧密结合,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2.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互补充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注重学生本身,注重学生的内心发展,而德育注重外在规范,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基础,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的心理素质,吸纳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丰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
一、引言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高知识群体,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各种信息的畅通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能够快速的认识新生事物和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并且通过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做出判断和选择。虽然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经验的匮乏,认知、思维能力的薄弱,自我控制能力的欠缺,其心理相对脆弱,近年来学生犯罪越来越多、学生打架斗殴、恋爱、少女妈妈、学生杀人、跳楼自杀、投毒......这些日益突出的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德育工作者易以老自居,以权压人,而当代的学生平等意识又是最强烈的。所以德育工作者仍是以一种“说道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受到了学生的反感,德育收不到实效,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进取的思想意识,帮助他们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
高校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和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缺乏针对性。因此出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现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在高校实施,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否树立“育心”观念,能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各级领导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因为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条件,是完成学业、胜任今后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强投入,组织得以落实,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育人”的根本宗旨联系在一起,作为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来抓。
(二)两者原则的融合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今天校园里许多使教师和家长焦虑的问题学生,大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德育遇到的许多实践问题其实不过是心理教育问题,因此理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调整为以构建学生和谐人格的人格教育为核心,要求不仅要对大学德育的内容进行革新,而且要在方法上引入和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三)教育方法与技术的融会贯通
杜威指出:“德育内容永远不是从外面灌进去的。学习是主动的,它包括心理的积极开展,包括着从心里内部开始的有机同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讲解法、疏导法、活动参与法、游戏法、陶冶法等。德育中也有类似的,说服法、实践法、锻炼法和陶冶法。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采取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情绪、情感上受到感染,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调节对事物得失的认识,以求得心理平衡。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技术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来,可以改善德育工作的成效。
(四)在德育课程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对一国家和民族而言,是铸造灵魂的根本。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精神风貌、意志气节和社责任心等素质的基础教育。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可以优化德育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德育现代化的标志。
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结合点,在德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又可以达成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最佳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学校德育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生活空间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即使完全的接受德育的影响,也不能成为具有完美个性的人。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以塑造完美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在社会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主动意识,使德育目标更加完善。
(五)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主题活动课是根据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发展及道德形成特点,在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题活动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其核心概念是“活动”、“感悟”、“分享”、“转化”。主题活动课就是要创设情境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和道德素质。
总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既有共同的部分,也各有其独自的特点、不同的使命,形成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新时期学校的教育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很多工作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作为教育者,我们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单靠传统的高校德育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可以弥补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足,给学生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提高当前高校德育实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维胜、张仕清:《浅析心理教育与德育》,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2):44-46.
[2]陈光春,心育与德育和谐共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46-48.
[3]甘昭良: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6):97-99.
德育教育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情感和性格的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等方面达到健康标准,能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 ,但在塑造健全人格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也是一致的,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对于学生来说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二、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能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建立积极的教育态度。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给人以势压人之感 。因此,德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枯燥的说教,教师将固有的规范灌输给学生 ,这种说教、灌输和压服的方法使学生被动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强调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 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德育工作者应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学生才能消除顾虑,敞开心扉,让德育教育起到实质性作用。
2、重视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形式多样,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德育课,同时要重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作用,才能发挥最佳德育功能。从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侧重心理健康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却忽视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而事实是通过学科课堂教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心理影响积淀于学生心理结构之中。因此,学校应建立这样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任务。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生道德影响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两者在运行的机制和实施具体的任务方面却有所不同,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却是教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心理健康教育被包括在德育教育中,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被视为德育教育的延伸教育。两者的主要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起来对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一)两者融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如今,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开始重视“能人”“好人”。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不断加大,人们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顽强的对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将两者相互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两者的融合符合德育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显著。此外,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加,思维能力会增强,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将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一定要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填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因此,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其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扮演好其角色,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既要负责学生的学科教育,又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班主任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教师,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科教师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其主要形式,因此学科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学科教师要将单纯的学科教学工作转变为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及心理教育融合性的工作。学科教师要做学生思想品德的楷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氛围等都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黑板报、讲座、广播、建雕塑、图书馆等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处于青春后期且在高考阶段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压力、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必定困扰着他们,需要心理学教师发挥“知心人”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心理学教师及班主任可以采用咨询、谈心、热线电话、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及德育教育,从而解决他们的困扰,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学生会、团委工作
学生会与团委是高中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举办成人礼等形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学生习惯及个性养成的场所。家长的言传身教,成员间的亲情感化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将其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目的。
(六)集聚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是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有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工作,充分打击社会上侵害高中学生的行为,如一些娱乐场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组织高中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达到使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完美人格的目的。
长期以智力教育为主的教学体制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根据目前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上长期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重头戏——德育相结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对德育教育途径的一种补充,它能为学校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环境与宣传
1.在班级设立心理知识专栏、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们了解心理知识,正视自我的心理状态。我及时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以文章、便条或短信等不同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学生们分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锻炼方法、心理训练方法,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利用一些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征;掌握“合理化”、“投射”、“升华”等心理防卫方式;掌握正确的宣泄、移情、静心、放松等方法;掌握基本的人际吸引、人际沟通方法,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觉运用“首因效应”、“黄金定律”。
2.通过介绍我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成功典范,使学生正视职业教育,珍惜机会,把握自我,确定学习和人生目标,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二、心理辅导
1.学习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学生上了大学就丧失学习目标和兴趣。俗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这种矛盾,我组织“我为什么学习”、“我的学习兴趣”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班会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认识自己的优势,善于自觉地学习。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广阔天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联想式记忆法以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听音乐学习,通过讲解心理学中的“视听干扰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自觉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加强两课学习,学会辩证的学习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
2.人际交往方面。人们遇到了烦恼或挫折,需要他人的支持与帮助、理解和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自我调节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我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指导我的学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正视自我的实现的需要。按照现代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指导学生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按照校魂标准:“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来勉励异性之间的交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礼貌、真诚。
3.品德方面。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需要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何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准则,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着以班风建设为切入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个人的良好品德与大多数人的相符时,就会形成良性的从众心理,就会为个性发展提供最佳条件。在班集体内形成一种讲正气、比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修养,积极要求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班集体中施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社交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工作实践,班干部可以更加准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培养集体荣誉感。
充分利用班会、普训、新闻时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此外,我还经常会对学生们讲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早操的重要,珍惜大学时光的早操机会。
针对个别同学沉迷上网的问题,我尝试着用教育和移情的方式来处理。首先追求人性的自由和现实社会是相矛盾的。网络的世界是不受社会标准、道德标准来约束的。但作为大学生来讲,你是生活在一定准则下的现实人。你就一定要遵守校规。通过谈话、谈心,了解这些同学的上网动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就有可能出现身心发展失衡,严重的影响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建议个别学生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各有所重,相辅相成。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续,两者殊途同归,皆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行而努力。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一代合格大学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方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育教育是针对人的社会属性,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针对人的自然属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来实施。德育与心育二者极为密切又互为补充。掌握较全面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它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来源:文章屋网 )
对于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来说,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关注和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甚至是比较落后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不够重视,甚至是对其学习和心理状态不闻不问,这样无疑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继而也就会使得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局面。这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不利的,也完全背离了当前我国高中素质教育的初衷,因此将当前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十分有必要。
2.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心理接受能力
当前我国德育的现状也需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这两种教育方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其中德育的传统方式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学生很难接受直接的灌输方式,继而也就很难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但是心理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重视,因此也就使得德育的工作渠道得以拓宽,将这样的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是当前我国教育状况的需要。
3.社会发展呼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高中德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不仅需要有能力的人,同时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面对挫折以及面对困难的时候,只有心理素质强的人才能够战胜一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才能够真正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那些内心素质比较弱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说,将高中德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德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教师应当更加关注中等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来说,很多学习成绩中等甚至是落后的学生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这样就需要教师首先摆正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不偏不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与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以及接受德育。总之,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是以下几点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